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22273A - 一种图数可拆合制图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图数可拆合制图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22273A
CN108022273A CN201610922796.5A CN201610922796A CN108022273A CN 108022273 A CN108022273 A CN 108022273A CN 201610922796 A CN201610922796 A CN 201610922796A CN 108022273 A CN108022273 A CN 1080222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ymbol
map
data
point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2279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22273B (zh
Inventor
李成名
殷勇
刘晓丽
印洁
郭沛沛
吴伟
王伟
尤西霞
洪志远
金志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ese Academy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Original Assignee
Chinese Academy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ese Academy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filed Critical Chinese Academy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Priority to CN20161092279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22273B/zh
Publication of CN1080222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222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222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222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06T11/20Drawing from basic elements, e.g. lines or circl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图数可拆合制图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A、建立地图基元模型,并通过基元模型来制作复杂多样的符号,以构成地图符号体系;B、建立地图符号与地理对象之间的空间位置映射,实现两者的链接;C、图数分离处理,在舍弃符号数据的基础上,专注地理数据本身实体生成及拓扑处理;D、图数整合处理,将符号数据与点、线、面等空间实体数据结合,经过地图要素冲突处理、地图符号化,制作生产数字地图。本发明实现符号系统、地图数据、空间数据的逻辑分割管理,三者之间通过地理空间的位置坐标进行关联,这样既可以方便的管理地理要素的管理,又可以快速灵活的实现地图数据的符号化配置。

Description

一种图数可拆合制图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图方法,具体是一种图数可拆合制图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给地图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许多过去出手工完成的制图工作已经被数字制图方式所取代,大大提高了地图生产的效率。目前,图形数据库使用数字制图模型(digital charting model,DCM)来组织、管理地图图形符号数据;空间数据库使用数字景观模型(digital landscape model,DLM)来存储和分析空间数据。二者相互区分确又相互关联。在GIS中,空间数据是指反映空间地理实体位置、属性、拓扑关系的数据,空间数据将空间对象抽象成点、线、面3种几何类型,数据具有标准的分类与编码,标准分层、图形要素具有连续性,具有完整的属性信息;制图数据是指最终以地图产品进行输出的数据,地图信息靠图中的地图符号、注记、地图整饰传达,图形数据均以制图规范规定的各种点状、线状符号表示。但是二者并不是完全对立的,李德仁在1993年就曾经强调了GIS存取的不是地图,而是地图所表示的现实世界的有关数据和信息,这意味着二者在表示某一空间投影坐标系下具有位置信息的地理信息数据上是一致的。
我国现行的《1∶500,1∶1000,1∶2000地形图要素的分类与代码》将地图实体分为九大类:测量控制点,居民地和垣栅,工矿建筑物及其它设施,交通及附属设施,管线及附属设施,水系及附属设施,境界,地貌与土质,植被等,国内制图系统针对九类地图实体的符号化表达多借助辅助信息进行绘制,即通过在与地图实体对应的图层之外添加一些辅助层来存放制图表达的必要信息,比如注记、各种辅助线划等。测绘e系统依据它的分层要求,大致将地图要素分为:建筑物层、道路层、管线层、点状要素层、地形层、辅助线划层、汉字注记层、控制点层等八个主要图层;ArcInfo系统的分层编码参照了深圳市规划国土局信息中心编的《基础信息分层及数字化作业技术方案》,其中也包括辅助线划层,包括斜坡线、示坡线、台阶内断线等;南方测绘仪器公司基于AutoCAD平台技术二次开发的GIS前端数据处理系统——CASS地形地藉成图软件、北京清华山维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面向地形、地籍、房产、管网、道路、航道、林业等多行业的数据采集与管理系统——EPS全息测绘系统中均设计了制图辅助图层来实现地图表达。通过制图辅助图层进行地图制图具有结构简单、降低不同层次之间数据依赖性、可以复用等优点,但这种方法自动化程度低、数据冗余度大。
为实现更好的制图表达效果,ESRI在其ArcGIS平台上增加了制图表达规则(presentation rule)和覆盖(override)的机制。制图表达规则包含符号图层和几何效果,通过定义要素的绘制方式得到要素表达的几何图形样式,规则可以共享和重复使用;覆盖则提供针对具体要素实例进行特殊处理和表达的方法,修改符号连接点、拐点等位置的形状,使之符合制图规范。然而,表达规则/覆盖机制在GIS技术体系框架下更多的是面向数据模型、在数据库层面上的改进,这种机制考虑的情况多针对简单要素,对于高质量制图面对的复杂冲突情况解决方案较少,制图过程中仍然需要大量的人工交互。
与此同时,传统的GIS制图是通过图形编辑设计地图符号,建立包含点线面三种符号的符号库,采用对照表技术建立地图符号与地理对象的关联,制图系统结构多半存储在地图配置文件中。在地理对象的符号化表达时,通过过滤查询获得该对象的空间几何数据,并根据对照表中相应的地图符号代码从符号库中提取符号信息,最后根据这些信息绘制相应符号表达该对象。这种将地理对象与地图符号之间固定关联的图示表达方法,称为静态图示表达。这种方法结构简单、容易使用,通常情况下借助符号库可以完成一般地物简单要素的制图表达,但不能完全满足制图规范和图示表达的要求,对复杂地物的形象化表达缺乏灵活性,难以解决个性化符号表达、要素制图冲突和属性动态变化的符号表达。
因此,现阶段迫切需要一个在面向制图过程、自动化程度高的模型层面的制图方法,本文提出“图数可拆合模型”,并研发WJ-II系统对其进行具体设计与实现。图数可拆合模型实现了地图符号独立于制图平台,作为地图符号的图形数据既可以与地理数据整合在一起生成地图表达数据,又可以随时把符号数据和地理数据分开,关注数据本身的空间特征与空间关系,进而实现计算机制图的自动化与灵活性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数可拆合制图方法及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图数可拆合制图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A、建立地图基元模型,并通过基元模型来制作复杂多样的符号,以构成地图符号体系;B、建立地图符号与地理对象之间的空间位置映射,实现两者的链接;C、图数分离处理,在舍弃符号数据的基础上,专注地理数据本身实体生成及拓扑处理;D、图数整合处理,将符号数据与点、线、面等空间实体数据结合,经过地图要素冲突处理、地图符号化,制作生产数字地图。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C与步骤D并不只存在顺序承接关系,在制图系统中,能够随时执行步骤C对地理实体进行处理,也能够随时执行步骤D生成数字地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实现符号系统、地图数据、空间数据的逻辑分割管理,三者之间通过地理空间的位置坐标进行关联,这样既可以方便的管理地理要素的管理,又可以快速灵活的实现地图数据的符号化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图数可拆合制图方法概念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图数可拆合作图方法中的基元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为绘制所述图元所需的三次贝塞尔曲线的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图数可拆合制图系统中的符号编辑界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图数可拆合制图符号化过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数分离处理模块;
图7为本发明图数整合处理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7,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图数可拆合制图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A、建立地图基元模型,并通过基元模型来制作复杂多样的符号,以构成地图符号体系;B、建立地图符号与地理对象之间的空间位置映射,实现两者的链接;C、图数分离处理,在舍弃符号数据的基础上,专注地理数据本身实体生成及拓扑处理;D、图数整合处理,将符号数据与点、线、面等空间实体数据结合,经过地图要素冲突处理、地图符号化,制作生产数字地图。所述步骤C与步骤D并不只存在顺序承接关系,在制图系统中,能够随时执行步骤C对地理实体进行处理,也能够随时执行步骤D生成数字地图。
本发明的核心是实现符号系统、地图数据、空间数据的逻辑分割管理,三者之间通过地理空间的位置坐标进行关联,这样既可以方便的管理地理要素的管理,又可以快速灵活的实现地图数据的符号化配置。
图数可拆合制图方法中符号库通过自定义可跨平台实现地图表达的基元模型进行绘制;“拆”即图数分离、将地图中的符号去掉的过程,分离之后只考虑纯净的地理实体要素,通过建立规则库与知识库,分情况、分类别对地理要素的拓扑关系、语义关系、实体关系进行调整与梳理,形成符合地理表达与制图规范的基底地理数据;“合”即图数整合、将符号添加到空间数据上的过程,基于“先处理,后符号化”的策略,通过建立规则库与知识库,考虑制图规范、地图信息表达载负平衡和地图图式所要求的视觉效果,对地图要素图形冲突进行处理(跳绘、移位等),进而对地图要素进行符号化,输出地图。
下面结合图1-图5,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图数可拆合制图方法及系统进行详细地说明。
如图1所示,所述图数可拆合制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0:定义电子地图表达的图元。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根据制图要素内在联系和符号几何特征,运用地图视觉感受理论和图形图像学、地图符号学理论,构建了用于表达符号的13种基元(基础图元)模型,并通过基元模型来制作复杂多样的符号,以构成地图符号体系。
基元模型共有13种,包括折线、B样条曲线、圆、椭圆、矩形、扇形、圆弧、多边形、闭合B样条曲线、圆拱、文字(TrueType文字)、纹理(图片)、贝塞尔曲线和闭合贝塞尔曲线,如图2所示。遵循计算机图形学原理,本文采用三次贝塞尔曲线的绘图机理绘制上述图元。
贝塞尔曲线是计算机图形、图像造型的基本工具,是图形、图像造型运用得最多的基本线条之一。它通过控制曲线上的四个点(起始点、终止点以及两个相互分离的中间点)来制作、编辑图像。其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是位于曲线中央的控制线。这条线是虚拟的,其中段与贝塞尔曲线交叉,两端是控制端点。移动两端的控制端点时,贝塞尔曲线改变曲线曲率(曲线的弯曲程度);移动中间点(移动虚拟的控制线)时,贝塞尔曲线在起始点和终止点锁定的情况下做均匀移动。贝塞尔曲线具有良好的多平台支持特性(目前各种图形渲染引擎均支持贝塞尔曲线),通过建立地图表达的图元并构造其与贝塞尔曲线之间的严格数学关系,可以很好的解决电子地图在不同运行环境中的显示失真问题。
常用的三次贝塞尔曲线如图3所示,P0、P1、P2、P3四个控制点在平面或在三维空间中定义了三次贝塞尔曲线。其中,三次贝塞尔曲线起始于P0,走向P1,接着从P2方向来到P3,一般不会经过P1或P2;P0和P1之间的间距决定了三次贝塞尔曲线在趋近P3之前走向P2方向的长度。对于三次贝塞尔曲线,可由线性贝塞尔曲线描述的中介点Q0、Q1、Q2,和由二次贝塞尔曲线描述的点R0、R1所建构。三次贝塞尔曲线的具体参数式为:
B(t)=P0(1-t)3+3P1t(1-t)2+3P2t2(1-t)+P3t3,t∈[0,1] (1)
其中,B(t)为三次贝塞尔曲线,t为给定参数。
使用三次贝塞尔曲线构建13种图元模型原理如下:
步骤200:根据所述图元制作电子地图所需的符号。
通常可以通过矢量图形编辑器旋转、平移、镜像、拉伸、扭曲上述图元;通常可以进行仿射变换,改变深度位置并且将图元与复杂物体合并。
七参数法,是本文所采用的坐标转换原理,其优势在于能充分考虑到坐标系的平移、缩放、旋转,而且转换结果精度相对比较高,其坐标转换模型如下:
上式是七参数法模型的简化形式。其中包含7个转换参数,即3个平移参数:Δx,Δy,Δz;3个旋转参数:εx,εy,εz,1个尺度因子κ。当公共点数为3个或3个以上时,便可以通过平差的方法求得转换参数。更加复杂的变换包括封闭形状的集合运算(并集、补集、交集等)。上述为本领域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300:建立符号与空间数据的位置映射。
在本实施例中,实现图数可拆合的重要基础是建立符号与空间数据(具备地理坐标的矢量数据)的空间位置映射关系,其实质是符号局部空间坐标系与测绘使用的地理空间坐标系之间的坐标转换。可以将所述符号与空间数据(具备地理坐标的矢量数据)按分层或分类进行结合,关于符号与空间数据的结合属于本领域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400:图数分离(拆)处理。
图数分离是去符号的过程,此时只关注纯净的地理实体要素,通过建立规则库与知识库,分情况、分类别对地理要素的拓扑关系、语义关系、实体关系进行调整与梳理,形成符合地理表达与制图规范的基底地理数据,并在空间数据库中对其进行管理与存储,实体化规则如表1所示。
表1 图数分离(拆)处理
针对基础地理数据库转入的不同类别的地理要素,共抽象出6种实体生成规则:
面转点
制图过程中,点要素可以通过多种固定形式的点符号表示;线要素以多种固定形式的线状符号表示;面要素的表达可以理解为由线状符号作为其边界,内部填充颜色或点、线符号图案来表示,因此,实现面要素转为点要素变得十分必要。操作过程为:
面转线
在大比例尺地形途中,大多数道路、河流等地形要素都是以面状显示,由于其精度高,有些数据甚至是不带线道路图层的,然而在小比例尺地图下,道路等宽度较窄、边界规范的面状地物需要以线状要素表达,此时,可以通过面转线规则进行计算。操作过程为通过计算面要素边线(双线)提取中心线。
实体碎化
地图制图过程中,尤其是全要素地形图制作过程中,多种地理要素相互交叉、压盖的现象经常出现,压盖情况过于复杂对于地图表达十分不便。在此情况下,可以使用实体碎化规则对地理数据进行处理,提取出压盖的公共区域作为一个单位的实体进行管理,同时建立与其连接的地物之间的关联关系。
实体抽取
在CAD等制图软件中生产的制图基础数据中,并未考虑点、线、面等地理数据之间的拓扑关系,不同特征地物相互组合存在的情况十分常见,线、面共线的情况时有发生,这种数据组织方式非常不利于制图表达,因此,需要进行实体抽取。通过识别地物特征,将空间地理要素分离为独立组织管理的点、线、面实体。
宽度分割
地图缩编时,涉及根据地物的特征进行保留或舍弃,对于河流、道路等要素,宽度是进行取舍的标准之一。因此,需要对地理要素的宽度信息进行分割管理,区分同一地物中具有不同宽度阈值的区域,以便于地物选取与合并。
网眼比邻化选取
基础制图数据中对于地物的表达有时并不完全,以农田为例,在数据采集时有时只记录了面状的农田地块数据,对于各个地块之间存在的田间小路人眼可以看出,但计算机并不能识别,此时,通过网眼比邻化操作选取道路信息。这是一种综合利用几何(道路长度、等级、网眼面积、区域道理密度、是否是悬挂链)、语义和拓扑信息进行信息提取的过程,其基本原理是:按照区域建立拓扑关系,设置每个区域的道路密度指标,通过阈值与迭代运算提起道路信息。
拓扑处理包括实体修复与实体纠正。
实体修复
当两要素图形在地图平面上接触时,制图规范要求图形在接触(或衔接)处不会对视觉认知产生干扰,即图形过渡要“自然”或“协调”。地图制图中处理图形衔接的情境比较多,有些符号图案结构特别复杂,在一定的限定条件情况下,比如只考虑符号图形范围,不考虑图形结构细节,当两个要素图形相接时,可以根据制图规范要求来修补图形,实现图形自然衔接。
实体纠正
在空间数据的采集和编辑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错误。例如,同一个几点或同一线条被数字化了两次,相邻的面要素出现裂缝或者相交等情况。这些错误往往会产生假节点、冗余节点、悬线、重复线等拓扑错误。由此导致空间数据之间的拓扑关系和实际地物的拓扑关系不吻合,影像数据的质量和可用性以及后续的地图制图生产。此时,可以通过去除冗余点、去除重复线、去除短悬线等操作纠正实体的拓扑关系。
步骤500:图数整合(合)处理。
对地理数据进行制图,实质上是以地图图式(符号)的方式来表达地理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要素间关系的处理主要体现在对图形关系的处理。从地图认知角度看,地图图面上真正反映地理要素属性和要素间关系的图面表达,并不在几何图形层次上,而是在以符号图案为基础的地图要素层次上。图数整合处理主要包括地图要素冲突处理、地图符号化等步骤,如表2所示。
表2 图数整合(合)处理
地图要素冲突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跳绘
当具有主、次区分的两种地物具有相同的绘制区域(重叠)时,即需要对次要地理要素进行跳绘处理。跳绘经常发生在境界要素上,境界符号通常在线符号或面符号两侧或中心进行连续或间隔“跳绘”,分为中心跳绘、连续跳绘与间隔跳绘三种。因此,在地理要素制图前,需要计算境界与其关联地物轴线的重叠部分,根据重叠境界轴线的形态,计算出离散段的轴线位置,并进行分段;如果需要在两侧“跳绘”,就需要对离散的轴线段,在两侧进行“移位”;最后,还需要对离散轴线段几何形态进行弯曲识别,提取明显的转折点和交叉点,对这些预处理后的轴线段符号化,就得到境界“跳绘”的图面效果。
移位
在缩编过程中,由于比例尺变小而导致地物符号变粗、变大,从而会出现地物自身压盖和地物之间相互重叠等冲突现象。地物之间相互重叠包括点要素与点要素之间重叠、点要素与线要素重叠、线要素与面要素重叠、注记与面要素重叠等情况。因此,需要将某一要素进行移位或两要素进行相对移位,留出空间容纳各自地理要素所需要表达的符号图形范围。此操作过程为:根据计算出重叠部分的程度,计算出各自移位的部分和距离,形成新的、随后用于符号化的地理要素。
渐变处理
为了表现水流方向,单线河流可采用实线渐变的图式进行表达。由于水系一般可以由多条河流构成一个“树”性结构,实线从上游开始,由细逐渐加粗。
压盖处理
一般情况下,地图是按照注记、控制点、人工地物、道路、铁路、水系、地貌等数据层由上到下叠加而成,但有时会出现问题。如在一幅图内,铁路既有可能在道路的上面,也可能出现在道路的下面。当任意两要素图形出压盖情况时,可在保持重叠图形不变进行压盖。作为二维平面的地图,为反映出两地理要素立体关系,需要将位于上方的要素图形压盖下方的要素图形;此外,按照制图规范,有些要素的符号图形可以按一定的顺序进行重叠或压盖。比如按要素几何形态的压盖次序为:点符号压盖线符号、线符号压盖面符号。
动态注记
计算机自动注记是指根据从数据库中读取的注记字体、尺寸、倾角等参数,按照自动注记配置原则,进行全局或局部最优判定,自动确定注记位置。自动注记的基本原则包括:1)“所属关系”的原则。注记应与被注记目标结合较紧密,读者应容易确定注记与被注记目标之间的所属关系,不会与附近注记或其他目标发生混淆。2)“避让”的原则。注记应避开重要地物,不能压盖重要地物,尤其不能压盖同种颜色的其他地物。3)“习惯”的原则。注记的字位、字序、排列方式要符合读图习惯。除以上总的原则外,考虑点、线、面各类地物注记的特殊性,还需要分别对点、线、面注记进行约束。点注记的位置在坐标点周边的区域,可划分为几十个细分区域,但通常根据阅读习惯只取其中一部分,如上下左右等。图标的大小、边框、间距、文字大小、字体、字号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线注记一般有水平、垂直、雁行等几种注记方式,在屏幕稍大的设备上,雁行注记的效果好些。面注记一般采用面被显示区域的中心点进行注记,或采用面的骨架线/中心线进行注记。
地图符号化是指通过图形来表现要素的信息,实现按编码对照表文件中建立的地物编码与符号库中的符号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将制图输出范围内的空间实体用指定符号绘制并输出(即符号化),以其为核心的符号化基本过程如图5所示:
1、根据制图输出范围从地理数据库中获取要符号化的地物的几何坐标和属性参数;
2、根据属性参数表中的地物编码到编码对照表文件中找到地物符号化时的符号代码和符号显示颜色等参数;
3、根据符号代码到符号库中获取符号描述信息;
4、根据地物的几何位置信息和符号描述信息对地物进行符号化,并将符号化结果输出。
下面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能够实现上述图数可拆合制图方法的图数可拆合制图系统进行详细地说明,系统主要包括符号绘制模块、图数分离处理模块、图数整合处理模块。
符号绘制模块
地图符号库是地形图符号的汇集系统,它利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实现地形图符号数据的存储、检索和更新。本文基于交互式思想,以13种基元模型为核心,绘制符号库。如图5所示,符号绘制界面包括图元定义单元、图元绘制单元、符号编辑单元。其中:
图元定义单元用于定义上述的各种图元。在本实施例中,图元定义单元还可以根据上述各种图元的属性、布局方式的不同,按照面向对象的思想,将上述图元归纳为位图(纹理)、矢量(折线、椭圆、等)和字体(TrueType字体)三大类,以方便对所述图元的组织和管理。
图元绘制单元用于构造所述图元,即构造所述图元与贝塞尔曲线之间的数学关系。
符号编辑单元,主要是所述系统的符号编辑界面,如图4所示,通常为符号编辑器,即矢量图形编辑器,用于根据所述图元制作电子地图所需的符号。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符号编辑模块通过用户界面(窗口)将定义好的各种图元提供给用户,用户可以使用所述图元制作出所需的符号。通常可以通过矢量图形编辑器旋转、平移、镜像、拉伸、扭曲上述图元,以及更加复杂的变换包括封闭形状的集合运算等制作符号。如图4所示,用户界面包括符号管理窗口、符号编辑窗口和选中图元属性窗口。其中:
符号管理窗口主要实现对符号库的管理。如图4所示,其上部是一个符号分类下拉列表框,用于显示符号库中所有的符号一级分类,缺省显示为所有符号,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符号分类;中部是符号列表,显示用户所选择的符号分类中的所有符号;下部则为用户所选择的特定符号的属性,具体包括符号的编号、可改线宽、可变颜色、国标编码、缺省高度、符号名称等。
符号编辑窗口是所述符号编辑器的主窗口。用户可以在该窗口内使用图元绘制模块构造的图元组成所需符号,并可以对其进行编辑修改。符号框(图4中的网格)是该窗口内的重要参照,X、Y方向的两个虚线的交点是符号的定位点,符号框被分为10×10格大小,每个网格在当前坐标系下默认为10×10mm,此时每一网格代表符号中的10mm,左下角坐标为(0,-5),定位点在符号框中心(0,0)点上。用户所输入的图元必须完全在符号框之内才能存入符号库。符号框的大小和定位点是可以任意调整的,用户可以通过鼠标和键盘两种方法来实现。
选中图元属性窗口向用户提供所述电子地图绘制系统中所有图元的图形属性(例如线宽、颜色、填充等各种图形属性)的显示和编辑。用户可以方便地在该窗口中修改选中图元的各种图形属性。
图数分离处理模块
如图6所示,图数分离处理模块主要分为数据导入单元、空间实体处理单元、拓扑关系处理单元、数据分类分层存储管理单元。其中,数据导入单元用于导入现势基础地理数据库及历史基础地理数据库地理要素数据,多为点、线、面等矢量格式;空间实体处理单元用于参照制图规范及图示要求,对基础数据进行处理及修复,包括在已有数据基础上生成新的点、线、面实体要素数据以及修复有破损、不完整的实体要素数据;拓扑处理单元用于解决在空间数据的采集和编辑过程中出现的假节点、冗余节点、悬线、重复线等拓扑错误,本发明中涉及的拓扑处理包括弧段自相交处理、结点拟合处理、去除重复线、去除假节点、删除冗余节点、删除短悬线等;数据分类分层存储管理单元用于对处理完成的数据以地形图要素要求或点、线、面形式分层管理和存储数据。
图数整合处理模块
如图7所示,图数整合处理模块主要包括加载符号单元、地图要素冲突处理单元、符号化单元。加载符号单元用于完成对所需符号的配置,包括符号分类管理、符号命名、符号编号、基础符号导入、符号预览等功能;地图要素冲突处理单元用于完成符号加载后产生的压盖、移位、自动注记等功能;符号化单元用于设置符号高度、符号宽度、旋转角度、填充颜色等。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2)

1.一种图数可拆合制图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建立地图基元模型,并通过基元模型来制作复杂多样的符号,以构成地图符号体系;B、建立地图符号与地理对象之间的空间位置映射,实现两者的链接;C、图数分离处理,在舍弃符号数据的基础上,专注地理数据本身实体生成及拓扑处理;D、图数整合处理,将符号数据与点、线、面等空间实体数据结合,经过地图要素冲突处理、地图符号化,制作生产数字地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数可拆合制图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与步骤D并不只存在顺序承接关系,在制图系统中,能够随时执行步骤C对地理实体进行处理,也能够随时执行步骤D生成数字地图。
CN201610922796.5A 2016-10-28 2016-10-28 一种图数可拆合制图方法 Active CN1080222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22796.5A CN108022273B (zh) 2016-10-28 2016-10-28 一种图数可拆合制图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22796.5A CN108022273B (zh) 2016-10-28 2016-10-28 一种图数可拆合制图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22273A true CN108022273A (zh) 2018-05-11
CN108022273B CN108022273B (zh) 2021-08-17

Family

ID=62069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22796.5A Active CN108022273B (zh) 2016-10-28 2016-10-28 一种图数可拆合制图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22273B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80659A (zh) * 2018-06-28 2018-11-23 福州大学 一种基于北斗短报文的应急地图符号化方法
CN109147547A (zh) * 2018-07-26 2019-01-04 浙江省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矢量瓦片的注记选位与动态避让方法
CN110853016A (zh) * 2019-11-12 2020-02-28 西安中科星图空间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地形图出版质量自动检查方法及装置
CN111506685A (zh) * 2020-03-24 2020-08-07 山东省国土测绘院 一种融合制图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1680118A (zh) * 2020-06-10 2020-09-18 四川易利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融合图形视觉表达的系统及方法
CN112035465A (zh) * 2020-07-23 2020-12-04 山东省国土测绘院 一种地理空间数据归一化方法及系统
CN112085814A (zh) * 2020-09-07 2020-12-15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地图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435573A (zh) * 2020-11-24 2021-03-02 北京赛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自动驾驶仿真测试的地图绘制方法及装置
CN115438133A (zh) * 2022-05-07 2022-12-06 泰瑞数创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语义关系的地理实体几何表达方法
CN116188626A (zh) * 2023-03-16 2023-05-30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一种大比例尺地形图复杂符号的自动派生方法
CN116775788A (zh) * 2023-06-19 2023-09-19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信息中心 一种基于geotools工具修复多面中若干面相交的地理图像生成方法
CN117333585A (zh) * 2023-10-26 2024-01-02 山东省国土测绘院 一种基于矢量瓦片地图的注记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2085814B (zh) * 2020-09-07 2024-05-14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地图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04410A (en) * 1997-01-17 2000-08-15 Shui-Ying Wo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laying stacked symbols to create a multi-dimensional view
CN101458819A (zh) * 2008-12-19 2009-06-17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一种自适应电子地图符号的系统及方法
CN101593209A (zh) * 2008-12-30 2009-12-0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一种交互式在线统计地图生成与发布装置及方法
CN101751683A (zh) * 2010-02-03 2010-06-23 南京师范大学 图元法点状符号与基于路径的点状地图符号交换方法
CN101799933A (zh) * 2010-02-03 2010-08-11 南京师范大学 TrueType符号与基于路径的点状地图符号交换方法
CN102157001A (zh) * 2011-04-14 2011-08-17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一种电子地图绘制的方法及系统
CN103970905A (zh) * 2014-05-27 2014-08-06 重庆大学 一种多源矢量地理信息数据的自动构图整合方法
CN106055717A (zh) * 2016-07-15 2016-10-26 西安测绘研究所 一种一体化管理地理信息与地图制图数据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04410A (en) * 1997-01-17 2000-08-15 Shui-Ying Wo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laying stacked symbols to create a multi-dimensional view
CN101458819A (zh) * 2008-12-19 2009-06-17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一种自适应电子地图符号的系统及方法
CN101593209A (zh) * 2008-12-30 2009-12-0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一种交互式在线统计地图生成与发布装置及方法
CN101751683A (zh) * 2010-02-03 2010-06-23 南京师范大学 图元法点状符号与基于路径的点状地图符号交换方法
CN101799933A (zh) * 2010-02-03 2010-08-11 南京师范大学 TrueType符号与基于路径的点状地图符号交换方法
CN102157001A (zh) * 2011-04-14 2011-08-17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一种电子地图绘制的方法及系统
CN103970905A (zh) * 2014-05-27 2014-08-06 重庆大学 一种多源矢量地理信息数据的自动构图整合方法
CN106055717A (zh) * 2016-07-15 2016-10-26 西安测绘研究所 一种一体化管理地理信息与地图制图数据的方法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80659A (zh) * 2018-06-28 2018-11-23 福州大学 一种基于北斗短报文的应急地图符号化方法
CN108880659B (zh) * 2018-06-28 2022-07-01 福州大学 一种基于北斗短报文的应急地图符号化方法
CN109147547A (zh) * 2018-07-26 2019-01-04 浙江省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矢量瓦片的注记选位与动态避让方法
CN110853016A (zh) * 2019-11-12 2020-02-28 西安中科星图空间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地形图出版质量自动检查方法及装置
CN111506685A (zh) * 2020-03-24 2020-08-07 山东省国土测绘院 一种融合制图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1680118B (zh) * 2020-06-10 2023-04-18 四川易利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融合图形视觉表达的系统及方法
CN111680118A (zh) * 2020-06-10 2020-09-18 四川易利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融合图形视觉表达的系统及方法
CN112035465A (zh) * 2020-07-23 2020-12-04 山东省国土测绘院 一种地理空间数据归一化方法及系统
CN112085814A (zh) * 2020-09-07 2020-12-15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地图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085814B (zh) * 2020-09-07 2024-05-14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地图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435573B (zh) * 2020-11-24 2022-03-08 北京赛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自动驾驶仿真测试的地图绘制方法及装置
CN112435573A (zh) * 2020-11-24 2021-03-02 北京赛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自动驾驶仿真测试的地图绘制方法及装置
CN115438133A (zh) * 2022-05-07 2022-12-06 泰瑞数创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语义关系的地理实体几何表达方法
CN116188626A (zh) * 2023-03-16 2023-05-30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一种大比例尺地形图复杂符号的自动派生方法
CN116775788A (zh) * 2023-06-19 2023-09-19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信息中心 一种基于geotools工具修复多面中若干面相交的地理图像生成方法
CN116775788B (zh) * 2023-06-19 2024-03-26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信息中心 一种基于geotools工具修复多面中若干面相交的地理图像生成方法
CN117333585A (zh) * 2023-10-26 2024-01-02 山东省国土测绘院 一种基于矢量瓦片地图的注记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7333585B (zh) * 2023-10-26 2024-05-07 山东省国土测绘院 一种基于矢量瓦片地图的注记处理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22273B (zh) 2021-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22273A (zh) 一种图数可拆合制图方法及系统
US20200134915A1 (en) System for constructing urban design digital sand table
CN105825550B (zh) 顾及一致性的复杂三维建筑物模型剖切建模方法
CN105989198B (zh) 基于bim的公路参数化自动建模方法和系统
CN107393003A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三维房屋自动建模的方法与实现
CN104766366A (zh) 一种三维虚拟现实演示的建立方法
CN102314711A (zh) 矿产资源评价信息的三维可视化方法及其装置
CN104835202A (zh) 一种三维虚拟场景快速构建方法
Zhao Application of 3D CAD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hierarchical details
CN108765567A (zh) 一种用于构建城市设计数字化沙盘的系统
CN112184908A (zh) 基于Cesium实现倾斜摄影模型的3D Tiles格式模型包围盒数据生成方法
Sugihara et al.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3D building models from complicated building polygons
Yan et al. Description approaches and automated generalization algorithms for groups of map objects
Khayyal et al. Creation and spatial analysis of 3D city modeling based on GIS data
Zheng et al. A morphologically preserved multi-resolution TIN surface modeling and visualization method for virtual globes
CN105894553B (zh) 一种基于格栅选择的街巷空间形态布局方法
Zhang et al. A geometry and texture coupled flexible generalization of urban building models
Lee Geographic and cartographic contexts in generalization
Lee et al. Automating Generalization–Tools and Models
Gao et al. A procedural generation method of urban roads based on osm
Hajek Creation of information-rich 3D model i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case study at the castle kozel
Glander et al. Concepts for automatic generalization of virtual 3D landscape models
Turner Computer-assisted procedures to generate and evaluate regional highway alternatives
Wang et al. A 3-D city model data structure and its implementation in a relational database
Xi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simulation virtual reality simulation technology in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urban building communiti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