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62502A - 一种采煤机单列双轮行走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采煤机单列双轮行走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62502A
CN107762502A CN201710873632.2A CN201710873632A CN107762502A CN 107762502 A CN107762502 A CN 107762502A CN 201710873632 A CN201710873632 A CN 201710873632A CN 107762502 A CN107762502 A CN 1077625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road wheel
live axle
row
co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7363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义民
张津瑞
吕杭原
赵梅
鲁文佳
刘炜华
穆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71087363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62502A/zh
Publication of CN1077625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625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CMINING OR QUARRYING
    • E21C29/00Propulsion of machines for slitting or completely freeing the mineral from the seam
    • E21C29/22Propulsion of machines for slitting or completely freeing the mineral from the seam by wheels, endless tracks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采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煤机单列双轮行走部。包括花键轴、驱动轮、第一行走轮组和第二行走轮组;所述花键轴与所述驱动轮键连接,并能够带动所述驱动轮同步转动;所述第一行走轮组包括第一行走轮轴和第一行走轮;所述第一行走轮轴与所述第一行走轮键连接;所述第二行走轮组包括第二行走轮轴和第二行走轮;所述第二行走轮轴与所述第二行走轮键连接;所述驱动轮分别与所述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啮合连接,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行走轮和所述第二行走轮同步转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采煤机单列双轮行走部具有承载能力强、齿轮磨损慢、不易断齿等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采煤机单列双轮行走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采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煤机单列双轮行走部。
背景技术
1、传统结构采用单个行走轮,采煤机整体压力作用于行走轮,导致行走轮经常发生轮齿断裂及磨损严重,同时行走轮滚动轴承位于齿轮内部,轴承支撑距离短,轴承承受载荷大,寿命短。
2、传统结构齿轮传动采用开式或半开式传动,虽在齿轮上增加了滴油润滑,但无法阻止煤块及粉尘进入齿轮啮合区,驱动轮及行走轮磨损严重,其润滑效果不佳。
3、传统结构导向滑靴采用整体式结构,导向滑靴在工作时,耐磨板与刮板输送机销排滑动摩擦,需定期测量磨损进行更换,由于特殊工况导致导向滑靴损坏,整体式结构在更换时需拆卸行走轮轴、导向滑靴等,费时费力,维护费用高。
4、传统结构轴承均设置在开放式壳体内,受力情况不好。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煤机单列双轮行走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单个行走轮承载能力有限,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齿轮的轮齿磨损严重甚至经常断裂等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采煤机单列双轮行走部,包括花键轴、驱动轮、第一行走轮组和第二行走轮组;
所述花键轴与所述驱动轮键连接,并能够带动所述驱动轮同步转动;
所述第一行走轮组包括第一行走轮轴和第一行走轮;
所述第一行走轮轴与所述第一行走轮键连接;
所述第二行走轮组包括第二行走轮轴和第二行走轮;
所述第二行走轮轴与所述第二行走轮键连接;
所述驱动轮分别与所述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啮合连接,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行走轮和所述第二行走轮同步转动。
优选地,所述驱动轮的中心点与所述第一行走轮的中心点和所述第二行走轮的中心点在同一平面内呈三角排列。
优选地,所述三角构成等腰三角;
所述驱动轮的中心点位于所述等腰三角的顶角,所述第一行走轮的中心点和所述第二行走轮的中心点分别位于所述等腰三角的两底角。
优选地,还包括壳体;
所述壳体包括左半壳和右半壳;
所述左半壳和所述右半壳上均设有与所述第一行走轮轴、第二行走轮轴和花键轴相匹配的轴承安装孔,用于安装所述第一行走轮轴、第二行走轮轴和花键轴;
所述左半壳与所述右半壳可拆卸式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行走轮轴的两端和第二行走轮轴的两端均采用双列圆锥滚子轴承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行走轮轴的两端和第二行走轮轴的两端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行走轮轴、第二行走轮轴相匹配的轮轴盖。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导向滑靴和第二导向滑靴;
所述第一导向滑靴与所述壳体连接;
所述第一行走轮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滑靴的容置空间内;
所述第二导向滑靴与所述左半壳连接;
所述第二行走轮设置在所述第二导向滑靴的容置空间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滑靴和所述第二导向滑靴均为分体式结构;
所述第一导向滑靴包括第一分体和第二分体;
所述第二导向滑靴包括第三分体和第四分体;
所述第一分体和所述第三分体均与所述左半壳连接;
所述第一分体与所述第二分体之间可拆卸式连接;
所述第三分体与所述第四分体之间可拆卸式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分体的内壁和所述第四分体的内壁均设有耐磨板。
优选地,所述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的节距均为126,且用于走行在节距为147的销排上。
优选地,所述驱动轮、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的材质为电渣重熔钢。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采煤机单列双轮行走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行走部采用两组行走轮,大大减轻了行走轮所需承受的载荷,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振动,行走更加平稳,同时,由于采煤机工作面存在底板凹凸变化的问题,行走轮齿与销排经常出现咬合不上或者过度咬合的现象,造成行走轮齿磨损严重和断齿;采用新型两组双排轮后,另一组轮齿可以起到辅助啮合的作用。
2、行走部采用闭式传动,齿轮采用油润滑,保证齿轮轴承良好的润滑,减少对驱动轮及行走轮的磨损。
3、行走部采用分体式导向滑靴,更换导向滑靴时,无需大范围拆卸行走部,更换方便。
4、优化传动结构,行走轮及其并排轮的轴承设有轴承盖,并安装定位于壳体,增大轴承支撑距离,减少轴承受力,提高传动系统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5、驱动轮直接与行走轮啮合传递动力,减少中间环节的动力损耗,而且结构简单,便于日常的维修和保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采煤机单列双轮行走部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采煤机单列双轮行走部的右侧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采煤机单列双轮行走部的导向滑靴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2:驱动轮; 3:花键轴;4:第一行走轮;5:连接键;6:第一分体;7:第二分体;8:耐磨板;9:第一行走轮轴;10:花键轴轮轴盖;11:双列圆柱滚子轴承; 601:轴承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采煤机单列双轮行走部,包括花键轴3、驱动轮2、第一行走轮组和第二行走轮组;
其中,所述花键轴3通过与外部驱动设备传动连接,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采煤机单列双轮行走部提供动力。
详细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花键轴3与所述驱动轮2键连接,并能够带动所述驱动轮2同步转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花键轴3与所述驱动轮2键连接,于此同时,所述花键轴3相对于驱动轮2而言,不仅起到了动力传动,而且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花键轴3还承担着“驱动轮轴”的作用;因此本实施例中没有再专门设置驱动轮轴来支撑固定所述驱动轮2;并且随着花键轴3的转动,同时也带动所述驱动轮2进行转动。
此外,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行走轮组包括第一行走轮轴9和第一行走轮4;
所述第一行走轮轴9与所述第一行走轮4键连接;
所述第二行走轮组包括第二行走轮轴和第二行走轮;
所述第二行走轮轴与所述第二行走轮键连接;
所述驱动轮2分别与所述第一行走轮4和第二行走轮啮合连接,并能够够带动所述第一行走轮4和所述第二行走轮同步转动。
由上述所述可知,与传统的采煤机单列双轮行走部相比,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采煤机单列双轮行走部通过设置两组行走轮组提高了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行走轮4和第二行走轮的承载力,降低了驱动轮2的压力,进而使得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采煤机单列双轮行走部在工作过程中齿轮与齿轮之间因啮合而造成的磨损大大的减少;此外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轮齿断裂的风险,提高了本实施例中所述采煤机单列双轮行走部中齿轮的使用寿命。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驱动轮2的中心点与所述第一行走轮4的中心点和所述第二行走轮的中心点在同一平面内呈三角排列;
优选地,所述三角为等腰三角;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驱动轮2、第一行走轮4和第二行走轮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在同一平面上呈三角分布,其中所述驱动轮2位于所述第一行走轮4和所述第二行走轮的上方并分别与所述第一行走轮4和所述第二行走轮啮合并传递动力,进而带动所述第一行走轮4和所述第二行走轮转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驱动轮2和双行走轮的位置设置不仅节省了空间,此外还保证了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行走轮4和所述第二行走轮的同步转动。
所述驱动轮2的中心点位于所述等腰三角的顶角,所述第一行走轮4的中心点和所述第二行走轮的中心点分别位于所述等腰三角的两底角。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行走轮4和所述第二行走轮相比驱动轮2而言左右对称,并同时与所述驱动轮2啮合,而且所述第一行走轮4与所述第二行走轮还能够相互辅助与所述驱动轮2啮合,增强所述第一行走轮4和所述第二行走轮与所述驱动轮2之间啮合的稳定性,使所述驱动轮2与所述第一行走轮4和所述第二行走轮不易出现啮合位置偏离等现象。
此外,两个行走轮的设置,大大减轻了行走轮所需承受的载荷,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振动,行走更加平稳,同时,由于采煤机工作面存在底板凹凸变化的问题,行走轮齿与销排经常出现咬合不上或者过度咬合的现象,造成行走轮齿磨损严重和断齿;采用新型两组双行走轮后,另一组轮齿还能够起到辅助啮合的作用。
另外,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采煤机单列双轮行走部还包括壳体1。
详细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壳体1包括左半壳和右半壳;
所述左半壳和所述右半壳上均设有与所述第一行走轮轴9、第二行走轮轴和花键轴3相匹配的轴承安装孔601,用于安装所述第一行走轮轴9、第二行走轮轴和花键轴3;所述左半壳与所述右半壳可拆卸式连接;
详细地,所述花键轴3通过所述右半壳固定;
固定于所述壳体1的花键轴3的两端均设置有花键轴轴承盖10用于密封所述壳体1;
所述第一行走轮轴9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左半壳和右半壳;
所述第二行走轮轴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左半壳和右半壳。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传统结构齿轮采用开放式传动,虽在齿轮上增加滴油润滑但无法阻止煤块及粉尘进入齿轮啮合区,驱动轮2及行走轮磨损严重,其效果不佳,而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壳体1为半封闭式的,所述采煤机单列双轮行走部内的齿轮传动不会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比如,煤块、粉尘等矿渣由于封闭式壳体的阻挡使得其无法进入所述采煤机单列双轮行走部的内部进而影响所述传动齿轮的工作。
此外,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行走轮轴9的两端和所述第二行走轮轴的两端均采用双列圆锥滚子轴承11与所述壳体1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行走轮轴9的两端和第二行走轮轴的两端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行走轮轴9、第二行走轮轴相匹配的轮轴盖。
当然,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花键轴3同样也采用双列圆锥滚子轴承11与所述壳体1固定连接,同时所述花键轴3也设置有与其匹配的轴承盖以完成对所述壳体1的密封。
需要强调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各个轴承设置的各个轴承盖均是为了用于密封所述壳体1。
此外,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采煤机单列双轮行走部还包括第一导向滑靴和第二导向滑靴;
详细地,所述第一导向滑靴与所述壳体1连接;
所述第一行走轮4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滑靴的容置空间内;
所述第二导向滑靴与所述壳体1连接;
所述第二行走轮设置在所述第二导向滑靴的容置空间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滑靴和所述第二导向滑靴均为分体式结构;
所述第一导向滑靴包括第一分体6和第二分体7;
所述第二导向滑靴包括第三分体和第四分体;
所述第一分体6和所述第三分体均与所述壳体1连接;
所述第一分体6与所述第二分体7之间可拆卸式连接;
所述第三分体与所述第四分体之间可拆卸式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导向滑靴包括两部分,且两部分之间通过装配式连接,或者说是可拆卸式连接方式,使得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导向滑靴在磨损严重后,无法正常工作的时候,拆卸更换新部件十分的方便。
另外,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分体6和所述第三分体上分别设有适于安装所述第一行走轮轴9和所述第二行走轮轴的轴承安装孔601。
此外,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分体7的内壁和所述第四分体的内壁均设有耐磨板8。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耐磨板8能够保护所述导向滑靴,使所述导向滑靴不能够直接与销排接触,避免所述导向滑靴与销排摩擦,进而磨损所述导向滑靴。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行走轮4和第二行走轮的节距均为126,且用于走行在节距为147的销排上。
本实施例中126的的行走轮与147的销排配合,能够很好的配合,降低了轮齿断裂的发生机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采煤机单列双轮行走部优化传动结构,并且行走轮的轴承设有轴承盖,并安装定位于壳体1增大轴承支撑距离,减少轴承受力,提高传动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使用双行走轮可大幅度分担载荷,减小销排和行走轮的磨损,减少行走轮断齿,加大导向滑靴间的距离,降低行走轮出轨概率 。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驱动轮2、第一行走轮4和第二行走轮的材质为电渣重熔钢。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渣重熔钢相比传统材料抗疲劳寿命有6倍提升,弯曲疲劳寿命有百分之20提升,冲击韧性1倍提升。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花键轴3与所述驱动轮2连接的部位设有连接键5,所述连接键5用于花键轴3与所述驱动轮2键连接;
所述第一行走轮轴9和所述第二行走轮轴同样设置有连接键5,分别用于同第一行走轮4和第二行走轮实现键连接。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采煤机单列双轮行走部,其特征在于,包括花键轴(3)、驱动轮(2)、第一行走轮组和第二行走轮组;
所述花键轴(3)与所述驱动轮(2)键连接,并能够带动所述驱动轮(2)同步转动;
所述第一行走轮组包括第一行走轮轴(9)和第一行走轮(4);
所述第一行走轮轴(9)与所述第一行走轮(4)键连接;
所述第二行走轮组包括第二行走轮轴和第二行走轮;
所述第二行走轮轴与所述第二行走轮键连接;
所述驱动轮(2)分别与所述第一行走轮(4)和第二行走轮啮合连接,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行走轮(4)和所述第二行走轮同步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煤机单列双轮行走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2)的中心点与所述第一行走轮(4)的中心点和所述第二行走轮的中心点在同一平面内呈三角排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煤机单列双轮行走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构成等腰三角;
所述驱动轮(2)的中心点位于所述等腰三角的顶角,所述第一行走轮(4)的中心点和所述第二行走轮的中心点分别位于所述等腰三角的两底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煤机单列双轮行走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1);
所述壳体(1)包括左半壳和右半壳;
所述左半壳和所述右半壳上均设有与所述第一行走轮轴(9)、第二行走轮轴和花键轴(12)相匹配的轴承安装孔(601),用于安装所述第一行走轮轴、第二行走轮轴和花键轴(3);
所述左半壳与所述右半壳可拆卸式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采煤机单列双轮行走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走轮轴(9)的两端和第二行走轮轴的两端均采用双列圆锥滚子轴承(11)与所述壳体(1)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行走轮轴(9)的两端和第二行走轮轴的两端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行走轮轴(9)、第二行走轮轴相匹配的轮轴盖。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采煤机单列双轮行走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导向滑靴和第二导向滑靴;
所述第一导向滑靴与所述壳体(1)连接;
所述第一行走轮(4)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滑靴的容置空间内;
所述第二导向滑靴与所述左半壳连接;
所述第二行走轮设置在所述第二导向滑靴的容置空间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采煤机单列双轮行走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滑靴和所述第二导向滑靴均为分体式结构;
所述第一导向滑靴包括第一分体(6)和第二分体(7);
所述第二导向滑靴包括第三分体和第四分体;
所述第一分体(6)和所述第三分体均与所述左半壳连接;
所述第一分体(6)与所述第二分体(7)之间可拆卸式连接;
所述第三分体与所述第四分体之间可拆卸式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采煤机单列双轮行走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体(7)的内壁和所述第四分体的内壁均设有耐磨板(8)。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煤机单列双轮行走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走轮(4)和第二行走轮的节距均为126,且用于走行在节距为147的销排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煤机单列双轮行走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2)、第一行走轮(4)和第二行走轮的材质为电渣重熔钢。
CN201710873632.2A 2017-09-25 2017-09-25 一种采煤机单列双轮行走部 Pending CN1077625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73632.2A CN107762502A (zh) 2017-09-25 2017-09-25 一种采煤机单列双轮行走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73632.2A CN107762502A (zh) 2017-09-25 2017-09-25 一种采煤机单列双轮行走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62502A true CN107762502A (zh) 2018-03-06

Family

ID=61266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73632.2A Pending CN107762502A (zh) 2017-09-25 2017-09-25 一种采煤机单列双轮行走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6250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78742A (zh) * 2018-07-20 2018-10-19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可调高的多输出式采煤机行走机构
CN109723438A (zh) * 2018-11-20 2019-05-07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采煤机用支撑滑靴组件及采煤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67057A (zh) * 2011-04-14 2011-08-31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铁路机车专用助推车
CN202001011U (zh) * 2011-03-25 2011-10-05 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自润滑型采煤机行走机构
CN202370514U (zh) * 2011-12-28 2012-08-08 西安科技大学 用于采煤机的无链牵引行走机构
CN102785716A (zh) * 2012-08-03 2012-11-2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异形轮履带复合行走机构
CN202690958U (zh) * 2012-07-23 2013-01-23 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采煤机用双联齿轨轮组
CN203867570U (zh) * 2014-06-04 2014-10-08 哈尔滨博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采煤机两体式导向滑靴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001011U (zh) * 2011-03-25 2011-10-05 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自润滑型采煤机行走机构
CN102167057A (zh) * 2011-04-14 2011-08-31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铁路机车专用助推车
CN202370514U (zh) * 2011-12-28 2012-08-08 西安科技大学 用于采煤机的无链牵引行走机构
CN202690958U (zh) * 2012-07-23 2013-01-23 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采煤机用双联齿轨轮组
CN102785716A (zh) * 2012-08-03 2012-11-2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异形轮履带复合行走机构
CN203867570U (zh) * 2014-06-04 2014-10-08 哈尔滨博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采煤机两体式导向滑靴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78742A (zh) * 2018-07-20 2018-10-19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可调高的多输出式采煤机行走机构
CN109723438A (zh) * 2018-11-20 2019-05-07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采煤机用支撑滑靴组件及采煤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27660B (zh) 一种电机直驱转向架
CN102287185B (zh) 一种大功率重型薄煤层采煤机
CN104527661B (zh) 一种转向架轮对驱动系统及应用该系统的转向架
CN103796936B (zh) 带传送设备,用于其运行的方法及其应用
AU2018381708B2 (en) Cutting unit of shearer, provided with double-speed rollers
CN104786835B (zh) 驱动机构和相关的方法
CN107762502A (zh) 一种采煤机单列双轮行走部
CN102069856A (zh) 装载机可更换履带轮
US20180326833A1 (en)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for vehicle
CN107859517A (zh) 一种采煤机行走部
CN104500703B (zh) 风力发电机偏航与变桨齿轮箱的输出端
CN109973611A (zh) 一种新型商用车轮间差速器总成及装配方法
CN201914343U (zh) 一种用于装载机可更换的履带轮
CN106640249A (zh) 一种发动机凸轮轴双联斜齿轮传动装置
CN208764142U (zh) 一种润滑效果优良的轮毂轴承单元
CN203095371U (zh) 一种多绳摩擦式提升机的天轮装置
CN206860839U (zh) 传动装置及具有其的单轨列车
CN201825674U (zh) 一种新型防履带板磨损装置
CN201330071Y (zh) 外装式电动滚筒用逆止器
CN204647034U (zh) 一种刮板机用鼓形齿联轴器装置
CN209511024U (zh) 一种齿轮箱及硬岩掘进机
CN102587940A (zh) 一种用于盾构机的管片搬运装置
CN102997022B (zh) 一种机油泵的自润滑结构
CN208074551U (zh) 交流电采煤机干油润滑注油装置
CN206307168U (zh) 一种防脱链导向轮及挖掘机四轮一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0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