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74197A - 合成颗粒的制备装置及合成颗粒的制备系统 - Google Patents

合成颗粒的制备装置及合成颗粒的制备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74197A
CN107774197A CN201610783609.XA CN201610783609A CN107774197A CN 107774197 A CN107774197 A CN 107774197A CN 201610783609 A CN201610783609 A CN 201610783609A CN 107774197 A CN107774197 A CN 1077741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synthesis particle
coil
cylindrical body
tapered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8360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柏红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078360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74197A/zh
Publication of CN1077741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741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00Processes or devices for granulating materials, e.g. fertilisers in general; Rendering particulate materials free flowing in general, e.g. making them hydrophobic
    • B01J2/12Processes or devices for granulating materials, e.g. fertilisers in general; Rendering particulate materials free flowing in general, e.g. making them hydrophobic in rotating dru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LFU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ATURAL GAS; SYNTHETIC NATURAL GAS OBTAINED BY PROCESS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10G, C10K;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ADDING MATERIALS TO FUELS OR FIRES TO REDUCE SMOKE OR UNDESIRABLE DEPOSITS OR TO FACILITATE SOOT REMOVAL; FIRELIGHTERS
    • C10L5/00Solid fuels
    • C10L5/40Solid fuels essentially based on materials of non-mineral origin
    • C10L5/44Solid fuels essentially based on materials of non-mineral origin on vegetable substances
    • C10L5/445Agricultural waste, e.g. corn crops, grass clippings, nut shells or oil pressing residu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LFU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ATURAL GAS; SYNTHETIC NATURAL GAS OBTAINED BY PROCESS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10G, C10K;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ADDING MATERIALS TO FUELS OR FIRES TO REDUCE SMOKE OR UNDESIRABLE DEPOSITS OR TO FACILITATE SOOT REMOVAL; FIRELIGHTERS
    • C10L2290/00Fuel preparation or upgrad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therefore, comprising specific process steps or apparatus units
    • C10L2290/32Molding or moul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50/00Technologi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uel of non-fossil origin
    • Y02E50/10Biofuels, e.g. bio-diese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50/00Technologi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uel of non-fossil origin
    • Y02E50/30Fuel from waste, e.g. synthetic alcohol or diesel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成颗粒的制备装置及合成颗粒的制备系统,该合成颗粒的制备装置包括电路控制组件、支架、两个导电环、反应箱和线圈,两个导电环均与电路控制组件电连接,反应箱包括筒体和绝缘套,筒体与支架转动连接,筒体以筒体的旋转轴为旋转轴可转动地穿设于两个导电环,筒体的材料为导电材料;绝缘套固定地套设于筒体上,并可随筒体转动;线圈固定地套设于绝缘套上,以使绝缘套阻止筒体与线圈电接触,并使线圈可随筒体转动,线圈的两端分别在两个导电环上可滑动,且线圈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导电环电接触;其中,电路控制组件给两个导电环供电,而使线圈通电以使转动的筒体发热。上述合成颗粒的制备装置加热快、能耗低且温度调节敏捷。

Description

合成颗粒的制备装置及合成颗粒的制备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生物质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合成颗粒的制备装置及合成颗粒的制备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全球发电厂中发电锅炉的燃煤用量需求非常大,但是煤炭等石化燃料在燃烧时会大量排放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和无法消除的尘埃,于是有一种新型的绿色能源“生物成型燃料”用以替代传统的煤炭等石化燃料。
该生物成型燃料是由一般植物或经济作物,如稻草、秸秆、杂木、棕榈壳及椰子壳等残留废弃的植物纤维经压缩转换而成。该燃料直接燃烧所得到的能量为3500Cal/g(即热值,常用单位是单位质量的能量含量,如Cal/g)左右。但是该生物成型燃料在燃烧时还存在一定量的废气和尘埃的排放,另外,因其制作工艺为压缩而成,在储存时易吸收环境中的水分变形而无用。
为了解决此问题,目前有一种通过将一般植物或经济作物进行烘烤合成的合成颗粒(即生物质燃料),该合成颗粒的热值能够达到4900~5500Cal/g,具有更高的热量,很适合发电厂使用,且该合成颗粒易于保存,不易受潮,燃烧时无有毒废气和尘埃排放,然而,传统的合成颗粒的设备通常都是使用电炉等对反应箱进行加热,而电炉只能靠近反应箱的一部分进行加热,加热非常慢,能耗较高,且电炉加热不能对反应箱迅速降温或升温。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加热快、能耗低且温度调节敏捷的合成颗粒的制备装置。
此外,还提供一种合成颗粒的制备系统。
一种合成颗粒的制备装置,用于将物料制备成合成颗粒,所述合成颗粒的制备装置包括:
电路控制组件;
支架;
两个导电环,均固定于所述支架上,并均与所述电路控制组件电连接;
反应箱,包括筒体和绝缘套,所述筒体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筒体以所述筒体的旋转轴为旋转轴可转动地穿设于两个所述导电环,所述筒体的材料为导电材料;所述绝缘套固定地套设于所述筒体上,并可随所述筒体转动;
线圈,固定地套设于所述绝缘套上,以使所述绝缘套阻止所述筒体与所述线圈电接触,并使所述线圈可随所述筒体转动,所述线圈的两端分别在两个所述导电环上可滑动,且所述线圈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导电环电接触;
其中,所述电路控制组件给两个所述导电环供电,而使所述线圈通电以使转动的所述筒体发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圈呈二维螺旋线结构,所述线圈沿所述筒体的轴线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导电环上开设有环形的T型槽,在所述导电环的径向上,所述T型槽具有宽度较大的收容部及与所述收容部相连通、且宽度较小的缺口部,所述线圈的两端上均形成有滑动块,所述线圈的两端分别穿设于两个所述导电环的所述T型槽的缺口部,两个所述滑动块分别可滑动地收容于两个所述导电环的所述T型槽的收容部中,以使两个所述滑动块分别沿两个所述导电环的T型槽可滑动,且两个所述滑动块均与两个所述导电环电接触,其中,所述滑动块的宽度小于所述收容部的宽度,并大于所述缺口部的宽度,以阻止所述滑动块从所述T型槽中脱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支架上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及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的齿轮,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所述齿轮固定地套设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以使所述电机可驱动所述齿轮转动,所述筒体上固定地套设有与所述齿轮相啮合的啮合件,所述啮合件与所述齿轮相啮合而使所述筒体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筒体包括柱形本体、柱形部和锥形部,所述柱形本体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空心柱体,所述柱形本体固定地收容于所述绝缘套中,所述柱形部固定于所述柱形本体的封闭端,且所述柱形部靠近所述柱形本体的一端收容于所述绝缘套中,所述柱形部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支架上,并且可转动地穿设于一个所述导电环,所述锥形部为两端开口的空心壳体,所述锥形部的大头端与所述柱形本体的开口端固定连接,并与所述柱形本体共轴设置,且所述锥形部的大头端收容于所述绝缘套中,所述锥形部与所述柱形本体的开口相连通,所述锥形部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支架上,并且可转动地穿设于另一个所述导电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应箱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筒体内的传输组件,所述传输组件包括多个滑动片和条形板,多个所述滑动片间隔设置于所述柱形本体的内壁上,每个所述滑动片的一侧边与所述柱形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每个所述滑动片相对所述柱形本体的轴线倾斜设置,且多个所述滑动片沿一螺旋线排列,所述螺旋线为沿所述柱形本体的轴线螺旋延伸的曲线,且所述螺旋线从所述柱形本体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所述条形板固定于所述锥形部的内壁上,所述条形板在所述锥形部的内壁上沿所述锥形部的轴线螺旋延伸,且所述条形板从所述锥形部的小头端延伸至大头端,其中,多个所述滑动片和所述条形板均可随所述筒体转动,而使所述物料或所述合成颗粒在所述条形板上以及沿所述螺旋线的延伸方向在多个所述滑动片上可滑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应箱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筒体内的传输组件,所述传输组件包括多个片状的间隔设置的条形件和条形板,每个所述条形件的一侧固定于所述筒体的内壁上,每个所述条形件从所述筒体的封闭端延伸至所述筒体的开口端,每个所述条形件相对所述筒体的轴线倾斜,且每个所述条形件与所述筒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相等;所述条形板固定于所述锥形部的内壁上,所述条形板在所述锥形部的内壁上沿所述锥形部的轴线螺旋延伸,且所述条形板从所述锥形部的小头端延伸至大头端,其中,多个所述条形件和所述条形板可随所述筒体转动,而使所述物料或所述合成颗粒在多个所述条形件和所述条形板可滑动。
一种合成颗粒的制备系统,用于将物料制备成合成颗粒,所述合成颗粒的制备系统包括:
预加热装置,为上述合成颗粒的制备装置,所述预加热装置可加热至100~200℃,以对所述物料进行预加热;及
热处理装置,为上述合成颗粒的制备装置,所述热处理装置与所述预加热装置相连通,所述热处理装置可对预加热处理后的所述物料热处理以生成所述合成颗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合成颗粒的制备装置的反应箱的筒体为柱形筒体,所述反应箱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筒体内的传输组件,所述传输组件包括多个滑动片,多个所述滑动片间隔设置于所述筒体的内壁上,每个所述滑动片的一侧边与所述筒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每个所述滑动片相对所述筒体的轴线倾斜设置,且多个所述滑动片沿一螺旋线排列,所述螺旋线为沿所述柱形本体的轴线螺旋延伸的曲线,且所述螺旋线从所述筒体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多个所述滑动片可随所述筒体转动,而使所述物料或所述合成颗粒沿所述螺旋线的延伸方向在多个所述滑动片上可滑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合成颗粒的制备装置的反应箱的筒体为柱形筒体,所述反应箱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筒体内的传输组件,所述传输组件包括多个片状的间隔设置的条形件,每个所述条形件的一侧固定于所述筒体的内壁上,每个所述条形件从所述筒体的封闭端延伸至所述筒体的开口端,每个所述条形件相对所述柱形本体的轴线倾斜,且每个所述条形件与所述筒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相等,多个所述条形件可随所述筒体转动,以使所述物料或合成颗粒在多个所述条形件上沿所述条形件的延伸方向可滑动。
上述合成颗粒的制备装置将线圈固定地套设在层叠于筒体的绝缘套上,且线圈的两端分别在两个与电路控制组件电连接的导电环上可滑动,且线圈与导电环电接触,而本身为导电材料的筒体在线圈通电后产生的磁场中转动,会使整个筒体发热,从而简单地实现了对筒体内的物料进行热处理,相对于目前的加热方式,上述加热方式损耗更低,降低了能耗,热处理速度更快,且直接通过调节导电环通电的电流以改变磁场的大小而调节筒体的温度,非常的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合成颗粒的制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合成颗粒的制备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合成颗粒的制备装置的反应箱的轴向剖面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合成颗粒的制备装置的反应箱的滑动片与部分柱形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合成颗粒的制备装置的反应箱省略了柱形部、柱形本体、绝缘套、滑动片和省略了部分锥形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所示的合成颗粒的制备装置的导电环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合成颗粒的制备装置的导电环安装有滑动块的径向剖面图;
图8为图7所示的合成颗粒的制备装置的I部的放大图;
图9为二实施方式的合成颗粒的制备装置的反应箱省略了绝缘套的轴向剖面图;
图10为一实施方式的合成颗粒的制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的合成颗粒的制备系统省略了第一密封套、第二密封套和第三密封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一实施方式的合成颗粒的制备装置100,用于将物料制备成合成颗粒,本文中的合成颗粒即为生物质燃料(生物质燃料是指将生物质材料燃烧作为燃料)。其中,物料指的是一般植物或经济作物(如稻草、秸秆、杂木、棕榈壳及椰子壳等)的残留废弃的植物纤维。该合成颗粒的制备装置100包括电路控制组件110、支架120、导电环130、反应箱140及线圈150。
电路控制组件110为整个合成颗粒的制备装置100的供电装置。
支架120为整个合成颗粒的制备装置100的支撑部件。
两个导电环130均固定于支架120上,并均与电路控制组件110电连接。两个导电环130相对、平行隔且间设置。其中,每个导电环130为圆环形结构。
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3,反应箱140为将物料转变成具有高热量的合成颗粒的反应场所。其中,反应箱140包括筒体142、传输组件144及绝缘套146。
筒体142与支架120转动连接,筒体142以筒体142的旋转轴为旋转轴可转动地穿设于两个导电环130。具体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筒体142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壳体,筒体142的开口既为反应箱140的进料口,也为反应箱140的出料口。其中,筒体142的一段设置为加热段。
其中,筒体142的材料为导电材料,例如,铁等等。具体的,筒体142和导电环130共轴设置。
具体的,筒体142包括柱形本体1422、柱形部1424和锥形部1426。
柱形本体1422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空心柱体。其中,柱形本体1422为将物料转变成具有高热量的合成颗粒的反应场所,即柱形本体1422为加热段。
柱形部1424与柱形本体1422的封闭端固定连接,柱形部1424可转动地安装于支架120上,并且柱形部1424可转动地穿设于一个导电环130。具体的,柱形部1424与柱形本体1422共轴设置。其中,柱形部1424可转动地安装于支架120上。
锥形部1426为两端开口的空心的锥形壳体,锥形部1426的大头端与柱形本体1422的开口端固定连接,并与柱形本体1422共轴设置,锥形部1426与柱形本体1422的开口相连通,锥形部1426可转动地安装于支架120上,并且锥形部1426可转动地穿设于另一个导电环130。其中,锥形部1426可转动地安装于支架120上。即锥形部1426的小头端的开口既为反应箱140的进料口,也为反应箱140的出料口。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筒体142的转动,合成颗粒的制备装置100还包括安装于支架120上的驱动组件160,驱动组件160包括电机162及与电机162传动连接的齿轮164,电机162固定于支架120上,齿轮164固定地套设于电机162的输出轴上,以使电机162可驱动齿轮164转动;筒体142的柱形部1424上固定地套设有与齿轮164相啮合的啮合件1427,啮合件1427与齿轮164相啮合而使筒体142转动。具体的,电机162可驱动齿轮164正向转动或反向转动,以使齿轮164带动筒体142正向转动或反向转动。
进一步的,支架120上设置有两组滚轮组件170,筒体142上形成有两个环绕筒体142一周、且间隔设置的滑动凸环1428,两个滑动凸环1428分别与两组滚轮组件170相抵接,以使筒体142可转动地安装于支架120上。具体的,筒体142的锥形部1426上形成有套设于锥形部1426的小头端的柱形延伸部1429,一个滑动凸环1428设置于柱形延伸部1429上,另一个滑动凸环1428设置于柱形部1424上。
可以理解,柱形延伸部1429也可以省略,此时,远离柱形部1424的滑动凸环1428直接设置在锥形部1426的外壁上。
具体的,每个滚轮组件170包括支座172及可转动地安装于支座172上的滚轮174,支座172固定于支架120上。
绝缘套146固定地套设于筒体142上,并可随筒体142转动。具体的,柱形本体1422固定地收容于绝缘套146中,柱形部1424靠近柱形本体1422的一端和锥形部1426的大头端均收容于绝缘套146中,即绝缘套146的长度大于柱形本体1422的长度。其中,绝缘套146的材料为具有一定保温效果的绝缘材料,例如玻璃纤维。
传输组件144固定于筒体142内,并可随筒体142转动,以使传输组件144可带动物料从筒体142的开口端滑动至筒体142内,或者带动筒体142内的合成颗粒滑动至筒体142的开口端而从筒体142的开口输出。具体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传输组件144固定于柱形本体1422和锥形部1426内,筒体142正向转动而使传输组件144带动物料从锥形部1426的小头端滑动至柱形本体1422内,筒体142反向转动而使传输组件144带动柱形本体1422内的合成颗粒滑动至锥形部1426的小头端,而从锥形部1426的小头端输出。即筒体142正转实现进料,筒体142反转实现出料。
具体的,传输组件144包括多个滑动片1442和多个条形板1444。
多个滑动片1442间隔设置于柱形本体1422的内壁上,每个滑动片1442的一侧边与柱形本体1422的内壁固定连接,每个滑动片1442相对柱形本体1422的轴线倾斜设置,且多个滑动片1442沿一螺旋线排列,螺旋线为沿柱形本体1422的轴线螺旋延伸的曲线,且螺旋线从柱形本体1422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
进一步的,多个滑动片1442的延伸方向与柱形本体1422的轴线之间的夹角相等。
请一并参阅图4,进一步的,多个滑动片1442与柱形本体1422的内壁的夹角相等,且每个滑动片1442与柱形本体1422的内壁的夹角为60°~90°。图示的实施例中的α即表示为滑动片1442与柱形本体1422的内壁的夹角。
进一步的,每个滑动片1442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边与柱形本体1422的侧壁固定连接,且每个滑动片1442的宽度与柱形本体1422的直径的比为1~2:15。该比值范围的滑动片1442更有利于物料或者合成颗粒的传输,且有利于物料在加热过程中,滑动片1442翻动物料,以使物料受热更加均匀。优选的,柱形本体1422的直径与滑动片1442的宽度的比为15:1.5。
进一步的,每个滑动片1442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边与柱形本体1422的侧壁固定连接,且滑动片1442的长度与柱形本体1422的长度的比为5~6:30;更优选为5.5:30。
请一并参图5,条形板1444固定于锥形部1426的内壁上,条形板1444在锥形部1426的内壁上沿锥形部1426的轴线螺旋延伸,且条形板1444从锥形部1426的小头端延伸至锥形部1426的大头端。其中,多个滑动片1442和条形板1444均可随筒体142转动,而使物料或合成颗粒在条形板1344上以及沿螺旋线的延伸方向在多个滑动片1442上可滑动。
可以理解,条形板1444不限于为上述形式,在其它实施例中,条形板1444为多个,多个条形板1444间隔固定于锥形部1426的内壁上,每个条形板1444从锥形部1426的小头端延伸至锥形部1426的大头端,且每个条形板1444的延伸方向相对锥形部1326的轴线倾斜,此时,多个滑动片1442和多个条形板1444均随筒体142可转动,并使物料或合成颗粒在多个条形板1444上以及沿螺旋线的延伸方向在多个滑动片1442上可滑动;此种结构优选条形板1444为两个,每个条形板1444为直板,两个条形板1444相对设置在锥形部1426内,且两个条形板1444垂直;此种结构为了使两个条形板1444能够更加稳定的固定在锥形部1426内,两个条形板1344靠近锥形部1426的小头端的一端、且远离锥形部1426的一侧边固定连接。
可以理解,传输组件144也不限于使用上述结构的滑动片1442,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使用多个条形件代替滑动片1442,每个条形件从柱形本体1422的封闭端延伸至柱形本体1422的开口端,每个条形件相对筒体142的轴线倾斜,且每个条形件与筒体142的轴线之间的夹角相等,多个条形件可随筒体142转动。
可以理解,传输组件144也可以省略,在其它实施例中,手动从筒体142的开口端向筒体142内加物料,待物料热处理后形成合成颗粒,也可手动从筒体142的开口伸入以将合成颗粒取出,或者在筒体142的封闭端设置一个可伸缩装置,在需要取出合成颗粒时,伸缩装置将筒体142的封闭端撑起,从而使合成颗粒从筒体142的开口端滑出。
可以理解,筒体142也不限于为上述结构,在其它实施例中,筒体142也可以为一端开口的柱形筒体,而不具有锥形部1426等;此时,传输组件144也可以仅包括上述多个滑动片1442,且多个滑动片1442安装上述方式从筒体142的开口端延伸至封闭端。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3,线圈150固定地套设于绝缘套146上,以使绝缘套146阻止筒体142与线圈150电接触,并使线圈150可随筒体142转动,线圈150的两端分别在两个导电环130上可滑动,且线圈15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导电环130电接触。其中,电路控制组件110给两个导电环130供电,而使线圈150通电以使转动的筒体142发热。
具体的,线圈150呈二维螺旋线结构,线圈150沿筒体142的轴线延伸。具体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线圈150为等距等径螺旋线结构,且线圈150的轴向与筒体142的轴向重合。
进一步的,在筒体142的轴向上,线圈150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筒体142的加热段(柱形本体1422)的长度,从而保证柱形本体1422在磁场均匀发热。具体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线圈150的长度略大于筒体142的加热段(柱形本体1422)的长度,且线圈150的长度等于绝缘套146的长度。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线圈150的长度也可以等于筒体142的加热段(柱形本体1422)的长度。
请一并参阅图6~图8,进一步的,每个导电环130上开设有环形的T型槽132,在导电环130的径向上,T型槽132具有宽度较大的收容部1322及与收容部1322相连通、且宽度较小的缺口部1324。线圈150的两端上均形成有滑动块152,线圈150的两端分别穿设于两个导电环130的T型槽132的缺口部1324,两个滑动块152分别可滑动地收容于两个导电环130的T型槽132的收容部1322中,且两个滑动块152均与两个导电环130电接触,其中,滑动块152的宽度小于收容部1322的宽度,并大于缺口部1324的宽度,以阻止滑动块152从T型槽132中脱出。具体的,T型槽132与导电环130共轴设置。
上述合成颗粒的制备装置100至少有以下优点:
(1)上述合成颗粒的制备装置100将线圈150固定地套设在层叠于筒体142的绝缘套146上,且线圈150的两端分别在两个与电路控制组件110电连接的导电环130上可滑动,且线圈150与导电环130电接触,而本身为导电材料的筒体142在线圈150通电后产生的磁场中转动,会使整个筒体142发热,从而简单地实现了对筒体142内的物料进行热处理,相对于目前的加热方式,上述加热方式损耗更低,降低了能耗,热处理速度更快,且直接通过调节导电环130通电的电流以改变磁场的大小而调节筒体142的温度,非常的便捷。
(2)且由于上述合成颗粒的制备装置100的筒体142的加热段(即柱形本体1422)为将物料转变成具有高热量的合成颗粒的反应场所,在筒体142的轴向上,由等距等径的螺旋结构的线圈150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加热段(即柱形本体1422)的长度,有利于使加热段(即柱形本体1422)所受到的磁场更加的均匀,以使加热段(即柱形本体1422)产生的热尽可能是一致的,有利于物料受热的均匀性。
(3)上述合成颗粒的制备装置100还具有固定设置在筒体142内的传输装置,且传输装置包括多个滑动片1442和条形板1444,每个滑动片1442的一侧边与柱形本体1422的内壁固定连接,每个滑动片1442相对柱形本体1422的轴线倾斜设置,且多个滑动片1442沿一螺旋线排列,螺旋线为沿柱形本体1422的轴线螺旋延伸的曲线,且螺旋线从柱形本体1422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条形板1444固定于锥形部1426的内壁上,条形板1444在锥形部1426的内壁上沿锥形部1426的轴线螺旋延伸,且条形板1444从锥形部1426的小头端延伸至锥形部1426的大头端,当多个滑动片1442和条形板1444均随筒体142转动时,而使物料或合成颗粒能够在条形板1444上以及沿螺旋线的延伸方向在多个滑动片1442上滑动,从而简单地实现物料的加入和合成颗粒的输出,而无需在反应箱140内另外设置螺杆传送装置,使得上述合成颗粒的制备系统的结构较为简单;且多个滑动片1442随筒体142的柱形本体1422转动的同时,还能够隔开筒体142的柱形本体1422内的物料,并起到翻动筒体142的柱形本体1422内的物料的作用,而使得筒体142的柱形本体1422内的物料能够更加均匀的受热。
如图9所示,二实施方式的合成颗粒的制备装置200与一实施方式的合成颗粒的制备装置的结构相似,区别仅在于,二实施方式的合成颗粒的制备装置200的传输组件210与一实施方式不同,二实施方式的合成颗粒的制备装置200的传输组件210包括多个片状的间隔设置的条形件212和条形板214。
每个条形件212的一侧固定于筒体220的柱形本体222的内壁上,每个条形件212从柱形本体222的封闭端延伸至柱形本体222的开口端,每个条形件212相对筒体220的轴线倾斜,且每个条形件212与筒体220的轴线之间的夹角相等,多个条形件212可随筒体220转动,而使物料或合成颗粒在多个条形件212上沿条形件212的延伸方向可滑动。
条形板214的设置方式与一实施方式的合成颗粒的制备装置相同,条形板214固定于锥形部224的内壁上,条形板214在锥形部224的内壁上沿锥形部224的轴线呈螺旋延伸,且条形板214从锥形部224的小头端延伸至锥形部224的大头端。其中,条形板214和多个条形件212均可随筒体220转动,而使物料或合成颗粒在条形板214和多个条形件212上可滑动。
由于二实施方式的合成颗粒的制备装置200与一实施方式的合成颗粒的制备装置的结构相似,因此,二实施方式的合成颗粒的制备装置200具有一实施方式的合成颗粒的制备装置相同的优点。
请一并参阅图10和图11,一实施方式的合成颗粒的制备系统300,也用于将物料制备成合成颗粒。其中,该合成颗粒的制备系统300包括预加热装置310、热处理装置320、保温装置330和冷却装置340。
预加热装置310用于对物料进行预加热,可加热至100~200℃,以使预加热装置310可对物料预加热,且具体的加热温度根据物料选择。预加热装置310的结构与一实施方式的合成颗粒的制备装置的结构相似,区别仅在于,本实施方式中的预加热装置310的筒体312和传输组件(图未示)与一实施方式的合成颗粒的制备装置不同,且进出料的方式有所不同。
本实施例的预加热装置310的筒体312为一端开口的柱形筒体,且预加热装置310的筒体312的封闭端上开设有进料口312a,开口端的开口为出料端。即本实施方式的预加热装置310的物料是从预加热装置310的筒体312的一端进入,而从另一端输出,即本实施例的预加热装置310的筒体312只朝一个方向转动以实现进料和出料。
本实施例中的预加热装置310的传输组件仅包括多个滑动片,多个滑动片所形成的螺旋线从预加热装置310的筒体312的开口端延伸至封闭端,而无需条形板;且预加热装置310的绝缘套(图未标)固定地套设于筒体312的中部,并使筒体312的两端露出。
具体的,预加热装置310的筒体312的进料口312a处还安装有闭风器314,以避免物料从进料口312a进入时带入空气而导致物料在热处理装置320中燃烧。
热处理装置320与预加热装置310的开口端相连通,热处理装置320用于加热至150~300℃,热处理装置320可对物料热处理以生成合成颗粒。其中,热处理装置320可接收预加热装置310处理后的物料;预热温度和加热温度根据物料确定。
其中,本实施方式的热处理装置320与一实施方式的合成颗粒的制备装置的结构大致相同,区别仅在于,本实施方式中的热处理装置320的筒体322和传输组件(图未示)与一实施方式的合成颗粒的制备装置不同,且进出料的方式不同。
本实施方式的热处理装置320的筒体322为两端开口的柱形筒体,而不具有锥形部。热处理装置320的筒体322的一个开口端与预加热装置310的筒体312的开口端相连通,另一个开口端用于出料。即本实施例的热处理装置320的筒体322也只朝一个方向转动以实现进料和出料。且热处理装置320的筒体322与预加热装置310的筒体312同向转动,以使预加热装置310的筒体312中的物料进入热处理装置320的筒体322中。其中,预加热装置310的筒体312的转动速率高于热处理装置320的筒体322的转动速率。
本实施方式的热处理装置320的筒体322内的传输组件仅包括多个滑动片,多个滑动片所形成的螺旋线从筒体的开口端延伸至封闭端,而无需条形板;且热处理装置320的绝缘套(图未标)固定地套设于筒体322的中部,并使筒体322的两端露出。
即,预加热装置310的筒体312和热处理装置320的筒体322同步转动,当物料从预加热装置310的筒体312的进料口312a加入时,物料通过预热加热装置310内的传输组件从预加热装置310的筒体312的开口端输出,并从热处理装置320的筒体322靠近预加热装置310的一端的开口进入热处理装置320的筒体322内,制备成合成颗粒后从热处理装置320的筒体322的另一端的开口输出。
进一步的,预加热装置310的筒体312与热处理装置320的筒体322之间均安装有第一抽风机350,以抽去对于物料预热处理产生的烟气。
更具体的,合成颗粒的制备系统300还包括第一密封套360,第一密封套360密封地套设于预加热装置310的筒体312靠近热处理装置320的一端和热处理装置320的筒体322靠近预加热装置310的一端上。其中,预加热装置310的筒体312和热处理装置320的筒体322中的至少一个与第一密封套360转动连接;第一抽风机350穿设于第一密封套360。
保温装置330与热处理装置320的筒体322远离预加热装置310的一端相连通,热处理装置320合成的合成颗粒可进入保温装置330中保温一段时间。具体的,保温装置330包括保温箱332及保温支架334。
保温箱332可转动地安装于保温支架334上。其中,实现保温箱332可转动地安装于保温支架334的方式与一实施方式中的筒体的可转动的实现方法相同。其中,保温箱332包括保温筒体332a和保温传输组件(图未示)。
保温筒体332a为两端开口的柱形筒体,保温筒体332a可转动地安装于保温支架334上。保温筒体332a的外壁上层叠有保温层,保温筒体332a的一端与热处理装置320的筒体322远离预加热装置310的筒体312的一端相连通。
具体的,保温装置330还包括第二密封套336,第二密封套336密封地套设保温筒体332a靠近热处理装置320的一端和热处理装置320的筒体322靠近保温筒体332a的一端上,第二密封套336上也安装有第二抽风机器338,以抽出在热处理制备合成颗粒时产生的烟气。其中,保温筒体332a和热处理装置320的筒体322中的至少一个与第二密封套336转动连接。
保温传输组件与本实施方式的预加热装置310和热处理装置320的传输组件的结构相同。
可以理解,保温传输组件还可以与二实施方式的合成颗粒的制备装置的相似,保温传输组件包括多个片状的间隔设置的条形件,每个条形件的一侧固定于保温筒体的内壁上,每个条形件从保温筒体的封闭端延伸至保温筒体的开口端,每个条形件相对保温筒体的轴线倾斜,且每个条形件与保温筒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相等,多个条形件可随保温筒体转动,而使多个条形件形成一风力,以使物料或合成颗粒在多个条形件上沿条形件的延伸方向可滑动。
冷却装置340包括冷却箱342及冷却支架344。
冷却箱342可转动地安装于冷却支架344上。其中,实现冷却箱342可转动地安装于冷却支架344的方式与一实施方式中的筒体的可转动的实现方法相同。其中,冷却箱342包括冷却筒342a和冷却传输组件(图未示)。
冷却筒342a为两端开口的柱形筒体,冷却筒342a可转动地安装于冷却支架344上。冷却筒342a的一端与保温筒体332a远离热处理装置320的筒体322的一端相连通。通过给冷却筒342a的外壁淋水以实现冷却。
具体的,冷却装置340还包括第三密封套346,第三密封套346密封地套设冷却筒342a靠近保温筒体332a的一端和保温筒体332a靠近冷却筒342a的一端上。其中,冷却筒342a与保温筒体332a中的至少一个与第三密封套346转动连接。
冷却传输组件与本实施方式的预加热装置310和热处理装置320的传输组件的结构相同。
可以理解,冷却传输组件还可以与二实施方式的合成颗粒的制备装置的相似,保温传输组件包括多个片状的间隔设置的条形件,每个条形件的一侧固定于筒体的内壁上,每个条形件从筒体的封闭端延伸至筒体的开口端,每个条形件相对筒体的轴线倾斜,且每个条形件与筒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相等,多个条形件可随筒体转动,以使物料或合成颗粒在多个条形件上沿条形件的延伸方向可滑动。
其中,物料依次经预加热装置310、热处理装置320、保温装置330和冷却装置340后再输出。
进一步的,预加热装置310的筒体312、热处理装置320的筒体322,保温装置330的保温筒体332a以及冷却装置340的冷却筒342a的轴线重合,且预加热装置310的筒体312远离热处理装置320的一端高于预加热装置310的筒体312靠近热处理装置320的一端,且热处理装置320的筒体322靠近预加热装置310的一端高于热处理装置320的筒体322靠近保温装置330的一端,保温装置330的保温筒332a靠近热处理装置320的一端高于保温装置330的保温筒332a靠近冷却装置340的一端,冷却装置340的冷却筒342a靠近保温装置330的一端高于冷却装置340的冷却筒342a远离保温装置330的一端,以便于物料更加顺畅的传输。
由于一实施方式的合成颗粒的制备系统300的预加热装置310与热处理装置320与一实施方式的合成颗粒的制备装置的结构相类似,因此,一实施方式的合成颗粒的制备系统300也具有一实施方式的合成颗粒的制备装置相似的优点。
二实施方式的合成颗粒的制备系统的结构与一实施方式的合成颗粒的制备系统的结构相似,区别仅在于,二实施方式的合成颗粒的制备系统的预加热装置和热处理装置的传输组件与二实施方式的合成颗粒的制备装置的传输组件的结构相同。
由于二实施方式的合成颗粒的制备系统与一实施方式的合成颗粒的制备系统的结构相类似,因此,二实施方式的合成颗粒的制备系统也具有一实施方式的合成颗粒的制备装置相似的优点。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合成颗粒的制备装置,用于将物料制备成合成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颗粒的制备装置包括:
电路控制组件;
支架;
两个导电环,均固定于所述支架上,并均与所述电路控制组件电连接;
反应箱,包括筒体和绝缘套,所述筒体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筒体以所述筒体的旋转轴为旋转轴可转动地穿设于两个所述导电环,所述筒体的材料为导电材料;所述绝缘套固定地套设于所述筒体上,并可随所述筒体转动;
线圈,固定地套设于所述绝缘套上,以使所述绝缘套阻止所述筒体与所述线圈电接触,并使所述线圈可随所述筒体转动,所述线圈的两端分别在两个所述导电环上可滑动,且所述线圈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导电环电接触;
其中,所述电路控制组件给两个所述导电环供电,而使所述线圈通电以使转动的所述筒体发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颗粒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呈二维螺旋线结构,所述线圈沿所述筒体的轴线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颗粒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导电环上开设有环形的T型槽,在所述导电环的径向上,所述T型槽具有宽度较大的收容部及与所述收容部相连通、且宽度较小的缺口部,所述线圈的两端上均形成有滑动块,所述线圈的两端分别穿设于两个所述导电环的所述T型槽的缺口部,两个所述滑动块分别可滑动地收容于两个所述导电环的所述T型槽的收容部中,以使两个所述滑动块分别沿两个所述导电环的T型槽可滑动,且两个所述滑动块均与两个所述导电环电接触,其中,所述滑动块的宽度小于所述收容部的宽度,并大于所述缺口部的宽度,以阻止所述滑动块从所述T型槽中脱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颗粒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支架上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及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的齿轮,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所述齿轮固定地套设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以使所述电机可驱动所述齿轮转动,所述筒体上固定地套设有与所述齿轮相啮合的啮合件,所述啮合件与所述齿轮相啮合而使所述筒体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颗粒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包括柱形本体、柱形部和锥形部,所述柱形本体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空心柱体,所述柱形本体固定地收容于所述绝缘套中,所述柱形部固定于所述柱形本体的封闭端,且所述柱形部靠近所述柱形本体的一端收容于所述绝缘套中,所述柱形部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支架上,并且可转动地穿设于一个所述导电环,所述锥形部为两端开口的空心的锥形壳体,所述锥形部的大头端与所述柱形本体的开口端固定连接,并与所述柱形本体共轴设置,且所述锥形部的大头端收容于所述绝缘套中,所述锥形部与所述柱形本体的开口相连通,所述锥形部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支架上,并且可转动地穿设于另一个所述导电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合成颗粒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箱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筒体内的传输组件,所述传输组件包括多个滑动片和条形板,多个所述滑动片间隔设置于所述柱形本体的内壁上,每个所述滑动片的一侧边与所述柱形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每个所述滑动片相对所述柱形本体的轴线倾斜设置,且多个所述滑动片沿一螺旋线排列,所述螺旋线为沿所述柱形本体的轴线螺旋延伸的曲线,且所述螺旋线从所述柱形本体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所述条形板固定于所述锥形部的内壁上,所述条形板在所述锥形部的内壁上沿所述锥形部的轴线螺旋延伸,且所述条形板从所述锥形部的小头端延伸至大头端,其中,多个所述滑动片和所述条形板均可随所述筒体转动,而使所述物料或所述合成颗粒在所述条形板上以及沿所述螺旋线的延伸方向在多个所述滑动片上可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合成颗粒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箱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筒体内的传输组件,所述传输组件包括多个片状的间隔设置的条形件和条形板,每个所述条形件的一侧固定于所述筒体的内壁上,每个所述条形件从所述筒体的封闭端延伸至所述筒体的开口端,每个所述条形件相对所述筒体的轴线倾斜,且每个所述条形件与所述筒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相等;所述条形板固定于所述锥形部的内壁上,所述条形板在所述锥形部的内壁上沿所述锥形部的轴线螺旋延伸,且所述条形板从所述锥形部的小头端延伸至大头端,其中,多个所述条形件和所述条形板可随所述筒体转动,而使所述物料或所述合成颗粒在多个所述条形件和所述条形板可滑动。
8.一种合成颗粒的制备系统,用于将物料制备成合成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颗粒的制备系统包括:
预加热装置,为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合成颗粒的制备装置,所述预加热装置可加热至100~200℃,以对所述物料进行预加热;及
热处理装置,为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合成颗粒的制备装置,所述热处理装置与所述预加热装置相连通,所述热处理装置可对预加热处理后的所述物料热处理以生成所述合成颗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合成颗粒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颗粒的制备装置的反应箱的筒体为柱形筒体,所述反应箱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筒体内的传输组件,所述传输组件包括多个滑动片,多个所述滑动片间隔设置于所述筒体的内壁上,每个所述滑动片的一侧边与所述筒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每个所述滑动片相对所述筒体的轴线倾斜设置,且多个所述滑动片沿一螺旋线排列,所述螺旋线为沿所述柱形本体的轴线螺旋延伸的曲线,且所述螺旋线从所述筒体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多个所述滑动片可随所述筒体转动,而使所述物料或所述合成颗粒沿所述螺旋线的延伸方向在多个所述滑动片上可滑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合成颗粒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颗粒的制备装置的反应箱的筒体为柱形筒体,所述反应箱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筒体内的传输组件,所述传输组件包括多个片状的间隔设置的条形件,每个所述条形件的一侧固定于所述筒体的内壁上,每个所述条形件从所述筒体的封闭端延伸至所述筒体的开口端,每个所述条形件相对所述柱形本体的轴线倾斜,且每个所述条形件与所述筒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相等,多个所述条形件可随所述筒体转动,以使所述物料或所述合成颗粒在多个所述条形件上沿所述条形件的延伸方向可滑动。
CN201610783609.XA 2016-08-30 2016-08-30 合成颗粒的制备装置及合成颗粒的制备系统 Pending CN1077741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83609.XA CN107774197A (zh) 2016-08-30 2016-08-30 合成颗粒的制备装置及合成颗粒的制备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83609.XA CN107774197A (zh) 2016-08-30 2016-08-30 合成颗粒的制备装置及合成颗粒的制备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74197A true CN107774197A (zh) 2018-03-09

Family

ID=61450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83609.XA Pending CN107774197A (zh) 2016-08-30 2016-08-30 合成颗粒的制备装置及合成颗粒的制备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74197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93809U (zh) * 2010-04-22 2011-01-05 河南省远航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电磁加热瓦楞纸板生产线
CN202261888U (zh) * 2011-09-07 2012-05-30 浙江动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导风缺式温度可控的电磁加热装置
CN202697616U (zh) * 2012-08-10 2013-01-30 松阳县上河茶叶机械有限公司 茶叶杀青机
CN103518872A (zh) * 2013-10-23 2014-01-22 北京久顺科技有限公司 超音频数字式电磁感应茶叶滚筒式杀青机
CN204134597U (zh) * 2014-08-12 2015-02-04 柏红梅 合成颗粒的制备系统
CN205250291U (zh) * 2015-10-26 2016-05-25 拉萨市达孜县兴农农机设备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抽湿功能的高频青稞烘炒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93809U (zh) * 2010-04-22 2011-01-05 河南省远航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电磁加热瓦楞纸板生产线
CN202261888U (zh) * 2011-09-07 2012-05-30 浙江动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导风缺式温度可控的电磁加热装置
CN202697616U (zh) * 2012-08-10 2013-01-30 松阳县上河茶叶机械有限公司 茶叶杀青机
CN103518872A (zh) * 2013-10-23 2014-01-22 北京久顺科技有限公司 超音频数字式电磁感应茶叶滚筒式杀青机
CN204134597U (zh) * 2014-08-12 2015-02-04 柏红梅 合成颗粒的制备系统
CN205250291U (zh) * 2015-10-26 2016-05-25 拉萨市达孜县兴农农机设备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抽湿功能的高频青稞烘炒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53011B2 (ja) 熱間成形用還元鉄の温度制御方法
JP5752212B2 (ja) 外熱式炭化炉
CN105435708B (zh) 合成颗粒的制备系统
CN107344718A (zh) 一种连续式高温炭化活化一体装置及方法
CN101285654B (zh) 微波烧结设备及方法
CN101900489B (zh) 链箅机-回转窑-环冷机烘炉装置及其烘炉方法
CN105202912A (zh) 燃气辊道窑炉
CN105112081A (zh) 一种滚动式热解炭化和裂解气化一体炉
JP4963573B2 (ja) 活性炭製造装置及び活性炭製造方法
CN104422274B (zh) 一种中频加热煅烧炉
WO2017017838A1 (ja) 炭化物の製造方法及び炭化物の製造装置
CN108559538A (zh) 一种生物质热解炉
JP2013068342A (ja) 加熱処理装置
CN105176550A (zh) 一种连续制炭装置及制炭方法
US20120227728A1 (en) Burner for boiler using biomass solid fuel
CN107774197A (zh) 合成颗粒的制备装置及合成颗粒的制备系统
CN207566887U (zh) 一种连续式高温炭化活化一体装置
CN208791562U (zh) 一种生物质热解炉
CN107790062A (zh) 合成颗粒的制备装置及合成颗粒的制备系统
JP4567100B1 (ja) ヤシガラ炭の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CN205527771U (zh) 内辐射热式活性炭生产装置
CN205035319U (zh) 一种滚动式热解炭化和裂解气化一体炉
CN201316548Y (zh) 一种蓄热式高温结晶炉
CN201811580U (zh) 链箅机-回转窑-环冷机烘炉装置
JP5148884B2 (ja) 固体燃料の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0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