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28690A - 用于使用极化分集来减少干扰的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使用极化分集来减少干扰的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28690A
CN108028690A CN201680052971.8A CN201680052971A CN108028690A CN 108028690 A CN108028690 A CN 108028690A CN 201680052971 A CN201680052971 A CN 201680052971A CN 108028690 A CN108028690 A CN 1080286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arization
interference
wave beam
received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5297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28690B (zh
Inventor
A·桑德罗维奇
R·阿尔珀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80286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286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286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2869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10Polarisation diversity; Directional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04B7/04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taking physical layer constraints into account
    • H04B7/0469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taking physical layer constraints into account taking special antenna structures, e.g. cross polarized antennas into accou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3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pre-detection combining
    • H04B7/0842Weighted combining
    • H04B7/0848Joint weighting
    • H04B7/0857Joint weighting using maximum ratio combining techniques, e.g. signal-to- interference ratio [SIR], received signal strenght indication [R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文描述了根据某些方面的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每一个极化处接收来自至少一个干扰源的干扰,在该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每一个极化处测量所接收到的干扰的强度,基于所测量的干扰强度来选择该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一个极化,以及使用该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所选极化来与远程设备进行通信。

Description

用于使用极化分集来减少干扰的系统和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5年9月15日向美国专利商标局提交的非临时申请No.14/855,283的优先权和权益,该非临时申请的全部内容纳入于此。
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无线通信,尤其涉及用于使用极化分集来减少干扰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
为了解决无线通信系统所需要的持续增长的带宽要求的问题,正在开发不同的方案。在一些方案中,数据在60GHz频带中的一个或多个信道上以高数据率(例如,若干千兆比特/秒)进行无线传送。
概述
本公开的某些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每一个极化处接收来自至少一个干扰源的干扰,在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每一个极化处测量所接收到的干扰的强度,基于所测量的干扰强度来选择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一个极化,以及使用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所选极化来与远程设备进行通信。
本公开的某些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接口,所述接口被配置成:在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每一个极化处接收来自至少一个干扰源的干扰。所述装置还包括处理系统,所述处理系统被配置成:在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每一个极化处测量所接收到的干扰的强度,基于所测量的干扰强度来选择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一个极化,以及使用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所选极化经由所述接口与远程设备进行通信。
本公开的某些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备。所述装备包括:用于在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每一个极化处接收来自至少一个干扰源的干扰的装置,用于在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每一个极化处测量所接收到的干扰的强度的装置,用于基于所测量的干扰强度来选择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一个极化的装置,以及用于使用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所选极化来与远程设备进行通信的装置。
本公开的某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存储于其上的用于以下操作的指令:在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每一个极化处接收来自至少一个干扰源的干扰,在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每一个极化处测量所接收到的干扰的强度,基于所测量的干扰强度来选择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一个极化,以及使用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所选极化来与远程设备进行通信。
本公开的某些方面提供一种无线节点。所述无线节点包括:至少一个天线;以及收发机,所述收发机被配置成:经由所述至少一个天线在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每一个极化处接收来自至少一个干扰源的干扰。所述无线节点还包括处理系统,所述处理系统被配置成:在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每一个极化处测量所接收到的干扰的强度,基于所测量的干扰强度来选择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一个极化,以及使用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所选极化经由所述收发机和所述至少一个天线与远程设备进行通信。
附图简述
图1解说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示例性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示例性接入点和接入终端的框图。
图3解说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示例性帧结构。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使用定向波束彼此通信的两个无线节点的示例。
图5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用于使用定向发射波束来传送信号的波束成形器的示例。
图5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用于使用定向接收波束来接收信号的波束成形器的示例。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被配置成使用不同极化来传送和/或接收信号的天线设备的示例。
图7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在全向模式中测量针对不同极化的干扰的无线节点的示例。
图7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在定向模式中测量针对不同极化的干扰的无线节点的示例。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使用定向波束彼此通信的两个无线节点的另一示例。
图10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发射波束训练的示例。
图10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接收波束训练的示例。
图11解说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示例性设备的框图。
详细描述
以下参照附图更全面地描述本公开的各种方面。然而,本公开可用许多不同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解释为被限定于本公开通篇给出的任何具体结构或功能。相反,提供这些方面是为了使得本公开将是透彻和完整的,并且其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传达本公开的范围。基于本文中的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应领会,本公开的范围旨在覆盖本文中所披露的本公开的任何方面,不论其是与本公开的任何其他方面相独立地实现还是组合地实现的。例如,可使用本文所阐述的任何数目的方面来实现装置或实践方法。另外,本公开的范围旨在覆盖使用作为本文中所阐述的本公开的各种方面的补充或者另外的其他结构、功能性、或者结构及功能性来实践的此类装置或方法。应当理解,本文中所披露的本公开的任何方面可由权利要求的一个或多个元素来实施。
措辞“示例性”在本文中用于表示“用作示例、实例、或解说”。本文中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方面不必被解释为优于或胜过其他方面。
尽管本文描述了特定方面,但这些方面的众多变体和置换落在本公开的范围之内。尽管提到了优选方面的一些益处和优点,但本公开的范围并非旨在限定于特定益处、用途或目标。确切而言,本公开的各方面旨在宽泛地适用于不同的无线技术、系统配置、网络、和传输协议,其中一些藉由示例在附图和以下对优选方面的描述中解说。详细描述和附图仅仅解说本公开而非限定本公开,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技术方案来定义。
本文所描述的各技术可用于各种宽带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基于正交复用方案的通信系统。此类通信系统的示例包括空分多址(SDMA)、时分多址(TDMA)、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系统等。SDMA系统可利用充分不同的方向来同时传送属于多个接入终端的数据。TDMA系统可通过将传输信号划分在不同时隙中、每个时隙被指派给不同的接入终端来允许多个接入终端共享相同的频率信道。OFDMA系统利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这是一种将整个系统带宽划分成多个正交副载波的调制技术。这些副载波也可以被称为频调、频槽等。在OFDM下,每个副载波可以用数据独立调制。SC-FDMA系统可以利用交织式FDMA(IFDMA)在跨系统带宽分布的副载波上传送,利用局部式FDMA(LFDMA)在由毗邻副载波构成的块上传送,或者利用增强式FDMA(EFDMA)在多个由毗邻副载波构成的块上传送。一般而言,调制码元在OFDM下是在频域中发送的,而在SC-FDMA下是在时域中发送的。
本文中的教导可被纳入各种有线或无线装置(例如,节点)中(例如,在其内实现或由其执行)。在一些方面,根据本文中的教导实现的无线节点可包括接入点或接入终端。
接入点(“AP”)可包括、被实现为、或被称为B节点、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演进型B节点(eNB)、基站控制器(“BSC”)、基收发机站(“BTS”)、基站(“BS”)、收发机功能(“TF”)、无线电路由器、无线电收发机、基本服务集(“BSS”)、扩展服务集(“ESS”)、无线电基站(“RBS”)、或某个其他术语。
接入终端(“AT”)可包括、被实现为、或被称为订户站、订户单元、移动站、远程站、远程终端、用户终端、用户代理、用户设备、用户装备、用户站、或某个其他术语。在一些实现中,接入终端可包括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DA”)、具有无线连接能力的手持式设备、站(“STA”)、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某种其他合适的处理设备。因此,本文中所教导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可被纳入到电话(例如,蜂窝电话或智能电话)、计算机(例如,膝上型计算机)、便携式通信设备、便携式计算设备(例如,个人数据助理)、娱乐设备(例如,音乐或视频设备、或卫星无线电)、全球定位系统设备、或被配置成经由无线或有线介质通信的任何其他合适的设备中。在一些方面,节点是无线节点。此类无线节点可例如经由有线或无线通信链路来为网络(例如,广域网(诸如因特网)或蜂窝网络)提供连通性或提供至该网络的连通性。
图1解说具有多个无线节点(诸如接入点和接入终端)的无线通信系统100的示例的框图。为简单起见,仅示出了一个接入点110。接入点一般是与各接入终端通信的固定站,并且也可被称为基站或某个其他术语。接入终端可以是固定的或者移动的,并且可被称为移动站、无线设备或某个其他术语。接入点110可在任何给定时刻在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上与一个或多个接入终端120a到120i通信。下行链路(即,前向链路)是从接入点到接入终端的通信链路,而上行链路(即,反向链路)是从接入终端到接入点的通信链路。接入终端还可与另一接入终端进行对等通信。系统控制器130耦合到各接入点并提供对这些接入点的协调和控制。接入点110可与耦合到主干网150的其他设备通信。
图2解说无线通信系统100中的接入点110(一般而言,第一无线节点)和接入终端120(一般而言,第二无线节点)的框图。接入点110对于下行链路而言是传送方实体,而对于上行链路而言是接收方实体。接入终端120对于上行链路而言是传送方实体,而对于下行链路而言是接收方实体。如本文所使用的,“传送方实体”是能够经由无线信道传送数据的独立操作的装置或无线节点,而“接收方实体”是能够经由无线信道接收数据的独立操作的装置或无线节点。
尽管在此示例中,无线节点110是接入点而无线节点120是接入终端,然而应当理解,无线节点110可替换地是接入终端,而无线节点120可替换地是接入点。
对于传送数据,接入点110包括发射(TX)数据处理器220、帧构建器222、发射处理器224、多个收发机226-1到226-N、以及多个天线230-1到230-N。接入点110还包括被配置成控制接入点110的操作的控制器234,如以下进一步讨论的。
在操作中,发射数据处理器220从数据源215接收数据(例如,数据比特)并处理这些数据以供传输。例如,发射数据处理器220可将数据(例如,数据比特)编码成经编码数据,并将经编码数据调制成数据码元。发射数据处理器220可支持不同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例如,发射数据处理器220可以按多个不同的编码率中的任一者来编码数据(例如,使用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编码)。另外,发射数据处理器220可使用多个不同的调制方案(包括但不限于BPSK、QPSK、16QAM、64QAM、64APSK、128APSK、256QAM和256APSK)中的任一个来调制经编码数据。
在某些方面,控制器234可以向发射数据处理器220发送(例如,基于下行链路的信道状况)指定要使用哪个调制和编码方案(MCS)的命令,并且发射数据处理器220可根据所指定的MCS来编码和调制来自数据源215的数据。将领会,发射数据处理器220可以对数据执行附加处理,诸如数据加扰和/或其他处理。发射数据处理器220将数据码元输出到帧构建器222。
帧构建器222构造帧(也被称为分组),并且将数据码元插入该帧的数据有效载荷中。图3中示出了示例性帧结构310。在该示例中,帧结构310包括前置码315、报头320、以及数据有效载荷325。前置码315可包括短训练字段(STF)序列和信道估计(CE)序列以帮助接入终端120接收该帧。报头320可包括与有效载荷中的数据相关的信息。例如,报头320可包括指示帧和/或有效载荷的历时的历时字段(也被称为长度字段)以及指示用于编码和调制有效载荷中的数据的MCS的MCS字段。该信息允许接入终端120解调并解码该数据。报头320还可包括标识有效载荷325中的数据的目的地(例如,接入终端120)的目的地地址字段。帧构建器222将帧输出到发射处理器224。
返回到图2,发射处理器224对帧进行处理以供在下行链路上传输。例如,发射处理器224可支持不同的传输模式,诸如正交频分复用(OFDM)传输模式和单载波(SC)传输模式。在该示例中,控制器234可向发射处理器224发送指定要使用哪个传输模式的命令,并且发射处理器224可根据所指定的传输模式对帧进行处理以进行传输。
在某些方面,发射处理器224可支持多输出多输入(MIMO)传输。在这些方面,接入点110包括多个天线230-1到230-N以及多个收发机226-1到226-N(例如,针对每个天线有一个收发机)。发射处理器224可以对传入帧执行空间处理并且为该多个天线提供多个发射帧流。收发机226-1到226-N接收并处理(例如,转换成模拟、放大、滤波和上变频)相应的发射帧流以生成发射信号以供经由天线230-1到230-N进行传输。
对于传送数据,接入终端120包括发射数据处理器260、帧构建器262、发射处理器264、多个收发机266-1到266-N、以及多个天线270-1到270-N。接入终端120可以在上行链路上向接入点110传送数据,和/或向另一接入终端传送数据(例如,用于对等通信)。接入终端120还包括被配置成控制接入终端120的操作的控制器274,如以下进一步讨论的。
在操作中,发射数据处理器260从数据源255接收数据(例如,数据比特)并处理(例如,编码和调制)这些数据以供传输。发射数据处理器260可支持不同MCS。例如,发射数据处理器260可以按多个不同编码率中的任一者来编码数据(例如,使用LDPC编码),并且使用多个不同的调制方案(包括但不限于BPSK、QPSK、16QAM、64QAM、64APSK、128APSK、256QAM和256APSK)中的任一者来调制经编码数据。在某些方面,控制器274可向发射数据处理器260发送(例如,基于上行链路的信道状况)指定要使用哪个MCS的命令,并且发射数据处理器260可根据所指定的MCS来编码和调制来自数据源255的数据。将领会,发射数据处理器260可以对数据执行附加处理。发射数据处理器260将数据码元输出到帧构建器262。
帧构建器262构造帧,并将收到数据码元插入到该帧的数据有效载荷中。该帧可具有图3中所示的示例性帧结构310。帧构建器262将帧输出到发射处理器264。
发射处理器264对帧进行处理以供传输。例如,发射处理器264可支持不同的传输模式,诸如OFDM传输模式和SC传输模式。在该示例中,控制器274可向发射处理器264发送指定要使用哪个传输模式的命令,并且发射处理器264可根据所指定的传输模式对帧进行处理帧进行传输。
在某些方面,发射处理器264可支持多输出多输入(MIMO)传输。在这些方面,接入终端120包括多个天线270-1到270-N以及多个收发机266-1到266-N(例如,针对每个天线有一个收发机)。发射处理器264可以对传入帧执行空间处理并且为该多个天线提供多个发射帧流。收发机266-1到266-N接收并处理(例如,转换成模拟、放大、滤波和上变频)相应的发射帧流以生成发射信号以供经由天线270-1到270-N进行传输。
对于接收数据,接入点110包括接收处理器242以及接收(RX)数据处理器244。在操作中,收发机226-1到226-N经由天线230-1到230-N接收信号(例如,从接入终端120),并且对收到信号进行处理(例如,下变频、放大、滤波和转换成数字)。
接收处理器242接收收发机226-1到226-N的输出并处理这些输出以恢复数据码元。例如,接入点110可以在一帧中接收数据(例如,从接入终端120)。在该示例中,接收处理器242可使用该帧的前置码中的STF序列来检测该帧的开始。接收处理器242还可使用STF来进行自动增益控制(AGC)调整。接收处理器242还可执行信道估计(例如,使用该帧的前置码中的CE序列)并且基于该信道估计来对收到信号执行信道均衡。
接收处理器242还可从帧的报头中恢复信息(例如,MCS方案)并将该信息发送到控制器234。在执行信道均衡之后,接收处理器242可以从帧中恢复数据码元,并将所恢复的数据码元输出到接收数据处理器244以供进一步处理。将领会,接收处理器242可以执行其他处理。
接收数据处理器244从接收处理器242接收数据码元并从控制器234接收对相应MSC方案的指示。接收数据处理器244根据所指示的MSC方案来解调和解码数据码元以恢复数据,并将所恢复的数据(例如,数据比特)输出到数据阱246以供存储和/或进一步处理。
如以上讨论的,接入终端120可使用OFDM传输模式或SC传输模式来传送数据。在这种情形中,接收处理器242可根据所选传输模式来处理接收信号。而且,如以上讨论的,发射处理器264可支持多输出多输入(MIMO)传输。在这种情形中,接入点110包括多个天线230-1到230-N以及多个收发机226-1到226-N(例如,针对每个天线有一个收发机)。每一收发机接收并处理(例如,下变频、放大、滤波、上变频)来自相应天线的信号。接收处理器242可以对收发机226-1到226-N的输出执行空间处理以恢复数据码元。
对于接收数据,接入终端120包括接收处理器282以及接收数据处理器284。在操作中,收发机266-1到266-N经由天线270-1到270-3接收信号(例如,从接入点110或另一接入终端),并且对收到信号进行处理(例如,下变频、放大、滤波和转换成数字)。
接收处理器282接收收发机266的输出并处理该输出以恢复数据码元。例如,接入终端120可以在一帧中(例如,从接入点110或另一接入终端)接收数据,如以上讨论的。在该示例中,接收处理器282可使用该帧的前置码中的STF序列来检测该帧的开始。接收处理器282还可执行信道估计(例如,使用该帧的前置码中的CE序列)并且基于该信道估计来对收到信号执行信道均衡。
接收处理器282还可从帧的报头中恢复信息(例如,MCS方案)并将该信息发送到控制器274。在执行信道均衡之后,接收处理器282可以从帧中恢复数据码元,并将所恢复的数据码元输出到接收数据处理器284以供进一步处理。将领会,接收处理器282可以执行其他处理。
接收数据处理器284从接收处理器282接收数据码元并从控制器274接收对相应MSC方案的指示。接收数据处理器284根据所指示的MSC方案来解调和解码数据码元以恢复数据,并将所恢复的数据(例如,数据比特)输出到数据阱286以供存储和/或进一步处理。
如以上讨论的,接入点110或另一接入终端可使用OFDM传输模式或SC传输模式来传送数据。在这种情形中,接收处理器282可根据所选传输模式来处理接收信号。而且,如以上讨论的,发射处理器224可支持多输出多输入(MIMO)传输。在这种情形中,接入终端120包括多个天线270-1到270-N以及多个收发机266-1到266-N(例如,针对每个天线有一个收发机)。每一收发机接收并处理(例如,下变频、放大、滤波、上变频)来自相应天线的信号。接收处理器282可以对收发机的输出执行空间处理以恢复数据码元。
如图2中所示,接入点110还包括耦合到控制器234的存储器236。存储器236可存储在由控制器234执行时使控制器234执行本文描述的操作中的一者或多者的指令。类似地,接入终端120还包括耦合到控制器274的存储器276。存储器276可存储在由控制器274执行时使控制器274执行本文描述的操作中的一者或多者的指令。
在某些方面,通信系统100可包括毫米波(mmWave)通信系统。毫米波通信系统的益处在于,它允许系统中的一个无线节点(例如,接入点110或接入终端120)在一个或多个信道上(例如,在60GHz频带中)以非常高的速率(例如,若干千兆比特/秒)向系统中的另一无线节点(例如,接入终端120或接入点110)传送数据。然而,毫米波信号即使在相对短的距离也遭受高的信号路径损耗(例如,由于氧气的强吸收)。为了补偿高的信号路径损耗,毫米波通信系统中的无线节点可采用波束成形来将传送和接收引导朝向彼此。传送和接收的强方向性扩展了无线节点能够彼此通信的范围并减少了对相邻节点的干扰。
就此而言,图4示出了包括第一无线节点410、第二无线节点420、以及第三无线节点430的示例性通信系统400。为解说简单起见,图4中未示出每个无线节点的天线。在该示例中,第二无线节点420将发射波束422引导朝向第一无线节点410以将传输定向至第一无线节点410(即,传输的目标)。发射波束422将传输能量集中在第一无线节点410的方向上,从而扩展第二无线节点420能够向第一无线节点410传送数据的范围。此外,发射波束422减少了第三无线节点430(其不是该传输的目标(即,不是该传输的预期接收方))处来自该传输的干扰。此外,在该示例中,第一无线节点410将接收波束412引导朝向第二无线节点420。这增加了第一无线节点410在第二无线节点420的方向上的接收灵敏度,从而改善了第一无线节点410处对传输的接收。发射波束422和接收波束412的方向可以在波束训练规程期间确定,如以下进一步讨论的。
在某些方面,无线节点可使用波束成形器和天线阵列来生成定向波束。就此而言,图5A示出了被配置成生成用于定向传输的定向发射波束的发射波束成形器515和天线阵列512的示例。天线阵列512包括多个天线510-1到510-K。波束成形器515包括信号分路器530以及多个分支518-1到518-K,其中每个分支518-1到518-K耦合到天线510-1到510-K中的相应天线。每个分支518-1到518-N可进一步包括相应的可调谐移相器520-1到520-K以及相应的可调谐放大器525-1到525-K。每个移相器520-1到520-K的相移由相应的相移控制信号P1到PK来控制,并且每个放大器525-1到525-K的增益由相应的增益控制信号G1到GK来控制。
在操作中,分路器530接收用于传输的输入信号,并在分支518-1到518-K之间拆分该信号。每个移相器520-1到520-K根据相应的相移控制信号P1到PK来对相应分支中的信号移相,并且每个放大器525-1到525-K根据相应的增益控制信号G1到GK来放大相应分支中的信号。每个分支518-1到518-K的输出信号被馈送给天线阵列512的相应天线510-1到510-K以供传输。所传送的输出信号形成定向发射波束,其中该发射波束的方向是所传送的输出信号的相对相位和振幅的函数。由此,输入到波束成形器515的信号在定向发射波束中被传送,其中该发射波束的方向由输入到波束成形器515的相移控制信号P1到PK、以及增益控制信号G1到GK来控制。
在一个示例中,波束成形器515和天线阵列512可在图2中的接入点110中实现以用于定向传输。在该示例中,天线510-1到510-K可对应于图2中的天线230-1到230-N或者天线230-1到230-N的子集,并且波束成形器515可在图2的发射处理器224和/或收发机226-1和226-N或者收发机226-1到226-N的子集中实现。控制器234可通过相应地控制相移控制信号P1到PK以及增益控制信号G1到GK的值来控制发射波束的方向。就此而言,控制器234可将用于多个不同波束方向中的每一个波束方向的一组相移值和增益值(例如,权重向量)存储在存储器236中。在该示例中,控制器234可通过从存储器236检索对应的一组相移值和增益值并且相应地设置波束形成器515的相移和增益来使发射波束在特定方向上取向。波束成形器515和天线阵列512还可以按类似的方式在接入终端120中实现以用于定向传输。
要领会,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不限于图5A中的示例性波束成形器515和天线阵列512。例如,还可使用多个定向天线来形成定向波束,其中每个定向天线被配置成在不同方向上传送信号。在该示例中,可以通过将信号馈送到定向天线中的对应一个天线来在特定方向上传送信号。还可使用相控天线阵列和定向天线的组合来生成定向发射波束。
图5B示出了被配置成使用用于定向接收的定向接收波束来接收信号的接收波束成形器555和天线阵列552的示例。天线阵列552包括多个天线550-1到550-K。波束成形器555包括信号组合器580以及多个分支558-1到558-K,其中每个分支558-1到558-K耦合到天线550-1到550-K中的相应一个天线。每个分支558-1到558-N可进一步包括相应的可调谐移相器570-1到570-K以及相应的可调谐放大器575-1到575-K。每个移相器570-1到570-K的相移由相应的相移控制信号P1到PK来控制,并且每个放大器575-1到575-K的增益由相应的增益控制信号G1到GK来控制。
在操作中,分支558-1到558-K中的每一者从相应的天线550-1到550-K接收信号。每个移相器570-1到570-K根据相应的相移控制信号P1到PK来对相应分支中的信号移相,并且每个放大器575-1到575-K根据相应的增益控制信号G1到GK来放大相应分支中的信号。每个分支518-1到518-K的输出信号被馈送给信号组合器580,该信号组合器580将这些信号组合成输出信号。各分支的相对相位和振幅增加了定向接收波束内的接收灵敏度,其中接收波束的方向是输入到波束成形器555的相移控制信号P1到PK以及增益控制信号G1到GK的函数。
在一个示例中,波束成形器555和天线阵列552可以在图2中的接入点110中实现以用于定向接收。在该示例中,天线550-1到550-K可对应于图2中的天线230-1到230-N或者天线230-1到230-N的子集,并且波束成形器555可在图2中的接收处理器242和/或收发机226-1和226-N或者收发机226-1到226-N的子集中实现。控制器234可通过相应地控制相移控制信号P1到PK以及增益控制信号G1到GK的值来控制接收波束的方向。就此而言,控制器234可将用于多个波束方向中的每一个波束方向的一组相移值和增益值(例如,权重向量)存储在存储器236中。在该示例中,控制器234可通过从存储器236检索对应的一组相移值和增益值并且相应地设置波束形成器555的相移和增益来使接收波束在特定方向上取向。波束成形器555和天线阵列552还可以按类似的方式在接入终端120中实现以用于定向接收。
要领会,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不限于图5B中的示例性波束成形器555和天线阵列552。例如,可使用多个定向天线在不同方向上接收信号,其中每个天线方向被配置成在不同方向上接收信号。还可使用相控天线阵列和定向天线的组合来实现定向接收波束。
还要领会,无线节点(例如,接入点110或接入终端120)还可在全向模式以及上面讨论的定向模式中接收和传送信号。例如,当信号旨在由一个以上无线节点接收时或者当无线节点不知道预期接收方无线节点的方向时,该无线节点可以在全向模式中传送信号。在另一示例中,当无线节点不知道传送方无线节点的方向时,该无线节点可在全向模式中接收信号。无线节点可使用全向天线和/或操作多个天线以在全向波束中传送和接收来在全向模式中操作。
在某些方面,通信系统100使用极化分集来增加容量和/或减少干扰。例如,极化分集可通过使无线节点使用不同的极化传送信号来允许紧邻的无线节点重用相同的频率以增加容量。在一个示例中,无线节点可支持使用不同线极化的传送和接收。线极化可包括彼此正交的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在另一示例中,无线节点可支持使用不同圆极化的传送和接收。圆极化可包括右旋圆极化和左旋圆极化,其中使用右旋圆极化传送的信号与使用左旋圆极化传送的信号在相反方向上。在又一示例中,无线节点可支持使用不同圆极化和线极化的传送和接收以获得更大的极化分集。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被配置成使用不同极化来传送和/或接收信号的天线设备605的示例。天线设备605可以用于实现图2中的天线230-1到230-N和270-1到270-N中的每一者或者图2中的天线子集中的每一者。天线设备605可包括第一天线振子610、第二天线振子612、以及极化选择器630。选择器630可经由第一馈线620耦合到第一天线振子610,经由第二馈线622耦合到第二天线振子612,并经由主馈线640耦合到收发机(例如,收发机226或266)。第一和第二天线振子610和612中的每一者可被配置成使用不同的极化来传送和/或接收信号。例如,对于线极化,第一天线振子610可被配置成使用水平极化来传送和/或接收信号,并且第二天线振子612可被配置成使用与水平极化正交的垂直极化来传送和/或接收信号。在另一示例中,对于圆极化,第一天线振子610可被配置成使用右旋圆极化来传送和/或接收信号,并且第二天线振子612可被配置成使用左旋圆极化来传送和/或接收信号。
在操作中,选择器630接收极化选择信号,该极化选择信号指示第一和第二天线振子610和612所支持的两个极化中的一个所选极化。选择器630随后基于该所选极化而将主馈线640耦合到第一天线振子610或第二天线振子612。由此,选择器630基于选择信号而允许天线设备605在两个极化之间切换。在某些方面,控制器234或274可生成选择信号以允许控制器234或247选择极化,如以下进一步讨论的。如上面讨论的,天线230-1到230-N或者270-1到270-N中的每一者可使用天线设备605来实现。在该方面,控制器234或274可通过将极化选择信号输出到每个天线来控制每个天线的极化。
要领会,图6中的天线设备605不限于两个不同的极化。例如,天线设备605可包括附加的天线振子,这些附加的天线振子具有与第一和第二天线振子的极化不同的极化。在该示例中,选择器630可根据极化选择信号来选择天线振子(即,第一和第二天线振子以及附加的天线振子)中的任何一个天线振子,以选择天线振子所支持的极化中的任何一个极化。
第一和第二天线振子610和612可使用用于实现不同极化的各种不同天线结构中的任何一种结构来实现。例如,对于线极化,第一和第二天线振子610和612可使用彼此正交取向的两个偶极子天线振子来实现。在另一示例中,对于圆极化,第一和第二天线振子610和612可使用在相反方向上呈螺旋形的两个螺旋天线振子来实现。在又一示例中,第一和第二天线振子610和612中的每一者可使用包括在接地面之上的金属层的贴片天线来实现。在该示例中,天线振子的金属层可具有一个或多个U形槽、一个或多个L形槽、一个或多个T形槽和/或一个或多个其它形状的槽,以实现天线振子的期望极化。要领会,第一和第二天线振子610和612不限于上面给出的示例,并且可使用其它天线结构来实现。
在某些方面,利用极化分集来减少无线节点处的干扰。就此而言,图7A示出了其中图4中的第一无线节点410经历来自第三无线节点430的干扰710的示例。干扰710可包括旨在给(定址到)第四无线节点(未示出)的信号,并且因此相对于第一无线节点410是干扰信号。在该示例中,第一无线节点410可通过以下操作来检测干扰710:检测并解码干扰710的帧(也被称为分组)中的目的地地址,并确定该目的地地址对应于除第一无线节点410之外的无线节点(即,目的地地址与第一无线节点410的地址不匹配)。可在该帧的地址字段中找到目的地地址。在另一示例中,第一无线节点410可通过在第一无线节点410不在从第二无线节点420接收传输的时间期间测量接收功率来检测干扰。在该示例中,当接收功率高于某个阈值时,第一无线节点410检测到干扰。
尽管图7A为简单起见示出了一个干扰源(即,第三无线节点430),但要领会,第一无线节点410可接收来自附加干扰源(例如,通信系统中的其他无线节点)的干扰。第一无线节点410可使用上面讨论的各技术中的任何技术来检测来自每个干扰源的干扰。
在检测到干扰710之后,第一无线节点410可确定第一无线节点410所支持的多个极化中的哪个极化使第一无线节点410处的干扰710最小化。例如,第一无线节点410可在使用全向波束712的全向模式中,针对各极化中的每个极化来测量干扰710的强度。在该示例中,控制器234或274将第一无线节点410切换到各极化中的每个极化。对于各极化中的每个极化,接收处理器242或282可测量第一无线节点410处干扰710的强度。所测量的干扰710的强度可以是指示干扰710的振幅、能量和/或功率的任何度量。在某些方面,对于各极化中的每个极化,接收处理器242或282还可测量来自第二无线节点420或其他目标节点的信号的强度,并确定该信号相对于干扰710的强度的强度(例如,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
在针对各极化中的每个极化测量干扰710的强度之后,控制器234或247可选择使干扰710的所测量强度最低或者使SINR最高的极化。控制器234或247随后可将所选择的极化存储在存储器236或276中以供稍后使用,如以下进一步讨论的。
图7B示出了其中第一无线节点410在定向模式中针对各极化中的每个极化测量干扰710的强度的另一示例。在该示例中,控制器234或274可将第一无线节点410切换到多个不同的定向接收波束750-1到750-16中的每一者。对于接收波束750-1到750-16中的每一者,控制器234或274可将第一无线节点410切换到各极化中的每个极化,并针对各极化中的每个极化来测量干扰710的强度和/或SINR。
对于接收波束750-1到750-16中的每一者,控制器234或274可选择使干扰710的强度对于该接收波束最低或者SINR对于该接收波束最高的极化。控制器234或247随后可将针对接收波束750-1到750-16中的每一者所选择的极化存储在存储器236或276中以供稍后使用,如以下进一步讨论的。对于所选择的极化中的每个极化,控制器234或247还可存储指示对应接收波束的指示符。
要领会,本公开的各方面不限于图7B中所示的示例性接收波束750-1到750-16。例如,第一无线节点410可具有任何数目的接收波束,并且可具有各种宽度和形状的接收波束。还要领会,第一无线节点410还可具有交叠的接收波束。
由此,对于接收波束715-1到750-16中的每一者,第一无线节点410可针对接收波束选择得到最低干扰强度或最高SINR的极化,并将针对每个波束选择的极化存储在存储器中。要领会,第二无线节点420也可执行上述步骤以便为不同的波束选择得到最低干扰强度或最高SINR的极化。
如上面讨论的,干扰710可包括定址到除第一无线节点410之外的无线节点(未示出)的帧(也被称为分组)。在该示例中,第一无线节点410可通过以下操作来检测干扰710:接收并解码该帧中的地址,并且如果该地址与第一无线节点410的地址不匹配,则检测到干扰。如果检测到干扰,则第一无线节点410可接收并解码该帧中的历时字段以确定该帧的时间历时。第一无线节点410随后可在所确定的时间历时内接收并测量在不同波束和极化处的干扰,如上面讨论的。
在为不同波束选择极化之后,第一无线节点410可使用该信息来选择极化以用于与第二无线节点420的通信。例如,第一无线节点410可选择接收波束715-1到750-16中的一个接收波束以用于接收来自第二无线节点420的传输(例如,在波束训练规程期间)。在图8中解说这一点的示例,其中第一无线节点410选择接收波束750-5,在该示例中接收波束750-5朝向第二无线节点420定向。在选择接收波束750-5之后,第一无线节点410使用针对接收波束750-5所选择的极化来接收来自第二无线节点420的通信。第一无线节点410可例如通过从存储器检索针对接收波束750-5所选择的极化来这样做。
在另一示例中,第一无线节点410可在全向模式中接收信号(例如,当第一无线节点410不知道传送方无线节点的方向时)。在该示例中,第一无线节点410使用为全向模式选择的极化以在全向模式中接收传输。第一无线节点410可例如通过从存储器检索用于全向模式的极化来这样做。
在又一示例中,第一无线节点410可使用朝向第二无线节点420定向的发射波束来向第二无线节点420传送信号。该发射波束可具有与图8中的接收波束750-5类似的形状和/或可指向大致相同的方向(即,朝向第二无线节点420)。在该示例中,第一无线节点410可以将针对接收波束750-5所选择的极化用于发射波束。这可基于接收-传送互易性,其中假定针对接收波束所选择的极化对于对应的发射波束(例如,具有类似形状和/或指向大致相同方向的发射波束)也提供减少的干扰。例如,在接收波束和发射波束是使用相同的天线阵列(例如,天线230-1到230-N或者天线270-1到270-N)来形成的情况下,该假定可以是有效的。
图9是解说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用于选择极化的方法900的流程图。方法900可由无线节点(例如,第一无线节点410)来执行。
在步骤910处,在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每一个极化处接收来自至少一个干扰源的干扰。例如,该干扰可包括定址到另一无线节点的信号。该两个或更多个极化可包括以下两个或更多个:水平极化、垂直极化、右旋圆极化、以及左旋圆极化。在一个示例中,可使用全向波束来接收该干扰。在另一示例中,可使用定向接收波束来接收该干扰。在该示例中,定向接收波束可基于远程设备的已知方向来选择,其中该方向可从与远程设备的先前波束训练中已知、从来自远程设备的指示其位置的信号中已知等等。
在步骤920处,在该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每一个极化处测量所接收到的干扰的强度。例如,可通过测量干扰的振幅、功率和/或能量来针对每个极化测量接收到的干扰的强度。在另一示例中,可以以SINR的形式相对于信号来测量每个极化处的干扰的强度。
在步骤930处,基于所测量的强度来选择该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一个极化。例如,可选择与最低所测量的干扰强度或最高SINR相对应的极化。
在步骤940处,使用该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所选极化来与远程设备进行通信。例如,该通信可包括使用所选择的极化从远程设备(例如,第二无线节点420)接收信号。如果在步骤910中是使用定向接收波束来接收干扰的,则可使用该定向接收波束从远程站接收信号。在另一示例中,该通信可包括:在假定接收-传送互易性的情况下,使用所选择的极化向远程设备传送信号。如果在步骤910中是使用定向接收波束来接收干扰的,则可使用与该接收波束具有类似形状和/或指向与该接收波束大致相同方向的定向发射波束来向远程设备传送信号。
在某些方面,可针对多个接收波束(例如,接收波束750-1到750-16或者接收波束750-1到750-16的子集)中的每一个接收波束执行步骤910到930,以便为这些接收波束中的每个接收波束选择极化。在这些方面,可使用波束训练或其它方法来选择这些接收波束中的一个接收波束以用于与远程设备(例如,第二无线节点420)通信。一旦选择了接收波束,就可使用所选择的接收波束和对应的所选极化从远程设备接收信号。
如上面讨论的,图8中的接收波束750-5和发射波束422可使用波束训练规程来选择。就此而言,现在将参照图10A和10B来讨论根据某些方面的示例性波束训练规程。在该示例中,波束训练规程可包括两个阶段,其中在第一阶段中确定发射波束,并且在第二阶段中确定接收波束,如以下进一步讨论的。
参照图10A,在波束训练规程的第一阶段期间,第二无线节点420使用多个定向发射波束1050-1到1050-16来传送波束训练信号。对于发射波束1050-1到1050-16中的每一者,第二无线节点420可针对多个极化中的每一个极化来传送波束训练信号。每个波束训练信号可包括训练序列(例如,码序列)、训练分组等等。由此,第二无线节点420可扫掠发射波束1050-1到1050-16,其中第二无线节点420可针对每个发射波束使用不同的极化来传送波束训练信号。
第一无线节点410可使用上面讨论的为全向模式选择的极化在全向模式中接收一个或多个波束训练信号。通过使用所选择的极化来接收波束训练信号,第一无线节点410将所选择的极化纳入波束训练规程中。对于接收到的波束训练信号中的每一者,第一无线节点410可测量波束训练信号的强度(例如,信号的信噪比(SNR)、收到信号强度指示符(RSSI)等等)。
第一无线节点410随后可确定具有最高强度的所接收到的波束训练信号,并向第二无线节点420传送标识所确定的波束训练信号的反馈消息。第一无线节点410可使用各种技术中的任何一种来标识所确定的波束训练信号。例如,每个波束训练信号可包括可以由第一无线节点410检测并解码的唯一标识符。在该示例中,第一无线节点410可将所确定的波束训练信号的标识符包括在该消息中。在另一示例中,第一无线节点410可基于接收到波束训练信号的时间和/或接收所确定的波束训练信号的顺序来标识所确定的波束训练信号。由此,第一无线节点410可向第二无线节点420提供关于在第一无线节点410处得到最高收到信号强度的波束训练信号的反馈。
在接收到反馈消息之际,第二无线节点420确定与该消息中所指示的波束训练信号相对应的发射波束和极化。换言之,第二无线节点420确定用于传送该消息中所指示的波束训练信号的发射波束和极化。第二无线节点420将所确定的发射波束和极化用于到第一无线节点410的后续传输。由此,在波束训练规程的第一阶段期间选择发射波束。在图10A中所示的示例中,选择发射波束1050-13。
参照图10B,在波束训练规程的第二阶段期间,第二无线节点420使用在第一阶段中确定的发射波束和极化来传送多个波束训练信号。第一无线节点410可使用各接收波束(例如,接收波束750-1到750-16或者接收波束750-1到750-16的子集)中的不同接收波束来接收每个波束训练信号。对于每个接收波束,第一无线节点410可使用为该接收波束选择的极化来接收相应的波束训练信号。
对于每个波束训练信号,第一无线节点410可测量该波束训练信号的强度(例如,SNR、RSSI等等)。在测量波束训练信号的强度之后,第一无线节点410可确定具有最高强度的波束训练信号,并选择与具有最高信号强度的波束训练信号相对应的接收波束。在图10B的示例中,选择接收波束750-5。第一无线节点410可使用所选择的接收波束和对应的极化来从第二无线节点420接收传输。
由此,上面示例中的波束训练规程选择用于从第二无线节点420到第一无线节点410的传输的发射波束和接收波束,其中发射波束是在第一阶段中训练的,并且接收波束是在第二阶段中训练的。相同的波束训练规程还可以用于选择用于从第一无线节点410到第二无线节点420的传输的发射波束和接收波束,其中第一和第二无线节点的角色颠倒。
要领会,第二无线节点420可在波束训练规程期间扫掠第二无线节点420所支持的发射波束的子集以减少训练时间。例如,第二无线节点420可以知道第一无线节点410的大体方向(例如,从先前的波束训练、第一无线节点410的位置信息等等)。在该示例中,第二无线节点420可将扫描缩小到指向接近已知大体方向的方向的发射波束子集。
还要领会,第一无线节点410可在波束训练规程期间扫掠第一无线节点410所支持的接收波束的子集以减少训练时间。例如,第一无线节点410可以知道第二无线节点420的大体方向(例如,从先前的波束训练、第二无线节点420的位置信息等等)。在该示例中,第一无线节点410可将扫描缩小到指向接近已知大体方向的方向的接收波束子集。
要领会,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不限于上面讨论的示例性波束训练规程,并且可以用于其它波束训练规程。
图11解说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示例设备1100。设备1100可被配置成在无线节点(例如,接入点110或接入终端120)中操作并执行本文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操作。设备1100包括处理系统1120、以及耦合到处理器系统1120的存储器1110。存储器1110可存储指令,该指令在由处理系统1120执行时使处理系统1120执行本文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操作。以下提供处理系统1120的示例性实现。设备1100还包括耦合到处理系统1120的传送/接收机接口1130。接口1130(例如,接口总线)可被配置成将处理系统1120对接至射频(RF)前端(例如,收发机226-1到226-N或226-1到266-N)。
在某些方面,处理系统1120可包括以下一者或多者:发射数据处理器(例如,发射数据处理器220或260)、帧构建器(例如,帧构建器222或262)、发射处理器(例如,发射处理器224或264)和/或控制器(例如,控制器234或274),以用于执行本文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操作。
在接入终端120的情形中,设备1100可包括耦合到处理系统1120的用户接口1140。用户接口1140可被配置成从用户接收数据(例如,经由按键板、鼠标、操纵杆等)并将该数据提供给处理系统1120。用户接口1140还可被配置成将数据从处理系统1120输出到用户(例如,经由显示器、扬声器等)。在该情形中,数据可以在被输出到用户之前经历附加处理。在接入点110的情形中,用户接口1140可被省略。
如本文使用的,在装置处的“干扰”可包括旨在给一个或多个其他装置的一个或多个信号。例如,该一个或多个信号可包括定址到该一个或多个其他装置的一个或多个帧(分组)。在该示例中,该一个或多个信号可构成相对于该装置的干扰,因为该一个或多个信号可干扰旨在给该装置的信号。干扰可包括在装置处的由与该装置在相同通信系统(例如,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他装置(例如,无线节点)传送的不希望的信号。干扰还可包括在装置处的由另一通信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他装置传送的不希望的信号,其中该另一通信系统可使用与该装置的通信系统所使用的频带交叠的频带。干扰还可包括来自一个或多个其他装置和/或该装置中的组件的RF发射。
天线230-1到230-N和270-1到270-N、天线设备605、传送/接收接口1130、收发机226-1到266-N和266-1到266-N以及波束成形器515和555是用于在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每个极化处接收干扰的装置的示例。接收处理器242和282、控制器234和274以及处理系统1120是用于在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每一个极化处测量所接收到的干扰的强度的装置、以及用于基于所测量的干扰强度来选择该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一个极化的装置的示例。天线230-1到230-N和270-1到270-N、天线设备605、传送/接收接口1130、收发机226-1到266-N和266-1到266-N以及波束成形器515和555是用于使用该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所选极化来与远程设备进行通信的装置的示例。接收处理器242和282、控制器234和274以及处理系统1120是用于选择该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与所测量的干扰强度中的最低干扰强度相对应的一个极化的装置的示例。接收处理器242和282、控制器234和274以及处理系统1120是用于基于相应测量的干扰强度来确定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的装置、以及用于选择该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与各SINR中的最高SINR相对应的一个极化的装置的示例。天线230-1到230-N和270-1到270-N、天线设备605、传送/接收接口1130、收发机226-1到266-N和266-1到266-N以及波束成形器515和555是用于接收至少一个帧中的至少一个目的地地址字段的装置的示例。接收处理器242和282、控制器234和274以及处理系统1120是用于解码该至少一个目的地地址字段以确定该帧的至少一个目的地地址的装置、用于确定装备的地址与该至少一个目的地地址是否匹配的装置、以及用于如果该装备的地址与该至少一个目的地地址不匹配则检测到干扰的装置的示例。天线230-1到230-N和270-1到270-N、天线设备605、传送/接收接口1130、收发机226-1到266-N和266-1到266-N以及波束成形器515和555是用于接收该至少一个帧中的至少一个历时字段的装置的示例。接收处理器242和282、控制器234和274以及处理系统1120是用于解码该至少一个历时字段以确定干扰的历时的装置的示例。天线230-1到230-N和270-1到270-N、天线设备605、传送/接收接口1130、收发机226-1到266-N和266-1到266-N以及波束成形器515和555是用于在该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所选极化处从远程设备接收多个信号的装置的示例。接收处理器242和282、控制器234和274以及处理系统1120是用于测量多个信号中的每个信号的强度的装置、以及用于选择该多个信号中的一个信号的装置的示例。天线230-1到230-N和270-1到270-N、天线设备605、传送/接收接口1130、收发机226-1到266-N和266-1到266-N以及波束成形器515和555是用于向远程设备传送指示该多个信号中的所选信号的消息的装置的示例。
以上所描述的方法的各种操作可由能够执行相应功能的任何合适的装置来执行。这些装置可包括各种硬件和/或(诸)软件组件和/或(诸)模块,包括但不限于电路、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处理器。一般而言,在存在附图中解说的操作的场合,这些操作可具有带相似编号的相应配对装置加功能组件。
在一些情形中,设备可以并非实际上传送帧,而是可具有用于输出帧以供传输的接口(用于输出的装置)。例如,处理器可经由总线接口向射频(RF)前端输出帧以供传输。类似地,设备可以并非实际上接收帧,而是可具有用于获得从另一设备接收的帧的接口(用于获得的装置)。例如,处理器可经由总线接口从RF前端获得(或接收)帧以供接收。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确定”涵盖各种各样的动作。例如,“确定”可包括演算、计算、处理、推导、研究、查找(例如,在表、数据库或其他数据结构中查找)、探知及诸如此类。而且,“确定”可包括接收(例如,接收信息)、访问(例如,访问存储器中的数据)及诸如此类。而且,“确定”还可包括解析、选择、选取、确立及类似动作。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引述一列项目中的“至少一个”的短语是指这些项目的任何组合,包括单个成员。作为示例,“a、b或c中的至少一个”旨在涵盖:a、b、c、a-b、a-c、b-c、和a-b-c,以及具有多个相同元素的任何组合(例如,a-a、a-a-a、a-a-b、a-a-c、a-b-b、a-c-c、b-b、b-b-b、b-b-c、c-c、和c-c-c,或者a、b和c的任何其他排序)。
结合本公开所描述的各种解说性逻辑块、模块、以及电路可用设计成执行本文描述的功能的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PLD)、分立的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的硬件组件、或其任何组合来实现或执行。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在替换方案中,处理器可以是任何市售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还可以被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与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与DSP核心协同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或任何其他此类配置。
结合本公开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直接在硬件中、在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中、或在这两者的组合中实施。软件模块可驻留在本领域所知的任何形式的存储介质中。可使用的存储介质的一些示例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闪存、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盘、CD-ROM,等等。软件模块可包括单条指令、或许多条指令,且可分布在若干不同的代码段上,分布在不同的程序间以及跨多个存储介质分布。存储介质可被耦合到处理器以使得该处理器能从/向该存储介质读写信息。替换地,存储介质可以被整合到处理器。
本文所公开的方法包括用于达成所描述的方法的一个或多个步骤或动作。这些方法步骤和/或动作可以彼此互换而不会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换言之,除非指定了步骤或动作的特定次序,否则具体步骤和/或动作的次序和/或使用可以改动而不会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
所描述的功能可在硬件、软件、固件或其任何组合中实现。如果以硬件实现,则示例硬件配置可包括无线节点中的处理系统。处理系统可以用总线架构来实现。取决于处理系统的具体应用和整体设计约束,总线可包括任何数目的互连总线和桥接器。总线可将包括处理器、机器可读介质、以及总线接口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接口可被用于将网络适配器等经由总线连接至处理系统。网络适配器可被用于实现PHY层的信号处理功能。在接入终端120(见图1)的情形中,用户接口(例如,按键板、显示器、鼠标、操纵杆,等等)也可以被连接到总线。总线还可以链接各种其他电路,诸如定时源、外围设备、稳压器、功率管理电路以及类似电路,它们在本领域中是众所周知的,因此将不再进一步描述。
处理器可负责管理总线和一般处理,包括执行存储在机器可读介质上的软件。处理器可用一个或多个通用和/或专用处理器来实现。示例包括微处理器、微控制器、DSP处理器、以及其他能执行软件的电路系统。软件应当被宽泛地解释成意指指令、数据、或其任何组合,无论是被称作软件、固件、中间件、微代码、硬件描述语言、或其他。作为示例,机器可读介质可包括RAM(随机存取存储器)、闪存、ROM(只读存储器)、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电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寄存器、磁盘、光盘、硬驱动器、或者任何其他合适的存储介质、或其任何组合。机器可读介质可被实施在计算机程序产品中。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包装材料。
在硬件实现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处理系统中与处理器分开的一部分。然而,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领会的,机器可读介质或其任何部分可在处理系统外部。作为示例,机器可读介质可包括传输线、由数据调制的载波、和/或与无线节点分开的计算机产品,所有这些都可由处理器通过总线接口来访问。替换地或补充地,机器可读介质或其任何部分可被集成到处理器中,诸如高速缓存和/或通用寄存器文件可能就是这种情形。
处理系统可以被配置为通用处理系统,该通用处理系统具有一个或多个提供处理器功能性的微处理器、以及提供机器可读介质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外部存储器,它们都通过外部总线架构与其他支持电路系统链接在一起。替换地,处理系统可以用带有集成在单块芯片中的处理器、总线接口、用户接口(在接入终端情形中)、支持电路系统、和至少一部分机器可读介质的ASIC(专用集成电路)来实现,或者用一个或多个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PLD(可编程逻辑器件)、控制器、状态机、门控逻辑、分立硬件组件、或者任何其他合适的电路系统、或者能执行本公开通篇所描述的各种功能性的电路的任何组合来实现。取决于具体应用和加诸于整体系统上的总设计约束,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如何最佳地实现关于处理系统所描述的功能性。
机器可读介质可包括数个软件模块。这些软件模块包括当由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系统执行各种功能的指令。这些软件模块可包括传送模块和接收模块。每个软件模块可以驻留在单个存储设备中或者跨多个存储设备分布。作为示例,当触发事件发生时,可以从硬驱动器中将软件模块加载到RAM中。在软件模块执行期间,处理器可以将一些指令加载到高速缓存中以提高访问速度。可随后将一个或多个高速缓存行加载到通用寄存器文件中以供处理器执行。在以下述及软件模块的功能性时,将理解此类功能性是在处理器执行来自该软件模块的指令时由该处理器来实现的。
如果以软件实现,则各功能可作为一条或多条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藉其进行传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两者,这些介质包括促成计算机程序从一地向另一地转移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能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作为示例而非限定,此类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能用于携带或存储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程序代码且能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介质。任何连接也被正当地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软件是使用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数字订户线(DSL)、或无线技术(诸如红外(IR)、无线电、以及微波)从web网站、服务器、或其他远程源传送而来,则该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DSL或无线技术(诸如红外、无线电、以及微波)就被包括在介质的定义之中。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盘(disk)和碟(disc)包括压缩碟(CD)、激光碟、光碟、数字多用碟(DVD)、软盘、和碟,其中盘(disk)常常磁性地再现数据,而碟(disc)用激光来光学地再现数据。因此,在一些方面,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有形介质)。另外,对于其他方面,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信号)。上述的组合应当也被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因此,某些方面可包括用于执行本文中给出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产品。例如,此类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包括其上存储(和/或编码)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这些指令能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以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操作。对于某些方面,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包括包装材料。
此外,应当领会,用于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和技术的模块和/或其他恰适装置能由接入终端和/或基站在适用的场合下载和/或以其他方式获得。例如,此类设备能被耦合至服务器以促成用于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的装置的转移。替换地,本文中所描述的各种方法能经由存储装置(例如,RAM、ROM、诸如压缩碟(CD)或软盘之类的物理存储介质等)来提供,以使得一旦将该存储装置耦合到或提供给接入终端和/或基站,该设备就能获得各种方法。此外,可利用适于向设备提供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和技术的任何其他合适的技术。
将理解,权利要求并不被限定于以上所解说的精确配置和组件。可在以上所描述的方法和装置的布局、操作和细节上作出各种改动、更换和变形而不会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

Claims (34)

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在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每一个极化处接收来自至少一个干扰源的干扰;
在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每一个极化处测量所接收到的干扰的强度;
基于所测量的干扰强度来选择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一个极化;以及
使用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所选极化来与远程设备进行通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与所述远程设备进行通信包括:在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所选极化处从所述远程设备接收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与所述远程设备进行通信包括:在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所选极化处向所述远程设备传送信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一个极化包括:选择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与所测量的干扰强度中的最低干扰强度相对应的一个极化。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对于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每一个极化,基于相应测量的干扰强度来确定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
其中选择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一个极化包括:选择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与所述SINR中的最高SINR相对应的一个极化。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由无线节点执行的,并且所述干扰包括定址到至少一个其他无线节点的至少一个帧,并且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接收所述至少一个帧中的至少一个目的地地址字段;
解码所接收到的至少一个目的地地址字段以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帧的至少一个目的地地址;
确定所述无线节点的地址是否与所述至少一个目的地地址匹配;以及
如果所述无线节点的地址与所述至少一个目的地地址不匹配,则检测到所述干扰;
其中所述干扰是响应于检测到所述干扰而在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至少一个极化处被接收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包括至少一个帧,并且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接收所述至少一个帧中的至少一个历时字段;以及
解码所接收到的至少一个历时字段以确定所述干扰的历时;
其中在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每一个极化处接收所述干扰是在所确定的历时内执行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所选极化处从所述远程设备接收多个信号;
测量所述多个信号中的每一个信号的强度;以及
基于所述多个信号的所测量的强度来选择所述多个信号中的一个信号。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向所述远程设备传送指示所述多个信号中的所选信号的消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接收所述干扰包括:在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每一个极化处使用多个接收波束来接收所述干扰;
测量所接收到的干扰的强度包括:在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每一个极化处针对所述多个接收波束中的每一个接收波束来测量所述干扰的强度;
选择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一个极化包括:针对所述接收波束中的每一个接收波束,基于针对该接收波束所测量的干扰强度来选择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一个极化;以及
与所述远程设备进行通信包括:使用所述多个接收波束中的一个接收波束,在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针对所述多个接收波束中的所述一个接收波束的所选极化处与所述远程设备进行通信。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对于所述多个接收波束中的每一个接收波束,使用该接收波束在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针对该接收波束的所选极化处从所述远程设备接收信号;
测量所接收到的信号中的每一个信号的强度;以及
基于所接收到的信号的所测量的强度来选择所述多个接收波束中的一个接收波束;
其中与所述远程设备进行通信包括:使用所述多个接收波束中的所选接收波束来与所述远程设备进行通信。
12.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接口,所述接口被配置成在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每一个极化处接收来自至少一个干扰源的干扰;以及
处理系统,所述处理系统被配置成:在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每一个极化处测量所接收到的干扰的强度,基于所测量的干扰强度来选择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一个极化,以及使用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所选极化经由所述接口与远程设备进行通信。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系统被配置成:通过在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所选极化处经由所述接口从所述远程设备接收信号来与所述远程设备进行通信。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系统被配置成:通过在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所选极化处经由所述接口向所述远程设备传送信号来与所述远程设备进行通信。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包括:选择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与所测量的干扰强度中的最低干扰强度相对应的一个极化。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系统被配置成:针对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每一个极化,基于相应测量的干扰强度来确定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并且所述选择包括:选择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与所述SINR中的最高SINR相对应的一个极化。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包括定址到至少一个其他装置的至少一个帧,所述接口被配置成接收所述至少一个帧中的至少一个目的地地址字段,并且所述处理系统被配置成:
解码所接收到的至少一个目的地地址字段以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帧的至少一个目的地地址;
确定所述装置的地址与所述至少一个帧的所述至少一个目的地地址是否匹配;以及
如果所述装置的地址与所述至少一个目的地地址不匹配,则检测到所述干扰;
其中所述接口被配置成:响应于检测到所述干扰而在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至少一个极化处接收所述干扰。
18.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包括至少一个帧,所述接口被配置成接收所述至少一个帧中的至少一个历时字段,并且所述处理系统被配置成:
解码所接收到的至少一个历时字段以确定所述干扰的历时;
其中所述接口被进一步配置成:在所确定的历时内在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每一个极化处接收所述干扰。
19.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口被进一步配置成:在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所选极化处从所述远程设备接收多个信号;以及
所述处理系统被进一步配置成:测量所述多个信号中的每一个信号的强度,以及基于所述多个信号的所测量的强度来选择所述多个信号中的一个信号。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系统被进一步配置成生成指示所述多个信号中的所选信号的消息,并且所述接口被进一步配置成提供所述消息以供传输给所述远程设备。
21.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口被配置成通过以下操作来接收所述干扰:在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每一个极化处使用多个接收波束来接收所述干扰;以及
所述处理系统被配置成:
通过以下操作来测量所接收到的干扰的强度:在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每一个极化处针对所述多个接收波束中的每一个接收波束来测量所述干扰的强度;
通过以下操作来选择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一个极化:针对所述接收波束中的每一个接收波束,基于针对该接收波束所测量的干扰强度来选择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一个极化;以及
通过以下操作来与所述远程设备进行通信:使用所述多个接收波束中的一个接收波束,在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针对所述多个接收波束中的所述一个接收波束的所选极化处经由所述接口与所述远程设备进行通信。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口被配置成:针对所述多个接收波束中的每一个接收波束,在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针对该接收波束的所选极化处从远程站接收信号;以及
所述处理系统被进一步配置成:测量所接收到的信号中的每一个信号的强度,基于所接收到的信号的所测量的强度来选择所述多个接收波束中的一个接收波束,以及使用所述多个接收波束中的所选接收波束经由所述接口与所述远程设备进行通信。
23.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备,包括:
用于在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每一个极化处接收来自至少一个干扰源的干扰的装置;
用于在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每一个极化处测量所接收到的干扰的强度的装置;
用于基于所测量的干扰强度来选择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一个极化的装置;以及
用于使用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所选极化来与远程设备进行通信的装置。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备,其特征在于,用于与所述远程设备进行通信的装置包括:用于在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所选极化处向所述远程设备传送信号的装置。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备,其特征在于,用于选择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一个极化的装置包括:用于选择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与所测量的干扰强度中的最低干扰强度相对应的一个极化的装置。
26.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对于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每一个极化,用于基于相应测量的干扰强度来确定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的装置;
其中用于选择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一个极化的装置包括:用于选择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与所述SINR中的最高SINR相对应的一个极化的装置。
27.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包括定址到至少一个其他装备的至少一个帧,并且所述装备进一步包括:
用于接收所述至少一个帧中的至少一个目的地地址字段的装置;
用于解码所述至少一个目的地地址字段以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帧的至少一个目的地地址的装置;
用于确定所述装备的地址与所述至少一个目的地地址是否匹配的装置;以及
用于如果所述装备的地址与所述至少一个目的地地址不匹配,则检测到所述干扰的装置;
其中用于在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每一个极化处接收所述干扰的装置响应于检测到所述干扰而在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至少一个极化处接收所述干扰。
28.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包括至少一个帧,并且所述装备进一步包括:
用于接收所述至少一个帧中的至少一个历时字段的装置;以及
用于解码所述至少一个历时字段以确定所述干扰的历时的装置;
其中用于在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每一个极化处接收所述干扰的装置在所确定的历时内在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每一个极化处接收所述干扰。
29.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用于在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所选极化处从所述远程设备接收多个信号的装置;
用于测量所述多个信号中的每一个信号的强度的装置;以及
用于基于所述多个信号的所测量的强度来选择所述多个信号中的一个信号的装置。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用于向所述远程设备传送指示所述多个信号中的所选信号的消息的装置。
31.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备,其特征在于:
用于接收所述干扰的装置包括:用于在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每一个极化处使用多个接收波束来接收所述干扰的装置;
用于测量所接收到的干扰的强度的装置包括:用于在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每一个极化处针对所述多个接收波束中的每一个接收波束来测量所述干扰的强度的装置;
用于选择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一个极化的装置包括:用于针对所述接收波束中的每一个接收波束,基于针对该接收波束所测量的干扰强度来选择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一个极化的装置;以及
用于与所述远程设备进行通信的装置包括:用于使用所述多个接收波束中的一个接收波束,在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针对所述多个接收波束中的所述一个接收波束的所选极化处与所述远程设备进行通信的装置。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对于所述多个接收波束中的每一个接收波束,用于使用该接收波束在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针对该接收波束的所选极化处从所述远程设备接收信号的装置;
用于测量所接收到的信号中的每个信号的强度的装置;以及
用于基于所接收到的信号的所测量的强度来选择所述多个接收波束中的一个接收波束的装置;
其中用于与所述远程设备进行通信的装置包括:用于使用所述多个接收波束中的所选接收波束来与所述远程设备进行通信的装置。
33.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存储于其上的用于以下操作的指令:
在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每一个极化处接收来自至少一个干扰源的干扰;
在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每一个极化处测量所接收到的干扰的强度;
基于所测量的干扰强度来选择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一个极化;以及
使用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所选极化来与远程设备进行通信。
34.一种无线节点,包括:
至少一个天线;
收发机,所述收发机被配置成:经由所述至少一个天线在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每一个极化处接收来自至少一个干扰源的干扰;以及
处理系统,所述处理系统被配置成:在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每一个极化处测量所接收到的干扰的强度,基于所测量的干扰强度来选择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一个极化,以及使用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极化中的所选极化,经由所述收发机和所述至少一个天线与远程设备进行通信。
CN201680052971.8A 2015-09-15 2016-08-26 用于使用极化分集来减少干扰的系统和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0286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855,283 2015-09-15
US14/855,283 US9716541B2 (en) 2015-09-15 2015-09-15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ducing interference using polarization diversity
PCT/US2016/049116 WO2017048487A1 (en) 2015-09-15 2016-08-26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ducing interference using polarization diversity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28690A true CN108028690A (zh) 2018-05-11
CN108028690B CN108028690B (zh) 2019-05-28

Family

ID=56894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52971.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028690B (zh) 2015-09-15 2016-08-26 用于使用极化分集来减少干扰的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716541B2 (zh)
EP (1) EP3350937A1 (zh)
JP (1) JP6456552B2 (zh)
KR (1) KR101884359B1 (zh)
CN (1) CN108028690B (zh)
WO (1) WO201704848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04235A (zh) * 2019-05-27 2020-11-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接收波束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12737716A (zh) * 2020-12-18 2021-04-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毫米波抗干扰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35640B2 (en) 2015-12-30 2018-11-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interference from neighboring wireless devices
US10142132B2 (en) 2015-12-30 2018-11-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interference from neighboring wireless devices
CN115051737A (zh) 2016-07-21 2022-09-13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毫米波wlan系统中的mimo模式适配
US10582455B2 (en) 2016-08-31 2020-03-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interference from neighboring wireless devices
US10389179B2 (en) * 2017-03-16 2019-08-20 The Invention Science Fund I, Llc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management
WO2019040077A1 (en) * 2017-08-25 2019-02-28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 BASED ON IMAGE RECOGNI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732796B1 (en) 2018-01-23 2023-08-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Beam management of a radio transceiver device
WO2019195047A1 (en) * 2018-04-05 2019-10-10 Son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llimeter-wave mimo mode selection
WO2019214985A1 (en) * 2018-05-09 2019-11-14 Sony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polarization optimization of mimo wireless transmission
JP7280173B2 (ja) * 2019-12-12 2023-05-23 パナソニック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電波測定装置
CN115176386A (zh) 2020-02-20 2022-10-11 艾锐势有限责任公司 使用任意可选择极化的通信
US11497028B2 (en) * 2020-06-05 2022-11-08 Meta Platforms Technologies, Llc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through SINR-based iterative distributed beam selection
US11914050B2 (en) * 2021-03-10 2024-02-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larization configurable GNSS smartphone antenna
US12019167B2 (en) 2021-09-27 2024-06-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termining multipath in a positioning system
WO2023167785A1 (en) * 2022-03-02 2023-09-07 Arris Enterprises Llc Access points that generate antenna beams having optimized radiation patterns and polarizations and related methods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847209A2 (en) * 1996-12-06 1998-06-10 Nortel Networks Corporation Super high frequency multipoint fixed-access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6356771B1 (en) * 1998-07-10 2002-03-12 Ericsson, Inc.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 with adaptive polarization
CN1529952A (zh) * 2001-05-07 2004-09-15 �����ɷ� 无线通信中利用极化再用的方法和系统
CN101272169A (zh) * 2007-03-21 2008-09-24 阿尔卡特朗讯 用于确定mimo传输技术的方法、基站和移动终端
US20100304680A1 (en) * 2009-05-29 2010-12-02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tilizing a transmission polarization to reduce interference with a primary incumbent signal
CN102687559A (zh) * 2009-11-19 2012-09-1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支持基于多种无线电协议的数据流的方法与设备
CN103326965A (zh) * 2012-03-20 2013-09-25 美国博通公司 能够根据信道情况控制信号极化的无线通信装置
CN103516773A (zh) * 2012-12-26 2014-01-15 深圳市友讯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83885B2 (ja) * 1990-01-12 1995-09-13 新日本製鐵株式会社 ロール幅調整装置
JP3612010B2 (ja) * 2000-08-18 2005-01-19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偏波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US8977219B2 (en) 2010-09-30 2015-03-10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itigating leakage of a 60 GHz transmitted signal back into an RF input of a 60 GHz device
US8306473B2 (en) * 2008-02-15 2012-11-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having different polarization
JP2009232143A (ja) * 2008-03-24 2009-10-08 Nec Corp 人工衛星搭載通信システム、人工衛星通信方法、人工衛星通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US8433250B2 (en) * 2010-01-29 2013-04-30 Ntt Docomo, Inc. Estimating whether a wireless terminal is indoors using pattern classification
JP2011254191A (ja) * 2010-06-01 2011-12-15 Hitachi Ltd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KR101987002B1 (ko) * 2011-06-29 2019-09-30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적응적 송신 편파 제어를 이용한 무선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KR101878211B1 (ko) * 2011-09-19 2018-07-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중 빔포밍 송수신기를 운용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9520914B2 (en) 2012-06-25 2016-12-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ull-duplex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polarization
KR101397521B1 (ko) * 2012-07-03 2014-05-27 한국과학기술원 편파 특성을 이용한 협력 전송 시스템 및 방법
KR20140045752A (ko) * 2012-10-09 2014-04-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빔포밍을 사용하는 무선 통신시스템의 피드백 정보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US9398480B2 (en) * 2012-11-02 2016-07-1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of obtaining measurements in the presence of strong and/or highly varying interference
US9350444B2 (en) 2013-08-22 2016-05-24 Broadcom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switched polarization and methods for use therewith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847209A2 (en) * 1996-12-06 1998-06-10 Nortel Networks Corporation Super high frequency multipoint fixed-access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6356771B1 (en) * 1998-07-10 2002-03-12 Ericsson, Inc.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 with adaptive polarization
CN1529952A (zh) * 2001-05-07 2004-09-15 �����ɷ� 无线通信中利用极化再用的方法和系统
CN101272169A (zh) * 2007-03-21 2008-09-24 阿尔卡特朗讯 用于确定mimo传输技术的方法、基站和移动终端
US20100304680A1 (en) * 2009-05-29 2010-12-02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tilizing a transmission polarization to reduce interference with a primary incumbent signal
CN102687559A (zh) * 2009-11-19 2012-09-1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支持基于多种无线电协议的数据流的方法与设备
CN103326965A (zh) * 2012-03-20 2013-09-25 美国博通公司 能够根据信道情况控制信号极化的无线通信装置
CN103516773A (zh) * 2012-12-26 2014-01-15 深圳市友讯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04235A (zh) * 2019-05-27 2020-11-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接收波束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12004235B (zh) * 2019-05-27 2021-07-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接收波束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12737716A (zh) * 2020-12-18 2021-04-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毫米波抗干扰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737716B (zh) * 2020-12-18 2022-03-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毫米波抗干扰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28690B (zh) 2019-05-28
KR20180039744A (ko) 2018-04-18
JP6456552B2 (ja) 2019-01-23
KR101884359B1 (ko) 2018-08-01
US9716541B2 (en) 2017-07-25
WO2017048487A1 (en) 2017-03-23
EP3350937A1 (en) 2018-07-25
JP2018532311A (ja) 2018-11-01
US20170078013A1 (en) 2017-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28690B (zh) 用于使用极化分集来减少干扰的系统和方法
Zhou et al. Joint power splitting and antenna selection in energy harvesting relay channels
US8767862B2 (en) Beamformer phase optimization for a multi-layer MIMO system augmented by radio distribution network
CN105471484B (zh) 无线通信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
JP6510496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送受信ビームを選択する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KR101121287B1 (ko) 양방향 반복 빔 형성 기법들을 사용하는 무선 장치 및 방법
CN107005289A (zh) 用于使用毫米波通信设备来检测视线传输的技术
CN111095816A (zh) 混合波束成形器
CN107005300A (zh) 用于获得无线设备的旋转的技术
CN109644413B (zh) 用于减少来自邻无线设备的干扰的系统和方法
CN103095324B (zh) 带有波束成形天线的rf收发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08141344B (zh) 全双工技术
CN109889246A (zh) 用户设备、基站及其方法
CN102845007A (zh) 用于使用对称相位差的移动发射分集的系统、方法和装置
CN108029079A (zh) 用于在检测来自目标设备的信号中降低功耗的系统和方法
CN107548541A (zh) 用于单载波传输的分布式导频
WO2012088842A1 (zh) 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
US10681564B2 (en) Method and nodes for data transmission over a line of sight channel
CN108476047A (zh) 用于减少来自相邻无线设备的干扰的系统和方法
CN107852221A (zh) 用于改善通信设备的覆盖的技术
CN108307684A (zh) 使用非射频(rf)和rf信号的数据传递
CN108702225A (zh) 用于越空非线性度估计的技术
KR102470529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시스템 정보를 획득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09716676A (zh) 改进的全向模式信号接收的实现
US8326237B2 (en) Transmitting a radio signal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528

Termination date: 202008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