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01300A - 充电用电网线结构 - Google Patents

充电用电网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01300A
CN108001300A CN201711462183.9A CN201711462183A CN108001300A CN 108001300 A CN108001300 A CN 108001300A CN 201711462183 A CN201711462183 A CN 201711462183A CN 108001300 A CN108001300 A CN 1080013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d line
clamping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hook
clamping lim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6218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志男
张国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146218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01300A/zh
Publication of CN1080013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013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MPOWER SUPPLY LINES, AND DEVICES ALONG RAILS, FOR ELECTRICALLY- PROPELLED VEHICLES
    • B60M1/00Power supply lines for contact with collector on vehicle
    • B60M1/12Trolley lin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0M1/13Trolley wi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MPOWER SUPPLY LINES, AND DEVICES ALONG RAILS, FOR ELECTRICALLY- PROPELLED VEHICLES
    • B60M1/00Power supply lines for contact with collector on vehicle
    • B60M1/02Details
    • B60M1/04Mechanical protection of line; Protection against contact by living be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充电用电网线结构,涉及车辆充电领域,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电网线之间的距离缩短后容易发生触碰短路的技术问题。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充电用电网线结构,包括第一电网线、第二电网线和防短路间隔件;其中,所述第一电网线和所述第二电网线通过所述防短路间隔件保持间隔、且两者之间的间隔为100mm至300mm。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有防短路间隔件使第一电网线和第二电网线之间保持间隔,从而可以防止第一电网线和第二电网线发生触碰短路事故,安全性较高。

Description

充电用电网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充电技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充电用电网线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集电技术的发展,通过架空电网对车辆进行充电的技术也逐渐得到应用。目前,车辆一般是通过双集电杆结构从电网线采集电能。随着技术的发展,具有单集电杆结构的集电器也逐渐被设计开发出来。对于单集电杆结构的集电器,由于集电杆数量的减少,使得外部两根电网线之间的距离可以得到缩短。然而,两根电网线之间的距离缩短后就发生触碰而导致短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充电用电网线结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电网线之间的距离缩短后容易发生触碰短路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用电网线结构,包括第一电网线和第二电网线;所述充电用电网线结构还包括防短路间隔件;
其中,所述第一电网线和所述第二电网线通过所述防短路间隔件保持间隔、且两者之间的间隔为100mm至300mm。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在前述的充电用电网线结构中,可选的,所述防短路间隔件包括绝缘底座、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均设置在所述绝缘底座上;
所述防短路间隔件通过所述第一夹持件夹持所述第一电网线、且通过所述第二夹持件夹持所述第二电网线;
其中,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间隔设置,以将所述第一电网线和所述第二电网线分隔开。
在前述的充电用电网线结构中,可选的,所述第一夹持件夹持在所述第一电网线的上部;
和/或,所述第二夹持件夹持在所述第二电网线的上部。
在前述的充电用电网线结构中,可选的,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为具有相同结构的夹持件。
在前述的充电用电网线结构中,可选的,所述第一电网线的第一侧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电网线的第二侧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相背;
所述第一夹持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槽相适配的第一卡勾、和与所述第二卡槽相适配的第二卡勾;所述第一卡勾与所述第一卡槽卡接、且所述第二卡勾与所述第二卡槽卡接;
其中,所述第一卡勾与所述第二卡勾相互配合,以将所述第一电网线夹持固定。
在前述的充电用电网线结构中,可选的,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
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均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绝缘底座上;
其中,所述第一夹持臂具有所述的第一卡勾,所述第二夹持臂具有所述的第二卡勾。
在前述的充电用电网线结构中,可选的,所述绝缘底座上设有连接部;
所述第一夹持臂位于所述连接部的一侧,所述第二夹持臂位于所述连接部的相背的另一侧;
所述充电用电网线结构还包括可拆卸的锁固件,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通过所述锁固件相互固定、且夹持在所述连接部上。
在前述的充电用电网线结构中,可选的,所述锁固件为螺纹件,所述充电用电网线结构还包括贯穿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的螺纹孔;
所述螺纹件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孔内,以将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锁紧固定。
在前述的充电用电网线结构中,可选的,所述连接部上具有相背的第一卡台和第二卡台;
所述第一夹持臂的背离所述第一卡勾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卡台配合的第三卡勾;所述第二夹持臂的背离所述第二卡勾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二卡台配合的第四卡勾。
在前述的充电用电网线结构中,可选的,所述连接部呈杆状、且具有方形的截面轮廓;所述连接部的上端为所述方形的顶角,以在所述顶角的两侧形成所述的第一卡台和第二卡台;
和/或,所述绝缘底座上设有U形臂,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所述U形臂的开口处。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充电用电网线结构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由于有防短路间隔件使第一电网线和第二电网线之间保持间隔,从而可以防止第一电网线和第二电网线发生触碰短路事故,安全性较高。
另外,两根电网线可以通过防短路间隔件形成刚性框架结构,使得两根电网线之间的间隔能够保持稳定,并且两根电网线之间的高度误差相对较小,如此,电网线与集电头对接时电网线上的压力会更加均匀。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用电网线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短路间隔件与第一电网线和第二电网线连接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和锁固件三者的相对位置关系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短路间隔件与第一电网线和第二电网线连接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绝缘底座;11、防水凸檐;12、U形臂;101、第一卡槽;102、第二卡槽;2、第一夹持件;21、第一夹持臂;22、第二夹持臂;201、第一卡勾;202、第二卡勾;203、第三卡勾;204、第四卡勾;3、第二夹持件;4、连接部;41、第一卡台;42、第二卡台;5、锁固件;10、第一电网线;20、第二电网线;30、防短路间隔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充电用电网线结构,包括第一电网线10、第二电网线20和防短路间隔件30。其中,第一电网线10和第二电网线20通过防短路间隔件30保持间隔、且两者之间的间隔为100mm至300mm。优选的,第一电网线10与第二电网线20之间的间隔为200mm。
在上述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由于有防短路间隔件30使第一电网线10和第二电网线20之间保持间隔,从而可以防止第一电网线10和第二电网线20发生触碰短路事故,安全性较高。
另外,上述间隔较短的电网线与具有单集电杆的集电器配合使用,可以极大地简化充电用电网线结构的结构,降低成本。
如图1所示,上述防短路间隔件3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且沿第一电网线10和第二电网线20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以提高第一电网线10和第二电网线20的防短路间隔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前述的防短路间隔件30可以包括绝缘底座1、第一夹持件2和第二夹持件3。第一夹持件2和第二夹持件3均设置在绝缘底座1上。防短路间隔件30通过第一夹持件2夹持第一电网线10、且通过第二夹持件3夹持第二电网线20。其中,第一夹持件2和第二夹持件3间隔设置,以将第一电网线10和第二电网线20分隔开。在本示例中,第一夹持件2和第二夹持件3之间由于有绝缘底座1的缘故,从而可以隔绝第一电网线10和第二电网线20,防止第一电网线10与第二电网线20之间发生短路。
进一步的,如图2和图3所示,前述的第一夹持件2可以夹持在第一电网线10的上部,如此具有不影响第一电网线10的下部与集电器上的导电触头对接的技术效果。
同样的,如图2和图3所示,前述的第二夹持件3也可以夹持在第二电网线20的上部,如此具有不影响第二电网线20的下部与集电器上的导电触头对接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前述的第一夹持件2和第二夹持件3可以为具有相同结构的夹持件,以减少零件的类型,节省加工成本。
进一步的,如图3和图4所示,前述第一电网线10的第一侧可以设有第一卡槽101,第一电网线10的第二侧可以设有第二卡槽102。第一侧与第二侧相背。如图3所示,第一侧可以为第一电网线10的左侧,第二侧可以为第一电网线10的右侧。第一夹持件2上设有与第一卡槽101相适配的第一卡勾201、和与第二卡槽102相适配的第二卡勾202。第一卡勾201与第一卡槽101卡接、且第二卡勾202与第二卡槽102卡接。其中,第一卡勾201与第二卡勾202相互配合,以将第一电网线10夹持固定。在本示例中,第一卡勾201和第二卡勾202两者不仅将第一电网线10夹持固定,还各自勾住第一电网线10的一侧,如此可以防止第一电网线10从第一卡勾201和第二卡勾202之间松脱。
优选的,上述的第一卡槽101和第二卡槽102两者均贯穿第一电网线10的两端,如此具有方便加工的技术效果。
如图3所示,上述的第一卡槽101和第二卡槽102两者可以对称设置,第一卡槽101和第二卡槽102两者可以相互配合在第一电网线10上形成燕尾结构,以提高第一卡勾201和第二卡勾202的夹持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3和图4所示,前述的第一夹持件2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臂21和第二夹持臂22。第一夹持臂21和第二夹持臂22均可拆卸地安装在绝缘底座1上。其中,第一夹持臂21具有前述的第一卡勾201,第二夹持臂22具有前述的第二卡勾202。在本示例中,由于第一夹持臂21和第二夹持臂22均可相对绝缘底座1拆卸,从而方便了第一夹持臂21的第一卡勾201与第一电网线10的第一卡槽101的卡接和拆卸,也方便了第二夹持臂22的第二卡勾202与第一电网线10的第二卡槽102的卡接和拆卸。
进一步的,如图3和图4所示,前述的绝缘底座1上可以设有连接部4。第一夹持臂21位于连接部4的一侧,第二夹持臂22位于连接部4的相背的另一侧。本发明的充电用电网线结构还可以包括可拆卸的锁固件5。第一夹持臂21和第二夹持臂22通过锁固件5相互固定、且夹持在连接部4上。在本示例中,第一夹持臂21和第二夹持臂22两者与绝缘底座1上连接部4的装配相对较简单,装配效率较高。
优选的,如图3和图4所示,前述的锁固件5可以为螺纹件,比如螺母等。本发明的充电用电网线结构还包括贯穿第一夹持臂21和第二夹持臂22的螺纹孔。前述的螺纹件螺纹连接在螺纹孔内,以将第一夹持臂21和第二夹持臂22锁紧固定。
进一步的,如图3和图4所示,前述的连接部4上可以具有相背的第一卡台41和第二卡台42。第一夹持臂21的背离第一卡勾201的一端设有与第一卡台41配合的第三卡勾203。第二夹持臂22的背离第二卡勾202的一端设有与第二卡台42配合的第四卡勾204。其中,第三卡勾203与第一卡台41卡接,第四卡勾204与第二卡台42卡接,如此具有防止连接部4从第三卡勾203与第四卡勾204之间松脱的技术效果。
优选的,如图3所示,前述的连接部4可以呈杆状、且具有方形的截面轮廓。连接部4的上端为方形的顶角,以在该顶角的两侧形成前述的第一卡台41和第二卡台42。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前述的绝缘底座1上可以设有U形臂12。前述的连接部4设置在U形臂12的开口处,以在U形臂12的内部留出足够的空间供第一夹持臂21和第二夹持臂22夹持连接部4。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前述的绝缘底座1上可以设有防水凸檐11,从而在雨天绝缘底座1的防水凸檐11处能够保持干燥,以防止第一电网线10和第二电网线20通过绝缘底座1上的雨水发生短路。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上述各示例中相关的技术特征相互组合,以达到相应的技术效果,具体对于各种组合情况在此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充电用电网线结构,包括第一电网线(10)和第二电网线(20);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用电网线结构还包括防短路间隔件(30);
其中,所述第一电网线(10)和所述第二电网线(20)通过所述防短路间隔件(30)保持间隔、且两者之间的间隔为100mm至300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用电网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短路间隔件(30)包括绝缘底座(1)、第一夹持件(2)和第二夹持件(3);所述第一夹持件(2)和所述第二夹持件(3)均设置在所述绝缘底座(1)上;
所述防短路间隔件(30)通过所述第一夹持件(2)夹持所述第一电网线(10)、且通过所述第二夹持件(3)夹持所述第二电网线(20);
其中,所述第一夹持件(2)和所述第二夹持件(3)间隔设置,以将所述第一电网线(10)和所述第二电网线(20)分隔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用电网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夹持件(2)夹持在所述第一电网线(10)的上部;
和/或,所述第二夹持件(3)夹持在所述第二电网线(20)的上部。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充电用电网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夹持件(2)和所述第二夹持件(3)为具有相同结构的夹持件。
5.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用电网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网线(10)的第一侧设有第一卡槽(101),所述第一电网线(10)的第二侧设有第二卡槽(102);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相背;
所述第一夹持件(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槽(101)相适配的第一卡勾(201)、和与所述第二卡槽(102)相适配的第二卡勾(202);所述第一卡勾(201)与所述第一卡槽(101)卡接、且所述第二卡勾(202)与所述第二卡槽(102)卡接;
其中,所述第一卡勾(201)与所述第二卡勾(202)相互配合,以将所述第一电网线(10)夹持固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用电网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夹持件(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臂(21)和第二夹持臂(22);
所述第一夹持臂(21)和所述第二夹持臂(22)均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绝缘底座(1)上;
其中,所述第一夹持臂(21)具有所述的第一卡勾(201),所述第二夹持臂(22)具有所述的第二卡勾(202)。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用电网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底座(1)上设有连接部(4);
所述第一夹持臂(21)位于所述连接部(4)的一侧,所述第二夹持臂(22)位于所述连接部(4)的相背的另一侧;
所述充电用电网线结构还包括可拆卸的锁固件(5),所述第一夹持臂(21)和所述第二夹持臂(22)通过所述锁固件(5)相互固定、且夹持在所述连接部(4)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用电网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固件(5)为螺纹件,所述充电用电网线结构还包括贯穿所述第一夹持臂(21)和所述第二夹持臂(22)的螺纹孔;
所述螺纹件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孔内,以将所述第一夹持臂(21)和所述第二夹持臂(22)锁紧固定。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充电用电网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4)上具有相背的第一卡台(41)和第二卡台(42);
所述第一夹持臂(21)的背离所述第一卡勾(201)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卡台(41)配合的第三卡勾(203);所述第二夹持臂(22)的背离所述第二卡勾(202)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二卡台(42)配合的第四卡勾(204)。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电用电网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4)呈杆状、且具有方形的截面轮廓;所述连接部(4)的上端为所述方形的顶角,以在所述顶角的两侧形成所述的第一卡台(41)和第二卡台(42);
和/或,所述绝缘底座(1)上设有U形臂(12),所述连接部(4)设置在所述U形臂(12)的开口处。
CN201711462183.9A 2017-12-28 2017-12-28 充电用电网线结构 Pending CN1080013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62183.9A CN108001300A (zh) 2017-12-28 2017-12-28 充电用电网线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62183.9A CN108001300A (zh) 2017-12-28 2017-12-28 充电用电网线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01300A true CN108001300A (zh) 2018-05-08

Family

ID=62062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62183.9A Pending CN108001300A (zh) 2017-12-28 2017-12-28 充电用电网线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01300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418121D0 (en) * 2004-06-16 2004-09-15 Furrer & Frey Ag Ingenieurburo Conductor rail
KR200386180Y1 (ko) * 2005-03-24 2005-06-07 서울특별시지하철공사 전차선 연결 장치
KR20090059969A (ko) * 2007-12-07 2009-06-11 한국철도공사 전차선로 균압 드롭퍼
DE102013019534A1 (de) * 2013-11-15 2015-05-21 Deutzer Technische Kohle Gmbh Andrahtungsvorrichtung und zugehöriger Rutenstromabnehmer für doppelpolige Fahrdrahtsysteme
CN104908612A (zh) * 2015-06-19 2015-09-16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架空接触网刚性悬挂系统装置
DE102014014200A1 (de) * 2014-09-16 2016-03-17 Deutzer Technische Kohle Gmbh Andrahtungsvorrichtung und zugehöriger Rutenstromabnehmer für doppelpolige Fahrdrahtsysteme
EP3211739A1 (de) * 2016-02-23 2017-08-30 Richard Bergner Elektroarmaturen GmbH & Co. KG Bündelabstandshalter und freileitung mit einem solchen
CN207772937U (zh) * 2017-12-28 2018-08-28 高志男 充电用电网线结构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418121D0 (en) * 2004-06-16 2004-09-15 Furrer & Frey Ag Ingenieurburo Conductor rail
KR200386180Y1 (ko) * 2005-03-24 2005-06-07 서울특별시지하철공사 전차선 연결 장치
KR20090059969A (ko) * 2007-12-07 2009-06-11 한국철도공사 전차선로 균압 드롭퍼
DE102013019534A1 (de) * 2013-11-15 2015-05-21 Deutzer Technische Kohle Gmbh Andrahtungsvorrichtung und zugehöriger Rutenstromabnehmer für doppelpolige Fahrdrahtsysteme
DE102014014200A1 (de) * 2014-09-16 2016-03-17 Deutzer Technische Kohle Gmbh Andrahtungsvorrichtung und zugehöriger Rutenstromabnehmer für doppelpolige Fahrdrahtsysteme
CN104908612A (zh) * 2015-06-19 2015-09-16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架空接触网刚性悬挂系统装置
EP3211739A1 (de) * 2016-02-23 2017-08-30 Richard Bergner Elektroarmaturen GmbH & Co. KG Bündelabstandshalter und freileitung mit einem solchen
CN207772937U (zh) * 2017-12-28 2018-08-28 高志男 充电用电网线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242779U (zh) 一种多功能接地线夹
CN207772937U (zh) 充电用电网线结构
CN102386497B (zh) 变电设备接头发热带电处理装置
CN108001300A (zh) 充电用电网线结构
CN207977472U (zh) 电力施工多功能接地挂接装置
CN101409386A (zh) 多功能接电头
CN204037373U (zh) 超级电容有轨电车充电轨系统
CN201233972Y (zh) 多功能接电头
CN107342383A (zh) 一种电芯支架和一种组合式电池
CN103368110A (zh) 非承力接续线夹的带电安装与拆卸施工方法
CN106684759A (zh) 一种电杆绝缘挡板
CN205622120U (zh) 一种用于供电所拆除鸟巢的装置
CN103022849A (zh) 一种接地线的可调向接地杆
CN201066725Y (zh) 电源车用快速电缆连接机构
CN212676848U (zh) 架空绝缘楔形耐张线夹
CN205304164U (zh) 母线槽插接箱固定结构
CN209434754U (zh) 更换直流接地极线路悬垂串的组合工具
CN204858482U (zh) 一种可调节的简易高压线电缆夹
CN209766677U (zh) 一种移动应急发电车电缆接入装置
CN103872476A (zh) 一种新型引流线夹
CN209031676U (zh) 一种电线销售用电线电缆摆放架
CN206646178U (zh) 一种通讯设备表面氧化处理的夹具
CN207819399U (zh) 一种楔形电力线夹
CN206272157U (zh) 接地电缆固定夹具
CN206472418U (zh) 一种控制盒结构及电动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