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50655B - 数据分组准备 - Google Patents

数据分组准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50655B
CN107850655B CN201580081795.6A CN201580081795A CN107850655B CN 107850655 B CN107850655 B CN 107850655B CN 201580081795 A CN201580081795 A CN 201580081795A CN 107850655 B CN107850655 B CN 1078506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whitening
data packet
radio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8179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50655A (zh
Inventor
J·雷乌纳梅基
A·帕林
T·萨佛兰宁
J·萨罗卡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Technologies Oy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Technologies O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Technologies Oy filed Critical Nokia Technologies Oy
Publication of CN1078506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506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506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506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04W64/006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with addition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g. for direction or speed determin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3/00Direction-finders for determining the direction from which infrasonic, sonic, ultrasonic, or electromagnetic waves, or particle emission, not having a directional significance, are being received
    • G01S3/02Direction-finders for determining the direction from which infrasonic, sonic, ultrasonic, or electromagnetic waves, or particle emission, not having a directional significance, are being received using radio waves
    • G01S3/14Systems for determining direction or deviation from predetermined direc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3/00Direction-finders for determining the direction from which infrasonic, sonic, ultrasonic, or electromagnetic waves, or particle emission, not having a directional significance, are being received
    • G01S3/02Direction-finders for determining the direction from which infrasonic, sonic, ultrasonic, or electromagnetic waves, or particle emission, not having a directional significance, are being received using radio waves
    • G01S3/14Systems for determining direction or deviation from predetermined direction
    • G01S3/16Systems for determining direction or deviation from predetermined direction using amplitude comparison of signals derived sequentially from receiving antennas or antenna systems having differently-oriented directivity characteristics or from an antenna system having periodically-varied orientation of directivity characteristic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3/00Direction-finders for determining the direction from which infrasonic, sonic, ultrasonic, or electromagnetic waves, or particle emission, not having a directional significance, are being received
    • G01S3/02Direction-finders for determining the direction from which infrasonic, sonic, ultrasonic, or electromagnetic waves, or particle emission, not having a directional significance, are being received using radio waves
    • G01S3/14Systems for determining direction or deviation from predetermined direction
    • G01S3/46Systems for determining direction or deviation from predetermined direction using antennas spaced apart and measuring phase or time difference between signals therefrom, i.e. path-difference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2Parsing or analysis of head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212/00Encapsulation of pack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在本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方法,包括:将反白化数据部分插入将通过白化处理而被白化的数据分组中以产生白化数据分组,以用于从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30)向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10)发送(44),所述反白化数据部分已经基于在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处从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10)接收(43)的反白化数据而被确定了,其中,反白化数据部分是通过反白化从具体数据块可获得的,反白化对白化进行补偿从而使得白化数据分组包括非白化形式的具体数据块。

Description

数据分组准备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通常涉及数据分组准备,并且特别地但不一定排他地涉及为了补偿数据白化目的的数据分组准备。
背景技术
高精度室内定位需要专门为室内定位开发的新型系统和解决方案。主要在室外使用的“传统”定位技术,诸如GPS、WiFi定位技术和蜂窝定位技术,一般不能在室内达到令人满意的性能,而在室内达到令人满意的性能才能在两种环境中实现无缝导航体验。通常,准确度和覆盖率都存在问题,而准确度和覆盖率难以用最初并非针对室内使用情况设计的系统和信号来实现。
用于室内定位的最有前途的新的解决方案之一是基于使用相控天线阵列的蓝牙低功耗(BLE)技术。该天线阵列被用来确定接收或发送的信号的出发角(AoD)或到达角(AoA)。基于此以及附加的约束信息,可以确定设备的位置。
发明内容
在第一方面中,本说明书描述了一种方法,包括:将反白化数据部分插入数据分组,所述数据分组将通过白化而被白化,以产生白化数据分组以用于从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向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发送,所述反白化数据部分已经基于在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处从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接收的反白化数据而被确定,其中,所述反白化数据部分是通过反白化从具体数据块可获得的,所述反白化对所述白化进行补偿,使得所述白化数据分组包括非白化形式的所述具体数据块。所述方法可以另外包括使得能够在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处从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接收所述反白化数据。所述具体数据块可以被配置为被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用来基于接收到的具体数据块的表示来估计朝向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的方向。
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为了从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的发送而准备在先数据分组,所述在先数据分组用于引起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向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发送所述反白化数据。所述在先数据分组可以包括对所述反白化数据的发送请求。所述方法可以包括确定是否需要接收所述反白化数据;以及如果确定需要接收所述反白化数据,则准备所述在先数据分组以用于发送,所述在先数据分组包括对所述反白化数据的发送的请求。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如果确定不需要接收所述反白化数据,则准备定位数据分组以用于发送。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在先数据分组可以是定位数据分组。
所述接收的反白化数据分组可以包括用于插入所述数据分组的所述反白化数据部分。另外地或替代地,所述接收的反白化数据分组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参数,基于所述至少一个参数能够生成用于插入所述数据分组的所述反白化数据部分。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使用所述接收的反白化数据来生成所述反白化数据部分。
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通过将后续反白化数据部分插入后续数据分组,来响应在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处从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接收后续接收的反白化数据,所述后续数据分组通过白化而被白化以产生后续白化数据分组以用于从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向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发送,所述后续反白化数据部分已经基于所述后续接收的反白化数据而被确定。
在第二方面中,本说明书描述了一种方法,包括:准备从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向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发送包括反白化数据的数据分组,所述反白化数据能够用于确定用于插入第二数据分组的反白化数据部分,所述第二数据分组将通过被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的白化处理而被白化,以产生将要从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向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发送的白化数据分组,其中,所述反白化数据部分是通过反白化从具体数据块可获得的,所述反白化对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白化处理进行补偿,使得将要在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处接收的白化数据分组包括非白化形式的所述具体数据块。另外,所述方法可以包括致使从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向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发送包括所述反白化数据的所述数据分组。
所述具体数据块可以被配置为被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用来基于接收到的所述具体数据块的表示来估计朝向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的方向。在这样的示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基于接收到的所述具体数据块的表示,使用所述具体数据块来来估计朝向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的方向。
第二方面的方法还可以包括使得能够接收包括非白化形式的所述具体数据块的所述白化数据分组。
第二方面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响应于在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处从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接收在先数据分组,准备包括反白化数据的所述数据分组以用于从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向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发送。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在先数据分组包括对所述反白化数据的发送的请求。所述在先数据分组可以是定位数据分组。
第二方面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基于所述在先数据分组生成用于包括到所述数据分组中的所述反白化数据。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反白化数据包括用于插入所述第二数据分组的所述反白化数据部分。另外地或替代地,所述反白化数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参数,基于所述至少一个参数能够生成用于插入所述第二数据分组的所述反白化数据部分。
在第三方面中,该说明书描述了一种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的至少一个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致使所述装置至少执行:将反白化数据部分插入数据分组,所述数据分组将通过白化而被白化,以产生白化数据分组以用于从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向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发送,所述反白化数据部分已经基于在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处从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接收的反白化数据而被确定,其中,所述反白化数据部分是通过反白化从具体数据块可获得的,所述反白化对所述白化进行补偿,使得所述白化数据分组包括非白化形式的所述具体数据块。
第三方面的装置的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还可以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致使所述装置执行上面参考第一方面的方法描述的操作或功能中的任意一个。
在第四方面中,该说明书描述了一种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的至少一个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致使所述装置至少执行:准备从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向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发送包括反白化数据的数据分组,所述反白化数据能够用于确定用于插入第二数据分组的反白化数据部分,所述第二数据分组将通过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的白化处理而被白化,以产生将要从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向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发送的白化数据分组,其中,所述反白化数据部分是通过反白化从具体数据块可获得的,所述反白化对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白化处理进行补偿,使得将要在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处接收的白化数据分组包括非白化形式的所述具体数据块。
第四方面的装置的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还可以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致使所述装置执行上面参考第二方面的方法描述的操作或功能中的任意一个。
在第五方面中,本说明书描述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代码,其可选地存储在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当由计算装置执行时,所述计算机可读代码致使所述计算装置执行第一和第二方面的方法中的任意一个。
在第六方面中,本说明书描述了一种装置,其被配置为执行参考第一方面的方法描述的操作或功能中任意一个。
在第七方面中,本说明书描述了一种装置,其被配置为执行参考第二方面的方法描述的操作或功能中任意一个。
在第八方面中,本说明书描述了一种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将反白化数据部分插入数据分组的装置,所述数据分组将通过白化而被白化,以产生白化数据分组以用于从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向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发送,所述反白化数据部分已经基于在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处从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接收的反白化数据而被确定,其中,所述反白化数据部分是通过反白化从具体数据块可获得的,所述反白化对所述白化进行补偿,使得所述白化数据分组包括非白化形式的所述具体数据块。
第八方面的装置还可以包括用于执行参考第一方面的方法描述的其他操作或功能中的任意一个的装置。
在第九方面中,本说明书描述了一种装置,包括用于准备从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向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发送包括反白化数据的数据分组的装置,所述反白化数据能够用于确定用于插入第二数据分组的反白化数据部分,所述第二数据分组将通过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白化处理而被白化,以产生将要从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向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发送的白化数据分组,其中,所述反白化数据部分是通过反白化从具体数据块可获得的,所述反白化对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白化处理进行补偿,使得将要在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处接收的白化数据分组包括非白化形式的所述具体数据块。
第九方面的装置还可以包括用于执行参考第二方面的方法描述的其他操作或功能中的任意一个的装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文描述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指令,现在参考结合附图做出的以下描述,其中:
图1示意性地图示了能够确定空间内的通信装置的定位系统;
图2A是可以在图1的系统中使用的通信装置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2B是图2B的装置可以在图1的系统内与之通信的另一通信装置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3A是图示了可以由图2A的通信装置执行的操作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3B是图示了可由图2B的通信装置执行的操作的示例的流程图;和
图4示意性地图示了可由图2A和图2B的装置发送和/或接收的BLE数据分组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说明书和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可以指代相同的元件。
图1示意性地图示了无线电通信系统1的示例,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无线电通信系统1内被使用。更具体地说,它图示了定位系统1,其能够确定在诸如建筑物之类的空间94内的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30的位置95。例如,空间94可以是购物中心或会议中心。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30可以被装备在用户携带的设备内,诸如但不限于移动电话、智能手表、电子钥匙扣。同样地,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30可以被装备在诸如标签之类的设备内,该设备被贴在另一物体上并且允许该物体在空间94内的位置被监视。因此应该理解,在这样的示例中,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30可以被称为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或设备。
除了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30之外,定位系统1还包括在该空间内不同位置93处的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10。来自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10的至少一个天线(或天线阵列)可以被提供在电子设备中,该电子设备在空间94内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例如,天线(或多个天线)可以被装备在无线路由器内或者被装备为无线路由器的一部分,或者被装备在专用定位单元内。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10的数据处理功能可以被装备在任何合适的点处,只要它能够经由天线(或多个天线)发送和/或接收数据即可。应当认识到,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10的数据处理功能也可以被分割到电子设备的相对固定的位置与另一个可能的远程位置。
这样的定位系统在本领域中通常是已知的,并且这些系统的各方面在包括WO2007096279和WO2010006651的各种公开的专利申请中进行了描述,这些专利申请通过引用在此被并入。出于这个原因,在本说明书中将只讨论定位系统1的对于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有用的那些特征。
简而言之,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30和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10中的一个被配置为(或可操作以)致使向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30和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10中的另一个发送数据分组44,数据分组44可被称为定位数据分组44。基于定位数据分组44的接收,有可能确定从接收定位数据分组44的装置到发送定位数据分组44的装置的角度θ。在图1的示例中,定位数据分组由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30发送并且由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10接收。还应该理解,在系统中,装置10、30可以另外可操作地发送和/或接收其他类型的分组。例如,分组43在图1中被图示为在两个装置10、30之间以与定位数据分组44相反的方向传递,即从第二无线通信装置10向第一无线通信装置30传递,分组43是不同于定位分组的分组并且将在下面被更详细地讨论。
尽管未在图1中示出,然而两个装置10、30中的一个包括由至少两个非共置(或相控)天线组成的天线阵列(未在图1中示出,图2中的附图标记12)。如果该天线阵列被部署在发送定位数据分组44的装置处,则可以确定定位数据分组44的所谓的“出发角”(AoD)。替代地,如果该天线阵列被部署在接收数据定位分组44的装置处,则可以确定所谓的“到达角”(AoA)。
如果该天线阵列被部署在接收定位数据分组44的装置处,则在发送天线与接收装置的天线阵列的至少两个天线之间的不同信号传播延迟(其致使接收到的信号的相位和幅度不同)允许估计朝向发送机的方向。这种方法也被称为“波束成形”,因为天线阵列可以被控制以具有为方向估计开发的波束形方向敏感性的接收灵敏度。基于用已知孔径的天线阵列接收的一组信号来估计到达方向的算法在本领域是熟知的。这样的算法的公认示例是所谓的MUSIC算法,如在R.O.Schmidt所著的参考文献“多发射器位置和信号参数估计(Multiple Emitter Location and Signal Parameter Estimation)”(其于1986年3月发表于IEEE天线和传播学报,第34卷,第3期,第276-280页)中所描述的,以及所谓的ESPRIT算法,如在R.Roy和T.Kailath所著的参考文献“ESPRIT——经由旋转不变性技术的信号参数估计(ESPRIT-Estimation of signal parameters via rotation invariancetechniques)”(其于1989年7月发表于IEEE声学、语音和信号处理学报,第37卷,第7期,第984-995页)中所描述的。
当基于用天线阵列的波束成形来执行方向估计时,测量由该天线阵列的天线接收到的信号之间的相位差以及幅度差。例如,如果我们考虑图2A中描绘的天线阵列,则可以相对于在第一天线12A处接收的信号来执行在第二和第三天线12B、12C处接收到的信号之间的相位和/或幅度差的测量,第一天线12A充当三元件天线阵列中的参考天线。可以期望被用于方向估计的信号是常用的数据分组(诸如,例如无线局域网(WLAN)分组、BT或BLE分组,或任何其他数据分组),使得不必引入特殊类型的数据分组以允许方向估计。
在许多无线射频系统中,例如通过调整信号使得不存在“0”或“1”的长序列,使用“数据白化”过程使发送的信号更具噪声(或使其类似噪声)。然而,当基于单信道接收机来执行波束成形时(即,当接收机具有含多个天线的天线阵列,但是只有一个射频(RF)接收链或信道时),使得任何时候都只能处理在若干天线之一处接收到的信号,可以期望具有“0”或“1”的长序列的被发送信号。这是因为在这样的长序列期间,被发送信号的调制相关信号特性(例如,在诸如GMSK之类的频率调制情况下的频率,或在诸如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正交相移键控(QPSK)等之类的相位调制中的相位,或者幅度调制中的幅度、或者正交幅度调制中的相位和幅度)保持不变,并且因此简化了在多个天线处接收到的信号之间的相位差的估计。使得数据分组的方向(例如,AoA)能够被确定所必需的数据分组的一部分可以被称为“具体数据块”。因此,该具体数据块可以由“0”和/或“1”的长序列构成。关于包括“0”和“1”长序列的定位数据分组的使用的更多讨论可以例如在WO2010中找到。
因此,从以上段落可以清楚地看出,当使用包括相控天线阵列的单信道接收机来执行方向估计时,“数据白化”可能不是值得期望的。然而,在一些可配置为发送定位数据分组的设备中,有可能无法避免被发送信号的数据白化。如所讨论的,当尝试估计发送装置的方向时,这可能致使定位数据分组的接收方遇到困难。
图2A和2B分别示意性地图示了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10和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30的配置示例。在这些图以及在本说明书中详细讨论的示例中,移动通信装置30被配置为发送数据定位分组44,并且天线阵列12被部署在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10处。因此,在此处描述的示例中,确定的是到达角(AoA)。然而,从下面的讨论当然应当认识到,本发明不以这种方式受到限制,并且它可以同样地被部署在确定出发角(AoD)的系统中。
在一些具体示例中,装置10、30被配置为经由蓝牙低功耗协议来发送信号。也就是说,装置10、30能够根据目前版本为4.2的BLE标准进行操作,BLE标准通过参考在此被并入。换句话说,装置10、30在一些具体的示例中是“有BLE能力的”。然而,虽然这里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主要针对的是蓝牙低功耗的使用,但是应该理解,根据本发明发送和/或接收的一个或多个信号可以基于不同的无线传输协议,诸如但不限于根据蓝牙基本速率、蓝牙增强数据速率或IEEE 802.11规范之一的协议。
图2A的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10包括处理电路14和存储设备或存储器15。存储设备15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代码15A,当被处理电路14读取时,计算机可读代码15A致使处理电路14控制装置10的其他组件。
在该示例中,装置10另外地包括收发信机16。装置10还包括天线阵列12,天线阵列12包括多个天线元件12A、12B、12C,多个天线元件12A、12B、12C例如在处理电路14和计算机可读代码15A的控制下可操作用于从远程装置接收包括定位数据分组44的数据分组,远程装置诸如是图2B的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30。尽管示出了三个天线元件12A、12B、12C,但数量3是可以用来计算到达角的最小值,并且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包括超过三个的天线元件。如WO2007/0096729中所述,天线元件12A、12B、12C可以被布置在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10中。
多个天线元件12A、12B、12C中的每一个都被连接到开关13,开关13可以由处理电路14控制,处理电路14在存储设备15中存储的计算机可读代码15A的控制下操作。开关13被如此控制以使得任何时候在天线元件12A、12B、12C中都只有一个被连接到收发信机16。
收发信机16或处理电路14和存储器15可以提供去白化功能,以用于对从被跟踪装置30接收到的白化数据分组进行去白化。在图2A中,去白功能16被显示在收发信机16内。然而,如所提到的,该功能可以例如由处理电路14和存储器15来提供。
当被加载到处理电路14中时,计算机可读代码15A控制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10的操作。计算机可读代码15A提供使装置10能够执行在此描述的功能的逻辑和例程。这样的功能可以包括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对无线发送的数据分组44(包括但不限于定位数据分组)的接收,对无线发送的数据分组的发送,天线元件12A、12B、12C的切换以及对定位分组44的到达角的估计。该功能还可以包括确定移动通信装置30的位置。计算机可读指令15A被配置为致使装置10执行参照图3A描述的操作。
现在参考图2B,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30包括控制器35。在这个示例中,它还包括收发信机36和天线37。控制器35被配置为控制收发信机36经由天线37发送和接收无线发送的数据分组43、44。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可以经由天线37发送的无线发送的数据分组包括定位数据分组44。
收发信机36可以包括白化模块36A,其可操作来对收发信机36发送的信号的数据进行白化。在其他示例中,白化可以由除收发信机36之外的组件来执行。在任何情况下,白化可以在控制器35的控制下执行。
在有BLE能力的设备中,白化可以被应用于所有链路层PDU的所有PDU(协议数据单元)和CRC(循环冗余校验)字段。可以使用7位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来定义白化器,所述7位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用从这样的信道的信道索引导出的序列来初始化,数据分组的白化在该信道中被执行。移位寄存器可以使用多项式x7+x4+1。在蓝牙规范版本4.2中更详细地描述了在具有BLE功能的设备中使用的白化过程,因此这里将不作更详细的讨论。尽管具有BLE功能的设备可以以这种方式执行白化,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不受到白化执行方式的限制,并且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的数据白化技术。
如上所述,这种数据白化可能是不希望的,因为它可能使数据分组的具体数据块失真,该具体数据块是允许数据分组的来源方向得以确定的数据块。为了对数据分组的不希望的白化进行补偿,控制器35可以被配置为控制收发信机36从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10接收包括反白化数据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分组。控制器35还可以被配置为控制收发信机36发送数据分组,以用于引起由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10向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30发送包括反白化数据的数据分组。
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30可以使用反白化数据来抵消传出数据分组所经受的数据白化或对其进行补偿。更具体地说,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30可以使用反白化数据向定位分组插入反白化形式的具体数据块。因此,当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30后续执行白化时,具体数据块以其非白化形式存在于白化数据分组中。换言之,可以使用反白化数据对定位数据分组进行编码,使得具体数据块将在没有白化的情况下被接收。
具体数据块的反白化形式可以被称为反白化部分,并且可以通过对具体数据块执行反白化来生成。例如,以已经被反白化并且被后续白化的数据块等于在反白化和白化之前的数据块的方式,反白化对后续白化进行补偿。例如,白化可以通过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来实现。反白化也可以通过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来实现。
由于对具体部分的块上执行的反白化对将要被白化的数据分组执行的白化进行了补偿,所以白化数据分组包括非白化形式的具体数据块,而白化数据分组的其余部分处于白化形式。对具体数据块执行的反白化因此对白化操作进行了补偿。
因此,有可能在数据分组的白化操作之前将数据(具体数据块)添加到数据分组(将要被白化的数据分组),并且有可能在该数据分组的白化操作之后仍然使该数据(具体数据块)处于非白化形式。因此,可以保持该具体数据块的具体属性,而不需要修改或禁用后续处理阶段的白化操作。例如,具体块的具体属性可以是具体数据块对于用单信道多天线发送机和/或接收机来进行方向估计的可用性。
在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处从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接收的反白化数据可以包括反白化数据部分和/或用于使得能够生成反白化数据部分的数据或参数。在反白化数据分组包括反白化数据部分的情况下,反白化数据部分的生成(或者换句话说,计算或运算)可以由第二无线通信装置10来执行,或者由与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10通信的其他装置(尽管不是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30)来执行。然而,在反白化数据分组包括用于允许生成反白化数据部分的数据或参数的情况下,反白化数据部分可以由第一无线通信装置30生成。在一些情况下,反白化数据可以包括反白化数据部分,以及用于使得能够生成反白化数据部分的参数。将参考图3A、图3B和图4更详细地讨论反白化数据的格式。
现在回到图3B,控制器35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构造,但是在这个示例中,控制器35包括处理电路32和存储设备34。在存储在存储设备34上的计算机可读代码34A的控制下,处理电路32被配置为控制发送装置30的操作以执行参考图3B所描述的操作。
当前的BLE标准定义了不同类型的分组。一种这样的类型被称为通告分组,并且这些分组在三个不同的通告信道中的任何一个上被发送。在此描述的一些具体示例中,通信装置10、30能够发送和接收BLE通告分组。在这些示例中,在两个装置10、30之间被交换(如参考图3A、图3B和图4所述)的数据分组可以是BLE通告分组。然而,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本发明显然不限于BLE通告数据分组的使用,而是可以使用BLE或其他类型的分组来代替BLE以便实现本发明。关于不同类型的BLE数据分组的信息可以在蓝牙规范版本4.2中被找到。
例如,图2B的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30可以是手持便携式电子设备,诸如但不限于移动电话、平板电脑、平板手机、导航设备、媒体播放器、个人数字助理和智能手表。在这样的示例中,装置30可以包括其他组件,诸如但不限于用户输入和输出接口(例如,显示器和触摸或悬停敏感面板)。由于这些组件对于实施本发明来说可能不重要,因此在本说明书中没有进一步详细描述这些组件。在其他示例中,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可以包括简单标签,输入和输出接口可以不是简单标签的一部分。
现在将参照图3A和图3B的流程图来描述图2A和图2B的装置10、30的操作。图3A示出了可以由图2A的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10执行的操作的示例,而图3B示出了可以由图2B的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30执行的操作。由于这两个装置可操作以例如通过交换数据分组以彼此交互,所以两个流程图的操作将被同时描述。另外,为了帮助理解实施例,在图3A和图3B的流程图上图示了第一装置10和第二装置30之间的数据分组的传送。
在操作S3A.1中,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10,其在下文中将被称为“定位装置”,致使第一数据分组41被发送。这个分组可能是BLE通告分组。在一些具体示例中,BLE通告分组可以是ADV_IND分组,其格式和功能在蓝牙规范版本4.2(具体参见第6卷,第2.3.1.1部分)中进行了描述。第一数据分组41可以包括“能力标识符”,用于向接收方设备指示定位装置10能够确定接收方设备的位置。例如,能力标识符可以在数据分组41的PDU有效载荷内被提供。
在操作S3B.1中,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30,其可以在下文中被称为“被跟踪装置”,致使对传入数据分组的扫描被执行。换言之,被跟踪装置30可操作以使得能够从定位装置10接收传入的第一数据分组41。
后续地,在操作S3B.2-1中,被跟踪装置30确定是否已经找到定位或跟踪服务。例如,被跟踪装置30可以确定是否从能够确定被跟踪装置30的位置(或者至少其方向)的装置接收了第一数据分组41。例如,这可以通过检查包括在第一数据分组41中的能力标识符来执行,如果实际存在一个能力标识符的话。
如果确定没有从能够确定接收方设备的位置或方向的装置接收到第一数据分组41,则被跟踪装置30返回到操作S3B.1并且继续扫描传入数据分组。
然而,如果确定从能够确定接收方设备的位置或方向的装置接收到第一数据分组41,则被跟踪装置30可以致使得操作S3B.2-2被执行。
尽管未在图中示出,但是在一些示例中,在确定已经找到定位或跟踪服务的情况下,只要已经向被跟踪装置30提供了期望使用跟踪服务的指示,就可以发生到操作S3B.2-2的进展。该指示可以在确定已经找到跟踪服务之后,例如由用户响应于来自被跟踪装置30的提示而被提供。替代地,该指示可能先前已经被由用户提供过了,或者它可以是默认指示,例如在装置30的制造或初始配置期间已被提供。
在操作S3B.2-2中,被跟踪装置30确定是否需要反白化数据。例如,这可以基于对被跟踪装置的能力的评估。例如,装置30可以被配置为使得白化能够被禁用。在这样的示例中,装置30可以识别该能力,并且因此确定不需要反白化数据(即,达成否定确定)。然而,如果白化不能被禁用,则可以达成肯定确定。
在其它示例中,S3B2-2的确定可以是基于这样一个考虑,即关于反白化数据是否已经可用于装置30。例如,它可能先前已经从定位装置10被接收,可以是通过诸如互联网之类的一些其他来源可取得的,或者通用反白化数据可以被预先存储在被跟踪装置30处。在这样的示例中,如果反白化数据已经可用,则装置10可以确定不需要反白化数据并且达成否定确定。然而,如果反白化数据不可用,则可以达成肯定确定。
响应于操作S3B.2-2中的否定确定,该方法进行到操作S3.9,在该操作中,一个或多个定位数据分组44被致使由被跟踪装置30发送。在一些示例中,这些定位数据分组44(当在操作S3B.2-2中的否定确定之后被发送时)可以包括基于可用的反白化数据确定的反白化数据部分。
接着操作S3B.2-2中的肯定确定,被跟踪装置30致使操作S3B.3被执行。
在S3B.3中,被跟踪装置准备第二数据分组42的发送。这可以包括在第二数据分组42内提供对白化将要从定位装置10接收的数据的数据的请求。这样的请求可以被包括在第二数据分组42的PDU有效载荷内。在具有BLE能力的系统中,第二数据分组42可以是BLE通告分组,诸如ADV_IND分组。
图4图示了构成BLE数据分组的各种数据部分的格式,在该具体示例中,BLE数据分组是“ADV_IND”BLE通告分组。在图4中,只有那些与在此描述的具体示例相关的数据部分被编号和讨论。关于构成链路层数据分组的其他数据部分的细节没有包括在本说明书中,但是可以在蓝牙版本4.2规范中找到。
在图4中,尤其在AD结构421和422中,分别示出了包括请求反白化数据的两种不同格式的BLE分组的示例。如从图4中显而易见的,包括对反白化数据的请求的AD结构421、422是BLE分组的通告信道PDU有效载荷Adv数据的子结构。
在结构421的第一示例中,AD类型字段421-2被配置为指示数据分组涉及方向/位置估计服务。通过报头字段421-1的位的配置,提供了对接收反白化数据的请求。根据报头421-1的位的配置,定位装置10能够确定反白化数据是否将要被递送到被跟踪装置30,并且能够相应地进行响应。
在结构422的第二示例中,AD类型字段指的是可以是16位长度的UUID字段422-1(其也被包括在AD结构中)。在这样的示例中,AD类型字段可以指定<<服务数据——16位UUID>>的AD类型。然后,UUID字段422-1可以被配置以使得指示该分组涉及方向/位置估计服务。如在第一示例中那样,报头字段422-2指示反白化数据是否需要被递送。
在图4中没有图示的另一示例中,可以一起使用AD类型和UUID字段来通知定位装置10需要反白化数据。例如,结合UUID字段的位的配置来指定<<16位服务征求UUID的列表>>的AD类型可以被用来向定位装置10通知,数据分组的发送机(即,被跟踪装置30)需要反白化数据以用于方向/位置估计服务。在这样的示例中,报头字段可能被废弃。
现在回到图3A和图3B,在一些示例中,操作S3B.3可以不包括在第二数据分组42内提供对反白化数据的具体请求。相反,第二数据分组可以简单地是普通的定位数据分组(例如,其包括具体数据块),但是它不包括对反白化数据的接收的明确请求。在这样的示例中,普通的定位分组例如在通告信道PDU有效载荷的AD类型字段中或者使用AD类型字段和UUID字段这二者,来包括对该分组涉及位置/方向估计服务的指示。
后续地,在操作S3B.4中,被跟踪装置30致使在操作S3B.3中准备的第二数据分组42被发送给定位装置10。在该发送之前,第二数据分组42由被跟踪装置30的单元36A进行白化。
现在转到图3A,在操作S3A.2中,定位装置10致使对传入数据分组的扫描被执行。换句话说,定位装置10使得能够从被跟踪装置30接收第二数据分组42。
接下来,在操作S3A.3中,定位装置10确定数据分组是否涉及位置/方向估计服务。例如,这可以通过检查传入数据分组的报头和/或UUID字段来执行。如果确定数据分组42确实涉及位置/方向估计服务(例如因为这通过报头和/或UUID字段的配置被指示),则定位装置致使操作S3A.4被执行。如果确定数据分组42不涉及位置/方向估计服务,则定位装置10可以返回到操作S3A.1和S3A.2中的一个。
在操作S3A.4中,基于接收到的第二数据分组,定位装置10确定被跟踪装置30的方向是否是可确定的。这可以通过检查第二数据分组42(或数据分组44)来确定是否存在对反白化数据的请求,来确定。例如,可以检查第二数据分组42的有效载荷的一个或多个字段,诸如报头和/或UUID字段。如果存在这样的请求,则定位装置30前进到操作S3A.5至3A.7,其中反白化数据被提供给被跟踪装置30。
替代地,在操作S3A.4中,定位装置10可以简单地尝试使用第二数据分组42(或定位数据分组44)的表示来尝试确定被跟踪装置的方向,而不是检查数据分组42的请求。如果定位装置10不可能确定被跟踪装置30的方向(这可能是被跟踪装置30执行白化而更改了具体数据块的结果),则定位装置10可以通过执行操作S3A.5至S3A.7做出响应,从而向被跟踪装置30提供反白化数据。
应当理解,在参照操作S3A.4描述的两个替代方案中(即,不管在第二数据分组42中是否包括对反白化数据的请求),被致使由被跟踪装置30发送的第二数据分组42(或者定位数据分组44)引起从定位装置10发送反白化数据。换言之,第二数据分组42(或定位数据分组44)适合于引起从定位装置30向被跟踪装置10递送反白化数据。
在操作S3A.4中,如果确定基于所接收的数据分组可以估计被跟踪装置30的方向,则定位装置10致使操作S3A.8被执行。在操作S3A.8中,定位装置10致使朝向被跟踪装置30的方向估计被估计。应该理解,在S3A.4中,基于具有前述格式的第二数据分组42将不会达成肯定确定。然而,例如在S3B.2-2中的否定确定之后,如果定位数据分组44被发送并且被跟踪装置30不应用数据白化(例如,因为可能禁用了数据白化),则可以达成肯定确定。类似地,如果先前可用于被跟踪装置30的反白化数据仍然正确(并且因此定位数据分组44中的反白化数据部分的格式和位置也正确),则可以达成肯定确定。
如果在操作S3A.4中达成否定确定,例如因为先前可用的反白化数据不再适用(例如,因为正在使用不同的信道和/或附加的数据被包括在数据分组中)和/或因为第二数据分组42不是包括方向估计所需的具体数据块的定位数据分组,那么定位装置10继续以致使操作S3A.5的执行。
在操作S3A.5中,定位装置10致使反白化数据被生成。反白化数据的生成可以是基于接收到的第二数据分组42的格式。例如,定位装置10可以对整个第二数据块42执行反白化。在反白化之后,可以提取进行了反白化的具体数据块(也称为反白化数据部分)以用于发送回定位装置30。
生成的反白化数据可以附加地或可替换地包括以下各项的任何合适的组合:标识由定位装置10使用的频率信道的数据(其可用于配置被跟踪装置用来执行数据白化的移位寄存器);具体数据块的格式的指示;该具体数据块的起始索引,其指示该具体数据块应该被包括在分组中的位置;和具体数据块的长度。例如,具体数据块的格式的指示可以指示它是由“1”序列还是由“0”序列组成。
如将理解的,反白化部分的实际形式可以取决于整个定位数据分组的形式,而不是仅仅取决于具体数据块的形式。因此,由于被跟踪装置30处的应用层在它将其PDU传递到链路层之后可能不知道定位数据分组的具体形式(例如由于链路层中提供的报头等),所以被跟踪装置30不可能在没有从定位装置30接收指导(例如,反白化数据)的情况下正确地生成反白化数据部分。
取决于包括在反白化数据中的信息,在接收之后,被跟踪装置30可能能够计算反白化数据块并将其插入定位数据分组以用于发送回定位装置10。该计算可以是基于以下来执行:识别定位装置10所使用的频率信道的数据;具体数据块的格式的指示;具体数据块的起始索引;和具体数据块的长度。在一些示例中,第一通信装置30可能已经知道正在使用的频率信道,或者数据白化可能不取决于信道频率。在这样的示例中,识别频率信道的数据可能不是计算所需要的。因此将理解的是,在一些示例中,可以从反白化数据中省略识别频率信道的数据。
替代地,如果反白化数据块被包括在反白化数据中,则被跟踪装置30可以简单地能够提取该数据块并将其插入定位数据分组中的正确位置以用于发送回定位装置10。在一些示例中,如果定位数据分组不包括其他有效载荷,则可以简单地直接将反白化数据部分作为PDU有效载荷“复制并粘贴”到PDU中。然而,在其他示例中,在有效载荷中除了具体数据块之外还将包括其他数据的情况下,具体数据块的一个或多个起始索引;以及具体数据块的长度可以被利用来将反白化数据部分插入定位数据分组中的正确位置。
在生成反白化数据之后,在操作S3A.6中,定位装置10致使包括反白化数据的数据分组被准备好。在具有BLE能力的系统内,定位装置10可以被配置为根据GAP(通用接入配置文件)协议将反白化数据包括在BLE数据分组内。
图4示出了包括反白化数据的反白化数据分组的AD结构的两个示例。第一示例对应于作为第二数据分组42的一部分接收的AD结构421的第一示例,而第二示例对应于第二示例422。在这两个示例中,反白化数据AD结构431、432具有类似于所接收的通告结构421、422的格式,只不过具有附加于其上的反白化数据部分431-1、431-2。定位装置10还可以被配置为更改报头字段的位内容以指示反白化数据部分被包括在AD结构421、422中。
现在返回到图3A,在操作S3A.7中,定位装置10致使向被跟踪装置30发送包括反白化数据431-1、432-1的反白化数据分组43。反白化数据分组43可以是BLE数据分组。更具体地说,反白化数据分组43可以是BLE通告数据分组,诸如ADV_IND型通告分组。在这之后,定位装置30返回到操作S3A.2。例如,数据分组43还可以包括预期接收方(在这种情况下是被跟踪装置30)的地址或一些其他标识符。以这种方式,被跟踪装置30可以确定它是否已经接收到正确的反白化数据。
在操作S3B.5中,被跟踪装置30致使对传入数据分组的扫描被执行。换句话说,被跟踪装置30使得能够接收传入反白化数据分组。
接下来,在操作S3B.6中,被跟踪装置30确定接收到的数据分组是否包括反白化数据431-1、432-1。如果分组43确实包括反白化数据431-1、432-1,则被跟踪装置30前进到操作S3B.7和S3B.8中的一个。然而,如果确定接收的数据分组43不包括反白化数据,则被跟踪装置30可以例如返回到操作S3B.5以用于扫描传入数据分组。在数据分组43包括预期接收方的地址(或者其他标识符)的示例中,操作S3B.6可以包括确定被跟踪装置30是否是分组43的预期接收方。如果被跟踪装置30不是预期接收方,可能会达成否定确定。如果确定被跟踪装置30是预期接收方,则达成肯定确定。
在操作S3B.7中,被跟踪装置致使反白化数据部分被生成。这是基于所接收的反白化数据来执行的。例如,如果下列项被包括在反白化数据中的话,可以基于下列项来执行:识别定位装置10所使用的频率信道的数据(其可用于配置被跟踪装置30用于执行数据白化的移位寄存器);具体数据块的格式的指示;起始索引;以及该具体数据块的长度。
当然,应该理解,在一些示例中,被跟踪装置30不会生成反白化数据部分。这可能是因为反白化数据部分可能被包括在从定位装置10接收的反白化数据中。因此,被跟踪装置30可以不需要反白化部分的生成。
接下来,在操作S3B.8中,被跟踪装置30将反白化数据部分插入数据分组以用于向定位装置10发送。反白化数据部分可以代替具体数据块被插入定位数据分组。
一旦包括反白化数据部分的数据分组已经准备好,被跟踪装置30就致使向定位装置10发送包括反白化数据部分的数据分组44。
在即将发送之前,包括反白化数据部分的数据分组44被白化模块36A白化。该白化的结果是白化数据分组44,白化数据分组44包括非白化形式的具体数据块。
如上所述,在操作S3A.7中发送反白化数据之后,定位装置10返回到在操作S3A.2中对传入分组进行扫描。在此扫描过程中,定位装置10接收包括反白化数据部分的白化数据分组44。接下来,执行操作S3A.3,定位装置在操作S3A.3中确定服务是否涉及方向估计服务。接着肯定确定,定位装置10执行操作S3A.4,在操作S3A.4中确定是否有可能估计数据分组的来源方向。如果正确执行了反白化数据部分的计算和插入,并且如果在反白化部分被生成之后数据分组44内的反白化部分之前的其他数据没有被跟踪装置30更改(例如,更改了长度),则将会达成肯定确定。在这种情况下,被跟踪装置30前进到操作S3A.8以估计数据分组44的来源方向。这是基于接收到的具体数据部分的表示来执行的。
然而,如果关于反白化数据部分的计算或插入出现错误,或者如果反白化数据部分之前的其他数据在反白化数据部分的计算之后被更改(例如长度改变或被跟踪装置的名称改变),定位装置10可能确定不可能估计数据分组44的来源方向。在这种否定确定的情况下,定位装置10可以重复操作S3A.5到S3A.6,由此重新生成反白化数据并且致使反白化数据向被跟踪装置30的发送,反白化数据可以鉴于被更改的数据分组44而被更新。例如如果附加的通告数据已经被添加到数据分组44,则分组44中在反白化数据部分之前的数据的长度就可能发生改变。
然后,被跟踪装置30将在S3B.5的操作的重复中接收另一数据分组43,该数据分组43包括重新生成的反白化数据。在接收到重新发出的反白化数据分组43之后,被跟踪装置30重新执行操作S3B.8和S3B.9,并且在一些示例中还执行操作S3B.7。如此,包括反白化数据部分的新的数据分组44被白化,并且被发送到定位装置10。定位装置10的操作S3A.2到S3A.4以及被跟踪装置30的操作S3B.5到S3B.9然后被重复,直到定位装置10在操作S3A.4中达成肯定确定为止。这时,定位装置10继续估计反白化数据分组44的来源方向。
在估计反白化数据分组的来源方向之后,定位装置10可以可操作以返回到操作S3A.2。这样,定位装置10可以扫描从被跟踪装置30接收到的进一步的定位分组。一旦接收到进一步的分组,就依据在S3A.3和S3A.4中达成的确定来重复操作S3A.3到S3A.8中的各个操作。类似地,被跟踪装置30可以被配置为重复反白化定位数据分组的发送。例如,在操作S3B.9中发送反白化分组之后,装置30可以返回到扫描接收到的分组(例如,在操作S3B.5中)。如果在特定时间段内没有接收到分组(例如,包括更新的反白化数据),则被跟踪装置30然后可以进行到操作S3B.7到S3B.9中的一个,由此导致另一反白化定位分组44被发送。由被跟踪装置30进行的反白化定位分组的重复发送以及由定位装置10进行的对它们的来源方向的确定使得确定的方向能够被改进。被跟踪装置30可以被配置为发送预定义的数量的重复定位分组44。该预定义的数量可以足以使得定位装置10能够做出对合理/可接受精度的方向的估计。
应该理解,图3A和图3B的流程图仅仅是示例。这样,各种操作可以被修改或省略。例如,在一些示例中,可以省略操作S3A.3和/或操作S3B.7。类似地,在一些情况下,可以省略操作S3B.2-2。在这样的示例中,在操作S3B.2-1中的肯定确定之后,该方法可以直接进行到操作S3B.3,或者可以直接进行到操作S3B.9。在该方法直接进行到操作S3B.9的示例中,被发送的定位分组44可以包括反白化数据部分(例如,如果反白化数据已经可用于被跟踪装置30)或者可以是传统的定位分组,该传统的定位分组包括没有被反白化的常规的具体数据部分。同样,在一些情况下,执行操作的顺序可能与所描述的顺序不同。
包括本文所述那些实施例的各种实施例使得能够在HAIP系统内跟踪设备,跟踪将对该设备有用但是该设备不包括在发送之前禁用数据白化的选项。由于所需的改变可以仅以软件提供,而硬件改变不是必需的,所以已经被使用的现有设备可以适合在HAIP系统内使用。例如,这可以允许使用现有便携式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或移动电话)在特定建筑物内的任何时间都可跟踪特定行业或服务(例如医疗保健)内的人员,而不需要发出额外的追踪标签。
在一些示例中,定位装置10可以被配置为使用例如三个可用的BLE通告信道之一的单个物理信道来操作(例如发送和接收数据分组)。如果装置10是包括多个定位装置的定位系统的一部分,则这可能是有益的。这是因为如果该系统中的其他定位装置被配置为利用单个不同的信道,则可以减少冲突和信道拥塞的发生。
现在将描述上述装置10、30的组件和特征以及它们的替代方案的一些进一步的细节。
图2A和图2B的装置10、30的处理电路14、32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组成并且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4A、32A。例如,处理电路14、32可以是解译计算机程序指令并且处理数据的可编程处理器。处理电路14、32可以包括多个可编程处理器。替代地,处理电路14、32例如可以是具有嵌入式固件的可编程硬件。处理电路可以被称为处理装置。处理电路可以替代地或附加地包括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在一些情况下,处理电路可以被称为计算装置。
处理电路14、32被耦合到各自的存储设备15、34,并且可操作以从/向存储设备(或存储器)15、34读取/写入数据。存储设备15、34可以包括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代码34A的单个存储器单元或多个存储单元。例如,存储设备15、34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和非易失性存储器这两者。例如,计算机可读指令15A、34A可以被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并且可以由处理电路14、32使用易失性存储器来执行,以用于数据或数据和指令的临时存储。易失性存储器的示例包括RAM、DRAM、SDRAM等。非易失性存储器的示例包括ROM、PROM、EEPROM、闪存、光存储器、磁存储器等。
计算机可读指令14A、34A可以被预编程到装置10、30中。替代地,计算机可读指令34A、15A可以经由电磁载波信号到达装置30,或者可以从物理实体21复制(参见图2A),物理实体21诸如计算机程序产品、存储器设备或诸如CD-ROM或DVD之类的记录介质。计算机可读指令14A、34A可以提供使设备/装置10、30能够执行上述功能的逻辑和例程。
在适用的情况下,装置10、30中的每一个的BLE功能可以由单个集成电路提供。可替换地,它也可以由集成电路组(即芯片组)来提供。可替换地,BLE功能也可以是硬连线的专用集成电路(ASIC)。
尽管已经主要参照蓝牙低功耗(BLE)描述了具体实施例,但是应该理解,可以替代地使用允许确定分组的到达角度的其他协议。这样的协议可以包括802.11无线局域网协议、其他类型的蓝牙协议、超宽带(UWB)协议或Zigbee协议。
应该理解,本文描述的装置10、30可以包括未在附图中示出的各种组件。例如,移动无线点通信装置30可以包括附加的通信接口,该附加的通信接口可以被配置为允许与外部设备和/或网络进行双向通信。通信接口可以被配置为经由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码分多址(CDMA)、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和IEEE 802.11(Wi-Fi)之类的一个或多个协议来进行无线通信。替代地或另外地,通信接口114可以被配置用于与设备或网络进行有线通信。装置10、30可以取决于它们的特性而包括其他组件。例如,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30在其是移动电话的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若干组件,诸如麦克风、扬声器、一个或多个摄像头模块和振动模块等。类似地,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10在其是无线路由器的示例中还可以包括无线路由组件。
装置10、30可以包括在本说明书中没有描述的其他可选的SW组件,因为它们可能与本发明的实施例没有直接交互。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用软件、硬件、应用逻辑或者软件、硬件和应用逻辑的组合来实现。软件、应用逻辑和/或硬件可以驻留在存储器或任何计算机介质上。在示例实施例中,应用逻辑、软件或指令集被保存在各种常规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任何一个上。在本文档的上下文中,“存储设备”或“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能够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送指令的任何介质或装置,以用于由诸如计算机之类的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者与诸如计算机之类的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结合使用。
对“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有形地体现的计算机程序”等或“处理器”或“处理电路”等的引用应被理解为不仅包括具有诸如单/多处理器架构和定序器/并行架构之类的不同架构的计算机,而且还包括诸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信号处理设备和其他设备的专用电路。对计算机程序、指令、代码等的引用应被理解为表达用于可编程处理器固件的软件,诸如硬件设备的可编程内容,其作为指令用于处理器的指令或作为固定功能设备、门阵列、可编程逻辑设备的被配置的或配置设置等。
如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电路”是指以下全部:(a)仅硬件的电路实现(诸如仅在模拟和/或数字电路中的实现);和(b)电路和软件(和/或固件)的组合,诸如(如果适用):(i)(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的组合或(ii)(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软件的部分(包括(一个或多个)数字信号处理器、软件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它们一起工作以致使诸如移动电话或服务器之类的装置执行各种功能);和(c)电路,诸如(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的一部分,即使软件或固件没有物理存在,也需要软件或固件进行操作。
“电路”的这个定义适用于该术语在本申请中的所有用途,包括在任何权利要求中的所有用途。作为进一步的示例,如在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电路”还将覆盖仅仅处理器(或多个处理器)或处理器的一部分及它的(或它们的)伴随的软件和/或固件的实现。例如并且如果适用于特定的权利要求要素,术语“电路”还将涵盖用于移动电话的基带集成电路或应用处理器集成电路,或服务器、蜂窝网络设备或其他网络设备中的类似集成电路。
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存储器”时,主要意在指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和易失性存储器的存储器,除非上下文暗示其他情况,然而该术语也可以仅覆盖一个或多个易失性存储器,仅覆盖一个或多个非易失性存储器,或者覆盖一个或多个易失性存储器和一个或多个非易失性存储器。
如果需要,本文中讨论的不同功能可以以不同的顺序被执行和/或彼此同时执行。此外,如果需要,上述功能中的一个或多个功能可以是可选的或者可以被结合。
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在先”和“后续”可以表示事件发生的相对顺序。例如,“在先”数据分组可能在时间上早于该/一个数据分组已经被发送和/或接收。类似地,后续数据分组可能晚于先在先前数据分组和该/一个数据分组被发送和/或接收。
尽管在独立权利要求中阐述了本发明的各个方面,但是本发明的其他方面包括来自所描述的实施例和/或从属权利要求的特征与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的其他组合,而不仅仅是在权利要求中明确地阐述的组合。
这里还要注意的是,虽然在上文中描述了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但是这些描述不应被视为限制性的。相反,在不脱离如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多种变型和修改。

Claims (43)

1.一种用于数据分组准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致使反白化数据部分将基于在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处从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接收的反白化数据而被确定;以及
将所述反白化数据部分插入数据分组,所述数据分组将通过白化而被白化,以产生白化数据分组以用于从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向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发送,
其中,所述反白化数据部分是通过反白化从具体数据块可获得的,所述反白化对所述白化进行补偿,使得所述白化数据分组包括非白化形式的所述具体数据块,
其中,所述具体数据块被配置为被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用来基于接收到的所述具体数据块的表示来估计朝向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包括:使得能够在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处从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接收所述反白化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包括:准备在先数据分组以用于从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发送,所述在先数据分组用于引起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向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发送所述反白化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在先数据分组包括对所述反白化数据的发送的请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包括:
确定是否需要接收所述反白化数据;
如果确定需要接收所述反白化数据,则准备所述在先数据分组以用于发送,所述在先数据分组包括对所述反白化数据的发送的请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包括:
如果确定不需要接收所述反白化数据,则准备定位数据分组以用于发送。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在先数据分组是定位数据分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的反白化数据分组包括用于插入所述数据分组的所述反白化数据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的反白化数据分组包括至少一个参数,基于所述至少一个参数能够生成用于插入所述数据分组的所述反白化数据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包括:使用所述接收的反白化数据来生成所述反白化数据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包括:通过将后续反白化数据部分插入后续数据分组,来响应在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处从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接收后续接收的反白化数据,所述后续数据分组将通过白化而被白化以产生后续白化数据分组以用于从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向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发送,所述后续反白化数据部分已经基于所述后续接收的反白化数据而被确定。
12.一种用于数据分组准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准备从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向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发送包括反白化数据的数据分组,所述反白化数据能够用于确定用于插入第二数据分组的反白化数据部分,所述第二数据分组将通过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的白化处理而被白化,以产生将要从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向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发送的白化数据分组,
其中,所述反白化数据部分是通过反白化从具体数据块可获得的,所述反白化对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的白化处理进行补偿,使得将要在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处接收的白化数据分组包括非白化形式的所述具体数据块,
其中,所述具体数据块被配置为被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用来基于接收的所述具体数据块的表示来估计朝向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的方向。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包括:致使从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向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发送包括所述反白化数据的所述数据分组。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包括:使得能够接收包括非白化形式的所述具体数据块的所述白化数据分组。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包括:响应于在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处从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接收在先数据分组,准备包括反白化数据的所述数据分组以用于从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向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发送。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在先数据分组包括对所述反白化数据的发送的请求。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在先数据分组是定位数据分组。
18.根据权利要求15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包括:基于所述在先数据分组生成用于包括到所述数据分组中的所述反白化数据。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反白化数据包括用于插入所述第二数据分组的所述反白化数据部分。
2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反白化数据包括至少一个参数,基于所述至少一个参数能够生成用于插入所述第二数据分组的所述反白化数据部分。
21.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包括:使用所述具体数据块来基于所述接收的所述具体数据块的表示来估计朝向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的方向。
22.一种用于数据分组准备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和
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的至少一个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致使所述装置至少执行:
致使反白化数据部分将基于在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处从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接收的反白化数据而被确定;以及
将所述反白化数据部分插入数据分组,所述数据分组将通过白化而被白化,以产生白化数据分组以用于从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向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发送,
其中,所述反白化数据部分是通过反白化从具体数据块可获得的,所述反白化对所述白化进行补偿,使得所述白化数据分组包括非白化形式的所述具体数据块,
其中,所述具体数据块被配置为被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用来基于接收到的所述具体数据块的表示来估计朝向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的方向。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致使所述装置执行:
使得能够在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处从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接收所述反白化数据。
24.根据权利要求22或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致使所述装置执行:
为了从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的发送而准备在先数据分组,所述在先数据分组用于引起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向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发送所述反白化数据。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在先数据分组包括对所述反白化数据的发送请求。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致使所述装置执行:
确定是否需要接收所述反白化数据;
如果确定需要接收所述反白化数据,则准备所述在先数据分组以用于发送,所述在先数据分组包括对所述反白化数据的发送的请求。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致使所述装置执行:
如果确定不需要接收所述反白化数据,则准备定位数据分组以用于发送。
28.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在先数据分组是定位数据分组。
29.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接收的反白化数据分组包括用于插入所述数据分组的所述反白化数据部分。
30.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接收的反白化数据分组包括至少一个参数,基于所述至少一个参数能够生成用于插入所述数据分组的所述反白化数据部分。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致使所述装置执行:
使用所述接收的反白化数据来生成所述反白化数据部分。
32.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致使所述装置执行:
通过将后续反白化数据部分插入后续数据分组,来响应在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处从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接收后续接收的反白化数据,所述后续数据分组将通过白化而被白化以产生后续白化数据分组以用于从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向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发送,所述后续反白化数据部分已经基于所述后续接收的反白化数据而被确定。
33.一种用于数据分组准备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和
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的至少一个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致使所述装置至少执行:
准备从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向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发送包括反白化数据的数据分组,所述反白化数据能够用于确定用于插入第二数据分组的反白化数据部分,所述第二数据分组将通过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的白化处理而被白化,以产生将要从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向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发送的白化数据分组,
其中,所述反白化数据部分是通过反白化从具体数据块可获得的,所述反白化对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做出的白化进行补偿,使得将要在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处接收的白化数据分组包括非白化形式的所述具体数据块,
其中,所述具体数据块被配置为被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用来基于接收的所述具体数据块的表示来估计朝向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的方向。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装置,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致使所述装置执行:
致使从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向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发送包括所述反白化数据的所述数据分组。
35.根据权利要求33或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致使得所述装置执行:
使得能够接收包括非白化形式的所述具体数据块的所述白化数据分组。
36.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装置,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致使所述装置执行:
响应于在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处从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接收在先数据分组,准备包括反白化数据的所述数据分组以用于从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向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发送。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在先数据分组包括对所述反白化数据的发送的请求。
38.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在先数据分组是定位数据分组。
39.根据权利要求36至3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致使所述装置执行:
基于所述在先数据分组生成用于包括到所述数据分组中的所述反白化数据。
40.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反白化数据包括用于插入所述第二数据分组的所述反白化数据部分。
41.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反白化数据包括至少一个参数,基于所述至少一个参数能够生成用于插入所述第二数据分组的所述反白化数据部分。
42.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装置,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致使所述装置执行:
使用所述具体数据块来基于所述接收的所述具体数据块的表示来估计朝向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的方向。
43.一种计算机可读代码,所述计算机可读代码可选地存储在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当由计算装置执行时,所述计算机可读代码致使所述计算装置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580081795.6A 2015-05-22 2015-05-22 数据分组准备 Active CN1078506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FI2015/050350 WO2016189185A1 (en) 2015-05-22 2015-05-22 Data packet prepara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50655A CN107850655A (zh) 2018-03-27
CN107850655B true CN107850655B (zh) 2022-04-01

Family

ID=57393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81795.6A Active CN107850655B (zh) 2015-05-22 2015-05-22 数据分组准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517064B2 (zh)
EP (1) EP3298423B1 (zh)
CN (1) CN107850655B (zh)
WO (1) WO201618918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94428A1 (ko) * 2017-04-21 2018-10-25 엘지전자(주) 블루투스 저전력 에너지 기술을 이용하여 연결을 형성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10511939B1 (en) * 2018-09-20 2019-12-17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Methods, systems and devices for communicating between devices within a channel hopping system
US11943621B2 (en) * 2018-12-11 2024-03-26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Secure localiz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10418320B (zh) * 2019-07-17 2021-02-02 深圳暚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通信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230003863A1 (en) * 2021-07-01 2023-01-05 SWORD Health S.A. Assessment of position of motion trackers on a subject based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1090A (zh) * 2006-01-09 2007-07-18 诺基亚公司 用于接收通过失真信道传送的信号的设备和方法
EP2474834A2 (en) * 2011-01-11 2012-07-11 Nokia Corporation Provision of data usable in apparatus position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67695B (en) * 2001-01-17 2003-12-21 Ibm Digital baseband system
US7447232B2 (en) * 2003-09-30 2008-11-04 Intel Corporation Data burst transmission methods in WLAN devices and systems
US7830975B2 (en) * 2004-04-12 2010-11-09 Nokia Corporation I/Q MIMO detection for single antenna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US7634694B2 (en) * 2004-10-15 2009-12-15 Standard Microsystems Corporation Selective scrambler for use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to minimize bit error at the receiver
WO2006067258A1 (en) * 2004-12-20 2006-06-29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in radio receivers
EP1821445A1 (en) * 2006-02-16 2007-08-22 Siemens S.p.A. Method to improve the channel estimate in broadband simo/mimo cellular radio networks during abrupt interference variations
CN101444112B (zh) * 2006-03-16 2012-11-07 Gn瑞声达A/S 具有适配性数据接收定时的助听器
CN101355422B (zh) * 2008-07-16 2014-01-08 冯振周 一种新型矢量加密认证机制
EP2301211B1 (en) * 2008-07-17 2021-10-13 Nokia Technologies Oy Data packet processing for estimation of a direction towards a transmitter
KR101568717B1 (ko) * 2009-02-10 2015-11-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 적응적인 화이트닝 장치 및 방법
US20120257508A1 (en) * 2011-04-07 2012-10-11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direction determination for bluetooth™ inquiry process
US8965284B2 (en) 2011-04-07 2015-02-24 Nokia Corporation Facilitating positioning through Bluetooth low energy wireless messaging
US8929192B2 (en) * 2012-01-25 2015-01-06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short-range communication based direction finding
US8797206B2 (en) * 2012-06-13 2014-08-05 C & P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multaneous multi-mode processing performing target detection and tracking using along track interferometry (ATI) and space-time adaptive processing (STAP)
CN103235294A (zh) * 2013-03-29 2013-08-07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外辐射源定位的微弱信号分离估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1090A (zh) * 2006-01-09 2007-07-18 诺基亚公司 用于接收通过失真信道传送的信号的设备和方法
EP2474834A2 (en) * 2011-01-11 2012-07-11 Nokia Corporation Provision of data usable in apparatus position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189185A1 (en) 2016-12-01
EP3298423A1 (en) 2018-03-28
CN107850655A (zh) 2018-03-27
EP3298423B1 (en) 2021-04-28
EP3298423A4 (en) 2019-01-23
US10517064B2 (en) 2019-12-24
US20180160394A1 (en) 2018-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96854B2 (ja) 飛行時間の範囲の決定のためのチャネル情報交換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7850655B (zh) 数据分组准备
CN109075877B (zh) 用于到达角度确定的无线通信
US20200408873A1 (en) Determining a location of a transmitter device
US10299078B2 (en) BLE-based positio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2806074B (zh) 用户设备定位的方法和设备
US9609582B2 (en) Handling packet data units
US20170123039A1 (en) Ultra wideband (uwb)-based high precision positioning method and system
US20160327631A1 (en) Determination of a location of a device
AU2016345346A1 (en) Positioning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mobile terminal of mobile network
WO2014092788A1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estimating a location of a mobile device
WO2019192325A1 (zh) 一种通信设备定位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914699A (zh) 基于信标的位置感知系统
US10725181B2 (en) In-band pseudolite wireless positioning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US11824595B2 (en) Locationing based on channel-specific gain
WO2022111953A2 (en) User equipment positioning
EP4332607A1 (en) Localization
WO202403254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r equipment positioning using frequency hopping reference signals
CN113132894A (zh) 定位方法及装置、wlan设备、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7064357A1 (en) Causing a transition between positioning mod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