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84442A - 一种电力系统综合效益的自动化评价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力系统综合效益的自动化评价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84442A
CN107784442A CN201711020283.6A CN201711020283A CN107784442A CN 107784442 A CN107784442 A CN 107784442A CN 201711020283 A CN201711020283 A CN 201711020283A CN 107784442 A CN107784442 A CN 1077844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efficient
evaluation index
evaluation
index
regio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2028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晓晨
王耀华
金艳鸣
谭雪
王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tional Grid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State Grid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tional Grid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ional Grid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tional Grid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2028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84442A/zh
Publication of CN1077844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844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3Score-carding, benchmarking or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Marketing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系统综合效益的自动化评价方法,能够基于地区差异化因素对电力系统的效益进行评价,相比现有的评价方法更加真实地反应出电力系统的运行效能。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包括:获取某一电力系统在各地区运行情况的若干的评价指标,以及与各评价指标分别对应的用于表征地区受电力系统运行情况影响程度的地区系数;根据每组相互对应的评价指标与地区系数,计算出各个基于地区差异化因素修正后的评价指标;根据所述基于地区差异化因素修正后的评价指标,计算出该电力系统的综合效益评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电力系统综合效益的自动化评价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系统综合效益的自动化评价 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以及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问题的不断加剧,大 规模开发利用新能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针对含大规模新能源发电的电 力系统,已有部分文献对其特性进行了分析与评价。例如,参见文献1:刘吉 臻,大规模新能源电力安全高效利用基础问题【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 (16);文献1针对大规模新能源电力的安全利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 了安全利用相关的整体解决方案。参见文献2:鲁宗相,李海波,乔颖,高比 例可再生能源并网的电力系统灵活性评价与平衡机理【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7(01);文献2分析了波动电源和负荷不确定性双重叠加下电力系统灵活 性的概念和特征,并给出了电力系统灵活性度量指标。
在以上文献以及其它现有研究成果中,涉及新能源发电的电力系统综合效 益的评价所采用的方案较为简单,在评价参数的选取分析和地区差异化等方面 的处理有所欠缺。尤其是,不同地区在人口、面积以及国民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等方面各有差异,电力系统可靠性、环保性等问题造 成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忽略地区差异化因素的影响,将导致电力系统综合效益 的评价缺乏有效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系统综合效益的自动化评价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 术中,对电力系统效益进行评价时忽略地区差异化因素,导致评价结果缺乏有 效性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力系统综合效益的自动化评价方法,包括:
获取某一电力系统在各地区运行情况的若干的评价指标,以及与各评价指 标分别对应的用于表征地区受电力系统运行情况影响程度的地区系数;
根据每组相互对应的评价指标与地区系数,计算出各个基于地区差异化因 素修正后的评价指标;
根据所述基于地区差异化因素修正后的评价指标,计算出该电力系统的综 合效益评价值。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获取的评价指标以及地区系数,至少包括 以下组合中的一种:可靠性评价指标和可靠性地区系数,经济评价指标和经济 性地区系数,环保评价指标和环保性地区系数,以及,高效性评价指标和高效 性地区系数。
结合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可靠性评 价指标,包括用户平均停电时间指标,和/或用户平均停电次数指标;所述可靠 性地区系数,包括地区国民生产总值GDP系数。
结合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用户平均 停电时间指标,为经过数值标准化处理的用户平均停电时间,所述用户平均停 电时间根据每次停电小时数、每次停电用户数和总供电用户数计算得到;所述 用户平均停电次数指标,为经过数值标准化处理的用户平均停电次数,所述用 户平均停电次数根据每次停电用户数和总供电用户数计算得到;所述地区GDP 系数,为经过数值标准化处理的地区GDP。
结合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经济评价 指标,包括全环节成本系数;所述经济性地区系数,包括上年经济增长额与电 力投资额的比例系数。
结合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全环节成 本系数,为经过数值标准化处理的全环节成本,所述全环节成本,由发电、输 电、配电和供电的成本求和得到;所述上年经济增长额与电力投资额的比例系 数,为经过数值标准化处理的上年经济增长额与电力投资额的比值。
结合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环保评价 指标,包括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系数,和/或排放成本系数;所述环保性地区系 数,为地区的人口系数;
结合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清洁能源 发电量占比系数,为经过数值标准化处理的清洁能源发电量与地区总发电量的 比值;所述排放成本系数,为经过数值标准化处理的排放成本,所述排放成本 根据每种排放物按当前发电量折合全火电发电情形下的排放量、每种排放物的 实际排放量、每种排放物的环境价值以及每种排放物减排需要的单位成本计算 得到;所述地区的人口系数,为经过数值标准化处理的地区人口数。
结合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高效性评 价指标,包括发电输电全效率系数,和/或发电设备利用系数;所述高效性地区 系数为预设的固定系数。
结合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电输电 全效率系数,为经过数值标准化处理的发电输电全效率值,所述发电输电全效 率值根据发电厂用电率和线损率计算得到;所述发电设备利用系数,为经过数 值标准化处理的不同种类发电设备的利用小时数的加权标幺值。
结合第三、第五、第七、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种,在第十种可 能的实施方式中,通过数值标准化处理获取评价指标的过程包括:对于需要作 数值标准化处理的原始评价指标aij,确定采用效益型计算方法或者采用成本型 计算方法以计算数值标准化处理后的评价指标;如果采用效益型计算方法,数 值标准化处理后的评价指标bij=aij/amax_j,amax_j为aij构成的矩阵的第j列的最大 值;如果采用成本型计算方法,数值标准化处理后的评价指标bij=amin_j/aij,amin_j为aij构成的矩阵的第j列的最小值;其中,各个地区的序号i和各个评价指标 的序号j已预先确定。
结合第十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通过数值标 准化处理获取地区系数的过程包括:对于需要作数值标准化处理的原始地区系 数cij,确定采用效益型计算方法或者采用成本型计算方法以计算数值标准化处 理后的地区系数;如果采用效益型计算方法,数值标准化处理后的地区系数 dij=cij/cmax_j,cmax_j为cij构成的矩阵的第j列的最大值;如果采用成本型计算方 法,数值标准化处理后的地区系数dij=cmin_j/cij,cmin_j为cij构成的矩阵的第j 列的最小值;其中,各个地区的序号i和各个地区系数的序号j已预先确定, 计算地区系数所采用的计算方法根据计算评价指标所采用的计算方法确定。
在第十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每组相互对应的评价指标与地区系 数,计算出各个基于地区差异化因素修正后的评价指标,包括:将每组相互对 应的评价指标与地区系数相乘,获取各个基于地区差异化因素修正后的评价指 标。
在第十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基于地区差异化因素修正后的评 价指标,计算出该电力系统的综合效益评价值,包括:将所述基于地区差异化 因素修正后的评价指标和预先设置的与之对应的权重系数相乘,然后求和,得 到该电力系统的综合效益的评价值。
结合第十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十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设置与所 述基于地区差异化因素修正后的评价指标对应的权重系数,包括:根据所述基 于地区差异化因素修正后的评价指标通过客观赋权法和主观赋权法计算出的 权重系数,以及预设的客观赋权法和主观赋权法分别对应的倾向程度值,计算 出所述基于地区差异化因素修正后的评价指标对应的综合赋权的权重系数。
本发明引入了地区系数对评价指标进行修正,得到基于地区差异化因素修 正后的评价指标,再根据基于地区差异化因素修正后的评价指标来计算电力系 统的综合效益评价值;由于考虑到了地区差异化因素对电力系统综合效益评价 的影响,使得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对电力系统进行综合效益评价的结果更加准 确、有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力系统综合效益的自动化评价方法的流程示意 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电力系统综合效益的自动化评价方法的总体框架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包含用于表征电力系统效益的各评价指标的框架图。
图4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各地区电力系统综合效益比较的效果示意 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系统综合效益的自动化评价方法,用以准确地对各 个地区展开电力系统综合效益评价,获取科学合理的评价结果。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力系统综合效益的自动化评价方法包括:
S110、获取某一电力系统在各地区运行情况的若干的评价指标,以及与各 评价指标分别对应的用于表征地区受电力系统运行情况影响程度的地区系数。
S120、根据每组相互对应的评价指标与地区系数,计算出各个基于地区差 异化因素修正后的评价指标。
S130、根据所述基于地区差异化因素修正后的评价指标,计算出该电力系 统的综合效益评价值。
较佳地,所获取的评价指标以及地区系数,至少包括以下组合中的一种: 可靠性评价指标和可靠性地区系数,经济评价指标和经济性地区系数,环保评 价指标和环保性地区系数,以及,高效性评价指标和高效性地区系数。在实际 评价过程中,可以对电力系统的可靠性、经济性、环保性和高效性的任一方面 或多个方面展开评价。
较佳地,所述可靠性评价指标,包括用户平均停电时间指标,和/或用户平 均停电次数指标;所述可靠性地区系数,包括地区国民生产总值GDP系数; 所述经济评价指标,包括全环节成本系数;所述经济性地区系数,包括上年经 济增长额与电力投资额的比例系数;所述环保评价指标,包括清洁能源发电量 占比系数,和/或排放成本系数;所述环保性地区系数,为地区的人口系数;所 述高效性评价指标,包括发电输电全效率系数,和/或发电设备利用系数;所述 高效性地区系数为预设的固定系数。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在实施过程中,所 采用的各个评价指标和地区系数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内容。
较佳地,所述用户平均停电时间指标,为经过数值标准化处理的用户平均 停电时间,所述用户平均停电时间根据每次停电小时数、每次停电用户数和总 供电用户数计算得到;所述用户平均停电次数指标,为经过数值标准化处理的 用户平均停电次数,所述用户平均停电次数根据每次停电用户数和总供电用户 数计算得到;所述地区GDP系数,为经过数值标准化处理的地区GDP。
较佳地,所述全环节成本系数,为经过数值标准化处理的全环节成本,所 述全环节成本,由发电、输电、配电和供电的成本求和得到;所述上年经济增 长额与电力投资额的比例系数,为经过数值标准化处理的上年经济增长额与电 力投资额的比值。
较佳地,所述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系数,为经过数值标准化处理的清洁能 源发电量与地区总发电量的比值;所述排放成本系数,为经过数值标准化处理 的排放成本,所述排放成本根据每种排放物按当前发电量折合全火电发电情形 下的排放量、每种排放物的实际排放量、每种排放物的环境价值以及每种排放 物减排需要的成本计算得到;所述地区的人口系数,为经过数值标准化处理的 地区人口数。其中,所述环境价值,为单位排放物排放造成的经济损失。
较佳地,所述发电输电全效率系数,为经过数值标准化处理的发电输电全 效率值,所述发电输电全效率值根据发电厂用电率和线损率计算得到;所述发 电设备利用系数,为经过数值标准化处理的不同种类发电设备的利用小时数的 加权标幺值。
较佳地,通过数值标准化处理获取评价指标的过程包括:对于需要作数值 标准化处理的原始评价指标aij,确定采用效益型计算方法或者采用成本型计算 方法以计算数值标准化处理后的评价指标;如果采用效益型计算方法,数值标 准化处理后的评价指标bij=aij/amax_j,amax_j为aij构成的矩阵的第j列的最大值; 如果采用成本型计算方法,数值标准化处理后的评价指标bij=amin_j/aij,amin_j为aij构成的矩阵的第j列的最小值;其中,各个地区的序号i和各个评价指标 的序号j已预先确定。
较佳地,通过数值标准化处理获取地区系数的过程包括:对于需要作数值 标准化处理的原始地区系数cij,确定采用效益型计算方法或者采用成本型计算 方法以计算数值标准化处理后的地区系数;如果采用效益型计算方法,数值标 准化处理后的地区系数dij=cij/cmax_j,cmax_j为cij构成的矩阵的第j列的最大值; 如果采用成本型计算方法,数值标准化处理后的地区系数dij=cmin_j/cij,cmin_j为cij构成的矩阵的第j列的最小值;其中,各个地区的序号i和各个地区系数 的序号j已预先确定,计算地区系数所采用的计算方法根据计算评价指标所采 用的计算方法确定。
较佳地,根据每组相互对应的评价指标与地区系数,计算出各个基于地区 差异化因素修正后的评价指标,包括:将每组相互对应的评价指标与地区系数 相乘,获取各个基于地区差异化因素修正后的评价指标。
较佳地,根据所述基于地区差异化因素修正后的评价指标,计算出该电力 系统的综合效益评价值,包括:将所述基于地区差异化因素修正后的评价指标 和预先设置的与之对应的权重系数相乘,然后求和,得到该电力系统的综合效 益的评价值。
较佳地,设置与所述基于地区差异化因素修正后的评价指标对应的权重系 数,包括:根据所述基于地区差异化因素修正后的评价指标通过客观赋权法和 主观赋权法计算出的权重系数,以及预设的客观赋权法和主观赋权法分别对应 的倾向程度值,计算出所述基于地区差异化因素修正后的评价指标对应的综合 赋权的权重系数。综合赋权法结合了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采用综合赋权 法进行评价得出的结论更加地准确、有效。
下面将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提出了一种考虑地区差异化因素的电力系统综合效益评 价模型,利用综合赋权法对含大规模新能源发电的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环 保、高效四个方面加以评价,并引入了地区系数对评价指标进行差异化处理, 从而准确地反映出各地区的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准确地对电力系统进行评价。
下面结合图2、图3对所提评价方法进行相关说明:
一、由图2可知,考虑地区差异化因素的电力系统综合效益评价模型由评 价指标体系、标准化与差异化、权重与结果计算几部分组成。
二、如图3所示,评价指标体系从安全、经济、环保、高效四个方面对电 力系统加以评价。本发明在每个方面下选取一到两个具体指标对效益进行评 价,并提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各项效益评价指标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可靠性评价指标。
A、用户平均停电时间的计算见公式1:
其中,hi为第i次停电小时数,ni为第i次停电用户数,nc为总供电用户 数。
B、用户平均停电次数计算公式如下:
(2)经济评价指标。
C、从电力系统各个环节计算全环节成本如下:
其中,Cg、Ct、Cd、Cm分别代表发电成本、输电成本、配电成本、供电 成本,Ci代表第i种电源的发电成本,i代表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太阳 能发电。
(3)环保评价指标。
D、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Wc代表清洁能源发电量,Wf代表地区总发电量,Wi代表第i种 电源的发电量。
E、排放成本,即利用不同排放物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及减排成本计算清洁 能源节约环境成本如下:
其中,E0_j、Ej分别代表第i种排放物按当前发电量折合的全火电情形下 排放量以及实际排放量,α0、α代表全火电情形下发电煤耗以及实际发电煤耗,ej代表第j种排放物排放系数,Ve_j、Vc_j分别代表第j种排放物的环境价值 (单位排放物排放造成的经济损失)、减排所需要的单位成本。
(4)高效性评价指标。
F、发电输电全效率值计算如下:
其中,Lf、Ll分别为地区发电厂用电率、线损率,Wdi为第i种电厂厂用 电量,Wp、Win、Wout分别为总供电量、地区内净送电量、净外送电量。
G、不同种类的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有很大差异,对于不同种类的发电设 备选取不同的基准值计算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的加权标幺值如下:
其中,ηi为第i种电源的权重系数,hi为第i种电源的发电设备利用小时 数,hb_i为第i种电源的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基准值,Wb_i为第i种电源的基 准发电量。
三、如图2所示,标准化与差异化部分由指标标准化和地区差异化两部分 组成,两部分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A、为方便计算,需要对指标进行标准化。本发明选用但不局限于线性比 例变化法对评价指标进行标准化,能够在对指标无量纲化的同时,使指标大小 介于0与1之间。设共有m个参与评价的地区、n个评价指标,第i个地区的 第j个指标为aij(i=1,2,…,m;j=1,2,…,n),针对效益型和成果型两种指标计算方 法如下所示:
a、效益型指标指的是数值越大评价越有利的指标,其标准化公式如下:
其中,bij为aij的标准化后的评价指标,amax_j为矩阵A第j列的最大值。
b、成本型指标指的是数值越小评价越有利的指标,其标准化公式如下:
其中,amin_j矩阵A第j列的最小值。
B、为体现电力系统对不同地区影响不同,本发明基于电力系统效益对不 同地区造成的影响,根据不同地区经济、人口、生态环境等的不同,提出地区 系数的概念,对不同地区进行地区差异化处理。地区差异化包括地区系数选取、 确定地区系数类型、地区系数标准化几部分,设第j个指标对地区的影响与系 数cij成相关,具体计算过程如下所示:
a、本发明分别在电力系统可靠、经济、环保、高效四个方面选取地区系 数,其具体选取过程如下:
I、电力系统可靠性对地区的影响体现于系统故障能够对地区经济造成影 响,其影响程度主要与当地产业结构、经济水平等因素相关。地区的产业结构 与水平等能够综合反映在当地GDP中,因此本发明选取地区GDP作为可靠性 的地区系数。
II、电力系统经济性对地区的影响体现于电力投资对当地经济以及就业的 拉动作用,且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呈正相关,电力投资对当地经济的拉动作用体 现在该地区的总体经济发展对电力投资的敏感程度,因此本发明选取上年经济 增长与电力投资的比值作为经济性的地区系数。
III、电力系统环保性对地区的影响体现于电力系统排放污染物对地区人体 健康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参照环境影响经济成本的测算,认为与人体健康影响 相关的成本为最主要因素,因此选取当地人口数为环保性的地区系数。
IV、高效性主要对电力系统内部形成影响,本发明不做特殊处理,认为各 地区系数相同。
b、为方便计算,需要对地区系数进行标准化处理。本发明将地区系数也 分为相对于评价指标的效益型与成本型,对于效益型指标,效益型系数指的是 数值越大指标对地区影响越大的系数,成本型系数指的是数值越大指标对地区 影响越小的系数。由于地区系数类型不具有指标类型的直观性,且相关指标在 标准化过程中均转化为效益型,则系数类型计算方法如公式:
sc_j=sa_jrj (公式10)
其中,Sc_j为地区系数类型,若为1,则代表为效益型,若为-1,则代表 为成本型;Sa_j为与系数相关的评价指标对应的类型,若为效益型则取1,若 为成本型则取-1;rj为系数与指标的相关度,正相关为1,负相关为-1。
c、地区系数标准化方法仍然选用线性比例变换法,若Sc_j为1,则cij为 效益型,标准化过程采用公式(8),若Sc_j为-1,则cij为成本型,标准化过程 采用公式(9)。设cij标准化后变为效益型地区系数dij
d、将标准化后的指标与其对应的地区系数相乘,即得到基于地区差异化 因素修正后的评价指标eij
eij=bijdij (公式11)
四、如图2所示,权重与结果计算包括综合赋权与计算结果两部分,其具 体过程如下所示:
A、综合赋权结合主观赋权法与客观赋权法,其计算原理为:
ωj=k1pj+k2qj (公式12)
其中,ωj为第j个指标由综合赋权法得到的权重系数;k1、k2分别为客观 赋权法和主观赋权法的倾向程度;pj、qj分别为第j个指标通过客观赋权法和 主观赋权法得到的权重系数。
B、综合赋权后,第i个系统方案的综合效益评价值Vi为:
下面给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基于电力系统综合效益评价模型,选取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区进行算例分 析,计算得相关评价指标及地区系数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地区1在电力 系统可靠性、高效性以及地区经济等方面占据优势,地区3在清洁能源发展方 面占据优势,地区经济相对欠发达,人口较少,地区2在各方面较为折中。
表1 三地区相关指标及地区系数
本算例基于电力故障对地区经济影响最小、排放物对环境损害最小、电力 投资对经济拉动最大考虑,电力系统故障对地区影响与GDP成正相关,因此GDP为成本型因数;电力系统排放物对地区影响与人口密度成正比,因此人口 密度为成本型因数;拉动经济增长与电力投资成正相关,因此经济增长与电力 投资比值为效益型因数。将表1指标及地区因数标准化得:
表2 三地区标准化结果
可靠性指标的地区因数都取1,则归一化后的矩阵P为:
为直观表现各地区优劣,将每个指标最大值变为1,其余指标按比例缩放, 画得雷达图如图4所示。
从雷达图可直观得看出,经地区差异化后,地区1、地区2、地区3分别 在高效性、可靠性、环保性方面占据优势,经济性方面,地区1、地区3相对 占优。
利用基于主、客观赋权法的综合赋权法计算指标权重,其中主观赋权法采 用快速Delphi法,客观赋权法采用熵权法。
熵权法计算得各指标的熵值和熵权为:
表3 熵权法赋权结果
利用快速Delphi法对各指标赋权结果如下:
表4 快速Delphi法赋权结果
取k1=0.1,k2=0.9,利用综合赋权法算得的赋权结果如下:
表5 综合赋权结果
则三个地区的综合评价值为:0.21、0.30、0.49。从评价过程可知,地区1 虽然电力系统经济性相对较差,但由于对电力投资较为敏感,因此经济性评价 较好;地区二由于经济相对欠发达,电力系统故障造成的影响相对较小,在可 靠性评价中占据优势;地区3在环保性方面占据绝对优势,且由于地区人口较 少,环保性优势加大。
因此,根据评价结果,在经济发达地区应更注重电力系统可靠性,人口较 多地区注重环保性,在电力投资敏感地区可以适当放宽经济性要求。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引入了地区系数的概念,对评价指标按照地区差异化处理从而更加准 确地进行评估。
(2)本发明针对电力系统安全、经济、环保、高效四个方面加以评价,更 加全面系统。
(3)本发明综合考虑了大规模新能源发电接入的电力系统特征,更适用于 当前以及未来的电力系统评价模型。
(4)本发明采用结合主、客观赋权法的综合评价方法,更加科学。
(5)本发明中地区系数的选取基于电力系统对地区各个方面的分析,更加 准确。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 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 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 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 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 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 /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 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 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 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 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 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 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 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 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 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 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 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 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5)

1.一种电力系统综合效益的自动化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某一电力系统在各地区运行情况的若干的评价指标,以及与各评价指标分别对应的用于表征地区受电力系统运行情况影响程度的地区系数;
根据每组相互对应的评价指标与地区系数,计算出各个基于地区差异化因素修正后的评价指标;
根据所述基于地区差异化因素修正后的评价指标,计算出该电力系统的综合效益评价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获取的评价指标以及地区系数,至少包括以下组合中的一种:可靠性评价指标和可靠性地区系数,经济评价指标和经济性地区系数,环保评价指标和环保性地区系数,以及,高效性评价指标和高效性地区系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靠性评价指标,包括用户平均停电时间指标,和/或用户平均停电次数指标;
所述可靠性地区系数,包括地区国民生产总值GDP系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平均停电时间指标,为经过数值标准化处理的用户平均停电时间,所述用户平均停电时间根据每次停电小时数、每次停电用户数和总供电用户数计算得到;
所述用户平均停电次数指标,为经过数值标准化处理的用户平均停电次数,所述用户平均停电次数根据每次停电用户数和总供电用户数计算得到;
所述地区GDP系数,为经过数值标准化处理的地区GDP。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经济评价指标,包括全环节成本系数;
所述经济性地区系数,包括上年经济增长额与电力投资额的比例系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全环节成本系数,为经过数值标准化处理的全环节成本,所述全环节成本,由发电、输电、配电和供电的成本求和得到;
所述上年经济增长额与电力投资额的比例系数,为经过数值标准化处理的上年经济增长额与电力投资额的比值。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保评价指标,包括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系数,和/或排放成本系数;
所述环保性地区系数,为地区的人口系数。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系数,为经过数值标准化处理的清洁能源发电量与地区总发电量的比值;
所述排放成本系数,为经过数值标准化处理的排放成本,所述排放成本根据每种排放物按当前发电量折合全火电发电情形下的排放量、每种排放物的实际排放量、每种排放物的环境价值以及每种排放物减排需要的单位成本计算得到;
所述地区的人口系数,为经过数值标准化处理的地区人口数。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效性评价指标,包括发电输电全效率系数,和/或发电设备利用系数;
所述高效性地区系数为预设的固定系数。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电输电全效率系数,为经过数值标准化处理的发电输电全效率值,所述发电输电全效率值根据发电厂用电率和线损率计算得到;
所述发电设备利用系数,为经过数值标准化处理的不同种类发电设备的利用小时数的加权标幺值。
11.如权利要求4、6、8、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数值标准化处理获取评价指标的过程包括:
对于需要作数值标准化处理的原始评价指标aij,确定采用效益型计算方法或者采用成本型计算方法以计算数值标准化处理后的评价指标;
如果采用效益型计算方法,数值标准化处理后的评价指标bij=aij/amax_j,amax_j为aij构成的矩阵的第j列的最大值;如果采用成本型计算方法,数值标准化处理后的评价指标bij=amin_j/aij,amin_j为aij构成的矩阵的第j列的最小值;
其中,各个地区的序号i和各个评价指标的序号j已预先确定。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数值标准化处理获取地区系数的过程包括:
对于需要作数值标准化处理的原始地区系数cij,确定采用效益型计算方法或者采用成本型计算方法以计算数值标准化处理后的地区系数;
如果采用效益型计算方法,数值标准化处理后的地区系数dij=cij/cmax_j,cmax_j为cij构成的矩阵的第j列的最大值;如果采用成本型计算方法,数值标准化处理后的地区系数dij=cmin_j/cij,cmin_j为cij构成的矩阵的第j列的最小值;
其中,各个地区的序号i和各个地区系数的序号j已预先确定,计算地区系数所采用的计算方法根据计算评价指标所采用的计算方法确定。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每组相互对应的评价指标与地区系数,计算出各个基于地区差异化因素修正后的评价指标,包括:
将每组相互对应的评价指标与地区系数相乘,获取各个基于地区差异化因素修正后的评价指标。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基于地区差异化因素修正后的评价指标,计算出该电力系统的综合效益评价值,包括:
将所述基于地区差异化因素修正后的评价指标和预先设置的与之对应的权重系数相乘,然后求和,得到该电力系统的综合效益的评价值。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与所述基于地区差异化因素修正后的评价指标对应的权重系数,包括:
根据所述基于地区差异化因素修正后的评价指标通过客观赋权法和主观赋权法计算出的权重系数,以及预设的客观赋权法和主观赋权法分别对应的倾向程度值,计算出所述基于地区差异化因素修正后的评价指标对应的综合赋权的权重系数。
CN201711020283.6A 2017-10-26 2017-10-26 一种电力系统综合效益的自动化评价方法 Pending CN1077844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20283.6A CN107784442A (zh) 2017-10-26 2017-10-26 一种电力系统综合效益的自动化评价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20283.6A CN107784442A (zh) 2017-10-26 2017-10-26 一种电力系统综合效益的自动化评价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84442A true CN107784442A (zh) 2018-03-09

Family

ID=61431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20283.6A Pending CN107784442A (zh) 2017-10-26 2017-10-26 一种电力系统综合效益的自动化评价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84442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46569A (zh) * 2018-06-07 2018-11-20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一种配电网低碳环保水平动态评估方法
CN110334958A (zh) * 2019-07-10 2019-10-15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区域综合能源供应系统效益评估方法
CN110417063A (zh) * 2019-07-31 2019-11-05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综合能源系统日前优化调度方法
CN111507548A (zh) * 2019-01-30 2020-08-07 顺丰科技有限公司 对物流服务评价进行地域差异修正的方法和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46569A (zh) * 2018-06-07 2018-11-20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一种配电网低碳环保水平动态评估方法
CN111507548A (zh) * 2019-01-30 2020-08-07 顺丰科技有限公司 对物流服务评价进行地域差异修正的方法和系统
CN111507548B (zh) * 2019-01-30 2024-03-29 顺丰科技有限公司 对物流服务评价进行地域差异修正的方法和系统
CN110334958A (zh) * 2019-07-10 2019-10-15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区域综合能源供应系统效益评估方法
CN110417063A (zh) * 2019-07-31 2019-11-05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综合能源系统日前优化调度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72481B (zh) 规模化充电设施接入有源配电网的安全性量化评估方法
CN105303468A (zh) 一种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的智能电网建设综合评价方法
CN107784442A (zh) 一种电力系统综合效益的自动化评价方法
CN103177395B (zh) 一种基于社会期望的智能配电网节能减排综合评价方法
CN102426674B (zh) 一种基于马尔科夫链的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方法
CN104319807B (zh) 一种基于Copula函数获取多风电场容量可信度的方法
CN102509173B (zh) 一种基于马尔科夫链的电力系统负荷准确预测方法
CN107862466A (zh) 考虑系统双侧随机性的源荷跨时空互补效益评价方法
CN107145707A (zh) 一种计及光伏出力不确定性和全寿命周期成本的配电网变压器规划方法
CN106251008A (zh) 一种基于组合权重相似日选取的光伏功率预测方法
CN105574617A (zh) 分布式电源和微电网接入配电系统方案的综合优化系统
CN108376262A (zh) 一种风电出力典型特性的分析模型构建方法
CN104599189A (zh) 一种计入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电网规划方案风险评估方法
CN110070282A (zh) 一种基于综合关联度的低压台区线损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CN102385723A (zh) 一种重要电力用户应急电源配置方法
CN106469421A (zh) 一种风电/光伏发电功率汇集拓扑的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06451567A (zh) 一种分布式电源集群动态划分的方法及系统
CN107358332A (zh) 一种电网调度运行精益化评价方法
CN105512783A (zh) 用于电磁环网解环方案的综合评价方法
CN108460525A (zh) 一种多能互补配用电系统的综合能源利用效率评估方法
CN109615244A (zh) 一种考虑不同类型电源入网的综合评价方法
CN105528668A (zh) 一种风电并网电力系统动态环境经济调度方法
CN112712281A (zh) 一种基于云模型的储能工况适应性综合评估方法及系统
Lin et al. Regional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 long-term planning optimization based on multi-energy complementarity quantification
CN112085276A (zh) 一种含高渗透率风光发电的电源系统容量配比优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0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