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87010A - 一种数据流传输方法、汇聚节点、基站和ue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流传输方法、汇聚节点、基站和u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87010A
CN107787010A CN201610742115.7A CN201610742115A CN107787010A CN 107787010 A CN107787010 A CN 107787010A CN 201610742115 A CN201610742115 A CN 201610742115A CN 107787010 A CN107787010 A CN 1077870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flow
destination channel
aggregation node
base station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4211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渭琦
王胡成
艾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161074211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87010A/zh
Publication of CN1077870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870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41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by acting on aggregated flows or lin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31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 H04W28/0236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radio quality, e.g. interference, losses or de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5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流传输方法、汇聚节点、基站和UE,该方法可包括:汇聚节点通过目标通道与基站传输需要统一调度的多个数据流,其中,所述多个数据流属于多个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多个会话。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减少网络资源消耗。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流传输方法、汇聚节点、基站和UE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流传输方法、汇聚节点、基站和用户终端(UE,user equipment)。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UE可以通过预先为其建立的分组数据网络连接(PDNconnection,Packet Data Network connection)获得数据服务。每个PDN连接中,可以包括多个通道,例如:这些通道包括多个核心网承载(bearer),以及每个核心网bearer对应的接入网侧的承载(radio bearer)。通过同一个承载(bearer)传输的数据报文,将得到相同的QoS保障。一个UE可以建立多个会话(session),其中,会话(session)可以是PDN连接或者其他逻辑通道。这种情况下,针对该UE的通道(例如:bearer和radio bearer)的数量将成倍增加,这样就需要更多的网络资源消耗。可见,目前移动通信系统中存在网络资源消耗过多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流传输方法、汇聚节点、基站和UE,解决了移动通信系统中存在网络资源消耗过多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流传输方法,包括:
汇聚节点通过目标通道与基站传输需要统一调度的多个数据流,其中,所述多个数据流属于多个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多个会话。
可选的,所述目标通道包括数据通道或承载;和/或
所述汇聚节点为核心网中的节点。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需要建立待建数据流的通道,所述汇聚节点将目标数据流的所述目标通道确定为所述目标数据流和所述待建数据流的合并通道,其中,所述目标数据流与所述待建数据流属于不同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会话,以及所述目标数据流是与所述待建数据流需要统一调度且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会话的数据流。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需要建立待建数据流的通道,所述汇聚节点接收一核心网节点发送的专用通道修改命令消息,所述专用通道修改命令消息携带有待建数据流和目标数据流的描述信息,以及调度参数,其中,所述目标数据流与所述待建数据流属于不同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会话,以及所述目标数据流是与所述待建数据流需要统一调度且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会话的数据流;
所述汇聚节点建立所述目标数据流,以及所述待建数据流与所述目标通道的映射。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需要建立待建数据流的通道,所述汇聚节点建立目标数据流,以及所述待建数据流与所述目标通道的映射,其中,所述目标数据流与所述待建数据流属于不同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会话,以及所述目标数据流是与所述待建数据流需要统一调度且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会话的数据流。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需要建立待建数据流的通道,所述汇聚节点判断是否存在所述目标通道,其中,所述目标通道为目标数据流的通道,所述目标数据流与所述待建数据流属于不同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会话,以及所述目标数据流是与所述待建数据流需要统一调度且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会话的数据流;
若存在,则所述汇聚节点向移动性管理实体发送创建通道请求消息,所述创建通道请求消息携带有通道合并标识和所述目标通道的标识,以使所述移动管理性实根据所述创建通道请求消息分配新的通道标识,并为所述新的通道标识创建上下文,以及将所述新的通道标识与所述目标通道绑定,其中,所述新的通道标识对应的数据流为所述待建数据流。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汇聚节点维护下行数据流特征与所述目标通道的下行映射关系,以及维护上行数据流特征与对应的逻辑通道的上行映射关系,其中,所述下行数据流特征为所述目标通道传输的下行数据流的特征,所述上行数据流特征为所述目标通道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特征。
可选的,所述汇聚节点通过目标通道与基站传输服务质量需求相同的多个数据流,包括:
所述汇聚节点接收到下行报文时,将所述下行报文通过所述目标通道向所述基站传输,其中,所述下行报文为所述多个数据流中的下行报文。
可选的,所述汇聚节点通过目标通道与基站传输服务质量需求相同的多个数据流,包括:
所述汇聚节点接收所述基站通过所述目标通道传输的上行报文,其中,所述上行报文为所述多个数据流中的上行报文;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汇聚节点将所述上行报文发送至所述上行报文所属的数据流对应的核心网节点;或者
所述汇聚节点将所述上行报文发送至所述上行报文所属的数据流对应的核心网通道。
可选的,所述汇聚节点对通过所述目标通道传输的多个数据流执行汇聚后的总带宽控制;和/或
所述汇聚节点对通过所述目标通道传输的多个数据流执行优先级处理;和/或
所述汇聚节点对通过所述目标通道传输的多个数据流执行各数据流相应的服务质量处理,其中,所述服务质量处理是除抢占优先级和优先级之外的其他服务指示或者参数的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流传输方法,包括:
基站通过目标通道与汇聚节点传输需要统一调度的多个数据流,其中,所述多个数据流属于多个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多个会话。
可选的,所述目标通道包括数据通道或承载;和/或
所述汇聚节点为核心网中的节点。
可选的,所述基站通过目标通道与汇聚节点传输服务质量需求相同的多个数据流,包括: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汇聚节点通过所述目标通道传输的下行报文,其中,所述下行报文为所述多个数据流中的下行报文;或者
所述基站通过所述目标通道向所述汇聚节点传输上行报文,其中,所述上行报文为所述多个数据流中的上行报文。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将所述多个数据流汇聚到所述目标通道,所述目标通道的参数会发生变化,所述基站接收移动性管理实体发起的修改所述目标通道的参数的流程,其中,若将所述多个数据流汇聚到所述目标通道,所述目标通道的参数不会发生变化,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不向所述基站发起修改所述目标通道的参数的流程;或者
所述基站与一核心网节点进行信令交互,所述信令交互用于修改所述目标通道为用于服务质量需求相同的多个数据流提供服务质量保障。
可选的,所述基站对所述目标通道执行统一的抢占优先级处理;和/或
所述基站对通过所述目标通道传输的多个数据流执行优先级处理;和/或
所述基站对通过所述目标通道传输的多个数据流执行各数据流相应的服务质量处理,其中,所述服务质量处理是除抢占优先级和优先级之外的其他服务指示或者参数的处理。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通过所述目标通道对应的目标空口通道与UE传输所述多个数据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流传输方法,包括:
UE通过目标空口通道与基站传输需要统一调度的多个数据流,其中,所述多个数据流属于多个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多个会话。
可选的,所述目标空口通道包括数据通信和承载。
可选的,所述UE通过目标空口通道与基站传输服务质量需求相同的多个数据流,包括:
所述UE接收所述基站通过所述目标空口通道传输的下行报文,其中,所述下行报文为所述多个数据流中的下行报文;或者
所述UE通过所述目标空口通道向所述基站传输上行报文,其中,所述上行报文为所述多个数据流中的上行报文。
可选的,所述UE对通过所述目标空口通道传输的多个上行数据流执行汇聚后的总带宽控制;和/或
所述UE对通过所述目标空口通道传输的多个数据流执行优先级处理;和/或
所述UE对通过所述目标空口通道传输的多个数据流执行各数据流相应的服务质量处理,其中,所述服务质量处理是除带宽控制和优先级之外的其他服务指示或者参数的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汇聚节点,包括:
传输模块,用于通过目标通道与基站传输需要统一调度的多个数据流,其中,所述多个数据流属于多个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多个会话。
可选的,所述目标通道包括数据通道或承载;和/或
所述汇聚节点为核心网中的节点。
可选的,所述汇聚节点还包括:
合并模块,用于若需要建立待建数据流的通道,将目标数据流的所述目标通道确定为所述目标数据流和所述待建数据流的合并通道,其中,所述目标数据流与所述待建数据流属于不同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会话,以及所述目标数据流是与所述待建数据流需要统一调度且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会话的数据流。
可选的,所述汇聚节点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若需要建立待建数据流的通道,接收一核心网节点发送的专用通道修改命令消息,所述专用通道修改命令消息携带有待建数据流和目标数据流的描述信息,以及调度参数,其中,所述目标数据流与所述待建数据流属于不同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会话,以及所述目标数据流是与所述待建数据流需要统一调度且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会话的数据流;
第一建立模块,用于建立所述目标数据流,以及所述待建数据流与所述目标通道的映射。
可选的,所述汇聚节点还包括:
第二建立模块,用于若需要建立待建数据流的通道,建立目标数据流,以及所述待建数据流与所述目标通道的映射,其中,所述目标数据流与所述待建数据流属于不同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会话,以及所述目标数据流是与所述待建数据流需要统一调度且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会话的数据流。
可选的,所述汇聚节点还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若需要建立待建数据流的通道,判断是否存在所述目标通道,其中,所述目标通道为目标数据流的通道,所述目标数据流与所述待建数据流属于不同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会话,以及所述目标数据流是与所述待建数据流需要统一调度且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会话的数据流;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若存在所述目标通道,向移动性管理实体发送创建通道请求消息,所述创建通道请求消息携带有通道合并标识和所述目标通道的标识,以使所述移动管理性实根据所述创建通道请求消息分配新的通道标识,并为所述新的通道标识创建上下文,以及将所述新的通道标识与所述目标通道绑定,其中,所述新的通道标识对应的数据流为所述待建数据流。
可选的,所述汇聚节点还包括:
维护模块,用于维护下行数据流特征与所述目标通道的下行映射关系,以及维护上行数据流特征与对应的逻辑通道的上行映射关系,其中,所述下行数据流特征为所述目标通道传输的下行数据流的特征,所述上行数据流特征为所述目标通道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特征。
可选的,所述传输模块所述汇聚节点接收到下行报文时,将所述下行报文通过所述目标通道向所述基站传输,其中,所述下行报文为所述多个数据流中的下行报文。
可选的,所述传输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基站通过所述目标通道传输的上行报文,其中,所述上行报文为所述多个数据流中的上行报文;
所述汇聚节点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上行报文发送至所述上行报文所属的数据流对应的核心网节点;或者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上行报文发送至所述上行报文所属的数据流对应的核心网通道。
可选的,所述汇聚节点对通过所述目标通道传输的多个数据流执行汇聚后的总带宽控制;和/或
所述汇聚节点对通过所述目标通道传输的多个数据流执行优先级处理;和/或
所述汇聚节点对通过所述目标通道传输的多个数据流执行各数据流相应的服务质量处理,其中,所述服务质量处理是除带宽控制和优先级之外的其他服务指示或者参数的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站,包括:
第一传输模块,用于通过目标通道与汇聚节点需要统一调度的多个数据流,其中,所述多个数据流属于多个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多个会话。
可选的,所述目标通道包括数据通道或承载;和/或
所述汇聚节点为核心网中的节点。
可选的,所述第一传输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汇聚节点通过所述目标通道传输的下行报文,其中,所述下行报文为所述多个数据流中的下行报文;或者
所述第一传输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目标通道向所述汇聚节点传输上行报文,其中,所述上行报文为所述多个数据流中的上行报文。
可选的,所述基站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若将所述多个数据流汇聚到所述目标通道,所述目标通道的参数会发生变化,接收移动性管理实体发起的修改所述目标通道的参数的流程,其中,若将所述多个数据流汇聚到所述目标通道,所述目标通道的参数不会发生变化,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不向所述基站发起修改所述目标通道的参数的流程;或者
交互模块,用于与一核心网节点进行信令交互,所述信令交互用于修改所述目标通道为用于服务质量需求相同的多个数据流提供服务质量保障。
可选的,所述基站对所述目标通道执行统一的抢占优先级处理;和/或
所述基站对通过所述目标通道传输的多个数据流执行优先级处理;和/或
所述基站对通过所述目标通道传输的多个数据流执行各数据流相应的服务质量处理,其中,所述服务质量处理是除抢占优先级和优先级之外的其他服务指示或者参数的处理。
可选的,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二传输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目标通道对应的目标空口通道与用户终端传输所述多个数据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户终端,包括:
传输模块,用于通过目标空口通道与基站传输需要统一调度的多个数据流,其中,所述多个数据流属于多个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多个会话。
可选的,所述目标空口通道包括数据通信和承载。
可选的,所述传输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基站通过所述目标空口通道传输的下行报文,其中,所述下行报文为所述多个数据流中的下行报文;或者
所述传输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目标空口通道向所述基站传输上行报文,其中,所述上行报文为所述多个数据流中的上行报文。
可选的,所述用户终端对通过所述目标空口通道传输的多个上行数据流执行汇聚后的总带宽控制;和/或
所述用户终端对通过所述目标空口通道传输的多个数据流执行优先级处理;和/或
所述用户终端对通过所述目标空口通道传输的多个数据流执行各数据流相应的服务质量处理,其中,所述服务质量处理是除带宽控制和优先级之外的其他服务指示或者参数的处理。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汇聚节点通过目标通道与基站传输需要统一调度的多个数据流,其中,所述多个数据流属于多个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多个会话。由于将多个数据流进行汇聚,从而不需要为每个数据流建立一通道,从而可以减少网络资源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可应用的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流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流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流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流传输方法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流传输方法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汇聚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汇聚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9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汇聚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9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汇聚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汇聚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汇聚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E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汇聚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UE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可应用的网络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至少包括UE11、基站12和汇聚节点13,其中,UE11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Tablet PersonalComputer)、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简称PDA)、移动上网装置(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或可穿戴式设备(Wearable Device)等终端侧设备,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限定终端11的具体类型。终端11可以与基站12建立通信,基站12可以是演进型基站(eNB,evolved Node B)、5G基站或者其他基站,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限定基站12的具体类型。基站12可以与汇聚节点13进行通信,其中,汇聚节点13为核心网(Core Network,CN)中的节点,例如:汇聚节点13可以是移动网络的某用户面节点,例如核心分组网演进(Evolved PacketCore,EPC)网络中的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或者核心网络边缘的某个节点,如本地网关(Local Gateway)或者移动电子商务(Mobile Electronic Commerce,MEC)平台)等,也可以在物理上与基站实现共址部署。另外,上述汇聚节点13也可以是控制面(ControlPlane,CP)与用户面(User Plane,UP)分离的网络架构中的本地用户面(Local UP)节点。若在CP与UP未进行分离的网络中,汇聚节点13可以是包括CP和UP的节点等。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限定汇聚节点13的具体类型。
参见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流传输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201、汇聚节点通过目标通道与基站传输需要统一调度的多个数据流,其中,所述多个数据流属于多个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多个会话。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汇聚节点可以是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中的汇聚节点13,此处不再赘述。另外,上述目标通道可以是汇聚节点与基站之间的用于数据流传输的通道,该通道用于传输属于多个分组数据网络连接(PDN连接)或者多个会话(session)中的多个数据流。即将这多个数据流汇聚到上述目标通道,从而减少网络资源消耗。另外,由于多个数据流通过上述目标通道与基站进行传输,从而可以保证只有在出现与上述多个数据流不需要统一调度的数据流时,基站才感知并为UE建立新的通道;否则,基站感知到和需要处理的通道的数量将保持不变,且无线通道(例如:radio bearer)也将保持不变。
另外,上述需要统一调度的多个数据流可以是服务质量需求相同的多个数据流,即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实现在上述目标通道与基站传输服务质量需求相同的多个数据流。从而可以保证只有出现不同QoS需求时,基站才感知并为UE建立新的通道;否则,基站感知到和需要处理的通道的数量将保持不变,且无线通道(例如:radio bearer)也将保持不变。当然,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定上述需要统一调度的多个数据流只是服务质量需求相同的多个数据流,例如:还可以是其他情况下能够通过同一数据通道进行传输的多个数据流。
另外,上述会话(session)可以是用户面会话。上述多个数据流可以是多个分组数据网络连接(PDN连接)中的多个数据流集合,例如:上述多个数据流(flow)中每个数据流可以是一个PDN连接的数据流集合,一个数据流集合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数据流。当然,一些场景中,上述多个数据流中也可以存在某一或者多个PDN连接中的一个数据流,即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201中的多个数据流可以是多个数据流集合,也可以不是指数据流集合,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同理,针对会话上述多个数据流也是同样的概念。另外,上述多个PDN连接或者会话可以是同一UE的PDN连接或者会话。
可选的,所述目标通道包括数据通道或承载;和/或
所述汇聚节点为核心网中的节点。
该实施方式中,可以实现上述目标通道为数据通道(datapath)或者承载(bearer)。另外,由于汇聚节点可以是核心网中的节点,从而可以实现了跨PDN连接或者会话的通道(例如:bearer)聚合而不必修改接入网侧及终端侧,即可以从而使得汇聚点之下的通道数量依然与现有系统一致;且因为是基于CN实现,从而不需要在数据报文中增加特定辅助信息从而不增加系统的处理开销,以及不会增加网络和无线资源的额外消耗。
可选的,上述方法还包括:
若需要建立待建数据流的通道,所述汇聚节点将目标数据流的所述目标通道确定为所述目标数据流和所述待建数据流的合并通道,其中,所述目标数据流与所述待建数据流属于不同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会话,以及所述目标数据流是与所述待建数据流需要统一调度且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会话的数据流。
该实施方式中,可以实现若需要建立待建数据流的通道,且存在上述目标通道时,可以将上述目标通道确定目标数据流和待建数据流的合并通道,即通过该通道传输目标数据流和待建数据流。例如:上述汇聚节点可以是需要建立待建数据流的通道时,汇聚节点检查该UE的所有PDN连接的所有通道的QoS需求,如没有相同QoS需求的通道,则执行现有的通道建立过程;如已有相同QoS需求的通道,则将待建通道与该通道合并,待建通道对应的数据报文都通过合并后的通道发送给基站。
另外,上述待建数据流的通道可以理解为待建通道,如果存在上述目标通道,即表示待建通道与上述目标通道的QoS需求相同,从而可以将这两个通道合并。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目标数据流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会话的数据流可以理解为,上述目标数据流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PDN连接或者会话的数据流(或者集合),例如:在初始阶段上述目标数据流为一个PDN连接或者会话的数据流(或者集合),之后当发现与目标数据流的QoS需求相同的数据流,则可以将该数据流汇聚至目标通道,从而此时的目标数据流就可以是多个PDN连接或者会话的数据流(或者集合)。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需要建立待建数据流的通道,所述汇聚节点接收一核心网节点发送的专用通道修改命令(Modify Dedicated Datapath Command)消息,所述专用通道修改命令消息携带有待建数据流和所述目标数据流的描述信息,以及调度参数,其中,所述目标数据流与所述待建数据流属于不同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会话,以及所述目标数据流是与所述待建数据流需要统一调度且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会话的数据流;
所述汇聚节点建立所述目标数据流,以及所述待建据流与所述目标通道的映射。
该实施方式中,若上述汇聚节点为核心网中的节点,那么,该实施方式中,上述核心网节点可以是除上述汇聚节点之外的另一核心网节点。该实施方式中,可以实现若需要建立待建数据流的通道,接收一核心网节点发送的上述专用通道修改命令消息,从而可以确定上述待建数据流和目标数据流可以汇聚至上述目标通道。上述描述信息可以是用于描述第一数据流和第二数据流的特征,例如:可以是TFT或其它形式。上述调度参数可以包括服务质量参数。
上述核心网节点可以是CN-CP或者会话管理(Session Management,SM)功能实体(Function),即该实施方式中,可以实现CN-CP或者SM Function发现,刚获取的当前处理的会话或者PDN连接中的待建数据流的QoS需求与该UE的另一会话或者PDN连接中已要求的QoS需求相同,则发送专用通道修改命令消息修改专用数据通道命令给上述汇聚节点。
可选的,上述方法还包括:
若需要建立待建数据流的通道,所述汇聚节点建立目标数据流,以及所述待建数据流与所述目标通道的映射,其中,所述目标数据流与所述待建数据流属于不同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会话,以及所述目标数据流是与所述待建数据流需要统一调度且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会话的数据流。
该实施方式中,可以实现汇聚节点在需要待建数据流的通道,直接建立目标数据流,以及所述待建数据流与所述目标通道的映射。从而不需要进行上述专用通道修改命令消息的传输,因为该实施方式中的汇聚节点可以是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核心网节点重合的节点。
可选的,上述方法还包括:
若需要建立待建数据流的通道,所述汇聚节点判断是否存在所述目标通道,其中,所述目标通道为目标数据流的通道,所述目标数据流与所述待建数据流属于不同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会话,以及所述目标数据流是与所述待建数据流需要统一调度且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会话的数据流;
若存在,则所述汇聚节点向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发送创建通道请求消息,所述创建通道请求消息携带有通道合并标识和所述目标通道的标识,以使所述移动管理性实根据所述创建通道请求消息分配新的通道标识,并为所述新的通道标识创建上下文,以及将所述新的通道标识与所述目标通道绑定,其中,所述新的通道标识对应的数据流为所述待建数据流。
该实施方式中,可以实现需要建立待建数据流的通道,判断是否存在上述目标通道,即判断是否已经存在QoS需求与待建的通道的QoS需求的通道,若存在,则向MME发送上述创建通道请求消息,以让MME将分配的新的通道标识,与所述目标通道绑定,以实现通道合并。另外,上述通道合并标识用于表示将分配的新的通道标识与上述目标通道或者合并。例如:在通道建立过程中,汇聚节点检查该UE的所有PDN连接的所有通道的QoS需求,如不存在相同QoS需求的通道,则执行现有的通道建立过程;如存在相同QoS需求的bearer,则发送上述创建通道请求消息。
可选的,该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汇聚节点维护下行数据流特征与所述目标通道的下行映射关系,以及维护上行数据流特征与对应的逻辑通道的上行映射关系,其中,所述下行数据流特征为所述目标通道传输的下行数据流的特征,所述上行数据流特征为所述目标通道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特征。
该实施方式中,可以实现汇聚节点维护上述下行映射关系,从而可以后续需要传输上述下行数据流特征的下行数据报文时,就可以直接在上述目标通道中传输。以及由于维护了上述上行映射关系,从而可以通过该映射关系将上行数据流传输至对应的逻辑通道。上述数据流特征可以是描述上述目标通道传输的数据流的特征的特征描述信息,例如:业务流模板(Traffic Flow Template,TFT)。另外,上述维护可以是存储有上述映射关系。
可选的,上述汇聚节点通过目标通道与基站传输服务质量需求相同的多个数据流,包括:
所述汇聚节点接收到下行报文时,将所述下行报文通过所述目标通道向所述基站传输,其中,所述下行报文为所述多个数据流中的下行报文。
该实施方式中,可以实现将QoS需求相同的数据流中的下行报文汇聚到上述目标通道传输。从而实现将相同QoS需求的业务(traffic)合并到统一的通道。另外,汇聚节点接收到某下行报文之前,可以存储有通道与数据流(或者集合)映射关系或者绑定关系,从而当接收到该下行报文时就可以通过对应的通道发送给基站。
可选的,所述汇聚节点通过目标通道与基站传输服务质量需求相同的多个数据流,包括:
所述汇聚节点接收所述基站通过所述目标通道传输的上行报文,其中,所述上行报文为所述多个数据流中的上行报文;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汇聚节点将所述上行报文发送至所述上行报文所属的数据流对应的核心网节点;或者
所述汇聚节点将所述上行报文发送至所述上行报文所属的数据流对应的核心网通道。
该实施方式中,可以实现在上述目标通道中传输多个PDN连接或者会话的QoS需求相同的数据流中的报文。以及还可以将上行报文发送至该上行报文所属的数据流对应的核心网节点。例如:汇聚节点收到上行报文时,使用各数据流(或者集合)的描述或者TFT,对报文进行匹配,并将报文发送到匹配成功的数据流(或者集合)对应的CN-UP。以及该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实现将上行报文发送至该上行报文所属的数据流对应的核心网通道,例如:上报文件所属的数据流(或者集合)与S5bearer的TFT匹配,从而汇聚节点收到上行报文时,根据匹配结果分发到对应的S5bearer。
可选的,所述汇聚节点对通过所述目标通道传输的多个数据流执行汇聚后的总带宽控制;和/或
所述汇聚节点对通过所述目标通道传输的多个数据流执行优先级处理;和/或
所述汇聚节点对通过所述目标通道传输的多个数据流执行各数据流相应的服务质量处理,其中,所述服务质量处理是除带宽控制和优先级之外的其他服务指示或者参数的处理。
该实施方式中,可以实现汇聚节点对具有相同QoS需求的flow(集合)执行统一的QoS控制,即汇聚之后的flow(集合)中,所有报文都被同等看待和处理,而不再考虑汇聚前来自哪些节点和/或汇聚前具备哪些特性等信息。
例如:总带宽控制可以实现汇聚节点对汇聚之后的下行flow(集合)执行统一的带宽控制,其带宽上限为汇聚前各flow(集合)的带宽上限总和。同时,如果汇聚节点为上行带宽的检查点,则在解汇聚之后检查各flow(集合)所占用的带宽,并丢弃相应报文以控制各flow(集合)带宽。
而针对优先级别,可以对目标通道传输的多个数据流执行优先级,例如:汇聚节点、UE以及UE与汇聚节点之间的各用户面节点,对汇聚的下行\上行数据流执行对应的优先级处理。另外,上述多个数据流可以是拥有相同的优先级,或者以一种缺省的方法对这个数据通道的多个数据流实行优先级处理,例如统一按照某个优先级处理。
而针对除带宽控制和优先级之外的其他服务指示或者参数的处理也可以是执行各数据流相应的服务指示或者参数处理。例如,汇聚节点对于报文优先级指示(PacketPriority Indicator,PPI)的处理,可以参照上述优先级的处理方法,将汇聚前来自不同节点的、具有相同PPI的报文依照PPI所指示的优先级顺序统一处理。又例如:在发生拥塞等情况而不得不丢弃报文时,汇聚节点可依据报文丢弃优先级指示(Packet Discard PriorityIndicator,PDPI),优先丢弃具有最高丢弃优先级的报文而不必考虑汇聚前来自哪些节点。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相互之间可以结合实现,也可以单独实现,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汇聚节点通过目标通道与基站传输需要统一调度的多个数据流,其中,所述多个数据流属于多个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多个会话,所述汇聚节点为核心网中的节点。由于将多个数据流进行汇聚,从而不需要为每个数据流建立一通道,从而可以减少网络资源消耗。
参见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数据流传输方法,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301、基站通过目标通道与汇聚节点传输需要统一调度的多个数据流,其中,所述多个数据流属于多个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多个会话。
可选的,所述目标通道包括数据通道或承载;和/或
所述汇聚节点为核心网中的节点。
可选的,所述基站通过目标通道与汇聚节点传输服务质量需求相同的多个数据流,包括: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汇聚节点通过所述目标通道传输的下行报文,其中,所述下行报文为所述多个数据流中的下行报文;或者
所述基站通过所述目标通道向所述汇聚节点传输上行报文,其中,所述上行报文为所述多个数据流中的上行报文。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将所述多个数据流汇聚到所述目标通道,所述目标通道的参数会发生变化,所述基站接收MME发起的修改所述目标通道的参数的流程;
其中,若将所述多个数据流汇聚到所述目标通道,所述目标通道的参数不会发生变化,所述MME不向所述基站发起修改所述目标通道的参数的流程。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与一核心网节点进行信令交互,所述信令交互用于修改所述目标通道为用于服务质量需求相同的多个数据流提供服务质量保障。
该实施方式中,若上述汇聚节点为核心网中的节点,那么,该实施方式中,上述核心网节点可以是除上述汇聚节点之外的另一核心网节点。
可选的,所述基站对所述目标通道执行统一的抢占优先级处理;和/或
所述基站对通过所述目标通道传输的多个数据流执行优先级处理;和/或
所述基站对通过所述目标通道传输的多个数据流执行各数据流相应的服务质量处理,其中,所述服务质量处理是除抢占优先级和优先级之外的其他服务指示或者参数的处理。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通过所述目标通道对应的目标空口通道与UE传输所述多个数据流。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作为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对应的基站的实施方式,其具体的实施方式可以参见图2所示的实施例的相关说明,以为避免重复说明,本实施例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同样可以提高网络传输效率。
参见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数据流传输方法,如图4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401、UE通过目标空口通道与基站传输需要统一调度的多个数据流,其中,所述多个数据流属于多个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多个会话。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目标空口通道可以是基站与UE之间的,且与图2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目标通道对应的空口通道,该目标空口通道与上述目标通道传输的多个数据流是相同的数据流,即在图2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目标通道传输的多个数据流为上述UE的多个PDN连接或者会话的数据流,其说明可以参见图2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所述目标空口通道包括数据通信和承载。
可选的,所述UE通过目标空口通道与基站传输服务质量需求相同的多个数据流,包括:
所述UE接收所述基站通过所述目标空口通道传输的下行报文,其中,所述下行报文为所述多个数据流中的下行报文。
可选的,所述UE通过目标空口通道与基站传输服务质量需求相同的多个数据流,包括:
所述UE通过所述目标空口通道向所述基站传输上行报文,其中,所述上行报文为所述多个数据流中的上行报文。
可选的,所述UE对通过所述目标空口通道传输的多个上行数据流执行汇聚后的总带宽控制;和/或
所述UE对通过所述目标通道传输的多个数据流执行优先级处理;和/或
所述UE对通过所述目标通道传输的多个数据流执行各数据流相应的服务质量处理,其中,所述服务质量处理是除带宽控制和优先级之外的其他服务指示或者参数的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作为与图2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对应的UE的实施方式,其具体的实施方式可以参见图2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的相关说明,以为避免重复说明,本实施例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同样可以提高网络传输效率。
下面以多个举例对上面实施例中介绍的实施方式进行举例说明:
例1:
该举例以5G移动网络中,为存在多个用户面会话(session)的UE的某数据流(集合)提供特定QoS保障进行举例说明,如图5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可选步骤,当系统中部署了策略单元(Policy function)实体时使用。Policy function发送创建专用数据通道请求(Create dedicated datapathrequirement)给集中或云化部署的CN-CP,或者控制面的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management function)。该步骤仅在网络中部署了Policy Function时存在。
步骤2/2`、CN-CP或者会话管理单元(SM Function)发现刚获取了新的QoS需求(记为QoS1),即在该UE的各Session中均不存在相同的QoS需求(判断是否相等的方法可以根据实现方法和运营需求确定),则发送创建专用数据通道命令(Create Dedicated DatapathCommand)给Local-UP和CN-UP1。其中,Local-UP为部署在靠近基站位置的用户面实体,CN-UP1为核心网络内的用户面实体,是当前处理的Session1的IP描点(anchor)。该命令应携带flow1的描述,以及QoS1相关参数。flow1为session1中需要得到QoS1保障的flow(集合)。其中,flow1的描述提供属于flow1的数据流的特征,可以是TFT或其它形式。
另外,Local-UP和CN-UP1可能返回相应ACK消息给CN-CP或者SM Function。
步骤3、CN-CP或者SM Function与基站之间进行信令交互,以建立为flow1提供QoS1保障的Local UP与基站之间的专用数据通道(datapath)1,无线接入网络(Radio)侧通道建立过程,例如:数据通道或者承载建立过程。
之后,Local UP依据步骤2中获得的flow1的描述,完成(与CN-UP1交互的)flow1与datapath1的映射。
步骤4、可选步骤,当此次专用datapath建立的请求是由Policy function发起时使用。CN-CP/SM Function发送创建专用数据通道确认(Create dedicated datapath ACK)给Policy Function。
步骤5、类似步骤1。
步骤6、CN-CP/SM Function发现,刚获取的当前处理的Session2的QoS需求(QoS1)与该UE的Session1中已要求的QoS需求相同(判断是否相等的方法可以根据实现方法和运营需求确定),则发送修改专用数据通道命令(Modify Dedicated Datapath Command)给Local-UP。其中Local-UP为步骤2中涉及到的Local-UP;CN-UP2为核心网络内的用户面实体,是当前处理的Session2的IP anchor。该消息应携带包含了flow1和flow2的描述,以及QoS1相关参数。Flow2为session2中需要得到QoS1保障的flow。
另外,Local-UP还可能返回相应ACK消息给CN-CP/SM Function。
步骤7、CN-CP/SM Function与基站之间进行信令交互,以修改Local UP与基站之间的专用datapath1为特定flow(集合)提供QoS1保障,即为包含flow1和flow2的flow(集合)提供QoS1保障。该步骤为可选项,即CN-CP/SM Function可以选择发起或者不发起与基站的这次信令交互(不发起的原因包括但不限于,基站侧后续操作中不需要基于新flow的描述进行)。即无线接入网(Radio)侧专用通道修改过程。
之后,Local UP可以依据步骤2中获得的flow(集合)的描述,完成(与CN-UP1交互的)flow1,以及(与CN-UP2交互的)flow2与datapath1的映射。
步骤8、可选步骤,当此次专用datapath建立的请求是由Policy function发起时使用。CN-CP/SM Function发送创建专用数据通道确认(Create dedicated datapath ACK)给Policy Function。
在该举例中,下行数据聚合处理的目标是,将相同QoS需求的traffic业务合并到统一的bearer,聚合处理的动作是汇聚节点收到下行报文时,查找与该flow(集合)对应的datapath并转发该报文到该datapath。
上行数据解汇聚处理的目标是将报文分发给不同的CN-UP,处理的动作是汇聚节点收到上行报文时,使用各flow(集合)的描述/TFT,对报文进行匹配,并将报文发送到匹配成功的flow(集合)对应的CN-UP。
其中,该举例中,汇聚节点可以是上述Local UP。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描述是基于CP与UP分离的网络架构。在CP与UP未进行分离的网络中,CN-CP或SM Function节点将与某个UP节点合设,相应地两者间的交互将作为内部实现而不为外部可见。
另外,以上描述基于在网络边缘、靠近基站的位置或在基站物理设备的内部部署了相应的Local UP节点的网络架构。在不存在该节点或该节点与其它具备UP功能的节点合设的场景中,Local UP与其它节点之间的交互将相应地由上述其它具备UP功能的节点完成,并且两者间的交互将作为该节点的内部实现而不为外部可见。
例2:
该举例以EPS系统需要为UE的某个PDN连接建立bearer的方法。以SGW作为跨PDN连接的bearer汇聚节点为例,如图6所示,包括:
在A部分中,策略与计费规则功能单元(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PCRF)向PDN-GW发送IP连接访问网(IP-Connectivity Access Network,IP-CAN)会话修改(Session Modification)消息,PDN-GW向SWG发送承载创建请求(Create BearerRequest);
bearer建立过程中,SGW检查该UE的所有PDN连接的所有bearer的QoS需求,如不存在相同QoS需求的bearer,则执行现有的bearer建立过程(图中C部分将被执行,且汇聚节点向发送的承载创建请求(Create Bearer Request)不包括bearer合并标识,所关联的S1bearer标识;如存在相同QoS需求的bearer,则SGW发送承载创建请求(Create BearerRequest)该请求包含bearer合并标识,所关联的S1bearer标识。另外,SGW需要维护TFT与bearer的映射关系。
MME分配新的bearer ID并为该bearer创建上下文,并记录该bearer与上述S1bearer之间的绑定关系,并在带宽等参数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不与eNB交互(对应于上图中的C部分不被执行),而是直接返回承载创建响应(Create Bearer Response)消息给SGW。
否则(例如,两个保证比特速率(Guranteed Bit Rate,GBR)承载的合并将导致该承载的GBR参数增大),发起修改现有S1bearer参数的流程而并不新建bearer。具体过来如图C部分所示,MME向基站发送承载设置请求(Bearer Setup Request)或者会话管理请求(Session Management Request),基站向UE发送RRC连接重配置消息(RRC 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UE向基站返回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RRC 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 Complete),基站向MME返回承载设置响应(Bearer Setup Response),以及UE向基站发送直传消息(Direct Transfer),基站向MME返回会话管理响应(SessionManagement Response)。
以及在B部分中SGW向PDN-GW返回承载创建响应(Create Bearer Response)消息,PDN-GW向PCRF返回IP-CAN会话修改(Session Modification)消息。
在该举例中,下行数据聚合处理的目标是,将相同QoS需求的业务(traffic)合并到统一的bearer,处理的动作是汇聚节点收到下行报文时,查找与该S5bearer对应的S1bearer并转发该报文到该S1bearer。
在该举例中,上行数据聚合处理的目标是,将报文分发到不同S5bearer中,处理的动作是汇聚节点收到上行报文时,使用(S5bearer的)TFT对报文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分发到对应的S5bearer。
参见图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汇聚节点,汇聚节点700包括如下模块:
传输模块701,用于通过目标通道与基站传输需要统一调度的多个数据流,其中,所述多个数据流属于多个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多个会话。
可选的,所述目标通道包括数据通道或承载;和/或
所述汇聚节点为核心网中的节点。
可选的,如图8所示,所述汇聚节点还包括:
合并模块702,用于若需要建立待建数据流的通道,将目标数据流的所述目标通道确定为所述目标数据流和所述待建数据流的合并通道,其中,所述目标数据流与所述待建数据流属于不同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会话,以及所述目标数据流是与所述待建数据流需要统一调度且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会话的数据流。
可选的,如图9a所示,所述汇聚节点还包括:
接收模块703,用于若需要建立待建数据流的通道,接收一核心网节点发送的专用通道修改命令消息,所述专用通道修改命令消息携带有待建数据流和目标数据流的描述信息,以及调度参数,其中,所述目标数据流与所述待建数据流属于不同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会话,以及所述目标数据流是与所述待建数据流需要统一调度且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会话的数据流;
第一建立模块704,用于建立所述目标数据流,以及所述待建数据流与所述目标通道的映射。
可选的,如图9b,所述汇聚节点还包括:
所述汇聚节点还包括:
第二建立模块705,用于若需要建立待建数据流的通道,建立目标数据流,以及所述待建数据流与所述目标通道的映射,其中,所述目标数据流与所述待建数据流属于不同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会话,以及所述目标数据流是与所述待建数据流需要统一调度且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会话的数据流。
可选的,如图10,所述汇聚节点还包括:
判断模块706,用于若需要建立待建数据流的通道,判断是否存在所述目标通道,其中,所述目标通道为目标数据流的通道,所述目标数据流与所述待建数据流属于不同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会话,以及所述目标数据流是与所述待建数据流需要统一调度且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会话的数据流;
第一发送模块707,用于若存在所述目标通道,向移动性管理实体发送创建通道请求消息,所述创建通道请求消息携带有通道合并标识和所述目标通道的标识,以使所述移动管理性实根据所述创建通道请求消息分配新的通道标识,并为所述新的通道标识创建上下文,以及将所述新的通道标识与所述目标通道绑定,其中,所述新的通道标识对应的数据流为所述待建数据流。
可选的,该实施方式中,所述汇聚节点还包括:
维护模块708,用于维护下行数据流特征与所述目标通道的下行映射关系,以及维护上行数据流特征与对应的逻辑通道的上行映射关系,其中,所述下行数据流特征为所述目标通道传输的下行数据流的特征,所述上行数据流特征为所述目标通道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特征。
可选的,所述传输模块所述汇聚节点接收到下行报文时,将所述下行报文通过所述目标通道向所述基站传输,其中,所述下行报文为所述多个数据流中的下行报文。
可选的,所述传输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基站通过所述目标通道传输的上行报文,其中,所述上行报文为所述多个数据流中的上行报文;
如图11所示,所述汇聚节点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709,用于将所述上行报文发送至所述上行报文所属的数据流对应的核心网节点;或者
第三发送模块7010,用于将所述上行报文发送至所述上行报文所属的数据流对应的核心网通道。
可选的,所述汇聚节点对通过所述目标通道传输的多个数据流执行汇聚后的总带宽控制;和/或
所述汇聚节点对通过所述目标通道传输的多个数据流执行优先级处理;和/或
所述汇聚节点对通过所述目标通道传输的多个数据流执行各数据流相应的服务质量处理,其中,所述服务质量处理是除带宽控制和优先级之外的其他服务指示或者参数的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上述汇聚节点700可以是图1-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汇聚节点,图1-图6所示实施例中汇聚节点的任意实施方式都可以被本实施例中的上述汇聚节点700所实现,以及达到相同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参见图1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如图12所示,基站1200包括:
第一传输模块1201,用于通过目标通道与汇聚节点传输需要统一调度的多个数据流,其中,所述多个数据流属于多个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多个会话。
可选的,所述目标通道包括数据通道或承载;和/或
所述汇聚节点为核心网中的节点。
可选的,第一传输模块1201用于接收所述汇聚节点通过所述目标通道传输的下行报文,其中,所述下行报文为所述多个数据流中的下行报文;或者
第一传输模块1201用于通过所述目标通道向所述汇聚节点传输上行报文,其中,所述上行报文为所述多个数据流中的上行报文。
可选的,如图13,所述基站还包括:
接收模块1202,用于若将所述多个数据流汇聚到所述目标通道,所述目标通道的参数会发生变化,接收移动性管理实体发起的修改所述目标通道的参数的流程,其中,若将所述多个数据流汇聚到所述目标通道,所述目标通道的参数不会发生变化,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不向所述基站发起修改所述目标通道的参数的流程;或者
交互模块1203,用于与一核心网节点进行信令交互,所述信令交互用于修改所述目标通道为用于服务质量需求相同的多个数据流提供服务质量保障。
可选的,所述基站对所述目标通道执行统一的抢占优先级别处理;和/或
所述基站对通过所述目标通道传输的多个数据流执行优先级处理;和/或
所述基站对通过所述目标通道传输的多个数据流执行各数据流相应的服务质量处理,其中,所述服务质量处理是除抢占优先级和优先级之外的其他服务指示或者参数的处理。
可选的,如图14所示,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二传输模块1204,用于通过所述目标通道对应的目标空口通道与UE传输所述多个数据流。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上述基站1200可以是图1-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的基站,图1-图6所示实施例中基站的任意实施方式都可以被本实施例中的上述基站1200所实现,以及达到相同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参见图1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UE,如图15所示,UE1500包括:
传输模块1501,用于通过目标空口通道与基站传输需要统一调度的多个数据流,其中,所述多个数据流属于多个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多个会话。
可选的,所述目标空口通道包括数据通信和承载。
可选的,传输模块1501用于接收所述基站通过所述目标空口通道传输的下行报文,其中,所述下行报文为所述多个数据流中的下行报文;或者
传输模块1501用于通过所述目标空口通道向所述基站传输上行报文,其中,所述上行报文为所述多个数据流中的上行报文。
可选的,所述UE对通过所述目标空口通道传输的多个数据流执行汇聚后的总带宽控制;和/或
所述UE对所述目标通道执行统一的抢占优先级别处理;和/或
所述UE对通过所述目标通道传输的多个上行数据流执行优先级处理;和/或
所述UE对通过所述目标通道传输的多个数据流执行各数据流相应的服务质量处理,其中,所述服务质量处理是除带宽控制和优先级之外的其他服务指示或者参数的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上述UE1500可以是图1-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的UE,图1-图6所示实施例中UE的任意实施方式都可以被本实施例中的上述UE1500所实现,以及达到相同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参见图1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汇聚节点,该汇聚节点包括:处理器1600、收发机1610、存储器1620、用户接口1630和总线接口,其中:
处理器1600,用于读取存储器1620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通过收发机1610在目标通道与基站传输需要统一调度的多个数据流,其中,所述多个数据流属于多个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多个会话。
其中,收发机1610,用于在处理器1600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在图16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60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620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1610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针对不同的用户设备,用户接口1630还可以是能够外接内接需要设备的接口,连接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小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等。
处理器16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620可以存储处理器16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可选的,所述目标通道包括数据通道或承载;和/或
所述汇聚节点为核心网中的节点。
可选的,处理器1600还用于:
若需要建立待建数据流的通道,将目标数据流的所述目标通道确定为所述目标数据流和所述待建数据流的合并通道,其中,所述目标数据流与所述待建数据流属于不同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会话,以及所述目标数据流是与所述待建数据流需要统一调度且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会话的数据流。
可选的,处理器1600还用于:
若需要建立待建数据流的通道,通过收发机1610接收一核心网节点发送的专用通道修改命令消息,所述专用通道修改命令消息携带有待建数据流和目标数据流的描述信息,以及调度参数,其中,所述目标数据流与所述待建数据流属于不同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会话,以及所述目标数据流是与所述待建数据流需要统一调度且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会话的数据流;
建立所述目标数据流,以及所述待建数据流与所述目标通道的映射。
可选的,处理器1600还用于:
若需要建立待建数据流的通道,建立目标数据流,以及所述待建数据流与所述目标通道的映射,其中,所述目标数据流与所述待建数据流属于不同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会话,以及所述目标数据流是与所述待建数据流需要统一调度且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会话的数据流。
可选的,处理器1600还用于:
若需要建立待建数据流的通道,判断是否存在所述目标通道,其中,所述目标通道为目标数据流的通道,所述目标数据流与所述待建数据流属于不同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会话,以及所述目标数据流是与所述待建数据流需要统一调度且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会话的数据流;
若存在,则通过收发机1610向移动性管理实体发送创建通道请求消息,所述创建通道请求消息携带有通道合并标识和所述目标通道的标识,以使所述移动管理性实根据所述创建通道请求消息分配新的通道标识,并为所述新的通道标识创建上下文,以及将所述新的通道标识与所述目标通道绑定,其中,所述新的通道标识对应的数据流为所述待建数据流。
可选的,处理器1600还用于:
维护下行数据流特征与所述目标通道的下行映射关系,以及维护上行数据流特征与对应的逻辑通道的上行映射关系,其中,所述下行数据流特征为所述目标通道传输的下行数据流的特征,所述上行数据流特征为所述目标通道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特征。
可选的,所述在目标通道与基站传输服务质量需求相同的多个数据流,包括:
接收到下行报文时,将所述下行报文通过所述目标通道向所述基站传输,其中,所述下行报文为所述多个数据流中的下行报文。
可选的,所述在目标通道与基站传输服务质量需求相同的多个数据流,包括:
通过收发机1610接收所述基站通过所述目标通道传输的上行报文,其中,所述上行报文为所述多个数据流中的上行报文;
处理器1600还用于:
通过收发机1610将所述上行报文发送至所述上行报文所属的数据流对应的核心网节点;或者
通过收发机1610将所述上行报文发送至所述上行报文所属的数据流对应的核心网通道。
可选的,处理器1600还用于对通过所述目标通道传输的多个数据流执行汇聚后的总带宽控制;和/或
处理器1600还用于对通过所述目标通道传输的多个数据流执行优先级处理;和/或
处理器1600还用于对通过所述目标通道传输的多个数据流执行各数据流相应的服务质量处理,其中,所述服务质量处理是除带宽控制和优先级之外的其他服务指示或者参数的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上述汇聚节点可以是图1-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汇聚节点,图1-图6所示实施例中汇聚节点的任意实施方式都可以被本实施例中的上述汇聚节点所实现,以及达到相同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参见图17,图中示出一种基站的结构,该基站包括:处理器1700、收发机1710、存储器1720、用户接口1730和总线接口,其中:
处理器1700,用于读取存储器1720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通过收发机1710在目标通道与汇聚节点传输需要统一调度的多个数据流,其中,所述多个数据流属于多个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多个会话。
其中,收发机1710,用于在处理器1700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在图17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70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720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1710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针对不同的用户设备,用户接口1730还可以是能够外接内接需要设备的接口,连接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小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等。
处理器17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720可以存储处理器17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可选的,所述目标通道包括数据通道或承载;和/或
所述汇聚节点为核心网中的节点。
可选的,所述通过收发机1710在目标通道与汇聚节点传输服务质量需求相同的多个数据流,包括:
通过收发机1710接收所述汇聚节点通过所述目标通道传输的下行报文,其中,所述下行报文为所述多个数据流中的下行报文;或者
通过收发机1710在所述目标通道向所述汇聚节点传输上行报文,其中,所述上行报文为所述多个数据流中的上行报文。
可选的,处理器1700还用于:
若将所述多个数据流汇聚到所述目标通道,所述目标通道的参数会发生变化,通过收发机1710接收移动性管理实体发起的修改所述目标通道的参数的流程,其中,若将所述多个数据流汇聚到所述目标通道,所述目标通道的参数不会发生变化,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不向所述基站发起修改所述目标通道的参数的流程;或者
通过收发机1710与一核心网节点进行信令交互,所述信令交互用于修改所述目标通道为用于服务质量需求相同的多个数据流提供服务质量保障。
可选的,处理器1700还用于对所述目标通道执行统一的抢占优先级处理;和/或
处理器1700还用于对通过所述目标通道传输的多个数据流执行优先级处理;和/或
处理器1700还用于对通过所述目标通道传输的多个数据流执行各数据流相应的服务质量处理,其中,所述服务质量处理是除抢占优先级和优先级之外的其他服务指示或者参数的处理。
可选的,处理器1700还用于:
通过收发机1710在所述目标通道对应的目标空口通道与UE传输所述多个数据流。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上述基站可以是图1-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的基站,图1-图6所示实施例中基站的任意实施方式都可以被本实施例中的上述基站所实现,以及达到相同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参见图18,图中示出一种基站的结构,该基站包括:处理器1800、收发机1810、存储器1820、用户接口1830和总线接口,其中:
处理器1800,用于读取存储器1820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通过收发机1810在目标空口通道与基站传输需要统一调度的多个数据流,其中,所述多个数据流属于多个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多个会话。
其中,收发机1810,用于在处理器1800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在图18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80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820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1810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针对不同的用户设备,用户接口1830还可以是能够外接内接需要设备的接口,连接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小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等。
处理器18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820可以存储处理器18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可选的,所述目标空口通道包括数据通信和承载。
可选的,所述在目标空口通道与基站传输服务质量需求相同的多个数据流,包括:
通过收发机1810接收所述基站通过所述目标空口通道传输的下行报文,其中,所述下行报文为所述多个数据流中的下行报文;或者
通过收发机1810在所述目标空口通道向所述基站传输上行报文,其中,所述上行报文为所述多个数据流中的上行报文。
可选的,处理器1800还用于对通过所述目标空口通道传输的多个上行数据流执行汇聚后的总带宽控制;和/或
处理器1800还用于对通过所述目标通道传输的多个数据流执行优先级处理;和/或
处理器1800还用于对通过所述目标通道传输的多个数据流执行各数据流相应的服务质量处理,其中,所述服务质量处理是除带宽控制和优先级之外的其他服务指示或者参数的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上述基站可以是图1-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的UE,图1-图6所示实施例中UE的任意实施方式都可以被本实施例中的上述UE所实现,以及达到相同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方法和装置,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包括,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收发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40)

1.一种数据流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汇聚节点通过目标通道与基站传输需要统一调度的多个数据流,其中,所述多个数据流属于多个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多个会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通道包括数据通道或承载;和/或
所述汇聚节点为核心网中的节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需要建立待建数据流的通道,所述汇聚节点将目标数据流的所述目标通道确定为所述目标数据流和所述待建数据流的合并通道,其中,所述目标数据流与所述待建数据流属于不同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会话,以及所述目标数据流是与所述待建数据流需要统一调度且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会话的数据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需要建立待建数据流的通道,所述汇聚节点接收一核心网节点发送的专用通道修改命令消息,所述专用通道修改命令消息携带有待建数据流和目标数据流的描述信息,以及调度参数,其中,所述目标数据流与所述待建数据流属于不同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会话,以及所述目标数据流是与所述待建数据流需要统一调度且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会话的数据流;所述汇聚节点建立所述目标数据流,以及所述待建数据流与所述目标通道的映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需要建立待建数据流的通道,所述汇聚节点建立目标数据流,以及所述待建数据流与所述目标通道的映射,其中,所述目标数据流与所述待建数据流属于不同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会话,以及所述目标数据流是与所述待建数据流需要统一调度且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会话的数据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需要建立待建数据流的通道,所述汇聚节点判断是否存在所述目标通道,其中,所述目标通道为目标数据流的通道,所述目标数据流与所述待建数据流属于不同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会话,以及所述目标数据流是与所述待建数据流需要统一调度且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会话的数据流;
若存在,则所述汇聚节点向移动性管理实体发送创建通道请求消息,所述创建通道请求消息携带有通道合并标识和所述目标通道的标识,以使所述移动管理性实根据所述创建通道请求消息分配新的通道标识,并为所述新的通道标识创建上下文,以及将所述新的通道标识与所述目标通道绑定,其中,所述新的通道标识对应的数据流为所述待建数据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汇聚节点维护下行数据流特征与所述目标通道的下行映射关系,以及维护上行数据流特征与对应的逻辑通道的上行映射关系,其中,所述下行数据流特征为所述目标通道传输的下行数据流的特征,所述上行数据流特征为所述目标通道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特征。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汇聚节点通过目标通道与基站传输服务质量需求相同的多个数据流,包括:
所述汇聚节点接收到下行报文时,将所述下行报文通过所述目标通道向所述基站传输,其中,所述下行报文为所述多个数据流中的下行报文。
9.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汇聚节点通过目标通道与基站传输服务质量需求相同的多个数据流,包括:
所述汇聚节点接收所述基站通过所述目标通道传输的上行报文,其中,所述上行报文为所述多个数据流中的上行报文;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汇聚节点将所述上行报文发送至所述上行报文所属的数据流对应的核心网节点;或者
所述汇聚节点将所述上行报文发送至所述上行报文所属的数据流对应的核心网通道。
10.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汇聚节点对通过所述目标通道传输的多个数据流执行汇聚后的总带宽控制;和/或
所述汇聚节点对通过所述目标通道传输的多个数据流执行优先级处理;和/或
所述汇聚节点对通过所述目标通道传输的多个数据流执行各数据流相应的服务质量处理,其中,所述服务质量处理是除带宽控制和优先级之外的其他服务指示或者参数的处理。
11.一种数据流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通过目标通道与汇聚节点传输需要统一调度的多个数据流,其中,所述多个数据流属于多个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多个会话。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通道包括数据通道或承载;和/或
所述汇聚节点为核心网中的节点。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通过目标通道与汇聚节点传输服务质量需求相同的多个数据流,包括: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汇聚节点通过所述目标通道传输的下行报文,其中,所述下行报文为所述多个数据流中的下行报文;或者
所述基站通过所述目标通道向所述汇聚节点传输上行报文,其中,所述上行报文为所述多个数据流中的上行报文。
14.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将所述多个数据流汇聚到所述目标通道,所述目标通道的参数会发生变化,所述基站接收移动性管理实体发起的修改所述目标通道的参数的流程,其中,若将所述多个数据流汇聚到所述目标通道,所述目标通道的参数不会发生变化,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不向所述基站发起修改所述目标通道的参数的流程;或者
所述基站与一核心网节点进行信令交互,所述信令交互用于修改所述目标通道为用于服务质量需求相同的多个数据流提供服务质量保障。
15.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对所述目标通道执行统一的抢占优先级处理;和/或
所述基站对通过所述目标通道传输的多个数据流执行优先级处理;和/或所述基站对通过所述目标通道传输的多个数据流执行各数据流相应的服务质量处理,其中,所述服务质量处理是除抢占优先级和优先级之外的其他服务指示或者参数的处理。
16.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通过所述目标通道对应的目标空口通道与用户终端传输所述多个数据流。
17.一种数据流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终端通过目标空口通道与基站传输需要统一调度的多个数据流,其中,所述多个数据流属于多个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多个会话。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空口通道包括数据通信和承载。
19.如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端通过目标空口通道与基站传输服务质量需求相同的多个数据流,包括:
所述用户终端接收所述基站通过所述目标空口通道传输的下行报文,其中,所述下行报文为所述多个数据流中的下行报文;或者
所述用户终端通过所述目标空口通道向所述基站传输上行报文,其中,所述上行报文为所述多个数据流中的上行报文。
20.如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端对通过所述目标空口通道传输的多个上行数据流执行汇聚后的总带宽控制;和/或
所述用户终端对通过所述目标空口通道传输的多个数据流执行优先级处理;和/或
所述用户终端对通过所述目标空口通道传输的多个数据流执行各数据流相应的服务质量处理,其中,所述服务质量处理是除带宽控制和优先级之外的其他服务指示或者参数的处理。
21.一种汇聚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输模块,用于通过目标通道与基站传输需要统一调度的多个数据流,其中,所述多个数据流属于多个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多个会话。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汇聚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通道包括数据通道或承载;和/或
所述汇聚节点为核心网中的节点。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汇聚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汇聚节点还包括:
合并模块,用于若需要建立待建数据流的通道,将目标数据流的所述目标通道确定为所述目标数据流和所述待建数据流的合并通道,其中,所述目标数据流与所述待建数据流属于不同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会话,以及所述目标数据流是与所述待建数据流需要统一调度且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会话的数据流。
24.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汇聚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汇聚节点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若需要建立待建数据流的通道,接收一核心网节点发送的专用通道修改命令消息,所述专用通道修改命令消息携带有待建数据流和目标数据流的描述信息,以及调度参数,其中,所述目标数据流与所述待建数据流属于不同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会话,以及所述目标数据流是与所述待建数据流需要统一调度且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会话的数据流;
第一建立模块,用于建立所述目标数据流,以及所述待建数据流与所述目标通道的映射。
25.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汇聚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汇聚节点还包括:
第二建立模块,用于若需要建立待建数据流的通道,建立目标数据流,以及所述待建数据流与所述目标通道的映射,其中,所述目标数据流与所述待建数据流属于不同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会话,以及所述目标数据流是与所述待建数据流需要统一调度且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会话的数据流。
26.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汇聚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汇聚节点还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若需要建立待建数据流的通道,判断是否存在所述目标通道,其中,所述目标通道为目标数据流的通道,所述目标数据流与所述待建数据流属于不同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会话,以及所述目标数据流是与所述待建数据流需要统一调度且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会话的数据流;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若存在所述目标通道,向移动性管理实体发送创建通道请求消息,所述创建通道请求消息携带有通道合并标识和所述目标通道的标识,以使所述移动管理性实根据所述创建通道请求消息分配新的通道标识,并为所述新的通道标识创建上下文,以及将所述新的通道标识与所述目标通道绑定,其中,所述新的通道标识对应的数据流为所述待建数据流。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汇聚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汇聚节点还包括:
维护模块,用于维护下行数据流特征与所述目标通道的下行映射关系,以及维护上行数据流特征与对应的逻辑通道的上行映射关系,其中,所述下行数据流特征为所述目标通道传输的下行数据流的特征,所述上行数据流特征为所述目标通道传输的上行数据流的特征。
28.如权利要求21-27中任一项所述的汇聚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模块所述汇聚节点接收到下行报文时,将所述下行报文通过所述目标通道向所述基站传输,其中,所述下行报文为所述多个数据流中的下行报文。
29.如权利要求21-27中任一项所述的汇聚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基站通过所述目标通道传输的上行报文,其中,所述上行报文为所述多个数据流中的上行报文;
所述汇聚节点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上行报文发送至所述上行报文所属的数据流对应的核心网节点;或者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上行报文发送至所述上行报文所属的数据流对应的核心网通道。
30.如权利要求21-27中任一项所述的汇聚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汇聚节点对通过所述目标通道传输的多个数据流执行汇聚后的总带宽控制;和/或
所述汇聚节点对通过所述目标通道传输的多个数据流执行优先级处理;和/或
所述汇聚节点对通过所述目标通道传输的多个数据流执行各数据流相应的服务质量处理,其中,所述服务质量处理是除带宽控制和优先级之外的其他服务指示或者参数的处理。
31.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传输模块,用于通过目标通道与汇聚节点需要统一调度的多个数据流,其中,所述多个数据流属于多个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多个会话。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通道包括数据通道或承载;和/或
所述汇聚节点为核心网中的节点。
33.如权利要求31或3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汇聚节点通过所述目标通道传输的下行报文,其中,所述下行报文为所述多个数据流中的下行报文;或者
所述第一传输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目标通道向所述汇聚节点传输上行报文,其中,所述上行报文为所述多个数据流中的上行报文。
34.如权利要求31或3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若将所述多个数据流汇聚到所述目标通道,所述目标通道的参数会发生变化,接收移动性管理实体发起的修改所述目标通道的参数的流程,其中,若将所述多个数据流汇聚到所述目标通道,所述目标通道的参数不会发生变化,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不向所述基站发起修改所述目标通道的参数的流程;或者
交互模块,用于与一核心网节点进行信令交互,所述信令交互用于修改所述目标通道为用于服务质量需求相同的多个数据流提供服务质量保障。
35.如权利要求31或3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对所述目标通道执行统一的抢占优先级处理;和/或
所述基站对通过所述目标通道传输的多个数据流执行优先级处理;和/或
所述基站对通过所述目标通道传输的多个数据流执行各数据流相应的服务质量处理,其中,所述服务质量处理是除抢占优先级和优先级之外的其他服务指示或者参数的处理。
36.如权利要求31或3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二传输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目标通道对应的目标空口通道与用户终端传输所述多个数据流。
37.一种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输模块,用于通过目标空口通道与基站传输需要统一调度的多个数据流,其中,所述多个数据流属于多个分组数据网络连接或者多个会话。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空口通道包括数据通信和承载。
39.如权利要求37或38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基站通过所述目标空口通道传输的下行报文,其中,所述下行报文为所述多个数据流中的下行报文;或者
所述传输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目标空口通道向所述基站传输上行报文,其中,所述上行报文为所述多个数据流中的上行报文。
40.如权利要求37或38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端对通过所述目标空口通道传输的多个上行数据流执行汇聚后的总带宽控制;和/或
所述用户终端对通过所述目标空口通道传输的多个数据流执行优先级处理;和/或
所述用户终端对通过所述目标空口通道传输的多个数据流执行各数据流相应的服务质量处理,其中,所述服务质量处理是除带宽控制和优先级之外的其他服务指示或者参数的处理。
CN201610742115.7A 2016-08-26 2016-08-26 一种数据流传输方法、汇聚节点、基站和ue Pending CN1077870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42115.7A CN107787010A (zh) 2016-08-26 2016-08-26 一种数据流传输方法、汇聚节点、基站和u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42115.7A CN107787010A (zh) 2016-08-26 2016-08-26 一种数据流传输方法、汇聚节点、基站和u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87010A true CN107787010A (zh) 2018-03-09

Family

ID=614411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42115.7A Pending CN107787010A (zh) 2016-08-26 2016-08-26 一种数据流传输方法、汇聚节点、基站和u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87010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24388A (zh) * 2018-03-30 2019-10-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重定向的方法及装置
CN110650165A (zh) * 2018-06-27 2020-01-0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用户面代理的内容分发方法和系统
CN110704551A (zh) * 2018-06-21 2020-01-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7949A (zh) * 2006-03-27 2007-10-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数据流的承载控制方法
CN101132613A (zh) * 2006-08-22 2008-02-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质量承载建立和映射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CN101938781A (zh) * 2009-06-30 2011-0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7949A (zh) * 2006-03-27 2007-10-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数据流的承载控制方法
CN101132613A (zh) * 2006-08-22 2008-02-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质量承载建立和映射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CN101938781A (zh) * 2009-06-30 2011-0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24388A (zh) * 2018-03-30 2019-10-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重定向的方法及装置
CN110324388B (zh) * 2018-03-30 2022-05-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重定向的方法及装置
US11689956B2 (en) 2018-03-30 2023-06-2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elo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0704551A (zh) * 2018-06-21 2020-01-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04551B (zh) * 2018-06-21 2023-02-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650165A (zh) * 2018-06-27 2020-01-0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用户面代理的内容分发方法和系统
CN110650165B (zh) * 2018-06-27 2022-05-24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用户面代理的内容分发方法和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44426B (zh) 一种数据无线承载drb的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8811153A (zh) 通信方法、集中式单元、分布式单元、基站及终端设备
CN105230068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4054388B (zh) 一种载波聚合的实现方法和装置及系统
JP2022093474A (ja) 情報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JP2021523638A (ja) 情報伝送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9257827A (zh) 通信方法、装置、系统、终端和接入网设备
CN108632910A (zh) 一种QoS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06537857A (zh) 增强用于lte的服务质量架构的装置和方法
CN103875275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用户设备以及基站
CN104301881B (zh) 一种计费的方法和计费装置
CN110351836A (zh) 中继资源的配置方法和设备
CN109246757A (zh) 一种新型服务质量架构在双连接系统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1998296B (zh) 一种空口服务质量QoS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2612095A (zh) 一种ip数据包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10213799A (zh) 一种下行小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0476451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基于服务质量(qos)框架发送无损数据分组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7484183A (zh) 一种分布式基站系统、cu、du及数据传输方法
CN106488512B (zh) 基地台及其回程网络的带宽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3428768B (zh) 一种接入方法、基站、接入点和用户设备
CN110505714A (zh) 多链接通信方法、设备和终端
CN109155753A (zh) 用于移动网络中的可编程缓存区的方法和设备
CN107251644A (zh)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和移动台
CN105230072A (zh) 用于在无线lan中控制服务的质量的方法和设备
CN107733678A (zh) 无线通信系统的服务质量管理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Applicant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Applicant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4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Applicant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