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69887A - 一种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69887A
CN107769887A CN201610681997.0A CN201610681997A CN107769887A CN 107769887 A CN107769887 A CN 107769887A CN 201610681997 A CN201610681997 A CN 201610681997A CN 107769887 A CN107769887 A CN 1077698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equipment
target
rice
w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8199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69887B (zh
Inventor
刘菁
曾清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68199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69887B/zh
Priority to EP17841041.1A priority patent/EP3477881B1/en
Priority to PCT/CN2017/097522 priority patent/WO2018033069A1/zh
Publication of CN1077698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69887A/zh
Priority to US16/278,146 priority patent/US20190182809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698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698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1Arrangements at the transmitt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5Arrangements at the receiv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57Block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1Error detection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57Implicit acknowledgement of correct or incorrect reception, e.g. with a moving window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Time-out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2Data link layer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 H04W92/10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 and access point, i.e. wireless air interface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包括:第一设备确定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空口发送码块CB的数量;所述第一设备将目标传输块TB进行网络编码后生成CB,并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向第二设备进行所述CB的发送;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调整第一信息所指示的在空口发送CB的数量。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是通过两层重传机制来实现,包括: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媒体接入控制)层的HARQ(Hybrid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以及RLC(Radio Link Control,无线链路控制)层的ARQ(Auto Repeat reQuest,自动重传请求),从而增加了数据传输的时延。无论是HARQ还是ARQ,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了数据之后,接收端将向发送端进行接收信息的反馈,如果正确接收,则反馈ACK(Acknowledgement,确认应答),如果未正确接收,则反馈NACK(Negative Acknowledgement,否定应答)。发送端收到接收端的NACK反馈后,将向接收端进行数据重传。
以下行HARQ为例,基站确定了分配给终端的PRB(physical resource block,物理资源块)个数之后,根据终端反馈的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确定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调制与编码策略)。最后根据PRB个数,以及MCS经查表确定当前T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传输时间间隔)调度的TB(TransportBlock,传输块)的大小。基站MAC层将确定的TB块大小通知RLC层,以便RLC层根据确定的TB块大小对RLC SDU(Service Data Unit,服务数据单元)进行分段/重组。MAC层将从各逻辑信道上收到的RLC PDU(Protocol Data Unit,协议数据单元)进行复用后生成TB块,并将生成的TB块送到PHY(Physical,物理)层处理。
PHY层将收到的TB块加上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校验码后,进行分隔处理得到CB(Code Block,码块),并对每个CB加CRC校验码。最后,每个CB分别使用Turbo码进行信道编码后,映射到PRB上发送给终端。终端只要发现收到的CB中有一个CB对应的CRC校验出错,则认为整个TB块传输错误,并向基站反馈NACK信息,从而触发基站对整个TB块进行重传。
为了进一步减少数据传输的时延,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目前可见的方案主要是在生成CB过程中,除了按现有机制生成的CB之外,还引入了外码编码新生成了一个或者多个CB,新生成的CB包含了其他CB的冗余信息。如果发送方在初传时就包含了这些新生成的CB,因为这些CB即可以检错又可以纠错,这样接收方根据接收到的CB就可以很大概率的正确译码出TB,从而避免了重传导致的传输时延。如果发送方在初传时没有包含这些新生成的CB,为了减少重传数据的数量,接收方需要向发送方反馈错误接收的CB的个数,这样发送方根据接收方的反馈信息进行基于CB粒度的重传,而不需要整个TB的重传,从而节省了空口资源的开销。但是上述方案中,接收方需要向发送方反馈错误接收的CB的个数,这样会增加接收方的反馈开销,特别是在信道质量差导致接收方错误接收的CB的个数非常多的情况下。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用以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第一设备确定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空口发送码块CB的数量;
所述第一设备将目标传输块TB进行网络编码后生成CB,并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向第二设备进行所述CB的发送;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调整第一信息所指示的在空口发送CB的数量。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第一设备在将目标TB进行网络编码生成CB之后,根据第一信息向第二设备进行所述CB的发送。所述第一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之后,根据所述第二信息调整所述第一信息所指示的在空口发送CB的数量。根据上述方法,可以实现在发送端控制在空口发送CB的数量,并根据第二信息调整在空口发送CB的数量,从而可以确保减少数据传输的时延。
在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设备为接入网设备;
所述第一设备确定第一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第一设备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层确定所述第一信息;或者,
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第一设备的物理PHY层根据所述目标TB的大小、调制与编码策略MCS信息以及物理资源块PRB分配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息。
在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设备为终端;
所述第一设备确定第一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MAC控制元素,所述MAC控制元素中携带所述第一信息;或者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中携带所述第一信息。
在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信息为所述第二设备确定正确接收到CB的数量与所述第二设备正确译码所述目标TB所需的CB的数量之间的差值;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若确定所述差值小于第一门限值,则增加所述第一信息所指示的空口发送CB的数量;或者
所述第一设备若确定所述差值大于第二门限值,则减少所述第一信息所指示的空口发送CB的数量;
其中,所述第一门限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门限值。
在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开启定时器;
在所述定时器超时之前,如果所述第一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则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增加空口发送CB的数量;或者
在所述定时器超时之前,如果所述第一设备未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则所述第一设备减少空口发送CB的数量。
在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编码指示信息,所述编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由所述目标TB生成所述CB的过程中是否使用网络编码功能。
在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编码指示信息中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MAC层标识;
载波标识;
网络切片标识;
空口类型标识。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第二设备根据正确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由目标传输块TB生成的码块CB的数量与正确译码所述目标TB所需的CB的数量之间的差值生成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调整第一信息所指示的在空口发送CB的数量;所述第一信息指示空口发送CB的数量;
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息。
在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正确接收由第一设备发送的由目标TB生成的CB的数量与正确译码所述目标TB所需的CB的数量之间的差值生成第二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若正确接收到的由目标TB生成的CB数量与正确译码所述目标TB所需的CB的数量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一门限值,则生成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增加空口发送CB的数量的第二信息。
在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编码指示信息,所述编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由所述目标TB生成的CB的过程中是否使用网络编码功能;
所述第二设备若根据所述编码指示信息确定由所述目标TB生成的CB经过网络编码,则对接收到的CB进行网络译码并恢复所述目标TB。
在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编码指示信息中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媒体接入控制MAC层标识;
载波标识;
网络切片标识;
空口类型标识。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发送设备接收目标协议数据单元RLC PDU,并将所述目标RLC PDU进行网络编码后获得至少一个网络编码块;
所述发送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网络编码块生成目标TB。
在第三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网络编码块的大小与所述发送设备的物理PHY层生成的CB的大小相同。
在第三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网络编码块中包括一个属性指示信息,所述属性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包括所述属性指示信息的网络编码块所属的RLC PDU的信息。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确定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空口发送码块CB的数量;将目标传输块TB进行网络编码后生成CB,并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向第二设备进行所述CB的发送;
收发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调整第一信息所指示的在空口发送CB的数量。
在第四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为接入网设备;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装置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层确定所述第一信息;或者,
通过所述装置的物理PHY层根据所述目标TB的大小、调制与编码策略MCS信息以及物理资源块PRB分配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息。
在第四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为终端;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MAC控制元素,所述MAC控制元素中携带所述第一信息;或者
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中携带所述第一信息。
在第四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信息为所述第二设备确定正确接收到CB的数量与所述第二设备正确译码所述目标TB所需的CB的数量之间的差值;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所述第一设备若确定所述差值小于第一门限值,则增加所述第一信息所指示的空口发送CB的数量;或者
所述第一设备若确定所述差值大于第二门限值,则减少所述第一信息所指示的空口发送CB的数量;
其中,所述第一门限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门限值。
在第四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开启定时器;
在所述定时器超时之前,如果所述装置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则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增加空口发送CB的数量;或者
在所述定时器超时之前,如果所述装置未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则减少空口发送CB的数量。
在第四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
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编码指示信息,所述编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由所述目标TB生成所述CB的过程中是否使用网络编码功能。
在第四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编码指示信息中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MAC层标识;
载波标识;
网络切片标识;
空口类型标识。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正确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由目标传输块TB生成的码块CB的数量与正确译码所述目标TB所需的CB的数量之间的差值生成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调整第一信息所指示的在空口发送CB的数量;所述第一信息指示空口发送CB的数量;
收发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息。
在第五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若正确接收到的由目标TB生成的CB数量与正确译码所述目标TB所需的CB的数量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一门限值,则生成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增加空口发送CB的数量的第二信息。
在第五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
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编码指示信息,所述编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由所述目标TB生成的CB的过程中是否使用网络编码功能;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若根据所述编码指示信息确定由所述目标TB生成的CB经过网络编码,则对接收到的CB进行网络译码并恢复所述目标TB。
在第五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编码指示信息中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媒体接入控制MAC层标识;
载波标识;
网络切片标识;
空口类型标识。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接收目标协议数据单元RLC PDU,并将所述目标RLC PDU进行网络编码后获得至少一个网络编码块;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网络编码块生成目标TB。
在第六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网络编码块的大小与所述发送设备的物理PHY层生成的CB的大小相同。
在第六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网络编码块中包括一个属性指示信息,所述属性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包括所述属性指示信息的网络编码块所属的RLC PDU的信息。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处理器,用于确定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空口发送码块CB的数量;将目标传输块TB进行网络编码后生成CB,并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向第二设备进行所述CB的发送;
收发机,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调整第一信息所指示的在空口发送CB的数量。
在第七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为接入网设备;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装置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层确定所述第一信息;或者,
通过所述装置的物理PHY层根据所述目标TB的大小、调制与编码策略MCS信息以及物理资源块PRB分配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息。
在第七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为终端;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MAC控制元素,所述MAC控制元素中携带所述第一信息;或者
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中携带所述第一信息。
在第七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信息为所述第二设备确定正确接收到CB的数量与所述第二设备正确译码所述目标TB所需的CB的数量之间的差值;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所述第一设备若确定所述差值小于第一门限值,则增加所述第一信息所指示的空口发送CB的数量;或者
所述第一设备若确定所述差值大于第二门限值,则减少所述第一信息所指示的空口发送CB的数量;
其中,所述第一门限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门限值。
在第七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开启定时器;
在所述定时器超时之前,如果所述装置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则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增加空口发送CB的数量;或者
在所述定时器超时之前,如果所述装置未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则减少空口发送CB的数量。
在第七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机还用于:
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编码指示信息,所述编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由所述目标TB生成所述CB的过程中是否使用网络编码功能。
在第七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编码指示信息中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MAC层标识;
载波标识;
网络切片标识;
空口类型标识。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处理器,用于根据正确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由目标传输块TB生成的码块CB的数量与正确译码所述目标TB所需的CB的数量之间的差值生成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调整第一信息所指示的在空口发送CB的数量;所述第一信息指示空口发送CB的数量;
收发机,用于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息。
在第八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若正确接收到的由目标TB生成的CB数量与正确译码所述目标TB所需的CB的数量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一门限值,则生成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增加空口发送CB的数量的第二信息。
在第八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机还用于:
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编码指示信息,所述编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由所述目标TB生成的CB的过程中是否使用网络编码功能;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若根据所述编码指示信息确定由所述目标TB生成的CB经过网络编码,则对接收到的CB进行网络译码并恢复所述目标TB。
在第八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编码指示信息中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媒体接入控制MAC层标识;
载波标识;
网络切片标识;
空口类型标识。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收发机,用于接收目标协议数据单元RLC PDU,并将所述目标RLC PDU进行网络编码后获得至少一个网络编码块;
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网络编码块生成目标TB。
在第九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网络编码块的大小与所述发送设备的物理PHY层生成的CB的大小相同。
在第九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网络编码块中包括一个属性指示信息,所述属性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包括所述属性指示信息的网络编码块所属的RLC PDU的信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成CB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反馈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反馈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反馈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编码示意图;
图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适用于4G演进系统,如LTE系统、5G系统等通信系统。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可以是可以为无线终端,例如可以为移动电话、计算机、平板电脑、个人数码助理(英文: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缩写:PDA)、移动互联网设备(英文:mobile Internet device,缩写:MID)、可穿戴设备、互联网协议(英文:InternetProtocol,缩写:IP)电话、网络打印机和电子书阅读器(英文:e-book reader)等。
基于上述描述,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所示的方法中的第一设备可以为终端、基站、节点、基站控制器、接入点(Access Point,AP)等能够在无线环境中工作的接口设备。
参见图1,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第一设备确定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空口发送CB的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空口发送CB的数量的意思是指,第一信息指示第一设备将目标TB生成的所有CB中指定数量的CB在空口发送。
步骤102:所述第一设备将目标传输块TB进行网络编码后生成CB,并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向第二设备进行所述CB的发送。
步骤103:第二设备根据正确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由目标传输块TB生成的码块CB的数量与正确译码所述目标TB所需的CB的数量之间的差值生成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调整第一信息所指示的在空口发送CB的数量;所述第一信息指示空口发送CB的数量。
步骤104: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息。
步骤105: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调整第一信息所指示的在空口发送CB的数量。
步骤101中,如果第一设备为网络设备,例如:基站,可以由第一设备的MAC层确定所述第一信息,也可以由第一设备的PHY层确定所述第一信息。
若由所述第一设备的MAC层确定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一设备的MAC层随后将确定出的第一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的PHY层,从而实现通过PHY层在空口发送相应数量的CB。
若由第一设备的PHY层确定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一设备的PHY层根据所述目标TB的大小和PRB分配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二设备反馈的CQI确定的MCS信息,从而所述目标TB的大小、调制与编码策略MCS信息以及物理资源块PRB分配信息确定需要在空口发送的CB的数量,即第一信息。
如果第一设备为终端,第一设备需要根据第二设备的指示来确定所述第一信息。此时,若由第一设备的MAC层确定所述第一信息,可以由所述第一设备的MAC层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MAC CE(control element,控制元素),从而确定所述第一信息。其中所述MAC CE中携带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一设备的MAC层还可以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的PHY层。若由第一设备的PHY层确定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一设备的PHY层接收第二设备的PHY层发送的DCI,所述DCI中携带所述第一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信息可以为空口发送CB的具体数值,也可以为一个索引值,所述索引值对应空口发送CB的具体数值。在该方式下,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可以预先约定每个索引值所对应的空口发送CB的具体数值,具体约定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第一设备为网络设备,所述第一设备的PHY层可以根据所述目标TB的大小、PRB分配信息以及MCS信息来确定所述第一信息,具体可以是通过TB大小和具体的网路编码算法确定CB的大小,并通过PRB和MCS确定当前传输的最大bit,最后根据CB大小和当前传输的最大bit从而确定允许传输的CB数量。当然以上只是示例,第一设备的MAC层或者PHY层具体如何确定所述第一信息还可以有其他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步骤102中,目标TB是指第一设备的MAC层将从不同逻辑信道上收到的RLC PDU进行复用后生成的TB中的任意一个TB。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目标TB生成CB之前需要进行网络编码,其中,网络编码指的是使用喷泉码(fountain codes)等进行编码,喷泉码包括但不限于LT(Luby Transform)码、Raptor码等编码。同时,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TB使用网络编码后生成CB之后,其中的每一个CB都包含其他CB的冗余信息,第一设备只需要按照确定的第一信息向第二设备发送指定数量的CB,第二设备在正确接收到CB的数量足够多时,就可以根据接收到的CB进行译码并还原出所述目标TB。
结合前面的描述,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成CB示意图。
图2中,MAC层将从各逻辑信道上收到的RLC PDU进行复用后生成目标TB块,并将生成的目标TB块送到PHY层处理。同时,MAC层将确定的第一信息发送到PHY层。
PHY层将收到的TB块加上CRC校验码后,进行网络编码生成CB,并根据收到的第一信息,将指定数量的CB分别加上CRC校验码后,对每个CB进行Turbo编码,并将经过Turbo信道编码后的数据映射到PRB上,最后通过空口发送给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信息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信息为所述第二设备确定正确接收到CB的数量与正确译码所述目标TB所需的CB的数量之间的差值。
在该实现方式下,在步骤103中,所述第二设备若确定正确接收到的CB的数量与正确译码所述目标TB所需的CB的数量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一门限值,或者,所述第二设备若确定正确接收到的CB的数量与正确译码所述目标TB所需的CB的数量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二门限值,则生成所述第二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门限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门限值。
相应的,在步骤105中,所述第一设备若确定所述差值小于第一门限值,则增加所述第一信息所指示的空口发送的CB的数量;所述第一设备若确定所述差值大于第二门限值,则减少所述第一信息所指示的空口发送的CB的数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信息可以通过flag类型来指示,当flag置为True时,此时,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增加空口发送的CB的数量。当然,在该实现方式下,第二信息还可以为其他形式,在此不再赘述。
在该实现方式下,步骤103中,所述第二设备若确定正确接收到的由目标TB生成的CB数量与正确译码所述目标TB所需的CB的数量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一门限值,则生成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增加空口发送的CB的数量的第二信息。
在该实现方式下,步骤105中,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向第二设备进行CB的发送之后,开启定时器;在此期间,所述第一设备若确定在所述定时器超时之前,所述第一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则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增加空口发送的CB的数量;第一设备若确定在所述定时器超时时,所述第一设备未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则减少空口发送的CB的数量。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增加空口发送的CB的数量可以是在上一次在空口发送的CB的数量的基础上增加发送预设基准量的CB;第一设备减少空口发送的CB的数量可以是在上一次在空口发送的CB的数量的基础上减少发送预设基准量的CB。预设基准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定时器的定时时长为预设时长,预设时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在步骤103中,结合前面的描述,所述第二设备若确定正确接收到的CB的数量与正确译码所述目标TB所需的CB的数量之间的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门限值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门限值,则不再生成并发送所述第二信息。或者,所述第二设备若确定正确接收到的由目标TB生成的CB数量与正确译码所述目标TB所需的CB的数量之间的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门限值,则不再生成并发送所述第二信息。
举例来说,结合前面的描述,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反馈示意图。
步骤301:第一设备确定第一信息。
第一信息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考前面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302:第一设备根据第一信息向第二设备发送指定数量的CB。
步骤303:第二设备若确定正确接收到的CB的数量与正确译码所述目标TB所需的CB的数量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一门限值,或者,所述第二设备若确定正确接收到的CB的数量与正确译码所述目标TB所需的CB的数量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二门限值,则生成第二信息。
步骤304: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二信息。
步骤305: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信息调整所述第一信息。
再举例来说,结合前面的描述,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反馈示意图。
步骤401:第一设备确定第一信息。
第一信息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考前面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402:第一设备根据第一信息向第二设备发送指定数量的CB。
步骤403:第一设备开启定时器。
定时器的定时时长为预设时长。
步骤404:第二设备若确定正确接收到的CB的数量与正确译码所述目标TB所需的CB的数量之间的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门限值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门限值,则不生成并发送所述第二信息。
步骤405:第一设备在所述定时器超时时,所述第一设备未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则减少空口发送的CB的数量。
再举例来说,结合前面的描述,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反馈示意图。
步骤501:第一设备确定第一信息。
第一信息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考前面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502:第一设备根据第一信息向第二设备发送指定数量的CB。
步骤503:第一设备开启定时器。
定时器的定时时长为预设时长。
步骤504:第二设备若确定正确接收到的由目标TB生成的CB数量与正确译码所述目标TB所需的CB的数量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一门限值,则生成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增加空口发送的CB的数量。
步骤505: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二信息。
步骤506:第一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并确定所述定时器未超时,则增加空口发送的CB的数量。
步骤105中,所述第一设备还可以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编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由所述目标TB生成所述CB的过程中是否使用网络编码功能,以便第二设备确定是否对接收到的CB进行网络译码。
可选的,所述编码指示信息中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MAC层标识,用于指示采用网络编码方式生成CB的MAC层;
载波标识,用于指示承载经过网络编码的CB的载波;
网络切片(network slice)标识,用于指示承载经过网络编码的CB的网络切片;需要说明的是,网络切片可以是指支持特定用例通信业务需求的逻辑网络功能组合。
空口(air interface)类型标识,用于指示发送经过网络编码的CB的空口类型。本申请实施例中,空口又称为空中接口,可以是指终端和无线接入网络之间的接口,例如可以是指Uu接口等空口,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相应的,在步骤104之后,所述第二设备若接收到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编码指示信息,并根据所述编码指示信息确定由所述目标TB生成的CB经过网络编码,则对接收到的CB进行网络译码并恢复所述目标TB。
如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所示的方法中的发送设备可以为终端、基站、节点、基站控制器、接入点(Access Point,AP)等能够在无线环境中工作的接口设备。
参见图6,该方法包括:
步骤601:发送设备接收目标RLC PDU,并将所述目标RLC PDU进行网络编码后获得至少一个网络编码块;
步骤602: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网络编码块生成目标TB。
步骤601中,可以由发送设备的MAC层接收目标RLC PDU,MAC层接收目标RLC PDU之后,将收到的目标RLC PDU进行网络编码,生成至少一个网络编码块。其中,每个网络编码块的大小与所述发送设备的PHY层生成的CB的大小相同。其中,网络编码指的是使用喷泉码等进行编码,喷泉码包括但不限于LT码、Raptor码等编码。
步骤602中,发送设备根据生成的至少一个网络编码块生成目标TB。具体的,结合图7所示,发送设备将收到的目标RLC PDU进行网络编码后,生成至少一个网络编码块。发送设备将由每个RLC PDU生成的网络编码块进行汇聚,生成目标TB。其中,目标TB中包括的网络编码块除了来自目标RLC PDU之外,还可能来自其他RLC PDU。随后,发送设备的MAC层将生成的目标TB发送至网络设备的PHY层。PHY层收到该目标TB后,沿用现有LTE机制,将目标TB拆分成若干个CB,并加CRC后进行信道编码,然后在空口发送出去。发送设备在接收到目标TB的接收方发送的确认消息之前,会一直重复上述过程。所述确认消息用于指示接收方已经正确译码出所述目标RLC PDU。
可选的,每个网络编码块中包括一个属性指示信息,所述属性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包括所述属性指示信息的网络编码块所属的RLC PDU的信息。接收方在接收到每个网络编码块之后,可以根据属性指示信息确定每个网络编码块所属的RLC PDU。
在上述方法中,接收方在接收到目标TB并确定可以根据目标TB还原出目标RLCPDU,则向发送设备发送确认消息,否则接收方不会向发送设备发送反馈消息。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该装置可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
如图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8,该装置包括:
处理单元801,用于确定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空口发送码块CB的数量;将目标传输块TB进行网络编码后生成CB,并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向第二设备进行所述CB的发送;
收发单元802,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调整第一信息所指示的在空口发送CB的数量。
可选的,所述装置为接入网设备;
所述处理单元801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装置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层确定所述第一信息;或者,
通过所述装置的物理PHY层根据所述目标TB的大小、调制与编码策略MCS信息以及物理资源块PRB分配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息。
可选的,所述装置为终端;
所述处理单元801具体用于:
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MAC控制元素,所述MAC控制元素中携带所述第一信息;或者
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中携带所述第一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二信息为所述第二设备确定正确接收到CB的数量与所述第二设备正确译码所述目标TB所需的CB的数量之间的差值;
所述处理单元801具体用于:
所述第一设备若确定所述差值小于第一门限值,则增加所述第一信息所指示的空口发送CB的数量;或者
所述第一设备若确定所述差值大于第二门限值,则减少所述第一信息所指示的空口发送CB的数量;
其中,所述第一门限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门限值。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801具体用于:
开启定时器;
在所述定时器超时之前,如果所述装置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则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增加空口发送CB的数量;或者
在所述定时器超时之前,如果所述装置未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则减少空口发送CB的数量。
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802还用于:
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编码指示信息,所述编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由所述目标TB生成所述CB的过程中是否使用网络编码功能。
可选的,所述编码指示信息中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MAC层标识;
载波标识;
网络切片标识;
空口类型标识。
如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9,该装置包括:
处理单元901,用于根据正确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由目标传输块TB生成的码块CB的数量与正确译码所述目标TB所需的CB的数量之间的差值生成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调整第一信息所指示的在空口发送CB的数量;所述第一信息指示空口发送CB的数量;
收发单元902,用于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息。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901具体用于:
若正确接收到的由目标TB生成的CB数量与正确译码所述目标TB所需的CB的数量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一门限值,则生成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增加空口发送CB的数量的第二信息。
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902还用于:
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编码指示信息,所述编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由所述目标TB生成的CB的过程中是否使用网络编码功能;
所述处理单元901还用于,若根据所述编码指示信息确定由所述目标TB生成的CB经过网络编码,则对接收到的CB进行网络译码并恢复所述目标TB。
可选的,所述编码指示信息中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媒体接入控制MAC层标识;
载波标识;
网络切片标识;
空口类型标识。
如图10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0,该装置包括:
收发单元1001,用于接收目标协议数据单元RLC PDU,并将所述目标RLC PDU进行网络编码后获得至少一个网络编码块;
处理单元1002,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网络编码块生成目标TB。
可选的,每个网络编码块的大小与所述发送设备的物理PHY层生成的CB的大小相同。
可选的,每个网络编码块中包括一个属性指示信息,所述属性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包括所述属性指示信息的网络编码块所属的RLC PDU的信息。
如图1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1,该装置包括:
处理器1101,用于确定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空口发送码块CB的数量;将目标传输块TB进行网络编码后生成CB,并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向第二设备进行所述CB的发送;
收发机1102,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调整第一信息所指示的在空口发送CB的数量。
可选的,所述装置为接入网设备;
所述处理器1101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装置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层确定所述第一信息;或者,
通过所述装置的物理PHY层根据所述目标TB的大小、调制与编码策略MCS信息以及物理资源块PRB分配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息。
可选的,所述装置为终端;
所述处理器1101具体用于:
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MAC控制元素,所述MAC控制元素中携带所述第一信息;或者
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中携带所述第一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二信息为所述第二设备确定正确接收到CB的数量与所述第二设备正确译码所述目标TB所需的CB的数量之间的差值;
所述处理器1101具体用于:
所述第一设备若确定所述差值小于第一门限值,则增加所述第一信息所指示的空口发送CB的数量;或者
所述第一设备若确定所述差值大于第二门限值,则减少所述第一信息所指示的空口发送CB的数量;
其中,所述第一门限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门限值。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101具体用于:
开启定时器;
在所述定时器超时之前,如果所述装置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则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增加空口发送CB的数量;或者
在所述定时器超时之前,如果所述装置未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则减少空口发送CB的数量。
可选的,所述收发机1102还用于:
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编码指示信息,所述编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由所述目标TB生成所述CB的过程中是否使用网络编码功能。
可选的,所述编码指示信息中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MAC层标识;
载波标识;
网络切片标识;
空口类型标识。
如图1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2,该装置包括:
处理器1201,用于根据正确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由目标传输块TB生成的码块CB的数量与正确译码所述目标TB所需的CB的数量之间的差值生成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调整第一信息所指示的在空口发送CB的数量;所述第一信息指示空口发送CB的数量;
收发机1202,用于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息。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201具体用于:
若正确接收到的由目标TB生成的CB数量与正确译码所述目标TB所需的CB的数量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一门限值,则生成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增加空口发送CB的数量的第二信息。
可选的,所述收发机1202还用于:
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编码指示信息,所述编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由所述目标TB生成的CB的过程中是否使用网络编码功能;
所述处理器1201还用于,若根据所述编码指示信息确定由所述目标TB生成的CB经过网络编码,则对接收到的CB进行网络译码并恢复所述目标TB。
可选的,所述编码指示信息中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媒体接入控制MAC层标识;
载波标识;
网络切片标识;
空口类型标识。
如图1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3,该装置包括:
收发机1301,用于接收目标协议数据单元RLC PDU,并将所述目标RLC PDU进行网络编码后获得至少一个网络编码块;
处理器1302,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网络编码块生成目标TB。
可选的,每个网络编码块的大小与所述发送设备的物理PHY层生成的CB的大小相同。
可选的,每个网络编码块中包括一个属性指示信息,所述属性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包括所述属性指示信息的网络编码块所属的RLC PDU的信息。
图11至图13中,收发机可以是有线收发机,无线收发机或其组合。有线收发机例如可以为以太网接口。以太网接口可以是光接口,电接口或其组合。无线收发机例如可以为无线局域网收发机,蜂窝网络收发机或其组合。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英文:centralprocessing unit,缩写:CPU),网络处理器(英文:network processor,缩写:NP)或者CPU和NP的组合。处理器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硬件芯片。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英文: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缩写: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英文: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缩写: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英文: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缩写: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英文: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缩写:FPGA),通用阵列逻辑(英文:generic arraylogic,缩写:GAL)或其任意组合。
可选的,图11至图13中还可以包括总线接口,总线接口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接口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设备通信的单元。处理器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可以存储处理器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8)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设备确定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空口发送码块CB的数量;
所述第一设备将目标传输块TB进行网络编码后生成CB,并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向第二设备进行所述CB的发送;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调整第一信息所指示的在空口发送CB的数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为接入网设备;
所述第一设备确定第一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第一设备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层确定所述第一信息;或者,
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第一设备的物理PHY层根据所述目标TB的大小、调制与编码策略MCS信息以及物理资源块PRB分配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为终端;
所述第一设备确定第一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MAC控制元素,所述MAC控制元素中携带所述第一信息;或者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中携带所述第一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为所述第二设备确定正确接收到CB的数量与所述第二设备正确译码所述目标TB所需的CB的数量之间的差值;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若确定所述差值小于第一门限值,则增加所述第一信息所指示的空口发送CB的数量;或者
所述第一设备若确定所述差值大于第二门限值,则减少所述第一信息所指示的空口发送CB的数量;
其中,所述第一门限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门限值。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开启定时器;
在所述定时器超时之前,如果所述第一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则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增加空口发送CB的数量;或者
在所述定时器超时之前,如果所述第一设备未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则所述第一设备减少空口发送CB的数量。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编码指示信息,所述编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由所述目标TB生成所述CB的过程中是否使用网络编码功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指示信息中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MAC层标识;
载波标识;
网络切片标识;
空口类型标识。
8.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设备根据正确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由目标传输块TB生成的码块CB的数量与正确译码所述目标TB所需的CB的数量之间的差值生成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调整第一信息所指示的在空口发送CB的数量;所述第一信息指示空口发送CB的数量;
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正确接收由第一设备发送的由目标TB生成的CB的数量与正确译码所述目标TB所需的CB的数量之间的差值生成第二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若正确接收到的由目标TB生成的CB数量与正确译码所述目标TB所需的CB的数量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一门限值,则生成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增加空口发送CB的数量的第二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8至9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编码指示信息,所述编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由所述目标TB生成的CB的过程中是否使用网络编码功能;
所述第二设备若根据所述编码指示信息确定由所述目标TB生成的CB经过网络编码,则对接收到的CB进行网络译码并恢复所述目标TB。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指示信息中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媒体接入控制MAC层标识;
载波标识;
网络切片标识;
空口类型标识。
12.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设备接收目标协议数据单元RLC PDU,并将所述目标RLC PDU进行网络编码后获得至少一个网络编码块;
所述发送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网络编码块生成目标TB。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网络编码块的大小与所述发送设备的物理PHY层生成的CB的大小相同。
14.根据权利要求12至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网络编码块中包括一个属性指示信息,所述属性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包括所述属性指示信息的网络编码块所属的RLCPDU的信息。
15.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确定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空口发送码块CB的数量;将目标传输块TB进行网络编码后生成CB,并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向第二设备进行所述CB的发送;
收发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调整第一信息所指示的在空口发送CB的数量。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为接入网设备;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装置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层确定所述第一信息;或者,
通过所述装置的物理PHY层根据所述目标TB的大小、调制与编码策略MCS信息以及物理资源块PRB分配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为终端;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MAC控制元素,所述MAC控制元素中携带所述第一信息;或者
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中携带所述第一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5至17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为所述第二设备确定正确接收到CB的数量与所述第二设备正确译码所述目标TB所需的CB的数量之间的差值;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所述第一设备若确定所述差值小于第一门限值,则增加所述第一信息所指示的空口发送CB的数量;或者
所述第一设备若确定所述差值大于第二门限值,则减少所述第一信息所指示的空口发送CB的数量;
其中,所述第一门限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门限值。
19.根据权利要求15至18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开启定时器;
在所述定时器超时之前,如果所述装置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则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增加空口发送CB的数量;或者
在所述定时器超时之前,如果所述装置未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则减少空口发送CB的数量。
20.根据权利要求15至19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
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编码指示信息,所述编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由所述目标TB生成所述CB的过程中是否使用网络编码功能。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指示信息中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MAC层标识;
载波标识;
网络切片标识;
空口类型标识。
22.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正确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由目标传输块TB生成的码块CB的数量与正确译码所述目标TB所需的CB的数量之间的差值生成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调整第一信息所指示的在空口发送CB的数量;所述第一信息指示空口发送CB的数量;
收发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息。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若正确接收到的由目标TB生成的CB数量与正确译码所述目标TB所需的CB的数量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一门限值,则生成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增加空口发送CB的数量的第二信息。
24.根据权利要求22至23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
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编码指示信息,所述编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由所述目标TB生成的CB的过程中是否使用网络编码功能;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若根据所述编码指示信息确定由所述目标TB生成的CB经过网络编码,则对接收到的CB进行网络译码并恢复所述目标TB。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指示信息中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媒体接入控制MAC层标识;
载波标识;
网络切片标识;
空口类型标识。
26.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接收目标协议数据单元RLC PDU,并将所述目标RLC PDU进行网络编码后获得至少一个网络编码块;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网络编码块生成目标TB。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网络编码块的大小与所述发送设备的物理PHY层生成的CB的大小相同。
28.根据权利要求26至27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网络编码块中包括一个属性指示信息,所述属性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包括所述属性指示信息的网络编码块所属的RLCPDU的信息。
CN201610681997.0A 2016-08-17 2016-08-17 一种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77698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81997.0A CN107769887B (zh) 2016-08-17 2016-08-17 一种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EP17841041.1A EP3477881B1 (en) 2016-08-17 2017-08-15 Data transmission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PCT/CN2017/097522 WO2018033069A1 (zh) 2016-08-17 2017-08-15 一种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US16/278,146 US20190182809A1 (en) 2016-08-17 2019-02-17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81997.0A CN107769887B (zh) 2016-08-17 2016-08-17 一种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69887A true CN107769887A (zh) 2018-03-06
CN107769887B CN107769887B (zh) 2021-02-12

Family

ID=61197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81997.0A Active CN107769887B (zh) 2016-08-17 2016-08-17 一种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182809A1 (zh)
EP (1) EP3477881B1 (zh)
CN (1) CN107769887B (zh)
WO (1) WO2018033069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74534A (zh) * 2018-09-30 2019-01-2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切片的监管方法及设备、通信系统
CN113114410A (zh) * 2020-01-10 2021-07-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配置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13839739A (zh) * 2020-06-24 2021-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系统中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WO2022016488A1 (en) * 2020-07-24 2022-01-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teless coding at a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layer
WO2022017517A1 (en) * 2020-07-24 2022-01-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teless coding at a layer two protocol layer
WO2022027213A1 (en) * 2020-08-04 2022-02-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Network coding augmented radio link control (rlc) layer communication
WO2022194054A1 (zh) * 2021-03-16 2022-09-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编码处理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20230171069A1 (en) * 2021-11-29 2023-06-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Network coding using feedback associated with feedback bin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227475A1 (en) * 2018-06-01 2019-12-05 Apple Inc. Early packet delivery to radio link control
CN113271176B (zh) * 2020-02-14 2024-04-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编码方法和通信装置
US11588587B2 (en) * 2020-04-27 2023-02-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Network coding termination and procedures using feedback
WO2023170584A1 (en) * 2022-03-07 2023-09-14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Configuring based on network coding
WO2023170586A1 (en) * 2022-03-07 2023-09-14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Configuring based on network coding and multiplexing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60346A1 (en) * 2003-12-10 2005-07-21 Sony Corporation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recep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storage medium, and program
US20080151776A1 (en) * 2006-12-25 2008-06-26 Yoshinobu Kure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Data Transmitting Apparatus, Data Transmitting Method,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Packet Size and Redundancy
CN101938334A (zh) * 2010-09-21 2011-01-05 上海大学 随机网络编码和自动重传请求联合的自适应差错控制方法
EP2521407A1 (en) * 2009-12-31 2012-11-0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ntention based resource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2801490A (zh) * 2011-05-25 2012-11-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协作集中信息交互的方法及系统
CN103647621A (zh) * 2013-11-29 2014-03-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编码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US20150100843A1 (en) * 2012-06-04 2015-04-09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Transmission device, reception devic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ception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62632B1 (ko) * 2001-10-17 2007-10-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부호 분할 다중 접속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전송 채널 다중화/역다중화 장치 및 방법
CN105450357B (zh) * 2014-09-24 2019-02-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编码参数的调整、反馈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515733B (zh) * 2014-09-24 2019-03-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反馈方法及装置
US10091117B2 (en) * 2015-07-24 2018-10-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de block segmentation and rate matching for multiple transport block transmissions
WO2017221871A1 (ja) * 2016-06-20 2017-12-28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60346A1 (en) * 2003-12-10 2005-07-21 Sony Corporation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recep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storage medium, and program
US20080151776A1 (en) * 2006-12-25 2008-06-26 Yoshinobu Kure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Data Transmitting Apparatus, Data Transmitting Method,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Packet Size and Redundancy
EP2521407A1 (en) * 2009-12-31 2012-11-0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ntention based resource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1938334A (zh) * 2010-09-21 2011-01-05 上海大学 随机网络编码和自动重传请求联合的自适应差错控制方法
CN102801490A (zh) * 2011-05-25 2012-11-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协作集中信息交互的方法及系统
US20150100843A1 (en) * 2012-06-04 2015-04-09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Transmission device, reception devic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ception method
CN103647621A (zh) * 2013-11-29 2014-03-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编码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上官成林: ""喷泉码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技术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信息科技辑》 *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74534A (zh) * 2018-09-30 2019-01-2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切片的监管方法及设备、通信系统
CN109274534B (zh) * 2018-09-30 2021-07-3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切片的监管方法及设备、通信系统
CN113114410A (zh) * 2020-01-10 2021-07-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配置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13839739A (zh) * 2020-06-24 2021-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系统中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WO2021259042A1 (zh) * 2020-06-24 2021-12-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系统中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3839739B (zh) * 2020-06-24 2023-07-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系统中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WO2022016488A1 (en) * 2020-07-24 2022-01-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teless coding at a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layer
WO2022017517A1 (en) * 2020-07-24 2022-01-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teless coding at a layer two protocol layer
WO2022027213A1 (en) * 2020-08-04 2022-02-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Network coding augmented radio link control (rlc) layer communication
WO2022194054A1 (zh) * 2021-03-16 2022-09-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编码处理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20230171069A1 (en) * 2021-11-29 2023-06-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Network coding using feedback associated with feedback bin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69887B (zh) 2021-02-12
WO2018033069A1 (zh) 2018-02-22
EP3477881A1 (en) 2019-05-01
EP3477881B1 (en) 2021-11-24
EP3477881A4 (en) 2019-10-23
US20190182809A1 (en) 2019-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69887A (zh) 一种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470089B (zh)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JP6837564B2 (ja) フィードバック方法、デバイス、及びシステム
CN102017508B (zh) 用于通信系统中的数据传输的先占确认
CN110999362B (zh) 使用半静态配置的harq-ack码本中的冗余比特的方法和设备
CN103312478B (zh) 用于数据网络中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系统
JP6965925B2 (ja)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EP3476068B1 (en) Enhanced feedback signalling
CN106899390A (zh) 基于harq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023721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US11418243B2 (en) Contro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20278775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transmission
CN110121848A (zh)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方法及装置
CN108028731A (zh) 可靠信道辅助式混合arq
CN108075859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4866204A (zh) 一种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及基站
EP4161138A1 (en) Cod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07666369A (zh) 一种重传极化码的方法及其发送设备、接收设备
CN110870237A (zh) 基于数据块的传输
TW201138359A (en) Method and system to improve link budget of a wireless system
EP1776797A1 (en) Packet-based data processing technique and transmission
CN101964703A (zh) 一种数据重传方法和系统
US11271686B2 (en)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cknowledgement and upload multiuser operation
EP320367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a retransmission scheme
JP6899450B2 (ja) データ伝送方法、端末及び基地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