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62854B - 一种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的制造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的制造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62854B
CN107962854B CN201711339850.4A CN201711339850A CN107962854B CN 107962854 B CN107962854 B CN 107962854B CN 201711339850 A CN201711339850 A CN 201711339850A CN 107962854 B CN107962854 B CN 1079628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ganic reinforced
reinforced fiber
laminated material
temperature
organ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3985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62854A (zh
Inventor
陈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YANG KEJI HIGH-TECH MATERIAL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陈逊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陈逊 filed Critical 陈逊
Priority to CN20171133985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62854B/zh
Publication of CN1079628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628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628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628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sing technique, e.g. using action of vacuum or fluid pres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0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heating metho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38/0004Cutting, tearing or severing, e.g. bursting; Cutter detail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5/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2038/0052Other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32B2038/006Relieving internal or residual str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5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mechan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558Impact strength, toughn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Reinforced Plastic Material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Moulding By Coating Moul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的制造工艺,其工艺包含有机增强纤维热伸缩处理,有机增强纤维布的表面处理,有机增强纤维布层压材料预制,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的制造,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的退火处理,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成品。该层压材料兼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和聚苯硫醚树脂的阻燃、电绝缘,耐化学性,耐辐射性好的优点,适宜用于航天航空、飞机座椅、坦克装甲、汽车车体外壳、汽车座椅支撑、高铁车厢箱体外壳、高铁座椅、印刷电路基板,高温隔热材料及低温绝热材料等极端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的制造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特种纤维的生产、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的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是从上世纪30年代首先在美国开始发展,当时的复合材料制品主要是为了满足军工以及航空航天领域的需要。近年来,基于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的诸多优点,人们开始将研究重点转向了纤维增强热塑性或/和热固性复合材料,开始对该类材料进行持续深入的研究,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的产量逐渐提升,己经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应用,比如航空航天、军工、汽车、电子电器、桥梁建筑加固、游艇舰船等。
与热固性树脂相对比,热塑性树脂具有众多优点,比如高韧性、高强度、易成型加工、易于重复加工利用、一些热塑性材料还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耐化学品、耐辐射、电绝缘性好等特性,因此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发展迅猛,近年来的增长速度己经赶超纤维增强热固性复合材料。
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根据纤维的增强形式一般可以分为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SFT),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LFT)以及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CFT)。
虽然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成型工艺简单,易成型各种结构复杂的制品,但是受到纤维长度的限制,它们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提升作用十分有限,跟一般填料增强的效果类似,因此其制品的应用受到了力学性能的限制。与SFT相比,制品中LFT纤维的保留长度较长,一般均在10mm以上,此外诸如在线混炼工艺,经过螺纹元件的特殊组合,调节合适的剪切效果,甚至可以生产纤维保留长度达到30~50mm的LFT板材如此高的纤维保留长度足以显著提升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当纤维长度超过临界长度时,随着树脂中纤维长度的增加,在材料发生破坏时,纤维通过断裂、脱粘、拔出等过程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此外,纤维的端部是裂纹增长的引发点,相同纤维含量的长纤维端部数量远远小于短纤维,上述这些原因使得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明显优于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从而可以扩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应用范围。
由于CFT其增强纤维是连续的,在制品中,CFT纤维保留长度基本上与制品尺寸一致,因此力学性能又能够获得进一步的提升。另外,也具有很好的可设计性,能够根据需要对制品各个方向上的性能进行设计,从而满足不同场合的需求。的高性能及可设计性,使其能够用来作为重要的承力结构部件,达到替代常规钢材部件的目的,大大减轻最终产品的质量,降低成本,减少能耗。近年来,随着节能减排,低碳经济概念的深入人心,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必将迎来一个重要的挑战和机遇。基于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优势和机遇,研究与开发新型的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高性能热塑性树脂如特种工程塑料及新兴成型工艺如拉挤、缠绕等方向的开发与研究。
与短纤维和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相比,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具有更加优异的力学性能,能够作为结构材料使用;再加上轻质、耐腐蚀等优点,是一种能够有效替代钢材的材料。研究与开发新型的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高性能热塑性树脂如特种工程塑料及新兴成型工艺如拉挤、缠绕等方向的开
发与研究。
材料在使用过程不仅时刻承受着外加载荷,还需要面对不同环境的侵蚀,研究材料在这些因素作用下性能的变化规律,能够对材料的实际应用带来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中国专利号码No:CN200710050008.9中介绍了采用高频电加热层压模生产聚苯硫醚纤维复合层压板材,所述复合层压板以A层/B层单元结构顺序叠合,A层为聚苯硫醚PPS树脂构织物;B层为增强长纤维层;A与B层间为起粘合作用的热塑性EVA薄膜层;复合层经冷压后,在高频电加热层压模中在290~330℃熔融热压成型。聚苯硫醚PPS树脂构织物采用经热牵伸定形处理后的PPS树脂纤维。该层压板兼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和聚苯硫醚纤维的阻燃、电绝缘,耐化学性,耐辐射性好的优点,适宜用于航天航空,坦克装甲,印刷电路基板,高温隔热材料及低温绝热材料等极端领域。
即便是采用A、B叠加的方式进行层压复合,会因为聚苯硫醚纤维在高于200℃的温度条件下,发生伸缩变形和变性,同时在过高的温度条件下,聚苯硫醚纤维会因温度过高而熔解成熔体,从而使聚苯硫醚纤维变成复合材料的粘结剂,而非增强材料。
在中国专利号码No:CN200610022081.0中介绍了一种有机增强纤维复合片材的制造方法,是采用有机增强纤维/聚酯纸、有机增强纤维/聚苯硫醚纸为原料生产片材的方法。以上述纸为基材,将纸叠加后再在热扎辊上加热、加压制成各种片材。同时也揭示了在上述两层纸中间加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或加聚苯硫醚纸或聚苯硫醚膜后,通过热扎成型制造片材的方法。
由于在有机增强纤维复合片材的制造过程中,有机增强纤维没有进行热伸缩性处理,有机增强纤维没有编织有机增强纤维布,同时还没有对有机增强纤维进行一定程度的表面处理,使得制造的有机增强纤维复合片材的强度无法得到满足,进而影响了有机增强纤维复合片材的应用。
虽然连续增强纤维可以使复合材料中的纤维长度保持与复合材料外形相同的长度,但是,增强纤维的表面处理和连续增强纤维复合材料内部应力处理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的制造工艺,为了克服连续长纤维表面和层压材料消除应力的困难,采用了一种相对简单的长纤维的连续处理工艺,以及层压材料的应力消除工艺,其目的是一方面控制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厚度,另外一方面是提高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的韧性,还有一个方面是延长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的抗冲击强度。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的手段实现的。
一种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工艺包含有机增强纤维热伸缩处理,有机增强纤维布的表面处理,有机增强纤维布层压材料预制,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的制造,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的退火处理,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成品;所述
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的制造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1)将T300型碳纤维、T700型碳纤维、T800型碳纤维、T1000型碳纤维、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PBO)纤维或PEEK有机增强长纤维输入串联夹层导管,长度为3x1200mm且呈“W”字型连接,夹层导管内径为110~130mm,在“W”字型的两个底部安装一个直径为Ø30的导丝盘,在“W”字型的中间的倒“V”字顶部安装一个直径为Ø30的导丝盘,同时在串联夹层导管的轴向切一条8mm便于纤维喂入的长缝a、b,同时在串联夹层导管的入口输入160~180℃的高温N2,在串联夹层的入口输入140~260℃的300#导热油,在有机增强纤维输入口喷出含1.6~1.8%wt双-(γ-三乙氧基硅基丙基)四硫化物的无水酒精溶液,在有机增强纤维的出口安装一台抽风机,将其中的N2和无水酒精抽出甬道,N2和无水酒精经冷却塔分离后,再循环使用,有机增强纤维布经过该甬道处理之后,立即输入相同尺寸的冷却甬道,同时在离甬道0.3米处输入室温N2,在甬道的出口安装一台抽风机,将其中的N2抽出甬道,再循环使用;有机增强长纤维经过3个 “W”字型串联连接的夹层导管热伸所处理之后,输入室温氮气的另外3个“W”字型串联连接的夹层导管冷却处理之后,完成有机增强纤维的热伸缩和表面处理;
(2)将步骤(1)得到的有机增强长纤维输入织布机,经织布机织成幅宽为3000~4000mm支数为24的有机增强纤维布;织布机环境空气相对湿度低于10~20%;
(3)将步骤(2)得到的有机增强纤维布和9T聚酰胺树脂、PBT树脂或支化度为0.6%mol/mol聚苯硫醚树脂片材输入布有8级对压辊压机,其中,第一级对压辊温度为室温,第二级对压辊温度为110~130℃,第三级对压辊温度为180~210℃,第四级对压辊温度为230~240℃,第五级对压辊温度为230~240℃,第六级对压辊温度为160~180℃,第七级对压辊温度为60~80℃,第八级对压辊温度为室温,其中除室温对压辊以外,其余温度是由比相应温度高20~30℃的导热油来供给;其中第一级对压辊的压力为0.3~0.6MPa,第二级对压辊的压力为0.6~0.9MPa,第三级对压辊的压力为1.1~1.3MPa,第四~八级对压辊的压力为2.1~2.6MPa,有机增强纤维布和热塑性聚合物片材经八级对压辊压制成1~3mm厚的层压材料;
(4)将步骤(3)得到的有机增强纤维布和热塑性聚合物片材的层压材料,输入型材裁剪机,将其裁剪成幅宽为3000~4000mm,长度为11800~12800mm的型材;再将层压材料再输入相应尺寸大小的U型夹套模具,在排除模具的空气的条件下,用压力为10~50MPa的液压机将模具中的有机增强纤维布和热塑性聚合物片材层压材料压实,在夹套模具的夹套中输入240~260℃的300#导热油,当夹套模具的缝隙有少量热塑性聚合物溢出时,将夹套模具的导热油切换成室温导热油,当夹套模具的温度降到60~90℃时,开启液压机,取出压制好的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其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的厚度为8~18mm;
(5)将步骤(4)得到的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输入再置入相应尺寸大小的U型夹套模具,在排除模具的空气的条件下,用压力为1.0~1.3MPa的液压机将模具中的有机增强纤维布和热塑性聚合物片材层压材料压实,在夹套模具的夹套中输入160~180℃的240#导热油,再将U型夹套模具输入长18米、宽3800mm、高4000mm的保温甬道,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经过该甬道处理6~8h之后,立即输入相同尺寸的冷却甬道,冷却至常温,这样就制作成了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为了提高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的性能,先是将表面处理过的有机增强纤维和热塑性树脂片材,以A+B+A+B……+A+B的工艺输入对辊热轧轧机中压制成较薄的层压材料,随后,将薄的层压材料剪切成模具大小的层压材料,再利用模具模压成相对应形状的层压型材,其中A层是热塑性树脂片,B层是表面处理过的有机增强纤维,以这样的工艺制造出的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比直接将有机增强纤维和热塑性树脂片材剪切成模具大小,在压制成的层压材料更为规整,材料消耗最小。在本发明有机增强纤维的处理过程中,由于为了提高无水酒精的挥发程度,一方面需要控制N2的输入速率,另外一方面需要控制N2的水蒸气含量,由于在有机增强纤维的常规表面处理工艺过程中,需要有机增强纤维浸润在偶联剂的各种溶液中,在其中浸泡一定的时间,使有机增强纤维与偶联剂充分浸润,但是在本发明的试验过程中,经过多次试验发现,以本发明的有机增强纤维的表面处理工艺流程 不仅达到或/和超过常规工艺的处理效果,而且还节约有机增强纤维处理时间,同时还回收在表面处理过程中使用的干燥N2和无水酒精,在一方面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另外一方面还降低生产成本。
在本发明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的制造过程中,为了提高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的各种性能,需要将有机增强纤维制成一定支数的纤维布,其目的是提高有机增强纤维与热塑性纤维的相容性,使有机增强纤维的表面完全被热塑性聚合物片材包裹,进而达到提高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各种性能的目的。
然而,在本发明的过程中,随着有机增强纤维布支数的增大,使得纤维布内部的有机增强纤维在层压材料的压制过程中,会因热塑性聚合物熔体的流动性,而使有机增强纤维表面被热塑性聚合物片材包裹量下降或没有,进而造成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的抗冲击性能下降;相反,如果有机增强纤维布的支数减少到12支数时,虽然,有机增强纤维表面被热塑性聚合物片材包裹量有所增加,但是,其制造成本会增加50%,同时,还增加1~3mm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的废品率,不利于大生产。
在本发明的过程中,采用熔点相对接近的聚酯树脂、聚苯硫醚砜树脂、支化度为0.3%mol/mol的聚苯硫醚树脂,其目的是在于使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的热压工艺控制条件变化相对较小,以利于工艺控制条件的控制稳定,为了降低在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中热塑性聚合物的结晶度,采用结晶度相对较低的聚酯树脂、聚苯硫醚砜树脂、支化度为0.3%mol/mol的聚苯硫醚树脂,其目的是提高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的抗冲击强度,同时,降低在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中的脆性。
本发明为了提高其目的是一方面控制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厚度,另外一方面是降低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的纤维布之间的空隙率,以提高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的抗冲击强度,同时,提高成品产率。
在本发明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有机增强纤维与热塑性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一方面需要对有机增强纤维进行有效地表面处理,另外一方面为了降低有机增强纤维表面偶联剂的吸湿性,以造成有机增强纤维与热塑性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下降,同时,在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制造过程中,因有机增强纤维的偶联剂吸湿而造成层压材料形成气孔,进而造成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的各种性能指标下降,因此,需要控制环境空气的湿度,本发明经过多次反复试验,发现有机增强纤维的织布环境相对湿度在10%~20%之间,使有机增强纤维表面吸湿率控制在最低的范围之内,即便是有机增强纤维表面偶联剂吸湿,也会因环境相对湿度较低而挥发除去,使有机增强纤维表面的偶联剂的湿度保持在很低程度,这样有利于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的压制。
在本发明的过程中,为了有利于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的成形,一方面采用连续制作工艺,同时还采用连续模压技术,其目的,一方面降低原材料的消耗,另外一方面是提高生产效率,还有一个方面是提高成品率。
在本发明的过程中,为了使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的性能达到优异程度,在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成形之后,采用适当的温度处理,其目的是一方面消除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的内部应力,另外一个方面,还可以观察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在热处理条件下是否发生变形,进而改进调节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的工艺控制条件,使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的各种性能达到最优的程度。
在本发明的过程中,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的抗冲击强度,采用一定比例的热塑性聚合物片材,其目的是一方面在降低原材料成本的同时,又提高了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成品的抗冲击强度,充分利用热塑性聚合物片材成形后尺寸稳定性很好的特点,提高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的成品率,降低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热处理的翘曲变形率。
在本发明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的抗冲击强度,在热塑性聚合物片材熔体的固化过程中,由于热塑性聚合物片材冷却速率的不同,会影响到热塑性聚合物片材的结晶度,结晶度越高其刚性越高,进而脆性越大,其韧性和抗冲击强度会因此而降低,因此,需要控制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的冷却温度,当然,受不同热塑性聚合物片材的不同,其降温速率也不同,为了便于工艺控制条件的操作控制,本发明采用的聚酯树脂、聚苯硫醚砜树脂、支化度为0.6%mol/mol的聚苯硫醚树脂这几种热塑性聚合物片材的熔点基本控制在20~30℃的范围之内,一方面使得冷却速率控制相对较为容易,另外一方面,便于控制这几种热塑性聚合物片材的结晶度,进而使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的各种性能达到最优的目的。
在本发明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的成品率的同时,采用在一定温度的条件下,再将未热处理的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置入相对应尺寸大小的夹套模具中,其目的是一方面在保持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尺寸的稳定,另外一方面可以由此对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进行热处理,从而消除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内部应力,使之保持各种性能的均一性。
附图说明
图1表示的是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性能特征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工艺流程简介:
在本发明的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的制造过程中,在一定温度和氮气保护条件下,对有机增强纤维进行适当的热伸缩性和表面处理之后,将有机增强纤维织成一定支数和幅宽的有机增强纤维布,与热塑性聚合物片材一起输入由导热油加热的多级对压辊,在控制导热油温度和对压辊转速的条件下,经过对压辊热压成一定厚度的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随后输入由导热油加热的U型夹套模具,在控制导热油温度的条件下,压制成一定厚度和幅宽的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将得到的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置入相对应尺寸大小的夹套模具中,再输入一定长、宽、高的甬道,在甬道入口输入一定的N2,在甬道的出口安装一台抽风机,将其中的N2抽出甬道,再循环使用,有机增强纤维布经过该甬道处理之后,立即输入相同尺寸的冷却甬道,同时在离甬道口一定距离处输入室温N2,在甬道的出口安装一台抽风机,将其中的N2抽出甬道,再循环使用;这样就制作成了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
实施例1
将T300型碳纤维有机增强长纤维输入串联夹层导管,长度为3x1200mm且呈“W”字型连接,夹层导管内径为110mm,在“W”字型的两个底部安装一个直径为Ø30的导丝盘;在“W”字型的中间的倒“V”字顶部安装一个直径为Ø30的导丝盘;同时在串联夹层导管的轴向切一条8mm便于纤维喂入的长缝a、b,同时在串联夹层导管的入口输入160℃的高温N2,在串联夹层的入口输入140℃的300#导热油,在有机增强纤维输入口喷出含1.6%wt双-(γ-三乙氧基硅基丙基)四硫化物的无水酒精溶液,在有机增强纤维的出口安装一台抽风机,将其中的N2和无水酒精抽出甬道,N2和无水酒精经冷却塔分离后,再循环使用,有机增强纤维布经过该甬道处理之后,立即输入相同尺寸的冷却甬道,同时在离甬道0.3米处输入室温N2,在甬道的出口安装一台抽风机,将其中的N2抽出甬道,再循环使用;有机增强长纤维经过3个 “W”字型串联连接的夹层导管热伸所处理之后,输入室温氮气的另外3个 “W”字型串联连接的夹层导管冷却处理之后输入环境空气相对湿度低于10%的织布机,经织布机织成幅宽为3000mm支数为24的有机增强纤维布; 该有机增强纤维布和9T聚酰胺树脂片材输入布有8级对压辊压机,其中,第一级对压辊温度为室温,第二级对压辊温度为110℃,第三级对压辊温度为180℃,第四级对压辊温度为230℃,第五级对压辊温度为230℃,第六级对压辊温度为160℃,第七级对压辊温度为60℃,第八级对压辊温度为室温,其中除室温对压辊以外,其余温度是由比相应温度高20℃的导热油来供给;其中第一级对压辊的压力为0.6MPa,第二级对压辊的压力为0.9MPa,第三级对压辊的压力为1.3MPa,第四~八级对压辊的压力为2.6MPa,有机增强纤维布和热塑性聚合物片材经八级对压辊压制成1mm厚的层压材料;该层压材料输入型材裁剪机,将其裁剪成幅宽为3000mm,长度为11800mm的型材;再将层压材料再输入相应尺寸大小的U型夹套模具,在排除模具的空气的条件下,用压力为50MPa的液压机将模具中的有机增强纤维布和热塑性聚合物片材层压材料压实,在夹套模具的夹套中输入260℃的300#导热油,当夹套模具的缝隙有少量热塑性聚合物溢出时,将夹套模具的导热油切换成室温导热油,当夹套模具的温度降到60℃时,开启液压机,取出厚度为8mm的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输入再置入相应尺寸大小的U型夹套模具,在排除模具的空气的条件下,用压力为1.3MPa的液压机将模具中的有机增强纤维布和热塑性聚合物片材层压材料压实,在夹套模具的夹套中输入180℃的240#导热油,再将U型夹套模具输入长18米、宽3800mm、高4000mm的保温甬道,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经过该甬道处理6h之后,立即输入相同尺寸的冷却甬道,冷却至常温,这样就制作成了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
经上述工艺条件制造的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的性能特征列于图1中。
实施例2
将T700型碳纤维有机增强长纤维输入串联夹层导管,长度为3x1200mm且呈“W”字型连接,夹层导管内径为130mm,在“W”字型的两个底部安装一个直径为Ø30的导丝盘;在“W”字型的中间的倒“V”字顶部安装一个直径为Ø30的导丝盘;同时在串联夹层导管的轴向切一条8mm便于纤维喂入的长缝a、b,同时在串联夹层导管的入口输入160℃的高温N2,在串联夹层的入口输入260℃的300#导热油,在有机增强纤维输入口喷出含1.8%wt双-(γ-三乙氧基硅基丙基)四硫化物的无水酒精溶液,在有机增强纤维的出口安装一台抽风机,将其中的N2和无水酒精抽出甬道,N2和无水酒精经冷却塔分离后,再循环使用,有机增强纤维布经过该甬道处理之后,立即输入相同尺寸的冷却甬道,同时在离甬道0.3米处输入室温N2,在甬道的出口安装一台抽风机,将其中的N2抽出甬道,再循环使用;有机增强长纤维经过3个 “W”字型串联连接的夹层导管热伸所处理之后,输入室温氮气的另外3个 “W”字型串联连接的夹层导管冷却处理之后输入环境空气相对湿度低于20%的织布机,经织布机织成幅宽为4000mm支数为24的有机增强纤维布; 该有机增强纤维布和PBT树脂、片材输入布有8级对压辊压机,其中,第一级对压辊温度为室温,第二级对压辊温度为130℃,第三级对压辊温度为180~210℃,第四级对压辊温度为240℃,第五级对压辊温度为240℃,第六级对压辊温度为180℃,第七级对压辊温度为80℃,第八级对压辊温度为室温,其中除室温对压辊以外,其余温度是由比相应温度高30℃的导热油来供给;其中第一级对压辊的压力为0.3MPa,第二级对压辊的压力为0.6MPa,第三级对压辊的压力为1.1MPa,第四~八级对压辊的压力为2.1MPa,有机增强纤维布和热塑性聚合物片材经八级对压辊压制成3mm厚的层压材料;该层压材料,输入型材裁剪机,将其裁剪成幅宽为4000mm,长度为12800mm的型材;再将层压材料再输入相应尺寸大小的U型夹套模具,在排除模具的空气的条件下,用压力为10MPa的液压机将模具中的有机增强纤维布和热塑性聚合物片材层压材料压实,在夹套模具的夹套中输入260℃的300#导热油,当夹套模具的缝隙有少量热塑性聚合物溢出时,将夹套模具的导热油切换成室温导热油,当夹套模具的温度降到90℃时,开启液压机,取出厚度为18mm的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输入再置入相应尺寸大小的U型夹套模具,在排除模具的空气的条件下,用压力为1.0MPa的液压机将模具中的有机增强纤维布和热塑性聚合物片材层压材料压实,在夹套模具的夹套中输入160℃的240#导热油,再将U型夹套模具输入长18米、宽3800mm、高4000mm的保温甬道,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经过该甬道处理8h之后,立即输入相同尺寸的冷却甬道,冷却至常温,这样就制作成了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
经上述工艺条件制造的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的性能特征列于图1中。
实施例3
将或T800型碳纤维有机增强长纤维输入串联夹层导管,长度为3x1200mm且呈“W”字型连接,夹层导管内径为125mm,在“W”字型的两个底部安装一个直径为Ø30的导丝盘;在“W”字型的中间的倒“V”字顶部安装一个直径为Ø30的导丝盘;同时在串联夹层导管的轴向切一条8mm便于纤维喂入的长缝a、b,同时在串联夹层导管的入口输入176℃的高温N2,在串联夹层的入口输入214℃的300#导热油,在有机增强纤维输入口喷出含1.63%wt双-(γ-三乙氧基硅基丙基)四硫化物的无水酒精溶液,在有机增强纤维的出口安装一台抽风机,将其中的N2和无水酒精抽出甬道,N2和无水酒精经冷却塔分离后,再循环使用,有机增强纤维布经过该甬道处理之后,立即输入相同尺寸的冷却甬道,同时在离甬道0.3米处输入室温N2,在甬道的出口安装一台抽风机,将其中的N2抽出甬道,再循环使用;有机增强长纤维经过3个 “W”字型串联连接的夹层导管热伸所处理之后,输入室温氮气的另外3个 “W”字型串联连接的夹层导管冷却处理之后输入环境空气相对湿度低于14%的织布机,经织布机织成幅宽为3500mm支数为24的有机增强纤维布;该有机增强纤维布和支化度为0.6%mol/mol聚苯硫醚树脂片材输入布有8级对压辊压机,其中,第一级对压辊温度为室温,第二级对压辊温度为123℃,第三级对压辊温度为206℃,第四级对压辊温度为237℃,第五级对压辊温度为237℃,第六级对压辊温度为165℃,第七级对压辊温度为74℃,第八级对压辊温度为室温,其中除室温对压辊以外,其余温度是由比相应温度高22℃的导热油来供给;其中第一级对压辊的压力为0.5MPa,第二级对压辊的压力为0.84MPa,第三级对压辊的压力为1.26MPa,第四~八级对压辊的压力为2.56MPa,有机增强纤维布和热塑性聚合物片材经八级对压辊压制成2mm厚的层压材料;该层压材料,输入型材裁剪机,将其裁剪成幅宽为3500mm,长度为12000mm的型材;再将层压材料再输入相应尺寸大小的U型夹套模具,在排除模具的空气的条件下,用压力为38MPa的液压机将模具中的有机增强纤维布和热塑性聚合物片材层压材料压实,在夹套模具的夹套中输入259℃的300#导热油,当夹套模具的缝隙有少量热塑性聚合物溢出时,将夹套模具的导热油切换成室温导热油,当夹套模具的温度降到64℃时,开启液压机,取出厚度为11mm的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输入再置入相应尺寸大小的U型夹套模具,在排除模具的空气的条件下,用压力为1.23MPa的液压机将模具中的有机增强纤维布和热塑性聚合物片材层压材料压实,在夹套模具的夹套中输入163℃的240#导热油,再将U型夹套模具输入长18米、宽3800mm、高4000mm的保温甬道,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经过该甬道处理6.2h之后,立即输入相同尺寸的冷却甬道,冷却至常温,这样就制作成了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
经上述工艺条件制造的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的性能特征列于图1中。
对比实例1
将T1000型碳纤维输入环境空气相对湿度低于10~20%的织布机,经织布机织成幅宽为30000mm支数为24的有机增强纤维布; 该有机增强纤维布和支化度为0.6%mol/mol聚苯硫醚树脂片材输入布有8级对压辊压机,其中,第一级对压辊温度为室温,第二级对压辊温度为110℃,第三级对压辊温度为180℃,第四级对压辊温度为230℃,第五级对压辊温度为230℃,第六级对压辊温度为160℃,第七级对压辊温度为60℃,第八级对压辊温度为室温,其中除室温对压辊以外,其余温度是由比相应温度高20℃的导热油来供给;其中第一级对压辊的压力为0.6MPa,第二级对压辊的压力为0.9MPa,第三级对压辊的压力为1.3MPa,第四~八级对压辊的压力为2.6MPa,有机增强纤维布和热塑性聚合物片材经八级对压辊压制成3mm厚的层压材料;该层压材料,输入型材裁剪机,将其裁剪成幅宽为3000mm,长度为11800mm的型材;再将层压材料再输入相应尺寸大小的U型夹套模具,在排除模具的空气的条件下,用压力为50MPa的液压机将模具中的有机增强纤维布和热塑性聚合物片材层压材料压实,在夹套模具的夹套中输入260℃的300#导热油,当夹套模具的缝隙有少量热塑性聚合物溢出时,将夹套模具的导热油切换成室温导热油,当夹套模具的温度降到60℃时,开启液压机,取出厚度为8mm的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输入再置入相应尺寸大小的U型夹套模具,在排除模具的空气的条件下,用压力为1.3MPa的液压机将模具中的有机增强纤维布和热塑性聚合物片材层压材料压实,在夹套模具的夹套中输入160℃的240#导热油,再将U型夹套模具输入长18米、宽3800mm、高4000mm的保温甬道,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经过该甬道处理8h之后,立即输入相同尺寸的冷却甬道,冷却至常温,这样就制作成了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
经上述工艺条件制造的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的性能特征列于图1中。
实施例4
将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PBO)纤维有机增强长纤维输入串联夹层导管,长度为3x1200mm且呈“W”字型连接,夹层导管内径为116mm,在“W”字型的两个底部安装一个直径为Ø30的导丝盘;在“W”字型的中间的倒“V”字顶部安装一个直径为Ø30的导丝盘;同时在串联夹层导管的轴向切一条8mm便于纤维喂入的长缝a、b,同时在串联夹层导管的入口输入169℃的高温N2,在串联夹层的入口输入237℃的300#导热油,在有机增强纤维输入口喷出含1.64%wt双-(γ-三乙氧基硅基丙基)四硫化物的无水酒精溶液,同时在有机增强纤维0.3米处输入153℃的N2,在有机增强纤维的出口安装一台抽风机,将其中的N2和无水酒精抽出甬道,N2和无水酒精经冷却塔分离后,再循环使用,有机增强纤维布经过该甬道处理之后,立即输入相同尺寸的冷却甬道,同时在离甬道0.3米处输入室温N2,在甬道的出口安装一台抽风机,将其中的N2抽出甬道,再循环使用;有机增强长纤维经过3个 “W”字型串联连接的夹层导管热伸所处理之后,输入室温氮气的另外3个 “W”字型串联连接的夹层导管冷却处理之后输入环境空气相对湿度低于16%的织布机,经织布机织成幅宽为4000mm支数为24的有机增强纤维布; 该有机增强纤维布和9T聚酰胺树脂片材输入布有8级对压辊压机,其中,第一级对压辊温度为室温,第二级对压辊温度为126℃,第三级对压辊温度为205℃,第四级对压辊温度为238℃,第五级对压辊温度为238℃,第六级对压辊温度为117℃,第七级对压辊温度为69℃,第八级对压辊温度为室温,其中除室温对压辊以外,其余温度是由比相应温度高21℃的导热油来供给;其中第一级对压辊的压力为0.55MPa,第二级对压辊的压力为0.85MPa,第三级对压辊的压力为1.25MPa,第四~八级对压辊的压力为2.55MPa,有机增强纤维布和热塑性聚合物片材经八级对压辊压制成2mm厚的层压材料;该层压材料,输入型材裁剪机,将其裁剪成幅宽为4000mm,长度为11800mm的型材;再将层压材料再输入相应尺寸大小的U型夹套模具,在排除模具的空气的条件下,用压力为39.7MPa的液压机将模具中的有机增强纤维布和热塑性聚合物片材层压材料压实,在夹套模具的夹套中输入255℃的300#导热油,当夹套模具的缝隙有少量热塑性聚合物溢出时,将夹套模具的导热油切换成室温导热油,当夹套模具的温度降到65℃时,开启液压机,取出厚度为10mm的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输入再置入相应尺寸大小的U型夹套模具,在排除模具的空气的条件下,用压力为1.21MPa的液压机将模具中的有机增强纤维布和热塑性聚合物片材层压材料压实,在夹套模具的夹套中输入175℃的240#导热油,再将U型夹套模具输入长18米、宽3800mm、高4000mm的保温甬道,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经过该甬道处理7.5h之后,立即输入相同尺寸的冷却甬道,冷却至常温,这样就制作成了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
经上述工艺条件制造的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的性能特征列于图1中。
实施例5
将PEEK有机增强长纤维输入串联夹层导管,长度为3x1200mm且呈“W”字型连接,夹层导管内径为125mm,在“W”字型的两个底部安装一个直径为Ø30的导丝盘;在“W”字型的中间的倒“V”字顶部安装一个直径为Ø30的导丝盘;同时在串联夹层导管的轴向切一条8mm便于纤维喂入的长缝a、b,同时在串联夹层导管的入口输入176℃的高温N2,在串联夹层的入口输入234℃的300#导热油,在有机增强纤维输入口喷出含1.73%wt双-(γ-三乙氧基硅基丙基)四硫化物的无水酒精溶液,在有机增强纤维的出口安装一台抽风机,将其中的N2和无水酒精抽出甬道,N2和无水酒精经冷却塔分离后,再循环使用,有机增强纤维布经过该甬道处理之后,立即输入相同尺寸的冷却甬道,同时在离甬道0.3米处输入室温N2,在甬道的出口安装一台抽风机,将其中的N2抽出甬道,再循环使用;有机增强长纤维经过3个 “W”字型串联连接的夹层导管热伸所处理之后,输入室温氮气的另外3个 “W”字型串联连接的夹层导管冷却处理之后输入环境空气相对湿度低于10~20%的织布机,经织布机织成幅宽为3600mm支数为24的有机增强纤维布; 该有机增强纤维布和PBT树脂片材输入布有8级对压辊压机,其中,第一级对压辊温度为室温,第二级对压辊温度为124℃,第三级对压辊温度为205℃,第四级对压辊温度为235℃,第五级对压辊温度为239℃,第六级对压辊温度为169℃,第七级对压辊温度为76℃,第八级对压辊温度为室温,其中除室温对压辊以外,其余温度是由比相应温度高26℃的导热油来供给;其中第一级对压辊的压力为0.54MPa,第二级对压辊的压力为0.87MPa,第三级对压辊的压力为1.29MPa,第四~八级对压辊的压力为2.58MPa,有机增强纤维布和热塑性聚合物片材经八级对压辊压制成1.8mm厚的层压材料;该层压材料,输入型材裁剪机,将其裁剪成幅宽为3600mm,长度为12600mm的型材;再将层压材料再输入相应尺寸大小的U型夹套模具,在排除模具的空气的条件下,用压力为44.7MPa的液压机将模具中的有机增强纤维布和热塑性聚合物片材层压材料压实,在夹套模具的夹套中输入256℃的300#导热油,当夹套模具的缝隙有少量热塑性聚合物溢出时,将夹套模具的导热油切换成室温导热油,当夹套模具的温度降到77℃时,开启液压机,取出厚度为12mm的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输入再置入相应尺寸大小的U型夹套模具,在排除模具的空气的条件下,用压力为1.27MPa的液压机将模具中的有机增强纤维布和热塑性聚合物片材层压材料压实,在夹套模具的夹套中输入178℃的240#导热油,再将U型夹套模具输入长18米、宽3800mm、高4000mm的保温甬道,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经过该甬道处理6.9h之后,立即输入相同尺寸的冷却甬道,冷却至常温,这样就制作成了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
经上述工艺条件制造的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的性能特征列于图1中。
实施例6
将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PBO)纤维有机增强长纤维输入串联夹层导管,长度为3x1200mm且呈“W”字型连接,夹层导管内径为110~130mm,在“W”字型的两个底部安装一个直径为Ø30的导丝盘;在“W”字型的中间的倒“V”字顶部安装一个直径为Ø30的导丝盘;同时在串联夹层导管的轴向切一条8mm便于纤维喂入的长缝a、b,同时在串联夹层导管的入口输入173℃的高温N2,在串联夹层的入口输入257℃的300#导热油,在有机增强纤维输入口喷出含1.77%wt双-(γ-三乙氧基硅基丙基)四硫化物的无水酒精溶液,在有机增强纤维的出口安装一台抽风机,将其中的N2和无水酒精抽出甬道,N2和无水酒精经冷却塔分离后,再循环使用,有机增强纤维布经过该甬道处理之后,立即输入相同尺寸的冷却甬道,同时在离甬道0.3米处输入室温N2,在甬道的出口安装一台抽风机,将其中的N2抽出甬道,再循环使用;有机增强长纤维经过3个 “W”字型串联连接的夹层导管热伸所处理之后,输入室温氮气的另外3个 “W”字型串联连接的夹层导管冷却处理之后输入环境空气相对湿度低于10~20%的织布机,经织布机织成幅宽为3800mm支数为24的有机增强纤维布; 该有机增强纤维布和支化度为0.6%mol/mol聚苯硫醚树脂片材输入布有8级对压辊压机,其中,第一级对压辊温度为室温,第二级对压辊温度为129℃,第三级对压辊温度为209℃,第四级对压辊温度为239℃,第五级对压辊温度为238℃,第六级对压辊温度为79℃,第七级对压辊温度为71℃,第八级对压辊温度为室温,其中除室温对压辊以外,其余温度是由比相应温度高26℃的导热油来供给;其中第一级对压辊的压力为0.58MPa,第二级对压辊的压力为0.84 MPa,第三级对压辊的压力为1.24MPa,第四~八级对压辊的压力为2.59MPa,有机增强纤维布和热塑性聚合物片材经八级对压辊压制成2mm厚的层压材料;该层压材料,输入型材裁剪机,将其裁剪成幅宽为4000mm,长度为11800mm的型材;再将层压材料再输入相应尺寸大小的U型夹套模具,在排除模具的空气的条件下,用压力为29.1MPa的液压机将模具中的有机增强纤维布和热塑性聚合物片材层压材料压实,在夹套模具的夹套中输入254℃的300#导热油,当夹套模具的缝隙有少量热塑性聚合物溢出时,将夹套模具的导热油切换成室温导热油,当夹套模具的温度降到77℃时,开启液压机,取出厚度为14mm的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输入再置入相应尺寸大小的U型夹套模具,在排除模具的空气的条件下,用压力为1.28MPa的液压机将模具中的有机增强纤维布和热塑性聚合物片材层压材料压实,在夹套模具的夹套中输入169℃的240#导热油,再将U型夹套模具输入长18米、宽3800mm、高4000mm的保温甬道,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经过该甬道处理7.4h之后,立即输入相同尺寸的冷却甬道,冷却至常温,这样就制作成了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
经上述工艺条件制造的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的性能特征列于图1中。
对比实例2
将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PBO)纤维有机增强长纤维输入环境空气相对湿度低于60%的织布机,经织布机织成幅宽为4000mm支数为24的有机增强纤维布;该有机增强纤维布和PBT树脂片材输入布有8级对压辊压机,其中,第一级对压辊温度为室温,第二级对压辊温度为121℃,第三级对压辊温度为209℃,第四级对压辊温度为239℃,第五级对压辊温度为238℃,第六级对压辊温度为169℃,第七级对压辊温度为69℃,第八级对压辊温度为室温,其中除室温对压辊以外,其余温度是由比相应温度高29℃的导热油来供给;其中第一级对压辊的压力为0.55MPa,第二级对压辊的压力为0.89MPa,第三级对压辊的压力为1.29MPa,第四~八级对压辊的压力为2.51MPa,有机增强纤维布和热塑性聚合物片材经八级对压辊压制成3mm厚的层压材料;该层压材料,输入型材裁剪机,将其裁剪成幅宽为4000mm,长度为12800mm的型材;再将层压材料再输入相应尺寸大小的U型夹套模具,在排除模具的空气的条件下,用压力为44.41MPa的液压机将模具中的有机增强纤维布和热塑性聚合物片材层压材料压实,在夹套模具的夹套中输入254℃的300#导热油,当夹套模具的缝隙有少量热塑性聚合物溢出时,将夹套模具的导热油切换成室温导热油,当夹套模具的温度降到66℃时,开启液压机,取出厚度为16mm的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输入再置入相应尺寸大小的U型夹套模具,在排除模具的空气的条件下,用压力为1.3MPa的液压机将模具中的有机增强纤维布和热塑性聚合物片材层压材料压实,在夹套模具的夹套中输入160℃的240#导热油,再将U型夹套模具输入长18米、宽3800mm、高4000mm的保温甬道,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经过该甬道处理8h之后,立即输入相同尺寸的冷却甬道,冷却至常温,这样就制作成了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
经上述工艺条件制造的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的性能特征列于图1中。

Claims (4)

1.一种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的制造工艺,包括有机增强纤维热伸缩处理,有机增强纤维布的表面处理,有机增强纤维布层压材料预制,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的制造,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的退火处理,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成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
制造工艺的具体步骤如下:
(1)将有机增强长纤维输入串联夹层导管,长度为3x1200mm且呈“W”字型连接,夹层导管内径为110~130mm,在“W”字型的两个底部安装一个直径为Ø30的导丝盘,在“W”字型的中间的倒“V”字顶部安装一个直径为Ø30的导丝盘,同时在串联夹层导管的轴向切一条8mm便于纤维喂入的长缝a、b,同时在串联夹层导管的入口输入160~180℃的高温N2,在串联夹层的入口输入140~260℃的300#导热油,在有机增强纤维输入口喷出含1.6~1.8%wt双-(γ-三乙氧基硅基丙基)四硫化物的无水酒精溶液,在有机增强纤维的出口安装一台抽风机,将其中的N2和无水酒精抽出甬道,N2和无水酒精经冷却塔分离后,再循环使用,有机增强纤维布经过该甬道处理之后,立即输入相同尺寸的冷却甬道,同时在离甬道0.3米处输入室温N2,在甬道的出口安装一台抽风机,将其中的N2抽出甬道,再循环使用;有机增强长纤维经过3个“W”字型串联连接的夹层导管热伸所处理之后,输入室温氮气的另外3个“W”字型串联连接的夹层导管冷却处理之后,完成有机增强纤维的热伸缩和表面处理;
(2)将步骤(1)得到的有机增强长纤维输入织布机,经织布机织成幅宽为3000~4000mm支数为24的有机增强纤维布,织布机环境空气相对湿度低于10~20%;
(3)将步骤(2)得到的有机增强纤维布和热塑性聚合物片材输入布有8级对压辊压机,其中,第一级对压辊温度为室温,第二级对压辊温度为110~130℃,第三级对压辊温度为180~210℃,第四级对压辊温度为230~240℃,第五级对压辊温度为230~240℃,第六级对压辊温度为160~180℃,第七级对压辊温度为60~80℃,第八级对压辊温度为室温,有机增强纤维布和热塑性聚合物片材经八级对压辊压制成1~3mm厚的层压材料;
(4)将步骤(3)得到的有机增强纤维布和热塑性聚合物片材的层压材料,输入型材裁剪机,将其裁剪成幅宽为3000~4000mm,长度为11800~12800mm的型材,再将层压材料再输入相应尺寸大小的U型夹套模具,在排除模具的空气的条件下,用压力为10~50MPa的液压机将模具中的有机增强纤维布和热塑性聚合物片材层压材料压实,在夹套模具的夹套中输入240~260℃的300#导热油,当夹套模具的缝隙有少量热塑性聚合物溢出时,将夹套模具的导热油切换成室温导热油,当夹套模具的温度降到60~90℃时,开启液压机,取出压制好的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所述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的厚度为8~18mm;
(5)将步骤(4)得到的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输入再置入相应尺寸大小的U型夹套模具,在排除模具的空气的条件下,用压力为1.0~1.3MPa的液压机将模具中的有机增强纤维布和热塑性聚合物片材层压材料压实,在夹套模具的夹套中输入160~180℃的240#导热油,再将U型夹套模具输入长18米、宽3800mm、高4000mm的保温甬道,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经过该甬道处理6~8h之后,立即输入相同尺寸的冷却甬道,冷却至常温,这样就制作成了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第一级对压辊的压力为0.3~0.6MPa,第二级对压辊的压力为0.6~0.9MPa,第三级对压辊的压力为1.1~1.3MPa,第四~八级对压辊的压力为2.1~2.6MPa,其中除室温对压辊以外,其余温度是由比相应温度高20~30℃的导热油来供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纤维为T300型碳纤维、T700型碳纤维、T800型碳纤维、T1000型碳纤维、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纤维或PEEK纤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塑性聚合物片材为9T聚酰胺树脂、PBT树脂或支化度为0.6%mol/mol聚苯硫醚树脂。
CN201711339850.4A 2017-12-14 2017-12-14 一种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的制造工艺 Active CN1079628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39850.4A CN107962854B (zh) 2017-12-14 2017-12-14 一种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的制造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39850.4A CN107962854B (zh) 2017-12-14 2017-12-14 一种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的制造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62854A CN107962854A (zh) 2018-04-27
CN107962854B true CN107962854B (zh) 2020-06-16

Family

ID=61995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39850.4A Active CN107962854B (zh) 2017-12-14 2017-12-14 一种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的制造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628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01021A (zh) * 2017-12-14 2018-05-08 陈逊 一种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的制造方法
CN116238235A (zh) * 2023-02-21 2023-06-09 江苏中鑫家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氧化镁基材地板生产工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5232A (zh) * 2010-04-29 2010-09-29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热塑性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77198A (zh) * 2011-03-18 2012-09-19 四川得阳工程塑料开发有限公司 聚苯硫醚初生纤维牵伸定型工艺
CN104194100A (zh) * 2014-08-26 2014-12-10 安徽蓝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护套用高性能橡胶材料
CN105109061A (zh) * 2015-09-15 2015-12-02 苏州普京真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辅助成型加工工艺
CN107189290A (zh) * 2017-07-11 2017-09-22 济南大学 填充聚四氟乙烯板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33390A2 (en) * 2003-09-30 2005-04-14 Fabrics Technologies Llc Composite fabric produc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1856872B (zh) * 2009-04-08 2014-06-04 上海杰事杰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带的制备方法及设备
CN102218828A (zh) * 2011-05-27 2011-10-19 常州市宏发纵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连续纤维多轴向织物增强热塑性复合板材的制备方法
CN102850816B (zh) * 2011-06-27 2015-10-14 上海杰事杰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4790149B (zh) * 2014-01-16 2018-03-20 福懋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连续性纤维丝束的处理设备及方法
CN108001021A (zh) * 2017-12-14 2018-05-08 陈逊 一种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的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5232A (zh) * 2010-04-29 2010-09-29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热塑性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77198A (zh) * 2011-03-18 2012-09-19 四川得阳工程塑料开发有限公司 聚苯硫醚初生纤维牵伸定型工艺
CN104194100A (zh) * 2014-08-26 2014-12-10 安徽蓝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护套用高性能橡胶材料
CN105109061A (zh) * 2015-09-15 2015-12-02 苏州普京真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辅助成型加工工艺
CN107189290A (zh) * 2017-07-11 2017-09-22 济南大学 填充聚四氟乙烯板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62854A (zh) 2018-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18471B (zh) 一种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片材及其应用
CN102152554B (zh) 一种热塑性纤维混杂机织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962854B (zh) 一种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的制造工艺
CN102218828A (zh) 连续纤维多轴向织物增强热塑性复合板材的制备方法
CN104416912A (zh) 一种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86218B (zh) 聚苯硫醚纤维复合层压板材的制造方法
CN108081639A (zh) 一种无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的制造工艺
CN108081640B (zh) 一种无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的制造方法
CN103072258B (zh) 一种防撞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4177827B (zh) 一种芳砜纶基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94943B (zh) 一种耐磨自润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514117B (zh) 用于汽车防撞梁的碳纤维增强聚苯硫醚复合材料及汽车防撞梁的制作方法
Selcuk et al. Basalt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composites (BFRP) other than rebars: a review
CN101007453B (zh) 氟塑料复合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CN203876246U (zh) 一种加热均匀且耐高温的复合材料生产系统
CN108001021A (zh) 一种有机增强纤维层压材料的制造方法
JPWO2018234434A5 (zh)
CN106584701A (zh) 缝纫体增强复合材料舵机护板成型方法
CN106926525B (zh) 一种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实施该方法的系统
KR20150083676A (ko) 섬유 보강 수지 복합재
CN112877856A (zh) 一种热塑性复合材料纤维预制体及其成型方法
CN107338488A (zh) 一种涤纶工业丝生产方法
CN203273052U (zh) 一种具有远红外加热功能的纤维导向管
CN106977816A (zh) 一种无卤阻燃混纤纱织物层合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27863A (zh) 一种具有远红外加热功能的纤维导向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07

Address after: No.711, Jiangxi Road, Bajiao Jinsha, Deyang, Sichuan

Patentee after: DEYANG KEJI HIGH-TECH MATE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618000 No. two, South Emei Road, Sichuan, Deyang, 159

Patentee before: Chen X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