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51858A - 优化的地震勘探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优化的地震勘探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051858A CN108051858A CN201711334028.9A CN201711334028A CN108051858A CN 108051858 A CN108051858 A CN 108051858A CN 201711334028 A CN201711334028 A CN 201711334028A CN 108051858 A CN108051858 A CN 10805185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ather
- trace gather
- sorting
- scattering
- distan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6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5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8000013508 mig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5012 mig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1269238 Da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360 explo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27 in vivo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36—Effecting static or dynamic corrections on records, e.g. correcting spread; Correlating seismic signals; Eliminating effects of unwanted energy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30—Noise handling
- G01V2210/32—Noise redu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优化的地震勘探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待处理区域的地震数据的共中心点道集;按照预设规则对共中心点道集进行扩展,得到散射扩展道集;对散射扩展道集按照第二分选数据进行分选,得到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对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进行成像处理,得到地下空间的剖面图。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优化的地震勘探方法,能够在降低地震采集成本的前提下,通过对共中心点道集进行扩展提高地下成像点的覆盖次数,增强信噪比,进而改善了地下空间剖面图的成像质量,缓解了现有的地震勘探方法采集成本昂贵,地震资料信噪比较低,地下空间的成像质量差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震勘探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优化的地震勘探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能源开发战略转向深、隐、低、小等领域,地震勘探难度和地质构造的复杂程度不断增加,对地震勘探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地震采集资料的信噪比对高精度成像质量具有直接影响,如何有效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是地震勘探的关键问题。
国内外实际采集和处理的资料证实,高精度地震勘探需要较高的覆盖次数来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从而大大改善了地质体的成像质量。也就是覆盖次数越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相对就越高,对地下空间成像越有利。但实际采集中,炮点和检波点数量直接决定了地震数据采集成本的高低。由于受采集成本的限制,实际采集中往往覆盖次数有限,采集到的地震资料信噪比比较低,不利于后续数据处理及地下空间成像。
综上,现有的地震勘探方法采集成本昂贵,地震资料信噪比较低,最终得到的地下空间剖面图的成像质量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优化的地震勘探方法及装置,以缓解现有的地震勘探方法采集成本昂贵,地震资料信噪比较低,地下空间的成像质量差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优化的地震勘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处理区域的地震数据的共中心点道集,其中,所述共中心点道集为按照第一分选数据进行分选后得到的地震道的集合;
按照预设规则对所述共中心点道集进行扩展,得到散射扩展道集;
对所述散射扩展道集按照第二分选数据进行分选,得到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
对所述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进行成像处理,得到地下空间的剖面图,其中,所述成像处理包括:时差校正处理,叠加处理,偏移处理。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获取待处理区域的地震数据的共中心点道集包括:
获取所述待处理区域的多组单炮地震数据,其中,所述单炮地震数据中包含所述地下空间地层界面的地震波数据;
对所述多组单炮地震数据按照中心点进行第一分选,得到初始共中心点道集,其中,所述中心点为对所述待处理区域进行网格划分后的网格点;
对所述初始共中心点道集按照偏移距进行第二分选,得到所述共中心点道集,其中,所述偏移距为炮点与检波点之间的距离。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按照预设规则对所述共中心点道集进行扩展,得到散射扩展道集包括:
确定所述共中心点道集中各个地震道对应的目标检波点;
将距离所述目标检波点预设距离内的地震道添加至所述共中心点道集,得到所述散射扩展道集。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对所述散射扩展道集按照第二分选数据进行分选,得到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包括:
计算所述散射扩展道集中各个地震道的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其中,所述第一距离为炮点到中心点的水平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为检波点到所述中心点的水平距离;
对所述散射扩展道集按照所述中心点进行第三分选,得到初始散射扩展道集;
对所述初始散射扩展道集按照所述第二距离进行第四分选,得到所述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对所述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进行成像处理包括:
对所述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进行时差校正,得到校正后的散射扩展道集;
对所述校正后的散射扩展道集进行叠加处理,将同一中心点内的道集进行叠加,得到叠加后的散射叠加剖面;
对所述叠加后的散射叠加剖面进行偏移处理,得到所述地下空间的剖面图。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对所述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进行时差校正,得到校正后的散射扩展道集包括:
确定所述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的目标扫描速度,其中,所述目标扫描速度对应的所述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的叠加能量最大;
基于所述目标扫描速度根据走时计算公式计算校正后的走时,其中,t0表示零偏移距双程旅行时,v表示所述目标扫描速度,rd表示检波点到中心点的水平距离,sd表示炮点到中心点的水平距离;
基于所述校正后的走时对所述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进行时差校正,得到所述校正后的散射扩展道集。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优化的地震勘探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处理区域的地震数据的共中心点道集,其中,所述共中心点道集为按照第一分选数据进行分选后得到的地震道的集合;
扩展模块,用于按照预设规则对所述共中心点道集进行扩展,得到散射扩展道集;
分选模块,用于对所述散射扩展道集按照第二分选数据进行分选,得到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
成像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进行成像处理,得到地下空间的剖面图,其中,所述成像处理包括:时差校正处理,叠加处理,偏移处理。
结合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待处理区域的多组单炮地震数据,其中,所述单炮地震数据中包含所述地下空间地层界面的地震波数据;
第一分选单元,用于对所述多组单炮地震数据按照中心点进行第一分选,得到初始共中心点道集,其中,所述中心点为对所述待处理区域进行网格划分后的网格点;
第二分选单元,用于对所述初始共中心点道集按照偏移距进行第二分选,得到所述共中心点道集,其中,所述偏移距为炮点与检波点之间的距离。
结合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扩展模块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共中心点道集中各个地震道对应的目标检波点;
添加单元,用于将距离所述目标检波点预设距离内的地震道添加至所述共中心点道集,得到所述散射扩展道集。
结合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分选模块包括:
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散射扩展道集中各个地震道的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其中,所述第一距离为炮点到中心点的水平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为检波点到所述中心点的水平距离;
第三分选单元,用于对所述散射扩展道集按照所述中心点进行第三分选,得到初始散射扩展道集;
第四分选单元,用于对所述初始散射扩展道集按照所述第二距离进行第四分选,得到所述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
本发明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优化的地震勘探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待处理区域的地震数据的共中心点道集,其中,共中心点道集为按照第一分选数据进行分选后得到的地震道的集合;按照预设规则对共中心点道集进行扩展,得到散射扩展道集;对散射扩展道集按照第二分选数据进行分选,得到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对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进行成像处理,得到地下空间的剖面图,其中,成像处理包括:时差校正处理,叠加处理,偏移处理。
现有的地震勘探方法中,受采集成本的限制,实际采集中往往覆盖次数有限,采集到的地震资料信噪比比较低,不利于后续数据处理及地下空间成像。与现有的地震勘探方法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优化的地震勘探方法中,先获取待处理区域的地震数据的共中心点道集,然后,对共中心点道集进行扩展,得到散射扩展道集,进而对散射扩展道集进行分选,得到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最后,基于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得到的地下空间的剖面图更加清晰,分辨率高。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优化的地震勘探方法,能够在降低采集成本的前提下,通过对共中心点道集进行扩展提高覆盖次数,增强信噪比,进而改善了地下空间剖面图的成像质量,缓解了现有的地震勘探方法得到的地震资料信噪比比较低,地下空间的成像质量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优化的地震勘探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获取待处理区域的地震数据的共中心点道集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优化的地震勘探方法的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对散射扩展道集按照第二分选数据进行分选,得到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对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进行成像处理的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对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进行时差校正,得到校正后的散射扩展道集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能量谱图和校正后的共中心点道集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优化的地震勘探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标:
11-获取模块;12-扩展模块;13-分选模块;14-成像处理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优化的地震勘探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实施例一:
一种优化的地震勘探方法,参考图1,该方法包括:
S102、获取待处理区域的地震数据的共中心点道集,其中,共中心点道集为按照第一分选数据进行分选后得到的地震道的集合;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待处理区域为野外采集的区域。共中心点道集中的所有地震道可认为来自于同一个中心点。
S104、按照预设规则对共中心点道集进行扩展,得到散射扩展道集;
受采集成本的限制,在地表布置的炮点和检波点的数量有限,所以,得到的某一中心点的共中心点道集中的地震道数量有限(即覆盖次数有限),不利于后续数据处理及地下空间成像。为此,发明人想到了按照预设规则对共中心点道集进行扩展,得到散射扩展道集,这样,便能够增加共中心点道集中地震道的数量(即散射扩展道集中的地震道的数量比共中心点道集中的地震道的数量多),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最终提高成像质量。
S106、对散射扩展道集按照第二分选数据进行分选,得到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
在得到散射扩展道集后,对散射扩展道集按照第二分选数据进行分选,得到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该过程将在下文中进行具体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S108、对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进行成像处理,得到地下空间的剖面图,其中,成像处理包括:时差校正处理,叠加处理,偏移处理。
在得到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后,对其进行成像处理,得到地下空间的剖面图,也就是地下空间详细构造的分布图。
现有的地震勘探方法中,受采集成本的限制,实际采集中往往覆盖次数有限,采集到的地震资料信噪比比较低,不利于后续数据处理及地下空间成像。与现有的地震勘探方法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优化的地震勘探方法中,先获取待处理区域的地震数据的共中心点道集,然后,对共中心点道集进行扩展,得到散射扩展道集,进而对散射扩展道集进行分选,得到分选后的扩展中心点道集,最后,基于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得到的地下空间的剖面图更加清晰,分辨率高。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优化的地震勘探方法,能够在降低采集成本的前提下,通过对共中心点道集进行扩展提高覆盖次数,增强信噪比,进而改善了地下空间剖面图的成像质量,缓解了现有的地震勘探方法得到的地震资料信噪比比较低,地下空间的成像质量差的技术问题。
上述内容对优化的地震勘探方法的过程进行了整体描述,下面对其中涉及到的具体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可选地,参考图2,获取待处理区域的地震数据的共中心点道集包括:
S201、获取待处理区域的多组单炮地震数据,其中,单炮地震数据中包含地下空间地层界面的地震波数据;
在进行地震数据的采集时,先要在待处理区域布置好炮点位置和检波点位置。如图3所示,S表示炮点,R1,R2,R3表示检波点,CDP号:1,2,3表中心点(实际的中心点为地表平面上的点,对于CDP号为2的(对应于R2)来说,中心点为图中的O点,其位置一般位于S和R2的正中央)。
先在炮点位置埋藏炸药,在检波点位置放置检波器,以收集单炮地震数据,检波点位置为多个,同时对应的检波器也为多个,图3中只示出了3个。测试开始后,引爆炸药,产生的地震波经地面进入地质体内部,在达到底层界面后,地震波经反射到达地表面,被检波器接收,得到了单炮地震数据。如图3所示,常规情形下,R1接收到的单炮地震数据(也即地震道)为从S发出经过1反射后,再到达R1的数据;R2接收到的单炮地震数据为从S发出经过2反射后,再到达R2的数据;R3接收到的单炮地震数据为从S发出经过3反射后,再到达R3的数据。
这只是一组单炮地震数据。在采集完成后,改变炮点位置再进行一次上述过程,便能够再采集得到一组单炮地震数据,如此进行多组单炮地震数据的采集。采集过程遵循一炮一记录的原则。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炸药也可以为其它能够对地面产生地震波的物质,本发明实施例对其不做具体限制。
S202、对多组单炮地震数据按照中心点进行第一分选,得到初始共中心点道集,其中,中心点为对待处理区域进行网格划分后的网格点;
在得到多组单炮地震数据后,对这些单炮地震数据按照中心点进行第一分选,也就是查看所有的单炮地震数据,将单炮地震数据中CDP号相同的地震道放在一起,得到的即为初始共中心点道集。
S203、对初始共中心点道集按照偏移距进行第二分选,得到共中心点道集,其中,偏移距为炮点与检波点之间的距离。
按照CDP号分选完成后,对初始共中心点道集按照偏移距进行第二分选,将初始共中心点道集按照偏移距从小到大进行排列,得到共中心点道集。
在得到共中心点道集后,按照预设规则对共中心点道集进行扩展的方式有多种,在一个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按照预设规则对共中心点道集进行扩展,得到散射扩展道集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共中心点道集中各个地震道对应的目标检波点;
在得到共中心点道集后,确定共中心点道集中各个地震道对应的目标检波点。以图3为例,射线路径S→2→R2的地震道对应的目标检波点为R2。
(2)将距离目标检波点预设距离内的地震道添加至共中心点道集,得到散射扩展道集。
在得到目标检波点后,将距离目标检波点预设距离内的地震道添加至共中心点道集。以图3为例,对于2(即O)来说,对于射线路径S→2→R2来讲,将R2预设距离内的地震道添加至共中心点道集,如果R2预设距离内的地震道包括了R1和R3,那么,得到的2的散射扩展道集包括原来的R2,还包括了R1和R3。这样,散射扩展道集中的地震道的数量增加了,即2的覆盖次数(即有多少条射线经过2)增加了。
具体的,预设距离和研究的地层深度有关,能够根据勘探者的勘探需求进行自由设定。
在得到散射扩展道集后,对散射扩展道集按照第二分选数据进行分选,得到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参考图4,具体包括:
S401、计算散射扩展道集中各个地震道的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其中,第一距离为炮点到中心点的水平距离,第二距离为检波点到中心点的水平距离;
在得到散射扩展道集后,计算散射扩展道集中各个地震道的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以图3为例进行说明,对于2的散射扩展道集来讲,当射线路径为S→2→R2时,第一距离即为S到O的距离,第二距离为R2到O的距离;当射线路径为S→2→R1时,第一距离为S到O的距离,第二距离为R1到O的距离;当射线路径为S→2→R3时,第一距离为S到O的距离,第二距离为R3到O的距离。
S402、对散射扩展道集按照中心点进行第三分选,得到初始散射扩展道集;
具体分选过程与步骤S202和步骤S203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S403、对初始散射扩展道集按照第二距离进行第四分选,得到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
同理,具体分选过程与步骤S202和步骤S203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得到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后,对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进行成像处理,参考图5,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501、对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进行时差校正,得到校正后的散射扩展道集;
在得到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后,对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进行时差校正,得到校正后的散射扩展道集。具体内容将在下文中进行详细描述。
S502、对校正后的散射扩展道集进行叠加处理,将同一中心点内的道集进行叠加,得到叠加后的散射叠加剖面;
叠加后的散射叠加剖面形式上是每个中心点只用一道地震道表示。
S503、对叠加后的散射叠加剖面进行偏移处理,得到地下空间的剖面图。
叠加后的散射叠加剖面的位置可能不正确,偏移处理是为了让它归位。特别是对于陡倾角的地层的正确归位及绕射波的收敛。
参考图6,对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进行时差校正,得到校正后的散射扩展道集包括:
S601、确定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的目标扫描速度,其中,目标扫描速度对应的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的叠加能量最大;
下面对确定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的目标扫描速度的过程进行具体介绍:
在得到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后,参考图7,左侧的图是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的能量谱图,该能量谱图的获取过程具体如下:
给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1000-6000(m/s)的扫描速度,通过走时计算公式计算校正后的走时,其中,t0表示零偏移距双程旅行时,v表示扫描速度,rd表示检波点到中心点的水平距离,sd表示炮点到中心点的水平距离,对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进行时差校正,校正完成后进行叠加,最后以能量形式显示在左侧图中。
比如,第一个扫描速度1000m/s,计算得到t1,基于t1对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进行时差校正,校正完后的道集有一个形态,对这个形态的道集进行叠加,叠加后以能量形式显示在左侧图中;
再给一个扫描速度,比如1500m/s,计算得到t2,基于t2对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进行时差校正,校正完后的道集又有一个形态,对这个形态的道集进行叠加,叠加后以能量形式显示在左侧图中。
这样便能够得到能量谱图,在能量谱图中,可以直观看到能量最大点(即图中最亮的位置,也就是扫描速度为3500m/s的位置),能量最大点对应的扫描速度即为目标扫描速度(因为该扫描速度处能量最大,所以对应的扫描速度最好,在该扫描速度下能够达到反射轴拉平的效果),这样,确定了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的目标扫描速度。
S602、基于目标扫描速度根据走时计算公式计算校正后的走时,其中,t0表示零偏移距双程旅行时,v表示目标扫描速度,rd表示检波点到中心点的水平距离,sd表示炮点到中心点的水平距离;
在得到目标扫描速度后,基于目标扫描速度根据走时计算公式计算校正后的走时,该校正后的走时能够实现反射轴拉平的效果。
S603、基于校正后的走时对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进行时差校正,得到校正后的散射扩展道集。
参考图7,右侧的图即为校正后的散射扩展道集。简言之,利用同一中心点道集rd、sd和走时之间的关系,对同一中心点道集进行速度分析,对有效反射轴进行时差校正,得到校正后的散射扩展道集。
本发明中的优化的地震勘探方法实际为高信噪比低成本的地震勘探方法,该方法根据惠更斯原理,在分选共中心点道集时,除常规共中心点道集外,添加以原共中心点道集对应检波点为中心的预设范围内的地震道,组合成为新的散射扩展道集,利用新的散射扩展道集的走时和距离关系,进行速度分析和叠加,从而实现高信噪比叠加成像,且可以有效降低地震采集成本。该方法大大提高了中心点的覆盖次数,增强信噪比;同时由于覆盖次数较高,可有效减少地表炮点和检波点数量,降低成本;在保证成像质量前提下,可有效减少地表炮点和检波点数量,降低采集成本;对于低信噪比资料成像和地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较大的地区,具有重要意义。
实施例二:
一种优化的地震勘探装置,参考图8,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11,用于获取待处理区域的地震数据的共中心点道集,其中,共中心点道集为按照第一分选数据进行分选后得到的地震道的集合;
扩展模块12,用于按照预设规则对共中心点道集进行扩展,得到散射扩展道集;
分选模块13,用于对散射扩展道集按照第二分选数据进行分选,得到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
成像处理模块14,用于对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进行成像处理,得到地下空间的剖面图,其中,成像处理包括:时差校正处理,叠加处理,偏移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优化的地震勘探装置中,先获取待处理区域的地震数据的共中心点道集,然后,对共中心点道集进行扩展,得到散射扩展道集,进而对散射扩展道集进行分选,得到分选后的扩展中心点道集,最后,基于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得到的地下空间的剖面图更加清晰,分辨率高。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优化的地震勘探装置,能够在降低采集成本的前提下,通过对共中心点道集进行扩展提高覆盖次数,增强信噪比,进而改善了地下空间剖面图的成像质量,缓解了现有的地震勘探方法得到的地震资料信噪比比较低,地下空间的成像质量差的技术问题。
可选地,获取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待处理区域的多组单炮地震数据,其中,单炮地震数据中包含地下空间地层界面的地震波数据;
第一分选单元,用于对多组单炮地震数据按照中心点进行第一分选,得到初始共中心点道集,其中,中心点为对待处理区域进行网格划分后的网格点;
第二分选单元,用于对初始共中心点道集按照偏移距进行第二分选,得到共中心点道集,其中,偏移距为炮点与检波点之间的距离。
可选地,扩展模块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共中心点道集中各个地震道对应的目标检波点;
添加单元,用于将距离目标检波点预设距离内的地震道添加至共中心点道集,得到散射扩展道集。
可选地,分选模块包括:
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散射扩展道集中各个地震道的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其中,第一距离为炮点到中心点的水平距离,第二距离为检波点到中心点的水平距离;
第三分选单元,用于对散射扩展道集按照中心点进行第三分选,得到初始散射扩展道集;
第四分选单元,用于对初始散射扩展道集按照第二距离进行第四分选,得到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
可选地,成像处理模块包括:
时差校正单元,用于对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进行时差校正,得到校正后的散射扩展道集;
叠加处理单元,用于对校正后的散射扩展道集进行叠加处理,将同一中心点内的道集进行叠加,得到叠加后的散射叠加剖面;
偏移处理单元,用于对叠加后的散射叠加剖面进行偏移处理,得到地下空间的剖面图。
可选地,时差校正单元包括:
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的目标扫描速度,其中,目标扫描速度对应的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的叠加能量最大;
计算子单元,用于基于目标扫描速度根据走时计算公式计算校正后的走时,其中,t0表示零偏移距双程旅行时,v表示目标扫描速度,rd表示检波点到中心点的水平距离,sd表示炮点到中心点的水平距离;
时差校正子单元,用于基于校正后的走时对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进行时差校正,得到校正后的散射扩展道集。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优化的地震勘探方法及装置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程序代码包括的指令可用于执行前面方法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具体实现可参见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和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优化的地震勘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处理区域的地震数据的共中心点道集,其中,所述共中心点道集为按照第一分选数据进行分选后得到的地震道的集合;
按照预设规则对所述共中心点道集进行扩展,得到散射扩展道集;
对所述散射扩展道集按照第二分选数据进行分选,得到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
对所述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进行成像处理,得到地下空间的剖面图,其中,所述成像处理包括:时差校正处理,叠加处理,偏移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待处理区域的地震数据的共中心点道集包括:
获取所述待处理区域的多组单炮地震数据,其中,所述单炮地震数据中包含所述地下空间地层界面的地震波数据;
对所述多组单炮地震数据按照中心点进行第一分选,得到初始共中心点道集,其中,所述中心点为对所述待处理区域进行网格划分后的网格点;
对所述初始共中心点道集按照偏移距进行第二分选,得到所述共中心点道集,其中,所述偏移距为炮点与检波点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预设规则对所述共中心点道集进行扩展,得到散射扩展道集包括:
确定所述共中心点道集中各个地震道对应的目标检波点;
将距离所述目标检波点预设距离内的地震道添加至所述共中心点道集,得到所述散射扩展道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散射扩展道集按照第二分选数据进行分选,得到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包括:
计算所述散射扩展道集中各个地震道的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其中,所述第一距离为炮点到中心点的水平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为检波点到所述中心点的水平距离;
对所述散射扩展道集按照所述中心点进行第三分选,得到初始散射扩展道集;
对所述初始散射扩展道集按照所述第二距离进行第四分选,得到所述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进行成像处理包括:
对所述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进行时差校正,得到校正后的散射扩展道集;
对所述校正后的散射扩展道集进行叠加处理,将同一中心点内的道集进行叠加,得到叠加后的散射叠加剖面;
对所述叠加后的散射叠加剖面进行偏移处理,得到所述地下空间的剖面图。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进行时差校正,得到校正后的散射扩展道集包括:
确定所述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的目标扫描速度,其中,所述目标扫描速度对应的所述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的叠加能量最大;
基于所述目标扫描速度根据走时计算公式计算校正后的走时,其中,t0表示零偏移距双程旅行时,v表示所述目标扫描速度,rd表示检波点到中心点的水平距离,sd表示炮点到中心点的水平距离;
基于所述校正后的走时对所述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进行时差校正,得到所述校正后的散射扩展道集。
7.一种优化的地震勘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处理区域的地震数据的共中心点道集,其中,所述共中心点道集为按照第一分选数据进行分选后得到的地震道的集合;
扩展模块,用于按照预设规则对所述共中心点道集进行扩展,得到散射扩展道集;
分选模块,用于对所述散射扩展道集按照第二分选数据进行分选,得到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
成像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进行成像处理,得到地下空间的剖面图,其中,所述成像处理包括:时差校正处理,叠加处理,偏移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待处理区域的多组单炮地震数据,其中,所述单炮地震数据中包含所述地下空间地层界面的地震波数据;
第一分选单元,用于对所述多组单炮地震数据按照中心点进行第一分选,得到初始共中心点道集,其中,所述中心点为对所述待处理区域进行网格划分后的网格点;
第二分选单元,用于对所述初始共中心点道集按照偏移距进行第二分选,得到所述共中心点道集,其中,所述偏移距为炮点与检波点之间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展模块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共中心点道集中各个地震道对应的目标检波点;
添加单元,用于将距离所述目标检波点预设距离内的地震道添加至所述共中心点道集,得到所述散射扩展道集。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选模块包括:
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散射扩展道集中各个地震道的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其中,所述第一距离为炮点到中心点的水平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为检波点到所述中心点的水平距离;
第三分选单元,用于对所述散射扩展道集按照所述中心点进行第三分选,得到初始散射扩展道集;
第四分选单元,用于对所述初始散射扩展道集按照所述第二距离进行第四分选,得到所述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334028.9A CN108051858B (zh) | 2017-12-13 | 2017-12-13 | 优化的地震勘探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334028.9A CN108051858B (zh) | 2017-12-13 | 2017-12-13 | 优化的地震勘探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051858A true CN108051858A (zh) | 2018-05-18 |
CN108051858B CN108051858B (zh) | 2018-11-13 |
Family
ID=62132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334028.9A Active CN108051858B (zh) | 2017-12-13 | 2017-12-13 | 优化的地震勘探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051858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929730A (zh) * | 2020-08-20 | 2020-11-13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小尺度地质异常体检测方法及装置 |
CN115184987A (zh) * | 2022-07-06 | 2022-10-14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地层倾角信息的提取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970023A (en) * | 1999-02-19 | 1999-10-19 | Baker Hughes Incorporated | Reducing aliasing artifacts in seismic data processing using sharpened (TAU-P-Q) transforms |
US20030187583A1 (en) * | 2002-04-01 | 2003-10-02 | Martin Federico 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olving shear wave seismic data |
CN101419293A (zh) * | 2007-10-25 | 2009-04-29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一种提高地震数据信噪比的方法 |
CN102221709A (zh) * | 2011-06-01 | 2011-10-19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 基于地层参数信息的速度分析与动校正方法 |
CN102778689A (zh) * | 2011-05-13 | 2012-11-14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宽弯线地震资料地下反射线建立方法 |
CN104133245A (zh) * | 2014-07-22 | 2014-11-05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一种地震资料的静校正方法及系统 |
CN106908836A (zh) * | 2015-12-23 | 2017-06-30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采集脚印压制方法及系统 |
-
2017
- 2017-12-13 CN CN201711334028.9A patent/CN10805185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970023A (en) * | 1999-02-19 | 1999-10-19 | Baker Hughes Incorporated | Reducing aliasing artifacts in seismic data processing using sharpened (TAU-P-Q) transforms |
US20030187583A1 (en) * | 2002-04-01 | 2003-10-02 | Martin Federico 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olving shear wave seismic data |
CN101419293A (zh) * | 2007-10-25 | 2009-04-29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一种提高地震数据信噪比的方法 |
CN102778689A (zh) * | 2011-05-13 | 2012-11-14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宽弯线地震资料地下反射线建立方法 |
CN102221709A (zh) * | 2011-06-01 | 2011-10-19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 基于地层参数信息的速度分析与动校正方法 |
CN104133245A (zh) * | 2014-07-22 | 2014-11-05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一种地震资料的静校正方法及系统 |
CN106908836A (zh) * | 2015-12-23 | 2017-06-30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采集脚印压制方法及系统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王棣等: "共中心点道集的平面波法叠前时间偏移",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929730A (zh) * | 2020-08-20 | 2020-11-13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小尺度地质异常体检测方法及装置 |
CN115184987A (zh) * | 2022-07-06 | 2022-10-14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地层倾角信息的提取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CN115184987B (zh) * | 2022-07-06 | 2024-04-26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地层倾角信息的提取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051858B (zh) | 2018-11-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570125B (zh) | 一种利用井数据提高成像速度模型精度的方法 | |
CN107817523B (zh) | 绕射波偏移速度的分析方法及装置 | |
CN102426384B (zh) | 一种探测地下采空区和岩溶分布的方法 | |
US6223126B1 (en) | Multi-attribute seismic waveform classification | |
CN102841379B (zh) | 一种基于共散射点道集的叠前时间偏移与速度分析方法 | |
CN106772592B (zh) | 绕射波聚焦能量的分析方法及装置 | |
CN105807316B (zh) | 基于振幅叠加的地面观测微地震速度模型校正方法 | |
CN103969683B (zh) | 一种三维地震解释中基于约束的批量拾取层位面的方法 | |
US7280952B2 (en) | Well planning using seismic coherence | |
CN105974479A (zh) | Gpu空间网格体的层析2d/3d各向异性深度域速度建模方法 | |
CN102176054A (zh) | 近地表综合信息处理解释方法 | |
CN106772593B (zh) | 绕射波的成像方法及装置 | |
CN108051858B (zh) | 优化的地震勘探方法及装置 | |
CN105301640A (zh) | 地震数据叠加方法和装置 | |
CN104597496B (zh) | 一种二维地震资料中速度的三维空间归位方法 | |
US6249746B1 (en) | Automated seismic isochron analysis | |
CN104267432B (zh) | 一种基于规则化的转换波共转换点道集高精度抽取方法 | |
CN105866839B (zh) | 基于共姿态道集的静校正方法及装置 | |
CN106842302A (zh) | 一种批量编辑初至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7918147B (zh) | 绕射波成像方法和装置 | |
CN106371136B (zh) | 一种地震勘探数据采集处理方法 | |
CN104614762A (zh) | 疏松砂岩气藏边界确定方法及装置 | |
CN104155690A (zh) | 基于椭球展开的三维地震数据叠加速度求取方法 | |
CN107085236B (zh) | 最大炮检距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 |
CN105259577B (zh) | 一种确定地层界面的角度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