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98082B - 一种文件标签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文件标签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98082B
CN107798082B CN201710961859.2A CN201710961859A CN107798082B CN 107798082 B CN107798082 B CN 107798082B CN 201710961859 A CN201710961859 A CN 201710961859A CN 107798082 B CN107798082 B CN 1077980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bel
file
identification model
tag
map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6185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98082A (zh
Inventor
陈彦超
李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6185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98082B/zh
Publication of CN1077980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980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980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980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10File systems; File servers
    • G06F16/13File access structures, e.g. distributed ind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10File systems; File servers
    • G06F16/16File or folder operations, e.g. details of user interfa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file systems
    • G06F16/164File meta data gene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文件标签的处理方法及装置,所述处理方法包括:基于第一标签识别模型生成与文件内容对应的文件标签;获取所述映射文件,所述映射文件基于所述第一标签识别模型的标签与第二标签识别模型的标签之间的映射关系生成;通过所述映射文件对所述文件标签进行更新。通过制作映射文件,仅通过映射文件来对终端本地的文件标签进行更新。提高了更新速度,也避免了不同识别模型之间不兼容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文件标签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文件标签的处理方法、装置以及终端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由于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终端上存储的文件量越来越大,为了便于用户对文件进行搜索,终端上的文件管理软件一般具有识别模型用于自动识别文件的内容,并根据所识别的内容给文件添加相应的标签。然而文件管理软件上的识别模型通常由第三方供应商提供,而第三方供应商可能会对识别模型进行升级,升级后的识别模型可能识别算法并没有差异,但是所提供的标签名称发生了改变。因此,文件管理软件中的识别模型升级之后,可能会造成标签名称变更,导致搜索结果出现错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方法及终端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识别模型升级导致的搜索结果出错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文件标签的处理方法,包括:
基于第一标签识别模型生成与文件内容对应的文件标签;
获取所述映射文件,所述映射文件基于所述第一标签识别模型的标签与第二标签识别模型的标签之间的映射关系生成;
通过所述映射文件对所述文件标签进行更新。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文件标签的处理装置,包括:
标签生成单元,用于基于第一标签识别模型生成与文件内容对应的文件标签;
映射文件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映射文件,所述映射文件基于所述第一标签识别模型的标签与第二标签识别模型的标签之间的映射关系生成;
更新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映射文件对所述文件标签进行更新。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以上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以上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是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当服务器提供标签识别模型更新时,在标签识别模型仅仅是标签名称发生改变,而标签的标识物特征没有改变时。通过制作映射文件,仅通过映射文件来对终端本地的文件标签进行更新。提高了更新速度,也避免了不同识别模型之间不兼容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文件标签的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文件标签的处理装置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为了说明本申请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文件标签的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详述如下:
在步骤S101中,基于第一标签识别模型生成与文件内容对应的文件标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文件可以是终端设备上的多媒体文件,例如图像文件、视频文件、音频文件、文本文件。所述文件可以是用户通过终端设备上的采集装置采集的到的,例如,用户通过摄像头采集图片生成图像文件、或者录制视频生成视频文件;通过录音软件进行录音生成音频文件;通过文本编辑软件进行文字编辑生成文本文件。所述文件也可以是通过互联网络下载到终端设备的。
所述第一标签识别模型可以通过调用软件中的特定组件以加载运行,可以在文件管理软件运行时对终端本地的文件进行扫描并生成与文件内容对应的文件标签。所述文件管理软件用于管理终端本地上某一特定类型的文件,例如可以是图片管理软件(例如,电子相册)、视频播放软件、音乐播放软件、电子书阅读软件等。所述第一标签识别模型也可以是系统中用于管理上述图像文件、视频文件、音频文件、文本文件的系统文件。
其中,基于第一标签识别模型生成与文件内容对应的文件标签,以图片文件为例,对生成文件标签进行说明,
首先获取图片文件包含的目标对象,所述目标对象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例如通过轮廓提取算法获取图片中连通区域的个数作为目标对象的个数。然后分别计算目标对象与第一标签识别模型中预设的多个标签的标识物特征之间的匹配度。当目标对象与标识物特征之间的匹配度达到设定阈值条件时,将该标识物特征的标签分配给该图片。例如一张图片上包含一个人和一颗树,首先识别出该图像上的目标对象为两个,然后将这两个目标对象分别在第一标签识别模型中与标识物特征之间进行匹配度计算。从而确定给该图片分配标签“人物”、“树木”。
在实际应用中,一张图片中可能包括多个目标对象。然而用户仅关注图片中的主要区域,如果一个图像上具有多个目标对象时,例如20个,那么需要对每一个目标对象都在标签识别模型中进行计算,这样不仅占用系统资源,而且很多识别出的标签实际上用户并不需要。因此,可以设置目标对象的关注度A来选择图片上重要的目标对象。在图片中,用户所关注的对象往往是面积最大的区域,或者是距离图片中心最近的区域。因此,可以根据目标对象在图片中的面积S以及目标对象在图片上距离图片中心的距离L,来计算目标对象的关注度A。其中,距离L可以通过目标对象的中心点与图片中心之间的距离来确定,或者也可以通过目标对象中距离图片中心最近的点之间的距离来确定该目标对象的距离L。面积S和距离L均是归一化之后的值。然后对面积S和距离L加权求和得到关注度A。具体的A=k1S+k2L,其中0≤k1,k2≤1,并且k1+k2=1。
当图片上包括的目标对象数量不超过N时,分别通过标签识别模型计算N个目标对象对应的标签。当图片上包括的目标对象超过数量N时,自动触发关注度A的计算。然后选择前关注度A排名在前N个的目标对象,并通过标签识别模型计算所述前N个目标对象对应的标签。从而可以省去对图片上面积很小的对象或者距离图片中心较远对象进行计算。不仅可以节省系统资源,而且可以给图片分配出用户实际需要的标签。
在步骤S102中,获取所述映射文件,所述映射文件基于所述第一标签识别模型的标签与第二标签识别模型的标签之间的映射关系生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标签识别模型可以是第一标签识别模型的升级模型。例如所述第二标签识别模型可以是同一个第三方供应商提供的升级模型,所述第二标签识别模型也可以是由其他第三方供应商提供的对第一标签识别模型进行替代的模型。在一些更新情况下,所述第一标签识别模型和第二标签识别模型的标识物特征可能并没有变化,即,标签的识别算法是一样的,而仅仅是标签内容发生了变化,例如,同一张图片第一标签识别模型识别出的是“电扇”,而第二标签识别模型识别出的是“电风扇”。或者第一标签识别模型在识别出人的特征时所分配的标签是“人”,而第二标签识别模型在识别出人的特征时所分配的标签是“人物”。也就是说第一标签识别模型和第二标签识别模型识别的结果是一致的,仅仅是标签文字不同。因此,可以在第一标签识别模型和第二标签识别模型的标签名称之间建立映射文件,具体的,标签识别模型通过计算目标对象与标签的标识物特征之间的匹配度来对文件分配标签,因此,可以通过查找第一标签识别模型和第二标签识别模型中的具有相同标签识别算法,但是标签名称不同的标签,例如,对每一个识别算法设置一个ID。在不同的标签识别模型中,相同的标签识别算法可以有相同的ID,将获取的具有相同识别算法,但是标签名称不同的标签建立映射文件。在步骤S103中,通过所述映射文件对所述文件标签进行更新。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该映射文件更新终端本地的文件标签。例如,原先的图片标签为“电扇”,在更新了第二标签识别模型之后,将所述图片标签直接替换为“电风扇”。从而在不同的标签识别模型之间,如果仅仅是标签名称不同,但是使用的是相同的标签识别算法时,通过映射文件对文件标签名称进行更新,避免了不同识别模型之间不兼容的问题。
更进一步的,所述获取所述映射文件,具体为:
获取存储于服务器侧的所述映射文件,所述映射文件在服务器侧基于第一标签识别模型和第二标签识别模型之间的标签对应关系生成;或者
获取所述第二标签识别模型,基于第一标签识别模型和第二标签识别模型之间的标签对应关系生成映射文件。
在本实施例中,研发人员可以基于第一标签识别模型和第二标签识别模型之间的标签对应关系在服务器侧完成映射文件的制作,制作完成后上载到服务器供终端进行下载,通过在服务器侧制作映射文件,然后终端下载映射文件后对终端本地的映射文件进行更新,从而可以节省传输流量,并且可以保证识别的一致性。
当然,用户也可以先在终端上下载所述第二标签识别模型,然后在终端本地基于第一标签识别模型和第二标签识别模型之间的标签对应关系生成映射文件。通过在终端本地上生成映射文件,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映射文件进行修改。例如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决定是否对一部分标签进行修改。
更进一步的,在所述获取第二标签识别模型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生成标签数据库,所述标签数据库用于存储所述第一标签识别模型生成的文件标签与文件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标签识别模型对每一个文件分配完标签之后,基于终端本地已分配的标签建立标签数据库。以图片文件为例,当第一标签识别模型包括“夜晚”标签时。如果终端上没有图片被分配“夜晚”标签,则“夜晚”标签将不会写入到标签数据库。所述标签数据库用于管理终端本地上已分配的标签和包括该标签的文件。当用户获取到新图片时,例如通过终端上的摄像头进行拍照,第一标签识别模型对该图片进行处理后,根据该图片的内容分配相应的图片标签,如果该标签已经存在于标签数据库中,则只需要将该图片添加到与标签对应的地方。如果该标签在标签数据库中不存在,则在标签数据库中添加该标签,并且在与标签对应的地方添加该图片。若图片没有识别出对应的标签,则分配“其他”标签。使用标签数据库可以便于用户快速搜索用户所想要查找的文件。并且也使得对标签的修改更加便利。
更进一步的,在所述通过所述映射文件对所述文件标签进行更新之后,还包括:
通过所述映射文件对所述标签数据库中的文件标签进行更新;或者,
根据更新后的文件标签重新生成标签数据库。
在本实施例中,当使用新的映射文件替换了本地映射文件以后,所述标签数据库可以读取所述映射文件,例如,所述映射文件中设置第一列表和第二列表。所述第一列表用于存储旧的标签名称(即,由第一标签识别模型识别出的标签名称),所述第二列表用于存储与所述旧的标签名称对应的新的标签名称(即,由第二标签识别模型识别出的标签名称)。将标签数据库中的标签在映射文件中的第一列表中逐条进行比对。如果在第一列表中没有查找到该标签,则表示该标签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无需对该标签进行改动。若在第一列表中查找到与标签数据库中的标签名称对应的标签,则将该旧的标签的名称替换为第二列表中对应的新的标签名称。
或者可以先对每个图片的标签进行对比更新,然后根据更新后的标签重新生成标签数据库。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标签识别模型可以基于标签的特性对标签进行分类。设置一级标签和二级标签,其中例如带有“狗”、“猫”的标签可以设置为一级标签,由于“狗”、“猫”都具有宠物的属性,因此设置二级标签“宠物”来对应上述“狗”、“猫”的一级标签。将“老虎”、“狮子”等具有野生动物属性的一级标签对应到“野生动物”的二级标签。从而可以使得文件的管理更有层次感。所述第二标签识别模型中的一级标签,例如,可以是与第一标签识别模型中的旧标签名称对应的标签。因此,在制作映射文件时,可以设置第三列表来存储第二标签识别模型的二级标签。用于对应所述映射文件中的第二列表的具有相同属性的一级标签。例如,第一标签识别模型识别出的标签为“虎”、“狮”,其对应的第二标签识别模型识别出的标签为“老虎”、“狮子”,所述“老虎”、“狮子”的标签又对应有“野生动物”的二级标签。那么在映射文件中,“虎”、“狮”的标签存储在第一列表中,“老虎”、“狮子”的标签存储于第二列表中,“野生动物”的二级标签则存储与第三列表中,然后根据对应关系建立第一列表和第二列表的映射,以及第二列表和第三列表的映射。例如当终端中包括带有“虎”、“狮”的标签的图片,首先在映射文件中的第一列表中查找到“虎”、“狮”对应的标签,然后根据映射关系查找第二列表中的新标签“老虎”、“狮子”,然后将“虎”、“狮”的标签替换为“老虎”、“狮子”。最后根据第二列表和第三列表中的映射关系查找到“老虎”、“狮子”标签对应的二级标签。并将二级标签分配给文件。并根据所述标签的层级对文件进行管理。便于用于快速查找所需要的图片。
当终端上的图片文件较多时,仅使用一级标签进行分类会导致一级标签的数量巨大,不利于用于进行查找,例如用户无法记住终端上到底设置了多少标签。因此设置设置二级标签对一级标签进行管理,增加了文件管理的层级。例如当用户需要查找老虎的照片时,只需要先查找“野生动物”标签,然后根据“野生动物”标签查找到“老虎”的标签,避免了只有一级标签的情况下用户无法快速定位所要查找的图片的问题。
优选的,当映射文件包括二级标签时,还可以设置为,当用户点击图片时,可以在图片上或者图片的周围显示图片的一级标签和二级标签。从而使用户了解该图片相关的分类信息,例如当用户点击老虎的图片,则可以在图片上或者图片周围显示“老虎”、“野生动物”。从而可以提示用户可以在“老虎”、“野生动物”这两个标签下查找相关的图片。
实施例二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文件标签的处理装置的组成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装置用于实现图1实施例所述的文件标签的处理方法,可以是内置于移动终端的软件单元、硬件单元或者软硬件结合的单元。所述移动终端设置有触摸式显示屏,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学习机或者智能车载设备等。
如图2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标签生成单元201,用于基于第一标签识别模型生成与文件内容对应的文件标签;
映射文件获取单元202,用于获取所述映射文件,所述映射文件基于所述第一标签识别模型的标签与第二标签识别模型的标签之间的映射关系生成;
更新单元203,用于通过所述映射文件对所述文件标签进行更新。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标签识别模型为所述第一标签识别模型的升级模型,或者所述第二标签识别模型为所述第一标签别模型的替代模型。
更进一步的,所述更新单元具体用于:
获取存储于服务器侧的所述映射文件,所述映射文件在服务器侧基于第一标签识别模型和第二标签识别模型之间的标签对应关系生成;或者
获取所述第二标签识别模型,基于第一标签识别模型和第二标签识别模型之间的标签对应关系生成映射文件。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
标签数据库生成单元,用于生成标签数据库,所述标签数据库用于存储所述第一标签识别模型生成的文件标签与文件之间的对应关系;
查找单元,用于通过输入标签名称在标签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标签名称对应的文件。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
标签数据库更新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映射文件对所述标签数据库中的文件标签进行更新;或者,
根据更新后的文件标签重新生成标签数据库。
通过本实施例,在不同的标签是被模型之间的标识物特征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仅下载更新映射文件即可。无需下载新的标签识别模型来对识别模型进行更新。不仅提高了更新速度,也避免了不同识别模型之间不兼容的问题。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实施例的终端设备3包括:处理器30、存储器31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31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3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32。所述处理器3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32时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例如图1所示的步骤101至104。或者,所述处理器3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32时实现上述各装置实施例中各单元的功能。
示例性的,所述计算机程序32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单元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31中,并由所述处理器30执行,以完成本申请。所述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所述计算机程序32在所述**装置/终端设备3中的执行过程。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32可以被分割成同步模块、汇总模块、获取模块、返回模块(虚拟装置中的模块),各模块具体功能如下:
所述终端设备3可以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及云端服务器等计算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30、存储器3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3仅仅是终端设备3的示例,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3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所述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所称处理器3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所述存储器31可以是所述终端设备3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终端设备3的硬盘或内存。所述存储器31也可以是所述终端设备3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终端设备3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器31还可以既包括所述终端设备3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所述存储器31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及所述终端设备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所述存储器3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系统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终端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终端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文件标签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第一标签识别模型生成与文件内容对应的文件标签;
获取映射文件,所述映射文件基于所述第一标签识别模型的标签与第二标签识别模型的标签之间的映射关系生成,所述第二标签识别模型为所述第一标签识别模型的升级模型,或者所述第二标签识别模型为所述第一标签别模型的替代模型;
通过所述映射文件对所述文件标签进行更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映射文件,具体为:
获取存储于服务器侧的所述映射文件,所述映射文件在服务器侧基于第一标签识别模型和第二标签识别模型之间的标签对应关系生成;或者
获取所述第二标签识别模型,基于第一标签识别模型和第二标签识别模型之间的标签对应关系生成映射文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第二标签识别模型之前,还包括:
生成标签数据库,所述标签数据库用于存储所述第一标签识别模型生成的文件标签与文件之间的对应关系;
通过输入标签名称在标签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标签名称对应的文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过所述映射文件对所述文件标签进行更新之后,还包括:
通过所述映射文件对所述标签数据库中的文件标签进行更新;或者,
根据更新后的文件标签重新生成标签数据库。
5.一种文件标签的处理装置,包括:
标签生成单元,用于基于第一标签识别模型生成与文件内容对应的文件标签;
映射文件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映射文件,所述映射文件基于所述第一标签识别模型的标签与第二标签识别模型的标签之间的映射关系生成,所述第二标签识别模型为所述第一标签识别模型的升级模型,或者所述第二标签识别模型为所述第一标签别模型的替代模型;
更新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映射文件对所述文件标签进行更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处理装置,所述更新单元具体用于:
在服务器侧基于第一标签识别模型和第二标签识别模型之间的标签对应关系生成映射文件,然后终端从服务器侧获取所述映射文件;或者
终端获取所述第二标签识别模型之后,基于第一标签识别模型和第二标签识别模型之间的标签对应关系生成映射文件。
7.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710961859.2A 2017-10-16 2017-10-16 一种文件标签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77980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61859.2A CN107798082B (zh) 2017-10-16 2017-10-16 一种文件标签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61859.2A CN107798082B (zh) 2017-10-16 2017-10-16 一种文件标签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98082A CN107798082A (zh) 2018-03-13
CN107798082B true CN107798082B (zh) 2020-07-17

Family

ID=61533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61859.2A Active CN107798082B (zh) 2017-10-16 2017-10-16 一种文件标签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9808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97325A (zh) * 2019-04-09 2020-10-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事件贴标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695422B (zh) * 2020-05-06 2023-08-18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视频标签获取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服务器
CN111858486A (zh) * 2020-07-03 2020-10-30 北京天空卫士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分类方法和装置
CN112597100B (zh) * 2020-09-17 2022-07-15 武汉大学 一种基于对象代理标签的文件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2000625B (zh) * 2020-10-29 2022-03-18 统信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对文件的标记处理方法、文件处理系统及计算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84204A (zh) * 2011-04-28 2011-09-14 常州大学 一种智能Web表单自动填充方法及系统
EP2463784A1 (en) * 2010-12-10 2012-06-13 Giga-Byte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 and human-to-machine interface apparatus for searching files
CN102819426A (zh) * 2012-02-29 2012-12-12 浙江大学 一种AUTOSAR模型同步到Simulink模型的方法
CN106682190A (zh) * 2016-12-29 2017-05-17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标签知识库的构建方法、装置、应用搜索方法和服务器
CN106878445A (zh) * 2017-03-09 2017-06-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资源文件更新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463784A1 (en) * 2010-12-10 2012-06-13 Giga-Byte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 and human-to-machine interface apparatus for searching files
CN102184204A (zh) * 2011-04-28 2011-09-14 常州大学 一种智能Web表单自动填充方法及系统
CN102819426A (zh) * 2012-02-29 2012-12-12 浙江大学 一种AUTOSAR模型同步到Simulink模型的方法
CN106682190A (zh) * 2016-12-29 2017-05-17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标签知识库的构建方法、装置、应用搜索方法和服务器
CN106878445A (zh) * 2017-03-09 2017-06-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资源文件更新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98082A (zh) 2018-03-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98082B (zh) 一种文件标签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861750B (zh) 一种标签管理方法、标签管理装置及智能终端
CN110162525A (zh) 基于b+树的读写冲突解决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20160085389A1 (en) Knowledge automation system thumbnail image generation
CN111507400A (zh) 应用分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05183829A (zh) 一种图片分类方法和装置
CN111857781B (zh) 资源更新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5935049A (zh) 基于人工智能的推荐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444368A (zh) 构建用户画像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268488A (zh) 网页主图识别方法和装置
WO2023040530A1 (zh) 网页内容溯源方法、知识图谱构建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N105183749A (zh) 一种爬取推广内容并供搜索使用的方法和装置
US20230090269A1 (en) Historical image search
CN112784159B (zh) 内容推荐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821140A (zh) 基于曼哈顿距离的图像聚类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853115B (zh) 一种开发流程页面的创建方法及设备
CN114741489A (zh) 文档检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CN114461822A (zh) 资源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597453A (zh) 用户画像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048847A (zh) 一种图神经网络数据缓存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263256B2 (en) Distributed computing system with a synthetic data as a service frameset package store
KR102041994B1 (ko) 복수의 질의 이미지 검색을 위한 효과적인 이미지 벡터 병합
CN116226523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知识培训方法及系统
CN114840743B (zh) 一种模型推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6861013B (zh) 一种cim数据可信性提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