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31118A - 一种建立曲面模型交互体感界面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立曲面模型交互体感界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31118A
CN108031118A CN201711316072.7A CN201711316072A CN108031118A CN 108031118 A CN108031118 A CN 108031118A CN 201711316072 A CN201711316072 A CN 201711316072A CN 108031118 A CN108031118 A CN 1080311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sensing
surface model
table top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1607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31118B (zh
Inventor
柳璇
谭国瀚
韩明清
黄银涛
刘林
张琪
林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Snail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nail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nail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nail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31607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31118B/zh
Publication of CN1080311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311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311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311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13/00Video games, i.e.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 A63F13/50Controlling the output signals based on the game progress
    • A63F13/52Controlling the output signals based on the game progress involving aspects of the displayed game sce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13/00Video games, i.e.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 A63F13/55Controlling game characters or game objects based on the game progress
    • A63F13/57Simulating properties, behaviour or motion of objects in the game world, e.g. computing tyre load in a car race gam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2300/00Features of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e.g. on a television screen, showing representations related to the game
    • A63F2300/30Features of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e.g. on a television screen, showing representations related to the game characterized by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receiving control signals generated by the game device
    • A63F2300/308Details of the user interfa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2300/00Features of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e.g. on a television screen, showing representations related to the game
    • A63F2300/80Features of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e.g. on a television screen, showing representations related to the game specially adapted for executing a specific type of game
    • A63F2300/8082Virtual rea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一种建立曲面模型交互体感界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曲面模型界面的功能,进行功能区域的划分;对功能区域按照人体工学进行安置;采用体感交互方法对功能区域进行功能激活设置;对物体的视觉效果细节进行设置。本发明的建立曲面模型交互体感界面方法,能够通过人体工学、体感交互、视觉设计,将原有的分散且扁平化界面,合并为统一的3D空间操作流,以使界面的3D空间感增强,提高交互体验,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建立曲面模型交互体感界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游戏界面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立曲面模型交互体感界面方法。
背景技术
在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领域中,曲面模型界面是由人体工学、体感交互、视觉效果结合的整体设计。这样的设计使虚拟空间的界面更为贴近使用者,一方面对真实世界的物理行为进行了取舍;另一方面优化了常规2D界面的制作,以曲度和形状修正了没有厚度的单面模型。
通常在VR游戏中主要是利用假3D即利用2D界面来呈现3D的效果。假3D界面通常利用flash三维功能或scalfrom等界面支持工具+as语言代码制作;在虚拟3D世界中,以流线型外观,展现多元化合一的简洁却不简单的界面。现有的技术存在立体空间感差,交互体感不佳,用户体验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立曲面模型交互体感界面方法,由曲面模型3D界面统筹人体工学、体感交互、视效结合,使虚拟空间中的界面体验更为贴近使用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建立曲面模型交互体感界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曲面模型界面的功能,进行功能区域的划分;
对功能区域按照人体工学进行安置;
采用体感交互方法对功能区域进行功能激活设置;
对物体的视觉效果细节进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曲面模型界面的功能,进行功能区域的划分的步骤,是将台面划分为:仓库区、图纸区、锻造区、删除区;所述仓库区,用于提取及维修物品;所述图纸区,用于提取图纸并制造新物品;所述锻造区,用于维修和制造图纸,并查看所需要耗费的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对功能区域按照人体工学进行安置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将仓库区和图纸区合理安置在有角度的双“L”型台面上;
将双“L”台面左右分开距离为角色双臂展开加半个手柄的长度;
将删除区的蛋形垃圾桶倾斜放置在锻造区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对功能区域按照人体工学进行安置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将所述仓库区、图纸区和删除区彼此间做 “Z”字形结合,并形成错层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采用体感交互方法对功能区域进行功能激活设置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当玩家靠近锻造区台面,双“L”的台面则通过扫描特效出现,同时台面上出现激活图标,地面光变暗;
点击激活图标,播放激活特效,两边分别出现图纸和仓库格,激活台面全部功能;
将3D形状的全息物体在台面上发光且缓慢旋转。
更进一步地,所述对物体的视觉效果细节进行设置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对地面的形状、质地、色彩进行设置;
对支撑悬浮台面的能量光进行设置;
对台面形状、材料进行设置;
对界面按照操作区域的不同功能进行设置。
对垃圾桶形状和呈现效果进行设置。
本发明的建立曲面模型交互体感界面设计方法,通过人体工学、体感交互、视觉设计,将原有的分散且扁平化界面,合并为统一的3D空间操作流,以使界面的3D空间感增强,提高交互体验,提升用户体验。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并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建立曲面模型交互体感界面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分区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锻造台部分有厚度和曲线的素描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锻造台整体第一效果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锻造台整体第二效果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流线型素模初稿第一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流线型素模初稿第二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的关卡界面素模示意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的从块结合部位看“z”字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根据本发明的从板块高度落差方向看“z”字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根据本发明的双“L” 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根据本发明的锻造台远看示意图;
图13为根据本发明的锻造台近看示意图;
图14为根据本发明的锻造台未激活状态示意图;
图15为根据本发明的锻造台激活状态示意图;
图16为根据本发明的与地面元素结合的示意图;
图17为根据本发明的与场景元素的结合示意图;
图18为根据本发明的仓库区界面示意图;
图19为根据本发明的图纸区界面示意图;
图20为根据本发明的锻造界面示意图;
图21为根据本发明的修理损坏物品界面示意图;
图22为根据本发明的删除区域_垃圾桶第一示意图;
图23为根据本发明的删除区域_垃圾桶第二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建立曲面模型交互体感界面方法的流程图,下面将参考图1,对本发明的建立曲面模型交互体感界面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为便于理解,下面将以建立锻造台的曲面模型交互体感界面为例介绍本发明的方法。
首先,在步骤101,在VR平台虚拟空间内,根据曲面模型界面的功能,进行功能区域的划分。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分区示意图,如图2所示,根据锻造台的功能,将锻造台的台面划分为:仓库区、图纸区、锻造区、删除区。四个区域的交互关系为,在仓库中可以随意取用物品出来进行维修,在图纸区可以取图纸出来制造新物品,在锻造区域可以维修和制造图纸,并查看所需要耗费的材料,不需要的物品则可以在垃圾桶内删除。
在步骤102,采用人体工学方法,进行功能区域的布置。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锻造台部分有厚度和曲线的素描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锻造台整体第一效果示意图,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锻造台整体第二效果示意图,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流线型素模初稿第一示意图,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流线型素模初稿第二示意图,图8为根据本发明的关卡界面素模示意图,图9为根据本发明的从块结合部位看“z”字结构示意图,图10为根据本发明的从板块高度落差方向看“z”字结构示意图,图11为根据本发明的双“L” 结构示意图,如图3-11所示,将仓库区和图纸区合理安置在有角度的双“L”型台面上,单一个L形总长不超过1200mm,立面部分做了28°左右的仰角。而双“L”台面左右分开距离刚好为角色双臂展开加半个手柄的长度,将900mm的锻造区放置于双“L”的中部,将删除区的蛋形垃圾桶倾斜放置在锻造区下方,悬空离地500mm左右。即可以避免在臂长范围内误删物品,也符合正常世界中人们对垃圾桶位置的设定。三块区域彼此间做了“Z”字形结合设计,并形成错层效果。形成了一个前、下、左、右空间的利用,且重要内容均处于视平范围内,只需要玩家左右转身即可使用。
解决传统3D平板界面只适合内容简单的界面,且不利于大内容近距离操作的问题。本发明强调在3D复杂界面设计中要避开强的黑板效应—即站在一大块黑板前用粉笔够写最远和最高处的时候,那种被迫适应的体感操作。
优选地,将阶梯形台面与L形台面相比设置在垂直上方,即,阶梯形台面与L形台面设置成Z字形结构,形成错层效果。
优选地,L形台面与地面的距离设置为750mm至800mm,且半圆球台面与地面的距离设置为500mm。
优选地,多个台面的布置位置以全息人物移动半步时能够触及到的位置为准。
在步骤103,采用体感交互方法对功能区域进行功能激活设置。
图12为根据本发明的锻造台远看示意图,图13为根据本发明的锻造台近看示意图,图14为根据本发明的锻造台未激活状态示意图,图15为根据本发明的锻造台激活状态示意图,如图12-15所示,玩家在远处看向帐篷,会看到里面悬浮着一小块锻造区的台面,地面弧形射线光较亮。当玩家靠近锻造区台面,双“L”的台面则通过扫描特效出现,同时2个台面上出现大的圆形激活图标,地面光变暗。然后分别点击这2个激活图标,播放激活特效,两边分别出现图纸和仓库格,台面上的分类按钮颜色也产生改变,此时整个台面功能已全部激活。当玩家看向右手边方向,即可看见仓库存储格。稍微低头,则是仓库格下方的分类按钮,这些3D形状的全息物体在台面上边发光边缓慢自旋转。当玩家向左扭头即可看见图纸格,和解锁图纸所需要的基因点数。稍微低头,可看见图纸的分类按钮,是放在台面上的一排文件分页标签。此处对两边格子做了尺寸区别和图片元素的区别设计,避免产生混淆感。
在玩家的正前方800mm高度,则是浮有一块稍微倾斜的3D打印区域,打印区域只有2个可交互的地方:按键“打印/修理”和成功制造的物品。台面偏后的凹槽位置则用于摆放打印所需材料和数量。并对所缺少的材料做了实体和全息物体的区别。
当玩家有足够点数解锁图纸时,可以从左边图纸栏拾取图纸在手中,然后转移送至中部锻造区域,该区域即刻出现一把即将被打印的全息物体,玩家按下“打印/修理”按键,物体会在锥形特效光芒中被顺利打印。这时打印完成的物品可以被拿起,放回仓库。或稍微屈膝一只手的距离,直接把物品丢弃到台面下方的垃圾桶。
垃圾桶在正常状态下播放无缝的圆形粒子特效,在玩家拾取物品靠近垃圾桶时,桶盖会变成环状展开且变色,删除标志扩大发亮。玩家扣键丢弃物品,会有一个数码粉碎的粒子特效,玩家手中变空。垃圾桶盖回到圆形粒子特效状态。
在步骤104,对物体的视觉效果细节进行设置。
图16为根据本实施例的与地面元素结合的示意图,图17为根据本发明的与场景元素的结合示意图,如图16、17所示,帐篷中六边形模型和黑色金属质地,蓝色圆环,点缀的橙色漆材质,都吻合界面中的颜色、提示元素和选中时的橙色状态。
支撑悬浮台面的能量光,它提示玩家最佳站立区域范围,其表现为半弧蓝光,地面中心是通用的脚印样站立引导图。
台面,弧形的有厚度的半透明模型玻璃漆面材料+半透粒子特效的叠加来展现的磁力悬浮了一个“确有其物”台面的效果,同时不失科技感。
图18为根据本发明的仓库区界面示意图,图19为根据本发明的图纸区界面示意图,图20为根据本发明的锻造界面示意图,图21为根据本发明的修理损坏物品界面示意图,如图18-21所示,界面背靠台面呈现半透悬浮,依靠边缘线条和设计元素,区分4个操作区域的不同功能。
仓库区域,采用蓝白色线格设计。
仓库的分类按钮,采用了发光的3D模型的样式,并且一直在慢速旋转。
图纸区域,它采用基因链的图形设计,加入了一点代表生命的绿色。
图纸的分类按钮,设计成立体面上的扁平文件标签,用以拉开跟仓库格的区别。
打印台面,有用于发出打印光芒的小孔阵列。并将打印和修理合并为一个按钮。
打印所需要的材料和数量,全部退后一些,让它符合只看不拿的性质。
图22为根据本发明的删除区域_垃圾桶第一示意图,图23为根据本发明的删除区域_垃圾桶第二示意图,如图22、23所示,垃圾桶,设计成悬浮的蛋形,桶盖以全息特效的方式呈现出多重状态。既符合传统垃圾桶的概念,又符合科幻题材。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台面为在具有弧形的、有厚度的半透明模型玻璃漆面材料的基础上叠加半透粒子特效的来展现的磁力悬浮的台面。起到了一个“确有其物”台面的效果,同时不失科技感。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将台面的棱角部分优选地制作成弧形边界,来增加科技度和亲和力,减弱常规界面棱角锐利的感觉,使玩家在多角度都可以体验未来娱乐项目的舒适感。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将操作界面显示在按照上述结构布置的台面上,能够形成一个前方、下方、左侧和右侧都可利用的空间,且较为重要的内容均处于视线范围内,只需玩家左右转身即可使用。另外,将删除界面布置在锻造界面的右下方,能够避免在臂长范围内误删物品,也符合现实世界中人们对垃圾桶位置的设定。以使玩家感到操作更加真实,提高用户体验。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根据与全息人物的距离采用不同距离的响应特效,并通过激活的方式来激活界面,来使玩家感受到界面的自动感应功能,提高用户体验。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建立曲面模型交互体感界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曲面模型界面的功能,进行功能区域的划分;
对功能区域按照人体工学进行安置;
采用体感交互方法对功能区域进行功能激活设置;
对物体的视觉效果细节进行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立曲面模型交互体感界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曲面模型界面的功能,进行功能区域的划分的步骤,是将台面划分为:仓库区、图纸区、锻造区、删除区;所述仓库区,用于提取及维修物品;所述图纸区,用于提取图纸并制造新物品;所述锻造区,用于维修和制造图纸,并查看所需要耗费的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立曲面模型交互体感界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功能区域按照人体工学进行安置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将仓库区和图纸区合理安置在有角度的双“L”型台面上;
将双“L”台面左右分开距离为角色双臂展开加半个手柄的长度;
将删除区的蛋形垃圾桶倾斜放置在锻造区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立曲面模型交互体感界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功能区域按照人体工学进行安置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将所述仓库区、图纸区和删除区彼此间做 “Z”字形结合,并形成错层效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立曲面模型交互体感界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体感交互方法对功能区域进行功能激活设置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当玩家靠近锻造区台面,双“L”的台面则通过扫描特效出现,同时台面上出现激活图标,地面光变暗;
点击激活图标,播放激活特效,两边分别出现图纸和仓库格,激活台面全部功能;
将3D形状的全息物体在台面上发光且缓慢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立曲面模型交互体感界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物体的视觉效果细节进行设置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对地面的形状、质地、色彩进行设置;
对支撑悬浮台面的能量光进行设置;
对台面形状、材料进行设置;
对界面按照操作区域的不同功能进行设置;
对垃圾桶形状和呈现效果进行设置。
CN201711316072.7A 2017-12-12 2017-12-12 一种建立曲面模型交互体感界面方法 Active CN1080311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16072.7A CN108031118B (zh) 2017-12-12 2017-12-12 一种建立曲面模型交互体感界面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16072.7A CN108031118B (zh) 2017-12-12 2017-12-12 一种建立曲面模型交互体感界面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31118A true CN108031118A (zh) 2018-05-15
CN108031118B CN108031118B (zh) 2020-09-01

Family

ID=62102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16072.7A Active CN108031118B (zh) 2017-12-12 2017-12-12 一种建立曲面模型交互体感界面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3111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29337A (zh) * 2018-09-21 2019-03-29 苏州蜗牛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象位置朝向自适应方法
CN111563942A (zh) * 2019-01-25 2020-08-21 上海原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Unity3D游戏开发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6681A (zh) * 2006-06-09 2007-12-12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基于立体视觉的游戏控制系统及方法
KR20080071901A (ko) * 2007-01-31 2008-08-05 가부시키가이샤 반다이 나무꼬 게임스 화상 생성 방법, 정보 기억 매체 및 화상 생성 장치
CN102054121A (zh) * 2009-11-04 2011-05-11 沈阳隆惠科技有限公司 3d全景实景网络游戏平台构建方法
CN103413329A (zh) * 2013-08-30 2013-11-27 深圳市普乐方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运动平台与3d视频数据匹配互动方法及系统
CN107050857A (zh) * 2017-04-14 2017-08-18 苏州蜗牛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vr游戏中3d立体用户界面的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6681A (zh) * 2006-06-09 2007-12-12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基于立体视觉的游戏控制系统及方法
KR20080071901A (ko) * 2007-01-31 2008-08-05 가부시키가이샤 반다이 나무꼬 게임스 화상 생성 방법, 정보 기억 매체 및 화상 생성 장치
CN102054121A (zh) * 2009-11-04 2011-05-11 沈阳隆惠科技有限公司 3d全景实景网络游戏平台构建方法
CN103413329A (zh) * 2013-08-30 2013-11-27 深圳市普乐方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运动平台与3d视频数据匹配互动方法及系统
CN107050857A (zh) * 2017-04-14 2017-08-18 苏州蜗牛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vr游戏中3d立体用户界面的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29337A (zh) * 2018-09-21 2019-03-29 苏州蜗牛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象位置朝向自适应方法
CN111563942A (zh) * 2019-01-25 2020-08-21 上海原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Unity3D游戏开发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31118B (zh) 2020-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46351B (zh) 一种用户交互系统和方法
US1152976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3D print modelling
CN108031118A (zh) 一种建立曲面模型交互体感界面方法
CN105854299A (zh) 六面围棋的软件实现方法
GB2536061A (en)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 of 3D printing
JP2846252B2 (ja) 3次元シミュレータ装置及び画像合成方法
Wells Graffiti, street art,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art market
Jankel et al. Creative computer graphics
JP2023513572A (ja) 着飾道具の処理方法、装置、記憶媒体及び電子デバイス
CN1142194A (zh) 连环漫画模拟游戏用图像游戏设备
Chang et al. Seichi Junrei: Heritage, pilgrimage, and popular culture in contemporary Japan
JP2004216169A (ja) ゲーム装置およびゲームプログラム
Dawe et al. Make Your Own Pixel Art: Create Graphics for Games, Animations, and More!
Kulik " Raymond Loewy: Designs for a Consumer Culture": At the Hagley Museum and Library
White Industrial Painting's Utopias: Lucio Fontana's “Expectations”
Wang et al.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CG painting in digital age
Peppin The Thyssen'Vorticist composition': a new attribution
CN207496354U (zh) 一种用古钱币镶嵌的书画工艺品
Foletti et al. Central Europe as a Meeting Point of Visual Cultures
Schelly Man of Rock: A Biography of Joe Kubert
JP2004141421A (ja) ゲーム装置
JP3752081B2 (ja) 3次元シミュレータ装置及び画像合成方法
Geng et al. Differences in Painting Styles of Malaysian Chinese Artists in Different Periods
Schneckloth The Common Gesture: Drawing in Relation
O’Connor Illuminating Ugari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