CN108063210A - 免焊的圆柱型电池组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免焊的圆柱型电池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63210A
CN108063210A CN201610980153.6A CN201610980153A CN108063210A CN 108063210 A CN108063210 A CN 108063210A CN 201610980153 A CN201610980153 A CN 201610980153A CN 108063210 A CN108063210 A CN 1080632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cylindrical battery
wall surface
shrapnel
cath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8015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63210B (zh
Inventor
刘锦钏
姚立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shi Battery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shi Battery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shi Battery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Panshi Battery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98015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632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80632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632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632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632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H01R4/4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 H01R4/4809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using a leaf spring to bias the conductor toward the busba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2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免焊的圆柱型电池组装置,包含有一第一盖体、一第二盖体、多个圆柱型电池、多个锁固元件、一第一弹片及一第二弹片。多个圆柱型电池设置于该第一盖体与该第二盖体之间,且该第一盖体形成有多个第一连接柱,并与该第二盖体形成的多个第二连接柱相抵靠,且通过多个锁固元件锁入该第一连接柱中的第一连接孔与该第二连接柱中的第二连接孔,使该第一盖体与该第二盖体锁合;并进一步将该第一弹片插入该第一盖体的多个第一插入孔以与多个圆柱型电池的正极连接,且将该第二弹片插入该第二盖体的多个第二插入孔以与多个圆柱型电池的负极连接,借此将多个圆柱型电池并连,且无须通过焊接方式,借此节省人力,并缩短制作工时。

Description

免焊的圆柱型电池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圆柱型电池组装置,尤指一种免焊的圆柱型电池组装置。
背景技术
利用电力作为能量来源的车辆系统早已开发多年,而其供电装置可通过组合多个蓄电池或是使用单一大型电池提供电力给车辆,但前述两种方式均存在相当大的缺点。以前者为例,若电池组是以多个蓄电池连接而成,仅仅单个蓄电池即具有相当重量,而占据的体积更是不可忽略,如此为数众多的蓄电池所构成的电池组,若是应用于电动车辆系统,其庞大的体积及重量对车辆而言反而造成一极大的负担。
若是以单颗高容量的特殊电池作为供电装置,其制造技术本身即比一般电池更为复杂,然而最重要的考虑是使用上的安全性,此类电池随着其体积的加大(端面直径变大),发生爆炸的机率也随之提高,其危险及伤害不容轻视。
现已开发出一种由多个电池集合连接而构成的电池组装置。请参阅图12所示,该电池组30由多个电池31集合连接而构成,且多个电池31通过串并联的混合连接,形成网状式矩阵排列组合。该电池组30通过多个导电体32分别连接各电池31的正极或负极,使多个电池31并联或串联。
而多个电池31与多个导电体32的电连接方式是采用电焊方式进行,但多个电池31的数量庞大,需要各别与该导电体32焊接,造成焊接作业复杂,且极度耗费人力。
此外,由于各电池31与各导电体32是通过焊接方式电连接,当该电池组30中的部分电池31损坏而导致该电池组30无法正常供电使用时,因该电池组30中的该些电池31是通过焊接方式电连接,而解焊将当中尚未损坏的电池拆除回收再利用需耗费相当多的人力,且解焊的作业相当复杂,导致回收正常电池31的成本过高,根本不敷成本。因此只好将整个电池组30直接废弃,相当的不环保。
综上所述,由于该电池组30的制作不仅费时且相当耗工,且回收再利用的成本过高,故现有的电池组势必要做进一步的改良。
发明内容
有鉴于前揭电池组采用电焊接的制作方式费时又耗工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免焊的圆柱型电池组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手段是使该免焊的圆柱型电池组装置包含有:
一第一盖体,该第一盖体具有:
一第一壁面,该第一壁面形成有多个第一穿孔;
一第一环壁面,该第一环壁面环绕设置于该第一壁面的周缘,且该第一环壁面形成有多个第一插入孔;及
多个第一连接柱,各第一连接柱分别贯穿形成有一第一连接孔,各第一连接柱分别对应该第一壁面的其中一第一穿孔设置,且各第一连接柱的第一连接孔分别连通对应的第一穿孔;
一第二盖体,该第二盖体具有:
一第二壁面;
一第二环壁面,该第二环壁面环绕设置于该第二壁面的周缘,且该第二环壁面形成有多个第二插入孔;及
多个第二连接柱,各第二连接柱分别贯穿形成有一第二连接孔;其中,各该第二连接柱的末端分别抵靠于其中一第一连接柱的末端,且各第二连接柱的第二连接孔分别连通抵靠的第一连接柱的第一连接孔;
多个圆柱型电池,多个圆柱型电池设置于该第一盖体与该第二盖体之间;其中,各该圆柱型电池分别具有一正极及一负极,各圆柱型电池的正极面向该第一盖体,且各圆柱型电池的负极面向该第二盖体;
多个锁固元件,各锁固元件分别由该第一盖体的其中一第一穿孔穿入并锁入该第一盖体的第一连接孔与该第二盖体的第二连接孔;
一第一弹片,具有一第一连接部及多个第一簧部;其中,该第一连接部周缘延伸形成多个第一簧部,且各第一簧部分别插入该第一盖体的第一环壁面的其中一第一插入孔中,并且各第一簧部分别与各圆柱型电池的正极接触;
一第二弹片,第二弹片具有一第二连接部及多个第二簧部;其中,该第二连接部的周缘延伸形成多个第二簧部,且各第二簧部分别插入该第二盖体的第二环壁面的其中一第二插入孔中,并且各第二簧部分别与各圆柱型电池的负极接触。
如上所述的免焊的圆柱型电池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盖体的所述第二壁面形成有多个第二穿孔,且各所述第二穿孔分别连通各所述第二连接柱的所述第二连接孔。
如上所述的免焊的圆柱型电池组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弹片的各所述第一簧部呈波浪状,且各所述第一簧部呈波浪状的波峰或波谷处接触各所述圆柱型电池的正极;
所述第二弹片的各所述第二簧部呈波浪状,且各所述第二簧部呈波浪状的波峰或波谷处接触各所述圆柱型电池的负极。
如上所述的免焊的圆柱型电池组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盖体的多个所述第一穿孔及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柱呈矩阵排列形成于所述第一壁面;
所述第二盖体的多个所述第二连接柱呈矩阵排列;
多个所述圆柱型电池呈矩阵排列,且其中任四个相邻的圆柱型电池环绕其中一组相互抵靠的所述第一连接柱及所述第二连接柱。
如上所述的免焊的圆柱型电池组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盖体的多个所述第一插入孔形成于所述第一环壁面与所述第一壁面沿第一方向的周缘的交界处;
所述第二盖体的多个所述第二插入孔形成于所述第二环壁面与所述第二壁面沿第二方向的周缘的交界处;
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手段是使该免焊的圆柱型电池组装置包含有:
一第三盖体,该第三盖体具有:
一第三壁面,该第三壁面形成有多个第三穿孔;
一第三环壁面,该第三环壁面环绕设置于该第三壁面的周缘,且该第三环壁面形成有多个第三插入孔;
多个第三连接柱,各第三连接柱分别贯穿形成有一第三连接孔,各第三连接柱分别对应该第三壁面的其中一第三穿孔设置,且各第三连接柱的第三连接孔分别连通对应的第三穿孔;
一第四盖体,具有:
一第四壁面;
一第四环壁面,该第四环壁面环绕设置于该第四壁面的周缘,且该第四环壁面形成有多个第四插入孔;
多个第四连接柱,各第四连接柱分别贯穿形成有一第四连接孔;其中,各第四连接柱的末端分别抵靠于其中一第三连接柱的末端,且各第四连接柱的第四连接孔分别连通抵靠的第三连接柱的第三连接孔;
多个第三圆柱型电池,多个第三圆柱型电池设置于该第三盖体与该第四盖体之间;其中,各第三圆柱型电池分别具有一正极及一负极,各第三圆柱型电池的正极面向该第三盖体,且各第三圆柱型电池的负极面向该第四盖体;
多个第四圆柱型电池,多个第四圆柱型电池设置于该第三盖体与该第四盖体之间;其中,各第四圆柱型电池分别具有一正极及一负极,各第四圆柱型电池的负极面向该第三盖体,且各第四圆柱型电池的正极面向该第四盖体;
多个锁固元件,各锁固元件分别由该第三盖体的其中一第三穿孔穿入并锁入该第三盖体的第三连接孔与该第四盖体的第四连接孔;
一第三弹片,该第三弹片具有一第三连接部及多个第三簧部;其中,该第三连接部的周缘延伸形成多个第三簧部;其中,所述第三弹片的各所述第三簧部分别插入所述第三盖体的所述第三环壁面的各所述第三插入孔中,且各所述第三簧部分别与各所述第三圆柱型电池的正极接触;
一第四弹片,该第四弹片具有一第四连接部、多个第四负极簧部及多个第四正极簧部;其中,该第四连接部的周缘延伸形成多个第四负极簧部及多个第四正极簧部,且各第四负极簧部及各第四正极簧部分别插入该第四盖体的第四环壁面的多个第四插入孔中,多个第四负极簧部分别与各第三圆柱型电池的负极接触,且各第四正极簧部分别与各第四圆柱型电池的正极接触;
一第五弹片,该第五弹片具有一第五连接部及多个第五簧部;其中,该第五连接部的周缘延伸形成多个第五簧部;其中,该第三弹片的多个第三簧部及该第五弹片的多个第五簧部插入该第三盖体的第三环壁面的多个第三插入孔中,且多个第三簧部与多个第三圆柱型电池的正极接触,而多个第五簧部与多个第四圆柱型电池的负极接触。
如上所述的免焊的圆柱型电池组装置,其中,所述第四盖体的所述第四壁面形成有多个第四穿孔,且各所述第四穿孔分别连通各所述第四连接柱的所述第四连接孔。
如上所述的免焊的圆柱型电池组装置,其中:
所述第三弹片的各所述第三簧部呈波浪状,且各所述第三簧部呈波浪状的波峰或波谷处接触各所述第三圆柱型电池的正极;
所述第四弹片的各所述第四负极簧部呈波浪状,且各所述第四负极簧部呈波浪状的波峰或波谷处接触各所述第三圆柱型电池的负极;
所述第五弹片的各所述第五簧部呈波浪状,且各所述第五簧部呈波浪状的波峰或波谷处接触各所述第四圆柱型电池的负极。
如上所述的免焊的圆柱型电池组装置,其中:
所述第三盖体的各所述第三穿孔及各所述第三连接柱呈矩阵排列形成于所述第三壁面;
所述第四盖体的各所述第四连接柱呈矩阵排列;
各所述第三圆柱型电池及各所述第四圆柱型电池呈矩阵排列,且其中任四个相邻的所述第三圆柱型电池及所述第四圆柱型电池环绕其中一组相互抵靠的所述第三连接柱及所述第四连接柱。
如上所述的免焊的圆柱型电池组装置,其中:
所述第三盖体的各所述第三插入孔形成于所述第三环壁面与所述第三壁面沿第三方向的周缘的交界处;
所述第四盖体的各所述第四插入孔形成于所述第四环壁面与所述第四壁面沿第四方向的周缘的交界处;
所述第四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相反。
如上所述的免焊的圆柱型电池组装置,其中:
所述第三盖体由多个所述第三盖单元所组成,且所述第三盖体进一步包含有多个连接单元;
各所述第三盖单元的周缘形成有多个卡沟;
其中两个所述第三盖单元的所述卡沟相互抵靠,且所述连接单元设置于相互抵靠的两个所述第三盖单元的所述卡沟中。
如上所述的免焊的圆柱型电池组装置,其中,所述连接单元呈工字型。
如上所述的免焊的圆柱型电池组装置,其中:
所述第四盖体由多个所述第四盖单元所组成,且所述第四盖体进一步包含有多个连接单元;
各所述第四盖单元的周缘形成有多个卡沟;
其中,两个所述第四盖单元的所述卡沟相互抵靠,且所述连接单元设置于相互抵靠的两个所述第四盖单元的所述卡沟中。
如上所述的免焊的圆柱型电池组装置,其中,所述连接单元呈工字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由于本发明免焊的圆柱型电池组装置通过将多个圆柱型电池设置于该第一盖体及该第二盖体之间,且该第一盖体与该第二盖通过多个第一连接柱与多个第二连接柱抵靠后,利用多个锁固元件,将多个第一连接柱与多个第二连接柱锁固,使该第一盖体与该第二盖体组合,将多个圆柱型电池夹设于其中。再进一步将该第一弹片及该第二弹片分别插入该第一插入孔与该第二插入孔,使该第一弹片与多个圆柱型电池的正极连接,且使该第二弹片与多个圆柱型电池的负极连接。借此提供一种不需要将电极焊接在电池正负极上的电池组,如此一来便得以节省人力,并可缩短制作工时。此外,本发明免焊的圆柱型电池组装置还可通过该第三弹片、该第四弹片及该第五弹片使多个第三圆柱型电池并联以及多个第四圆柱型电池并联,并进一步使并联后的第三圆柱型电池与并联后的第四圆柱型电池串联,增加设计弹性。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另一视角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另一视角的剖面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另一视角的剖面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组装示意图。
图12是现有电池组的分解示意图。
部分附图标号说明:
10 免焊的圆柱型电池组装置
11 第一盖体
111 第一壁面 1111 第一穿孔
112 第一环壁面 1121 第一插入孔
113 第一连接柱
12 第二盖体
121 第二壁面 122 第二环壁面
1221 第二插入孔 123 第二连接柱
1231 第二连接孔
13 圆柱型电池
14 锁固元件
15 第一弹片
151 第一连接部 152 第一簧部
16 第二弹片
161 第二连接部 162 第二簧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及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是一种免焊的圆柱型电池组装置10,该免焊的圆柱型电池组装置10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包含有一第一盖体11、一第二盖体12、多个圆柱型电池13、多个锁固元件14、一第一弹片15及一第二弹片16。
请一并参阅图3所示,该第一盖体11具有一第一壁面111、一第一环壁面112及多个第一连接柱113。该第一壁面111形成有多个第一穿孔1111。该第一环壁面112环绕设置于该第一壁面111的周缘,且形成有多个第一插入孔1121。各第一连接柱113分别贯穿形成有一第一连接孔1131,而各第一连接柱113分别设置于该第一壁面111的其中一第一穿孔1111上,且各第一连接柱113的第一连接孔1131分别连通对应的第一穿孔1111。
该第二盖体12具有一第二壁面121、一第二环壁面122及多个第二连接柱123。该第二环壁面122环绕设置于该第二壁面121的周缘,且形成有多个第二插入孔1221。各该第二连接柱123分别贯穿形成有一第二连接孔1231,而各第二连接柱123的末端分别抵靠于其中一第一连接柱113的末端,且各第二连接柱123的第二连接孔1231分别连通抵靠的第一连接柱113的第一连接孔1131。
多个圆柱型电池13设置于该第一盖体11及该第二盖体12之间,且各圆柱型电池13分别具有一正极及一负极,而各圆柱型电池13的正极面向该第一盖体11,各圆柱型电池13的负极面向该第二盖体12。
各锁固元件14分别由该第一盖体11的其中一第一穿孔1111穿入,并锁入该第一盖体11的第一连接孔1131及该第二盖体12的第二连接孔1231。
请进一步参阅图4所示,该第一弹片15具有一第一连接部151及多个第一簧部152。该第一连接部151的周缘延伸形成多个第一簧部152,且各第一簧部152分别插入该第一盖体11第一环壁面112的其中一第一插入孔1121中,并与各圆柱型电池13的正极接触。
该第二弹片16具有一第二连接部161及多个第二簧部162。该第二连接部161的周缘延伸形成多个第二簧部162,且各第二簧部162分别插入该第二盖体12的第二环壁面122的其中一第二插入孔1221中,并与各圆柱型电池13的负极接触。
如此一来,该第一弹片15的第一连接部151即通过各第一簧部152共同连接到各圆柱型电池13的正极,且由该第一连接部151作为该免焊的圆柱型电池组装置10的正极。而该第二弹片16的第二连接部161通过各第二簧部162共同连接到各圆柱型电池13的负极,使各圆柱型电池13并联,且由该第二连接部161作为该免焊的圆柱型电池组装置10的负极。
由于本发明免焊的圆柱型电池组装置10通过将各圆柱型电池13设置于该第一盖体11及该第二盖体12之间,且利用多个锁固元件14锁固多个第一连接柱113与多个第二连接柱123,使该第一盖体11与该第二盖体12组合,且将各圆柱型电池13夹设于其中。再进一步将该第一弹片15及该第二弹片16分别插入该第一插入孔1121与该第二插入孔1221,使该第一弹片15与各圆柱型电池13的正极连接,且使该第二弹片16与各圆柱型电池13的负极连接。借此提供一种不需要将电极焊接在电池正负极上的电池组,如此一来便得以节省人力,并可缩短制作工时。且当其中有部分圆柱型电池13损坏时,只需将该第一弹片15及该第二弹片16抽出,并将该第一盖体11与该第二盖体12分开,再将其中部分坏掉的圆柱型电池13更换,即可重新使用,进一步可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对环境保护尽一份心力。
进一步而言,该第二盖体12的第二壁面121形成有多个第二穿孔1211,且多个第二穿孔1211连通多个第二连接柱123的第二连接孔1231。
如此一来,多个锁固元件14便可由该第一盖体11的第一穿孔1111或该第二盖体12的第二穿孔1211穿入,并锁入该第一盖体11的第一连接孔1131及该第二盖体12的第二连接孔1231,让制作工人在面对该第一盖体11或该第二盖体12的方向均可锁入该锁固元件14,方便组装该第一盖体11及该第二盖体12。
如图4所示,该第一弹片15的多个第一簧部152呈波浪状,且各第一簧部152呈波浪状的波峰或波谷处接触各圆柱型电池13的正极。而该第二弹片16的多个第二簧部162呈波浪状,且各第二簧部162呈波浪状的波峰或波谷处接触各圆柱型电池13的负极。
此外,请参阅图2所示,该第一盖体11的各第一穿孔1111呈矩阵排列形成于该第一壁面11,且各第一连接柱113设置于各第一穿孔1111上,故同样呈矩阵排列。而该第二盖体12的多个第二连接柱123也呈矩阵排列,且与该第一连接柱113对应抵靠。多个圆柱型电池13同样是呈矩阵排列,且其中任四个相邻的圆柱型电池13环绕其中一组相互抵靠的第一连接柱113及第二连接柱123。
如此一来,便可将多个圆柱型电池13排列的较紧密,以缩小该免焊的圆柱型电池组装置10的整体体积。
请参阅图1及图4所示,该第一盖体11的多个第一插入孔1121形成于该第一环壁面112与该第一壁面111沿第一方向的周缘的交界处。而该第二盖体12的多个第二插入孔1221形成于该第二环壁面122与该第二壁面121沿第二方向的周缘的交界处。且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
请参阅图5至图11所示,本发明第四较佳实施例的该免焊的圆柱型电池组装置20包含有一第三盖体21、一第四盖体22、多个第三圆柱型电池23、多个第四圆柱型电池24、多个锁固元件25、一第三弹片26、一第四弹片27及一第五弹片28。
如图6及图7所示,该第三盖体21具有一第三壁面211、一第三环壁面212及多个第三连接柱213。该第三壁面211形成有多个第三穿孔2111。该第三环壁面212环绕设置于该第三壁面211的周缘,且形成有多个第三插入孔2121。各第三连接柱213分别贯穿形成有一第三连接孔2131,而各第三连接柱213分别设置于该第三壁面211的其中一第三穿孔2111上,且各第三连接柱213的第三连接孔2131分别连通对应的第三穿孔2111。
该第四盖体22具有一第四壁面221、一第四环壁面222及多个第四连接柱223。该第四环壁面222环绕设置于该第四壁面221的周缘,且形成有多个第四插入孔2221。各第四连接柱223分别贯穿形成有一第四连接孔2231,而各该第四连接柱223的末端分别抵靠于其中一第三连接柱213的末端,且各第四连接柱223的第四连接孔2231分别连通抵靠的第三连接柱213的第三连接孔2131。
多个第三圆柱型电池23设置于该第三盖体21及该第四盖体22之间,且各第三圆柱型电池23分别具有一正极及一负极,而各第三圆柱型电池23的正极面向该第三盖体21,该些第三圆柱型电池23的负极面向该第四盖体22。
多个第四圆柱型电池24设置于该第三盖体21及该第四盖体22之间,且各第四圆柱型电池24分别具有一正极及一负极,而各第四圆柱型电池24的负极面向该第三盖体21,各第四圆柱型电池24的正极面向该第四盖体22。
各锁固元件25分别由该第三盖体21的其中一第三穿孔2111穿入,并锁入该第三盖体21的第三连接孔2131及该第四盖体22的第四连接孔2231。
请参阅图6及图8所示,该第三弹片26具有一第三连接部261及多个第三簧部262。该第三连接部261的周缘延伸形成多个第三簧部262。该第五弹片28具有一第五连接部281及多个第五簧部282。该第五连接部281的周缘延伸形成多个第五簧部282。各第三簧部262及各第五簧部282分别插入该第三盖体21第三环壁面212的各第三插入孔2121中,且各第三簧部262分别与各第三圆柱型电池23的正极接触,而各第五簧部282分别与各第四圆柱型电池24的负极接触。
请参阅图6及图9所示,该第四弹片27具有一第四连接部271、多个第四负极簧部272及多个第四正极簧部273。该第四连接部271的周缘延伸形成多个第四负极簧部272及多个第四正极簧部273,且各第四负极簧部272及各第四正极簧部273分别插入该第四盖体22的第四环壁面222的各第四插入孔2221中,使各第四负极簧部272与各第三圆柱型电池23的负极接触,且使各第四正极簧部273与各第四圆柱型电池24的正极接触。
如此一来,该第三弹片26的第三连接部261通过多个第三簧部262共同连接到各第三圆柱型电池23的正极,且该第四弹片27的第四连接部271通过多个第四负极簧部262共同连接到各第三圆柱型电池23的负极,使多个第三圆柱型电池23并联,且由该第三弹片26的第三连接部261作为该免焊的圆柱型电池组装置20的正极。
该第四弹片27的第四连接部271还通过多个第四正极簧部273共同连接到各第四圆柱型电池24的正极,而该第五弹片28的第五连接部281通过多个第五簧部282共同连接到各第四圆柱型电池24的负极,使多个第四圆柱型电池24并联。由于该第四弹片27的第四连接部271同时通过多个第四负极簧部272连接各第三圆柱型电池23的负极,以及通过多个第四正极簧部273连接各第四圆柱型电池24的正极,如此一来,即可使多个并联的第三圆柱型电池23与多个并联的第四圆柱型电池24串联。且由该第五弹片28的第五连接部281作为该免焊的圆柱型电池组装置20的负极。
通过多个第三圆柱型电池23及多个第四圆柱型电池24的串并联,即可使该免焊的圆柱型电池组装置20提供不同的电压,增加该免焊的圆柱型电池组装置20的设计弹性。
进一步而言,该第四盖体22的第四壁面221形成有多个第四穿孔2211,且多个第四穿孔2211连通各第四连接柱223的第四连接孔2231。
如此一来,多个锁固元件25便可由该第三盖体21的第三穿孔2111或该第四盖体22的第四穿孔2211穿入,并锁入该第三盖体21的第三连接孔2131及该第四盖体22的第四连接孔2231,让制作工人在面对该第三盖体21或该第四盖体22的方向均可锁入该锁固元件25,方便组装该第三盖体21及该第四盖体22。
如图7所示,该第三弹片26的多个第三簧部262呈波浪状,且各第三簧部262呈波浪状的波峰或波谷处接触各第三圆柱型电池23的正极。而该第四弹片27的多个第四负极簧部272呈波浪状,且各第四负极簧部272呈波浪状的波峰或波谷处接触各第三圆柱型电池23的负极。
如图8所示,该第四弹片27的多个第四正极簧部273呈波浪状,且各第四正极簧部273呈波浪状的波峰或波谷处接触各第四圆柱型电池24的正极。而该第五弹片28的多个第五簧部282呈波浪状,且各第五簧部282呈波浪状的波峰或波谷处接触各第四圆柱型电池24的负极。
此外,请参阅图6所示,该第三盖体21的多个第三穿孔2111呈矩阵排列形成于该第三壁面21,且各第三连接柱213分别设置于各第三穿孔2111上,故同样呈矩阵排列。而该第四盖体22的多个第四连接柱223也呈矩阵排列,且与该第三连接柱213对应抵靠。多个第三圆柱型电池23及多个第四圆柱型电池24同样呈矩阵排列,且其中任四个相邻的第三圆柱型电池23或第四圆柱型电池24环绕其中一组相互抵靠的第三连接柱213及第四连接柱223。
如此一来,便可将多个第三圆柱型电池23及第四圆柱型电池24排列的较紧密,以缩小该免焊的圆柱型电池组装置20的整体体积。
请参阅图6、图7及图8所示,该第三盖体21的多个第三插入孔2121形成于该第三环壁面212与该第三壁面211沿第三方向的周缘的交界处。而该第四盖体22的多个第四插入孔2221形成于该第四环壁面222与该第四壁面221沿第四方向的周缘的交界处。且所述第四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相反。
进一步而言,请参阅图10及图11所示,该第三盖体21由多个第三盖单元210所组成,且该第三盖体21进一步包含有多个连接单元2101。而各第三盖单元210的周缘形成有多个卡沟2102,且其中两个第三盖单元210的卡沟2102相互抵靠,而该连接单元2101设置于相互抵靠的两个第三盖单元210的卡沟2102中,以将二个第三盖单元210组合。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该连接单元2101呈工字型。
该第四盖体22由多个第四盖单元220所组成,且该第四盖体22进一步包含有多个连接单元2201。而各第四盖单元220的周缘形成有多个卡沟2202,且其中两个第四盖单元220的卡沟2202相互抵靠,而该连接单元2201设置于相互抵靠的两个第四盖单元220的卡沟2202中,以将两个第三盖单元220组合。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该连接单元2201呈工字型。
由于该第三盖体21与该第四盖体22通过多个第三盖单元210及多个第四盖单元220组装而形成,当制作该免焊的圆柱型电池组装置20时,即可以一个第三盖单元210与一个第四盖单元220作为基本模组开始制作,并将该第三圆柱型电池23或该第四圆柱型电池24设置于该第三盖单元210与该第四盖单元220之间,提高制作效率,且可将多个基本模组相互拼装,最后再视需求插入该第三弹片26、第四弹片27或该第五弹片28,将多个第三圆柱型电池23及该第四圆柱型电池24串联或并联,增加设计弹性,并提高制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免焊的圆柱型电池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免焊的圆柱型电池组装置包含有:
一第一盖体,所述第一盖体具有:
一第一壁面,所述第一壁面形成有多个第一穿孔;
一第一环壁面,所述第一环壁面环绕设置于所述第一壁面的周缘,且所述第一环壁面形成有多个第一插入孔;
多个第一连接柱,各所述第一连接柱分别贯穿形成有一第一连接孔,各所述第一连接柱分别对应所述第一壁面的其中一所述第一穿孔设置,且各所述第一连接柱的所述第一连接孔分别连通对应的所述第一穿孔;
一第二盖体,所述第二盖体具有:
一第二壁面;
一第二环壁面,所述第二环壁面环绕设置于所述第二壁面的周缘,且所述第二环壁面形成有多个第二插入孔;
多个第二连接柱,各所述第二连接柱分别贯穿形成有一第二连接孔;其中,各所述第二连接柱的末端分别抵靠于其中一所述第一连接柱的末端,且各所述第二连接柱的所述第二连接孔分别连通抵靠的所述第一连接柱的所述第一连接孔;
多个圆柱型电池,多个所述圆柱型电池设置于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之间;其中,各所述圆柱型电池分别具有一正极及一负极,各所述圆柱型电池的正极面向所述第一盖体,且各所述圆柱型电池的负极面向所述第二盖体;
多个锁固元件,各所述锁固元件分别由所述第一盖体的其中一所述第一穿孔穿入并锁入所述第一盖体的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盖体的第二连接孔;
一第一弹片,所述第一弹片具有一第一连接部及多个第一簧部;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周缘延伸形成多个所述第一簧部,且各所述第一簧部分别插入所述第一盖体的所述第一环壁面的其中一所述第一插入孔中,并且各所述第一簧部分别与各所述圆柱型电池的正极接触;及
一第二弹片,所述第二弹片具有一第二连接部及多个第二簧部;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周缘延伸形成多个所述第二簧部,且各所述第二簧部分别插入所述第二盖体的所述第二环壁面的其中一所述第二插入孔中,并且各所述第二簧部分别与各所述圆柱型电池的负极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焊的圆柱型电池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体的所述第二壁面形成有多个第二穿孔,且各所述第二穿孔分别连通各所述第二连接柱的所述第二连接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焊的圆柱型电池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片的各所述第一簧部呈波浪状,且各所述第一簧部呈波浪状的波峰或波谷处接触各所述圆柱型电池的正极;
所述第二弹片的各所述第二簧部呈波浪状,且各所述第二簧部呈波浪状的波峰或波谷处接触各所述圆柱型电池的负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焊的圆柱型电池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盖体的多个所述第一穿孔及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柱呈矩阵排列形成于所述第一壁面;
所述第二盖体的多个所述第二连接柱呈矩阵排列;
多个所述圆柱型电池呈矩阵排列,且其中任四个相邻的圆柱型电池环绕其中一组相互抵靠的所述第一连接柱及所述第二连接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焊的圆柱型电池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盖体的多个所述第一插入孔形成于所述第一环壁面与所述第一壁面沿第一方向的周缘的交界处;
所述第二盖体的多个所述第二插入孔形成于所述第二环壁面与所述第二壁面沿第二方向的周缘的交界处;
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
6.一种免焊的圆柱型电池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免焊的圆柱型电池组装置包含有:
一第三盖体,所述第三盖体具有:
一第三壁面,所述第三壁面形成有多个第三穿孔;
一第三环壁面,所述第三环壁面环绕设置于所述第三壁面的周缘,且所述第三环壁面形成有多个第三插入孔;
多个第三连接柱,各所述第三连接柱分别贯穿形成有一第三连接孔,各所述第三连接柱分别对应所述第三壁面的其中一所述第三穿孔设置,且各所述第三连接柱的所述第三连接孔分别连通对应的所述第三穿孔;
一第四盖体,所述第四盖体具有:
一第四壁面;
一第四环壁面,所述第四环壁面环绕设置于所述第四壁面的周缘,且所述第四环壁面形成有多个第四插入孔;
多个第四连接柱,各所述第四连接柱分别贯穿形成有一第四连接孔;其中,各所述第四连接柱的末端分别抵靠于其中一所述第三连接柱的末端,且各所述第四连接柱的所述第四连接孔分别连通抵靠的所述第三连接柱的所述第三连接孔;
多个第三圆柱型电池,多个所述第三圆柱型电池设置于所述第三盖体与所述第四盖体之间;其中,各所述第三圆柱型电池分别具有一正极及一负极,各所述第三圆柱型电池的正极面向所述第三盖体,各所述第三圆柱型电池的负极面向所述第四盖体;
多个第四圆柱型电池,多个所述第四圆柱型电池设置于所述第三盖体与所述第四盖体之间;其中,各所述第四圆柱型电池分别具有一正极及一负极,各所述第四圆柱型电池的负极面向所述第三盖体,且各所述第四圆柱型电池的正极面向所述第四盖体;
多个锁固元件,各所述锁固元件分别由所述第三盖体的其中一所述第三穿孔穿入并锁入所述第三盖体的所述第三连接孔与所述第四盖体的所述第四连接孔;
一第三弹片,所述第三弹片具有一第三连接部及多个第三簧部;其中,所述第三连接部的周缘延伸形成多个所述第三簧部;其中,所述第三弹片的各所述第三簧部分别插入所述第三盖体的所述第三环壁面的各所述第三插入孔中,且各所述第三簧部分别与各所述第三圆柱型电池的正极接触;
一第四弹片,所述第四弹片具有一第四连接部、多个第四负极簧部及多个第四正极簧部;其中,所述第四连接部的周缘延伸形成多个所述第四负极簧部及多个所述第四正极簧部,且各所述第四负极簧部及各所述第四正极簧部分别插入所述第四盖体的所述第四环壁面的各所述第四插入孔中,各所述第四负极簧部分别与各所述第三圆柱型电池的负极接触,且各所述第四正极簧部分别与各所述第四圆柱型电池的正极接触;
一第五弹片,所述第五弹片具有一第五连接部及多个第五簧部;其中,所述第五连接部的周缘延伸形成多个所述第五簧部;其中,所述第五弹片的各所述第五簧部分别插入所述第三盖体的所述第三环壁面的各所述第三插入孔中,且各所述第五簧部分别与各所述第四圆柱型电池的负极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免焊的圆柱型电池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盖体的所述第四壁面形成有多个第四穿孔,且各所述第四穿孔分别连通各所述第四连接柱的所述第四连接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免焊的圆柱型电池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弹片的各所述第三簧部呈波浪状,且各所述第三簧部呈波浪状的波峰或波谷处接触各所述第三圆柱型电池的正极;
所述第四弹片的各所述第四负极簧部呈波浪状,且各所述第四负极簧部呈波浪状的波峰或波谷处接触各所述第三圆柱型电池的负极;
所述第五弹片的各所述第五簧部呈波浪状,且各所述第五簧部呈波浪状的波峰或波谷处接触各所述第四圆柱型电池的负极。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免焊的圆柱型电池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盖体的各所述第三穿孔及各所述第三连接柱呈矩阵排列形成于所述第三壁面;
所述第四盖体的各所述第四连接柱呈矩阵排列;
各所述第三圆柱型电池及各所述第四圆柱型电池呈矩阵排列,且其中任四个相邻的所述第三圆柱型电池及所述第四圆柱型电池环绕其中一组相互抵靠的所述第三连接柱及所述第四连接柱。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免焊的圆柱型电池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盖体的各所述第三插入孔形成于所述第三环壁面与所述第三壁面沿第三方向的周缘的交界处;
所述第四盖体的各所述第四插入孔形成于所述第四环壁面与所述第四壁面沿第四方向的周缘的交界处;
所述第四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相反。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免焊的圆柱型电池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盖体由多个所述第三盖单元所组成,且所述第三盖体进一步包含有多个连接单元;
各所述第三盖单元的周缘形成有多个卡沟;
其中两个所述第三盖单元的所述卡沟相互抵靠,且所述连接单元设置于相互抵靠的两个所述第三盖单元的所述卡沟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免焊的圆柱型电池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元呈工字型。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免焊的圆柱型电池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盖体由多个所述第四盖单元所组成,且所述第四盖体进一步包含有多个连接单元;
各所述第四盖单元的周缘形成有多个卡沟;
其中,两个所述第四盖单元的所述卡沟相互抵靠,且所述连接单元设置于相互抵靠的两个所述第四盖单元的所述卡沟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免焊的圆柱型电池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元呈工字型。
CN201610980153.6A 2016-11-08 2016-11-08 免焊的圆柱型电池组装置 Active CN1080632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80153.6A CN108063210B (zh) 2016-11-08 2016-11-08 免焊的圆柱型电池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80153.6A CN108063210B (zh) 2016-11-08 2016-11-08 免焊的圆柱型电池组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63210A true CN108063210A (zh) 2018-05-22
CN108063210B CN108063210B (zh) 2021-01-19

Family

ID=62137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80153.6A Active CN108063210B (zh) 2016-11-08 2016-11-08 免焊的圆柱型电池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6321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96134A (zh) * 2018-09-13 2020-03-20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模块
GB2605787A (en) * 2021-04-12 2022-10-19 Upgrade Tech Engineering Ltd A battery cell holder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7701A (zh) * 2009-03-27 2010-09-2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连接带及电池组
CN104134769A (zh) * 2014-08-05 2014-11-05 常州格力博有限公司 大容量电池包结构及其组装方法
CN204793003U (zh) * 2015-05-08 2015-11-18 余正明 一种电池连接件及电池连接器
CN206332093U (zh) * 2016-11-08 2017-07-14 磐石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免焊的圆柱型电池组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7701A (zh) * 2009-03-27 2010-09-2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连接带及电池组
CN104134769A (zh) * 2014-08-05 2014-11-05 常州格力博有限公司 大容量电池包结构及其组装方法
CN204793003U (zh) * 2015-05-08 2015-11-18 余正明 一种电池连接件及电池连接器
CN206332093U (zh) * 2016-11-08 2017-07-14 磐石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免焊的圆柱型电池组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96134A (zh) * 2018-09-13 2020-03-20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模块
GB2605787A (en) * 2021-04-12 2022-10-19 Upgrade Tech Engineering Ltd A battery cell hold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63210B (zh) 2021-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13856B (zh) 免銲的圓柱型電池組裝置
CN206332093U (zh) 免焊的圆柱型电池组装置
US20110165451A1 (en) Battery pack
CN102263222A (zh) 电池连接布局
CN106256032B (zh) 包括间隔器的电池组
CN111599955A (zh) 一种无模组类铝壳电池模组及铝壳电池
CN102117930A (zh) 电池组
CN108063210A (zh) 免焊的圆柱型电池组装置
CN104953060B (zh) 电池舱组
CN107681098A (zh) 圆柱动力电池模组
KR20130093697A (ko) 대용량 슈퍼 커패시터용 모듈
JP3143007U (ja) 電池スリーブ
CN212695281U (zh) 一种电芯结构、电池及电池模组
CN105006542A (zh) 一种八边形电池组及其组装方法
CN1725541A (zh) 电池组
CN111613743A (zh) 耐高温高压存储式测井仪器可充电电源短节及充放电方法
CN103022553A (zh) 叠片式锂离子电池
CN202695601U (zh) 圆柱锂电池
CN107112577A (zh) 基本电池单元模块和用于存储电能的设备
CN212485494U (zh) 一种电芯串并联的电池及电池模组
CN212517422U (zh) 一种内部电芯依次串联或并联的单体电池
CN205406642U (zh) 模块化锂电池组
CN105428564A (zh) 一种电池模块支撑架及电池模块
CN204905340U (zh) 电池组
CN205231130U (zh) 一种电池模块支撑架及电池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