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72881A - 一种多功能相机罩及其航测吊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相机罩及其航测吊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72881A
CN107972881A CN201810045395.5A CN201810045395A CN107972881A CN 107972881 A CN107972881 A CN 107972881A CN 201810045395 A CN201810045395 A CN 201810045395A CN 107972881 A CN107972881 A CN 1079728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era
fixed frame
circumferential
frame
aerial surv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4539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素棚
张毛雨
富雷
单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ngguang Tongshi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Quantum Starligh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Quantum Starligh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Quantum Starligh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4539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72881A/zh
Publication of CN1079728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728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47/00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D47/08Arrangements of camer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相机罩及其航测吊舱,相机罩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部、防护部和遮光部;所述防护部套装在相机镜头一侧的前端外圆周上,用于保护相机的露出部分;所述遮光部为沿镜头的轴向凸出镜头最前端滤镜的弧形板,用于为镜头遮挡杂光。所述遮光部用于遮挡杂光,防止杂光对传感器产生影响,例如防止在影像中生产白斑,从而提高影像质量,而且遮光部还能起到防油防尘作用。飞行作业中,飞机油管产生的油滴会随风飘散,遮光部可有效防止油滴飞溅到镜头上,避免在影像中产生斑点;防护部也可阻隔油滴飞溅到传感器机身上,同时可有效防止大颗粒灰尘污染相机。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相机罩及其航测吊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相机罩及其航测吊舱。
背景技术
无人机以及其他固定翼飞机在航测时,通常采用航测吊舱进行挂设相机,而现有的相机镜头伸出吊舱底部,用于对地面被监测物或者地点的拍摄工作,由于天气、气候以及飞机自身因素的影响,常常导致镜头在取光时受到干涉,影响拍摄效果。
同时由于相机镜头一侧的前端为外露在吊舱外的露出部分,在使用过程中也容易导致镜头甚至相机损坏,导致航测成本加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相机罩及其航测吊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结构不合理,占用空间较大,同时多个相机布设时,无法取得较好的拍摄效果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功能相机罩,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部、防护部和遮光部;
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相机罩固定连接的连接结构;
所述防护部套装在相机镜头一侧的前端外圆周上,用于保护相机的露出部分;
所述遮光部为沿镜头的轴向凸出镜头最前端滤镜的弧形板,用于为镜头遮挡杂光。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为向所述镜头的径向外凸设置的连接板。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结构为连接通孔、连接槽、卡槽或者卡钩等。
进一步地,所述遮光部为帽檐型;所述遮光部设置在相机镜头的上方或者斜上方。
所述帽檐型为:在镜头的周向上,且从弧形板两端到中间,弧形板逐渐在镜头轴向上远离镜头设置。
所述遮光部用于遮挡杂光,防止杂光对传感器产生影响,例如防止在影像中生产白斑,从而提高影像质量,而且遮光部还能起到防油防尘作用。飞行作业中,飞机油管产生的油滴会随风飘散,遮光部可有效防止油滴飞溅到镜头上,避免在影像中产生斑点;防护部也可阻隔油滴飞溅到传感器机身上,同时可有效防止大颗粒灰尘污染相机。
进一步地,所述的多功能相机罩适用于多种相机、多种镜头、以及多种角度。
另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带有上述相机罩的航测吊舱,其包括:固定架;
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的一个中心相机和若干个周向相机;
所述中心相机垂直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固定架水平设置在无人机底部,则中心相机竖直设置);
若干个所述周向相机设置在以所述中心相机为中心的同一圆周上;
若干个所述周向相机呈螺旋型倾斜设置,且倾斜角度相同;
所述周向相机的镜头端和所述中心相机的镜头端向下伸出所述固定架;
若干个所述相机罩通过所述固定部连接在所述固定架底部,并分别在周向向上罩住所述镜头端(包括周向相机的镜头端和中心相机的镜头端)伸出所述固定架的外露部分。
相机罩使用时,固定部与固定架底部(底板)接触,通过螺钉固定。相机通过定位架固定于固定架上,从而部分相机机身置于固定架上部的吊舱内,部分裸露于固定架下部的空气中,此时添加相机罩,则可以对裸露在空气中的相机进行防护。
另外,本发明中的多个周向相机呈螺旋型倾斜设置且倾斜角度相同,将垂直于所述固定架且包含圆周某点切线的平面定义为该点处的切面,每个所述周向相机在其切面的投影均向同一方向(顺时针或者逆时针)倾斜(或者偏转)设置,且倾斜角度相同,其中倾斜角度为周向相机的中心轴线与垂直于固定架的垂直线在切面上的两个投影线的夹角。
与同配置的航测吊舱相比,本发明通过螺旋型布设的若干个周向相机以及中心设置的中心相机的特定的布设形式,可以充分利用空间,有效减小整个吊舱结构的体积,结构更加紧凑;该吊舱体积小、重量轻。同时通过该种布设方式,多个相机组合所获取的图形等信息更加精准。
进一步地,所述倾斜角度为30度至75度。
其中更为优选地倾斜角度为40-50度。
进一步地,所述周向相机的数量为3-10个。
周向相机的具体数量可根据实际应用需要设置,优选地为3-6个。
进一步地,所述航测吊舱还包括中心定位架;
所述中心相机通过所述中心定位架可拆卸地相对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架上;
所述中心定位架与所述固定架之间设置有用于中心定位架定位的定位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航测吊舱还包括周向定位架;
所述周向相机通过所述周向定位架可拆卸地相对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架上;
所述周向定位架与所述固定架之间设置有用于周向定位架定位的定位结构。
其中,定位结构形式很多,主要用于定位架拆装过程中定位架的重复精确定位,例如分别设置定位架与所述固定架上的定位销和/或定位槽;
或者,设置在固定架上的定位凹槽,所述定位架的底部与定位凹槽相匹配,定位架插卡在定位凹槽内;
或者,固定架上设置有限位台,定位架设置有定位端面,安装时,定位架的定位端面顶靠在限位台上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航测吊舱还包括POS模块;所述POS模块用于记录作业过程中,曝光点的位置和姿态;
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用于限定所述POS模块位置的限位结构。
其中限位结构可以是定位槽、定位凸起或者定位面等形式,主要用于实现POS模块的定位。
定位结构和限位结构可保证在吊舱工作过程中,相机之间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以及相机与POS模块之间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
在现有技术中,POS模块作为一种定位模块,与相机在安装时是固定位置,而在吊舱工作过程中,POS模块与相机之间的相对位置会发生变化,这样,后续在基于POS模块的定位数据(该数据是根据该各个相机相对于POS模块的相对位置确定的各个相机的位置数据)对相机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时,由于POS模块与相机之间的相对位置会发生变化,因此,数据处理精度会产生偏差,而本发明中,POS模块与相机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因此,数据处理精度高。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定位架上设置有用于限定中心相机位置的定位结构;
和/或,所述周向定位架上设置有用于限定周向相机位置的定位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包括顶板、底板以及连接柱,顶板和底板间隔设置,两者之间通过若干根所述连接柱固定连接;
顶板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中心相机和周向相机的容纳空间;
所述容纳空间外侧包裹有壳体;
所述底板中心位置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中心相机的中心安装孔和定位结构;
在所述中心安装孔的周向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安装所述周向相机的周边安装孔和定位结构;
所述中心相机和所述周向相机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定位结构用于保证中心相机和周向相机与固定架底板相对位置不变;所述中心相机和所述周向相机的前端分别通过所述中心安装孔和周边安装孔上向下伸出所述底板。
进一步地,所述航测吊舱结构还包括若干个挂接板,所述挂接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挂接板的上部向上伸出所述顶板,用于飞机连接。
挂接板通常设置在固定架的两侧,上面设置有螺纹孔,通过该两块挂接板,可将该航测吊舱与固定翼飞机的升降结构配合,应用于大型固定翼飞机。
固定翼飞机的升降结构可具备较大的升降空间,与吊舱配合,固定于飞机机舱内的底板上,再通过升降结构将航测吊舱悬挂于机腹外部,可避免视角干涉,提高了可靠性和安全性。且该航测吊舱中POS模块(定位模块)与相机的相对位置不变也保证了在升降结构中影像的测量精度。
该航测吊舱两侧的挂节板还可以配合减震平台,挂接于直升机机腹下方。或配合被动减震结构,悬挂于类似山河固定翼飞机等机腹下方。
本发明通过螺旋型布设的若干个周向相机以及中心设置的中心相机的特定的布设形式,可以充分利用空间,有效减小整个吊舱结构的体积,结构更加紧凑;该吊舱体积小、重量轻。同时通过该种布设方式,多个相机组合所获取的图形等信息更加精准。
最后该倾斜航测吊舱设有通用接口,工作模式多样,可用于直升机、小型固定翼、大型固定翼等多种飞行载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航测吊舱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拆除外部壳体后航测吊舱结构的立体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传感器的布设的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传感器的布设下方视角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传感器的布设上方视角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周向传感器的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中心传感器的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周向定位架的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航测吊舱结构的分解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多功能相机罩的立体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多功能相机罩的正视图。
附图标记:
10-固定架;11-底板;12-顶板;13-连接柱;14-壳体;15-挂接板;21-中心传感器;22-中心定位架;25-周向传感器;26-周向定位架;30-POS模块;40-相机罩;41-固定部;42-防护部;43-遮光部;α-倾斜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0至图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相机罩40,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部41、防护部42和遮光部43;
固定部41上设置有用于将相机罩固定连接的连接结构;
防护部42套装在相机镜头一侧的前端外圆周上,用于保护相机的露出部分;
遮光部43为沿镜头的轴向凸出镜头最前端滤镜的弧形板,用于为镜头遮挡杂光。
固定部41为向镜头的径向外凸设置的连接板。连接结构为连接通孔、连接槽、卡槽或者卡钩等。
具体而言,遮光部43为帽檐型;所述遮光部43设置在相机镜头的上方或者斜上方。所述帽檐型为:在镜头的周向上,且从弧形板两端到中间,弧形板逐渐在镜头轴向上远离镜头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为适用倾斜设置的相机,防护部42包括容纳相机本体的横截面为矩形的凹槽部,以及容纳镜头的横截面为圆形的镜头环套部。
遮光部43用于遮挡杂光,防止杂光对传感器产生影响,例如防止在影像中生产白斑,从而提高影像质量,而且遮光部43还能起到防油防尘作用。飞行作业中,飞机油管产生的油滴会随风飘散,遮光部43可有效防止油滴飞溅到镜头上,避免在影像中产生斑点;防护部42也可阻隔油滴飞溅到传感器机身上,同时可有效防止大颗粒灰尘污染相机。
实施例2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带有上述相机罩的航测吊舱,其包括:固定架10;以及设置在固定架10上的一个中心相机21和若干个周向相机25;中心相机21垂直设置在固定架10上(固定架10水平设置在无人机底部,则中心相机21竖直设置);若干个周向相机25设置在以中心相机21为中心的同一圆周上;若干个周向相机25呈螺旋型倾斜设置,且倾斜角度α相同;周向相机25和中心相机21的镜头向下伸出固定架10;若干个相机罩通过固定部连接在固定架10底部,并分别在周向向上罩住镜头(包括周向相机25镜头和中心相机21镜头)伸出固定架10的外露部分。
相机罩40使用时,固定部与固定架10底部(底板11)接触,通过螺钉固定。相机通过定位架固定于固定架10上,从而部分相机机身置于固定架10上部的吊舱内,部分裸露于固定架10下部的空气中,此时添加相机罩40,则可以对裸露在空气中的相机进行防护。
另外,本发明中的多个周向相机25呈螺旋型倾斜设置且倾斜角度α相同,将垂直于固定架10且包含圆周某点切线的平面定义为该点处的切面,每个周向相机25在其切面的投影均向同一方向(顺时针或者逆时针)倾斜(或者偏转)设置,且倾斜角度α相同,其中倾斜角度α为周向相机25的中心轴线与垂直于固定架10的垂直线在切面上的两个投影线的夹角。
与同配置的航测吊舱相比,本发明通过螺旋型布设的若干个周向相机25以及中心设置的中心相机21的特定的布设形式,可以充分利用空间,有效减小整个吊舱结构的体积,结构更加紧凑;该吊舱体积小、重量轻。同时通过该种布设方式,多个相机组合所获取的图形等信息更加精准。
其中优选地,倾斜角度α为30度至75度。其中更为优选地倾斜角度α为40-50度。
而周向相机25的数量为4个。周向相机25的具体数量可根据实际应用需要设置,优选地为3-6个。
航测吊舱还包括中心定位架22;中心相机21通过中心定位架22可拆卸地相对固定连接在固定架10上;中心定位架22与固定架10之间设置有用于中心定位架22定位的定位结构。参照图7所示,中心定位架数量为两个,用于重复精准定位中心传感器。
航测吊舱还包括周向定位架26;参照图6和图8所示,周向定位架26为设置在周向传感器两侧的整体呈三角形设置的支架。周向相机25通过周向定位架26可拆卸地相对固定连接在固定架10上;周向定位架26与固定架10之间设置有用于周向定位架26定位的定位结构。
其中,定位结构形式很多,主要用于定位架拆装过程中定位架的重复精确定位,例如分别设置定位架与固定架10上的定位销和定位槽;或者,设置在固定架10上的定位凹槽,定位架的底部与定位凹槽相匹配,定位架插卡在定位凹槽内;或者,固定架10上设置有限位台,定位架设置有定位端面,安装时,定位架的定位端面顶靠在限位台上即可。
航测吊舱还包括POS模块30;固定架10上设置有用于限定POS模块30位置的限位结构。其中限位结构可以是定位槽、定位凸起或者定位面等形式,主要用于实现POS模块30的定位。
定位结构和限位结构可保证在吊舱工作过程中,相机之间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以及相机与POS模块30之间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
在现有技术中,POS模块30与相机在安装时是固定位置,而在吊舱工作过程中,POS模块30与相机之间的相对位置会发生变化,这样,后续在基于POS模块30的定位数据(该数据是根据该各个相机相对于POS模块30的相对位置确定的各个相机的位置数据)对相机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时,由于POS模块30与相机之间的相对位置会发生变化,因此,数据处理精度会产生偏差,而本发明中,POS模块30与相机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因此,数据处理精度高。
中心定位架22上设置有用于限定中心相机21位置的定位结构;和/或,周向定位架26上设置有用于限定周向相机25位置的定位结构。
参照图1、2和图9所示,固定架10包括顶板12、底板11以及连接柱13,顶板12和底板11间隔设置,两者之间通过若干根连接柱13固定连接;
顶板12与底板11之间形成用于容纳中心相机21和周向相机25的容纳空间;容纳空间外侧包裹有壳体14;底板11中心位置设置有用于安装中心相机21的中心安装孔;在中心安装孔的周向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安装周向相机25的周边安装孔;中心相机21和周向相机25设置在容纳空间内,中心相机21和周向相机25的前端分别通过中心安装孔和周边安装孔上向下伸出底板11。
航测吊舱结构还包括若干个挂接板15,挂接板15固定设置在固定架10上;挂接板15的上部向上伸出顶板12,用于飞机连接。
挂接板15通常设置在固定架10的两侧,上面设置有螺纹孔,通过该两块挂接板15,可将该航测吊舱与固定翼飞机的升降结构配合,应用于大型固定翼飞机。
固定翼飞机的升降结构可具备380mm的升降空间,与吊舱配合,固定于飞机机舱内的底板11上,再通过升降结构将航测吊舱悬挂于机腹外部,可避免视角干涉,提高了可靠性和安全性。且该航测吊舱中POS模块30与相机的相对位置不变也保证了在升降结构中影像的测量精度。
该航测吊舱两侧的挂节板还可以配合减震平台,挂接于直升机机腹下方。或配合被动减震结构,悬挂于类似山河固定翼飞机等机腹下方。在本申请实施例中,POS模块为惯导装置。
本发明通过螺旋型布设的若干个周向相机25以及中心设置的中心相机21的特定的布设形式,可以充分利用空间,有效减小整个吊舱结构的体积,结构更加紧凑;首先,该吊舱体积小、重量轻。同时通过该种布设方式,多个相机组合所获取的图形等信息更加精准。最后该倾斜航测吊舱设有通用接口,工作模式多样,可用于直升机、小型固定翼、大型固定翼等多种飞行载具。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相机罩,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部、防护部和遮光部;
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相机罩固定连接的连接结构;
所述防护部套装在相机镜头一侧的前端外圆周上,用于保护相机的露出部分;
所述遮光部为沿镜头的轴向凸出镜头最前端滤镜的弧形板,用于为镜头遮挡杂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相机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为向所述镜头的径向外凸设置的连接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相机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为连接通孔、连接槽、卡槽或者卡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相机罩,其特征在于,述遮光部为帽檐型;所述遮光部设置在相机镜头的上方或者斜上方。
5.一种带有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相机罩的航测吊舱,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固定架;
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的一个中心相机和若干个周向相机;
所述中心相机垂直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
若干个所述周向相机设置在以所述中心相机为中心的同一圆周上;
若干个所述周向相机呈螺旋型倾斜设置,且倾斜角度相同;
所述周向相机的镜头端和所述中心相机的镜头端向下伸出所述固定架;
若干个所述相机罩通过所述固定部连接在所述固定架底部,并分别在周向向上罩住所述镜头端伸出所述固定架的外露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航测吊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角度为30度至75度;所述周向相机的数量为3-10个。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航测吊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航测吊舱还包括中心定位架;所述中心相机通过所述中心定位架可拆卸地相对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中心定位架与所述固定架之间设置有用于中心定位架定位的定位结构;
和/或,所述航测吊舱还包括周向定位架;
所述周向相机通过所述周向定位架可拆卸地相对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周向定位架与所述固定架之间设置有用于周向定位架定位的定位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航测吊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航测吊舱还包括POS模块;所述POS模块用于记录作业过程中,曝光点的位置和姿态;
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用于限定所述POS模块位置的限位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航测吊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定位架上设置有用于限定中心相机位置的定位结构;所述周向定位架上设置有用于限定周向相机位置的定位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航测吊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包括顶板、底板以及连接柱,顶板和底板间隔设置,两者之间通过若干根所述连接柱固定连接;顶板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中心相机和周向相机的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外侧包裹有壳体;所述底板中心位置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中心相机的中心安装孔和定位结构;在所述中心安装孔的周向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安装所述周向相机的周边安装孔和定位结构;所述中心相机和所述周向相机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定位结构用于保证中心相机和周向相机与固定架底板相对位置不变;所述中心相机和所述周向相机的前端分别通过所述中心安装孔和周边安装孔上向下伸出所述底板。
CN201810045395.5A 2018-01-17 2018-01-17 一种多功能相机罩及其航测吊舱 Pending CN1079728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45395.5A CN107972881A (zh) 2018-01-17 2018-01-17 一种多功能相机罩及其航测吊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45395.5A CN107972881A (zh) 2018-01-17 2018-01-17 一种多功能相机罩及其航测吊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72881A true CN107972881A (zh) 2018-05-01

Family

ID=62006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45395.5A Pending CN107972881A (zh) 2018-01-17 2018-01-17 一种多功能相机罩及其航测吊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7288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71296A (zh) * 2018-06-28 2018-11-23 河南省中纬测绘规划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多角度用无人机航测相机支架
CN109436356A (zh) * 2018-12-14 2019-03-08 广州建通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五相机倾斜摄影测量系统安装装置
CN110861592A (zh) * 2019-11-27 2020-03-0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车载移动测量采集装置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81110A1 (en) * 2000-12-27 2002-06-27 Johnson Jack M. Modular airborne flir support and extension structure
JP2007196973A (ja) * 2006-01-23 2007-08-09 Marutomo Ss:Kk 自動車の後方安全確認装置
TWM318140U (en) * 2007-03-29 2007-09-01 Young Optics Inc Rear project display apparatus
CN101142522A (zh) * 2005-04-20 2008-03-12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相机罩
CN203231750U (zh) * 2012-12-11 2013-10-09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一种数字航空倾斜摄影测量装置
CN103754380A (zh) * 2014-01-23 2014-04-30 徐鹏 一种多镜头航空摄影稳定平台
CN204302647U (zh) * 2014-12-26 2015-04-29 上虞市天涯摄影器材厂 一种相机镜头配套装置
CN104670514A (zh) * 2015-02-13 2015-06-03 徐鹏 一种模块化航拍云台
CN205027951U (zh) * 2015-09-16 2016-02-10 北京中科遥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拆装式的五镜头的倾斜摄影装置
CN205374853U (zh) * 2016-01-26 2016-07-06 黄诗勇 一种航拍机镜头结构
CN106043723A (zh) * 2016-07-25 2016-10-26 武汉大势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固定翼无人机摇摆式倾斜摄影系统及方法
US20170026575A1 (en) * 2015-03-27 2017-01-26 Aerial Sphere, Llc Aeri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
CN107092687A (zh) * 2017-04-24 2017-08-25 广州市房地产测绘院(广州市测绘产品质量检验中心) 一种空地多源数据管理平台
CN107108044A (zh) * 2016-05-27 2017-08-29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光学外罩及使用该光学外罩的拍摄装置和无人机
CN107289911A (zh) * 2016-04-11 2017-10-24 天维移动测量有限公司 航空全景倾斜摄影装置
CN206822983U (zh) * 2017-06-01 2018-01-02 国家电网公司 无人机灭火弹投放舱
CN207826583U (zh) * 2018-01-17 2018-09-07 北京量子星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相机罩及其航测吊舱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81110A1 (en) * 2000-12-27 2002-06-27 Johnson Jack M. Modular airborne flir support and extension structure
CN101142522A (zh) * 2005-04-20 2008-03-12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相机罩
JP2007196973A (ja) * 2006-01-23 2007-08-09 Marutomo Ss:Kk 自動車の後方安全確認装置
TWM318140U (en) * 2007-03-29 2007-09-01 Young Optics Inc Rear project display apparatus
CN203231750U (zh) * 2012-12-11 2013-10-09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一种数字航空倾斜摄影测量装置
CN103754380A (zh) * 2014-01-23 2014-04-30 徐鹏 一种多镜头航空摄影稳定平台
CN204302647U (zh) * 2014-12-26 2015-04-29 上虞市天涯摄影器材厂 一种相机镜头配套装置
CN104670514A (zh) * 2015-02-13 2015-06-03 徐鹏 一种模块化航拍云台
US20170026575A1 (en) * 2015-03-27 2017-01-26 Aerial Sphere, Llc Aeri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
CN205027951U (zh) * 2015-09-16 2016-02-10 北京中科遥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拆装式的五镜头的倾斜摄影装置
CN205374853U (zh) * 2016-01-26 2016-07-06 黄诗勇 一种航拍机镜头结构
CN107289911A (zh) * 2016-04-11 2017-10-24 天维移动测量有限公司 航空全景倾斜摄影装置
CN107108044A (zh) * 2016-05-27 2017-08-29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光学外罩及使用该光学外罩的拍摄装置和无人机
CN106043723A (zh) * 2016-07-25 2016-10-26 武汉大势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固定翼无人机摇摆式倾斜摄影系统及方法
CN107092687A (zh) * 2017-04-24 2017-08-25 广州市房地产测绘院(广州市测绘产品质量检验中心) 一种空地多源数据管理平台
CN206822983U (zh) * 2017-06-01 2018-01-02 国家电网公司 无人机灭火弹投放舱
CN207826583U (zh) * 2018-01-17 2018-09-07 北京量子星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相机罩及其航测吊舱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71296A (zh) * 2018-06-28 2018-11-23 河南省中纬测绘规划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多角度用无人机航测相机支架
CN109436356A (zh) * 2018-12-14 2019-03-08 广州建通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五相机倾斜摄影测量系统安装装置
CN110861592A (zh) * 2019-11-27 2020-03-0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车载移动测量采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72881A (zh) 一种多功能相机罩及其航测吊舱
CN204264462U (zh) 三轴云台拍摄设备
CN205265789U (zh) 用于无人机的全景拍摄装置及无人机
US20040257441A1 (en) Digital imaging system for airborne applications
US20030048357A1 (en) Digital imaging system for airborne applications
CN112504242B (zh) 一种用于吊装式平视显示器的校靶系统及校靶方法
CN104881049B (zh) 有限空间内无人机全景拍摄云台
WO2019100821A1 (zh) 无人飞行器
CN106428595A (zh) 一种小型无人机内置式稳像云台
CN105898119A (zh) 一种机载式多角度倾斜摄影机
CN212115463U (zh) 一种基于多摄像头的全向视觉装置
US20200145568A1 (en) Electro-optical imager field of regard coverage using vehicle motion
CN207826583U (zh) 一种多功能相机罩及其航测吊舱
CN107770502A (zh) 一种用于海洋浮标的全景图像采集装置
WO2019100825A1 (zh) 无人飞行器
CN110332439A (zh) 一种云台系统及载具
CN207832183U (zh) 一种航测吊舱
CN110351483A (zh) 一种多镜头自适应变焦无人机监控平台及控制方法
CN108036775A (zh) 一种航测吊舱
WO2019100824A1 (zh) 无人飞行器
CN217935703U (zh) 机载大幅面航空摄影系统装置
KR20180069308A (ko) 항공 촬영 무인 비행 장치
CN107481234B (zh) 一种用于检验无人机巡检系统可见光成像性能试验方法
CN110092006A (zh) 一种提高光电吊舱视轴稳定精度的系统及方法
CN206272712U (zh) 影像模组及无人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18

Address after: 100193 room 340, 3rd floor, building 11, Zhongguancun Software Park,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Xingguang Tongsh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C-1906, 16 / F, building 1, 18 Zhongguancun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QUANTUM STARLIGHT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