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69826A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和方法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和方法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69826A
CN107769826A CN201610694565.3A CN201610694565A CN107769826A CN 107769826 A CN107769826 A CN 107769826A CN 201610694565 A CN201610694565 A CN 201610694565A CN 107769826 A CN107769826 A CN 1077698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wave beam
electronic equipment
user equipment
reference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9456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瑨
高程
刘思綦
何超男
曹建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069456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69826A/zh
Priority to EP17840909.0A priority patent/EP3503423A4/en
Priority to JP2018567747A priority patent/JP2019531613A/ja
Priority to PCT/CN2017/093807 priority patent/WO2018032934A1/zh
Priority to KR1020197007492A priority patent/KR20190040978A/ko
Priority to US16/314,661 priority patent/US10630354B2/en
Priority to CN201780033458.9A priority patent/CN1093145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77698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69826A/zh
Priority to US16/809,560 priority patent/US10804986B2/en
Priority to US17/023,392 priority patent/US10917151B2/en
Priority to US17/152,805 priority patent/US11290161B2/en
Priority to US17/674,840 priority patent/US11671152B2/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04B7/0478Special codebook structures directed to feedback optim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beams, i.e. beam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17Feedback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witch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26Channel coefficients, e.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Parameters other than those covered in groups H04B7/0623 - H04B7/0634, e.g. channel matrix rank or transmit mode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36Feedback format
    • H04B7/0639Using selective indices, e.g. of a codebook, e.g. pre-distortion matrix index [PMI] or for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36Feedback format
    • H04B7/0645Variable feedback
    • H04B7/0647Variable feedback r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36Feedback format
    • H04B7/0645Variable feedback
    • H04B7/065Variable contents, e.g. long-term or short-shor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6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 H04B7/08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和方法以及无线通信系统。基站端的电子设备包括处理电路,该处理电路被配置成:响应于来自用户设备的请求信令,为用户设备配置与第一波束组相关的非周期波束赋形参考信号,第一波束组是基站根据用户设备周期性地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而确定的;生成下行控制信息以指示用户设备根据非周期波束赋形参考信号反馈波束选择信息;根据波束选择信息,确定一个或多个候选波束以及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第二预编码码本;以及基于一个或多个第二预编码码本,确定有效预编码码本。根据至少一个实施例,可以避免PMI过期导致的预编码策略错配的问题,优化了系统性能。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和方法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选择性地对用户设备反馈的预编码矩阵指示(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PMI)进行调整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和方法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作为R14的主要目标,三维-多输入多输出(3D MIMO)增强主要包括提高实际部署场景的鲁棒性,其中至少应该包括高速部署场景。
在高速场景下,由于信道变化很快,报告周期很短的PMI将会导致性能损失,因此一般推荐使用较大的测量和报告周期。然而,在该情况下,考虑到测量和反馈时延,用户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CSI)可能没有精确地反映信道状态,CSI通常包括PMI、信道质量指示(CQI)、秩指示(RI)等信息。也就是说,反馈的PMI可能是过期的,这将会导致错配的预编码策略。因此,期望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对反馈的PMI进行调整以解决高速场景下的PMI过期问题的方案。
发明内容
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公开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但是,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公开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用来确定本公开的关键性部分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用来限定本公开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关于本公开的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给出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鉴于以上问题,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和方法以及无线通信系统,其能够根据用户设备的通信质量触发选择性地对用户设备反馈的PMI进行调整,以解决高速场景下PMI可能过期的问题,从而避免错配的预编码策略。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端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电路,该处理电路被配置成:响应于来自用户设备的请求信令,为用户设备配置与第一波束组相关的非周期波束赋形参考信号,其中,第一波束组是基站根据用户设备周期性地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而确定的;生成下行控制信息以指示用户设备根据非周期波束赋形参考信号反馈波束选择信息;根据波束选择信息,确定一个或多个候选波束以及与一个或多个候选波束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第二预编码码本;以及基于一个或多个第二预编码码本,确定有效预编码码本。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端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电路,该处理电路被配置成:确定与基站间的通信质量是否低于预定阈值;在确定通信质量低于预定阈值的情况下,生成要发送至基站的请求信令,以请求基站为用户设备配置与第一波束组相关的非周期波束赋形参考信号,其中,第一波束组是基站根据用户设备周期性地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而确定的;以及响应于来自基站的下行控制信息,根据非周期波束赋形参考信号,生成要发送至基站的波束选择信息,以由基站基于波束选择信息确定有效预编码码本。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其包括:用户设备,包括第一处理电路,第一处理电路被配置成:确定与基站间的通信质量是否低于预定阈值,在确定通信质量低于预定阈值的情况下,生成要发送至基站的请求信令,以及响应于来自基站的下行控制信息,根据非周期波束赋形参考信号,生成要发送至基站的波束选择信息;以及基站,包括第二处理电路,第二处理电路被配置成:响应于请求信令,为用户设备配置与第一波束组相关的非周期波束赋形参考信号,其中,第一波束组是基站根据用户设备周期性地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而确定的,生成下行控制信息以指示用户设备反馈波束选择信息,根据波束选择信息,确定一个或多个候选波束以及与一个或多个候选波束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第二预编码码本,以及基于一个或多个第二预编码码本,确定有效预编码码本。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响应于来自用户设备的请求信令,为用户设备配置与第一波束组相关的非周期波束赋形参考信号,其中,第一波束组是基站根据用户设备周期性地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而确定的;生成下行控制信息以指示用户设备根据非周期波束赋形参考信号反馈波束选择信息;根据波束选择信息,确定一个或多个候选波束以及与一个或多个候选波束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第二预编码码本;以及基于一个或多个第二预编码码本,确定有效预编码码本。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与基站间的通信质量是否低于预定阈值;在确定通信质量低于预定阈值的情况下,生成要发送至基站的请求信令,以请求基站为用户设备配置与第一波束组相关的非周期波束赋形参考信号,其中,第一波束组是基站根据用户设备周期性地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而确定的;以及响应于来自基站的下行控制信息,根据非周期波束赋形参考信号,生成要发送至基站的波束选择信息,以由基站基于波束选择信息确定有效预编码码本。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端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电路,该处理电路被配置成:响应于来自用户设备的请求信令,为用户设备配置与第一波束组相关的非周期波束赋形参考信号,其中,第一波束组是基站根据用户设备周期性地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而确定的;以及生成下行控制信息以指示用户设备根据非周期波束赋形参考信号反馈非周期预编码矩阵指示。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端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电路,处理电路被配置成:确定与基站间的通信质量是否低于预定阈值;以及在确定通信质量低于预定阈值的情况下,生成要发送至基站的请求信令,以请求基站为用户设备配置与第一波束组相关的非周期波束赋形参考信号,其中,第一波束组是基站根据用户设备周期性地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而确定的。
根据本公开的其它方面,还提供了用于实现上述根据本公开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代码和计算机程序产品以及其上记录有该用于实现上述根据本公开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通过根据用户设备的通信质量选择性地触发基站发送非周期波束赋形参考信号以选择性地对用户设备反馈的PMI进行调整,可以避免PMI过期从而导致预编码策略错配的问题,优化了系统性能。
在下面的说明书部分中给出本公开实施例的其它方面,其中,详细说明用于充分地公开本公开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而不对其施加限定。
附图说明
本公开可以通过参考下文中结合附图所给出的详细描述而得到更好的理解,其中在所有附图中使用了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或者相似的部件。所述附图连同下面的详细说明一起包含在本说明书中并形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用来进一步举例说明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和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和优点。其中:
图1是示出高速部署场景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PMI调整方案的示例过程的整体流程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波束选择信息的示例格式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PMI调整方案的时序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PMI调整方案的信令交互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PMI调整方案的信令交互的另一示例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PMI调整方案的示例过程的总体流程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端的电子设备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端的电子设备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端的电子设备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端的电子设备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1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端的方法的过程示例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端的方法的过程示例的流程图;
图1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端的方法的过程示例的流程图;
图1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端的方法的过程示例的流程图;
图17是示出作为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可采用的信息处理设备的个人计算机的示例结构的框图;
图18是示出可以应用本公开的技术的演进型节点(eNB)的示意性配置的第一示例的框图;
图19是示出可以应用本公开的技术的eNB的示意性配置的第二示例的框图;
图20是示出可以应用本公开的技术的智能电话的示意性配置的示例的框图;以及
图21是示出可以应用本公开的技术的汽车导航设备的示意性配置的示例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示范性实施例进行描述。为了清楚和简明起见,在说明书中并未描述实际实施方式的所有特征。然而,应该了解,在开发任何这种实际实施例的过程中必须做出很多特定于实施方式的决定,以便实现开发人员的具体目标,例如,符合与系统及业务相关的那些限制条件,并且这些限制条件可能会随着实施方式的不同而有所改变。此外,还应该了解,虽然开发工作有可能是非常复杂和费时的,但对得益于本公开内容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这种开发工作仅仅是例行的任务。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公开,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公开的方案密切相关的设备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公开关系不大的其它细节。
下面,将参照图1至图21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
图1是示出高速部署场景的示例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该高速部署场景中,用户设备(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例如为车载设备)以速度V处于移动中。如上所述,在高速场景中由于信道变化很快,因此通常配置较大的测量和报告周期。然而,这样的车辆和反馈时延会导致用户设备反馈的PMI有可能是过期的,即,用户设备在当前时刻反馈的PMI可能反映的是先前时刻的信道状态,而此时用户设备已移动到下一位置,因此所反馈的PMI并不能准确反映当前时刻的信道状态。这样,会导致错配的预编码策略。
本发明目的之一正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提出的。下面,将作为示例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首先,将参照图2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PMI调整方案的总体构思。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PMI调整方案的示例过程的整体流程图。
如图2所示,首先,在步骤S201中,用户设备确定与基站间的通信质量是否低于预定阈值。
用户设备会周期性地评估自身的通信质量,通信质量例如可以以QoS(服务质量)、CQI(信道质量信息)、RSRP(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和RSRQ(参考信号接收质量)等中的一个或多个来评价。如果用户设备判断此时的通信质量低于预定阈值,则表明此时的预编码策略可能是不适当的,即,表明可能出现了PMI过期的问题。
如果在步骤S201中确定通信质量低于阈值,则该方案进行到步骤S202。在步骤S202中,用户设备生成请求信令,以触发基站为用户设备配置与第一波束组相关的非周期波束赋形参考信号。该第一波束组是基站根据用户设备周期性地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而确定的。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201中确定通信质量等于或高于预定阈值,则不需要触发基站为用户设备配置非周期波束赋形参考信号。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参考信号例如为CSI-RS(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通常,基站会周期性地为用户设备配置参考信号,该参考信号可以是未经预编码的或者也可以是经波束赋形的。响应于该周期性的参考信号,用户设备会周期性地向基站反馈信道状态信息(CSI),该信道状态信息通常包括CQI、PMI和RI,从而基站可以根据其中的PMI而确定预编码码本,这里记为W。预编码码本W通常可以表示为长期/宽带反馈预编码码本W1与短期/子带反馈预编码码本W2的乘积,即,W=W1×W2。一般认为,长期/宽带反馈预编码码本W1表示长期/宽带反馈信息因而是不过期的,而短期/子带反馈预编码码本W2表示短期/子带反馈信息且在高速情况下很有可能过期。基站可以根据长期/宽带反馈预编码码本W1而确定第一波束组(假设其包括L个波束)。具体的如何根据用户设备周期性地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来确定相应的预编码码本以及确定第一波束组的过程可以参见现有技术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某一实施例中,用户设备生成的请求信令可以通过例如RRC(无线资源控制)信令、经由PUS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发送至基站。作为一种示例实现,该请求信令例如表示为R1,如果R1=1,则表明用户设备此时需要基站为其配置与第一波束组相关的非周期波束赋形参考信号。
在步骤S203中,基站根据所接收到的请求信令,基于所确定的第一波束组,为用户设备配置非周期波束赋形参考信号。
在步骤S204中,基站生成下行控制信息以指示用户设备根据所配置的非周期波束赋形参考信号而反馈波束选择信息。作为示例,基站例如可以通过修改现有的DCI format0,利用其中的冗余位或新增位来指示用户设备反馈波束选择信息。例如,可以设置一比特的标识信息PMI_Adjust_Flag,如果PMI_Adjust_Flag=1,则表示基站需要用户设备反馈波束选择信息,反之,如果PMI_Adjust_Flag=0,则表示基站不需要用户设备反馈波束选择信息。
可以看出,通过利用现有的DCI format 0中的冗余位或新增位来指示用户设备反馈波束选择信息,可以易于实现与现有通信协议的兼容性。替选地,也可以通过修改现有的例如DCI format 1、DCI format 1A等信令来指示用户设备反馈波束选择信息。
在步骤S205中,用户设备响应于接收到的下行控制信息,生成要反馈给基站的波束选择信息。
具体地,作为一种示例实现方式,用户设备可以基于基站所配置的非周期波束赋形参考信号而进行下行信道质量(例如,CQI、RSRP和RSRQ中的一个或多个)测量,然后基于下行信道质量测量结果来确定所述波束选择信息。某一实施例中,可以以位图形式表示所述波束选择信息。例如,可以将与第一波束组中的L个波束对应的L个测量结果当中的、幅值排序靠前的预定数量(这里例如假设为两个)的测量结果所对应的比特位设置为1,并且将其余比特位设置为0,从而生成位图X作为波束选择信息。
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作为波束选择信息的示例的位图X的示例格式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位图X共包括L比特,这L比特与第一波束组中的L个波束是一一对应的,其反映了对于L个波束的下行信道质量测量结果。这样,基站在接收到位图X时,可以直接将其中为1的比特位所对应的波束确定为候选波束。
可以理解,通过采用例如图3所示的位图形式来反馈波束选择信息,可以减少信令开销。
替选地,作为另一种示例方式,用户设备还可以将关于L个波束的下行信道质量测量结果按照与L个波束一一对应的方式直接生成为波束选择信息,从而基站可以根据所接收到的关于L个波束的下行信道质量测量结果,将幅值排序靠前的预定数量的下行信道质量测量结果对应的波束确定为候选波束。
此外,作为另一示例,取代报告L个波束的下行信道质量测量结果,用户设备还可以将幅值排序靠前的预定数量的下行信道质量测量结果与其对应的波束的序号相关联地作为波束选择信息报告给基站,从而基站可以根据所接收到的波束选择信息而直接确定候选波束。
在步骤S206中,基站根据所接收到的波束选择信息,根据例如位图X中为1的比特位或者根据所反馈的下行信道质量测量结果而确定一个或多个候选波束以及与这一个或多个候选波束对应的预编码码本。这里,假设候选波束包括波束A和波束B,从而基站能够确定对于波束A和波束B的短期/子带反馈预编码码本W2A和W2B,进而根据上述确定的长期/宽带反馈预编码码本W1而确定波束A和波束B的预编码码本WA和WB,即,WA=W1×W2A,WB=W1×W2B
在步骤S207中,基站根据以上确定的对应于候选波束的一个或多个预编码码本(例如,上述预编码码本WA和WB),确定有效的预编码码本。例如,基站可以将预编码码本WA和WB的组合确定为有效预编码码本。又例如,在波束选择信息中包括相关波束的下行信道质量测量结果的情况下,基站也可以将下行信道质量测量结果(例如,RSRP值)最大的波束对应的码本确定为有效预编码码本。
优选地,在步骤S207中,除了对应于候选波束的一个或多个预编码码本之外,基站还基于根据周期性反馈的PMI而确定的预编码码本W,确定有效预编码码本。
具体地,作为一种示例实现方式,基站可以判断与候选波束对应的预编码码本(例如,WA和WB)与上述基于反馈的PMI确定的预编码码本W之间的差别是否小于或等于预定阈值。如果判断预编码码本WA和WB中的任一个与预编码码本W之间的差别小于或等于预定阈值,则表明所反馈的PMI没有过期,从而基站可将预编码码本W确定为有效预编码码本。
另一方面,如果判断预编码码本WA和WB与预编码码本W的差别均大于预定阈值,则表明反馈的PMI过期,需要对其进行调整。此时,基站可以将预编码码本WA、WB和W的组合确定为有效预编码码本。优选地,该组合可以是线性组合。
作为示例,基站可以根据例如用户设备的移动速度来确定在进行线性组合时分别分配给预编码码本WA、WB和W的权重。替选地,在波束选择信息反馈的是具体的信道质量测量结果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分别与预编码码本WA和WB对应的信道质量测量结果来确定各个预编码码本的权重。当然,也可以综合考虑移动速度和信道质量测量结果两者来确定权重。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设置进行线性组合时分配给各个预编码码本的权重,本公开对此不做具体限制。例如,权重也可以是预先设置好的。此外,作为一种简单实现方式,例如,分配给各个预编码码本的权重也可以是相同的。
应指出,尽管以上参照图2描述了根据本公开的PMI调整方案的总体流程的示例,但是该示例流程并不应解释为对本公开的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公开的原理而对该示例流程进行修改,并且这些修改都认为应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例如,上述各个步骤的执行顺序并不限于此,而是也可以并行地或者独立地执行。又例如,候选波束的数量也不限于是两个,而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进行调整。
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PMI调整方案的示例过程的时序图。
如图4所示,假设用户设备进行下一次PMI反馈的时刻为T1,基站接收到来自用户设备的请求信令后在时刻T2为用户设备配置非周期波束赋形参考信号,用户设备在接收到来自基站的下行控制信息之后,在时刻T3反馈其波束选择信息。时刻T1、T2和T3之间的时序关系为:T2<T3<T1。也就是说,用户设备根据非周期波束赋形参考信号反馈的波束选择信息可以作为是否对下一次反馈的PMI进行调整的参考。通常来说,用户设备在接收到非周期波束赋形参考信号之后的下一个子帧就可以报告其下行信道质量测量结果,因此可以例如设置为T3=T2+1,T1与T3之间的时间差应小于预定阈值,该预定阈值可以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和/或用户设备的移动速度等因素而预先设置的。
类似地,在下一个反馈周期,在时刻T1’、T2’和T3’分别执行与上述时刻T1、T2和T3类似的操作,并且时刻T1’、T2’和T3’之间的关系和设置同样满足以上针对时刻T1、T2和T3的描述,在此不再重复进行描述。
为了进一步有利于理解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PMI调整方案,下面将参照图5和图6所示的信令交互流程图进行进一步描述。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PMI调整方案的信令交互过程的示例的流程图。图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PMI调整方案的信令交互过程的另一示例的流程图。
如图5所示,在步骤S501中,基站周期性地为用户设备配置例如CSI-RS,并且在步骤S502中,用户设备周期性地反馈CSI。然后,在步骤S503中,用户设备评估当前通信质量低于预定阈值,于是在步骤S504中向基站发出请求信令,即,R1=1,以请求基站为其配置非周期波束赋形CSI-RS。然后,在步骤S505中,基站基于根据长期/宽带反馈预编码码本W1确定的第一波束组而为用户设备配置非周期波束赋形CSI-RS,并且在步骤S506中,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控制信息DCI format 0(其中,PMI_Adjust_Flag=1)以指示用户设备反馈波束选择信息。在步骤S507中,用户设备例如以位图X的形式向基站反馈波束选择信息。在步骤S508中,基站例如通过比较与候选波束对应的预编码码本WA和WB与根据周期性地反馈的PMI确定的预编码码本W而确定所反馈的PMI没有过期,从而在步骤S509中将预编码码本W作为有效的预编码码本发送给用户设备。
应指出,图5所示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的执行顺序并不限于以上描述,所示的执行顺序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实际上,周期性地配置CSI-RS以及反馈CSI的步骤S501和S502与后续的选择性调整PMI的步骤S503至S509是独立地执行的,而不存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根据本公开的选择性调整PMI的方案(即,步骤S503至S509)是基于事件触发的,例如,当用户设备的通信质量下降从而不满足预定要求时被触发。
此外,还应指出,图5所示的信令交互流程图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理解而给出的示例,并不是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例如,基站在接收到波束选择信息之后,也可以不执行上述步骤S508,而是在步骤S509中直接根据波束选择信息确定候选波束和对应的预编码码本,并且根据对应于候选波束的预编码码本来确定有效预编码码本并发送给用户设备。又例如,又例如,对于波束选择信息的反馈形式也不一定是位图X,而是可以是上述的具体信道质量测量结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公开的原理而对该信令交互流程进行适当的修改,并且所有这样的修改应认为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
图6所示的信令交互流程与图5所示的信令交互流程基本上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在步骤S608中,基站判定PMI过期,从而在步骤S609中将码本WA、WB和W的组合(优选地,线性组合)作为有效预编码码本发送给用户设备。同样地,可以理解,也可不进行步骤S608中的判定操作,而是直接基于WA和WB的组合或者WA、WB和W三者的组合来确定有效预编码码本。
替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取代上述基于用户设备反馈的波束选择信息来对周期性地反馈的PMI进行调整,用户设备还可以根据所配置的非周期波束赋形参考信号而反馈非周期PMI,从而基站可以直接基于该非周期PMI来确定有效预编码码本。下面将参照图7详细描述根据该实施例的PMI调整方案。
图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PMI调整方案的示例过程的总体流程图。
图7所示的步骤S701至步骤S703中的处理与图2所示的步骤S201至步骤S203中的处理相同,在此不再重复。
接下来,在步骤S704中,基站生成下行控制信息以指示用户设备反馈非周期PMI。具体地,与步骤S204类似,基站同样可以例如过修改现有的DCI format 0,利用其中的冗余位或新增位来指示用户设备反馈非周期PMI。例如,可以设置一比特的标识信息PMI_Adjust_Flag,如果PMI_Adjust_Flag=1,则表示基站需要用户设备反馈非周期PMI,反之,如果PMI_Adjust_Flag=0,则表示基站不需要用户设备反馈非周期PMI。替选地,作为另一示例实现方式,也可通过修改现有的RRC信令,触发用户设备基于来自基站的非周期参考信号(CSI-RS)而反馈非周期CSI(包括PMI、CQI和RI)。
然后,该方案进行到步骤S705。在步骤S705中,用户设备基于所配置的非周期波束赋形参考信号而生成非周期PMI并且将所生成的PMI反馈给基站。
接着,在步骤S706中,基站可以根据所接收到的非周期PMI而确定对应的预编码码本W’,然后在步骤S707中基于该预编码码本W’而确定有效预编码码本。作为一种示例方式,基站可以直接将预编码码本W’确定为有效预编码码本。替选地,基站还可以将预编码码本W’和根据周期性地反馈的PMI而确定的预编码码本W的组合确定为有效预编码码本。该组合例如可以是线性组合。
在该实施例中主要描述了与上述基于波束选择信息的PMI调整方案的不同之处,对于其它类似的内容可以参见以上相应位置的描述,在此不再重复。
应指出,尽管以上分开描述了基于用户设备反馈的波束选择信息进行PMI调整以及基于用户设备反馈的非周期PMI进行PMI调整的两个实施例,但是在实际实现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本公开的原理将上述两个实施例进行结合。例如,基站在生成下行控制信息指示用户设备反馈信息时,可以通过利用现有的DCI format 0中的两比特的冗余位或新增位来进行指示。例如,作为一种示例方式,可以设置两比特的标识信息PMI_Adjsut_Flag,如果PMI_Adjsut_Flag=00,则表示用户设备无需进行反馈;如果PMI_Adjust_Flag=10,则表示需要用户设备反馈波束选择信息;而如果PMI_Adjust_Flag=11,则表示需要用户设备反馈非周期PMI。这样,用户设备可以根据所接收到的下行控制信息而进行适当的信息反馈,从而基站可根据所接收到反馈信息而采用适当的PMI调整策略。
根据上述本公开的实施例,除了如现有技术中一样周期性地配置参考信号之外,还根据用户设备的通信质量而选择性地触发基站为用户设备配置非周期波束赋形参考信号,以根据用户设备基于非周期波束赋形参考信号反馈的波束选择信息或非周期PMI而判断是否需要对周期性地反馈的PMI进行调整,从而避免了高速场景下由于PMI过期而引起的预编码错配和用户设备的通信质量劣化的问题。
与以上描述的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PMI调整方案相对应的,下面将参照图8至图10来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端和用户设备端的配置。
图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端的电子设备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
如图8所示,根据该实施例的电子设备800可包括参考信号配置单元802、下行控制信息生成单元804、调整码本确定单元806和有效码本确定单元808。
应指出,这里描述的各个单元仅是根据其所实现的具体功能划分的逻辑功能模块,而不是用于限制具体的实现方式。在实际实现时,上述各个功能单元可被实现为独立的物理实体,或者也可由单个实体(例如,处理器(CPU或DSP等)、集成电路等)来实现。
参考信号配置单元802可被配置成响应于来自用户设备的请求信令而为用户配置与第一波束组相关的非周期波束赋形参考信号。该第一波束组是基站根据用户设备周期性地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而确定的。
优选地,该参考信号配置单元802还可被配置成为用户设备配置周期性参考信号,并且根据用户设备响应于该周期性参考信号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而确定第一波束组。该周期性参考信号可以是非预编码的或波束赋形的。
具体地,如上所述,参考信号配置单元802根据用户设备周期性地反馈的CSI中的PMI而确定长期/宽带反馈预编码码本W1,基于预编码码本W1确定第一波束组,从而基于第一波束组为用户设备配置非周期波束赋形参考信号。上述参考信号包括例如CSI-RS。
下行控制信息生成单元804可被配置成生成下行控制信息以指示用户设备根据非周期波束赋形参考信号而反馈波束选择信息。
优选地,下行控制信息生成单元804可通过修改现有的DCI format0,利用其中的冗余位或新增位作为PMI_Adjust_Flag来指示用户设备反馈波束选择信息。
调整码本确定单元806可被配置成根据用户反馈的波束选择信息,确定一个或多个候选波束以及与这一个或多个选择波束对应的一个或多个预编码码本。
具体地,调整码本确定单元806可根据位图形式的波束选择信息中的、指示基于非周期波束赋形参考信号的下行信道质量测量结果的比特信息来确定一个或多个候选波束。例如,可将与位图X中为1的比特位对应的波束确定为一个或多个候选波束。替选地,调整码本确定单元806还可根据用户设备反馈的基于非周期波束赋形参考信号的下行信道质量测量结果,将幅值排序靠前的预定数量的下行信道质量测量结果对应的波束确定为一个或多个候选波束。然后,调整码本确定单元806可确定与这一个或多个候选波束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第二预编码码本,例如,上述预编码码本WA和WB。确定第二预编码码本的具体过程可参见以上描述,在此不再重复。
有效码本确定单元808可被配置成基于所确定的一个或多个第二预编码码本(例如,上述预编码码本WA和WB),确定有效预编码码本。例如,有效码本确定单元808可将WA和WB的组合确定为有效预编码码本。替选地,例如,有效码本确定单元808可根据信道质量测量结果而将WA和WB之一确定为有效预编码码本。
优选地,除了与候选波束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第二预编码码本之外,有效码本确定单元808还基于根据周期性地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而确定的第一预编码码本(例如,上述预编码码本W)来确定有效预编码码本。
具体地,作为一种示例实现,有效码本确定单元808可被配置成如果一个或多个第二预编码码本中的任意一个与第一预编码码本之间的差别小于或等于预定阈值,则将第一预编码码本确定为有效预编码码本WE,即,WE=W。另一方面,如果一个或多个第二预编码码本中的每个与第一预编码码本之间的差别都大于预定阈值,则有效预编码码本确定单元808可以将第一预编码码本与一个或多个第二预编码码本的组合(优选地,线性组合)确定为有效预编码码本,例如,WE=aW+bWA+cWB。权重值a、b和c可以是预先确定的,或者也可以由有效码本确定单元808根据用户设备的移动速度和/或波束选择信息(具体地,用户设备反馈的基于非周期波束赋形参考信号的下行信道质量测量结果的幅值)来确定。
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端的电子设备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
如图9所示,根据该实施例的电子设备900可包括参考信号配置单元902和下行控制信息生成单元904。
应指出,这里描述的各个单元仅是根据其所实现的具体功能划分的逻辑功能模块,而不是用于限制具体的实现方式。在实际实现时,上述各个功能单元可被实现为独立的物理实体,或者也可由单个实体(例如,处理器(CPU或DSP等)、集成电路等)来实现。
参考信号配置单元902可被配置成响应于来自用户设备的请求信令,为用户设备配置与第一波束组相关的非周期波束赋形参考信号,其中,第一波束组是基站根据用户设备周期性地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而确定的。
下行控制信息生成单元904可被配置成生成下行控制信息,以指示用户设备根据非周期波束赋形参考信号而反馈非周期PMI。
优选地,电子设备900还可包括码本确定单元,该码本确定单元可被配置成根据所接收到的非周期PMI而确定对应的第二预编码码本,并且进一步基于该第二预编码码本而确定有效预编码码本。例如,码本确定单元可直接将第二预编码码本确定为有效预编码码本。
优选地,除了第二预编码码本之外,码本确定单元还基于根据周期性地反馈的PMI确定的第一预编码码本来确定有效预编码码本。例如,可将第二预编码码本与第一预编码码本的组合(例如,线性组合)确定为有效预编码码本。
应指出,上述电子设备800和900可以以芯片级来实现,或者也可通过包括其它外部部件而以设备级来实现。例如,电子设备800和900可以作为整机而工作为基站,其可包括通信接口以用于执行收发操作,例如,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请求信令,向用户设备发送非周期波束赋形参考信号和下行控制信息,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波束选择信息或非周期PMI,将所确定的有效预编码码本发送给用户设备等等。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端的电子设备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
如图10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0可包括评估单元1002、请求单元1004和生成单元1006。
应指出,这里描述的各个单元仅是根据其所实现的具体功能划分的逻辑功能模块,而不是用于限制具体的实现方式。在实际实现时,上述各个功能单元可被实现为独立的物理实体,或者也可由单个实体(例如,处理器(CPU或DSP等)、集成电路等)来实现。
评估单元1002可被配置成对与基站间的通信质量进行评估,以确定通信质量是否低于预定阈值。该操作例如可以周期性地执行。
请求单元1004可被配置成在评估单元1002确定通信质量低于预定阈值的情况下,生成请求信令以请求基站为用户设备配置与第一波束组相关的非周期波束赋形参考信号。第一波束组是基站根据周期性地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而确定的,其具体确定过程可参见以上描述,在此不再重复。
生成单元1006可被配置成响应于来自基站的下行控制信息,根据非周期波束赋形参考信号而生成波束选择信息,以供基站基于波束选择信息而确定有效预编码码本。
具体地,信息生成单元1006可被配置成响应于DCI format 0中的冗余位或新增位(PMI_Adjust_Flag=1),根据基于非周期波束赋形参考信号的下行信道质量测量结果,以位图形式生成波束选择信息。例如,将测量结果中幅值排序靠前的、预定数量的下行信道质量测量结果所对应的比特位设置为1并且将其余比特位设置为0,从而生成上述位图X作为波束选择信息。替选地,信息生成单元1006也可以直接将基于非周期波束赋形参考信号的下行信道质量测量结果生成为波束选择信息。波束选择信息是与第一波束组中的波束一一对应的。
优选地,信息生成单元1006还可被配置成响应于来自基站的周期性参考信号(非预编码的或波束赋形的),生成要周期性地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端的电子设备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
如图11所示,根据该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100可包括评估单元1102和请求单元1104。
应指出,这里描述的各个单元仅是根据其所实现的具体功能划分的逻辑功能模块,而不是用于限制具体的实现方式。在实际实现时,上述各个功能单元可被实现为独立的物理实体,或者也可由单个实体(例如,处理器(CPU或DSP等)、集成电路等)来实现。
这里的评估单元1102和请求单元1104的功能配置示例与以上参照图10描述的评估单元1002和请求单元1004的功能配置示例相同,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优选地,电子设备1100还可包括生成单元,该生成单元可被配置成响应于来自基站的下行控制信息,根据非周期波束赋形参考信号,生成要发送至基站的非周期预编码矩阵指示,以由基站基于非周期预编码矩阵指示确定有效预编码码本。
应理解,上述电子设备1000和1100可以以芯片级来实现,或者也可通过包括其它外部部件而以设备级来实现。例如,电子设备1000和1100可以作为整机而工作为用户设备,其可包括通信接口以用于执行收发操作,例如,向基站发送请求信令,接收来自基站的周期性参考信号和非周期波束赋形参考信号以及下行控制信息,向基站发送信道状态信息以及波束选择信息或者非周期PMI,接收来自基站的有效预编码码本等等。
应指出,这里描述的基站端的电子设备800和900以及用户设备端的电子设备1000和1100的配置是与以上参照图2至图7描述的PMI调整方案相对应的,因此,在此未详细描述的内容可参见以上相应位置的描述,在此不再重复。
此外,还应指出,尽管以上参照图8至图11描述了电子设备800至1100的功能配置,但是这仅是示例而非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公开的原理和实际情况而对上述功能配置进行修改,例如,对上述功能模块进行添加、删除、组合、子组合和变更等,并且所有这样的变型应认为均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如图12所示,根据该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1200可包括基站1210和用户设备1220。
基站1210可包括处理电路1211和通信接口1212。
处理电路1211可被配置成执行以上参照图8和图9所描述的基站端的电子设备800和900的各个单元的功能。其具体实现形式可以包括CPU、DSP、专用集成电路等。
通信接口1212可被配置成执行与用户设备间的收发操作。
用户设备1220可包括处理电路1221和通信接口1222。
处理电路1221可被配置成执行与以上参照图10和图11描述的用户设备端的电子设备1000和1100的各个单元的功能。其具体实现形式可以包括CPU、DSP、专用集成电路等。
通信接口1222可被配置成执行与基站间的收发操作。
与上述设备实施例相对应的,本公开还提供了以下方法实施例。
图1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端的方法的过程示例的流程图。
如图13所示,根据该实施例的方法1300开始于步骤S1301。在步骤S1301中,响应于来自用户设备的请求信令,为用户设备配置与第一波束组相关的非周期波束赋形参考信号,其中,第一波束组是基站根据用户设备周期性地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而确定的。
然后,该方法进行到步骤S1302。在步骤S1302中,生成下行控制信息以指示用户设备根据非周期波束赋形参考信号反馈波束选择信息。
接下来,该方法进行到步骤S1303。在步骤S1303中,根据波束选择信息,确定一个或多个候选波束以及与一个或多个候选波束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第二预编码码本。
最后,在步骤S1304中,基于一个或多个第二预编码码本,确定有效预编码码本。
优选地,在步骤S1304中,还基于根据周期性地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而确定的第一预编码码本,确定有效预编码码本。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端的方法的过程示例的流程图。
如图14所示,根据该实施例的方法1400开始于步骤S1401。在步骤S1401中,响应于来自用户设备的请求信令,为用户设备配置与第一波束组相关的非周期波束赋形参考信号,其中,第一波束组是基站根据用户设备周期性地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而确定的。
然后,该方法进行到步骤S1402。在步骤S1402中,生成下行控制信息,以指示用户设备根据非周期波束赋形参考信号反馈非周期PMI。
优选地,该方法还可包括如下步骤:根据用户设备反馈的非周期PMI而确定对应的第二预编码码本,并且进一步基于该第二预编码码本而确定有效预编码码本。优选地,还可根据第二预编码码本和基于周期性反馈的PMI而确定的第一预编码码本的组合来确定有效预编码码本。
应指出,图13和14所示的方法实施例是与以上参照图8和图9描述的基站端的电子设备的实施例相对应的,因此,在此未详细描述的内容可参见以上相应位置的描述,在此不再重复。
图1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端的方法的过程示例的流程图。
如图15所示,该方法开始于步骤S1501。在步骤S1501中,确定与基站间的通信质量是否低于预定阈值。
然后,该方法进行到步骤S1502。在步骤S1502中,在确定通信质量低于预定阈值的情况下,生成要发送至基站的请求信令,以请求基站为用户设备配置与第一波束组相关的非周期波束赋形参考信号,其中,第一波束组是基站根据用户设备周期性地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而确定的。
接着,该方法进行到步骤S1503。在步骤S1503中,响应于来自基站的下行控制信息,根据非周期波束赋形参考信号,生成要发送至基站的波束选择信息,以由基站基于波束选择信息确定有效预编码码本。
图1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端的方法的过程示例的流程图。
如图16所示,该方法开始于步骤S1601。在步骤S1601中,确定与基站间的通信质量是否低于预定阈值。
然后,该方法进行到步骤S1602。在步骤S1602中,在确定通信质量低于预定阈值的情况下,生成要发送至基站的请求信令,以请求基站为用户设备配置与第一波束组相关的非周期波束赋形参考信号,其中,第一波束组是基站根据用户设备周期性地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而确定的。
优选地,该方法还可包括如下步骤:响应于来自基站的下行控制信息,根据非周期波束赋形参考信号,生成要发送至基站的非周期PMI,以由基站基于该非周期PMI而确定有效预编码码本。
应指出,图15和图16所示的方法实施例是与以上参照图10和图11描述的用户设备端的电子设备的实施例相对应的,因此,在此未详细描述的内容可参见以上相应位置的描述,在此不再重复。
应理解,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中的机器可执行的指令还可以被配置成执行与上述装置实施例相对应的方法,因此在此未详细描述的内容可参考先前相应位置的描述,在此不再重复进行描述。
相应地,用于承载上述包括机器可执行的指令的程序产品的存储介质也包括在本发明的公开中。该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软盘、光盘、磁光盘、存储卡、存储棒等等。
另外,还应该指出的是,上述系列处理和装置也可以通过软件和/或固件实现。在通过软件和/或固件实现的情况下,从存储介质或网络向具有专用硬件结构的计算机,例如图17所示的通用个人计算机1700安装构成该软件的程序,该计算机在安装有各种程序时,能够执行各种功能等等。图17是示出作为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可采用的信息处理设备的个人计算机的示例结构的框图。
在图17中,中央处理单元(CPU)1701根据只读存储器(ROM)1702中存储的程序或从存储部分1708加载到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703的程序执行各种处理。在RAM 1703中,也根据需要存储当CPU 1701执行各种处理等时所需的数据。
CPU 1701、ROM 1702和RAM 1703经由总线1704彼此连接。输入/输出接口1705也连接到总线1704。
下述部件连接到输入/输出接口1705:输入部分1706,包括键盘、鼠标等;输出部分1707,包括显示器,比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和扬声器等;存储部分1708,包括硬盘等;和通信部分1709,包括网络接口卡比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通信部分1709经由网络比如因特网执行通信处理。
根据需要,驱动器1710也连接到输入/输出接口1705。可拆卸介质1711比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被安装在驱动器1710上,使得从中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到存储部分1708中。
在通过软件实现上述系列处理的情况下,从网络比如因特网或存储介质比如可拆卸介质1711安装构成软件的程序。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种存储介质不局限于图17所示的其中存储有程序、与设备相分离地分发以向用户提供程序的可拆卸介质1711。可拆卸介质1711的例子包含磁盘(包含软盘(注册商标))、光盘(包含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和数字通用盘(DVD))、磁光盘(包含迷你盘(MD)(注册商标))和半导体存储器。或者,存储介质可以是ROM 1702、存储部分1708中包含的硬盘等等,其中存有程序,并且与包含它们的设备一起被分发给用户。
应用示例
本公开的技术能够应用于各种产品,包括基站和用户设备。具体地,基站可以被实现为任何类型的演进型节点B(eNB),诸如宏eNB和小eNB。小eNB可以为覆盖比宏小区小的小区的eNB,诸如微微eNB、微eNB和家庭(毫微微)eNB。代替地,基站可以被实现为任何其他类型的基站,诸如NodeB和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基站可以包括:被配置为控制无线通信的主体(也称为基站设备);以及设置在与主体不同的地方的一个或多个远程无线头端(Remote Radio Head,RRH)。另外,下面将描述的各种类型的终端均可以通过暂时地或半持久性地执行基站功能而作为基站工作。
用户设备可以被实现为移动终端(诸如智能电话、平板个人计算机(PC)、笔记本式PC、便携式游戏终端、便携式/加密狗型移动路由器和数字摄像装置)或者车载终端(诸如汽车导航设备)。用户设备还可以被实现为执行机器对机器(M2M)通信的终端(也称为机器类型通信(MTC)终端)。此外,用户设备可以为安装在上述终端中的每个终端上的无线通信模块(诸如包括单个晶片的集成电路模块)。
以下将参照图18至图21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应用示例。
[关于基站的应用示例]
(第一应用示例)
图18是示出可以应用本公开内容的技术的eNB的示意性配置的第一示例的框图。eNB 18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1810以及基站设备1820。基站设备1820和每个天线1810可以经由RF线缆彼此连接。
天线1810中的每一个均包括单个或多个天线元件(诸如包括在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中的多个天线元件),并且用于基站设备1820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如图18所示,eNB 1800可以包括多个天线1810。例如,多个天线1810可以与eNB 1800使用的多个频段兼容。虽然图18示出其中eNB 1800包括多个天线1810的示例,但是eNB 1800也可以包括单个天线1810。
基站设备1820包括控制器1821、存储器1822、网络接口1823以及无线通信接口1825。
控制器1821可以为例如CPU或DSP,并且操作基站设备1820的较高层的各种功能。例如,控制器1821根据由无线通信接口1825处理的信号中的数据来生成数据分组,并经由网络接口1823来传递所生成的分组。控制器1821可以对来自多个基带处理器的数据进行捆绑以生成捆绑分组,并传递所生成的捆绑分组。控制器1821可以具有执行如下控制的逻辑功能:该控制诸如为无线资源控制、无线承载控制、移动性管理、接纳控制和调度。该控制可以结合附近的eNB或核心网节点来执行。存储器1822包括RAM和ROM,并且存储由控制器1821执行的程序和各种类型的控制数据(诸如终端列表、传输功率数据以及调度数据)。
网络接口1823为用于将基站设备1820连接至核心网1824的通信接口。控制器1821可以经由网络接口1823而与核心网节点或另外的eNB进行通信。在此情况下,eNB 1800与核心网节点或其他eNB可以通过逻辑接口(诸如S1接口和X2接口)而彼此连接。网络接口1823还可以为有线通信接口或用于无线回程线路的无线通信接口。如果网络接口1823为无线通信接口,则与由无线通信接口1825使用的频段相比,网络接口1823可以使用较高频段用于无线通信。
无线通信接口1825支持任何蜂窝通信方案(诸如长期演进(LTE)和LTE-先进),并且经由天线1810来提供到位于eNB 1800的小区中的终端的无线连接。无线通信接口1825通常可以包括例如基带(BB)处理器1826和RF电路1827。BB处理器1826可以执行例如编码/解码、调制/解调以及复用/解复用,并且执行层(例如L1、介质访问控制(MAC)、无线链路控制(RLC)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的各种类型的信号处理。代替控制器1821,BB处理器1826可以具有上述逻辑功能的一部分或全部。BB处理器1826可以为存储通信控制程序的存储器,或者为包括被配置为执行程序的处理器和相关电路的模块。更新程序可以使BB处理器1826的功能改变。该模块可以为插入到基站设备1820的槽中的卡或刀片。可替代地,该模块也可以为安装在卡或刀片上的芯片。同时,RF电路1827可以包括例如混频器、滤波器和放大器,并且经由天线1810来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
如图18所示,无线通信接口1825可以包括多个BB处理器1826。例如,多个BB处理器1826可以与eNB 1800使用的多个频段兼容。如图18所示,无线通信接口1825可以包括多个RF电路1827。例如,多个RF电路1827可以与多个天线元件兼容。虽然图18示出其中无线通信接口1825包括多个BB处理器1826和多个RF电路1827的示例,但是无线通信接口1825也可以包括单个BB处理器1826或单个RF电路1827。
(第二应用示例)
图19是示出可以应用本公开内容的技术的eNB的示意性配置的第二示例的框图。eNB 1930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1940、基站设备1950和RRH1960。RRH 1960和每个天线1940可以经由RF线缆而彼此连接。基站设备1950和RRH 1960可以经由诸如光纤线缆的高速线路而彼此连接。
天线1940中的每一个均包括单个或多个天线元件(诸如包括在MIMO天线中的多个天线元件)并且用于RRH 1960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如图19所示,eNB 1930可以包括多个天线1940。例如,多个天线1940可以与eNB1930使用的多个频段兼容。虽然图19示出其中eNB1930包括多个天线1940的示例,但是eNB 1930也可以包括单个天线1940。
基站设备1950包括控制器1951、存储器1952、网络接口1953、无线通信接口1955以及连接接口1957。控制器1951、存储器1952和网络接口1953与参照图18描述的控制器1821、存储器1822和网络接口1823相同。
无线通信接口1955支持任何蜂窝通信方案(诸如LTE和LTE-先进),并且经由RRH1960和天线1940来提供到位于与RRH 1960对应的扇区中的终端的无线通信。无线通信接口1955通常可以包括例如BB处理器1956。除了BB处理器1956经由连接接口1957连接到RRH1960的RF电路1964之外,BB处理器1956与参照图18描述的BB处理器1826相同。如图19所示,无线通信接口1955可以包括多个BB处理器1956。例如,多个BB处理器1956可以与eNB 1930使用的多个频段兼容。虽然图19示出其中无线通信接口1955包括多个BB处理器1956的示例,但是无线通信接口1955也可以包括单个BB处理器1956。
连接接口1957为用于将基站设备1950(无线通信接口1955)连接至RRH 1960的接口。连接接口1957还可以为用于将基站设备1950(无线通信接口1955)连接至RRH 1960的上述高速线路中的通信的通信模块。
RRH 1960包括连接接口1961和无线通信接口1963。
连接接口1961为用于将RRH 1960(无线通信接口1963)连接至基站设备1950的接口。连接接口1961还可以为用于上述高速线路中的通信的通信模块。
无线通信接口1963经由天线1940来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无线通信接口1963通常可以包括例如RF电路1964。RF电路1964可以包括例如混频器、滤波器和放大器,并且经由天线1940来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如图19所示,无线通信接口1963可以包括多个RF电路1964。例如,多个RF电路1964可以支持多个天线元件。虽然图19示出其中无线通信接口1963包括多个RF电路1964的示例,但是无线通信接口1963也可以包括单个RF电路1964。
在图18和图19所示的eNB 1800和eNB 1930中,上述电子设备800和900中的通信接口可以由无线通信接口1825以及无线通信接口1955和/或无线通信接口1963实现。参考信号配置单元、下行控制信息生成单元、码本确定单元等的功能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由控制器1821和控制器1951实现。
[关于用户设备的应用示例]
(第一应用示例)
图20是示出可以应用本公开内容的技术的智能电话2000的示意性配置的示例的框图。智能电话2000包括处理器2001、存储器2002、存储装置2003、外部连接接口2004、摄像装置2006、传感器2007、麦克风2008、输入装置2009、显示装置2010、扬声器2011、无线通信接口2012、一个或多个天线开关2015、一个或多个天线2016、总线2017、电池2018以及辅助控制器2019。
处理器2001可以为例如CPU或片上系统(SoC),并且控制智能电话2000的应用层和另外层的功能。存储器2002包括RAM和ROM,并且存储数据和由处理器2001执行的程序。存储装置2003可以包括存储介质,诸如半导体存储器和硬盘。外部连接接口2004为用于将外部装置(诸如存储卡和通用串行总线(USB)装置)连接至智能电话2000的接口。
摄像装置2006包括图像传感器(诸如电荷耦合器件(CCD)和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并且生成捕获图像。传感器2007可以包括一组传感器,诸如测量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地磁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麦克风2008将输入到智能电话2000的声音转换为音频信号。输入装置2009包括例如被配置为检测显示装置2010的屏幕上的触摸的触摸传感器、小键盘、键盘、按钮或开关,并且接收从用户输入的操作或信息。显示装置2010包括屏幕(诸如液晶显示器(LCD)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并且显示智能电话2000的输出图像。扬声器2011将从智能电话2000输出的音频信号转换为声音。
无线通信接口2012支持任何蜂窝通信方案(诸如LTE和LTE-先进),并且执行无线通信。无线通信接口2012通常可以包括例如BB处理器2013和RF电路2014。BB处理器2013可以执行例如编码/解码、调制/解调以及复用/解复用,并且执行用于无线通信的各种类型的信号处理。同时,RF电路2014可以包括例如混频器、滤波器和放大器,并且经由天线2016来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无线通信接口2012可以为其上集成有BB处理器2013和RF电路2014的一个芯片模块。如图20所示,无线通信接口2012可以包括多个BB处理器2013和多个RF电路2014。虽然图20示出其中无线通信接口2012包括多个BB处理器2013和多个RF电路2014的示例,但是无线通信接口2012也可以包括单个BB处理器2013或单个RF电路2014。
此外,除了蜂窝通信方案之外,无线通信接口2012还可以支持另外类型的无线通信方案,诸如设备到设备(D2D)通信方案、短距离无线通信方案、近场通信方案和无线局域网(LAN)方案。在此情况下,无线通信接口2012可以包括针对每种无线通信方案的BB处理器2013和RF电路2014。
天线开关2015中的每一个在包括在无线通信接口2012中的多个电路(例如用于不同的无线通信方案的电路)之间切换天线2016的连接目的地。
天线2016中的每一个均包括单个或多个天线元件(诸如包括在MIMO天线中的多个天线元件),并且用于无线通信接口2012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如图20所示,智能电话2000可以包括多个天线2016。虽然图20示出其中智能电话2000包括多个天线2016的示例,但是智能电话2000也可以包括单个天线2016。
此外,智能电话2000可以包括针对每种无线通信方案的天线2016。在此情况下,天线开关2015可以从智能电话2000的配置中省略。
总线2017将处理器2001、存储器2002、存储装置2003、外部连接接口2004、摄像装置2006、传感器2007、麦克风2008、输入装置2009、显示装置2010、扬声器2011、无线通信接口2012以及辅助控制器2019彼此连接。电池2018经由馈线向图20所示的智能电话2000的各个块提供电力,馈线在图中被部分地示为虚线。辅助控制器2019例如在睡眠模式下操作智能电话2000的最小必需功能。
在图20所示的智能电话2000中,上述电子设备1000和1100中的通信接口可以由无线通信接口2012实现。评估单元、请求单元和生成单元的功能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由处理器2001或辅助控制器2019实现。
(第二应用示例)
图21是示出可以应用本公开内容的技术的汽车导航设备2120的示意性配置的示例的框图。汽车导航设备2120包括处理器2121、存储器2122、全球定位系统(GPS)模块2124、传感器2125、数据接口2126、内容播放器2127、存储介质接口2128、输入装置2129、显示装置2130、扬声器2131、无线通信接口2133、一个或多个天线开关2136、一个或多个天线2137以及电池2138。
处理器2121可以为例如CPU或SoC,并且控制汽车导航设备2120的导航功能和另外的功能。存储器2122包括RAM和ROM,并且存储数据和由处理器2121执行的程序。
GPS模块2124使用从GPS卫星接收的GPS信号来测量汽车导航设备2120的位置(诸如纬度、经度和高度)。传感器2125可以包括一组传感器,诸如陀螺仪传感器、地磁传感器和空气压力传感器。数据接口2126经由未示出的终端而连接到例如车载网络2141,并且获取由车辆生成的数据(诸如车速数据)。
内容播放器2127再现存储在存储介质(诸如CD和DVD)中的内容,该存储介质被插入到存储介质接口2128中。输入装置2129包括例如被配置为检测显示装置2130的屏幕上的触摸的触摸传感器、按钮或开关,并且接收从用户输入的操作或信息。显示装置2130包括诸如LCD或OLED显示器的屏幕,并且显示导航功能的图像或再现的内容。扬声器2131输出导航功能的声音或再现的内容。
无线通信接口2133支持任何蜂窝通信方案(诸如LTE和LTE-先进),并且执行无线通信。无线通信接口2133通常可以包括例如BB处理器2134和RF电路2135。BB处理器2134可以执行例如编码/解码、调制/解调以及复用/解复用,并且执行用于无线通信的各种类型的信号处理。同时,RF电路2135可以包括例如混频器、滤波器和放大器,并且经由天线2137来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无线通信接口2133还可以为其上集成有BB处理器2134和RF电路2135的一个芯片模块。如图21所示,无线通信接口2133可以包括多个BB处理器2134和多个RF电路2135。虽然图21示出其中无线通信接口2133包括多个BB处理器2134和多个RF电路2135的示例,但是无线通信接口2133也可以包括单个BB处理器2134或单个RF电路2135。
此外,除了蜂窝通信方案之外,无线通信接口2133还可以支持另外类型的无线通信方案,诸如设备到设备(D2D)通信方案、短距离无线通信方案、近场通信方案和无线LAN方案。在此情况下,针对每种无线通信方案,无线通信接口2133可以包括BB处理器2134和RF电路2135。
天线开关2136中的每一个在包括在无线通信接口2133中的多个电路(诸如用于不同的无线通信方案的电路)之间切换天线2137的连接目的地。
天线2137中的每一个均包括单个或多个天线元件(诸如包括在MIMO天线中的多个天线元件),并且用于无线通信接口2133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如图21所示,汽车导航设备2120可以包括多个天线2137。虽然图21示出其中汽车导航设备2120包括多个天线2137的示例,但是汽车导航设备2120也可以包括单个天线2137。
此外,汽车导航设备2120可以包括针对每种无线通信方案的天线2137。在此情况下,天线开关2136可以从汽车导航设备2120的配置中省略。
电池2138经由馈线向图21所示的汽车导航设备2120的各个块提供电力,馈线在图中被部分地示为虚线。电池2138累积从车辆提供的电力。
在图21示出的汽车导航设备2120中,上述电子设备1000和1100中的通信接口可以由无线通信接口2133实现。评估单元、确定单元和生成单元的功能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由处理器2121实现。
本公开内容的技术也可以被实现为包括汽车导航设备2120、车载网络2141以及车辆模块2142中的一个或多个块的车载系统(或车辆)2140。车辆模块2142生成车辆数据(诸如车速、发动机速度和故障信息),并且将所生成的数据输出至车载网络2141。
以上参照附图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本公开当然不限于以上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得到各种变更和修改,并且应理解这些变更和修改自然将落入本公开的技术范围内。
例如,在以上实施例中包括在一个单元中的多个功能可以由分开的装置来实现。替选地,在以上实施例中由多个单元实现的多个功能可分别由分开的装置来实现。另外,以上功能之一可由多个单元来实现。无需说,这样的配置包括在本公开的技术范围内。
在该说明书中,流程图中所描述的步骤不仅包括以所述顺序按时间序列执行的处理,而且包括并行地或单独地而不是必须按时间序列执行的处理。此外,甚至在按时间序列处理的步骤中,无需说,也可以适当地改变该顺序。
虽然已经详细说明了本公开及其优点,但是应当理解在不脱离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改变、替代和变换。而且,本公开实施例的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28)

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端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被配置成:
响应于来自用户设备的请求信令,为所述用户设备配置与第一波束组相关的非周期波束赋形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波束组是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周期性地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而确定的;
生成下行控制信息以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非周期波束赋形参考信号反馈波束选择信息;
根据所述波束选择信息,确定一个或多个候选波束以及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候选波束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第二预编码码本;以及
基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预编码码本,确定有效预编码码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进一步被配置成:还基于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周期性地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的第一预编码码本,确定所述有效预编码码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DCI format 0,并且所述处理电路进一步被配置成利用DCI format 0中的冗余位或新增位对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指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进一步被配置成:根据位图形式的所述波束选择信息中的、指示基于所述非周期波束赋形参考信号的下行信道质量测量结果的比特信息来确定所述一个或多个候选波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进一步被配置成:将与所述波束选择信息中的、幅值排序靠前的预定数量的下行信道质量测量结果对应的波束确定为所述一个或多个候选波束。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进一步被配置成:
如果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预编码码本中的任意一个与所述第一预编码码本之间的差别小于或等于预定阈值,则将所述第一预编码码本确定为所述有效预编码码本;以及
如果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预编码码本中的每个与所述第一预编码码本之间的差别都大于预定阈值,则将所述第一预编码码本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预编码码本的组合确定为所述有效预编码码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组合是线性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进一步被配置成: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移动速度和/或所述波束选择信息,对所述第一预编码码本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预编码码本进行线性组合以确定所述有效预编码码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进一步被配置成:为所述用户设备配置周期性参考信号,并且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响应于所述周期性参考信号反馈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而确定所述第一波束组,所述周期性参考信号是非预编码的或波束赋形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进一步被配置成:基于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而确定长期/宽带反馈预编码码本,并且基于所述长期/宽带反馈预编码码本而确定所述第一波束组。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参考信号包括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工作为所述基站,并且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通信接口,被配置成执行收发操作。
13.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端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被配置成:
确定与基站间的通信质量是否低于预定阈值;
在确定所述通信质量低于所述预定阈值的情况下,生成要发送至所述基站的请求信令,以请求所述基站为所述用户设备配置与第一波束组相关的非周期波束赋形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波束组是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周期性地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而确定的;以及
响应于来自所述基站的下行控制信息,根据所述非周期波束赋形参考信号,生成要发送至所述基站的波束选择信息,以由所述基站基于所述波束选择信息确定有效预编码码本。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DCI format 0,并且所述处理电路进一步被配置成响应于DCI format 0中的冗余位或新增位而生成所述波束选择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进一步被配置成:根据基于所述非周期波束赋形参考信号的下行信道质量测量结果,以位图形式生成所述波束选择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进一步被配置成将基于所述非周期波束赋形参考信号的下行信道质量测量结果生成为所述波束选择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波束选择信息是与所述第一波束组对应的。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进一步被配置成响应于来自所述基站的周期性参考信号,生成要周期性地反馈给所述基站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根据权利要求13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参考信号包括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
20.根据权利要求13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工作为所述用户设备,并且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通信接口,被配置成执行收发操作。
2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包括:
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包括第一处理电路,所述第一处理电路被配置成:
确定与基站间的通信质量是否低于预定阈值,
在确定所述通信质量低于所述预定阈值的情况下,生成要发送至所述基站的请求信令,以及
响应于来自所述基站的下行控制信息,根据所述非周期波束赋形参考信号,生成要发送至所述基站的波束选择信息;以及
所述基站,所述基站包括第二处理电路,所述第二处理电路被配置成:
响应于所述请求信令,为所述用户设备配置与第一波束组相关的非周期波束赋形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波束组是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周期性地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而确定的,
生成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以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反馈所述波束选择信息,
根据所述波束选择信息,确定一个或多个候选波束以及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候选波束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第二预编码码本,以及
基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预编码码本,确定有效预编码码本。
22.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来自用户设备的请求信令,为所述用户设备配置与第一波束组相关的非周期波束赋形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波束组是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周期性地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而确定的;
生成下行控制信息以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非周期波束赋形参考信号反馈波束选择信息;
根据所述波束选择信息,确定一个或多个候选波束以及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候选波束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第二预编码码本;以及
基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预编码码本,确定有效预编码码本。
23.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与基站间的通信质量是否低于预定阈值;
在确定所述通信质量低于所述预定阈值的情况下,生成要发送至所述基站的请求信令,以请求所述基站为所述用户设备配置与第一波束组相关的非周期波束赋形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波束组是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周期性地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而确定的;以及
响应于来自所述基站的下行控制信息,根据所述非周期波束赋形参考信号,生成要发送至所述基站的波束选择信息,以由所述基站基于所述波束选择信息确定有效预编码码本。
24.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端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被配置成:
响应于来自用户设备的请求信令,为所述用户设备配置与第一波束组相关的非周期波束赋形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波束组是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周期性地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而确定的;以及
生成下行控制信息以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非周期波束赋形参考信号反馈非周期预编码矩阵指示。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进一步被配置成:根据所述非周期预编码矩阵指示确定第二预编码码本,并且根据所述第二预编码码本确定有效预编码码本。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处理电路进一步被配置成:还基于根据周期性地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而确定的第一预编码码本,确定所述有效预编码码本。
27.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端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被配置成:
确定与基站间的通信质量是否低于预定阈值;以及
在确定所述通信质量低于所述预定阈值的情况下,生成要发送至所述基站的请求信令,以请求所述基站为所述用户设备配置与第一波束组相关的非周期波束赋形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波束组是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周期性地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而确定的。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进一步被配置成:响应于来自所述基站的下行控制信息,根据所述非周期波束赋形参考信号,生成要发送至所述基站的非周期预编码矩阵指示,以由所述基站基于所述非周期预编码矩阵指示确定有效预编码码本。
CN201610694565.3A 2016-08-19 2016-08-19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和方法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Pending CN1077698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94565.3A CN107769826A (zh) 2016-08-19 2016-08-19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和方法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US16/314,661 US10630354B2 (en) 2016-08-19 2017-07-21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18567747A JP2019531613A (ja) 2016-08-19 2017-07-21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電子機器、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PCT/CN2017/093807 WO2018032934A1 (zh) 2016-08-19 2017-07-21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和方法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KR1020197007492A KR20190040978A (ko) 2016-08-19 2017-07-21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전자 디바이스 및 방법, 및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EP17840909.0A EP3503423A4 (en) 2016-08-19 2017-07-21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N201780033458.9A CN109314553B (zh) 2016-08-19 2017-07-21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和方法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US16/809,560 US10804986B2 (en) 2016-08-19 2020-03-05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7/023,392 US10917151B2 (en) 2016-08-19 2020-09-17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7/152,805 US11290161B2 (en) 2016-08-19 2021-01-20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7/674,840 US11671152B2 (en) 2016-08-19 2022-02-18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94565.3A CN107769826A (zh) 2016-08-19 2016-08-19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和方法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69826A true CN107769826A (zh) 2018-03-06

Family

ID=6119629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94565.3A Pending CN107769826A (zh) 2016-08-19 2016-08-19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和方法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CN201780033458.9A Active CN109314553B (zh) 2016-08-19 2017-07-21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和方法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33458.9A Active CN109314553B (zh) 2016-08-19 2017-07-21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和方法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5) US10630354B2 (zh)
EP (1) EP3503423A4 (zh)
JP (1) JP2019531613A (zh)
KR (1) KR20190040978A (zh)
CN (2) CN107769826A (zh)
WO (1) WO2018032934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90551A (zh) * 2018-03-19 2019-09-27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1279626A (zh) * 2018-03-15 2020-06-12 索尼公司 电子装置、无线通信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1817763A (zh) * 2019-04-12 2020-10-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包括多个平板天线的电子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CN114245995A (zh) * 2019-08-15 2022-03-25 索尼集团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电子设备、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4258642A (zh) * 2019-06-28 2022-03-2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元件选择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69826A (zh) 2016-08-19 2018-03-06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和方法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WO2018038648A1 (en) * 2016-08-22 2018-03-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adio node and method therein for determining precoders
CN109890078B (zh) * 2017-03-23 2020-0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其装置
US11102776B2 (en) * 2017-10-19 2021-08-24 Apple Inc. Apparatuses for selecting communication beams based on normalized time of arrival (ToA) of reference signals
US10840986B2 (en) * 2018-09-28 2020-11-17 Mediatek Inc. Enhanced type II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US11121751B2 (en) * 2018-11-05 2021-09-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multilayer beamform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WO2020226658A1 (en) * 2019-05-09 2020-11-12 Hua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aptive beam control
US20210144672A1 (en) * 2019-11-07 2021-05-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Paging indic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4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52519A1 (en) * 2008-11-04 2010-05-14 Nokia Corporation Asymmetric beam steering protocol
CN101599814B (zh) * 2009-07-08 2013-01-02 北京邮电大学 协作通信中的下行传输预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1998327B (zh) * 2009-08-21 2014-04-0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传输方案和/或反馈模式的配置方法和设备
CN101867447B (zh) * 2010-04-30 2015-09-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及终端
CN102237955B (zh) * 2010-05-07 2013-11-0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上报方法及其装置
US20130201912A1 (en) * 2010-05-19 2013-08-08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press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based on path location information
CN102281133B (zh) * 2010-06-13 2014-02-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上传输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US8639198B2 (en) * 2010-06-30 2014-01-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8-TX codebook and feedback signaling in 3GPP wireless networks
KR101517456B1 (ko) * 2010-08-26 2015-05-04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프리코딩 방법 및 시스템
US8711723B2 (en) * 2010-12-28 2014-04-29 Motorola Mobility Llc Subband SNR correction in a frequency selective scheduler
CN102710388B (zh) 2011-03-28 2017-03-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基站多用户下行传输的分布式预处理方法和系统
US8750358B2 (en) * 2011-04-06 2014-06-10 Nec Laboratories America, Inc. Method for improving multiuser MIMO downlink transmissions
WO2012157994A2 (ko) * 2011-05-18 2012-11-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제어정보의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JP6007179B2 (ja) * 2011-08-05 2016-10-12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端末、基地局、送信方法および受信方法
MY164105A (en) * 2011-08-12 2017-11-30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02957467B (zh) * 2011-08-24 2018-01-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系统中多天线的信号处理方法及系统
US8953478B2 (en) * 2012-01-27 2015-02-10 Intel Corporation Evolved node B and method for coherent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with per CSI-RS feedback
US9318805B2 (en) * 2012-08-21 2016-04-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dating a beam pattern table
JP6127146B2 (ja) * 2012-09-28 2017-05-10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パテント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多次元アンテナ構成を使用する無線通信
CN111865374B (zh) * 2013-01-25 2023-09-29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确定资源的方法和无线发射/接收单元
US9848441B2 (en) * 2013-02-13 2017-12-1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hrough an 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O2014205376A1 (en) * 2013-06-21 2014-12-24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etermining indicators used in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feedback in wireless systems
CN104253674B (zh) * 2013-06-27 2017-12-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反馈csi的方法、调度ue的方法、ue及基站
CN105322995B (zh) 2014-07-30 2019-04-0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Mimo系统中的导频发送方法、信道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05450272B (zh) * 2014-09-15 2021-07-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频信息的反馈方法、装置及终端
US20160127936A1 (en) * 2014-11-05 2016-05-05 Debdeep CHATTERJEE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s for csi measurements with reduced bandwidth support
US10225054B2 (en) * 2014-11-07 2019-03-05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reference signa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and repor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and method for configuring the same
EP3048853B1 (en) * 2015-01-26 2021-05-26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966194B2 (en) * 2015-04-15 2021-03-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ordina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ing multiple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s
US10057027B2 (en) * 2015-05-07 2018-08-21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reference signal
US10182467B2 (en) * 2015-08-06 2019-01-15 Innovative Technology Lab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hrough a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CN105553524B (zh) * 2015-12-09 2018-11-3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fdd系统下行信道矩阵的方法及装置
KR20170112897A (ko) * 2016-03-31 2017-10-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채널 상태 정보 보고 모드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EP3477988B1 (en) * 2016-06-24 2020-10-28 LG Electronics Inc. -1- Aperiodic csi reporting method based on aperiodic csi-r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CN107734678B (zh) * 2016-08-12 2023-05-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769826A (zh) 2016-08-19 2018-03-06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和方法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JP2019216295A (ja) * 2016-10-18 2019-12-1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KR102189161B1 (ko) * 2017-03-07 2020-12-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의 피드백 장치 및 방법
US11082105B2 (en) * 2017-03-17 2021-08-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RLM monitoring using signaled dynamic parameter
US11005549B2 (en) * 2017-07-26 2021-05-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dicate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porting for a control channel
US10820323B2 (en) * 2017-08-04 2020-10-27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Beam indication method for multibea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10491275B2 (en) * 2017-08-07 2019-11-26 Lg Electronics Inc. Codebook based signal transmission/reception method in multi-antenn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WO2019031879A1 (ko) * 2017-08-09 2019-02-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상태 정보를 보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10951290B2 (en) * 2017-10-26 2021-03-16 Apple Inc.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port for phase 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 port selection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79626A (zh) * 2018-03-15 2020-06-12 索尼公司 电子装置、无线通信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0290551A (zh) * 2018-03-19 2019-09-27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0290551B (zh) * 2018-03-19 2023-02-28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1817763A (zh) * 2019-04-12 2020-10-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包括多个平板天线的电子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CN114258642A (zh) * 2019-06-28 2022-03-2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元件选择系统
CN114245995A (zh) * 2019-08-15 2022-03-25 索尼集团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电子设备、方法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14553A (zh) 2019-02-05
EP3503423A1 (en) 2019-06-26
WO2018032934A1 (zh) 2018-02-22
US10630354B2 (en) 2020-04-21
US20210143877A1 (en) 2021-05-13
KR20190040978A (ko) 2019-04-19
US20210006307A1 (en) 2021-01-07
US11671152B2 (en) 2023-06-06
US20190245595A1 (en) 2019-08-08
US10804986B2 (en) 2020-10-13
EP3503423A4 (en) 2019-07-03
CN109314553B (zh) 2021-11-16
US10917151B2 (en) 2021-02-09
US20220173776A1 (en) 2022-06-02
US11290161B2 (en) 2022-03-29
JP2019531613A (ja) 2019-10-31
US20200204228A1 (en) 2020-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69826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和方法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US2021034514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20230044880A1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20210159959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CN106470096A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基站侧和用户设备侧的装置及方法
US20190268896A1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terminal apparatus
CN110034798A (zh) 电子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022540826A (ja) 電子装置、無線通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媒体
US20210282028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JP2021182655A (ja) 通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JP2021507599A (ja) 電子機器、無線通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US1095128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method applied to electronic device, and data processing device for reusing idle CSI-RS ports of an adjacent cell
WO2022033402A1 (zh) 电子设备、无线通信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23018923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1086256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network control terminal and network node
US20220337364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20240056260A1 (en)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Resource Indicator Design for 8 Transmit Antenna Uplink Operation
US20240056141A1 (en) Transmit 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 Design for 8 Transmit Antenna Uplink Operation
WO2024035772A1 (en)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resource indicator design for 8 transmit antenna uplink operation
WO2024035773A1 (en) Transmit 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 design for 8 transmit antenna uplink oper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06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