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98632B - 上行链路传送方法及用户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上行链路传送方法及用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98632B
CN112398632B CN202010741375.9A CN202010741375A CN112398632B CN 112398632 B CN112398632 B CN 112398632B CN 202010741375 A CN202010741375 A CN 202010741375A CN 112398632 B CN112398632 B CN 1123986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access
access priority
channel
priority class
log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4137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98632A (zh
Inventor
阿彼锡·罗伊
普拉第·琼斯
徐家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filed Critical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3986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986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986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986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06Assessment of spectral gaps suitable for allocating digitally modulated signals, e.g. for carrier allocation in cognitive radio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0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broadcasted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8Upper layer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在NR‑U网络中,UE可与基站在未授权频带上建立数据连接。UE可从基站接收配置的许可,以用于在数据连接的多个逻辑信道上进行上行链路传送,其中,每个逻辑信道分配有CAPC。UE可通过对多个逻辑信道上的数据进行复用来形成TB以用于上行链路传送,其中,逻辑信道的复用可应用基于CAPC的限制规则。UE可使用与CAPC值相关联的一组LBT参数来执行LBT进程,其中,CAPC值可基于复用后的逻辑信道来确定。通过利用本发明,可以更好地进行上行链路传送。

Description

上行链路传送方法及用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无线网络通信,且尤其有关于新无线电(New Radio,NR)未授权频谱(New Radio-Unlicensed,NR-U)无线通信系统中具有不同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ChannelAccess Priority Class,CAPC)的逻辑信道(Logical Channel,LCH)复用(multiplex)。
背景技术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 Project,3GPP)和第五代(5thGeneration,5G)NR移动电信系统可提供高数据速率、更低的时延(latency)和更高的系统性能。随着“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和其他新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的快速发展,对支持机器通信的需求指数增长。为了满足通信的这种指数增长需求,需要附加的频谱(即无线电频谱)。授权频谱(licensed spectrum)的数量是有限的。因此,通信运营商需要考虑未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来满足通信需求的这种指数增长。一种建议的解决办法是在未授权频谱上使用NR。这种解决办法可称为NR-U。在这种解决办法中,可以在未授权频谱上全部使用已建立的通信协议(诸如5G载波)来提供通信链路。
在3GPP NR中,5G陆地NR接入网络可包括多个基站(Base Station,BS)(比如下一代节点B(Next Generation Node-B,gNB))与多个移动站(可称为UE)进行通信。由于正交分频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对多径衰落(multipath fading)的鲁棒性(robustness)、更高的频谱效率和带宽可放缩性(bandwidthscalability),因此已经被选择用于NR下行链路(Downlink,DL)无线电接入方案。下行链路中的多址可基于现有的信道状态向各个用户分配(assign)系统带宽的不同子代(sub-band)(即子载波组(groups of subcarriers),可记为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来实现。在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LTE)和NR网络中,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可用于下行链路调度。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可用于下行链路数据。类似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可用于携带上行链路(Uplink,UL)控制信息。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可用于UL数据。另外,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Access Channel,PRACH)可用于基于无竞争的(non-contention)随机接入信道(Random-Access Channel,RACH)。
先听后说(Listen-Before-Talk,LBT)可为在无线电通信中使用的技术,其中无线电传送器在其开始进行任何传送之前,可首先感测(sense)其无线电环境(信道)。LBT可以由无线电设备使用以找到允许该设备操作的信道,或者找到可以操作的空闲(free)无线电信道。由于未授权频率还可由其他网络(诸如WiFi)使用,因此在NR-U中,任何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接入均可遵循(follow)LBT信道接入进程。3GPP已根据4种不同的LBT类型分类了不同的LBT方案。
选择LBT类型和确定合适的CAPC是紧密结合的(hand-in-hand)。虽然近来有用于用户面(user plane)(UL和DL)数据传送的LBT和CAPC的提案,但是控制信道的LBT和CAPC仍需讨论和解决。3GPP引入了4种不同的CAPC。自然地,选择合适的LBT种类和确定合适的CAPC对于在NR-U中传送和接收控制消息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请注意,LBT类型的选择需要与其他的未授权网络(诸如WiFi)保持公平。类似地,可以根据消息的优先级来确定CAPC,使得更高优先级的消息被分配有更高优先级的CAPC(更低的CAPC值)。
在NR-U中,所有的节点(UE和gNB)在获取用于传送的信道之前均可以执行LBT。在执行LBT之后,节点还可以确定与传输块(Transport Block,TB)相关联的优先级的CAPC。在3GPP版本14(Release 14)中决定,对于由多个逻辑信道上的数据形成的TB来说,可以选择优先级最低的CAPC(即,最大的索引)以保持WiFi节点之间的公平。此外,在标准化NR-U活动的过程中决定,对于UL配置的许可(Configured Grant,CG)来说,可以如LTE中那样(对于WiFi共存)选择在TB中复用的逻辑信道的最大CAPC索引(最低优先级)。然而,上述的选择会遭受以下事实的困扰:即使来自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的数据与单个低优先级逻辑信道复用,由所有逻辑信道上的数据形成的TB也将被分配最低优先级。由于分配了较低的优先级,因此,多个高优先级数据的传送(比如实时传送)可能会遭受额外的时延。因此,在版本16(Release 16)中关于NR-U的讨论过程中达成一致,对于UL CG来说,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检查是否需要对可与更高优先级的CAPC复用以形成TB的一组CAPC进行任何限制。
找到一种解决办法,来将CG中属于较低优先级逻辑信道的数据和属于较高优先级逻辑信道的数据进行复用,以使得能够更快地传送高优先级的数据。
发明内容
在NR-U网络中,UE可与基站在未授权频带上建立数据连接。UE可从基站接收配置的许可,以用于在数据连接的多个逻辑信道上进行上行链路传送,其中,每个逻辑信道分配有CAPC。UE可通过对多个逻辑信道上的数据进行复用来形成TB以用于上行链路传送,其中,逻辑信道的复用可应用基于CAPC的限制规则。UE可使用与CAPC值相关联的一组LBT参数来执行LBT进程,其中,CAPC值可基于复用后的逻辑信道来确定。
通过利用本发明,可以更好地进行上行链路传送。
其他的实施例和优势将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行描述。本发明内容不旨在定义本发明。本发明由权利要求定义。
附图说明
图1例示根据一新颖方面的采用LBT信道接入机制以传送复用的逻辑信道的示范性5G NR-U无线通信系统。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传送设备和接收设备的简化框图。
图3示出用于LTE授权辅助接入(Licensed-Assisted Access,LAA)以及NR-U的不同CAPC,其中CAPC阈值或者标志(flag)可以用于对逻辑信道复用施加限制。
图4例示利用基于特定CAPC阈值的限制来对分配有不同CAPC值的逻辑信道进行复用的一个实施例。
图5例示利用基于CAPC标志而确定的限制来对分配有不同CAPC值的逻辑信道进行复用的另一实施例。
图6例示UE和基站之间在NR-U中利用复用的逻辑信道进行上行链路TB传送的时序图。
图7是根据一新颖方面的UE对具有不同优先级的逻辑信道上的数据进行复用来在5G NR-U中进行上行链路TB传送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参考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其示例在附图中例示。
图1例示根据一新颖方面的在上行链路传送中为复用的逻辑信道采用LBT信道接入机制的示范性5G NR-U无线通信系统100。NR-U无线通信系统10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无线通信网络,每个无线通信网络可具有一个或多个基础设施单元,诸如102和104。基础设施单元还可以称为接入点、接入终端、基站、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B,eNB)、gNB或者本技术领域中使用的其他术语。每个无线通信基站102和104可服务一个地理区域。在图1的示例中,由无线通信基站102和104服务的地理区域重叠(overlap)。
基站102可为经由授权频带与UE 101进行通信的授权基站。在一个示例中,基站102可经由5G NR无线通信与UE 101进行通信。基站102可向小区103内的多个UE提供无线通信。基站104可为经由未授权频带与UE 101进行通信的未授权基站。在一个示例中,基站104可经由5G NR无线通信与UE 101进行通信。基站104可与小区105内的多个UE进行通信。在另一示例中,可以采用LAA,其中LAA可结合未授权频带与授权频谱来为UE提供性能提升。请注意,图1为例示性的图。基站102和基站104可以在地理上同位(co-locate)。还请注意,NR-U可以作为授权小区和未授权小区操作,也可以作为主小区(primary cell)和辅小区(secondary cell)操作。
指数增长的数据消费造成了当前无线系统无法满足的巨大带宽需求。为了满足数据的增长需求,需要具有更大可用带宽的新无线系统。NR-U无线网络可以用来提供更大的可用带宽。除了授权频带之外,NR-U网络还可同时利用未授权频带,因此可为无线系统中的UE提供额外的可用带宽。举例来讲,UE 101可以从NR-U网络中授权频带和未授权频带的同时使用中受益。NR-U网络不仅可提供额外的带宽以获得更大的整体数据通信,而且由于存在两个单独的数据链路,NR-U网络还可提供持续的数据连接。有多个数据链路可用可增加UE能够在任何所给的时刻与至少一个基站实现适当数据通信的可能性。
虽然利用未授权频谱可提供更多可用的带宽,但是未授权频谱的使用仍面临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因为未授权频率也可由其他的网络(诸如WiFi)使用,所以为了促进高效和公平的频谱共享,对于NR-U中所有的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传送来说,均可遵循称为LBT信道接入进程的动态频谱共享机制。3GPP根据4种不同的LBT类型分类了不同的LBT方案。
选择LBT类型和确定合适的CAPC是紧密结合的。虽然近来有用于用户面(UL和DL)数据传送的LBT和CAPC的提案,但是控制信道的LBT和CAPC仍需讨论和解决以用于NR-U系统中的传送。3GPP为LTE LAA以及NR-U系统引入了4种不同的CAPC。自然地,选择合适的LBT种类和确定合适的CAPC对于在NR-U中传送和接收控制消息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请注意,LBT类型的选择需要与其他的未授权网络(诸如WiFi)保持公平。类似地,可以根据消息的优先级来确定CAPC,使得更高优先级的消息被分配有更高优先级的CAPC(更低的CAPC值)。
在NR-U中,所有的节点(UE和gNB)在获取用于传送的信道之前均可以执行LBT。默认的LBT可为类型4(Category 4,Cat-4)。在执行类型4LBT之后,节点还可以确定与TB相关联的优先级的CAPC。3GPP版本14中决定,对于由多个逻辑信道上的数据形成的TB来说,可以选择优先级最低的CAPC(即,最大的CAPC索引)以保持与WiFi节点之间的公平。此外,在标准化NR-U活动的过程中决定,对于UL CG来说,可以如LTE中那样(对于WiFi共存)选择在TB中复用的逻辑信道的最大CAPC索引(最低优先级的CAPC)。然而,上述选择会遭受以下事实的困扰:即使来自多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的数据与单个低优先级逻辑信道复用,由所有逻辑信道上的数据形成的TB也将被分配最低优先级。由于分配了较低的优先级,因此,多个高优先级数据的传送(比如实时传送)可能会遭受额外的时延。
根据一新颖方面,提出了一种在CG中将属于低优先级逻辑信道的数据与属于高优先级逻辑信道的数据进行复用的方法,以使得能够在5G NR-U中更快地传送高优先级的数据。可提供两种选项(option)来对较低优先级逻辑信道与较高优先级逻辑信道的复用施加基于CAPC的限制规则(restriction rule)。在第一选项中,可经由上层(high layer)(比如无线电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信令来配置CAPC阈值。如果较高优先级逻辑信道有数据要传送,并且如果属于其他逻辑信道的数据具有低于CAPC阈值的CAPC优先级,则不允许该数据与较高优先级逻辑信道的数据进行复用。在第二选项中,每个CAPC可具有额外的标志(flag)来指示特定的CAPC是否可以具有降低的优先级。如果在分配有CAPC的逻辑信道上有数据可用,且该CAPC具有指示该CAPC的优先级不能降低的标志,则任何具有更低优先级CAPC的逻辑信道不能与该逻辑信道进行复用。然而,鉴于具有更高优先级CAPC的逻辑信道未设置有标志,则分配有更高优先级CAPC的任何逻辑信道中的任何可用的数据可以与上述逻辑信道进行复用。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设备201和211的简化框图200。对于无线设备201(比如传送设备)来说,天线207和208可传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射频(Radio Frequency,RF)收发器模块206与天线耦接(couple),可接收来自天线的RF信号,将RF信号转变(convert)为基带信号(baseband signal),以及将基带信号发送至处理器203。RF收发器模块206还将从处理器接收到的基带信号进行转变,将基带信号转变为RF信号,并发出至天线207和208。处理器203对接收到的基带信号进行处理,并调用(invoke)不同的功能模块和电路来执行无线设备201中的特征。存储介质202可存储程序指令和数据210来控制设备201的操作。
类似地,对于无线设备211(比如接收设备)来说,天线217和218可传送和接收RF信号。RF收发器模块216与天线耦接,可接收来自天线的RF信号,将RF信号转变为基带信号,以及将基带信号发送至处理器213。RF收发器模块216还将从处理器接收到的基带信号进行转变,将基带信号转变为RF信号,并发出至天线217和218。处理器213对接收到的基带信号进行处理,并调用不同的功能模块和电路来执行无线设备211中的特征。存储介质212可存储程序指令和数据220来控制无线设备211的操作。
无线设备201和211还可包含若干可以被实施和配置为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模块和电路。在图2的示例中,无线设备201可以是基站,该基站可包含连接处理模块205、调度器204、LBT/CAPC信道接入电路209以及配置电路221。无线设备211可以是UE,该UE可包含连接处理模块215、PUCCH/PUSCH处理模块214、LBT/CAPC信道接入电路219以及配置电路231。请注意,无线设备可以既是传送设备,也是接收设备。上述不同的功能模块和电路可以由软件、固件、硬件及其任意组合来实施和配置。上述功能模块和电路在由处理器203和213执行时(比如经由执行程序代码210和220来执行时),可允许传送设备201和接收设备211执行本发明的实施例。
在一个示例中,基站201可经由连接处理电路205与UE 211建立一个或多个信令和数据无线电承载(bearer),可经由调度器204为UE调度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传送,可经由信道接入电路209执行下行链路LBT进程和确定CAPC,可经由配置电路221向UE提供配置信息。UE 211可经由连接处理电路215与基站建立一个或多个信令和数据无线电承载,可经由PUCCH/PUSCH模块214生成可通过PUCCH和PUSCH传送的上行链路TB,可经由信道接入电路219执行上行链路LBT进程和确定CAPC,可经由配置电路231获得配置信息。根据一新颖方面,UE 211可根据基于CAPC的限制规则,通过对具有不同CAPC优先级的逻辑信道上的数据进行复用来生成TB,然后,可确定复用后的逻辑信道的CAPC值以用于LBT进程。在第一选项中,上述基于CAPC的限制规则可以是基于CAPC阈值,该CAPC阈值可经由RRC信令来配置。在第二选项中,上述基于CAPC的限制规则可以包含经由RRC信令配置的每个CAPC的标志,用以指示每个CAPC是否可以具有降低的优先级。在一实施例中,可经由来自基站的上层信令通过逻辑信道配置信息单元对CAPC阈值进行动态更新。在一实施例中,可经由上层信令通过逻辑信道配置信息单元对上述标志进行动态更新。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一新颖方面的用于LTE LAA以及NR-U的不同CAPC,其中CAPC阈值或者标志可以用于对逻辑信道的复用施加限制。当执行LBT进程时,可以用和其他未授权网络(诸如WiFi)保持公平的方式来选择LBT类型。因为类型4LBT可提供与其他未授权网络节点的公平性,所以UE可以选择类型4LBT作为所有传送的默认LBT类型。对于类型4来说(具有随机退避(random backoff)且竞争窗口(contention window)大小可变的LBT),传送实体(entity)可在竞争窗口内抽取随机数字N。竞争窗口的大小可由N的最小值和最大值来定义。当抽取随机数字N时,传送实体可以改变竞争窗口的大小。在传送实体在信道上进行传送之前,可以在LBT进程中使用该随机数字N来确定该信道被感测为空闲的持续时间。请注意,与其他LBT进程相比,类型4LBT可能会需要更长的时间,而且具有更低的成功率。
因为默认的类型4LBT需要确定CAPC,所以选择LBT类型和确定合适的CAPC是紧密结合的。3GPP引入了4种不同的CAPC以用于LTE LAA和NR-U。图3示出不同的优先级类别,其中,类别的数字越小,则优先级越高。每个优先级类别可使用不同的Tmcot,p,其中Tmcot,p指优先级类别p的最大信道占用时间(maximum channel occupancy time)。对于优先级类别3和4来说,如果可以长期保证不存在任何其他同位的技术共享相同的频带,则Tmcot,p为10ms。在不同的情况中,Tmcot,p可限制为8ms。根据3GPP标准,设备不能连续在未授权频谱中传送超过Tmcot,p的时间段。在图3的表300中,CAPC为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mp为优先级类别p的最大传送尝试次数,CWmin,p为优先级类别p的最小竞争窗口大小,CWmax,p为优先级类别p的最大竞争窗口大小,TMCOT,p为优先级类别p的最大信道占用时间。对于上行链路传送来说,可通过对分配有不同CAPC值的逻辑信道上的可用数据进行复用来形成TB。在一新颖方面中,如310所示,可对逻辑信道的复用施加一些限制,该限制可基于:1)CAPC阈值,或者2)每个CAPC值的额外的复用标志。
图4例示利用基于特定CAPC阈值的限制来对分配有不同CAPC值的逻辑信道进行复用的一个实施例。当执行类型4LBT以进行上行链路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传送时,UE可以为相应的TB传送确定合适的CAPC,其中CAPC值越低,则反映优先级越高。通常来讲,可以根据消息的优先级来确定CAPC,使得更高优先级的消息可以分配有更高优先级的CAPC(更低的CAPC值)。在标准化NR-U活动的过程中决定,对于上行链路CG来说,可以如LTE中那样(对于WiFi共存)选择在TB中复用的逻辑信道的最大CAPC索引(最低的优先级)。为了能够更快地传送高优先级的数据,可以对低优先级逻辑信道与高优先级逻辑信道的复用施加限制。
在图4的实施例中,可经由RRC信令来配置CAPC阈值。如果具有高于阈值的优先级的逻辑信道有数据可用于传送,并且如果属于其他逻辑信道的数据具有低于该CAPC阈值的优先级,则不允许该其他逻辑信道的数据与更高优先级逻辑信道的数据进行复用。如图4所示,有n个逻辑信道与n个不同的CAPC优先级相关联。优先级1到k小于CAPC阈值,而优先级k+1到n在CAPC阈值以上。UE首先可接收CAPC阈值,然后可基于所配置的CAPC阈值来确定更高优先级逻辑信道的数据是否被允许与另一更低优先级逻辑信道的数据复用在相同的TB中以进行传送。举例来讲,具有优先级1到k的逻辑信道的数据被允许互相复用,具有优先级k+1到n的逻辑信道的数据被允许互相复用。然而,具有优先级1到k的逻辑信道的数据不被允许与优先级为k+1到n的逻辑信道的数据进行复用。
因为更低的CAPC值表示更高的优先级,所以上述方法从数学上可以表示为:
其中*表示复用。
举个特定的例子,如果设置CAPC=2为阈值,则包含了CAPC=1和CAPC=2的逻辑信道的CG可以复用在一起以进行传送。类似地,包含了CAPC=3和CAPC=4的逻辑信道的CG也可以进行复用。然而,包含了CAPC=1或者CAPC=2的逻辑信道的CG不能与CAPC=3或者CAPC=4的逻辑信道进行复用。请注意,如果CAPC=1的逻辑信道上的数据与CAPC=2的逻辑信道上的数据复用在TB中,则该TB可以分配具有最低优先级的最大CAPC值(比如CAPC=2)。也可以说,在传送该TB之前,UE可以使用CAPC=2来执行LBT以获得信道接入。
图5例示利用基于CAPC标志而确定的限制来对分配有不同CAPC值的逻辑信道进行复用的另一实施例。在RRC配置中,网络502可以经由RRC重新配置(RRC Reconfiguration)消息(比如经由逻辑信道配置信息单元(Information Element,IE))向UE 501发送逻辑信道配置信息。如图5所示,逻辑信道配置IE 510可包括一序列的上行链路特定参数,其中上述参数还可以包括用于复用的阈值,以及用以控制每个CAPC的逻辑信道复用的标志。每个CAPC可以具有额外的标志,该标志可以指示特定的CAPC是否可以具有降低的优先级。如果在具有CAPC的逻辑信道上有数据可用,且该CAPC设置有指示该CAPC的优先级不能降低的标志,则任何具有更低优先级CAPC的逻辑信道不能与该逻辑信道进行复用。然而,鉴于具有更高优先级CAPC的逻辑信道未设置有标志,则具有更高优先级CAPC的任何逻辑信道中的任何可用的数据可以与上述逻辑信道进行复用。在一个示例中,如果CAPC=2的逻辑信道上有数据可用,且该CAPC设置有上述标志,则CAPC=3或者CAPC=4的逻辑信道上的任何数据不能与CAPC=2的逻辑信道上的数据进行复用。然而,如果CAPC=1的逻辑信道没有设置上述标志,则CAPC=1的逻辑信道上的数据可以与CAPC=2的逻辑信道上的数据进行复用。
图6例示UE和基站之间在NR-U中利用复用的逻辑信道进行上行链路TB传送的时序图。在步骤611,UE 601和gNB 602可与彼此建立专用连接。举例来讲,该专用连接可以是信令无线电承载(Signaling Radio Bearer,SRB)或者数据无线电承载(Data Radio Bearer,DRB)。可定义不同的SRB以用于不同的RRC和非接入层(Non-Access Stratum,NAS)信令消息。另一方面,可以为传输的信息的类型定义不同的逻辑信道,逻辑信道可位于(reside)无线电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子层(sublayer)和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Control,MAC)子层之间,并且可以包括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traffic channel)。在步骤612,gNB 602可向UE 601发送RRC重新配置消息。RRC重新配置消息(610)可以携带用于逻辑信道配置的参数,诸如CAPC阈值或者额外的复用标志。在步骤613,UE 601可向gNB 602发回RRC重新配置完成消息。在步骤621,gNB 602可提供上行链路CG以通过不同逻辑信道进行上行链路TB传送。在步骤631,UE 601可通过对不同逻辑信道上的可用数据进行复用来形成TB,可确定LBT类型和CAPC值,以及可执行上行链路LBT。在步骤641,当LBT成功时,UE 601可向gNB 602传送上述TB。在一新颖方面中,可对逻辑信道的复用施加一些限制,该限制可基于:1)CAPC阈值,或者2)每个CAPC值的额外的复用标志。
图7是根据一新颖方面的UE对具有不同优先级的逻辑信道上的数据进行复用来在5G NR-U中进行上行链路TB传送的方法的流程图。在步骤701,在NR-U网络中,UE可与基站在未授权频带上建立数据连接。在步骤702,UE可从基站接收配置的许可,以用于在数据连接的多个逻辑信道上进行上行链路传送,其中,每个逻辑信道分配有CAPC。在步骤703,UE可通过对多个逻辑信道上的数据进行复用来形成TB以用于上行链路传送,其中,逻辑信道的复用可应用基于CAPC的限制规则。在步骤704,UE可使用与CAPC值相关联的一组LBT参数来执行LBT进程,其中,CAPC值可基于复用后的逻辑信道来确定。
本发明虽结合特定实施例揭露如上以用于指导目的,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相应地,在不脱离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阐述的范围内,可对上述实施例的各种特征进行修改、变更和组合。

Claims (17)

1.一种上行链路传送方法,包括:
在新无线电未授权频谱网络中,由用户设备与基站在未授权频带上建立数据连接;
从所述基站接收配置的许可,以用于在所述数据连接的多个逻辑信道上进行上行链路传送,其中,每个逻辑信道分配有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
通过对所述多个逻辑信道上的数据进行复用来形成传输块以用于所述上行链路传送,其中,所述逻辑信道的复用应用基于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的限制规则,其中每个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与标志相关联,所述标志指示所述每个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不能够具有降低的优先级,其中,如果逻辑信道的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设置有所述标志,则不允许所述逻辑信道的数据与具有更低优先级的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的其他逻辑信道进行复用,如果逻辑信道的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设置有所述标志,更高优先级的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未设置有所述标志,则允许所述逻辑信道的数据与具有所述更高优先级的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的其他逻辑信道进行复用;以及
使用与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的值相关联的一组先听后说参数来执行先听后说进程,其中,所述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的值是基于复用后的逻辑信道来确定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行链路传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的限制规则是基于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阈值,所述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阈值由逻辑信道配置信息单元来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行链路传送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允许属于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优先级低于所述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阈值的逻辑信道的数据与属于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优先级高于所述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阈值的逻辑信道的数据进行复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行链路传送方法,其特征在于,经由来自所述基站的上层信令通过所述逻辑信道配置信息单元对所述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阈值进行动态更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行链路传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志指示逻辑信道复用的所述基于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的限制规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行链路传送方法,其特征在于,经由上层信令通过逻辑信道配置信息单元对所述标志进行动态更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行链路传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用后的逻辑信道包括具有高优先级的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的第一逻辑信道,以及具有低优先级的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的第二逻辑信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上行链路传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低优先级的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来确定所述复用后的逻辑信道的所述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的值以执行所述先听后说进程。
9.一种用于上行链路传送的用户设备,包括:
连接处理电路,在新无线电未授权频谱网络中与基站在未授权频带上建立数据连接;
接收器,从所述基站接收配置的许可,以用于在所述数据连接的多个逻辑信道上进行上行链路传送,其中,每个逻辑信道分配有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
上行链路处理电路,通过对所述多个逻辑信道上的数据进行复用来形成传输块以用于所述上行链路传送,其中,所述逻辑信道的复用应用基于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的限制规则,其中每个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与标志相关联,所述标志指示所述每个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不能够具有降低的优先级,其中,如果逻辑信道的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设置有所述标志,则不允许所述逻辑信道的数据与具有更低优先级的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的其他逻辑信道进行复用,如果逻辑信道的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设置有所述标志,更高优先级的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未设置有所述标志,则允许所述逻辑信道的数据与具有所述更高优先级的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的其他逻辑信道进行复用;以及
先听后说处理电路,使用与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的值相关联的一组先听后说参数来执行先听后说进程,其中,所述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的值是基于复用后的逻辑信道来确定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的限制规则是基于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阈值,所述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阈值由逻辑信道配置信息单元来配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不允许属于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优先级低于所述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阈值的逻辑信道的数据与属于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优先级高于所述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阈值的逻辑信道的数据进行复用。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经由来自所述基站的上层信令通过所述逻辑信道配置信息单元对所述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阈值进行动态更新。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志指示逻辑信道复用的所述基于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的限制规则。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经由上层信令通过逻辑信道配置信息单元对所述标志进行动态更新。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复用后的逻辑信道包括具有高优先级的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的第一逻辑信道,以及具有低优先级的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的第二逻辑信道。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低优先级的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来确定所述复用后的逻辑信道的所述信道接入优先级类别的值以执行所述先听后说进程。
17.一种存储介质,存储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在由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上行链路传送方法的步骤。
CN202010741375.9A 2019-08-13 2020-07-29 上行链路传送方法及用户设备 Active CN1123986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962885861P 2019-08-13 2019-08-13
US62/885,861 2019-08-13
US16/924,387 2020-07-09
US16/924,387 US11528656B2 (en) 2019-08-13 2020-07-09 Multiplexing logical channels with different channel access priority class in new radio unlicensed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98632A CN112398632A (zh) 2021-02-23
CN112398632B true CN112398632B (zh) 2024-05-07

Family

ID=74566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41375.9A Active CN112398632B (zh) 2019-08-13 2020-07-29 上行链路传送方法及用户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528656B2 (zh)
CN (1) CN11239863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375541B2 (en) * 2019-02-14 2022-06-2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access priority classes based on message typ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3161851A1 (en) * 2022-02-25 2023-08-31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Sidelink logical channel prioritization based on a channel access priority class
CN116939870A (zh) * 2022-03-30 2023-10-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4023667A1 (en) * 2022-07-25 2024-02-01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Channel access priority for sidelink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76591A (zh) * 2016-05-11 2018-12-21 Lg 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上行链路数据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E383048T1 (de) * 2004-06-15 2008-01-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Auf priorität basierte behandlung von datenübertragungen
US8027327B2 (en) * 2004-06-25 2011-09-27 Alcatel Lucent Distributed scheduling in wireless networks with service differentiation
US8503423B2 (en) * 2007-02-02 2013-08-06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ersatile MAC multiplexing in evolved HSPA
EP3434061B1 (en) * 2016-03-25 2020-03-1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hannel access priority class selection
US10383165B2 (en) * 2016-06-03 2019-08-13 Ofinno, Llc Uplink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wireless device and wireless network
US11272540B2 (en) * 2018-08-09 2022-03-08 Ofinno, Llc Channel access and uplink switching
EP3957123B1 (en) * 2019-04-18 2023-09-27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Transport block transmission
US11553530B2 (en) * 2019-07-02 2023-01-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of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for supporting large random access resoinse (RAR) window size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76591A (zh) * 2016-05-11 2018-12-21 Lg 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上行链路数据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Further consideration on Configured UL grant enhancement;Intel Corporation;3GPP TSG-RAN WG2 106;1-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98632A (zh) 2021-02-23
US20210051572A1 (en) 2021-02-18
US11528656B2 (en) 2022-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89626B2 (en) Listen before talk and channel access priority class for PUCCH in new radio unlicensed
US10805776B2 (en) Method for allocating V2X resource pool to subframe remaining after excluding specific subfram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using same
EP3395114B1 (en) Channel access procedure and qos provisioning for uplink laa
US20220132573A1 (en) Channel access priority class for signaling radio bearers in new radio unlicensed
CN110169158B (zh) 对于不同参数集的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和映射
CN108029112B (zh) 共享通信介质中的控制信令
KR102593073B1 (ko) 업링크 및 다운링크 송신들의 병렬 프로세싱
CN112398632B (zh) 上行链路传送方法及用户设备
US11877317B2 (en) Method and device us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JP7335997B2 (ja) Nrにおけるprachおよびpusch分離のための異なる方法
JP7055150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端末の物理サイドリンク制御チャネル(Physical Sidelink Control Channel;PSCCH)のブラインドデコーディング(blind decoding)実行方法及び前記方法を利用する端末
TW202014038A (zh) 判斷對話前監聽和通道存取優先級等級之方法及使用者設備
WO2016045442A1 (zh) 一种设备到设备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JP2020511907A (ja) 複数の搬送波が設定された端末の電力割当方法及び上記方法を利用する端末
TWI640215B (zh) 經由錨定載波的小區存取方法和裝置
EP2561720B1 (en) Channel reservation in time division duplex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6530040A (zh) 用于侧行链路通信的长物理侧行链路共享信道格式
CN109831824B (zh) 用于上行捎带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4032565A1 (zh) 资源排除方法和相关产品
WO2023013610A1 (ja) 通信装置、基地局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WO2023013547A1 (ja) 通信装置、基地局及び通信方法
WO2023158969A1 (en) Feedback prioritization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