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18390A - 一种考核要求生成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考核要求生成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18390A
CN107818390A CN201610819377.9A CN201610819377A CN107818390A CN 107818390 A CN107818390 A CN 107818390A CN 201610819377 A CN201610819377 A CN 201610819377A CN 107818390 A CN107818390 A CN 1078183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amination
item
examination item
assessment
check requiremen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1937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翔
于光利
张国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under International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under International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under International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under International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81937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18390A/zh
Publication of CN1078183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183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8Performance of employee with respect to a job function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Marketing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考核要求生成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用户的操作生成考核要求,针对所述考核要求中的每个第一考核项,判断保存的目标考核要求中是否存在与该第一考核项的标识信息相同及考核时间匹配的第二考核项,如果存在,根据第一考核项的考核工作量及第二考核项的考核工作量,生成目标考核工作量,对目标考核要求中该标识信息的考核项对应的考核工作量进行更新;如果不存在,将所述第一考核项的信息添加到所述目标考核要求中。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用户的操作生成考核要求与保存的目标考核要求进行匹配,对被考核人需要完成的考核工作量进行更新,避免了被考核人面临不同的上级同时期的同一工作,重复工作,重复劳动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考核要求生成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软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考核要求生成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受到了高度的关注和广泛的应用。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不仅可以加强领导对下属的监督管理力度,还可以提高被考核人工作的积极性,激励士气,提高效率。
然而,现有的绩效考核系统针对每个考核人,生成该考核人针对每个被考核人的考核要求,从而指导被考核人开展工作。然而在生成考核要求时,是针对每个考核人生成的,也就是说针对同一被考核人,如果其对应的考核人比较多,则分别针对不同的考核人,生成该考核人对该被考核人的考核要求。但因为被考核人的多个考核要求分别是针对不同的考核人的,而不同的考核人对被考核的考核要求可能相同,因此被考核人在完成每个考核人的考核要求时,可能会重复工作,影响被考核人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考核要求生成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被考核人在完成每个考核人的考核要求时,可能会重复工作,影响被考核人的工作效率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考核要求生成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每条考核要求,并针对每个被考核人识别针对该被考核人的至少两条考核要求,所述考核要求中包括至少一条考核项的信息,所述考核项的信息中 包括:考核项的标识信息、考核项的考核工作量、考核时间的信息;
针对每条考核要求中的每个第一考核项,判断保存的目标考核要求中是否存在与该第一考核项的标识信息相同的第二考核项,如果存在,判断该第二考核项的考核时间与所述第一考核项的考核时间是否匹配,如果匹配,根据所述第一考核项的考核工作量及所述第二考核项的考核工作量,生成目标考核工作量,对目标考核要求中该标识信息的考核项对应的考核工作量进行更新;当目标考核要求中不存在该标识信息的第二考核项时,或第二考核项的考核时间与所述第一考核项的考核时间不匹配时,将所述第一考核项的信息添加到所述目标考核要求中。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考核项的考核工作量及所述第二考核项的考核工作量,生成目标考核工作量包括:
识别所述第一考核项的考核工作量及所述第二考核项的考核工作量中的较大值,将所述较大值对应的考核工作量作为目标考核工作量。
进一步地,所述考核项的信息中还包括:考核字段的信息;
所述对目标考核要求中该标识信息的考核项对应的考核工作量进行更新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考核项中包含的每个考核字段与所述第二考核项中包含的每个考核字段是否完全一致;
如果不完全一致,将所述第一考核项中包含的每个考核字段与第二考核项中包含的每个考核字段合并并去重,将去重后的目标考核字段作为该标识信息的考核项对应的考核字段。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该目标考核要求中该标识信息的考核项对应的考核时间与所述第一考核要求中该考核项对应的考核时间是否匹配包括:
判断第二考核项的考核时间与所述第一考核项的考核时间是否存在重叠;
如果是,判断重叠的时长是否大于预设的时长阈值,如果是,则该第二考核项的考核时间与所述第一考核项的考核时间匹配,否则,不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考核项的信息中还包括:考核字段的信息;
生成所述考核要求的过程包括:
接收考核要求生成请求,根据所述考核要求生成请求,显示待选择的考核项的信息;
当接收到的生成完成请求时,根据用户针对每个考核项选择的考核工作量、考核时间及考核字段,生成所述考核要求。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考核要求生成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每条考核要求,并针对每个被考核人识别针对该被考核人的至少两条考核要求,所述考核要求中包括至少一条考核项的信息,所述考核项的信息中包括:考核项的标识信息、考核项的考核工作量、考核时间的信息;
生成模块,用于针对每条考核要求中的每个第一考核项,判断保存的目标考核要求中是否存在与该第一考核项的标识信息相同的第二考核项,如果存在,判断该第二考核项的考核时间与所述第一考核项的考核时间是否匹配,如果匹配,根据所述第一考核项的考核工作量及所述第二考核项的考核工作量,生成目标考核工作量,对目标考核要求中该标识信息的考核项对应的考核工作量进行更新;当目标考核要求中不存在该标识信息的第二考核项时,或第二考核项的考核时间与所述第一考核项的考核时间不匹配时,将所述第一考核项的信息添加到所述目标考核要求中。
进一步地,所述生成模块,具体用于识别所述第一考核项的考核工作量及所述第二考核项的考核工作量中的较大值,将所述较大值对应的考核工作量作为目标考核工作量。
进一步地,所述生成模块,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一考核项中包含的每个考核字段与所述第二考核项中包含的每个考核字段是否完全一致;如果不完全一致,将所述第一考核项中包含的每个考核字段与第二考核项中包含的每个考核字段合并并去重,将去重后的目标考核字段作为该标识信息的考核项对应的考 核字段。
进一步地,所述生成模块,具体用于判断第二考核项的考核时间与所述第一考核项的考核时间是否存在重叠;如果是,判断重叠的时长是否大于预设的时长阈值,如果是,则该第二考核项的考核时间与所述第一考核项的考核时间匹配,否则,不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接收考核要求生成请求,根据所述考核要求生成请求,显示待选择的考核项的信息;当接收到的生成完成请求时,根据用户针对每个考核项选择的考核工作量、考核时间及考核字段,生成所述考核要求。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考核要求生成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用户的操作生成考核要求,所述考核要求中包括考核条目的信息,所述考核条目中包括至少一条考核项及该考核项对应的考核工作量、考核时间的信息,所述考核项的信息中包括:考核项的标识信息;针对所述考核要求中的每个第一考核项,判断保存的目标考核要求中是否存在与该第一考核项的标识信息相同的第二考核项,如果存在,判断该第二考核项的考核时间与所述第一考核项的考核时间是否匹配,如果匹配,根据所述第一考核项的考核工作量及所述第二考核项的考核工作量,生成目标考核工作量,对目标考核要求中该标识信息的考核项对应的考核工作量进行更新;当目标考核要求中不存在该标识信息的第二考核项时,或第二考核项的考核时间与所述第一考核项的考核时间不匹配时,将所述第一考核项的信息添加到所述目标考核要求中。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生成的考核要求中的每个考核项,当该考核项与保存的目标考核要求的对应标识信息的考核项的考核时间匹配时,生成目标考核要求中对应该考核项的目标考核工作量,避免了被考核人面对不同的上级同一时期的考核要求,重复工作,重复劳动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考核要求生成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考核要求的生成过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考核字段获取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考核要求配置界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考核要求生成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份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考核要求配置方法流程示意图,该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S101:获取每条考核要求,并针对每个被考核人识别针对该被考核人的至少两条考核要求,所述考核要求中包括至少一条考核项的信息,所述考核项的信息中包括:考核项的标识信息、考核项的考核工作量、考核时间的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考核要求生成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PC、平板电脑、手机等设备。
具体的,若针对被考核人只存在一条考核要求,那么所述被考核人一定不会出现重复工作、重复劳动的情况。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每条考核要求,并针对每个被考核人识别针对该被考核人的至少两条的考核要求。具体的 在考核要求中可以携带被考核人的标识信息,以标识该考核要求针对的被考核人。
所述考核要求中包括至少一条考核项的信息,所述考核项的信息中包括:考核项的标识信息、考核项的考核工作量、考核时间的信息。具体的可以配置每个考核要求包含的考核项的信息所在的字段,并配置每个字段具体对应的时考核时间、还是考核工作量,因此在识别时,根据预先的配置,将获取的相应字段的信息作为考核项的标识信息、考核项的考核工作量、考核时间的信息。例如获取的考核项的信息为:2016年9月5日至2016年9月15日,工作时长不得少于60小时,工作时长对应的编号为0005,那么,考核项为工作时长、考核项的标识信息为0005、考核项的考核工作量为60小时、考核时间为2016年9月5日至2016年9月15日。
S102:针对每条考核要求中的每个第一考核项,判断保存的目标考核要求中是否存在与该第一考核项的标识信息相同的第二考核项,如果存在,进行S103,否则,进行S105。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目标考核要求为保存在电子设备中,需要被考核人最终完成的考核要求,电子设备可以根据获取到的针对该被考核人的考核要求,对该目标考核要求不断的进行更新,从而生成需要被考核人最终完成的考核要求。
具体的,该电子设备针对每条考核要求中的每个第一考核项,需要判断对该目标考核要求如何更新。通过判断保存的目标考核要求中是否存在与该第一考核项的标识信息相同的第二考核项,可以判断针对该被考核人是否存在考核项相同的考核要求。例如:第一考核项为工作时长对应的标识信息为0005,第二考核项为工作时长对应的标识信息为0005,第一考核项与第二考核项的标识信息同为0005,标识信息相同。
S103:判断该第二考核项的考核时间与所述第一考核项的考核时间是否匹配,如果匹配,进行S104,否则,进行S105。
通过判断该第二考核项的考核时间与所述第一考核项的考核时间是否匹配,可以确定采用怎样的方式对目标考核要求中的考核项进行更新。
具体的,判断第二考核项的考核时间与所述第一考核项的考核时间是否匹配时,可以是判断第一考核项的考核时间与第二考核项的考核时间是否完全相同,或者,也可以是判断第一考核项和第二考核项的考核时间是否存在重叠,例如判断所述第二考核项的考核时间与所述第一考核项的考核时间的结束时间是否一致等等,例如:所述第二考核项的考核时间为2016年9月3日至2016年9月10日,所述第一考核项的考核时间为2016年9月6日至2016年9月10日,所述第二考核项的考核时间的结束时间与所述第一考核项的考核时间的结束时间同为2016年9月10日,则确定第一考核项和第二考核项的考核时间匹配。
S104:根据所述第一考核项的考核工作量及所述第二考核项的考核工作量,生成目标考核工作量,对目标考核要求中该标识信息的考核项对应的考核工作量进行更新。
具体的,可以根据所述第一考核项的考核工作量及所述第二考核项的考核工作量的均值,生成目标考核工作量,也可以赋予所述第一考核项的考核工作量一定的权值如0.4,赋予所述第二考核项的考核工作量一定的权值如0.6,根据所述第一考核项的考核工作量与权值相乘的积与所述第二考核项的考核工作量与权值相乘的积的和,来生成目标考核工作量。生成目标考核工作量后,将目标考核要求中该标识信息的考核项对应的考核工作量,更新为该生成的目标考核工作量。
S105:将所述第一考核项的信息添加到所述目标考核要求中。
当目标考核要求中不存在与考核要求中第一考核项标识信息相同的第二考核项时,或第二考核项的考核时间与所述第一考核项的考核时间不匹配时,则说明保存的目标考核要求中不存在与所述第一考核项的标识信息相同、或考核时间匹配的考核项,将所述第一考核项的信息添加到所述目标考核要求中。
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用户的操作生成考核要求中的每个考核项与保存的目标考核要求的每个考核项的标识信息及考核时间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成功的考核项对应的考核要求中的考核工作量与保存的目标考核要求中保存的考核工作量,生成目标考核工作量,并对目标考核要求中考核项对应的考核工作量进行更新,避免了被考核人面对不同上级同一时期的考核要求,将同一种工作重复工作、重复劳动的问题。
实施例2:
为了保证被考核人能够完成各个考核人要求的考核工作量,使确定的目标考核工作量更加的合理,不影响被考核人的工作积极性,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考核项的考核工作量及所述第二考核项的考核工作量,生成目标考核工作量包括:
识别所述第一考核项的考核工作量及所述第二考核项的考核工作量中的较大值,将所述较大值对应的考核工作量作为目标考核工作量。
具体的,当确定了第一考核项和第二考核项的标识信息相同,并且考核时间相匹配时,比较第一考核项与第二考核项的考核工作量,将较大值的考核工作量作为目标考核工作量。当第一考核项与第二考核项的考核工作量相等时,当前保存的目标考核要求中第二考核项的考核工作量,即为目标考核工作量。例如:第一考核项为人员采集信息,该第一考核项的考核工作量为100条,当前保存的第二考核项也为人员采集信息,该第二考核项的考核工作量为120条,120条大于100条,则人员信息采集这个考核项的目标考核工作量为120条。
实施例3:
为了保证被考核人对考核人要求的考核项更准确的完成,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考核项的信息中还包括:考核字段的信息;
所述对目标考核要求中该标识信息的考核项对应的考核工作量进行更新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考核项中包含的每个考核字段与所述第二考核项中包含的 每个考核字段是否完全一致;
如果不完全一致,将所述第一考核项中包含的每个考核字段与第二考核项中包含的每个考核字段合并并去重,将去重后的目标考核字段作为该标识信息的考核项对应的考核字段。
在日常的考核中,不同的考核体系的考核人可能对考核项的具体的要求不同,即考核项对应的考核字段不同。例如:县级考核要求中某条考核项为人员采集信息,并要求采集人员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的信息,乡镇考核要求中某条考核项也是人员采集信息,并要求采集姓名、性别、身份证号、住址、电话号码的信息。因此考核要求中的保存的每个考核项中包含其考核字段的信息。
例如:此时目标考核要求中第二考核项包含的考核字段为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第一考核要求中第一考核项包含的考核字段为姓名、性别、身份证号、住址、电话号码,判断第一考核项和第二考核项中包含的考核字段不完全一致,将第一考核要求中第一考核项包含的考核字段与目标考核要求中第二考核项包含的考核字段合并得到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姓名、性别、身份证号、住址、电话号码,去除重复字段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得到姓名、性别、身份证号、住址、电话号码,作为目标考核字段,并将目标考核要求该标识信息的考核项的考核字段更新为目标考核字段,从而保证被考核人,准确、完整的完成被考核人要求的考核任务。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该考核要求的生成过程示意图,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201:获取每条考核要求,并针对每个被考核人识别针对该被考核人的至少两条考核要求,所述考核要求中包括至少一条考核项的信息,所述考核项的信息中包括:考核项的标识信息、考核项的考核工作量、考核时间的信息。
S202:针对每条考核要求中的每个第一考核项,判断保存的目标考核要求中是否存在与该第一考核项的标识信息相同的第二考核项,如果存在,进行S203,否则,进行S207。
S203:判断该第二考核项的考核时间与所述第一考核项的考核时间是否匹配,如果匹配,进行S204,否则,进行S207。
S204:根据所述第一考核项的考核工作量及所述第二考核项的考核工作量,生成目标考核工作量,对目标考核要求中该标识信息的考核项对应的考核工作量进行更新。
S205:判断所述第一考核项中包含的每个考核字段与所述第二考核项中包含的每个考核字段是否完全一致。
S206:如果不完全一致,将所述第一考核项中包含的每个考核字段与第二考核项中包含的每个考核字段合并并去重,将去重后的目标考核字段作为该标识信息的考核项对应的考核字段。
S207:将所述第一考核项的信息添加到所述目标考核要求中。
实施例4:
在判断第一考核项和第二考核项的考核时间是否匹配时,可以判断是判断第一考核项和第二考核项的考核时间是否重叠,为了防止将不同考核时期的考核项进行合并,保证被考核人准确及时的完成考核要求,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判断该目标考核要求中该标识信息的考核项对应的考核时间与所述第一考核要求中该考核项对应的考核时间是否匹配包括:
判断第二考核项的考核时间与所述第一考核项的考核时间是否存在重叠;
如果是,判断重叠的时长是否大于预设的时长阈值,如果是,则该第二考核项的考核时间与所述第一考核项的考核时间匹配,否则,不匹配。
具体的,对于标识信息相同的第一考核项与第二考核项判断两者对应的考核时间是否存在重叠,如果存在重叠,则判断重叠时长是否大于预设的时长阈值,针对不同的考核项的情况,可以设定不同的时长阈值,例如:人口信息采集的时长阈值可以设定为3天、工作时长的时长阈值可以为7天。如果重叠的时长大于预设的时长阈值,则标识信息相同的第一考核项与第二考核项匹配, 否则不匹配。
实施例5: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考核项的信息中还包括:考核字段的信息;
生成所述考核要求的过程包括:
接收考核要求生成请求,根据所述考核要求生成请求,显示待选择的考核项的信息;
当接收到的生成完成请求时,根据用户针对每个考核项选择的考核工作量、考核时间及考核字段,生成所述考核要求。
具体的,面对不同考核系统用户生成考核要求时,不同考核系统的用户所需的考核字段可能不同,对此我们可以对不同的考核系统进行对接,通过数据库分析引擎对不同业务系统的数据库中内部视图字段的识别,获取所需的考核字段。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数据库分析引擎对不同业务系统的数据库中内部视图字段的识别,获取所需的考核字段是现有技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在进行赘述。
为了保证考核要求生成方法准确的运行,还需要用户事先对考核字段、考核项、考核条目等信息进行配置操作。在用户进行配置之前还需要获取不同考核体系所涉及的考核字段的信息,如图3所示,通过数据库分析引擎对警综系统、两实系统、旅馆系统、网吧系统、社区系统、执法系统、警用地理信息系统(Polic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PGIS)系统、刑专系统等,涉及考核要求生成的系统的数据库中内部视图字段的识别,获取所需的考核字段,方便用户对考核要求配置时对考核字段的选取。
如图4所示,用户通过界面选择用于考核的考核字段,也可以为考核字段赋予一定的计算规则,如:去重、求和、数量等,例如:对考核字段身份证号赋予去重计算规则用于去除采集到重复的身份证号、对考核字段身份证号赋予数量计算规则用于用于统计采集到的身份证证号的数量。用户对考核项配置库中的考核项进行配置,选取考核项对应的考核字段,因为不同考核体系涉及的 考核项可能不同,但是考核项的内容存在着交叉重合,还可以运用事先定义的合并规则,对存在考核内容重合的考核项进行归并等处理,避免被考核人重复工作,例如人员采集数量和人口采集质量涉及的考核项都为姓名、身份证号、性别,那么需要被考核人只需要完成考核项人员采集数量或者人员采集质量即可。考核条目对应着我们具体的考核要求,通过从考核项配置库中选取考核项并可赋予考核项一定的计算规则形成考核条目,如考核项对应要求完成的数量范围等。考核体系对应着完整的考核要求,通过选取具体的考核条目来体现用户的具体考核要求。针对不同的用户可以形成不同的考核体系,如针对市级用户可以形成市级日常考核要求体系,所述比较规则可用于下个考核时期自动生成考核工作量的要求,如采集数量同比增加5%,本月采集数量为100,下月自动采集数量105条。
实施例6: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考核要求配置装置结构示意图,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51,用于获取每条考核要求,并针对每个被考核人识别针对该被考核人的至少两条考核要求,所述考核要求中包括至少一条考核项的信息,所述考核项的信息中包括:考核项的标识信息、考核项的考核工作量、考核时间的信息。
生成模块52,用于针对每条考核要求中的每个第一考核项,判断保存的目标考核要求中是否存在与该第一考核项的标识信息相同的第二考核项,如果存在,判断该第二考核项的考核时间与所述第一考核项的考核时间是否匹配,如果匹配,根据所述第一考核项的考核工作量及所述第二考核项的考核工作量,生成目标考核工作量,对目标考核要求中该标识信息的考核项对应的考核工作量进行更新;当目标考核要求中不存在该标识信息的第二考核项时,或第二考核项的考核时间与所述第一考核项的考核时间不匹配时,将所述第一考核项的信息添加到所述目标考核要求中。
所述生成模块52,具体用于识别所述第一考核项的考核工作量及所述第二考核项的考核工作量中的较大值,将所述较大值对应的考核工作量作为目标考核工作量。
所述生成模块52,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一考核项中包含的每个考核字段与所述第二考核项中包含的每个考核字段是否完全一致;如果不完全一致,将所述第一考核项中包含的每个考核字段与第二考核项中包含的每个考核字段合并并去重,将去重后的目标考核字段作为该标识信息的考核项对应的考核字段。
所述生成模块52,具体用于判断第二考核项的考核时间与所述第一考核项的考核时间是否存在重叠;如果是,判断重叠的时长是否大于预设的时长阈值,如果是,则该第二考核项的考核时间与所述第一考核项的考核时间匹配,否则,不匹配。
所述装置还包括:
配置模块53,用于接收考核要求生成请求,根据所述考核要求生成请求,显示待选择的考核项的信息;当接收到的生成完成请求时,根据用户针对每个考核项选择的考核工作量、考核时间及考核字段,生成所述考核要求。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考核要求配置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用户的操作生成考核要求,所述考核要求中包括考核条目的信息,所述考核条目中包括至少一条考核项及该考核项对应的考核工作量、考核时间的信息,所述考核项的信息中包括:考核项的标识信息;针对所述考核要求中的每个第一考核项,判断保存的目标考核要求中是否存在与该第一考核项的标识信息相同的第二考核项,如果存在,判断该第二考核项的考核时间与所述第一考核项的考核时间是否匹配,如果匹配,根据所述第一考核项的考核工作量及所述第二考核项的考核工作量,生成目标考核工作量,对目标考核要求中该标识信息的考核项对应的考核工作量进行更新;当目标考核要求中不存在该标识信息的第二考核项时,或第二考核项的考核时间与所述第一考核项的考核时间不匹配时,将所述第一考核项的信息添加到所述目标考核要求中。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 用户的操作生成考核要求中的每个考核项与保存的目标考核要求的每个考核项的标识信息及考核时间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成功的考核项对应的考核要求中的考核工作量与保存的目标考核要求中保存的考核工作量,生成目标考核工作量,并对目标考核要求中考核项对应的考核工作量进行更新,避免了被考核人面临不同的上级同时期的多种考核要求,重复工作,重复劳动问题。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考核要求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获取每条考核要求,并针对每个被考核人识别针对该被考核人的至少两条考核要求,所述考核要求中包括至少一条考核项的信息,所述考核项的信息中包括:考核项的标识信息、考核项的考核工作量、考核时间的信息;
针对每条考核要求中的每个第一考核项,判断保存的目标考核要求中是否存在与该第一考核项的标识信息相同的第二考核项,如果存在,判断该第二考核项的考核时间与所述第一考核项的考核时间是否匹配,如果匹配,根据所述第一考核项的考核工作量及所述第二考核项的考核工作量,生成目标考核工作量,对目标考核要求中该标识信息的考核项对应的考核工作量进行更新;当目标考核要求中不存在该标识信息的第二考核项时,或第二考核项的考核时间与所述第一考核项的考核时间不匹配时,将所述第一考核项的信息添加到所述目标考核要求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考核项的考核工作量及所述第二考核项的考核工作量,生成目标考核工作量包括:
识别所述第一考核项的考核工作量及所述第二考核项的考核工作量中的较大值,将所述较大值对应的考核工作量作为目标考核工作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考核项的信息中还包括:考核字段的信息;
所述对目标考核要求中该标识信息的考核项对应的考核工作量进行更新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考核项中包含的每个考核字段与所述第二考核项中包含的每个考核字段是否完全一致;
如果不完全一致,将所述第一考核项中包含的每个考核字段与第二考核项中包含的每个考核字段合并并去重,将去重后的目标考核字段作为该标识信息的考核项对应的考核字段。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该目标考核要求中该标识信息的考核项对应的考核时间与所述第一考核要求中该考核项对应的考核时间是否匹配包括:
判断第二考核项的考核时间与所述第一考核项的考核时间是否存在重叠;
如果是,判断重叠的时长是否大于预设的时长阈值,如果是,则该第二考核项的考核时间与所述第一考核项的考核时间匹配,否则,不匹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考核项的信息中还包括:考核字段的信息;
生成所述考核要求的过程包括:
接收考核要求生成请求,根据所述考核要求生成请求,显示待选择的考核项的信息;
当接收到的生成完成请求时,根据用户针对每个考核项选择的考核工作量、考核时间及考核字段,生成所述考核要求。
6.一种考核要求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每条考核要求,并针对每个被考核人识别针对该被考核人的至少两条考核要求,所述考核要求中包括至少一条考核项的信息,所述考核项的信息中包括:考核项的标识信息、考核项的考核工作量、考核时间的信息;
生成模块,用于针对每条考核要求中的每个第一考核项,判断保存的目标考核要求中是否存在与该第一考核项的标识信息相同的第二考核项,如果存在,判断该第二考核项的考核时间与所述第一考核项的考核时间是否匹配,如果匹配,根据所述第一考核项的考核工作量及所述第二考核项的考核工作量,生成目标考核工作量,对目标考核要求中该标识信息的考核项对应的考核工作量进行更新;当目标考核要求中不存在该标识信息的第二考核项时,或第二考核项的考核时间与所述第一考核项的考核时间不匹配时,将所述第一考核项的信息添加到所述目标考核要求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模块,具体用于识别所述第一考核项的考核工作量及所述第二考核项的考核工作量中的较大值,将所述较大值对应的考核工作量作为目标考核工作量。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模块,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一考核项中包含的每个考核字段与所述第二考核项中包含的每个考核字段是否完全一致;如果不完全一致,将所述第一考核项中包含的每个考核字段与第二考核项中包含的每个考核字段合并并去重,将去重后的目标考核字段作为该标识信息的考核项对应的考核字段。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模块,具体用于判断第二考核项的考核时间与所述第一考核项的考核时间是否存在重叠;如果是,判断重叠的时长是否大于预设的时长阈值,如果是,则该第二考核项的考核时间与所述第一考核项的考核时间匹配,否则,不匹配。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接收考核要求生成请求,根据所述考核要求生成请求,显示待选择的考核项的信息;当接收到的生成完成请求时,根据用户针对每个考核项选择的考核工作量、考核时间及考核字段,生成所述考核要求。
CN201610819377.9A 2016-09-12 2016-09-12 一种考核要求生成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78183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19377.9A CN107818390A (zh) 2016-09-12 2016-09-12 一种考核要求生成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19377.9A CN107818390A (zh) 2016-09-12 2016-09-12 一种考核要求生成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18390A true CN107818390A (zh) 2018-03-20

Family

ID=61600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19377.9A Pending CN107818390A (zh) 2016-09-12 2016-09-12 一种考核要求生成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1839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60646A (zh) * 2018-07-11 2018-12-07 武汉中原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电网采集终端监测方法和系统
CN111062573A (zh) * 2019-11-19 2020-04-24 平安金融管理学院(中国·深圳) 员工绩效数据确定方法、装置、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13933B1 (en) * 2002-11-07 2006-09-26 Ameriprise Financial,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ed generation of a requested report in a computer system
US20120059827A1 (en) * 2010-09-02 2012-03-08 Brian Brittain Enterprise Data Duplication Identification
CN102541918A (zh) * 2010-12-30 2012-07-0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重复信息识别方法和设备
CN102905002A (zh) * 2012-10-31 2013-01-3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合并联系人条目的方法和系统
CN102999577A (zh) * 2012-11-13 2013-03-27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信息合成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5162935A (zh) * 2015-07-02 2015-12-16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信息添加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13933B1 (en) * 2002-11-07 2006-09-26 Ameriprise Financial,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ed generation of a requested report in a computer system
US20120059827A1 (en) * 2010-09-02 2012-03-08 Brian Brittain Enterprise Data Duplication Identification
CN102541918A (zh) * 2010-12-30 2012-07-0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重复信息识别方法和设备
CN102905002A (zh) * 2012-10-31 2013-01-3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合并联系人条目的方法和系统
CN102999577A (zh) * 2012-11-13 2013-03-27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信息合成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5162935A (zh) * 2015-07-02 2015-12-16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信息添加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士伟: "平煤股份五矿绩效考核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中州煤炭》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60646A (zh) * 2018-07-11 2018-12-07 武汉中原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电网采集终端监测方法和系统
CN108960646B (zh) * 2018-07-11 2021-06-08 武汉中原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电网采集终端监测方法和系统
CN111062573A (zh) * 2019-11-19 2020-04-24 平安金融管理学院(中国·深圳) 员工绩效数据确定方法、装置、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55499B (zh) 投诉、投诉案件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992167B (zh) 银行客户业务意图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1614690B (zh) 一种异常行为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9345417B (zh) 基于身份认证的业务人员的在线考核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5446741B (zh) 一种基于api比对的移动应用程序辨识方法
CN109255747A (zh) 一种信息申报的智能审核方法
CN108846292A (zh) 脱敏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818390A (zh) 一种考核要求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3342939B (zh) 数据质量监控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CN110322126A (zh) 一种项目调度方法、设备、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310023A (zh) 一种项目调度方法、设备、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334921A (zh) 一种项目调度方法、设备、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871213B (zh) 一种交易行为评价方法、装置、服务器以及存储介质
CN112000862B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532773A (zh) 恶意访问行为识别方法、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3065943A (zh) 反欺诈黑产实体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8399387A (zh) 用于识别目标群体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813966A (zh) 数据审核方法及装置
CN116797345A (zh) 任务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912510B (zh) 一种线上调研样本质量评估系统
CN105844540A (zh) 工单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898167A (zh) 失信号码的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8055661B (zh) 基于通信网络的电话号码黑名单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11883240A (zh) 一种用于医学检验的方法学评估系统
CN111967996A (zh) 企业资本构成的鉴别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