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080A - 参数电压变换感应电动机及其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参数电压变换感应电动机及其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080A
CN1079080A CN 92108143 CN92108143A CN1079080A CN 1079080 A CN1079080 A CN 1079080A CN 92108143 CN92108143 CN 92108143 CN 92108143 A CN92108143 A CN 92108143A CN 1079080 A CN1079080 A CN 10790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contactor
connection
phase
stator wi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9210814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治俊
姜大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 9210814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080A/zh
Publication of CN10790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0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And Converter Star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参数电压变换感应电动机及其控 制装置。通过改变Y接法电动机的每相定子绕组和 接线方式,采用主令控制电路,根据电机负载率的高 低,改变定子相绕组的参数和电压,以达到不同的运 行效果。从而使电机的电流降低,效率和功率因数提 高,节约电能。从已研制的4千瓦的该种电机的实测 表明,当电机的实际负载率为50%时,稳定运行线电 流降低13%,效率提高2%,功率因数提高10%以 上。

Description

本发明属感应电动机及其控制装置
据调查,实际运行的感应异步电动机,大部分实际负载远低于它的额定负载,长期处于轻载运行,这导至效率下降,功率因数降低。感应电动机由于存在起动电流是额定电流的4~7倍而使电网电压质量变坏,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多年来,人们长期致力于解决上述问题。
据检索表明:中国专利局受理的“多功能电动机”(申请号88105802.5)是把定子各相绕组分为两套绕组嵌放,一套为△接绕组,一套Y接绕阻,两套绕组彼此互差30°电角度。出线端有九个头,以便改变接法和运行,但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绕线和接线较复杂”,端接线用铜量较多;二是在△接法运行和Y-△接法运行两种情况下,只能满足一种情况导线中的电流密度相等,当运行于导线中的电流密度不相等时,两套绕组发热不均匀,有可能烧毁电机。
由中国专利局受理的“自动转换三功率电动机”(申请号89103774.8)是具有二支路并联,双层迭绕的两套定子绕组,每相第一套定子绕组的尾端和第二套定子绕组的首端相联,联接处抽出一个抽头,三相共有九个出线端,当重载时接成三角形接法运行,当中等负载时,接成一部分匝数的Y接法运行,当轻载时接成全匝数的Y接法运行。但也存在两个缺点:一是不适用于单层和混合等绕组,且如果按该专利实施例的匝比11∶5,不适用于三及三的倍数对极电机,因为当接成中等功率运行时空着不接的匝数比为 5/(11+5) ≈ 1/3 ,对一相绕组而言,某一对极下的导体几乎全是空作不用,在这种情况下运行,将发生机械振动,噪声增大,缩短电机使用寿命,且材料应用不充分;二是制造工艺较复杂。
本发明的目的是研制一种感应电动机,既解决感应电动机“大马拉小车”的问题,又可使起动电流减小,并弥补了上述两发明之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列技术方案
把额定运行是△接法的电机设计、制造为额定运行是Y接法的电机,所使用的材料完全相等。把Y接法运行的电机包括现在是Y接法运行的电机的每相定子绕组用等效的横截面积相等,且材料相同的两根绝缘导线并绕。把每相并绕的两根导线的四个头接于出线盒,这样,三相便有十二个头接于出线盒,其中1U1、2U1、1V1、2V1、1W1、2W1六个头为首端,1U2、2U2、1V2、2V2、1W2、2W2六个头为尾端。在运行时,根据电机负载率的高低,通过改变接法来改变相绕组的参数和电压,以达到不同的运行效果。当实际负载率在70~100%范围时,把三相六根导线的尾端联成一点而成为Y运行的星点,各相两根导线的头各接为一点而成为各相的头,这样,三相便构成为双根Y运行。当实际负载率在30~70%范围时,把各相的尾、首联接后,再接成三角形运行。当实际负载率在20~30%范围时,可将各相两根导线尾、首相联后,再把一相的尾端接于另一相的中点而构成延边三角形运行。当实际负载率小于20%范围时,可把各相尾、首相联后,再接成单根Y接法运行。在起动时,根据不同的负载性质,采取不同的接法起动,待电机起动结束后,再切换成所需要的接法运行。当电机空载起动,且拖动系统的牵入转矩小于0.5时,将电机接成单根Y接法起动。当电机轻载起动,且拖动系统的牵入转矩小于0.7时,将电机接成延边三角形起动。当电机重载起动,并拖动系统的牵入转矩大于1时,可将电机接成三角形接法起动。当配电网络允许直接起动时,将电机接成双根Y接法直接起动。该电机起动、运行的控制,均采用接触器、继电器控制配合适当的控制装置、实现了上述单根Y、延边三角形、三角形、双根Y接法的转换。
为了实现上述各种起动、运行接法的各种转换,本发明的控制采用主令控制。电机-控制装置拖动系统主电路接线原理如图7,控制装置控制电路接线原理如图8。
在主电路中:三相接触器K1的上端分别与电机定子绕组1U2、1V2、1W2端相联,下端与电机定子绕组2U1、2V1、2W1端相联,当K1闭合时,1U2、2U1能联为一点,1V2、2V1能联为一点,1W2、2W1能联为一点。两相接触器K2的下端短接后与电机定子绕组的2V2端相联,上端分别与电机定子绕组2U2、2W2相联。三相接触器K3的上端分别与电机定子绕组2U1、2V1、2W1端相联,下端分别与电机定子绕组2W2、2U2、2V2端相联,当K3闭合时,2U1、2W2联为一点,2V1、2U2联为一点,2W1、2V2联为一点。三相接触器K4的上端分别与电机定子绕组1U1、1V1、1W1端相联,下端分别与电机定子绕组2W2、2U2、2V2端相联,当K4闭合时,1U1、2W2联为一点,1V1、2U2联为一点,1W1、2V2联为一点。三相接触器K5的上端分别与电机定子绕组1U1、1V1、1W1相联,下端分别与电机定子绕组2U1、2V1、2W1相联,当K5闭合时,1U1、2U1联为一点,1V1、2V1联为一点,1W1、2W1联为一点。两相接触器K6的下端短接后与电机定子绕组1V2端相联,上端分别与1U2、1W2相联。
在控制电路中:第一,由下列四条支路并联:第一条支路是按钮S1的常开触头、接触器K2、K5的常开辅助触头并联后与按钮S2、S3的常闭触头、接触器K3、K4的常闭辅助触头、接触器K2的线圈串联;第二条支路是接触器K2、K3、K4的常开辅助触头并联后与接触器K5的常闭辅助触头、接触器K1的线圈串联;第三条支路是接触器K3的常开辅助触头与按钮S4的常闭触头串联后与按钮S2的常开触头并联,该并联电路再与接触器K2、K4的常闭辅助触头、接触器K3的线圈串联;第四条支路是按钮S4、S3的常开触头、接触器K4的常开辅助触头并联后,与接触器K2、K3的常闭辅助触头、接触器K4的线圈串联。这四条电路支路并联后与按钮S5的常闭触头串联而构成第一条电回路。第二,由按钮S5的常开触头与接触器K6的常开辅助触头并联后与接触器K1的常闭辅助触头串联,然后再与接触器K5、K6的线圈并联的电路串联,构成第二条电回路。第三,由第一、第二条电回路并联后再与按钮S串联。
该控制电路的两端接至异步电动机U、V、W三相电源的任意两端即可。
控制系统的动作原理,在图7、图8中。
当电机无载起动时,按下单根Y起动按钮S1,K2线圈通电,K2的常开触头闭合,常闭触头断开,K1线圈通电,K1常开触头闭合,常闭触头断开,电机单根Y起动。待电机起动结束后,若按下S2按钮,K2线圈断电,K2各触头复位,K3线圈通电,K3常开触头闭合,常闭辅助触头断开,电机延边三角形运行;若按下按钮S3,则K2线圈断电,K2各触头复位,K4线圈通电,K4常开触头闭合,常闭触头断开,电机三角形运行;若按下按钮S5,则K2、K1线圈断电,K2、K1各触头复位,K5、K6线圈通电,K5、K6常开触头闭合,常闭触头断开,导至K2线圈再通电,K2常开触头闭合,常闭触头断开,电机双根Y接法重载运行。
当电机轻载起动时,按下延动三角形起动按钮S2,K3线圈通电,K3常开触头闭合,常闭触头断开,K1线圈通电,K1常开闭合,常闭断开,电机延边三角形起动。此时,若按下S4,则K4线圈通电,K4常开触头闭合,常闭触头断开,电机接成三角形轻载运行;若按下S5,则电机双根Y接法重载运行。
当电机重载起动,按下按钮S4,电机三角形起动。待电机起动结束后,若是轻载运行,则不按其它任何按钮;若重载运行,则按下按钮S5,电机切换成双根Y接法重载运行。
当配电网络允许直接起动,则按下S5,电机则直投电网起动。
当要停止电机按下按钮S即可。
本发明的效果,该电机当运行于重载时,与我国能源部目前大量推广应用的Y系列电动机有相同的运行性能。当运行于中载或轻载时用户可方便地调节运行效果,使其电流降低,效率和功率因数升高,经理论分析与实测表明,当电机的实际负载率为50%时,线电流可降低13%以上,效率提高约2%,功率因数提高10%以上,在起动方面,当接为单根Y起动时,起动电流为全压起动的 1/4 ;当接为延边三角形起动时,起动电流为全压起动的 3/8 ;当接为三角形起动时,起动电流为全压起动的 3/4 。该电机的起动能完全取代自耦降压起动器。
本发明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等凡需要电力拖动的系统中。
图1为本发明电机绕组展开图,图中只画U相,为了清楚,V、W相省略。
图2为本发明电机绕组出线端在接线盒内接线板上的排列图
图3为本发明电机绕组双根Y联接接线图
图4为本发明电机绕组三角形联接接线图
图5为本发明电机绕组延边三角形联接接线图
图6为本发明电机绕组单根Y联接接线图
图7为本发明电机-控制装置系统主回路接线原理图
图8为本发明控制装置控制回路接线原理图
图9为本发明电机实施例两种接法运行的电流、效率、功率因数曲线。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已研制的参数电压变换感应异步电动机为-4瓩,4极鼠笼电动机,定子绕组用两根φ=1.00毫米的高强度漆包线并绕,每槽导体数26绕组展开图如图1,为了表达清楚,图中只画了U相,其余V、W相依次相差120°电角度后,绕制方法与画出的U完全一样。图1中,实线表示第一根导线,虚线表示第二根导线。用U、V、W表示三相绕组,如图2,字母左边的“1”表示第一根导线,“2”表示第二根导线;字母右边的“1”表示导线的首端,“2”表示导线的尾端。三相十二个头在接线板上的排列顺序为:上横排是1U2、2U2、1V2、2V2、1W2、2W2,下横排是1U1、2U1、1V1、2V1、1W1、2W1,如图2。若电机实际负载率在70~100%范围时,可将电机接为双根Y运行,即将图2中的1U2、2U2、1V2、2V2、1W2、2W2联为一点,即星点,1U1、2U1联为一点,成为U相,1V1、2V1联为一点成为V相,1W1、2W1联为一点成为W相,如图3。若电机实际负载率在30-70%范围时,将各相的两根导线尾、首相接后,再接成三角形接法运行,即将图2中的1U2、2U1联为一点,1V2、2V1联为一点,1W2、2W1帅为一点,而成为U、V、W相,再将U、V、W相联成三角形运行,即1U1、2W2联成一点后接于电源的U相,1V1、2U2联成一点后接于电源的V相,1W1、2V2联成一点后接于电源的W相,如图4。当电机接成三角形接法运行时,由于电机的参数电压发生了变化,由理论分析可知,铁耗降低,效率和功率因数提高,电流减小,且无谐波干扰。若电机实际负载率在20~30%范围时,可将各相的两根导线尾、首相联构成一相后,再把一相的尾端接于另一相的中点而构成延边三角形运行。即将图2中的1U2、2U1、2W2联为一点,1V2、2V1、2U2联为一点。1W2、2W1、2V2联为一点,1U1、1V1、1W1分别接电源的三相,如图5。若电机实际负载率小于20%,可把电机各相的两根导线尾、首相联后,再联成单根Y接法运行,即将图2中的1U2、2U1联为一点,1V2、2V1联为一点,1W2、2W1联为一点而成为U、V、W相,再把2U2、2V2、2W2联为一点而成为星点,由1U1、1V1、1W1接于三相电源,如图6。
起动。电机空载起动(如感应电动机拖动无励磁的直流发电机)时,把电机接成图6的单根Y接法起动,起动结束后,再切换成所需要的接法运行。由于单根Y接法的阻抗是双根Y接法的阻抗的4倍,故单根Y接法起动电流是双根Y接法起动电流的 1/4 ,转矩也降为双根Y接法的 1/4 。轻载起动时,把电机接成图5的延边三角形起动,起动结束后,再切换成所需要的接法运行。由于延边三角形接法的阻抗是双根Y接法阻抗的 8/3 ,故起动电流延边三角形是双根Y的 3/8 其起动转矩也降为双根Y的 3/8 。额定转矩起动时,把电机接成图4的三角形接法起动,起动结束后,切换成所需要的接法运行。由于三角形接法的阻抗是双根Y接法阻抗的 4/3 ,其起动电流为双根Y的 3/4 ,转矩也降为双根Y的 3/4 。全压起动,把电机接成图3双根Y起动。
对已研制的4KW三相鼠笼异步电动机,由于双根Y接法与三角形接法电机运行的负载率范围最宽,运行最普遍,对这两种接法在额定电压下运行的运行特性进行了试验。试验所得系统效率η=f(β)、功率因数cosφ1=f(β)、定子电流相对值I*1=f(β)曲线描于图9中。试验时,感应异步电动机拖动一直流发电机,系统效率是直流发电机输出功率比异步电动机输入功率,故称为系统效率,β是感应电动机负载率。图9中:曲线①是双根Y接法运行时的效率曲线,曲线②是△接法运行时的效率曲线,比较①、②两条曲线,当负载率小于70%时,△接法运行时的效率高于双根Y接法运行时的效率,双Y时的负载率越低,改为△接法运行后,其效率提高越多,当负载率为50%时,系统效率可提高约2%。曲线③是双根Y接法运行时的功率因数曲线,曲线④是△接法运行时的功率因数曲线,比较③、④两条曲线,△运行时的功率因数曲线比双根Y接法时的功率因数曲线高得多,当负载率为50%时,可高达14%。曲线⑤是双根Y接法运行时的定子线电流曲线,曲线⑥是△接法运行时的定子线电流曲线,比较⑤、⑥两条曲线,△接法运行的定子线电流曲线比双根Y接法运行时的定子线电流曲线低,负载率越低,曲线⑥比曲线⑤低得越多,当负载率为50%时,曲线⑥比曲线⑤低约14%。综合以上几条主要且重要的性能指标,参数电压变换感应异步电动机,在重载时,与我国能源部大量推广应用的Y系列电机有相同的运行性能,轻载时,进行参数电压变换运行,对于已列的三项指标,均优于同型号的Y系列电动机。

Claims (3)

1、参数电压变换感应电动机及其控制装置,包括电动机的定子、转子、机座、端盖、出线盒,其特征在于把额定运行是三角形接法的电机设计、制造为额定运行是星形接法的电机,把星形接法运行的电机的每相定子绕组用等效的、横截面积相等的、且材料相同的两根绝缘导线并绕,把每相并绕的两根绝缘导线的四个头接于出线盒,其中两个头为首端,另外两个头为尾端;U、V、W三相有十二个头接于出线盒,其中1U1、2U1、1V1、2V1、1W1、2W1六个头为首端,1U2、2U2、1V2、2V2、1W2、2W2六个头为尾端。
2、一种实施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它由主电路和控制电路构成,控制电路的两端接在感应电动机三相电源的任意两相上,其特征在于:主电路中的三相接触器K1的上端分别与电机三相定子绕组的第一根导线的尾端相联,其下端与三相定子绕组的第二根导线的首端相联;两相接触器K2的下端短接后与电机定子绕组的V相的第二根导线的尾端相联,其上端分别与电机定子绕组U、w相的第二根导线的尾端联接;三相接触器K3的上端分别与电机三相定子绕组的第二根导线的首端相联,其下端分别与电机三相定子绕组的第二根导线的尾端联接;三相接触器K4的上端分别与电机三相定子绕组的第一根导线的首端相联,其下端分别与电机三相定子绕组的第二根导线的尾端联接;三相接触器K5的上端分别与电机三相定子绕组的第一根导线的首端连接,下端分别与电机三相定子绕组第二根导线的首端相联;两相接触器K6的下端短接后,与电机定子绕组V相的第一根导线尾端联接,其上端分别与电机定子绕组U、w相的第一根导线的尾端联接;其控制电路由第一条电回路,第二条电回路,第一条、第二条电回路并联后再与按钮S的常闭触头串联构成;第一条电回路由四条电路支路并联后与按钮S5的常闭触头串联构成,第二条电回路由按钮S5的常开触头与接触器K6的常开辅助触头并联后与接触器K1的常闭辅助触头串联,再与接触器K5、K6的线圈并联电路串联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条电回路中的四条电路支路并联的情况是:第一条支路是按钮S1的常开触头、接触器K2、K5的常开辅助触头并联后与按钮S2、S3的常闭辅助触头、接触器K3、K4的常闭辅助触头、接触器K2的线圈串联;第二条支路是接触器K2、K3、K4的常开辅助触头并联后与接触器K5的常闭辅助触头、接触器K1的线圈串联;第三条支路是接触器K3的常开辅助触头与按钮S4的常闭触头串联后与按钮S2的常开触头并联,再与接触器K2、K4的常闭辅助触头、接触器K3的线圈串联;第四条支路是按钮S4、S3的常开触头、接触器K4的常开辅助触头并联后,与接触器K2、K3的常闭辅助触头、接触器K4的线圈串联。
CN 92108143 1992-05-17 1992-05-17 参数电压变换感应电动机及其控制装置 Pending CN10790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2108143 CN1079080A (zh) 1992-05-17 1992-05-17 参数电压变换感应电动机及其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2108143 CN1079080A (zh) 1992-05-17 1992-05-17 参数电压变换感应电动机及其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080A true CN1079080A (zh) 1993-12-01

Family

ID=4943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2108143 Pending CN1079080A (zh) 1992-05-17 1992-05-17 参数电压变换感应电动机及其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080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2728A (zh) * 2010-11-22 2011-08-03 常州市裕成富通电机有限公司 电动车用变频电机及其变换绕组的接线方法
CN101692593B (zh) * 2009-09-01 2012-02-15 南阳防爆集团新普电机有限公司 输送机用双功率感应电动机
CN102355113A (zh) * 2011-09-19 2012-02-15 尹永河 直流永磁无刷编码式变速电机
CN106655968A (zh) * 2016-10-27 2017-05-10 李洪广 一种基于交流电动机的自动换挡系统及交流电动机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92593B (zh) * 2009-09-01 2012-02-15 南阳防爆集团新普电机有限公司 输送机用双功率感应电动机
CN102142728A (zh) * 2010-11-22 2011-08-03 常州市裕成富通电机有限公司 电动车用变频电机及其变换绕组的接线方法
CN102142728B (zh) * 2010-11-22 2012-11-28 常州市裕成富通电机有限公司 电动车用变频电机及其变换绕组接线的方法
CN102355113A (zh) * 2011-09-19 2012-02-15 尹永河 直流永磁无刷编码式变速电机
CN106655968A (zh) * 2016-10-27 2017-05-10 李洪广 一种基于交流电动机的自动换挡系统及交流电动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38216A (zh) 电力传输方法及电力传输设备
CN1021179C (zh) 可变速恒频起动器/发电机系统
CN1734914A (zh) 自平衡电子电力变压器
CN110061678A (zh) 一种电励磁双凸极电机驱动充电一体化系统
CN102142752A (zh) 交流异步电动机及其换相起动法
CN2909671Y (zh) 混极式无刷双馈交流电机
CN1079080A (zh) 参数电压变换感应电动机及其控制装置
CN2128799Y (zh) 参数电压变换感应电动机及其控制装置
WO1995006973A1 (en) Power supply arrangement for a multiple electric motor line drive
CN204836014U (zh) 一种用于可变速抽水蓄能发电系统的级联式交流励磁装置
CN1976179A (zh) 一种三相绕线转子感应电动机
CN2481042Y (zh) 双绕组电容内补偿电机
CN1761137A (zh) 拖动、牵引用高电压电力变换方法及装置
CN1124421A (zh) 交流电机绕组单星—三角变双星——三角的联结法
CN2362226Y (zh) 一种可改变额定功率的电机
CN217216404U (zh) 一种多分立绕组电机控制器结构
CN200950799Y (zh) 一种实现变频控制的软冰淇淋机
CN2506015Y (zh) 有源移相圆磁场单相交流电动机
Hosoda et al. Large PWM inverters for rolling mills
CN218633746U (zh) 一种采用不同电压等级变频器驱动电机的并联驱动系统
CN2437072Y (zh) 双功率高效节能电动机
CN209217893U (zh) 一种新型变频电动机
CN215870891U (zh) 一种高压智能节电装置
RU222060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ридания асинхронному электродвигателю с ротором типа "беличье колесо" многоскоростного режима работы
CN110995113B (zh) 一种电压等级可拓展的级联式防爆变频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