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03452A - 一种建筑地基钢筋笼预制用夹持组件的应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地基钢筋笼预制用夹持组件的应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03452A
CN107803452A CN201711002998.9A CN201711002998A CN107803452A CN 107803452 A CN107803452 A CN 107803452A CN 201711002998 A CN201711002998 A CN 201711002998A CN 107803452 A CN107803452 A CN 1078034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quetting
cylinder
longitudinal rib
wall
proj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0299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03452B (zh
Inventor
杨蒙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Zhenzhong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Ming Ji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Ming Ji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Ming Ji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0299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03452B/zh
Publication of CN1078034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034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034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034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F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METAL WIRE
    • B21F27/00Making wire network, i.e. wire nets
    • B21F27/12Making special types or portions of network by methods or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21F27/20Making special types or portions of network by methods or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of plaster-carrying network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建筑地基钢筋笼预制用夹持组件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两个对置的筒体分别作用至纵向筋的两端,筒体的一端贯穿转盘上的安装孔,拧紧螺母使得筒体被紧固在转盘上,将纵向筋的端部与筒体的轴线对中,直至将纵向筋的端部插入筒体内,旋转压环使其沿筒体轴线向靠近卡环的方向移动,使得压块上倾斜设置的接触块与呈环形的突起的内侧壁接触,突起对接触块产生挤压,使得压块的内侧壁向筒体的轴线靠近,实现压块内侧壁与纵向筋外圆周壁的挤压,以上述方式对剩余的多个纵向筋进行重复操作,当多个纵向筋的两端均被固定后,将横向筋按照螺旋轨迹对多个纵向筋所形成的钢筋骨架外壁进行缠绕,对横向筋与纵向筋的接触点进行焊接。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地基钢筋笼预制用夹持组件的应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建筑地基钢筋笼预制用夹持组件的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桥涵或者高层建筑施工时,根据要求可能会对基础进行打桩,方法是用利用机器冲孔和水磨钻孔,并且孔深达到设计要求,然后向桩孔下放钢筋笼,再插入导管进行混凝土浇注。而当混凝土结构物为柱状或者条状构件时,其中心部分不需要配筋,只在混凝土构件接触空气的面底下配置钢筋。如果这个构件是独立的,则在施工时需要将该构件周边设置的钢筋预进行预制,且通常将钻孔灌注桩、挖孔桩、立柱等预先制作的钢筋结构叫钢筋笼。
根据桩孔的深度,一般的钢筋笼轴向长度与桩孔孔深相同,但是遇到深度相对较长的桩孔浇注时,施工人员通常采用多个等长的钢筋笼进行拼接,然后吊装至桩孔内,最后再进行混凝土浇注,以缩短施工工时;但是由于钢筋笼上的纵向筋为多个且呈环形分布,即在制作时需要逐一对每一根纵向筋进行固定,以完成对横向筋的螺旋缠绕、焊接;而现有的固定件在横向筋缠绕时容易与纵向筋发生相对运动,进而导致横向筋的分布不均,横向筋焊接的效果不理想,并且,在钢筋笼吊装时,横向筋容易和纵向筋发生脱离,最终导致桩孔浇注后的强度无法满足建筑施工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地基钢筋笼预制用夹持组件的应用方法,以解决上述缺陷。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建筑地基钢筋笼预制用夹持组件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由两个对置的筒体分别作用至一个纵向筋的两端,筒体的一端贯穿转盘上的安装孔,且保证卡环与螺母分别为与安装孔的两端,拧紧螺母使得筒体被紧固在转盘上,然后将纵向筋的端部与筒体的轴线对中,直至将纵向筋的端部插入筒体内,旋转压环使其沿筒体轴线向靠近卡环的方向移动,使得压块上倾斜设置的接触块与呈环形的突起的内侧壁接触,并且突起对接触块产生挤压,使得压块的内侧壁向筒体的轴线靠近,实现压块内侧壁与纵向筋外圆周壁的挤压,且压块的个数至少为一个,能够在纵向筋的外圆周壁上形成一个以上的挤压点,纵向筋则被完全固定在筒体,然后以上述方式对剩余的多个纵向筋进行重复操作,当多个呈环状分布的纵向筋的两端均被固定后,将横向筋按照螺旋轨迹对多个纵向筋所形成的钢筋骨架外壁进行缠绕,并且对横向筋与纵向筋的接触点进行焊接;其中螺母与卡环位于筒体的同一侧,沿所述筒体的周向在其另一端外圆周壁上设有滑槽,沿筒体的周向在其外圆周壁上开有与滑槽连通的限位槽,且沿滑槽的周向在其槽底开设环形槽,环形槽上至少开设有一个与筒体内部连通的通孔,压块通过扭簧铰接设置在通孔内,且压块的内侧壁与筒体的内圆周壁持平,压块的外侧壁突出于通孔外端面且置于环形槽内,在滑槽槽底设有螺纹,压环套设在滑槽内且与之螺纹配合,在压环的内圆周壁上设有与通孔对应的突起,所述突起的内径沿筒体的轴线由压环所在的一端向靠近卡环的方向递增,且在压块的外侧壁上设有与突起内侧壁相匹配的接触块,朝靠近卡环的方向转动压环,突起推动压块朝筒体的轴线方向移动。
现有技术中,钢筋笼的制造流程为先将多个纵向筋沿圆周轨迹分别固定在两个转盘上,然后利用横向筋在多个纵向筋构成的筒状骨架上进行螺旋缠绕,并且同时对纵向筋与横向筋的接触点位进行焊接,以完成制造;制造时为增加纵向筋的布施速度,现有的用于固定纵向筋的固定件的固定孔内径通常大于钢筋的外径,即纵向筋的两端能够快速与两个固定孔发生对中,但是,在横向筋对纵向筋进行缠绕时,因为相互作用力的因素,纵向筋容易在固定孔内发生翻转,使得纵向筋与横向筋之间的接触点位发生变化,即横向筋在筒状骨架上的分布呈现不规律状,极大地影响了钢筋笼的强度,并且在吊装时,因为焊接点位的分布不均匀,使得钢筋笼局部容易发生应力集中,最终导致横向筋与纵向筋之间发生脱离;针对该类情况,申请人设计出一种主筋(即纵向筋)的夹持组件,通过将筒体一端固定在转盘上,筒体的另一端则对纵向筋进行夹持固定,进而避免纵向筋在筒体内部发生翻转而影响纵向筋与横向筋之间的焊接效果,以确保钢筋笼的强度;横向筋在骨架上分布均匀,当横向筋螺旋缠绕完毕后,反向旋转压环,此时压块在扭簧的弹性恢复时产的作用力推动下开始回复至初始状态,即压块的内侧壁与纵向筋的外圆周壁发生脱离,以方便成型的钢筋笼快速取出。
其中,在纵向筋安装或是拆卸时,仅仅只需调节压环,即能实现对纵向筋端部的夹持或是松开,操作简单、快捷;而在限位槽内开设环形槽,使得突起的最小内径端旋转至环形槽内时,由于压块的个数为一个以上,而并非连续不间断的环状结构,使得突起的最小内径端仅仅与压块突出部之间存在接触点,与限位槽的槽底不存在接触点,在保证突起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推动压块向筒体轴线移动的距离,同时减小突起的磨损,进而避免在多次使用的条件下出现突起磨损过度而导致压块的推进距离变短,即确保压块对纵向筋的夹持力度。
所述环形槽的纵向截面呈三角形。进一步的,环形槽的纵向截面呈三角形,由于压块的外侧壁局部突出于环形槽,而在该突出部的截面同样呈三角形,使得突起移动至与接触块外侧壁接触并对其产生挤压,突出部受到压力后绕铰接点旋转,使得突出部移动至环形槽内,停止卡环的旋转,此时环形的突起持续保持对压块的挤压,而压块的内侧壁则持续对纵向筋保持夹持,由于突起的内径呈递增状态,即突起局部段的纵向剖面呈三角形,而与突起相匹配的接触块在纵向截面呈三角形的环形槽内转动的角度相对较大,使得压块能够对不同尺寸的纵向筋进行夹持,进而提高夹持组件的适用范围,即在预制不同型号的钢筋笼时,工作人员无需更换夹持组件即能够开始钢筋笼的绕制。
在接触块的两侧分别设有过渡圆弧,当压块沿所述环形槽周向转动至与接触块接触时,压块的内侧壁与接触块的外侧壁之间实现圆滑过渡。在压环调节至与接触块外侧壁接触时,由于突起的内圆周壁光滑,而接触块在限位槽周向轨迹上的两个端部容易与突起内圆周壁发生刮擦,使得突起受损,以至于降低后期突起在调节时的精准度,对此,申请人在的两个端部设置过度圆弧,使得突起内壁与接触块外壁在接触之前以及发生脱离之前均能够实现圆滑过渡,大大降低了突起以及接触块的磨损,提高了夹持组件的使用寿命。
所述通孔的个数为4个。作为优选,将通孔的个数设置成4个,即相当于压块的个数也是4个,且4个压块沿限位槽的周向均匀分布,以实现对纵向筋进行分点夹持,而在纵向筋的各接触点位受力均衡的条件下,横向筋相对于纵向筋发生相对运动时,无法对纵向筋造成任何影响,进而确保横向筋在纵向筋上分布均匀,以提高钢筋的结构强度。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将筒体一端固定在转盘上,筒体的另一端则对纵向筋进行夹持固定,进而避免纵向筋在筒体内部发生翻转而影响纵向筋与横向筋之间的焊接效果,以确保钢筋笼的强度;
2、本发明中当横向筋与纵向筋相互接触时,纵向筋保持静止,而横向筋则相对于纵向筋发生相对运动,以实现横向筋的在筒状骨架上的螺旋缠绕,此时横向筋在骨架上分布均匀;当横向筋螺旋缠绕完毕后,反向旋转压环,此时压块在扭簧的弹性恢复时产的作用力推动下开始回复至初始状态,即压块的内侧壁与纵向筋的外圆周壁发生脱离,以方便成型的钢筋笼快速取出;
3、本发明中突起局部段的纵向剖面呈三角形,而与突起相匹配的接触块在纵向截面呈三角形的环形槽内转动的角度相对较大,使得压块能够对不同尺寸的纵向筋进行夹持,进而提高夹持组件的适用范围,即在预制不同型号的钢筋笼时,工作人员无需更换夹持组件即能够开始钢筋笼的绕制。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压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
1-筒体、2-压块、3-突起、4-压环、5-限位槽、6-滑槽、7-卡环、8-螺母、9-环形槽、10-接触块、11-过渡圆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首先由两个对置的筒体分别作用至一个纵向筋的两端,筒体的一端贯穿转盘上的安装孔,且保证卡环与螺母分别为与安装孔的两端,拧紧螺母使得筒体被紧固在转盘上,然后将纵向筋的端部与筒体的轴线对中,直至将纵向筋的端部插入筒体内,旋转压环使其沿筒体轴线向靠近卡环的方向移动,使得压块上倾斜设置的接触块与呈环形的突起的内侧壁接触,并且突起对接触块产生挤压,使得压块的内侧壁向筒体的轴线靠近,实现压块内侧壁与纵向筋外圆周壁的挤压,且压块的个数至少为一个,能够在纵向筋的外圆周壁上形成一个以上的挤压点,纵向筋则被完全固定在筒体,然后以上述方式对剩余的多个纵向筋进行重复操作,当多个呈环状分布的纵向筋的两端均被固定后,将横向筋按照螺旋轨迹对多个纵向筋所形成的钢筋骨架外壁进行缠绕,并且对横向筋与纵向筋的接触点进行焊接;其中螺母8与卡环7位于筒体1的同一侧,沿所述筒体1的周向在其另一端外圆周壁上设有滑槽6,沿筒体1的周向在其外圆周壁上开有与滑槽6连通的限位槽5,且沿滑槽6的周向在其槽底开设环形槽9,环形槽9上至少开设有一个与筒体1内部连通的通孔,压块2通过扭簧铰接设置在通孔内,且压块2的内侧壁与筒体1的内圆周壁持平,压块2的外侧壁突出于通孔外端面且置于环形槽9内,在滑槽6槽底设有螺纹,压环4套设在滑槽6内且与之螺纹配合,在压环4的内圆周壁上设有与通孔对应的突起3,所述突起3的内径沿筒体1的轴线由压环4所在的一端向靠近卡环7的方向递增,且在压块2的外侧壁上设有与突起3内侧壁相匹配的接触块10,朝靠近卡环7的方向转动压环4,突起3推动压块2朝筒体1的轴线方向移动。
使用时,由两个对置的夹持组件分别作用至一个纵向筋的两端,筒体1的一端贯穿转盘上的安装孔,且保证卡环7与螺母8分别为与安装孔的两端,拧紧螺母8使得筒体1被紧固在转盘上,然后将纵向筋的端部与筒体1的轴线对中,直至将纵向筋的端部插入筒体1内,此时,旋转压环4使其沿筒体1轴线向靠近卡环7的方向移动,使得压块2上倾斜设置的接触块10与呈环形的突起3的内侧壁接触,并且突起3对接触块10产生挤压,使得压块2的内侧壁向筒体1的轴线靠近,即实现压块2内侧壁与纵向筋外圆周壁的挤压,且压块2的个数至少为一个,即能够在纵向筋的外圆周壁上形成一个以上的挤压点,此时纵向筋则被完全固定在筒体1,当横向筋与纵向筋相互接触时,纵向筋保持静止,而横向筋则相对于纵向筋发生相对运动,以实现横向筋的在筒状骨架上的螺旋缠绕,此时横向筋在骨架上分布均匀;当横向筋螺旋缠绕完毕后,反向旋转压环4,此时压块2在扭簧的弹性恢复时产的作用力推动下开始回复至初始状态,即压块2的内侧壁与纵向筋的外圆周壁发生脱离,以方便成型的钢筋笼快速取出。
其中,在纵向筋安装或是拆卸时,仅仅只需调节压环4,即能实现对纵向筋端部的夹持或是松开,操作简单、快捷;而在限位槽5内开设环形槽9,使得突起3的最小内径端旋转至环形槽9内时,由于压块2的个数为一个以上,而并非连续不间断的环状结构,使得突起3的最小内径端仅仅与压块2突出部之间存在接触点,与限位槽5的槽底不存在接触点,在保证突起3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推动压块2向筒体1轴线移动的距离,同时减小突起3的磨损,进而避免在多次使用的条件下出现突起3磨损过度而导致压块2的推进距离变短,即确保压块2对纵向筋的夹持力度。
进一步的,环形槽9的纵向截面呈三角形,由于压块2的外侧壁局部突出于环形槽9,而在该突出部的截面同样呈三角形,使得突起3移动至与接触块10外侧壁接触并对其产生挤压,突出部受到压力后绕铰接点旋转,使得突出部移动至环形槽9内,停止卡环7的旋转,此时环形的突起3持续保持对压块2的挤压,而压块2的内侧壁则持续对纵向筋保持夹持,由于突起3的内径呈递增状态,即突起3局部段的纵向剖面呈三角形,而与突起3相匹配的接触块10在纵向截面呈三角形的环形槽9内转动的角度相对较大,使得压块2能够对不同尺寸的纵向筋进行夹持,进而提高夹持组件的适用范围,即在预制不同型号的钢筋笼时,工作人员无需更换夹持组件即能够开始钢筋笼的绕制。
实施例2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在接触块10的两侧分别设有过渡圆弧11,当压块2沿所述环形槽9周向转动至与接触块10接触时,压块2的内侧壁与接触块10的外侧壁之间实现圆滑过渡。在压环4调节至与接触块10外侧壁接触时,由于突起3的内圆周壁光滑,而接触块10在限位槽5周向轨迹上的两个端部容易与突起3内圆周壁发生刮擦,使得突起3受损,以至于降低后期突起3在调节时的精准度,对此,申请人在的两个端部设置过度圆弧,使得突起3内壁与接触块10外壁在接触之前以及发生脱离之前均能够实现圆滑过渡,大大降低了突起3以及接触块10的磨损,提高了夹持组件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将通孔的个数设置成4个,即相当于压块2的个数也是4个,且4个压块2沿限位槽5的周向均匀分布,以实现对纵向筋进行分点夹持,而在纵向筋的各接触点位受力均衡的条件下,横向筋相对于纵向筋发生相对运动时,无法对纵向筋造成任何影响,进而确保横向筋在纵向筋上分布均匀,以提高钢筋的结构强度。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建筑地基钢筋笼预制用夹持组件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首先由两个对置的筒体分别作用至一个纵向筋的两端,筒体的一端贯穿转盘上的安装孔,且保证卡环与螺母分别为与安装孔的两端,拧紧螺母使得筒体被紧固在转盘上,然后将纵向筋的端部与筒体的轴线对中,直至将纵向筋的端部插入筒体内;旋转压环使其沿筒体轴线向靠近卡环的方向移动,使得压块上倾斜设置的接触块与呈环形的突起的内侧壁接触,并且突起对接触块产生挤压,使得压块的内侧壁向筒体的轴线靠近,实现压块内侧壁与纵向筋外圆周壁的挤压,且压块的个数至少为一个,能够在纵向筋的外圆周壁上形成一个以上的挤压点,纵向筋则被完全固定在筒体;然后以上述方式对剩余的多个纵向筋进行重复操作,当多个呈环状分布的纵向筋的两端均被固定后,将横向筋按照螺旋轨迹对多个纵向筋所形成的钢筋骨架外壁进行缠绕,并且对横向筋与纵向筋的接触点进行焊接;其中螺母(8)与卡环(7)位于筒体(1)的同一侧,沿所述筒体(1)的周向在其另一端外圆周壁上设有滑槽(6),沿筒体(1)的周向在其外圆周壁上开有与滑槽(6)连通的限位槽(5),且沿限位槽(5)的周向在其槽底开设环形槽(9),环形槽(9)上至少开设有一个与筒体(1)内部连通的通孔,压块(2)通过扭簧铰接设置在通孔内,且压块(2)的内侧壁与筒体(1)的内圆周壁持平,压块(2)的外侧壁突出于通孔外端面且置于环形槽(9)内,在滑槽(6)槽底设有螺纹,压环(4)套设在滑槽(6)内且与之螺纹配合,在压环(4)的内圆周壁上设有与通孔对应的突起(3),所述突起(3)的内径沿筒体(1)的轴线由压环(4)所在的一端向靠近卡环(7)的方向递增,且在压块(2)的外侧壁上设有与突起(3)内侧壁相匹配的接触块(10),朝靠近卡环(7)的方向转动压环(4),突起(3)推动压块(2)朝筒体(1)的轴线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地基钢筋笼预制用夹持组件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9)的纵向截面呈三角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地基钢筋笼预制用夹持组件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触块(10)的两侧分别设有过渡圆弧(11),当压块(2)沿所述环形槽(9)周向转动至与接触块(10)接触时,压块(2)的内侧壁与接触块(10)的外侧壁之间实现圆滑过渡。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建筑地基钢筋笼预制用夹持组件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个数为4个。
CN201711002998.9A 2017-10-24 2017-10-24 一种建筑地基钢筋笼预制用夹持组件的应用方法 Active CN1078034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02998.9A CN107803452B (zh) 2017-10-24 2017-10-24 一种建筑地基钢筋笼预制用夹持组件的应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02998.9A CN107803452B (zh) 2017-10-24 2017-10-24 一种建筑地基钢筋笼预制用夹持组件的应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03452A true CN107803452A (zh) 2018-03-16
CN107803452B CN107803452B (zh) 2019-01-25

Family

ID=615916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02998.9A Active CN107803452B (zh) 2017-10-24 2017-10-24 一种建筑地基钢筋笼预制用夹持组件的应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03452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94614A (zh) * 2006-01-06 2007-07-11 东邦工程株式会社 用于制造加强筋结构件的机器
JP2012251327A (ja) * 2011-06-01 2012-12-20 Shimizu Corp 鉄筋接合用カプラー
CN204364768U (zh) * 2015-01-22 2015-06-03 王勇 一种哑铃杆卡头
CN204686341U (zh) * 2015-06-18 2015-10-07 宜昌海天超声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电杆钢筋笼滚焊机中的异形卡销式自动锁紧夹头
KR20150145505A (ko) * 2014-06-20 2015-12-30 추지훈 철근 원터치 커플러
CN105603970A (zh) * 2015-11-13 2016-05-25 重庆市合川区盐井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用钢筋笼
CN205414793U (zh) * 2016-03-14 2016-08-03 合肥市公路桥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钢筋笼焊接工装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94614A (zh) * 2006-01-06 2007-07-11 东邦工程株式会社 用于制造加强筋结构件的机器
JP2012251327A (ja) * 2011-06-01 2012-12-20 Shimizu Corp 鉄筋接合用カプラー
KR20150145505A (ko) * 2014-06-20 2015-12-30 추지훈 철근 원터치 커플러
CN204364768U (zh) * 2015-01-22 2015-06-03 王勇 一种哑铃杆卡头
CN204686341U (zh) * 2015-06-18 2015-10-07 宜昌海天超声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电杆钢筋笼滚焊机中的异形卡销式自动锁紧夹头
CN105603970A (zh) * 2015-11-13 2016-05-25 重庆市合川区盐井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用钢筋笼
CN205414793U (zh) * 2016-03-14 2016-08-03 合肥市公路桥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钢筋笼焊接工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03452B (zh) 2019-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96456U (zh) 灌注桩钢筋笼主筋直螺纹套筒连接模具
CN206622543U (zh) 钢筋弯折设备
CN103692141A (zh) 一种用于筒体对接焊的辅助支撑工装
CN1947949A (zh) 偏心轮式管道外快速对口器
AU2014279478A2 (en) Method of rehabilitating existing pipe and support member for rehabilitating pipe
CN108581345A (zh) 滚焊机加工钢筋笼用的支撑结构及支撑方法
DE102018003301A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von Reifen
CN103552920A (zh) 一种电缆滑车首端
CN203610906U (zh) 用于筒体对接焊的辅助支撑工装
CN206769207U (zh) 复合式轴向冷挤压钢筋连接套筒及安装工具
CN107803452A (zh) 一种建筑地基钢筋笼预制用夹持组件的应用方法
CN107639188A (zh) 一种用于桩孔地基钢筋笼预制的夹持组件
CN107724604B (zh) 一种高层建筑物承载桩施工用钢筋连接组件
CN212377439U (zh) 一种大口径套管穿管装置
CN210397922U (zh) 一种基于管道铺设的顶进装置
CN107685127A (zh) 桩孔地基用钢筋骨架成型装置的实施方法
CN107755604A (zh) 一种高层建筑施工用柱状钢筋骨架预制结构
CN107685126A (zh) 桩孔地基用钢筋笼骨架成型装置
CN109519173A (zh) 一种适用于圆形竖井的筒状管片结构
CN203890901U (zh) 一种桥梁体外预应力钢索转向靴-外套管转向器
CN107695314A (zh) 分体式铸铝假轴的使用方法
CN210413290U (zh) 一种滚焊机旋转支撑架
CN110102602B (zh) 一种筒体矫圆装置
CN203066987U (zh) 防错位大断面机动车隧道土压平衡矩形顶管管节
CN218091627U (zh) 一种钢筋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211

Address after: 511400 First Floor of Guangzhou Yajule Garden Public Building, Nancun Town,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Guangzhou Zhenzhong Construction Co., Ltd.

Address before: 610000 Chengdu, Sichuan, Shuangliu District, Dongsheng Street, long bridge 6, 129, 1 units, 9 level 902.

Applicant before: Chengdu Ming Jie Technology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