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64042A - 应用程序唤醒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应用程序唤醒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64042A
CN107864042A CN201711046413.3A CN201711046413A CN107864042A CN 107864042 A CN107864042 A CN 107864042A CN 201711046413 A CN201711046413 A CN 201711046413A CN 107864042 A CN107864042 A CN 1078640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pplication program
mac address
source device
com1
notification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4641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64042B (zh
Inventor
萧维廷
文振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4641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64042B/zh
Priority to PCT/CN2018/076229 priority patent/WO2019085340A1/zh
Publication of CN1078640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64042A/zh
Priority to US16/112,636 priority patent/US20190132140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640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640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2Arrangements for remote connection or disconnection of substations or of equipment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1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H04L61/00
    • H04L2101/60Type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18Detail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22Layer-2 addresses, e.g.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addre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程序唤醒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源设备和目标设备之间建立连线后,所述源设备中的应用程序开启网络唤醒功能;获取所述源设备的通信端口的MAC地址和所述应用程序的标识;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第一通知消息,以使所述目标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通知消息唤醒所述应用程序,所述第一通知消息中包括所述源设备的通信端口的MAC地址和所述应用程序的标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及装置,能够通过一个设备唤醒另一个设备中的应用程序。

Description

应用程序唤醒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程序唤醒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网络设备的远端唤醒功能由来已久,这个功能最早由AMD公司提出,其定义了网络唤醒(Wake on LAN,简称WOL)标准,使用携带有目标端设备的MAC地址的魔术包,透过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简称UDP)及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InternetProtocol,简称IP)在源端设备和目标端设备所处的局域网进行发送。当目标端设备的网卡收到带有自己MAC地址的魔术包时,便会将设备的工作模式从睡眠模式恢复成正常模式,完成唤醒的程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程序唤醒方法及装置,用以通过一个设备唤醒另一个设备中的应用程序。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应用程序唤醒方法,该方法包括:
源设备和目标设备之间建立连线后,所述源设备中的应用程序开启网络唤醒功能;
获取所述源设备的通信端口的MAC地址和所述应用程序的标识;
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第一通知消息,以使所述目标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通知消息唤醒所述应用程序,所述第一通知消息中包括所述源设备的通信端口的MAC地址和所述应用程序的标识。
可选的,所述第一通知消息中还包括:第一时间,表征所述通信端口的MAC地址在到达所述第一时间之前有效。
可选的,所述获取所述源设备的通信端口的MAC地址,包括:
获取与所述应用程序匹配的无线通信端口的MAC地址,或与所述应用程序匹配的有线通信端口的MAC地址。
可选的,所述获取所述源设备的通信端口的MAC地址,包括:
获取所述源设备的至少两个通信端口的MAC地址。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应用程序唤醒方法,该方法包括:
目标设备和源设备之间建立连线后,接收源设备发送的第一通知消息,所述第一通知消息包括所述源设备的通信端口的MAC地址和所述应用程序的标识;
在执行唤醒所述应用程序的操作时,向所述应用程序的标识所对应的MAC地址发送唤醒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应用程序唤醒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源设备和目标设备之间建立连线,且所述源设备中的应用程序开启网络唤醒功能时,获取所述源设备的通信端口的MAC地址和所述应用程序的标识;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第一通知消息,以使所述目标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通知消息唤醒所述应用程序,所述第一通知消息中包括所述源设备的通信端口的MAC地址和所述应用程序的标识。
可选的,所述第一通知消息中还包括:第一时间,表征所述通信端口的MAC地址在到达所述第一时间之前有效。
可选的,所述获取模块,用于;
获取与所述应用程序匹配的无线通信端口的MAC地址,或与所述应用程序匹配的有线通信端口的MAC地址。
可选的,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源设备的至少两个通信端口的MAC地址。
本发明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应用程序唤醒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在目标设备和源设备之间建立连线后,接收源设备发送的第一通知消息,所述第一通知消息包括所述源设备的通信端口的MAC地址和所述应用程序的标识;
发送模块,用于在执行唤醒所述应用程序的操作时,向所述应用程序的标识所对应的MAC地址发送唤醒消息。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源设备和目标设备之间建立连接,且源设备中的应用程序开启网络唤醒功能时,获取源设备的通信端口的MAC地址和所述应用程序的标识,并向目标设备发送包括源设备的通信端口的MAC地址和应用程序的标识的第一通知消息,从而使得目标设备能够基于第一通知消息,向应用程序的标识对应的MAC地址发送用于唤醒该应用程序的唤醒消息,从而达到唤醒应用程序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程序唤醒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息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程序唤醒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程序唤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程序唤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的过程或结构的装置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结构或步骤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或装置固有的其它步骤或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程序唤醒方法。该方法可以由一种应用程序唤醒装置(以下简称唤醒装置)来执行,该装置设置在下述的源设备中。参见图1,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程序唤醒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源设备和目标设备之间建立连线后,所述源设备中的应用程序开启网络唤醒功能。
本实施例中涉及的源设备和目标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笔记本电脑等具有网络唤醒功能的终端设备。
本实施例中一个设备中同时只能唤醒一个应用程序,但是一个设备中可以同时设置多个支持网络唤醒功能的应用程序。
本实施例中源设备和目标设备之间的连线可以是设备和设备之间的连线,也可以是应用程序和应用程序之间的连线。本实施例中以应用程序和应用程序之间建立连线的情况为例来进行说明。其中,源设备和目标设备之间的搜索、配对和连线建立均遵循现有的通用即插即用协议(UPNP)或者其他规范,其具体执行过程在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102、获取所述源设备的通信端口的MAC地址和所述应用程序的标识。
本实施例中,当源设备中的应用程序开启网络唤醒功能时,应用程序向唤醒装置发送第一请求消息,第一请求消息中至少携带应用程序的标识,可选的,还可以携带通信端口的类型信息、应用程序的IP地址和目标设备中与应用程序连线的第三应用程序的IP地址。其中,通信端口的类型信息用于表征应用程序对接收唤醒消息的通信端口的要求(比如只接收有线端口的唤醒消息的要求),第三应用程序的IP地址为源设备和目标设备建立连线后获得的。
本实施例中获取到的源设备的通信端口的MAC地址包括源设备的无线端口的MAC地址和/或有线端口的MAC地址,优选的,本实施例中获取源设备的至少两个可用通信端口的MAC地址。其中“可用”是指这些端口在物理层上可用,而不限定这些端口是否处于激活状态。
可选的,当第一请求消息中包括通信端口的类型信息,唤醒装置只获取源设备中与该类型信息相匹配的通信端口的MAC地址。比如应用程序要求只接收有线端口的唤醒消息时,唤醒装置只获取源设备上可用的至少一个有线端口的MAC地址。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获取源设备中与该类型信息相匹配的通信端口的MAC地址可示例性的表述为获取与应用程序匹配的无线通信端口的MAC地址,或与应用程序匹配的有线通信端口的MAC地址。当然这里仅为示例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唯一限定。
步骤103、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第一通知消息,以使所述目标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通知消息唤醒所述应用程序,所述第一通知消息中包括所述源设备的通信端口的MAC地址和所述应用程序的标识。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第一通知消息中至少包括应用程序的标识和上述获得的通信端口的MAC地址。可选的,还可以包括第一时间以及相应通信端口的IP地址,其中,第一时间用于指示上述获得的MAC地址的有效期是多久,在第一时间到达之前上述获得的MAC地址有效,第一时间到达之后上述获得的MAC地址失效。
其中,第一时间可以是应用程序发送第一请求消息时携带在第一请求消息中的,也可以是源设备根据预设的策略自行设定的,本实施例不对第一时间的设定方式做具体限定。
当获取到的MAC地址为多个时,源设备向目标设备发送多个消息帧,每个消息帧中均包括一个MAC地址和应用程序的标识,直至将获取到的所有MAC地址发送给目标设备为止。
示例的,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息帧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其中当命令识别一栏下的字符为预设的字符形式(图2中为“0x01”)时表示该条消息帧为开启唤醒功能的消息帧,此时命令识别一栏的下一栏中的16个字节为应用程序的标识,应用程序的标识之后的6个字节用于表示应用程序对应的MAC地址,MAC地址之后的2个字节用于表示第一时间的值。当然这里仅为示例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唯一限定。
当目标设备接收到消息帧后,将消息帧中携带的应用程序的标识和MAC地址进行关联存储。
表一为目标设备存储的应用程序标识和MAC地址之间对应关系的一个示例:
如表一所示,在表一所示的场景中应用程序标识UUID1和应用程序标识UUID3分别代表运行在同一个设备上的两个应用程序,该设备有三个可用通信端口,UUID1代表的应用程序可允许三个通信端口唤醒,但UUID3代表的应用程序只允许其中一个通信端口(MAC地址-33:56:6A:23:1B:C7)唤醒。UUID2代表的应用程序运行在另一个设备上。而不同的应用程序都有不同的第一时间,但同一个应用程序的不同唤醒端口会有相同的第一时间。当然,表一仅为示例性的说明目标设备是怎样存储应用程序标识和MAC地址的,而不是对本发明的唯一限定。
表一
应用识别UUID IP地址 MAC地址 第一时间
UUID1 192.168.1.123 33:56:6A:23:1B:C7 1200s
UUID1 192.168.1.125 A0:12:45:67:09:12 1200s
UUID1 192.168.1.133 A0:73:27:56:90:09 1200s
UUID2 192.168.1.100 56:78:12:09:88:A2 3000s
UUID3 192.168.1.123 33:56:6A:23:1B:C7 1800s
在执行唤醒应用程序的操作时,目标设备根据应用程序的标识从本地查找该标识对应的所有MAC地址,进一步的,目标设备可以选择向查找获得的所有MAC地址发送唤醒消息,也可以选择向查找获得的所有MAC地址中的一个或多个MAC地址发送唤醒消息。
可选的,本实施例还可以包括关闭应用程序的网络唤醒功能的方法。具体的,当唤醒装置接收到源设备中应用程序请求关闭网络唤醒功能的第二请求消息时,首先从第二请求消息中获取应用程序的标识,再将应用程序的标识携带在第二通知消息中发送给目标设备,进而使得目标设备根据第二通知消息删除本地存储的该应用程序的标识和MAC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关闭唤醒该应用程序的服务。
本实施例,通过在源设备和目标设备之间建立连接,且源设备中的应用程序开启网络唤醒功能时,获取源设备的通信端口的MAC地址和所述应用程序的标识,并向目标设备发送包括源设备的通信端口的MAC地址和应用程序的标识的第一通知消息,从而使得目标设备能够基于第一通知消息,向应用程序的标识对应的MAC地址发送用于唤醒该应用程序的唤醒消息,从而达到唤醒应用程序的目的。并且由于本实施例中目标设备可以向应用程序的标识对应的多个MAC地址发送唤醒消息,因此,相较于向单一MAC地址发送唤醒消息的现有技术,能够提高唤醒的成功率。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程序唤醒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301、目标设备和源设备之间建立连线后,接收源设备发送的第一通知消息,所述第一通知消息包括所述源设备的通信端口的MAC地址和所述应用程序的标识。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接收源设备发送的第一通知消息,包括:
接收源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消息帧,每个消息帧中均包括一个MAC地址和所述源设备中应用程序的标识。
步骤302、在执行唤醒所述应用程序的操作时,向所述应用程序的标识所对应的MAC地址发送唤醒消息。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第一通知消息还可以包括:第一时间,在到达第一时间之前第一通知消息中携带的至少一个可用通信端口的MAC地址有效。
可选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接收所述源设备发送的第二通知消息,所述第二通知消息包括所述源设备中的应用程序的标识;删除本地存储的所述应用程序的标识和MAC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关闭唤醒所述该应用程序的服务。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其具体执行方式和有益效果与图1实施例类似,在这里不再赘述。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程序唤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唤醒装置,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11,用于在源设备和目标设备之间建立连线,且所述源设备中的应用程序开启网络唤醒功能时,获取所述源设备的通信端口的MAC地址和所述应用程序的标识
发送模块12,用于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第一通知消息,以使所述目标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通知消息唤醒所述应用程序,所述第一通知消息中包括所述源设备的通信端口的MAC地址和所述应用程序的标识。
可选的,所述第一通知消息中还包括:第一时间,表征所述至少一个可用通信端口的MAC地址在到达所述第一时间之前有效。
可选的,所述获取模块,用于;
获取与所述应用程序匹配的无线通信端口的MAC地址,或与所述应用程序匹配的有线通信端口的MAC地址。
可选的,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源设备的至少两个通信端口的MAC地址。
可选的,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消息帧,每个消息帧中包括一个MAC地址和所述应用程序的标识,直至将获取到的通信端口的MAC地址全部发送给所述目标设备为止。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源设备中的应用程序请求关闭网络唤醒功能的第二请求消息,所述第二请求消息中包括该应用程序的标识;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第二通知消息,所述第二通知消息包括该应用程序的标识,以使所述目标设备根据所述第二通知消息关闭唤醒该应用程序的服务。
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能够执行图1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执行方式和有益效果类似,在这里不再赘述。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程序唤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21,用于在目标设备和源设备之间建立连线后,接收源设备发送的第一通知消息,所述第一通知消息包括所述源设备的通信端口的MAC地址和所述应用程序的标识;
发送模块22,用于在执行唤醒所述应用程序的操作时,向所述应用程序的标识所对应的MAC地址发送唤醒消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通知消息中还包括:第一时间,表征所述至少一个可用通信端口的MAC地址在到达所述第一时间之前有效。
可选的,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源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消息帧,每个消息帧中均包括一个MAC地址和所述源设备中应用程序的标识。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源设备发送的第二通知消息,所述第二通知消息包括所述源设备中的应用程序的标识;
删除模块,用于删除本地存储的该应用程序的标识和MAC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关闭唤醒该应用程序的服务。
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能够执行图3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执行方式和有益效果类似,在这里不再赘述。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者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以为磁盘、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M)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各个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的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应用程序唤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源设备和目标设备之间建立连线后,所述源设备中的应用程序开启网络唤醒功能;
获取所述源设备的通信端口的MAC地址和所述应用程序的标识;
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第一通知消息,以使所述目标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通知消息唤醒所述应用程序,所述第一通知消息中包括所述源设备的通信端口的MAC地址和所述应用程序的标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知消息中还包括:第一时间,表征所述通信端口的MAC地址在到达所述第一时间之前有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源设备的通信端口的MAC地址,包括:
获取与所述应用程序匹配的无线通信端口的MAC地址,或与所述应用程序匹配的有线通信端口的MAC地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源设备的通信端口的MAC地址,包括:
获取所述源设备的至少两个通信端口的MAC地址。
5.一种应用程序唤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目标设备和源设备之间建立连线后,接收源设备发送的第一通知消息,所述第一通知消息包括所述源设备的通信端口的MAC地址和所述应用程序的标识;
在执行唤醒所述应用程序的操作时,向所述应用程序的标识所对应的MAC地址发送唤醒消息。
6.一种应用程序唤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源设备和目标设备之间建立连线,且所述源设备中的应用程序开启网络唤醒功能时,获取所述源设备的通信端口的MAC地址和所述应用程序的标识;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第一通知消息,以使所述目标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通知消息唤醒所述应用程序,所述第一通知消息中包括所述源设备的通信端口的MAC地址和所述应用程序的标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知消息中还包括:第一时间,表征所述通信端口的MAC地址在到达所述第一时间之前有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用于;
获取与所述应用程序匹配的无线通信端口的MAC地址,或与所述应用程序匹配的有线通信端口的MAC地址。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源设备的至少两个通信端口的MAC地址。
10.一种应用程序唤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在目标设备和源设备之间建立连线后,接收源设备发送的第一通知消息,所述第一通知消息包括所述源设备的通信端口的MAC地址和所述应用程序的标识;
发送模块,用于在执行唤醒所述应用程序的操作时,向所述应用程序的标识所对应的MAC地址发送唤醒消息。
CN201711046413.3A 2017-10-31 2017-10-31 应用程序唤醒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78640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46413.3A CN107864042B (zh) 2017-10-31 2017-10-31 应用程序唤醒方法及装置
PCT/CN2018/076229 WO2019085340A1 (zh) 2017-10-31 2018-02-11 应用程序唤醒方法及唤醒设备
US16/112,636 US20190132140A1 (en) 2017-10-31 2018-08-24 Method for waking on application and wake on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46413.3A CN107864042B (zh) 2017-10-31 2017-10-31 应用程序唤醒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64042A true CN107864042A (zh) 2018-03-30
CN107864042B CN107864042B (zh) 2021-02-09

Family

ID=61697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46413.3A Active CN107864042B (zh) 2017-10-31 2017-10-31 应用程序唤醒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64042B (zh)
WO (1) WO2019085340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87778A (zh) * 2019-01-02 2019-05-21 紫光华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的唤醒方法和装置
CN109981299A (zh) * 2019-03-05 2019-07-05 青岛海信传媒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唤醒方法和装置
CN112350895A (zh) * 2020-11-05 2021-02-09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的保活方法及装置、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138101A1 (zh) * 2022-01-19 2023-07-27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唤醒开机方法及计算机设备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1443A (zh) * 2007-11-08 2009-05-13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唤醒测试系统及其方法
US20090210519A1 (en) * 2008-02-18 2009-08-20 Microsoft Corporation Efficient and transparent remote wakeup
CN102414664A (zh) * 2009-04-27 2012-04-1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以sms消息接发来激活计算机应用程序的方法和系统
CN102413119A (zh) * 2010-09-21 2012-04-11 巴比禄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装置以及通信装置的通信方法
US20150074432A1 (en) * 2013-09-06 2015-03-12 Dell Products, L.P. Wake on application
CN105656846A (zh) * 2014-11-12 2016-06-08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保持远端连接方法、电子装置与服务器
CN105897869A (zh) * 2016-03-29 2016-08-24 杭州数梦工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app休眠的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06791004A (zh) * 2016-11-28 2017-05-31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的自动唤醒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7231679A (zh) * 2017-06-20 2017-10-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包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2545B (zh) * 2008-04-15 2011-07-13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唤醒的测试方法
CN104079596B (zh) * 2013-03-26 2018-09-0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唤醒方法及装置
CN104469451A (zh) * 2014-11-12 2015-03-25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的唤醒方法和装置
CN106302616B (zh) * 2015-06-11 2019-12-3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网络唤醒方法、远程服务器和网络交换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1443A (zh) * 2007-11-08 2009-05-13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唤醒测试系统及其方法
US20090210519A1 (en) * 2008-02-18 2009-08-20 Microsoft Corporation Efficient and transparent remote wakeup
CN101953117A (zh) * 2008-02-18 2011-01-19 微软公司 高效且透明的远程唤醒
CN102414664A (zh) * 2009-04-27 2012-04-1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以sms消息接发来激活计算机应用程序的方法和系统
CN102413119A (zh) * 2010-09-21 2012-04-11 巴比禄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装置以及通信装置的通信方法
US20150074432A1 (en) * 2013-09-06 2015-03-12 Dell Products, L.P. Wake on application
CN105656846A (zh) * 2014-11-12 2016-06-08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保持远端连接方法、电子装置与服务器
CN105897869A (zh) * 2016-03-29 2016-08-24 杭州数梦工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app休眠的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06791004A (zh) * 2016-11-28 2017-05-31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的自动唤醒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7231679A (zh) * 2017-06-20 2017-10-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包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87778A (zh) * 2019-01-02 2019-05-21 紫光华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的唤醒方法和装置
CN109981299A (zh) * 2019-03-05 2019-07-05 青岛海信传媒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唤醒方法和装置
CN112350895A (zh) * 2020-11-05 2021-02-09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的保活方法及装置、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350895B (zh) * 2020-11-05 2023-04-07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的保活方法及装置、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138101A1 (zh) * 2022-01-19 2023-07-27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唤醒开机方法及计算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85340A1 (zh) 2019-05-09
CN107864042B (zh) 2021-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40367B (zh) 一种ue位置区域更新方法、接入网实体、ue及核心网实体
CN107864042A (zh) 应用程序唤醒方法及装置
CN105162625B (zh) 用于在便携式终端中建立网络连接的装置和方法
WO2018000134A1 (zh) 一种蓝牙连接的方法及终端
CN104717603B (zh) 一种蓝牙低功耗组网并支持便捷互联的方法及系统
TWI446767B (zh) 行動通訊裝置、行動網路分享方法以及電子裝置
CN110139322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终端
WO2017049736A1 (zh) 一种移动通信网络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06685776A (zh) 一种局域网内智能设备发现方法及系统
CN109168171A (zh) 配置信息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09041036A (zh) Wifi连接方法及设备
CN104869621B (zh) 一种网络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08605373A (zh) 用于提供网络共享服务的方法和电子装置
CN107659999A (zh) Wifi连接方法及设备
CN106656521A (zh) 一种开机方法及装置
CN108616847A (zh) 一种蓝牙链接方法、装置及蓝牙设备
WO2018218822A1 (zh) 一种无线网络频段连接方法和无线接入设备
WO2021239032A1 (zh) 蓝牙协议连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相关设备
CN110417636A (zh) 一种去中心化的自组织即时通信系统及其方法
TWI488530B (zh) 處理網路連線的方法及其電子裝置
JP5715471B2 (ja) 無線通信端末
CN101932143B (zh) 一种演进射频拉远单元启动自配置的方法
KR20150027437A (ko) 멀티스크린 소셜 네트워크 구축 방법 및 시스템
TW201801555A (zh) 一種連接建立系統及方法
CN107634896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66555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Hong Kong Road, No. 218

Applicant after: Hisense Video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66555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Hong Kong Road, No. 218

Applicant before: HISENSE ELECTRIC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