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17929B - 一种非稳态平行热线导热系数测试仪及其试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非稳态平行热线导热系数测试仪及其试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17929B
CN107917929B CN201711118521.7A CN201711118521A CN107917929B CN 107917929 B CN107917929 B CN 107917929B CN 201711118521 A CN201711118521 A CN 201711118521A CN 107917929 B CN107917929 B CN 1079179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t wire
temperature
test
sample
thermocoup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1852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17929A (zh
Inventor
张亚静
谭丽华
蔚晓敏
李永刚
邵昕
申西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steel Luoyang Institute of Refractories Resear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steel Luoyang Institute of Refractories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steel Luoyang Institute of Refractories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steel Luoyang Institute of Refractories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11852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17929B/zh
Publication of CN1079179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179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179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179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5/00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thermal means
    • G01N25/20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thermal means by investig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heat, i.e. calorimetry, e.g. by measuring specific heat, by measuring thermal conductivit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Using Therm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热线导热系数测试仪,包括试验炉体、试样、热线、加热引线、组合式示差热电偶、热线电压测量系统,第一块试样上表面设有热线槽和设在热线槽一侧的第一平行槽,热线设在热线槽内,第一平行槽内设有测温热电偶,设在第一块上面的第二块试样上表面设有参比热电偶,温差热电偶和参比热电偶构成示差热电偶;热线槽另一侧所设的第二平行槽内设有测温热电偶,设在第一块上面的第二块试样上表面设有与第二平行槽内的测温热电偶相对应的参比热电偶,温差热电偶和参比热电偶构成示差热电偶。所述试验方法包括a.试样及制备b、试样及热线单元的安装:c.参数录入d.运行e.结果的运算与处理。测试精度由现行的10%提高到3%。

Description

一种非稳态平行热线导热系数测试仪及其试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属于材料的测试技术类,涉及测试固体材料非稳态热线法导热系数的测定,特别是一种非稳态平行热线导热系数测试仪及其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导热系数是衡量材料热物理性质的重要参数,也是热工计算与各种工业炉设计所需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测量导热系数的方法较多,针对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应用目的,材料的导热系数范围、制备试样的样品几何形状、测试条件(温度、气氛等)、数据所需的精确度、测量周期及所需费用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非稳态热线法是测试耐火材料导热系数最成熟的方法之一。
现行国家标准GB/T 5990-2006《耐火材料导热系数试验方法(热线法)》将ISO标准ISO 8894-1:1987(十字热线法)与ISO 8894-2:1990(平行热线法)汇总修改采用,已在国内推广二十余年。平行线法是目前使用最广范的一种试验方法。
平行热线法:将一根直径不大于0.5mm,长度约为200mm的热线(纯铂丝),设置在一块试样上表面沿长度方向预先加工的1.0mm×1.0mm×230mm通槽(热线槽)中部,在热线两端,距试样端面15mm处,分别焊接有与热线同材质直径不大于热线的纯铂丝测压引线,通过与热线槽成V字形延伸出试样两端面的1.0mm×1.0mm的测压槽引出试样,用于测量热线电压V,同时,在热线两端焊接有一根或多根与热线同材质纯铂丝的加热引线,其截面积之和大于热线的截面,该加热引线与热线、热线加热器和电流表构成热线加热回路;在热线槽的一侧约15mm处,开设一平行于热线槽的1.0mm×1.0mm的平行槽,在平行槽中部设置有铂-铂铑-铂一个焊点(测温热电偶),用于测试试样温度。铂铑丝通过平行槽引出试样,在已设置热线、加热引线、测温热电偶的试样上表面放置另一块试样(第二块试样),将铂-铂铑-铂示差热电偶的另一个焊点设置在第二块试样上表面处,该焊接点用于测试试样上表面温度,称为参比热电偶(或称反接热电偶),纯铂丝均引出试样,测温热电偶与参比热电偶构成了示差热电偶。在参比热电偶上可以放置与试样同材质的上盖板。热线、加热引线、示差热电偶称之为热线单元,均通过其支架或导管引出到炉体外与其相应的热线加热器和测量单元连接。热线与测压引线和电压表构成测压回路,示差热电偶及其引线与温度时间记录仪构成测温回路。
众所周知,耐火材料是由同一或不同材质,同一或不同粒径组成的,颗粒和周围基质间,存在间隙或空洞。在平行热线法中,给热线施加恒定功率后,通过距热线一定距离处温度的变化,按照导热逆问题原理,反推,求得耐火材料的导热系数,这就是,平行热线法的模型或根本机理。从宏观而已,耐火材料可以看作是有颗粒和基质组成的均质体,但从微观或局部来看耐火材料并不是均质体,特别是,颗粒极限较大的耐火材料、空隙较多的隔热耐火,在局部更不是均质体。加之,颗粒和或基质分布的随机性较强,局部非均质现象更加凸显。在平行热线法中的测温热电偶,是由金属丝线焊接而成,其焊点一般为球形,其直径一般为线径的1倍到2倍。平行热线法用的铂-铂铑丝直径,常见的为0.5mm和0.3mm,对于0.5mm的丝,焊点直径一般为0.8-0.5mm,0.3mm的丝,焊点直径一般为0.5-0.3mm。一般烧成致密耐火材料,是由3-1mm的粗颗粒,1-0.5mm的中颗粒,0.088mm细粉,添加结合剂后搅拌,压制、高温烧结而成。气孔大于45%耐火材料为隔热材料,由聚苯乙烯球与耐火细粉混合、成型、烧结而成的隔热耐火材料,内含大量直径约1.0mm的球形空格,木屑与耐火细粉混合烧结而成的隔热耐火材料,内含大量局部很不均质的空隙和空洞。
众所周知不同材质的耐火材料导热系数不同,同一材质不同体积密度的材料导热系数也不同,各个单质材料的导热系数与多种材质混合体的导热系数存在更复杂的关系。
如上所述,现行国家标准GB/T 5990-2006《耐火材料导热系数试验方法(热线法)》,利用热线恒定功率发热,距离热线15mm的热电偶的温度会发生变化,其与第二块试样上部参比热电偶的差值,符合标准中特定函数关系,依据标准,推算出材料的导热系数。而测试试样温度变化的热电偶焊接点放置在平行槽的中部,与热电偶焊头0.8-0.3mm的一个焊点直接接触处,是颗粒、基质还是空洞,是大颗粒的中心,还是颗粒与基质的交界,在制品中,是否添加有高导热材料的细粉或颗粒,等等复杂不确定的随机因素,导致了测试结果的波动性增大,精度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测试数据波动小、精度高的非稳态平行热线导热系数测试仪及其试验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所述的一种高精度非稳态平行热线导热系数测试仪,包括试验炉体、试样、热线、热线引线、示差热电偶、测压引线以及试验炉加热系统、热线恒功率供给系统、热线电压测量系统,第一块试样上表面设有热线槽和设在热线槽一侧的第一个平行槽,热线设在热线槽内,第一个平行槽内设有第一测温热电偶,在第一块试样上的第二块试样上表面设有第一参比热电偶,该第一测温热电偶和第一参比热电偶构成第一个示差热电偶;其特征是:热线槽另一侧所设的第二个平行槽内设有第二测温热电偶,在第一块试样上的第二块试样上表面设有与第二个平行槽内的第二测温热电偶相对应的第二参比热电偶,该第二测温热电偶和第二参比热电偶构成第二个示差热电偶。
所述示差热电偶可以是多测温点示差热电偶,所述多测温点示差电偶为按铂-铂铑-铂-铂铑-铂依次类推焊接形成N个焊接点的示差热电偶,其中设在平行槽内的测温热电偶为N-1个,所述焊接点数N为偶数,且N≥2;
所述热线槽设在试样上表面的中心部位,沿试样长度方向水平贯通试样;所述第一个平行槽和第二个平行槽与热线槽间的间距相等。
所述多测温点示差热电偶其测温热电偶的相邻焊接点之间的距离为10-100mm
所述的一种非稳态平行热线导热系数测试仪的测试方法如下:
a.试样及制备:同材质同规格同批次的试样二块,试样长度和宽度的表面平整度优于0.2mm,二块试样叠放时应平稳,其之间的缝隙不大于0.2mm;在第一块试样上表面的中心,沿长度方向,开设一条不大于1.0mm×1.0mm的水平通槽,该水平通槽称为热线槽,用于热线的设置;在热线槽的两端,距试样端面15mm处,向热线槽的一侧,开设与热线槽最大距离不大于10mm的V字形测压槽,用于测压引线的设置;在热线槽的两侧距热线槽15mm处,各开设一条与热线槽平行的1.0mm×1.0mm的水平通槽,该平行水平槽为第一个、第二个平行槽,用于测温热电偶的设置;将试样烘干等处理后,备用;对于特坚硬的试样,也可以分别在两块试样上相对的面,开始0.5mm×0.5mm的槽;散装料和不定型材料,参见GB/T 5990《耐火材料导热系数试验方法-热线法》的相关规定。
b、试样及热线单元的安装:把第一块试样水平放置在耐高温且不与试样发生反应的试样支撑上,让第一块试样的刻槽面朝上,将热线设置在热线槽中心部位,热线引线设置在热线槽的两端,测压引线设置在测压槽中,当热线、测压引线、加热引线的汇交点大于1.0mm*1.0mm时,可适当凿宽该点;两个平行槽中分别设置测温热电偶;用与试样同材质的细粉、水和糊精等混合成粘稠状,仔细地将热线、热线引线、测压引线、示差热电偶的测温热电偶的丝线平直地固定在槽中;然后在已设置好热线单元的第一块试样上表面放置第二块试样,将反接热电偶放置在第二块试样的上表面,用与试样相同材质的上盖板压住反接热电偶;检查热线单元的测量回路和加热回路连接正常后,将试样送入试验炉炉膛,完成热线单元和试样的安装;
c.参数录入:在控制测量系统的计算机中,输入试样规格尺寸、质量,系统自动计算试样的体积密度ρ,输入热线长度l、热线与平行的测温热电偶的距离r1和/或r2、试验温度,系统自动按照试样的材质和试验温度,自动编排加热制度,显示所选定的升温制度,也可由工作者另选升温制度或修改当前升温制度;录入热处理温度等其他必要的参数。
d.运行:电脑发出指令后,程序自动启动,炉体按程序自动加热,示差热电偶的测量与判定系统同时工作;当炉温达到预设的第一个试验温度时自动保持,待示差热电偶指示的温差为0.05℃以内,并连续10min钟以上,热线加热系统自动启动,系统按照试样的材质和当前试验温度,自动施加一定量的恒定功率,热线的电流I(A),电压U(V)、示差热电偶的温差θ(t)系统自动采集,并绘制相应曲线,从热线开始通电起计时,其加热时间T,系统依据试样材质、试验温度、导热系数预判值、采样周期等因素自动智能判定;在热线加热过程中,炉温持续保持在试验温度±5℃,系统按GB/T 5990的约定和双示差热电偶按下e步骤中的1)或2)快速运算和甄别,热线第一次加热完成,自动关闭热线加热回路,热线加热结束,自动获得试验数据和导热系数值λ1;炉温持续保持在试验温度±5℃,待示差热电偶指示的温差在15min钟内保持在0.05℃以内,热线加热系统再次自动启动,按上述过程进行,以此往复进行3至5次按e步骤进行运算与处理;当第一个试验温度测试完毕,系统自动程序升温,到达第二个试验温度后,循环上一个试验温度点下的过程,以此类推,直到测试完成全部试验过程;
e.结果的运算与处理:在每个试验温度,连续测试3次,必要时测试4次或5次;
1)对于一个平行槽内设置多测温点示差热电偶时,对应一个试验温度,获得该温度下的连续的三次测试值,求其均值,进行偏差运算,若任何一次的测试值偏离均值10%以上,则追加一次测试,求其4次测量的均值,若仍然有偏离均值10%的测试值,则,追加第五次测试,剔除偏差大于30%和/或大于极限偏差(△=3σ,σ为标准差)的测试值,最终获得λ值;
2)对于两平行槽内各设置一支示差热电偶,获得λ11、λ12、λ13、λ14或λ15和λ21、λ22、λ23、λ24或λ25,对于每一个示差热电偶,遵循上述1)的约定,计算出λ1、λ2,当λ1与λ2相对偏差在10%以内,按λ=(λ1+λ2)/2计算导热系数,当λ1与λ2相对偏差大于10%,则重新进行测量;λ11表示第一平行槽内的示差热电偶第一次测量值,λ21表示第二个平行槽内的示差热电偶第一次测量值,λ1表示第一个平行槽内的示差热电偶测量算数平均值,λ2表示第二个平行槽内的示差热电偶测量算数平均值,其它依次类推;
3) 对于3个及以上试验温度的试样,从第一个试验温度到最后一个试验温度,系统自动绘制导热系数与温度的关系曲线,依据其趋势线,给出试验温度下试样的导热函数。
本发明在一条或两条平行槽设有单个多测温点的示差热电偶的单示差热电偶法或双示差热电偶法,在同一实验室同批同规格试样,误差不大于3%;不同实验室同类设备,同批同规格试样,误差不大于5%。由上述可知,由于本发明在现有技术上至少增加了2个焊接点或多设置了一支示差热电偶,增加了焊接点与试样中的颗粒、基质、空洞、大颗粒中心或颗粒与基质交界接触的机会,从而使测试结果的波动性减小,测试精度由现行的10%提高到3%。
附图说明
附图1为1测温点双示差热电偶法测试原理图,即设置二支示差热电偶,每个示差热电偶由一个测温热电偶和一个参比热电偶组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试样上设有三个刻槽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3测温点双示差热电偶法测试结构示意图,即设置二支示差热电偶,每个示差热电偶由三个测温热电偶和一个参比热电偶组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5测温点双示差热电偶法测试结构示意图,即设置二支示差热电偶,每个示差热电偶由五个测温热电偶和一个参比热电偶组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3测温点单示差热电偶法测试结构示意图,即设置一支示差热电偶,示差热电偶由3个测温热电偶和一个参比热电偶组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为镁砖250℃-750℃下实测导热系数曲线,趋势线及导热函数图。
图中,1.热线加热回路、2.测压回路、3.测温回路、4.上盖板、5.参比热电偶、6.热线电源、7.电压表、8. 热线、9.温度时间记录仪、10.测温热电偶、11.热线槽、12.电流表、13.热线加热引线、14.汇交点、15.试样、16.测压引线、17.平行槽、18.示差热电偶铂丝、19.示差热电偶铂铑丝、20.V型测压槽。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2、3、4、5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附图1、2所示,测试镁砖250℃、500℃、750℃的导热系数,并绘制200℃~750℃导热曲线。230×114×75,mm3的镁砖二块,经过110℃×24h烘干冷却到室温后,测量长宽高尺寸,用0.1g的天平承重,6292.8g,用钢直尺和塞尺测试其230×114面的平整度,其可通过的最大塞尺为0.1mm,则平整度优于0.2mm。在第一块试样上用三刀刻槽机,沿第一块试样长度方向,在宽度114mm的一半处为中心,同时刻出1.0×1.0×230,mm的三条通槽,其中心槽为热线槽,两侧平行的槽为平行槽,在热线槽,距试样两端面15mm处,距热线槽10mm处,开一V字型1.0×1.0mm的通槽,为测压槽,立即擦干试样,置于110℃的烘箱中,通风干燥24h。
第一块试样冷却到室温,刻槽向上,将试样放置在试样支撑架上,测量平行槽与热线槽中心部位之间的中心距离,r1=15.05 mm,r2=14.95mm。将热线放置在热线槽,测压引线放置在V字形的测压槽中,热线引线置于热线槽的两端,在两平行槽中心部位分别放置铂-铂铑-铂示差热电偶的一个测温焊接点即测温热电偶。理顺热线、热线引线、测压引线及测温热电偶,用镁砖的细粉,添加糊精和适量水的粘稠物,将热线、加热引线、测压引线、示差热电偶的测温热电偶,与镁砖试样固定。将第二块镁砖试样小心地放置在第一块试样上,使试样平稳对齐,用塞尺测量试样之间的间隙,为0.15mm,优于0.2mm的预定。在第二块试样的上表面对应位置,设置铂-铂铑-铂示差热电偶的另一个测温焊接点即参比热电偶,用一块30×114×20,mm的镁砖上盖板放置在参比热电偶上。测量热线回路、测压回路、测温回路连接畅通,将已安装好热线单元的试样,送入炉膛内。所用热线单元其丝线的直径为0.5mm。
打开计算机的应用软件,输入试样名称:相应试验编号的镁砖;试样尺寸:230×114×75,mm3;试样质量:6292.8g,系统自动计算试样的体积密度ρ:3.50,g/cm3;录入热线长度l:200.2,mm;热线与平行的示差热电偶的距离r1和r2:15.05、14.95,mm;输入试验温度:250℃、500℃、750℃,系统自动按照试样的材质和试验温度,自动编排加热制度,显示所选定的升温制度:室温-250℃,5℃/min,250℃下持续保温时间: ≥60min;250-500℃,5℃/min,500℃下持续保温时间:≥60min;500-750℃,5℃/min,750℃下持续保温时间:≥60min;记录录入委托人。
运行:用鼠标点击/运行/键,程序自动启动,炉体按程序自动加热,示差热电偶的测量与判定系统同时工作。当炉温达到预设的第一个试验温度250℃时,自动保持,待示差热电偶指示的示值θ1(t)和θ2(t)均在±0.05℃以内,并连续10min钟以上,热线加热系统自动启动,系统按照试样的材质和当前试验温度250℃,自动施加恒定功率(3.5W),热线的电流I(A),电压U(V)、示差热电偶的温差θ(t)系统自动采集,并绘制相应曲线,从热线开始通电起计时,其加热时间T(系统依据试样材质(镁砖)、体积密度(3.5g/cm3)、试验温度(250℃)、导热系数预判值(10-15 W/mk)、采样周期(600)等因素应自动智能设定10min。在热线加热过程中,炉温持续保持在250±5℃,系统按GB/T 5990的约定和示差热电偶的θ1(t)和θ2(t)进行快速密集运算和甄别,热线第一次加热完成,自动关闭热线加热回路,自动获得试验数据和导热系数值λ11:12.48 W/mk, λ21:12.34 W/mk。炉温持续保持在250±5℃,待示差热电偶指示指示值,在15min钟内保持在0.05℃以内,热线加热系统再次自动启动,按上述过程进行,以此往复,共三次;λ12:10.31 W/mk, λ22:12.25W/mk;λ13:12.07 W/mk, λ23:12.37 W/mk。从λ11、λ12、λ13其值分别为:12.48、10.31、12.07 ,其均值为:11.62,其与均值的百分偏差分别为:-7.4、11.27、-3.87;显然,11.27%的偏差大于10%,因而,系统追加测试λ14=10.95,λ24=12.05。镁砖,1测温点双示差测温,其测试值列入表1,标准差σ按照贝塞尔式计算,按照上述e的约定进行结果的运算与处理,必要时,系统自动追加试验。第一个试验温度测试完毕,系统自动程序升温,到达第二个试验温度后,循环上一个试验温度点下的过程,以此类推,直到测试完成全部试验过程。
上述实例中的未列出的试验中所需要的设备、系统、连接方法、计算方法等与现有技术相同。
表1,镁砖,双示差,每个示差热电偶1个测温点,实测结果
Figure 358715DEST_PATH_IMAGE001
注:j---示差热电偶编号;i----测量次数编号;σ----标准偏差;λj---算数平均值;λ---导热系数测试结果。
如附图6所示为镁砖250℃-750℃下实测导热系数曲线,趋势线及导热函数图表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附图1、附图2、附图3,采用如附图3所示的双示差3测温点的示差热电,测试体积密度为3.0g/cm3的镁铬砖的导热系数,其结果列入表2中。
表2,镁铬砖,双示差,每个示差热电偶3个测温点,实测结果
Figure 275856DEST_PATH_IMAGE003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附图1、附图2、附图4,采用如附图4所示的双示差5测温点的示差热电,测试体积密度为3.8g/cm3的刚玉砖250℃下的导热系数,结果列入表3中。
表3,刚玉砖,双示差,每个示差热电偶5个测温点,实测结果表
Figure 993276DEST_PATH_IMAGE004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附图1、附图2、附图5,采用如附图5所示的单示差3测温点的示差热电,测试体积密度为3.8g/cm3的刚玉砖750℃下导热系数,结果列入表4。
表4,刚玉砖,单示差,示差热电偶3个测温点,实测结果
Figure 388485DEST_PATH_IMAGE005

Claims (3)

1.一种非稳态平行热线导热系数测试仪的测试方法,所述测试仪包括试验炉体、试样、热线、热线引线、示差热电偶、测压引线以及试验炉加热系统、热线恒功率供给系统、热线电压测量系统,第一块试样上表面设有热线槽和设在热线槽一侧的第一个平行槽,热线设在热线槽内,第一个平行槽内设有第一测温热电偶,在第一块试样上的第二块试样上表面设有第一参比热电偶,该第一测温热电偶和第一参比热电偶构成第一个示差热电偶;其特征是:热线槽另一侧所设的第二个平行槽内设有第二测温热电偶,在第一块试样上的第二块试样上表面设有与第二个平行槽内的第二测温热电偶相对应的第二参比热电偶,该第二测温热电偶和第二参比热电偶构成第二个示差热电偶;其测试方法如下:
a.试样及制备:同材质同规格同批次的试样二块,试样长度和宽度的表面平整度优于0.2mm,二块试样叠放时应平稳,其之间的缝隙不大于0.2mm;在第一块试样上表面的中心,沿长度方向,开设一条不大于1.0mm×1.0mm的水平通槽,该水平通槽称为热线槽,用于热线的设置;在热线槽的两端,距试样端面15mm处,向热线槽的一侧,开设与热线槽最大距离不大于10mm的V字形测压槽,用于测压引线的设置;在热线槽的两侧距热线槽15mm处,各开设一条与热线槽平行的1.0mm×1.0mm的水平通槽,该水平通槽为平行槽,用于测温热电偶的设置;将试样烘干处理后,备用;对于特坚硬的试样,分别在两块试样上相对的面,开0.5mm×0.5mm的槽;散装料和不定型材料,参见“GB/T 5990《耐火材料导热系数试验方法-热线法》”的相关规定;
b、试样及热线单元的安装:把第一块试样水平放置在耐高温且不与试样发生反应的试样支撑上,让第一块试样的刻槽面朝上,将热线设置在热线槽中心部位,加热引线设置在热线槽的两端,测压引线设置在测压槽中,当热线、测压引线、加热引线的汇交点大于1.0mm*1.0mm时,适当凿宽该点;两平行槽中分别设置测温热电偶;用与试样同材质的细粉、水和糊精混合成粘稠状,仔细地将热线、热线引线、测压引线、测温热电偶的丝线平直地固定在槽中,然后在已设置好热线单元的第一块试样上表面放置第二块试样,将参比热电偶放置在第二块试样的上表面,用与试样相同材质的上盖板压住参比热电偶;检查热线单元的测量回路和加热回路连接正常后,将试样送入试验炉炉膛,完成热线单元和试样的安装;
c.参数录入:在控制测量系统的计算机中,输入试样规格尺寸、质量,系统自动计算试样的体积密度ρ,输入热线长度l、热线与平行的测温热电偶的距离r、试验温度,系统自动按照试样的材质和试验温度,自动编排加热制度,显示所选定的升温制度,或由工作者另选升温制度或修改当前升温制度;或录入热处理温度;
d.运行:计算机发出指令后,程序自动启动,炉体按程序自动加热,示差热电偶的测量与判定系统同时工作;当炉温达到预设的第一个试验温度时自动保持,待示差热电偶指示的温差为0.05℃以内,并连续10min钟以上,试验炉加热系统自动启动,系统按照试样的材质和当前试验温度,自动施加一定量的恒定功率,热线的电流I(A),电压U(V)、示差热电偶的温差θ(t)系统自动采集,并绘制相应曲线,从热线开始通电起计时,其加热时间T,系统依据试样材质、试验温度、导热系数预判值、采样周期因素自动智能判定;在热线加热过程中,炉温持续保持在试验温度±5℃,系统按GB/T 5990的约定和双示差热电偶按下e步骤中的1)或2)快速运算和甄别,热线第一次加热完成,自动关闭热线加热回路,热线加热结束,自动获得试验数据和导热系数值λ1;炉温持续保持在试验温度±5℃,待示差热电偶指示的温差在15min钟内保持在0.05℃以内,热线加热系统再次自动启动,按上述过程进行,以此往复进行3至5次按e步骤进行运算与处理;当第一个试验温度测试完毕,系统自动程序升温,到达第二个试验温度后,循环上一个试验温度点下的过程,以此类推,直到测试完成全部试验过程;
e.结果的运算与处理:在每个试验温度,连续测试3次;
1)对于一个平行槽内设置多测温点示差热电偶时,对应一个试验温度,获得该温度下的连续的三次测试值,求其均值,进行偏差运算,若任何一次的测试值偏离均值10%以上,则追加一次测试,求其4次测量的均值,若仍然有偏离均值10%的测试值,则,追加第五次测试,剔除偏差大于30%和/或大于极限偏差△=3σ,σ为标准差的测试值,最终获得λ值;
2)对于两个平行槽内各设置一支示差热电偶,获得λ11、λ12、λ13、λ14或λ15和λ21、λ22、λ23、λ24或λ25,对于每一个示差热电偶,遵循上述1)的约定,计算出λ1、λ2,当λ1与λ2相对偏差在10%以内,按λ=(λ1+λ2)/2计算导热系数,当λ1与λ2相对偏差大于10%,则重新进行测量;λ11表示第一行槽内的示差热电偶第一次测量值,λ21表示第二个平行槽内的示差热电偶第一次测量值,λ1表示第一个平行槽内的示差热电偶测量值,λ2表示第二个平行槽内的示差热电偶测量值,其它依次类推;
3) 对于3个及以上试验温度的试样,从第一个试验温度到最后一个试验温度,系统自动绘制导热系数与温度的关系曲线,依据其趋势线,给出试验温度下试样的导热函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示差热电偶是多测温点示差热电偶,所述多测温点示差热电偶为按铂-铂铑-铂-铂铑-铂依次类推焊接形成N个焊接点的第一个示差热电偶、第二个示差热电偶,其中设在第一个平行槽、第二个平行槽内的测温热电偶为N-1个,所述焊接点N为偶数,且N≥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多测温点示差热电偶其测温热电偶的相邻焊接点之间的距离为10-100mm。
CN201711118521.7A 2017-11-14 2017-11-14 一种非稳态平行热线导热系数测试仪及其试验方法 Active CN1079179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18521.7A CN107917929B (zh) 2017-11-14 2017-11-14 一种非稳态平行热线导热系数测试仪及其试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18521.7A CN107917929B (zh) 2017-11-14 2017-11-14 一种非稳态平行热线导热系数测试仪及其试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17929A CN107917929A (zh) 2018-04-17
CN107917929B true CN107917929B (zh) 2020-11-03

Family

ID=61895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18521.7A Active CN107917929B (zh) 2017-11-14 2017-11-14 一种非稳态平行热线导热系数测试仪及其试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1792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59047A (zh) * 2018-05-23 2018-08-28 华侨大学 新型防火板材导热系数的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09324080A (zh) * 2018-05-23 2019-02-12 华侨大学 三明治式防火板材导热系数的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09991270A (zh) * 2019-04-08 2019-07-09 包头稀土研究院 磁热效应测量仪用温度传感器固定方法
CN115505725A (zh) * 2022-09-24 2022-12-23 中国航空工业标准件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航空小零件热处理工艺试验的炉温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17929A (zh) 2018-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17929B (zh) 一种非稳态平行热线导热系数测试仪及其试验方法
Lefebvre et al. Numerical analysis of grinding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by the foil/workpiece thermocouple method
Panda et al. Thermal shock and thermal fatigue study of ceramic materials on a newly developed ascending thermal shock test equipment
Cheng et al. A combined experimental-numerical method to evaluate powder thermal properties in laser powder bed fusion
Mancuhan et al.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green brick shrinkage behavior with Bigot’s curves
CN109142434B (zh) 一种导热系数、热扩散率的瞬态体热源测量方法
Radajewski et al. Direct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via thermocouples within an SPS/FAST graphite tool
Burgess et al. The low-temperatur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polyethylene
Scoarnec et al. A new guarded hot plate designed for thermal-conductivity measurements at high temperature
Ren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rmal contact resistance of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silicon carbide composite with 3D needled preform (3DN C/SiC)
McWilliams et al. Fully coupled thermal–electric-sintering simulation of electric field assisted sintering of net-shape compacts
Jannot et al. Thermal conductivity measurement of insulating materials up to 1000° C with a needle probe
Lu et al. Effect of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n the natural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of copper foam
CN111474204B (zh) 一种打孔法测试圆柱形样品导热系数的方法
Ari et al. Thermo-electr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Sn–Zn alloys
CN102192922A (zh) 高温材料导热系数测量装置
CN115616030B (zh) 一种导热系数的测量方法
Zhang et al. A high-precision method to measur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solids using reversible heat flux
CN107966472B (zh) 一种高温接触热阻的无损快速测量方法
CN109613054B (zh) 一种直接通电纵向导热系数测试方法
Vasic et al. Procedure for setting up the drying regime that is consistent with the nature and properties of the clay raw material
TW201042251A (en) Thermal conductivity measurement system for one dimension material and measurement method thereof
Wu et al.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cobalt-based catalyst for Fischer–Tropsch synthesis
Xing et al. Thermophysical property measurement of electrically nonconductive fibers by the electrothermal technique
RU2625599C9 (ru) Способ определения теплопроводности твердых тел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