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57713B - 用于生成多工作表导出的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生成多工作表导出的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57713B
CN107957713B CN201710358177.2A CN201710358177A CN107957713B CN 107957713 B CN107957713 B CN 107957713B CN 201710358177 A CN201710358177 A CN 201710358177A CN 107957713 B CN107957713 B CN 1079577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field data
field
editor
source f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5817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57713A (zh
Inventor
艾德·拉维索瑞斯·普莱诺斯
阿瑟利森·奥迪罗·纳瓦罗
黄英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kogawa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okogawa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kogawa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Yokogawa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9577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577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577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577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10File systems; File servers
    • G06F16/11File system administration, e.g. details of archiving or snapshots
    • G06F16/116Details of conversion of file system types or format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05B19/418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CIM planning or realisation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3/00Testing or monitoring of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 G05B23/02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 G05B23/0205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 G05B23/0259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ponse to fault detection
    • G05B23/0267Fault communication, e.g. human machine interface [HMI]
    • G05B23/0272Presentation of monitored results, e.g. selection of status reports to be displayed; Filtering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10File systems; File servers
    • G06F16/13File access structures, e.g. distributed indice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32Operator till task planning
    • G05B2219/32252Scheduling production, machining, job sho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esting And Monitoring For Control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Programmable Controllers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数据处理系统和方法,该数据处理系统包括处理电路,该处理电路配置为:从多个现场装置接收传感器数据并将传感器数据转换成字段数据,接收从第一编辑器导出的具有第一字段数据的第一源文件,接收从第二编辑器导出的具有第二字段数据的第二源文件,根据一个或多个条件对第一字段数据和第二字段数据进行筛选,基于筛选后的第一字段数据和第二字段数据的一个或多个条件来生成多个工作表,从第一源文件和第二源文件的源字段提取筛选后的第一字段数据和第二字段数据并将提取的第一字段数据和第二字段数据映射到多个工作表的相关工作表字段中,以及将具有被映射且被提取的第一字段数据和第二字段数据的多个工作表导出至导出文件中。

Description

用于生成多工作表导出的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更具体地,用于生成多工作表导出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在加工厂或工厂中,过程控制系统控制工业过程中的各种状态量(压力、温度、流速等),该过程控制系统通常包括高水平的自动化执行。在这样的过程控制系统中,被称为现场装置的场点处的装置(比如测量装置、致动器等)经由输入/输出(I/O)模块连接到控制器。控制器基于测量装置(例如传感器)的测量结果来控制操纵装置(例如致动器)以控制上述各种状态量。
本文提供的“背景技术”描述是为了一般性地介绍本公开的背景。就本背景技术部分中所描述的程度而言,当前指定的发明人的工作以及在申请提交之时可能不另外被限定为传统技术的描述的各方面均被(无论是明确地还是隐含地)认为是相对于本公开的传统技术。
发明内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数据处理系统包括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配置为从多个现场装置接收传感器数据并将所述传感器数据转换成字段数据,接收从第一编辑器导出的具有第一字段数据的第一源文件,接收从第二编辑器导出的具有第二字段数据的第二源文件,根据一个或多个条件对所述第一字段数据和所述第二字段数据进行筛选,基于筛选后的第一字段数据和第二字段数据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条件来生成多个工作表,从所述第一源文件和所述第二源文件的源字段提取所述筛选后的第一字段数据和第二字段数据,并将提取的第一字段数据和第二字段数据映射到所述多个工作表的相关工作表字段中,以及将具有被映射且被提取的第一字段数据和第二字段数据的所述多个工作表导出至导出文件中。
前述段落提供了概括的叙述,但其并不意在限定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通过结合附图参考以下详细说明,将会最好地理解所述实施例以及进一步的优点。
附图说明
通过在结合附图进行考虑时参考以下详细描述,将会更好地理解本公开并从而容易地得到本公开及随之而来的本公开的许多优点的更透彻领会,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相关过程控制系统的构造的框图;
图2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来自多个源文件的多个编辑器的数据的相关提取和流动;
图3是根据实施例的数据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实施例的数据生成系统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通过数据导出系统的产品的实现;
图6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两个源表格;
图7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工作表的创建;
图8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两个示例性工作表表格;
图9是根据实施例的示例性计算装置的示意图;以及
图10是根据实施例的导出数据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意在通过给出本公开的具体示例和实施例来进一步阐明本公开。这些实施例意在说明而非穷举。本公开的全范围不限于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何特定实施例,而由权利要求限定。
为了清楚起见,并未示出和详细描述本文所述的实现方式的所有特征。将会理解,在任何这样的实际实现方式的开发中,为了实现开发者的具体目标(比如遵照与应用及商务有关的限制),必须做出实现方式特有的许多决定,并且这些具体目标将在各个实现方式之间以及在各个开发者之间而不同。
本文所述的实施例提供了单个用户输入能够从多个源(比如多个编辑器源文件)导出数据的系统和方法。对文件进行高速缓存以使得能够同时使用多个源文件。对来自源文件的数据进行筛选以得到要用于测试或其它目的的所需数据的有效导出。与传统导出处理中的无法操纵实时源(l ive sources)中的数据的单个连续性导出相反,本公开能够实现从多个源同时进行导出以得到多个工作表。所生成的导出文件具有更加组织化的导出数据,并且其数据关联是完整且可管理的。随后,可以不对导出数据做进一步的操纵而直接将其用作导入数据。
不同的导出文件可能需要来自不同源的不同数据。与传统处理中将所有数据转储到单个工作表中相反,本文所述的实施例提供了有效的数据筛选和数据整合(consolidating)。本文所述的实施例还提供了将要在后续时间被方便地添加的额外源文件。
图1是示出相关过程控制系统的构造的框图。如图1所示,过程控制系统1包括现场装置11、I/O模块12、控制器13、操纵监控终端14、工程终端15和仪器数据库16。控制器13根据来自操纵监控终端14的指令来控制现场装置11。由设置装置17执行I/O模块12和现场装置11的各种设置。
现场装置11和I/O模块12连接到传输线C1,I/O模块12和控制器13连接到线缆C2。控制器13、操纵监控终端14、工程终端15和仪器数据库16连接到控制网络N。控制网络N可以是连接在工厂场点与监控室之间的网络。
现场装置11可以为诸如流量计、温度传感器之类的传感器装置、阀装置(比如流量控制阀)、开关阀、致动装置(比如风扇)、电动机、或者安装在工厂中的其它装置。本文给出了在工业过程中对流体流速进行控制的示例。在图1中,在多个现场装置11当中示出了用于测量流体流速的传感器装置11a和用于控制(操作)流体流速的阀装置11b。
I/O模块12设置于现场装置11与控制器13之间。I/O模块12对现场装置11与控制器13之间传输的信号进行信号处理。例如,从现场装置11得到的信号被转换成可由控制器13接收的信号。多个现场装置11经由I/O模块12连接到控制器13。I/O模块12为在现场装置11输入/输出的信号与控制器13输入/输出的信号之间进行接转的模块。本文描述了I/O模块12的详情。
控制器13通过根据来自操纵监控终端14的指令与现场装置11进行通信来控制现场装置11。具体地说,控制器13获取由现场装置11(例如,传感器装置11a)测量的过程值。控制器13计算用于操作其它现场装置11(例如,阀装置11b)的操作量,并将操作量发送给所述其它现场装置11,从而控制所述其它现场装置11(阀装置11b)。
操纵监控终端14用于监控例如工厂操作者所操作的处理。具体地说,操纵监控终端14从控制器13获取现场装置11的输入/输出数据,将现场装置11和控制器13的行为传送给工厂操作者,并基于来自工厂操作者的指令来对控制器13进行控制。
工程终端15基于仪器数据库16中存储的设计信息(比如包括过程控制系统1在内的工厂的设计信息)来生成关于现场装置11、I/O模块12和控制器13的信息。与现场装置11和I/O模块12之间的传输有关的I/O列表L1和L2是由工程终端15生成的信息的示例。仪器数据库16存储将要在工程终端15中被引用的上述设计信息。
在建立过程控制系统1时,设置装置17通过使用从工程终端15获取的I/O列表L1和L2来将各种设置应用于现场装置11和I/O模块12。在控制器13未连接至I/O模块12时,可以通过使用设置装置17来执行现场装置11与I/I模块12之间的连接测试。
在用于工业工厂的控制系统中,工程服务器中存在多个数据库。每个编辑器具有针对控制系统的各种部件的数据库,比如I/O编辑器和I/O模块(IOM)编辑器。编辑器用于基于工业工厂、过程或设备的过程控制系统中的设计数据来准备、维护和修改配置或设置。I/O编辑器将I/O信号配置给现场装置。IOM编辑器配置I/O模块。
在控制系统的测试或执行期间,需要来自多个数据库的设计数据。因此,不同的数据库中可以存在重复的信息或不同的信息。例如,装置(IOM)标识符和装置(IOM)类型可以存在于一个数据库中。然而,装置(IOM)类型的特性可以存在于另一数据库中。
多个源中的数据可与相同字段参数(field parameter)或不同参数相关。对于多个源中的相同字段参数,参数的标签(即字段名)可以不同。作为结果,从多个源提取一个输出文件所需的数据很麻烦且耗时。用户需要对来自公共参数的标签进行匹配以确定相关参数。用户还需要识别由不同标签造成的重复的数据,以使得不会将重复的数据不必要地提取到输出文件。
导出功能中的编辑器将会将来自一个源的所有数据转储到导出文件的单个工作表上。所述数据未被分组到多个工作表。另外,没有导出来自不同源(即不同编辑器)的其它关联的字段。作为结果,用户需要一次一个地打开每个源(即,一次打开一个编辑器)以实现数据导出。以每个源一个导出文件的方式生成多个导出文件。生成多个导出文件会导致混乱或不可管理的数据内容。
在一些相关的实践中,从多个数据库导出并手工筛选测试或执行所需的设计数据。在示例中,在源(I/O编辑器)的数据库中定义了装置(I/O装置)的装置(IOM)类型。在源(IOM编辑器)的数据库中定义装置(IOM)类型的特性(节点、类型等)。为了为具有相应信息(关联的和/或相关的数据)的装置(I/O装置)的列表准备导入文件,需要从第一源(I/O编辑器)的数据库识别装置(I/O装置)的列表。随后从第二源(IOM编辑器)的数据库提取相应信息。
图2示出了来自多个源文件的多个编辑器的用于测试或执行目的的数据的提取和流动的相关处理。来自第一源文件110(比如I/O编辑器)的数据被手工导出到第一导出文件120以用于手工操纵。来自第二源文件130(比如IOM编辑器)的数据也被手工导出到第二导出文件140以用于手工操纵。来自第一导出文件120和第二导出文件140的数据被合并成单个工作表中150并且合并到最终导出文件160。
典型的工业工厂可以具有数以千计的现场装置。针对典型工业工厂所导出的设计数据会是大量和混乱的,需要付出巨大努力从许多不同源文件中筛选数据。另外,不同数据库可能按不同格式存储,这需要更多努力从不同源得到所需数据。
相关控制系统需要用户具备源文件的手工操纵的知识以识别相关数据。根据用于导出文件的客户端,导出文件也是一次生成一个并且可具有不同格式。
图3是根据本文所述的实施例的数据处理系统300的示意图。取得来自多个源文件的数据。从诸如I/O编辑器源文件之类的第一源文件310取得数据,并且从诸如IOM编辑器源文件之类的第二源文件320取得数据。I/O编辑器配置为将I/O信号传送至由数据处理系统300所支持的工业系统内的一个或多个现场装置,并且传送来自由数据处理系统300所支持的工业系统内的一个或多个现场装置的I/O信号。IOM编辑器配置为控制工业系统内的每个I/O模块。
从第一编辑器文件310取得的数据被转发给高速缓冲存储器330作为第一高速缓存源文件340。从第二编辑器文件320取得的数据同时运行通过高速缓冲存储器330作为第二高速缓存源文件350。为便于说明,图3仅示出了同时高速缓存的两个源文件。然而,可以同时高速缓存多于两个源文件以用于后续导出。
使用先前针对每个相应高速缓存源文件确定的条件对高速缓存源文件340和350中的每一个进行筛选(360)。每个相应筛选基于目标导出文件所需的数据。用于筛选的条件可以是可编辑(即,可配置)的一组规则。
筛选条件的第一示例是现场装置(I/O)标识符(I/O标签)需要是有效的。这一筛选的目的是筛选不具有现场装置(I/O)标识符的现场装置(I/O)数据。I/O编辑器可以从无I/O标签的现场装置接收信号的配置。然而,当现场装置(I/O)标识符字段为空时该现场装置是无效的。
筛选条件的第二示例是检查所需的源文件是否可用。第一源文件可以具有现场装置类型信息,第二源文件可以具有现场装置设置。第二示例条件定义为检查第一源文件和第二源文件是否均可用。当第二源文件不可用时,目标导出文件中不包括来自第二源文件的关联数据。
用于相应筛选的条件的附加示例包括如下。第三条件可以确定在I/O编辑器中I/O标签是否具有IOM分配。例如,确定IOM是分配给了工程项目(project)、站点(station)或节点(node),以及其被分配到哪个单元(unit)和/或时隙(slot)及通道(channel)上?第四条件确定I/O编辑器中使用的节点是否存在或者是否在IOM编辑器中定义了I/O编辑器中使用的节点。第五条件确定I/O编辑器中使用的IOM是否存在或者是否在I/O编辑器中定义了在I/O编辑器中使用的IOM。
利用筛选过的数据来实施分类(370)。分类(370)生成单个导出文件380中的多个独立的工作表。另外,可以生成两个或更多个导出文件380,其中每个导出文件380具有多个工作表390a-390d。通过定义目标导出文件380所需的字段来准备每个工作表390a-390d。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工作表390a-390d相互之间彼此不同之处在于至少一个不同的字段。
当生成多个导出文件380时,一个或多个导出文件380可以具有与另一导出文件380不同的格式。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在分类(370)之后实施转换步骤,以将导出文件380转换成单一格式。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在筛选(360)之前实施针对多个源文件格式的转换步骤,以将导出文件380转换成单一格式。
对于每个工作表390a-390d,基于定义的所需字段从多个源文件(比如第一源文件310和第二源文件320)提取关联和相关的数据。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映射实施提取,如本文所述。
图4是根据本文所述的实施例的数据生成系统400的示意性示图。之前参照图3描述了图4的上半部。图4的下半部是数据生成系统400的支持硬件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多个现场装置410,比如致动器或传感器。为简便起见,图4仅示出两个现场装置410。然而,实际的工业工厂可以具有成百或上千的现场装置410。每个现场装置410经由现场网络415连接到另一现场装置410以及数据生成系统400的其它部件。
数据生成系统400的控制系统包括配置为接收并转换来自现场装置410的信号的控制装置420。控制装置420的示例包括I/O控制装置和IOM控制装置。控制器425配置有用以操纵和控制现场装置410和控制装置420的处理电路。控制网络430将控制系统与数据生成系统400的其它部件互连。
第一工程工具440包括用户445向数据生成系统400提供指令的接口工具。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工程工具440配置有用户导出源文件用于批量更新并将更新后文件导入的处理电路。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工程工具440配置有用户导出源文件用于批量编辑并取得编辑后的文件的处理电路。
第一工程工具还包括编辑器,比如第一编辑器450和第二编辑器455。为便于说明,在图4中仅示出两个编辑器。然而,通过本文所述的实施例可涵盖多于两个编辑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编辑器450为配置为提供将要被高速缓存(330)的一个或多个源文件310的I/O编辑器。第一编辑器450还经由控制网络430来访问数据生成系统400的PC/服务器主数据库部件中的第一编辑器数据库460。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编辑器455是配置为提供将要被高速缓存(330)的一个或多个源文件320的IOM编辑器。第二编辑器455也经由控制网络430访问第二编辑器数据库465。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编辑器数据库460和第二编辑器数据库465可为单个合并的数据库。
数据生成系统400还包括第二工程工具470。第二工程工具470配置有用于从包含工作表390a-390d的导出文件380接收结果的处理电路。工作表390a-390d可以经由第二工程工具470而用于例如工厂诊断应用、工厂监控应用、验证应用或测试应用中。
图5示出了通过数据导出系统500的产品的实现。仅以示例目的给出图5。本文所述的实施例不限于图5所示的特征和部件。用户工程工具510(比如自动化设计组织器(organizer))配置为接收用户指令。示出了第一编辑器520(比如安全I/O编辑器)和第二编辑器530(比如安全IOM编辑器)。第一编辑器520和第二编辑器530连接到自动化设计服务器540和自动化设计主数据库550。
第一编辑器520配置为提供将要被高速缓存的一个或多个源文件,如之前在图4中所示的那样。第一编辑器520由自动化设计服务器540控制并访问自动化设计主数据库550。同样,第二编辑器530配置为提供将要被高速缓存的一个或多个源文件,如之前在图4中所示的那样。第二编辑器530由自动化设计服务器540控制并访问自动化设计主数据库550。
对来自第一编辑器520和第二编辑器530的一个或多个源文件同时进行高速缓存,如之前在图4中所示那样。如本文所述,根据定义的条件来筛选结果。
筛选的结果被分类(560)成多个类别以备导出。图5示出I/O类别570a、IOM类别570b、节点类别570c和I/O参数类别570d。
类别570a-570d被导出至导出文件580。导出文件580包含与类别570a-570d对应的多个工作表590a-590d。可以基于通过第二工程工具470而期望存在于关联的工作表中的数据而得到用来定义工作表的标准。为满足需要,通过正在执行导出的编辑器来对何种数据的列表将进入哪个工作表进行维护。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工程工具470是多编辑器应用。因此,创建工作表的基本前提是:工作表中的一个必须是其各个编辑器中至少一个编辑器的输入。在图5中,工作表包括I/O工作表590a、IOM工作表590b、节点工作表590c和I/O参数工作表590d。
在分类(560)中定义了多个工作表590a-590d所需的字段。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硬编码来实现各字段。例如,可将工作表01硬编码为具有字段WF01、WF02和WF03。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使用配置文件来定义各字段。在分类(560)中,准备工作表,并随后将数据从源文件提取到工作表。
图6示出了两个源表格。第一表格为标注了“标签标识符”的源文件01,其包含字段02、字段03和字段04。第二表格为标注了“标签名”的源文件02,其包含字段22、字段23和字段24。
图7示出了工作表的创建。工作表01的第一表格包括工作表字段WF01、WF02和WF03。第二表格包括从源文件01(“标签标识符”)和源文件02(“标签名”)提取到工作表01中的数据。工作表01的字段WF02对应于从源文件01提取的字段02。工作表01的字段WF03对应于从源文件02提取的字段23。
图7示出了具有映射字段(map field)WF01、WF02和WF03的两个示例性表格。在多个源文件(SFs)中,字段可以被不同地命名。例如,WF01在SF01中为标签标识符,而在SF02中为标签名。WF02是与SF01中的字段02关联的字段中的数据。WF03是与SF02中的字段23关联的字段中的数据。映射对可以从SF01中的标签标识符提取的字段02的数据进行识别,并且映射对可以从SF02中的标签名提取的字段23的数据进行识别。提取的数据被写入工作表01。
在映射的另一示例中,现场装置(IOM)字段可以在第一(I/O)源文件中被标注为“装置(I/O)标签”并在第二(IOM)源文件中被标注为“名称”。映射使得能够在每个工作表中准备所需的相关数据。例如,导出文件可能需要现场装置(I/O)的列表和每个现场装置(I/O)的特性。可以从(I/O)源文件得到有效现场装置(I/O)的列表。对于每个现场装置(I/O),基于第一源文件中的现场装置值(IOM源文件中被标注为“名称”的I/O值),从IOM源文件得到I/O的特性并随后在每个工作表中对I/O的特性进行更新。
图8示出了两个示例性工作表表格。第一表格是导出文件的工作表01,如之前在图7中示出的那样。第二表格是工作表02,其与工作表01一起作为相同导出文件的一部分而被导出。
图9是示例性计算装置950(比如,均可用于实施本文所述技术的第一工程工具440、第二工程工具470、控制器425、自动化设计服务器540、自动化设计主数据库550和自动化设计组织器510)的示意图。计算装置950旨在表示各种形式的数字硬件,诸如膝上型电脑、台式电脑、工作站、个人数字助理、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大型机(mainframe)和其它适当的计算机。这里示出的各部件、它们的连接和关系、以及它们的功能仅意在例示,而非意在限制。
计算装置950包括处理器900、存储器902、高速缓冲存储器903、存储装置904、连接到存储器902和多个高速扩展端口916的高速接口912、以及连接到低速扩展端口914和存储装置904的低速接口910。处理器900、存储器902、高速缓冲存储器903、存储装置904、高速接口912、高速扩展端口916和低速接口910中的每一个通过各种总线(比如通信总线926)互连,并且可以安装在公共母板上,或者以其它适当方式安装。
处理器900可以对用于在计算装置950中执行的指令进行处理,所述指令包括存储在存储器902中或存储装置904上以在外部输出/输出装置(比如耦接到高速接口912的显示器908)上显示GUI的图形信息的指令。在其它实现方式中,可以适当地与多个存储器和多种类型的存储器一起使用多个处理器和/或多条总线。此外,可以连接多个计算装置,其中每个装置提供了必要操作的各部分(例如,作为服务器阵列(server bank)、刀片式服务器组或者多处理器系统)。
存储器902存储计算装置950中的信息。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存储器902为一个或多个易失性存储器单元。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存储器902为一个或多个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存储器902还可以为其它形式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比如磁盘或光盘。
处理器900利用高速缓冲存储器903以减少从存储器902访问数据的平均时间或能量。高速缓冲存储器903通常比存储器902更小且更快。高速缓冲存储器903存储来自存储器902中频繁使用的位置的数据的副本。高速缓冲存储器903可以是独立的高速缓冲存储器,并且可以包括指令高速缓冲存储器和数据高速缓冲存储器。可将数据高速缓冲存储器组织成多高速缓冲存储器层级的层次结构。当处理器900需要从存储器902中的某个位置读取或向其写入时,处理器900首先检查高速缓冲存储器903中是否存在该数据的副本。如果是,则处理器900从高速缓冲存储器903读取或向其写入,这样比从存储器902读取或向存储器902写入快得多。
存储装置904能够为计算装置950提供大容量存储。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存储装置904可以是或者可以包含计算机可读介质,比如软盘装置、硬盘装置、光盘装置、磁带装置、闪速存储器或其它类似的固态存储器装置、或者装置的阵列(包括存储区网络或其它配置中的装置)。指令可以存储在信息载体中。当由一个或多个处理装置(例如处理器900)执行指令时,所述指令执行一个或多个方法,比如上文所述的那些方法。指令还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存储装置来存储,比如计算机可读介质或机器可读介质(例如存储器902、存储装置904或者处理器900上的存储器)。
高速接口912管理计算装置950的带宽密集型操作,同时低速接口910管理较低的带宽密集型操作。这样的功能分配仅是一个示例。在一些实现方式中,高速接口912耦接到存储器902、显示器908(例如通过图形处理器或加速器)以及可以接受各种扩展卡(未示出)的高速扩展端口916。在该实现方式中,低速接口910耦接到存储装置904和低速扩展端口914。可包括各种通信端口(例如USB、蓝牙、以太网、无线以太网)的低速扩展端口914可以耦接到诸如键盘、定点装置、扫描仪之类的一个或多个输入/输出装置918,或者通过例如网络适配器耦接到诸如交换机或路由器之类的联网装置。
计算装置950还包括用于与网络99交互的网络控制器906,比如美国英特尔公司的Intel Ethernet PRO网络接口卡。可以理解,网络99可以为如因特网的公共网、或者如LAN或WAN网络的专用网、或者它们的任意组合,并且还可以包括PSTN或ISDN子网络。网络99还可以是有线的,比如以太网网络,也可以是无线的,比如包括EDGE、3G和4G无线蜂窝系统的蜂窝网。无线网络还可以是Wi-Fi、蓝牙或已知的任何其它无线通信形式。
尽管将图9的计算装置描述为具有存储装置904,然而所声明的进步并不限于其上存储有所述处理的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的形式。例如,指令可以存储在CD、DVD、闪速存储器、RAM、ROM、PROM、EPROM、EEPROM、硬盘、或与计算装置通信的任何其它信息处理装置中。
在其它替代实施例中,根据本公开的处理特征可以实现并商业化为硬件、软件解决方案或者它们的组合。另外,与本文所述的处理对应的指令可以存储在便携式驱动器(比如,托管安全处理的USB闪存驱动器)中。
与本文所述的处理相关的计算机程序(也称为程序、软件、软件应用或代码)包括用于可编程处理器的机器指令,并且可以以高级程序语言和/或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以及/或者以汇编/机器语言来实现。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机器可读介质”和“计算机可读介质”是指用来向可编程处理器提供机器指令和/或数据的任何计算机程序产品、设备和/或装置(例如磁盘、光盘、存储器、可编程逻辑器件(PLD)),包括接收机器指令作为机器可读信号的机器可读介质。术语“机器可读信号”是指用来向可编程处理器提供机器指令和/或数据的任何信号。
为了提供与用户的交互,本文所述的系统和技术可以在具有用于向用户显示信息的显示装置908(例如,阴极射线管(CRT)或液晶显示(LCD)监视器)以及用户通过其可以向计算机提供输入的键盘和定点装置918(例如鼠标或轨迹球)的计算机上实现。还可以使用其它类型的装置来提供与用户的交互。例如,提供给用户的反馈可以为任何形式的感官反馈(例如视觉反馈、听觉反馈或触觉反馈),并且可以以包括声音、语音或触碰输入的任何形式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
本文所述的系统和技术可以在这样的计算系统中实现,其包括后端部件(例如,作为数据服务器),或包括中间部件(例如,应用服务器),或包括前端部件(例如,具有图形用户界面或网页浏览器的客户端计算机,用户可通过该客户端计算机与本文所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实现交互),或这样的后端部件、中间部件或前端部件的任意组合。可以通过数字数据通信的任意形式或介质(例如通信网络)将该系统的各部件互连。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因特网。
计算系统可以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客户端和服务器通常彼此远离并且一般通过通信网络交互。凭借在各计算机上分别运行具有彼此之间的客户端-服务器关系的计算机程序来产生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关系。
已经描述了许多实现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做出各种修改。例如,如果以不同顺序执行所公开的技术的步骤,如果以不同方式对所公开的系统的各部件进行组合,或者如果以其它部件替代所述部件或对所述部件进行补充,则可以达到更好的结果。本文所述的功能、处理和算法可以以硬件执行,或者以由硬件执行的软件来执行,所述硬件包括配置为执行程序代码和/或计算机指令以便执行本文所述的功能、处理和算法的计算机处理器和/或可编程电路。另外,可以在不同于所述模块或硬件的模块或硬件上执行实施例。因此,其它实现方式也在可以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图10是处理数据的示例性方法1000的流程图。在步骤S 1010中,经由控制器从诸如致动器或传感器的多个现场装置接收传感器数据并且将传感器数据转换成字段数据(field data)。每个现场装置经由现场网络连接到其它现场装置和数据导出系统的其它部件。
在步骤S1020中,接收从第一编辑器导出的具有第一字段数据的第一源文件。示例性的第一编辑器是I/O编辑器。第一编辑器经由控制网络连接到服务器和数据库并受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
在步骤S1030中,接收从第二编辑器导出的具有第二字段数据的第二源文件。示例性的第二编辑器是IOM编辑器。第二编辑器经由控制网络连接到服务器和数据库并受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
在步骤S1040中,根据一个或多个条件对来自同时被高速缓存的第一源文件和第二源文件的第一字段数据和第二字段数据进行筛选。利用先前针对每个高速缓存的源文件而确定的条件来筛选相应的每个高速缓存的源文件。每个筛选基于目标导出文件所需的数据。
在步骤S1050中,基于筛选后的第一字段数据和第二字段数据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条件经由电路生成多个工作表。条件可以包括:确定装置标识符是否有效、确定所需的源文件是否可用、确定在第一编辑器中I/O标签是否具有IOM分配、确定在第二编辑器中是否存在第一编辑器中使用的节点、以及确定在第二编辑器中是否存在第一编辑器中使用的IOM。
在步骤S1060中,从第一源文件和第二源文件的源字段提取筛选后的第一字段数据和第二字段数据。源字段允许特定字段数据的选择和提取,之后将特定字段数据与工作表的相关工作表字段匹配。
在步骤S1070中,将提取的第一字段数据和第二字段数据映射到多个工作表的相关工作表字段中。一个或多个条件将被用于确定如何将来自源文件的源数据映射到关联的工作表。
在步骤S1080中,将具有被映射和提取的第一字段数据和第二字段数据的多个工作表导出至导出文件中。导出文件可以包括可变数量个工作表,该可变数量部分地取决于源文件的数量。导出文件可以被直接导入至另一系统部件以用于额外的处理。
图9示出的上述硬件描述构成或包括被编程或配置为执行图10所示算法的具体化的对应结构。例如,图10所示的算法可以完全由图9所示的单个装置中包括的电路或由对应的芯片组来执行。
本文所述的实施例提供了在其中单个用户输入可从多个源(比如多个编辑器源文件)导出数据的系统和方法。对文件进行高速缓存以使得可以同时使用多个源文件。对来自源文件的数据进行筛选以得到所需数据的有效导出以用于测试或其它目的。与传统导出处理中的其中实时源中的数据不能被操纵的单个连续性导出不同,能够实现从多个源的同时导出以得到多个工作表。所生成的导出文件具有更加组织化的导出数据,并且数据关联是完整且可管理的。随后,可以不对导出数据做进一步的处理而直接将其用作导入数据。
不同的导出文件可能需要来自不同源的不同数据。与传统处理中将所有数据转储到单个工作表中不同,本文所述的实施例提供了有效的数据筛选和数据整合。本文所述的实施例还提供了将要在后续时间被方便地添加的额外源文件。
本文所述的实施例包括如下方面。
(1)一种数据处理系统包括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配置为从多个现场装置接收传感器数据并将所述传感器数据转换成字段数据,接收从第一编辑器导出的具有第一字段数据的第一源文件,接收从第二编辑器导出的具有第二字段数据的第二源文件,根据一个或多个条件对所述第一字段数据和所述第二字段数据进行筛选,基于筛选后的第一字段数据和第二字段数据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条件来生成多个工作表,从所述第一源文件和所述第二源文件的源字段提取所述筛选后的第一字段数据和第二字段数据,并将提取的第一字段数据和第二字段数据映射到所述多个工作表的相关工作表字段中,以及将具有被映射且被提取的第一字段数据和第二字段数据的所述多个工作表导出至导出文件中。
(2)如(1)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配置为将所述导出文件导出至工程工具以用于后续数据处理。
(3)如(1)或(2)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其中所述后续数据处理包括工厂诊断应用、工厂监控应用、验证应用和测试应用中的至少一个。
(4)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编辑器是用于为所述多个现场装置配置输入/输出(I/O)信号的输入/输出(I/O)编辑器。
(5)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其中所述第二编辑器是I/O模块(IOM)编辑器。
(6)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还包括:高速缓冲存储器,其配置为分别从所述第一源文件和所述第二源文件同时接收所述第一字段数据和所述第二字段数据;服务器,其经由控制网络连接到所述第一编辑器和所述第二编辑器;以及一个或多个数据库,其经由所述控制网络连接到所述第一编辑器和所述第二编辑器。
(7)一种处理数据的方法包括步骤:经由控制器从多个现场装置接收传感器数据并将所述传感器数据转换成字段数据;接收从第一编辑器导出的具有第一字段数据的第一源文件,其中所述第一编辑器经由控制网络连接到服务器和数据库并受所述服务器和所述数据库服务;接收从第二编辑器导出的具有第二字段数据的第二源文件,其中所述第二编辑器连接到所述服务器和所述数据库并受所述服务器和所述数据库服务;根据一个或多个条件分别对来自所述第一源文件和所述第二源文件的所述第一字段数据和所述第二字段数据进行筛选;基于筛选后的第一字段数据和第二字段数据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条件经由电路生成多个工作表;分别从所述第一源文件和所述第二源文件的源字段提取所述筛选后的第一字段数据和第二字段数据;将提取的第一字段数据和第二字段数据映射到所述多个工作表的相关工作表字段中;以及将具有被映射且被提取的第一字段数据和第二字段数据的所述多个工作表导出到导出文件中。
(8)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条件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确定装置标识符是否有效,确定所需的源文件是否可用,确定所述第一编辑器中的I/O标签是否具有IOM分配,确定所述第二编辑器中是否存在所述第一编辑器中使用的节点,以及确定所述第二编辑器中是否存在所述第一编辑器中使用的IOM。
(9)如(7)或(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导出文件转发到工程工具中以用于后续数据处理。
(10)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后续数据处理包括工厂诊断应用、工厂监控应用、验证应用和测试应用中的至少一个。
(11)如(7)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编辑器是用于为所述多个现场装置配置输入/输出(1/O)信号的输入/输出(I/O)编辑器。
(12)如(7)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编辑器是I/O模块(IOM)编辑器。
(13)如(7)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工作表包括装置输入/输出(I/O)工作表、装置I/O参数工作表、节点工作表和I/O模块(IOM)工作表中的至少一个。
(14)如(7)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从配置表格接收所述提取的第一字段数据和第二字段数据。
(15)一种数据生成系统包括:第一编辑器,其配置为从第一数据库取得数据以用于处理第一源文件;第二编辑器,其配置为从第二数据库取得数据以用于处理第二源文件;以及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配置为根据一个或多个条件对来自所述第一源文件的第一字段数据和来自所述第二源文件的第二字段数据进行筛选,基于所述一个或多个条件来生成多个工作表和关联的工作表字段,分别从所述第一源文件和所述第二源文件的源字段提取所述第一字段数据和第二字段数据,将提取的第一字段数据和第二字段数据映射到所述多个工作表的所述关联的工作表字段中,以及将具有被映射且被提取的第一字段数据和第二字段数据的所述多个工作表导出到导出文件中。
(16)如(15)所述的数据生成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字段数据和所述第二字段数据是经由控制器而由从多个现场装置接收到的传感器数据转换而来的。
(17)如(15)或(16)所述的数据生成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编辑器是用于为所述多个现场装置配置输入/输出(I/O)信号的输入/输出(I/O)编辑器。
(18)如(15)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生成系统,其中所述第二编辑器是I/O模块(IOM)编辑器。
(19)如(15)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生成系统,还包括工程工具,其配置有接收所述导出文件以进行后续数据处理的处理电路。
(20)如(15)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生成系统,其中所述后续数据处理包括工厂诊断应用、工厂监控应用、验证应用和测试应用中的至少一个。
(21)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嵌入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当由计算装置执行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时,执行如下方法步骤:经由控制器从多个现场装置接收传感器数据并将所述传感器数据转换成字段数据;接收从第一编辑器导出的具有第一字段数据的第一源文件,其中所述第一编辑器经由控制网络连接到服务器和数据库并受所述服务器和所述数据库服务;接收从第二编辑器导出的具有第二字段数据的第二源文件,其中所述第二编辑器连接到所述服务器和所述数据库并受所述服务器和所述数据库服务;根据一个或多个条件分别对来自所述第一源文件和所述第二源文件的所述第一字段数据和所述第二字段数据进行筛选;基于筛选后的第一字段数据和第二字段数据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条件经由电路生成多个工作表;分别从所述第一源文件和所述第二源文件的源字段提取所述筛选后的第一字段数据和第二字段数据;将提取的第一字段数据和第二字段数据映射到所述多个工作表的相关工作表字段中;以及将具有被映射且被提取的第一字段数据和第二字段数据的所述多个工作表导出到导出文件中。
尽管本文已经描述了特定的实施例,然而这些实施例仅以示例方式呈现,并且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通过利用本公开中的教导,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能够以各种方式修改和适应性改变本公开,从而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的情况下对本文所述的各实施例的方式作出省略、替代和/或变化。此外,在对本公开进行解释时,所有术语应当以与上下文一致的最宽泛的可能方式来解释。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旨在涵盖将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之内的这样的形式或修改。

Claims (35)

1.一种数据处理系统,包括:
处理电路,其配置为从多个现场装置接收传感器数据并将所述传感器数据转换成第一字段数据和第二字段数据;
接收从第一编辑器导出的具有所述第一字段数据的第一源文件;
接收从第二编辑器导出的具有所述第二字段数据的第二源文件;
根据一个或多个条件对所述第一字段数据和所述第二字段数据进行筛选;
将筛选后的第一字段数据和第二字段数据分类为多个类别;
基于筛选后的第一字段数据和第二字段数据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条件来生成多个工作表,所述多个工作表与所述多个类别相对应;
从所述第一源文件和所述第二源文件的源字段提取所述筛选后的第一字段数据和第二字段数据,并将提取的第一字段数据和第二字段数据映射到所述多个工作表的相关工作表字段中;以及
将具有被映射且被提取的第一字段数据和第二字段数据的所述多个工作表导出至导出文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其中筛选后的第一字段数据中的一个第一字段数据与筛选后的第二字段数据中的一个第二字段数据具有相同的数据值,并且筛选后的第一字段数据中的该第一字段数据的源字段名称与筛选后的第二字段数据中的该第二字段数据的源字段名称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其中从所述第一源文件和所述第二源文件的源字段提取所述筛选后的第一字段数据和第二字段数据包括:基于所述相同的数据值从所述第一源文件和所述第二源文件的源字段提取所述筛选后的第一字段数据和第二字段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条件是能够编辑的一组规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字段数据包括现场装置类型信息,所述第二字段数据包括现场装置设置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其中所述多个类别至少包括输入/输出类别、输入/输出模块类别、节点类别、输入/输出参数类别中的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配置为
将所述导出文件导出至工程工具以用于后续数据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其中所述后续数据处理包括工厂诊断应用、工厂监控应用、验证应用和测试应用中的至少一个。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编辑器是用于为所述多个现场装置配置输入/输出信号的输入/输出编辑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其中所述第二编辑器是输入/输出模块编辑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还包括:
高速缓冲存储器,其配置为分别从所述第一源文件和所述第二源文件同时接收所述第一字段数据和所述第二字段数据;
服务器,其经由控制网络连接到所述第一编辑器和所述第二编辑器;以及
一个或多个数据库,其经由所述控制网络连接到所述第一编辑器和所述第二编辑器。
12.一种处理数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经由控制器从多个现场装置接收传感器数据并将所述传感器数据转换成第一字段数据和第二字段数据;
接收从第一编辑器导出的具有所述第一字段数据的第一源文件,其中所述第一编辑器经由控制网络连接到服务器和数据库并受所述服务器和所述数据库的服务;
接收从第二编辑器导出的具有所述第二字段数据的第二源文件,其中所述第二编辑器连接到所述服务器和所述数据库并受所述服务器和所述数据库的服务;
根据一个或多个条件分别对来自所述第一源文件和所述第二源文件的所述第一字段数据和所述第二字段数据进行筛选;
将筛选后的第一字段数据和第二字段数据分类为多个类别;
基于筛选后的第一字段数据和第二字段数据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条件经由电路生成多个工作表,所述多个工作表与所述多个类别相对应;
分别从所述第一源文件和所述第二源文件的源字段提取所述筛选后的第一字段数据和第二字段数据;
将提取的第一字段数据和第二字段数据映射到所述多个工作表的相关工作表字段中;以及
将具有被映射且被提取的第一字段数据和第二字段数据的所述多个工作表导出到导出文件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筛选后的第一字段数据中的一个第一字段数据与筛选后的第二字段数据中的一个第二字段数据具有相同的数据值,并且筛选后的第一字段数据中的该第一字段数据的源字段名称与筛选后的第二字段数据中的该第二字段数据的源字段名称不同。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从所述第一源文件和所述第二源文件的源字段提取所述筛选后的第一字段数据和第二字段数据包括:基于所述相同的数据值从所述第一源文件和所述第二源文件的源字段提取所述筛选后的第一字段数据和第二字段数据。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条件是能够编辑的一组规则。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字段数据包括现场装置类型信息,所述第二字段数据包括现场装置设置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类别至少包括输入/输出类别、输入/输出模块类别、节点类别、输入/输出参数类别中的一个。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条件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
确定装置标识符是否有效,
确定所需的源文件是否可用,
确定所述第一编辑器中的输入/输出标签是否具有输入/输出模块分配,
确定所述第二编辑器中是否存在所述第一编辑器中使用的节点,以及
确定所述第二编辑器中是否存在所述第一编辑器中使用的输入/输出模块。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导出文件转发到工程工具中以用于后续数据处理。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后续数据处理包括工厂诊断应用、工厂监控应用、验证应用和测试应用中的至少一个。
21.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编辑器是用于为所述多个现场装置配置输入/输出信号的输入/输出编辑器。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编辑器是输入/输出模块编辑器。
2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工作表包括装置输入/输出工作表、装置输入/输出参数工作表、节点工作表和输入/输出模块工作表中的至少一个。
2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从配置表格接收所述提取的第一字段数据和第二字段数据。
25.一种数据生成系统,包括:
第一编辑器,其配置为从第一数据库取得数据以用于处理第一源文件;
第二编辑器,其配置为从第二数据库取得数据以用于处理第二源文件;以及
处理电路,其配置为根据一个或多个条件对来自所述第一源文件的第一字段数据和来自所述第二源文件的第二字段数据进行筛选,
将筛选后的第一字段数据和第二字段数据分类为多个类别,基于所述一个或多个条件来生成多个工作表和关联的工作表字段,所述多个工作表与所述多个类别相对应,
分别从所述第一源文件和所述第二源文件的源字段提取所述第一字段数据和第二字段数据,
将提取的第一字段数据和第二字段数据映射到所述多个工作表的所述关联的工作表字段中,以及
将具有被映射且被提取的第一字段数据和第二字段数据的所述多个工作表导出到导出文件中。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数据生成系统,其中筛选后的第一字段数据中的一个第一字段数据与筛选后的第二字段数据中的一个第二字段数据具有相同的数据值,并且筛选后的第一字段数据中的该第一字段数据的源字段名称与筛选后的第二字段数据中的该第二字段数据的源字段名称不同。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数据生成系统,其中从所述第一源文件和所述第二源文件的源字段提取所述筛选后的第一字段数据和第二字段数据包括:基于所述相同的数据值从所述第一源文件和所述第二源文件的源字段提取所述筛选后的第一字段数据和第二字段数据。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数据生成系统,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条件是能够编辑的一组规则。
29.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数据生成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字段数据包括现场装置类型信息,所述第二字段数据包括现场装置设置信息。
30.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数据生成系统,其中所述多个类别至少包括输入/输出类别、输入/输出模块类别、节点类别、输入/输出参数类别中的一个。
31.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数据生成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字段数据和所述第二字段数据是经由控制器而由从多个现场装置接收到的传感器数据转换而来的。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数据生成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编辑器是用于为所述多个现场装置配置输入/输出信号的输入/输出编辑器。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数据生成系统,其中所述第二编辑器是输入/输出模块编辑器。
34.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数据生成系统,还包括:
工程工具,其配置有接收所述导出文件以进行后续数据处理的处理电路。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数据生成系统,其中所述后续数据处理包括工厂诊断应用、工厂监控应用、验证应用和测试应用中的至少一个。
CN201710358177.2A 2016-10-17 2017-05-19 用于生成多工作表导出的系统和方法 Active CN1079577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295,100 US10929339B2 (en) 2016-10-17 2016-10-17 Generation of multiple worksheet exportation
US15/295,100 2016-10-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57713A CN107957713A (zh) 2018-04-24
CN107957713B true CN107957713B (zh) 2022-07-12

Family

ID=58158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58177.2A Active CN107957713B (zh) 2016-10-17 2017-05-19 用于生成多工作表导出的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929339B2 (zh)
EP (1) EP3309638B1 (zh)
JP (1) JP6805832B2 (zh)
CN (1) CN10795771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540153B2 (en) 2016-12-03 2020-01-21 Thomas STACHURA Spreadsheet-based software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US10216494B2 (en) 2016-12-03 2019-02-26 Thomas STACHURA Spreadsheet-based software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US11726753B2 (en) 2016-12-03 2023-08-15 Thomas STACHURA Spreadsheet-based software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US10705805B1 (en) * 2017-12-12 2020-07-07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Application authoring using web-of-sheets data model
US11586603B1 (en) 2018-05-23 2023-02-21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Index sheets for robust spreadsheet-based applications
US11556702B2 (en) * 2020-08-31 2023-01-17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Orchestration of crud operations for a hierarchical web service data model in a spreadshee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536634A (ja) 2004-05-04 2007-12-13 フィッシャー−ローズマウント・システムズ・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プロセス制御システムのためのサービス指向型アーキテクチャ
EP2111593A2 (en) * 2007-01-26 2009-10-28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c. Analytic platform
US9323247B2 (en) * 2007-09-14 2016-04-26 Fisher-Rosemount Systems, Inc. Personalized plant asset data representation and search system
US8495042B2 (en) 2007-10-10 2013-07-23 Iti Scotland Limited Information extra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s
CN102986163B (zh) * 2010-03-05 2015-11-25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给设备提供安全性的方法和装置
US9092429B2 (en) * 2012-10-23 2015-07-28 Analog Devices Global DMA vector buffer
US9438648B2 (en) * 2013-05-09 2016-09-06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Industrial data analytics in a cloud platform
US20140336795A1 (en) * 2013-05-09 2014-11-13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Remote assistance via a cloud platform for industrial automation
US10168691B2 (en) * 2014-10-06 2019-01-01 Fisher-Rosemount Systems, Inc. Data pipeline for process control system analytics
CN106022827A (zh) * 2016-05-18 2016-10-12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基于用户行为信息的电网服务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09638A1 (en) 2018-04-18
EP3309638B1 (en) 2021-04-14
CN107957713A (zh) 2018-04-24
JP2018067283A (ja) 2018-04-26
US20180107671A1 (en) 2018-04-19
JP6805832B2 (ja) 2020-12-23
US10929339B2 (en) 2021-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57713B (zh) 用于生成多工作表导出的系统和方法
JP7460237B2 (ja) 分散型工業パフォーマンス監視及び分析
JP7226905B2 (ja) 分散型工業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ソース非依存クエリ
CN106933208B (zh) 分布式工业性能监控和分析
JP7323255B2 (ja) 分散型工業パフォーマンス監視及び分析プラットフォーム
CN106933207B (zh) 用于分布式工业性能监控的数据分析服务
US11714394B2 (en) Bulk commissioning of field devices within a process plant
JP2018106687A (ja) 動的装置記述言語メニュー用装置及び方法
JP4722889B2 (ja) フィールドデバイスコンフィギュレーションへのチェンジのレコードのトランザクションデーターベースを管理する為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5094008B (zh) 基于通用过程系统库配置过程控制系统的方法和装置
JP2009054180A (ja) フィールドデバイスコンフィギュレーションへのチェンジのレコードのトランザクションデーターベースを管理する為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1015204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model driven navigation
EP3958073B1 (en) Line connector extraction from p&id
US20170017222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lementing control logic
CN115543428A (zh) 一种基于策略模板的模拟数据生成方法和装置
US20120198373A1 (en) Focus-Driven User Interface
US968434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ed display of permissive logic in control systems associated with a power generation unit
Steinhagen et al. Redesign of the JavaFX Charts Library in View of Real-Time Visualisation of Scientific Data
CN115951822A (zh) 一种关于厂商yang文件的原子能力存储和渲染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313707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necting, remotely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entity systems
JP2022125962A (ja) プロセス制御システム用の実装可能なシーケンシャルファンクションチャートコードを生成するための方法、システム、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製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