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17639A - 一种聚焦平面可扫描的液晶透镜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聚焦平面可扫描的液晶透镜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17639A
CN107817639A CN201711006635.2A CN201711006635A CN107817639A CN 107817639 A CN107817639 A CN 107817639A CN 201711006635 A CN201711006635 A CN 201711006635A CN 107817639 A CN107817639 A CN 1078176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driving electrodes
layer
crystal lens
k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0663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永爱
郭太良
周雄图
叶芸
林志贤
林朝福
张桑玲
林坚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1100663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17639A/zh
Publication of CN1078176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176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29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position or the direction of light beams, i.e. deflec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27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lenticular array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29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position or the direction of light beams, i.e. deflection
    • G02F1/294Variable focal length devic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焦平面可扫描的液晶透镜及其制作方法,该透镜其包括第一控制层、第二控制层、液晶层和一控制模块;所述液晶层设置在第一控制层、第二控制层之间;控制模块分别连接第一控制层、第二控制层;所述第一控制层包括一第一透明基板、一第一驱动电极、一第一绝缘层、一第二驱动电极、一第一取向层、一第一高阻抗层;所述第二控制层包括一第二透明基板、一第三公共电极、一第二高阻抗层和一第二取向层。该液晶透镜制作工艺简单,不仅能实现液晶透镜焦距可调,还能实现液晶透镜聚焦平面等间距无缝隙的扫描切换,达到动态液晶透镜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聚焦平面可扫描的液晶透镜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透镜,特别涉及一种聚焦平面可扫描的液晶透镜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二维(Two-dimension, 2D)影像信息可给人们带来画面清晰和色彩丰富的2D视觉效应,但是人们生存的真实世界是三维(There-dimension, 3D)的,二维影像由于无法提供真实世界的深度信息或视差图像信息而不能满足人类社会需求。重现真实的三维立体世界是人类梦想,也是从事科技研究人员苦苦追求的目标。3D影像能重现深度信息或视差图像信息,符合人类观察客观世界的视觉习惯。随着3D图像信息获取与显示技术不断发展,人们对深度图像信息或真实世界的重现,注定要求3D影像信息取代2D影像信息来还原或重现现实世界。人们在传感器或显示屏前面安置光学分光器件,无需助视设备就能重现3D影像信息,可广泛应用于娱乐、医疗、军事、教育和商业等领域。近年来,随着光学分光器件和影像处理技术的发展,人们利用柱透镜光栅或微透镜阵列获取不同3D深度信息或显示视差图像,因结构简单和重现性能提升受到广泛的重视。而液晶透镜阵列可实现2D/3D的切换,兼容液晶显示器工艺,在显微镜和立体显示技术领域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如图1所示为现有的液晶透镜结构示意图。该结构包括第一控制层10、第二控制20、用于将液晶层40封闭在第一取向层103和第二取向层203之间的隔离柱30和控制模块50。通过控制模块50在公共电极203和驱动电极103直接施加不同电压,控制液晶分子40偏转形成焦距可调的液晶透镜。该液晶透镜结构简单,在外加电压下能实现焦距可调,同时通过移动驱动电极位置能实现聚焦平面移动;但是,液晶透镜驱动电极内部电场分布不均匀,器件驱动电压高;同时,现有液晶透镜的驱动电极之间因存在间隙,聚焦平面移动时存在间隙。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聚焦平面可扫描切换的液晶透镜及其制作方法,该液晶透镜制作工艺简单,不仅能实现液晶透镜焦距可调,还能实现液晶透镜聚焦平面等间距无缝隙的扫描切换,达到动态液晶透镜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聚焦平面可扫描的液晶透镜,其包括第一控制层、第二控制层、液晶层和一控制模块;所述液晶层设置在第一控制层、第二控制层之间;控制模块分别连接第一控制层、第二控制层;所述第一控制层包括一第一透明基板、一第一驱动电极、一第一绝缘层、一第二驱动电极、一第一取向层、一第一高阻抗层;所述第二控制层包括一第二透明基板、一第三公共电极、一第二高阻抗层和一第二取向层。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电极交错平行等间距排列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下表面;所述第一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极下表面;所述第二驱动电极交错平行等间距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下表面,且所述第二驱动电极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极平行排列;所述第二驱动电极的中心点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极的间隙中心点重合,所述第二驱动电极的宽度等于相邻两个第一驱动电极的间隙宽度,相邻两个所述第二驱动电极的间隙宽度等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极的宽度;所述第一高阻抗层设置于第二驱动电极下表面;所述第一取向层设置于第一高阻抗层下表面。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公共电极为面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二透明基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二高阻抗层设置于第三公共电极上表面;所述第二取向层设置于第二高阻抗层上表面。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取向层的取向方向和所述第一驱动电极方向或所述第二驱动电极方向平行;所述第二取向层的取向方向与所述第一取向层的方向反平行。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控制若干个第一驱动电极和所述第三公共电极,在所述若干个第一驱动电极和所述第三公共电极之间施加电压形成液晶透镜;所述控制模块通过依次移动一个驱动电极的宽度,将施加电压位置移至相邻的驱动电极上形成液晶透镜,实现液晶透镜聚焦平面等间距无缝隙扫描切换。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控制若干个第二驱动电极和所述第三公共电极,在所述若干个第二驱动电极和所述第三公共电极之间施加电压形成液晶透镜;所述控制模块通过依次移动一个驱动电极的宽度,将施加电压位置移至相邻的驱动电极上形成液晶透镜,实现液晶透镜聚焦平面等间距无缝隙扫描切换。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控制若干个第一驱动电极和所述第三公共电极或控制第二驱动电极和所述第三公共电极;在若干个第一驱动电极和所述第三公共电极之间或第二驱动电极和所述第三公共电极之间施加电压形成液晶透镜;所述控制模块通过依次移动一个第一驱动电极或第二驱动电极的宽度,将施加电压位置移至相邻的驱动电极上形成液晶透镜,实现液晶透镜聚焦平面等间距无缝隙扫描切换。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一封胶框,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和所述第二透明基板之间,用于将所述液晶层封闭在所述第一取向层和第二取向层之间。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一衬底料,设置于所述第一取向层和第二取向层之间,用于确保所述第一取向层和第二取向层的间距为预定间距。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的聚焦平面可扫描的液晶透镜的制作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第一控制层制作,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1:提供一透明导电玻璃,对该玻璃进行划片,清洗,烘干,采用光刻技术制作第一驱动电极;
S12:在洁净的第一驱动电极表面采用磁控溅射、热蒸发或电子束蒸发技术沉积一层厚度为30-240纳米透明绝缘层;
S13:在透明绝缘层表面,采用磁控溅射、热蒸发或电子束蒸发技术沉积一层厚度为50-300纳米透明导电薄膜,利用光刻技术制作第二驱动电极;
S14:在洁净的第二驱动电极表面,采用磁控溅射或热蒸发技术沉积一层厚度为1-50纳米的高阻抗层;
S15:在洁净的高阻抗层表面采用旋涂、印刷或喷墨打印技术制作一层透明材料,经高温焙烧后形成取向层薄膜,将取向层薄膜沿着第一驱动电极或第二驱动电极方向摩擦取向,形成第一取向层;
S2:第二控制层制作,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1:提供一透明导电玻璃,对该玻璃进行划片,清洗,烘干,采用光刻技术制作第三公共电极;
S22:在洁净的第三公共电极表面,采用磁控溅射或热蒸发技术沉积一层厚度为1-50纳米的高阻抗层;
S23:在洁净的高阻抗层表面采用旋涂、印刷或喷墨打印技术制作一层透明材料,经高温焙烧后形成取向层薄膜,将取向层薄膜沿着第一取向层反方向摩擦取向,形成第二取向层;
S3:液晶透镜制作,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31:在洁净的第二控制层表面采用喷粉设备制作厚度为4-100微米,密度为50-200/mm2的透明隔离子,所述隔离子为圆形或方形;
S32:在洁净的第一控制层四周采用印刷或喷墨打印技术涂覆封框胶;所述封框胶的厚度大于隔离子的厚度;
S33:将第一控制层和第二控制层按取向层反向对准,经200◦C后封框胶融化形成封胶框;
S34:利用灌晶设备将液晶分子沿着封离口灌入液晶盒,用UV胶封离灌晶口,形成液晶透镜。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一种聚焦平面可扫描切换的液晶透镜及其制作方法,该液晶透镜制作工艺简单,不仅能实现液晶透镜焦距可调,还能实现液晶透镜聚焦平面等间距无缝隙的扫描切换,达到动态液晶透镜效果。
附图说明
图1 现有液晶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2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聚焦平面可扫描的液晶透镜结构示意图。
图3 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聚焦平面可扫描液晶透镜第一控制层的制作方法具体步骤示意图。
图4 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聚焦平面可扫描液晶透镜第二控制层的制作方法具体步骤示意图。
图5 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实现聚焦平面可扫描的液晶透镜控制示意图。
图6 聚焦平面可扫描的液晶透镜测试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和相关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图中,为了清楚,放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但作为示意图不应该被认为严格反映了几何尺寸的比例关系。在此,参考图是本发明的理想化实施例的示意图,本发明所示的实施例不应该被认为仅限于图中所示的区域的特定形状,而是包括所得到的形状,比如制造引起的偏差。在本实施例中均以矩形表示,图中的表示是示意性的,但这不应该被认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焦平面可扫描的液晶透镜,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控制层、一第二控制层、一液晶层和一控制模块;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层包括一第一透明基板、一第一驱动电极、一第一绝缘层、一第二驱动电极、一第一取向层、一第一高阻抗层;所述第二控制层包括一第二透明基板、一第三公共电极、一第二高阻抗层和一第二取向层。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聚焦平面可扫描的液晶透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包括一第一控制层11、一第二控制层22、一液晶层33和一控制模块55;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层11包括一第一透明基板111、一第一驱动电极112、一第一绝缘层113、一第二驱动电极114、一第一取向层115、一第一高阻抗层116;所述第二控制层22包括一第二透明基板221、一第三公共电极222、一第二高阻抗层223和一第二取向层224。
所述第一驱动电极112交错平行等间距排列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111下表面;所述第一绝缘层113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极112下表面;所述第二驱动电极114交错平行等间距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113下表面,且所述第二驱动电极114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极112平行排列;所述第二驱动电极114的中心点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极112的间隙中心点重合,所述第二驱动电极114的宽度等于相邻两个第一驱动电极112的间隙宽度,相邻两个所述第二驱动电极114的间隙宽度等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极112的宽度。所述第一高阻抗层115设置于第二驱动电极表面114;所述第一取向层116设置于第一高阻抗层115表面。
所述第三公共电极222为面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二透明基板22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高阻抗层223设置于第三公共电极221上表面;所述第二取向层224设置于第二高阻抗层223上表面。
所述第一取向层115的取向方向和所述第一驱动电极112方向或所述第二驱动电极114方向平行;所述第二取向层224的取向方向与所述第一取向层116的方向反平行。
还包括一封胶框44,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111和所述第二透明基板221之间,用于将所述液晶层44封闭在所述第一取向层116和第二取向层之间224。
还包括一衬底料(图中未标出),设置于所述第一取向层116和第二取向层224之间,用于确保所述第一取向层116和第二取向层224的间距为预定间距。
所述控制模块55控制若干个第一驱动电极112和所述第三公共电极222,在所述若干个第一驱动电极112和所述第三公共电极222之间施加电压形成液晶透镜;所述控制模块55通过依次移动一个驱动电极的宽度,将施加电压位置移至相邻的驱动电极上形成液晶透镜,实现液晶透镜聚焦平面等间距无缝隙扫描切换。所述控制模块55也可控制若干个第二驱动电极114和所述第三公共电极222,在所述若干个第二驱动电极114和所述第三公共电极222之间施加电压形成液晶透镜;所述控制模块通过依次移动一个驱动电极的宽度,将施加电压位置移至相邻的驱动电极上形成液晶透镜,实现液晶透镜聚焦平面等间距无缝隙扫描切换。所述控制模块55控制若干个第一驱动电极112/第二驱动电极114和所述第三公共电极222,在所述若干个第一驱动电极112/第二驱动电极114和所述第三公共电极222之间施加电压形成液晶透镜;所述控制模块通过依次移动一个驱动电极的宽度,将施加电压位置移至相邻的驱动电极上形成液晶透镜,实现液晶透镜聚焦平面等间距无缝隙扫描切换。
请参考图2,并结合图3和图4,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聚焦平面可扫描液晶透镜的制作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S1:第一控制层制作,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1:提供一透明基板。选用带有ITO透明导电层的第一透明基板111,对该玻璃进行划片,清洗,烘干,采用光刻技术制作第一驱动电极;具体工艺如下:利用旋涂工艺将RZJ-304光刻胶转移至带有ITO薄膜的玻璃基片表面, 110℃保温25min;在光强为4 .4mW/cm2光刻机上曝光11秒,浓度为3%的RZX-3038溶液显影;固化后,体积比为50 : ( 3-9 ) : 50的盐酸、硝酸与水的混合溶液加热至50-60℃喷淋刻蚀;丙酮溶液去除光刻胶,形成第一驱动电极112。
S12:在(洁净的)第一驱动电极112表面采用磁控溅射、热蒸发或电子束蒸发技术沉积一层厚度为30-240纳米透明绝缘层113,譬如可为氧化硅(SiOx)或是氮化硅(SiNx),此处不一一例举。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磁控溅射制作厚度为60纳米的SiO2绝缘层113。具体工艺条件如下:采用纯度为99.95%的Si靶,基板与Si靶距离5厘米,真空度2.0×10-3Pa,氧气/氩气体流量比50SCCM/150SCCM,溅射功率为1000W。
S13:在透明绝缘层113表面,采用磁控溅射、热蒸发或电子束蒸发技术沉积一层厚度为50-300纳米透明导电薄膜,譬如可为铟锡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ITO)、铟锌氧化物(Indium Zinc Oxide,IZO)或掺铝氧化锌(AZO),此处不一一例举,再利用光刻技术制作第二驱动电极114。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磁控溅射和光刻技术制作厚度为180纳米第二驱动电极,具体工艺条件如下:采用纯度为99.95%的AZO靶,基板与AZO靶距离5厘米,真空度2.0×10-3Pa,氩气体流量10SCCM,溅射功率1000W。利用旋涂工艺将RZJ-304光刻胶转移至带有AZO薄膜玻璃基片表面,110℃保温25min;在光强为4 .4mW/cm2光刻机上曝光11秒,3%RZX-3038溶液显影,固化后用体积比为HCl : H2O=1 : 200喷淋刻蚀,丙酮去除光刻胶形成第二驱动电极114。
S14:在洁净的第第二驱动电极114表面,采用磁控溅射或热蒸发技术沉积一层厚度为1-100纳米的高阻抗层115,比如AZO,IGZO,Nb2OX, 此处不一一例举。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磁控溅射制作厚度为30纳米Nb2O5,具体工艺条件如下:采用纯度为99.99%的Nb2O5靶,基板与Nb2O5靶相距5厘米,真空度2.0×10-4Pa,氩气体流量10SCCM,溅射功率60W。
S15:在洁净的第高阻抗层115表面采用旋涂、印刷或喷墨打印技术制作一层透明材料,譬如聚酰亚胺(polyimide,PI),此处不一一例举;经高温焙烧后形成取向层薄膜,将取向层薄膜沿着第一驱动电极或第二驱动电极方向摩擦取向,形成第一取向层116。
S2:第二控制层22制作,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1:提供一透明基板。选用带有ITO透明导电层的第二透明基板111,对该玻璃进行划片,清洗,烘干,采用光刻技术制作第三公共电极222;
S22:在洁净的第第三公共电极222表面,采用磁控溅射或热蒸发技术沉积一层厚度为1-50纳米的高阻抗层223,比如AZO,IGZO,Nb2OX, 此处不一一例举。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磁控溅射制作厚度为30纳米Nb2O5,具体工艺条件如S14。
S23:在洁净的高阻抗层223表面采用旋涂、印刷或喷墨打印技术制作一层透明材料,譬如聚酰亚胺(polyimide,PI),此处不一一例举;经高温焙烧后形成取向层薄膜,将取向层薄膜沿着第一取向层116反方向摩擦取向,形成第二取向层224。
S3:液晶透镜制作,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31:在洁净的第二控制层22表面采用喷粉设备制作厚度为4-100微米,密度为50-200/mm2的透明隔离子,所述隔离子为圆形或方形。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直径为45微米的圆形隔离子,以密度120/mm2均匀喷入第二控制层22的第二取向层224的表面,形成隔离柱(图中未标注),保证第一取向层116和第二取向层224的间距为预定间距。
S32:在洁净的第一控制层11四周采用印刷或喷墨打印技术涂覆封框胶;所述封框胶的厚度大于隔离子的厚度;
S33:将第一控制层11和第二控制层22按第一取向层116和第二取向层224反向对准,经200◦C后封框胶融化形成封胶框40;
S34:利用灌晶设备将液晶分子30沿着封离口灌入液晶盒,用UV胶封离灌晶口,形成液晶透镜。
所述控制模块55控制若干个第一驱动电极112和所述第三公共电极222,在所述若干个第一驱动电极112和所述第三公共电极222之间施加电压形成液晶透镜;所述控制模块55通过依次移动一个驱动电极的宽度,将施加电压位置移至相邻的驱动电极上形成液晶透镜,实现液晶透镜聚焦平面等间距无缝隙扫描切换。所述控制模块55也可控制若干个第二驱动电极114和所述第三公共电极222,在所述若干个第二驱动电极114和所述第三公共电极222之间施加电压形成液晶透镜;所述控制模块通过依次移动一个驱动电极的宽度,将施加电压位置移至相邻的驱动电极上形成液晶透镜,实现液晶透镜聚焦平面等间距无缝隙扫描切换。所述控制模块55控制若干个第一驱动电极112/第二驱动电极114和所述第三公共电极222,在所述若干个第一驱动电极112/第二驱动电极114和所述第三公共电极222之间施加电压形成液晶透镜;所述控制模块通过依次移动一个驱动电极的宽度,将施加电压位置移至相邻的驱动电极上形成液晶透镜,实现液晶透镜聚焦平面等间距无缝隙扫描切换。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所述控制模块55在所述第二驱动电极114和所述第三公共电极222施加驱动电压形成液晶透镜;通过移动一个驱动电极的宽度,所述控制模块55在所述第一驱动电极112和所述第三公共电极222施加驱动电压再次形成液晶透镜;依次移动单个驱动电极宽度,从而实现液晶透镜聚焦平面等间距无缝隙扫描切换,如图5和图6所示。
至此,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一种聚焦平面可扫描的液晶透镜制作完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聚焦平面可扫描的液晶透镜,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控制层、第二控制层、液晶层和一控制模块;所述液晶层设置在第一控制层、第二控制层之间;控制模块分别连接第一控制层、第二控制层;
所述第一控制层包括一第一透明基板、一第一驱动电极、一第一绝缘层、一第二驱动电极、一第一取向层、一第一高阻抗层;所述第二控制层包括一第二透明基板、一第三公共电极、一第二高阻抗层和一第二取向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焦平面可扫描的液晶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极交错平行等间距排列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下表面;所述第一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极下表面;所述第二驱动电极交错平行等间距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下表面,且所述第二驱动电极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极平行排列;所述第二驱动电极的中心点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极的间隙中心点重合,所述第二驱动电极的宽度等于相邻两个第一驱动电极的间隙宽度,相邻两个所述第二驱动电极的间隙宽度等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极的宽度;所述第一高阻抗层设置于第二驱动电极下表面;所述第一取向层设置于第一高阻抗层下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焦平面可扫描的液晶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公共电极为面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二透明基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二高阻抗层设置于第三公共电极上表面;所述第二取向层设置于第二高阻抗层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聚焦平面可扫描的液晶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取向层的取向方向和所述第一驱动电极方向或所述第二驱动电极方向平行;所述第二取向层的取向方向与所述第一取向层的方向反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焦平面可扫描的液晶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控制若干个第一驱动电极和所述第三公共电极,在所述若干个第一驱动电极和所述第三公共电极之间施加电压形成液晶透镜;所述控制模块通过依次移动一个驱动电极的宽度,将施加电压位置移至相邻的驱动电极上形成液晶透镜,实现液晶透镜聚焦平面等间距无缝隙扫描切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焦平面可扫描的液晶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控制若干个第二驱动电极和所述第三公共电极,在所述若干个第二驱动电极和所述第三公共电极之间施加电压形成液晶透镜;所述控制模块通过依次移动一个驱动电极的宽度,将施加电压位置移至相邻的驱动电极上形成液晶透镜,实现液晶透镜聚焦平面等间距无缝隙扫描切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焦平面可扫描的液晶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控制若干个第一驱动电极和所述第三公共电极或控制第二驱动电极和所述第三公共电极;在若干个第一驱动电极和所述第三公共电极之间或第二驱动电极和所述第三公共电极之间施加电压形成液晶透镜;所述控制模块通过依次移动一个第一驱动电极或第二驱动电极的宽度,将施加电压位置移至相邻的驱动电极上形成液晶透镜,实现液晶透镜聚焦平面等间距无缝隙扫描切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焦平面可扫描的液晶透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封胶框,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和所述第二透明基板之间,用于将所述液晶层封闭在所述第一取向层和第二取向层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焦平面可扫描的液晶透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衬底料,设置于所述第一取向层和第二取向层之间,用于确保所述第一取向层和第二取向层的间距为预定间距。
10.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焦平面可扫描的液晶透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第一控制层制作,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1:提供一透明导电玻璃,对该玻璃进行划片,清洗,烘干,采用光刻技术制作第一驱动电极;
S12:在第一驱动电极表面采用磁控溅射、热蒸发或电子束蒸发技术沉积一层厚度为30-240纳米透明绝缘层;
S13:在透明绝缘层表面,采用磁控溅射、热蒸发或电子束蒸发技术沉积一层厚度为50-300纳米透明导电薄膜,利用光刻技术制作第二驱动电极;
S14:在第二驱动电极表面,采用磁控溅射或热蒸发技术沉积一层厚度为1-50纳米的高阻抗层;
S15:在高阻抗层表面采用旋涂、印刷或喷墨打印技术制作一层透明材料,经高温焙烧后形成取向层薄膜,将取向层薄膜沿着第一驱动电极或第二驱动电极方向摩擦取向,形成第一取向层;
S2:第二控制层制作,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1:提供一透明导电玻璃,对该玻璃进行划片,清洗,烘干,采用光刻技术制作第三公共电极;
S22:在第三公共电极表面,采用磁控溅射或热蒸发技术沉积一层厚度为1-50纳米的高阻抗层;
S23:在高阻抗层表面采用旋涂、印刷或喷墨打印技术制作一层透明材料,经高温焙烧后形成取向层薄膜,将取向层薄膜沿着第一取向层反方向摩擦取向,形成第二取向层;
S3:液晶透镜制作,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31:在第二控制层表面采用喷粉设备制作厚度为4-100微米,密度为50-200/mm2的透明隔离子,所述隔离子为圆形或方形;
S32:在第一控制层四周采用印刷或喷墨打印技术涂覆封框胶;所述封框胶的厚度大于隔离子的厚度;
S33:将第一控制层和第二控制层按取向层反向对准,经200◦C后封框胶融化形成封胶框;
S34:利用灌晶设备将液晶分子沿着封离口灌入液晶盒,用UV胶封离灌晶口,形成液晶透镜。
CN201711006635.2A 2017-10-25 2017-10-25 一种聚焦平面可扫描的液晶透镜及其制作方法 Pending CN1078176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06635.2A CN107817639A (zh) 2017-10-25 2017-10-25 一种聚焦平面可扫描的液晶透镜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06635.2A CN107817639A (zh) 2017-10-25 2017-10-25 一种聚焦平面可扫描的液晶透镜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17639A true CN107817639A (zh) 2018-03-20

Family

ID=61608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06635.2A Pending CN107817639A (zh) 2017-10-25 2017-10-25 一种聚焦平面可扫描的液晶透镜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17639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73362A (zh) * 2018-07-03 2018-11-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d显示器及3d观看系统
CN109188824A (zh) * 2018-10-31 2019-01-11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9633950A (zh) * 2019-02-20 2019-04-16 福州大学 一种用于集成成像2d/3d可切换显示的液晶透镜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88544A (zh) * 2019-08-29 2019-11-22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1610671A (zh) * 2020-06-24 2020-09-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3219561A (zh) * 2021-04-13 2021-08-06 福州大学 大景深复合微透镜及其制作方法
CN113467135A (zh) * 2021-06-17 2021-10-01 福州大学 一种用于光场成像的双层液晶透镜及其制作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89097A (zh) * 2011-05-18 2012-11-21 余瑞兰 可旋转3d显示器
CN103472651A (zh) * 2013-09-13 2013-12-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驱动液晶透镜、显示设备和3d液晶显示方法
CN103713441A (zh) * 2013-12-30 2014-04-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透镜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3852949A (zh) * 2012-12-05 2014-06-11 Nlt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立体图像显示装置
CN105607379A (zh) * 2016-03-16 2016-05-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透镜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89097A (zh) * 2011-05-18 2012-11-21 余瑞兰 可旋转3d显示器
CN103852949A (zh) * 2012-12-05 2014-06-11 Nlt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立体图像显示装置
CN103472651A (zh) * 2013-09-13 2013-12-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驱动液晶透镜、显示设备和3d液晶显示方法
CN103713441A (zh) * 2013-12-30 2014-04-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透镜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5607379A (zh) * 2016-03-16 2016-05-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透镜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73362A (zh) * 2018-07-03 2018-11-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d显示器及3d观看系统
CN109188824A (zh) * 2018-10-31 2019-01-11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9188824B (zh) * 2018-10-31 2022-08-19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9633950A (zh) * 2019-02-20 2019-04-16 福州大学 一种用于集成成像2d/3d可切换显示的液晶透镜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88544A (zh) * 2019-08-29 2019-11-22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0488544B (zh) * 2019-08-29 2021-08-27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1610671A (zh) * 2020-06-24 2020-09-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3219561A (zh) * 2021-04-13 2021-08-06 福州大学 大景深复合微透镜及其制作方法
CN113467135A (zh) * 2021-06-17 2021-10-01 福州大学 一种用于光场成像的双层液晶透镜及其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17639A (zh) 一种聚焦平面可扫描的液晶透镜及其制作方法
CN107728401A (zh) 一种节距可控的液晶透镜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65757B (zh)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以及显示面板的视角控制方法
CN100437702C (zh)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和显示装置
TW406206B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102707528B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工作方法
KR101890781B1 (ko) 터치 패널에서 이용하기 위한 투명 바디 및 그 제조 방법 및 장치
CN110459561A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oled显示装置
CN207249281U (zh) 视角可切换的液晶显示装置
TW201226992A (en) Gradient refractive index liquid crystal optical apparatus and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CN103913906B (zh) 液晶透镜元件、显示装置及终端机
TW201007215A (en) Tunable optical array device comprising liquid cells
TW565723B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5974677A (zh) 一种显示面板、光配向膜以及制备方法
CN106094366B (zh) Ips型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及ips型阵列基板
TW201044019A (en) Three dimensional display
WO2015070585A1 (zh) 液晶棱镜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8957877A (zh) 透镜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和操作方法、电子装置
CN105655292B (zh) 液晶显示面板、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5624609A (zh) 沉积掩模、制造沉积掩模的方法和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
CN106154639A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TW201227130A (en) Parallax barrier device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CN109817664A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CN103246106B (zh) 一种显示装置、彩色滤光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85489A (zh) 柔性光电探测器阵列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2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