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24388A - 一种重定向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重定向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24388A
CN110324388A CN201810291695.1A CN201810291695A CN110324388A CN 110324388 A CN110324388 A CN 110324388A CN 201810291695 A CN201810291695 A CN 201810291695A CN 110324388 A CN110324388 A CN 1103243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element
anchor point
conversa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functio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9169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24388B (zh
Inventor
李永翠
李岩
倪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1565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52028A/zh
Priority to CN201810291695.1A priority patent/CN110324388B/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78212 priority patent/WO2019184721A1/zh
Priority to EP19777349.2A priority patent/EP3764620A4/en
Publication of CN1103243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24388A/zh
Priority to US17/034,618 priority patent/US11689956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243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243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4Charging, meter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data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H04L12/1403Architecture for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 H04L12/1407Policy-and-charging control [PCC] archite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26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location or mo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5/00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5/00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 H04M15/66Policy and charging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875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to or through Device to Device [D2D] links, e.g. direct-mode lin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24Accounting or bi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8Mobility data transf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重定向的方法,包括: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从接入及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接收第一标识信息,并根据第一标识信息获取第一会话的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信息。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向分支点发送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信息,其中,分支点为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管理的具有分流功能的用户面功能网元。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用户设备在第一区域内建立了第一会话,然后移动到第二区域,再从第二区域继续移动到其他区域时,通过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重定向,可以保持第一会话不中断,从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重定向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重定向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第五代(the 5th-Generation,5G)移动通信技术中,提出了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网元的服务区域的概念,即SMF网元只管理服务区域内的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网元。在不同的区域内,用户设备可以通过不同的UPF网元访问数据网络(Data Network,DN),管理不同UPF网元的SMF网元也可能不同。例如,用户设备在第一区域内建立了第一会话,通过第一SMF网元管理第一区域内的UPF网元实现第一区域内的用户面连接;然后用户设备移动到第二区域后,插入第二SMF网元,并通过插入第二SMF网元管理的第二区域内的UPF网元和分支点,实现第二区域到第一区域的用户面连接;当用户设备从第二区域继续移动到第三区域时,进行SMF网元的重定向,即选择第三SMF网元,并通过第三SMF网元分别实现第三区域到第二区域以及第三区域到第一区域的用户面连接,从而使用户设备在移动过程中保持第一会话不被中断。
因此,当用户设备从第二区域继续移动第三区域,以及从第三区域再移动到其他区域时,如何通过SMF网元的重定向实现第一会话不被中断,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重定向的方法及装置。
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重定向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例如,第一SMF网元)从接入及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例如,AMF网元)接收第一标识信息。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根据第一标识信息获取第一会话的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例如,锚点UPF网元)的信息。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向分支点发送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信息,其中,分支点为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管理的具有分流功能的用户面功能网元。
根据上述方法,当用户设备在区域1建立第一会话后,移动到区域2,从区域2继续移动到其他区域时,第一SMF网元(即,目标SMF网元)获取用户设备所访问过的区域中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并向第一SMF网元管理的分支点下发该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使得分支点可以获得上述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通过在用户设备移动后的目标区域内分别建立分支点与上述多个锚点UPF网元之间的用户面连接,可以保持第一会话在用户设备移动后不被中断,从而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为会话管理功能网元重定向流程中的目标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第一标识信息包括会话管理功能网元重定向流程中的源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例如,源SMF网元)的标识。由此,目标SMF网元通过AMF网元可以获取源SMF网元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从源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管理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多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分别从多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信息。由此,目标SMF网元通过AMF网元可以获取源SMF网元的标识,并从源SMF网元接收多个SMF网元的标识,然后分别从多个SMF网元接收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目标SMF网元将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发送给目标SMF网元所管理的分支点后,可以分别建立分支点与上述多个锚点UPF网元之间的用户面连接,从而保持具有多锚点UPF网元的第一会话在移动后不被中断,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从源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信息。由此,目标SMF网元通过AMF网元可以获取源SMF网元的标识,然后从源SMF网元接收第一会话的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目标SMF网元将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发送给目标SMF网元所管理的分支点后,可以分别建立分支点与上述多个锚点UPF网元之间的用户面连接,从而保持具有多锚点UPF网元的第一会话在移动后不被中断,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标识信息包括管理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多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由此,目标SMF网元通过AMF网元可以获取多个SMF网元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分别从多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信息。由此,目标SMF网元通过AMF网元可以获取多个SMF网元的标识,然后从多个SMF网元分别接收上述多个SMF网元管理的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目标SMF网元将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发送给目标SMF网元所管理的分支点后,可以分别建立分支点与上述多个锚点UPF网元之间的用户面连接,从而保持具有多锚点UPF网元的第一会话在移动后不被中断,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标识信息包括第一会话建立时为第一会话提供会话管理服务的锚点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由此,目标SMF网元通过AMF网元可以获取锚点SMF网元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从锚点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管理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多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分别从多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信息。由此,目标SMF网元通过AMF网元可以获取锚点SMF网元的标识,然后从锚点SMF网元接收源SMF网元的标识,然后分别从源SMF网元和锚点SMF网元接收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目标SMF网元将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发送给目标SMF网元所管理的分支点后,可以分别建立分支点与上述多个锚点UPF网元之间的用户面连接,从而保持具有多锚点UPF网元的第一会话在移动后不被中断,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从锚点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信息。由此,目标SMF网元通过AMF网元可以获取锚点SMF网元的标识,然后从锚点SMF网元接收第一会话的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目标SMF网元将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发送给目标SMF网元所管理的分支点后,可以分别建立分支点与上述多个锚点UPF网元之间的用户面连接,从而保持具有多锚点UPF网元的第一会话在移动后不被中断,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根据第一标识信息获取第一会话的分流策略;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向分支点发送分流策略。由此,目标SMF网元获取分流策略之后,可以根据分流策略控制业务流在用户面路径上的传输。
又一方面,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重定向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例如,第二SMF网元)获取管理第一会话的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多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向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例如,第一SMF网元,或者,目标SMF网元)发送多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多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用于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信息的获取,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信息用于建立分支点分别与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连接,分支点为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管理的具有分流功能的用户面功能网元。
根据上述方法,当用户设备在区域1建立第一会话后,移动到区域2,从区域2继续移动到其他区域时,通过第二SMF网元向目标SMF网元发送多个SMF网元的标识信息,目标SMF网元所管理的分支点可以获得用户设备所访问过的区域中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通过在用户设备移动后的目标区域内分别建立分支点与上述多个锚点UPF网元之间的用户面连接,可以保持第一会话在用户设备移动后不被中断,从而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向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多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之前,该方法还包括: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确定多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分别管理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由此,第二SMF网元可以通过上述多个SMF网元获得第一会话对应的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为第一会话建立时为第一会话提供会话管理服务的锚点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由此,锚点SMF网元通过向目标SMF网元发送多个SMF网元的标识,使得目标SMF网元可以分别从多个SMF网元接收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目标SMF网元将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发送给目标SMF网元所管理的分支点后,可以分别建立分支点与上述多个锚点UPF网元之间的用户面连接,从而保持具有多锚点UPF网元的第一会话在移动后不被中断,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话管理功能网元为会话管理功能网元重定向流程中的目标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为会话管理功能网元重定向流程中的源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由此,源SMF网元通过向目标SMF网元发送多个SMF网元的标识,使得目标SMF网元可以分别从多个SMF网元接收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目标SMF网元将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发送给目标SMF网元所管理的分支点后,可以分别建立分支点与上述多个锚点UPF网元之间的用户面连接,从而保持具有多锚点UPF网元的第一会话在移动后不被中断,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向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一会话的分流策略。由此,目标SMF网元获取分流策略之后,可以根据分流策略控制业务流在用户面路径上的传输。
又一方面,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重定向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例如,第二SMF网元)获取第一会话的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信息;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向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例如,第一SMF网元,或者,目标SMF网元)发送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信息,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信息用于建立分支点分别与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连接,分支点为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管理的具有分流功能的用户面功能网元。
根据上述方法,第二SMF网元通过向目标SMF网元发送多个锚点UPF网元的标识,使得目标SMF网元将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发送给目标SMF网元所管理的分支点后,可以分别建立分支点与上述多个锚点UPF网元之间的用户面连接,从而保持具有多锚点UPF网元的第一会话在移动后不被中断,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为第一会话建立时为第一会话提供会话管理服务的锚点会话管理功能网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话管理功能网元为会话管理功能网元重定向流程中的目标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为会话管理功能网元重定向流程中的源会话管理功能网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向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一会话的分流策略。由此,目标SMF网元获取分流策略之后,可以根据分流策略控制业务流在用户面路径上的传输。
又一方面,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重定向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接入及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获取管理第一会话的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多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接入及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向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多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多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用于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信息的获取,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信息用于建立分支点分别与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连接,分支点为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管理的具有分流功能的用户面功能网元。
根据上述方法,目标SMF网元通过AMF网元可以获取多个SMF网元的标识,然后从多个SMF网元分别接收上述多个SMF网元管理的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目标SMF网元将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发送给目标SMF网元所管理的分支点后,可以分别建立分支点与上述多个锚点UPF网元之间的用户面连接,从而保持具有多锚点UPF网元的第一会话在移动后不被中断,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接入及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向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多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之前,该方法还包括:接入及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确定多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分别管理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由此,目标SMF网元可以通过AMF网元可以获取多个SMF网元的标识,然后从多个SMF网元分别接收上述多个SMF网元管理的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
又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重定向的装置,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方法中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上述装置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处理该装置执行上述方法中相应的功能。所述收发器用于实现上述装置与分支点/接入及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其他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之间的通信。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该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又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重定向的装置,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方法中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上述装置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处理该装置执行上述方法中相应的功能。所述收发器用于实现上述装置与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之间的通信。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该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又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重定向的装置,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方法中接入及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上述装置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处理该装置执行上述方法中相应的功能。所述收发器用于实现上述装置与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之间的通信。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该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又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又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又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上述装置实现上述方面中所涉及的功能,例如,生成或处理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信息。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保存数据发送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5G通信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MF网元进行重定向的场景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SMF网元进行重定向的场景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重定向的方法;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重定向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重定向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重定向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重定向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重定向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重定向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重定向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2A、12B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重定向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本申请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5G通信系统示意图。在5G移动网络架构中,移动网关的控制面功能和转发面功能解耦,其分离出来的控制面功能与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传统的控制网元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等合并成统一的控制面(control plane)。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网元能实现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和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PGW)的用户面功能(SGW-U和PGW-U)。进一步的,统一的控制面网元可以分解成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function,AMF)网元和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网元。
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至少包括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101、RAN设备102、UPF网元103、AMF网元105和SMF网元106。
其中,本系统中所涉及到的用户设备101不受限于5G网络,包括:手机、物联网设备、智能家居设备、工业控制设备、车辆设备等等。所述用户设备也可以称为终端设备(Terminal Equipment)、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Station)、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设备(User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在此不作限定。上述用户设备还可以车与车(Vehicle-to-vehicle,V2V)通信中的汽车、机器类通信中的机器等。
RAN设备102是一种用于为用户设备101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RAN设备102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基站,例如:宏基站,微基站(也称为小站),中继站,接入点等。在采用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的系统中,具备基站功能的设备的名称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在LTE系统中,称为演进的节点B(evolved NodeB,eNB或者eNodeB),在第三代(3rd generation,3G)系统中,称为节点B(Node B)等。在新一代系统中,称为gNB(gNodeB)。
本系统中所涉及到的UPF网元103可以实现用户报文的转发、统计和检测等功能。其中,锚点UPF网元为分组数据单元(packet data unit,PDU)会话中,作为用户设备的网络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锚点的UPF网元。分支点为具有以下功能的UPF网元:可以将上行数据发送到不同的锚点UPF网元,并且能够聚合不同锚点UPF网元的下行数据。其中,分支点包括实现多归属PDU会话(multi-homed PDU session)场景下的汇聚点(branchingpoint,BP)UPF网元,或,实现上行链路分类器(Uplink Classifier,ULCL)的UPF网元。UPF网元也可称为UPF设备或UPF实体。
本系统中所涉及到的AMF网元105可负责终端设备的注册、移动性管理、跟踪区更新流程等。AMF网元也可称为AMF设备或AMF实体。
本系统中所涉及到的SMF网元106可负责终端设备的会话管理。例如,会话管理包括用户面设备的选择、用户面设备的重选、IP地址分配、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控制,以及会话的建立、修改或释放等。
可选的,上述5G通信系统中还包括数据网络(Data Network,DN)104。例如,DN可以为运营商提供的服务、互联网接入服务,或者第三方提供的服务。
可选的,上述5G通信系统中还包括策略控制功能(policy control function,PCF)网元107。该网元包括策略控制和基于流计费控制的功能。例如,PCF网元107可实现用户签约数据管理功能、策略控制功能、计费策略控制功能、QoS控制等。PCF网元可也称为PCF实体或PCF设备。
上述各网元既可以是在专用硬件上实现的网络元件,也可以是在专用硬件上运行的软件实例,或者是在适当平台上虚拟化功能的实例,例如,上述虚拟化平台可以为云平台。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适用于面向未来的其他通信技术。本申请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下面以图1所示的5G通信系统为例,通过一些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MF网元进行重定向的场景示意图。如图2所示,用户设备在区域1中建立了第一会话,第一会话在区域1中有一条用户面路径:用户设备通过锚点UPF1网元206接入中心DN。其中,锚点UPF1网元206由第一SMF网元201管理。
当用户设备从区域1移动到区域2时,由于用户设备不在第一SMF网元201的服务区域内,即移出了第一SMF网元201的服务区域,所以核心网在区域2中插入了第二SMF网元202为用户设备服务。假设在区域2中核心网可以对第一会话进行本地分流,则第二SMF网元202插入了第一分支点204和锚点UPF2网元207。其中,第一分支点204用于对第一会话进行分流,第二SMF网元202用于管理第一分支点204和锚点UPF2网元207。此时,第一会话在区域2中有两条用户面路径:(1)用户设备通过第一分支点204连接锚点UPF1网元206,然后接入中心DN;(2)用户设备通过第一分支点204连接锚点UPF2网元207,然后接入区域2中的本地DN。
当用户设备从区域2移动到区域3时,由于用户设备不在第二SMF网元202的服务区域内,即移出了第二SMF网元202的服务区域,所以核心网执行第二SMF网元的重定向流程,在区域3内选择目标SMF网元为用户设备服务,即选择第三SMF网元203。此外,由于用户设备移动到区域3时也需要对第一会话进行分流,所以核心网在区域3中选择第二分支点205为用户设备服务。此时,为了保证第一会话在区域3能够分别接入中心DN和区域2中的本地DN,第二SMF网元进行重定向后,建立了以下两条用户面路径:(1)用户设备通过第二分支点205连接锚点UPF1网元206,然后接入中心DN;(2)用户设备通过第二分支点205连接锚点UPF2网元207,然后接入区域2中的本地DN。假设在区域3中核心网可以对第一会话进行本地分流,则第三SMF网元203插入锚点UPF3网元208。第三SMF网元203用于管理第二分支点205和锚点UPF3网元208。此时,建立了另外一条用户面路径:(3)用户设备通过第二分支点205连接锚点UPF3网元208,然后接入区域3中的本地DN。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SMF网元进行重定向的场景示意图。在图3所示的场景中,用户设备在区域1建立第一会话并建立一条用户面路径的过程、用户设备从区域1移动到区域2并在区域2建立两条用户面连接的过程、以及用户设备从区域2移动到区域3并在区域3中建立三条用户面连接的过程可参考图2场景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在图3所示的场景中,当用户设备从区域3再移动到区域4时,插入了第四SMF网元304。为了保证第一会话在区域4能够分别接入中心DN、区域2中的本地DN以及区域3中的本地DN,第三SMF网元进行重定向后,建立了以下三条用户面路径:(1)用户设备通过第三分支点307连接锚点UPF1网元308,然后接入区域1中的中心DN;(2)用户设备通过第三分支点307连接锚点UPF2网元309,然后接入区域2中的本地DN;(3)用户设备通过第三分支点307连接锚点UPF3网元310,然后接入区域3中的本地DN。假设在区域4中用户设备可以进行本地分流,则目标SMF网元插入锚点UPF4网元311用于对第一会话进行分流。此时,建立了另外一条用户面路径:(4)用户设备通过第三分支点307连接锚点UPF4网元311,然后接入区域4中的本地DN。
需要说明的是,当用户设备继续移动到其他未被用户设备访问过的区域(例如,区域5)时,新插入的SMF网元重定向的过程可以参考图3所示的场景中第四SMF网元的操作,即分别建立新的分支点与用户设备所访问过的区域中锚点UPF网元之间的用户面连接。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重定向的方法,该方法可以适用于图2或图3所描述的SMF网元进行重定向的场景。通过该方法,用户设备从区域1移动到区域2,再从区域2移动到其他区域时,在SMF网元的重定向过程中,实现用户设备移动后在区域1内建立的会话不被中断。如图4所示,结合图2和图3的描述,该方法可以包括:
S401、第一SMF网元从AMF网元接收第一标识信息。
例如,第一SMF网元为图1中的SMF网元106,AMF网元为图1中的AMF网元10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SMF网元为重定向流程中的目标SMF网元,即重定向流程中在用户设备移动之后的目标区域内的SMF网元。例如,第一SMF网元为图2中的第三SMF网元203,或者图3中的第四SMF网元304。
例如,第一标识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三种方式中的任一种。
在第一种可能的方式中,第一标识信息可以包括重定向流程中的源SMF网元的标识。上述源SMF网元为重定向流程中用户设备移动之前的区域内的SMF网元。例如,源SMF网元为图2中的第二SMF网元202,或者图3中的第三SMF网元303。
在第二种可能的方式中,第一标识信息可以包括管理多个锚点UPF网元的多个SMF网元的标识信息。例如,在图2的场景中,第一标识信息包括管理锚点UPF1网元206的第一SMF网元201,和管理锚点UPF2网元207的第二SMF网元202。或者,在图3的场景中,第一标识信息包括管理锚点UPF1网元308的第一SMF网元301、管理锚点UPF2网元309的第二SMF网元302以及管理锚点UPF3网元310的第三SMF网元303。
在第三种可能的方式中,第一标识信息可以包括第一会话建立时为第一会话提供会话管理服务的锚点SMF网元的标识信息。例如,锚点SMF网元为图2中的第一SMF网元201,或者图3中的第一SMF网元301。
S402、第一SMF网元根据第一标识信息获取第一会话的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
例如,在图2的场景中,第一会话的多个锚点UPF网元包括锚点UPF1网元206和锚点UPF2网元207。或者,在图3的场景中,第一会话的多个锚点UPF网元包括锚点UPF1网元308、锚点UPF2网元309以及锚点UPF3网元310。
第一SMF网元根据第一标识信息获取第一会话的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可以通过以下五种方式中的任一种来实现。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假设第一标识信息包括重定向流程中的源SMF网元的标识,则第一SMF网元从源SMF网元接收管理上述多个锚点UPF网元的多个SMF网元的标识信息,并分别从上述多个SMF网元接收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上述过程可以结合图5和图6进一步描述。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假设第一标识信息包括重定向流程中的源SMF网元的标识,则第一SMF网元从源SMF网元接收上述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上述过程可以结合图7进一步描述。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假设第一标识信息包括管理多个锚点UPF网元的多个SMF网元的标识信息,则第一SMF网元分别从上述多个SMF网元接收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上述过程可以结合图8进一步描述。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假设第一标识信息包括第一会话建立时为第一会话提供会话管理服务的锚点SMF网元的标识信息,则第一SMF网元从锚点SMF网元接收管理多个锚点UPF网元的多个SMF网元的标识信息,并分别从多个SMF网元接收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上述过程可以结合图9和图10进一步描述。
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假设第一标识信息包括第一会话建立时为第一会话提供会话管理服务的锚点SMF网元的标识信息,则第一SMF网元从锚点SMF网元接收上述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上述过程可以结合图11进一步描述。
S403、第一SMF网元向分支点发送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其中,分支点为第一SMF网元管理的具有分流功能的UPF网元。
例如,分支点为图2中第三SMF网元203管理的第二分支点205,或者图3中第四SMF网元304管理的第三分支307。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在图2和图3所示的场景中,当用户设备在区域1建立第一会话后,移动到区域2,从区域2继续移动到其他区域时,通过SMF网元的重定向过程,目标SMF网元所管理的分支点可以获得用户设备所访问过的区域中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通过在用户设备移动后的目标区域内分别建立分支点与上述多个锚点UPF网元之间的用户面连接,可以保持第一会话在用户设备移动后不被中断,从而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重定向的方法的流程图。图5所示的方法用于描述在图2所描述的场景下,图4步骤S402中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即当第一标识信息包括重定向流程中的源SMF网元的标识时,第一SMF网元从源SMF网元接收管理多个锚点UPF网元的多个SMF网元的标识信息,并分别从多个SMF网元接收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图5将结合图2和图4进行描述,如图5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501、目标RAN设备向AMF网元发送切换请求。相应的,AMF网元从目标RAN设备接收切换请求。
例如,目标RAN设备为图1中的RAN设备102,AMF网元为图1中的AMF网元105。例如,上述切换请求可以是N2路径切换请求(N2Path switch request)消息,或者是切换请求(Handover Required)消息。
可选的,上述切换请求还包括需要切换的会话的标识,即第一会话的标识,和N2会话管理信息(N2Sess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其中,N2会话管理信息还包括接受的服务质量流(accepted QoS Flows)列表。其中,上述第一会话为图4的步骤S401中的第一会话。
S502、AMF网元获取目标SMF网元的标识。
例如,目标SMF网元为图4中的第一SMF网元。在图2的场景下,目标SMF网元可以为图2中的第三SMF网元203。
AMF网元获取目标SMF网元的标识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中的任一种来实现。
在第一种可能的方式中,AMF网元根据用户设备的位置和SMF网元的服务区域信息,选择用户设备所处的区域内能够为用户设备服务的目标SMF网元,从而获取目标SMF网元的标识。
可选的,在第一种可能的方式中,在AMF网元选择目标SMF网元之前,AMF网元向源SMF网元发送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例如,上述位置信息可以通过N11消息发送。源SMF网元根据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和源SMF网元的服务区域信息,判断用户设备移出了源SMF网元的服务范围,并向AMF网元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移出了源SMF网元的服务范围。例如,源SMF网元可以通过N11响应消息向AMF网元发送上述第一指示信息。AMF网元接收到上述第一指示信息后,根据用户设备的位置和SMF网元的服务区域信息,选择用户设备所处的区域内能够为用户设备服务的目标SMF网元。
在第二种可能的方式中,AMF网元向源SMF网元发送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其中,源SMF网元为图2中的第二SMF网元202。例如,上述位置信息可以通过N11消息发送;或者通过调用Nsmf_PDUSession_UpdateSMContext Request服务,或Namf_EventExposure_Notify服务来发送。源SMF网元根据上述位置信息选择目标SMF网元,并向AMF网元发送目标SMF网元的标识。例如,源SMF网元可以通过N11响应消息(或通过调用Nsmf_PDUSession_UpdateSMContext Response或Namf_EventExposure_Notify Response服务)向AMF网元发送目标SMF网元的标识。
可选的,在第二种可能的方式中,在源SMF网元选择目标SMF网元之前,AMF网元根据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和源SMF网元的服务区域信息,判断用户设备移出了源SMF网元的服务范围,并向源SMF网元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其中,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移出了源SMF网元的服务范围。例如,AMF网元可以通过N11消息向源SMF网元发送上述第二指示信息。源SMF网元接收到上述第二指示信息后,根据用户设备的位置选择目标SMF网元。
S503、AMF网元向目标SMF网元发送源SMF网元的标识。相应的,目标SMF网元从AMF网元接收源SMF网元的标识。
例如,AMF网元在源SMF网元的插入流程中保存源SMF网元的标识。AMF网元可以通过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或通过调用Nsmf_PDUSession_UpdateSMContextRequest服务)向目标SMF网元发送源SMF网元的标识。可选的,上述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中还包括第一会话的标识和N2会话管理信息。
S505、目标SMF网元从源SMF网元获取锚点SMF网元的标识。
例如,锚点SMF网元为图2中的第一SMF网元201。源SMF网元在源SMF网元的插入流程中获取锚点SMF网元的标识。
例如,目标SMF网元向源SMF网元发送上下文获取请求(或通过调用Nsmf_PDUSession_UpdateSMContext Request服务),用于请求会话管理上下文。可选的,上下文获取请求中包括第一会话的标识。源SMF网元接收到上下文获取请求后,向目标SMF网元发送上下文获取响应,其中,上下文获取响应中包括锚点SMF网元的标识。
可选的,上述上下文获取响应中还包括锚点UPF2网元的信息。
可选的,目标SMF网元还从源SMF网元获取源SMF网元的标识。
S507、目标SMF网元从源SMF网元获取锚点UPF2网元的信息。
例如,锚点UPF2网元为图2中的锚点UPF2网元207。目标SMF网元与源SMF网元交互,获取得到锚点UPF2网元的信息。例如,目标SMF网元向源SMF网元发送N4会话修改请求,源SMF网元通过返回N4会话修改响应,向目标SMF网元发送锚点UPF2网元的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在步骤S505中,源SMF网元向目标SMF网元发送的上下文获取响应中包括锚点UPF2网元的信息,则S507可以不执行。
S508、目标SMF网元从锚点SMF网元获取锚点UPF1网元的信息。
例如,锚点UPF1网元为图2中的锚点UPF1网元206。目标SMF网元根据步骤S505获取的锚点SMF网元的标识与锚点SMF网元交互,获取得到锚点UPF1网元的信息。例如,目标SMF网元向锚点SMF网元发送N4会话修改请求,锚点SMF网元通过返回N4会话修改响应,向目标SMF网元发送锚点UPF1网元的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可以先执行步骤S505,然后执行步骤S507和步骤S508。其中,步骤S507和步骤S508之间的先后顺序并不做限定,也就是说,可以先执行步骤S507后执行步骤S508,也可以先执行步骤S508后执行步骤S507,或者,同时执行步骤S507和S508。本申请中也可以同时执行步骤S505和执行步骤S507,然后执行步骤S508。
S509、目标SMF网元选择分支点。
例如,分支点为图2中的第二分支点205。
可选的,当用户面信息由目标SMF网元分配时,目标SMF网元向分支点发送的N4会话建立请求中包括分支点的信息,分支点接收到N4会话建立请求后,向目标SMF网元返回N4会话建立响应。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限定S509、S507和S508三个步骤的执行顺序。当步骤S509在S507和S508之前执行时,步骤S509还包括:目标SMF网元在选择分支点之后,建立与分支点之间的N4会话连接。例如,目标SMF网元向分支点发送N4会话建立请求,分支点返回N4会话建立响应,携带分支点的信息。此时,S507和S508中的N4会话修改请求中还可以包括第二分支点205的信息。
S510、目标SMF网元向分支点发送锚点UPF1网元的信息和锚点UPF2网元的信息。相应的,分支点从目标SMF网元接收锚点UPF1网元的信息和锚点UPF2网元的信息。
可选的,当S509在S507和S508之前执行时,步骤S510包括:目标SMF网元通过N4会话修改请求向分支点发送锚点UPF1网元的信息和锚点UPF2网元的信息。当S509在S507和S508之后执行时,步骤S510包括:目标SMF网元通过N4会话建立请求向分支点发送锚点UPF1网元的信息和锚点UPF2网元的信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在图2所示的场景中,当用户设备在区域1建立第一会话后,移动到区域2,从区域2继续移动到其他区域时,目标SMF网元通过AMF网元可以获取源SMF网元的标识,然后从源SMF网元接收锚点SMF网元的标识,然后分别从源SMF网元和锚点SMF网元接收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目标SMF网元将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发送给目标SMF网元所管理的分支点后,可以分别建立分支点与上述多个锚点UPF网元之间的用户面连接,从而保持具有多锚点UPF网元的第一会话在移动后不被中断,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S504。
S504、源SMF网元确定源SMF网元管理的是锚点UPF网元。
需要说明的是,源SMF网元确定源SMF网元管理的是锚点UPF网元,由于锚点UPF网元和分支点都由源SMF网元管理,所以还可以理解为源SMF网元确定源SMF网元管理分支点。
例如,源SMF网元接收到目标SMF网元发送的上下文获取请求消息后,确定源SMF网元管理的是锚点UPF网元。
例如,当源SMF网元确定源SMF网元管理的是锚点UPF网元时,在步骤S505中,源SMF网元向目标SMF网元发送的上下文获取响应中包括源SMF网元的标识,使目标SMF网元可以通过步骤S507从源SMF网元获取源SMF网元所管理的锚点UPF网元。
例如,当源SMF网元确定源SMF网元管理的是锚点UPF网元时,目标SMF网元通过步骤S507可以从源SMF网元获取锚点UPF2的信息。当源SMF网元确定源SMF网元管理的不是锚点UPF网元时,目标SMF网元不能通过源SMF网元获取到锚点UPF网元的信息,所以可以不执行S507,从而可以减少信令开销。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对步骤S504和步骤S505之间的先后顺序并不做限定,也就是说,可以先执行步骤S504后执行步骤S505,也可以先执行步骤S505后执行步骤S504,或者,同时执行步骤S504和S505。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S506。
S506、源SMF网元获取分流策略。
例如,分流策略可以为多归属分流策略或者ULCL分流策略。源SMF网元获取分流策略之后,可以通过步骤S507将分流策略发送给目标SMF网元,目标SMF网元根据分流策略控制业务流在用户面路径上的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限制步骤S506与S505的执行顺序。当先执行S506再执行S505时,源SMF网元可以通过步骤S505将获取到的分流策略发送到目标SMF网元。
可选的,如果步骤S507和S508中的N4会话修改请求中不包括第二分支点205的信息,该方法还包括步骤S511~S513。
S511、分支点向目标SMF网元发送分支点的信息。相应的,目标SMF网元从分支点接收分支点的信息。
例如,在步骤S510中,分支点接收到目标SMF网元发送的N4会话建立请求,在步骤S511通过N4会话建立响应向目标SMF网元发送分支点的信息。或者,在步骤S510中,分支点接收到目标SMF网元发送的N4会话修改请求,在步骤S511通过N4会话修改响应向目标SMF网元发送分支点的信息。
S512、目标SMF网元向源SMF网元发送分支点的信息。相应的,源SMF网元从目标SMF网元接收分支点的信息。
例如,源SMF网元获取分支点的信息用于发送给锚点UPF2网元,使锚点UPF2网元能够获取分支点的信息,从而实现业务流从锚点UPF2网元到分支点的转发。
S513、目标SMF网元向锚点SMF网元发送分支点的信息。相应的,锚点SMF网元从目标SMF网元接收分支点的信息。
例如,锚点SMF网元获取分支点的信息用于发送给锚点UPF1网元,使锚点UPF1网元能够获取分支点的信息,从而实现业务流从锚点UPF1网元到分支点的转发。
可选的,在步骤S510执行之后,该方法还包括步骤S514和S515。
S514、目标SMF网元向AMF网元发送分支点的信息。相应的,AMF网元从目标SMF网元接收分支点的信息。
例如,目标SMF网元可以通过会话管理上下文响应消息向AMF网元发送分支点的信息。
S515、AMF网元向目标RAN设备发送分支点的信息。相应的,目标RAN设备从AMF网元接收分支点的信息。
例如,AMF网元可以通过N2路径切换请求响应(N2Path switch request ack)消息向目标RAN设备发送分支点的信息。或者,AMF网元可以通过切换请求消息向目标RAN设备发送分支点的信息。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重定向的方法的流程图。图6所示的方法用于描述在图3所描述的场景下,图4步骤S402中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即当第一标识信息包括重定向流程中的源SMF网元的标识时,第一SMF网元从源SMF网元接收管理多个锚点UPF网元的多个SMF网元的标识信息,并分别从多个SMF网元接收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图6将结合图3、图4和图5进行描述。如图6所示:
例如,图6中的目标SMF网元可以为图3中的第四SMF网元304。图6中的源SMF网元可以为图3中的第三SMF网元303。图6中的锚点SMF网元可以为图3中的第一SMF网元301。图6中的中间SMF网元可以为图3中的第二SMF网元302。
可选的,若用户设备移动到区域3之前,还移动到其他区域(例如,区域5),则图6中的中间SMF网元还包括用户设备在区域3之前访问过的区域中的SMF网元。
步骤S601至S603可参考图5中步骤S501至S503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S605、目标SMF网元从源SMF网元获取锚点SMF网元的标识和中间SMF网元的标识。
例如,源SMF网元在源SMF网元插入的流程中可以获取锚点SMF网元的标识。例如,用户设备从区域2移动到区域3时,在SMF网元重定向的过程中,源SMF网元可以获取中间SMF网元的标识。
例如,目标SMF网元向源SMF网元发送上下文获取请求,用于请求获取会话管理上下文。可选的,上下文获取请求中包括第一会话的标识。源SMF网元接收到上下文获取请求后,向目标SMF网元发送上下文获取响应,其中,上下文获取响应中包括锚点SMF网元的标识和中间SMF网元的标识。
可选的,目标SMF网元还从源SMF网元获取源SMF网元的标识。
步骤S606至S608可参考图5中步骤S506至S508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图6的例子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S609、目标SMF网元从中间SMF网元获取锚点UPF3网元的信息。
例如,锚点UPF3网元为图3中的锚点UPF2网元309。目标SMF网元与中间SMF网元交互,获取得到锚点UPF3网元的信息。例如,目标SMF网元向中间SMF网元发送N4会话修改请求,中间SMF网元通过返回N4会话修改响应,向目标SMF网元发送锚点UPF3网元的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限定S607、S608、S609三个步骤之间的执行顺序。S611、目标SMF网元向分支点发送锚点UPF1网元的信息、锚点UPF2网元的信息和锚点UPF3网元的信息。相应的,分支点从目标SMF网元接收锚点UPF1网元的信息、锚点UPF2网元的信息和锚点UPF3网元的信息。
例如,目标SMF网元通过与分支点建立N4会话连接,向分支点发送锚点UPF1网元的信息、锚点UPF2网元的信息和锚点UPF3网元的信息。
步骤S610可参考图5中步骤S509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另一点是,本发明不限定S610与S607、S608、S609之间的执行顺序。当S610在S607、S608、S608之前执行时,S607、S608、S609中的N4会话修改请求携带分支点的信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在图3所示的场景中,当用户设备在区域1建立第一会话后,移动到区域2,从区域2移动到区域3,再从区域3移动到其他区域时,目标SMF网元通过AMF网元可以获取源SMF网元的标识,然后从源SMF网元接收锚点SMF网元的标识和中间SMF网元的标识,然后分别从源SMF网元、锚点SMF网元和中间SMF网元接收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目标SMF网元将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发送给目标SMF网元所管理的分支点后,可以分别建立分支点与上述多个锚点UPF网元之间的用户面连接,从而保持具有多锚点UPF网元的第一会话在移动后不被中断,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可选的,在执行步骤S605过程中,源SMF网元执行步骤S604。
S604、源SMF网元确定源SMF网元管理的是分支点,源SMF网元确定中间SMF网元管理的是分支点。
需要说明的是,源SMF网元确定源SMF网元管理的是分支点,还可以描述为源SMF网元确定源SMF网元管理锚点UPF网元。源SMF确定中间SMF网元管理的是分支点,可以描述为源SMF网元确定中间SMF网元管理的是锚点UPF网元。
例如,源SMF网元确定源SMF网元管理的是分支点的过程可以参考图5中步骤S504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例如,源SMF网元可以通过如下方式确定中间SMF网元管理的是分支点:源SMF网元收到目标SMF网元发送的上下文获取请求后,向中间SMF网元发送查询请求,该查询请求用于查询中间SMF是否管理了分支点。中间SMF网元向源SMF网元返回查询应答消息,查询应答消息中包括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中间SMF网元管理了分支点。例如,当源SMF网元确定源SMF网元管理的是分支点时,在步骤S605中,源SMF网元在向目标SMF网元发送的上下文获取响应中包括源SMF网元的标识。当源SMF网元确定中间SMF网元管理的是分支点时,在步骤S605中,源SMF网元在向目标SMF网元发送的上下文获取响应中包括中间SMF网元的标识。
例如,当源SMF网元确定源SMF网元以及中间SMF网元管理的是分支点时,目标SMF网元通过步骤S607从源SMF网元获取锚点UPF2的信息,通过步骤S609从中间SMF网元获取锚点UPF3的信息。当源SMF网元确定源SMF网元管理的不是分支点时,目标SMF网元可以不执行S607;或者,当源SMF网元确定中间SMF网元管理的不是分支点时,目标SMF网元可以不执行S609。从而可以减少信令开销。
可选的,在步骤S611执行之后,该方法还包括步骤S612~S616。步骤S612至S616可参考图5中步骤S511至S515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重定向的方法的流程图。图7所示的方法用于描述在图2或者图3所描述的场景下,图4步骤S402中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即当第一标识信息包括重定向流程中的源SMF网元的标识时,第一SMF网元从源SMF网元接收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图7将结合图2、图3、图4、图5和图6进行描述。
步骤S701至S703可参考图5中步骤S501至S503的描述,步骤S704可参考图5中步骤S504或者图6中步骤S604的描述,步骤S705可参考图5中步骤S506或者图6中步骤S606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图7的例子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S706、目标SMF网元从源SMF网元获取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其中,上述多个锚点UPF网元为第一会话的多个锚点UPF网元。
例如,在图2的场景中,第一会话的多个锚点UPF网元包括锚点UPF1网元206和锚点UPF2网元207。在图3的场景中,第一会话的多个锚点UPF网元包括锚点UPF1网元308、锚点UPF2网元309以及锚点UPF3网元310。当用户设备在源SMF网元的服务区域内建立用户面连接时,源SMF网元可以获取多个锚点SMF网元的标识。
例如,目标SMF网元向源SMF网元发送上下文获取请求,用于请求获取会话管理上下文。可选的,上下文获取请求中包括第一会话的标识。源SMF网元接收到上下文获取请求后,向目标SMF网元发送上下文获取响应,其中,上下文获取响应中包括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
步骤S707可参考图5中步骤S509或者图6中步骤S609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S708、目标SMF网元向分支点发送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相应的,分支点从目标SMF网元接收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
例如,目标SMF网元通过与分支点建立N4会话连接,向分支点发送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当用户设备在区域1建立第一会话后,移动到区域2,从区域2移动到其他区域时,目标SMF网元通过AMF网元可以获取源SMF网元的标识,然后从源SMF网元接收第一会话的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目标SMF网元将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发送给目标SMF网元所管理的分支点后,可以分别建立分支点与上述多个锚点UPF网元之间的用户面连接,从而保持具有多锚点UPF网元的第一会话在移动后不被中断,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可选的,在步骤S708执行之后,该方法还包括步骤S709~S712。步骤S709至S712可参考图5中步骤S511、S512、S514和S515和S516的描述,或者可参考图6中步骤S612、S614、S615和S616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重定向的方法的流程图。图8所示的方法用于描述在图2或者图3所描述的场景下,图4步骤S402中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即当第一标识信息包括管理多个锚点UPF网元的多个SMF网元的标识信息时,第一SMF网元分别从多个SMF网元接收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图8将结合图2、图3、图4和图5进行描述。
步骤S801和S802可参考图5中步骤S501和S502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图8的例子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S803、AMF网元向目标SMF网元发送多个SMF网元的标识。相应的,目标SMF网元从AMF网元接收多个SMF网元的标识。
例如,上述多个SMF网元为管理第一会话所对应的多个锚点UPF网元的多个SMF网元。例如,在图2的场景中,上述多个SMF网元包括第一SMF网元201,第二SMF网元202;在图3的场景中,上述多个SMF网元包括第一SMF网元301、第二SMF网元302以及第三SMF网元303。
例如,AMF网元在多个SMF网元的插入流程中分别保存各个SMF网元的标识。AMF网元可以通过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向目标SMF网元发送上述多个SMF网元的标识。可选的,上述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中还包括第一会话的标识和N2会话管理信息。
S804、目标SMF网元分别从多个SMF网元获取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
例如,在图2的场景中,上述多个锚点UPF网元包括锚点UPF1网元206和锚点UPF2网元207;在图3的场景中,上述多个锚点UPF网元包括锚点UPF1网元308、锚点UPF2网元309和锚点UPF3网元310。
例如,目标SMF网元分别与多个SMF网元交互,获取得到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例如,目标SMF网元分别向多个SMF网元发送N4会话修改请求,各个SMF网元通过返回N4会话修改响应,向目标SMF网元发送各自管理的锚点UPF网元的信息。
步骤S805可参考图5中的步骤S509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限定步骤S804和S805的执行顺序。当步骤S805在S804之前执行时,S804中的N4会话修改请求中还包括分支点的信息。
S806、目标SMF网元向分支点发送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相应的,分支点从目标SMF网元接收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
例如,目标SMF网元通过与分支点建立N4会话连接,向分支点发送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当用户设备在区域1建立第一会话后,移动到区域2,从区域2移动到其他区域时,目标SMF网元通过AMF网元可以获取多个SMF网元的标识,然后从多个SMF网元分别接收上述多个SMF网元管理的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目标SMF网元将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发送给目标SMF网元所管理的分支点后,可以分别建立分支点与上述多个锚点UPF网元之间的用户面连接,从而保持具有多锚点UPF网元的第一会话在移动后不被中断,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可选的,如果目标SMF网元在步骤S805中未获得分支点的信息,该方法还包括步骤S807和S808。步骤S807可参考图5中步骤S511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S808、目标SMF网元分别向多个SMF网元发送分支点的信息。相应的,多个SMF网元分别从目标SMF网元接收分支点的信息。
例如,多个SMF网元获取分支点的信息用于发送给各个SMF网元管理的锚点UPF网元,使锚点UPF网元能够获取分支点的信息,从而实现业务流从锚点UPF网元到分支点的转发。
可选的,在步骤S806执行之后,该方法还包括步骤S809和S810。步骤S809和S810可参考图5中步骤S514和S515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重定向的方法的流程图。图9所示的方法用于描述在图2所描述的场景下,图4步骤S402中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即当第一标识信息包括锚点SMF网元的标识信息时,第一SMF网元从锚点SMF网元接收管理多个锚点UPF网元的多个SMF网元的标识信息,并分别从多个SMF网元接收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图9将结合图2、图4和图5进行描述。
步骤S901和S902可参考图5中步骤S501和S502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图9的例子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S903、AMF网元向目标SMF网元发送锚点SMF网元的标识。相应的,目标SMF网元从AMF网元接收锚点SMF网元的标识。
例如,AMF网元在源SMF网元的插入流程中保存锚点SMF网元的标识。AMF网元可以通过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向目标SMF网元发送锚点SMF网元的标识。可选的,上述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消息中还包括第一会话的标识和N2会话管理信息。
S905、目标SMF网元从锚点SMF网元获取源SMF网元的标识。
例如,锚点SMF网元为图2中的第一SMF网元201。锚点SMF网元在源SMF网元的插入流程中获取源SMF网元的标识。
例如,目标SMF网元向锚点SMF网元发送上下文获取请求,用于请求会话管理上下文。可选的,上下文获取请求中包括第一会话的标识。锚点SMF网元接收到上下文获取请求后,向目标SMF网元发送上下文获取响应,其中,上下文获取响应中包括源SMF网元的标识。
可选的,目标SMF网元还从锚点SMF网元获取锚点SMF网元的标识。
步骤S906~S910可参考图5中步骤S506~S510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在图2所示的场景中,当用户设备在区域1建立第一会话后,移动到区域2,从区域2继续移动到其他区域时,目标SMF网元通过AMF网元可以获取锚点SMF网元的标识,然后从锚点SMF网元接收源SMF网元的标识,然后分别从源SMF网元和锚点SMF网元接收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目标SMF网元将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发送给目标SMF网元所管理的分支点后,可以分别建立分支点与上述多个锚点UPF网元之间的用户面连接,从而保持具有多锚点UPF网元的第一会话在移动后不被中断,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可选的,在执行步骤S905过程中,锚点SMF网元执行步骤S904。
S904、锚点SMF网元确定源SMF网元管理的是锚点UPF网元。
需要说明的是,锚点SMF网元确定源SMF网元管理的是锚点UPF网元,由于锚点UPF网元和分支点都由源SMF网元管理,所以还可以理解为锚点SMF网元确定源SMF网元管理分支点。
例如,锚点SMF网元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中的任一种来确定源SMF网元管理的是锚点UPF网元。
在第一种可能的方式中,锚点SMF网元收到目标SMF网元发送的上下文获取请求后,向源SMF网元发送查询请求,该查询请求用于查询源SMF是否管理了锚点UPF网元。源SMF网元向锚点SMF网元返回查询应答消息,查询应答消息中包括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源SMF网元管理了锚点UPF网元。
在第二种可能的方式中,在图2所描述的区域2中第一分支点204的插入流程中,源SMF网元向锚点SMF网元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源SMF网元管理了锚点UPF网元。例如,该指示信息可以携带在N16消息中。指示信息可以是ULCL隧道信息(ULCL tunnelinformation),也可以是新定义的一个参数。
可选的,在步骤S910执行之后,该方法还包括步骤S911~S915。步骤S911~S915可参考图5中步骤S511~S515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重定向的方法的流程图。图10所示的方法用于描述在图3所描述的场景下,图4步骤S402中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即当第一标识信息包括锚点SMF网元的标识信息时,第一SMF网元从锚点SMF网元接收管理多个锚点UPF网元的多个SMF网元的标识信息,并分别从多个SMF网元接收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图10将结合图3、图4、图6和图9进行描述。
步骤S1001~S1003可参考图9中步骤S901~S903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图10的例子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S1005、目标SMF网元从锚点SMF网元获取源SMF网元的标识和中间SMF网元的标识。
例如,锚点SMF网元在源SMF网元插入的流程中可以获取源SMF网元的标识;锚点SMF网元在中间SMF网元插入的流程中可以获取中间SMF网元的标识。
例如,目标SMF网元向锚点SMF网元发送上下文获取请求,用于请求获取会话管理上下文。可选的,上下文获取请求中包括第一会话的标识。锚点SMF网元接收到上下文获取请求后,向目标SMF网元发送上下文获取响应,其中,上下文获取响应中包括源SMF网元的标识和中间SMF网元的标识。
可选的,目标SMF网元还从锚点SMF网元获取锚点SMF网元的标识。
步骤S1006至S1011可参考图6中步骤S506至S5011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在图3所示的场景中,当用户设备在区域1建立第一会话后,移动到区域2,从区域2移动到区域3,再从区域3移动到其他区域时,目标SMF网元通过AMF网元可以获取锚点SMF网元的标识,然后从锚点SMF网元接收源SMF网元的标识和中间SMF网元的标识,然后分别从源SMF网元、锚点SMF网元和中间SMF网元接收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目标SMF网元将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发送给目标SMF网元所管理的分支点后,可以分别建立分支点与上述多个锚点UPF网元之间的用户面连接,从而保持具有多锚点UPF网元的第一会话在移动后不被中断,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可选的,在执行步骤S1005过程中,锚点SMF网元执行步骤S1004。
S1004、锚点SMF网元确定源SMF网元管理的是锚点UPF网元,锚点SMF网元确定中间SMF网元管理的是锚点UPF网元。
需要说明的是,锚点SMF网元确定源SMF网元管理的是锚点UPF网元,由于区域1中的锚点UPF网元和分支点都由源SMF网元管理,所以还可以理解为锚点SMF网元确定源SMF网元管理分支点。锚点SMF网元确定中间SMF网元管理的是锚点UPF网元,由于区域2中锚点UPF网元和分支点都由中间SMF网元管理,所以还可以理解为锚点SMF网元确定中间SMF网元管理分支点。。
例如,锚点SMF网元确定源SMF网元管理的是锚点UPF网元的过程可以参考图9中步骤S904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例如,锚点SMF网元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中的任一种来确定中间SMF网元管理的是锚点UPF网元。
在第一种可能的方式中,锚点SMF网元收到目标SMF网元发送的上下文获取请求后,向中间SMF网元发送查询请求,该查询请求用于查询中间SMF是否管理了锚点UPF网元。中间SMF网元向锚点SMF网元返回查询应答消息,查询应答消息中包括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中间SMF网元管理了锚点UPF网元。
在第二种可能的方式中,在图3所描述的区域2中第一分支点305的插入流程中,中间SMF网元向锚点SMF网元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中间SMF网元管理了锚点UPF网元。例如,该指示信息可以携带在N16消息中。指示信息可以是ULCL隧道信息,也可以是新定义的一个参数。
例如,当锚点SMF网元确定源SMF网元管理的是锚点UPF网元时,在步骤S1005中,锚点SMF网元在向目标SMF网元发送的上下文获取响应中包括源SMF网元的标识,使目标SMF网元可以通过源SMF网元获取源SMF网元所管理的锚点UPF网元。当锚点SMF网元确定中间SMF网元管理的是锚点UPF网元时,在步骤S1005中,锚点SMF网元在向目标SMF网元发送的上下文获取响应中包括中间SMF网元的标识。使目标SMF网元可以通过中间SMF网元获取中间SMF网元所管理的锚点UPF网元。
例如,当锚点SMF网元确定源SMF网元以及中间SMF网元管理的是锚点UPF网元时,目标SMF网元通过步骤S1007从源SMF网元获取锚点UPF2的信息,通过步骤S1009从中间SMF网元获取锚点UPF3的信息。当锚点SMF网元确定源SMF网元管理的不是锚点UPF网元时,目标SMF网元不能通过源SMF网元获取到锚点UPF网元的信息,所以可以不执行S1007;或者,当锚点SMF网元确定中间SMF网元管理的不是锚点UPF网元时,目标SMF网元不能通过中间SMF网元获取到锚点UPF网元的信息,所以可以不执行S1009。从而可以减少信令开销。
可选的,在步骤S1011执行之后,该方法还包括步骤S1012~S616。步骤S1012至S1016可参考图6中步骤S612至S516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重定向的方法的流程图。图11所示的方法用于描述在图2或者图3所描述的场景下,图4步骤S402中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即当第一标识信息包括锚点SMF网元的标识信息时,第一SMF网元从锚点SMF网元接收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图11将结合图2、图3、图4、图9和图7进行描述。
步骤S1101~S1103可参考图9中步骤S901~S903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图11的例子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S1105、目标SMF网元从锚点SMF网元获取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其中,上述多个锚点UPF网元为第一会话的多个锚点UPF网元。
例如,在图2的场景中,第一会话的多个锚点UPF网元包括锚点UPF1网元206和锚点UPF2网元207。由于锚点UPF1网元206由锚点SMF网元管理,所以锚点SMF网元可以获取到锚点UPF1网元206的信息。锚点SMF网元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中的任一种来获取锚点UPF2网元207的信息:(1)锚点SMF网元向第二SMF网元202发送上下文获取请求,第二SMF网元202确定第二SMF网元202管理的是分支点之后,通过上下文获取响应向锚点SMF网元发送锚点UPF2网元207的信息。(2)在第一分支点204的插入流程中,第二SMF网元202向锚点SMF网元发送锚点UPF2网元的信息,此时锚点SMF网元获取到锚点UPF2网元的信息。
例如,在图3的场景中,第一会话的多个锚点UPF网元包括锚点UPF1网元308、锚点UPF2网元309以及锚点UPF3网元310。由于锚点UPF1网元308由锚点SMF网元管理,所以锚点SMF网元可以获取到锚点UPF1网元308的信息。锚点SMF网元获取锚点UPF2网元309的信息以及锚点UPF3网元310的信息,可以通过参考上述图2场景中锚点SMF网元获取锚点UPF2网元207的信息的两种方式中的任一种来实现。
例如,在锚点SMF网元获取到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之后,目标SMF网元向锚点SMF网元发送上下文获取请求,用于请求获取会话管理上下文。可选的,上下文获取请求中包括第一会话的标识。锚点SMF网元接收到上下文获取请求后,向目标SMF网元发送上下文获取响应,其中,上下文获取响应中包括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
步骤S1106和S1107可参考图7中步骤S707和S708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当用户设备在区域1建立第一会话后,移动到区域2,从区域2移动到其他区域时,目标SMF网元通过AMF网元可以获取锚点SMF网元的标识,然后从锚点SMF网元接收第一会话的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目标SMF网元将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发送给目标SMF网元所管理的分支点后,可以分别建立分支点与上述多个锚点UPF网元之间的用户面连接,从而保持具有多锚点UPF网元的第一会话在移动后不被中断,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可选的,在执行步骤S1105过程中,锚点SMF网元执行步骤S1104。步骤S1104可参考图9中步骤S904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在步骤S1107执行之后,该方法还包括步骤S1108~S1111。步骤S1108至S1111可参考图7中步骤S709至S712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分别从各个网元本身、以及从各个网元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重定向的方法的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各个网元和设备,例如上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和接入及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例如,当上述网元通过软件模块来实现相应的功能。重定向的装置可包括接收模块1201、处理模块1202和发送模块1203,如图12A所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重定向的装置可用于执行上述图4中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例如,第一SMF网元)和图5~图11中目标SMF网元的操作。例如:
接收模块1201用于从接入及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例如,AMF网元)接收第一标识信息。处理模块1202用于根据第一标识信息获取第一会话的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例如,锚点UPF网元)的信息。发送模块1203用于向分支点发送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信息,分支点为重定向的装置管理的具有分流功能的用户面功能网元。
由此,通过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重定向的装置,当用户设备在区域1建立第一会话后,移动到区域2,从区域2继续移动到其他区域时,该重定向的装置可以获取用户设备所访问过的区域中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并向第一SMF网元管理的分支点下发该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使得分支点可以获得上述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通过在用户设备移动后的目标区域内分别建立分支点与上述多个锚点UPF网元之间的用户面连接,可以保持第一会话在用户设备移动后不被中断,从而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可选的,重定向的装置为会话管理功能网元重定向流程中的目标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第一标识信息包括会话管理功能网元重定向流程中的源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
可选的,接收模块1201用于从源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管理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多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接收模块1201用于分别从多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信息。
可选的,接收模块1201用于从源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信息。
可选的,第一标识信息包括管理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多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
可选的,接收模块1201用于分别从多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信息。
可选的,第一标识信息包括第一会话建立时为第一会话提供会话管理服务的锚点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
可选的,接收模块1201用于从锚点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管理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多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接收模块1201用于分别从多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信息。
可选的,接收模块1201用于从锚点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信息。
可选的,处理模块1202还用于根据第一标识信息获取第一会话的分流策略。发送模块1203还用于向分支点发送分流策略。
此外,上述重定向的装置中的接收模块1201、处理模块1202和发送模块1203还可实现上述方法中图4中第一SMF网元和图5~图11中目标SMF网元的其他操作或功能,此处不再赘述。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图12A所示的重定向的装置还可用于执行上述图5和图6中源SMF网元,以及图9和图10中锚点SMF网元的操作。例如:
处理模块1202用于获取管理第一会话的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多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发送模块1203用于向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多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多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用于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信息的获取,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信息用于建立分支点分别与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连接,分支点为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管理的具有分流功能的用户面功能网元。
由此,通过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重定向的装置,当用户设备在区域1建立第一会话后,移动到区域2,从区域2继续移动到其他区域时,通过上述重定向的装置向目标SMF网元发送多个SMF网元的标识信息,目标SMF网元所管理的分支点可以获得用户设备所访问过的区域中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通过在用户设备移动后的目标区域内分别建立分支点与上述多个锚点UPF网元之间的用户面连接,可以保持第一会话在用户设备移动后不被中断,从而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可选的,在发送模块1203向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多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之前,处理模块1202还用于确定多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分别管理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
可选的,重定向的装置为第一会话建立时为第一会话提供会话管理服务的锚点会话管理功能网元。
可选的,第一话管理功能网元为会话管理功能网元重定向流程中的目标会话管理功能网元,重定向的装置为会话管理功能网元重定向流程中的源会话管理功能网元。
可选的,发送模块1203还用于向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一会话的分流策略。
此外,上述重定向的装置中的接收模块1201、处理模块1202和发送模块1203还可实现上述方法中图5和图6中源SMF网元,以及图9和图10中锚点SMF网元的其他操作或功能,此处不再赘述。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图12A所示的重定向的装置还可用于执行上述图7中源SMF网元,以及图11中锚点SMF网元的操作。例如:
处理模块1202获取第一会话的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信息。发送模块1203向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信息,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信息用于建立分支点分别与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连接,分支点为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管理的具有分流功能的用户面功能网元。
由此,通过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重定向的装置,该重定向的装置通过向目标SMF网元发送多个锚点UPF网元的标识,使得目标SMF网元将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发送给目标SMF网元所管理的分支点后,可以分别建立分支点与上述多个锚点UPF网元之间的用户面连接,从而保持具有多锚点UPF网元的第一会话在移动后不被中断,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可选的,重定向的装置为第一会话建立时为第一会话提供会话管理服务的锚点会话管理功能网元。
可选的,第一话管理功能网元为会话管理功能网元重定向流程中的目标会话管理功能网元,重定向的装置为会话管理功能网元重定向流程中的源会话管理功能网元。
可选的,发送模块1203还向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一会话的分流策略。
此外,上述重定向的装置中的接收模块1201、处理模块1202和发送模块1203还可实现上述方法中图7中源SMF网元,以及图11中锚点SMF网元的其他操作或功能,此处不再赘述。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图12A所示的重定向的装置还可用于执行上述图8中AMF网元的操作。例如:
处理模块1202获取管理第一会话的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多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发送模块1203向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多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多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用于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信息的获取,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信息用于建立分支点分别与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连接,分支点为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管理的具有分流功能的用户面功能网元。
由此,通过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重定向的装置,目标SMF网元通过该重定向的装置可以获取多个SMF网元的标识,然后从多个SMF网元分别接收上述多个SMF网元管理的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目标SMF网元将多个锚点UPF网元的信息发送给目标SMF网元所管理的分支点后,可以分别建立分支点与上述多个锚点UPF网元之间的用户面连接,从而保持具有多锚点UPF网元的第一会话在移动后不被中断,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可选的,在发送模块1203向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多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之前,还包括处理模块1202,用于确定多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分别管理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
此外,上述重定向的装置中的接收模块1201、处理模块1202和发送模块1203还可实现上述方法中图8中AMF网元的其他操作或功能,此处不再赘述。
图12B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重定向的装置的另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该重定向的装置包括收发器1204和处理器1205,如图12B所示。例如,处理器1205可以为通用微处理器、数据处理电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s,FPGA)电路。所述重定向的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206,例如,存储器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所述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1205耦合,其保存该重定向的装置必要的计算机程序12061。
此外,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重定向的方法还提供了一种载体1207,所述载体内保存有该重定向的装置的计算机程序12071,可以将计算机程序12071加载到处理器1205中。上述载体可以为光信号、电信号、电磁信号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硬盘)。
当上述计算机程序12061或12071在计算机(例如,处理器1205)上运行时,可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的方法。
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1205被配置为目标SMF网元的其他操作或功能。收发器1204用于实现重定向的装置与分支点/AMF网元/其他SMF网元之间的通信。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1205被配置为图5和图6中源SMF网元,以及图9和图10中锚点SMF网元的其他操作或功能。收发器1204用于实现重定向的装置与目标SMF网元之间的通信。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1205被配置为图7中源SMF网元,以及图11中锚点SMF网元的其他操作或功能。收发器1204用于实现重定向的装置与目标SMF网元之间的通信。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1205被配置为图8中AMF网元的其他操作或功能。收发器1204用于实现重定向的装置与目标SMF网元之间的通信。
用于执行本申请上述重定向的装置的控制器/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PU),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
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方法或者算法的步骤可以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是由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的方式来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无线接入网设备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重定向的装置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0)

1.一种重定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从接入及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接收第一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获取第一会话的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信息;
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向分支点发送所述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信息,所述分支点为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管理的具有分流功能的用户面功能网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为会话管理功能网元重定向流程中的目标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包括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重定向流程中的源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获取第一会话的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从所述源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管理所述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多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分别从所述多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所述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获取第一会话的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从所述源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所述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包括管理所述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多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获取第一会话的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分别从所述多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所述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建立时为所述第一会话提供会话管理服务的锚点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获取第一会话的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从所述锚点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管理所述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多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分别从所述多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所述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获取第一会话的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从所述锚点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所述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获取所述第一会话的分流策略;
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向所述分支点发送所述分流策略。
11.一种重定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获取管理第一会话的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多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
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向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所述多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所述多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用于所述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信息的获取,所述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信息用于建立分支点分别与所述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连接,所述分支点为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管理的具有分流功能的用户面功能网元。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向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所述多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确定所述多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分别管理所述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为所述第一会话建立时为所述第一会话提供会话管理服务的锚点会话管理功能网元。
14.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话管理功能网元为会话管理功能网元重定向流程中的目标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为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重定向流程中的源会话管理功能网元。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向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会话的分流策略。
16.一种重定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从接入及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接收第一标识信息;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获取第一会话的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向分支点发送所述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信息,所述分支点为所述重定向的装置管理的具有分流功能的用户面功能网元。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重定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重定向的装置为会话管理功能网元重定向流程中的目标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包括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重定向流程中的源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重定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从所述源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管理所述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多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分别从所述多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所述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重定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从所述源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所述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重定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包括管理所述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多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重定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分别从所述多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所述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重定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建立时为所述第一会话提供会话管理服务的锚点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重定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从所述锚点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管理所述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多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分别从所述多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所述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信息。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重定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从所述锚点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所述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信息。
25.根据权利要求16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重定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获取所述第一会话的分流策略;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分支点发送所述分流策略。
26.一种重定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获取管理第一会话的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多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所述多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所述多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用于所述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信息的获取,所述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信息用于建立分支点分别与所述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连接,所述分支点为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管理的具有分流功能的用户面功能网元。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重定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送模块向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所述多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之前,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确定所述多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分别管理所述多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
28.根据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重定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定向的装置为所述第一会话建立时为所述第一会话提供会话管理服务的锚点会话管理功能网元。
29.根据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重定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话管理功能网元为会话管理功能网元重定向流程中的目标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所述重定向的装置为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重定向流程中的源会话管理功能网元。
30.根据权利要求26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重定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会话的分流策略。
CN201810291695.1A 2018-03-30 2018-03-30 一种重定向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03243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15657.6A CN115052028A (zh) 2018-03-30 2018-03-30 一种重定向的方法及装置
CN201810291695.1A CN110324388B (zh) 2018-03-30 2018-03-30 一种重定向的方法及装置
PCT/CN2019/078212 WO2019184721A1 (zh) 2018-03-30 2019-03-15 一种重定向的方法及装置
EP19777349.2A EP3764620A4 (en) 2018-03-30 2019-03-15 FORWARDING PROCESS AND DEVICE
US17/034,618 US11689956B2 (en) 2018-03-30 2020-09-28 Relo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91695.1A CN110324388B (zh) 2018-03-30 2018-03-30 一种重定向的方法及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15657.6A Division CN115052028A (zh) 2018-03-30 2018-03-30 一种重定向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24388A true CN110324388A (zh) 2019-10-11
CN110324388B CN110324388B (zh) 2022-05-13

Family

ID=6805851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91695.1A Active CN110324388B (zh) 2018-03-30 2018-03-30 一种重定向的方法及装置
CN202210515657.6A Pending CN115052028A (zh) 2018-03-30 2018-03-30 一种重定向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15657.6A Pending CN115052028A (zh) 2018-03-30 2018-03-30 一种重定向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689956B2 (zh)
EP (1) EP3764620A4 (zh)
CN (2) CN110324388B (zh)
WO (1) WO201918472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69039A1 (zh) * 2019-02-19 2020-08-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策略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34112B (zh) * 2018-03-05 2020-1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消息处理方法、系统及用户面功能设备
EP3949270B1 (en) * 2019-04-02 2024-02-14 Nokia Technologies Oy Local user plane function control
CN112152923B (zh) * 2019-06-28 2021-12-28 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面重路由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34493A (zh) * 2008-03-13 2009-09-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触发会话建立的方法、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US20170339609A1 (en) * 2016-05-17 2017-11-2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pdu session ident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80027521A1 (en) * 2016-07-22 2018-01-2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delivering downlink signaling and device supporting the same
CN107787010A (zh) * 2016-08-26 2018-03-0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流传输方法、汇聚节点、基站和ue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13406B (zh) * 2015-11-18 2020-01-2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接入切片网络的方法及系统
US10257078B2 (en) * 2016-04-01 2019-04-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working with legacy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for connectivity to next generation core network
US10785696B2 (en) * 2016-06-21 2020-09-2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er plane path selection, reselection, and notification of user plane changes
US11166334B2 (en) * 2016-07-01 2021-11-02 Idac Holdings, Inc. Methods for supporting session continuity on per-session basis
CN109121170B (zh) * 2017-06-26 2021-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会话管理的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EP3659359A1 (en) * 2017-08-11 2020-06-03 Convida Wireless, LLC Network data analytics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34493A (zh) * 2008-03-13 2009-09-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触发会话建立的方法、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US20170339609A1 (en) * 2016-05-17 2017-11-2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pdu session ident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80027521A1 (en) * 2016-07-22 2018-01-2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delivering downlink signaling and device supporting the same
CN107787010A (zh) * 2016-08-26 2018-03-0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流传输方法、汇聚节点、基站和ue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GPP: "TS 23.502 V15.1.0,https://www.3gpp.org/ftp/Specs/archive/23_series/23.502/23502-f10.zip", 《3GPP》 *
ZTE, INTEL: "TS 23.502 Session and Service Continuity,S2-176803", 《3GPP SA WG2 MEETING #122 EMEETING》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69039A1 (zh) * 2019-02-19 2020-08-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策略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24388B (zh) 2022-05-13
US20210014720A1 (en) 2021-01-14
WO2019184721A1 (zh) 2019-10-03
US11689956B2 (en) 2023-06-27
EP3764620A1 (en) 2021-01-13
EP3764620A4 (en) 2021-01-13
CN115052028A (zh) 2022-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19111B (zh) 切片选择方法和装置
CN110149665A (zh) 一种网元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7925920A (zh) 用于分布式软件定义网络分组核心系统中的移动性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CN110278096B (zh) 一种基于网络切片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5874830B (zh) 一种移动性管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447302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管理会话以改变用户平面功能的方法和装置
CN104798391B (zh) 服务网络、时区和uci的报告
JP7307060B2 (ja) ベアラ識別子を決定する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記憶媒体
CN110324388A (zh) 一种重定向的方法及装置
CN110167083A (zh) 用于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10049533A (zh) 一种本地数据网络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CN109429279A (zh) 一种选择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CN109673026A (zh) 数据转发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9842643A (zh) 一种会话处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149166A (zh) 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KR102536020B1 (ko) 다중 액세스에 걸쳐 트래픽을 분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컴퓨팅 디바이스
CN109819485A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104746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5474686A (zh) 在移动通信网络中发送/接收流服务数据的装置和方法
CN108702655A (zh) 策略控制方法、网元、系统及存储介质
JP5777713B2 (ja) 分割ホーム・エージェント構造を用いて移動性を提供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11115800B2 (en)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for core network
CN107548167A (zh) 用户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和网关
WO201411392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 handover
CN115226174B (zh) 一种定位管理切换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