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08875B - 一种控制光标移动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光标移动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08875B
CN108008875B CN201711181651.5A CN201711181651A CN108008875B CN 108008875 B CN108008875 B CN 108008875B CN 201711181651 A CN201711181651 A CN 201711181651A CN 108008875 B CN108008875 B CN 1080088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acter
floating layer
text editing
cursor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8165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08875A (zh
Inventor
毛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18165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08875B/zh
Publication of CN1080088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088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088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088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12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cursor appearance or behaviour, e.g. being affected by the presence of displayed obje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10Text processing
    • G06F40/166Editing, e.g. inserting or dele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控制光标移动的方法及终端设备,涉及终端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的光标移动方式无法准确的对光标进行移动的问题。该方法包括:显示文本编辑界面,文本编辑界面中包括文本编辑区,文本编辑区中包括光标和至少一个字符;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操作;在文本编辑界面上以预设透明度叠加显示字符浮层,字符浮层中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字符;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二操作;移动字符浮层,以使字符浮层中的第一目标位置以预设透明度与光标重叠显示;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三操作;控制光标移动到文本编辑区中的第二目标位置;其中,在字符浮层中目标字符到第一目标位置的向量与在文本编辑区中目标字符到第二目标位置的向量相同。本申请用于光标移动。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光标移动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光标移动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当用户操作手机等终端设备时,经常需要编辑文本,如编辑短信,填写表单等,而且,在一些情况下,用户还需要移动光标以调整文字编辑的位置。
参照图1所示,目前,在用户需要对文本编辑区1中的特定文字进行编辑时,可以在文本编辑区1内用手指拖动光标2以调整光标2的位置。然而,这种移动光标的方式虽然可以快速的对光标进行移动,但是由于手指与终端设备的屏幕的接触面相比于文字编辑框1中的文字3和光标2来说较大,手指会遮挡光标2的位置,因此移动过程中对光标的定位十分困难。例如:用户想要对与当前光标所在位置距离很近的文字进行编辑时,需要将光标移动很短距离,而手指与终端设备的屏幕的接触面积完全覆盖了光标当前所在位置以及移动后光标所在位置,因此用户无法准确的将光标移动至想要编辑文字的位置。即,现有的光标移动方式无法准确的对光标进行移动。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光标移动的方法及终端设备,用以解决现有的光标移动方式无法准确的对光标进行移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光标移动的方法,包括:
显示文本编辑界面,所述文本编辑界面中包括文本编辑区,所述文本编辑区中包括光标和至少一个字符;
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操作;
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在所述文本编辑界面上以预设透明度叠加显示字符浮层,所述字符浮层中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字符;
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二操作;
响应于所述第二操作,移动所述字符浮层,以使所述字符浮层中的第一目标位置以所述预设透明度与所述光标重叠显示;
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三操作;
响应于所述第三操作,控制所述光标移动到所述文本编辑区中的第二目标位置;
其中,在所述字符浮层中目标字符到所述第一目标位置的向量与在所述文本编辑区中所述目标字符到所述第二目标位置的向量相同。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文本编辑界面,所述文本编辑界面中包括文本编辑区,所述文本编辑区中包括光标和至少一个字符;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操作;
所述显示单元,还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在所述文本编辑界面上以预设透明度叠加显示字符浮层,所述字符浮层中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字符;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二操作;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移动所述字符浮层,以使所述字符浮层中的第一目标位置以所述预设透明度与所述光标重叠显示;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三操作;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三操作,控制所述光标移动到所述文本编辑区中的第二目标位置;
其中,在所述字符浮层中目标字符到所述第一目标位置的向量与在所述文本编辑区中所述目标字符到所述第二目标位置的向量相同。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显示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控制光标移动的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控制光标移动的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光标移动的方法,在用户需要移动文本编辑界面内显示的光标时,通过接收并响应用户的第一操作,在文本编辑界面上以预设透明度叠加显示字符浮层,且在字符浮层中显示文本编辑区内的全部字符,然后接收并响应用户的第二操作移动字符浮层,从而将字符浮层中的第一目标位置以预设透明度与光标重叠显示,最后接收并响应用户的第三操作控制光标移动到文本编辑区中的第二目标位置;由于用户无需直接按压并拖动光标来实现光标的移动,而是通过移动字符浮层来改变光标与目标文字的相对位置,从而控制光标移动到文本编辑区中目标位置,因此避免了手指与终端设备的屏幕的接触面覆盖光标位置,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准确的对光标进行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在终端设备上应用现有技术提供的控制光标移动的方法的界面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安卓操作系统的架构图一;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光标移动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光标移动的方法的应用界面示意图一;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光标移动的方法的应用界面示意图二;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光标移动的方法的应用界面示意图三;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光标移动的方法的应用界面示意图四;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光标移动的方法的应用界面示意图五;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光标移动的方法的应用界面示意图六;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光标移动的方法的应用界面示意图七;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光标移动的方法的应用界面示意图八;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光标移动的方法的应用界面示意图九;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光标移动的方法的应用界面示意图十;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光标移动的方法的应用界面示意图十一;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光标移动的方法的应用界面示意图十二;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对象的特定顺序。例如,第一操作和第二操作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操作,而不是用于描述操作的特定顺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现有技术中,用户想要对与当前光标所在位置距离很近的文字进行编辑时,需要将光标移动很短距离,而手指与终端设备的屏幕的接触面积完全覆盖了光标当前所在位置以及移动后光标所在位置,因此用户无法准确的将光标移动至想要编辑文字的位置。
为了解决该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光标移动的方法及终端设备。该控制光标移动的方法在用户需要移动文本编辑界面内显示的光标时,通过接收并响应用户的第一操作,在文本编辑界面上以预设透明度叠加显示字符浮层,且在字符浮层中显示文本编辑区内的全部字符,然后接收并响应用户的第二操作移动字符浮层,从而将字符浮层中的第一目标位置以预设透明度与光标重叠显示,最后接收并响应用户的第三操作控制光标移动到文本编辑区中的第二目标位置;由于用户无需直接按压并拖动光标来实现光标的移动,而是通过移动字符浮层来改变光标与目标文字的相对位置,从而控制光标移动到文本编辑区中目标位置,因此避免了手指与终端设备的屏幕的接触面覆盖光标位置,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准确的对光标进行移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光标移动的方法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为具有操作系统的终端设备。该操作系统可以为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也可以为iOS操作系统,还可以为其他可能的操作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下面以安卓操作系统为例,介绍一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光标移动的方法所应用的软件环境。
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能的安卓操作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在图2中,安卓操作系统的架构包括4层,分别为: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框架层、系统运行库层和内核层(具体可以为Linux内核层)。
其中,应用程序层包括安卓操作系统中的各个应用程序(包括系统应用程序和第三方应用程序)。
应用程序框架层是应用程序的框架,开发人员可以在遵守应用程序的框架的开发原则的情况下,基于应用程序框架层开发一些应用程序。
系统运行库层包括库(也称为系统库)和安卓操作系统运行环境。库主要为安卓操作系统提供其所需的各类资源。安卓操作系统运行环境用于为安卓操作系统提供软件环境。
内核层是安卓操作系统的操作系统层,属于安卓操作系统软件层次的最底层。内核层基于Linux内核为安卓操作系统提供核心系统服务和与硬件相关的驱动程序。
以安卓操作系统为例,本申请实施例中,开发人员可以基于上述如图2所示的安卓操作系统的系统架构,开发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快速启动应用程序的方法的软件程序,从而使得该快速启动应用程序的方法可以基于如图2所示的安卓操作系统运行。即处理器或者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在安卓操作系统中运行该软件程序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快速启动应用程序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终端设备,或者该终端设备还可以为其他类型的终端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实施例一、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光标移动的方法可以应用于移动终端,也可以应用于其他诸如具有操作系统的终端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光标移动的方法应用于手机为例,介绍该控制光标移动的方法。
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光标移动的方法,该控制光标移动的方法可以包括下述步骤S11)S17。
S11、手机显示文本编辑界面。
其中,文本编辑界面中包括文本编辑区,文本编辑区中包括光标和至少一个字符。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文本编辑界面可以为仅包括文本编辑区的显示界面,也可以为既包括文本编辑区还包括其他内容的显示界面。
示例性的,参照图4所示,图4中以文本编辑界面不仅包括文本编辑区41,而且还包括虚拟键盘、聊天记录等内容为例进行说明。其中,文本编辑区41中包括光标411和多个字符412。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光标可以位于文本编辑区最后一个字符的后方,也可以位于任意相邻两个字符之间,即,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光标可以文本编辑区域的任意位置。图4中以光标411位于文本编辑区41中的最后一个字符“样”的后方为例进行说明。
S12、手机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操作。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操作包括:用户在文本编辑界面中的按压操作;按压操作的按压时间长度大于预设阈值时间长度。
使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操作为按压操作,可以在用户想要对光标的位置进行移动时,方便快捷的输入第一操作进行触发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光标移动的方法,并且由于按压操作的按压时间长度大于预设阈值时间长度,所以还可以防止误动作的产生。
进一步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操作还可以是用户的其他触控操作,或者是用户输入的语音指令,或者是用户输入的特定手势。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特定手势可以为单击手势、滑动手势、压力识别手势、长按手势、面积变化手势、双按手势、双击手势中的任意一种。
S13、手机响应于第一操作,在文本编辑界面上以预设透明度叠加显示字符浮层,字符浮层中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字符。
具体的,由于用户在对字符浮层进行移动时需要以光标的位置作为参考,而光标显示于字符浮层下方的文本编辑界面上,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需要以预设透明度显示字符浮层。
可选的,预设透明度可以为大于或等与15%且小于或等于85%的任意透明度。
可选的,预设透明度可以为45%。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字符浮层可以显示与文本编辑区之内,也可以显示于本编辑区之外,还可以同时覆盖于文本编辑区以及文本编辑区以外的区域,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字符浮层中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字符是指字符浮层中包括文本编辑区中的全部文字。例如:文本编辑区包括光标和字符“今天天气怎么样”,则字符浮层中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字符是指字符浮层中包括字符“今天天气怎么样”。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文本编辑界面上以预设透明度叠加显示字符浮层时,文本编辑区中的字符可以保持不变,但为了更加清晰的示出附图效果,本发明实施例在显示字符浮层的附图中均未示出文本编辑区中的字符,但这并不能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实际应用中,显示字符浮层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保持文本编辑区中的字符可以保持不变,或者使文本编辑区中的字符暂时不显示。
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上述步骤13具体可以为:响应于第一操作,在文本编辑界面上以45%透明度叠加显示字符浮层51。其中,字符浮层51内包含文本编辑区内的全部字符(且字符浮层51中各字符均与文本编辑区中对应字符重叠显示。
S14、手机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二操作。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操作可以是用户对字符浮层拖动操作,或者是用户对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方向调整操作,或者是用户输入的语音指令,或者是用户输入的特定手势。同样,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特定手势可以为单击手势、滑动手势、压力识别手势、长按手势、面积变化手势、双按手势、双击手势中的任意一种。
S15、手机响应于第二操作,移动字符浮层,以使字符浮层中的第一目标位置以预设透明度与光标重叠显示。
具体的,在移动字符浮层之前,光标显示于文本编辑界面中的某个位置,当用户输入第二操作时,字符浮层在文本编辑界面内移动,光标与文本编辑界面中相对静止,因此字符浮层与光标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从而使字符浮层与光标重叠显示。例如:第二操作为用户对字符浮层的向上拖动操作,在用户输入第二操作时,字符浮层随着第二操作在文本编辑界面中逐字向上移动。当第二操作结束时,字符浮层中与光标重叠显示的位置即为字符浮层中的第一目标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操作可以为一次操作,例如:用户将字符浮层向上拖动一定距离;也可以为多次操作,例如:用户首先将字符浮层向上拖动一定距离,然后再将字符浮层向右拖动一定距离。
可选的,第二操作包括:用户对字符浮层的拖动操作。
当第二操作为用户对字符浮层的拖动操作时,上述步骤S13中移动字符浮层,具体可以为:根据拖动操作的距离和方向移动字符浮层。
以下参照附图对第二操作为用户对字符浮层的拖动操作时,根据拖动操作的距离和方向移动字符浮层的实现过程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字符浮层51中显示的字符内容为“控制光移动的方法”,用户想要通过在“光”字后方添加“标”字将字符内容修改为“控制光标移动的方法”,因此首先需要将光标移动至“光”字的后方,即字符浮层的第一目标位置60为“光”字后方的位置。基于当前光标411的位置,若要使第一目标位置60与光标411重叠显示,需要将字符浮层51向右拖动五个字符的距离,因此如图6所示,用户可以拖动字符浮层51向右移动五个字符的距离,从而使第一目标位置60与光标411重叠显示。通过第二操作拖动字符浮层51后,字符浮层51可以如图7所示,第一目标位置60与光标411重叠显示。
进一步的,如图8所示,字符浮层51中显示的字符内容为“本申请提供一种控光标移动的方法及终端设备,涉及终端技术领域”,用户想要通过在“控”字后方添加“制”字将字符内容修改为“本申请提供一种控制光标移动的方法及终端设备,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因此首先需要将光标移动至“控”字的后方,即字符浮层的第一目标位置80为“控”字后方的位置。基于当前光标411的位置,若要使第一目标位置80与光标411重叠显示,需要将字符浮层51向右拖动1个字符的距离以及向下拖动2个字符的距离,因此用户可以先将字符浮层51向右拖动1个字符的距离,再将字符浮层51向下拖动2个字符的距离;或者先将字符浮层51向下拖动2个字符的距离,再将字符浮层51向右拖动1个字符的距离;或者直接将字符浮层51向右下方拖动。示例性的,如图8所示,图8中以用户先将字符浮层51向右拖动1个字符的距离,再将字符浮层51向下拖动2个字符的距离为例进行说明。通过第二操作拖动字符浮层51后,字符浮层51的位置可以如图9所示,第一目标位置80与光标41重叠显示。
可选的,第二操作包括:用户对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方向的调整操作。
当第二操作为用户对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方向的调整操作时,上述步骤S13中移动字符浮层,具体可以为:根据调整后所述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方向移动字符浮层。
以下参照附图对第二操作为用户对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方向的调整操作时,根据调整后所述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方向移动字符浮层的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10所示,字符浮层51中显示的字符内容为“今天天气狠好”,用户想要通过将“狠”字删除,并在“气”字后方添加“很”字将字符内容修改为“今天天气很好”,因此首先需要将光标移动至“狠”字的后方,即字符浮层的第一目标位置100为“狠”字后方的位置。基于当前光标411的位置,若要使第一目标位置100与光标411重叠显示,需要使字符浮层51向右移动1个字符的距离,因此如图10所示,用户可以调整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方向,重力感应方向指向光标右侧。此时,字符浮层根据重力感应方向逐渐向手机右侧移动,当字符浮层中的第一目标位置100与光标411重叠显示时,使手机各方向上的重力感应均为零,从而结束第二操作。通过第二操作移动字符浮层51后,字符浮层51的位置可以如图11所示,第一目标位置100与光标411重叠显示。
由于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调整重力感应方向来移动字符浮层,所以可以便于用户单手操作终端设备来控制光标移动,因此可以进一步的提升用户的体验。
S16、手机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三操作。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三操作可以是用户在当前显示界面输入触控操作,或者是用户输入的语音指令,或者是用户输入的特定手势。同样,特定手势可以为单击手势、滑动手势、压力识别手势、长按手势、面积变化手势、双按手势、双击手势中的任意一种。
此外,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操作还可以是结束第二操作的操作。例如:第二操作为用户对字符浮层的拖动操作,当用户手指离开字符浮层时,第二操作终止,同时手机接收该户手指离开字符浮层的操作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三操作。
S17、手机响应于第三操作,控制光标移动到文本编辑区中的第二目标位置。
其中,在字符浮层中目标字符到第一目标位置的向量与在文本编辑区中目标字符到第二目标位置的向量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目标字符是指特定一个或多个特定字符,但并不限定于该一个或多个特定字符显示的位置。例如:文本编辑区和字符浮层内均显示有字符“今天天气怎么样”,目标字符为“气”,则文本编辑区和字符浮层内的“气”字均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目标字符。
上述实施例中,在字符浮层中目标字符到第一目标位置的向量与在文本编辑区中目标字符到第二目标位置的向量相同,是指在字符浮层中目标字符到第一目标位置的距离与在文本编辑区中目标字符到第二目标位置的距离相同,且在字符浮层中目标字符到第一目标位置的方向与在文本编辑区中目标字符到第二目标位置的方向相同。
可选的,上述步骤S17中控制光标移动到文本编辑区中的第二目标位置,可以包括如下步骤a)c。
a、获取字符浮层中目标字符到第一目标位置的向量。
示例性的,如图12所示,字符浮层51中的目标字符为“制”字,字符浮层的第一目标位置为120,则字符浮层51中目标字符到第一目标位置120的向量如图中向量
Figure GDA0001550556520000071
所示。
b、根据文本编辑区中目标字符的位置和字符浮层中目标字符到第一目标位置的向量确定第二目标位置。
具体的,第二目标位置即为以文本编辑区中的目标字符为起点,移动字符浮层中目标字符到第一目标位置的向量后所指示的位置。
示例性的,如图13所示,文本编辑区41中的目标字符同样为“制”字,字符浮层51中目标字符到第一目标位置120的向量为图12所示的向量
Figure GDA0001550556520000072
则第二目标位置为以目标字符“制”为起点,经过移动向量
Figure GDA0001550556520000073
后所指示的位置即为第二目标位置130。
c、将光标移动至第二目标位置。
上述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光标移动到文本编辑区中的第二目标位置的方法,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准确的将光标移动至第二目标位置。
可选的,当移动字符浮层前,字符浮层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字符与所述文本编辑区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字符一一对应重叠显示时,上述步骤S17中控制光标移动到文本编辑区中的第二目标位置,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Ⅰ、Ⅱ。
其中,字符浮层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字符与所述文本编辑区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字符一一对应重叠显示具体是指:字符浮层中的各字符均与文本编辑区中的对应字符重叠显示。例如:字符浮层中包括字符“ABCD”,文本编辑区中也包括字符“ABCD”,则字符浮层中的“A”与文本编辑区中的“A”重叠显示,字符浮层中的“B”与文本编辑区中的“B”重叠显示,字符浮层中的“C”与文本编辑区中的“C”重叠显示(字符浮层中的“D”与文本编辑区中的“D”重叠显示。
Ⅰ、获取移动字符浮层后字符浮层的第一位移。
即,获取从响应于第一操作时字符浮层的初始的显示位置到字符浮层中的第一目标位置与光标重叠显示时的字符浮层的最终显示位置的位移。
示例性的,如图14所示,响应于第一操作时字符浮层的初始的显示位置(即为移动移动字符浮层前,字符浮层的位置)为141,字符浮层中的第一目标位置与光标重叠显示时字符浮层的最终显示位置(即为移动移动字符浮层后,字符浮层的位置)为142,则移动字符浮层后字符浮层的第一位移如图中位移
Figure GDA0001550556520000074
所示。
Ⅱ、控制光标在文本编辑区中移动第二位移,以使光标移动到第二目标位置。
其中,第一位移与第二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即,以光标当前位置为起点移动光标,使光标移动大小与第一位移相等,方向与第一位移相反的位移。
示例性的,如图15所示,光标411当前位置为起点移动光标411,使光标产生大小与第一位移
Figure GDA0001550556520000075
相等,方向与第一位移
Figure GDA0001550556520000076
相反的第二位移
Figure GDA0001550556520000077
从而将光标移动至第二目标位置150。
上述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控制光标移动到文本编辑区中的第二目标位置的方法,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准确的将光标移动至第二目标位置。
实施例二、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具体的,参照图16所示,该终端设备160,包括:
显示单元161,用于显示文本编辑界面,所述文本编辑界面中包括文本编辑区,所述文本编辑区中包括光标和至少一个字符。
接收单元162,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操作。
所述显示单元161,还用于响应于所述接收单元162接收的所述第一操作,在所述文本编辑界面上以预设透明度叠加显示字符浮层,所述字符浮层中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字符。
所述接收单元162,还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二操作。
所述处理单元163,用于响应于所述接收单元162接收的所述第二操作,移动所述显示单元显示的所述字符浮层,以使所述字符浮层中的第一目标位置以所述预设透明度与所述光标重叠显示。
所述接收单元162,还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三操作。
所述处理单元163,还用于响应于所述接收单元162接收的所述第三操作,控制所述光标移动到所述显示单元显示的所述文本编辑区中的第二目标位置。
其中,在所述字符浮层中目标字符到所述第一目标位置的向量与在所述文本编辑区中所述目标字符到所述第二目标位置的向量相同。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163,具体用于获取所述字符浮层中所述目标字符到所述第一目标位置的向量;根据所述文本编辑区中所述目标字符的位置和所述字符浮层中所述目标字符到所述第一目标位置的向量确定所述第二目标位置;将所述光标移动至所述第二目标位置。
可选的,当移动所述字符浮层前,所述字符浮层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字符与所述文本编辑区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字符一一对应重叠显示时,所述处理单元163,具体用于获取移动所述字符浮层后所述字符浮层的第一位移;控制所述光标在所述文本编辑区中移动第二位移,以使所述光标移动到所述第二目标位置;其中,所述第一位移与所述第二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可选的,所述第一操作包括:;用户在所述文本编辑界面中的按压操作;所述按压操作的按压时间长度大于预设阈值时间长度。
可选的,所述第二操作包括:用户对所述字符浮层的拖动操作;
所述处理单元163,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拖动操作的距离和方向移动所述字符浮层。
可选的,所述第二操作包括:用户对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方向的调整操作;
所述处理单元163,具体用于根据调整后所述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方向移动所述字符浮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能够实现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控制光标移动的方法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本申请提供的终端设备,在用户需要移动文本编辑界面内显示的光标时,通过接收并响应用户的第一操作,在文本编辑界面上以预设透明度叠加显示字符浮层,且在字符浮层中显示文本编辑区内的全部字符,然后接收并响应用户的第二操作移动字符浮层,从而将字符浮层中的第一目标位置以预设透明度与光标重叠显示,最后接收并响应用户的第三操作控制光标移动到文本编辑区中的第二目标位置;由于用户无需直接按压并拖动光标来实现光标的移动,而是通过移动字符浮层来改变光标与目标文字的相对位置,从而控制光标移动到文本编辑区中目标位置,因此避免了手指与终端设备的屏幕的接触面覆盖光标位置,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准确的对光标进行移动。
实施例三、
图17为实现本申请各个实施例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17所示,该终端设备10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101、网络模块102、音频输出单元103、输入单元104、传感器105、显示单元106、用户输入单元107、接口单元108、存储器109、处理器110、以及电源111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7中示出的终端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的限定,终端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终端、可穿戴设备、以及计步器等。
其中,显示单元106用于显示文本编辑界面以及响应于第一操作在文本编辑界面上以预设透明度叠加显示字符浮层,其中,文本编辑界面中包括文本编辑区,文本编辑区中包括光标和至少一个字符;字符浮层中包括至少一个字符;
用户输入单元107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操作、第二操作以及第三操作。
处理器110,用于响应于第二操作,移动字符浮层,以使字符浮层中的第一目标位置以预设透明度与光标重叠显示;响应于第三操作控制光标移动到文本编辑区中的第二目标位置;其中,在字符浮层中目标字符到第一目标位置的向量与在文本编辑区中目标字符到第二目标位置的向量相同。
本申请提供的终端设备,在用户需要移动文本编辑界面内显示的光标时,通过接收并响应用户的第一操作,在文本编辑界面上以预设透明度叠加显示字符浮层,且在字符浮层中显示文本编辑区内的全部字符,然后接收并响应用户的第二操作移动字符浮层,从而将字符浮层中的第一目标位置以预设透明度与光标重叠显示,最后接收并响应用户的第三操作控制光标移动到文本编辑区中的第二目标位置;由于用户无需直接按压并拖动光标来实现光标的移动,而是通过移动字符浮层来改变光标与目标文字的相对位置,从而控制光标移动到文本编辑区中目标位置,因此避免了手指与终端设备的屏幕的接触面覆盖光标位置,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准确的对光标进行移动。
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射频单元101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具体的,将来自基站的下行数据接收后,给处理器110处理;另外,将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射频单元101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此外,射频单元101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系统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
终端设备通过网络模块102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如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
音频输出单元103可以将射频单元101或网络模块102接收的或者在存储器109中存储的音频数据转换成音频信号并且输出为声音。而且,音频输出单元103还可以提供与终端设备100执行的特定功能相关的音频输出(例如,呼叫信号接收声音、消息接收声音等等)。音频输出单元103包括扬声器、蜂鸣器以及受话器等。
输入单元104用于接收音频或视频信号。输入单元10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Processing Unit,GPU)1041和麦克风1042,图形处理器10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显示在显示单元106上。经图形处理器1041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09(或其它存储介质)中或者经由射频单元101或网络模块102进行发送。麦克风1042可以接收声音,并且能够将这样的声音处理为音频数据。处理后的音频数据可以在电话通话模式的情况下转换为可经由射频单元101发送到移动通信基站的格式输出。
终端设备100还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105,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106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终端设备100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106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终端设备姿态(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传感器105还可以包括指纹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虹膜传感器、分子传感器、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在此不再赘述。
显示单元106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显示单元106可包括显示面板10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1061。
用户输入单元107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终端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用户输入单元107包括触控面板10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1072。触控面板107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1071上或在触控面板1071附近的操作)。触控面板10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110,接收处理器11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1071。除了触控面板1071,用户输入单元107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107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10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触控面板1071可覆盖在显示面板1061上,当触控面板107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11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11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106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17中,触控面板1071与显示面板106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终端设备的输入和输出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1071与显示面板1061集成而实现终端设备的输入和输出功能,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接口单元108为外部装置与终端设备100连接的接口。例如,外部装置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头戴式耳机端口、外部电源(或电池充电器)端口、有线或无线数据端口、存储卡端口、用于连接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I/O)端口、视频I/O端口、耳机端口等等。接口单元108可以用于接收来自外部装置的输入(例如,数据信息、电力等等)并且将接收到的输入传输到终端设备100中的一个或多个元件或者可以用于在终端设备100和外部装置之间传输数据。
存储器10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存储器109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109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处理器110是终端设备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终端设备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09中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09中的数据,执行终端设备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终端设备进行整体监控。处理器1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可选的,处理器11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10中。
终端设备1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111(比如电池),可选的,电源111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另外,终端设备100包括一些未示出的功能模块,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参照图1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181、存储器182、显示器183以及存储在存储器182上并可在处理器18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181执行时实现上述控制光标移动的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控制光标移动的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均用于执行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8)

1.一种控制光标移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文本编辑界面,所述文本编辑界面中包括文本编辑区,所述文本编辑区中包括光标和至少一个字符;
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包括:用户在所述文本编辑界面中的按压操作,所述按压操作的按压时间长度大于预设阈值时间长度;
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在所述文本编辑界面上以预设透明度叠加显示字符浮层,所述字符浮层中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字符;
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二操作;
响应于所述第二操作,移动所述字符浮层,以使所述字符浮层中的第一目标位置以所述预设透明度与所述光标重叠显示;
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三操作;
响应于所述第三操作,在所述字符浮层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字符与所述文本编辑区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字符一一对应重叠显示的情况下,获取移动所述字符浮层后所述字符浮层的第一位移,控制所述光标在所述文本编辑区中移动第二位移,以使所述光标移动到所述文本编辑区中的第二目标位置;
其中,在所述字符浮层中目标字符到所述第一目标位置的向量与在所述文本编辑区中所述目标字符到所述第二目标位置的向量相同,所述第一位移与所述第二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操作包括:用户对所述字符浮层的拖动操作;
所述移动所述字符浮层,包括:
根据所述拖动操作的距离和方向移动所述字符浮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操作包括:用户对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方向的调整操作;
所述移动所述字符浮层,包括:
根据调整后所述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方向移动所述字符浮层。
4.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文本编辑界面,所述文本编辑界面中包括文本编辑区,所述文本编辑区中包括光标和至少一个字符;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包括:用户在所述文本编辑界面中的按压操作,所述按压操作的按压时间长度大于预设阈值时间长度;
所述显示单元,还用于响应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第一操作,在所述文本编辑界面上以预设透明度叠加显示字符浮层,所述字符浮层中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字符;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二操作;
处理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第二操作,移动所述显示单元显示的所述字符浮层,以使所述字符浮层中的第一目标位置以所述预设透明度与所述光标重叠显示;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三操作;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响应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第三操作,在所述字符浮层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字符与所述文本编辑区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字符一一对应重叠显示的情况下,获取移动所述字符浮层后所述字符浮层的第一位移,控制所述光标在所述文本编辑区中移动第二位移,以使所述光标移动到所述显示单元显示的所述文本编辑区中的第二目标位置;
其中,在所述字符浮层中目标字符到所述第一目标位置的向量与在所述文本编辑区中所述目标字符到所述第二目标位置的向量相同,所述第一位移与所述第二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操作包括:用户对所述字符浮层的拖动操作;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拖动操作的距离和方向移动所述字符浮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操作包括:用户对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方向的调整操作;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调整后所述终端设备的重力感应方向移动所述字符浮层。
7.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显示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光标移动的方法的步骤。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光标移动的方法的步骤。
CN201711181651.5A 2017-11-23 2017-11-23 一种控制光标移动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Active CN1080088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81651.5A CN108008875B (zh) 2017-11-23 2017-11-23 一种控制光标移动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81651.5A CN108008875B (zh) 2017-11-23 2017-11-23 一种控制光标移动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08875A CN108008875A (zh) 2018-05-08
CN108008875B true CN108008875B (zh) 2020-03-27

Family

ID=620534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81651.5A Active CN108008875B (zh) 2017-11-23 2017-11-23 一种控制光标移动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0887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17754B2 (en) 2011-08-05 2016-08-16 P4tents1, LLC User interface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23789A (zh) * 2009-09-22 2011-04-20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选取方法及系统
CN105468227A (zh) * 2014-09-12 2016-04-06 北京畅游天下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页中信息展示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11787B (zh) * 2013-04-18 2018-09-28 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 一种在触摸屏界面上实现文本编辑的方法和装置
CN104657077A (zh) * 2015-02-09 2015-05-27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光标的方法
CN105404444B (zh) * 2015-11-26 2019-07-05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光标移动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23789A (zh) * 2009-09-22 2011-04-20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选取方法及系统
CN105468227A (zh) * 2014-09-12 2016-04-06 北京畅游天下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页中信息展示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08875A (zh) 2018-05-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61574B (zh) 一种对象分享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851051B (zh) 一种对象分享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062105B (zh) 一种界面显示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8763317B (zh) 一种辅助选取图片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0874147B (zh) 一种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142723B (zh) 图标移动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142991A (zh) 一种应用功能页面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9871164B (zh) 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0658971B (zh) 一种截屏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9032486B (zh)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9085968B (zh) 一种截屏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9491738B (zh) 一种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9408072B (zh) 一种应用程序删除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9933252B (zh) 一种图标移动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8536509B (zh) 一种应用分身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920069B (zh) 一种触控操作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08681427B (zh) 一种访问权限控制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0908554B (zh) 长截图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0049486B (zh) 一种sim卡选择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1026350A (zh)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190517B (zh) 分屏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012151B (zh) 一种信息显示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8833791B (zh) 一种拍摄方法和装置
CN108984062B (zh) 一种内容显示方法、终端
CN111090529A (zh) 共享信息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