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30979B - 一种浸胶设备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浸胶设备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30979B
CN107930979B CN201711262884.8A CN201711262884A CN107930979B CN 107930979 B CN107930979 B CN 107930979B CN 201711262884 A CN201711262884 A CN 201711262884A CN 107930979 B CN107930979 B CN 1079309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jecting glue
pressure
glue
sleeve
glass fi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6288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30979A (zh
Inventor
赵卓然
乔倩
梁鹏
王剑锋
孙文丹
刘志军
王福胜
张茹
胡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erospace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erospace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erospace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erospace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26288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30979B/zh
Priority to CN201811339587.3A priority patent/CN109868598B/zh
Publication of CN1079309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309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309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309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1/00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1/18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performed by dipp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3/00Apparatus in which the work is brought into contact with a bulk quantity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 B05C3/02Apparatus in which the work is brought into contact with a bulk quantity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he work being immersed in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 B05C3/04Apparatus in which the work is brought into contact with a bulk quantity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he work being immersed in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with special provision for agitating the work or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3/00Apparatus in which the work is brought into contact with a bulk quantity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 B05C3/02Apparatus in which the work is brought into contact with a bulk quantity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he work being immersed in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 B05C3/12Apparatus in which the work is brought into contact with a bulk quantity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he work being immersed in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for treating work of indefinite length
    • B05C3/125Apparatus in which the work is brought into contact with a bulk quantity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he work being immersed in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for treating work of indefinite length the work being a web, band, strip or the like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浸胶设备及其方法,浸胶设备包括注胶套筒、承压桶和泵体;承压桶套装在所述注胶套筒外,注胶套筒外圆侧面上设置有连通注胶套筒筒腔内外的注胶孔;承压桶的外圆侧面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环形空腔内外的排胶孔;玻纤毡缠绕在所述注胶套筒上形成所述玻纤毡卷筒;所述泵体通过管路与所述注胶套筒的筒腔连通,用于向所述筒腔内注入胶液,并利用压力迫使胶液依次通过所述注胶孔、环形空腔以及所述排胶孔,进而实现对环形空腔内的玻纤毡的浸胶处理。本发明可以整卷生产,产品长度不受浸胶设备长度限制,且快速排出玻纤毡内气泡,使胶液均匀浸渍到玻纤毡内,生产效率提高30%。

Description

一种浸胶设备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胶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玻纤毡浸胶的浸胶设备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气凝胶毡是以二氧化硅气凝胶为主体原料,在普通玻璃纤维中参杂而成。此产品提高了普通玻璃纤维的400℃耐高温极限,隔热性能是传统材料的3到8倍,能耐700℃以上的高温且平整、抗机械性、易于加工的特性,其导热系数极低,是工业保温隔热应用领域的新型材料。
现有的浸胶方法主要是将玻纤毡卷展开平铺在长方体凝胶槽内,作为水平浸胶凝胶的设备,凝胶槽尺寸为15m*2m*0.65m,可盛放15m3液体,玻纤毡卷展开后平铺在凝胶槽内,胶液没过玻纤毡。
此种凝胶槽设备存在如下缺点:占地面积大、设备投资高;需配置专门的放卷收卷小车;胶液无强制循环,单纯浸泡浸润效果差;设备庞大,生产余料清理与收卷操作困难,工人劳动强度大,操作环境恶劣;产品长度受到凝胶槽长度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浸胶设备及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占地面积大、设备投资高、操作复杂等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浸胶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玻纤毡呈卷筒状设置;
步骤S2,利用高压迫使胶液沿玻纤毡卷筒的径向流过玻纤毡。
进一步地,所述玻纤毡卷筒水平放置,在卷筒的轴向上以及从卷筒中部向其两端延伸方向上,胶液压力值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在所述卷筒的轴向上,所述胶液的压力值呈正态分布。
进一步地,在所述玻纤毡卷筒的径向上,所述胶液从卷筒内部向其外部流动,或者,所述胶液从卷筒外部向其内部流动。
进一步地,浸胶过程中,所述玻纤毡卷筒整体所承受压力不低于0.03MPa。
进一步地,在所述玻纤毡卷筒的径向上,所述玻纤毡卷筒的胶液流出端压力值为0.05—0.1MPa。
本发明公开的注胶方法,设备投资少,占地面积小,生产灵活,可用于卷状气凝胶玻纤毡浸胶、凝胶生产工序,大大提高了纳米孔气凝胶复合绝热制品生产效率与成材率。
同时,通过在所述卷筒的轴向上,所述胶液的压力值呈正态分布,有效解决了玻纤毡浸胶不均匀问题。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浸胶设备,其包括:注胶套筒、承压桶和泵体;
所述承压桶套装在所述注胶套筒外,两者之间设置有用于容纳玻纤毡卷筒的环形空腔;
所述注胶套筒外圆侧面上设置有连通注胶套筒筒腔内外的注胶孔;
所述承压桶的外圆侧面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环形空腔内外的排胶孔;
玻纤毡缠绕在所述注胶套筒上形成所述玻纤毡卷筒;
所述泵体通过管路与所述注胶套筒的筒腔连通,用于向所述筒腔内注入胶液,并利用压力迫使胶液依次通过所述注胶孔、环形空腔以及所述排胶孔,进而实现对环形空腔内的玻纤毡的浸胶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注胶套筒和所述承压桶同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注胶套筒和所述承压桶水平设置。
即所述注胶套筒和所述承压桶的轴线水平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承压桶由第一半桶和第二半桶拼装而成。
其中,所述承压桶被包含其中间轴线水平面分割,分割出的上部模块为第一半桶,下部模块则为第二半桶。
在玻纤毡缠绕在注胶套筒上后,可将第一半桶和第二半桶扣合在一起,两者利用螺栓螺母或者销轴等紧固件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玻纤毡卷筒被夹持在所述承压桶和所述注胶套筒之间,承压桶的内侧壁抵压在所述玻纤毡卷筒的外园侧面上。
其中,承压桶和注胶套筒夹持住所述玻纤毡卷筒,承压桶可有效保持玻纤毡卷筒外形形状和尺寸,同时保证和维持整个玻纤毡卷筒的浸胶压力。
进一步地,所述注胶套筒的周向上,多个所述注胶孔的孔径相同且均匀间隔布设。
进一步地,在所述注胶套筒的轴向上,单位长度上所述注胶孔的截面积之和为单位注胶面积;
所述注胶套筒的轴向上以及从注胶套筒中部向其两端延伸方向上,单位注胶面积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在所述注胶套筒的轴向上,所述单位注胶面积呈正态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注胶套筒上所有所述注胶孔的截面积之和为所述注胶套筒筒腔截面积的2—4倍。
进一步地,在所述注胶套筒的轴向上以及从注胶套筒中部向其两端延伸方向上,所述单位注胶面积的分布满足如下公式:
其中,f(x)——为单位注胶面积分布函数;
设注胶套筒轴向上的中心点为原点,x为从注胶套筒中部向其两端延伸的坐标值;
π——圆周率;
σ——与玻纤毡卷筒的宽度L有关,且σ为0.1L~0.3L。
注胶套筒中间开孔最为密集,其中间约为玻纤毡卷筒1/3宽度范围内开孔率为50%—85%,两边依次递减。
即所述注胶套筒中间1/3宽度范围内的开孔率为50%—85%,两边开孔率依次递减。
工程实际应用,开孔采取模拟正态分布的方法,注胶套筒上注胶孔为断续间隔分布,而非连续分布;
为满足单位注胶面积呈正态分布,可以通过增减单位长度上注胶孔数量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改变注胶孔的大小来实现(此时有助于减少了机加工量并方便后续残胶清理)。
进一步地,在所述承压桶的轴向上,单位长度上所述排胶孔的截面积之和为单位排胶面积;
所述承压桶的轴向上以及从承压桶中部向其两端延伸方向上,单位排胶面积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在所述承压桶的轴向上,所述单位排胶面积呈正态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承压桶上所有所述排胶孔的截面积之和为所述注胶套筒筒腔截面积的5—10倍。
从而注胶时保持胶液在桶内呈正压值为0.05—0.1MPa。
进一步地,在所述承压桶的轴向上以及从承压桶中部向其两端延伸方向上,所述单位排胶面积的分布满足如下公式:
其中,g(x)——为单位排胶面积分布函数;
设承压桶轴向上的中心点为原点(与注胶套筒的中心重合、即玻纤毡卷筒的宽度方向的中心),x为从承压桶中部向其两端延伸的坐标值;
π——圆周率;
σ——与玻纤毡卷筒的宽度L有关,且σ为0.1L~0.3L。
其中设:排胶孔的比率=单位排胶面积/所有排胶孔截面积的总和;
当排胶孔孔径一致时,排胶孔的比率=单位长度上排胶孔数量/排胶孔总数。
排胶孔的比率的分布函数可参照注胶孔的比率分布函数说明。
进一步地,所述泵体为化工离心泵,驱动泵体工作的电机为变频防爆电机。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承接所述胶液和防止胶液飞溅的浸胶槽;所述浸胶槽包括下槽体和上盖;所述注胶套筒和所述承压桶设置在所述下槽体内。
进一步地,还包括机架,所述下槽体可翻转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以便于上料和卸料;
所述上盖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液压缸、气缸、电缸以及电动伸缩杆等驱动机构,所述上盖通过驱动机构可升降地设置在机架上。
上盖升起后,所述注胶套筒和所述承压桶露出,下槽体翻转后可上料和卸料。上料后,下槽体反向翻转复位,上盖落下将所述注胶套筒和所述承压桶封盖在下槽体的容纳腔内,防止工作时胶液飞溅。
其中,下槽体通过枢接轴等枢接在所述机架上,机架上设置有电机以及传动机构用于翻转下槽体。
进一步地,所述注胶套筒两端分别设置有胶液进口,两个胶液进口分别通过管路与所述泵体的出口连接;
所述管路上设置有用于交替通过两个胶液进口向所述筒腔内输入胶液的控制阀。
其中,控制阀为现有技术,例如,泵体分别通过两个支路与两个胶液进口连接,两个支路上分别设置有电子控制阀,利用控制器等控制模块交替向两个电子控制阀脉冲控制信号,则可实现两个胶液进口的交替供给胶液。
采用从两端的胶液进口交替地输入胶液,可以有效减小因为设备或者管路等因素对玻纤毡卷筒浸胶效果的影响,使得玻纤毡卷筒浸胶更加均匀。
进一步地,所述下槽体的底部设置有胶液出口,胶液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泵体的进口连接,用于胶液的循环;
泵体的进口通过管路还与储胶桶连通,用于不断补充胶液。
现有技术中的凝胶槽设备占地面积大、设备投资高;需配置专门的放卷收卷小车;胶液无强制循环,单纯浸泡浸润效果差;设备庞大,生产余料清理与收卷操作困难,工人劳动强度大,操作环境恶劣;产品长度受到凝胶槽长度的限制。
本发明提供的浸胶设备使用卷状玻纤毡,将玻纤毡卷绕在注胶套筒上,或将玻纤毡和隔离网预先复合卷绕在(或套装在)注胶套筒上,可以整卷生产,产品长度不受浸胶设备长度限制;
然后将注胶套筒安放于承压桶内,最后置于浸胶槽内,通过泵体及管路使胶液在玻纤毡卷内外循环并在承压桶内产生一定的压力,快速排出玻纤毡内气泡,使胶液均匀浸渍到玻纤毡内,生产效率提高30%。
总之,本发明采用卧式正压中心注胶方法,设备投资少,占地面积小,一个浸胶槽设备生产一卷产品,单独控制,生产灵活。该方法有效解决了玻纤毡浸胶不均匀问题,可用于卷状气凝胶玻纤毡浸胶、凝胶生产工序,大大提高了纳米孔气凝胶复合绝热制品生产效率与成材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浸胶设备的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承压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注胶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浸胶设备的正视图;
图5为图4的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承压桶的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浸胶设备的立体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注胶套筒上开孔比率的分布图。
附图标记:
1-驱动机构;2-机架;5-执行机构;6-控制模块;10-浸胶槽;11-下槽体;12-上盖;20-注胶套筒;21-左胶液进口;22-右胶液进口;23-密封圈;24-注胶孔;30-承压桶;31-排胶孔;30a-第一半桶;30b-第二半桶;40-泵体;50-储胶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浸胶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玻纤毡呈卷筒状设置;
步骤S2,利用高压迫使胶液沿玻纤毡卷筒的径向流过玻纤毡。
在上述实施方案中,更为优选地,玻纤毡卷筒水平放置,在卷筒的轴向上以及从卷筒中部向其两端延伸方向上,胶液压力值逐渐减小。
具体而言,在玻纤毡卷筒的径向上,胶液从卷筒内部向其外部流动,或者,胶液从卷筒外部向其内部流动。在卷筒的轴向上,胶液的压力值呈正态分布。浸胶时,从卷筒的两端交替输入胶液,使得玻纤毡卷筒浸胶更加均匀。
浸胶过程中,玻纤毡卷筒整体所承受压力不低于0.03MPa。其中,在玻纤毡卷筒的径向上,玻纤毡卷筒的胶液流出端压力值为0.05—0.1MPa。
本发明公开的注胶方法,设备投资少,占地面积小,生产灵活,可用于卷状气凝胶玻纤毡浸胶、凝胶生产工序,大大提高了纳米孔气凝胶复合绝热制品生产效率与成材率。
同时,通过在卷筒的轴向上,胶液的压力值呈正态分布,有效解决了玻纤毡浸胶不均匀问题。
实施例2
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浸胶设备,其包括:注胶套筒20、承压桶30和泵体40;
承压桶30套装在注胶套筒20外,两者之间设置有用于容纳玻纤毡卷筒的环形空腔;
如图3所示,注胶套筒20外圆侧面上设置有连通注胶套筒20筒腔内外的注胶孔24;
如图2所示,承压桶30的外圆侧面上设置有连通环形空腔内外的排胶孔31;
玻纤毡缠绕在注胶套筒20上形成玻纤毡卷筒;
泵体40通过管路与注胶套筒20的筒腔连通,用于向筒腔内注入胶液,并利用压力迫使胶液依次通过注胶孔24、环形空腔以及排胶孔31,进而实现对环形空腔内的玻纤毡的浸胶处理。
其中,注胶套筒20和承压桶30同轴设置。注胶套筒20和承压桶30水平设置。即注胶套筒20和承压桶30的轴线水平设置。
如图6所示,承压桶30由第一半桶30a和第二半桶30b拼装而成。其中,承压桶30被包含其中间轴线水平面分割,分割出的上部模块为第一半桶30a,下部模块则为第二半桶30b。
在玻纤毡缠绕在注胶套筒20上后,可将第一半桶30a和第二半桶30b扣合在一起,两者利用螺栓螺母或者销轴等紧固件连接在一起。
其中优选地,玻纤毡卷筒被夹持在承压桶30和注胶套筒20之间,承压桶30的内侧壁抵压在玻纤毡卷筒的外园侧面上。承压桶30和注胶套筒20夹持住玻纤毡卷筒,承压桶30可有效保持玻纤毡卷筒外形形状和尺寸,同时保证和维持整个玻纤毡卷筒的浸胶压力。
注胶套筒20的周向上,多个注胶孔24的孔径相同且均匀间隔布设。在注胶套筒20的轴向上,单位长度上注胶孔24的截面积之和为单位注胶面积;注胶套筒20的轴向上以及从注胶套筒20中部向其两端延伸方向上,单位注胶面积逐渐减小。更加具体而言,在注胶套筒20的轴向上,单位注胶面积呈正态分布。
而注胶套筒20上所有注胶孔24的截面积之和为注胶套筒20筒腔截面积的2—4倍。
在注胶套筒20的轴向上以及从注胶套筒20中部向其两端延伸方向上,单位注胶面积的分布满足如下公式:
其中,f(x)——为单位注胶面积分布函数;
设注胶套筒20轴向上的中心点为原点,x为从注胶套筒20中部向其两端延伸的坐标值;
π——圆周率;
σ——与玻纤毡卷筒的宽度L有关,且
注胶套筒20上注胶孔24的分布图可参见图8。
如图8所示,L为注胶套筒20开孔范围(即,玻纤毡卷筒的宽度),X轴上方图形所覆盖的面积为注胶孔24的比率(即,单位注胶面积/所有注胶孔24截面积的总和,当注胶孔24孔径一致时,注胶孔24的比率=单位长度上注胶孔24数量/注胶孔24总数)。
注胶套筒20中间开孔最为密集,其中间约为玻纤毡卷筒1/3宽度范围内开孔率为68.2%,两边依次递减。
工程实际应用,开孔采取模拟正态分布的方法,注胶套筒20上注胶孔24为断续间隔分布,而非连续分布;
为满足单位注胶面积呈正态分布,可以通过增减单位长度上注胶孔24数量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改变注胶孔24的大小来实现(此时有助于减少了机加工量并方便后续残胶清理)。
在注胶套筒20的轴向上,单位长度上注胶孔24的截面积之和为单位注胶面积;
注胶套筒20的轴向上以及从注胶套筒20中部向其两端延伸方向上,单位注胶面积逐渐减小。
在承压桶30的轴向上,单位长度上排胶孔31的截面积之和为单位排胶面积;
承压桶30的轴向上以及从承压桶30中部向其两端延伸方向上,单位排胶面积逐渐减小。
在承压桶30的轴向上,单位排胶面积呈正态分布。
承压桶30上所有排胶孔31的截面积之和为注胶套筒20筒腔截面积的5—10倍。
从而注胶时保持胶液在桶内呈正压值为0.05—0.1MPa。
在承压桶30的轴向上以及从承压桶30中部向其两端延伸方向上,单位排胶面积的分布满足如下公式:
其中,g(x)——为单位排胶面积分布函数;
设承压桶30轴向上的中心点为原点(与注胶套筒20的中心重合、即玻纤毡卷筒的宽度方向的中心),x为从承压桶30中部向其两端延伸的坐标值;
π——圆周率;
σ——与玻纤毡卷筒的宽度L有关,且
其中设:排胶孔的比率=单位排胶面积/所有排胶孔截面积的总和;
当排胶孔31孔径一致时,排胶孔的比率=单位长度上排胶孔31数量/排胶孔31总数。
排胶孔的比率的分布函数可参照注胶孔24的比率分布函数说明。
其中,泵体40为化工离心泵,驱动泵体工作的电机为变频防爆电机。
浸胶设备还包括用于承接胶液和防止胶液飞溅的浸胶槽10;浸胶槽10包括下槽体11和上盖12;注胶套筒20和承压桶30设置在下槽体11内。
下槽体11可翻转地设置在机架2上,以便于上料和卸料;上盖12可升降地设置在机架2上。机架2上设置有液压缸、气缸、电缸以及电动伸缩杆等驱动机构1,上盖12通过驱动机构1可升降地设置在机架2上。
上盖12升起后,注胶套筒20和承压桶30露出,下槽体11翻转后可上料和卸料。上料后,下槽体11反向翻转复位,上盖12落下将注胶套筒20和承压桶30封盖在下槽体11的容纳腔内,防止工作时胶液飞溅。
其中,下槽体11通过枢接轴等枢接在机架2上,机架2上设置有电机以及传动机构等执行机构5用于翻转下槽体11。
注胶套筒20两端分别设置有左胶液进口21和右胶液进口22,两个胶液进口分别通过管路与泵体40的出口连接;左胶液进口21和右胶液进口22分别通过注胶管道与泵体连接,注胶管道与注胶套筒之间设置有密封圈23。
如图1所示,管路上设置有用于交替通过两个胶液进口向筒腔内输入胶液的控制阀。其中,控制阀为现有技术,例如,泵体40分别通过两个支路与两个胶液进口连接,两个支路上分别设置有电子控制阀,利用控制器等控制模块6交替向两个电子控制阀脉冲控制信号,则可实现两个胶液进口的交替供给胶液。
采用从两端的胶液进口交替地输入胶液,可以有效减小因为设备或者管路等因素对玻纤毡卷筒浸胶效果的影响,使得玻纤毡卷筒浸胶更加均匀。
下槽体11的底部设置有胶液出口,胶液出口通过管路与泵体40的进口连接,用于胶液的循环;泵体40的进口通过管路还与储胶桶50连通,用于不断补充胶液。
现有技术中的凝胶槽设备占地面积大、设备投资高;需配置专门的放卷收卷小车;胶液无强制循环,单纯浸泡浸润效果差;设备庞大,生产余料清理与收卷操作困难,工人劳动强度大,操作环境恶劣;产品长度受到凝胶槽长度的限制。
本发明提供的浸胶设备使用卷状玻纤毡,将玻纤毡卷绕在注胶套筒上,或将玻纤毡和隔离网预先复合卷绕在(或套装在)注胶套筒20上,可以整卷生产,产品长度不受浸胶设备长度限制;
然后将注胶套筒20安放于承压桶30内,最后置于浸胶槽内,通过泵体40及管路使胶液在玻纤毡卷内外循环并在承压桶30内产生一定的压力,快速排出玻纤毡内气泡,使胶液均匀浸渍到玻纤毡内,生产效率提高30%。
总之,本发明采用卧式正压中心注胶方法,设备投资少,占地面积小,一个浸胶槽设备生产一卷产品,单独控制,生产灵活。该方法有效解决了玻纤毡浸胶不均匀问题,可用于卷状气凝胶玻纤毡浸胶、凝胶生产工序,大大提高了纳米孔气凝胶复合绝热制品生产效率与成材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23)

1.一种浸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承压桶套装在注胶套筒外,两者之间形成环形空腔,在所述注胶套筒外圆侧面上设置连通注胶套筒筒腔内外的注胶孔,在所述承压桶的外圆侧面上设置连通所述环形空腔内外的排胶孔,玻纤毡呈卷筒状设置在所述承压桶和所述注胶套筒之间的环形空腔内;
步骤S2,利用高压迫使胶液沿玻纤毡卷筒的径向流过所述注胶孔、所述玻纤毡和所述排胶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纤毡卷筒水平放置,在卷筒的轴向上以及从卷筒中部向其两端延伸方向上,胶液压力值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浸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卷筒的轴向上,所述胶液的压力值呈正态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玻纤毡卷筒的径向上,所述胶液从卷筒内部向其外部流动,或者,所述胶液从卷筒外部向其内部流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胶方法,其特征在于,浸胶过程中,所述玻纤毡卷筒整体所承受压力不低于0.03MPa。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浸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玻纤毡卷筒的径向上,所述玻纤毡卷筒的胶液流出端压力值为0.05—0.1MPa。
7.一种浸胶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注胶套筒、承压桶和泵体;
所述承压桶套装在所述注胶套筒外,两者之间设置有用于容纳玻纤毡卷筒的环形空腔;
所述注胶套筒外圆侧面上设置有连通注胶套筒筒腔内外的注胶孔;
所述承压桶的外圆侧面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环形空腔内外的排胶孔;
玻纤毡缠绕在所述注胶套筒上形成所述玻纤毡卷筒;
所述泵体通过管路与所述注胶套筒的筒腔连通,用于向所述筒腔内注入胶液,并利用压力迫使胶液依次通过所述注胶孔、环形空腔以及所述排胶孔,进而实现对环形空腔内的玻纤毡的浸胶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浸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胶套筒和所述承压桶同轴设置;所述注胶套筒和所述承压桶水平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浸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桶由第一半桶和第二半桶拼装而成。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浸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纤毡卷筒被夹持在所述承压桶和所述注胶套筒之间,承压桶的内侧壁抵压在所述玻纤毡卷筒的外园侧面上。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浸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胶套筒的周向上,多个所述注胶孔的孔径相同且均匀间隔布设。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浸胶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注胶套筒的轴向上,单位长度上所述注胶孔的截面积之和为单位注胶面积;
所述注胶套筒的轴向上以及从注胶套筒中部向其两端延伸方向上,单位注胶面积逐渐减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浸胶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注胶套筒的轴向上,所述单位注胶面积呈正态分布。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浸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胶套筒上所有所述注胶孔的截面积之和为所述注胶套筒筒腔截面积的2—4倍。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浸胶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注胶套筒的轴向上以及从注胶套筒中部向其两端延伸方向上,所述单位注胶面积的分布满足如下公式:
其中,f(x)——为单位注胶面积分布函数;
设注胶套筒轴向上的中心点为原点,x为从注胶套筒中部向其两端延伸的坐标值;
π——圆周率;
σ——与玻纤毡卷筒的宽度L有关,且σ为0.1L~0.3L。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浸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胶套筒中间1/3宽度范围内的开孔率为50%—85%,两边开孔率依次递减。
1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浸胶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承压桶的轴向上,单位长度上所述排胶孔的截面积之和为单位排胶面积;
所述承压桶的轴向上以及从承压桶中部向其两端延伸方向上,单位排胶面积逐渐减小。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浸胶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承压桶的轴向上,所述单位排胶面积呈正态分布。
1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浸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桶上所有所述排胶孔的截面积之和为所述注胶套筒筒腔截面积的5—10倍。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浸胶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承压桶的轴向上以及从承压桶中部向其两端延伸方向上,所述单位排胶面积的分布满足如下公式:
其中,g(x)——为单位排胶面积分布函数;
设承压桶轴向上的中心点为原点,与注胶套筒的中心重合,原点为玻纤毡卷筒的宽度方向的中心,x为从承压桶中部向其两端延伸的坐标值;
π——圆周率;
σ——与玻纤毡卷筒的宽度L有关,且σ为0.1L~0.3L。
2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浸胶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承接所述胶液和防止胶液飞溅的浸胶槽;所述浸胶槽包括下槽体和上盖;所述注胶套筒和所述承压桶设置在所述下槽体内;
浸胶设备还包括机架,所述下槽体可翻转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以便于上料和卸料;
所述上盖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浸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胶套筒两端分别设置有胶液进口,两个胶液进口分别通过管路与所述泵体的出口连接;
所述管路上设置有用于交替通过两个胶液进口向所述筒腔内输入胶液的控制阀。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浸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槽体的底部设置有胶液出口,胶液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泵体的进口连接,用于胶液的循环;泵体的进口通过管路还与储胶桶连通,用于不断补充胶液。
CN201711262884.8A 2017-12-04 2017-12-04 一种浸胶设备及其方法 Active CN1079309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62884.8A CN107930979B (zh) 2017-12-04 2017-12-04 一种浸胶设备及其方法
CN201811339587.3A CN109868598B (zh) 2017-12-04 2017-12-04 一种浸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62884.8A CN107930979B (zh) 2017-12-04 2017-12-04 一种浸胶设备及其方法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39587.3A Division CN109868598B (zh) 2017-12-04 2017-12-04 一种浸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30979A CN107930979A (zh) 2018-04-20
CN107930979B true CN107930979B (zh) 2018-12-11

Family

ID=6194469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62884.8A Active CN107930979B (zh) 2017-12-04 2017-12-04 一种浸胶设备及其方法
CN201811339587.3A Active CN109868598B (zh) 2017-12-04 2017-12-04 一种浸胶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39587.3A Active CN109868598B (zh) 2017-12-04 2017-12-04 一种浸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79309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07999A (zh) * 2019-09-03 2022-02-01 株式会社Lg化学 气凝胶毡
CN110953853A (zh) * 2019-12-27 2020-04-03 航天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阳泉航天材料应用技术分公司 一种物料干燥方法和装置
CN111925186B (zh) * 2020-07-11 2022-03-11 巩义市泛锐熠辉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硅酸铝纤维增强气凝胶毡的制备方法及浸胶反应釜
CN113429057B (zh) * 2020-07-13 2022-09-06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氧化性活性水制备装置及其天然纤维染整处理装置
CN112503898A (zh) * 2020-11-11 2021-03-16 上杭鑫昌龙实业有限公司 玻璃纱生产系统
CN112474177B (zh) * 2020-11-23 2024-03-19 航天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阳泉航天材料应用技术分公司 一种卷状隔热材料浸胶方法及其装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30503A (zh) * 2011-11-24 2012-05-02 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玻纤布浸胶方法及其装置
CN104826774A (zh) * 2015-04-15 2015-08-12 南京先声合成材料有限公司 沥青防水卷材浸涂压轮
CN204728054U (zh) * 2015-06-09 2015-10-28 常熟市永利坚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制造多纤维复合无纬布预浸料的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88595A1 (en) * 2008-05-24 2009-11-26 He Yufang Device with revolving shafts for transversely soaking prepreg
CN105655069B (zh) * 2016-04-11 2017-05-03 孟繁恒 干式电容型高压套管芯体的浸胶方法
CN205797636U (zh) * 2016-06-28 2016-12-14 明光瑞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生产覆铜板的玻璃布含浸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30503A (zh) * 2011-11-24 2012-05-02 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玻纤布浸胶方法及其装置
CN104826774A (zh) * 2015-04-15 2015-08-12 南京先声合成材料有限公司 沥青防水卷材浸涂压轮
CN204728054U (zh) * 2015-06-09 2015-10-28 常熟市永利坚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制造多纤维复合无纬布预浸料的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68598A (zh) 2019-06-11
CN109868598B (zh) 2021-11-19
CN107930979A (zh) 2018-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30979B (zh) 一种浸胶设备及其方法
CN113083205B (zh) 一种nmp合成装置
CN211546455U (zh) 一种多层浸出器
CN213253867U (zh) 一种共价有机框架复合膜的制备装置
CN208945347U (zh) 一种空调用阀类焊接装置
CN207329351U (zh) 一种农药贮藏装置
CN206335771U (zh) 一种流体均衡布料杆
CN206064186U (zh) 一种微孔过滤膜的制备装置
CN204523637U (zh) 一种药液灌装泵体的清洗装置
CN207972276U (zh) 一种快速线缆上色装置
CN205110256U (zh) 主泵水力组件去污设备
CN210159471U (zh) 混料系统
CN211077125U (zh) 一种化学合成原料存储装置
CN209506655U (zh) 一种加曝气环的储料罐
CN210708894U (zh) 储油罐
CN216079264U (zh) 一种置换润滑油冷却装置
CN213447313U (zh) 管道清洗设备
US2437103A (en) Centrifugal pump
CN211069270U (zh) 一种中水回用设备用的检测装置
CN211497019U (zh) 一种新型膜分离装置
CN213569920U (zh) 一种纯水制备装置
CN206375687U (zh) 一种废水处理装置
CN216792759U (zh) 一种用于磺化反应的温控装置
CN209020213U (zh) 一种简易漏斗式浸渍涂膜的装置
CN211864659U (zh) 一种纺织用染料搅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ao Zhuoran

Inventor after: Qiao Qian

Inventor after: Liang Peng

Inventor after: Wang Jianfeng

Inventor after: Sun Wendan

Inventor after: Liu Zhijun

Inventor after: Wang Fusheng

Inventor after: Zhang Ru

Inventor after: Hu Bing

Inventor before: Zhao Zhuoran

Inventor before: Qiao Qian

Inventor before: Liang Peng

Inventor before: Wang Fusheng

Inventor before: Zhang Ru

Inventor before: Wang Jianfeng

Inventor before: Liu Zhiju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