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44423A - 移动终端和光学指纹模组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和光学指纹模组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44423A
CN107944423A CN201711297029.0A CN201711297029A CN107944423A CN 107944423 A CN107944423 A CN 107944423A CN 201711297029 A CN201711297029 A CN 201711297029A CN 107944423 A CN107944423 A CN 1079444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finger print
ambient light
detection module
light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9702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赛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oru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oru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oru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oru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29702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44423A/zh
Publication of CN1079444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444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06Sensors therefor non-optical, e.g. ultrasonic or capacitive sen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24Sensors therefor by using geometrical optics, e.g. using pris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Image Inpu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和光学指纹模组及其控制方法。其中,光学指纹模组包括指纹检测模块,用于向外发射光源并通过反射光进行指纹检测;所述光学指纹模组还包括环境光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环境光。从而使得光学指纹模组除了具有检测指纹的功能之外,还具有检测环境光的功能,避免另外设置的环境光检测模块对空间的占用,进而能够移动终端的屏占比并改善其工业设计。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和光学指纹模组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和光学指纹模组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移动终端大都具有指纹识别功能,并且一般基于电容检测原理进行指纹识别,指纹识别模块可以设置在移动终端机身的正面、侧面或者背面。为了操作的方便,电容指纹模块通常设置在移动终端机身的正面,这就需要对机身的玻璃盖板进行开孔,以容纳电容指纹模块,不过,这就降低了玻璃盖板的可靠性以及强度,也限制了屏占比。此外,移动终端的指纹识别模块与环境光检测模块是分离设置的,因此非常占用空间,这就进一步地限制了屏占比,影响移动终端的工业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的屏占比无法进一步提高的缺陷,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和光学指纹模组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光学指纹模组,包括指纹检测模块,用于向外发射光源并通过反射光进行指纹检测;所述光学指纹模组还包括环境光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环境光。
可选地,所述光学指纹模组还包括电容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电容变化。
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指纹模组,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指纹检测模块和所述环境光检测模块的开启或关闭;
所述指纹检测模块用于在开启时进行指纹检测,并将检测到的指纹信息传输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对所述指纹信息进行匹配;
所述环境光检测模块用于在开启时生成环境光检测值并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环境光检测值调整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环境光检测模块关闭时,固定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
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开启所述指纹检测模块时,关闭所述环境光检测模块;在开启所述环境光检测模块时,关闭所述指纹检测模块。
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为亮屏还是灭屏,当为灭屏时,关闭所述指纹检测模块和所述环境光检测模块;当为亮屏时,继续判断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应用是否需要获取指纹信息;
若是,则开启所述指纹检测模块并关闭所述环境光检测模块;
若否,则开启所述环境光检测模块并关闭所述指纹检测模块。
可选地,当所述光学指纹模组还包括电容检测模块时,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电容检测模块的开启和关闭;所述电容检测模块用于在开启时生成电容变化值并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容变化值判断是否接收到触摸操作。
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用于:
当检测到所述屏幕状态为灭屏时,开启所述电容检测模块并关闭所述指纹检测模块和所述环境光检测模块,并在判断接收到触摸操作时,开启所述指纹检测模块,在对所述指纹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指纹信息匹配成功时,点亮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
当检测到所述屏幕状态为亮屏时,开启所述电容检测模块和所述环境光检测模块并关闭所述指纹检测模块,并在判断接收到触摸操作时,关闭所述环境光检测模块,继续判断所述当前应用是否需要获取指纹信息;若需要,则开启所述指纹检测模块;若不需要,则继续关闭所述环境光检测模块和所述指纹检测模块。
可选地,当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为亮屏且接收到触摸操作后,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判断所述触摸操作是否消失,并在判断为是时开启所述环境光检测模块。
一种移动终端的光学指纹模组的控制方法,所述光学指纹模组包括指纹检测模块,所述光学指纹模组还包括环境光检测模块,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指纹检测模块和所述环境光检测模块的开启或关闭;
所述指纹检测模块在开启时进行指纹检测,对所述指纹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指纹信息进行匹配;
所述环境光检测模块在开启时生成环境光检测值,根据所述环境光检测值调整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
在所述环境光检测模块关闭时,固定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
可选地,若开启所述指纹检测模块,则关闭所述环境光检测模块;若开启所述环境光检测模块,则关闭所述指纹检测模块。
可选地,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检测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为亮屏还是灭屏;
当为灭屏时,关闭所述指纹检测模块和所述环境光检测模块;当为亮屏时,继续判断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应用是否需要获取指纹信息;
若是,则开启所述指纹检测模块并关闭所述环境光检测模块;
若否,则开启所述环境光检测模块并关闭所述指纹检测模块。
可选地,所述光学指纹模组还包括电容检测模块,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电容检测模块的开启和关闭;
所述电容检测模块在开启时生成电容变化值,根据所述电容变化值判断是否接收到触摸操作。
可选地,检测所述屏幕状态为亮屏还是灭屏;
当为灭屏时,开启所述电容检测模块并关闭所述指纹检测模块和所述环境光检测模块,并在判断接收到触摸操作时,开启所述指纹检测模块,在对所述指纹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指纹信息匹配成功时,点亮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
当为亮屏时,开启所述电容检测模块和所述环境光检测模块并关闭所述指纹检测模块,并在判断接收到触摸操作时,关闭所述环境光检测模块,继续判断所述当前应用是否需要获取指纹信息;若需要,则开启所述指纹检测模块;若不需要,则继续关闭所述环境光检测模块和所述指纹检测模块。
可选地,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为亮屏且接收到触摸操作后,判断所述触摸操作是否消失,并在判断为是时开启所述环境光检测模块。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的光学指纹模组既包括指纹检测模块,还包括环境光检测模块,这就使得光学指纹模组具有检测环境光的功能,避免另外设置的环境光检测模块对空间的占用,进而提高移动终端的屏占比并改善其工业设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光学指纹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光学指纹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5的移动终端的光学指纹模组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6的移动终端的光学指纹模组的控制方法的部分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7的移动终端的光学指纹模组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8的移动终端的光学指纹模组的控制方法的部分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9的移动终端的光学指纹模组的控制方法的部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1
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光学指纹模组1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光学指纹模组1包括指纹检测模块11、环境光检测模块12以及光学指纹模组1自带的处理器13,处理器13分别与指纹检测模块11和环境光检测模块12电连接,用于对指纹检测模块11和环境光检测模块12进行控制与处理,其中,指纹检测模块11用于向外发射光源并通过反射光进行指纹检测,环境光检测模块12用于检测环境光,从而光学指纹模组1集成了指纹检测功能和环境光检测功能,无需另外设置用于检测环境光的其他元器件,避免了其他元器件对空间的占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1的光学指纹模组1的进一步改进,图2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光学指纹模组1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光学指纹模组1还包括电容检测模块14,电容检测模块14用于检测电容变化,从而光学指纹模组1集成了指纹检测功能、环境光检测功能和电容变化检测功能,无需另外设置用于检测电容变化的其他元器件,避免了其他元器件对空间的占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包括实施例1中的光学指纹模组1的移动终端,图3示出了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移动终端包括实施例1中的光学指纹模组1和控制模块2。控制模块2与处理器13电连接,用于控制指纹检测模块11和环境光检测模块12的开启或关闭,其中,控制模块2用于在开启指纹检测模块11时,关闭环境光检测模块12;控制模块2用于在开启环境光检测模块12时,关闭指纹检测模块11,即在本实施例中,指纹检测模块11和环境光检测模块12不得同时被开启。
更具体地,控制模块2用于检测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为亮屏还是灭屏:
当屏幕状态为灭屏时,控制模块2关闭指纹检测模块11和环境光检测模块12。
当屏幕状态为亮屏时,控制模块2判断移动终端的当前应用是否需要获取指纹信息:
若当前应用需要获取指纹信息,控制模块2开启指纹检测模块11并关闭环境光检测模块12,固定移动终端当前的屏幕亮度,指纹检测模块11进行指纹检测,并将检测到的指纹信息传输至控制模块2,控制模块2对该指纹信息进行匹配,进而将指纹信息匹配成功与否的结果反馈给当前应用。
若当前应用不需要获取指纹信息,控制模块2开启环境光检测模块12并关闭指纹检测模块11,环境光检测模块12检测环境光的同时生成环境光检测值,并将生成的环境光检测值发送至控制模块2,控制模块2根据接收到的环境光检测值调整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
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经由光学指纹模组1和控制模块2,既可以实现对指纹的检测,还可以根据外界环境光对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进行调整,因而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无需另设用于检测环境光的其他元器件,避免了其他元器件对移动终端空间的占用,进而可以提高移动终端的屏占比并改善其工业设计。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包括实施例2中的光学指纹模组1的移动终端,图4示出了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移动终端包括实施例2中的光学指纹模组1和控制模块2。控制模块2与处理器13电连接,用于控制指纹检测模块11、环境光检测模块12电容检测模块14的开启和关闭,其中,控制模块2用于在开启指纹检测模块11时,关闭环境光检测模块12;控制模块2用于在开启环境光检测模块12时,关闭指纹检测模块11,即在本实施例中,指纹检测模块11和环境光检测模块12不得同时被开启。
更具体地,控制模块2用于检测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为亮屏还是灭屏:
当屏幕状态为灭屏时,控制模块2开启电容检测模块14并关闭指纹检测模块11和环境光检测模块12。电容检测模块14检测到电容变化时生成电容变化值,并将电容变化值发送至控制模块2,控制模块2根据电容变化值是否大于电容变化阈值来判断是否接收到触摸操作(即是否有手指触摸光学指纹模组1)。控制模块2在判断接收到触摸操作时,开启指纹检测模块11进行指纹检测,并在指纹信息匹配成功时,点亮移动终端的屏幕。
当屏幕状态为亮屏时,控制模块2开启电容检测模块14和环境光检测模块12并关闭指纹检测模块11。控制模块2在判断接收到触摸操作时,关闭环境光检测模块12,固定移动终端当前的屏幕亮度,并判断移动终端的当前应用是否需要获取指纹信息:
若当前应用需要获取指纹信息,控制模块2开启指纹检测模块11进行指纹检测。
若当前应用不需要获取指纹信息,控制模块2继续关闭环境光检测模块12和指纹检测模块11。
此外,控制模块2在判断接收到触摸操作之后,还判断触摸操作是否消失,并在判断触摸操作消失时,开启环境光检测模块12,进而调整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
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光学指纹模组1还包括电容检测模块14,经由电容检测模块14来判断是否有触摸操作,并根据是否有触摸操作来辅助控制模块2对光学指纹模组1的指纹检测模块11和环境光检测模块12的开启和关闭进行控制,进而移动终端对指纹的检测以及屏幕亮度的调整的切换更加多样化,提升了使用该移动终端的用户的体验感。
实施例5
图5示出了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光学指纹模组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其中,光学指纹模组包括指纹检测模块和环境光检测模块。如图5所示,该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101、控制指纹检测模块和环境光检测模块的开启或关闭;
若开启指纹检测模块,则转至步骤102;若开启环境光检测模块,则转至步骤103;若关闭环境光检测模块,则转至步骤104;
步骤102、进行指纹检测,对指纹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指纹信息进行匹配;
步骤103、生成环境光检测值,根据环境光检测值调整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
步骤104、固定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
其中,指纹检测模块和环境光检测模块不得同时被开启,即若开启指纹检测模块,则关闭环境光检测模块;若开启环境光检测模块,则关闭指纹检测模块。
本实施例通过控制光学指纹模组中的指纹检测模块和环境光检测模块的开启或关闭,分别实现了指纹检测功能以及环境光检测功能,从而无需另外设置用于检测环境光的其他元器件并对其进行控制。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5的移动终端的光学指纹模组的控制方法的步骤101的进一步改进,图6示出了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光学指纹模组的控制方法的部分流程图。如图6所示,步骤101进一步包括:
步骤201、检测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为亮屏还是灭屏;
若屏幕状态为灭屏,则转至步骤202;若屏幕状态为亮屏,则转至步骤203;
步骤202、关闭指纹检测模块和环境光检测模块;
步骤203、判断移动终端的当前应用是否需要获取指纹信息;
若是,则转至步骤204;若否,则转至步骤205;
步骤204、开启指纹检测模块并关闭环境光检测模块;
步骤205、开启环境光检测模块并关闭指纹检测模块。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5能够实现指纹检测功能以及环境光检测功能的基础上,结合对移动终端屏幕状态为亮屏还是灭屏的检测,实现了对指纹检测功能以及环境光检测功能的切换,进而提升使用移动终端的用户的体验感。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5的移动终端的光学指纹模组的控制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其中光学指纹模组还包括电容检测模块,图7示出了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光学指纹模组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步骤101还包括控制电容检测模块的开启或关闭,具体地:
步骤101、控制指纹检测模块、环境光检测模块和电容检测模块的开启或关闭;
若开启电容检测模块,则转至步骤105;
步骤105、生成电容变化值,根据电容变化值判断是否接收到触摸操作。
本实施例通过控制光学指纹模组中的指纹检测模块、环境光检测模块和电容检测模块的开启或关闭,分别实现了指纹检测功能、环境光检测功能以及触摸操作检测功能,从而无需另外设置用于检测环境光以及触摸操作的其他元器件并对其进行控制。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7的移动终端的光学指纹模组的控制方法的步骤101的进一步改进,图8示出了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光学指纹模组的控制方法的部分流程图。如图8所示,步骤101进一步包括:
步骤301、检测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为亮屏还是灭屏;
若屏幕状态为灭屏,则转至步骤302;若屏幕状态为亮屏,则转至步骤307;
步骤302、开启电容检测模块并关闭指纹检测模块和环境光检测模块;
步骤303、判断是否接收到触摸操作;
若是,则转至步骤304;若否,则继续判断;
步骤304、开启指纹检测模块;
步骤305、判断指纹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指纹信息是否匹配成功;
若是,则转至步骤306;若否,则继续判断;
步骤306、点亮移动终端的屏幕;
步骤307、开启电容检测模块和环境光检测模块并关闭指纹检测模块;
步骤308、判断是否接收到触摸操作;
若是,则转至步骤309;若否,则继续判断;
步骤309、关闭环境光检测模块
步骤310、判断当前应用是否需要获取指纹信息;
若是,则转至步骤311;若否,则返回步骤309;
步骤311、开启指纹检测模块。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7能够实现指纹检测功能、环境光检测功能以及触摸操作检测功能的基础上,结合对移动终端屏幕状态为亮屏还是灭屏的检测,以及对触摸操作的检测,实现了对指纹检测功能以及环境光检测功能的切换,进而提升使用移动终端的用户的体验感。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8的移动终端的光学指纹模组的控制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图9示出了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光学指纹模组的控制方法的部分流程图。如图9所示,在步骤308判断接收到触摸操作之后,该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312、判断触摸操作是否消失;
若是,则转至步骤313;若否,则继续判断;
步骤313、开启环境光检测模块。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8能够实现指纹检测功能以及环境光检测功能的切换的基础上,提供了另一种对环境光检测功能切换的条件,进一步丰富了该控制方法,以及使用移动终端的用户的体验感。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光学指纹模组,包括指纹检测模块,用于向外发射光源并通过反射光进行指纹检测;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指纹模组还包括环境光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环境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指纹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指纹模组还包括电容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电容变化。
3.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指纹模组,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指纹检测模块和所述环境光检测模块的开启或关闭;
所述指纹检测模块用于在开启时进行指纹检测,并将检测到的指纹信息传输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对所述指纹信息进行匹配;
所述环境光检测模块用于在开启时生成环境光检测值并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环境光检测值调整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环境光检测模块关闭时,固定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开启所述指纹检测模块时,关闭所述环境光检测模块;在开启所述环境光检测模块时,关闭所述指纹检测模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为亮屏还是灭屏,当为灭屏时,关闭所述指纹检测模块和所述环境光检测模块;当为亮屏时,继续判断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应用是否需要获取指纹信息;
若是,则开启所述指纹检测模块并关闭所述环境光检测模块;
若否,则开启所述环境光检测模块并关闭所述指纹检测模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光学指纹模组还包括电容检测模块时,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电容检测模块的开启和关闭;所述电容检测模块用于在开启时生成电容变化值并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容变化值判断是否接收到触摸操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用于:
当检测到所述屏幕状态为灭屏时,开启所述电容检测模块并关闭所述指纹检测模块和所述环境光检测模块,并在判断接收到触摸操作时,开启所述指纹检测模块,在对所述指纹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指纹信息匹配成功时,点亮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
当检测到所述屏幕状态为亮屏时,开启所述电容检测模块和所述环境光检测模块并关闭所述指纹检测模块,并在判断接收到触摸操作时,关闭所述环境光检测模块,继续判断所述当前应用是否需要获取指纹信息;若需要,则开启所述指纹检测模块;若不需要,则继续关闭所述环境光检测模块和所述指纹检测模块。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为亮屏且接收到触摸操作后,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判断所述触摸操作是否消失,并在判断为是时开启所述环境光检测模块。
9.一种移动终端的光学指纹模组的控制方法,所述光学指纹模组包括指纹检测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指纹模组还包括环境光检测模块,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指纹检测模块和所述环境光检测模块的开启或关闭;
所述指纹检测模块在开启时进行指纹检测,对所述指纹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指纹信息进行匹配;
所述环境光检测模块在开启时生成环境光检测值,根据所述环境光检测值调整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
在所述环境光检测模块关闭时,固定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亮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开启所述指纹检测模块,则关闭所述环境光检测模块;若开启所述环境光检测模块,则关闭所述指纹检测模块。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检测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为亮屏还是灭屏;
当为灭屏时,关闭所述指纹检测模块和所述环境光检测模块;当为亮屏时,继续判断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应用是否需要获取指纹信息;
若是,则开启所述指纹检测模块并关闭所述环境光检测模块;
若否,则开启所述环境光检测模块并关闭所述指纹检测模块。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指纹模组还包括电容检测模块,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电容检测模块的开启和关闭;
所述电容检测模块在开启时生成电容变化值,根据所述电容变化值判断是否接收到触摸操作。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所述屏幕状态为亮屏还是灭屏;
当为灭屏时,开启所述电容检测模块并关闭所述指纹检测模块和所述环境光检测模块,并在判断接收到触摸操作时,开启所述指纹检测模块,在对所述指纹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指纹信息匹配成功时,点亮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
当为亮屏时,开启所述电容检测模块和所述环境光检测模块并关闭所述指纹检测模块,并在判断接收到触摸操作时,关闭所述环境光检测模块,继续判断所述当前应用是否需要获取指纹信息;若需要,则开启所述指纹检测模块;若不需要,则继续关闭所述环境光检测模块和所述指纹检测模块。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为亮屏且接收到触摸操作后,判断所述触摸操作是否消失,并在判断为是时开启所述环境光检测模块。
CN201711297029.0A 2017-12-08 2017-12-08 移动终端和光学指纹模组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079444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97029.0A CN107944423A (zh) 2017-12-08 2017-12-08 移动终端和光学指纹模组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97029.0A CN107944423A (zh) 2017-12-08 2017-12-08 移动终端和光学指纹模组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44423A true CN107944423A (zh) 2018-04-20

Family

ID=61946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97029.0A Pending CN107944423A (zh) 2017-12-08 2017-12-08 移动终端和光学指纹模组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44423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33716A (zh) * 2018-06-29 2018-11-1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光照强度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9691069A (zh) * 2018-09-17 2019-04-26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屏下光学检测系统、电子设备及物体接近检测方法
CN112860120A (zh) * 2021-03-09 2021-05-28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装置、电子设备和环境光检测的方法
CN113851096A (zh) * 2020-06-28 2021-12-2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亮度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88993A (zh) * 2015-11-09 2016-03-09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终端
CN107223203A (zh) * 2017-04-19 2017-09-29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强检测方法、装置及智能终端
JP2017529637A (ja) * 2015-06-03 2017-10-05 シャオミ・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指紋識別を行う端末
CN107292235A (zh) * 2017-05-22 2017-10-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纹的采集方法及相关产品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7529637A (ja) * 2015-06-03 2017-10-05 シャオミ・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指紋識別を行う端末
CN105388993A (zh) * 2015-11-09 2016-03-09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终端
CN107223203A (zh) * 2017-04-19 2017-09-29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强检测方法、装置及智能终端
CN107292235A (zh) * 2017-05-22 2017-10-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纹的采集方法及相关产品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XIAOLING, ZHONG 等: "Design of High-Precision Infrared Multi-Touch Screen Based on the EFM32", 《SENSORS & TRANSDUCERS》 *
廖跃华: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31 August 2009, 天津大学出版社 *
顾陈磊 等: "指纹识别技术发展现状",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33716A (zh) * 2018-06-29 2018-11-1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光照强度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9691069A (zh) * 2018-09-17 2019-04-26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屏下光学检测系统、电子设备及物体接近检测方法
CN113851096A (zh) * 2020-06-28 2021-12-2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亮度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851096B (zh) * 2020-06-28 2023-05-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亮度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860120A (zh) * 2021-03-09 2021-05-28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装置、电子设备和环境光检测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44423A (zh) 移动终端和光学指纹模组及其控制方法
US11042291B2 (en) Text input method in touch screen terminal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07181559B (zh) 射频干扰的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EP3829148A1 (en) Object identification method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7292290B (zh) 人脸活体识别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9067983B (zh) 信息提示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5430162B (zh) 一种开启手电筒的方法和装置
CN110070006A (zh) 指纹识别方法、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取介质
CN108646907A (zh) 背光亮度调节方法以及相关产品
CN102833389A (zh) 移动终端及其节能方法
CN107300967A (zh) 一种智能导航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终端
EP3432199A2 (en) Method for iris recognition and related products
CN103399642A (zh) 一种屏幕唤醒的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03873730A (zh) 拍摄系统
CN103543896A (zh) 调节触摸屏灵敏度的方法和系统
CN209525666U (zh) 扫描翻译笔
CN104636648A (zh) 虹膜解锁系统及其方法
CN111310575A (zh) 一种人脸活体检测的方法、相关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954354A (zh) 发光遥控器和遥控系统
CN104505002A (zh) 基于oled屏的显示方法和装置
CN110049152A (zh) 用来识别手机与遮蔽物距离的方法与系统
CN109793491B (zh) 一种用于色盲检测的终端设备
CN105549927B (zh) 一种显示方法和终端
CN110796096B (zh) 一种手势识别模型的训练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881857A (zh) 一种基于人脸检测的电子蜡烛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42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