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63960A - 制冷模式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制冷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制冷模式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制冷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63960A
CN107763960A CN201711036223.3A CN201711036223A CN107763960A CN 107763960 A CN107763960 A CN 107763960A CN 201711036223 A CN201711036223 A CN 201711036223A CN 107763960 A CN107763960 A CN 1077639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threshold value
compressor
refrigeration
det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3622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63960B (zh
Inventor
毕道国
李俊
耿秀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Hual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3622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63960B/zh
Publication of CN1077639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639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639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639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02Compressor contro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11Fan speed contro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D2600/06Controlling according to a predetermined profi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700/00Means for sensing or measuring; Sensors therefor
    • F25D2700/10Sensors measur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evapora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制冷模式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制冷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制冷模式的控制方法包括:在检测到将制冷室切换为冷藏模式,以及检测到制冷室的实时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风机运行,并采集蒸发器的表面温度;在检测到表面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压缩机停止运行;在检测到表面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压缩机运行。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控制风机运行,在压缩机停止运行时,仍可以将通过与蒸发器进行热交换产生的冷气流导入制冷室,在实现节能的同时,减少了冷藏模式下的湿度损失。

Description

制冷模式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制冷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制冷模式的控制方法、一种制冷模式的控制装置、一种制冷设备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部分风冷冰箱或冰柜,只具有一个箱体作为制冷室,通过冷冻室与冷藏室之间的切换,以分别实现冷藏功能与冷冻功能,在冷藏模式下,根据制冷室内的温度传感器所采集到的实时温度,控制压缩机与风机的开停机,存在以下缺陷:
(1)运行时耗电量偏大,不利于节能设置;
(2)制冷室内的保湿性能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模式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模式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设备。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制冷模式的控制方法,包括:在检测到将制冷室切换为冷藏模式,以及检测到制冷室的实时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风机运行,并采集蒸发器的表面温度;在检测到表面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压缩机停止运行;在检测到表面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压缩机运行。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制冷设备开启运行或运行过程中,通过在检测到制冷设备处于冷藏模式下运行,并检测到制冷室的实时温度上升至大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采集蒸发器的表面温度,并检测该表面温度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在检测到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表明蒸发器内的制冷剂温度较低,此时可以控制关闭压缩机,而只通过风机将蒸发器生成的冷气流导入制冷室内,直至检测到表面温度上升至大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压缩机重新运行,以向蒸发器输送低压液态制冷剂,通过循环实现对制冷室的制冷。
与现有技术中只根据制冷室的实时温度控制风机与压缩机的开启的方式相比,一方面,通过根据蒸发器的表面温度确定是否运行压缩机,在满足制冷功能的同时,实现制冷设备的节能运行,另一方面,通过控制风机运行,在压缩机停止运行时,仍可以将通过与蒸发器进行热交换产生的冷气流导入制冷室,在实现节能的同时,减少了冷藏模式下的湿度损失。
其中,第一预设温度阈值可以是大于0℃,小于8℃数值区间中的任意值,优选地,第一预设温度阈值为4℃,第二预设温度阈值可以是小于或等于0,并大于或等于-5℃区间内的任意值,优选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为0℃。
具体地,制冷设备可以为只有一个制冷室,即制冷箱体的设备,该制冷室可以实现冷藏功能,也可以实现冷冻功能,制冷设备还设置有用于实现制冷操作的压缩机、连接至压缩机的蒸发器、以及与蒸发器对应设置的风机,风机可以是定速风机,也可以为变速风机,压缩机可以为定频压缩机,也可以为变频压缩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在检测到实时温度下降至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分别控制风机以及控制压缩机停止运行。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检测到实时温度下降至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风机与压缩机均停止运行,实现了根据实时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即控制压缩机与风机停止运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在检测到实时温度下降至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压缩机停止运行;以及控制风机运行预设时长,其中,第三预设温度阈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检测实时温度与第三预设温度阈值的关系,确定压缩机与风机的开闭,第三预设温度阈值可以是一个属于冷藏温度区间中的一个较大值,在检测到下降至第三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压缩机关闭,以停止制冷剂的循环流动,此时通过控制风机继续运行预设时长,与在检测到实时温度下降至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风机与压缩机均停止运行的方式相比,在实现冷藏模式下温度下降的同时,进一步实现节能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检测到实时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风机运行,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在检测到实时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实时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之间的第一温度差值;确定第一温度差值对应的第一温差阈值区间;根据第一温差阈值区间确定风机的运行档位,以控制风机根据运行档位运行。
在该技术方案中,风机为变速风机时,通过预设多个第一温差阈值区间,以及与第一温差阈值区间对应的风机的运行档位,第一温度差值越大,制冷室需要的制冷量越多,此时通过控制风机运行于高速档位,提升气流循环速率,从而有利于提升制冷效率,第一温度差值越小,表明制冷室需要的制冷量越少,此时通过控制风机运行于低速档位,降低气流循环速率,以降低压缩机频繁起停的概率,进而有助于延长制冷设备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可以设置三个第一温差阈值区间,分别对应风机的高速档位,中速档位与低速档位,比如在第一温差阈值为4℃时,在制冷设备开启运行,并且实时温度大于或等于10℃时,三个第一温差阈值区间可以分别为:(1)大于或等于6℃,对应于风机的高速档位;(2)小于℃,并大于或等于2℃,对应于风机的中速档位;(3)小于2℃并大于或等于0℃,对应于风机的低速档位。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检测到表面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压缩机运行,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在检测到表面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表面温度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之间的第二温度差值;确定第二温度差值对应的第二温差阈值区间;根据第二温差阈值区间确定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以控制压缩机根据运行频率运行。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压缩机为变频压缩机时,通过预设多个第二温差阈值区间,以及与第二温差阈值区间对应的压缩机运行频率,第二温度差值越大,制冷室需要的制冷量越多,此时通过控制压缩机高频运行,提升制冷量,从而有利于提升制冷效率,第二温度差值越小,表明制冷室需要的制冷量越少,此时通过控制压缩机低频运行,降低制冷量,以降低制冷剂的使用量,进而有助于延长制冷剂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可以设置三个第二温差阈值区间,分别对应压缩机的高频、中频与低频。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制冷模式的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在检测到将制冷室切换为冷藏模式,以及检测到制冷室的实时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风机运行;采集单元,用于在检测到将制冷室切换为冷藏模式,以及检测到制冷室的实时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采集蒸发器的表面温度;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在检测到表面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压缩机停止运行;第二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检测到表面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压缩机运行。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制冷设备开启运行或运行过程中,通过在检测到制冷设备处于冷藏模式下运行,并检测到制冷室的实时温度上升至大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采集蒸发器的表面温度,并检测该表面温度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在检测到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表明蒸发器内的制冷剂温度较低,此时可以控制关闭压缩机,而只通过风机将蒸发器生成的冷气流导入制冷室内,直至检测到表面温度上升至大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压缩机重新运行,以向蒸发器输送低压液态制冷剂,通过循环实现对制冷室的制冷。
与现有技术中只根据制冷室的实时温度控制风机与压缩机的开启的方式相比,一方面,通过根据蒸发器的表面温度确定是否运行压缩机,在满足制冷功能的同时,实现制冷设备的节能运行,另一方面,通过控制风机运行,在压缩机停止运行时,仍可以将通过与蒸发器进行热交换产生的冷气流导入制冷室,在实现节能的同时,减少了冷藏模式下的湿度损失。
其中,第一预设温度阈值可以是大于0℃,小于8℃数值区间中的任意值,优选地,第一预设温度阈值为4℃,第二预设温度阈值可以是小于或等于0,并大于或等于-5℃区间内的任意值,优选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为0℃。
具体地,制冷设备可以为只有一个制冷室,即制冷箱体的设备,该制冷室可以实现冷藏功能,也可以实现冷冻功能,制冷设备还设置有用于实现制冷操作的压缩机、连接至压缩机的蒸发器、以及与蒸发器对应设置的风机,风机可以是定速风机,也可以为变速风机,压缩机可以为定频压缩机,也可以为变频压缩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检测到实时温度下降至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压缩机停止运行;第一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检测到实时温度下降至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风机停止运行。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检测到实时温度下降至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风机与压缩机均停止运行,实现了根据实时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即控制压缩机与风机停止运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检测到实时温度下降至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压缩机停止运行;以及第一控制单元还用于:控制风机运行预设时长,其中,第三预设温度阈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检测实时温度与第三预设温度阈值的关系,确定压缩机与风机的开闭,第三预设温度阈值可以是一个属于冷藏温度区间中的一个较大值,在检测到下降至第三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压缩机关闭,以停止制冷剂的循环流动,此时通过控制风机继续运行预设时长,与在检测到实时温度下降至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风机与压缩机均停止运行的方式相比,在实现冷藏模式下温度下降的同时,进一步实现节能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确定单元,用于在检测到实时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实时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之间的第一温度差值;确定单元还用于:确定第一温度差值对应的第一温差阈值区间;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第一温差阈值区间确定风机的运行档位,以控制风机根据运行档位运行。
在该技术方案中,风机为变速风机时,通过预设多个第一温差阈值区间,以及与第一温差阈值区间对应的风机的运行档位,第一温度差值越大,制冷室需要的制冷量越多,此时通过控制风机运行于高速档位,提升气流循环速率,从而有利于提升制冷效率,第一温度差值越小,表明制冷室需要的制冷量越少,此时通过控制风机运行于低速档位,降低气流循环速率,以降低压缩机频繁起停的概率,进而有助于延长制冷设备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可以设置三个第一温差阈值区间,分别对应风机的高速档位,中速档位与低速档位,比如在第一温差阈值为4℃时,在制冷设备开启运行,并且实时温度大于或等于10℃时,三个第一温差阈值区间可以分别为:(1)大于或等于6℃,对应于风机的高速档位;(2)小于℃,并大于或等于2℃,对应于风机的中速档位;(3)小于2℃并大于或等于0℃,对应于风机的低速档位。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确定单元还用于:在检测到表面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表面温度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之间的第二温度差值;确定单元还用于:确定第二温度差值对应的第二温差阈值区间;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第二温差阈值区间确定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以控制压缩机根据运行频率运行。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压缩机为变频压缩机时,通过预设多个第二温差阈值区间,以及与第二温差阈值区间对应的压缩机运行频率,第二温度差值越大,制冷室需要的制冷量越多,此时通过控制压缩机高频运行,提升制冷量,从而有利于提升制冷效率,第二温度差值越小,表明制冷室需要的制冷量越少,此时通过控制压缩机低频运行,降低制冷量,以降低制冷剂的使用量,进而有助于延长制冷剂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可以设置三个第二温差阈值区间,分别对应压缩机的高频、中频与低频。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制冷设备,制冷设备包括处理器,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意一项的制冷模式的控制方法的步骤和/或上述技术方案中任意一项的制冷模式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冷模式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制冷模式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制冷模式的控制装置的示意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制冷模式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制冷设备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制冷模式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如1图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制冷模式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102,在检测到将制冷室切换为冷藏模式,以及检测到制冷室的实时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风机运行,并采集蒸发器的表面温度;步骤104,在检测到表面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压缩机停止运行;步骤106,在检测到表面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压缩机运行。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制冷设备开启运行或运行过程中,通过在检测到制冷设备处于冷藏模式下运行,并检测到制冷室的实时温度上升至大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采集蒸发器的表面温度,并检测该表面温度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在检测到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表明蒸发器内的制冷剂温度较低,此时可以控制关闭压缩机,而只通过风机将蒸发器生成的冷气流导入制冷室内,直至检测到表面温度上升至大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压缩机重新运行,以向蒸发器输送低压液态制冷剂,通过循环实现对制冷室的制冷。
与现有技术中只根据制冷室的实时温度控制风机与压缩机的开启的方式相比,一方面,通过根据蒸发器的表面温度确定是否运行压缩机,在满足制冷功能的同时,实现制冷设备的节能运行,另一方面,通过控制风机运行,在压缩机停止运行时,仍可以将通过与蒸发器进行热交换产生的冷气流导入制冷室,在实现节能的同时,减少了冷藏模式下的湿度损失。
其中,第一预设温度阈值可以是大于0℃,小于8℃数值区间中的任意值,优选地,第一预设温度阈值为4℃,第二预设温度阈值可以是小于或等于0,并大于或等于-5℃区间内的任意值,优选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为0℃。
具体地,制冷设备可以为只有一个制冷室,即制冷箱体的设备,该制冷室可以实现冷藏功能,也可以实现冷冻功能,制冷设备还设置有用于实现制冷操作的压缩机、连接至压缩机的蒸发器、以及与蒸发器对应设置的风机,风机可以是定速风机,也可以为变速风机,压缩机可以为定频压缩机,也可以为变频压缩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在检测到实时温度下降至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分别控制风机以及控制压缩机停止运行。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检测到实时温度下降至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风机与压缩机均停止运行,实现了根据实时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即控制压缩机与风机停止运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在检测到实时温度下降至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压缩机停止运行;以及控制风机运行预设时长,其中,第三预设温度阈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检测实时温度与第三预设温度阈值的关系,确定压缩机与风机的开闭,第三预设温度阈值可以是一个属于冷藏温度区间中的一个较大值,在检测到下降至第三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压缩机关闭,以停止制冷剂的循环流动,此时通过控制风机继续运行预设时长,与在检测到实时温度下降至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风机与压缩机均停止运行的方式相比,在实现冷藏模式下温度下降的同时,进一步实现节能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检测到实时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风机运行,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在检测到实时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实时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之间的第一温度差值;确定第一温度差值对应的第一温差阈值区间;根据第一温差阈值区间确定风机的运行档位,以控制风机根据运行档位运行。
在该技术方案中,风机为变速风机时,通过预设多个第一温差阈值区间,以及与第一温差阈值区间对应的风机的运行档位,第一温度差值越大,制冷室需要的制冷量越多,此时通过控制风机运行于高速档位,提升气流循环速率,从而有利于提升制冷效率,第一温度差值越小,表明制冷室需要的制冷量越少,此时通过控制风机运行于低速档位,降低气流循环速率,以降低压缩机频繁起停的概率,进而有助于延长制冷设备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可以设置三个第一温差阈值区间,分别对应风机的高速档位,中速档位与低速档位,比如在第一温差阈值为4℃时,在制冷设备开启运行,并且实时温度大于或等于10℃时,三个第一温差阈值区间可以分别为:(1)大于或等于6℃,对应于风机的高速档位;(2)小于℃,并大于或等于2℃,对应于风机的中速档位;(3)小于2℃并大于或等于0℃,对应于风机的低速档位。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检测到表面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压缩机运行,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在检测到表面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表面温度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之间的第二温度差值;确定第二温度差值对应的第二温差阈值区间;根据第二温差阈值区间确定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以控制压缩机根据运行频率运行。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压缩机为变频压缩机时,通过预设多个第二温差阈值区间,以及与第二温差阈值区间对应的压缩机运行频率,第二温度差值越大,制冷室需要的制冷量越多,此时通过控制压缩机高频运行,提升制冷量,从而有利于提升制冷效率,第二温度差值越小,表明制冷室需要的制冷量越少,此时通过控制压缩机低频运行,降低制冷量,以降低制冷剂的使用量,进而有助于延长制冷剂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可以设置三个第二温差阈值区间,分别对应压缩机的高频、中频与低频。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制冷模式的控制装置的示意框图。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制冷模式的控制装置200,包括:第一控制单元202,用于在检测到将制冷室切换为冷藏模式,以及检测到制冷室的实时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风机运行;采集单元204,用于在检测到将制冷室切换为冷藏模式,以及检测到制冷室的实时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采集蒸发器的表面温度;第二控制单元206,用于在检测到表面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压缩机停止运行;第二控制单元206还用于:在检测到表面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压缩机运行。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制冷设备开启运行或运行过程中,通过在检测到制冷设备处于冷藏模式下运行,并检测到制冷室的实时温度上升至大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采集蒸发器的表面温度,并检测该表面温度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在检测到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表明蒸发器内的制冷剂温度较低,此时可以控制关闭压缩机,而只通过风机将蒸发器生成的冷气流导入制冷室内,直至检测到表面温度上升至大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压缩机重新运行,以向蒸发器输送低压液态制冷剂,通过循环实现对制冷室的制冷。
与现有技术中只根据制冷室的实时温度控制风机与压缩机的开启的方式相比,一方面,通过根据蒸发器的表面温度确定是否运行压缩机,在满足制冷功能的同时,实现制冷设备的节能运行,另一方面,通过控制风机运行,在压缩机停止运行时,仍可以将通过与蒸发器进行热交换产生的冷气流导入制冷室,在实现节能的同时,减少了冷藏模式下的湿度损失。
其中,第一预设温度阈值可以是大于0℃,小于8℃数值区间中的任意值,优选地,第一预设温度阈值为4℃,第二预设温度阈值可以是小于或等于0,并大于或等于-5℃区间内的任意值,优选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为0℃。
具体地,制冷设备可以为只有一个制冷室,即制冷箱体的设备,该制冷室可以实现冷藏功能,也可以实现冷冻功能,制冷设备还设置有用于实现制冷操作的压缩机、连接至压缩机的蒸发器、以及与蒸发器对应设置的风机,风机可以是定速风机,也可以为变速风机,压缩机可以为定频压缩机,也可以为变频压缩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控制单元206还用于:在检测到实时温度下降至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压缩机停止运行;第一控制单元202还用于:在检测到实时温度下降至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风机停止运行。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检测到实时温度下降至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风机与压缩机均停止运行,实现了根据实时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即控制压缩机与风机停止运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控制单元206还用于:在检测到实时温度下降至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压缩机停止运行;以及第一控制单元202还用于:控制风机运行预设时长,其中,第三预设温度阈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检测实时温度与第三预设温度阈值的关系,确定压缩机与风机的开闭,第三预设温度阈值可以是一个属于冷藏温度区间中的一个较大值,在检测到下降至第三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压缩机关闭,以停止制冷剂的循环流动,此时通过控制风机继续运行预设时长,与在检测到实时温度下降至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风机与压缩机均停止运行的方式相比,在实现冷藏模式下温度下降的同时,进一步实现节能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确定单元208,用于在检测到实时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实时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之间的第一温度差值;确定单元208还用于:确定第一温度差值对应的第一温差阈值区间;确定单元208还用于:根据第一温差阈值区间确定风机的运行档位,以控制风机根据运行档位运行。
在该技术方案中,风机为变速风机时,通过预设多个第一温差阈值区间,以及与第一温差阈值区间对应的风机的运行档位,第一温度差值越大,制冷室需要的制冷量越多,此时通过控制风机运行于高速档位,提升气流循环速率,从而有利于提升制冷效率,第一温度差值越小,表明制冷室需要的制冷量越少,此时通过控制风机运行于低速档位,降低气流循环速率,以降低压缩机频繁起停的概率,进而有助于延长制冷设备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可以设置三个第一温差阈值区间,分别对应风机的高速档位,中速档位与低速档位,比如在第一温差阈值为4℃时,在制冷设备开启运行,并且实时温度大于或等于10℃时,三个第一温差阈值区间可以分别为:(1)大于或等于6℃,对应于风机的高速档位;(2)小于℃,并大于或等于2℃,对应于风机的中速档位;(3)小于2℃并大于或等于0℃,对应于风机的低速档位。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确定单元208还用于:在检测到表面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表面温度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之间的第二温度差值;确定单元208还用于:确定第二温度差值对应的第二温差阈值区间;确定单元208还用于:根据第二温差阈值区间确定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以控制压缩机根据运行频率运行。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压缩机为变频压缩机时,通过预设多个第二温差阈值区间,以及与第二温差阈值区间对应的压缩机运行频率,第二温度差值越大,制冷室需要的制冷量越多,此时通过控制压缩机高频运行,提升制冷量,从而有利于提升制冷效率,第二温度差值越小,表明制冷室需要的制冷量越少,此时通过控制压缩机低频运行,降低制冷量,以降低制冷剂的使用量,进而有助于延长制冷剂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可以设置三个第二温差阈值区间,分别对应压缩机的高频、中频与低频。
如图2所示,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风机运行方案中,采集单元204可以是设置于蒸发器表面的温度传感器,第一控制单元202、第二控制单元206与确定单元208可以集成于微处理器中,采集单元202与微处理器电连接。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制冷模式的控制方法,制冷设备具体为冰箱,包括:
步骤302,在检测到冰箱进入冷藏模式时,采集制冷室的实时温度;步骤304,检测实时温度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在检测结构为“是”时,进入步骤306,在检测结果为“否”时,进入步骤308;步骤306,控制压缩机与风机均关闭,并继续检测实时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之间的关系;步骤308,采集蒸发器的表面温度;步骤310,检测实时温度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在检测结构为“否”时,进入步骤312,在检测结果为“是”时,进入步骤314;步骤312,控制风机运行,压缩机关闭,并继续检测实时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之间的关系;步骤314,控制风机运行,压缩机运行,并继续检测表面温度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之间的关系。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制冷设备40,制冷设备40包括处理器404,处理器404用于执行存储器40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意一项的解冻方法的步骤和/或上述技术方案中任意一项的制冷模式的控制装置200。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冷模式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
本发明实施例制冷设备中的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一次可编程只读存储器(One-tim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OTPROM)、电子抹除式可复写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磁带存储器、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数据的计算机可读的任何其他介质。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检测到制冷设备处于冷藏模式下运行,并检测到制冷室的实时温度上升至大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采集蒸发器的表面温度,并检测该表面温度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在检测到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表明蒸发器内的制冷剂温度较低,此时可以控制关闭压缩机,而只通过风机将蒸发器生成的冷气流导入制冷室内,直至检测到表面温度上升至大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压缩机重新运行,以向蒸发器输送低压液态制冷剂,通过循环实现对制冷室的制冷。与现有技术中只根据制冷室的实时温度控制风机与压缩机的开启的方式相比,一方面,通过根据蒸发器的表面温度确定是否运行压缩机,在满足制冷功能的同时,实现制冷设备的节能运行,另一方面,通过控制风机运行,在压缩机停止运行时,仍可以将通过与蒸发器进行热交换产生的冷气流导入制冷室,在实现节能的同时,减少了冷藏模式下的湿度损失。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制冷模式的控制方法,适用于制冷设备,所述制冷设备设置有制冷室,所述制冷室能够分别在冷藏模式与冷冻模式下运行,所述制冷设备还设置有用于实现制冷操作的压缩机、连接至所述压缩机的蒸发器、以及与所述蒸发器对应设置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模式的控制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将制冷室切换为冷藏模式,以及检测到所述制冷室的实时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风机运行,并采集所述蒸发器的表面温度;
在检测到所述表面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压缩机停止运行;
在检测到所述表面温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压缩机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模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实时温度下降至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分别控制所述风机以及控制所述压缩机停止运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模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实时温度下降至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压缩机停止运行;以及
控制所述风机运行预设时长,
其中,所述第三预设温度阈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模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检测到所述实时温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风机运行,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在检测到所述实时温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所述实时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阈值之间的第一温度差值;
确定所述第一温度差值对应的第一温差阈值区间;
根据所述第一温差阈值区间确定所述风机的运行档位,以控制所述风机根据所述运行档位运行。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模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检测到所述表面温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压缩机运行,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在检测到所述表面温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所述表面温度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之间的第二温度差值;
确定所述第二温度差值对应的第二温差阈值区间;
根据所述第二温差阈值区间确定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以控制所述压缩机根据所述运行频率运行。
6.一种制冷模式的控制装置,适用于制冷设备,所述制冷设备设置有制冷室,所述制冷室能够分别在冷藏模式与冷冻模式下运行,所述制冷设备还设置有用于实现制冷操作的压缩机、连接至所述压缩机的蒸发器、以及与所述蒸发器对应设置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模式的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在检测到将制冷室切换为冷藏模式,以及检测到所述制冷室的实时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风机运行;
采集单元,用于在检测到将制冷室切换为冷藏模式,以及检测到所述制冷室的实时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采集所述蒸发器的表面温度;
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在检测到所述表面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压缩机停止运行;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检测到所述表面温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压缩机运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模式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检测到所述实时温度下降至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压缩机停止运行;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检测到所述实时温度下降至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风机停止运行。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模式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检测到所述实时温度下降至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压缩机停止运行;以及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还用于:控制所述风机运行预设时长,
其中,所述第三预设温度阈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阈值。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模式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在检测到所述实时温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所述实时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阈值之间的第一温度差值;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温度差值对应的第一温差阈值区间;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温差阈值区间确定所述风机的运行档位,以控制所述风机根据所述运行档位运行。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模式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在检测到所述表面温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所述表面温度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之间的第二温度差值;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二温度差值对应的第二温差阈值区间;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温差阈值区间确定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以控制所述压缩机根据所述运行频率运行。
11.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设备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制冷模式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制冷模式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1711036223.3A 2017-10-30 2017-10-30 制冷模式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制冷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077639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36223.3A CN107763960B (zh) 2017-10-30 2017-10-30 制冷模式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制冷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36223.3A CN107763960B (zh) 2017-10-30 2017-10-30 制冷模式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制冷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63960A true CN107763960A (zh) 2018-03-06
CN107763960B CN107763960B (zh) 2020-01-31

Family

ID=612703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36223.3A Active CN107763960B (zh) 2017-10-30 2017-10-30 制冷模式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制冷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6396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41157A1 (en) * 1991-11-04 1993-05-12 Whirlpool Europe B.V. Refrigerating device
CN104482714A (zh) * 2014-12-30 2015-04-01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制冷部件控制方法、制冷部件控制装置和制冷设备
CN106247753A (zh) * 2016-09-30 2016-12-21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及该冰箱的控制方法
CN106524647A (zh) * 2016-12-20 2017-03-22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CN106766487A (zh) * 2016-12-28 2017-05-31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CN106885417A (zh) * 2017-01-09 2017-06-23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的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41157A1 (en) * 1991-11-04 1993-05-12 Whirlpool Europe B.V. Refrigerating device
CN104482714A (zh) * 2014-12-30 2015-04-01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制冷部件控制方法、制冷部件控制装置和制冷设备
CN106247753A (zh) * 2016-09-30 2016-12-21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及该冰箱的控制方法
CN106524647A (zh) * 2016-12-20 2017-03-22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CN106766487A (zh) * 2016-12-28 2017-05-31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CN106885417A (zh) * 2017-01-09 2017-06-23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的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63960B (zh) 2020-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71531B (zh) 空调器的低频回油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1937247B (zh) 风冷冰箱的保湿控制方法、系统及一种风冷冰箱
CN106679323B (zh) 风冷冰箱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CN109163490B (zh) 一种冰箱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07631447A (zh) 运行控制方法、运行控制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WO2019001494A1 (zh) 冰箱的制冷控制方法与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19001503A1 (zh) 冰箱的制冷控制方法与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8088144A (zh) 风机运行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制冷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088143A (zh) 风机运行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制冷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061420B (zh) 温度调控方法、温度调控装置、制冷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WO2019105426A1 (zh) 冰箱的制冷控制方法与计算机存储介质
US11035605B2 (en) Refrigerato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ame, using a differential pressure sensor for defrost control
WO2019001500A1 (zh) 冰箱的制冷控制方法
CN111089450A (zh) 风冷冰箱的化霜控制方法与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8088146A (zh) 风机运行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制冷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6642920B (zh) 风冷冰箱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EP4206574A1 (en) Control method for refrigerator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CN116625046A (zh) 一种冰箱及冰箱控制方法
CN107763960A (zh) 制冷模式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制冷设备和存储介质
EP3964778A1 (en) Refrigeration appliance and method for minimizing noise impact
CN113915849B (zh) 冰箱节能控制方法
CN110307684A (zh) 用于冰箱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冰箱
CN113048709B (zh) 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WO2019105425A1 (zh) 冰箱的制冷控制方法与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8592513B (zh) 冷冻冷藏装置蒸发风机控制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