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83066A - 一种医学成像系统及其定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医学成像系统及其定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83066A
CN107783066A CN201711146354.7A CN201711146354A CN107783066A CN 107783066 A CN107783066 A CN 107783066A CN 201711146354 A CN201711146354 A CN 201711146354A CN 107783066 A CN107783066 A CN 1077830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signal generator
sick bed
medical image
image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4635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83066B (zh
Inventor
胡均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14635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83066B/zh
Publication of CN1077830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830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830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830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2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 G01R33/28Details of apparatu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R33/44 - G01R33/64
    • G01R33/30Sample handling arrangements, e.g. sample cells, spinning mechanisms
    • G01R33/307Sample handling arrangements, e.g. sample cells, spinning 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ving the sample relative to the MR system, e.g. spinning mechanisms, flow cells or means for positioning the sample inside a spectromet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5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diagnosis by means of electric currents or magnetic fields; Measuring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waves 
    • A61B5/055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diagnosis by means of electric currents or magnetic fields; Measuring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waves  involving electronic [EMR] or nuclear [NMR] magnetic resonance, e.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02Arrangements for diagnosis sequentially in different planes; Stereoscopic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03Computed tomography [CT]
    • A61B6/032Trans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C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02Arrangements for diagnosis sequentially in different planes; Stereoscopic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03Computed tomography [CT]
    • A61B6/037Emission tomograph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5/18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G01S5/22Position of source determined by co-ordinating a plurality of position lines defined by path-difference measuremen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ath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医学成像系统及其定位方法。其中,医学成像系统包括:扫描仪,其包括扫描腔,且所述扫描腔具有近端和远端的主纵轴;病床;信号发生器,用于发射探测信号;信号接收器,分布在所述扫描仪上,用于接收所述探测信号,并基于所述探测信号获取探测信息;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探测信息确定所述病床与所述扫描腔的主纵轴中心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根据所述相对位置关系控制所述病床移动至所述扫描腔的主纵轴中心位置。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医学成像系统可以减少待扫描部位定位时间,避免多次移动过程中刺激患者的周围神经,提高了患者的检查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医学成像系统及其定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医学成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学成像系统及其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医学影像是指为了医疗或医学研究,对人体或人体某部分,以非侵入方式取得内部组织影像的技术与处理过程。其中,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Imaging,MRI)技术是应用于医学检查的主要成像技术之一。
通常,在磁共振序列开始扫描前,需要将患者待扫描部位定位到磁共振成像设备的磁体正中心。现有的医学成像设备中,至少包括可移动病床、扫描设备和控制设备。患者躺在病床上,相对于扫描设备移动,通过扫描设备中磁体的作用进行扫描。在现有的扫描定位方法中采用激光灯定位,激光灯位置是固定的,固定在扫描设备的腔内表面的顶部,病床在扫描设备的腔内可移动。激光灯到磁体正中心的位置经过校正过后距离是固定的,其中,磁体设置于医学影像设备的检测区域以产生一定强度的磁场。病人以仰卧位或俯卧位躺在可移动病床上,病人的扫描部位固定有一个标识线圈,标识线圈的尺寸至少要大于扫描部位的区域范围。扫描部位的定位分为两步:第一步,水平加速移动病床,使激光灯射出的光束进入标识线圈范围内;第二步,移动病床到达磁体正中心,移动的距离为激光灯到磁体正中心的距离,即将待扫描部位移动到磁体正中心。
现有的扫描部位定位方法的第一步中,水平移动尽管加速也会消耗一定时间,加速过程还可能导致患者周围神经刺激。此外,控制病床移动按键都在磁体的控制面板上,医生操作都需要靠近磁体,增加扫描工作中的行走距离和操作不便捷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医学成像系统及其定位方法,以实现减少定位扫描部位的时间,避免在病床移动过程中对患者的周围神经刺激,同时减少医生在获取医学成像图像过程中的移动距离。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医学成像系统,该系统包括:
扫描仪,其包括扫描腔,且所述扫描腔具有近端和远端的主纵轴;
病床;
信号发生器,用于发射探测信号;
信号接收器,分布在所述扫描仪上,用于接收所述探测信号,并基于所述探测信号获取探测信息;
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探测信息确定所述病床与所述扫描腔的中心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根据所述相对位置关系控制所述病床移动至所述扫描腔的中心位置。
可选地,所述信号接收器固定设置在所述扫描仪的端面上,所述端面设置在靠近所述主纵轴的近端。
可选地,所述信号接收器为超声探头,所述超声探头的数量至少为三个,且所述超声探头所在的平面垂直于所述主纵轴。
可选地,还包括遥控器,同时与所述信号发生器和多个信号接收器通信连接,用于控制所述信号发生器和多个信号接收器的时钟保持同步。
可选地,还包括激光发射器,所述激光发射器与所述信号发生器集成在一体。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医学成像系统的定位方法,其中所述医学成像系统包括:扫描仪,形成扫描腔;病床,能够在所述扫描腔内移动;信号发生器,可被放置在病床的上方;多个信号接收器,分布在所述扫描仪上;
所述定位方法包括:
所述信号发生器发射探测信号;
所述多个信号接收器接收所述探测信号,基于所述探测信号确定所述多个信号接收器与所述信号发生器的距离;
根据所述距离和所述多个信号接收器的位置,计算出所述信号发生器与所述扫描腔中心的相对位置关系;
按照所述相对位置关系,移动所述病床进入所述扫描腔中。
可选地,根据所述距离和所述多个信号接收器的位置,计算出所述信号发生器与所述扫描腔中心的相对位置关系包括:
根据所述距离、所述多个信号接收器的位置,确定所述信号发生器的位置;
根据所述信号发生器的位置,计算出所述超声信号发生器到所述扫描腔中心的距离,作为所述相对位置关系。
可选地,所述信号接收器为超声探头,且多个超声探头处于同一平面内,且所述病床移动方向垂直所述平面。
可选地,所述磁共振成像系统还包括遥控器,同时与所述信号发生器和多个信号接收器通信连接,所述多个信号接收器接收所述探测信号之前,还包括:
所述遥控器发出触发信号;
所述信号接收器接收到所述触发信号时,重置所述信号接收器的计时器,开始计时。
可选地,所述触发信号为激光信号或无线电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的磁共振系统可以通过记录多个信号接收器接收到信号发生器发出的探测信号的时间,计算出设置在待扫描部位的信号发生器与所述扫描腔中心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按照相对位置关系仅一次移动病床使待扫描部位到达扫描腔中心作用位置,减少待扫描部位定位时间,避免多次移动过程中刺激患者的周围神经;此外,医生通过遥控器控制医学成像的过程可以减少了其在检查室中的走动,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避免了医生长期暴露在有辐射的环境中。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磁共振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1b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MRI扫描仪110结构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医学成像系统的定位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医学成像系统的定位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扫描腔内建立的直角坐标系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无线超声定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本申请提出一种医学成像系统,该系统包括:扫描仪,其包括扫描腔,且所述扫描腔具有近端和远端的主纵轴;病床;信号发生器,用于发射探测信号;信号接收器,分布在所述扫描仪上,用于接收所述探测信号,并基于所述探测信号获取探测信息;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探测信息确定所述病床与所述扫描腔的主纵轴中心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根据所述相对位置关系控制所述病床移动至所述扫描腔的主纵轴中心位置或扫描腔的中心位置。在本申请中,扫描腔可设置成圆筒形或者类似圆筒形,主纵轴为扫描腔的中心轴;主纵轴的近端指病床未移动至扫描腔内时所对应的扫描腔端面,或者医师使用医学成像系统时靠近的端面;远端指与近端相对的端面;主纵轴的中心位置可指主纵轴所对应的坐标位置。信号发生器可设置成激光发射器、超声发射器、声波发射器或者电磁波发生器等,信号发生器可设置在病床的上部或者受检者目标区域的上部。信号发生器可设置成激发接收器、超声接收器、声波接收器或者电磁波接收器等。本申请中的医学成像系统可以是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系统、计算机断层扫描(CT)系统、核磁共振(MR)系统、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系统,或者上述不同模式组成的混合系统。
上述医学成像系统的定位方法包括:信号发生器发射探测信号;利用多个信号接收器接收探测信号,基于探测信号确定多个信号接收器与信号发生器的距离;根据所述距离和多个信号接收器的位置,计算出信号发生器与所述扫描腔中心的相对位置关系;按照所述相对位置关系,移动所述病床进入所述扫描腔中。
实施例一
在此实施例中,医学成像系统选择磁共振系统,信号发生器为超声(信号)发射器,信号接收器选择超声探头。
图1a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磁共振系统的结构框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磁共振成像中,将受检者待扫描的目标区域与病床之间进行定位的情况。如图1a所示,该磁共振系统100具体包括:扫描仪110,控制器120、存储器130和显示器140以及连接网络150。扫描仪110可包括磁体模块以及射频(RF)模块。磁体模块可包括磁体和/或梯度磁场生成器。磁体可以在MRI过程期间产生静磁场B0。磁体可以是各种类型的,包括例如永磁体,超导电磁体,电阻性电磁体等。梯度磁场发生器可以生成在X,Y或Z方向上对主磁场B0的磁场梯度。梯度磁场可以编码位于MRI扫描仪110中的对象的空间信息。RF模块可包括RF发射线圈和/或接收线圈。这些RF线圈可向/从感兴趣的对象发射RF信号或接收RF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磁体模块和/或RF模块的功能、大小、类型、几何、位置、量、和/或幅值可根据一个或多个具体条件来确定或改变。例如,根据功能和大小上的不同,RF线圈可被分类为容积线圈和局部线圈。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容积线圈可以包括鸟笼线圈,横电磁线圈,表面线圈,马鞍形线圈等。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局部线圈可以包括鸟笼线圈,螺线管线圈,马鞍形线圈,柔性线圈等。在一些实施例中,磁体模块和RF模块可以被设计成围绕对象以形成隧道类型或开放类型。
控制器120可控制MRI扫描仪110的磁体模块和/或RF模块和/或显示器140。控制器120可从/向MRI扫描仪110、处理130、和/或显示器140接收或发送信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控制器120可从显示器140接收由例如用户提供的命令,并根据收到的命令来调节磁体模块和/或RF模块以拍摄感兴趣对象的图像。同时控制器120还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用于处理接收自不同模块的不同种类的信息。
为进一步理解本公开,以下给出了数个示例,但这些示例并不限定本公开的范围。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120可处理接收自RF模块的MR信号,并且基于这些信号生成一个或多个MR图像并将这些图像递送给显示器140或者存储在存储器130。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120可处理用户或操作者经由显示器140所作的数据输入并将该数据变换成具体命令,以及将这些命令供应给控制器120。显示器140可接收输入和/或显示输出信息。输入和/或输出信息可包括程序、软件、算法、数据、文本、数字、图像、声音、或类似物等、或其任何组合。例如,用户或操作者可以输入初始参数或条件来发起扫描。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用户和操作者可以被可互换地使用。作为另一示例,一些信息可以从外部源导入,诸如从软盘、硬盘、无线终端、或类似物等、或其任何组合导入。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120、存储器130和/或显示器140可被集成到MRI控制台中。操作者可以在MRI扫描中设置参数,控制成像规程,查看通过MRI控制台产生的图像。
应当注意,对MRI系统100的以上描述仅仅是为了解说的目的而提供的,而并非旨在限定本公开的范围。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在本公开的教导下作出多种变形和修改。例如,MRI系统100的组装件和/或功能可根据具体实现场景来变动或更改。仅作为示例,一些其他组件可被添加到MRI系统100中,诸如患者定位模块、梯度放大器模块、以及其他器件或模块。请注意,MRI系统100可以是传统的或单模态医疗系统、或多模态系统,包括例如正电子放射断层照相磁共振成像(PET-MRI)系统、远程医疗MRI系统、以及其他系统等等。然而,这些变化和修改并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
进一步地,如图1a所示,扫描仪的磁体形成扫描腔,且所述扫描腔具有近端和远端的主纵轴,主纵轴的近端指的是扫描仪的机架上靠近受检者或医师的一侧,主纵轴的远端指的是扫描仪的机架上相对的另一侧。
如图1b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MRI扫描仪110结构框图。MRI扫描仪110包括101病床,用于支撑受检者;磁体102,设置在机架上,并形成扫描腔。多个超声探头,分布在所述扫描仪的表面,用于接收超声信号,在此实施例中,磁体102主纵轴的近端在机架上设置超声探头103、104和105;受检者的感兴趣区域所对应的位置106,其中受检者未示出;超声信号发生器107可发射超声波。
其中,扫描腔内的磁体102的正中心处为磁共振系统的扫描成像区域(field ofview,FOV)是获取到的信号最佳的位置,主纵轴的定义是指在扫描腔空间内建立一个3维的空间坐标系,如图1b中所示的Z轴的方向即为主纵轴的方向,面向医师或者受检者的一端为近端,背向受检者的一端为远端。具体的,为了使读者理解更为容易些,以患者体位为仰卧位且头部先进入来定义磁共振系统的坐标系,此时主磁场方向与人体长轴平行,且方向指向脚侧。我们把主磁场方向定义为Z轴(与水平方向平行);X轴及Y轴与Z轴垂直,X轴在人体左右方向上,指向人体解剖位置的左侧;Y轴在人体的前后方向上,指向人体解剖位置的前侧,X轴、Y轴和Z轴形成物理坐标。
病床101可以相对于扫描腔进行移动,移动方向与主纵轴平行,移动距离根据受检者待扫描部位106的位置进行调节。
超生信号发生器107用以产生超声信号,超声信号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常被应用于测距。多个超声探头固定设置在扫描仪110的端面,端面设置在靠近主纵轴的近端。超声探头的数量至少为三个,且多个超声探头所在的平面垂直于主纵轴,即为扫描腔中空间坐标系的X-Y平面,如本实施例中示出的超声探头103、104和105,超声探头103、104和105到磁体102的正中心距离是固定且已知的。当超声信号传输的时间是已知的时候即可得知超声信号发生器到接收超声信号的超声探头位置之间的距离。进而可以确定超声信号发生器空间位置,即受检者待扫描部位106与磁体102的相对位置关系。
进一步的,磁共振系统还包括遥控器,同时连接超声信号发生器和多个超声探头,用于控制所述超声信号发生器和多个超声探头的时钟保持同步。整个磁共振成像的过程是由医生来控制的。医生通按动过遥控器的功能性按键,使磁共振成像仪器实现相应的功能。医生按动遥控器发出触发出信号,当磁共振成像设备上的触发信号接收装置接收到遥控器发生的触发信号时,会重置所述超声探头103、104、105的计时器,开始计时,与此同时超生信号发生器107也开始发出超声信号。因此,各超声探头103、104、105的计时器最终所显示的时间即为超声信号传播的时间,超声信号传播的时间与超声波速度的乘积即为超声信号发生器与超声探头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的,磁共振系统还包括遥控器还包括激光发射器,激光发射器与所述超声信号发生器107集成在一体,都设置于遥控器上,当磁共振系统工作时,医生手持遥控器站在病床旁,使遥控器与受检者待扫描的感兴趣区域同处于一个与主纵轴垂直的竖直平面,即超声信号发生器与受检者的待扫描部位同处于一个与主纵轴垂直的竖直平面。由医生控制遥控器触发其功能,如使超声信号发生器和多个超声探头的时钟保持同步、发射超声信号、发射激光信号等。其中,激光信号的作用是指示出受检者待扫描部位的位置,让医生直观的观察到病床承载着病人移动是否到目标位置。
可选地,当超声信号发生器设置在受检者目标区域的正上方或者放置在受检者目标区域,根据计算得到的超声信号发生器的位置可得知受检者沿Z轴和X轴方向的坐标,此时根据超声信号发生器的位置可调整病床使得目标区域在沿X轴和Z轴方向同时处于磁体正中心位置。
在磁共振成像的检查过程中,病人要躺在可移动的治疗床病床101上固定不动,以仰卧位或者是俯卧位方式;确定感兴趣区域的受检者所对应的位置106;在与受检者的感兴趣区域所对应的位置106处于同一个竖直平面内(XY确定的平面)设置一个便携式手握超声信号发生器107,在本实施例中超声信号发生器107集成在遥控器上。由医生控制遥控器实现磁共振成像过程。
首先,医生按动遥控器功能键发出触发信号,触发信号接收装置在接收到信号后重置所述超声探头103、104、105的计时器并开始计时,同时超生信号发生器发出超声信号。计时器会记录多个超声探头103、104、105接收到超声信号发生器107发出的超声信号的时间。然后根据超声探头103、104、105接收到超声信号发生器107发出的超声信号的时间,计算出所述超声信号发生器107与所述磁体102中心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其中,各超声探头103、104、105固定在同一平面上,且位置是已知的,由此各超生探头103、104、105到磁体中心的距离是已知的,也是固定的。根据超声探头103、104、105接收到超声信号的时间与超声信号传播的速度即可得知超声信号发生器107到各超声探头103、104、105之间的距离。根据各超生探头103、104、105到磁体102中心/主纵轴中心(对应FOV区域)的距离与超生信号发生器107与各超声探头103、104、105间的距离进行计算,即可得到超声信号发生器107与磁体102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即受检者的感兴趣区域位置106与磁体102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然后控制可移动病床101根据受检者的感兴趣区域位置106与磁体102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沿Z轴的水平移动将病人送入到产生磁场信号、射频信号以及梯度脉冲信号的磁共振成像设备的扫描区域,即对应于磁体102的中心位置处,其主要是为了使病人的待扫描部位106移动到磁共振设备的磁体102处,这样能使待扫描部位最大限度的进入到磁场范围内,成像设备也能较好的接收信号以生成目标图像。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磁共振成像系统包括:磁体、病床、超声信号发生器、多个超声探头、控制器遥控器等,可以通过记录多个超声探头接收到超声信号发生器发出的超声信号的时间,计算出设置在待扫描部位的超声信号发生器与所述磁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按照相对位置关系仅一次移动病床使待扫描部位到达磁体作用位置,可以减少待扫描部位定位时间,避免多次移动过程中刺激患者的周围神经;此外,医生通过遥控器控制磁共振成像的过程可以减少了其在检查室中的走动,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避免了医生长期暴露在有辐射的环境中。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医学成像系统的定位方法的流程图。医学成像系统包括:扫描仪,形成扫描腔,扫描腔具有近端和远端的主纵轴,主纵轴的近端为扫描腔靠近医师的端面,主纵轴的远端为近端的相对端面,主纵轴的中心对应扫描腔的中心,该位置处形成FOV区域;病床,能够在扫描腔内移动;信号发生器,可被放置在病床的上方;多个信号接收器,分布在所述扫描仪上,具体可设置在扫描仪近端对应的端面。上述医学成像系统的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10、利用信号发生器发射探测信号。可选地,当信号发生器选择激发发生器,激光的发射方向需正对信号接收器;当信号发生器选择超声信号发生器或电磁波信号发生器,可将信号发生器置于受检者目标区域的正上方或者目标区域的一侧位置,还可将信号发生器置于受检者目标区域的位置。
S220、多个信号接收器接收探测信号,基于探测信号确定多个信号接收器与信号发生器的距离。信号接收器可处于同一平面内,且病床移动方向垂直该平面。可选地,还可设置遥控器,同时与信号发生器和多个信号接收器通信连接,多个信号接收器接收探测信号之前,还包括:遥控器发出触发信号;信号接收器接收到触发信号时,重置信号接收器的计时器,开始计时。这样在信号接收器接收到探测信号时,可获得探测信号的传播时间,该传播时间与探测信号速度的乘积即为多个信号接收器与信号发生器的距离。可选地,触发信号为激光信号或无线电信号。
S230、根据多个信号接收器与信号发生器的距离和多个信号接收器的位置,计算出信号发生器与扫描腔中心的相对位置关系。在此实施例中,可定义信号接收器所处的平面对应Z为0或者参考平面,根据多个信号接收器与信号发生器的距离(已知值)、多个信号接收器的位置(已知值),可建立有关信号发生发生器坐标的函数关系式,解析该函数关系是可确定信号发生器的位置(坐标)。又扫描腔中心与参考平面的距离为已知值,根据信号发生器的位置,计算出信号发生器到扫描腔中心的距离,作为相对位置关系。当信号发生器位于目标区域一侧,可校正沿Z轴方向的定位关系;当信号发生器位于目标区域上方或者目标区域位置,可同时校正沿X轴和Z轴方向的定位关系
S240、按照相对位置关系,移动病床进入扫描腔中。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计算信号发生器与信号接收器之间的距离确定信号发生器的空间坐标位置,并进一步的得到出信号发生器与扫描腔中心的位置关系,可以直接确定可移动病床在整个扫描部位定位过程需要移动的距离,只移动一次即可实现病人扫面部位的定位,减少了扫描部位定位过程中的时间,可以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
实施例三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医学成像系统的定位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通过上述实施例中的磁共振系统来实现,如图3所示,该磁共振系统的定位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310、将所述超声信号发生器置于所述受检者目标区域对应的第一竖直平面内,利用所述超声信号发生器发射超声信号或探测信号。
具体的,在磁共振成像的检查过程中,受检者要躺在可移动的病床上固定不动,以仰卧位或者是俯卧位方式。医生手持遥控器,站立在病床旁边,使遥控器,也即超生信号发生器置于所述受检者的待扫描目标区域对应的第一竖直平面内,该竖直平面与主纵轴垂直。通过操控遥控器可以触发超声信号发生器发射出超声信号。
S320、记录所述多个超声探头接收到超声信号的时间,并确定所述多个超声探头的位置。
具体的,记录多个超声探头接收到超声信号的时间即为确定超声信号传输的时间,继而根据超声信号传播的速度即可确定超生信号发生器发生器与超声探头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的,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遥控器,可同时与所述超声信号发生器和多个超声探头通信连接,还可用于在记录多个超声探头接收到超声信号的时间之前,发出触发信号重置所述超声探头的计时器,开始计时。即在控制器接收到触发信号时,将多个超声探头的计时器置零,然后计时器开始计时,在计时器开始计时的同时超声信号发生器开始发射超声信号。在此实施例中,遥控器与所述超声信号发生器和多个超声探头的通信连接可包括无线网络连接或者有限网络连接。其中,有线网络可以包括利用金属电缆、混合电缆、一个或多个接口等一种或多种组合的方式。无线网络可以包括利用蓝牙、区域局域网(LAN)、广域局域网(WAN)、近源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等一种或多种组合的方式。进一步的,所述触发信号为激光信号或无线电信号。
S330、根据所述时间和所述多个超声探头的位置,计算出所述超声信号发生器与所述磁体或者扫描腔中心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其中,多个超声探头的数量为至少三个,多个超声探头同时处于第二竖直平面内,且病床移动方向垂直于第二竖直平面,该平面中心点到磁体或者扫描腔中心的距离是已知且固定的。
具体的,计算出超声信号发生器与磁体或扫描腔中心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包括如下步骤:根据所述时间,计算所述超声信号发生器到所述超声探头的距离。
具体的,如图4所示,假设X-Y平面为第二竖直平面,示例性的给出了A、B、C三个超生探头的位置图,A、B、C三点的坐标是已知的,D点为超声信号发生器所在的位置,其坐标是未知的,D点可位于受检者目标区域的正上方、目标区域附件或者目标区域的一侧。如图5所示,超生信号发生器与各超声探头的距离可表示为da、db、dc,若将各超声探头接收到超声信号的时间分别即为ta、tb、tc,那么即可根据ta、tb、tc计算出da、db、dc的值。
根据所述超声信号发生器到所述超声探头的距离、所述多个超声探头的位置,确定所述超声信号发生器的位置。
因为,根据超声信号传播所用的时间ta、tb、tc可计算出da、db、dc的值,那么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即可计算出D点的坐标(x,y,z),也即超声信号发生器的位置。
根据所述超声信号发生器的位置,计算出所述超声信号发生器到所述磁体中心或者扫描腔中心的距离,作为所述相对位置关系。
由于,各超声探头的位置已知,且各超声探头同在第二竖直平面上,那么第二竖直平面的中心点到磁体中心的距离是已知的,将超声信号发生器的坐标中z的值加上第二竖直平面的中心点到磁体中心的距离即为超声信号发生器到磁体中心的距离,将该距离作为超生信号发生器与磁体中心的相对位置关系。
S340、按照所述相对位置关系,驱动病床移动,以将所述目标区域移至磁体中心位置。
在得到超声信号发生器与磁体中心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之后,医生便可以通过遥控器驱动可移动病床移动相应的距离,使受检者待扫描部位移动到磁体中心的作用位置,从而实现了磁共振成像过程中扫描部位的定位。或者,也可以根据计算出来的距离,自动驱动病床进行移动。还可以在病床移动过程中,接收超声信息,更新计算距离,修正病床的移动位置。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计算出超声信号发生器到至少三个超声探头之间的距离确定超声信号发生器的空间坐标位置,并进一步的得到出超生信号发生器与磁体中心的位置关系,可以直接确定可移动病床在整个扫描部位定位过程需要移动的距离,只移动一次即可实现病人扫面部位的定位,减少了扫描部位定位过程中的时间,可以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由于超声探头可设置在病床的上部,当该超声探头放置在受检者目标区域上,则通过上述测量可获得目标区域的位置,根据目标区域的位置不仅可校正沿Z轴方向的位置,还可校正目标区域沿X或Y方向的位置,从而将目标区域精确送至扫描中心区域,获得高质量的图像。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医学成像系统,包括:
扫描仪,其包括扫描腔,且所述扫描腔具有近端和远端的主纵轴;
病床;
信号发生器,用于发射探测信号;
信号接收器,分布在所述扫描仪上,用于接收所述探测信号,并基于所述探测信号获取探测信息;
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探测信息确定所述病床与所述扫描腔的中心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根据所述相对位置关系控制所述病床移动至所述扫描腔的中心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接收器固定设置在所述扫描仪的端面上,所述端面设置在靠近所述主纵轴的近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接收器为超声探头,所述超声探头的数量至少为三个,且所述超声探头所在的平面垂直于所述主纵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遥控器,同时与所述信号发生器和多个信号接收器通信连接,用于控制所述信号发生器和多个信号接收器的时钟保持同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激光发射器,所述激光发射器与所述信号发生器集成在一体。
6.一种医学成像系统的定位方法,所述医学成像系统包括:扫描仪,形成扫描腔;病床,能够在所述扫描腔内移动;信号发生器,可被放置在病床的上方;多个信号接收器,分布在所述扫描仪上;
所述定位方法包括:
所述信号发生器发射探测信号;
所述多个信号接收器接收所述探测信号,基于所述探测信号确定所述多个信号接收器与所述信号发生器的距离;
根据所述距离和所述多个信号接收器的位置,计算出所述信号发生器与所述扫描腔中心的相对位置关系;
按照所述相对位置关系,移动所述病床进入所述扫描腔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距离和所述多个信号接收器的位置,计算出所述信号发生器与所述扫描腔中心的相对位置关系包括:
根据所述距离、所述多个信号接收器的位置,确定所述信号发生器的位置;
根据所述信号发生器的位置,计算出所述信号发生器到所述扫描腔中心的距离,作为所述相对位置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接收器为超声探头,且多个超声探头处于同一平面内,且所述病床移动方向垂直所述平面。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医学成像系统还包括遥控器,同时与所述信号发生器和多个信号接收器通信连接,所述多个信号接收器接收所述探测信号之前,还包括:
所述遥控器发出触发信号;
所述信号接收器接收到所述触发信号时,重置所述信号接收器的计时器,开始计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信号为激光信号或无线电信号。
CN201711146354.7A 2017-11-17 2017-11-17 一种医学成像系统及其定位方法 Active CN1077830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46354.7A CN107783066B (zh) 2017-11-17 2017-11-17 一种医学成像系统及其定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46354.7A CN107783066B (zh) 2017-11-17 2017-11-17 一种医学成像系统及其定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83066A true CN107783066A (zh) 2018-03-09
CN107783066B CN107783066B (zh) 2021-04-27

Family

ID=614333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46354.7A Active CN107783066B (zh) 2017-11-17 2017-11-17 一种医学成像系统及其定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83066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52355A (zh) * 2018-06-29 2018-11-23 上海东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核磁共振设备及用于核磁共振设备的患者移位方法
CN111436961A (zh) * 2020-04-10 2020-07-24 苏州波影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智能摆位的ct系统及其摆位方法
US20210177261A1 (en) * 2018-08-12 2021-06-17 The Trustees Of 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accessible medium for magnetic resonance value driven autonomous scanner
CN114557829A (zh) * 2022-03-25 2022-05-31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移动病床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47710A (zh) * 2009-09-02 2010-02-17 何滨 一种手术定位导航设备
CN102811769A (zh) * 2009-12-07 2012-12-05 C-Rad定位公司 具有视觉反馈的对象定位
CN102988043A (zh) * 2011-09-07 2013-03-2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磁共振成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4188654A (zh) * 2014-05-30 2014-12-10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影像诊断系统
CN105476634A (zh) * 2014-09-15 2016-04-13 西门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 成像设备及定位装置
CN205433729U (zh) * 2015-12-23 2016-08-10 天津观兰集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医疗影像检查定位装置
US20160354163A1 (en) * 2014-03-18 2016-12-08 Monteris Medical Corporation Image-guided therapy of a tissue
CN107137147A (zh) * 2017-06-26 2017-09-08 苏州安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实时多模组合定位诊疗系统
DE102016005437A1 (de) * 2016-05-07 2017-11-09 Otto-Von-Guericke-Universität Magdeburg Operatives Assistenzsystem für einen Magnetresonanztomographen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47710A (zh) * 2009-09-02 2010-02-17 何滨 一种手术定位导航设备
CN102811769A (zh) * 2009-12-07 2012-12-05 C-Rad定位公司 具有视觉反馈的对象定位
CN102988043A (zh) * 2011-09-07 2013-03-2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磁共振成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20160354163A1 (en) * 2014-03-18 2016-12-08 Monteris Medical Corporation Image-guided therapy of a tissue
CN104188654A (zh) * 2014-05-30 2014-12-10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影像诊断系统
CN105476634A (zh) * 2014-09-15 2016-04-13 西门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 成像设备及定位装置
CN205433729U (zh) * 2015-12-23 2016-08-10 天津观兰集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医疗影像检查定位装置
DE102016005437A1 (de) * 2016-05-07 2017-11-09 Otto-Von-Guericke-Universität Magdeburg Operatives Assistenzsystem für einen Magnetresonanztomographen
CN107137147A (zh) * 2017-06-26 2017-09-08 苏州安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实时多模组合定位诊疗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任基伟 等: "磁共振成像与CT图像融合技术在喉癌精确放疗定位中的初步应用",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
叶锋 等: "磁共振全脊柱成像在神经脊柱外科的价值研究", 《华西医学》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52355A (zh) * 2018-06-29 2018-11-23 上海东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核磁共振设备及用于核磁共振设备的患者移位方法
US20210177261A1 (en) * 2018-08-12 2021-06-17 The Trustees Of 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accessible medium for magnetic resonance value driven autonomous scanner
CN111436961A (zh) * 2020-04-10 2020-07-24 苏州波影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智能摆位的ct系统及其摆位方法
CN114557829A (zh) * 2022-03-25 2022-05-31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移动病床及其控制方法
CN114557829B (zh) * 2022-03-25 2023-09-19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移动病床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83066B (zh) 2021-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00588B (zh) 在医疗设备中定位患者的方法和系统
JP5230589B2 (ja) 超音波装置、超音波撮像プログラム及び超音波撮像方法
CN107783066A (zh) 一种医学成像系统及其定位方法
CN106456135B (zh) 医疗系统
JP2007525300A (ja) 取得パラメータ最適化のための一体化されたプランスキャン画像化
EP3015068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acquiring fusion image
CN104220892B (zh) 使用磁共振成像的插值三维热剂量估计
JP3878456B2 (ja) 画像診断支援システム
EP3187891B1 (en) Setting and preview of linked parameters fo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JP2014161444A (ja) 超音波診断装置、医用画像処理装置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7113312A (ja) 医用画像診断装置および医用画像診断プログラム
US675741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fining a three-dimensional imaging section
JP4032293B2 (ja) 超音波−磁気共鳴複合医療装置
JP5714221B2 (ja) 超音波診断装置及び超音波送受信方法
CN107440720A (zh) 超声波诊断装置以及图像数据的校正方法
CN106793972A (zh) 用于验证磁共振成像设备的脉冲序列的方法和设备
JP2015136445A (ja) 超音波診断装置、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6023188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
US10251554B2 (e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generatin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
US9977109B2 (e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nd operating method for the same
JP2006280921A (ja)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
CN102958435B (zh) 磁共振成像装置
CN107861079B (zh) 局部线圈定位的方法、磁共振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5463214B2 (ja) 治療支援装置及び治療支援システム
JP2012040207A (ja) 超音波診断装置、超音波診断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画像処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01807 Shanghai City, north of the city of Jiading District Road No. 2258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Liany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807 Shanghai City, north of the city of Jiading District Road No. 2258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