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60110A - 导风条组件、空调器以及导风条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导风条组件、空调器以及导风条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60110A
CN107860110A CN201711220754.8A CN201711220754A CN107860110A CN 107860110 A CN107860110 A CN 107860110A CN 201711220754 A CN201711220754 A CN 201711220754A CN 107860110 A CN107860110 A CN 1078601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strip
wind guide
wind
positioning end
lower pos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2075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60110B (zh
Inventor
廖荣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22075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601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78601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601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601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601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4Means for preven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4Means for preven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 F24F2013/247Active noise-suppress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风条组件、空调器和导风条控制方法,导风条组件包括主控板、与主控板电性连接的电机、设置于空调器出风口处的挡板柱,以及与所述挡板柱活动连接的导风条,所述电机驱动导风条转动,所述挡板柱设置有下定位端,所述导风条沿着接近下定位端的第一转动方向转动时,该导风条遮挡出风口的截面面积减小,直至导风条迎风侧端部与所述下定位端顶持,以完成导风条的开启转动角定位。本发明实现主控板对导风条在最大打开角的定位,避免空调器出风口无法关紧的外观问题和导风条打不到设定角度而出现凝露的问题。

Description

导风条组件、空调器以及导风条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风条组件、空调器以及导风条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空调器逐渐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电器设备,特别是分体空调器在家庭和小型办公室中得到广泛使用。目前分体空调器的室内机会在出风口处设置可转动的导风条,通过调整导风条的旋转角度,对空调器的出风方向进行调整。但是,如果分体空调器的室内机长期未使用,导风条由于重力作用而会向室内机底部滑动,或者由于室内机关机后人为将导风条掰动,导致室内机在遥控关机后,导风条因摆不到关闭角而无法关紧(导风条与出风口顶部存在空隙),从而容易引起室内开机不能打到空调厂家设定角度、影响空调外观、导风条容易出现凝露等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风条组件、空调器以及导风条控制方法,旨在解决空调器的空调器导风条因摆不到关闭角而无法关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导风条组件,所述导风条组件包括主控板、与主控板电性连接的电机、设置于空调器出风口处的挡板柱,以及与所述挡板柱活动连接的导风条,所述电机驱动导风条转动,所述挡板柱设置有下定位端,所述导风条沿着接近下定位端的第一转动方向转动时,该导风条遮挡出风口的截面面积减小,直至导风条迎风侧端部与所述下定位端顶持,以完成导风条的开启转动角定位。
优选地,所述挡板柱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延伸方向与所述导风条长度延伸方向一致,所述导风条组件包括贯穿通孔的安装轴,所述导风条以安装轴为转轴进行转动。
优选地,所述挡板柱为多个,所述导风条上设置有与挡板柱个数相同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以安装轴为转轴进行转动。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开设有贯穿的安装孔,所述安装轴穿过安装孔以与连接部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风条组件包括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设置于安装轴与连接部的连接处。
优选地,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弹簧和防滑件,所述防滑件的两端分别与安装轴和连接部连接,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防滑件和连接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下定位端处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以在导风条的迎风侧端部与所述下定位端顶持时,供所述主控板基于第一压力传感器感应到导风条所施加的压力并控制电机停止运转。
优选地,所述挡板柱与所述下定位端的相对侧设置有上定位端,所述导风条沿着接近上定位端的第二转动方向转动时,该导风条遮挡出风口的截面面积增大,直至导风条背风侧端部与所述上定位端顶持,以完成导风条的关闭转动角定位。
优选地,所述上定位端处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以在导风条的背风侧端部与所述上定位端顶持时,供所述主控板基于第二压力传感器感应到导风条所施加的压力并控制电机停止运转。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风道、设置于风道中的风机以及上述的导风条组件,所述风道与壳体交汇处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的挡板柱与壳体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导风条控制方法,所述导风条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的空调器,所述导风条控制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导风条定位指令时,控制导风条沿着接近下定位端的第一转动方向转动,以将导风条的迎风侧端部与所述下定位端顶持;
控制导风条沿着远离下定位端的第二转动方向转动,直至导风条转至预设的正常打开角位置;
根据接收的扫风指令,控制导风条在正常打开角位置与预设的关闭角位置之间转动或静止。
优选地,所述控制导风条沿着接近下定位端的第一转动方向转动,以将导风条的迎风侧端部与所述下定位端顶持的步骤包括:
控制导风条沿着接近下定位端的第一转动方向转动预设的最大打开角,直至导风条的迎风侧端部与所述下定位端顶持,以完成导风条的开启转动角定位。
优选地,所述下定位端处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控制导风条沿着接近下定位端的第一转动方向转动,以将导风条的迎风侧端部与所述下定位端顶持的步骤包括:
控制导风条沿着接近下定位端的第一转动方向转动,若基于第一压力传感器感应到导风条顶持下定位端所施加的压力大于预设压力值,则控制导风条停止转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存储器、主控板、导风条、挡板柱、设置于挡板柱上的下定位端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主控板上运行的导风条控制程序,挡板柱和导风条设置于空调器出风口处,所述导风条控制程序被所述主控板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导风条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导风条控制程序,所述导风条控制程序被主控板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导风条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通过在挡板柱上设置下定位端,在导风条沿着第一转动方向与下定位端顶持后,实现对导风条的开启转动角定位,即实现主控板对导风条在最大打开角的定位,进而保证后续导风条精确转动至正常打开角以及在正常打开角和关闭角之间正常转动工作,从而保证导风条顺利摆到关闭角,避免空调器出风口无法关紧的外观问题和导风条打不到设定角度而出现凝露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空调器导风条组件部分部件的拆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空调器在导风条无法关紧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空调器在导风条与下定位端顶持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空调器在导风条正常开启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空调器在导风条正常关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空调器在导风条转动定位过程的场景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空调器在导风条在图6中A1至A4四个状态下的角度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导风条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S 出风口 1 挡板柱
11 下定位端 12 上定位端
13 通孔 14 安装轴
2 导风条 21 连接部
22 安装孔 F1 第一转动方向
F2 第二转动方向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出一种空调器室导风条组件。
在本发明导风条组件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和图3,导风条组件包括主控板(图中未示出)、与主控板电性连接的电机(图中未示出)、设置于空调器出风口S处的挡板柱1,以及与所述挡板柱1活动连接的导风条2,所述电机驱动导风条2转动,所述挡板柱1设置有下定位端11,所述导风条2沿着接近下定位端11的第一转动方向F1转动时,该导风条2遮挡出风口S的截面面积减小,直至导风条2迎风侧端部与所述下定位端11顶持,以完成导风条2的开启转动角定位。
电机带动导风条2以挡板柱1的截面垂直方向以轴向进行转动,电机可为步进电机。主控板可作为空调器电控板一部分或者为同一部件,主控板控制导风条2沿着第一转动方向F1或者第二转动方向F2,当主控板控制导风条2沿着第一转动方向F1转动时,导风条2逐渐打开空调器的出风口S,同理,当主控板控制导风条2沿着第二转动方向F2转动时,导风条2逐渐关闭空调器的出风口S。下定位端11主要通过对导风条2沿着第一转动方向F1转动的转动角度进行限定,以对导风条2的转动位置进行定位,特别在空调器导风条2出现如图2中所示的摆不到关闭角情形时(参照图6中A1情形),主控板先基于电机控制导风条2沿着第一转动方向F1一直转动直到导风条2迎风侧端部与下定位端11顶持(参照图6中A2情形),此时至少有两种控制导风条2转动的方式:
第一种方式,控制导风条沿着第一转动方向F1转动固定的最大打开角,该最大打开角为导风条自闭合状态转动至导风条2迎风侧端部与下定位端11顶持所转动的角度,即如图6中导风条自A2状态到A4状态所转动的角度,或者如图7中所示的最大打开角;此时,若空调器启动时,导风条2与出风口S顶部(即导风条2沿着第二转动方向F2运动的终止位置处)没有空隙,导风条2沿着第一转动方向F1转动最大打开角后正好与下定位端11顶持;若导风条2与出风口S顶部相差如图7的异常起始角,如导风条2在空调器开机时与出风口S顶部像差30度,导风条2沿着第一转动方向F1转动最大打开角后,电机需堵转异常起始角的角度数,如电机堵转30度,保证导风条2与下定位端11顶持。
第二种方式,控制导风条2沿着第一转动方向F1转动,同时需再下定位端11处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图中未示出),以在导风条2的迎风侧端部与所述下定位端11顶持时,主控板基于第一压力传感器感应到导风条2所施加的压力并控制电机停止运转,以保证导风条2与下定位端11顶持。
并且,在保证主控板知晓导风条2处于如图7所示的最大打开角(例如130度),然后主控板只需控制导风条2沿着第二转动方向F2转动固定角度(例如80度),以使导风条2处于如图7所示的正常打开角(例如50度,参照图6中A3情形),最后主控板控制导风条2以正常扫风模式进行扫风,即主控板控制导风条2在正常打开角和关闭角之间转动,从而实现对导风条2的位置校正,进而在主控板将导风条2定位到正常打开角之后,实现空调器关闭时,将导风条2摆到关闭角上以关紧出风口S。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挡板柱上设置下定位端,在导风条沿着第一转动方向与下定位端顶持后,实现对导风条的开启转动角定位,即实现主控板对导风条在最大打开角的定位,进而保证后续导风条精确转动至正常打开角以及在正常打开角和关闭角之间正常转动工作,从而保证导风条顺利摆到关闭角,避免空调器出风口无法关紧的外观问题和导风条打不到设定角度而出现凝露的问题。
此外,采用本发明导风条组件的空调器,无需在打开导风条后每次关机都多走一些角度(增加角度补偿,即每次关机多走一些角度电机堵转),避免人为扳动导风条角度过大而补偿角度比较小,增加的补偿角不能关紧导风条,也避免增加补偿角过大,导致每次关机导风条的驱动电机堵转,进而避免导风条的塑料件由于电机长期堵转而出现老化严重、变型、损环等问题。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导风条组件另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述挡板柱1上开设有通孔13,所述通孔13延伸方向与所述导风条2长度延伸方向一致,所述导风条组件包括贯穿通孔13的安装轴14,所述导风条2以安装轴14为转轴进行转动。安装轴14与导风条2连接并穿入挡板柱1的通孔13中,电机可驱动安装轴14转动,从而安装轴14带动导风条2转动。
可选地,所述挡板柱1为多个,挡板柱1可沿着出风口S的长度延伸方向均匀设置,所述导风条2上设置有与挡板柱1个数相同的连接部21,所述连接部21以安装轴14为转轴进行转动。由于挡板柱1和连接部21设置有多个,提高了导风条2与安装轴14的联动效果。此外,所述连接部21开设有贯穿的安装孔22,所述安装轴14穿过安装孔22以与连接部21固定连接,增强安装轴14与连接部21的连接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了导风条2与安装轴14的联动效果。
可选地,所述导风条组件包括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设置于安装轴与连接部的连接处。在导风条迎风侧端部与下定位端顶持时,减震装置有效缓和了导风条震动,避免空调器导风条因剧烈震动而产生噪声。减震装置可以包括弹簧和防滑件,所述防滑件的两端分别与安装轴和连接部连接,防滑件保证安装轴与连接部可靠连接,减少安装轴与连接部之间的相对移动,防滑件分别与安装轴和连接部固定连接,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防滑件和连接部连接,以减缓导风条的振动。
进一步地,参照图1和图3,所述挡板柱1与所述下定位端11的相对侧设置有上定位端12,所述导风条2沿着接近上定位端12的第二转动方向F2转动时,该导风条2遮挡出风口S的截面面积增大,直至导风条2背风侧端部与所述上定位端12顶持,以完成导风条2的关闭转动角定位。参照图7,尽管导风条2经过下定位端11的最大打开角定位之后,导风条2转向正常打开角并进行正常工作角度范围(正常打开角至关闭角)的扫风,但是在挡板柱1上设置上定位端12可准确、可靠地保证导风条2背风侧端部运动至上定位端12时,导风条2正好处于关闭角并关闭空调器出风口S。
可选地,所述上定位端12处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图中未示出),以在导风条2的背风侧端部与所述上定位端顶持时,供所述主控板基于第二压力传感器感应到导风条2所施加的压力并控制电机停止运转,避免电机堵转,也保证导风条2在关闭出风口S时正好处于关闭角。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风道、设置于风道中的风机以及上述的导风条组件各实施例,所述风道与壳体交汇处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的挡板柱与壳体连接。空调器包含导风条组件各实施例所有技术特征,因此空调器具有导风条组件基本相同的技术说明、实现了与导风条组件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因此,空调器的相关拓展和说明内容在此不做累述。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导风条控制方法,所述导风条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的空调器,参照图8,所述导风条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0,当检测到导风条定位指令时,控制导风条沿着接近下定位端的第一转动方向转动,以将导风条的迎风侧端部与所述下定位端顶持;
导风条定位指令可以是空调器的开机指令,当空调器的主控板检测到开机指令,随即控制导风条向下定位端转动,直至导风条与下定位端顶持。其中下定位端设置在挡板柱上朝向空调器出风口底部一侧,导风条向出风口底部转动,导风条对出风口的遮挡截面面积越大,相反的,导风条向出风口顶部转动,导风条对出风口的遮挡截面面积越小。
当然,导风条定位指令也可以是空调器运行过程中,用户可利用遥控端输入导风条定位指令,空调器在运行过程中(即导风条处于转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若主控板检测到导风条定位指令,也控制导风条沿着第一转动方向转动,以将导风条的迎风侧端部与所述下定位端顶持。其中导风条的迎风侧为导风条朝向出风口内部的一侧,导风条迎风侧与出风口吹出气流相迎;导风条的背风侧为导风条朝向出风口外部的一侧,导风条背风侧与出风口吹出气流相背,导风条背风侧朝向远离出风口的空调器外部。导风条的迎风侧端部与下定位端顶持时,如图6中A2情形。
步骤S20,控制导风条沿着远离下定位端的第二转动方向转动,直至导风条转至预设的正常打开角位置;
在确定导风条与下定位端顶持之后,即在导风条处于最大打开角位置(参照图7)空调器主控板控制导风条沿着远离下定位端的第二转动方向转动,如图6中A3情形,当导风条达到正常打开角位置(参照图7)时停止转动,正常打开角为空调器导风条处于正常工作模式下,导风条所能打开的最大角。
步骤S30,根据接收的扫风指令,控制导风条在正常打开角位置与预设的关闭角位置之间转动或静止。
在导风条转至正常打开角位置时,若接收的扫风指令为上下扫风,则控制导风条在正常打开角位置与预设的关闭角位置之间转动;若接收的扫风指令为停止扫风,则控制导风条静止。
为辅助理解上述导风条控制方法的整体流程,以下用一具体例子说明,参照图6和图7,导风条处于异常起始角位置,异常起始角为30度,如A1情形所示,关闭角为0度,如A4情形所示,其中角度大小是相对关闭角而言;在主控板接收到导风条定位指令,控制导风条向下定位端转动到最大打开角位置,直至导风条与下定位端顶持,如A2情形所示,最大打开角为130度。然后控制导风条向远离下定位端的第二转动方向转动80度,以将导风条转动至正常打开角位置,如A3情形所示。最后根据根据接收的扫风指令,控制导风条在正常打开角位置与预设的关闭角位置之间转动或静止,最终在空调器关机之后,导风条转至关闭角位置,如A4情形所示,避免空调器在A1情形下直接进行导风条扫风工作;又因为空调器在正常扫风工作模式下,导风条转动角度区间时一定的(例如转动角度区间为50度范围),若以A1情形下异常起始角为关闭角,会导致空调器关机后,导风条与出风口边界依然处于A1情形的异常起始角的空隙,由于本实施例将导风条起始扫风位置准确定位到正常打开角位置,可保证空调器关机后导风条转动至关闭角位置,避免导风条关不紧、导风条与出风口边界出现空隙的问题。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导风条控制方法另一实施例中,步骤S10中控制导风条沿着接近下定位端的第一转动方向转动,以将导风条的迎风侧端部与所述下定位端顶持的步骤包括:
控制导风条沿着接近下定位端的第一转动方向转动预设的最大打开角,直至导风条的迎风侧端部与所述下定位端顶持,以完成导风条的开启转动角定位。
参照图7,在检测到导风条定位指令之后,控制导风条沿着第一转动方向下定位端转动最大打开角,若导风条正好处于关闭角位置(无论空调器刚刚开机或者导风条正在进行扫风),导风条向下定位端转动最大打开角之后,导风条的迎风侧端部正好与下定位端顶持;若导风条处于异常起始角位置,导风条的迎风侧端部与下定位端顶持之后,空调器带动导风条转动的电机还需堵转异常起始角,例如异常起始角为30度,则电机需堵转30度。从而以电机堵转的方式实现导风条与下定位端的定位,此种方式无需增加空调器的硬件成本。
可选地,下定位端处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步骤S10中控制导风条沿着接近下定位端的第一转动方向转动,以将导风条的迎风侧端部与所述下定位端顶持的步骤包括:
控制导风条沿着接近下定位端的第一转动方向转动,若基于第一压力传感器感应到导风条顶持下定位端所施加的压力大于预设压力值,则控制导风条停止转动。
在下定位端处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之后,无论检测到导风条定位指令时导风条处于关闭角位置还是处于异常起始角位置,仅需控制导风条沿着接近下定位端的第一转动方向转动,并检测第一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压力,当导风条顶持下定位端之后会对第一压力传感器施加压力,从而在基于第一压力传感器感应到导风条顶持下定位端所施加的压力大于预设压力值,表明导风条与下定位端顶持,控制导风条停止转动,避免电机堵转,避免堵转对电机性能造成不良影响,也避免电机堵转导致导风条与下定位端顶持过渡而造成空调器震动或导风条损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存储器、主控板、导风条、挡板柱、设置于挡板柱上的下定位端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主控板上运行的导风条控制程序,挡板柱和导风条设置于空调器出风口处,所述导风条控制程序被所述主控板执行如下步骤:
当检测到导风条定位指令时,控制导风条沿着接近下定位端的第一转动方向转动,以将导风条的迎风侧端部与所述下定位端顶持;
控制导风条沿着远离下定位端的第二转动方向转动,直至导风条转至预设的正常打开角位置;
根据接收的扫风指令,控制导风条在正常打开角位置与预设的关闭角位置之间转动或静止。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导风条沿着接近下定位端的第一转动方向转动,以将导风条的迎风侧端部与所述下定位端顶持的步骤包括:
控制导风条沿着接近下定位端的第一转动方向转动预设的最大打开角,直至导风条的迎风侧端部与所述下定位端顶持,以完成导风条的开启转动角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下定位端处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控制导风条沿着接近下定位端的第一转动方向转动,以将导风条的迎风侧端部与所述下定位端顶持的步骤包括:
控制导风条沿着接近下定位端的第一转动方向转动,若基于第一压力传感器感应到导风条顶持下定位端所施加的压力大于预设压力值,则控制导风条停止转动。
如图9所示,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结构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图9即可为空调器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空调器可以包括:主控板1001,例如集成CPU控制芯片,存储器1005,通信总线1002。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可选地,空调器还可以包括RF(Radio Frequency,射频)电路,传感器、WiFi模块等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9中示出的空调器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9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以及导风条控制程序。其中,操作系统是管理和控制空调器硬件和软件资源的程序,支持导风条控制程序以及其它软件或程序的运行。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导风条控制程序,所述导风条控制程序被主控板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导风条控制方法各实施例的步骤。
本发明空调器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导风条控制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导风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条组件包括主控板、与主控板电性连接的电机、设置于空调器出风口处的挡板柱,以及与所述挡板柱活动连接的导风条,所述电机驱动导风条转动,所述挡板柱设置有下定位端,所述导风条沿着接近下定位端的第一转动方向转动时,该导风条遮挡出风口的截面面积减小,直至导风条迎风侧端部与所述下定位端顶持,以完成导风条的开启转动角定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柱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延伸方向与所述导风条长度延伸方向一致,所述导风条组件包括贯穿通孔的安装轴,所述导风条以安装轴为转轴进行转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定位端处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以在导风条的迎风侧端部与所述下定位端顶持时,供所述主控板基于第一压力传感器感应到导风条所施加的压力并控制电机停止运转。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柱与所述下定位端的相对侧设置有上定位端,所述导风条沿着接近上定位端的第二转动方向转动时,该导风条遮挡出风口的截面面积增大,直至导风条背风侧端部与所述上定位端顶持,以完成导风条的关闭转动角定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风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定位端处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以在导风条的背风侧端部与所述上定位端顶持时,供所述主控板基于第二压力传感器感应到导风条所施加的压力并控制电机停止运转。
6.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风道、设置于风道中的风机以及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导风条组件,所述风道与壳体交汇处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的挡板柱与壳体连接。
7.一种导风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条控制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所述导风条控制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导风条定位指令时,控制导风条沿着接近下定位端的第一转动方向转动,以将导风条的迎风侧端部与所述下定位端顶持;
控制导风条沿着远离下定位端的第二转动方向转动,直至导风条转至预设的正常打开角位置;
根据接收的扫风指令,控制导风条在正常打开角位置与预设的关闭角位置之间转动或静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风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导风条沿着接近下定位端的第一转动方向转动,以将导风条的迎风侧端部与所述下定位端顶持的步骤包括:
控制导风条沿着接近下定位端的第一转动方向转动预设的最大打开角,直至导风条的迎风侧端部与所述下定位端顶持,以完成导风条的开启转动角定位。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风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定位端处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控制导风条沿着接近下定位端的第一转动方向转动,以将导风条的迎风侧端部与所述下定位端顶持的步骤包括:
控制导风条沿着接近下定位端的第一转动方向转动,若基于第一压力传感器感应到导风条顶持下定位端所施加的压力大于预设压力值,则控制导风条停止转动。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存储器、主控板、导风条、挡板柱、设置于挡板柱上的下定位端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主控板上运行的导风条控制程序,挡板柱和导风条设置于空调器出风口处,所述导风条控制程序被所述主控板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7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导风条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1711220754.8A 2017-11-28 2017-11-28 导风条组件、空调器以及导风条控制方法 Active CN1078601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20754.8A CN107860110B (zh) 2017-11-28 2017-11-28 导风条组件、空调器以及导风条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20754.8A CN107860110B (zh) 2017-11-28 2017-11-28 导风条组件、空调器以及导风条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60110A true CN107860110A (zh) 2018-03-30
CN107860110B CN107860110B (zh) 2023-09-01

Family

ID=61703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20754.8A Active CN107860110B (zh) 2017-11-28 2017-11-28 导风条组件、空调器以及导风条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6011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84438A (zh) * 2018-09-11 2018-12-25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风门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12072A (ja) * 2006-02-10 2007-08-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風向変更装置
CN101922786A (zh) * 2009-06-16 2010-12-22 海尔集团公司 空调器中的导风板
CN203364365U (zh) * 2013-06-24 2013-12-25 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导风板条复位装置
JP2014070843A (ja) * 2012-09-28 2014-04-21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機
CN103900233A (zh) * 2014-04-17 2014-07-02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导风组件、空调及空调导风板控制方法
CN204786779U (zh) * 2015-06-11 2015-11-18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6196545A (zh) * 2016-07-15 2016-12-07 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导风条组件以及空调
CN106225198A (zh) * 2016-08-31 2016-12-14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面板组件及空调器
CN106403047A (zh) * 2016-11-11 2017-02-1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风叶的摆动控制方法和装置
CN207487086U (zh) * 2017-11-28 2018-06-1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导风条组件及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12072A (ja) * 2006-02-10 2007-08-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風向変更装置
CN101922786A (zh) * 2009-06-16 2010-12-22 海尔集团公司 空调器中的导风板
JP2014070843A (ja) * 2012-09-28 2014-04-21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機
CN203364365U (zh) * 2013-06-24 2013-12-25 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导风板条复位装置
CN103900233A (zh) * 2014-04-17 2014-07-02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导风组件、空调及空调导风板控制方法
CN204786779U (zh) * 2015-06-11 2015-11-18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6196545A (zh) * 2016-07-15 2016-12-07 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导风条组件以及空调
CN106225198A (zh) * 2016-08-31 2016-12-14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面板组件及空调器
CN106403047A (zh) * 2016-11-11 2017-02-1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风叶的摆动控制方法和装置
CN207487086U (zh) * 2017-11-28 2018-06-1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导风条组件及空调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84438A (zh) * 2018-09-11 2018-12-25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风门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60110B (zh) 2023-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69909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207487086U (zh) 导风条组件及空调器
CN201177441Y (zh) 雨伞甩干器
CN107860110A (zh) 导风条组件、空调器以及导风条控制方法
CN106871235A (zh) 吊顶空调机
CN103542508B (zh) 扫风结构及具有该扫风结构的空调器
CN107525149A (zh) 导风机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KR101038018B1 (ko) 원심력을 이용한 송풍팬용 셔터개폐구조
CN109674235A (zh) 一种办公文具用可实现文件夹分类摆放装置
CN105764725B (zh) 一种车载空调系统
CN206094488U (zh) 导风装置及空调器
CN107123938A (zh) 一种预制舱及通风系统
CN217503885U (zh) 一种塔吊机器房用隔热降温装置
CN205638167U (zh) 一种新型防飘雨自动百叶窗
US742511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back flow
CN110848808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210153948U (zh) 一种风管机
CN110749069B (zh) 空调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
CN110848926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03185014A (zh) 带可调风门的风机
CN206495594U (zh) 一种窗户自动开关装置
CN105444383A (zh) 风口结构和空调器
CN205102366U (zh) 空调防尘罩及空调装置
CN209030478U (zh) 一种车道控制器
KR200401833Y1 (ko) 분리형 에어컨의 실외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