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98477A - 一种配电网规划项目执行操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配电网规划项目执行操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98477A
CN107798477A CN201711052814.XA CN201711052814A CN107798477A CN 107798477 A CN107798477 A CN 107798477A CN 201711052814 A CN201711052814 A CN 201711052814A CN 107798477 A CN107798477 A CN 1077984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te
index
project
calculation formula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5281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迟福建
刘聪
许强
李桂鑫
王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Tianjin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Tianjin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Tianjin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71105281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98477A/zh
Publication of CN1077984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984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lectricity, gas or water supply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配电网规划项目执行操作方法,可以通过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对配电网相关数据的录入或已有平台配电网数据的关联,对各地区配电网数据进行分类统计计算,计算出能够反映电网建设项目前期决策、设计施工、运营使用以及项目效果的后评价指标,并建立地区配电网指标预警机制。

Description

一种配电网规划项目执行操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规划领域,具体是一种配电网规划项目执行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做好电网建设项目的后评价工作是搞好电网建设的重要保障,而要做好电网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又必须有一套科学、完善的后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电网建设项目的特点以及项目后评价的目的,在分析电网建设项目后评价指标理论依据的基础上,探讨建立一套科学、实用的后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实际情况讨论如何确定该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权重的问题,对电网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实践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电网建设项目后评价需通过一系列的指标计算、分析来完成研究。构建一套科学、完善的反映电网建设项目前期决策、设计施工、运营使用各阶段工作内容以及项目效果的后评价指标,对指导电网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量化指标更能客观准确反映项目后评价工作的成效,是今后后评价工作的必然要求。
一种配电网规划项目执行操作方法,主要包括分类指标设定、指标分析、指标预警、数据展示、基于GIS的配网项目分析五大块;具体如下:为反映配电网规划项目执行效果,特设定评价指标,并根据不同供电区域类型(A+、A、B、C、D)制定差异化评价标准,体现不同区域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用户性质等因素对电网发展的影响;可对各类指标设置评分标准及指标权重,可统计各类指标分值;通过与评价指标的目标值对比,得出各类指标达标程度,计算达标率;按照评分标准及权重加权平均后,得出某一地区的指标总分值;
发明专利内容
本发明专利提供本发明一种配电网规划项目执行操作方法,主要包括分类指标设定、指标分析、指标预警、数据展示、基于GIS的配网项目分析五大块;所述指标分析包括:在内容(1)指标设置功能:建立指标设置界面,从规划编制能力、计划管理水平、计划实施能力、投资控制能力、电网装备水平、电网运行能力、电网结构、安全可靠性和运行经济性9个分类模块中设置规划项目响应度、负荷预测准确度、项目立项变更率、可研调整率、可研调整投资变化值、可研调整工程量变化值、应急项目响应度、年度立项规模投产率、项目投资变化率、架空线路绝缘化率、配电自动化覆盖率、高损变比例、运行超过20年设备比率、智能电表覆盖率、重过载线路比率、重过载配变比率、线路最大负载率平均值、配变最大负载率平均值、设备故障率、10千伏典型接线比率、10千伏线路N-1通过率、城市用户平均停电时间、农村居民端电压合格率、供电可靠率RS-3和综合线损率25个指标;
在内容(2)指标查看功能:建立指标查看功能,包括指标类别、指标名称、指标单位等,形成表格;
在内容(3)指标计算功能;
所述内容(3)中指标计算功能包括:所述的规划项目响应度、负荷预测准确度、项目立项变更率、可研调整率、应急项目响应度、年度立项规模投产率、项目投资变化率、架空线路绝缘化率、配电自动化覆盖率、高损变比例、运行超过20年设备比率、智能电表覆盖率、重过载线路比率、重过载配变比、线路最大负载率平均值、配变最大负载率平均值、设备故障率、10千伏典型接线比率、10kV线路N-1通过率、城市用户平均停电时间、农村居民端电压合格率、供电可靠率RS-3、综合线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网规划项目执行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规划项目响应度为:
输入:10kV规划项目清册、投资计划项目清册;输出:规划项目响应度、与目标值偏差、展示曲线;指标计算公式及输出展示曲线;
计算公式:规划项目响应度(%)=投资计划项目数/规划项目数*100;
与目标值偏差=规划项目响应度目标值-实际值;
所述的负荷预测准确度
输入:滚动规划中的负荷预测表、实际现状负荷值;
输出:负荷预测准确度、与目标值偏差、展示曲线;指标计算公式及输出展示曲线;
计算公式:负荷预测准确度(%)=(1-|实际现状负荷-滚动规划中的负荷预测值|/滚动规划中的负荷预测值)*100
与目标值偏差=负荷预测准确度目标值-实际值。
所述的项目立项变更率为:
输入:10kV变更项目清册、10kV计划项目清册。
输出:项目立项变更率、与目标值偏差、展示曲线。指标计算公式及输出展示曲线
计算公式:项目变更率(%)=项目变更个数/(计划项目数+新增项目数)*100;
与目标值偏差=项目变更率实际值-项目变更率目标值。
所述的可研调整率
输入:发生可研调整的竣工项目清册、竣工项目清册。
输出:可研调整率、与目标值偏差、展示曲线;可研调整投资变化值、可研调整工程量变化值;
计算公式:可研调整率(%)=发生可研调整的竣工项目数/竣工项目数*100;
与目标值偏差=可研调整率实际值-可研调整率目标值;
可研调整投资变化值=|发生可研调整的竣工项目投资-调整前投资|;
可研调整线路工程量变化值=|发生可研调整的竣工项目10kV线路长度-调整前长度|;
可研调整配变工程量变化值=|发生可研调整的竣工项目配变容量-调整前容量|;
所述的应急项目响应度为:
输入:10kV应急项目清册、10kV投资计划项目清册。
输出:应急项目响应度、与目标值偏差、展示曲线。指标计算公式及输出展示曲线;
计算公式:应急项目响应度(%)=10kV投资计划项目数/应急项目数*100;
所述的年度立项规模投产率为:
输入:10kV投产项目清册,10kV计划投资项目清册
输出:年度立项规模投产率、与目标值偏差、展示曲线。指标计算公式及展示曲线;
计算公式:年度立项规模投产率(%)=(0.5*10千伏线路投产规模/计划投资规模+0.5*10千伏配电容量投产规模/计划投资规模)*100;
与目标值偏差=年度立项规模投产率目标值-实际值;
所述的项目投资变化率为:
输入:实际实施项目清册、下达计划项目清册;
输出:项目投资变化率、与目标值偏差、展示曲线。指标计算公式及展示曲线;
计算公式:单一工程投资变化率(%)=(决算投资-下达计划投资)/下达计划投资*100;
项目投资变化率(%)=决算较初始计划同口径对比投资变化率超出-15%-0%的项目个数/实际实施项目数*100;
与目标值偏差=项目投资变化率实际值-目标值;
所述的架空线路绝缘化率为:
输入:10kV线路台账(包含逐条10kV架空线路长度、架空绝缘线长度明细)。B、C类地区仅统计城镇线路绝缘化率、D类地区统计入村线路绝缘化率。
输出:架空线路绝缘化率、展示曲线;
计算公式:10kV架空绝缘线路长度/10kV架空线路长度*100;
所述的配电自动化覆盖率为:
输入:区域内配置终端的中压线路条数、中压线路总条数;
输出:配电自动化覆盖率、展示曲线;
计算公式:区域内配置终端的中压线路条数/中压线路总条数*100;
所述的高损变比例为:
输入:逐年配变明细;
输出:高损变比例、展示曲线;
计算公式:高损变数量/配变总数量*100;
所述的运行超过20年设备比率
输入:10kV线路台账(包含逐条10kV线路投运时间)、配变台账(包含逐台配变投运时间)、开关台账(包含逐个开关投运时间)。
输出:运行超过20年线路比例、运行超过20年配变比例、运行超过20年开关比例、展示曲线;
计算公式:运行超过20年线路比例=运行超过20年线路条数/10kV线路总条数*100;
运行超过20年配变比例=运行超过20年配变台数/配变总台数*100;
运行超过20年开关比例=运行超过20年开关个数/开关总个数*100;
所述的智能电表覆盖率为:
输入:智能电表数量、电表总数量;
输出:智能电表覆盖率、展示曲线;
计算公式:智能电表覆盖率=智能电表数量/电表总数量*100。
所述的重过载线路比率为:
输入:10kV线路台账(包含逐条10kV线路负载率明细);
输出:重过载线路比率、展示曲线;
计算公式:负载率超过80%的10kV公用线路条数/10kV公用线路总条数*100;
所述的重过载配变比为:
输入:逐年逐台配变负载率明细;
输出:重过载配变比率、展示曲线。指标计算公式及展示曲线;
计算公式:负载率超过80%的公用配变台数/公用配变总台数*100;
所述的线路最大负载率平均值为:
输入:10kV线路台账(包含逐条10kV线路负载率明细)。
输出:线路最大负载率平均值、展示曲线。
计算公式:线路最大负载率平均值=线路最大负载率和/公用线路总条数;
所述的配变最大负载率平均值为:
输入:逐年逐台配变负载率明细;
输出:配变最大负载率平均值、展示曲线。
配变最大负载率平均值=配变最大负载率和/公用配变总台数;
设所述的备故障率为:
输入:出现故障的10kV公用线路条数、10kV公用线路总数;出现故障的开关个数、开关总数;出现故障的公用配变台数、公用配变总数;
输出:10kV公用线路故障率、开关故障率、公用配变故障率、总设备故障率、展示曲线。指标计算公式及展示曲线;
计算公式:10kV公用线路故障率=出现故障的10kV公用线路条数/10kV公用线路总数*100;
开关故障率=出现故障的开关个数/开关总数*100;
公用配变故障率=出现故障的公用配变台数/公用配变总数*100;
设备故障率=出现故障的设备数/设备总数*100;
1所述的0千伏典型接线比率为:
输入:10kV线路台账(包含逐条10kV线路接线模式明细);
输出:目标期、过渡期10kV典型接线比率、展示曲线。
计算公式:目标期10kV典型接线比率=目标期10kV公用典型接线条数/目标期10kV公用线路总条数*100;
过渡期10kV典型接线比率=过渡期10kV公用典型接线条数/过渡期10kV公用线路总条数*100。
所述的0kV线路N-1通过率为:
输入:10kV公用线路台账(包含逐条10kV公用线路安全电流、最大负荷时刻电流、接线模式、联络线路名称明细);
输出:10kV公用线路N-1通过率、展示曲线;指标计算公式及展示;
计算公式:10kV公用线路N-1通过率=损失电流小于等于0的10kV公用线路条数/10kV公用线路总条数*100;
所述的城市用户平均停电时间为:
输入:城市年停电时间、用户数;
输出:城市用户平均停电时间、展示曲线;指标计算公式及展示;
计算公式:城市用户平均停电时间=城市年停电时间/用户数;
所述的农村居民端电压合格率、供电可靠率RS-3此项指标为直接手动输入指标;
所述的综合线损率为:
输入:年供电量、售电量;
输出:综合线损率、展示曲线。指标计算公式及展示曲线;
计算公式:综合线损率=(年供电量-售电量)/年供电量*100;
指标评分标准设置:根据地区电网情况及电网实际运行特点,对每个指标按照百分制设定设置评分标准;
指标权重标准设置:根据指标的重要性合理分配各指标权重,所有指标权重之和为1,通过加权平均后可得二级指标总分值,需要说明的是,权重应可以根据应用范围、应用目的进行调节。
进一步地,指标预警包括反映配电网规划项目执行效果的指标年度目标输入功能:建立指标输入界面,分别输入指标目标值、现状值;
指标阈值设定为建立指标阈值设定界面,分别输入每个指标的预警阈值;
指标分析为建立指标分析功能,包括季度指标跟踪、年度指标比较、指标预警等,形成可视化结果;
进一步地,指标分析主要步骤如下:
(1)设定指标年度目标值;
(2)设定指标每季度阈值;
(3)每季度对指标进行跟踪;
(4)如果连续两个季度没有达到提升成效,则对该指标进行季度预警;
(5)年末与指标年度目标值进行比较,若达不到,直接进行年度预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对配电网相关数据的录入或已有平台配电网数据的关联,对各地区配电网数据进行分类统计计算,计算出能够反映电网建设项目前期决策、设计施工、运营使用以及项目效果的后评价指标,并建立地区配电网指标预警机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配电网规划项目执行操作方法指标分析实施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配电网规划项目执行操作方法,主要包括分类指标设定、指标分析、指标预警、数据展示、基于GIS的配网项目分析五大块;所述指标分析包括:
内容(1)指标设置功能:建立指标设置界面,从规划编制能力、计划管理水平、计划实施能力、投资控制能力、电网装备水平、电网运行能力、电网结构、安全可靠性和运行经济性9个分类模块中设置规划项目响应度、负荷预测准确度、项目立项变更率、可研调整率、可研调整投资变化值、可研调整工程量变化值、应急项目响应度、年度立项规模投产率、项目投资变化率、架空线路绝缘化率、配电自动化覆盖率、高损变比例、运行超过20年设备比率、智能电表覆盖率、重过载线路比率、重过载配变比率、线路最大负载率平均值、配变最大负载率平均值、设备故障率、10千伏典型接线比率、10千伏线路N-1通过率、城市用户平均停电时间、农村居民端电压合格率、供电可靠率RS-3和综合线损率25个指标。
内容(2)指标查看功能:建立指标查看功能,包括指标类别、指标名称、指标单位等,形成表格。
内容(3)指标计算功能
所述内容(3)中指标计算功能包括:
(1)规划项目响应度
输入:10kV规划项目清册、投资计划项目清册;
输出:规划项目响应度、与目标值偏差、展示曲线;指标计算公式及输出展示曲线;
计算公式:规划项目响应度(%)=投资计划项目数/规划项目数*100;
与目标值偏差=规划项目响应度目标值-实际值。
(2)负荷预测准确度
输入:滚动规划中的负荷预测表、实际现状负荷值;
输出:负荷预测准确度、与目标值偏差、展示曲线;指标计算公式及输出展示曲线;
计算公式:负荷预测准确度(%)=(1-|实际现状负荷-滚动规划中的负荷预测值|/滚动规划中的负荷预测值)*100
与目标值偏差=负荷预测准确度目标值-实际值。
(3)项目立项变更率
输入:10kV变更项目清册、10kV计划项目清册。
输出:项目立项变更率、与目标值偏差、展示曲线。指标计算公式及输出展示曲线
计算公式:项目变更率(%)=项目变更个数/(计划项目数+新增项目数)*100;
与目标值偏差=项目变更率实际值-项目变更率目标值。
(4)可研调整率
输入:发生可研调整的竣工项目清册、竣工项目清册。
输出:可研调整率、与目标值偏差、展示曲线;可研调整投资变化值、可研调整工程量变化值;
计算公式:可研调整率(%)=发生可研调整的竣工项目数/竣工项目数*100;
与目标值偏差=可研调整率实际值-可研调整率目标值;
可研调整投资变化值=|发生可研调整的竣工项目投资-调整前投资|;
可研调整线路工程量变化值=|发生可研调整的竣工项目10kV线路长度-调整前长度|;
可研调整配变工程量变化值=|发生可研调整的竣工项目配变容量-调整前容量|;
(5)应急项目响应度
输入:10kV应急项目清册、10kV投资计划项目清册。
输出:应急项目响应度、与目标值偏差、展示曲线。指标计算公式及输出展示曲线;
计算公式:应急项目响应度(%)=10kV投资计划项目数/应急项目数*100;
(6)年度立项规模投产率
输入:10kV投产项目清册,10kV计划投资项目清册
输出:年度立项规模投产率、与目标值偏差、展示曲线。指标计算公式及展示曲线;
计算公式:年度立项规模投产率(%)=(0.5*10千伏线路投产规模/计划投资规模+0.5*10千伏配电容量投产规模/计划投资规模)*100;
与目标值偏差=年度立项规模投产率目标值-实际值;
(7)项目投资变化率
输入:实际实施项目清册、下达计划项目清册;
输出:项目投资变化率、与目标值偏差、展示曲线。指标计算公式及展示曲线;
计算公式:单一工程投资变化率(%)=(决算投资-下达计划投资)/下达计划投资*100;
项目投资变化率(%)=决算较初始计划同口径对比投资变化率超出-15%-0%的项目个数/实际实施项目数*100;
与目标值偏差=项目投资变化率实际值-目标值;
(8)架空线路绝缘化率
输入:10kV线路台账(包含逐条10kV架空线路长度、架空绝缘线长度明细)。B、C类地区仅统计城镇线路绝缘化率、D类地区统计入村线路绝缘化率。
输出:架空线路绝缘化率、展示曲线;
计算公式:10kV架空绝缘线路长度/10kV架空线路长度*100;
(9)配电自动化覆盖率
输入:区域内配置终端的中压线路条数、中压线路总条数;
输出:配电自动化覆盖率、展示曲线;
计算公式:区域内配置终端的中压线路条数/中压线路总条数*100;
(10)高损变比例
输入:逐年配变明细;
输出:高损变比例、展示曲线;
计算公式:高损变数量/配变总数量*100;
(11)运行超过20年设备比率
输入:10kV线路台账(包含逐条10kV线路投运时间)、配变台账(包含逐台配变投运时间)、开关台账(包含逐个开关投运时间)。
输出:运行超过20年线路比例、运行超过20年配变比例、运行超过20年开关比例、展示曲线;
计算公式:运行超过20年线路比例=运行超过20年线路条数/10kV线路总条数*100;
运行超过20年配变比例=运行超过20年配变台数/配变总台数*100;
运行超过20年开关比例=运行超过20年开关个数/开关总个数*100;
(12)智能电表覆盖率
输入:智能电表数量、电表总数量;
输出:智能电表覆盖率、展示曲线;
计算公式:智能电表覆盖率=智能电表数量/电表总数量*100。
(13)重过载线路比率
输入:10kV线路台账(包含逐条10kV线路负载率明细);
输出:重过载线路比率、展示曲线;
计算公式:负载率超过80%的10kV公用线路条数/10kV公用线路总条数*100;
(14)重过载配变比
输入:逐年逐台配变负载率明细;
输出:重过载配变比率、展示曲线。指标计算公式及展示曲线;
计算公式:负载率超过80%的公用配变台数/公用配变总台数*100;
(15)线路最大负载率平均值
输入:10kV线路台账(包含逐条10kV线路负载率明细)。
输出:线路最大负载率平均值、展示曲线。
计算公式:线路最大负载率平均值=线路最大负载率和/公用线路总条数;
(16)配变最大负载率平均值
输入:逐年逐台配变负载率明细;
输出:配变最大负载率平均值、展示曲线。
配变最大负载率平均值=配变最大负载率和/公用配变总台数;
(17)设备故障率
输入:出现故障的10kV公用线路条数、10kV公用线路总数;出现故障的开关个数、开关总数;出现故障的公用配变台数、公用配变总数;
输出:10kV公用线路故障率、开关故障率、公用配变故障率、总设备故障率、展示曲线。指标计算公式及展示曲线;
计算公式:10kV公用线路故障率=出现故障的10kV公用线路条数/10kV公用线路总数*100;
开关故障率=出现故障的开关个数/开关总数*100;
公用配变故障率=出现故障的公用配变台数/公用配变总数*100;
设备故障率=出现故障的设备数/设备总数*100;
(18)10千伏典型接线比率
输入:10kV线路台账(包含逐条10kV线路接线模式明细);
输出:目标期、过渡期10kV典型接线比率、展示曲线。
计算公式:目标期10kV典型接线比率=目标期10kV公用典型接线条数/目标期10kV公用线路总条数*100;
过渡期10kV典型接线比率=过渡期10kV公用典型接线条数/过渡期10kV公用线路总条数*100。
(19)10kV线路N-1通过率
输入:10kV公用线路台账(包含逐条10kV公用线路安全电流、最大负荷时刻电流、接线模式、联络线路名称明细);
输出:10kV公用线路N-1通过率、展示曲线;指标计算公式及展示;
计算公式:10kV公用线路N-1通过率=损失电流小于等于0的10kV公用线路条数/10kV公用线路总条数*100;
(20)城市用户平均停电时间
输入:城市年停电时间、用户数;
输出:城市用户平均停电时间、展示曲线;指标计算公式及展示;
计算公式:城市用户平均停电时间=城市年停电时间/用户数;
(21)农村居民端电压合格率、供电可靠率RS-3
此项指标为直接手动输入指标;
(22)综合线损率
输入:年供电量、售电量;
输出:综合线损率、展示曲线。指标计算公式及展示曲线;
计算公式:综合线损率=(年供电量-售电量)/年供电量*100;
指标评分标准设置:根据地区电网情况及电网实际运行特点,对每个指标按照百分制设定设置评分标准;
指标权重标准设置:根据指标的重要性合理分配各指标权重,所有指标权重之和为1,通过加权平均后可得二级指标总分值,需要说明的是,权重应可以根据应用范围、应用目的进行调节。
指标预警包括反映配电网规划项目执行效果的指标年度目标输入功能:建立指标输入界面,分别输入指标目标值、现状值;
指标阈值设定:建立指标阈值设定界面,分别输入每个指标的预警阈值;
指标分析:建立指标分析功能,包括季度指标跟踪、年度指标比较、指标预警等,形成可视化结果;
指标分析主要步骤如下:
(1)设定指标年度目标值;
(2)设定指标每季度阈值;
(3)每季度对指标进行跟踪;
(4)如果连续两个季度没有达到提升成效,则对该指标进行季度预警;
(5)年末与指标年度目标值进行比较,若达不到,直接进行年度预警。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配电网规划项目执行操作方法,主要包括分类指标设定、指标分析、指标预警、数据展示、基于GIS的配网项目分析五大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指标分析包括:在内容(1)指标设置功能:建立指标设置界面,从规划编制能力、计划管理水平、计划实施能力、投资控制能力、电网装备水平、电网运行能力、电网结构、安全可靠性和运行经济性9个分类模块中设置规划项目响应度、负荷预测准确度、项目立项变更率、可研调整率、可研调整投资变化值、可研调整工程量变化值、应急项目响应度、年度立项规模投产率、项目投资变化率、架空线路绝缘化率、配电自动化覆盖率、高损变比例、运行超过20年设备比率、智能电表覆盖率、重过载线路比率、重过载配变比率、线路最大负载率平均值、配变最大负载率平均值、设备故障率、10千伏典型接线比率、10千伏线路N-1通过率、城市用户平均停电时间、农村居民端电压合格率、供电可靠率RS-3和综合线损率25个指标;
在内容(2)指标查看功能:建立指标查看功能,包括指标类别、指标名称、指标单位等,形成表格;
在内容(3)指标计算功能;
所述内容(3)中指标计算功能包括:所述的规划项目响应度、负荷预测准确度、项目立项变更率、可研调整率、应急项目响应度、年度立项规模投产率、项目投资变化率、架空线路绝缘化率、配电自动化覆盖率、高损变比例、运行超过20年设备比率、智能电表覆盖率、重过载线路比率、重过载配变比、线路最大负载率平均值、配变最大负载率平均值、设备故障率、10千伏典型接线比率、10kV线路N-1通过率、城市用户平均停电时间、农村居民端电压合格率、供电可靠率RS-3、综合线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网规划项目执行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规划项目响应度为:
输入:10kV规划项目清册、投资计划项目清册;输出:规划项目响应度、与目标值偏差、展示曲线;指标计算公式及输出展示曲线;
计算公式:规划项目响应度(%)=投资计划项目数/规划项目数*100;
与目标值偏差=规划项目响应度目标值-实际值;
所述的负荷预测准确度
输入:滚动规划中的负荷预测表、实际现状负荷值;
输出:负荷预测准确度、与目标值偏差、展示曲线;指标计算公式及输出展示曲线;
计算公式:负荷预测准确度(%)=(1-|实际现状负荷-滚动规划中的负荷预测值|/滚动规划中的负荷预测值)*100
与目标值偏差=负荷预测准确度目标值-实际值。
所述的项目立项变更率为:
输入:10kV变更项目清册、10kV计划项目清册。
输出:项目立项变更率、与目标值偏差、展示曲线。指标计算公式及输出展示曲线
计算公式:项目变更率(%)=项目变更个数/(计划项目数+新增项目数)*100;
与目标值偏差=项目变更率实际值-项目变更率目标值。
所述的可研调整率
输入:发生可研调整的竣工项目清册、竣工项目清册。
输出:可研调整率、与目标值偏差、展示曲线;可研调整投资变化值、可研调整工程量变化值;
计算公式:可研调整率(%)=发生可研调整的竣工项目数/竣工项目数*100;
与目标值偏差=可研调整率实际值-可研调整率目标值;
可研调整投资变化值=|发生可研调整的竣工项目投资-调整前投资|;
可研调整线路工程量变化值=|发生可研调整的竣工项目10kV线路长度-调整前长度|;
可研调整配变工程量变化值=|发生可研调整的竣工项目配变容量-调整前容量|;
所述的应急项目响应度为:
输入:10kV应急项目清册、10kV投资计划项目清册。
输出:应急项目响应度、与目标值偏差、展示曲线。指标计算公式及输出展示曲线;
计算公式:应急项目响应度(%)=10kV投资计划项目数/应急项目数*100;
所述的年度立项规模投产率为:
输入:10kV投产项目清册,10kV计划投资项目清册
输出:年度立项规模投产率、与目标值偏差、展示曲线。指标计算公式及展示曲线;
计算公式:年度立项规模投产率(%)=(0.5*10千伏线路投产规模/计划投资规模+0.5*10千伏配电容量投产规模/计划投资规模)*100;
与目标值偏差=年度立项规模投产率目标值-实际值;
所述的项目投资变化率为:
输入:实际实施项目清册、下达计划项目清册;
输出:项目投资变化率、与目标值偏差、展示曲线。指标计算公式及展示曲线;
计算公式:单一工程投资变化率(%)=(决算投资-下达计划投资)/下达计划投资*100;
项目投资变化率(%)=决算较初始计划同口径对比投资变化率超出-15%-0%的项目个数/实际实施项目数*100;
与目标值偏差=项目投资变化率实际值-目标值;
所述的架空线路绝缘化率为:
输入:10kV线路台账(包含逐条10kV架空线路长度、架空绝缘线长度明细)。B、C类地区仅统计城镇线路绝缘化率、D类地区统计入村线路绝缘化率。
输出:架空线路绝缘化率、展示曲线;
计算公式:10kV架空绝缘线路长度/10kV架空线路长度*100;
所述的配电自动化覆盖率为:
输入:区域内配置终端的中压线路条数、中压线路总条数;
输出:配电自动化覆盖率、展示曲线;
计算公式:区域内配置终端的中压线路条数/中压线路总条数*100;
所述的高损变比例为:
输入:逐年配变明细;
输出:高损变比例、展示曲线;
计算公式:高损变数量/配变总数量*100;
所述的运行超过20年设备比率
输入:10kV线路台账(包含逐条10kV线路投运时间)、配变台账(包含逐台配变投运时间)、开关台账(包含逐个开关投运时间)。
输出:运行超过20年线路比例、运行超过20年配变比例、运行超过20年开关比例、展示曲线;
计算公式:运行超过20年线路比例=运行超过20年线路条数/10kV线路总条数*100;
运行超过20年配变比例=运行超过20年配变台数/配变总台数*100;
运行超过20年开关比例=运行超过20年开关个数/开关总个数*100;
所述的智能电表覆盖率为:
输入:智能电表数量、电表总数量;
输出:智能电表覆盖率、展示曲线;
计算公式:智能电表覆盖率=智能电表数量/电表总数量*100。
所述的重过载线路比率为:
输入:10kV线路台账(包含逐条10kV线路负载率明细);
输出:重过载线路比率、展示曲线;
计算公式:负载率超过80%的10kV公用线路条数/10kV公用线路总条数*100;
所述的重过载配变比为:
输入:逐年逐台配变负载率明细;
输出:重过载配变比率、展示曲线。指标计算公式及展示曲线;
计算公式:负载率超过80%的公用配变台数/公用配变总台数*100;
所述的线路最大负载率平均值为:
输入:10kV线路台账(包含逐条10kV线路负载率明细)。
输出:线路最大负载率平均值、展示曲线。
计算公式:线路最大负载率平均值=线路最大负载率和/公用线路总条数;
所述的配变最大负载率平均值为:
输入:逐年逐台配变负载率明细;
输出:配变最大负载率平均值、展示曲线。
配变最大负载率平均值=配变最大负载率和/公用配变总台数;
设所述的备故障率为:
输入:出现故障的10kV公用线路条数、10kV公用线路总数;出现故障的开关个数、开关总数;出现故障的公用配变台数、公用配变总数;
输出:10kV公用线路故障率、开关故障率、公用配变故障率、总设备故障率、展示曲线。指标计算公式及展示曲线;
计算公式:10kV公用线路故障率=出现故障的10kV公用线路条数/10kV公用线路总数*100;
开关故障率=出现故障的开关个数/开关总数*100;
公用配变故障率=出现故障的公用配变台数/公用配变总数*100;
设备故障率=出现故障的设备数/设备总数*100;
1所述的0千伏典型接线比率为:
输入:10kV线路台账(包含逐条10kV线路接线模式明细);
输出:目标期、过渡期10kV典型接线比率、展示曲线。
计算公式:目标期10kV典型接线比率=目标期10kV公用典型接线条数/目标期10kV公用线路总条数*100;
过渡期10kV典型接线比率=过渡期10kV公用典型接线条数/过渡期10kV公用线路总条数*100。
所述的0kV线路N-1通过率为:
输入:10kV公用线路台账(包含逐条10kV公用线路安全电流、最大负荷时刻电流、接线模式、联络线路名称明细);
输出:10kV公用线路N-1通过率、展示曲线;指标计算公式及展示;
计算公式:10kV公用线路N-1通过率=损失电流小于等于0的10kV公用线路条数/10kV公用线路总条数*100;
所述的城市用户平均停电时间为:
输入:城市年停电时间、用户数;
输出:城市用户平均停电时间、展示曲线;指标计算公式及展示;
计算公式:城市用户平均停电时间=城市年停电时间/用户数;
所述的农村居民端电压合格率、供电可靠率RS-3此项指标为直接手动输入指标;
所述的综合线损率为:
输入:年供电量、售电量;
输出:综合线损率、展示曲线。指标计算公式及展示曲线;
计算公式:综合线损率=(年供电量-售电量)/年供电量*100;
指标评分标准设置:根据地区电网情况及电网实际运行特点,对每个指标按照百分制设定设置评分标准;
指标权重标准设置:根据指标的重要性合理分配各指标权重,所有指标权重之和为1,通过加权平均后可得二级指标总分值,需要说明的是,权重应可以根据应用范围、应用目的进行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网规划项目执行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指标预警包括反映配电网规划项目执行效果的指标年度目标输入功能:建立指标输入界面,分别输入指标目标值、现状值;
指标阈值设定为建立指标阈值设定界面,分别输入每个指标的预警阈值;
指标分析为建立指标分析功能,包括季度指标跟踪、年度指标比较、指标预警等,形成可视化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网规划项目执行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指标分析主要步骤如下:
(1)设定指标年度目标值;
(2)设定指标每季度阈值;
(3)每季度对指标进行跟踪;
(4)如果连续两个季度没有达到提升成效,则对该指标进行季度预警;
(5)年末与指标年度目标值进行比较,若达不到,直接进行年度预警。
CN201711052814.XA 2017-11-01 2017-11-01 一种配电网规划项目执行操作方法 Pending CN1077984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52814.XA CN107798477A (zh) 2017-11-01 2017-11-01 一种配电网规划项目执行操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52814.XA CN107798477A (zh) 2017-11-01 2017-11-01 一种配电网规划项目执行操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98477A true CN107798477A (zh) 2018-03-13

Family

ID=615475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52814.XA Pending CN107798477A (zh) 2017-11-01 2017-11-01 一种配电网规划项目执行操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98477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64586A (zh) * 2018-05-07 2018-10-16 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的获取方法及系统
CN109449938A (zh) * 2018-12-26 2019-03-08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典型接线的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的规划方法
CN109493003A (zh) * 2018-11-08 2019-03-19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项目数据管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1861165A (zh) * 2020-07-06 2020-10-30 广东德尔智慧工厂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506037A (zh) * 2021-07-29 2021-10-15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配电网建设项目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64586A (zh) * 2018-05-07 2018-10-16 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的获取方法及系统
CN109493003A (zh) * 2018-11-08 2019-03-19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项目数据管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9449938A (zh) * 2018-12-26 2019-03-08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典型接线的配电自动化应用模式的规划方法
CN111861165A (zh) * 2020-07-06 2020-10-30 广东德尔智慧工厂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506037A (zh) * 2021-07-29 2021-10-15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配电网建设项目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98477A (zh) 一种配电网规划项目执行操作方法
CN102435921B (zh) 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绝缘及耐雷电冲击性能的判定方法
CN104579868B (zh) 基于节点重要度的电力通信网络构建方法
CN103761690A (zh) 基于电网系统中电压无功控制系统的评估方法
CN103903094B (zh) 一种电网企业承载力评估系统及方法
CN104392391A (zh) 一种电网运行安全风险量化方法
CN104992382B (zh) 一种面向配电网现状评估的数据融合方法
CN106127377A (zh) 一种智能电网多能源综合协调水平评价方法
CN102208807A (zh) 基于精确量测负荷数据的中低压配电网能效评估方法
CN104299116A (zh) 一种电网运行安全风险定量评估方法
CN111680872B (zh) 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电网风险计算方法
CN107832950A (zh) 一种基于改进区间模糊评价的配电网投资成效评价方法
CN107633320A (zh) 一种基于气象预测和风险评估的电网线路重要度评估方法
CN109447335A (zh) 一种电网项目两阶段决策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10826228B (zh) 一种地区电网运行品质极限评估方法
CN103996147A (zh) 配电网综合评估方法
CN106130781B (zh) 基于配电网拓扑模型的变压器故障累积效应评估方法
CN108520362A (zh) 一种农村智能电网水平的综合评价方法
CN104820952B (zh) 一种基于二型模糊理论的配电网投资成效前评估方法
CN104036364A (zh) 一种配电网网络结构水平评价方法
CN110348674A (zh) 一种电网风险评估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036434A (zh) 一种配电网负荷供应能力评价方法
CN104123588A (zh) 智能配电网综合评价系统及方法
CN108665133A (zh) 一种配电系统运行效率评价模型的构建方法及系统
CN111160599A (zh) 一种新型电网规划推算分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