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33803A - 包括复位装置的开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包括复位装置的开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33803A
CN107833803A CN201710710321.4A CN201710710321A CN107833803A CN 107833803 A CN107833803 A CN 107833803A CN 201710710321 A CN201710710321 A CN 201710710321A CN 107833803 A CN107833803 A CN 1078338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ing device
resetting means
dropout
branch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1032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33803B (zh
Inventor
F.考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chneider Electric SE
Schneider Electric Industries SAS
Original Assignee
Schneider Electric S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chneider Electric SE filed Critical Schneider Electric SE
Publication of CN1078338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338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338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338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1/00Switches operated by an operating part in the form of a pivotable member acted upon directly by a solid body, e.g. by a hand
    • H01H21/02Details
    • H01H21/18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21/22Operating parts, e.g. handle
    • H01H21/30Operating parts, e.g. handle not biased to return to a normal position upon removal of operating for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08Terminals;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1/00Switches operated by an operating part in the form of a pivotable member acted upon directly by a solid body, e.g. by a hand
    • H01H21/02Details
    • H01H21/04Cases;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1/00Switches operated by an operating part in the form of a pivotable member acted upon directly by a solid body, e.g. by a hand
    • H01H21/02Details
    • H01H21/18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21/36Driving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02Housings; Casings; Bases; Mountings
    • H01H71/0207Mounting or assembl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circuit breaker
    • H01H71/0228Mounting or assembl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circuit breaker having provisions for interchangeable or replaceable 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10Operating or release mechanisms
    • H01H71/50Manual reset mechanisms which may be also used for manual release
    • H01H71/52Manual reset mechanisms which may be also used for manual release actuated by lev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10Operating or release mechanisms
    • H01H71/12Automatic release mechanisms with or without manual release
    • H01H71/24Electromagnetic mechanisms
    • H01H71/32Electromagnetic mechanisms having permanently magnetised part
    • H01H71/321Electromagnetic mechanisms having permanently magnetised part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circuit or active magnetic elements
    • H01H71/322Electromagnetic mechanisms having permanently magnetised part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circuit or active magnetic elements with plunger type arm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10Operating or release mechanisms
    • H01H71/50Manual reset mechanisms which may be also used for manual release
    • H01H71/52Manual reset mechanisms which may be also used for manual release actuated by lever
    • H01H71/521Details concerning the lever hand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83/00Protective switches, e.g. circuit-breaking switches, or protective relays operated by abnormal electrical conditions otherwise than solely by excess current
    • H01H83/20Protective switches, e.g. circuit-breaking switches, or protective relays operated by abnormal electrical conditions otherwise than solely by excess current operated by excess current as well as by some other abnormal electrical condition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 Driving Mechanisms And Operating Circuits Of Arc-Extinguishing High-Tension Switches (AREA)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 Air Bags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关装置(10),包括:界定多个空间的外壳,每个空间能够容纳包括脱扣装置(40)的脱扣(20A、20B);开关装置(15);以及控制机构(25),包括用于抓握的装置(45),所述装置可由操作者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便控制所述开关装置(15)在断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的运动,当所述用于抓握的装置(45)处于第二位置时,开关装置(15)处于闭合位置,而当装置(45)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开关装置(15)处于断开位置。控制机构(25)包括单个复位装置(55),其被配置为当操作者将装置(45)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时复位每个脱扣(20A、20B)。

Description

包括复位装置的开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许多开关装置包括开关装置和适于打开或关闭开关装置并因此防止或允许电流通过开关装置的控制装置。特别地,控制装置使得能够根据精确的规格打开或关闭开关装置,所述规格特别是在开启的快速性方面。
这种开关装置经常包括一个或多个脱扣(trip)。脱扣是在检测到电气故障的情况下(例如,如果电压高于或低于预定阈值,或短路或电流挂载)使得能够指令断开的模块。
在检测到这种故障的情况下,脱扣的移动部分从初始位置移动到脱扣位置以致启动控制装置,并因此脱扣开关装置的开关。因此,在这种类型的电流脱扣通过检测到故障而脱扣时,为了重新建立这种电流的流动,它们必须被复位,即移动部件必须返回初始位置才能使开关装置被闭合。
脱扣通常以可选模块的形式提供,这使得开关设备能够适应许多不同的设施,每种类型的脱扣被设计为响应特定故障而脱扣开关。因此,相同的开关装置经常包括多个不同类型的脱扣。
然而,当存在多个脱扣时,需要确保所有的脱扣通过操作者尽可能简单的动作返回到其初始位置。这通常通过复位由脱扣携带的设备来实现。如果只有一个复位装置出现故障,则开关装置的闭合变得不可能。此外,复位预先假定每个脱扣的准确位置。
此外,不同类型的脱扣通常具有不同的机械特性。特别地,复位它们所需的力可能从一种类型到另一种类型的脱扣是变化的。因此,如果操作者致动曲柄以闭合开关装置,则不同的力通过各种脱扣施加在曲柄上。在时间上,这导致复位装置或曲柄的磨损和过早失效,例如后者的弯曲或扭曲。这对于必须提供大量开/关循环而不失败的脱扣特别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比现有技术的开关装置更可靠的开关装置。
为此,提出了一种开关装置,包括:
-外壳,
-开关装置,包括输入连接端子和输出连接端子,并且适于在闭合位置与断开位置之间切换,所述闭合位置允许输入连接端子和输出连接端子之间的电流通过,所述断开位置防止在输入连接端子与输出连接端子之间的电流通过,以及
-用于控制开关装置的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可由操作者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抓握装置,以指令开关装置在断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的运动,当所述抓握装置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开关装置处于断开位置,而当所述抓握装置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开关装置处于闭合位置,
-外壳还界定多个空间,每个空间能够容纳包括在装备位置和脱扣位置之间移动的脱扣装置的脱扣,所述脱扣装置被配置为当脱扣装置从其装备位置移动到其脱扣位置时指示开关装置从其闭合位置到其断开位置的运动。
控制装置还包括单个复位装置,其被配置为当操作者将抓取装置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时,将该脱扣装置或每个脱扣装置从其脱扣位置移动到其装备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有利但不是强制性的特征,开关装置地单独地或以所有技术上可能的组合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
-所述开关装置包括脱扣,所述复位装置被配置为,当所述操作者将所述抓握装置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时,将所述脱扣装置从所述脱扣位置联合地移动到其相应的装备位置。
-所述抓握装置包括可围绕第一轴线相对于所述外壳旋转移动的曲柄,所述复位装置可相对于所述外壳围绕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的第二轴线旋转移动,当抓握装置由操作者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时,所述曲柄抵靠所述复位装置。
-所述曲柄包括手柄、构造成允许所述曲柄围绕所述第一轴线旋转的轴承和将所述手柄连接到所述轴承的至少一个臂,复位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分支和一个第二分支,所述第一分支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抵靠所述臂或所述曲柄的一个臂,并且所述第二端在垂直于所述第二轴线的平面中围绕所述第二轴线,所述第二分支具有与第二端一体的第三端,和抵靠相应脱扣的脱扣装置的第四端。
-开关装置包括第一脱扣和第二脱扣,每个脱扣被容纳在外壳的相应空间中,复位力对每个脱扣定义为复位装置将脱扣装置从其脱扣位置移动到其装备位置而必须施加到该脱扣的力的最小值,第一脱扣的复位力与第二脱扣的复位力不同,每个复位力对应于由所述曲柄的所述或至少一个臂施加在第一分支的支承点上的支承力,所述复位装置构造成使得对应于所述第一脱扣的支承力等于对应于所述第二脱扣的支承力。
-第一脱扣的复位力和第二脱扣的复位力关于第二轴线具有相同的力矩。
-每个第二分支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将第二部分连接到对应的第一分支的第二端,每个第二部分具有围绕对应的第三轴线的圆柱形表面,每个第三轴线平行于第二轴线,圆柱面抵靠着脱扣装置,以将脱扣装置移动到其装备位置,第三轴之间的距离严格大于零。
-所述曲柄包括两个臂,所述复位装置包括两个第一分支和两个第二分支,每个第一分支沿垂直于所述第二轴线的方向延伸,所述复位装置还包括将所述两个第一分支的第一端紧固在一起的杆,该杆在平行于第二轴线的方向上延伸。
-所述曲柄的所述臂或每个臂具有支承面,相应的第一分支的第一端抵靠所述支承面,对于所述支承面的每个点限定在所述相关点与所述第一轴线之间的距离,对于所述支承面的每个点限定支承面在相关点处的切线与所述第一轴线之间的角度,支承面是凹形的并且角度随着距离而增加。
-每个第一分支包括构造成滚动或滑动抵靠曲柄的至少一个臂的辊。
-开关装置是断路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仅通过非限制性示例给出的以下描述并参照附图,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清楚,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开关装置的一个示例的透视图,包括控制装置,抓握装置和复位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处于断开位置,
-图2是图1的开关装置的透视图,控制装置处于闭合位置,
-图3是沿着图1的开关装置的轴线III-III的视图,
-图4是沿着图1的抓握装置的轴线III-III的视图,
-图5是图1的复位装置的透视图
-图6是沿着图1的复位装置的轴线III-III的视图。
在所有附图中示出了轴线III-III,以便更好地解释附图的各个取向,特别是图3、4和6。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示出了开关装置10。
开关装置10是断路器。例如,开关装置10是三相断路器。
在一个变型中,开关装置10是诸如三极开关或四极开关的开关。
开关装置10包括外壳、至少一个开关装置15、至少一个脱扣20和控制装置25。
在一个变型中,开关装置10包括多个开关装置15。特别地,当开关装置10是三相断路器时,开关装置10包括三个开关装置15,每相各一个。
代替这个或除此之外,开关装置10包括多个脱扣20。根据图1的示例,开关装置10包括两个脱扣20。
每个脱扣装置15包括输入连接端子30和输出连接端子35。
开关装置15能够在闭合位置和断开位置之间切换。
当开关装置15处于闭合位置时,开关装置15允许在输入连接端子30和输出连接端子35之间通过电流。
当开关装置15处于断开位置时,开关装置15防止输入连接端子30和输出连接端子35之间的电流通过。
每个开关装置15构造成通过控制装置25在断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
外壳被构造成使开关装置15、脱扣或多个脱扣20和控制装置25与外壳的外部绝缘。
外壳界定了能够容纳开关装置或多个开关装置15、脱扣或多个脱扣20和控制装置25的腔室。特别地,外壳限定了能容纳脱扣20的多个空间。例如,外壳界定两个空间。
根据一个实施例,外壳由一组由单独的部件承载的壁组成。例如,开关装置10包括盖子、至少两个隔板,和至少一个将两个开关装置15彼此隔开并且还包括壁的间隔件,并且外壳至少由壁、两个隔板和盖组成。
在一个变型中,外壳包括一体式壳体和盖子。
根据图1的示例,开关装置10包括第一脱扣和第二脱扣,每个脱扣20被接收在相应的空间中。图1中的第一脱扣由参考编号20A识别,第二脱扣由参考编号20B识别。
每个脱扣20被配置为指示开关装置15从其闭合位置到其断开位置的运动。特别地,每个脱扣20包括脱扣装置40。每个脱扣20构造成使相应的脱扣装置40在装备位置和脱扣位置之间移动。
每个脱扣20可从外壳中移除。具体地,可以独立于控制装置25从外壳中取出每个脱扣20。
特别地,响应于检测到电气故障,每个脱扣20能够将相应的脱扣装置40从其装备位置移动到其脱扣位置。例如,每次脱扣20能够在检测到电气故障时从检测器接收信号。
电气故障例如是短路电流、过载电流或绝缘故障。
在一个变体中,脱扣20是无电压脱扣,其被配置为如果电流的电压低于单个预定阈值,则将脱扣装置40移动到其脱扣位置。
根据另一变型,至少一个脱扣20是电流发射脱扣,其被配置成如果电流的电压高于预定阈值,则将脱扣装置40移动到其脱扣位置。
脱扣装置40相对于控制装置25在其准备位置和其脱扣位置之间是可移动的。
脱扣装置40构造成当脱扣装置40从其装备位置到其脱扣位置时,将开关装置15的运动从其闭合位置指令到其断开位置。
脱扣装置40例如是以沿主方向DP延伸的圆柱体的形式。然后,脱扣装置40具有垂直于主方向DP的端面42。端面42在主方向DP上界定了脱扣装置42。
脱扣装置40例如沿其主方向DP之间在其装备位置与其脱扣位置之间平移移动。
在一个变型中,脱扣装置40在其装备位置和其脱扣位置之间旋转移动。
当脱扣装置40处于其装备位置时,脱扣装置40至少部分地容纳在脱扣20的外壳中。当脱扣装置40处于其装备位置时,脱扣20能够指令开关开关装置15。例如,当脱扣装置40处于其装备位置时,弹簧被压缩在脱扣20内。弹簧能够在其被释放时将脱扣装置40从其装备位置移动到其脱扣位置。
当脱扣装置40处于其脱扣位置时,脱扣装置40至少部分地从脱扣20的外壳中取出。
当脱扣装置40从其装备位置进入其脱扣位置时,脱扣装置40优选地从脱扣20的外壳内部移动到脱扣20的外壳外部。
为每个脱扣20限定了复位力Fr。复位力Fr是必须施加到脱扣20的脱扣装置40以将该脱扣装置40从其脱扣位置移动到其装备位置的力最小值。
第一脱扣20A的复位力Fr与第二脱扣20B的复位力Fr不同。
此外,对于每个脱扣20定义了复位脱扣。复位脱扣是当脱扣装置40处于其装备位置时该脱扣装置40的一点与当脱扣装置40处于脱扣位置时的相同点之间的距离。
为了使开关装置15和控制装置25能够被更好地看到,图2中没有示出脱扣20。
控制装置25构造成在其断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开关装置15。
控制装置25包括握持装置45、至少一个开关50和单个复位装置55。控制系统25优选地对接收脱扣20的每个空间包括开关50。
抓握装置45相对于开关装置15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是可移动的。
抓握装置45可由操作者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指示开关装置15在其断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的移动。
当抓握装置45处于第一位置时,开关装置15处于其闭合位置。
当抓握装置45处于第二位置时,开关装置15处于其断开位置。
在图2中,抓握装置45处于其第一位置。
在图3中,抓握装置45处于其第二位置。
此外,抓握装置45能够抵靠复位装置55,以使复位装置55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移动。
抓握装置45包括也被称为投掷(throw)的曲柄60。
曲柄60围绕第一轴线A1相对于外壳旋转移动。
曲柄60被配置为当抓握装置45从其第一位置移动到其第二位置时抵靠复位装置55。
曲柄60包括手柄65,至少一个轴承70和至少一个臂75。根据图2的示例,曲柄60包括两个臂75。
手柄65构造成使操作者能够在其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手动地移动抓握装置45。
每个轴承70被构造成使得曲柄60和控制装置25的其它元件之间能够进行相应的旋转运动。因此,每个轴承70能够围绕第一轴线A1旋转臂75。
根据图4的示例,曲柄60包括用于每个臂75的轴承70。
例如,每个轴承70能够与沿着第一轴线A1延伸的相应齿轮配合,以使曲柄60围绕第一轴线A1旋转。在一个变型中,每个轴承70能够与两个轴承70共用的单个第一轴配合。
臂或每个臂75将手柄65连接到轴承70。
根据图2的示例,两个臂75制成一体并由单个金属部件制成。
每个臂75垂直于第一轴线A1。
例如,每个臂75为垂直于第一轴线A1的板的形式。在这种情况下,每个臂75具有两个主面80和一个侧面85。
两个主面80沿着第一轴线A1界定对应的臂。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主面80垂直于第一轴线A1。
侧面85互连两个主面80。
侧面85在垂直于第一轴线A1的平面中界定对应的臂75。
侧面85的一部分形成支承面90。
支承面90被配置为当抓握装置45移动到其第二位置时抵靠复位装置55。
根据图4的例子,支承面90是凹的。
对于支承面90的每个点限定第一距离d1和第一轴线。
第一距离d1是相关点与最靠近相关点的第一轴线A1上的点之间的距离。
第一角度是支承面90在相关点处的切线与将相关点连接到第一轴线A1的线之间的角度。每个切线位于垂直于第一轴线A1的平面内。
第一个角度随第一个距离d1而增加。
例如,对于支承面90的两组中的每一组,连接相关两点的线由各自作为支承面90的一部分或不是臂75的一部分的点形成。
例如,支承面90包括两个小平面F1和F2,每个小平面F1、F2是平坦面,并且两个小平面F1、F2在垂直于第一轴线A1的平面中限定第二角度,其面向臂75的外部。例如,第二角度具有在90度(°)和180度之间的值。
换句话说,第二角度是由两个仿射函数定义的第一距离d1的函数,每个仿射函数在第一距离d1的相应范围上定义,两个范围是连续的,并且对应到距第一轴线A1最远的范围内的仿射函数的导向系数严格地大于另一仿射函数的导向系数。
在一个变型中,第二角度是第一距离d1的函数,其二阶导数严格为正。
每个开关50被构造成当相应的脱扣装置40从其装备位置到其脱扣位置时,命令开关装置15从其闭合位置切换到其断开位置。
每个开关50例如是相对于外壳可移动的按钮,并且适于在相应的脱扣装置40到达其脱扣位置时由相应的脱扣装置40致动。
复位装置55被配置为当操作者将抓握装置45从其第一位置移动到其第二位置时,使该或每个脱扣装置40从其脱扣位置移动到其装备位置。
只有一个复位装置55。特别地,如果开关装置10包括多个脱扣20,则复位装置55被配置成将脱扣20的脱扣装置40从它们的脱扣位置联合地移动到它们各自的位置。
复位装置55优选地构造成当操作者将抓握装置45从其第一位置移动到其第二位置时,将所有脱扣装置40同时移动到它们各自的装备位置。
复位装置55是控制装置25的一部分。具体而言,复位装置55不能与控制装置25的其他元件无关地从外壳中提取。
例如,复位装置55不能从外壳移除。
复位装置55相对于外壳围绕第二轴线A2旋转移动。第二轴线A2平行于第一轴线A1。
特别地,复位装置55在图2所示的第三位置与图3所示的第四位置之间旋转移动。
当复位装置55处于第三位置时,复位装置55不与任何脱扣20的脱扣装置40接触。此外,当复位装置55处于第三位置并且抓握装置45处于其第一位置时复位装置55和抓握装置45彼此不接触。
当复位装置55处于第四位置时,复位装置55抵靠所有脱扣装置40,每个脱扣装置40处于装备位置。
复位装置55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分支95和至少一个第二分支100。
根据图5的例子,复位装置55包括两个第一分支95,两个第二分支100和一个杆105。
复位装置55被构造成将抓握装置45从其第一位置到其第二位置的运动传递到所述或至少一个脱扣装置40。例如,复位装置55被配置为响应于当抓取装置45移动时由其施加的支承力FA而施加位移力FD到所述或者至少一个脱扣装置40。每个位移力FD趋向于使相应的脱扣装置40朝向其装备位置移动。
复位装置55是一体的。
每个第一分支95具有第一端E1和第二端E2。
每个第一分支95沿第一方向D1延伸。第一方向D1垂直于第二轴线A2。
当操作者将抓握装置45朝向其第二位置移动时,每个第一端E1适于抵靠在臂75或抓握装置45的一个臂75上。
特别地,当复位装置55包括两个第一分支95并且曲柄60包括两个臂75时,每个第一端E1适于抵靠相应的臂75的支承面90。
每个第一端E1具有一个支承点。支承点是由臂75施加承载力FA的第一端E1的点。
根据图5的示例,每个第一端E1包括一个滚轮110。每个滚轮110被配置成相对于臂75或曲柄60的一个臂75滚动或滑动。
特别地,每个辊110适于相对于相应的臂75的支承面90滚动或滑动。
因此,支承点是辊110上的点。
根据图5的例子,辊110设置在两个第一分支95之间。
在一个变型中,复位装置55不包括辊110。
第二端E2在垂直于第二轴线A2的平面中围绕第二轴线A2。例如,第二端E2限定接收第二轴线的孔115。每个孔115例如是围绕第二轴线A2的圆柱体。
每个第二分支100构造成抵靠相应脱扣20的脱扣装置40。
每个第二分支100沿第二方向D2延伸。第二方向D2垂直于第二轴线A2。
第二方向D2与第一方向D1不同。例如,第二方向D2与第一方向D1形成等于98°至最接近15°的角度。
每个第二方向D2优选地与第一分支95的第一方向D1一致,第一分支95的第三端E1与垂直于第二轴线A2的平面成一体。
每个第二分支100包括第一部分P1和第二部分P2。
第一部分P1具有第三端E3。第一部分P1由第三端E3和第二部分P2在第二方向D2上限定。
第三端E3与第二端E2成一体。因此,第一部分P1连接第一分支95的第二部分P2和第二端E2。
第二部分P2具有第四端E4和圆柱面120。
第二部分P2在第二方向D2上由第四端E4和第一部分P1限定。
第四端E4适于抵靠相应脱扣20的脱扣构件40。
每个第二分支100的圆柱面120是具有围绕第三轴线A3的圆形基部的圆柱体。
每个圆柱面120适于抵靠相应的脱扣装置40的端面42,并且在端面42上施加位移力FD。
对于每个圆柱面120限定半径R。半径R是围绕第三轴线A3的圆柱面120的半径。
同一复位装置55的两个圆柱面120的两个半径R相等。根据变型,两个半径R彼此不同。
每个第三轴线A3平行于第二轴线A2。
在第一分支95的支承点和第二轴线A2之间限定在第一方向D1上测量的第二距离d2。第三距离d3限定在对应的第二分支100在圆柱面120上的施加点与第二轴线A2之间。
复位装置55被构造为使得与第一脱扣20A的复位力Fr相对应的支承力FA等于与第二脱扣20B的复位力Fr相对应的支承力FA。
通过“支承力FA对应于脱扣20的复位力Fr”所指的是,支承力FA的值等于相关脱扣20的复位力,由复位装置55施加在脱扣装置40上的复位力Fr用于该支承力。
例如,两个第一分支95的第二距离d2彼此相等。在这种情况下,两个第二分支100的第三距离d3使得,第二分支100的第三距离d3与相应脱扣20的复位力Fr相对应的支承力FA的乘积对于两个第二分支100是相同的。
然后,复位装置55被配置为使得第一脱扣20A的复位力Fr和第二脱扣20B的复位力Fr相对于第二轴线A2具有相同的力矩。
例如,同一复位装置55的两个第二分支100的第三轴线A3不一致。换句话说,两个第三轴线A3之间的距离D严格地大于0。例如,距离D大于或等于1毫米(mm)。
距离D可以在图6中看到。因此,两个第三距离d3彼此不同。
在一个变型中,两个第三距离彼此相等,但是两个第二距离d2彼此不同。
杆105也称为凸缘,连接同一复位装置55的两个第一分支95的两个第一端E1。杆105适于将两个第一端E1紧固在一起。杆105因此将两对分支紧固在一起,每对分支包括彼此一体的第一分支95和第二分支100。
杆105沿第三方向D3延伸。第三方向D3平行于第二轴线A2。
现在将描述开关装置10的操作。
在初始步骤中,开关装置15处于其闭合位置,并且电流在输入连接端子30和输出连接端子35之间流过开关装置15。
在初始步骤期间,抓握装置45处于其第一位置,在图2中可见。此外,每个脱扣20的脱扣装置40是其装备位置,并且复位装置55处于其第三位置。
在检测步骤期间,通过至少一个脱扣20检测到电气故障。已经检测到电气故障的脱扣或多个脱扣20然后脱扣开关装置15的开关,即已检测到电气故障的每个脱扣20的脱扣装置40从其装备位置转移到其脱扣位置。在这样做时,脱扣装置40致动对应的开关50,这导致控制装置25使开关装置15从其闭合位置移动到其断开位置。然后,电流被开关装置15切断。
在检测步骤中,抓握装置45从其第一位置移动到其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在一个变型中,在检测步骤结束时,抓握装置45处于其第一位置。
然后,在复位步骤中,操作者致动抓握装置45以使电流再次流动。例如,操作人员已经解决了电气故障,现在希望重新建立对设备的电力供应。
为此,操作者手动地使抓握装置45围绕第一轴线A1枢转到其第二位置。
在抓握装置45向其第二位置移动期间,抓握装置到达第五位置。第五位置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
当抓握装置45处于第五位置并且复位装置55处于第三位置时,抓握装置45抵靠复位装置55。更精确地,每个辊110然后与对应臂75的支承面90的第二小面F2接触。
抓握装置45从其第五位置到其第二位置的运动然后使复位装置55绕第二轴线A2从第三位置枢转到第四位置。
然后,辊110依次抵靠第二小面F2滚动,然后抵靠第一小面F1滚动。
然后,支承力FA通过第一端E1所支承的臂75施加在每个第一端E1上。支承力FA倾向于使复位装置55从其第三位置枢转到其第四位置。
复位装置55朝向其第四位置的运动使得至少一个第二分支100的第四端E4抵靠相应的脱扣装置40。更准确地说,第二分支100的圆柱面120抵抗脱扣装置40的端面42。
枢转到其第四位置,复位装置55因此在其所承载的或每个脱扣装置40上施加位移力FD。
然后将抵靠复位装置55的或每个脱扣装置40移动到其装备位置。
如果多个脱扣装置40处于其脱扣位置,则这些脱扣装置40由复位装置55同时返回到它们各自的装备位置。
集成到控制装置25中的单个复位装置55的使用使得可以简化开关装置10的生产。此外,开关装置10比现有技术的开关装置更可靠,所述现有技术的开关装置包括并入每个脱扣中的复位装置,并因此在单个复位装置发生故障后易于使其不能工作。
复位装置55由于其简单性而易于制造和可靠操作。特别地,复位装置55可靠地复位各种脱扣20。事实上,由于复位涉及很少的组件,所以复位装置55的操作对机械游隙相对不敏感。
此外,如果使用不同类型的多个脱扣20,则复位装置55需要相同的承载力FA以使得能够复位每个脱扣20。复位装置55施加在曲柄60的各个臂75上的力因此是相同的,这降低了曲柄60扭转的风险。再次,开关装置10更可靠。
此外,复位装置55不预先假定脱扣装置40具有相同的行程。
支承面90的几何形状使得能够使确定支承力FA始终向复位装置55施加足够的旋转扭矩,同时使由复位装置55施加在曲柄60上的力最小化。特别地,当辊110相对于第二小面F2滚动时,在施加支承力FA的方向和连接支承点与第二轴线A2的线之间存在大的角度,因此扭矩高。
当辊110滚动抵靠第一小面F1时,即在曲柄60到第二位置的运动结束时,作用在曲柄60上的旋转扭矩低。此外,第一小面F1的取向允许抓握装置45的大的移动幅度。
在上文中已经描述了本发明,其中复位装置55包括两对分支,每对分支包括第一分支95和第二分支100。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地理解,对数可以根据所使用的脱扣20的数量而变化。
根据变型,第一分支95的数量与第二分支100的数量不同。例如,复位装置55包括抵靠曲柄60的单个第一分支95和多个第二分支100,每个脱扣20有一个第二分支100。
根据另一变型,复位装置55包括单个第二分支100。

Claims (11)

1.一种开关装置(10),包括:
外壳,
开关装置(15),包括输入连接端子(30)和输出连接端子(35),并且适于在闭合位置与断开位置之间切换,在所述闭合位置中,该开关装置允许输入连接端子(30)和输出连接端子(35)之间的电流通过,在所述断开位置中,该开关装置防止电流在输入连接端子(30)和输出连接端子(35)之间通过,以及
用于控制开关装置(15)的装置(25),控制装置(25)包括能够由操作者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抓握装置(45),用于指令开关装置(15)在所述断开位置和所述闭合位置之间的移动,当所述抓握装置(45)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开关装置(15)处于闭合位置,而当所述抓握装置(45)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开关装置(15)处于断开位置,
外壳还界定多个空间,每个空间能够容纳脱扣(20),该脱扣(20)包括在装备位置与脱扣位置之间移动的脱扣装置(40),所述脱扣装置(40)构造成当脱扣装置(40)从其装备位置进入其脱扣位置时,指令开关装置(15)从其闭合位置到其断开位置的移动,
所述开关装置(10)的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25)还包括单个复位装置(55),所述单个复位装置(55)被配置成,当所述操作者将抓握装置(45)从第一位置到移动第二位置时,将所述脱扣装置(40)或每个脱扣装置(40)从其脱扣位置移动到其装备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装置(10),包括脱扣(20),所述复位装置(55)被配置为,当操作者将抓握装置(45)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时,将所述脱扣(20)的脱扣装置(40)从其脱扣位置联合地移动到其相应的装备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关装置(10),其中所述抓握装置(45)包括能够相对于所述外壳围绕第一轴线(A1)旋转移动的曲柄(60),所述复位装置(55)能够相对于外壳绕与第一轴线(A1)平行的第二轴线(A2)旋转移动,当抓握装置(45)被操作者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时,曲柄(60)抵靠复位装置(5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装置(10),其中所述曲柄包括手柄(65)、构造成允许所述曲柄(60)绕所述第一轴线(A1)旋转的轴承(70)和将所述手柄(65)连接到所述轴承(70)的至少一个臂(75),所述复位装置(55)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分支(95)和一个第二分支(100),所述第一分支(95)具有第一端(E1)和第二端(E2),所述第一端(E1)抵靠所述曲柄(60)的所述臂(75)或多个臂(75)中的一个,并且所述第二端(E2)在垂直于第二轴线(A2)的平面中围绕所述第二轴线(A2),第二分支(100)具有与第二端(E2)成一体的第三端(E3)和抵靠相应脱扣(20)的脱扣装置(40)的第四端(E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装置(10),包括第一脱扣(20A)和第二脱扣(20B),每个脱扣(20)被容纳在所述外壳的相应空间中,复位力对每个脱扣(20)定义为复位装置(55)必须施加到脱扣(20)的脱扣装置(40)以将脱扣装置(40)从其脱扣位置移动到其装备位置的力的最小值,第一脱扣(20A)的复位力与第二脱扣(20B)的复位力不同,每个复位力对应于由所述曲柄(60)的所述或至少一个臂(75)施加在第一分支(95)上的支承点上的支承力,所述复位装置(55)被构造为使得与所述第一脱扣(20A)对应的支承力等于与所述第二脱扣(20B)对应的支承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关装置(10),其中,所述第一脱扣(20A)的复位力和所述第二脱扣(20B)的复位力关于所述第二轴线(A2)具有相同的力矩。
7.根据权利要求6的开关装置(10),其中每个第二分支(100)包括第一部分(P1)和第二部分(P2),第一部分(P1)将第二部分(P2)连接到对应的第一分支(95)的第二端(E2),每个第二部分(P2)具有围绕相应的第三轴线(A3)圆柱形面(120),每个第三轴线(A3)平行于第二轴线(A2),所述圆柱面(120)抵靠所述脱扣装置(40)以将所述脱扣装置(40)移动到其装备位置,所述第三轴线(A3)之间的距离严格大于零。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装置(10),其中所述曲柄(60)包括两个臂,所述复位装置(55)包括两个第一分支(95)和两个第二分支(100),每个第一分支(95)沿垂直于第二轴线(A2)的方向(D1)延伸,复位装置(55)还包括将两个第一分支(95)的第一端(E1)紧固在一起的杆(105),所述杆(105)沿与第二轴线(A2)平行的方向(D3)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4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装置(10),其中所述曲柄(60)的所述或每个臂(75)具有支承面(90),相应的第一分支(95)的所述第一端(E1)抵靠支承面(90),对于所述支承面的每个点限定在所述相关点与所述第一轴线(A1)之间的距离,对于所述支承面的每个点限定支承面在相关点处的切线与所述第一轴线(A1)之间的角度,支承面(90)是凹形的并且角度随着距离而增加。
10.根据权利要求4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装置(10),其中每个第一分支(95)包括辊(110),所述辊被构造成滚动或滑动抵靠所述曲柄(60)的所述或至少一个臂(75)。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装置(10),其中所述开关装置(10)是断路器。
CN201710710321.4A 2016-09-16 2017-08-18 包括复位装置的开关装置 Active CN1078338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1658708A FR3056330B1 (fr) 2016-09-16 2016-09-16 Dispositif de coupure comportant un organe de rearmement
FR1658708 2016-09-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33803A true CN107833803A (zh) 2018-03-23
CN107833803B CN107833803B (zh) 2022-02-08

Family

ID=573966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10321.4A Active CN107833803B (zh) 2016-09-16 2017-08-18 包括复位装置的开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10395864B2 (zh)
EP (1) EP3297016B1 (zh)
CN (1) CN107833803B (zh)
BR (1) BR102017014876B1 (zh)
ES (1) ES2726731T3 (zh)
FR (1) FR3056330B1 (zh)
PL (1) PL3297016T3 (zh)
RU (1) RU2756692C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50101A (zh) * 2019-04-10 2019-06-28 宏秀电气有限公司 户外高压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及户外高压断路器及使用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37978B (zh) * 2021-01-21 2023-05-09 浙江赫斯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过载断电报警功能的高压断路器开关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46558A (en) * 1979-01-22 1981-01-20 Gould Inc. Auxiliary feature modules for circuit breakers
CN1343368A (zh) * 2000-01-11 2002-04-03 通用电气公司 一种断路器附件的间隙控制机构
US20020130743A1 (en) * 2001-03-13 2002-09-19 Castonguay Roger Neil Circuit breaker modular device reset
CN101364506A (zh) * 2007-08-10 2009-02-11 Ls产电株式会社 具有接触机构的模制管壳断路器
CN101640146A (zh) * 2009-08-11 2010-02-03 上海永继电气有限公司 断路器的脱扣机构
CN102760618A (zh) * 2011-04-26 2012-10-31 西门子公司 断路器的脱扣机构及其断路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399019A1 (ru) * 1971-06-07 1973-09-27 ПРИВОД дл ЛИНЕЙНО-КОММУТАЦИОННЫХ АППАРАТОВ
CN1253912C (zh) * 2003-05-29 2006-04-26 刘平 电力开关器
DE102008064568A1 (de) * 2008-12-19 2010-06-24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Einschub für einen Leistungsschalter sowie Verfahren zum Bereitstellen eines Leistungsschalters
RU163118U1 (ru) * 2015-10-08 2016-07-10 Индивидуальный предприниматель Кашичкина Елена Евгеньевна Механизм свободного расцепления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ого выключателя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46558A (en) * 1979-01-22 1981-01-20 Gould Inc. Auxiliary feature modules for circuit breakers
CN1343368A (zh) * 2000-01-11 2002-04-03 通用电气公司 一种断路器附件的间隙控制机构
US20020130743A1 (en) * 2001-03-13 2002-09-19 Castonguay Roger Neil Circuit breaker modular device reset
CN101364506A (zh) * 2007-08-10 2009-02-11 Ls产电株式会社 具有接触机构的模制管壳断路器
CN101640146A (zh) * 2009-08-11 2010-02-03 上海永继电气有限公司 断路器的脱扣机构
CN102760618A (zh) * 2011-04-26 2012-10-31 西门子公司 断路器的脱扣机构及其断路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50101A (zh) * 2019-04-10 2019-06-28 宏秀电气有限公司 户外高压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及户外高压断路器及使用方法
CN109950101B (zh) * 2019-04-10 2024-03-22 宏秀电气有限公司 户外高压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及户外高压断路器及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017130314A (ru) 2019-03-01
FR3056330B1 (fr) 2020-10-16
ES2726731T3 (es) 2019-10-08
FR3056330A1 (fr) 2018-03-23
BR102017014876A2 (pt) 2018-04-03
RU2017130314A3 (zh) 2020-09-29
EP3297016A1 (fr) 2018-03-21
BR102017014876B1 (pt) 2024-03-05
EP3297016B1 (fr) 2019-02-27
CN107833803B (zh) 2022-02-08
RU2756692C2 (ru) 2021-10-04
PL3297016T3 (pl) 2019-11-29
US20180082810A1 (en) 2018-03-22
US10395864B2 (en) 2019-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33803A (zh) 包括复位装置的开关装置
CN104169037B (zh) 用来填充用于电极帽盖的料库的装置
CN105609386B (zh) 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
EP2546849A1 (en) Disconnect switch including fusible switching disconnect modules
EP3460820B1 (en) Rotary switch device
US7498528B2 (en) Conductor connection
CN104319164B (zh) 一种真空负荷开关
US20150055265A1 (en) Defect indicator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in particular surge arrester
EP3098832B1 (en) High speed closing switch
CA2653727C (en) Vacuum recloser
CN205508747U (zh) 多功能终端电器
CN110047712A (zh) 一种智能监测空气开关
US20160104992A1 (en) Electrical contactor
CN103715029B (zh) 电保护设备的操作装置及包括该操作装置的电保护设备
CN109509651A (zh) 开关装置和相关联的开关
JP2018525846A5 (zh)
US8526153B2 (en) Auxiliary tripping unit for a circuit breaker
CN104733253B (zh) 一种具有三色显示的开关断路器
EP1536444B1 (en) On-load disconnector for power lines, particularly for railroad power lines
CN101164132B (zh) 保险装置
CN103262199A (zh) 闭锁装置以及具有该闭锁装置的操作机构
CN104332364A (zh) 一种断路器脱扣机构
US9270069B2 (en) Angled electrical contactor
CN105826136B (zh) 塑壳断路器
CN204464194U (zh) 一种具有三色显示的开关断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