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01189A - 一种即时小区数量分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即时小区数量分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01189A
CN107801189A CN201711115540.4A CN201711115540A CN107801189A CN 107801189 A CN107801189 A CN 107801189A CN 201711115540 A CN201711115540 A CN 201711115540A CN 107801189 A CN107801189 A CN 1078011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meal
steel tower
sharpness
base station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1554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01189B (zh
Inventor
李金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ZORO NETWORK LTD.
Original Assignee
李金平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李金平 filed Critical 李金平
Priority to CN20171111554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01189B/zh
Publication of CN1078011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011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011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011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02Resource partitioning among network components, e.g. reuse partitioning
    • H04W16/12Fixed resource partition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5/00Image enhancement or restoration
    • G06T5/50Image enhancement or restoration using two or more images, e.g. averaging or subtra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5/00Image enhancement or restoration
    • G06T5/73Deblurring; Sharpen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10Segmentation; Edge detection
    • G06T7/11Region-based segment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50Context or environment of the image
    • G06V20/52Surveillance or monitoring of activities, e.g. for recognising suspicious objects
    • G06V20/53Recognition of crowd images, e.g. recognition of crowd conges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10Image acquisition modality
    • G06T2207/10004Still image; Photographic ima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20Special algorithmic details
    • G06T2207/20212Image combination
    • G06T2207/20221Image fusion; Image merg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30Subject of image; Context of image processing
    • G06T2207/30232Surveill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即时小区数量分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即时小区数量分配平台以根据基站附近的即时人口密度确定为所述基站分配的小区数量,所述即时小区数量分配平台包括:风向测量设备,设置在基站所在的铁塔上,用于测量基站所在的铁塔位置的风向以作为当前风向输出。

Description

一种即时小区数量分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即时小区数量分配方法。
背景技术
基站的主要功能就是提供无线覆盖,即实现有线通信网络与无线终端之间的无线信号传输。
前向信号传输流程如下:
1、核心网侧的控制信令、语音呼叫或数据业务信息通过传输网络发送到基站(在2G、3G网络中,信号先传送到基站控制器,再传送到基站)。
2、信号在基站侧经过基带和射频处理,然后通过射频馈线送到天线上进行发射。
3、终端通过无线信道接收天线所发射的无线电波,然后解调出属于自己的信号。
反向信号传输流程与前向流程方向相反,但原理相似。
每个基站根据所连接的天线情况,可以包含有一个或多个扇区。基站扇区的覆盖范围可以达到几百到几十千米。不过在用户密集的地区,通常会对覆盖范围进行控制,避免对相邻的基站造成干扰。
基站的基带和射频处理能力,决定了基站的物理结构由基带模块和射频模块两大部分组成。基带模块主要是完成基带的调制与解调、无线资源的分配、呼叫处理、功率控制与软切换等功能。射频模块主要是完成空中射频信道和基带数字信道之间的转换,以及射频信道的放大、收发等功能。
发明内容
当前,基站无法根据其附近的即时人口密度确定为所述基站分配的小区数量,容易导致附近即时人口密度越高时,小区数量分配不足,影响通信效果,或者附近的即时人口密度过低时,大量的移动资源被浪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即时小区数量分配方法,至少具备以下几个发明点:
(1)采用一系列高精度、有针对性的图像处理设备,实现对基站四周图像的有效处理,提高了处理后的图像的质量,方便后续对处理后的图像的各项操作;
(2)基于图像识别方式从基站四周图像中获取四周的即时人口密度,进一步基于即时人口密度确定为所述基站分配的小区数量,所述即时人口密度与所述基站分配的小区数量成正比,使得小区的分配与四周人口密度相适应,保证了本地的通信效率的同时,避免了功率上的浪费。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即时小区数量分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即时小区数量分配平台以根据基站附近的即时人口密度确定为所述基站分配的小区数量,所述即时小区数量分配平台包括:风向测量设备,设置在基站所在的铁塔上,用于测量基站所在的铁塔位置的风向以作为当前风向输出。
优选地,所述平台还包括:风速测量设备,设置在基站所在的铁塔上,用于测量基站所在的铁塔位置的风速以作为当前风速输出。
优选地,所述平台还包括:语音报警设备,分别与所述风向测量设备和所述风速测量设备连接,用于在所述当前风速超限时,播报风速报警信号,并播放与所述当前风向对应的语音播放文件。
优选地,所述平台还包括:
即时显示设备,分别与所述风向测量设备和所述风速测量设备连接,用于在所述当前风速超限时,显示风速报警信号,并显示与所述当前风向对应的显示文字;
球形摄像机,设置在基站所在的铁塔上,用于对基站所在的铁塔的四周进行全景图像数据采集,以获得并输出铁塔四周图像;
同态滤波设备,与所述球形摄像机连接,用于接收所述铁塔四周图像,对所述铁塔四周图像执行同态滤波处理,以获得并输出同态滤波图像;
清晰度提取设备,用于对所述铁塔四周图像进行清晰度识别,以获得并输出对应的清晰度等级;
并行平滑设备,分别与所述清晰度提取设备和所述同态滤波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铁塔四周图像,基于所述清晰度等级距离预设下限清晰度等级的远近将所述铁塔四周图像平均分割成相应块大小的各个分块,对每一个分块,基于该分块的随机噪声大小选择对应的不同力度的平滑处理以获得平滑分块,将获得的各个平滑分块合并以获得平滑合并图像;在所述并行平滑设备中,所述清晰度等级距离预设下限清晰度等级越远,将所述铁塔四周图像平均分割成的相应块越大,以及在所述并行平滑设备中,对每一个分块,该分块的随机噪声越大,选择的平滑处理的力度越大;
归一化校正设备,分别与所述清晰度提取设备和所述并行平滑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平滑合并图像,基于所述清晰度等级距离预设下限清晰度等级的远近将所述平滑合并图像平均分割成相应块大小的各个分块,对每一个分块,基于该分块的像素值方差选择对应的不同力度的归一化校正处理以获得调整分块,将获得的各个调整分块合并以获得归一化校正图像;在所述归一化校正设备中,所述清晰度等级距离预设下限清晰度等级越远,将所述平滑合并图像平均分割成的相应块越大,以及在所述归一化校正设备中,对每一个分块,该分块的像素值方差越大,选择的归一化校正处理的力度越小;
自动锐化设备,分别与所述清晰度提取设备和所述归一化校正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归一化校正图像,基于所述清晰度等级距离预设下限清晰度等级的远近将所述归一化校正图像平均分割成相应块大小的各个分块,对每一个分块,基于该分块的清晰程度选择对应的不同力度的锐化处理以获得锐化分块,将获得的各个锐化分块合并以获得合并锐化图像;在所述自动锐化设备中,所述清晰度等级距离预设下限清晰度等级越远,将所述合并锐化图像平均分割成的相应块越大,以及在所述自动锐化设备中,对每一个分块,该分块的清晰程度越大,选择的锐化处理的力度越小;
数据提取设备,与所述自动锐化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合并锐化图像,并基于所述合并锐化图像确定所述合并锐化图像中的人口密度,以作为即时人口密度输出;
实时设置设备,设置在基站所在的铁塔上,与所述数据提取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即时人口密度,并基于所述即时人口密度确定为所述基站分配的小区数量,所述即时人口密度越高,为所述基站分配的小区数量越多。
优选地,所述平台还包括:清晰度提升设备,用于与所述并行平滑设备连接,用于在所述并行平滑设备对所述铁塔四周图像执行平滑处理之前,当所述铁塔四周图像的清晰度等级小于所述预设下限清晰度等级时,对所述铁塔四周图像执行清晰度提升操作。
优选地,所述清晰度提升设备中,将执行清晰度提升操作后的铁塔四周图像替换铁塔四周图像输入到所述并行平滑设备,同时更新所述铁塔四周图像的清晰度等级,当所述铁塔四周图像的清晰度等级大于等于所述预设下限清晰度等级时,对所述铁塔四周图像不执行清晰度提升操作。
优选地,所述平台还包括:TF存储设备,与所述并行平滑设备连接,用于预先存储所述预设下限清晰度等级。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描述,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示出的即时小区数量分配平台的结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即时小区数量分配方法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搭建了一种即时小区数量分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即时小区数量分配平台以根据基站附近的即时人口密度确定为所述基站分配的小区数量。即时小区数量分配平台的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示出的即时小区数量分配平台的结构方框图,所述平台包括:风向测量设备,设置在基站所在的铁塔上,用于测量基站所在的铁塔位置的风向以作为当前风向输出。
接着,继续对本发明的即时小区数量分配平台的具体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所述即时小区数量分配平台中还可以包括:
风速测量设备,设置在基站所在的铁塔上,用于测量基站所在的铁塔位置的风速以作为当前风速输出。
所述即时小区数量分配平台中还可以包括:
语音报警设备,分别与所述风向测量设备和所述风速测量设备连接,用于在所述当前风速超限时,播报风速报警信号,并播放与所述当前风向对应的语音播放文件。
所述即时小区数量分配平台中还可以包括:
即时显示设备,分别与所述风向测量设备和所述风速测量设备连接,用于在所述当前风速超限时,显示风速报警信号,并显示与所述当前风向对应的显示文字;
球形摄像机,设置在基站所在的铁塔上,用于对基站所在的铁塔的四周进行全景图像数据采集,以获得并输出铁塔四周图像;
同态滤波设备,与所述球形摄像机连接,用于接收所述铁塔四周图像,对所述铁塔四周图像执行同态滤波处理,以获得并输出同态滤波图像;
清晰度提取设备,用于对所述铁塔四周图像进行清晰度识别,以获得并输出对应的清晰度等级;
并行平滑设备,分别与所述清晰度提取设备和所述同态滤波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铁塔四周图像,基于所述清晰度等级距离预设下限清晰度等级的远近将所述铁塔四周图像平均分割成相应块大小的各个分块,对每一个分块,基于该分块的随机噪声大小选择对应的不同力度的平滑处理以获得平滑分块,将获得的各个平滑分块合并以获得平滑合并图像;在所述并行平滑设备中,所述清晰度等级距离预设下限清晰度等级越远,将所述铁塔四周图像平均分割成的相应块越大,以及在所述并行平滑设备中,对每一个分块,该分块的随机噪声越大,选择的平滑处理的力度越大;
归一化校正设备,分别与所述清晰度提取设备和所述并行平滑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平滑合并图像,基于所述清晰度等级距离预设下限清晰度等级的远近将所述平滑合并图像平均分割成相应块大小的各个分块,对每一个分块,基于该分块的像素值方差选择对应的不同力度的归一化校正处理以获得调整分块,将获得的各个调整分块合并以获得归一化校正图像;在所述归一化校正设备中,所述清晰度等级距离预设下限清晰度等级越远,将所述平滑合并图像平均分割成的相应块越大,以及在所述归一化校正设备中,对每一个分块,该分块的像素值方差越大,选择的归一化校正处理的力度越小;
自动锐化设备,分别与所述清晰度提取设备和所述归一化校正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归一化校正图像,基于所述清晰度等级距离预设下限清晰度等级的远近将所述归一化校正图像平均分割成相应块大小的各个分块,对每一个分块,基于该分块的清晰程度选择对应的不同力度的锐化处理以获得锐化分块,将获得的各个锐化分块合并以获得合并锐化图像;在所述自动锐化设备中,所述清晰度等级距离预设下限清晰度等级越远,将所述合并锐化图像平均分割成的相应块越大,以及在所述自动锐化设备中,对每一个分块,该分块的清晰程度越大,选择的锐化处理的力度越小;
数据提取设备,与所述自动锐化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合并锐化图像,并基于所述合并锐化图像确定所述合并锐化图像中的人口密度,以作为即时人口密度输出;
实时设置设备,设置在基站所在的铁塔上,与所述数据提取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即时人口密度,并基于所述即时人口密度确定为所述基站分配的小区数量,所述即时人口密度越高,为所述基站分配的小区数量越多。
所述即时小区数量分配平台中还可以包括:
清晰度提升设备,用于与所述并行平滑设备连接,用于在所述并行平滑设备对所述铁塔四周图像执行平滑处理之前,当所述铁塔四周图像的清晰度等级小于所述预设下限清晰度等级时,对所述铁塔四周图像执行清晰度提升操作。
所述即时小区数量分配平台中:
所述清晰度提升设备中,将执行清晰度提升操作后的铁塔四周图像替换铁塔四周图像输入到所述并行平滑设备,同时更新所述铁塔四周图像的清晰度等级,当所述铁塔四周图像的清晰度等级大于等于所述预设下限清晰度等级时,对所述铁塔四周图像不执行清晰度提升操作。
所述即时小区数量分配平台中还可以包括:
TF存储设备,与所述并行平滑设备连接,用于预先存储所述预设下限清晰度等级。
另外,所述即时小区数量分配平台中还可以包括:接触式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基站所在的铁塔上,用于感应铁塔的实时温度。
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的检测部分与被测对象有良好的接触,又称温度计。温度计通过传导或对流达到热平衡,从而使温度计的示值能直接表示被测对象的温度,一般测量精度较高,在一定的测温范围内,温度计也可测量物体内部的温度分布。但对于运动体、小目标或热容量很小的对象则会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常用的温度计有双金属温度计、玻璃液体温度计、压力式温度计、电阻温度计、热敏电阻和温差电偶等。他们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商业等部门。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常常使用这些温度计。随着低温技术在国防工程、空间技术、冶金、电子、食品、医药和石油化工等部门的广泛应用和超导技术的研究,测量120K以下温度的低温温度计得到了发展,如低温气体温度计、蒸汽压温度计、声学温度计、顺磁盐温度计、量子温度计、低温热电阻和低温温差电偶等。低温温度计要求感温元件体积小、准确度高、复现性和稳定性好。利用多孔高硅氧玻璃渗碳烧结而成的渗碳玻璃热电阻就是低温温度计的一种感温元件,可用于测量1.6~300K范围内的温度。
采用本发明的即时小区数量分配平台,针对现有技术中基站无法自适应分配小区数量的技术问题,采用一系列高精度、有针对性的图像处理设备,实现对基站四周图像的有效处理,提高了处理后的图像的质量,方便后续对处理后的图像的各项操作,还基于图像识别方式从基站四周图像中获取四周的即时人口密度,进一步基于即时人口密度确定为所述基站分配的小区数量,所述即时人口密度与所述基站分配的小区数量成正比,使得小区的分配与四周人口密度相适应,保证了本地的通信效率的同时,避免了功率上的浪费。
可以理解的是,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上述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对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即时小区数量分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即时小区数量分配平台以根据基站附近的即时人口密度确定为所述基站分配的小区数量,所述即时小区数量分配平台包括:风向测量设备,设置在基站所在的铁塔上,用于测量基站所在的铁塔位置的风向以作为当前风向输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还包括:
风速测量设备,设置在基站所在的铁塔上,用于测量基站所在的铁塔位置的风速以作为当前风速输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还包括:
语音报警设备,分别与所述风向测量设备和所述风速测量设备连接,用于在所述当前风速超限时,播报风速报警信号,并播放与所述当前风向对应的语音播放文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还包括:
即时显示设备,分别与所述风向测量设备和所述风速测量设备连接,用于在所述当前风速超限时,显示风速报警信号,并显示与所述当前风向对应的显示文字;
球形摄像机,设置在基站所在的铁塔上,用于对基站所在的铁塔的四周进行全景图像数据采集,以获得并输出铁塔四周图像;
同态滤波设备,与所述球形摄像机连接,用于接收所述铁塔四周图像,对所述铁塔四周图像执行同态滤波处理,以获得并输出同态滤波图像;
清晰度提取设备,用于对所述铁塔四周图像进行清晰度识别,以获得并输出对应的清晰度等级;
并行平滑设备,分别与所述清晰度提取设备和所述同态滤波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铁塔四周图像,基于所述清晰度等级距离预设下限清晰度等级的远近将所述铁塔四周图像平均分割成相应块大小的各个分块,对每一个分块,基于该分块的随机噪声大小选择对应的不同力度的平滑处理以获得平滑分块,将获得的各个平滑分块合并以获得平滑合并图像;在所述并行平滑设备中,所述清晰度等级距离预设下限清晰度等级越远,将所述铁塔四周图像平均分割成的相应块越大,以及在所述并行平滑设备中,对每一个分块,该分块的随机噪声越大,选择的平滑处理的力度越大;
归一化校正设备,分别与所述清晰度提取设备和所述并行平滑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平滑合并图像,基于所述清晰度等级距离预设下限清晰度等级的远近将所述平滑合并图像平均分割成相应块大小的各个分块,对每一个分块,基于该分块的像素值方差选择对应的不同力度的归一化校正处理以获得调整分块,将获得的各个调整分块合并以获得归一化校正图像;在所述归一化校正设备中,所述清晰度等级距离预设下限清晰度等级越远,将所述平滑合并图像平均分割成的相应块越大,以及在所述归一化校正设备中,对每一个分块,该分块的像素值方差越大,选择的归一化校正处理的力度越小;
自动锐化设备,分别与所述清晰度提取设备和所述归一化校正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归一化校正图像,基于所述清晰度等级距离预设下限清晰度等级的远近将所述归一化校正图像平均分割成相应块大小的各个分块,对每一个分块,基于该分块的清晰程度选择对应的不同力度的锐化处理以获得锐化分块,将获得的各个锐化分块合并以获得合并锐化图像;在所述自动锐化设备中,所述清晰度等级距离预设下限清晰度等级越远,将所述合并锐化图像平均分割成的相应块越大,以及在所述自动锐化设备中,对每一个分块,该分块的清晰程度越大,选择的锐化处理的力度越小;
数据提取设备,与所述自动锐化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合并锐化图像,并基于所述合并锐化图像确定所述合并锐化图像中的人口密度,以作为即时人口密度输出;
实时设置设备,设置在基站所在的铁塔上,与所述数据提取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即时人口密度,并基于所述即时人口密度确定为所述基站分配的小区数量,所述即时人口密度越高,为所述基站分配的小区数量越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还包括:
清晰度提升设备,用于与所述并行平滑设备连接,用于在所述并行平滑设备对所述铁塔四周图像执行平滑处理之前,当所述铁塔四周图像的清晰度等级小于所述预设下限清晰度等级时,对所述铁塔四周图像执行清晰度提升操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晰度提升设备中,将执行清晰度提升操作后的铁塔四周图像替换铁塔四周图像输入到所述并行平滑设备,同时更新所述铁塔四周图像的清晰度等级,当所述铁塔四周图像的清晰度等级大于等于所述预设下限清晰度等级时,对所述铁塔四周图像不执行清晰度提升操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还包括:
TF存储设备,与所述并行平滑设备连接,用于预先存储所述预设下限清晰度等级。
CN201711115540.4A 2017-11-13 2017-11-13 一种即时小区数量分配方法 Active CN1078011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15540.4A CN107801189B (zh) 2017-11-13 2017-11-13 一种即时小区数量分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15540.4A CN107801189B (zh) 2017-11-13 2017-11-13 一种即时小区数量分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01189A true CN107801189A (zh) 2018-03-13
CN107801189B CN107801189B (zh) 2018-07-06

Family

ID=61535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15540.4A Active CN107801189B (zh) 2017-11-13 2017-11-13 一种即时小区数量分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01189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66852A (zh) * 2019-01-16 2019-05-17 张玉榕 自动化医疗服务平台
CN109907557A (zh) * 2018-07-25 2019-06-21 永康市柴迪贸易有限公司 基于虫体识别的实木电视柜
CN111143585A (zh) * 2019-04-11 2020-05-12 王晓东 自动化大数据排序方法
CN111445663A (zh) * 2019-01-16 2020-07-24 余珊 现场安全报警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892971A1 (en) * 2006-08-23 2008-02-27 Nokia Siemens Networks Gmbh & Co. Kg Inter base station communication for joint resource management
CN103379169A (zh) * 2012-04-18 2013-10-30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用于根据密度估计配置无线网络云系统的方法和装置
CN103630114A (zh) * 2012-08-23 2014-03-12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倾角测量装置
CN104217244A (zh) * 2014-08-14 2014-12-17 长安通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地理网格的人数测定方法和人群态势监测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892971A1 (en) * 2006-08-23 2008-02-27 Nokia Siemens Networks Gmbh & Co. Kg Inter base station communication for joint resource management
CN103379169A (zh) * 2012-04-18 2013-10-30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用于根据密度估计配置无线网络云系统的方法和装置
CN103630114A (zh) * 2012-08-23 2014-03-12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倾角测量装置
CN104217244A (zh) * 2014-08-14 2014-12-17 长安通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地理网格的人数测定方法和人群态势监测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07557A (zh) * 2018-07-25 2019-06-21 永康市柴迪贸易有限公司 基于虫体识别的实木电视柜
CN109766852A (zh) * 2019-01-16 2019-05-17 张玉榕 自动化医疗服务平台
CN111445663A (zh) * 2019-01-16 2020-07-24 余珊 现场安全报警方法
CN111445663B (zh) * 2019-01-16 2021-10-19 阜宁泰利泵业有限公司 现场安全报警系统
CN111143585A (zh) * 2019-04-11 2020-05-12 王晓东 自动化大数据排序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01189B (zh) 2018-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01189B (zh) 一种即时小区数量分配方法
US7369861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haring cell coverage information
CN207473082U (zh) 一种定位装置
US7263442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TWI252703B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received radiation power
EP223752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location information
US8219116B1 (en) Wireless base station location estimation
CN103995251A (zh) 室内移动设备的定位系统及其方法
CN107677990A (zh) 一种定位装置及定位方法
JP2010175374A (ja) 測位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08156606A (zh) 即时小区数量分配平台
CN103237362B (zh) 一种用于传感器校准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移动节点
CN104978427A (zh) 在网络地图上实时显示空气质量信息的方法及空气质量信息系统
CN107846226B (zh) 一种安全型老人专用收音机
Apriani et a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LoRa-based forest fire monitoring system
CN208026252U (zh) 一种农机检测设备
JP2004297334A (ja) 位置情報測定端末装置、および無線タグによる位置情報測定方法、ならびにプログラム
CN110441830B (zh) 基于自动气象站的小区域天气预测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4913817A (zh) 多维度检测信息的指标生成系统及生成方法
US11143792B2 (en) Networked personal weather devices and related methods for providing weather information
CN207650640U (zh) 一种车载终端及农机监控系统
CN116249071A (zh) 一种景点人口密度的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08289002B (zh) 安全型老人专用收音机
US20230009721A1 (e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system, and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CN109932687B (zh) 一种基于概率模型的蓝牙室内定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Cui Zepeng

Inventor before: Li Jinpi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524

Address after: No. 3, courtyard No. 5, di Kam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BYZORO NETWORK LTD.

Address before: 224000 No. 8 Hope Road Middle Road, Ting Hu District, Yancheng City, Jiangsu

Applicant before: Li Jinpi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Method for allocating instant cell quantity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62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06

Pledgee: Huaxia Bank Beijing branch Wanliu Limited by Share Ltd

Pledgor: BYZORO NETWORK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2019990000594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0081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06

Pledgee: Huaxia Bank Beijing branch Wanliu Limited by Share Ltd.

Pledgor: Beijing Baizhuo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2019990000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