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21139A - 深液培自动增氧系统和深液培系统 - Google Patents

深液培自动增氧系统和深液培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21139A
CN107821139A CN201711050752.9A CN201711050752A CN107821139A CN 107821139 A CN107821139 A CN 107821139A CN 201711050752 A CN201711050752 A CN 201711050752A CN 107821139 A CN107821139 A CN 1078211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ting groove
oxygen
branched pipe
pipe road
supply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5075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卓杰强
刘春宇
冯耀辉
赵慧
杨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unmuyuan Hold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unmuyuan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unmuyuan Holding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unmuyuan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5075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21139A/zh
Publication of CN1078211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211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31/00Soilless cultivation, e.g. hydroponics
    • A01G31/02Special apparatus theref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 Y02P60/21Dinitrogen oxide [N2O], e.g. using aquaponics, hydroponics or efficiency measur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Hydropon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液培自动增氧系统和深液培系统。深液培自动增氧系统包括供气管路、检测装置和控制系统。供气管路包括主供气管路、第一分支管路和第二分支管路。第二分支管路设置在种植槽内,第二分支管路的一侧设有排气孔,使得氧气从排气孔排出后,气流方向与种植槽内的营养液流动方向一致。检测装置位于种植槽内,用于检测种植槽内的氧气含量,并发出相应的检测信号。控制系统,与检测装置和供气管路相连,用于接收检测信号并根据检测信号对供气管路进行流量控制,以调节供氧量。本发明提供的深液培自动增氧系统,能够实现对供氧量的自动调节,还能实现对作物的温和供氧。

Description

深液培自动增氧系统和深液培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栽培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深液培自动增氧系统和包括该深液培自动增氧系统的深液培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无土栽培种植一般采用营养液种植方式,由于很少进行根部增氧,特别是夏季种植叶菜,由于环境温度高,营养液温度随着升高,导致营养液的溶氧量快速降低,使得叶菜根部缺氧而腐烂,对叶菜生产影响非常大。
现有的技术方案一般采用投放增氧剂的方式进行氧气供应,消耗量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液培自动增氧系统。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深液培自动增氧系统的深液培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深液培自动增氧系统,包括:供气管路,所述供气管路包括:主供气管路,与第一分支管路相通,用于将氧气传输至所述第一分支管路;所述第一分支管路,与第二分支管路相通,用于将所述氧气传输至所述第二分支管路;所述第二分支管路,设置在种植槽内,所述第二分支管路的一侧设有排气孔,使得所述氧气从所述排气孔排出后,气流方向与种植槽内的营养液流动方向一致;检测装置,位于所述种植槽内,用于检测所述种植槽内的氧气含量,并发出相应的检测信号;和控制系统,与所述检测装置和所述供气管路相连,用于接收所述检测信号并根据所述检测信号对所述供气管路进行流量控制,以调节供氧量。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深液培自动增氧系统,一方面,检测装置检测种植槽内的氧气含量(溶氧量),并发出相应的检测信号,控制系统接收到该检测信号后,根据该检测信号控制供气管路内氧气的流量大小,调节通过供气管路进入种植槽内的氧气量,实现对供氧量的自动调节,从而实现对供氧量的良好控制,避免气流力度太大,会影响作物生长;另一方面,第二分支管路在种植槽内营养流流动方向的侧壁上设有排气孔,使得排气孔排出的氧气的流动方向与种植槽内营养液的流动方向一致,即排气孔的排气方向与营养液流动方向一致,这样,排气孔排出的氧气可以随着水流流入营养液中,并随着营养液的流动到达作物根部,有利于快速溶氧,使得氧气极易被作物根部吸收,实现了对作物的根部增氧,而且能够减少排气孔排出的气流对种植槽内作物的冲击力,实现更加温和的供氧过程。
另外,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深液培自动增氧系统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控制系统预设有所述种植槽内作物不同生产阶段所需的氧气含量的预设值,并将接收到的所述检测信号对应的氧气含量与所述预设值相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对所述供气管路进行流量控制,以使所述氧气含量与所述预设值相等。
可以预先在控制系统中设定作物不同阶段所需的氧气量(预设值),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自动精确控制供气管路的供氧量,其实现方式是通过检测装置采集的氧气含量数据反馈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将该氧气含量数据与该阶段所需氧气的预设值对比,当该氧气含量数据小于预设值时,控制系统控制供气管路导通或增大供气管路内的气流流量,排气孔排出更多的氧气,使得该阶段的氧气含量与预设值相等或相接近;当该氧气含量数据大于预设值时,控制系统控制供气管路关闭或减小供气管路内的气流流量,排气孔不再排出氧气或排出的氧气量减小,使得该阶段的氧气含量与预设值相等或相接近,从而实现对种植槽内氧气含量的精确控制。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深液培自动增氧系统还包括电磁阀,设置在所述供气管路上,并与所述控制系统相连接,以使所述控制系统通过所述电磁阀对所述供气管路进行流量控制。
主供气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电磁阀实现对主供气管路上氧气流量的控制,进而对进入种植槽内的氧气量进行控制;和/或,第一分支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电磁阀实现对第一分支管路上氧气流量的控制,进而对进入种植槽内的氧气量进行控制;和/或,第二分支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电磁阀实现对第二分支管路上氧气流量的控制,进而对进入种植槽内的氧气量进行控制。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深液培自动增氧系统包括多个所述第二分支管路和多个所述检测装置,多个所述第二分支管路位于所述种植槽的不同区域内,一所述第二分支管路至少与一所述检测装置相对应,所述控制系统能够根据所述检测装置的检测信号控制与所述检测装置相对应的所述第二分支管路的流量。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深液培自动增氧系统还包括多个电磁阀,分别设置在多个所述第二分支管路上,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控制系统相连接,以使所述控制系统能够根据所述电磁阀控制相应的所述第二分支管路的流量。
多个检测装置位于种植槽的不同区域,并与多个第二分支管路所在的位置一一对应,每一第二分支管路上设置一电磁阀。每一检测装置检测其相应区域的氧气含量,并将检测信号发送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通过电磁阀实现与该电磁阀、该检测装置相对应的第二分支管路的开启或关闭或进行流量大小的调节,以调节该第二分支管路所在的区域内的氧气含量,做到种植槽内各区域的需氧量的差异化处理,更好地适应作物的生长,也更好地节省能量。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控制系统预设有所述种植槽内所述不同区域的作物在不同生产阶段所需的氧气含量的预设值,并将接收到的所述检测装置发出的所述检测信号对应的氧气含量和与所述检测装置相对应处的所述预设值相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对与所述检测装置相对应的所述第二分支管路进行流量控制,以使所述氧气含量与所述预设值相等。
可以预先在控制系统中设定作物不同阶段、种植槽内不同区域所需的氧气量(预设值),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自动精确控制供气管路的供氧量,其实现方式是通过一区域的检测装置采集的氧气含量数据反馈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将该氧气含量数据与该区域该阶段所需氧气的预设值对比,当该氧气含量数据小于预设值时,控制系统控制该区域的第二分支管路导通或增大该第二分支管路内的气流流量,排气孔排出更多的氧气,从而使得该区域的实际氧气含量与预设值相等或相接近;当该氧气含量数据大于预设值时,控制系统控制该区域的第二分支管路关闭或减小该第二分支管路内的气流流量,该第二分支管路上的排气孔不再排出氧气或排出的氧气量减小,从而使得该区域的实际氧气含量与预设值相等或相接近。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溶氧浓度传感器。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电磁阀为截止阀或节流阀。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二分支管路的轴线与所述种植槽内营养液的流动方向垂直。
所述供气管路包括位于所述种植槽内的多个第二分支管路,多个第二分支管路平行且等间距设置,每一第二分支管路与种植槽内营养液的流动方向垂直。每一第二分支管路上设有多个排气孔。
优选地,第二分支管路贴合在种植槽的底壁上。
本发明第二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深液培系统,包括:种植槽;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深液培自动增氧系统。
本发明第二个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深液培系统,因包括第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深液培自动增氧系统,因而具有第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深液培自动增氧系统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深液培系统还包括:营养液循环系统,包括供液管路和设置在所述供液管路上的水泵,所述种植槽内的营养液经所述供液管路的进液口流出所述种植槽,并从所述供液管路的出液口流回所述种植槽,以在所述种植槽内形成营养液的循环流动;和/或,所述供液管路的出液口位于所述种植槽内的液面以上。
优选地,营养液循环系统包括水泵、供液管路和水阀(水龙头)组成,水阀设置在供液管路的出液口处,由水泵将种植槽内的营养液抽取到供液管路内,并从水龙头排到种植槽内,实现营养液的循环。
供液管路的一端部形成进液口,与种植槽内的营养液相连通,供液管路的另一端部形成出液口,种植槽内的营养液经过进液口流出种植槽,沿供液管路流动,并经过出液口流回种植槽,从而种植槽内的营养液形成从进液口到出液口方向的循环流动,随着营养液的流动,排气孔排出的氧气溶解在营养液中,并随着营养液的流动到达作物根部,使得氧气极易被作物根部吸收,实现了对作物的根部增氧。
出液口流出的营养液排到种植槽内时,营养液与空气中氧气接触,带着一部分氧气落到种植槽内,进一步增加了种植槽内营养液中的氧气含量。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深液培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第二分支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和图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种植槽,11种植槽底部,12种植槽侧壁,13第一侧壁,14第二侧壁,2水阀,3鼓风机,4主供气管路,5第一分支管路,6第二分支管路,61排气孔,7供液管路,8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附图1和2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深液培自动增氧系统和深液培系统。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深液培自动增氧系统,包括:供气管路、检测装置和控制系统。
供气管路包括主供气管路4、第一分支管路5和第二分支管路6。主供气管路4与第一分支管路5相通,用于将氧气传输至第一分支管路5;第一分支管路5与第二分支管路6相通,用于将氧气传输至第二分支管路6,第二分支管路6设置在种植槽1内,第二分支管路6的一侧设有排气孔61,使得氧气从排气孔61排出后,气流方向与种植槽1内的营养液流动方向一致。
检测装置位于种植槽1内,用于检测种植槽1内的氧气含量,并发出相应的检测信号。
控制系统,与检测装置和供气管路相连,用于接收检测信号并根据检测信号对供气管路进行流量控制,以调节供氧量。
主供气管路的入口处连接有鼓风机3,主供气管路的出口与第一分支管路的入口相连接,第一分支管路的出口与第二分支管路的入口相连接,使得鼓风机产生空气(氧气)依次经过主供气管路、第一分支管路和第二分支管路,经第二分支管路上的排气孔排出至种植槽内。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深液培自动增氧系统,一方面,检测装置检测种植槽1内的氧气含量(溶氧量),并发出相应的检测信号,控制系统接收到该检测信号后,根据该检测信号控制供气管路内氧气(空气)的流量大小,调节通过供气管路进入种植槽1内的氧气量,实现对供氧量的自动调节,从而实现对供氧量的良好控制,避免气流力度太大影响作物生长;另一方面,第二分支管路6在种植槽1内营养流流动方向的侧壁上设有排气孔61,使得排气孔61排出的氧气的流动方向与种植槽1内营养液的流动方向一致,即排气孔61的排气方向与营养液流动方向一致,这样,排气孔61排出的氧气可以随着水流流入营养液中,并随着营养液的流动到达作物根部,有利于快速溶氧,使得氧气极易被作物根部吸收,实现了对作物的根部增氧,而且能够减少排气孔61排出的气流对种植槽1内作物的冲击力,实现更加温和的供氧过程。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控制系统预设有种植槽1内作物不同生产阶段所需的氧气含量的预设值,并将接收到的检测信号对应的氧气含量与预设值相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对供气管路进行流量控制,以使种植槽内的不同阶段的氧气含量与同阶段相应的预设值相等。
可以预先在控制系统中设定作物不同阶段所需的氧气量(预设值),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自动精确控制供气管路的供氧量,其实现方式是通过检测装置采集的氧气含量数据反馈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将该氧气含量数据与该阶段所需氧气的预设值对比,当该氧气含量数据小于预设值时,控制系统控制供气管路导通或增大供气管路内的气流流量,排气孔61排出更多的氧气,使得该阶段的实际氧气含量与预设值相等或相接近;当该氧气含量数据大于预设值时,控制系统控制供气管路关闭或减小供气管路内的气流流量,排气孔61不再排出氧气或排出的氧气量减小,使得该阶段的实际氧气含量与预设值相等或相接近,从而实现对种植槽1内氧气含量的精确控制。
优选地,深液培自动增氧系统还包括电磁阀,设置在供气管路上,并与控制系统相连接,以使控制系统通过电磁阀对供气管路进行流量控制。
主供气管路4上设置有电磁阀,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电磁阀实现对主供气管路4上氧气流量的控制,进而对进入种植槽1内的氧气量进行控制;和/或,第一分支管路5上设置有电磁阀,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电磁阀实现对第一分支管路5上氧气流量的控制,进而对进入种植槽1内的氧气量进行控制;和/或,第二分支管路6上设置有电磁阀,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电磁阀实现对第二分支管路6上氧气流量的控制,进而对进入种植槽1内的氧气量进行控制。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深液培自动增氧系统包括多个第二分支管路6和多个检测装置,多个第二分支管路6位于种植槽1的不同区域内,一第二分支管路6至少与一检测装置相对应,控制系统能够根据检测装置的检测信号控制与检测装置相对应的第二分支管路6的流量。
优选地,深液培自动增氧系统还包括多个电磁阀,分别设置在多个第二分支管路6上,电磁阀与控制系统相连接,以使控制系统能够根据电磁阀控制相应的第二分支管路6的流量。
多个检测装置位于种植槽1的不同区域,并与多个第二分支管路6所在的位置一一对应,每一第二分支管路6上设置一个或多个电磁阀。每一检测装置检测其相应区域的氧气含量,并将检测信号发送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通过电磁阀实现与该电磁阀、该检测装置相对应的第二分支管路6的开启或关闭或进行流量大小的调节,以调节该第二分支管路6所在的区域内的氧气含量,做到种植槽1内各区域的需氧量的差异化处理,更好地适应作物的生长,也更好地节省能量。
当然,第二分支管路和电磁阀的数量可以相等并一一对应,也是一对多或多对一。同样的,第二分支管路和检测装置的数量可以相等并一一对应,也可以是一对多或多对一。
多个第二分支管路中可以每一第二分支管路对应检测装置、每一第二分支管路上设有电磁阀;多个第二分支管路中可以只有部分第二分支管路对应检测装置、该部分第二分支管路上设有电磁阀。
优选地,控制系统预设有种植槽1内不同区域的作物在不同生产阶段所需的氧气含量的预设值,并将接收到的检测装置发出的检测信号对应的氧气含量和与检测装置相对应处的预设值相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对与检测装置相对应的第二分支管路6进行流量控制,以使该区域该阶段的实际氧气含量与预设值相等。
可以预先在控制系统中设定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种植槽1内不同区域所需的氧气量(预设值),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自动精确控制供气管路的供氧量,其实现方式是通过一区域的检测装置采集的氧气含量数据反馈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将该氧气含量数据与该区域该阶段所需氧气的预设值对比,当该氧气含量数据小于预设值时,控制系统控制该区域的第二分支管路6导通或增大该第二分支管路6内的气流流量,排气孔61排出更多的氧气,从而使得该区域的实际氧气含量与预设值相等或相接近;当该氧气含量数据大于预设值时,控制系统控制该区域的第二分支管路6关闭或减小该第二分支管路6内的气流流量,该第二分支管路6上的排气孔61不再排出氧气或排出的氧气量减小,从而使得该区域的实际氧气含量与预设值相等或相接近。
优选地,检测装置包括溶氧浓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营养液中氧气的含量或浓度。
当然,本申请中的营养液也可以换成水。
优选地,电磁阀为截止阀或节流阀。
控制系统还可以与鼓风机3相连接,用于根据检测信号控制鼓风机3的通断电。当检测装置检测到种植槽1内的氧气含量不足时,控制系统控制鼓风机3通电开启,排气孔61排出氧气;当检测装置检测到种植槽1内的氧气含量超标时,控制系统控制鼓风机3断电关闭,排气孔61不再排出氧气。从而实现对种植槽1内氧气含量的精确控制。
优选地,第二分支管路6的轴线与种植槽1内营养液的流动方向垂直。
供气管路包括位于种植槽1内的多个第二分支管路6,多个第二分支管路6平行且等间距设置,每一第二分支管路6与种植槽1内营养液的流动方向垂直。每一第二分支管路6上设有多个排气孔61。
优选地,第二分支管路6贴合在种植槽1的底壁上。
如图1所示,一第一分支管路5上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二分支管路6。优选地第一分支管路位于种植槽内,且第一分支管路的轴向方向与种植槽内营养液的循环流动方向平行。
优选地,第一分支管路5和第二分支管路6能够拆卸地连接。
可以根据不同的作物或作物所处的生长阶段,灵活的更换第二分支管路6,进行作物根部供氧量的调节。具体地,可以通过调节第二分支管路6在种植槽1内的布局范围和长度,甚至对第二分支管路6的直径进行调整,非常灵活方便,而且可以重复使用,成本较低。
至于第一分支管路5和第二分支管路6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两者可以为螺纹连接或通过管接头连接或卡接等。
优选地,主供气管路4连接在鼓风机3和第一分支管路5之间,且一主供气管路4上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一分支管路5。
优选地,主供气管路4位于种植槽1外,多个种植槽1共用一个鼓风机3和一个主供气管路4,鼓风机靠近供液管路的出液口设置,并位于多个种植槽中间,一个主供气管路4上连接至少一个第一分支管路5。主供气管路4的一端与鼓风机3相连接,主供气管路4的另一端与第一分支管路5相连接。鼓风机排出的空气依次经过主供气管路4、第一分支管路5和第二分支管路6进入种植槽内。
优选地,第一分支管路5和主供气管路4能够拆卸地连接,方便对第一分支管路5进行更换,至于主供气管路4和第一分支管路5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两者可以为螺纹连接或通过管接头连接或卡接等。
主供气管路4、第一分支管路5和第二分支管路6的直径依次减小。如图1中,主供气管路的直径65mm、第一分支管路的直径为32mm、第二分支管路的直径为20mm。
本发明第二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深液培系统,包括:种植槽1;和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深液培自动增氧系统。
本发明第二个方面的实施例的深液培系统,因包括第一个方面的实施例的深液培自动增氧系统,因而具有第一个方面的实施例的深液培自动增氧系统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优选地,深液培系统还包括:营养液循环系统,包括供液管路7和设置在供液管路7上的水泵8,种植槽1内的营养液经供液管路7的进液口流出种植槽1,并从供液管路7的出液口流回种植槽1,以在种植槽1内形成营养液的循环流动。
优选地,营养液循环系统包括水泵8、供液管路7和水阀(水龙头)组成,水阀设置在供液管路7的出液口处,由水泵8将种植槽1内的营养液抽取到供液管路7内,并从水龙头排到种植槽1内,实现营养液的循环。
供液管路7的一端部形成进液口,与种植槽1内的营养液相连通,供液管路7的另一端部形成出液口,种植槽1内的营养液经过进液口流出种植槽1,沿供液管路7流动,并经过出液口流回种植槽1,从而种植槽1内的营养液形成从进液口到出液口方向的循环流动,随着营养液的流动,排气孔61排出的氧气溶解在营养液中,并随着营养液的流动到达作物根部,使得氧气极易被作物根部吸收,实现了对作物的根部增氧。
优选地,供液管路7的出液口位于种植槽1内的液面以上。
出液口流出的营养液排到种植槽1内时,营养液与空气中氧气接触,带着一部分氧气落到种植槽1内,进一步增加了种植槽1内营养液中的氧气含量。
种植槽1内的营养液经过进液口流出种植槽1,沿供液管路7流动,图1中示意了左右两个种植槽1,最左边的箭头方向和最右边的箭头方向示意供液管路内营养液的流动方向,且营养液经过出液口流回种植槽1,从而种植槽1内的营养液形成从进液口到出液口方向的循环流动(图1中种植槽内的箭头方向示意营养液在种植槽内的循环流动方向),随着种植槽内营养液的流动,排气孔61排出的氧气溶解在营养液中,并随着营养液的流动到达作物根部,使得氧气极易被作物根部吸收,实现了对作物的根部增氧。而且采用鼓风机3和供气管路的增氧方式,适用范围广,因为直接利用空气增氧,可以循环使用,成本低廉,而且鼓气操作简单,可以根据作物的需求不断调节供氧量。
优选地,第二分支管路位于供液管路7的进液口和出液口之间,即排气孔61位于进液口和出液口之间,使得排气孔61排出的空气能够更多的随种植槽1内营养液的循环流动而流动。
优选地,供液管路7的进液口靠近种植槽1的第一侧壁13设置,供液管路7的出液口靠近种植槽1上与第一侧壁13相对的第二侧壁14设置,优选地,第一侧壁13到第二侧壁14的方向为种植槽1的长度方向,将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设置在种植槽1长度方向的两端,能够增强种植槽1内营养液流动的强度。
优选地,自供液管路7流出的营养液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沿自上而下的方向(图1中垂直于纸面的方向为上下方向,11为种植槽底部,12为种植槽侧壁)流入种植槽1内,营养液在种植槽内的流动方向如图1中种植槽内的箭头所示。
优选地,如图2所示,供气管路上设有多个排气孔61,营养液循环系统包括多个出液口,多个出液口沿种植槽的宽度方向设置(宽度方向为图1中的左右方向)。
如图1所示,种植槽由砖砌成,水泵将营养液抽取到供液管路内,营养液从水龙头中排到种植槽内,从水龙头出来的营养液与空气中氧气接触,带着一部分氧气落到种植槽内,增加了种植槽内的氧气量;第二分支管路在营养液的方向上的侧壁开孔,鼓风机将带氧气的空气抽取到第二分支管路内,并从排气孔排出,随着营养液的流动方向,氧气溶解在营养液中并传到种植槽内的作物根部,使得氧气极易被叶菜根部吸收。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深液培自动增氧系统,主要应用于地面深液培的作物种植,特别是对于叶菜作物特别适合,鼓风机将带氧气的空气抽取到供气管路内,并从第二分支管路排出,随着种植槽内营养液的循环流动,氧气溶解在营养液中并传到种植槽内的作物根部,氧气极易被叶菜根部吸收,相较于使用增氧剂成本低,同时氧气能充分被作物根部吸收,提高营养液中的溶氧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深液培自动增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供气管路,所述供气管路包括:主供气管路,与第一分支管路相通,用于将氧气传输至所述第一分支管路;所述第一分支管路,与第二分支管路相通,用于将所述氧气传输至所述第二分支管路;所述第二分支管路,设置在种植槽内,所述第二分支管路的一侧设有排气孔,使得所述氧气从所述排气孔排出后,气流方向与所述种植槽内的营养液流动方向一致;
检测装置,位于所述种植槽内,用于检测所述种植槽内的氧气含量,并发出相应的检测信号;和
控制系统,与所述检测装置和所述供气管路相连,用于接收所述检测信号并根据所述检测信号对所述供气管路进行流量控制,以调节供氧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液培自动增氧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系统预设有所述种植槽内作物不同生产阶段所需的氧气含量的预设值,并将接收到的所述检测信号对应的氧气含量与所述预设值相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对所述供气管路进行流量控制,以使氧气含量与所述预设值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液培自动增氧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深液培自动增氧系统还包括电磁阀,设置在所述供气管路上,并与所述控制系统相连接,以使所述控制系统通过所述电磁阀对所述供气管路进行流量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液培自动增氧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深液培自动增氧系统包括多个所述第二分支管路和多个所述检测装置,多个所述第二分支管路位于所述种植槽的不同区域内,一所述第二分支管路至少与一所述检测装置相对应,所述控制系统能够根据所述检测装置的检测信号控制与所述检测装置相对应的所述第二分支管路的流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深液培自动增氧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系统预设有所述种植槽内所述不同区域的作物在不同生产阶段所需的氧气含量的预设值,并将接收到的所述检测装置发出的所述检测信号对应的氧气含量和与所述检测装置相对应处的所述预设值相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对与所述检测装置相对应的所述第二分支管路进行流量控制,以使氧气含量与所述预设值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深液培自动增氧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深液培自动增氧系统还包括多个电磁阀,分别设置在多个所述第二分支管路上,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控制系统相连接,以使所述控制系统能够根据所述电磁阀控制相应的所述第二分支管路的流量。
7.根据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深液培自动增氧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磁阀为截止阀或节流阀。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深液培自动增氧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分支管路的轴线与所述种植槽内营养液的流动方向垂直。
9.一种深液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种植槽;和
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深液培自动增氧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深液培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深液培系统还包括:营养液循环系统,包括供液管路和设置在所述供液管路上的水泵,所述种植槽内的营养液经所述供液管路的进液口流出所述种植槽,并从所述供液管路的出液口流回所述种植槽,以在所述种植槽内形成营养液的循环流动;和/或,
所述供液管路的出液口位于所述种植槽内的液面以上。
CN201711050752.9A 2017-10-31 2017-10-31 深液培自动增氧系统和深液培系统 Pending CN1078211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50752.9A CN107821139A (zh) 2017-10-31 2017-10-31 深液培自动增氧系统和深液培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50752.9A CN107821139A (zh) 2017-10-31 2017-10-31 深液培自动增氧系统和深液培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21139A true CN107821139A (zh) 2018-03-23

Family

ID=61651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50752.9A Pending CN107821139A (zh) 2017-10-31 2017-10-31 深液培自动增氧系统和深液培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2113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06449A (zh) * 2018-09-26 2018-12-18 鲜语智慧(广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多层移动种植系统
CN109644855A (zh) * 2018-11-19 2019-04-19 宋佳璇 一种种植装置、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258A (zh) * 1988-09-24 1990-04-18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置床及育苗装置
US20060240544A1 (en) * 2005-04-20 2006-10-26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 Bioreactor for growing fungus, plant cell, tissue, organ, hairy roots and plantlet
JP2006320282A (ja) * 2005-05-20 2006-11-30 Tokushima Ken 培養液循環供給装置及び培養液循環供給用殺菌装置並びに培養液循環供給方法
CN101300958A (zh) * 2007-05-11 2008-11-12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一种间歇浸没式植物培养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1803560A (zh) * 2010-05-05 2010-08-18 广州市卓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栽培蔬菜的水耕系统与应用
CN201837884U (zh) * 2010-10-09 2011-05-18 宁波金太阳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高效温室农业生产自动控制系统
CN201928764U (zh) * 2010-12-31 2011-08-17 北京京鹏环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营养液循环利用装置
CN204762648U (zh) * 2015-06-18 2015-11-18 爱盛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生长环境可控制的无土栽培装置
CN205161426U (zh) * 2015-11-18 2016-04-20 郑州麦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家庭用蔬菜种植机
CN105830905A (zh) * 2016-03-25 2016-08-10 京东方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水培架和植物生长环境保障系统
CN105940842A (zh) * 2016-05-09 2016-09-21 中原工学院 蔬菜大棚土壤湿度监测与沼气池增温水肥一体化智能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258A (zh) * 1988-09-24 1990-04-18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置床及育苗装置
US20060240544A1 (en) * 2005-04-20 2006-10-26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 Bioreactor for growing fungus, plant cell, tissue, organ, hairy roots and plantlet
JP2006320282A (ja) * 2005-05-20 2006-11-30 Tokushima Ken 培養液循環供給装置及び培養液循環供給用殺菌装置並びに培養液循環供給方法
CN101300958A (zh) * 2007-05-11 2008-11-12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一种间歇浸没式植物培养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1803560A (zh) * 2010-05-05 2010-08-18 广州市卓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栽培蔬菜的水耕系统与应用
CN201837884U (zh) * 2010-10-09 2011-05-18 宁波金太阳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高效温室农业生产自动控制系统
CN201928764U (zh) * 2010-12-31 2011-08-17 北京京鹏环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营养液循环利用装置
CN204762648U (zh) * 2015-06-18 2015-11-18 爱盛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生长环境可控制的无土栽培装置
CN205161426U (zh) * 2015-11-18 2016-04-20 郑州麦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家庭用蔬菜种植机
CN105830905A (zh) * 2016-03-25 2016-08-10 京东方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水培架和植物生长环境保障系统
CN105940842A (zh) * 2016-05-09 2016-09-21 中原工学院 蔬菜大棚土壤湿度监测与沼气池增温水肥一体化智能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06449A (zh) * 2018-09-26 2018-12-18 鲜语智慧(广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多层移动种植系统
CN109644855A (zh) * 2018-11-19 2019-04-19 宋佳璇 一种种植装置、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23283B (zh) 魚菜共生系統與使用該系統的水產類飼育方法及植物栽培方法
CN102910747B (zh) 一种池塘底部曝气增氧系统
US10588276B2 (en) Hydroponic nutrient aeration and flow control device and system
KR101588815B1 (ko) 농작물의 양액공급시스템
CN103314696B (zh) 一种水肥气高效耦合灌溉供水系统及灌溉方法
CN105474852B (zh) 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育苗池水循环施肥装置
CN107821139A (zh) 深液培自动增氧系统和深液培系统
CN103583350A (zh) 室内全天候全自动无土栽培培养箱
KR20140133628A (ko) 친환경 고밀도 양식 및 양액 재배 시스템
US10329165B2 (en) Conditioning of aquarium water
KR20190128401A (ko) 인삼 수경 재배 장치
JPH08173139A (ja) 微細藻類の大量培養システム
CN109937867A (zh) 一种规模化无土栽培营养液管理系统
CN111066439B (zh) 一种水肥气热一体化灌溉系统
CN209065915U (zh) 一种多级放大的硝化菌全自动在线扩培装置
EP2655268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upplying gas to a liquid within a receptacle and use of such an apparatus
US20190077722A1 (en) System for enhancing plant growth
CN205567080U (zh) 水肥一体化施肥机
CA3052926C (en) Hydroponic nutrient aeration and flow control device and system
KR20150069327A (ko) 벤츄리관 양액 공급 시스템
KR101132312B1 (ko) 미생물 배양 자동 관비기
CN107197766A (zh) 水耕植栽营养液配比侦测调节装置
KR20170047599A (ko) 수직 방향으로 배치되는 인공 조명 광원 장치와 식물 재배판을 구비한 벽면 설치형 식물 재배 장치
JP2000342090A (ja) 養液供給方法と養液供給装置
CN219155852U (zh) 一种水产传输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