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24030A - 问题制作装置、问题制作方法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问题制作装置、问题制作方法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24030A
CN108024030A CN201711019044.9A CN201711019044A CN108024030A CN 108024030 A CN108024030 A CN 108024030A CN 201711019044 A CN201711019044 A CN 201711019044A CN 108024030 A CN108024030 A CN 1080240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acter portion
candidate character
original shape
word
candid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1904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24030B (zh
Inventor
西原正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80240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240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240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2403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7/00Electrically-operated teaching apparatus or devices working with questions and answers
    • G09B7/02Electrically-operated teaching apparatus or devices working with questions and answers of the type wherein the student is expected to construct an answer to the question which is presented or wherein the machine gives an answer to the question presented by a stud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87Composing, repositioning or otherwise geometrically modifying originals
    • H04N1/3872Repositioning or mask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06F18/20Analysing
    • G06F18/21Design or setup of recognition systems or techniques; Extraction of features in feature space; Blind source separation
    • G06F18/217Validati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ctive pattern learning techniques
    • G06F18/2178Validati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ctive pattern learning techniques based on feedback of a supervis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10Text processing
    • G06F40/12Use of codes for handling textual entities
    • G06F40/151Transformation
    • G06F40/157Transformation using dictionaries or tabl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10Text processing
    • G06F40/166Editing, e.g. inserting or deleting
    • G06F40/174Form filling; Merg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 G06K15/027Test patterns and calibr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30/00Character recognition; Recognising digital ink; Document-oriented image-based pattern recognition
    • G06V30/10Character recognition
    • G06V30/19Recognition using electronic means
    • G06V30/191Design or setup of recognition systems or techniques; Extraction of features in feature space; Clustering techniques; Blind source separation
    • G06V30/19167Active pattern learn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30/00Character recognition; Recognising digital ink; Document-oriented image-based pattern recognition
    • G06V30/10Character recognition
    • G06V30/19Recognition using electronic means
    • G06V30/196Recognition using electronic means using sequential comparisons of the image signals with a plurality of references
    • G06V30/1983Syntactic or structural pattern recognition, e.g. symbolic string recogn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30/00Character recognition; Recognising digital ink; Document-oriented image-based pattern recognition
    • G06V30/10Character recognition
    • G06V30/24Character recogni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ing or recognition method
    • G06V30/242Division of the character sequences into groups prior to recognition; Selection of dictionaries
    • G06V30/244Division of the character sequences into groups prior to recognition; Selection of dictionaries using graphical properties, e.g. alphabet type or fo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30/00Character recognition; Recognising digital ink; Document-oriented image-based pattern recognition
    • G06V30/10Character recognition
    • G06V30/26Techniques for post-processing, e.g. correcting the recognition result
    • G06V30/262Techniques for post-processing, e.g. correcting the recognition result using context analysis, e.g. lexical, syntactic or semantic contex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10Text processing
    • G06F40/103Formatting, i.e. changing of presentation of documents
    • G06F40/111Mathematical or scientific formatting; Subscripts; Superscrip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30/00Character recognition; Recognising digital ink; Document-oriented image-based pattern recognition
    • G06V30/10Character recogn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30/00Character recognition; Recognising digital ink; Document-oriented image-based pattern recognition
    • G06V30/10Character recognition
    • G06V30/32Digital in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haracter Discrimination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 Editing Of Facsimile Origi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问题制作装置、问题制作方法及图像形成装置。问题制作装置具备:读取部、提取部、设定部、选择部及制作部。读取部读取原稿,并生成原稿图像。提取部基于原稿图像中含有的被作了标记的文字部,提取原形文字部,该原形文字部表示多个候选文字部的原形,该多个候选文字部是基于原稿图像而制作的问题的答案候选。设定部将对原形文字部添加和/或删除了文字的文字部和原形文字部设定至多个候选文字部中。选择部从多个候选文字部选择优先顺序最高的候选文字部。制作部制作问题,使得其答案是优先顺序最高的候选文字部。

Description

问题制作装置、问题制作方法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问题制作装置、问题制作方法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试卷制作装置,根据通过手写做了标记的原稿来制作试卷。作为这样的试卷制作装置,有一种试卷制作装置从基于原稿读取的图像中提取标记所指定的字符串,来作为答案,并将之消去。有一种试卷制作装置能够制作试卷和答案集,其答案是被消去的字符串。
发明内容
然而,用户在原稿上做标记的区域的位置有时会与用户意图想要做标记的字符或字符串(文字部)的位置不一致。例如有下述情况,即,标记区域的长度比用户意图要标记的长度长或短1个字左右的情况;标记区域的位置与应该标记的文字部的位置错开的情况。这样的情况下,有些试卷制作装置中,提取为答案的文字部可能与应该标记的文字部不一致。因此,有些试卷制作装置中有可能会将与用户的意图不同的文字部指定为答案。
本发明鉴于上述技术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问题制作装置、问题制作方法及图像形成装置,能够抑制将与用户的意图不同的文字部指定为答案的情况。
本发明所涉及的问题制作装置具备:读取部、提取部、设定部、选择部及制作部。所述读取部读取原稿,并生成原稿图像。所述提取部基于所述原稿图像中所含的被作了标记的文字部,来提取原形文字部,该原形文字部表示多个候选文字部的原形,所述多个候选文字部是基于所述原稿图像而制作的问题的答案候选。所述设定部将对所述原形文字部添加和/或删除了文字的文字部和所述原形文字部设定至所述多个候选文字部中。所述选择部从所述多个候选文字部中选择优先顺序最高的候选文字部。所述制作部制作所述问题,使得其答案是所述优先顺序最高的候选文字部。
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上述的问题制作装置和图像形成部。所述图像形成部使表示所述问题的图像形成于片材。
本发明所涉及的问题制作方法包含:读取生成步骤、提取步骤、设定步骤、选择步骤及制作步骤。所述读取生成步骤中,读取原稿,并生成原稿图像。所述提取步骤中,基于所述原稿图像中所含的被作了标记的文字部,来提取原形文字部,该原形文字部表示多个候选文字部的原形,所述多个候选文字部是基于所述原稿图像而制作的问题的答案候选。所述设定步骤中,将对所述原形文字部添加和/或删除了文字的文字部和所述原形文字部设定至所述多个候选文字部中。所述选择步骤中,从所述多个候选文字部中选择优先顺序最高的候选文字部。所述制作步骤中,制作所述问题,使得其答案是所述优先顺序最高的候选文字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将与用户的意图不同的文字部指定为答案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问题制作装置的结构图。
图2(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问题制作装置所生成的原稿图像的图;图2(b)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问题制作装置所生成的原稿图像中含有的被作了标记的文字部的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问题制作装置的设定部所设定的多个候选文字部的图。
图4的表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问题制作装置决定多个候选文字部的优先顺序时的条件。
图5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问题制作装置的显示部。
图6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问题制作装置所制作的问题的图像。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问题制作装置所执行的问题制作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二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二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所执行的问题制作处理及问题印刷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图中,对相同或者相应的部分标上相同的附图标记而不再重复说明。
(实施方式一)
参照图1,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问题制作装置100的结构。图1是问题制作装置100的结构图。问题制作装置100具备:控制部10、读取部20、存储部30及显示部40。问题制作装置100例如是与扫描装置连接的个人电脑。问题制作装置100制作问题。问题例如是填空题。之后将参照图6对问题进行详细说明。
读取部20读取原稿,并生成原稿图像数据。读取部20例如是扫描装置。原稿的一部分被用户用文具(例如,粉红色的荧光笔)做了标记。原稿图像数据是表示原稿的图像的数据。以下,将“读取部20生成的原稿图像数据所表示的原稿图像”单纯地记载为“原稿图像”。以下参照图2(a),对原稿图像进行详细说明。读取部20通过驱动包含拍摄元件的光学系统,向原稿照射光来拍摄原稿的图像,并生成原稿图像。读取部20将原稿图像数据储存到存储部30。
存储部30包含ROM(Read Only Memory)、RAM(Random Access Memory)之类的主存储装置(例如,半导体存储器)及辅助存储装置(例如,硬盘驱动器)。主存储装置储存控制部10所执行的各种电脑程序。存储部30储存各种数据(例如,辞典数据、图像数据及文本数据)。
控制部10例如包含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之类的处理器。控制部10通过CPU读出并执行存储部30中所储存的控制程序,来发挥各功能部的作用。具体地,控制部10包含:作为各功能部的OCR部11、提取部12、设定部13、决定部14、选择部15及制作部16。控制部10控制问题制作装置100的各个部件。
OCR部11对原稿图像执行光学字符识别(OCR: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处理,基于原稿图像生成文本数据。提取部12基于原稿图像中含有的被作了标记的文字部,来提取原形文字部。文字部是表示单个或多个文字的文字图像。后面将参照图2(a)及图2(b),对OCR部11及提取部12进行详细说明。
设定部13将对原形文字部添加和/或删除了文字的文字部和原形文字部设定至多个候选文字部中。后面将参照图3,对设定部13进行详细说明。
决定部14对多个候选文字部的每一个决定优先顺序。后面将参照图4,对决定部14进行详细说明。
选择部15从多个候选文字部中选择优先顺序最高的候选文字部(以下,记载为“第一候选文字部”)。显示部40显示多个候选文字部中的第一候选文字部和其他候选文字部。后面将参照图5,对选择部15及显示部40进行详细说明。
制作部16制作问题,使得其答案是第一候选文字部。后面将参照图5及图6,对制作部16进行详细说明。
接下来,参照图2(a)及图2(b),对原稿图像SG、OCR部11及提取部12进行详细说明。图2(a)是示出原稿图像SG的图。
如图2(a)所示,原稿图像SG包含文字部C和标记区域M(M1~M5)。文字部C是表示各种文字(例如,中文字、日文字或英文字)的文字图像。文字图像可以含有符号(例如,逗号或句号)。图2(a)所示的“大阪市是”等文字是文字图像的一例,即中文的文字图像。文字部C包含被作了标记的文字部MC(MC1~MC5)。以下,将被作了标记的文字部MC记载为“标记文字部MC”。具体地,标记文字部MC(MC1~MC5)是部分或全部与标记区域M(M1~M5)重合的单个或多个文字图像。标记区域M(M1~M5)是表示原稿图像SG中被作了标记的区域的图像。由于标记区域M1与文字部“大”、“阪”及“市”的全部以及文字部“是”的一部分重合,所以标记文字部MC1表示文字部“大阪市是”。同样地,标记文字部MC2~MC5分别示出文字部“濑户内海”、“西日本”、“近畿圈最”及“政令指定都市”。
OCR部11从原稿图像SG检测出文字部C,并将文字部C中含有的文字转换为文本数据。OCR部11将文字部C与原稿图像SG上的文字部C的位置信息建立对应,将文字部C的文本数据储存于存储部30。文字部C的位置信息例如用X坐标及Y坐标来表示文字部C的位置。
图2(b)是示出标记文字部MC(MC1)的图。提取部12从原稿图像SG检测出标记文字部MC(MC1~MC5),并从标记文字部MC(MC1~MC5)提取原形文字部RC。原形文字部RC是全部或规定比例以上的部分与标记区域M(M1~M5)重合的单个或多个文字图像。规定比例是通过用户的操作或默认值而被预先设定的,例如是1/2。原形文字部RC与文本数据建立了关联,表示多个候选文字部的原形。以下将参照图3,对多个候选文字部进行详细说明。
例如,提取部12从标记文字部MC(MC1)提取文字部“大阪市”,来作为原形文字部RC。此时,由于紧接着文字部“大阪市”的文字部“是”与标记区域M(M1)重合的比例小于1/2,因此,提取部12不将紧接着文字部“大阪市”的文字部“是”提取为原形文字部RC。
接着,参照图3,对设定部13进行详细说明。图3是示出设定部13所设定的多个候选文字部E的图。候选文字部E是与文本数据建立了关联的单个或多个文字图像。设定部13基于文字部C的文本数据和位置信息,将多个候选文字部E(E1~E7)设定为问题的答案候选AE。
具体地,如图3的[i]所示,设定部13将原形文字部RC作为候选文字部E1设定至多个候选文字部E中。并且,如图3的[ii]~[vii]所示,设定部13将对原形文字部RC添加和/或删除了文字的文字部作为候选文字部E2~E7,设定至多个候选文字部E中。候选文字部E2~E7具体如下。
如图3的[ii]所示,候选文字部E2是在原形文字部RC的末尾添加了1个字NT的文字部,该1个字相邻于原形文字部RC的末尾(以下,该1个字记载为“末尾邻接文字NT”)。
如图3的[iii]所示,候选文字部E3是在原形文字部RC的开头添加了1个字NH的文字部,该1个字NH与原形文字部RC的开头相邻(以下,该1个字记载为“开头邻接文字NH”)。
如图3的[iv]所示,候选文字部E4是原形文字部RC的末尾文字T从原形文字部RC被删除了的文字部。末尾文字T是位于原形文字部RC的最末尾的文字。
如图3的[v]所示,候选文字部E5是原形文字部RC的开头文字H从原形文字部RC被删除了的文字部。开头文字H是位于原形文字部RC的最开头的文字。
如图3的[vi]所示,候选文字部E6是在原形文字部RC的末尾添加末尾邻接文字NT的同时,从原形文字部RC删除了开头文字H的文字部。
如图3的[vii]所示,候选文字部E7是从原形文字部RC删除末尾文字T的同时,在原形文字部RC的开头添加开头邻接文字NH的文字部。
接着,参照图3及图4,对决定部14进行详细说明。图4的表是表示问题制作装置100决定多个候选文字部E(E1~E7)的优先顺序时的条件。“第一条件”~“第六条件”将各个条件按重要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来表示。优先顺序表示:在决定部14将多个候选文字部E(E1~E7)中的任意1个候选文字部E决定为问题的答案时,优先条件的顺序。
对于多个候选文字部E的每一个,决定部14从辞典D检索候选文字部E1~E7。辞典D是预先储存于存储部30的辞典数据(参照图1)。辞典数据包含表示各国语言的单词的单词数据。辞典D例如是与中文对应的辞典数据(例如,新华字典)、与日语对应的辞典数据(例如,国语辞典)、或者与英语对应的辞典数据(例如,英英辞典)。
如图4所示,“第一条件”表示“候选文字部E存在于辞典D”。决定部14基于候选文字部E1~E7是否存在于辞典D中,来决定候选文字部E1~E7各自的优先顺序。决定部14判断辞典D中存在的候选文字部E的优先顺序高于辞典D中不存在的候选文字部E的优先顺序。具体地,对于针对1个标记文字部MC所设定的候选文字部E(E1~E7),决定部14确认是否与辞典D中含有的单词数据一致。决定部14判断候选文字部E(E1~E7)中、与辞典D的单词数据一致的候选文字部E的优先顺序高于与辞典D的单词数据不一致的候选文字部E。
“第二条件”是指“候选文字部E表示原形文字部RC”,即,表示候选文字部E是候选文字部E1。决定部14判断候选文字部E是否满足上述“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两者。当候选文字部E1存在于辞典D中时,决定部14将候选文字部E1决定为第一候选文字部。
“第三条件”是指“候选文字部E与原形文字部RC只有1个字不同”,即,表示候选文字部E是候选文字部E2~E5中的任意一个。
“第四条件”是指“候选文字部E的字数比其他候选文字部E的字数多”。
“第五条件”是指“候选文字部E的末尾文字与原形文字部RC的末尾文字T不同”。例如,原形文字部RC的末尾文字T与候选文字部E2的末尾文字不同,但却与候选文字部E3的末尾文字一致。因此,决定部14判断候选文字部E2的优先顺序高于候选文字部E3。同样地,决定部14判断候选文字部E4的优先顺序高于候选文字部E5。
“第六条件”是指“候选文字部E构成为在原形文字部RC的末尾添加1个字NT的同时,将原形文字部RC的开头文字H删除”,即,表示候选文字部E是候选文字部E6。例如,将候选文字部E6与候选文字部E7进行比较的情况下,决定部14判断候选文字部E6的优先顺序高于候选文字部E7。
以下,候选文字部E(E1~E7)的优先顺序的具体决定例子依次如表1~表5所示。决定部14针对标记文字部MC1“大阪市是”(参照图2(a)及图2(b)),如表1所示来决定候选文字部E1~E7的优先顺序。
【表1】
“大阪市”相当于原形文字部RC及候选文字部E1。“大阪市是”、“口大阪市”、“大阪”、“阪市”、“阪市是”、及“口大阪”分别相当于候选文字部E2~E7。并且,“口”表示空白部分,即不存在文字图像的空白部分。
候选文字部E1~E7中,只有候选文字部E1“大阪市”存在于辞典D中且表示原形文字部RC。因此,只有候选文字部E1“大阪市”至少满足“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决定部14将候选文字部E1的优先顺序决定为第一位。
剩余的候选文字部E2~E7中,只有候选文字部E4“大阪”至少满足“第一条件”。决定部14将候选文字部E4的优先顺序决定为第二位。
剩余的候选文字部E2、E3及E5~E7中,只有候选文字部E2“大阪市是”至少满足“第三条件”、“第四条件”和“第五条件”。决定部14将候选文字部E2的优先顺序决定为第三位。
剩余的候选文字部E3及E5~E7中,只有候选文字部E3“口大阪市”至少满足“第三条件”和“第四条件”。决定部14将候选文字部E3的优先顺序决定为第四位。
剩余的候选文字部E5~E7中,只有候选文字部E5“阪市”至少满足“第三条件”。决定部14将候选文字部E5的优先顺序决定为第五位。
剩余的候选文字部E6及E7中,只有候选文字部E6“阪市是”至少满足“第四条件”。决定部14将候选文字部E6的优先顺序决定为第六位,将剩余的候选文字部E7的优先顺序决定为第7位。
并且,决定部14针对标记文字部MC2“濑户内海”(参照图2(a)),如表2所示来决定候选文字部E1~E7的优先顺序。
【表2】
“濑户内”相当于原形文字部RC及候选文字部E1。“濑户内海”、“接濑户内”、“濑户”、“户内”、“户内海”、及“接濑户”分别相当于候选文字部E2~E7。
例如,候选文字部E2~E7中,只有候选文字部E2“濑户内海”满足“第一条件”、“第三条件”及“第四条件”。决定部14将候选文字部E2的优先顺序决定为第二位。
并且,决定部14针对标记文字部MC3“西日本”(参照图2(a)),如表3所示来决定候选文字部E1~E7的优先顺序。
【表3】
“日本”相当于原形文字部RC及候选文字部E1。“日本的”、“西日本”、“日”、“本”、“本的”及“西日”分别相当于候选文字部E2~E7。
并且,决定部14针对标记文字部MC4“近畿圈最”(参照图2(a)),如表4所示来决定候选文字部E1~E7的优先顺序。
【表4】
“畿圈最”相当于原形文字部RC及候选文字部E1。“畿圈最大”、“近畿圈最”、“畿圈”、“圈最”、“圈最大”及“近畿圈”分别相当于候选文字部E2~E7。
例如,候选文字部E1~E7中,只有候选文字部E7“近畿圈”满足“第一条件”。决定部14将候选文字部E7的优先顺序决定为第一位。
并且,决定部14针对标记文字部MC5“政令指定都市”(参照图2(a)),如表5所示来决定候选文字部E1~E7的优先顺序。
【表5】
“政令指定都”相当于原形文字部RC及候选文字部E1。“政令指定都市”、“的政令指定都”、“政令指定”、“令指定都”、“令指定都市”及“的政令指定”分别相当于候选文字部E2~E7。
接着,参照图5,对选择部15及显示部40进行说明。图5是示出问题制作装置100的显示部40的图。
选择部15选择多个候选文字部E(E1~E7)中的第一候选文字部EP1和其他候选文字部E。其他候选文字部E是优先顺序接在第一候选文字部EP1之后的规定个数的候选文字部E。规定个数通过用户的操作或默认值而被预先设定的,例如是2个。在规定个数是2个的情况下,选择部15选择第一候选文字部EP1、优先顺序是第二位的候选文字部E(以下,记载为“第二候选文字部EP2”)、优先顺序是第三位的候选文字部E(以下,记载为“第三候选文字部EP3”)。
显示部40例如是具有触摸面板功能的LCD(Liqvid Crystal Display)或ELD(Electro Luminescence Display)之类的显示器。显示部40也作为输入部的一部分而发挥作用。也可以通过鼠标或键盘等来发挥输入部的功能。用户通过操作输入部来输入各种设定。
显示部40显示选择部15所选择的第一候选文字部EP1和其他候选文字部E。例如,显示部40将选择部15所选择的第一候选文字部EP1~第三候选文字部EP3显示为答案候选AE。显示部40在图5所示的“I”~“V”的各行显示第一候选文字部EP1~第三候选文字部EP3。“I”~“V”的各行与标记文字部MC1~MC5对应。
在将第二候选文字部EP2或第三候选文字部EP3指定为答案A的情况下,用户操作显示部40来选择第二候选文字部EP2或第三候选文字部EP3。用户没有选择第二候选文字部EP2或第三候选文字部EP3的情况下,第一候选文字部EP1被选为答案A。例如,用户仅针对“II”及“III”,操作显示部40来选择答案A(A2)“濑户内海”及答案A(A3)“西日本”。针对“I”、“IV”及“V”,答案A(A1)“大阪市”、答案A(A4)“近畿圈”及答案A(A5)“政令指定都市”被选了。
接着,参照图5及图6,对制作部16进行详细说明。图6是示出问题图像QG的图。问题图像QG包含问题Q。问题Q是包含空栏B的文字部C,例如是填空题。填空题是构成句子的一部分的单词用空栏B来表示,并且填入空栏B的单词是答案A的问题。图6所示的“I”~“V”与图5所示的“I”~“V”对应。
制作部16制作问题Q,其答案A是多个候选文字部E中的第一候选文字部EP1。另一方面,用户选择其他候选文字部E的情况下,制作部16制作问题Q,其答案A是其他候选文字部E,而不是第一候选文字部EP1。制作部16将表示问题图像QG的问题图像数据储存于存储部30。
例如,如图6所示,制作部16针对标记文字部MC1、MC4及MC5,将第一候选文字部EP1置换为空栏B(B1、B4及B5)。另一方面,针对标记文字部MC2及MC3,用户选择了第二候选文字部EP2或第三候选文字部EP3的情况下,制作部16将第二候选文字部EP2或第三候选文字部EP3置换为空栏B(B2及B3)。
接着,参照图7,对问题制作装置100所执行的问题制作处理进行说明。图7是示出问题制作处理的流程图。问题制作装置100通过执行步骤S101~步骤S125来制作问题Q。具体如下所述。
步骤S101中,读取部20读取原稿,并生成原稿图像数据。处理进入步骤S103。
接着,步骤S103中,OCR部11对原稿图像SG执行OCR处理,将文字部C中含有的文字转换为文本数据。处理进入步骤S105。
接着,步骤S105中,提取部12从原稿图像SG中检测出标记文字部MC。处理进入步骤S107。
接着,步骤S107中,提取部12从标记文字部MC提取原形文字部RC。处理进入步骤S109。
接着,步骤S109中,设定部13对原形文字部RC添加和/或删除文字。处理进入步骤S111。
接着,步骤S111中,设定部13将对原形文字部RC添加和/或删除了文字的文字部和原形文字部RC设定至多个候选文字部E中。处理进入步骤S113。
接着,步骤S113中,决定部14针对多个候选文字部E的每一个,从辞典D检索候选文字部E。处理进入步骤S115。
接着,步骤S115中,决定部14基于多个候选文字部E是否存在于辞典D,来决定多个候选文字部E的优先顺序。选择部15选择多个候选文字部E中的第一候选文字部EP1和其他候选文字部E。处理进入步骤S117。
接着,步骤S117中,显示部40显示选择部15所选择的第一候选文字部EP1和第二位以下的规定个数的候选文字部E。处理进入步骤S119。
接着,步骤S119中,用户指示是否将第二位以下的候选文字部E指定为答案A。用户将第二位以下的候选文字部E指定为答案A的情况(步骤S119中的YES)下,处理进入步骤S121。而在用户没有将第二位以下的候选文字部E指定为答案A的情况(步骤S119中的NO)下,处理进入步骤S125。
接着,步骤S121中,用户操作显示部40,选择第二位以下的规定个数的候选文字部E中的1个。处理进入步骤S123。
接下来,步骤S123中,制作部16制作问题Q,使得答案A是用户所选择的第二位以下的候选文字部E,而不是第一候选文字部EP1。然后,处理结束。
上述步骤S119中是NO的情况下,步骤S125中,制作部16制作答案A是第一候选文字部EP1的问题Q。然后处理结束。
以上,如参照图1~图7所说明的,提取部12基于标记文字部MC提取原形文字部RC。设定部13将原形文字部RC和针对原形文字部RC添加和/或删除了文字的文字部设定至多个候选文字部E(E1~E7)中。选择部15从多个候选文字部E(E1~E7)选择第一候选文字部EP1。制作部16制作答案A是第一候选文字部EP1的问题Q。因此,用户不用再次重新对原稿做标记,就能够对标记文字部MC进行修改。从而,能够抑制将与用户的意图不同的文字部指定为答案A的情况。
此外,根据实施方式一,在多个候选文字部E(E1~E7)中,当用户选择了与第一候选文字部EP1不同的候选文字部E时,制作部16制作问题Q,使得答案A是所选择的候选文字部E,而不是第一候选文字部EP1。因此,用户能够容易地将标记对象如愿地指定为答案A。
并且,根据实施方式一,决定部14基于多个候选文字部E(E1~E7)是否存在于辞典D中,来决定候选文字部E的优先顺序。因此,能够抑制将可能标错的文字部指定为答案A的情况。
此外,根据实施方式一,设定部13设定多个候选文字部E中的候选文字部E2及E3。因此,在用户标记错误的一个典型例子的情况下,如在标记区域M的长度比用户的意图标记的长度短一个字左右的情况下,能够降低用户意图要标记的文字部与答案A不一致的可能性。
并且,根据实施方式一,设定部13设定多个候选文字部E中的候选文字部E4及E5。因此,在用户标记错误的一个典型例子的情况下,如在标记区域M的长度比用户意图标记的长度长一个字左右的情况下,能够降低用户意图要标记的文字部与答案A不一致的可能性。
并且,根据实施方式一,设定部13设定多个候选文字部E中的候选文字部E6及E7。因此,在用户标记错误的一个典型例子的情况下,如在标记区域M的位置相对于原形文字部RC的位置在开头侧或末尾侧偏了一个字左右的情况下,能够降低用户意图要标记的文字部与答案A不一致的可能性。
(实施方式二)
接着,参照图8,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二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200进行说明。图8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200的图。图像形成装置200是多功能一体机。图像形成装置200具备:控制部110、读取部120、存储部130、显示部140、进给部150、输送部160、图像形成单元170及排出部180。控制部110、读取部120、存储部130及显示部140构成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问题制作装置100。具体地,控制部110发挥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控制部10的功能。读取部120发挥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读取部20的功能。存储部130发挥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存储部30的功能。显示部140发挥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显示部40的功能。
控制部110包括CPU,通过执行存储部130中所储存的电脑程序,对图像形成装置200的动作进行控制。读取部120读取原稿G上所形成的图像。存储部130包含主存储装置及辅助存储装置。显示部140是具有触摸面板功能的显示器。进给部150收纳多个片材P,将片材P输送至输送部160。片材P例如是纸制或合成树脂制片材。输送部160包含多个输送辊对,向图像形成单元170输送片材P。图像形成单元170是“图像形成部”的一例。图像形成单元170通过电子照相方式,在片材P上形成图像(例如,问题图像QG),对图像进行加热及加压来使其定影在片材P上。输送部160将图像被定影了的片材P输送至排出部180。排出部180将片材P排出到图像形成装置200的外部。
接着,参照图9,对图像形成装置200所执行的问题制作处理及问题印刷处理进行说明。图9是示出问题制作处理及问题印刷处理的流程图。图像形成装置200通过执行步骤S201~步骤S205,在片材P上印刷问题图像QG。具体如下所示。
步骤S201中,执行与参照图7说明的步骤S101~步骤S125相同的问题制作处理。处理进入步骤S203。
接着,在步骤S203中,用户指示是否印刷问题Q。具体地,用户通过触摸触摸面板的“印刷开始”按键,来执行问题图像QG的印刷指示。印刷问题Q的情况(步骤S203中的YES)下,处理进入步骤S205。另一方面,不印刷问题Q的情况(步骤S203中的NO)下,处理结束。
接着,在步骤S205中,图像形成装置200在片材P上印刷问题图像QG。然后,处理结束。
以上,参照附图(图1~图9)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其要旨的范围内以各种方式进行实施(例如,下述所示的(1)~(8))。此外,可以通过适当地组合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公开的多个构成要素,来形成各种发明。例如,也可以从实施方式所示的全部结构要素中删除几个结构要素。并且,也可以适当地组合不同实施方式之间的构成要素。为了便于理解,附图中主要对各结构要素进行了示意性地表示,为了方便作图,附图所示的各个构成要素的长度、个数、间隔等与实际有出入。此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所示的各个构成要素的材质、形状等只是一个例子,不是特别限定,在实质上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1)参照图2(a)及图2(b)所说明的标记区域M的一部分中会有标记产生飞白的情况。这样的情况下,提取部12根据产生飞白部分的标记区域M的浓度是否在规定浓度以上,来提取原形文字部RC。规定浓度例如按标记区域M的亮度的阈值来规定。提取部12通过将标记区域M转换成灰度图像,来判断亮度是否在阈值以上。图2(a)所示的标记文字部MC5在标记区域M5中与文字部“市”重合的部分产生了标记的飞白。标记区域M5中产生飞白的部分的亮度小于阈值。因此,提取部12从标记文字部MC5提取“政令指定都”来作为原形文字部RC(参照表5)。
(2)参照图5所说明的选择部15选择多个候选文字部E(E1~E7)中的第一候选文字部EP1和其他候选文字部E,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在其他候选文字部E的规定个数是0个的实施方式中,选择部15只选择多个候选文字部E中的第一候选文字部EP1。制作部16制作答案A是第一候选文字部EP1的问题Q。
(3)参照图3所说明的设定部13设定候选文字部E1~E7来作为多个候选文字部E,本发明不限于此。
设定部13也可以将在原形文字部RC的末尾添加末尾邻接文字NT的同时,在原形文字部RC的开头添加开头邻接文字NH的文字部,设定至多个候选文字部E中。在标记区域M的长度于原形文字部RC的开头侧与末尾侧比用户意图标记的长度分别长一个字左右的情况下,能够降低要标记的文字部与答案A不一致的可能性。
此外,设定部13也可以将从原形文字部RC删除末尾文字T的同时从原形文字部RC删除开头文字H的文字部,设定至多个候选文字部E中。标记区域M的长度于原形文字部RC的开头侧与末尾侧比用户意图标记的长度分别短一个字左右的情况下,能够降低要标记的文字部与答案A不一致的可能性。
此外,设定部13也可以将包含末尾邻接文字NT在内的2个字添加到原形文字部RC末尾的同时,将包含开头邻接文字NH在内的2个字添加到原形文字部RC开头的文字部,设定至多个候选文字部E中。
(4)如图2(a)及图2(b)所示的标记文字部MC用中文记载,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标记文字部MC例如也可以用英文记载。以下,对于标记文字部MC是英文单词“nearly”的文字图像的实施方式,示出优先顺序的决定例子。存储部30中预先储存有与英文对应的辞典D(例如,英英辞典)。例如,提取部12从标记文字部MC“nearly”提取原形文字部RC“nearl”的情况下,设定部13设定多个候选文字部E(E1~E7),即“nearl”、“nearly”、“口nearl”、“near”、“earl”、“early”及“口near”。决定部14基于图4所示的第一条件~第六条件,能够如表6所示来决定多个候选文字部E(E1~E7)的优先顺序。
【表6】
(5)参照图4所说明的辞典D预先储存于存储部30,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实施方式例如也可以是,辞典D储存于经由通信网络与问题制作装置100连接的云端或外部设备。决定部14经由通信网络从辞典D检索候选文字部E。
(6)参照图5及图6所说明的制作部16在用户选择与第一候选文字部EP1不同的候选文字部E的情况下,来制作答案A是所选择的候选文字部E的问题Q,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用户通过操作显示部40,能够对第一候选文字部EP1执行修改,即添加和/或删除文字。制作部16制作问题Q,使得答案A是用户所修改的文字部。
(7)参照图5及图6所说明的制作部16制作的问题Q是填入空栏B(B1~B5)的答案是答案A(A1~A5),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制作部16可以制作只表示答案A(A1~A5)的答案信息。答案信息例如是只提取了被标记的单词的单词列表。图像形成装置200能够将答案信息印刷至片材P。
(8)图4所示的表中示出了按重要度的高低顺序,将“第一条件”~“第六条件”作为决定多个候选文字部E的优先顺序的条件,但本发明不限于此。用户例如可以通过将图4所示的“第四条件”与“第五条件”调换,来改变重要度的顺序。也可以在表中追加图4所示的“第一条件”~“第六条件”以外的条件。

Claims (10)

1.一种问题制作装置,具备:
读取部,读取原稿,并生成原稿图像;
提取部,基于所述原稿图像中含有的被作了标记的文字部,提取原形文字部,该原形文字部表示多个候选文字部的原形,该多个候选文字部是基于所述原稿图像而制作的问题的答案候选;
设定部,将对所述原形文字部添加和/或删除了文字的文字部和所述原形文字部设定至所述多个候选文字部中;
选择部,从所述多个候选文字部选择优先顺序最高的候选文字部;及
制作部,制作所述问题,使得其答案是所述优先顺序最高的候选文字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问题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显示部,显示所述多个候选文字部中的所述优先顺序最高的候选文字部和其他候选文字部,
在用户选择了所述其他候选文字部时,所述制作部制作所述问题,使得其答案是所述其他候选文字部,而不是所述优先顺序最高的候选文字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问题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决定部,针对所述多个候选文字部的每一个,从辞典检索所述候选文字部,并基于所述多个候选文字部是否存在于辞典中,来决定所述候选文字部各自的优先顺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问题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表示所述原形文字部的所述候选文字部存在于所述辞典中时,所述决定部将所述候选文字部决定为所述优先顺序最高的候选文字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问题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部将在所述原形文字部的末尾添加了相邻于所述原形文字部的末尾的1个字的文字部、和在所述原形文字部的开头添加了相邻于所述原形文字部的开头的1个字的文字部,设定至所述多个候选文字部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问题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部将从所述原形文字部删除了所述原形文字部的末尾文字的文字部、和从所述原形文字部删除了所述原形文字部的开头文字的文字部,设定至所述多个候选文字部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问题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部将在所述原形文字部的末尾添加相邻于所述原形文字部的末尾的1个字、并从所述原形文字部删除了所述原形文字部的开头文字的文字部、,和从所述原形文字部删除所述原形文字部的末尾文字、并在所述原形文字部的开头添加相邻于所述原形文字部的开头的1个字的文字部,设定至所述多个候选文字部中。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问题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决定部判断所述辞典中存在的所述候选文字部的优先顺序高于所述辞典中不存在的所述候选文字部的优先顺序。
9.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备:
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问题制作装置;及
图像形成部,在片材上形成表示所述问题的图像。
10.一种问题制作方法,用于制作问题,包括:
读取生成步骤,读取原稿,并生成原稿图像;
提取步骤,基于所述原稿图像中含有的被作了标记的文字部,提取原形文字部,该原形文字部表示多个候选文字部的原形,该多个候选文字部是基于所述原稿图像而制作的问题的答案候选;
设定步骤,将对所述原形文字部添加和/或删除了文字的文字部和所述原形文字部,设定至所述多个候选文字部中;
选择步骤,从所述多个候选文字部选择优先顺序最高的候选文字部;及
制作步骤,制作所述问题,使得其答案是所述优先顺序最高的候选文字部。
CN201711019044.9A 2016-10-31 2017-10-27 问题制作装置、问题制作方法及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0240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13092 2016-10-31
JP2016213092A JP6593303B2 (ja) 2016-10-31 2016-10-31 問題作成装置、問題作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24030A true CN108024030A (zh) 2018-05-11
CN108024030B CN108024030B (zh) 2019-12-03

Family

ID=62021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19044.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024030B (zh) 2016-10-31 2017-10-27 问题制作装置、问题制作方法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497274B2 (zh)
JP (1) JP6593303B2 (zh)
CN (1) CN1080240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81041B2 (en) * 2021-09-02 2024-01-23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Automated categorization and processing of document images of varying degrees of quality
US11860946B2 (en) 2022-01-11 2024-01-02 Kyndryl, Inc. Autonomous webpage content summation
KR20230117943A (ko) * 2022-02-03 2023-08-10 허훈 자기주도 암기학습 장치 및 그 방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41176B1 (en) * 1996-11-20 2002-01-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racter recognition
US20070072164A1 (en) * 2005-09-29 2007-03-29 Fujitsu Limited Progra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fill-in-the-blank test questions
CN101739506A (zh) * 2009-12-25 2010-06-16 深圳市学之易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试卷的智能阅卷方法和装置
CN102855495A (zh) * 2012-08-22 2013-01-02 苏州多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版标准答案的实现方法及其应用系统
CN103778816A (zh) * 2014-01-27 2014-05-07 上海五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纸质试卷的答案提取系统
CN104268603A (zh) * 2014-09-16 2015-01-07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文字性客观题的智能阅卷方法及系统
CN104463101A (zh) * 2014-11-06 2015-03-25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文字性试题的答案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4615591A (zh) * 2015-03-10 2015-05-13 上海触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上下文的前向输入纠错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93691B2 (ja) * 1993-12-30 2005-09-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
JP4517821B2 (ja) * 2004-11-05 2010-08-0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7004523A (ja) * 2005-06-24 2007-01-11 Fuji Xerox Co Ltd 問題用紙作成装置及び問題用紙作成方法
JP5434586B2 (ja) * 2009-12-29 2014-03-05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単語認識方法および単語認識用のプログラムならびに情報処理装置
WO2015093123A1 (ja) * 2013-12-20 2015-06-25 フロンティアマーケット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41176B1 (en) * 1996-11-20 2002-01-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racter recognition
US20070072164A1 (en) * 2005-09-29 2007-03-29 Fujitsu Limited Progra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fill-in-the-blank test questions
CN101739506A (zh) * 2009-12-25 2010-06-16 深圳市学之易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试卷的智能阅卷方法和装置
CN102855495A (zh) * 2012-08-22 2013-01-02 苏州多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版标准答案的实现方法及其应用系统
CN103778816A (zh) * 2014-01-27 2014-05-07 上海五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纸质试卷的答案提取系统
CN104268603A (zh) * 2014-09-16 2015-01-07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文字性客观题的智能阅卷方法及系统
CN104463101A (zh) * 2014-11-06 2015-03-25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文字性试题的答案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4615591A (zh) * 2015-03-10 2015-05-13 上海触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上下文的前向输入纠错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24030B (zh) 2019-12-03
JP2018074422A (ja) 2018-05-10
US10497274B2 (en) 2019-12-03
US20180122257A1 (en) 2018-05-03
JP6593303B2 (ja) 2019-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406578A1 (en) Handwriting-based predictive population of partial virtual keyboards
JP7078808B2 (ja) リアルタイム手書き認識の管理
JP6840132B2 (ja) デジタルノートテイキング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TWI570632B (zh) 使用一通用辨識器之多筆跡手寫辨識
CN108780381B (zh) 利用手势进行笔记记录的装置和方法
US7701449B2 (en) Ink correction pad
US20180121074A1 (en) Freehand table manipulation
TW201512970A (zh) 管理即時手寫辨識
TW201516887A (zh) 針對自動手寫辨識將筆劃分佈資訊整合到空間特徵擷取
CN108024030B (zh) 问题制作装置、问题制作方法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7203498A (zh) 一种创建电子书的方法、系统及其用户终端和服务器
US20160321238A1 (en) Electronic device,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JP2008022159A (ja) 文書処理装置及び文書処理方法
Zeleznik et al. Lineogrammer: creating diagrams by drawing
JP2008129793A (ja) 文書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装置および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7383882B2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JP2013214187A (ja) 文字入力装置、文字入力装置の制御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4441966B2 (ja) 手書き文字入力装置及びそれを実現す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2017200121A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2021117750A (ja) 情報処理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Anderson et al. Beginning Microsoft Word 2010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03

Termination date: 2021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