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00873A -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信息提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信息提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00873A
CN107800873A CN201710936517.5A CN201710936517A CN107800873A CN 107800873 A CN107800873 A CN 107800873A CN 201710936517 A CN201710936517 A CN 201710936517A CN 107800873 A CN107800873 A CN 1078008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user
threshold value
unit
duration thresh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3651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3651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00873A/zh
Publication of CN1078008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008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20Cooling means
    • G06F1/206Cooling means comprising thermal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1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schedules, e.g. using calendar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6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to restrict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1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sensor for measuring a physical value, e.g. temperature or mo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信息提示方法及移动终端,该方法包括:移动终端在获取到该移动终端内置的姿态传感器生成的姿态数据之后,根据该姿态数据,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晃动状态,以及移动终端处于晃动状态的时长是否达到预定时长阈值,当移动终端处于晃动状态,且晃动时长达到预定时长阈值时,移动终端输出提示信息,其中,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暂停使用移动终端。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有利于减少对用户视力的伤害,减少对移动终端的电池使用寿命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信息提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信息提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对移动终端的依赖已经超乎想象,无论是在走路、吃饭、坐车或躺在床上都在无时无刻地使用着移动终端。然而,在实践中发现,长时间地晃动使用移动终端不仅会对用户视力造成伤害,而且容易导致移动终端的温度升高,进而影响移动终端的电池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信息提示方法及移动终端,有利于减少对用户视力的伤害,减少对移动终端的电池使用寿命的影响。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信息提示方法,包括:
移动终端获取所述移动终端内置的姿态传感器生成的姿态数据;
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姿态数据,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晃动状态;
若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所述晃动状态,所述移动终端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所述晃动状态的时长是否达到预定时长阈值;
若所述时长达到所述预定时长阈值,所述移动终端输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暂停使用所述移动终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移动终端获取所述移动终端内置的姿态传感器生成的姿态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移动终端接收用户输入的操作指令,所述操作指令用于预设预定时长阈值;
所述移动终端响应所述操作指令,并输出操作界面,所述操作界面包括预定时长阈值输入框;
所述移动终端检测用户在所述预定时长阈值输入框中输入的所述预定时长阈值;
所述移动终端提示用户输入身份验证信息;
所述移动终端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接收到所述身份验证信息;
若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所述身份验证信息,所述移动终端校验所述身份验证信息是否与所述移动终端预设的合法身份验证信息相匹配;
若所述身份验证信息与所述移动终端预设的合法身份验证信息相匹配,所述移动终端存储所述预定时长阈值。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在判断出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所述晃动状态的时长达到所述预定时长阈值之后,以及所述移动终端输出提示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启动所述移动终端的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位于同一侧;
所述移动终端控制所述摄像头执行拍摄操作,得到拍摄图像;
所述移动终端分析所述拍摄图像是否包括用户人脸;
如果所述拍摄图像包括所述用户人脸,所述移动终端执行所述的输出提示信息的步骤。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移动终端分析出所述拍摄图像包括所述用户人脸之后,以及所述移动终端输出提示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校验所述用户人脸是否与所述移动终端预设的合法用户的人脸相匹配,如果相匹配,执行所述的输出提示信息的步骤。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移动终端输出提示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输出交互界面,所述交互界面包括第一选项与第二选项,其中,所述第一选项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进入关机状态,所述第二选项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进入休眠状态;
所述移动终端检测用户从所述交互界面中选择的目标选项;
若所述目标选项为第一选项,所述移动终端控制所述移动终端进入所述关机状态;
若所述目标选项为第二选项,所述移动终端控制所述移动终端进入所述休眠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公开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移动终端内置的姿态传感器生成的姿态数据;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所述姿态数据,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晃动状态;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所述晃动状态的时长是否达到预定时长阈值;
第一输出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输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暂停使用所述移动终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终端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获取单元获取所述移动终端内置的姿态传感器生成的姿态数据之前,接收用户输入的操作指令,所述操作指令用于预设预定时长阈值;
第二输出单元,用于响应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操作指令,并输出操作界面,所述操作界面包括预定时长阈值输入框;
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用户在所述预定时长阈值输入框中输入的所述预定时长阈值;
提示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到用户在所述预定时长阈值输入框中输入的所述预定时长阈值之后,提示用户输入身份验证信息;
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接收到所述身份验证信息;
第一校验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三判断单元判断的结果为是时,校验所述身份验证信息是否与所述移动终端预设的合法身份验证信息相匹配;
存储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校验单元校验的结果为是时,存储所述预定时长阈值。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终端还包括:
启动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所述晃动状态的时长达到所述预定时长阈值之后,启动所述移动终端的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位于同一侧;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启动单元启动所述摄像头之后,控制所述摄像头执行拍摄操作,得到拍摄图像;
分析单元,用于分析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得到的所述拍摄图像是否包括用户人脸;
所述第一输出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二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以及所述分析单元分析出所述拍摄图像包括用户人脸时,输出提示信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终端还包括:
第二校验单元,用于在所述分析单元分析出所述拍摄图像包括所述用户人脸之后,校验所述用户人脸是否与所述移动终端预设的合法用户的人脸相匹配;
所述第一输出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二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以及所述分析单元分析出所述拍摄图像包括用户人脸时,以及所述第二校验单元校验所述用户人脸与所述移动终端预设的合法用户的人脸相匹配时,输出提示信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终端还包括:
第三输出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输出单元输出所述提示信息之后,输出交互界面,所述交互界面包括第一选项与第二选项,其中,所述第一选项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进入关机状态,所述第二选项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进入休眠状态;
第二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用户从所述第三输出单元输出的交互界面中选择的目标选项;
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检测单元检测到的结果为第一选项时,控制所述移动终端进入所述关机状态;
第三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检测单元检测到的结果为第二选项时,控制所述移动终端进入所述休眠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公开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
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的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的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信息提示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第四方面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的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信息提示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通过姿态传感器生成的姿态数据,来判断用户是否晃动使用移动终端,在移动终端判定用户是在晃动使用移动终端之后,再进一步判断用户是否长时间的使用移动终端,当移动终端判定用户是长时间晃动使用移动终端时,提示用户暂停使用移动终端。可见,实施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在用户长时间晃动使用移动终端时,提示用户暂停使用移动终端,从而减少对用户视力的伤害,并减少对移动终端的电池使用寿命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信息提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信息提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信息提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及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信息提示方法及移动终端,有利于减少对用户视力的伤害,减少对移动终端的电池使用寿命的影响。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信息提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图1所描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信息提示方法适用于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等各类移动终端,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其中,各类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可包括但不限于Android操作系统、IOS操作系统、Symbian(塞班)操作系统、Black Berry(黑莓)操作系统、Windows Phone8操作系统等等,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如图1所示,该基于移动终端的信息提示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操作:
101、移动终端获取移动终端内置的姿态传感器生成的姿态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姿态传感器可以包括:陀螺仪传感器、三轴陀螺仪、三轴加速度计,磁传感器、三轴电子罗盘等运动传感器,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姿态数据是由姿态传感器生成,姿态数据可以包括:水平移动距离、垂直移动距离、旋转角度以及震动频率等各种姿态数据,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获取移动终端内置的姿态传感器生成的姿态数据,可以包括:移动终端获取陀螺仪传感器的姿态数据,其中,陀螺仪传感器为移动终端内置的陀螺仪传感器,姿态数据为陀螺仪传感器在运行一段时间之后生成的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移动终端获取移动终端内置的姿态传感器生成的姿态数据,可以包括:移动终端实时获取移动终端内置的姿态传感器生成的姿态数据。这样可以为移动终端实时提供姿态数据,以便移动终端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可以提高对晃动状态判断的准确率,使得提示信息的时机更加准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移动终端获取移动终端内置的姿态传感器生成的姿态数据,可以包括:移动终端在用户使用移动终端内部的程序时,获取移动终端内置的姿态传感器生成的姿态数据。这样可以在用户使用移动终端内部的应用程序时,准确的提示用户提示信息,使得提示用户的时机更加精准,从而提高了用户的操作体验。
102、移动终端根据姿态数据,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晃动状态,若是,则执行步骤103;若否,则结束本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中,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晃动状态,可以包括:通过姿态数据中包括的振幅大小,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晃动状态。例如,当振幅大于预定振幅阈值时,移动终端处于晃动状态,当振幅小于等于预定振幅阈值时,移动终端处于非晃动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晃动状态,可以包括:通过姿态数据中包括的频率大小,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晃动状态。例如,当频率大于预定频率阈值时,移动终端处于晃动状态,当频率小于等于预定频率阈值时,移动终端处于非晃动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根据姿态数据,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晃动状态,可以包括:移动终端在获得姿态数据之后,直接用获得到姿态数据的来对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晃动状态进行判断。
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根据姿态数据,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晃动状态,可以包括:移动终端在获得姿态数据之后,先对姿态数据进行处理(可以为移动终端对姿态数据进行相关运算),在移动终端处理好数据之后,移动终端使用处理好的数据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晃动状态。
举例来说,移动终端根据姿态数据,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晃动状态的方法可以包括:提取姿态数据信息;确定预设时间戳;确定事件时间戳;对事件时间戳与预设时间戳的差值进行进制转换;将上述差值均分为固定份数,所得份数为总份数;将移动终端三个方向的转动角度与总份数的倒数相乘,得到角速度;利用三个方向的角速度的大小、正负进行移动终端的状态判定;当三个方向的角速度的大小频繁来回变动时,判定移动终端处于晃动状态。
举例来说,移动终端根据姿态数据,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晃动状态的方法可以包括:当移动终端为手机,姿态数据为手机内置陀螺仪传感器生成的数据时,判断手机在1秒的时长内,是否存在至少5次的手机旋转方向的变化,若存在,则判定手机处于晃动状态;若不存在,则判定手机处于非晃动状态。其中,上述手机旋转方向的变化的判定方法为:若数据中某一时刻的水平角速度为5弧度每秒,则判定手机正在以5弧度每秒的速度在水平方向顺时针旋转;若数据中上述某一时刻的下一时刻的水平角速度为-5弧度每秒,则判定手机正在以5弧度每秒的速度在水平方向逆时针旋转,当数据表明手机在任何方向上存在从顺时针旋转变为逆时针旋转或者从逆时针旋转变为顺时针旋转时,判定手机存在1次旋转方向的变化。
103、移动终端判断上述移动终端处于晃动状态的时长是否达到预定时长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104;若否,则结束本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中,预定时长阈值可以在用户使用移动终端前预先设定,预定时长阈值用于判断移动终端处于晃动状态的时长是否超过预定时长阈值。
举例来说,判断移动终端处于晃动状态的时长是否达到预定时长阈值的方法,可以包括:预设时长阈值;记录用户上次刷新时间;记录当前时间,并用当前时间减去用户上次刷新时间得到时间差;将时间差与预设时长阈值相比较。
104、移动终端输出提示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暂停使用移动终端,可以包括:语音提示信息、视频提示信息等各类型提示信息,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移动终端在判断出移动终端处于晃动状态的时长达到预定时长阈值之后,移动终端可以弹出一个提示框,上述提示框中的提示语提示用户在当前场景不适合继续使用移动终端。这样可以提高移动终端与用户的互动性以及用户的操作体验,从而给予用户更多的休息时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移动终端在判断出移动终端处于晃动状态的时长达到预定时长阈值之后,移动终端提示用户暂停使用移动终端,并在短暂的延时之后,自行将移动终端关机。这样可以减少移动终端的使用时长,从而避免了移动终端过热的情况。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移动终端在判断出移动终端处于晃动状态的时长达到预定时长阈值之后,移动终端在提示用户暂停使用移动终端的同时,显示移动终端的当前状态信息(如电池的剩余电量,内存应用率等信息)。这样可以使用户更清楚的了解移动终端的使用状态,从而使用户可以更好、更优地使用移动终端。
在图1所描述的方法中,移动终端在获取移动终端内置的姿态传感器生成的姿态数据之后,判断移动终端是否长时间的处于晃动状态,其中,是否长时间由移动终端处于晃动状态的时间与预定时间阈值相比较得出,当移动终端长时间处于晃动状态时,移动终端输出提示信息,提示用户暂停使用移动终端。可见,图1所描述的方法能够自动地、智能地获取移动终端内置的姿态传感器生成的姿态数据并进行处理,在得到的处理结果为移动终端被长时间晃动使用时,可以提示用户暂停使用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这种智能处理能力能够避免用户长时间晃动使用移动终端,降低了移动终端对用户视力的伤害,并且减少对移动终端的电池使用寿命的影响。
此外,实施图1所描述的方法,可以为移动终端实时提供姿态数据,以便移动终端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可以提高对晃动状态判断的准确率,使得提示信息的时机更加准确。此外,实施图1所描述的方法,可以在用户使用移动终端内部的应用程序时,准确的提示用户提示信息,使得提示用户的时机更加精准,从而提高了用户的操作体验。此外,实施图1所描述的方法,可以提高移动终端与用户的互动性以及用户的操作体验,从而给予用户更多的休息时间。此外,实施图1所描述的方法,可以减少移动终端的使用时长,从而避免了移动终端过热的情况。此外,实施图1所描述的方法,可以使用户更清楚的了解移动终端的使用状态,从而使用户可以更好、更优地使用移动终端。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信息提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基于移动终端的信息提示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操作:
201、移动终端接收用户输入的操作指令,上述操作指令用于预设预定时长阈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操作指令可以包括:用户输入的密码指令、用户输入的手势指令以及用户输入的语音指令等各种指令,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202、移动终端响应操作指令,并输出操作界面,上述操作界面包括预定时长阈值输入框。
本发明实施例中,操作界面可以是圆形的操作界面、方形的操作界面等各种类型的操作界面,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操作界面可以包括:预定时长阈值输入框、时间信息以及日期信息等各种类型的信息与输入框,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预定时长阈值输入框可以使用数字输入、使用拨动框内时钟的方法输入等各种输入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203、移动终端检测用户在预定时长阈值输入框中输入的预定时长阈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输入的预定时长阈值可以包括:时间数据(如00:15)、拨动框内时钟生成的数据(如将分针拨动90度生成15分钟的数据)等由各种方法生成的数据,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移动终端可以检测用户输入的预定时长阈值是否为有效的预定时长阈值。这样可以为移动终端提供正确有效的数据,以便后续步骤执行时不用再次检测数据是否有效,从而缩短了移动终端处理的时间,提高了移动终端处理的效率。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当移动终端检测到用户在预定时长阈值输入框中输入的预定时长阈值时,移动终端将预定时长阈值存储起来。这样可以将用户输入的预定时长阈值存储起来以便在后续步骤需要调用上述阈值的时候能更方便、更快捷地调用,从而减少了移动终端处理的步骤,加快了移动终端处理的速度。
204、移动终端提示用户输入身份验证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身份验证信息可以包括:指纹信息、虹膜信息等各种能证明用户身份的信息,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移动终端提示用户输入身份验证信息可以包括:移动终端输出语音,提示用户输入身份验证信息。这样可以利用听觉使用户更加容易知道现在需要输入身份验证信息,从而提高了用户与移动终端的交互性。
205、移动终端判断是否接收到身份验证信息,若是,则执行步骤206;若否,则结束本流程。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移动终端判断是否接收到身份验证信息,可以包括:在移动终端判断接收到身份验证信息后,移动终端进一步的判断身份验证信息是否为有效的身份验证信息,若是,则执行步骤206;若否,则接受本流程。这样可以滤除无效信息,避免无意义的执行后续步骤,从而优化移动终端的性能,提高效率。
举例来说,判断是否接收到身份验证信息的方法,可以包括:确认用户输入的身份验证信息的字节数,并将上述字节数传输给接收端;确认移动终端接收到的身份验证信息的字节数;判断两种字节数的差值是否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如果两种字节数的差值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则判定接收到了身份验证信息,如果两种字节数的差值不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则判定未接收到身份验证信息。
206、移动终端校验身份验证信息是否与移动终端预设的合法身份验证信息相匹配,若匹配,则执行步骤207;若不匹配,则结束本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预设的合法身份验证信息可以包括:用户预先输入的指纹信息、用户预先输入的虹膜信息等各种信息,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移动终端校验身份验证信息是否与移动终端预设的合法身份验证信息相匹配,可以包括:移动终端提取接收到的身份验证信息与预设的合法身份验证信息,在移动终端提取出两种信息之后,将两种信息进行对比,若相同程度达到预定阈值,则认定接收到的身份验证信息为合法信息,并执行步骤207;若相同程度未达到预定阈值,则结束本流程。这样可以快捷地校验两种信息是否相匹配,以便尽快执行后续步骤,从而优化了移动终端的处理性能,提高了效率。
举例来说,移动终端校验身份验证信息是否与移动终端预设的合法身份验证信息相匹配,可以包括:当身份验证信息为指纹时,移动终端获取当前指纹信息,并计算指纹信息的第一特征向量;移动终端调取预设的合法指纹信息,并计算指纹信息的第二特征向量;将第一特征向量与第二特征向量一对一匹配,得到匹配特征;计算每对匹配特征的汉明距离,其中每对匹配特征对应一个值,上述值被称作相似度度量值;将相似度度量值输入到验证分类器中,验证当前指纹是否为合法指纹;将相似度度量值输入到活性分类器中,判定当前指纹是否为活体手指的指纹还是仿造的手指的指纹;若上述验证与判定结果均为当前指纹合法且有效,则判定两个信息相匹配。
举例来说,移动终端校验身份验证信息是否与移动终端预设的合法身份验证信息相匹配,可以包括:当身份验证信息为指纹时,移动终端获取当前指纹信息,并获取当前指纹信息的特征点,上述特征点为当前指纹的纹线端点与纹线分叉点;初步确定基准点对,以及进一步筛选基准点对;计算相对平移及旋转参数;调整待识别图像的姿势;统计最终匹配点对数,若匹配点对数大于等于对数阈值,则判定两个信息来自同一枚指纹,若匹配点对数小于对数阈值,则判定两个信息不匹配。
207、移动终端存储预定时长阈值。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移动终端存储预定时长阈值可以包括:移动终端将步骤203检测到的预定时长阈值替换现有的预定时长阈值。这样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方式随时更换检测用的预定时长阈值,以便用户更方便地使用移动终端,从而提高用户与移动终端的交互性,优化了用户的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中,实施上述的步骤201~步骤207,可以提示用户存储预定时长阈值,并在检验身份之后存储预定时长阈值。而且,实施上述的步骤201~步骤207,移动终端可以自动检测输入的预定时长阈值与用户身份,从而可以自动地验证并存储预定时长阈值,提高移动终端的智能性。
步骤208~步骤211与步骤101~步骤104相同,以下内容不做赘述。
在图2所描述的方法中,移动终端响应用户输入的操作指令并输出操作界面,移动终端提示用户在操作界面中输入预定时长阈值,在用户输入预定时长阈值之后,移动终端再提示用户验证用户自己的身份,若身份合法则存储用户输入的预定时长阈值,在存储好预定时长阈值之后,移动终端获取移动终端内置的姿态传感器生成的姿态数据,并根据上述姿态数据判断移动终端是否长时间的处于晃动状态,其中,是否长时间处于晃动状态由移动终端处于晃动状态的时间与预定时间阈值相比较得出,当移动终端长时间处于晃动状态时,移动终端输出提示信息,提示用户暂停使用移动终端。可见,图2所描述的方法能够自动地、智能地与用户交互并且指导用户存储预定时长阈值,并且能够自动地、智能地获取移动终端内置的姿态传感器生成的姿态数据并进行处理,在得到的处理结果为移动终端被长时间晃动使用之后,可以提示用户暂停使用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这种智能处理能力能够避免用户长时间晃动使用移动终端,降低了移动终端对用户视力的伤害,并且减少对移动终端的电池使用寿命的影响。
此外,实施图2所描述的方法,可以为移动终端提供正确有效的数据,以便后续步骤执行时不用再次检测数据是否有效,从而缩短了移动终端处理的时间,提高了移动终端处理的效率。此外,实施图2所描述的方法,可以将用户输入的预定时长阈值存储起来以便在后续步骤需要调用上述阈值的时候能更方便、更快捷地调用,从而减少了移动终端处理的步骤,加快了移动终端处理的速度。此外,实施图2所描述的方法,可以利用听觉使用户更加容易知道现在需要输入身份验证信息,从而提高了用户与移动终端的交互性。此外,实施图2所描述的方法,可以滤除无效信息,避免无意义的执行后续步骤,从而优化移动终端的性能,提高效率。此外,实施图2所描述的方法,可以快捷地校验两种信息是否相匹配,以便尽快执行后续步骤,从而优化了移动终端的处理性能,提高了效率。此外,实施图2所描述的方法,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方式随时更换检测用的预定时长阈值,以便用户更方便地使用移动终端,从而提高用户与移动终端的交互性,优化了用户的体验。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信息提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基于移动终端的信息提示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操作:
步骤301~步骤310与步骤201~步骤210相同,以下内容不做赘述。
311、移动终端启动移动终端的摄像头,上述摄像头与移动终端的屏幕位于同一侧。
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摄像头可以包括:移动终端内置的摄像头、移动终端外置连接的摄像头等,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屏幕为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时候所面对的屏幕。
312、移动终端控制摄像头执行拍摄操作,得到拍摄图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移动终端控制摄像头执行拍摄操作,可以包括:移动终端自动控制摄像头,使摄像头正对前方并且自动进行对焦,在摄像头对焦完成之后进行拍摄。这样可以提高摄像头拍摄到的图像的质量,使得摄像头拍摄出来的图像更加的清楚,从而提高了移动终端拍摄图片的质量,有助于移动终端的分析。
举例来说,移动终端控制摄像头执行拍摄操作的方法,可以包括:根据经验或者场景需要设定背景亮度,前景目标亮度以及目标亮度的初始范围值;提取待检测区域内的前景目标,并计算前景目标的亮度值;在待检测区域内采用目标定位技术定位目标位置,并计算目标的亮度值;根据上述前景目标的亮度值检测目标区域以及全景图像,并计算背景亮度值;根据前景目标亮度值,背景亮度值和目标亮度值,获得摄像头控制系数,并选择相机控制模式以及亮度控制模式,控制摄像头的自动曝光与增益。
举例来说,移动终端控制摄像头执行拍摄操作的方法,可以包括:设置摄像头的各个对焦模式的权重以及各个对焦模式对应的对焦检测机制;根据各个对焦模式各自对应的对焦检测机制分别执行对焦检测,并根据各个对焦检测机制的检测结果分别判断是否需要触发对应的对焦模式;若上述判断结果为是,则提交对焦申请,若上述判断结果为否,则不提交对焦申请;根据所述的各个对焦模式的权重对提交的对焦申请进行审核;以权重最高的对焦申请作为当前对焦模式进行对焦。从而实现智能有序地选择对焦,防止自动对焦模式多样化而互相产生干扰;并在对焦过程中停止权重低于该当前对焦模式的对焦申请及对焦检测,以节省系统资源。
313、移动终端分析拍摄图像是否包括用户人脸,若是,则执行步骤314~步骤316;若否,则结束本流程。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移动终端分析拍摄图像可以包括:移动终端可以根据拍摄图像中是否存在五官进行分析,如果拍摄图像中存在五官,则认为拍摄图像包括用户人脸;如果拍摄图像中不存在五官,则认为拍摄图像不包括用户人脸。这样可以快捷地分析出拍摄图像是否包括用户人脸,使得分析结果更加快速、更加精准,从而加快了移动终端处理的速度,提高了移动终端处理的精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移动终端在分析拍摄图像是否包括用户人脸,如果是,移动终端校验用户人脸是否与移动终端预设的合法用户的人脸相匹配,如果相匹配,执行步骤314;如果不匹配,结束本流程。这样可以进一步判定是否是合法用户进行操作,使得移动终端的可靠性增加,从而提高了移动终端的保密性。
举例来说,移动终端分析拍摄图像是否包括用户人脸的方法,可以包括:根据视频场景划分识别视频;获取同一视频场景下视频中的人脸识别信息;将同一视频场景下视频中的人脸识别信息与人脸识别信息库中的人脸识别信息进行对比,获取人脸相似度;根据上述人脸相似度,对同一视频场景下视频中的人脸识别信息进行聚类处理,上述聚类处理为将同一人脸的人脸识别信息归为一类人脸识别信息,将聚类处理后的人脸识别信息更新到人脸识别信息库中。
314、移动终端输出提示信息。
315、移动终端输出交互界面,上述交互界面包括第一选项与第二选项,其中,上述第一选项用于控制移动终端进入关机状态,上述第二选项用于控制移动终端进入休眠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交互界面可以包括:取消选项,用于关闭交互界面,延时提醒选项等,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316、移动终端检测用户从交互界面中选择的目标选项。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若移动终端长时间检测不到用户的选择,则自动控制移动终端进入休眠状态,其中,上述移动终端检测不到用户的选择的时间超过预定阈值时判定为移动终端长时间检测不到用户的选择。这样可以使移动终端自动进入休眠状态,避免过久等待用户操作,使得移动终端变得更加智能,可以降低移动终端的工作负担,从而延长了移动终端的电池使用寿命。
317、若移动终端检测到用户选择的目标选项为第一选项,控制移动终端进入关机状态;若移动终端检测到用户选择的目标选项为第二选项,控制移动终端进入休眠状态。
在图3所描述的方法中,移动终端响应用户输入的操作指令并输出操作界面,移动终端提示用户在操作界面中输入预定时长阈值,在用户输入预定时长阈值之后,移动终端再提示用户验证用户自己的身份,若身份合法则存储用户输入的预定时长阈值,在存储好预定时长阈值之后,移动终端获取移动终端内置的姿态传感器生成的姿态数据,并根据上述姿态数据判断移动终端是否长时间的处于晃动状态,其中,是否长时间处于晃动状态由移动终端处于晃动状态的时间与预定时间阈值相比较得出,当移动终端长时间处于晃动状态时,移动终端进行误触判断,如果移动终端的摄像头拍摄到人脸图像,且该人脸图像为合法人脸图像,则移动终端输出提示信息,提示用户暂停使用移动终端。可见,图3所描述的方法能够自动地、智能地与用户交互并且指导用户存储预定时长阈值,并且能够自动地、智能地获取移动终端内置的姿态传感器生成的姿态数据并进行处理,在得到的处理结果为移动终端被长时间晃动使用之后,可以提示用户暂停使用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这种智能处理能力能够避免用户长时间晃动使用移动终端,降低了移动终端对用户视力的伤害,并且减少对移动终端的电池使用寿命的影响。
此外,实施图3所描述的方法,可以提高摄像头拍摄到的图像的质量,使得摄像头拍摄出来的图像更加的清楚,从而提高了移动终端拍摄图片的质量,有助于移动终端的分析。此外,实施图3所描述的方法,可以简单地分析出拍摄图像是否包括用户人脸,从而加快了移动终端处理的速度,提高了移动终端处理的精度。此外,实施图3所描述的方法,可以进一步判定是否是合法用户进行操作,使得移动终端的更加地可靠,从而提高了移动终端的保密性。此外,实施图3所描述的方法,可以使移动终端进入关机状态,使得用户可以休息,移动终端可以暂停工作,从而延长了移动终端的电池使用寿命。此外,实施图3所描述的方法,可以使移动终端进入休眠状态,使得用户可以休息,移动终端可以降低工作负担,从而延长了移动终端的电池使用寿命。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移动终端可以包括:
获取单元401,用于获取移动终端内置的姿态传感器生成的姿态数据。
第一判断单元402,用于根据获取单元401获取到的姿态数据,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晃动状态,其中,根据姿态数据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晃动状态的方法与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相同,以下内容不做赘述。
第二判断单元403,用于在第一判断单元402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判断移动终端处于晃动状态的时长是否达到预定时长阈值,其中,判断移动终端处于晃动状态的时长是否达到预定时长阈值的方法与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相同,以下内容不做赘述。
第一输出单元404,用于在第二判断单元403的判断结果为是时,输出提示信息,上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暂停使用移动终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图4所示的移动终端中,还可以包括:
接收单元405,用于在获取单元401获取移动终端内置的姿态传感器生成的姿态数据之前,接收用户输入的操作指令,上述操作指令用于预设预定时长阈值。
第二输出单元406,用于响应接收单元405接收到的操作指令,并输出操作界面,上述操作界面包括预定时长阈值输入框。
第一检测单元407,用于检测用户在第二输出单元406输出的操作界面中的预定时长阈值输入框中输入的预定时长阈值。
提示单元408,用于在第一检测单元407检测到用户在预定时长阈值输入框中输入的预定时长阈值之后,提示用户输入身份验证信息。
第三判断单元409,用于判断移动终端是否接收到身份验证信息,其中,判断移动终端是否接收到身份验证信息的方法与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相同,以下内容不做赘述。
第一校验单元410,用于在第三判断单元409判断的结果为是时,校验身份验证信息是否与移动终端预设的合法身份验证信息相匹配,其中,校验身份验证信息是否与移动终端预设的合法身份验证信息相匹配的方法与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相同,以下内容不做赘述。
存储单元411,用于在第一校验单元校验410的结果为是时,存储预定时长阈值。
可见,实施图4所描述的移动终端,可以根据姿态传感器生成的姿态数据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长时间晃动的状态,如果上述判断结果为是,移动终端输出提示信息,以实现用户暂停使用移动终端。
此外,实施图4所描述的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可以自动检测输入的预定时长阈值与用户身份,从而可以自动地验证并存储预定时长阈值,提高移动终端的智能性。
实施例五
请参阅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5所示的移动终端是由图4所示的移动终端进行优化得到的。与图4所示的移动终端相比,图5所示的移动终端还可以包括:
启动单元412,用于在第二判断单元403判断出移动终端处于晃动状态的时长达到预定时长阈值之后,启动移动终端的摄像头,摄像头与移动终端的屏幕位于同一侧。
第一控制单元413,用于在启动单元412启动摄像头之后,控制摄像头执行拍摄操作,得到拍摄图像,其中,控制摄像头执行拍摄操作的方法与本发明实施例三所述相同,以下内容不做赘述。
分析单元414,用于分析第一控制单元413得到的拍摄图像是否包括用户人脸,其中,分析拍摄图像是否包括用户人脸的方法与本发明实施例三所述相同,以下内容不做赘述。
第一输出单元404,具体用于在第二判断单元403的判断结果为是时,以及分析单元414分析出拍摄图像包括用户人脸时,输出提示信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移动终端还包括:
第二校验单元415,用于在分析单元414分析出拍摄图像包括用户人脸之后,校验用户人脸是否与移动终端预设的合法用户的人脸相匹配。
第一输出单元404,具体用于在第二判断单元403的判断结果为是时,以及分析单元414分析出拍摄图像包括用户人脸时,以及第二校验单元415校验用户人脸与移动终端预设的合法用户的人脸相匹配时,输出提示信息。
可见,实施图5所描述的移动终端,可以根据姿态传感器生成的姿态数据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长时间晃动的状态,如果上述判断结果为是,移动终端输出提示信息,以实现用户暂停使用移动终端。
此外,实施图5所描述的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可以自动检测输入的预定时长阈值与用户身份,从而可以自动地验证并存储预定时长阈值,提高移动终端的智能性。
此外,实施图5所描述的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可以自动预防用户误触,并且可以在非误触的情况下校验操作用户是否为合法用户,使得移动终端可以避免在用户误触时输出提示以及非法用户的使用,从而提高移动终端的智能性与保密性。
实施例六
请参阅图6,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6所示的移动终端是由图5所示的移动终端进行优化得到的。与图5所示的移动终端相比,图6所示的移动终端还可以包括:
第三输出单元416,用于在第一输出单元404输出提示信息之后,输出交互界面,上述交互界面包括第一选项与第二选项,其中,上述第一选项用于控制移动终端进入关机状态,上述第二选项用于控制移动终端进入休眠状态。
第二检测单元417,用于检测用户从第三输出单元416输出的交互界面中选择的目标选项。
第二控制单元418,用于在第二检测单元417检测到的结果为第一选项时,控制移动终端进入关机状态。
第三控制单元419,用于在第二检测单元417检测到的结果为第二选项时,控制移动终端进入休眠状态。
可见,实施图6所描述的移动终端,可以根据姿态传感器生成的姿态数据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长时间晃动的状态,如果上述判断结果为是,移动终端输出提示信息,以实现用户暂停使用移动终端。
此外,实施图6所描述的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可以自动检测输入的预定时长阈值与用户身份,从而可以自动地验证并存储预定时长阈值,提高移动终端的智能性。
此外,实施图6所描述的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可以自动预防用户误触,并且可以在非误触的情况下校验操作用户是否为合法用户,使得移动终端可以避免在用户误触时输出提示以及非法用户的使用,从而提高移动终端的智能性与保密性。
此外,实施图6所描述的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可以在提示用户暂停使用移动终端之后,进一步请求对移动终端的操作,使得移动终端可以尽快地进入关机或休眠状态,从而提高移动终端与用户的交互性,移动终端的智能性,以及延长了移动终端的电池使用寿命。
实施例七
请参阅图7,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移动终端可以包括:
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701;
与存储器701耦合的处理器702;
其中,处理器702调用存储器701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执行图1~图3任意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信息提示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图1~图3任意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信息提示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一次可编程只读存储器(One-tim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OTPROM)、电子抹除式可复写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磁带存储器、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数据的计算机可读的任何其他介质。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信息提示方法及移动终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信息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移动终端获取所述移动终端内置的姿态传感器生成的姿态数据;
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姿态数据,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晃动状态;
若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所述晃动状态,所述移动终端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所述晃动状态的时长是否达到预定时长阈值;
若所述时长达到所述预定时长阈值,所述移动终端输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暂停使用所述移动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获取所述移动终端内置的姿态传感器生成的姿态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移动终端接收用户输入的操作指令,所述操作指令用于预设预定时长阈值;
所述移动终端响应所述操作指令,并输出操作界面,所述操作界面包括预定时长阈值输入框;
所述移动终端检测用户在所述预定时长阈值输入框中输入的所述预定时长阈值;
所述移动终端提示用户输入身份验证信息;
所述移动终端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接收到所述身份验证信息;
若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所述身份验证信息,所述移动终端校验所述身份验证信息是否与所述移动终端预设的合法身份验证信息相匹配;
若所述身份验证信息与所述移动终端预设的合法身份验证信息相匹配,所述移动终端存储所述预定时长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出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所述晃动状态的时长达到所述预定时长阈值之后,以及所述移动终端输出提示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启动所述移动终端的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位于同一侧;
所述移动终端控制所述摄像头执行拍摄操作,得到拍摄图像;
所述移动终端分析所述拍摄图像是否包括用户人脸;
如果所述拍摄图像包括所述用户人脸,所述移动终端执行所述的输出提示信息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分析出所述拍摄图像包括所述用户人脸之后,以及所述移动终端输出提示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校验所述用户人脸是否与所述移动终端预设的合法用户的人脸相匹配,如果相匹配,执行所述的输出提示信息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输出提示信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输出交互界面,所述交互界面包括第一选项与第二选项,其中,所述第一选项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进入关机状态,所述第二选项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进入休眠状态;
所述移动终端检测用户从所述交互界面中选择的目标选项;
若所述目标选项为第一选项,所述移动终端控制所述移动终端进入所述关机状态;
若所述目标选项为第二选项,所述移动终端控制所述移动终端进入所述休眠状态。
6.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移动终端内置的姿态传感器生成的姿态数据;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所述姿态数据,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晃动状态;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所述晃动状态的时长是否达到预定时长阈值;
第一输出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输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暂停使用所述移动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获取单元获取所述移动终端内置的姿态传感器生成的姿态数据之前,接收用户输入的操作指令,所述操作指令用于预设预定时长阈值;
第二输出单元,用于响应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操作指令,并输出操作界面,所述操作界面包括预定时长阈值输入框;
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用户在所述预定时长阈值输入框中输入的所述预定时长阈值;
提示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到用户在所述预定时长阈值输入框中输入的所述预定时长阈值之后,提示用户输入身份验证信息;
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接收到所述身份验证信息;
第一校验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三判断单元判断的结果为是时,校验所述身份验证信息是否与所述移动终端预设的合法身份验证信息相匹配;
存储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校验单元校验的结果为是时,存储所述预定时长阈值。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启动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所述晃动状态的时长达到所述预定时长阈值之后,启动所述移动终端的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位于同一侧;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启动单元启动所述摄像头之后,控制所述摄像头执行拍摄操作,得到拍摄图像;
分析单元,用于分析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得到的所述拍摄图像是否包括用户人脸;
所述第一输出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二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以及所述分析单元分析出所述拍摄图像包括用户人脸时,输出提示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校验单元,用于在所述分析单元分析出所述拍摄图像包括所述用户人脸之后,校验所述用户人脸是否与所述移动终端预设的合法用户的人脸相匹配;
所述第一输出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二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以及所述分析单元分析出所述拍摄图像包括用户人脸时,以及所述第二校验单元校验所述用户人脸与所述移动终端预设的合法用户的人脸相匹配时,输出提示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输出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输出单元输出所述提示信息之后,输出交互界面,所述交互界面包括第一选项与第二选项,其中,所述第一选项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进入关机状态,所述第二选项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进入休眠状态;
第二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用户从所述第三输出单元输出的交互界面中选择的目标选项;
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检测单元检测到的结果为第一选项时,控制所述移动终端进入所述关机状态;
第三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检测单元检测到的结果为第二选项时,控制所述移动终端进入所述休眠状态。
CN201710936517.5A 2017-10-10 2017-10-10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信息提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Pending CN1078008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36517.5A CN107800873A (zh) 2017-10-10 2017-10-10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信息提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36517.5A CN107800873A (zh) 2017-10-10 2017-10-10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信息提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00873A true CN107800873A (zh) 2018-03-13

Family

ID=61534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36517.5A Pending CN107800873A (zh) 2017-10-10 2017-10-10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信息提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00873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04290A (zh) * 2018-06-13 2018-11-13 姜锋 一种用于移动存储设备信息传输安全的方法及系统
CN110753183A (zh) * 2019-10-16 2020-02-04 吕新伟 图像摄取装置、系统及限制方法、数据采集限制方法
CN113050855A (zh) * 2021-03-15 2021-06-29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输出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3408737A (zh) * 2021-05-12 2021-09-17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姿态识别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00045245A (ko) * 1998-12-30 2000-07-15 서평원 이동 단말 상태 자동 변경 시스템 및 상태 자동 변경 방법
CN102830929A (zh) * 2012-08-15 2012-12-1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解锁系统、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4994298A (zh) * 2015-07-14 2015-10-21 厦门美图之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选择对焦模式的对焦触发方法和系统
CN106055101A (zh) * 2016-05-26 2016-10-2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防沉迷提示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599663A (zh) * 2016-12-14 2017-04-2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安全保护方法及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00045245A (ko) * 1998-12-30 2000-07-15 서평원 이동 단말 상태 자동 변경 시스템 및 상태 자동 변경 방법
CN102830929A (zh) * 2012-08-15 2012-12-1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解锁系统、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4994298A (zh) * 2015-07-14 2015-10-21 厦门美图之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选择对焦模式的对焦触发方法和系统
CN106055101A (zh) * 2016-05-26 2016-10-2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防沉迷提示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599663A (zh) * 2016-12-14 2017-04-2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安全保护方法及移动终端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04290A (zh) * 2018-06-13 2018-11-13 姜锋 一种用于移动存储设备信息传输安全的方法及系统
CN108804290B (zh) * 2018-06-13 2022-03-18 姜锋 一种用于移动存储设备信息传输安全的方法及系统
CN110753183A (zh) * 2019-10-16 2020-02-04 吕新伟 图像摄取装置、系统及限制方法、数据采集限制方法
CN113050855A (zh) * 2021-03-15 2021-06-29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输出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3408737A (zh) * 2021-05-12 2021-09-17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姿态识别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00873A (zh)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信息提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TWI751161B (zh) 終端設備、智慧型手機、基於臉部識別的認證方法和系統
CN108833818B (zh) 视频录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4094590B (zh) 用于无人值守图像俘获的方法及设备
CN103761463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JP5276111B2 (ja) セルフ撮影の際に顔の構図を決定できるようにサポートする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EP3523754A1 (en) Face liveness det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1901527B (zh) 追踪控制方法、装置、对象追踪部件和存储介质
EP375445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camera,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8829881A (zh) 视频标题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9062402B (zh) 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水下拍照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CN109981976A (zh)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EP3246850A1 (en) Image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puter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07135351A (zh) 拍照方法及拍照装置
US10242253B2 (en) Detection apparatus, detection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KR20100075167A (ko) 얼굴인식 기능을 이용한 디지털 영상 촬영 장치 및 방법
CN108668080A (zh) 提示镜头脏污程度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05678242A (zh) 手持证件模式下的对焦方法和装置
CN110059686A (zh) 字符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KR101949218B1 (ko) 휴대 단말기의 이미지 촬영 방법 및 장치
CN107146625A (zh) 一种语音识别的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JP6267025B2 (ja) 通信端末及び通信端末の認証方法
CN105915803A (zh) 一种基于传感器的拍照方法及系统
CN108090424B (zh) 一种在线教学调研方法及设备
WO2022083479A1 (zh) 采集人脸图像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1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