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85604B - 异构系统间通信的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异构系统间通信的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85604B
CN107885604B CN201710992468.7A CN201710992468A CN107885604B CN 107885604 B CN107885604 B CN 107885604B CN 201710992468 A CN201710992468 A CN 201710992468A CN 107885604 B CN107885604 B CN 1078856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ice
communication
heterogeneous
heterogeneous system
in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9246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85604A (zh
Inventor
李聪慧
钟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nyou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nyou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nyou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nyou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9246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85604B/zh
Publication of CN1078856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856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856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856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4Interprogram communication
    • G06F9/541Interprogram communication via adapters, e.g. between incompatible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异构系统间通信的方法,包括:接收来自第一异构系统的通信服务请求;解析通信服务请求生成与通信服务请求对应的服务信息元数据;根据服务信息元数据生成对应的服务执行实例;运行服务执行实例以调用第二异构系统中与通信服务请求对应的系统服务,并生成实例执行结果;将实例执行结果返回至第一异构系统,以完成第一异构系统和第二异构系统间的通信。相应地,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异构系统间通信的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开发效率,降低系统的开发成本和维护成本。

Description

异构系统间通信的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异构系统间通信交互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异构系统间通信的方法、异构系统间通信的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两个异构系统间进行交互时,一般要通过接口调用的方式进行数据的传递或者信息的互通。但是,接口调用的方式受限于语言、系统架构等,一旦数据或信息提供方的语言或架构发生了变化,调用方就要相应地更改代码以进行适配。而且适配时,代码的修改会造成系统的不稳定,从而使系统维护和测试等成本提高。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适用于跨语言、跨架构和跨平台的两个异构系统之间高效交互的方案,从而便于外系统利用另一外系统已有功能进行自身功能的开发,提高系统开发效率,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可以使两个异构系统间的通信不受限于语言、系统架构和平台,能够在跨语言、跨系统架构和跨平台的两个异构系统间实现高效的数据访问和服务调用等通信,便于外系统利用另一外系统已有功能进行自身功能的开发,从而提高系统的开发效率,降低系统的开发成本和维护成本。
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异构系统间通信的方法,包括:接收来自第一异构系统的通信服务请求;解析通信服务请求生成与通信服务请求对应的服务信息元数据;根据服务信息元数据生成对应的服务执行实例;运行服务执行实例以调用第二异构系统中与通信服务请求对应的系统服务,并生成实例执行结果;将实例执行结果返回至第一异构系统,以完成第一异构系统和第二异构系统间的通信。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通信服务请求方第一异构系统或者通信服务提供方第二异构系统的系统架构、语言等发生变动的情况下,为了顺利实现两个异构系统之间的通信,可以首先解析获取通信服务请求方第一异构系统发出的通信服务请求中包含的服务信息元数据,进而基于该服务信息元数据生成用于调用通信服务提供方第二异构系统已有的与通信服务请求对应的系统服务的服务执行实例,并通过运行该服务执行实例实现对第二异构系统的该系统服务的调用,以及在运行服务执行实例生成相应的实例执行结果后将该实例执行结果反馈至第一异构系统完成异构系统间的当前通信,如此在无需修改原有调用逻辑的情况下,即可以使第一异构系统利用第二异构系统已有功能实现了对自身功能的开发,从而使两个异构系统间的通信不受限于语言、系统架构和平台,能够在跨语言、跨系统架构和跨平台的两个异构系统间实现高效的数据访问和服务调用等通信,提高了系统的开发效率,降低了系统的开发成本和维护成本。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服务信息元数据生成对应的服务执行实例的步骤具体包括:根据服务信息元数据生成服务接口元数据和参数元数据;分别根据服务接口元数据、服务信息元数据和参数元数据生成对应的系统服务名、接口方法名、参数类型和参数值;根据系统服务名、接口方法名、参数类型和参数值生成服务执行实例。
在该技术方案中,为了使基于服务信息元数据生成的服务执行实例能够成功调用第二异构系统的系统服务进行第一异构系统的功能开发,则需要将服务信息元数据(即通信服务请求)转换为第二异构系统能够识别的数据结构,从而实现异构系统间的数据传输、服务访问等通信服务,具体地,需要根据该服务信息元数据生成服务接口元数据和参数元数据,并根据服务接口元数据生成对应的系统服务名以加载第二异构系统相应的系统服务进行调用、根据服务信息元数据生成对应的接口方法名以调用第二异构系统相应的接口以及根据参数元数据生成对应的参数类型和参数值以通过相应的接口传输至第二异构系统应用于相应的系统服务实现对第二异构系统的调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将实例执行结果返回至第一异构系统的步骤具体包括:将实例执行结果转换为第一异构系统可识别的预设数据结构,得到转换后的实例执行结果;将转换后的实例执行结果返回至第一异构系统。
在该技术方案中,为了顺利实现第一异构系统和第二异构系统之间的通信,需要在将实例执行结果传输至第一异构系统之前进行转换,以转换成第一异构系统能够识别的预设数据结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接收来自第一异构系统的通信服务请求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存储预设数据结构。
在该技术方案中,为了在通信服务请求方第一异构系统或通信服务提供方异构系统的系统架构、语言等发生变动的情况下,可以在无需修改原有调用逻辑的情况下,顺利实现异构系统间的通信,从而确保系统的稳定性,需要预先存储通信服务请求方第一异构系统可识别的数据结构,以便于依据相应的转换规则进行转换。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异构系统间通信的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一异构系统的通信服务请求;解析模块,用于解析通信服务请求生成与通信服务请求对应的服务信息元数据;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服务信息元数据生成对应的服务执行实例;运行模块,用于运行服务执行实例以调用第二异构系统中与通信服务请求对应的系统服务,并生成实例执行结果;反馈模块,用于将实例执行结果返回至第一异构系统,以完成第一异构系统和第二异构系统间的通信。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通信服务请求方第一异构系统或者通信服务提供方第二异构系统的系统架构、语言等发生变动的情况下,为了顺利实现两个异构系统之间的通信,可以首先解析获取通信服务请求方第一异构系统发出的通信服务请求中包含的服务信息元数据,进而基于该服务信息元数据生成用于调用通信服务提供方第二异构系统已有的与通信服务请求对应的系统服务的服务执行实例,并通过运行该服务执行实例实现对第二异构系统的该系统服务的调用,以及在运行服务执行实例生成相应的实例执行结果后将该实例执行结果反馈至第一异构系统完成异构系统间的当前通信,如此在无需修改原有调用逻辑的情况下,即可以使第一异构系统利用第二异构系统已有功能实现了对自身功能的开发,从而使两个异构系统间的通信不受限于语言、系统架构和平台,能够在跨语言、跨系统架构和跨平台的两个异构系统间实现高效的数据访问和服务调用等通信,提高了系统的开发效率,降低了系统的开发成本和维护成本。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生成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服务信息元数据生成服务接口元数据和参数元数据;分别根据服务接口元数据、服务信息元数据和参数元数据生成对应的系统服务名、接口方法名、参数类型和参数值;根据系统服务名、接口方法名、参数类型和参数值生成服务执行实例。
在该技术方案中,为了使基于服务信息元数据生成的服务执行实例能够成功调用第二异构系统的系统服务进行第一异构系统的功能开发,则需要将服务信息元数据(即通信服务请求)转换为第二异构系统能够识别的数据结构,从而实现异构系统间的数据传输、服务访问等通信服务,具体地,需要根据该服务信息元数据生成服务接口元数据和参数元数据,并根据服务接口元数据生成对应的系统服务名以加载第二异构系统相应的系统服务进行调用、根据服务信息元数据生成对应的接口方法名以调用第二异构系统相应的接口以及根据参数元数据生成对应的参数类型和参数值以通过相应的接口传输至第二异构系统应用于相应的系统服务实现对第二异构系统的调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反馈模块具体包括:转换子模块,用于将实例执行结果转换为第一异构系统可识别的预设数据结构,得到转换后的实例执行结果;发送子模块,用于将转换后的实例执行结果返回至第一异构系统。
在该技术方案中,为了顺利实现第一异构系统和第二异构系统之间的通信,需要在将实例执行结果传输至第一异构系统之前进行转换,以转换成第一异构系统能够识别的预设数据结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异构系统间通信的装置还包括:存储模块,用于在接收模块接收来自第一异构系统的通信服务请求之前,存储预设数据结构。
在该技术方案中,为了在通信服务请求方第一异构系统或通信服务提供方异构系统的系统架构、语言等发生变动的情况下,可以在无需修改原有调用逻辑的情况下,顺利实现异构系统间的通信,从而确保系统的稳定性,需要预先存储通信服务请求方第一异构系统可识别的数据结构,以便于依据相应的转换规则进行转换。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使两个异构系统间的通信不受限于语言、系统架构和平台,能够在跨语言、跨系统架构和跨平台的两个异构系统间实现高效的数据访问和服务调用等通信,便于外系统利用另一外系统已有功能进行自身功能的开发,从而提高系统的开发效率,降低系统的开发成本和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异构系统间通信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服务执行实例的生成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实例执行结果反馈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元数据的异构系统间通信连接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所示的基于元数据的异构系统连接器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异构系统间通信的装置的示意框图;
图7示出了图6所示的反馈模块的示意框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异构系统间通信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异构系统间通信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流程步骤:
步骤102,接收来自第一异构系统的通信服务请求。
步骤104,解析通信服务请求生成与通信服务请求对应的服务信息元数据。
步骤106,根据服务信息元数据生成对应的服务执行实例。
步骤108,运行服务执行实例以调用第二异构系统中与通信服务请求对应的系统服务,并生成实例执行结果。
步骤110,将实例执行结果返回至第一异构系统,以完成第一异构系统和第二异构系统间的通信。
在该实施例中,当通信服务请求方第一异构系统或者通信服务提供方第二异构系统的系统架构、语言等发生变动的情况下,为了顺利实现两个异构系统之间的通信,可以首先解析获取通信服务请求方第一异构系统发出的通信服务请求中包含的服务信息元数据,进而基于该服务信息元数据生成用于调用通信服务提供方第二异构系统已有的与通信服务请求对应的系统服务的服务执行实例,并通过运行该服务执行实例实现对第二异构系统的该系统服务的调用,以及在运行服务执行实例生成相应的实例执行结果后将该实例执行结果反馈至第一异构系统完成异构系统间的当前通信,如此在无需修改原有调用逻辑的情况下,即可以使第一异构系统利用第二异构系统已有功能实现了对自身功能的开发,从而使两个异构系统间的通信不受限于语言、系统架构和平台,能够在跨语言、跨系统架构和跨平台的两个异构系统间实现高效的数据访问和服务调用等通信,提高了系统的开发效率,降低了系统的开发成本和维护成本。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步骤106可以具体执行为如图2所示的流程步骤,包括:
步骤1062,根据服务信息元数据生成服务接口元数据和参数元数据。
步骤1064,分别根据服务接口元数据、服务信息元数据和参数元数据生成对应的系统服务名、接口方法名、参数类型和参数值。
步骤1066,根据系统服务名、接口方法名、参数类型和参数值生成服务执行实例。
在该实施例中,为了使基于服务信息元数据生成的服务执行实例能够成功调用第二异构系统的系统服务进行第一异构系统的功能开发,则需要将服务信息元数据(即通信服务请求)转换为第二异构系统能够识别的数据结构,从而实现异构系统间的数据传输、服务访问等通信服务,具体地,需要根据该服务信息元数据生成服务接口元数据和参数元数据,并根据服务接口元数据生成对应的系统服务名以加载第二异构系统相应的系统服务进行调用、根据服务信息元数据生成对应的接口方法名以调用第二异构系统相应的接口以及根据参数元数据生成对应的参数类型和参数值以通过相应的接口传输至第二异构系统应用于相应的系统服务实现对第二异构系统的调用。
其中,参数元数据用于描述通信服务请求中包含的参数,以及具体的参数依据所要调用的系统服务的不同而存在区别。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步骤110可以具体执行为如图3所示的流程步骤,包括:
步骤1102,将实例执行结果转换为第一异构系统可识别的预设数据结构,得到转换后的实例执行结果。
步骤1104,将转换后的实例执行结果返回至第一异构系统。
在该实施例中,为了顺利实现第一异构系统和第二异构系统之间的通信,需要在将实例执行结果传输至第一异构系统之前进行转换,以转换成第一异构系统能够识别的预设数据结构。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在步骤102之前还包括:存储预设数据结构。
在该实施例中,为了在通信服务请求方第一异构系统或通信服务提供方异构系统的系统架构、语言等发生变动的情况下,可以在无需修改原有调用逻辑的情况下,顺利实现异构系统间的通信,从而确保系统的稳定性,需要预先存储通信服务请求方第一异构系统可识别的数据结构,以便于依据相应的转换规则进行转换。
下面结合图4和图5对本发明的异构系统通信的方案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为了使两个异构系统间的通信不受限于语言和系统架构,从降低系统的开发和维护成本,提出了一种基于元数据的异构系统连接器,其适用于在跨语言、跨架构和跨平台的两个异构系统之间,进行高效的数据访问和服务访问等通信,方便外系统利用外系统已有功能进行自身功能的开发,从而提高系统的开发效率,则如此当通信服务提供方异构系统语言或架构发生变化时,通信服务请求方异构系统无需更改代码进行适配,从而避免适配时代码的修改会导致的系统不稳定,从而降低系统维护和测试等成本,即与已有解决方案相比,该基于元数据的异构系统连接器具有跨语言、跨平台、使用简洁等特点,且无需原有系统提供新的对外服务,对原有系统影响小,保证了原有系统的稳定性,在通信服务请求方或通信服务提供方系统架构和语言发生变动的情况下,可以使异构系统间相对独立,无需修改原有调用逻辑,以达到降低系统的研发和维护成本的目的。
具体如图4所示,异构系统1可以通过该基于元数据的异构系统连接器访问异构系统2,而不是直接调用系统2的对外接口,从而使两个系统相对独立又可互相访问,在无需考虑语言和系统架构的前提下,做到系统间的通信,从而使系统得到高效的利用,提高开发效率。
其中,该基于元数据的异构系统连接器包括五个组件:服务监听器、服务信息构建器、服务执行器、服务参数初始化器、结果处理器。具体工作流程如图5所示:
1)服务监听器负责接收异构系统1传来的通信服务请求;
2)服务信息构建器负责解析该通信服务请求,生成服务信息元数据;
3)服务信息构建器进一步解析服务信息元数据以生成服务接口元数据和参数元数据,其中参数元数据用于描述通信服务请求中包含的参数;
4)服务信息构建器进一步根据服务接口元数据生成服务名;
5)服务信息构建器进一步根据服务信息元数据获取接口方法名;
6)服务信息构建器进一步根据服务名加载服务,比如异构系统1通过调用异构系统2的服务实现创建单据的功能等;
7)参数初始化器负责解析参数和参数元数据生成参数类型;
8)参数初始化器还负责解析参数生成参数值;
9)服务执行器负责根据4)~8)中的参数等信息生成服务执行实例并执行;
10)结果处理器负责将执行结果解析并翻译为异构系统约定的类型,并返回给服务监听器,服务监听器最终将经解析翻译处理的执行结果返回给发起请求的异构系统1。
在该实施例中,该基于元数据的异构系统连接器通过以上各部件上述的工作流程,即可完成将异构系统的访问翻译成另一异构系统可识别的调用,并将执行结果翻译成请求系统所识别的数据结构,从而完成异构系统间的互相通信。其中,连接器中的元数据共分为如下几类:服务信息元数据、服务接口元数据以及参数元数据,当然并不仅限于此。通过对各种元数据的构造来描述相应方法、服务以及参数的信息,进而通过元数据奠定连接器的工作基础,元数据是该连接器设计的基石,连接器通过对元数据的构造和异构系统间的约定,将通信服务请求方异构系统的服务请求,翻译成为被调用方系统(即通信服务提供方异构系统)可识别的数据结构,从而实现异构系统的数据传输和服务访问。
综上,通过该连接器,可以在脱离语言和系统架构的层面上对异构系统进行访问,被访问异构系统在保持原有系统不变的基础上,通过该连接器可以实现与访问系统间的通信。该连接器通过引入元数据使得其与语言和系统架构无关,因此即使异构系统的语言或系统架构发生变化,调用系统都无需做代码上的调整,从而降低了异构系统调用的风险,并降低系统的开发和维护成本。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异构系统间通信的装置的示意框图。
如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异构系统间通信的装置60,包括:接收模块602、解析模块604、生成模块606、运行模块608和反馈模块610。
其中,接收模块602用于接收来自第一异构系统的通信服务请求;解析模块604用于解析通信服务请求生成与通信服务请求对应的服务信息元数据;生成模块606用于根据服务信息元数据生成对应的服务执行实例;运行模块608用于运行服务执行实例以调用第二异构系统中与通信服务请求对应的系统服务,并生成实例执行结果;反馈模块610用于将实例执行结果返回至第一异构系统,以完成第一异构系统和第二异构系统间的通信。
在该实施例中,当通信服务请求方第一异构系统或者通信服务提供方第二异构系统的系统架构、语言等发生变动的情况下,为了顺利实现两个异构系统之间的通信,可以首先解析获取通信服务请求方第一异构系统发出的通信服务请求中包含的服务信息元数据,进而基于该服务信息元数据生成用于调用通信服务提供方第二异构系统已有的与通信服务请求对应的系统服务的服务执行实例,并通过运行该服务执行实例实现对第二异构系统的该系统服务的调用,以及在运行服务执行实例生成相应的实例执行结果后将该实例执行结果反馈至第一异构系统完成异构系统间的当前通信,如此在无需修改原有调用逻辑的情况下,即可以使第一异构系统利用第二异构系统已有功能实现了对自身功能的开发,从而使两个异构系统间的通信不受限于语言、系统架构和平台,能够在跨语言、跨系统架构和跨平台的两个异构系统间实现高效的数据访问和服务调用等通信,提高了系统的开发效率,降低了系统的开发成本和维护成本。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生成模块606具体用于:根据服务信息元数据生成服务接口元数据和参数元数据;分别根据服务接口元数据、服务信息元数据和参数元数据生成对应的系统服务名、接口方法名、参数类型和参数值;根据系统服务名、接口方法名、参数类型和参数值生成服务执行实例。
在该实施例中,为了使基于服务信息元数据生成的服务执行实例能够成功调用第二异构系统的系统服务进行第一异构系统的功能开发,则需要将服务信息元数据(即通信服务请求)转换为第二异构系统能够识别的数据结构,从而实现异构系统间的数据传输、服务访问等通信服务,具体地,需要根据该服务信息元数据生成服务接口元数据和参数元数据,并根据服务接口元数据生成对应的系统服务名以加载第二异构系统相应的系统服务进行调用、根据服务信息元数据生成对应的接口方法名以调用第二异构系统相应的接口以及根据参数元数据生成对应的参数类型和参数值以通过相应的接口传输至第二异构系统应用于相应的系统服务实现对第二异构系统的调用。
其中,参数元数据用于描述通信服务请求中包含的参数,以及具体的参数依据所要调用的系统服务的不同而存在区别。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反馈模块610具体包括:转换子模块和发送子模块,如图7所示。
其中,转换子模块用于将实例执行结果转换为第一异构系统可识别的预设数据结构,得到转换后的实例执行结果;发送子模块用于将转换后的实例执行结果返回至第一异构系统。
在该实施例中,为了顺利实现第一异构系统和第二异构系统之间的通信,需要在将实例执行结果传输至第一异构系统之前进行转换,以转换成第一异构系统能够识别的预设数据结构。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异构系统间通信的装置60还包括:存储模块612,用于在接收模块602接收来自第一异构系统的通信服务请求之前,存储预设数据结构。
在该实施例中,为了在通信服务请求方第一异构系统或通信服务提供方异构系统的系统架构、语言等发生变动的情况下,可以在无需修改原有调用逻辑的情况下,顺利实现异构系统间的通信,从而确保系统的稳定性,需要预先存储通信服务请求方第一异构系统可识别的数据结构,以便于依据相应的转换规则进行转换。
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的示意框图。
如图8所示,根据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80,包括存储器802、处理器804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802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804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存储器802和处理器804之间可以通过总线连接,所述处理器804用于执行存储器80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实施例所述的异构系统间通信的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异构系统间通信的装置和计算机设备中的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根据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实施例所述的异构系统间通信的方法的步骤。
进一步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一次可编程只读存储器(One-tim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OTPROM)、电子抹除式可复写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磁带存储器、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数据的计算机可读的任何其他介质。
进一步地,上述计算机设备可以为服务器。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使两个异构系统间的通信不受限于语言、系统架构和平台,能够在跨语言、跨系统架构和跨平台的两个异构系统间实现高效的数据访问和服务调用等通信,便于外系统利用另一外系统已有功能进行自身功能的开发,从而提高系统的开发效率,降低系统的开发成本和维护成本。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术语“第一”和“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异构系统间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来自第一异构系统的通信服务请求;
解析所述通信服务请求生成与所述通信服务请求对应的服务信息元数据;
根据所述服务信息元数据生成对应的服务执行实例;
运行所述服务执行实例以调用第二异构系统中与所述通信服务请求对应的系统服务,并生成实例执行结果;
将所述实例执行结果返回至所述第一异构系统,以完成所述第一异构系统和所述第二异构系统间的通信;
所述根据所述服务信息元数据生成对应的服务执行实例的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服务信息元数据生成服务接口元数据和参数元数据;
根据所述服务接口元数据生成对应的系统服务名;
根据所述服务信息元数据生成对应的接口方法名;
根据所述参数元数据生成对应的参数类型和所述参数值;
根据所述系统服务名、所述接口方法名、所述参数类型和所述参数值生成所述服务执行实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构系统间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实例执行结果返回至所述第一异构系统的步骤具体包括:
将所述实例执行结果转换为所述第一异构系统可识别的预设数据结构,得到转换后的实例执行结果;
将所述转换后的实例执行结果返回至所述第一异构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异构系统间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接收来自第一异构系统的通信服务请求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存储所述预设数据结构。
4.一种异构系统间通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一异构系统的通信服务请求;
解析模块,用于解析所述通信服务请求生成与所述通信服务请求对应的服务信息元数据;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服务信息元数据生成对应的服务执行实例;
运行模块,用于运行所述服务执行实例以调用第二异构系统中与所述通信服务请求对应的系统服务,并生成实例执行结果;
反馈模块,用于将所述实例执行结果返回至所述第一异构系统,以完成所述第一异构系统和所述第二异构系统间的通信;
所述生成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服务信息元数据生成服务接口元数据和参数元数据;
根据所述服务接口元数据生成对应的系统服务名;
根据所述服务信息元数据生成对应的接口方法名;
根据所述参数元数据生成对应的参数类型和参数值;
根据所述系统服务名、所述接口方法名、所述参数类型和所述参数值生成所述服务执行实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异构系统间通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模块具体包括:
转换子模块,用于将所述实例执行结果转换为所述第一异构系统可识别的预设数据结构,得到转换后的实例执行结果;
发送子模块,用于将所述转换后的实例执行结果返回至所述第一异构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异构系统间通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来自第一异构系统的通信服务请求之前,存储所述预设数据结构。
7.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710992468.7A 2017-10-23 2017-10-23 异构系统间通信的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078856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92468.7A CN107885604B (zh) 2017-10-23 2017-10-23 异构系统间通信的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92468.7A CN107885604B (zh) 2017-10-23 2017-10-23 异构系统间通信的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85604A CN107885604A (zh) 2018-04-06
CN107885604B true CN107885604B (zh) 2020-07-03

Family

ID=61782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92468.7A Active CN107885604B (zh) 2017-10-23 2017-10-23 异构系统间通信的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856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95829B (zh) * 2019-11-29 2022-07-22 广州市百果园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实例调用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86147A (ja) * 1999-09-14 2001-03-30 Hitachi Ltd 異種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協調処理方法及び協調処理システム
CN101471877A (zh) * 2007-12-27 2009-07-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异构网络间通信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3517319A (zh) * 2012-06-21 2014-0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制式异构系统的通信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CN104506606A (zh) * 2014-12-19 2015-04-08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嵌入式设备访问远程数据库的方法
CN104794147A (zh) * 2013-12-30 2015-07-22 深圳键桥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异构数据库访问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86147A (ja) * 1999-09-14 2001-03-30 Hitachi Ltd 異種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協調処理方法及び協調処理システム
CN101471877A (zh) * 2007-12-27 2009-07-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异构网络间通信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3517319A (zh) * 2012-06-21 2014-0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制式异构系统的通信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CN104794147A (zh) * 2013-12-30 2015-07-22 深圳键桥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异构数据库访问方法
CN104506606A (zh) * 2014-12-19 2015-04-08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嵌入式设备访问远程数据库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85604A (zh) 2018-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57143B (zh) 微服务的调用方法及装置
CN110704518B (zh) 基于Flink引擎的业务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971110A (zh) 接口测试方法、装置、设备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090319985A1 (en)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acquiring interface
CN112486592A (zh) 分布式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7885604B (zh) 异构系统间通信的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241157B (zh) 数据调用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43905A (zh) 接口文档更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703734A (zh) 一种小程序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41354A (zh) 业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111666A (zh) 一种实现应用程序的多语言翻译的系统及方法
CN109814916B (zh) 一种ivr流程的配置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服务器
CN112579312A (zh) 参数映射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接口调用平台、服务系统
CN116010461A (zh) 数据血缘关系解析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221841A (zh) 基于大数据的实时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219643A (zh) 一种交易调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81875A (zh) 基于动态多数据源的数据库适配装置及方法
CN112650502A (zh) 批处理任务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779018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2433752A (zh) 页面解析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148854B (zh) 一种对话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2527290A (zh) 基于生物特征信息搭建页面的方法和装置
CN112860447A (zh) 一种不同应用间的交互方法和系统
CN107070964B (zh) 基于异构环境的远程通信打包方法及系统
CN114021723B (zh) 医疗知识库的规则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