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86533A - L2层数据包处理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L2层数据包处理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86533A
CN107786533A CN201710728423.9A CN201710728423A CN107786533A CN 107786533 A CN107786533 A CN 107786533A CN 201710728423 A CN201710728423 A CN 201710728423A CN 107786533 A CN107786533 A CN 1077865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layers
sdu
minimum
pdu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2842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86533B (zh
Inventor
邱俊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c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Ac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er Inc filed Critical Acer Inc
Publication of CN1077865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865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865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865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04L69/322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 H04L69/324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in the data link layer [OSI layer 2], e.g. HDL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6Notations for structuring of protocol data, e.g. abstract syntax notation one [ASN.1]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78Avoidance of errors by organising the transmitted data in a format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deal with errors, e.g. location
    • H04L1/0083Formatting with frames or packets; Protocol or part of protocol for err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2Parsing or analysis of head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10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L2层数据包处理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电子装置。在一方面中,本发明针对一种方法和装置,用于:由较高L2子层在接收UL准予之前产生较高L2子层的PDU,其中较高L2子层的每一PDU包含较高L2子层的一或多个SDU;由最低L2子层在接收UL准予之前产生最低L2子层的SDU中的每一者的子标头,其中最低L2子层的每一SDU等效于较高L2子层的每一PDU;由最低L2子层响应于接收UL准予执行SDU的LCP程序;以及由最低L2子层基于LCP程序的结果通过多路复用最低L2子层的SDU的一部分和SDU的所述部分的子标头来产生最低L2子层的PDU。

Description

L2层数据包处理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L2层数据包处理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5G新比率(New Ratio,NR)通信系统等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将比先前各代对用户平面等待时间(TR 38.913)强加更严格的要求。用户平面等待时间可被界定为其成功地经由无线电接口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两个方向中将应用层包或消息从无线电协议层2/3服务数据单元(service data unit,SDU)进入点递送到无线电协议层2/3SDU外出点所花费的时间,其中移动装置和基站的接收都不受不连续接收(discontinuous reception,DRX)限制。对于超可靠低等待时间通信(ultra-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案例,用户平面等待时间的目标将对于上行链路(uplink,UL)约为0.5ms且对于下行链路(downlink,DL)约为0.5ms。对于增强型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用户平面等待时间的目标将对于UL约为4ms且对于DL约为4ms。
可通过缩减接收上行链路准予和传输对应于上行链路准予的上行链路包之间的响应时间来实现用户平面等待时间的缩减。图1说明响应于从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control information,DCI)接收UL准予的UL包的常规传输。根据图1,从含有UL准予的DCI的DL接收结束101到对应UL传送块的传输开始102,可仅存在1-2个正交频分多路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持续时间的延迟(TDL->UL)以便在所要求用户平面等待时间内。
当前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通信系统中的当前L2层处理存在若干缺点。为了执行传送块(tansport block,TB)填充,通常在接收用于传输TB的UL准予之前不产生无线电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和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control,MAC)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在接收UL准予之后,L2层将需要处理所有尺寸的数据包,且接着确定如何装满TB,因为所述数据包中的一些较长的数据包将需要分段,且所述数据包中的一些小于TB的数据包将需要与其它数据包串接。然而,此过程由于当前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logical channel prioritization,LCP)和RLC串接/(再)分段原理而非常复杂。因为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要求可对于不同信道而不同,所以每一信道可能需要执行不同的RLC串接/分段程序。LCP程序较复杂且直至已接收到UL准予才能开始,且因此当前LCP程序不大可能实现所要求的用户平面等待时间。
LTE通信系统中的当前LCP简短地介绍如下。首先,经由RRC信令,可界定每一逻辑信道的参数,且此类参数可包含(不限于)‘Priority’、‘prioritisedBitRate’(PBR)和‘bucketSizeDuration’(BSD)。参数‘Priority’是用较低数字指示逻辑信道为较高优先级的整数。PBR指示逻辑信道的每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TTI)的恒定位速率。BSD指示逻辑信道的数据包的持续时间的上限。
MAC维持每一逻辑信道j的可变Bj(以位为单位)。参数Bj将初始化为零,且随后(针对每一TTI)由于PBR乘以(×)TTI的持续时间而产生的乘积而递增。如果Bj>PBR×BSD,那么Bj将设定成等于PBR×BSD。通常,Bj每TTI增长PBR的尺寸。
当前LCP程序可被表征为含有这三个步骤。步骤1期间,以递减的优先次序向具有Bj>0的所有逻辑信道分配资源。换句话说,具有较高优先级的逻辑信道将在具有较低优先级的逻辑信道之前被分配资源以用于传输。如果逻辑信道的PBR设定成“无穷大”,那么MAC实体将在满足较低优先级逻辑信道的PBR之前分配资源于可用于逻辑信道上的传输的所有数据。步骤2期间,MAC实体将使Bj递减步骤1期间向逻辑信道j服务的MAC SDU的总尺寸。应注意,Bj可以是负的,因为如果整个SDU可配置于剩余资源中,那么UE通常不将RLC服务数据单元(RCL SDU)分段。步骤3期间,如果留下任何资源,那么以严格递减的优先次序服务所有逻辑信道,而无关于Bj的值。
图2示出根据所建立的RLC串接和分段原理的常规LCP的实例。图2的实例假设含有三个逻辑信道,即LCH 1、LCH2和LCH3,因为LCH 1具有比LCH 2高的优先级,LCH 2具有比LCH3高的优先级。RLC SDU(例如RLC SDU 1、RLC SDU 2等)表示尚未由LCP处理的数据包。对于LCH 1,TTI=1之后,B1=PBR 1,这意味着RLC SDU 1和RLC SDU 2的一部分将需要传输,但尚未传输。TTI=2之后,B1将包含前三个RLC SDU和第四RLC SDU的一部分,其将需要传输但尚未传输。可针对LCH 2的B2和LCH 3的B3描述相同情况。
假定TTI=1之后UE已接收用于传输RLC SDU的上行链路准予,那么UE将寻找具有最高优先级且具有Bj>0的逻辑信道,其在此实例中为LCH 1。接下来,UE将指示LCH 1开始传输包;然而,LCH 1将始终传输完整的包。尽管TTI=1之后B1将增长以包含LCH 1的RLC SDU2的一部分,但为了避免分段,UE的MAC将指示UE的RLC实体传输LCH 1的整个RLC SDU 1和LCH 1的整个RLC SDU 2以包含在第一RLC PDU内。
接下来,UE将寻找具有下一优先级且具有Bj>0的逻辑信道,其在此实例中为LCH2。尽管TTI=1之后B2将增长以包含LCH 2的RLC SDU 2的一部分,但为了避免分段,UE的MAC将指示UE的RLC实体传输LCH 2的整个RLC SDU 1和LCH 2的整个RLC SDU 2以包含在第二RLC PDU内。接下来,UE将寻找具有下一优先级且具有Bj>0的逻辑信道,其在此实例中为LCH3。然而,尽管B3已增长而含有LCH 3的RLC SDU 1和LCH 3的RLC SDU 2的一部分,但在此实例中TB已满且无法含有LCH 3的RLC SDU 2的全部,且因此需要分段。这意味着LCH 3的RLCSDU 2的其余部分将在下一TB中传输。
然而,假定TB实际能够含有LCH 3的RLC SDU 1的全部以及LCH 3的RLC SDU 2的全部两者,且不存在具有比LCH 3低的优先级的其它信道,那么UE将期望通过获得来自具有最高优先级的信道的数据(例如LCH 1的RLC SDU 3、RLC SDU 4等)来填充TB。
在LCP完成之后,随后UE将继续且形成RLC PDU和MAC PDU。RLC PDU将涉及RLC SDU的串接/分段,以及RLC数据PDU的再分段。MAC PDU的形成将涉及产生具有一或多个MAC子标头的MAC标头。所述子标头中的每一者对应于MAC SDU中的每一者。然后,可能需要执行MACPDU的填补。基于上文所描述的LCP的过程以及RLC PDU和MAC PDU的形成,用户平面等待时间极不可能可减少到1或2个OFDM符号。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针对一种L2层数据包处理方法和一种使用该方法的电子装置。
在一方面中,本发明针对一种由电子装置实施的L2层数据包处理方法,且所述方法将包含(不限于):在接收上行链路(UL)准予之前由较高L2子层产生较高L2子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DU),其中较高L2子层的每一PDU包含较高L2子层的一或多个服务数据单元(SDU);在接收UL准予之前由最低L2子层产生最低L2子层的SDU中的每一者的子标头,其中最低L2子层的每一SDU等效于较高L2子层的每一PDU;由最低L2子层响应于接收UL准予执行SDU的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LCP)程序;由最低L2子层基于LCP程序的结果通过多路复用最低L2子层的SDU的一部分和SDU的所述部分的子标头来产生最低L2子层的PDU;以及由最低L2子层修改PDU内的最后一个子标头。
在一方面中,本发明针对一种电子装置,其包含(不限于)接收器和耦合到接收器的处理器,且所述处理器经配置以:在接收上行链路(UL)准予之前由较高L2子层产生较高L2子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DU),其中较高L2子层的每一PDU包含较高L2子层的一或多个服务数据单元(SDU);在接收UL准予之前由最低L2子层产生最低L2子层的SDU中的每一者的子标头,其中最低L2子层的每一SDU等效于较高L2子层的每一PDU;由最低L2子层响应于接收UL准予执行SDU的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LCP)程序;由最低L2子层基于LCP程序的结果通过多路复用最低L2子层的SDU的一部分和SDU的所述部分的子标头来产生最低L2子层的PDU;以及由最低L2子层修改PDU内的最后一个子标头。
为了使本发明的前述特征以及优点便于理解,下文详细描述伴随附图的示范性实施例。应理解,前文总体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都是示范性的,并且是希望提供对所主张的本发明的进一步解释。
然而,应理解,此发明内容可以并不包含本发明的所有方面以及实施例,并且因此不希望用任何方式加以限制或约束。而且,本发明将包含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明显的改进以及修改。
附图说明
包含附图是为了更深入理解本发明,附图结合在本说明书中并且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描述内容一起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说明响应于从DCI接收UL准予的UL包的常规传输。
图2示出根据所建立的RLC串接和分段原理的常规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LCP)的实例。
图3A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中的一者的L2层数据包处理方法。
图3B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中的一者产生最低L2层PDU和子标头。
图4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中的一者使用L2层数据包处理方法的电子装置的硬件图。
图5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中的一者的针对不同逻辑信道中的每一者的不同L2数据包处理方式。
图6说明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第二替代实施例的实例。
图7说明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MAC子标头和第二示范性实施例的MAC子标头的实例。
图8说明基于第三示范性实施例的未分段MAC SDU的MAC子标头和分段MAC SDU的MAC子标头。
图9含有根据第三示范性实施例的FI字段和使用所述FI字段的实例的描述。
图10说明基于第四示范性实施例的未分段MAC SDU的MAC子标头和分段MAC SDU的MAC子标头。
图11说明根据第五示范性实施例基于接收器侧的LCID的所接收MAC子标头和MACSDU的处理。
附图标号说明
101:含有UL准予的DCI的DL接收结束;
102:对应UL传送块的传输开始;
311:较高L2PDU;
312:最低L2子层的SDU;
313:最低L2子层子标头;
314:最低L2PDU;
401:处理器;
402:传输器和/或接收器;
403:存储媒体;
404:用户接口(UI);
405:天线(阵列);
501:NRT分段/NRT串接;
502:RT分段;
701:扩展(E)字段;
702:尺寸旗标(SF)字段;
703:长度(L)字段;
704:E字段;
801:保留(S)字段;
802:帧信息(FI)字段;
803:序列号(SN);
804:E字段;
901:第一RLC PDU;
902:第二RLC PDU;
903:第三RLC PDU;
1001:未分段MAC SDU的MAC子标头格式;
1002:经分段MAC SDU的MAC子标头格式;
1003:E字段;
1101:逻辑信道识别(LCID);
S301:步骤;
S302:步骤;
S303:步骤;
S304: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详细参考本发明的当前示范性实施例,其实例在附图中得以说明。只要可能,相同附图标记在附图和描述中用以指代相同或相似部分。
所揭示的L2层数据包处理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电子设备可包含这三个特征中的任一者或组合。(1)本发明提出在最低L2子层处执行实时(RT)分段以最小化RT处理时间。对于UL通信,数据包的RT分段直至已接收所需UL准予才发生。
(2)本发明提出在较高L2子层处执行非RT(NRT)分段或串接(S/C)以缩减标头开销且解决具有巨大尺寸的数据包的问题。RT分段之前,较高L2子层中尺寸可能各种各样的所有包通过较高L2子层中的NRT分段而分段成均一尺寸的数据包。(3)本发明提出每一逻辑信道可用上部层(例如RRC)的不同处理配置,且提出最低L2子层的灵活的标头设计来支持那些逻辑信道的多路复用/多路分用。
本发明的主要目标中的一者是,针对UL传输,可在接收UL准予之前产生RLC和MACPDU以最小化实时L2层处理时间。
NRT分段/串接被界定为以预配置的PDU尺寸执行的分段/串接。在本发明中,如果应用NRT分段/串接,那么其始终在较高L2子层处执行。
RT分段/串接被界定为根据LCP的结果执行的分段/串接。在本发明中,如果应用RT分段/串接,那么其始终在最低L2子层处执行。
图3A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中的一者的L2层数据包处理方法。本发明的所有示范性实施例将执行如描述于图3A中的所有步骤。图3B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中的一者产生最低L2层PDU和子标头。图3A和图3B将在以下描述中一起参考。在步骤S301中,较高L2子层产生较高L2PDU311作为最低L2子层的SDU312。在步骤S302中,最低L2子层产生每一最低L2SDU的对应最低L2子层子标头313。在步骤S303中,在接收UL准予之后,最低L2子层执行LCP。在步骤S304中,基于LCP的结果,最低L2子层通过多路复用一些最低L2SDU和其对应子标头且必要时修改PDU314内的最后一个子标头315而产生最低L2PDU314。
图4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中的一者使用L2层数据包处理方法的电子装置的硬件图。本发明中的电子装置可以是移动台、先进移动台(AMS)、服务器、客户端、台式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工作站、个人数字助理(PDA)、平板计算机、扫描仪、(智能)电话装置、手表、寻呼机、相机、电视机、手持式视频游戏装置、音乐装置、无线传感器、无人驾驶飞机等。在一些应用中,电子装置可以是在移动环境(例如,公共汽车、火车、飞机、轮船、汽车等等)中操作的固定计算机装置。
电子装置的结构将包含(不限于)耦合到传输器和/或接收器(收发器)402的处理器401、存储媒体403,和任选地可或可不含有显示器的用户接口(UI)404。传输器和/或接收器402由处理器401控制以将从天线(阵列)405接收的射频信号(RF)(或毫米波信号)降频转换为待由处理器401处理的基带信号,且由处理器401控制以将基带信号升频转换为待经由天线(阵列)405传输的RF或毫米波信号。传输器和/或接收器402还可包含一或多组硬件,其经调谐到不同频带,例如RF频率、毫米频率、蓝牙频率、Wi-Fi频率等等。存储媒体403含有临时和/或永久存储媒体,用于存储临时缓冲数据或用于永久(非易失性)数据存储。处理器401将可包含一或多个硬件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控制器或离散集成电路,以实施所揭示的L2层数据包处理方法。
为进一步阐明上文所描述的方法和电子装置,本发明提供五个示范性实施例。图5说明在MAC SDU的多路复用/多路分用之前针对不同逻辑信道中的每一者的不同L2数据包处理方式的实例。对于本发明,NRT分段/串接501始终在较高L2子层中执行,且RT分段502始终在最低L2子层中执行。对于第一示范性实施例,不执行分段或串接,如例如针对LCH 4的处理所示。对于第二示范性实施例,执行NRT分段/NRT串接501,如例如针对LCH 1和LCH2的处理所示。对于第三示范性实施例,执行RT分段502但不执行串接,如例如由LCH 1和LCH3所示。对于第四示范性实施例,执行NRT501分段/串接和RT分段两者,如例如由LCH 1所示。对于第五示范性实施例,可用例如第一~第四示范性实施例中的任一者等不同处理配置逻辑信道中的每一者,如图5所示,图5示出逻辑信道中的每一者具有不同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不关心应用RT串接的案例,因为当多路复用已经在最低L2子层处应用时增益微小。并且,本发明不关心仅应用NRT分段或仅应用NRT串接的案例,因为通过使用NRT分段和NRT串接两者设定包尺寸以满足PBR将是有益的。
对于第一示范性实施例(例如图5的LCH 4),在(至少一个)较高L2子层中,既不存在分段也不存在串接。在接收与待传输的上行链路数据包相关联的UL准予之前在较高L2子层中,可从上行链路数据包产生较高层PDU(例如RLC PDU),且可基于较高层PDU产生MACSDU。
在最低L2子层(例如MAC层)中,图7的左列中示出的当前LTE MAC标头和子标头格式可再使用,只是子标头的每一字段的位数可不同。因为MAC SDU同样将在接收UL准予之前产生,且最低L2子层处既不存在分段也不存在串接,所以每一MAC SDU的MAC子标头还可在接收UL准予之前全部自动产生,其中扩展字段(E)字段701=1。
在接收UL准予之后,将实时执行以下过程。如果MAC PDU全部填充,那么将不需要填补位。如果不需要填补位,那么MAC PDU中最后一个子标头的E字段701的值将在LCP之后从1改变到0。然而,如果需要填补位,那么将通过用零填充MAC PDU的未使用的部分来产生填补片,且填补子标头将产生使得含有填补位的MAC PDU将是已知的。
LCP程序将跟随当前LTE LCP程序,直至无法在TB中填充MAC SDU。当此类事件发生时,可存在两个替代方案。第一替代方案是使用填补位填充TB而无任何优化。对于第二替代方案,当属于具有优先级i的逻辑信道的MAC SDU无法在TB中填充时,LCP将尝试寻找其它MAC SDU以最小化所需的填补位。寻找上文所描述的“其它MAC SDU”的过程可基于以下三个规则。规则(1):对于每一逻辑信道,严格地遵从包序列。规则(2):考虑每一逻辑信道的优先级。规则(3):考虑每一逻辑信道的限制,例如Bj的将来值。
图6中示出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第二替代实施例的实例,图6操作如下。假定存在四个逻辑信道LCH A、LCH B、LCH C、LCH D,且每一逻辑信道具有降序的不同优先级且具有待在TB中填充的若干MAC SDU。当LCH D的包1无法在TB中填充时,根据规则2,LCP将试图用LCH A的包3填充TB。如果仍存在可用空间,那么根据规则2和规则1,LCP将试图用LCH A的包4填充TB。当达到LCH A的限制时,根据规则3,LCP将中止用LCH A的其它随后包填充TB。实际上,LCP将试图根据规则2用LCH B的包3填充TB。如果包3无法在TB中填充,那么根据规则1,LCP无法用LCH B的其它随后包填充TB。
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优点是,用户平面等待时间良好,因为RT处理最小化,以换取较大MAC标头开销和填补开销(因为L2子层处不存在串接和分段)。
对于第二示范性实施例(例如图5的LCH 2),除如描述于图3A中的步骤之外,较高L2层中的程序还将涉及较高L2子层中执行的NRT分段/NRT串接501。较高L2子层将通过在接收到与上行链路数据包相关联的UL准予之前执行上行链路数据包的分段或串接来产生固定尺寸的PDU。并且,MAC SDU可在接收UL准予之前基于PDU产生。
对于可为MAC层的最低L2子层中的程序,可在接收UL准予之前产生对应于每一MACSDU的MAC子标头。MAC标头和子标头格式可类似于图7的左列中示出的现有LTEMAC标头和子标头格式。图7的右列示出第二示范性实施例的MAC标头和子标头格式,其不需要长度(L)字段703,因为PDU尺寸已经由上部层配置且因此是已知的。(尽管仅1个‘L’在图7中标记,但所述标记703将适用于‘L’的所有例项。)然而,每一字段的位数可不同。特殊尺寸旗标(SF)字段702可包含在MAC子标头中以指示MAC SDU是否具有特殊尺寸。此外,每一MAC SDU的MAC子标头还将通过在接收UL准予之前自动设定E字段704=1而产生。
接收UL准予之后,以下过程全部在RT中执行。不需要RT分段,如图5的LCH 2中所示出。如果MAC PDU全部经填充,那么将不需要填补位。如果不需要填补位,那么MAC PDU中的最后一个子标头的E字段704的值将在LCP完成之后从1改变到0。如果需要填补位,那么将产生填补子标头和填补位。LCP程序将与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相同。
第二示范性实施例的优点将主要是,RT处理最小化,以换取较大标头开销。标头开销可在大部分业务类型是小数据的情形下得以改进。还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每一逻辑信道,所配置的固定PDU尺寸可等于PBR。可通过PDU尺寸的分集减小填补开销。如果基于每LCH缓冲区状态报告(BSR)分配UL资源,那么可不需要具有填补。
对于第三示范性实施例(例如图5的LCH 3),不存在(至少一个)较高L2子层中的分段/串接,但最低L2子层将执行RT分段。在接收与待传输的上行链路数据包相关联的UL准予之前在较高L2子层中,可从上行链路数据包产生较高层PDU(例如RLC PDU),且可基于较高层PDU产生MAC SDU。在无NRT分段/串接的情况下,较高L2子层中的程序将与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相同。
对于可为MAC层的最低L2子层中的程序,将执行RT分段。在接收UL准予之前,将产生MAC标头和子标头,且子标头格式可与当前LTEMAC标头和子标头格式相同,只是每一字段的位数可不同。然而,第三示范性实施例提出图8中示出的含有对现有MAC标头和子标头格式的一些任选改变的新MAC子标头格式。新MAC子标头将稍后在接收UL准予之后产生以替代已仅针对待分段的MAC SDU产生的MAC子标头。新MAC子标头格式并不适用于将不在RT中分段的MAC SDU。图8的左侧示出当前LTE MAC子标头格式,而图8的右侧示出第三示范性实施例的四个新任选子标头格式。
任选地,保留(S)字段801可用于指示是否MAC SDU经分段。任选帧信息(FI)字段802可用于指示RLC SDU 904和RLC PDU 905之间的映射关系以便指示是否MAC SDU在开始和/或结束时经分段。序列号(SN)803用于指示经分段MAC SDU的序列号使得可跟踪经分段的数据包。在接收UL准予之前,将产生每一MAC SDU(和经分段MAC SDU)的MAC子标头,其中E字段804自动设定成1。
如图9中所示,FI字段802可含有两个位,其中00指示RLC PDU的第一字节对应于RLC SDU的第一字节且RLC PDU的最后一个字节对应于RLC SDU的最后一个字节,01指示RLCPDU的第一字节对应于RLC SDU的第一字节且RLC PDU的最后一个字节不对应于RLC SDU的最后一个字节,10指示RLC PDU的第一字节不对应于RLC SDU的第一字节且RLC PDU的上一字节对应于RLC SDU的最后一个字节,且11指示RLC PDU的第一字节不对应于RLC SDU的第一字节且RLC PDU的最后一个字节不对应于RLC SDU的最后一个字节。
从图9的实例可见,第一RLC PDU 901的第一字节对应于RLC SDU的第一字节,但第一RLC PDU 901的最后一个字节不对应于RLC SDU的最后一个字节,且因此第一RLC PDU901将与FI字段802的位01相关联。第二RLC PDU 902的第一字节不对应于RLC SDU的第一字节,且RLC PDU 902的最后一个不对应于RLC SDU的最后一个字节,且因此第二RLC PDU 902将与FI字段802的位11相关联。第三RLC PDU 903的第一字节不对应于RLC SDU的第一字节,且第三RLC PDU 903的最后一个字节对应于RLC SDU的最后一个字节,且因此第三RLC PDU903将与FI字段802的位10相关联。
接收UL准予之后,将执行RT处理,如下文所描述。将执行LCP程序以确定是否将需要RT分段。LCP程序可与当前LTE LCP程序相同。LCP程序之后,如果认为需要MAC SDU的分段,那么将产生新的MAC子标头以用经分段MAC SDU的MAC子标头替代原始子标头;否则,对于未分段的MAC SDU保持原始MAC子标头。如果认为需要填补,那么将产生填补子标头和填补位。如果不认为填补是必须的,那么MAC PDU中的最后一个子标头的E字段804将从1改变到0以指示所述子标头对应于MAC PDU内的最后一个MAC SDU。
第三示范性实施例的优点将包含良好用户平面等待时间,以换取较大标头开销。填补开销将最小,因为在执行RT分段时不需要填补位。还值得注意的是,由分段操作产生至多两个经分段的MAC SDU。针对TB执行至多一个分段操作。因此,经分段MAC SDU的平均数目将在TB中小于二。经分段MAC SDU的MAC子标头中所需的额外开销仅为1个字节,因为2个位用于FI 802且6个位用于SN 803。
第四示范性实施例(例如图5的LCH 1)基于第二示范性实施例和第三示范性实施例的组合。除如图3A中描述的步骤之外,第四示范性实施例还将包含执行NRT分段/串接以及RT分段。在较高L2子层中,将通过执行NRT分段/串接产生固定尺寸的PDU,且PDU的尺寸由上部层例如通过RRC信令来配置。PDU将在接收UL准予之前产生为MAC SDU。
在最低L2子层中,可基于作为当前LTE MAC标头和子标头格式的MAC标头和子标头格式产生MAC标头和子标头,只是L字段可能不是必需的,因为PDU的长度已经知晓。并且,每一字段的位数目可不同。SF字段可包含在MAC子标头中以指示是否MAC SDU具有特殊尺寸。S字段将指示是否MAC SDU已分段。未分段MAC SDU的MAC子标头格式在图10的左侧示出,且经分段MAC SDU的MAC子标头格式在图10的右侧示出。未分段MAC SDU的MAC子标头格式1001用于固定尺寸的MAC SDU的子标头,用于MAC PDU中的最后一个子标头,且用于如LCID识别的固定尺寸MAC控制元件的子标头。经分段MAC SDU的MAC子标头格式1002用于MAC PDU中的最后一个子标头。如图10的右侧示出,第四示范性实施例提出经分段SDU的三个新的MAC子标头。类似于第三示范性实施例,FI字段将指示是否MAC SDU在开始和/或结束时分段。并且,在接收UL准予之前,每一MAC SDU(和经分段MAC SDU)的MAC子标头将在最低L2子层中产生,其中E字段1003自动设定为‘1’以指示所有MAC SDU将由其它MAC SDU跟随。
响应于接收UL准予执行RT处理。在RT处理期间,将执行LCP程序。所述LCP程序可与当前LTE LCP程序相同。在LCP程序之后,如果MAC SDU分段认为是必需的,那么将仅针对经分段MAC SDU产生新MAC子标头来替代现有MAC子标头。否则,如果填补认为是必需的,那么将产生填补子标头和填补位。如果填补不认为是必需的,那么MAC PDU中的最后一个子标头的E字段1003将从‘1’改变到‘0’。
第四示范性实施例的优点将包含良好用户平面等待时间,因为RT处理最小化以换取较大标头开销。但如果大部分业务类型是小数据,那么标头开销将为非考虑因素。此外,当执行RT分段时不需要填补位。
对于第五示范性实施例(例如图5),主要特征中的一者是,不同逻辑信道可用上部层对UL数据包的不同处置或处理技术来预先配置,举例来说,其可通过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实现。举例来说,图5示出四个信道中的每一者可用针对UL数据包的不同处理技术来预先配置:LCH 1经预先配置以需要NRT分段/串接和RT分段两者,LCH 2需要NRT分段/串接但不需要RT分段,LCH 3不需要NRT分段/串接但需要RT分段,且LCH 4既不需要NRT分段/串接也不需要RT分段。不同信道可由RRC基于每一信道的QoS要求(动态地)配置。举例来说,LCH 4可能不需要NRT分段/串接和RT分段,因为重组经分段URLLC包可在接收器侧产生额外处理等待时间。
在(至少一个)较高L2子层中,在接收对应于待传输的UL数据的UL准予之前,可基于由上部层预先配置的技术将每一逻辑信道的PDU产生为MAC SDU。此类技术可以是示范性实施例一到四的先前描述的技术中的任一者。
在最低L2子层中,最低L2子层可在接收UL准予之前产生每一MAC SDU(和经分段MAC SDU)的MAC子标头,其中E字段701、704、804、1003等于1。在接收UL准予之后,RT处理将开始。可通过遵循当前LTE LCP程序直至无法在TB中填充MAC SDU,来执行LCP程序。在此类情形下,如果MAC SDU可分段,那么将如先前描述执行分段。否则,可利用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LCP程序以寻找其它MAC SDU,来最小化所要的填补位。如果已发现且可分段的MAC SDU需要分段,那么针对MAC SDU执行分段。
值得注意的是,接收器将基于逻辑信道识别(LCID)1101字段能够知道所接收的MAC子标头中的每一者的格式以及因此用于MAC SDU的恰当处理技术。如图11中所示,无关于已实施哪一示范性实施例,每当接收器侧接收MAC PDU时,接收器将知道第一字节的最后5位是LCID1101字段。基于LCID1101,接收器将知道将使用哪一MAC子标头格式,因为LCID1101和对应于LCID1101的MAC子标头格式之间的映射关系已由较高层(例如,通过RRC信令)预先配置。
总体来说,所揭示的L2层数据包处理方法的一些概念可包含在接收UL准予之后在最低L2子层中执行RT分段,在接收UL准予之前在较高L2子层中执行NRT分段/串接,由上部层以针对UL数据包的不同处理技术配置逻辑信道使得接收器侧可基于LCID执行针对所接收的MAC子标头和MAC SDU的对应处理,在接收UL准予之前预构造RLC PDU和MAC子标头,以及必要时修改PDU内的最后一个子标头。
鉴于前述描述,本发明适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且能够通过在接收与待由电子装置传输的上行链路数据包相关联的UL准予之后最小化待执行的RT过程来缩减用户平面等待时间。
用于本申请的所揭示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元件、动作或指令不应解释为对本发明来说为绝对关键或必要的,除非明确地如此描述。而且,如本文中所使用,不定冠词“一”可以包含一个以上项目。如果既定只有一个项目,那么将使用术语“单个”或类似语言。此外,如本文中所使用,在多个项目和/或多个项目种类的列表之前的术语“中的任一者”希望包含所述项目和/或项目种类个别地或结合其它项目和/或其它项目种类“的任一者”、“的任何组合”、“中的任何多个”和/或“中的多个的任何组合”。此外,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组”既定包含任何数目的项目,包含零个。另外,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数目”希望包含任何数目,包含零。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明白,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对所揭示的实施例的结构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鉴于前述内容,期望本发明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物的范围内的本发明的修改及变化。

Claims (16)

1.一种适用于电子设备的数据包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由较高L2子层在接收上行链路UL准予之前产生所述较高L2子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DU),其中所述较高L2子层的每一PDU包括所述较高L2子层的一或多个服务数据单元(SDU);
由最低L2子层在接收所述UL准予之前产生所述最低L2子层的SDU中的每一者的子标头,其中所述最低L2子层的每一SDU等效于所述较高L2子层的每一PDU;
由所述最低L2子层响应于接收所述UL准予执行所述SDU的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LCP)程序;
由所述最低L2子层基于所述LCP程序的结果通过多路复用所述最低L2子层的所述SDU的一部分和所述SDU的所述部分的所述子标头而产生所述最低L2子层的PDU;以及
由所述最低L2子层修改所述PDU内的最后一个子标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较高L2子层的所述PDU是无线电链路控制(RLC)PDU,且所述最低L2子层的所述SDU是媒体接入控制(MAC)SDU。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由所述最低L2子层在接收所述UL准予之前产生所述最低L2子层的所述SDU中的每一者的所述子标头包括:
由所述MAC子层在接收所述UL准予之前产生所述MAC SDU中的每一者的所述子标头,其中所有所述子标头的扩展E字段设定成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由所述最低L2子层响应于接收所述UL准予执行所述SDU的LCP程序包括:
在接收所述UL准予之后实时确定是否需要MAC SDU的分段或需要填补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由所述最低L2子层修改所述PDU内的所述最后一个子标头包括:
如果需要所述MAC SDU的分段,那么在接收所述UL准予之后实时产生MAC SDU的新MAC子标头以替代所述MAC SDU的先前MAC子标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由所述最低L2子层修改所述PDU内的所述最后一个子标头包括:
如果需要所述填补位,那么在接收所述UL准予之后实时产生所述MAC PDU的填补子标头和所述填补位。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由所述最低L2子层修改所述PDU内的所述最后一个子标头包括:
如果不需要所述分段和所述填补位两者,那么在接收所述UL准予之后通过将所述子标头的最后一个的所述E字段从1改变到0来实时修改所述MAC PDU的所述子标头的最后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
基于无线电资源控制(RRC)信令的第一配置产生第一逻辑信道的第一多个MAC SDU,其中所述第一多个MAC SDU包括经分段的MAC SDU;
基于所述RRC信令的第二配置产生第二逻辑信道的第二多个MAC SDU,其中所述第二多个MAC SDU并不包括任何经分段的MAC SDU;
产生所述第一多个MAC SDU中的每一者的子标头;
产生所述第二多个MAC SDU中的每一者的子标头,其中所述第一多个MAC SDU的子标头中的每一者的第一字节中的第一逻辑信道识别符(LCID)不同于所述第二多个MAC SDU的子标头中的每一者的第一字节中的第二LCID;以及
由接收器基于多个可能LCID的所述第一LCID或所述第二LCID处理所接收的MAC SDU。
9.一种用于数据包处理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器;以及
处理器,其耦合到所述接收器且经配置以:
由较高L2子层在接收上行链路UL准予之前产生所述较高L2子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DU),其中所述较高L2子层的每一PDU包括所述较高L2子层的一或多个服务数据单元(SDU);
由最低L2子层在接收所述UL准予之前产生所述最低L2子层的SDU中的每一者的子标头,其中所述最低L2子层的每一SDU等效于所述较高L2子层的每一PDU;
由所述最低L2子层响应于从所述接收器接收所述UL准予而执行所述SDU的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LCP)程序;
由所述最低L2子层基于所述LCP程序的结果通过多路复用所述最低L2子层的所述SDU的一部分和所述SDU的所述部分的所述子标头而产生所述最低L2子层的PDU;以及
由所述最低L2子层修改所述PDU内的最后一个子标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较高L2子层的所述PDU是无线电链路控制(RLC(PDU,且所述最低L2子层的所述SDU是媒体接入控制(MAC)SDU。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经配置以由所述最低L2子层在接收所述UL准予之前产生所述最低L2子层的所述SDU中的每一者的所述子标头,包括:
由所述MAC子层在从所述接收器接收所述UL准予之前产生所述MAC SDU中的每一者的所述子标头,其中所有所述子标头的扩展E字段设定成1。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经配置以由所述最低L2子层响应于接收所述UL准予而执行所述SDU的LCP程序,包括:
在接收所述UL准予之后实时确定是否需要MAC SDU的分段或需要填补位。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经配置以由所述最低L2子层修改所述PDU内的所述最后一个子标头,包括:
如果需要所述MAC SDU的分段,那么在接收所述UL准予之后实时产生MAC SDU的新MAC子标头以替代所述MAC SDU的先前MAC子标头。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经配置以由所述最低L2子层修改所述PDU内的所述最后一个子标头,包括:
如果需要所述填补位,那么在接收所述UL准予之后实时产生所述MAC PDU的填补子标头和所述填补位。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经配置以由所述最低L2子层修改所述PDU内的所述最后一个子标头,包括:
如果不需要所述分段和所述填补位两者,那么在接收所述UL准予之后通过将所述子标头的最后一个的所述E字段从1改变到0来实时修改所述MAC PDU的所述子标头的最后一个。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经配置以:
基于无线电资源控制(RRC)信令的第一配置产生第一逻辑信道的第一多个MAC SDU,其中所述第一多个MAC SDU包括经分段的MAC SDU;
基于所述RRC信令的第二配置产生第二逻辑信道的第二多个MAC SDU,其中所述第二多个MAC SDU并不包括任何经分段的MAC SDU;
产生所述第一多个MAC SDU中的每一者的子标头;
产生所述第二多个MAC SDU中的每一者的子标头,其中所述第一多个MAC SDU的子标头中的每一者的第一字节中的第一逻辑信道识别符(LCID)不同于所述第二多个MAC SDU的子标头中的每一者的第一字节中的第二LCID;以及
经由所述接收器基于多个可能LCID的所述第一LCID或所述第二LCID处理所接收的MACSDU。
CN201710728423.9A 2016-08-23 2017-08-23 L2层数据包处理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电子装置 Active CN1077865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662378650P 2016-08-23 2016-08-23
US62/378,650 2016-08-23
US15/679,130 2017-08-16
US15/679,130 US10250725B2 (en) 2016-08-23 2017-08-16 Method of L2 layer data packet processing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86533A true CN107786533A (zh) 2018-03-09
CN107786533B CN107786533B (zh) 2020-10-20

Family

ID=59799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28423.9A Active CN107786533B (zh) 2016-08-23 2017-08-23 L2层数据包处理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250725B2 (zh)
EP (1) EP3288309A1 (zh)
CN (1) CN107786533B (zh)
TW (1) TWI66385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50875A (zh) * 2018-10-23 2019-03-08 清华大学 Mac层封装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21596B2 (en) * 2016-03-30 2018-07-10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device,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thereof for D2D communications
US20180324833A1 (en) * 2017-05-05 2018-11-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ments to logic channel prioritization procedure with multiple numerologies
US11452169B2 (en) * 2018-08-15 2022-09-20 Google Llc Preventing inadvertent idle mode in multi-node connectivity environments
EP3949610A4 (en) * 2019-03-28 2022-10-26 Nokia Technologies OY LOGICAL CHANNEL PRIORITIZATION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7411A (zh) * 2008-02-03 2008-07-23 北京天碁科技有限公司 保证终端并发业务中的语音业务质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01355547A (zh) * 2007-07-23 2009-01-28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媒体接入控制专用信道数据包大小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1384020A (zh) * 2007-09-05 2009-03-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中继系统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CN101686565A (zh) * 2008-09-22 2010-03-31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改善暂存器状态触发机制的方法及其相关通讯装置
CN101729552A (zh) * 2008-11-03 2010-06-09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随机存取响应的方法及其无线接入网络及终端设备
CN105580473A (zh) * 2013-09-27 2016-05-11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用于双重连接性的高效上行调度机制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90075645A (ko) * 2008-01-04 2009-07-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고속 패킷 접속 상향링크를 위한 2계층의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US9456375B2 (en) * 2011-11-30 2016-09-2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from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for same
US9582307B2 (en) * 2012-11-01 2017-02-2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fficient data transmission in an overlay virtualized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55547A (zh) * 2007-07-23 2009-01-28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媒体接入控制专用信道数据包大小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1384020A (zh) * 2007-09-05 2009-03-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中继系统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CN101227411A (zh) * 2008-02-03 2008-07-23 北京天碁科技有限公司 保证终端并发业务中的语音业务质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01686565A (zh) * 2008-09-22 2010-03-31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改善暂存器状态触发机制的方法及其相关通讯装置
CN101729552A (zh) * 2008-11-03 2010-06-09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随机存取响应的方法及其无线接入网络及终端设备
CN105580473A (zh) * 2013-09-27 2016-05-11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用于双重连接性的高效上行调度机制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QUALCOMM INCORPORATED,BROADCOM: "U-plane improvements for HW friendly implementations-UE TX side", 《WWW.3GPP.ORG/FTP/TSG_RAN/WG2_RL2/TSGR2_95/DOCS》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50875A (zh) * 2018-10-23 2019-03-08 清华大学 Mac层封装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07987A (zh) 2018-03-01
US20180063300A1 (en) 2018-03-01
US10250725B2 (en) 2019-04-02
CN107786533B (zh) 2020-10-20
TWI663858B (zh) 2019-06-21
EP3288309A1 (en) 2018-0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86533A (zh) L2层数据包处理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电子装置
CN113348642B (zh) 执行发送和接收操作的用户设备和系统
US10511994B2 (en) Methods for configuring buffer status report for next-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and apparatuses thereof
TWI399063B (zh) 用於額外資源請求之隨機存取請求擴充內容技術
CN103384415A (zh) 无线系统、rnc以及在rnc中使用的方法
JP2013538503A (ja) キャリアアグリゲーションのための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使用可能送信電力情報を構成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12398632B (zh) 上行链路传送方法及用户设备
US11962533B2 (en)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performing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perations
WO2019137221A1 (zh) 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KR20200098259A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효율적인 프론트홀을 이용한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1588600B (zh) 无线通信系统提升传输效率的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WO2020194935A1 (en) User equipment, method of user equipment, network node, and mehod of network node
US2023001583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ata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20201637A1 (en) Method and device in nodes us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16056142A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EP3897030B1 (en) Data scheduling method and device
RU2801706C2 (ru) Пользовательское оборудование и система, выполняющие операции передачи и приема
US20230137740A1 (en) Method and device in nodes us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10945820A (zh) 在通信系统中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RU2799505C2 (ru) Пользовательское оборудование и система, осуществляющая операции передачи и приема
CN116193615A (zh) 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WO2024092290A2 (en) System and design with efficient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14514765A (zh) 终端及通信方法
CN117768071A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6939831A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