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52595A - 对用户识别模块(sim)访问配置文件(sap)的改进 - Google Patents

对用户识别模块(sim)访问配置文件(sap)的改进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52595A
CN107852595A CN201680043660.5A CN201680043660A CN107852595A CN 107852595 A CN107852595 A CN 107852595A CN 201680043660 A CN201680043660 A CN 201680043660A CN 107852595 A CN107852595 A CN 1078525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er
apdu
integrated circuit
message
circuit c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4366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52595B (zh
Inventor
M·贝里翁内
V·尚卡尔
K·舍库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78525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525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525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525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7Portable transceivers
    • H04B1/385Transceivers carried on the body, e.g. in helm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2866Architectures; Arrangements
    • H04L67/30Profi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20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205Transfer to or from user equipment or user record carri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用于蓝牙承载的用户识别模块(SIM)访问配置文件(SAP)的系统和方法。在一个实施例中,不向客户端发送包含过程字节的来自SIM卡的中间响应,而是由服务器生成适当的响应并发送给SIM卡。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客户端在将多个命令APDU(应用协议数据单元)发送到服务器之前,将它们组合成一个消息,并且该消息还可以包含:用于指示如果产生错误则要由服务器采取的各种动作的参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客户端指示服务器针对任何主动式数据,以自主方式来执行对SIM卡的轮询。实施例并不限于SIM卡,并且可应用于诸如UICC(通用集成电路卡)之类的其它类型的智能卡。

Description

对用户识别模块(SIM)访问配置文件(SAP)的改进
技术领域
实施例涉及用于SIM(用户识别模块)卡的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并且更具体地,涉及蓝牙承载的SIM访问配置文件协议。
背景技术
SIM(用户识别模块)访问配置文件SAP是一种承载的协议,其允许充当客户端的终端访问充当服务器的另一个设备中的SIM卡。(蓝牙是Bluetooth SIG(Delaware公司)的注册商标,该公司总部位于华盛顿州柯克兰市华盛顿湖大道350号)。举例而言,终端可以是车载免提套件,其有时被简称为汽车套件,而服务器可以是驾驶员的蜂窝电话,以便驾驶员可以进行免提通话。另外的示例包括:蜂窝电话或平板电脑充当访问加密狗或其它便携式设备中的远程SIM卡的客户端。便携式设备可以是诸如手表之类的可穿戴设备。
在不同的时间,诸如例如在初始网络注册过程期间,客户端需要访问被存储在SIM卡中的各种数据。为了获得所期望的数据,客户端将包含APDU(应用协议数据单元)的消息流式传输到服务器(例如,驾驶员的蜂窝电话)以请求所期望的数据,而服务器使用包含有所请求的数据的APDU的消息进行响应。期望的是加速该过程以减少延迟,并减少便携式的具备蓝牙功能的设备的功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针对于用于用户识别模块(SIM)访问配置文件SAP的改进的系统和方法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方法包括:由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第一APDU(应用协议数据单元)以从服务器上的集成电路卡请求数据,该数据具有一长度;在服务器处,从集成电路卡接收指示过程和所述数据的长度的第一响应,所述过程包括发送第二APDU以请求所述数据,第二APDU包括指示所述数据长度的参数;由服务器生成第二APDU,并且向集成电路卡发送第二APDU以获得所述数据;在服务器处,从集成电路卡接收包括所述数据的第二响应;以及由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包括所述数据的第二消息。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方法包括:由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第一消息,其中第一消息包括用于由服务器上的集成电路卡处理的多个命令APDU(应用协议数据单元),第一消息指示针对所述命令APDU的处理顺序;在服务器处,将所述多个命令APDU存储在存储器中;由服务器向集成电路卡发送所述多个命令APDU中的第一命令APDU,根据所述处理顺序要首先处理第一命令APDU;在服务器处,从集成电路卡接收响应于第一命令APDU的第一响应APDU;以及由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指示第一响应APDU的第二消息。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方法包括:由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第一消息,该服务器包括集成电路卡,第一消息指示服务器执行对集成电路卡的自主轮询;由服务器轮询集成电路卡;响应于服务器的所述轮询,集成电路卡发送包括主动式(proactive)数据的命令APDU(应用协议数据单元);以及由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包括所述主动式数据的第二消息。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系统包括:存储数据的集成电路卡;以及与所述集成电路卡相通信的服务器,所述服务器被配置为从客户端接收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第一APDU(应用协议数据单元)以从所述集成电路卡请求数据,该数据具有一长度;所述服务器还被配置为从集成电路卡接收指示过程和所述数据的长度的第一响应,所述过程指示第二APDU以请求所述数据,第二APDU包括指示所述数据长度的参数,其中,服务器生成第二APDU并且向所述集成电路卡发送第二APDU以获得所述数据;以及服务器还被配置为从所述集成电路卡接收包括所述数据的第二响应,其中,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包括所述数据的第二消息。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系统包括:用于处理APDU(应用协议数据单元)的集成电路卡;以及包括存储器并与集成电路卡相通信的服务器;服务器被配置为从客户端接收第一消息,其中第一消息包括用于由集成电路卡处理的多个命令APDU,第一消息指示针对所述命令APDU的处理顺序,其中服务器将所述多个命令APDU存储在存储器中;服务器还被配置为向集成电路卡发送所述多个命令APDU中的第一命令APDU,根据所述处理顺序要首先处理第一命令APDU;以及服务器还被配置为从所述集成电路卡接收响应于第一命令APDU的第一响应APDU,其中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指示第一响应APDU的第二消息。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系统包括:集成电路卡;以及与集成电路卡相通信的服务器;服务器被配置为从客户端接收第一消息,第一消息指示服务器执行对集成电路卡的自主轮询,其中响应于接收到第一消息,服务器轮询集成电路卡;以及响应于服务器的轮询,集成电路卡向服务器发送包括主动式数据的命令APDU(应用协议数据单元),其中,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包括所述主动式数据的第二消息。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系统包括:用于由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第一消息的单元,该第一消息包括第一APDU(应用协议数据单元)以从服务器上的集成电路卡请求数据,该数据具有一长度;用于在服务器处,从集成电路卡接收指示过程和所述数据的长度的第一响应的单元,所述过程包括发送第二APDU以请求所述数据,第二APDU包括指示所述数据长度的参数;用于由服务器生成第二APDU并且向集成电路卡发送第二APDU以获得所述数据的单元;用于在服务器处,从集成电路卡接收包括所述数据的第二响应的单元;以及用于由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包括所述数据的第二消息的单元。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系统包括:用于由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第一消息的单元,其中第一消息包括用于由服务器上的集成电路卡处理的多个命令APDU(应用协议数据单元),第一消息指示针对所述命令APDU的处理顺序;用于在服务器处,将所述多个命令APDU存储在存储器中的单元;用于由服务器向集成电路卡发送所述多个命令APDU中的第一命令APDU的单元,根据所述处理顺序要首先处理第一命令APDU;用于在服务器处,从集成电路卡接收响应于第一命令APDU的第一响应APDU的单元;以及用于由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指示第一响应APDU的第二消息的单元。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系统包括:用于由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第一消息的单元,该服务器包括集成电路卡,第一消息指示服务器执行对集成电路卡的自主轮询;以及用于由服务器轮询集成电路卡的单元;响应于服务器的所述轮询,集成电路卡发送包括主动式数据的命令APDU(应用协议数据单元);以及用于由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包括所述主动式数据的第二消息的单元。
附图说明
提出附图以帮助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提供这些附图仅仅是出于对这些实施例的说明的目的,而不是对其进行限制。
图1是系统图,在该系统图中,实施例可以发现应用。
图2是根据实施例的用于客户端和服务器的信令图,其中不向客户端发送中间响应。
图3是根据实施例的用于客户端和服务器的信令图,在该实施例中,将多个应用协议数据单元组合到一个消息中。
图4示出了如果在处理多个应用协议数据单元时出现错误,由客户端和服务器采取的动作。
图5是根据实施例的用于客户端和服务器的信令图,其中处理多个应用协议数据单元在出错时停止。
图6是根据实施例的用于客户端和服务器的信令图,其中在处理多个应用协议数据单元时出现错误时会存在顺序的跳转。
图7是根据使用自主轮询的实施例的用于客户端和服务器的信令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针对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的描述和相关附图中,公开了本发明的各方面。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设计替代性的实施例。此外,为了避免造成本发明的相关细节的模糊,将不详细描述或者将省略本发明的公知单元。
术语“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要求本发明的所有实施例都包括所讨论的特征、优点或操作模式。
本文使用的术语仅仅出于描述特定的实施例的目的,而不旨在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限制。如本文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个(a)”、“某个(an)”和“所述”也旨在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还将理解的是,当在本文使用术语“包括”、“含有”、“包含”和/或“涵盖”时,其指示所陈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其不排除对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组合的存在或者添加。
此外,围绕要由例如计算设备的单元执行的动作的顺序,来描述多个实施例。将认识到的是,特定的电路(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执行程序指令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或者二者的组合,可以执行本文描述的各种动作。此外,本文描述的这些顺序的动作可以被认为是完全地体现在任何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被存储在其中的相应的计算机指令集,当这些计算机指令集被执行时,其将使相关联的处理器执行本文描述的功能。因此,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体现,预期的所有的这些不同的形式都落入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之内。此外,对于本文描述的实施例中的每个实施例,任何这样的实施例的相应的形式在本文都可以被描述成例如被配置为执行所描述的动作的“逻辑”。
本文描述的实施例并不限于具有SIM卡的系统,但可以在具有用于存储个人或网络信息的其它类型的集成电路卡的系统中找到应用,其中将APDU使用成与集成电路卡的通信单元。这样的集成电路卡的示例是UMTS(通用移动电信系统)中使用的用于存储网络和个人用户信息的UICC(通用集成电路卡)。
更一般地说,这样的集成电路卡可以被称为智能卡。智能卡还可以与POS(销售点)系统一起使用,在POS系统中,从信用卡获得用于认证的敏感信息。标准ISO/IEC 7816-4提供了用于与智能卡通信的APDU的示例。被存储在智能卡中的个人信息中的一些个人信息可能是敏感的,诸如例如,用于识别智能卡的所有者并加密由该智能卡所嵌入到的设备无线地发送的消息的PIN(个人识别码)或者安全密钥。
因此,在实施例的下面描述中,可以使用术语“集成电路卡”来代替诸如“SIM卡”或“UICC”之类的特定术语,应当理解的是,SIM卡和UICC是集成电路卡的特定示例。
可以通过如图1的系统图中抽象的各种模块来实现实施例。系统100包括客户端102、服务器104和无线电接入网络(RAN)106。仅仅举几个示例,客户端102可以是汽车套件、膝上型计算机或者蜂窝电话。客户端102可以具有其自己的集成电路卡,后者具有用户和网络信息以提供与RAN106的通信,但对于图1中示出的特定实施例而言,客户端102示出为不具有这样的集成电路卡。稍后要描述的过程可以由客户端102和服务器104中的各个模块来实现。
将客户端102示出为具有处理器108和两个模块:蓝牙模块110和SIM模块112。在实践中,可以存在一个以上的处理器,其中由蓝牙模块110或SIM模块112执行的过程中的一些或全部过程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可编程处理器和专用集成电路来执行。例如,蓝牙模块110是蓝牙协议栈的简化抽象,其中在可编程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过程可以提供蓝牙栈的主机层,而在主机层(控制器层)下面的层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ASIC来实现。
类似地,运行在一个或多个可编程处理器和专用集成电路上的各种模块和过程可以执行SIM模块112的功能。例如,SIM模块112可以包括在与蓝牙模块的主机层相同的可编程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并且还可以包括运行在基带处理器上的模块。但是,为了便于说明起见,在图1中仅明确地示出了一个处理器,应当理解的是,图1中的处理器108表示一个或多个可编程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
图1还示出了具有存储器114、用于与服务器104通信的蓝牙天线116、以及用于与RAN 106通信的天线118的客户端102。存储器114可以视作具有软件指令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当这些软件指令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上执行时,其执行由蓝牙模块110和SIM模块112指示的过程中的全部或者一些过程。
服务器104包括处理器120、蓝牙模块122、SIM模块124和SIM卡126。如关于客户端102讨论的,处理器120用作执行由蓝牙模块122和SIM模块124表示的过程中的一些或全部过程的一个或多个可编程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的简化表示。服务器104包括用于通过蓝牙链路与客户端102通信的蓝牙天线128。服务器104可以是可穿戴设备,例如,手表、膝上型计算机、蜂窝电话或者能够容纳SIM卡的任何其它设备。
应当意识到的是,图1表示的实施例并不限于涉及SIM卡以及用于与SIM卡通信的其相关模块的那些实施例,所以这些实施例可以与诸如智能卡或UICC之类的其它集成电路卡有关。但是,为了便于说明起见,图1包括SIM卡126,其中客户端102通过蓝牙链路来远程访问在该SIM卡126上存储的信息。客户端102通过其访问服务器104中的SIM卡126上存储的数据的过程对于RAN 106来说是透明的,使得从RAN 106的角度来看,客户端102呈现为具有其自己SIM卡的终端。
图1还示出了包括存储器130的服务器104,其中存储器130可以视作具有软件指令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当这些软件指令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或者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上执行时,其执行由蓝牙模块122和SIM模块124指示的过程中的全部或者一些过程。
在技术规范ISO/IEC 7816-4(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中描述了用于与集成电路卡通信的各种命令和响应APDU对。如在该规范中描述的,响应于命令APDU(C-APDU)的响应APDU(R-APDU)包括用于两个状态字的字段:SW1和SW2。可以将状态字的值设置为过程字节。过程字节向C-APDU的发送者指示下一个动作应当是什么。过程字节不被发送到发送者的应用层,而是用于继续与集成电路卡的通信。
例如,在通过蓝牙进行客户端和服务器的SAP协议的常规实现方式中,其中服务器包括如在技术规范ETSI TS 102 221、ETSI(欧洲电信标准协会)技术委员会智能卡平台(SCP)中指定的3G UICC,来自UICC的R-APDU可以将状态字SW1设置为过程字节“61”。(遵循该惯例,其中‘XX’表示一个字节,其中每个X是十六进制值)。在该情况下,客户端应当立即向服务器发送C-APDU、GET RESPONSE,其中长度字段Le被设置为SW2的值(SW2的值指示仍可从服务器获得数据的长度)。再举一个例子,服务器可以通过将SW1的值设置为过程字节‘6C’来中止接收到的命令,在该情况下,客户端应当立即地向服务器重复先前的C-APDU,其中长度字段Le被设置为SW2的值(请求的数据的确切长度)。对于技术规范3GPP TS51011(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中规定的2G GSM SIM卡而言,服务器将SW1的值设置为过程字节‘9F’而不是如上所述的‘61’。
在SAP协议的常规实现方式中,普遍的是,客户端发送C-APDU请求来请求所需的数据,然后从服务器接收具有过程字节的R-APDU,其中该过程字节指示来自客户端的要求其发送C-APDU GET RESPONSE的动作。例如,在SIM卡的初始化期间,客户端可以通过多次使用C-APDU SELECT REQUEST,来取回SIM卡上的各种文件的FCP(文件控制参数)模板。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这种消息的来回传输导致延迟和功耗。
图2是示出用于改进上面描述的常规SAP协议的实施例的信令图。客户端102发送C-APDU以发起在图2中被表示为INITIAL REQUEST(初始请求)并标记为202的请求。在图2中,INITIAL REQUEST仅仅表示用于开始客户端102针对在服务器104上存储的数据的请求的通用C-APDU。例如,在动作202中,客户端可以发送SELECT REQUEST(选择请求)。服务器104接收该C-APDU,并且SIM模块124将其发送到SIM卡126。响应于INITIAL REQUEST,对于图2的特定示例而言,SIM卡126向SIM模块124发送R-APDU,其将状态字设置为需要进一步动作的过程字节,如动作204中指示的。
在动作206中,来自SIM卡126的R-APDU不发送到客户端102。此外,SIM模块124(或者更一般地,服务器104)生成适当的C-APDU(在该情况下,其是GET RESPONSE),并且将其发送到SIM卡126。响应于接收到的GET RESPONSE(其在动作208中被指示为FINAL RESPONSE(最终响应)),SIM卡126向SIM模块124发送R-APDU。FINAL RESPONSE包括最初由客户端102请求的数据。服务器104向客户端102发送FINAL RESPONSE,其中该动作在图2中被表示为210。用此方式,实施例减少了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消息流量,从而减少了延迟和消耗的功率。
其它实施例可以通过允许将多个C-APDU组合在一起并包括在单一消息中,来减少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消息传送时间。当服务器接收到该消息时,将C-APDU存储在队列中,其中该队列可以被存储成服务器104的存储器130中的FIFO(先进先出)缓冲器,以便按照消息中列出的顺序进行处理。除了用于标识特定C-APDU的消息中的参数之外,还可以在该消息中包括一个或多个参数,以指示当在处理C-APDU中的一个或多个C-APDU时如果出现故障或错误,服务器104应当采取什么动作。
图3是示出在系统层级采用并行化,以便减少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消息传送时间的其它实施例的信令图。在图3的特定示例中,假定没有错误地完成消息中的所有包含的C-APDU。稍后描述发生错误时的情况。
在图3中,将由客户端102发送的消息表示成TRANSFER_APDU_EXT_REQ。在图3的特定示例中,在该消息中包括三个C-APDU:C-APDU1、C-APDU2和C-APDU3。在“C-APDUN”中的整数标记“N”的值表示应当处理该C-APDU的顺序。显然,实施例可以包括C-APDU的各种组合,在数量上大于或小于3(图3中表示的特定示例)。标记302表示客户端102向服务器104发送消息TRANSFER_APDU_EXT_REQ的动作,其中该消息包含三个C-APDU:C-APDU1、C-APDU2和C-APDU3。
在动作304中,服务器104将这三个C-APDU存储在队列中,并且在动作306中,将第一C-APDU(即,C-APDU1)发送给SIM卡126。在动作308中,SIM模块124(更一般而言,服务器104)从SIM卡126接收响应于C-APDU1的R-APDU(在图3中被表示为R-APDU1)。将R-APDU1包括在被表示为TRANSFER_APDU_EXT_RESP的消息中,并发送给客户端102,如动作310指示的。
在动作312中,SIM模块124向SIM卡126发送C-APDU2,并且从SIM卡126接收R-APDU(其在动作314中被指示成R-APDU2)。注意到,当客户端102正在处理在动作310中较早发送的消息TRANSFER_APDU_EXT_RESP时,服务器104正在致力于C-APDU中的第二个(即,C-APDU2)。用此方式,虽然SIM卡126一次未处理一个以上的C-APDU,但是尽管如此,该系统作为整体实现了一种类型的并行化。将R-APDU2包括在另一个消息TRANSFER_APDU_EXT_RESP中,并发送到客户端102,如动作316中指示的。
在动作318中,SIM模块124向SIM卡126发送C-APDU3,并且从SIM卡126接收R-APDU(其在动作320中被指示成R-APDU3)。将R-APDU2包括在另一个消息TRANSFER_APDU_EXT_RESP中,并发送到客户端102,如动作322中指示的。
从图3中指示的时间轴注意到,动作312发生在动作310之后。但是,这并不是要求,并且仅仅是为了便于说明起见而以这种方式示出。对于一些实施例而言,可以在动作310之前或者期间,将C-APDU2发送到SIM卡126。类似的说明应用于针对C-APDU3的其它动作。服务器104也可以在动作322完成之前接收新的请求。用此方式,服务器104中的队列不需要变成空,以优化性能。
对于一些实施例而言,消息TRANSFER_APDU_EXT_REQ包括一些参数,该消息中包括的每个C-APDU对应一个,用于指示服务器104在尝试处理该C-APDU时如果出现错误执行什么操作。这样的参数可以被包括在消息TRANSFER_APDU_EXT_REQ的报头中。
例如,图4示出了被标记为402的消息TRANSFER_APDU_EXT_REQ,其包括被称为CommandAPDU7816EXT的参数。针对包括在消息TRANSFER_APDU_EXT_REQ中的每个C-APDU都有一个这样的参数。参数CommandAPDU7816通过标记404来展开,其被示为包括被标记为406的报头以及被标记为408的其关联的C-APDU。报头406通过标记410来展开,其被示为包括错误处理参数(其被称为Error_Handling)和被称为JUMP_APDU_ID的另一个参数。错误处理参数Error_Handling的值指示如果有错误将执行什么动作。如果Error_Handling的值指示处理C-APDU的顺序的跳转,则使用参数JUMP_APDU_ID来确定该跳转。参数JUMP_APDU_ID的值是指定处理顺序要跳转到的C-APDU的APDU ID。在被标记为412的表格中示出了示例。
参见表格412,如果错误处理参数的值是‘00’,则如果在尝试处理当前C-APDU时发生错误,则将顺序C-APDU中的下一个发送到SIM卡126。如果错误处理参数的值是‘01’,则中止对消息402内的所有C-APDU的执行。如果错误处理参数的值是‘02’,则如果该错误与由状态字SW1和SW2指示的错误不同则停止执行。如果错误处理参数的值是‘03’,则由SIM卡126处理C-APDU的顺序存在跳转,其中该跳转通过JUMP_APDU_ID的值来指示。可以保留错误处理参数的其它值以便未来使用。
应当意识到的是,表格412中指示的特定动作和相对应值,仅仅只是被提供用作当存在错误时如何执行对C-APDU的执行的示例。其它实施例可以利用不同的动作的集合或者不同的值的集合。
图5是错误发生的实施例的信令图,并且针对该实施例,错误处理参数指示在出现任何错误的情况下将停止执行,对于由表格412示出的特定实施例来说情况如此,其中错误处理参数具有值‘01’。在动作502中,客户端102向服务器104发送包含三个C-APDU:C-APDU1、C-APDU2和C-APDU3的消息TRANSFER_APDU_EXT_REQ;以及在动作504中,SIM模块124(更一般而言,服务器104)将这三个C-APDU存储在队列中。该队列可以是存储器130中的FIFO缓冲器。在动作506中,服务器将C-APDU1发送到SIM卡126。这三个动作类似于关于图3描述的动作。但是,在被标记为508的动作中,当SIM卡126尝试执行C-APDU1时发生错误,并且SIM卡126向服务器104(例如,SIM模块124)发送回具有指示错误的状态字的R-APDU(其被称为R-APDU1)。
在动作510中,服务器104向客户端102发送包括R-APDU1的消息TRANSFER_APDU_EXT_RESP,使得客户端102知道可能已经发生了什么种类的错误。由于错误处理参数具有值‘01’,因此队列中的剩余C-APDU都不会被执行。因此,动作512指示未将C-APDU2发送到SIM卡126,在该情况下,在动作514中,向客户端102发送消息TRANSFER_APDU_EXT_RESP,其具有被设置为指示已经存在错误,并中止(没有执行)C-APDU(目前C-APDU2)的一个或多个参数。类似地,动作516指示未将C-APDU3发送到SIM卡126,在该情况下,在动作518中,向客户端102发送消息TRANSFER_APDU_EXT_RESP,其具有被设置为指示存在错误,并中止(没有执行)C-APDU(目前C-APDU3)的一个或多个参数。
图6是发生错误的实施例的信令图,并且针对该实施例,当错误处理参数具有值‘03’时,错误处理参数指示执行将跳转,如表格412中指示的。在动作602中,客户端102向服务器发送包含三个C-APDU:C-APDU1、C-APDU2和C-APDU3的消息TRANSFER_APDU_EXT_REQ;以及在动作604中,SIM模块124(更一般而言,服务器104)将这三个C-APDU存储在队列(例如,存储器130中的FIFO缓冲器)中。在动作606中,服务器104将C-APDU1发送到SIM卡126。这三个动作类似于先前描述的动作,并且在被标记为608的动作中,当SIM卡126尝试执行C-APDU1时发生错误,使得SIM卡126向服务器104发送回具有指示错误的状态字的R-APDU(其同样被称为R-APDU1)。
在动作610中,服务器104向客户端102发送包括R-APDU1的消息TRANSFER_APDU_EXT_RESP,使得客户端102知道可能已经发生了什么种类的错误。由于错误处理参数具有值‘03’,因此发生了执行顺序的跳转。对于图6中示出的特定示例而言,将JUMP_APDU_ID的值设置为指示要进行到C-APDU3的跳转。因此,在动作612中,不向SIM卡126发送C-APDU2,并且在动作614中,向客户端102发送消息TRANSFER_APDU_EXT_RESP,其具有被设置为指示存在错误,并中止(没有执行)C-APDU(目前C-APDU2)的一个或多个参数。但是,不同于图5,在动作616中,向SIM卡126发送C-APDU3。在动作618中,SIM卡126向SIM模块124(更一般而言,服务器104)发送R-APDU3,并且在动作620中,向客户端102发送具有R-APDU3的消息TRANSFER_APDU_EXT_RESP。
对于一些系统而言,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交换的APDU的数量相对较高的初始序列之后,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交互往往被限制于仅仅轮询某段时间。通常情况下,存在由终端对SIM卡进行的两个单独的轮询过程:与SIM卡协商的主动轮询,以便从SIM卡中取回任何未决的主动式命令;以及由SIM卡上的一些应用所需要的卡检测轮询,该SIM卡例如,如3GPP TS 31.102中规定的USIM(通用用户识别模块)。
缺省轮询间隔是30秒,但这可能会发生变化,其取决于呼叫的状态和与主动式SIM卡进行的协商。轮询的频率、在轮询期间使用的参数以及确切的响应通常只有客户端才知道,其中该客户端具有解码和执行主动式命令并知道语音和数据呼叫的状态的能力。一些实施例允许客户端指示服务器,使得服务器独立于客户端来自主地执行轮询过程,并且服务器仅在需要时才通知客户端(例如,如果发生错误或者如果有来自SIM卡的可用的主动式命令)。用此方式,不通过蓝牙链路来发送不必要的消息,从而节省了功耗。
图7是示出允许客户端指示服务器执行对集成电路卡(例如,根据技术规范ETSITS 102 221的UICC)的自主轮询的实施例的信令图。在动作702中,客户端102向服务器104发送被表示为REMOTE_POLLING_REQ的消息以请求服务器104执行对UICC的自主轮询,并且传递该动作所需要的参数(例如,轮询间隔或者期望返回的数据)。在动作706中,服务器104执行对UICC的轮询。动作708指示SIM卡具有要发送到客户端102的主动式数据,使得SIM卡向服务器104发送具有指示未决的主动式命令的状态字“91XX”的R-APDU,其中“XX”是该命令的长度。在动作710中,服务器104向客户端102发送包含该主动式数据的消息PROACTIVE_COMMAND_IND,使得客户端可以继续正常的序列来取得并随后对其执行。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的是,信息和信号可以使用各种各样不同的技术和方法中的任何一种来表示。例如,可以在贯穿上面的描述中提及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比特、符号和码片可以用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粒子、光场或粒子或者其任意组合来表示。
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的是,结合本文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种说明性的逻辑框、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均可以被实现成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二者的组合。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之间的这种可交换性,上面对各种说明性的组件、框、模块、电路和步骤均围绕其功能进行了总体描述。至于这样的功能是被实现成硬件还是软件,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对整个系统施加的设计约束。熟练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每个特定应用,以变通的方式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样的实现决策不应当被解释为导致背离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本文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顺序和/或算法可以被直接地体现在硬件中、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中或二者的组合中。软件模块可以存在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盘、CD-ROM或者本领域中已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示例性存储介质耦接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以及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在替代方案中,存储介质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
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后者体现用于SAP协议的改进的方法。因此,本发明并不受到所示出的示例的限制,并且用于执行本文描述的功能的任何单元都被包括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
虽然上述公开内容示出了本发明的说明性实施例,但应当注意到的是,在不背离如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文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根据本文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方法权利要求的功能、步骤和/或动作,不需要以任何特定的顺序执行。此外,虽然可以用单数形式描述或主张本发明的元素,但除非明确地说明限于单数,否则复数形式是预期的。

Claims (41)

1.一种方法,包括:
由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APDU(应用协议数据单元)以从所述服务器上的集成电路卡请求数据,所述数据具有一长度;
在所述服务器处,从所述集成电路卡接收指示过程和所述数据的所述长度的第一响应,所述过程包括发送第二APDU以请求所述数据,所述第二APDU包括指示所述数据长度的参数;
由所述服务器生成所述第二APDU,并且向所述集成电路卡发送所述第二APDU以获得所述数据;
在所述服务器处,从所述集成电路卡接收包括所述数据的第二响应;以及
由所述服务器向所述客户端发送包括所述数据的第二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集成电路卡是从包括以下各项的组中选择的:用户识别模块(SIM)卡、UICC(通用集成电路卡)和智能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服务器不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所述第一响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包括无线接入网络的用户和网络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由所述客户端向无线接入网络发送从所述服务器接收的所述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客户端是从包括汽车套件和蜂窝电话的组中选择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服务器是从包括便携式设备和可穿戴设备的组中选择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和所述第二消息是通过蓝牙链路来发送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APDU和所述第二APDU与标准ISO/IEC7816-4相兼容。
10.一种方法,包括:
由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用于由所述服务器上的集成电路卡处理的多个命令APDU(应用协议数据单元),所述第一消息指示针对所述命令APDU的处理顺序;
在所述服务器处,将所述多个命令APDU存储在存储器中;
由所述服务器向所述集成电路卡发送所述多个命令APDU中的第一命令APDU,所述第一命令APDU根据所述处理顺序要首先处理;
在所述服务器处,从所述集成电路卡接收响应于所述第一命令APDU的第一响应APDU;以及
由所述服务器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指示所述第一响应APDU的第二消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消息指示根据由所述集成电路卡响应于接收到所述多个命令APDU中的一个或多个命令APDU而提供的一个或多个状态字,要由所述服务器采取的动作。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一响应APDU包括通过所述第一消息请求的数据,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数据。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响应APDU指示没有错误,则由所述服务器向所述集成电路卡发送所述多个命令APDU中的第二命令APDU,所述第二命令APDU根据所述处理顺序要第二处理。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如果所述第一消息指示在从所述集成电路卡接收到指示错误的一个或多个状态字时,所述服务器将停止向所述集成电路卡发送来自所述多个命令APDU的命令APDU,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一个或多个状态字时,所述服务器不向所述集成电路卡发送所述多个命令APDU中的尚未被发送给所述集成电路卡的所有剩余的命令APDU;以及
由所述服务器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指示所述剩余的命令APDU尚未被执行的一个或多个消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如果所述第一消息指示在从所述集成电路卡接收到指示错误的一个或多个状态字时,所述服务器要在所述处理顺序中跳转,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指示所述处理顺序中的所述跳转的参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服务器不向所述集成电路卡发送所述多个命令APDU中顺序命令APDU中的下一个,其中所述下一个是根据所述处理顺序的顺序中的下一个;
由所述服务器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指示所述顺序命令APDU中的下一个尚未被执行的第三消息;以及
由所述服务器向所述集成电路发送由所述参数指示的所述多个命令APDU中的命令APDU。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集成电路卡是从包括以下各项的组中选择的:用户识别模块(SIM)卡、UICC(通用集成电路卡)和智能卡。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消息从所述集成电路卡请求数据,所述数据包括无线接入网络的用户和网络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由所述客户端向无线接入网络发送从所述服务器接收的数据。
19.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客户端是从包括汽车套件和蜂窝电话的组中选择的。
20.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服务器是从包括便携式设备和可穿戴设备的组中选择的。
2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和所述第二消息是通过蓝牙链路来发送的。
2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命令APDU中的所述命令APDU与标准ISO/IEC 7816-4相兼容。
23.一种方法,包括:
由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第一消息,所述服务器包括集成电路卡,所述第一消息指示所述服务器执行集成电路卡的自主轮询;
由所述服务器轮询所述集成电路卡;
响应于所述服务器的所述轮询,所述集成电路卡发送包括主动式数据的命令APDU(应用协议数据单元);以及
由所述服务器向所述客户端发送包括所述主动式数据的第二消息。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集成电路卡是从包括以下各项的组中选择的:用户识别模块(SIM)卡、UICC(通用集成电路卡)和智能卡。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客户端是从包括汽车套件和蜂窝电话的组中选择的。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服务器是从包括便携式设备和可穿戴设备的组中选择的。
27.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和所述第二消息是通过蓝牙链路来发送的。
28.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命令APDU与标准ISO/IEC7816-4相兼容。
29.一种系统,包括:
存储数据的集成电路卡;以及
与所述集成电路卡相通信的服务器,所述服务器被配置为从客户端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APDU(应用协议数据单元)以从所述集成电路卡请求数据,所述数据具有一长度;
所述服务器还被配置为:从所述集成电路卡接收指示过程和所述数据的所述长度的第一响应,所述过程指示第二APDU以请求所述数据,所述第二APDU包括指示所述数据长度的参数,其中,所述服务器生成所述第二APDU并且向所述集成电路卡发送所述第二APDU以获得所述数据;以及
所述服务器还被配置为:从所述集成电路卡接收包括所述数据的第二响应,其中,所述服务器向所述客户端发送包括所述数据的第二消息。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集成电路卡是从包括以下各项的组中选择的:用户识别模块(SIM)卡、UICC(通用集成电路卡)和智能卡。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服务器不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所述第一响应。
32.一种系统,包括:
集成电路卡,其用于处理APDU(应用协议数据单元);以及
服务器,其包括存储器并与所述集成电路卡相通信;
所述服务器被配置为从客户端接收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用于由所述集成电路卡处理的多个命令APDU,所述第一消息指示针对所述命令APDU的处理顺序,其中所述服务器将所述多个命令APDU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
所述服务器还被配置为:向所述集成电路卡发送所述多个命令APDU中的第一命令APDU,所述第一命令APDU根据所述处理顺序要首先处理;以及
所述服务器还被配置为:从所述集成电路卡接收响应于所述第一命令APDU的第一响应APDU,其中所述服务器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指示所述第一响应APDU的第二消息。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系统,所述第一消息指示根据由所述集成电路卡响应于接收到所述多个命令APDU中的一个或多个命令APDU而提供的一个或多个状态字,要由所述服务器采取的动作。
34.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系统,所述第一响应APDU包括通过所述第一消息请求的数据,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数据。
35.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系统,还包括:
所述服务器还被配置为:如果所述第一响应APDU指示没有错误,则向所述集成电路卡发送所述多个命令APDU中的第二命令APDU,所述第二命令APDU根据所述处理顺序要第二处理。
36.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系统,如果所述第一消息指示在从所述集成电路卡接收到指示错误的一个或多个状态字时,所述服务器将停止向所述集成电路卡发送来自所述多个命令APDU的命令APDU,所述服务器还被配置为:
在接收到所述一个或多个状态字时,不向所述集成电路卡发送所述多个命令APDU中尚未被发送给所述集成电路卡的所有剩余的命令APDU;以及
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指示所述剩余的命令APDU尚未被执行的一个或多个消息。
37.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系统,如果所述第一消息指示在从所述集成电路卡接收到指示错误的一个或多个状态字时,所述服务器要在所述处理顺序中跳转,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指示所述处理顺序中的所述跳转的参数,所述服务器还被配置为:
不向所述集成电路卡发送所述多个命令APDU中顺序命令APDU中的下一个,其中所述下一个是根据所述处理顺序的顺序中的下一个;
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指示所述顺序命令APDU中的下一个尚未被执行的第三消息;以及
向所述集成电路发送由所述参数指示的所述多个命令APDU中的命令APDU。
38.一种系统,包括:
集成电路卡;以及
与所述集成电路卡相通信的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被配置为从客户端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指示所述服务器执行所述集成电路卡的自主轮询,其中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第一消息,所述服务器轮询所述集成电路卡;以及
响应于所述服务器的所述轮询,所述集成电路卡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包括主动式数据的命令APDU(应用协议数据单元),其中,所述服务器向所述客户端发送包括所述主动式数据的第二消息。
39.一种系统,包括:
用于由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第一消息的单元,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APDU(应用协议数据单元)以从所述服务器上的集成电路卡请求数据,所述数据具有一长度;
用于在所述服务器处,从所述集成电路卡接收指示过程和所述数据的所述长度的第一响应的单元,所述过程包括发送第二APDU以请求所述数据,所述第二APDU包括指示所述数据长度的参数;
用于由所述服务器生成所述第二APDU并且向所述集成电路卡发送所述第二APDU以获得所述数据的单元;
用于在所述服务器处,从所述集成电路卡接收包括所述数据的第二响应的单元;以及
用于由所述服务器向所述客户端发送包括所述数据的第二消息的单元。
40.一种系统,包括:
用于由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第一消息的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用于由所述服务器上的集成电路卡处理的多个命令APDU(应用协议数据单元),所述第一消息指示针对所述命令APDU的处理顺序;
用于在所述服务器处,将所述多个命令APDU存储在存储器中的单元;
用于由所述服务器向所述集成电路卡发送所述多个命令APDU中的第一命令APDU的单元,所述第一命令APDU根据所述处理顺序要首先处理;
用于在所述服务器处,从所述集成电路卡接收响应于所述第一命令APDU的第一响应APDU的单元;以及
用于由所述服务器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指示所述第一响应APDU的第二消息的单元。
41.一种系统,包括:
用于由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第一消息的单元,所述服务器包括集成电路卡,所述第一消息指示所述服务器执行集成电路卡的自主轮询;
用于由所述服务器轮询所述集成电路卡的单元;
响应于所述服务器的所述轮询,所述集成电路卡发送包括主动式数据的命令APDU(应用协议数据单元);以及
用于由所述服务器向所述客户端发送包括所述主动式数据的第二消息的单元。
CN201680043660.5A 2015-07-30 2016-05-27 对用户识别模块(sim)访问配置文件(sap)的改进 Active CN1078525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813,891 US10003959B2 (en) 2015-07-30 2015-07-30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SIM) access profile (SAP)
US14/813,891 2015-07-30
PCT/US2016/034585 WO2017019169A1 (en) 2015-07-30 2016-05-27 Improvements of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sim) access profile (sap)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52595A true CN107852595A (zh) 2018-03-27
CN107852595B CN107852595B (zh) 2019-07-05

Family

ID=561211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43660.5A Active CN107852595B (zh) 2015-07-30 2016-05-27 对用户识别模块(sim)访问配置文件(sap)的改进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10003959B2 (zh)
EP (1) EP3329704B1 (zh)
JP (1) JP6480082B2 (zh)
KR (1) KR101952793B1 (zh)
CN (1) CN107852595B (zh)
BR (1) BR112018001875A2 (zh)
CA (1) CA2989419A1 (zh)
WO (1) WO201701916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201429A1 (zh) * 2017-05-05 2018-11-08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蓝牙通信方法、装置及其应用系统和设备
CN114915961B (zh) * 2021-03-31 2023-08-2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通信的方法、装置及物联网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74054A (zh) * 2012-12-07 2014-06-1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移动终端、sim卡
CN103888598A (zh) * 2012-12-20 2014-06-25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系统、无线终端、便携式信息终端的启动方法
WO2014202261A1 (en) * 2013-06-17 2014-12-24 Mastercard International Incorporated Display card with user interfa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104223B1 (fi) * 1996-12-17 1999-11-30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Menetelmä SIM-kortin ohjauskomentojen välittämiseksi ulkopuoliselta laitteelta SM-kortille
US5966663A (en) * 1997-01-14 1999-10-12 Ericsson Messaging Systems Inc. Data communications protocol for facilitating communications between a message entry device and a messaging center
FR2771205B1 (fr) * 1997-11-20 2000-01-21 Gemplus Card Int Procede, carte a puce et terminaux pour effectuer des transactions a travers un reseau de telecommunication
US8903737B2 (en) * 2000-04-25 2014-12-02 Accenture Global Service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wireless universal mobile product interface
GB0021988D0 (en) * 2000-09-07 2000-10-25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Management of portable radiotelephones
JP2002152840A (ja) * 2000-11-14 2002-05-24 Denso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EP1358639A1 (en) * 2001-02-08 2003-11-05 Nokia Corporation Smart card reader
US7162631B2 (en) * 2001-11-02 2007-01-09 Activcard Method and system for scripting commands and data for use by a personal security device
US6676022B1 (en) 2002-10-04 2004-01-13 Mobile-Mind, Inc. Smart card system with command queuing
US7509487B2 (en) * 2003-09-29 2009-03-24 Gemalto Inc. Secure networking using a resource-constrained device
RU2328083C2 (ru) * 2003-11-11 2008-06-27 Сименс Акциенгезелльшафт Способ обеспечения трафика данных между первым оконечным устройством и первой сетью, а также вторым оконечным устройством и второй сетью
FR2870412B1 (fr) * 2004-05-13 2006-09-15 Gemplus Sa Transfert de donnees entre deux cartes a puce
EP1792508A2 (en) * 2004-09-23 2007-06-06 Axalto SA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with universal integrated circuit cards in mobile devices using internet protocols.
US8095179B2 (en) * 2004-10-14 2012-01-10 Nokia Corporation Proxy smart card applications
US20060116970A1 (en) * 2004-11-18 2006-06-01 Helmut Scherzer System and method to grant or refuse access to a system
CN101167298A (zh) * 2005-04-21 2008-04-23 法国电信公司 用于访问装在移动终端内的sim卡的方法和装置
EP1718087A1 (en) * 2005-04-28 2006-11-02 Koninklijke KPN N.V. Device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selecting one of a set of SIM card readers comprised by a communications device for setting up an outgoing call
US20060293028A1 (en) * 2005-06-27 2006-12-28 Gadamsetty Uma M Techniques to manage network authentication
EP1798943A1 (en) * 2005-12-13 2007-06-20 Axalto SA SIM messaging client
US20070197163A1 (en) * 2006-02-23 2007-08-23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Combination modes for network connection management
US20080109656A1 (en) * 2006-11-08 2008-05-08 General Instrumen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Content to be Shared Among Multiple Devices in a Secure Environment
PL1928152T3 (pl) * 2006-11-30 2013-12-31 Cassis Int Pte Ltd Proces komunikacji pomiędzy urządzeniem, na którym działa Java ME, a serwerem, drogą radiową, z APDU w komunikatach SOAP, od/do operatora na hoście, i powiązany system
US9647855B2 (en) * 2007-01-09 2017-05-09 Visa U.S.A. Inc. Mobile phone payment with disabling feature
JP2008210301A (ja) * 2007-02-28 2008-09-11 Sony Corp 記憶媒体、通信システム、並びに制御装置。
TWI384849B (zh) * 2008-10-28 2013-02-01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用戶識別卡控制裝置及控制方法
US10523767B2 (en) 2008-11-20 2019-12-31 Synactiv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ed SAP communications
EP2219340A1 (en) 2009-02-13 2010-08-18 Gemalto UK Lt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data between a system and a mobile network through an IP channel, corresponding portable object and system
US8213990B2 (en) * 2009-06-05 2012-07-03 Mediatek Inc. System for providing remote subscriber identity card to mobile station and methods thereof
US8942672B2 (en) * 2009-12-11 2015-01-27 Toro Development Limited Mobile integrated distribution and transac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NFC services, and a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US8532706B2 (en) * 2010-10-30 2013-09-10 Palm, Inc. Techniques to manage a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for a mobile wireless device
IT1404159B1 (it) * 2010-12-30 2013-11-15 Incard Sa Metodo e sistema di controllo di una comunicazione tra una carta universale a circuito integrato ed una applicazione esterna
CN102891918B (zh) 2011-07-19 2016-04-20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以配置通信装置的蓝牙用户身份模块存取规范的方法
US9148744B2 (en) 2012-10-16 2015-09-29 T-Mobile Usa, Inc. Network data optimization
US8983384B2 (en) 2012-10-30 2015-03-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xtending Bluetooth device range
US20140165170A1 (en) 2012-12-10 2014-06-12 Rawllin International Inc. Client side mobile authentication
KR102218693B1 (ko) 2014-01-02 2021-02-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복수의 심 정보 처리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74054A (zh) * 2012-12-07 2014-06-1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移动终端、sim卡
CN103888598A (zh) * 2012-12-20 2014-06-25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系统、无线终端、便携式信息终端的启动方法
WO2014202261A1 (en) * 2013-06-17 2014-12-24 Mastercard International Incorporated Display card with user interfa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52595B (zh) 2019-07-05
WO2017019169A1 (en) 2017-02-02
EP3329704B1 (en) 2020-03-04
JP6480082B2 (ja) 2019-03-06
KR20180036708A (ko) 2018-04-09
US20170034691A1 (en) 2017-02-02
US10003959B2 (en) 2018-06-19
BR112018001875A2 (pt) 2018-09-18
KR101952793B1 (ko) 2019-02-27
EP3329704A1 (en) 2018-06-06
JP2018528658A (ja) 2018-09-27
CA2989419A1 (en) 2017-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20569B (zh) 自动选择nfc模拟卡的方法、电子设备及通信系统
US8811896B2 (en) Non-volatile memory for contactless systems
US9439220B2 (en) Multiple NFC card applications in multiple execution environments
US9225710B2 (en) Secure elements broker (SEB) for application communication channel selector optimization
CN205407821U (zh) 近场通信设备
EP2251986A1 (en) A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device
EP2809054B1 (en)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transceiver for wireless data exchange
US20180247299A1 (en) Watch with SIM and Web browser
CN105592403B (zh) 一种基于nfc的通信装置和方法
US2017010323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nfc
WO2014067547A1 (en) Nfc controller architecture for emulation of multiple nfc-a devices
US8776251B2 (en) Data exchange between a secure element and a terminal
CN107852595B (zh) 对用户识别模块(sim)访问配置文件(sap)的改进
US20220398565A1 (en) Type 4 nfc tags as protocol interface
TWM561854U (zh) 內置電子身份證信息的驗證裝置
CN101105777A (zh) 复位应答(atr)推送
JPWO2015053013A1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CN106447329A (zh) 支付卡片及移动支付系统
CN106357674A (zh) 加密方法、终端、支付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946113B (zh) 一种为用户终端提供充值信息的方法及服务终端装置
Penttinen Connectivity and Payment
CN109714245A (zh) 多媒体信息的发送方法、终端、服务器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KR20160085541A (ko) Nfc통신을 통해 스마트폰으로 공인인증서 전송이 가능한 usb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