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61702A - 二氧化碳侵蚀试验装置及模拟方法 - Google Patents

二氧化碳侵蚀试验装置及模拟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61702A
CN108061702A CN201711255686.9A CN201711255686A CN108061702A CN 108061702 A CN108061702 A CN 108061702A CN 201711255686 A CN201711255686 A CN 201711255686A CN 108061702 A CN108061702 A CN 1080617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dioxide
reaction vessel
water
pressure
erosion t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5568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辉
郑俊
胡大伟
王旭宏
吕涛
张传庆
卢景景
张旺
王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Institute of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of CAS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Institute of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of CAS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Institute of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of CAS,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Institute of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71125568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61702A/zh
Publication of CN1080617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617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7/00Investigating resistance of materials to the weather, to corrosion, or to light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Testing Resistance To Weather,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Mechanical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二氧化碳侵蚀试验装置及模拟方法,涉及二氧化碳侵蚀试验模拟领域。一种二氧化碳侵蚀试验装置,包括:二氧化碳储存装置,用于装盛二氧化碳。反应容器,用于装盛试验样品。压力控制组件,用于控制反应容器内二氧化碳的气压。水量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反应容器内的水量。一种二氧化碳侵蚀试验模拟方法,包括:将试验样品放入反应容器内。将反应容器内部抽真空。增加反应容器内的水量。增加反应容器内部的二氧化碳浓度。本发明提供的二氧化碳侵蚀试验装置及模拟方法能有效地模拟二氧化碳侵蚀作用对地上混凝土结构的二氧化碳侵蚀作用,以及溶解于水中的二氧化碳对于浸泡于水中的混凝土结构的二氧化碳侵蚀作用。

Description

二氧化碳侵蚀试验装置及模拟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氧化碳侵蚀试验模拟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二氧化碳侵蚀试验装置及模拟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CO2对混凝土结构的侵蚀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监测结果表明,近100多年来大气中CO2的浓度增加了25%,19世纪中叶,大气中CO2的平均浓度为280×10-6,2005年已达到379×10-6,预计到2100年将升到650×10-6,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将加剧地上混凝土结构的二氧化碳侵蚀。同时碳酸侵蚀性水环境对地下结构工程以及水工建筑物中的混凝土产生比较严重的侵蚀作用;CO2作为石油和天然气的伴生气或地层水的组分存在于油气层或地层水中,油井水泥石在水溶性CO2作用下抗压强度和结构受到损害;二氧化碳封存场址取样中,二氧化碳溶解于水中形成碳酸,碳酸对水泥材料的侵蚀作用会造成水泥材料长期性能退化,进而可能造成二氧化碳泄露的风险。而这些受到碳酸性水环境侵蚀的混凝土结构往往处于地下或为隐蔽工程,一旦混凝土结构受到侵蚀破坏,对整个工程的影响较大。目前研究二氧化碳侵蚀作用重点研究地上混凝土结构的二氧化碳侵蚀作用,一般使用混凝土二氧化碳侵蚀箱作为加速侵蚀装置。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而侵蚀作用的周期较长,如何提高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并研制出能模拟碳酸性水环境侵蚀的试验装置非常重要,对评价碳酸性侵蚀作用的危害性极其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氧化碳侵蚀试验装置,其能有效地模拟二氧化碳对地上混凝土结构以及地下水中的混凝土结构的二氧化碳侵蚀作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氧化碳侵蚀试验模拟方法,其能有效地模拟二氧化碳对地上混凝土结构以及地下水中的混凝土结构的二氧化碳侵蚀作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二氧化碳侵蚀试验装置,包括二氧化碳储存装置、压力控制组件、反应容器和水量控制装置。所述二氧化碳储存装置用于装盛二氧化碳。所述反应容器内部用于装盛试验样品。所述压力控制组件连接于所述二氧化碳储存装置和所述反应容器之间,并且所述二氧化碳储存装置能通过所述压力控制组件与所述反应容器连通,所述压力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反应容器内的气压。所述水量控制装置连接于所述反应容器,并且所述水量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反应容器内部的水量。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控制组件包括连通管、第一减压阀和压力控制阀,所述连通管连接于所述反应容器和所述二氧化碳储存装置之间,并且所述反应容器内部通过连通管与所述二氧化碳储存装置内部连通,所述第一减压阀设置于所述连通管上靠近所述二氧化碳储存装置的一端,所述压力控制阀设置于所述连通管靠近所述反应容器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控制组件还包括压力计,所述压力计设置于所述压力控制阀和所述反应容器之间,所述压力计用于测算并显示所述反应容器内的气压值。
进一步地,所述水量控制装置包括进水装置和出水装置,所述进水装置和所述出水装置分别和所述反应容器连接,并且所述进水装置用于增加所述反应容器内部的水量,所述出水装置用于减少所述反应容器内部的水量。
进一步地,所述水量控制装置还包括水位计,所述水位计与所述反应容器连接,并且所述水位计内部与所述反应容器内部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控制组件和所述水量控制装置分别位于所述反应容器相对设置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反应容器包括容器主体、层架和气压控制组件,所述容器主体的内部通过所述压力控制组件与所述二氧化碳储存装置连通,所述层架设置于所述容器主体内部,并且所述层架用于承载所述试验样品,所述气压控制组件连接于所述容器主体,并且所述容器主体内部能通过所述气压控制组件连通于大气。
进一步地,所述层架为多个,多个所述层架等间距地设置于所述容器主体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气压控制组件包括安全阀和第二减压阀,所述安全阀和所述第二减压阀分别连接于所述容器主体,所述容器主体的内部能通过所述安全阀与大气连通,所述容器主体的内部能通过所述第二减压阀与大气连通。
一种二氧化碳侵蚀试验模拟方法,包括:
将试验样品放入反应容器内部。
将所述反应容器内部抽至真空。
增加所述反应容器内部的水量。
增加所述反应容器内部的二氧化碳浓度。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二氧化碳侵蚀试验装置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二氧化碳侵蚀试验装置通过反应容器提供试验样品的反应场所,并且二氧化碳储存装置能通过压力控制组件与反应容器连通,以使得二氧化碳储存装置能将二氧化碳充入反应容器中,并且通过压力控制组件控制反应容器内部的气压以控制反应容器内部的二氧化碳浓度,以实现调节反应容器内部二氧化碳浓度的目的。并通过水量控制装置控制反应容器内部的水量,以调控反应容器内部的湿度,并且能使得一部分试验样品浸泡在水中,便能模拟溶解于水中的二氧化碳对地下水中的试验样品的二氧化碳侵蚀。即,本发明提供的试验模拟装置能对反应容器内部的二氧化碳浓度和湿度进行实时调控,以模拟不同二氧化碳浓度和不同湿度环境下二氧化碳侵蚀作用对试验样品的二氧化碳侵蚀作用,以及能模拟溶解于水中的二氧化碳对浸泡于水中的试验样品的侵蚀作用。
本发明提供的二氧化碳侵蚀试验模拟方法相对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的二氧化碳侵蚀试验模拟方法通过将试验样品放置于反应容器内部,并且将反应容器内部抽至真空,然后增加反应容器内部的水量,增加反应容器内部的二氧化碳浓度。即向反应容器内部充入反应所需的水以及充入二氧化碳,以形成试验样品的反应环境,即能有效地模拟二氧化碳侵蚀作用对地上混凝土结构的二氧化碳侵蚀作用,以及能模拟溶解于水中的二氧化碳对浸泡于水中的试验样品的侵蚀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二氧化碳侵蚀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二氧化碳侵蚀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二氧化碳侵蚀试验模拟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二氧化碳侵蚀试验模拟方法的流程图。
图标:10-二氧化碳侵蚀试验装置;100-二氧化碳储存装置;200-压力控制组件;210-第一减压阀;220-压力控制阀;230-连通管;240-压力计;300-水量控制装置;310-进水装置;311-进水管;320-出水装置;321-出水管;330-水位计;340-控制阀;400-反应容器;410-容器主体;420-层架;430-气压控制组件;431-第二减压阀;432-安全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设置”、“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二氧化碳侵蚀试验装置10,其用于模拟二氧化碳侵蚀作用对试验样品的二氧化碳侵蚀作用。其中,二氧化碳侵蚀试验装置10能有效地模拟不同二氧化碳浓度和不同湿度环境下二氧化碳侵蚀作用对试验样品的二氧化碳侵蚀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试验样品采用混凝土结构。
其中,二氧化碳侵蚀试验装置10包括二氧化碳储存装置100、反应容器400、压力控制组件200和水量控制装置300。二氧化碳储存装置100用于装盛二氧化碳。反应容器400用于装盛试验样品,并且反应容器400用于提供反应所需的反应场所。压力控制组件200连接于二氧化碳储存装置100和反应容器400之间,并且二氧化碳储存装置100能通过压力控制组件200与反应容器400连通,以使得二氧化碳储存装置100能通过压力控制组件200将二氧化碳通入反应容器400内部。并且压力控制组件200能控制反应容器400内部的气压。水量控制装置300连接于反应容器400,并且水量控制装置300用于控制反应容器400内部的水量,即,水量控制装置300能将反应所需的水通入反应容器400内部,并能将废水排出反应容器400。
在本实施例中,压力控制组件200和水量控制装置300分别设置于反应容器400相对的两端。即,在使用二氧化碳侵蚀试验装置10时,将二氧化碳侵蚀试验装置10的其中一端放置于承载体上,此时水量控制装置300则设置于反应容器400靠近于承载体的一端,压力控制组件200则设置于反应容器400远离承载体的一端,以使得水量控制装置300在向反应容器400内部充入水时能保证充入的水不会撒到整个反应容器400,避免一些不需要沾水的试验样品沾到水。另外,并且通过反应容器400的上方通入二氧化碳也能避免充入的气体溅起水花造成不需要沾水的试验样品沾到水。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压力控制组件200和水量控制装置300的设置方式也可以不同,例如压力控制组件200设置在反应容器400的中部,水量控制装置300也设置于反应容器400的中部。
在本实施例中,二氧化碳储存装置100内部的二氧化碳为高压状态,以使得二氧化碳储存装置100能以较小的容积装盛更多的二氧化碳。并且能使得二氧化碳储存装置100通过压力控制组件200与反应容器400连通时,二氧化碳能自发地从二氧化碳储存装置100内部流动至反应容器400内部。其中,二氧化碳储存装置100为常见的二氧化碳钢瓶,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二氧化碳储存装置100也可以是其他的设备。
压力控制组件200包括连通管230、第一减压阀210、压力控制阀220和压力计240。
连通管230连接于反应容器400和二氧化碳储存装置100之间,以使得二氧化碳储存装置100通过连通管230与反应容器400连通,并且能使得二氧化碳储存装置100能通过连通管230将二氧化碳通入反应容器400内部。
第一减压阀210设置于连通管230靠近二氧化碳储存装置100的一端,以使得二氧化碳储存装置100中高压的二氧化碳从二氧化碳储存装置100中通过第一减压阀210时能减小一定的压力。
压力控制阀220设置于连通管230靠近反应容器400的一端,压力控制阀220能精确地控制反应容器400内部的气压,即,能控制充入反应容器400内部的二氧化碳的量,以能实时调控反应容器400内部的二氧化碳的浓度,便能进行不同二氧化碳浓度的环境下进行二氧化碳的侵蚀作用对试验样品的二氧化碳侵蚀作用。
压力计240设置于压力控制阀220和反应容器400之间,压力计240用于测算并显示反应容器400内部的气压值,以便于操作者能实时监控反应容器400内部的气压,以使得操作者能便捷地控制反应容器400内部的气压值,即,能便捷地控制反应容器400内部的二氧化碳浓度。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取消压力计240的设置,能通过通入反应容器400中的二氧化碳的量来测算反应容器400内部的气压值。
水量控制装置300包括进水装置310、出水装置320和水位计330。进水装置310和出水装置320分别与反应容器400连接,并且进水装置310用于增加反应容器400内部的水量,出水装置320用于减少反应装置内部的水量。即,在本实施例中,进水装置310连通于反应容器400的内部,进水装置310能将试验所需的水通入反应容器400内部以增加反应容器400内部的水量。出水装置320连通于反应容器400内部,出水装置320能将反应容器400内部的水排出反应容器400,以便于更换或者减少反应容器400内的水。
通过水量控制装置300向反应容器400内部通人一定量的水,使得反应容器400内部的水能将部分混凝土结构浸泡于水中,以模拟溶解于水中的二氧化碳对浸泡于水中的混凝土结构的二氧化碳侵蚀作用。另外,通过控制反应容器内部的二氧化碳的气压进行溶解于水中二氧化碳浓度的调节,便能模拟不同二氧化碳浓度的水对浸泡于混凝土结构的二氧化碳侵蚀作用。
其中,进水装置310通入反应容器400内部的水可以为加入了NaCl或者Na2SO4等试剂的溶液。以模拟不同离子对混凝土的侵蚀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进水装置310为连通于反应容器400内部的进水管311,并且进水管311上设置有控制阀,控制阀以控制进水管311的开闭,以使得进水管311在反应容器400需要进水的时候通入水,并在不需要通入水时关闭进水管311。出水装置320为连通于反应容器400内部的出水管321,并且出水管321上同样设置有控制阀,以使得出水管321在反应容器400需要排水时打开出水管321,并在不需要排水时关闭出水管321。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进水装置310和出水装置320可以为一体设计的装置,如图2,即,反应容器400内部的水能通过该装置排出反应容器400,并能通过该装置向反应容器400内部通入水。
水位计330与反应容器400连接,并且水位计330内部与反应容器400内部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水位计330的延伸方向自反应容器400靠近水量控制装置300一端至反应容器400靠近压力控制组件200的一端延伸,即当二氧化碳侵蚀试验装置10放置在承载体上时,水位计330竖直放置,此时水位计330的下端连接于反应容器400以连通于反应容器400。并且水位计330为透明材质制成。当反应容器400内部通入水时,水位计330和反应容器400连通使得水能同时流入至水位计330中,以使得操作者能通过水位计330中的水位高度判断反应容器400内部的水位高度。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取消水位计330的设置,能通过通入的水的量判断反应容器400中水位的高度。
反应容器400包括容器主体410、层架420和气压控制组件430,容器主体410内部通过压力控制组件200于二氧化碳储存装置100连通,其中,二氧化碳储存装置100通过连通管230连通于容器主体410的内部。容器主体410用于提供反应的场所。层架420设置于容器主体410内部,并且层架420用于承载试验样品。即,其中,在容器主体410内部设置层架420,以将容器主体410内部分为多个层级,每个层级均能放置一定量的试验样品,则能使得位于上方的试验样品脱离容器主体410内部的水,并使得位于下方的试验样品浸泡在水中。以模拟不同的试验反应环境。另外,气压控制组件430连接于容器主体410,并且容器主体410的内部能通过气压控制组件430连通于大气。
在本实施例中,层架420为多个,多个层架420等间距的设置于容器主体410的内部,以使得容器主体410内部能放置多个试验样品,保证在一次试验中能通过多个试验材料得到多个数据,以便于提高试验的可靠性以及减少误差带来的影响。
气压控制组件430包括安全阀432和第二减压阀431,其中安全阀432和第二减压阀431分别连接于容器主体410。容器主体410能通过安全阀432与大气连通,以使得容器主体410内部的气压太高时,能通过安全阀432去除一部分容器主体410内部的气体,保证不会由于容器主体410内部的气压过高造成的隐患。另外,容器主体410能通过第二减压阀431与大气连通,以使容器主体410内部的气压能通过第二减压阀431减小容器主体410内部的气压使得容器主体410内部的气压值减小至指定值,以便于实时控制容器主体410内部的气压。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能通过第二减压阀431将容器主体410内部抽至真空,以将容器主体410内部的多余的气体抽离,以便于提高试验效率,保证试验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二氧化碳侵蚀试验装置10通过反应容器400提供试验样品的反应场所,并且二氧化碳储存装置100能通过压力控制组件200与反应容器400连通,以使得二氧化碳储存装置100能将二氧化碳充入反应容器400中,并且通过压力控制组件200控制反应容器400内部的气压以控制反应容器400内部的二氧化碳浓度,以实现调节反应容器400内部二氧化碳浓度的目的。并通过水量控制装置300控制反应容器400内部的水量,以调控反应容器400内部的湿度。即,本发明提供的试验模拟装置能对反应容器400内部的二氧化碳浓度和湿度进行实时调控,以模拟不同二氧化碳浓度和不同湿度环境下二氧化碳侵蚀作用对试验样品的二氧化碳侵蚀作用,以及能模拟溶解于水中的二氧化碳对浸泡于水中的试验样品的侵蚀作用。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二氧化碳侵蚀试验模拟方法,其能有效地模拟二氧化碳侵蚀作用对地上混凝土结构的二氧化碳侵蚀作用。
其中,二氧化碳侵蚀试验模拟方法包括:
S101,将试验样品放入反应容器400内部。
S102,将反应容器400内部抽至真空。
将反应容器400内部抽至真空,以使得反应容器400内部多余的气体被抽离反应容器400,以避免反应容器400内部多余的气体对试验产生影响,并且能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提高试验的效率和可靠性。
S103,增加反应容器400内部的水量。
即,向容器内部通入试验所需的水,即能模拟溶解于水中的二氧化碳对浸泡于水中的混凝土结构的二氧化碳侵蚀作用。另外,同时也能在该步骤减少反应容器400内部的水量,以对反应容器400内部的水量进行实时调控,便能模拟不同水量的试验环境。
S104,增加反应容器400内部的二氧化碳浓度。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二氧化碳侵蚀试验模拟方法通过将试验样品放置于反应容器400内部,并且将反应容器400内部抽至真空,然后增加反应容器400内部的水量,增加反应容器400内部的二氧化碳浓度。即向反应容器400内部充入反应所需的水以及充入二氧化碳,以形成试验样品的反应环境,即能有效地模拟二氧化碳侵蚀作用对地上混凝土结构的二氧化碳侵蚀作用。
第三实施例
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二氧化碳侵蚀试验模拟方法,其应用于第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二氧化碳侵蚀试验装置10。其能有效地模拟二氧化碳侵蚀作用对地上混凝土结构的二氧化碳侵蚀作用。
其中,二氧化碳侵蚀试验模拟方法包括:
S201,将试验样品放置于反应容器400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将多个试验样品间隔地放置于多个层架420上。
S202,将反应容器400内部抽至真空。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减压阀431反应容器400内部抽至真空。
S203,通过水量控制装置300将增加反应容器400内部的水量。
即通过进水装置310向反应容器400内部通入一定量的水,以使反应容器400内部的水达到指定的量,以模拟溶解于水中的二氧化碳对浸泡于水中的混凝土结构的二氧化碳侵蚀作用。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还能通过水量控制装置300减少反应容器400内部的水量。即,通过出水装置320将反应容器400内部的水排出,以达到减少反应容器400内部水量的目的,或者用于将反应容器400内部的废水排出。
S204,通过压力控制组件200增加反应容器400内部的二氧化碳的浓度。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压力控制阀220控制二氧化碳储存装置100内部的二氧化碳充入至反应容器400内部,并且通过压力控制阀220控制反应容器400内部的气压值。
第四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二氧化碳侵蚀试验系统,其采用了第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二氧化碳侵蚀试验装置10。其能有效地模拟二氧化碳侵蚀作用对地上混凝土结构的二氧化碳侵蚀作用,以及溶解于水中的二氧化碳对于浸泡于水中的混凝土结构的二氧化碳侵蚀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二氧化碳侵蚀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二氧化碳储存装置、压力控制组件、反应容器和水量控制装置;
所述二氧化碳储存装置用于装盛二氧化碳;
所述反应容器内部用于装盛试验样品;
所述压力控制组件连接于所述二氧化碳储存装置和所述反应容器之间,并且所述二氧化碳储存装置能通过所述压力控制组件与所述反应容器连通,所述压力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反应容器内的气压;
所述水量控制装置连接于所述反应容器,并且所述水量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反应容器内部的水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侵蚀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控制组件包括连通管、第一减压阀和压力控制阀,所述连通管连接于所述反应容器和所述二氧化碳储存装置之间,并且所述反应容器内部通过连通管与所述二氧化碳储存装置内部连通,所述第一减压阀设置于所述连通管上靠近所述二氧化碳储存装置的一端,所述压力控制阀设置于所述连通管靠近所述反应容器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氧化碳侵蚀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控制组件还包括压力计,所述压力计设置于所述压力控制阀和所述反应容器之间,所述压力计用于测算并显示所述反应容器内的气压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侵蚀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量控制装置包括进水装置和出水装置,所述进水装置和所述出水装置分别和所述反应容器连接,并且所述进水装置用于增加所述反应容器内部的水量,所述出水装置用于减少所述反应容器内部的水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氧化碳侵蚀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量控制装置还包括水位计,所述水位计与所述反应容器连接,并且所述水位计内部与所述反应容器内部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二氧化碳侵蚀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控制组件和所述水量控制装置分别位于所述反应容器相对设置的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侵蚀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容器包括容器主体、层架和气压控制组件,所述容器主体的内部通过所述压力控制组件与所述二氧化碳储存装置连通,所述层架设置于所述容器主体内部,并且所述层架用于承载所述试验样品,所述气压控制组件连接于所述容器主体,并且所述容器主体内部能通过所述气压控制组件连通于大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二氧化碳侵蚀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层架为多个,多个所述层架等间距地设置于所述容器主体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二氧化碳侵蚀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控制组件包括安全阀和第二减压阀,所述安全阀和所述第二减压阀分别连接于所述容器主体,所述容器主体的内部能通过所述安全阀与大气连通,所述容器主体的内部能通过所述第二减压阀与大气连通。
10.一种二氧化碳侵蚀试验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试验样品放入反应容器内部;
将所述反应容器内部抽至真空;
增加所述反应容器内部的水量;
增加所述反应容器内部的二氧化碳浓度。
CN201711255686.9A 2017-11-30 2017-11-30 二氧化碳侵蚀试验装置及模拟方法 Pending CN1080617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55686.9A CN108061702A (zh) 2017-11-30 2017-11-30 二氧化碳侵蚀试验装置及模拟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55686.9A CN108061702A (zh) 2017-11-30 2017-11-30 二氧化碳侵蚀试验装置及模拟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61702A true CN108061702A (zh) 2018-05-22

Family

ID=621351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55686.9A Pending CN108061702A (zh) 2017-11-30 2017-11-30 二氧化碳侵蚀试验装置及模拟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6170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89830A (zh) * 2019-12-27 2020-05-01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采空区水岩耦合模拟试验装置
CN111855965A (zh) * 2020-08-20 2020-10-30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一种岩溶试验装置
CN113670520A (zh) * 2020-05-13 2021-11-1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不同二氧化碳浓度对水影响的装置和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86495B1 (ko) * 2005-12-19 2007-02-26 재단법인서울대학교산학협력재단 콘크리트 탄산화 장치
CN104034649A (zh) * 2014-05-06 2014-09-10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测量烟气对井下管柱腐蚀速率的装置及其应用
CN204359670U (zh) * 2015-02-06 2015-05-27 广西大学 含侵蚀性二氧化碳地下水环境条件下混凝土碳化试验装置
CN205374258U (zh) * 2016-01-01 2016-07-06 三峡大学 水坝混凝土水下抗二氧化碳侵蚀性能试验装置
CN205670113U (zh) * 2016-06-06 2016-11-02 河海大学 一种模拟介质压力影响的混凝土耐久性试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86495B1 (ko) * 2005-12-19 2007-02-26 재단법인서울대학교산학협력재단 콘크리트 탄산화 장치
CN104034649A (zh) * 2014-05-06 2014-09-10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测量烟气对井下管柱腐蚀速率的装置及其应用
CN204359670U (zh) * 2015-02-06 2015-05-27 广西大学 含侵蚀性二氧化碳地下水环境条件下混凝土碳化试验装置
CN205374258U (zh) * 2016-01-01 2016-07-06 三峡大学 水坝混凝土水下抗二氧化碳侵蚀性能试验装置
CN205670113U (zh) * 2016-06-06 2016-11-02 河海大学 一种模拟介质压力影响的混凝土耐久性试验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89830A (zh) * 2019-12-27 2020-05-01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采空区水岩耦合模拟试验装置
CN113670520A (zh) * 2020-05-13 2021-11-1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不同二氧化碳浓度对水影响的装置和方法
CN113670520B (zh) * 2020-05-13 2024-04-0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不同二氧化碳浓度对水影响的装置和方法
CN111855965A (zh) * 2020-08-20 2020-10-30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一种岩溶试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61702A (zh) 二氧化碳侵蚀试验装置及模拟方法
CN207472737U (zh) 二氧化碳侵蚀试验装置及二氧化碳侵蚀试验系统
CN112924369A (zh) 海洋工程结构的大尺度模型腐蚀疲劳试验系统及方法
CN107063990B (zh) 一种模拟缝隙腐蚀的电化学试验装置
CN104880502B (zh) 一种低速管道内腐蚀和电化学测试的简易模拟装置
CN202256065U (zh) 一种土工膜气胀试验装置
CN109406378A (zh) 一种混凝土加速侵蚀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CN105886390A (zh) 一种混凝土的微生物腐蚀实验装置以及实验方法
CN106959464A (zh) 一种氡析出率的测量装置和测量方法
CN113358553A (zh) 海底管道全浸没加速腐蚀压溃装置及方法
NO20050911L (no) Anlegg for lagring av gass
CN201859109U (zh) 盐雾交替变化的环境试验装置
CN104535424A (zh) 一种土石坝心墙水力劈裂和自愈合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CN103623699B (zh) 一种用于脱硝氨区氮气置换的方法
CN205374258U (zh) 水坝混凝土水下抗二氧化碳侵蚀性能试验装置
CN110346272A (zh) 混凝土碳化干湿循环模拟系统及模拟方法
CN206960307U (zh) 一种可施加压应力的多孔隙介质渗透装置
EP1964130B1 (de) Vorrichtung zur dichtigkeitsprüfung von brennstabkapseln
US20170072237A1 (en) Inhibiting oxygen corrosion in water supply systems, piping networks and water-based fire sprinkler systems
CN109374500A (zh) 一种双负载浸蚀试验装置
CN111443746B (zh) 大尺度高压模拟舱压力转换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8607105U (zh) 动态和静态双模式重量法蒸汽吸附仪
CN104155147B (zh) 一种油田生产系统介质腐蚀实验用取样容器及方法
CN109507090A (zh) 一种混凝土持荷条件下的水头差渗透试验装置
CN104786360B (zh) 一种维持强度的多功能软岩样品养护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