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19336B - 减振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载空调 - Google Patents

减振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载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19336B
CN108019336B CN201711247790.3A CN201711247790A CN108019336B CN 108019336 B CN108019336 B CN 108019336B CN 201711247790 A CN201711247790 A CN 201711247790A CN 108019336 B CN108019336 B CN 1080193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on
vibration damping
upper bracket
damping device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4779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19336A (zh
Inventor
徐义伟
杨阳
黄宗阳
韩雷
黄浩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71124779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19336B/zh
Publication of CN1080193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193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193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193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0027Pulsation and noise damping means
    • F04B39/0044Pulsation and noise damping means with vibration damping suppo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507Details, e.g. mounting arrangements, desaeration devices
    • B60H1/00514Details of air conditioning housings
    • B60H1/00521Mounting or fastening of components in housings, e.g. heat exchangers, fans, electronic regula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8Optimized components or subsystems, e.g. lighting, actively controlled gla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振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载空调,其中,减振装置包括:上支架;运动机构,位于上支架的下方,运动机构包括支撑件和移动件,移动件的第一端可移动地设置在支撑件上,移动件的第二端与上支架连接,上支架能够通过移动件相对支撑件在第一方向上移动;缓冲减振机构,用于缓冲减振,缓冲减振机构与移动件连接,移动件能够驱动缓冲减振机构在第二方向上移动,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具有夹角。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车载空调容易振动的问题。

Description

减振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载空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减振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载空调。
背景技术
车载空调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调节车内空气的温度,以为乘客提供一个舒适的车内环境。车载空调的压缩机是车载空调制冷系统的关键部件,与普通建筑空调压缩机相比,其运行工况非常恶劣。行车过程中压缩机运转速度的变化以及行驶中的颠簸振动,都增加了压缩机正常运行的难度,这对其性能和可靠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车载空调通常安装在汽车前端发动机附近,由于空间大小的限制,压缩机通常为卧式结构。车载空调的质量主要集中于压缩机,所以当车载空调自身运行以及汽车随着路况进行随机振动时的振动都会体现在压缩机上。尤其是在恶劣路况和在汽车的急刹车和启动阶段,车载空调的压缩机的振动会非常剧烈。这会导致车载空调整体晃动剧烈甚至发生结构断裂,进而影响车载空调的性能并容易产生噪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振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载空调,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车载空调容易振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振装置,包括:上支架;运动机构,位于上支架的下方,运动机构包括支撑件和移动件,移动件的第一端可移动地设置在支撑件上,移动件的第二端与上支架连接,上支架能够通过移动件相对支撑件在第一方向上移动;缓冲减振机构,用于缓冲减振,缓冲减振机构与移动件连接,移动件能够驱动缓冲减振机构在第二方向上移动,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具有夹角。
进一步地,移动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第一端与上支架连接,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缓冲减振机构铰接。
进一步地,运动机构还包括:销轴,第一连杆的第二端通过销轴与缓冲减振机构铰接;支撑件上设置有滑槽,销轴的端部位于滑槽内,销轴可在滑槽内滑动。
进一步地,缓冲减振机构包括:筒体;减振件,用于缓冲减振,减振件设置在筒体内,减振件可在筒体内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一端与移动件连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减振件连接。
进一步地,筒体具有空腔,空腔内具有可压缩流体,减振件为活塞,活塞通过压缩可压缩流体进行缓冲。
进一步地,缓冲减振机构还包括:第三连杆,第三连杆的第一端与移动件铰接,第三连杆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杆铰接。
进一步地,缓冲减振机构还包括:套筒,与筒体连接,第二连杆穿设在套筒内。
进一步地,减振装置还包括:下支架,支撑件与缓冲减振机构均设置在下支架上。
进一步地,上支架位于下支架的上方,上支架的中部设置有向下凹陷的第一凹槽,和/或,下支架的中部设置有向上凹陷的第二凹槽。
进一步地,第一方向为竖直方向,第二方向为水平方向。
进一步地,运动机构为两个,缓冲减振机构为两个,两个运动机构与两个缓冲减振机构一一对应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载空调,包括减振装置和压缩机,压缩机设置在减振装置的上支架上,其中,减振装置为上述提供的减振装置。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减振装置中设置运动机构和缓冲减振机构,在使用时将压缩机固定在上支架上并将下支架固定设置。当压缩机发生振动时,上支架相对于下支架竖向移动,由于运动机构和缓冲减振机构的设置,上支架的竖向移动可转换为缓冲减振机构的横向移动,并且缓冲减振机构能够缓冲上支架的竖向移动。这样压缩机的振动不易传递到下支架上,从而可以减小车载空调的整体振动。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减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上支架;20、运动机构;21、支撑件;22、移动件;23、销轴;30、缓冲减振机构;31、筒体;32、减振件;33、第二连杆;34、第三连杆;35、套筒;40、下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减振装置,该减振装置包括上支架10、运动机构20和缓冲减振机构30。其中,上支架10用于固定被减振的装置,例如压缩机。运动机构20位于上支架10的下方,运动机构20包括支撑件21和移动件22,移动件22的第一端可移动地设置在支撑件21上,移动件22的第二端与上支架10连接,上支架10能够通过移动件22相对支撑件21在第一方向上移动。缓冲减振机构30与移动件22连接,移动件22能够驱动缓冲减振机构30在第二方向上移动,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具有夹角。缓冲减振机构30能够对移动件22的移动进行缓冲,从而对上支架10进行缓冲。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将压缩机安装到减振装置的上支架10上,并将支撑件21固定设置,这样压缩机在发生振动时,压缩机的振动可通过移动件22带动上支架10在第一方向上移动,然后通过移动件22与缓冲减振机构30连接,移动件22可带动缓冲减振机构30在第二方向上移动,由于缓冲减振机构30具有缓冲减振的功能,因此缓冲减振机构30在移动的过程中可对移动件22的振动进行缓冲,从而对上支架10以及压缩机的振动进行缓冲。这样可以通过减振装置降低压缩机的振动幅度,从而可以降低车载空调的振动。这样能够防止车载空调发生结构破坏,从而保证车载空调的可靠性和性能。车载空调在发生振动时还容易将振动传递给与车载空调连接的其他零部件或与其他零部件发生碰撞,因此通过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还能够降低振动向其他零部件的传导,从而保证其他零部件的可靠性。
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具体方向以及两者之间的夹角可根据减振装置的安装位置以及减振需要进行设置。通常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比较容易发生竖直方向的振动,这样压缩机的振动容易传递给车载空调的壳体以及与车载空调连接的零部件,从而容易造成车载空调的壳体以及与车载空调连接的零部件的损坏。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一方向设置为竖直方向,并将第二方向设置为水平方向。这样压缩机在竖直方向的振动可通过运动机构20以及缓冲减振机构30转化为水平方向的振动,并且能够通过缓冲减振机构30进行缓冲。如此设置可以减少压缩机的振动向车载空调的壳体以及车辆的其他零部件的传递,从而对压缩机以及压缩机周围的零部件进行保护。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件22包括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第一端与上支架10连接,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缓冲减振机构30铰接。通过第一连杆与缓冲减振机构30的铰接可以便于实现移动方向的改变,从而将压缩机的振动从第一方向传递到第二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运动机构20还包括销轴23,第一连杆的第二端通过销轴23与缓冲减振机构30铰接,并且在支撑件21上设置有滑槽,销轴23的端部位于滑槽内,销轴23可在滑槽内滑动。通过销轴23与滑槽的配合可以对移动件22进行导向,从而减少压缩机的晃动,提高压缩机的稳定性。
如图1所示,缓冲减振机构30包括筒体31、减振件32和第二连杆33。其中,筒体31固定设置,减振件32用于缓冲减振,减振件32设置在筒体31内,减振件32可在筒体31内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二连杆33的一端与移动件22连接,第二连杆33的另一端与减振件32连接。这样可通过第二连杆33将压缩机的第一方向的振动转化为第二方向的振动,并通过减振件32对压缩机的振动进行缓冲。其中,减振件32可以设置为弹簧等缓冲结构件。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筒体31具有空腔,空腔内具有可压缩流体,减振件32为活塞,活塞通过压缩可压缩流体进行缓冲。如此设置在压缩机发生振动时可通过活塞对可压缩流体的压缩以及可压缩流体的反弹实现对运动的缓冲,从而对压缩机的振动进行缓冲。通过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起到良好的缓冲减振的效果。例如,可以将可压缩流体设置为压缩气体,这样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实现较好的减振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缓冲减振机构30还包括第三连杆34,第三连杆34的第一端与移动件22铰接,第三连杆34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杆33铰接。如此设置,可通过移动件22、第三连杆34以及第二连杆33的共同作用实现振动传递方向的改变,从而减少压缩机对其他零部件的冲击。这样可以在减缓压缩机的振动的同时减少对其他零部件的损害。而且,连杆机构结构简单,使用连杆机构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实现较好的转向和缓冲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缓冲减振机构30还包括套筒35,套筒35与筒体31连接,第二连杆33穿设在套筒35内。通过设置套筒35能够对第二连杆33进行导向,从而能够提高第二连杆33的运动稳定性以及装置的整体结构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减振装置还包括下支架40,支撑件21与缓冲减振机构30均设置在下支架40上。如此设置能够提高减振装置的结构强度以及稳定性。
具体地,上支架10位于下支架40的上方,上支架10的中部设置有向下凹陷的第一凹槽,压缩机可以安装在第一凹槽内。如此设置可以降低压缩机的重心,从而降低压缩机在振动时的幅度,减缓压缩机的振动。也可以在下支架40的中部设置向上凹陷的第二凹槽。这样可通过第二凹槽对其他零部件进行避让。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运动机构20设置为两个,并将缓冲减振机构30设置为两个,两个运动机构20与两个缓冲减振机构30一一对应设置。如此设置可以通过两个运动机构20以及两个缓冲减振机构30的共同作用提高对压缩机的缓冲减振的效果,从而可以进一步减缓压缩机以及车载空调的振动。而且,可以将两个缓冲减振机构30对称地设置在两个运动机构20之间,这样能够使减振装置更加紧凑,从而减小减振装置的占用空间。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空调,包括减振装置和压缩机,压缩机设置在减振装置的上支架10上,其中,减振装置为上述提供的减振装置。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将压缩机安装到减振装置的上支架10上,并将支撑件21固定设置,这样压缩机在发生振动时,压缩机的振动可通过移动件22带动上支架10在第一方向上移动,然后通过移动件22与缓冲减振机构30连接,移动件22可带动缓冲减振机构30在第二方向上移动,由于缓冲减振机构30具有缓冲减振的功能,因此缓冲减振机构30在移动的过程中可对移动件22的振动进行缓冲,从而对上支架10以及压缩机的振动进行缓冲。这样可以通过减振装置降低压缩机的振动幅度,从而可以降低车载空调的振动,以而保证车载空调的可靠性和性能。而且,通过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还能够降低振动向其他零部件的传导,从而保证其他零部件的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支架(10);
运动机构(20),位于所述上支架(10)的下方,所述运动机构(20)包括支撑件(21)和移动件(22),所述移动件(22)的第一端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撑件(21)上,所述移动件(22)的第二端与所述上支架(10)连接,所述上支架(10)能够通过所述移动件(22)相对所述支撑件(21)在第一方向上移动;
缓冲减振机构(30),用于缓冲减振,所述缓冲减振机构(30)与所述移动件(22)连接,所述移动件(22)能够驱动所述缓冲减振机构(30)在第二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之间具有夹角;
下支架(40),所述支撑件(21)与所述缓冲减振机构(30)均设置在所述下支架(40)上;
所述上支架(10)位于所述下支架(40)的上方,所述上支架(10)的中部设置有向下凹陷的第一凹槽,和/或,所述下支架(40)的中部设置有向上凹陷的第二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件(22)包括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上支架(10)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缓冲减振机构(30)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机构(20)还包括:
销轴(23),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销轴(23)与所述缓冲减振机构(30)铰接;
所述支撑件(21)上设置有滑槽,所述销轴(23)的端部位于所述滑槽内,所述销轴(23)可在所述滑槽内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减振机构(30)包括:
筒体(31);
减振件(32),用于缓冲减振,所述减振件(32)设置在所述筒体(31)内,所述减振件(32)可在所述筒体(31)内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第二连杆(33),所述第二连杆(33)的一端与所述移动件(22)连接,所述第二连杆(33)的另一端与所述减振件(3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31)具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具有可压缩流体,所述减振件(32)为活塞,所述活塞通过压缩所述可压缩流体进行缓冲。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减振机构(30)还包括:
第三连杆(34),所述第三连杆(34)的第一端与所述移动件(22)铰接,所述第三连杆(34)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杆(33)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减振机构(30)还包括:
套筒(35),与所述筒体(31)连接,所述第二连杆(33)穿设在所述套筒(35)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为竖直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水平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机构(20)为两个,所述缓冲减振机构(30)为两个,两个所述运动机构(20)与两个所述缓冲减振机构(30)一一对应设置。
10.一种车载空调,包括减振装置和压缩机,所述压缩机设置在所述减振装置的上支架(10)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装置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减振装置。
CN201711247790.3A 2017-11-30 2017-11-30 减振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载空调 Active CN1080193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47790.3A CN108019336B (zh) 2017-11-30 2017-11-30 减振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载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47790.3A CN108019336B (zh) 2017-11-30 2017-11-30 减振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载空调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19336A CN108019336A (zh) 2018-05-11
CN108019336B true CN108019336B (zh) 2023-08-25

Family

ID=62078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47790.3A Active CN108019336B (zh) 2017-11-30 2017-11-30 减振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载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19336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32881A (ja) * 1995-07-24 1997-02-04 Ohbayashi Corp 振動吸収台
CN202301738U (zh) * 2011-10-25 2012-07-04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压缩机减振支架及使用该减振支架的空调客车
CN103511536A (zh) * 2012-06-15 2014-01-15 繆莉敏 一种防过载液压平衡减震器
CN107289240A (zh) * 2017-07-20 2017-10-24 徐俊浩 一种矿山机械减震底座
CN107339367A (zh) * 2017-08-02 2017-11-10 赵桂华 一种减震调节型纺织机架
CN107370043A (zh) * 2017-08-31 2017-11-21 金浴 一种箱式变电站用多级高效减震底座
CN207568799U (zh) * 2017-11-30 2018-07-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减振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载空调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32881A (ja) * 1995-07-24 1997-02-04 Ohbayashi Corp 振動吸収台
CN202301738U (zh) * 2011-10-25 2012-07-04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压缩机减振支架及使用该减振支架的空调客车
CN103511536A (zh) * 2012-06-15 2014-01-15 繆莉敏 一种防过载液压平衡减震器
CN107289240A (zh) * 2017-07-20 2017-10-24 徐俊浩 一种矿山机械减震底座
CN107339367A (zh) * 2017-08-02 2017-11-10 赵桂华 一种减震调节型纺织机架
CN107370043A (zh) * 2017-08-31 2017-11-21 金浴 一种箱式变电站用多级高效减震底座
CN207568799U (zh) * 2017-11-30 2018-07-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减振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载空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19336A (zh) 2018-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19926B (zh) 稳定型减震装置
CN1148299C (zh) 悬挂装置
CN103693117B (zh) 载重汽车驾驶室后悬置装置
CN110864074A (zh) 一种电动汽车空调压缩机减震安装座
CN103016608B (zh) 减震装置
CN207568799U (zh) 减振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载空调
JP2016217786A (ja) 車両拘束装置
CN108019336B (zh) 减振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载空调
CN104763767A (zh) 机械臂支撑托架
CN104875571B (zh) 一种车辆用减振缓冲机构
CN208619584U (zh) 一种加强型汽车减震器
CN107487283B (zh) 一种汽车前部的安全减震车架结构
CN109372926A (zh) 一种新型独臂减震器
CN112721594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控制的汽车驾驶室顶棚防护控制装置
CN203637498U (zh) 载重汽车驾驶室后悬置装置
CN211423255U (zh) 一种设有固定销的减振器支架总成结构
CN211039508U (zh) 一种用于狭窄空间的减震器
CN205059766U (zh) 全浮式商用车驾驶室前悬置系统
CN109866724A (zh) 一种缓冲性强具有分散撞击力的汽车防撞梁
CN104963995A (zh) 一种机械悬臂的减震托架
KR102175412B1 (ko) 리프 스프링 충격 저감 장치
KR200156646Y1 (ko) 자동차의 엔진마운트
CN202029920U (zh) 载重汽车驾驶室前悬置
CN116292735B (zh) 一种具有双减震功能的汽车减震器
CN215059116U (zh) 一种变节距驾驶室减震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