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94402B - 一种基于光纤光栅和石墨烯薄膜的结冰监测与融冰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光纤光栅和石墨烯薄膜的结冰监测与融冰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94402B
CN107894402B CN201711079620.9A CN201711079620A CN107894402B CN 107894402 B CN107894402 B CN 107894402B CN 201711079620 A CN201711079620 A CN 201711079620A CN 107894402 B CN107894402 B CN 1078944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ce
fiber bragg
bragg grating
film
mel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7962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94402A (zh
Inventor
鲍跃全
郭奕兵
李惠
张照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71107962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94402B/zh
Publication of CN1078944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944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944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944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17Systems in which incident light is mod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 G01N21/25Colour; Spectral properties, i.e. comparison of effect of material on the light at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lengths or wavelength bands
    • G01N21/27Colour; Spectral properties, i.e. comparison of effect of material on the light at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lengths or wavelength bands using photo-electric detection ; circuits for computing concentr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Measuring Temperature Or Quantity Of Heat (AREA)

Abstract

一种基于光纤光栅和石墨烯薄膜的结冰监测与融冰一体化系统,涉及一种结冰监测与融冰一体化系统。目的是解决现有测冰融冰技术不能实时同步监测结冰和融冰的过程、现有测冰融冰装置使用受到环境限制和检测结果准确性低的问题。该系统,由测冰融冰复合膜、光纤光栅传感解调仪、复合膜输入电源和计算机构成;该系统由测冰融冰复合膜、光纤光栅传感解调仪、复合膜输入电源和计算机构成;测冰融冰复合膜由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带、石墨烯薄膜、上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下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和塑料套管构成;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带由数个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串接构成。该系统能够实时同步监测结冰和融冰的过程,布置灵活,准确性高,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光纤光栅和石墨烯薄膜的结冰监测与融冰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冰监测与融冰一体化系统。
背景技术
石墨烯是由碳原子组成的二维碳材料,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为125GPa和1.1TPa,杨氏模量约为42N/m2,电子迁移率可达到2×105cm2/V·s,约为硅材料电子迁移率的140倍,砷化镓的20倍,温度稳定性高,它几乎是完全透明的,只吸收2.3%的光,导热系数高达5300W/m·K,高于碳纳米管和金刚石,常温下其电子迁移率超过15000cm2/V·s,又比纳米碳管或硅晶体高,而电阻率只有约10-6Ω·cm,比铜或银更低。石墨烯具有独特的二维纳米结构,较大厚径比和较高的比表面积使得石墨烯片层之间形成均匀的连通导电网络,在施加较低电压下可产生较高热量。研究测试得到的单层悬空石墨烯的导热系数高达5800W/mK,是目前报道的传热最好的晶体材料。光纤传感器是伴随通信技术逐渐发展起来的。与传统传感器相比,光纤传感器具有很高的灵敏度;频带宽,动态范围大;结构简单,轻质,体积小,耗能少;不受电磁干扰,耐腐蚀,电绝缘性能好,防爆;便于与各类光纤传输系统相连,易于实现系统的控制和测量;适用于各种高温、高压、腐蚀等恶劣环境。
目前,国内外采用的测冰技术主要通过测量质量、反射特性、电热传导、介电常数和电感等物理量的变化,或者通过天气气象变化和数值模拟的方式进行。测冰技术中测冰的手段有多种,常用冰收集器法、功率曲线法、多风速测定法、视频监控法和振动噪声测定法等。现有测冰技术存在着一些不足,冰收集器法通常将冰收集器安装在某一固定位置如风力发电机叶片根部,因此只能监测到局部的结冰状况;功率曲线法由于结冰以外的其它因素如设备损坏和故障等容易导致实际的功率曲线和计算得到的曲线之间的差异;多风速测定法在无风的情况下无法给出结冰信息;视频监控法短期内可提供准确信息,但是寒冷冬季缺乏照明系统,缺少光照会给图像信息分辨率带来影响;振动噪声测定法的弊端是不适合静止条件下的积冰探测。
现有融冰技术存也在着一些不足,现有融冰技术包括机械除冰、热力除冰或涂层除冰等。机械除冰需要大型机械和人力投入;热力除冰常采用布置热电阻的方式,但热电阻无法使除冰结构表面均匀受热,在电阻布置处温度较高,而相邻电阻之间温度则较低;涂层除冰不能阻止积冰在涂层表面的产生。并且多数的测冰技术和融冰技术是分开的,两种技术不能够同步实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测冰融冰装置不能实时同步监测及实施结冰和融冰过程、现有测冰融冰装置使用受到环境限制和检测结果准确性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光纤光栅和石墨烯薄膜的结冰监测与融冰一体化系统。
一种基于光纤光栅和石墨烯薄膜的结冰监测与融冰一体化系统由测冰融冰复合膜、光纤光栅传感解调仪、复合膜输入电源和计算机构成;
所述测冰融冰复合膜由数条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带、石墨烯薄膜、上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下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和数条塑料套管构成;
所述上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设置于石墨烯薄膜上表面,下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设置于石墨烯薄膜下表面,石墨烯薄膜通过上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和下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热封;数条塑料套管并列设置在上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上表面并通过环氧树脂粘接;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带穿设在塑料套管内部;
所述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带由数个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串接构成,相邻的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的接线端通过熔接机熔接并用热塑管封装熔接接头,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中光栅部分呈裸露状态;
所述石墨烯薄膜的其中一个表面上设置有两条平行设置的电极;所述电极为铜片电极,电极与石墨烯薄膜表面通过导电胶粘接;
所述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带的光信号的输出端与光纤光栅传感解调仪的光信号输入端通过光学跳线连接,光纤光栅传感解调仪的数据输出端与计算机的数据输入端通过网线连接;石墨烯薄膜的两条平行设置的电极分别与复合膜输入电源的正极和负极连接;
所述测冰融冰复合膜中每平方米内设置有3~7条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带;
所述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带由6~40个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串接构成;
所述塑料套管的内径2~5mm,壁厚为0.5~1mm;
所述塑料套管材质为聚乙烯;
所述石墨烯薄膜的导电率为0.001~0.005Ω·cm,厚度为2~7μm;
本发明系统的结冰监测与融冰原理为:
本发明基于光纤光栅和石墨烯薄膜的结冰监测与融冰一体化系统中的测冰融冰复合膜铺设在风力发电机叶片、输电线路杆塔或建筑物等结构的易结冰部位,当外界环境温度骤降时,测冰融冰复合膜表面水蒸气逐渐冷却;在无外力作用下,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的波长与温度之间呈现线性关系,随着温度持续降低,测冰融冰复合膜表面开始结冰;光纤光栅传感解调仪采集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带的光信号的输出的波长随时间波动数据,然后光纤光栅传感解调仪将数据输入计算机,通过计算机对波长随时间波动数据进行转换形成波长-时间监测曲线,同时因为波长与温度之间呈现线性关系,计算机也可以将成波长-时间监测曲线转变为温度-时间监测曲线,进而可以通过波长-时间监测曲线或温度-时间监测曲线进行判断是否结冰,结冰后使用复合膜输入电源向测冰融冰复合膜中的石墨烯薄膜输入电能进行加热,加热后首先在测冰融冰复合膜和冰层间形成水膜,随着水膜区域不断扩大最终将冰去除。
其中,本发明结冰监测过程为:
1、降温结冰阶段:波长-时间监测曲线或温度-时间监测曲线的斜率负值,此阶段没有结冰出现;随着温度持续降低,冰层开始出现并累积,波长-时间监测曲线或温度-时间监测曲线发生明显拐点且曲线趋于水平时即开始结冰;
2、结冰增长阶段:经过降温结冰阶段,结冰量开始增长,温度随之降低,波长-时间监测曲线或温度-时间监测曲线波长-时间监测曲线或温度-时间监测曲线的斜率负值;
3、融冰阶段:结冰增长阶段完成后,使用复合膜输入电源向测冰融冰复合膜中的石墨烯薄膜输入电能进行加热进行融冰,因为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的光栅的波长维持在定值,波长-时间监测曲线或温度-时间监测曲线为水平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为具备结冰监测与融冰的一体化系统,能够通过计算机软件可以直观地在结构的易结冰部位实时同步监测结冰和融冰的过程,同时还能够实时存储数据,获得的结冰信号准确,且不需要复杂的计算分析和数据处理;测冰融冰复合膜布置灵活,不受仪器故障的影响,在无风、静止条件下均可监测;多个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均匀分布在测冰融冰复合膜表面,在监测过程中可实时观察到所检测结构表面温度的变化,可保证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加热膜表面通电后可实现均匀发热,提高融冰效率;本发明系统中石墨烯膜的大小以及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的数量根据使用结构进行设计,整体结构简单;
2、本发明可以通过调节复合膜输入电源的输出功率值的大小实现调节融冰时间的目的;经试验测得,在-10℃的环境下,在输入2000W/m2的功率密度下进行融冰,可在1min内使每平方米的石墨烯薄膜表面升温10℃,在10min内将厚度为2mm冰层融化,因此本发明系统升温速率快,耗电量仅为0.33Kw·h/m2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基于光纤光栅和石墨烯薄膜的结冰监测与融冰一体化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带1与塑料套管5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传感器光栅部分;b为热塑管;
图3为实施例1基于光纤光栅和石墨烯薄膜的结冰监测与融冰一体化系统中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带1的布置示意图,图中A~R为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的光栅部分;
图4为实施例1系统中降温结冰阶段B、H和N三个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的温度-时间监测曲线;
图5为实施例1系统中降温结冰阶段A、B、C、D、E和F六个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的温度-时间监测曲线;
图6为实施例1系统中在融冰阶段A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的温度-时间曲线,曲线1a对应的复合膜输入电源7的输出功率密度为718.84W/m2,曲线2a对应的复合膜输入电源7的输出功率密度为568.70W/m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任意合理组合。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基于光纤光栅和石墨烯薄膜的结冰监测与融冰一体化系统由测冰融冰复合膜、光纤光栅传感解调仪6、复合膜输入电源7和计算机8构成;
所述测冰融冰复合膜由数条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带1、石墨烯薄膜2、上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3、下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4和数条塑料套管5构成;
所述上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3设置于石墨烯薄膜2上表面,下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4设置于石墨烯薄膜2下表面,石墨烯薄膜2通过上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3和下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4热封;数条塑料套管5并列设置在上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3上表面并通过环氧树脂粘接;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带1穿设在塑料套管5内部;
所述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带1由数个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串接构成,相邻的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的接线端通过熔接机熔接并用热塑管封装熔接接头,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中光栅部分呈裸露状态;
所述石墨烯薄膜2的其中一个表面上设置有两条平行设置的电极21;所述电极21为铜片电极,电极21与石墨烯薄膜2表面通过导电胶粘接;
所述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带1的光信号的输出端与光纤光栅传感解调仪6的光信号输入端通过光学跳线连接,光纤光栅传感解调仪6的数据输出端与计算机8的数据输入端通过网线连接;石墨烯薄膜2的两条平行设置的电极21分别与复合膜输入电源7的正极和负极连接。
本实施方式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施方式为具备结冰监测与融冰的一体化系统,能够通过计算机软件可以直观地在结构的易结冰部位实时同步监测结冰和融冰的过程,同时还能够实时存储数据,获得的结冰信号准确,且不需要复杂的计算分析和数据处理;测冰融冰复合膜布置灵活,不受仪器故障的影响,在无风、静止条件下均可监测;多个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均匀分布在测冰融冰复合膜表面,在监测过程中可实时观察到所检测结构表面温度的变化,可保证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加热膜表面通电后可实现均匀发热,提高融冰效率;本发明系统中石墨烯膜的大小以及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的数量根据使用结构进行设计,整体结构简单;
2、本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调节复合膜输入电源7的输出功率值的大小实现调节融冰时间的目的;经试验测得,在-10℃的环境下,在输入2000W/m2的功率密度下进行融冰,可在1min内使每平方米的石墨烯薄膜2表面升温10℃,在10min内将厚度为2mm冰层融化,因此本实施方式系统升温速率快,耗电量仅为0.33Kw·h/m2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所述测冰融冰复合膜中每平方米内设置有3~7条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带1。其他步骤和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所述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带1由6~40个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串接构成。其他步骤和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的是:所述塑料套管5的内径2~5mm,壁厚为0.5~1mm。其他步骤和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不同的是:所述塑料套管5材质为聚乙烯。其他步骤和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不同的是:所述石墨烯薄膜2的导电率为0.001~0.005Ω·cm,厚度为2~7μm。其他步骤和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相同。
用以下实施例验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实施例1:
本实施方式选择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内的某风力发电场进行试验,试验时选择在风力发电机叶片上安装本发明基于光纤光栅和石墨烯薄膜的结冰监测与融冰一体化系统;
基于光纤光栅和石墨烯薄膜的结冰监测与融冰一体化系统由测冰融冰复合膜、光纤光栅传感解调仪6、复合膜输入电源7和计算机8构成;
所述测冰融冰复合膜由数条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带1、石墨烯薄膜2、上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3、下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4和数条塑料套管5构成;
所述上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3设置于石墨烯薄膜2上表面,下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4设置于石墨烯薄膜2下表面,石墨烯薄膜2通过上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3和下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4热封;3条塑料套管5并列设置在上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3上表面并通过环氧树脂粘接;3条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带1穿设在塑料套管5内部;
所述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带1由6个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串接构成,相邻的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的接线端通过熔接机熔接并用热塑管封装熔接接头,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中光栅部分呈裸露状态;
所述石墨烯薄膜2的其中一个表面上设置有两条平行设置的电极21;所述电极21为铜片电极,电极21与石墨烯薄膜2表面通过导电胶粘接;
所述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带1的光信号的输出端与光纤光栅传感解调仪6的光信号输入端通过光学跳线连接,光纤光栅传感解调仪6的数据输出端与计算机8的数据输入端通过网线连接;石墨烯薄膜2的两条平行设置的电极21分别与复合膜输入电源7的正极和负极连接;
所述测冰融冰复合膜中每平方米内设置有3条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带1;
所述塑料套管5的内径5mm,壁厚为1mm;
所述塑料套管5材质为聚乙烯;
所述石墨烯薄膜2的导电率为0.003Ω·cm,厚度为5μm;
本实施例中每条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带1由6个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串接构成,本实施例设置了3条并列设置;将最右侧的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带1中的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依次标记为A、B、C、D、E、F;中间的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带1中的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依次标记为G、H、I、J、K、L;最左侧的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带1中的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依次标记为M、N、O、P、Q、R;其中,A、D、G、J、M和P在同一水平位置;B、E、H、K、N和Q在同一水平位置;C、F、I、L、O和R在同一水平位置;图3为实施例1基于光纤光栅和石墨烯薄膜的结冰监测与融冰一体化系统中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带1的布置示意图,图中A~R为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
本实施例在冬季进行了测试,测试开始时间为14时以后;并记录得到降温结冰阶段和融冰阶段的温度-时间监测曲线;具体为:
实施例1系统中降温结冰阶段B、H和N三个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的温度-时间监测曲线,如图4所示;实施例1系统中降温结冰阶段A、B、C、D、E和F六个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的温度-时间监测曲线,如图5所示;实施例1系统中在融冰阶段A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的温度-时间曲线,如图6所示,曲线1a对应的复合膜输入电源7的输出功率密度为718.84W/m2,曲线2a对应的复合膜输入电源7的输出功率密度为568.70W/m2,如图6所示;
由图4可知,B、H、N三个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位于三条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带1中,B、H、N三个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均可以测量出曲线拐点,且拐点出现时间相同,表明不同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带1的同一水平方向上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测试数据具有同步性,可同时监测出结冰;
由图5可知,A、B、C、D、E和F六个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串联在一条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带1中,A、B、C、D、E和F六个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均可以测量出曲线拐点,A、B、C、D、E和F六个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的温度-时间监测曲线几乎重合,表明同一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带1上的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测试数据一致性高,进而表面实施例1系统的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由图6曲线2a可知,复合膜输入电源7的输出功率密度为568.70W/m2时,融冰阶段曲线走势均为第一阶段先升高、第二阶段再趋于平稳和第三阶段继续升高的形势,其中曲线第一阶段升高时为输入功率时刻;在第二阶段曲线斜率相比于升高阶段下降明显,此阶段结束后冰层融化;第三阶段温度明显上升阶段为融冰完成后,继续通电得到的温升结果,由图6曲线1a可知,调整复合膜输入电源7的输出功率密度至718.84W/m2后,第一阶段温升速率显著增加。

Claims (6)

1.一种基于光纤光栅和石墨烯薄膜的结冰监测与融冰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由测冰融冰复合膜、光纤光栅传感解调仪(6)、复合膜输入电源(7)和计算机(8)构成;
所述测冰融冰复合膜由数条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带(1)、石墨烯薄膜(2)、上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3)、下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4)和数条塑料套管(5)构成;
所述上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3)设置于石墨烯薄膜(2)上表面,下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4)设置于石墨烯薄膜(2)下表面,石墨烯薄膜(2)通过上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3)和下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4)热封;数条塑料套管(5)并列设置在上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3)上表面并通过环氧树脂粘接;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带(1)穿设在塑料套管(5)内部;
所述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带(1)由数个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串接构成,相邻的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的接线端通过熔接机熔接并用热塑管封装熔接接头,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中光栅部分呈裸露状态;
所述石墨烯薄膜(2)的其中一个表面上设置有两条平行设置的电极(21);所述电极(21)为铜片电极,电极(21)与石墨烯薄膜(2)表面通过导电胶粘接;
所述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带(1)的光信号的输出端与光纤光栅传感解调仪(6)的光信号输入端通过光学跳线连接,光纤光栅传感解调仪(6)的数据输出端与计算机(8)的数据输入端通过网线连接;石墨烯薄膜(2)的两条平行设置的电极(21)分别与复合膜输入电源(7)的正极和负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纤光栅和石墨烯薄膜的结冰监测与融冰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冰融冰复合膜中每平方米内设置有3~7条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带(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纤光栅和石墨烯薄膜的结冰监测与融冰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带(1)由6~40个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串接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纤光栅和石墨烯薄膜的结冰监测与融冰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套管(5)的内径2~5mm,壁厚为0.5~1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纤光栅和石墨烯薄膜的结冰监测与融冰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套管(5)材质为聚乙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纤光栅和石墨烯薄膜的结冰监测与融冰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薄膜(2)的导电率为0.003Ω·cm,厚度为5μm。
CN201711079620.9A 2017-11-06 2017-11-06 一种基于光纤光栅和石墨烯薄膜的结冰监测与融冰系统 Active CN1078944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79620.9A CN107894402B (zh) 2017-11-06 2017-11-06 一种基于光纤光栅和石墨烯薄膜的结冰监测与融冰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79620.9A CN107894402B (zh) 2017-11-06 2017-11-06 一种基于光纤光栅和石墨烯薄膜的结冰监测与融冰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94402A CN107894402A (zh) 2018-04-10
CN107894402B true CN107894402B (zh) 2020-02-07

Family

ID=61804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79620.9A Active CN107894402B (zh) 2017-11-06 2017-11-06 一种基于光纤光栅和石墨烯薄膜的结冰监测与融冰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9440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53076A (zh) * 2018-07-27 2018-12-07 陈伟伟 一种基于石墨烯加热膜的风电叶片加热融冰装置
CN109612403A (zh) * 2019-01-29 2019-04-12 广州大学 一种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及其安装方法
CN109752282A (zh) * 2019-02-28 2019-05-14 西安工程大学 覆冰传感器及其应用的输电线路覆冰监测系统和监测方法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31869B2 (en) * 2010-06-02 2013-04-3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Defrosting, defogging and de-icing structures
CN103630263A (zh) * 2013-08-16 2014-03-12 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力研究院 一种利用光纤传感技术对opgw进行在线监测的方法
CN105119227A (zh) * 2015-04-28 2015-12-02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opgw直流融冰系统
WO2016081690A1 (en) * 2014-11-19 2016-05-26 William Marsh Rice University Graphene nanoribbon layers for de-icing and anti-icing applications
CN105856586A (zh) * 2016-04-12 2016-08-1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石墨烯电热膜风力机叶片结冰防护系统
CN106329385A (zh) * 2015-07-03 2017-01-11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opgw覆冰厚度测量方法及其测量装置
CN206362384U (zh) * 2017-01-18 2017-07-28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输电线路覆冰监测装置
CN107084100A (zh) * 2017-06-19 2017-08-22 东方电气风电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石墨烯加热膜的风电叶片加热融冰系统及该叶片的制作方法
CN107084668A (zh) * 2017-04-20 2017-08-22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抚顺供电公司 一种输电线路覆冰监测系统
CN107100802A (zh) * 2017-04-26 2017-08-29 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冰载运行安全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7120243A (zh) * 2017-06-19 2017-09-01 东方电气风电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石墨烯加热融冰的风电叶片制作方法
CN107127190A (zh) * 2017-05-31 2017-09-05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超疏水材料和振动除冰相耦合的主被动防冰装置及其方法
CN108411729A (zh) * 2018-03-14 2018-08-17 山东高速济泰城际公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融雪融冰能力的超薄导电磨耗层铺装结构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31869B2 (en) * 2010-06-02 2013-04-3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Defrosting, defogging and de-icing structures
CN103630263A (zh) * 2013-08-16 2014-03-12 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力研究院 一种利用光纤传感技术对opgw进行在线监测的方法
WO2016081690A1 (en) * 2014-11-19 2016-05-26 William Marsh Rice University Graphene nanoribbon layers for de-icing and anti-icing applications
CN105119227A (zh) * 2015-04-28 2015-12-02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opgw直流融冰系统
CN106329385A (zh) * 2015-07-03 2017-01-11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opgw覆冰厚度测量方法及其测量装置
CN105856586A (zh) * 2016-04-12 2016-08-1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石墨烯电热膜风力机叶片结冰防护系统
CN206362384U (zh) * 2017-01-18 2017-07-28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输电线路覆冰监测装置
CN107084668A (zh) * 2017-04-20 2017-08-22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抚顺供电公司 一种输电线路覆冰监测系统
CN107100802A (zh) * 2017-04-26 2017-08-29 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冰载运行安全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7127190A (zh) * 2017-05-31 2017-09-05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超疏水材料和振动除冰相耦合的主被动防冰装置及其方法
CN107084100A (zh) * 2017-06-19 2017-08-22 东方电气风电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石墨烯加热膜的风电叶片加热融冰系统及该叶片的制作方法
CN107120243A (zh) * 2017-06-19 2017-09-01 东方电气风电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石墨烯加热融冰的风电叶片制作方法
CN108411729A (zh) * 2018-03-14 2018-08-17 山东高速济泰城际公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融雪融冰能力的超薄导电磨耗层铺装结构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omposites of Graphene Nanoribbon Stacks and Epoxy for Joule heating and deicing of surfaces;Abdul-Rahman O. Raji et al;《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20160119;第3551-3556页 *
美国开发石墨烯环氧树脂纳米带可为机翼实时除冰;无;《新材料产业》;20161231;第84-87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94402A (zh) 2018-04-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94402B (zh) 一种基于光纤光栅和石墨烯薄膜的结冰监测与融冰系统
CN102313853B (zh) 高压输电线路动态输送容量测算系统及方法
CN102680135B (zh) 一种基于电缆温度测量的电缆隧道环境监测方法及其系统
CN114876747A (zh) 一种基于dts系统的风机叶片自反馈防冰除冰方法
CN107607439B (zh) 一种输电导线覆冰类型自动识别装置及识别方法
CN103412244A (zh) 测量高压直流xlpe电缆冷热循环下空间电荷特性的方法
CN105119227A (zh) 一种opgw直流融冰系统
CN109556551B (zh) 一种基于界面温度的覆冰厚度监测方法
CN109298272A (zh) 一种复合绝缘横担多因素老化评估系统
CN107607607A (zh) 高压直流电缆附件复合绝缘界面陷阱能级分布计算方法
CN203362411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的碳晶防冰系统
CN110098793B (zh) 基于发热碳纤维的光伏电池板自融冰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12879249B (zh) 一种风电叶片的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防冰除冰系统的制备方法
CN102967268B (zh) 测定架空输电线路覆冰厚度的便携式覆冰观测仪及其方法
CN104779571B (zh) 基于重力作用计算模型的输电线路融冰方法
CN104332927A (zh) 基于融冰功率三角形的覆冰导线融冰电流获取方法
CN205691088U (zh) 一种冻土深度传感器
CN206057608U (zh)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测风仪智能抗冰冻装置
Teunissen Wind-tunnel and full-scale comparisons of mean wind flow over an isolated low hill
CN109811330B (zh) 一种基于管式pecvd的石墨舟风冷系统
CN106645276B (zh) 一种覆冰导线冰柱表面局部换热系数的测量方法
CN202522334U (zh) 一种地埋测温管结构
CN112414293B (zh) 一种传导冷却高温超导电缆的应变检测方法
US20040105635A1 (en) Fiber optic transmission conductor and distributed temperature sensing of fiber optic transmission conductor
CN104297517B (zh) 基于pvdf传感器的风速测量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