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70440B - 拍摄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拍摄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70440B
CN107770440B CN201710975080.6A CN201710975080A CN107770440B CN 107770440 B CN107770440 B CN 107770440B CN 201710975080 A CN201710975080 A CN 201710975080A CN 107770440 B CN107770440 B CN 1077704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lding
shooting
size
display screen
display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7508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70440A (zh
Inventor
李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7508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70440B/zh
Publication of CN1077704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704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704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704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拍摄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及终端,属于人机交互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拍摄模式下通过摄像头采集图像,摄像头设置在第一壳体;检测折叠显示屏是否处于折叠状态;当折叠显示屏处于折叠状态时,在折叠显示屏的预定显示区域显示拍摄界面,预定显示区域与第二壳体对应,拍摄界面中包含摄像头采集的图像。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在特殊场景下(比如仰拍)进行拍摄时,仅通过旋转第一壳体即可调整拍摄角度,而无需旋转第二壳体,从而方便用户在第二壳体对应的显示区域查看拍摄画面,进而提高了拍摄角度的调整以及拍摄效率。

Description

拍摄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人机交互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拍摄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拍摄功能在移动终端中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用户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移动终端取代专业设备进行拍照或摄像。
实际拍摄过程中,用户将移动终端的前置/后置摄像头正对拍摄物体,由前置/后置摄像头采集图像,并将采集到的图像显示在显示屏的拍摄界面内,以便用户根据拍摄界面内显示的图像调整拍摄角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拍摄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及终端,可以用于解决在特殊拍摄场景下(比如仰拍),用户不便查看显示屏内显示的拍摄界面,需要多次尝试才能调整好拍摄角度,导致拍摄效率较低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拍摄界面显示方法,应用于具有折叠显示屏的终端中,所述终端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该方法包括:
拍摄模式下通过摄像头采集图像,摄像头设置在第一壳体;
检测折叠显示屏是否处于折叠状态;
当折叠显示屏处于折叠状态时,在折叠显示屏的预定显示区域显示拍摄界面,预定显示区域与第二壳体对应,拍摄界面中包含摄像头采集的图像。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内容显示装置,应用于具有折叠显示屏的终端中,所述终端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该装置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拍摄模式下通过摄像头采集图像,摄像头设置在第一壳体的背面;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折叠显示屏是否处于折叠状态;
第一显示模块,用于当折叠显示屏处于折叠状态时,在折叠显示屏的预定显示区域显示拍摄界面,预定显示区域与第二壳体对应,拍摄界面中包含摄像头采集的图像。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拍摄界面显示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拍摄界面显示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利用折叠屏终端可折叠的特性,在使用折叠状态下的终端进行拍摄时,通过第一壳体上的摄像头进行图像采集,利用与第二壳体对应的折叠显示屏的显示区域显示拍摄画面,使得用户在特殊场景下(比如仰拍)进行拍摄时,仅通过旋转第一壳体即可调整拍摄角度,而无需旋转第二壳体,从而方便用户在第二壳体对应的显示区域查看拍摄画面,进而提高了拍摄角度的调整以及拍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和图2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方框图;
图3至图6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屏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拍摄界面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拍摄界面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9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拍摄界面显示方式的界面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拍摄场景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拍摄界面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考图1和图2所示,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终端100的结构方框图。该终端100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电子书等等。本申请中的终端1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如下部件:处理器110、存储器120和触摸显示屏130。
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核心。处理器110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终端100内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20内的指令、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20内的数据,执行终端1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可选地,处理器110可以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 LogicArray,PLA)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110可集成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图像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和调制解调器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CPU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GPU用于负责触摸显示屏130所需要显示的内容的渲染和绘制;调制解调器用于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10中,单独通过一块芯片进行实现。
存储器120可以包括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可选地,该存储器120包括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存储器120可用于存储指令、程序、代码、代码集或指令集。存储器120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用于实现操作系统的指令、用于至少一个功能的指令(比如触控功能、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用于实现下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指令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100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
以操作系统为安卓(Android)系统为例,存储器120中存储的程序和数据如图1所示,存储器120中存储有Linux内核层220、系统运行库层240、应用框架层260和应用层280。Linux内核层220为终端100的各种硬件提供了底层的驱动,如显示驱动、音频驱动、摄像头驱动、蓝牙驱动、Wi-Fi驱动、电源管理等。系统运行库层240通过一些C/C++库来为Android系统提供了主要的特性支持。如SQLite库提供了数据库的支持,OpenGL/ES库提供了3D绘图的支持,Webkit库提供了浏览器内核的支持等。在系统运行库层240中还提供有安卓运行时库(Android Runtime),它主要提供了一些核心库,能够允许开发者使用Java语言来编写Android应用。应用框架层260提供了构建应用程序时可能用到的各种API,开发者也可以通过使用这些API来构建自己的应用程序,比如活动管理、窗口管理、视图管理、通知管理、内容提供者、包管理、通话管理、资源管理、定位管理。应用层280中运行有至少一个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可以是操作系统自带的联系人程序、短信程序、时钟程序、相机应用等;也可以是第三方开发者所开发的应用程序,比如即时通信程序、相片美化程序等。
以操作系统为IOS系统为例,存储器120中存储的程序和数据如图2所示,IOS系统包括:核心操作系统层320(Core OS layer)、核心服务层340(Core Services layer)、媒体层360(Media layer)、可触摸层380(Cocoa Touch Layer)。核心操作系统层320包括了操作系统内核、驱动程序以及底层程序框架,这些底层程序框架提供更接近硬件的功能,以供位于核心服务层340的程序框架所使用。核心服务层340提供给应用程序所需要的系统服务和/或程序框架,比如基础(Foundation)框架、账户框架、广告框架、数据存储框架、网络连接框架、地理位置框架、运动框架等等。媒体层360为应用程序提供有关视听方面的接口,如图形图像相关的接口、音频技术相关的接口、视频技术相关的接口、音视频传输技术的无线播放(AirPlay)接口等。可触摸层380为应用程序开发提供了各种常用的界面相关的框架,可触摸层380负责用户在终端100上的触摸交互操作。比如本地通知服务、远程推送服务、广告框架、游戏工具框架、消息用户界面接口(User Interface,UI)框架、用户界面UIKit框架、地图框架等等。
在图2所示出的框架中,与大部分应用程序有关的框架包括但不限于:核心服务层340中的基础框架和可触摸层380中的UIKit框架。基础框架提供许多基本的对象类和数据类型,为所有应用程序提供最基本的系统服务,和UI无关。而UIKit框架提供的类是基础的UI类库,用于创建基于触摸的用户界面,iOS应用程序可以基于UIKit框架来提供UI,所以它提供了应用程序的基础架构,用于构建用户界面,绘图、处理和用户交互事件,响应手势等等。
触摸显示屏130用于接收用户使用手指、触摸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以及显示各个应用程序的用户界面。触摸显示屏130通常设置在终端100的前面板。
如图3所示,终端100包括第一壳体41、第二壳体42以及连接于第一壳体41和第二壳体42之间的连接组件43,第一壳体41与第二壳体42通过连接组件43实现翻转折叠。
第一壳体41包括与触摸显示屏背面连接的第一支撑面,以及与第一支撑面相对的第一背面,第二壳体42包括与触摸显示屏背面连接的第二支撑面,以及与第二支撑面相对的第二背面。相应的,触摸显示屏包括第一显示区域131、第二显示区域132和第三显示区域133,其中,第一显示区域131与第一壳体41的位置对应,第二显示区域132与第二壳体42的位置对应,第三显示区域133与连接组件43的位置对应。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显示区域131、第二显示区域132和第三显示区域133均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伸缩延展性;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仅第三显示区域133采用柔性材料制成,第一显示区域131和第二显示区域132采用非柔性材料制成。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终端100的连接组件43采用手动结构。用户手动分离第一壳体41和第二壳体42时,终端100由折叠状态变为展开状态;用户手动合拢第一壳体41和第二壳体42时,终端100由展开状态变为折叠状态。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终端100的连接组件43采用电动结构,比如,连接组件43中设置有电动马达一类的电动旋转部件。在电动旋转部件的带动下,第一壳体41和第二壳体42自动实现合拢或分离,从而使终端100具备展开和折叠两种状态。
按照折叠状态下触摸显示屏是否外露进行划分,终端100可以被划分为外折叠屏终端和内折叠屏终端。其中:
外折叠屏终端
外折叠屏终端是指可折叠角度为180°,且在折叠状态下,触摸显示屏全部外露的终端。如图3所示,终端100为外折叠屏终端。展开状态下,终端100的第一壳体41的第一支撑面与第二壳体42的第二支撑面相齐平(即夹角为180°),且触摸显示屏的第一显示区域131、第二显示区域132和第三显示区域133位于同一平面;终端100由展开状态变为折叠状态过程中,如图3所示,第一壳体41的第一背面与第二壳体42的第二背面相靠拢,第一支撑面与第二支撑面的夹角由180°变为0°;折叠状态下,如图4所示,终端100的第一壳体41的第一支撑面与第二壳体42的第二支撑面相平行(第一壳体41与第二壳体42的夹角为0°),使得触摸显示屏处于U型折叠状态,其中,触摸显示屏的第三显示区域133形成外露的U型弧面。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折叠状态下,触摸显示屏的全部或部分显示区域用于显示用户界面。比如,如图4所示,折叠状态下,仅第二显示区域132用于显示用户界面,或,仅第三显示区域133用于显示用户界面。
内折叠屏终端
内折叠屏终端是指可折叠角度为180°,且在折叠状态下,触摸显示屏(全部或部分)内敛的终端。如图5所示,终端100为内折叠屏终端。展开状态下,终端100的第一壳体41的第一支撑面与第二壳体42的第二支撑面相齐平(即夹角为180°),使得触摸显示屏处于平面展开状态(第一显示区域131、第二显示区域132和第三显示区域133位于同一平面);终端100由展开状态变为折叠状态过程中,如图5所示,第一壳体41的第一支撑面与第二壳体42的第二支撑面相靠拢,即第一支撑面与第二支撑面的夹角由180°变为0°;折叠状态下,终端100的第一壳体41的第一支撑面与第二壳体42的第二支撑面相平行,使得触摸显示屏处于U型折叠状态,其中,触摸显示屏的第三显示区域133形成内敛的U型弧面。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折叠状态下,触摸显示屏的全部显示区域均不显示用户界面。
除了在壳体的支撑面上设置触摸显示屏外,第一壳体41的第一背面和/或第二壳体42的第二背面上也可以设置触摸显示屏。内折叠屏终端处于折叠状态时,设置在壳体背面的触摸显示屏用于显示用户界面,该用户界面与展开状态下触摸显示屏显示的用户界面相同或不同。
在其他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100的可折叠角度还可以为360°(既可以内折也可以外折),且在折叠状态下,触摸显示屏外露或内敛的终端,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图3至图5所示的终端100中,第一壳体41和第二壳体42尺寸相同或相近,终端100的折叠方式被称为对称折叠。在其他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100的折叠方式还可以为非对称折叠。采用非对称折叠时,第一壳体41和第二壳体42的尺寸可以不同或尺寸相差大于阈值(比如50%或60%或70%),相应的,触摸显示屏中第一显示区域131的面积与第二显示区域132的面积相差大于阈值。
示意性的,如图6所示,终端100为非对称折叠的外折叠屏终端,第一壳体41的尺寸大于第二壳体42的尺寸。折叠状态下,第一显示区域131的面积大于第二显示区域132的面积。
图3至6中,仅以终端100包含两部分壳体以及一个用于连接壳体的连接组件为例进行示意性说明(终端为两折结构),在另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100可以包含n部分壳体以及n-1个连接组件,相应的,终端100的触摸显示屏中包含2n-1块显示区域,与连接组件对应的n-1块显示区域采用柔性材料制成,从而实现n折结构的终端,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终端100中还设置有至少一种其他部件,该至少一种其他部件包括:摄像头、指纹传感器、接近光传感器、距离传感器等。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种其他部件设置在终端100的正面、侧边或背面,比如将指纹传感器设置在壳体的背面或侧边、将摄像头设置在触摸显示屏130的上方。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种其他部件可以集成在触摸显示屏130的内部或下层。在一些实施例中,将骨传导式的听筒设置在终端100的内部;将传统终端的前面板上的其他部件集成在触摸显示屏130的全部区域或部分区域中,比如将摄像头中的感光元件拆分为多个感光像素后,将每个感光像素集成在触摸显示屏130中每个显示像素中的黑色区域中,使得触摸显示屏130具备图像采集功能。由于将至少一种其他部件集成在了触摸显示屏130的内部或下层,因此终端100具有更高的屏占比。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终端100的中框的单个侧边,或两个侧边(比如左、右两个侧边),或四个侧边(比如上、下、左、右四个侧边)上设置有边缘触控传感器,该边缘触控传感器用于检测用户在中框上的触摸操作、点击操作、按压操作和滑动操作等中的至少一种操作。该边缘触控传感器可以是触摸传感器、热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中的任意一种。用户可以在边缘触控传感器上施加操作,对终端100中的应用程序进行控制。
除此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附图所示出的终端100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100的限定,终端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比如,终端100中还包括射频电路、输入单元、传感器、音频电路、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块、电源、蓝牙模块等部件,在此不再赘述。
参考图7,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拍摄界面显示方法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或图2提供的终端来举例说明,该拍摄界面显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701,拍摄模式下通过摄像头采集图像,摄像头设置在第一壳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为内折叠屏终端(即折叠状态下,显示屏不外露),该摄像头可以是终端的前置摄像头(设置在第一壳体支撑的前面板)或后置摄像头(设置在第一壳体的背面)。当用户对特殊场景(如仰拍场景)进行拍摄时,利用折叠屏可折叠的性质,通过旋转第一壳体即可实现拍摄角度的调整。为了方便描述,下述各个实施例以该摄像头为后置摄像头为例进行示意性说明。
示意性的,如图5所示,具有折叠显示屏的终端具有第一壳体41、第二壳体42,以及用于连接第一壳体41和第二壳体42的连接组件43。其中,第一壳体41的背面安装有摄像头(图中未示出)。
与非折叠屏终端的拍摄原理相似,使用具有折叠显示屏的终端在进行拍摄时,通过安装在第一壳体上的摄像头采集图像。
由于终端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间可以实现翻转折叠,且摄像头安装在第一壳体上,因此用户可以在保持第二壳体不转动的前提下,通过旋转第一壳体(即改变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间的夹角)来调整拍摄角度。
步骤702,检测折叠显示屏是否处于折叠状态。
其中,折叠状态下折叠显示屏程V型或U型,也即,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夹角在预定角度范围内,该预定角度范围可以为0~180°。
根据折叠显示屏可折叠的特点,折叠显示屏包含折叠和展开两种状态。折叠显示屏处于折叠状态时,折叠显示屏呈V型或U型面,折叠显示屏的显示区域划分为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其中,第一显示区域对应第一壳体,第二显示区域对应第二壳体;折叠显示屏处于展开状态时,折叠显示屏为一个平面,且终端在折叠显示屏的整个显示区域上显示用户界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开启相机应用程序时,终端检测是否处于折叠状态,若检测到处于折叠状态,则执行下述步骤703;若检测到折叠显示屏处于展开状态,则在整个显示区域显示拍摄界面。
步骤703,当折叠显示屏处于折叠状态时,在折叠显示屏的预定显示区域显示拍摄界面,预定显示区域与第二壳体对应,拍摄界面中包含摄像头采集的图像。
示意性的,如图5所示,第一壳体41对应第一显示区域131,第二壳体42对应第二显示区域132,当利用设置在第一壳体41背面的摄像头进行图像采集时,用于显示拍摄界面的预定显示区域即为第二显示区域132。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终端确定折叠显示屏处于折叠状态时,终端将包含摄像头采集的图像的拍摄界面显示在第二显示区域上。用户通过旋转第一壳体调整终端拍摄角度的过程中,可以保证第二显示区域与用户视线平齐,以便用户可以实时查看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进而提高拍摄效率。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利用折叠屏终端可折叠的特性,在使用折叠状态下的终端进行拍摄时,通过第一壳体上的摄像头进行图像采集,利用与第二壳体对应的折叠显示屏的显示区域显示拍摄画面,使得用户在特殊场景下(比如仰拍)进行拍摄时,仅通过旋转第一壳体即可调整拍摄角度,而无需旋转第二壳体,从而方便用户在第二壳体对应的显示区域查看拍摄画面,进而提高了拍摄角度的调整以及拍摄效率。
展开状态下,终端的整个折叠显示屏均用于显示拍摄画面,而在折叠状态下,仅部分折叠显示屏用于显示拍摄画面。为了将拍摄界面完整显示在预定显示区域中,终端需要将在折叠显示屏内完整显示的拍摄界面缩小。
图8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拍摄界面显示方法流程图,本实施例以拍摄界面显示方法应用于图1或2提供的终端来举例说明,该拍摄界面显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801,拍摄模式下通过摄像头采集图像,摄像头设置在第一壳体。
本步骤与上述步骤701相似,本实施例中对此不再赘述。
步骤802,检测折叠显示屏是否处于折叠状态。
本步骤与上述步骤702相似,本实施例中对此不再赘述。
步骤803,当折叠显示屏处于折叠状态时,根据展开状态下拍摄界面的第一尺寸以及预定显示区域的第二尺寸,对拍摄界面进行缩小处理。
使用处于展开状态的折叠屏终端进行拍摄时,折叠显示屏的整个显示区域均用于显示拍摄界面。示意性的,如图5所示,展开状态下,第一显示区域131和第二显示区域132位于同一平面,形成的整块显示区域均用于显示拍摄界面。
而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处于折叠状态的折叠屏终端进行拍摄时,仅部分显示区域用于显示拍摄界面,即折叠显示屏在折叠状态下的显示尺寸小于展开状态下的显示尺寸。示意性的,如图5所示,折叠状态下,仅折叠显示屏的第二显示区域132用于显示拍摄界面。因此,终端需要对拍摄界面进行缩小处理,从而确保拍摄界面完整显示在折叠显示屏的部分显示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终端根据展开状态下拍摄界面的第一尺寸以及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尺寸,对展开状态下的拍摄界面进行缩小处理。
针对缩小拍摄界面的具体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803包括下述步骤:
一、当折叠显示屏处于折叠状态时,获取展开状态下拍摄界面的第一尺寸以及预定显示区域的第二尺寸;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中存储有展开状态下拍摄界面的第一尺寸以及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尺寸,当终端检测到折叠显示屏处于折叠状态时,即获取第一尺寸和第二尺寸。
示意性的,如图9所示,第一尺寸包括展开状态下拍摄界面911的宽度W1和高度H1(均以px为单位);第二尺寸包括第二显示区域的宽度W2和长度H2(均以px为单位)。
二、根据第一尺寸和第二尺寸,计算拍摄界面完整显示在预定显示区域内的第三尺寸;
其中,第三尺寸包括宽度W3和长度H3。
示意性的,如图9所示,在第二显示区域912中完整显示拍摄界面911时,为了使拍摄界面911最大限度的显示在第二显示区域912中,拍摄界面911的高度应与第二显示区域912的高度相同,因此第一尺寸的缩小比例应为H1/H2,进一步的,第三尺寸的计算方法为:
Figure BDA0001438349730000111
H3=H2
终端获取第一尺寸和第二尺寸后,利用上述计算方法,计算拍摄界面完整显示在第二显示区域内的第三尺寸。
三、将拍摄界面由第一尺寸缩小为第三尺寸。
计算出第三尺寸后,终端将拍摄界面由第一尺寸缩小为第三尺寸。
在其他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中预先存储有拍摄界面完整显示在预定显示区域中的第三尺寸,当折叠显示屏处于折叠状态时,终端直接获取第三尺寸,并在预定显示区域内绘制第三尺寸的拍摄界面。
可选的,用户将具有折叠显示屏(内折显示屏)的终端折叠成U型时,终端屏幕息屏。为了防止终端将上述息屏操作误认为是启用在第二显示区域内显示拍摄界面的操作,当检测到折叠显示屏处于折叠状态时,终端继续检测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间的折叠角度(即折叠显示屏的折叠角度)。当检测到折叠角度大于角度阈值时,终端停止在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内显示拍摄界面;当折叠角度小于角度阈值时,终端在第二显示区域显示缩小后的拍摄界面,其中,角度阈值可以是90°。
示意性的,如图9所示,折叠显示屏的折叠角度为30°不超过90°,因此,在第二显示区域912显示缩小后的拍摄界面911。
步骤804,在预定显示区域中显示缩小处理后的拍摄界面。
终端将拍摄界面缩小后,将缩小处理后的拍摄界面显示在第二显示区域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在展开状态下开启相机,当检测到折叠显示屏由展开状态转换为折叠状态时,显示缩小动画,将缩小后的拍摄界面显示在第二显示区域中。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在折叠状态下开启相机时,直接在第二显示区域内绘制缩小后的拍摄界面。
结合步骤803中的示例,终端在展开状态下开启相机,当检测到折叠显示屏由展开状态切换为折叠状态时,显示缩小动画,将第一尺寸的拍摄界面缩小为第三尺寸,并将缩小后的拍摄界面显示在第二显示区域中。
示意性的,如图9所示,终端在第二显示区域912中显示缩小处理后的拍摄界面911。
步骤805,当折叠显示屏处于折叠状态时,停止在折叠显示屏中第一壳体对应的显示区域显示拍摄画面。
由于在特殊拍摄场景(例如仰拍场景)下,第一显示区域内显示的内容不便被用户看到,因此当检测到折叠屏处于折叠状态时,终端停止在第一显示区域显示拍摄画面,例如,对第一显示区域进行黑屏处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终端检测到折叠显示屏处于折叠状态时,在折叠显示屏中显示分屏按钮,当接收到用户对分屏按钮的点击操作时,终端执行在第二显示区域内显示缩小后的拍摄界面,并停止在第一显示区域显示拍摄画面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805与步骤803至804之间没有严格的先后顺序,即步骤805可以与步骤803至804同时执行,本实施例并不对执行的时序进行限定。
步骤806,当折叠显示屏由折叠状态切换为展开状态时,对预定显示区域显示的拍摄界面进行放大处理。
当检测到折叠显示屏由折叠状态切换为展开状态时,终端对第二显示区域显示的拍摄界面进行放大处理,进而在折叠显示屏的整个显示区域显示放大处理后的拍摄界面。
结合步骤803中的示例,当拍摄界面以第三尺寸显示在预定显示区域内,且终端检测到折叠显示屏由折叠状态切换为展开状态时,终端将拍摄界面由第三尺寸放大为第一尺寸,显示在折叠显示屏的整个显示区域。
步骤807,在折叠显示屏中显示放大处理后的拍摄界面。
终端对拍摄界面进行放大处理后,将放大后的拍摄界面显示在折叠显示屏中。
本实施例中,终端将显示在折叠显示屏中的拍摄画面进行缩小处理,将缩小后的拍摄画面显示在第二显示区域中,并停止第一显示区域内的显示,方便用户根据第二显示区域中的拍摄画面实时调整拍摄角度,并达到了节约电量的效果。
举个简单的例子,示意性的,在图10所示的拍摄场景下,用户需要利用终端对位于终端上方的物体A进行拍摄。
当用户利用非折叠屏终端1010进行仰拍时,用户需要将非折叠屏终端1010调整为水平姿态,用户查看拍摄画面时,需要抬头查看以保持视线与拍摄界面平齐,操作过程不便,拍摄效率较低。在一种可能的拍摄场景下,当终端的拍摄位置较低时,用户难以查看到拍摄画面,需要通过多次尝试才能调整好拍摄角度,拍摄效率较低。
而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利用折叠屏终端1020进行仰拍时,只需要旋转第一壳体1021,并保持第二壳体1022对应的第二显示区域1023与视线平齐。终端将拍摄界面显示在第二显示区域1023后,用户根据第二显示区域1023内显示的图像通过旋转第一壳体调整拍摄角度,并进行拍照。
综上所述,当用户利用具有折叠显示屏的终端进行仰拍时,终端在第二显示区域内显示拍摄界面,方便用户在旋转第一壳体改变拍摄角度的过程中,在与视线平齐的第二显示区域内查看拍摄界面,进而确定拍摄角度并拍照,与利用不具有折叠功能的终端进行拍摄相比,拍摄效率更高,适用的拍摄场景更加广泛。
参考图11,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拍摄界面显示装置的结构框图。该拍摄界面显示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以及两者的组合实现成为终端的全部或一部分。该拍摄界面显示装置包括:采集模块1110、检测模块1120、第一显示模块1130:
采集模块1110,用于拍摄模式下通过摄像头采集图像,摄像头设置在第一壳体的背面;
检测模块1120,用于检测折叠显示屏是否处于折叠状态;
第一显示模块1130,用于当折叠显示屏处于折叠状态时,在折叠显示屏的预定显示区域显示拍摄界面,预定显示区域与第二壳体对应,拍摄界面中包含摄像头采集的图像。
可选的,第一显示模块1130,包括:
缩小单元,用于根据展开状态下拍摄界面的第一尺寸以及预定显示区域的第二尺寸,对拍摄界面进行缩小处理;
显示单元,用于在预定显示区域中显示缩小处理后的拍摄界面。
可选的,缩小单元,还用于:
获取展开状态下拍摄界面的第一尺寸以及预定显示区域的第二尺寸,第一尺寸大于第二尺寸;
根据第一尺寸和第二尺寸,计算拍摄界面完整显示在预定显示区域内的第三尺寸;
将拍摄界面由第一尺寸缩小为第三尺寸。
可选的,该装置,还包括:
停止显示模块,用于当折叠显示屏处于折叠状态时,停止在折叠显示屏中第一壳体对应的显示区域显示拍摄画面。
可选的,该装置,还包括:
放大模块,用于当折叠显示屏由折叠状态切换为展开状态时,对预定显示区域显示的拍摄界面进行放大处理;
第二显示模块,用于在折叠显示屏中显示放大处理后的拍摄界面。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利用折叠屏终端可折叠的特性,在使用折叠状态下的终端进行拍摄时,通过第一壳体上的摄像头进行图像采集,利用与第二壳体对应的折叠显示屏的显示区域显示拍摄画面,使得用户在特殊场景下(比如仰拍)进行拍摄时,仅通过旋转第一壳体即可调整拍摄角度,而无需旋转第二壳体,从而方便用户在第二壳体对应的显示区域查看拍摄画面,进而提高了拍摄角度的调整以及拍摄效率。
本实施例中,终端将显示在折叠显示屏中的拍摄画面进行缩小处理,将缩小后的拍摄画面显示在第二显示区域中,并停止第一显示区域内的显示,方便用户根据第二显示区域中的拍摄画面实时调整拍摄角度,并达到了节约电量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拍摄界面显示装置在进行拍摄界面显示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消息提示装置与消息提示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拍摄界面显示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拍摄界面显示方法。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拍摄界面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具有折叠显示屏的内折屏终端中,所述折叠显示屏在折叠状态下内敛,所述内折屏终端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折叠状态指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夹角在预定角度范围内,所述预定角度范围是(0°,180°),所述方法,包括:
拍摄模式下通过后置摄像头采集图像,所述后置摄像头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背面;
检测所述折叠显示屏是否处于所述折叠状态;
当所述折叠显示屏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在所述折叠显示屏的预定显示区域显示拍摄界面,所述预定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二壳体对应,所述拍摄界面中包含所述后置摄像头采集的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折叠显示屏的预定显示区域显示拍摄界面,包括:
根据展开状态下拍摄界面的第一尺寸以及所述预定显示区域的第二尺寸,对所述拍摄界面进行缩小处理;
在所述预定显示区域中显示缩小处理后的所述拍摄界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展开状态下拍摄界面的第一尺寸以及所述预定显示区域的第二尺寸,对所述拍摄界面进行缩小处理,包括:
获取展开状态下拍摄界面的第一尺寸以及所述预定显示区域的第二尺寸,所述第一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尺寸;
根据所述第一尺寸和所述第二尺寸,计算所述拍摄界面完整显示在所述预定显示区域内的第三尺寸;
将所述拍摄界面由所述第一尺寸缩小为所述第三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折叠显示屏是否处于所述折叠状态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折叠显示屏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停止在所述折叠显示屏中所述第一壳体对应的显示区域显示拍摄画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折叠显示屏的预定显示区域显示拍摄界面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折叠显示屏由所述折叠状态切换为展开状态时,对所述预定显示区域显示的所述拍摄界面进行放大处理;
在所述折叠显示屏中显示放大处理后的所述拍摄界面。
6.一种拍摄界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具有折叠显示屏的内折屏终端中,所述折叠显示屏在折叠状态下内敛,所述内折屏终端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折叠状态指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夹角在预定角度范围内,所述预定角度范围是(0°,180°),所述装置,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拍摄模式下通过后置摄像头采集图像,所述后置摄像头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背面;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折叠显示屏是否处于所述折叠状态;
第一显示模块,用于当所述折叠显示屏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在所述折叠显示屏的预定显示区域显示拍摄界面,所述预定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二壳体对应,所述拍摄界面中包含所述后置摄像头采集的图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模块,包括:
缩小单元,用于根据展开状态下拍摄界面的第一尺寸以及所述预定显示区域的第二尺寸,对所述拍摄界面进行缩小处理;
显示单元,用于在所述预定显示区域中显示缩小处理后的所述拍摄界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缩小单元,还用于:
获取展开状态下拍摄界面的第一尺寸以及所述预定显示区域的第二尺寸,所述第一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尺寸;
根据所述第一尺寸和所述第二尺寸,计算所述拍摄界面完整显示在所述预定显示区域内的第三尺寸;
将所述拍摄界面由所述第一尺寸缩小为所述第三尺寸。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停止显示模块,用于当所述折叠显示屏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停止在所述折叠显示屏中所述第一壳体对应的显示区域显示拍摄画面。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8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放大模块,用于当所述折叠显示屏由所述折叠状态切换为展开状态时,对所述预定显示区域显示的所述拍摄界面进行放大处理;
第二显示模块,用于在所述折叠显示屏中显示放大处理后的所述拍摄界面。
1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拍摄界面显示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拍摄界面显示方法。
CN201710975080.6A 2017-10-19 2017-10-19 拍摄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及终端 Active CN1077704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75080.6A CN107770440B (zh) 2017-10-19 2017-10-19 拍摄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75080.6A CN107770440B (zh) 2017-10-19 2017-10-19 拍摄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及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70440A CN107770440A (zh) 2018-03-06
CN107770440B true CN107770440B (zh) 2020-06-26

Family

ID=612682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75080.6A Active CN107770440B (zh) 2017-10-19 2017-10-19 拍摄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7044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90235B (zh) * 2018-03-19 2022-11-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8536478A (zh) * 2018-03-30 2018-09-1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0445901A (zh) * 2018-05-04 2019-11-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US10788860B2 (en) * 2018-05-25 2020-09-29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Display screen component and foldable device having same
CN111081143B (zh) * 2018-10-22 2022-08-0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显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24218B (zh) * 2018-10-31 2022-05-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显示窗的确定方法、移动终端、计算机存储介质
KR20200100926A (ko) * 2019-02-19 2020-08-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콘텐트 표시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CN110149477A (zh) * 2019-04-22 2019-08-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996034A (zh) * 2019-04-25 2020-04-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控制方法及电子装置
CN110365904B (zh) * 2019-07-25 2020-11-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可折叠屏全景图片拍摄方法、装置、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CN110955373A (zh) * 2019-10-30 2020-04-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要素的显示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0825474B (zh) * 2019-10-31 2023-03-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4237530A (zh) * 2020-01-21 2022-03-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屏的显示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1225154B (zh) * 2020-01-22 2021-08-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拍照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2037313A1 (zh) * 2020-08-20 2022-02-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主机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99391A (zh) * 2015-04-07 2015-06-1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相机的控制方法
CN104980543A (zh) * 2015-07-13 2015-10-1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可局部弯折的柔性屏移动终端
CN105302238A (zh) * 2014-07-28 2016-02-03 Lg电子株式会社 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31333B (zh) * 2012-08-27 2017-07-2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提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KR102391497B1 (ko) * 2015-09-30 2022-04-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장치의 이미지 처리장치 및 방법
CN105468323A (zh) * 2015-12-23 2016-04-06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方法及终端
CN105516410B (zh) * 2015-12-29 2018-06-2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6484351A (zh) * 2016-09-30 2017-03-0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948363A (zh) * 2016-11-16 2018-04-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摄像头安装结构及移动终端
CN106534685A (zh) * 2016-11-18 2017-03-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全景图像生成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998428B (zh) * 2017-04-21 2019-04-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拍摄方法及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02238A (zh) * 2014-07-28 2016-02-03 Lg电子株式会社 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4699391A (zh) * 2015-04-07 2015-06-1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相机的控制方法
CN104980543A (zh) * 2015-07-13 2015-10-1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可局部弯折的柔性屏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70440A (zh) 2018-03-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70440B (zh) 拍摄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623793B (zh) 图像拍摄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7844228B (zh) 消息显示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831999B (zh) 屏幕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870716B (zh) 调用后台应用程序的方法和装置
CN107728901B (zh) 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765952B (zh) 截屏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704177B (zh) 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765775B (zh) 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7870724B (zh) 显示屏展开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9782976B (zh) 文件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7770477B (zh) 视频通话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710206B (zh) 显示信息的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766053B (zh) 用户界面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7765959B (zh) 后台应用程序显示方法和终端
US11320960B2 (en) Icon display method, device, and terminal
CN107770442B (zh) 拍摄图像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566579B (zh) 拍摄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7728885B (zh) 多任务的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7807773B (zh) 一种应用分身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7678826B (zh) 界面显示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7656792B (zh) 用户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566660B (zh) 通话降噪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728810B (zh) 终端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7871121B (zh) 一种指纹识别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