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60837A - 一种多角度气淬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角度气淬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60837A
CN107760837A CN201711180671.0A CN201711180671A CN107760837A CN 107760837 A CN107760837 A CN 107760837A CN 201711180671 A CN201711180671 A CN 201711180671A CN 107760837 A CN107760837 A CN 1077608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housing
inlet channel
close
air quen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8067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江孝
温祖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I THERMAL ENGINEERING (TIANJ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I THERMAL ENGINEERING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I THERMAL ENGINEERING (TIANJ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I THERMAL ENGINEERING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18067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60837A/zh
Publication of CN1077608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608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1/00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 C21D1/62Quenching devices
    • C21D1/667Quenching devices for spray quench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F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AND NON-FERROUS ALLOYS
    • C22F1/00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 C22F1/002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by rapid cooling or quenching; cooling agents used there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F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AND NON-FERROUS ALLOYS
    • C22F1/00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 C22F1/04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of aluminium or alloys based there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t Treatment Of Articles (AREA)
  • Heat Treatments In General, Especially Conveying And Coo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角度气淬装置,壳体的上端挖有多个进气通道,第二进气通道通过导流腔连通于气淬室,喷冷墙均匀分布有多个喷气管,喷气管连通于导流腔和气淬室,壳体的侧壁挖有出风口,壳体靠近辊道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卷帘门,卷帘门紧贴壳体。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多角度气淬装置,通过对气流的控制,以及对气体的导流,使气淬系统气流均匀、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多角度气淬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齿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角度气淬装置。
背景技术
铝在生活中经常被用来生产各种生活用品,但铝压铸件在固溶热处理的快速冷却环节,由于冷却温度不均匀,工件各部分的温度偏差较大,造成冷却完成后工件变形。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多角度气淬装置,通过气体对铝压件进行冷却不仅成本低,还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多角度气淬装置,包括:壳体和辊道。
所述壳体的内部包括气淬室和导流腔,壳体的上端挖有多个进气通道,进气通道包括第一进气通道和第二进气通道,第一进气通道连接于壳体的中部,第二进气通道设于壳体的四个角,第二进气通道通过导流腔连通于气淬室,导流腔和气淬室之间设有一组喷冷墙,喷冷墙连接于壳体,喷冷墙均匀分布有多个喷气管,喷气管连通于导流腔和气淬室,喷气管靠近导流腔一端的直径大于喷气管靠近气淬室一端的直径,壳体的侧壁挖有出风口,进气通道与出风口均连通于气淬室。
所述辊道穿过壳体,辊道电连接控制器,壳体靠近辊道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卷帘门,卷帘门紧贴壳体。
进一步的,所述喷气管靠近气淬室的一端为空心圆柱体,喷气管靠近导流腔的一端为喇叭状。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腔设有两个,两个导流腔分别设于气淬室相对的两侧,导流腔由靠近第二进气通道的一端向远离第二进气通道的一端逐渐变小,导流腔远离气淬室的一侧连接有导流板,导流板倾斜设置,导流板靠近第二进气通道的一端远离喷冷墙,导流板远离第二进气通道的一端靠近喷冷墙。
进一步的,所述出风口设有两个,两个出风口分别设于壳体相对的两侧,出风口的最顶端低于辊道的下端面,出风口连通于排气管道,排气管道连接有排气风机。
进一步的,所述卷帘门靠近壳体的一侧设有密封条,密封条连接于卷帘门的两侧,卷帘门的顶端通过支撑块可转动连接于壳体。
进一步的,所述喷冷墙一组设有三个,相邻的两个喷冷墙之间通过密封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通道通过进气管道连接有鼓风机,每个第一进气通道通过进气管道分别连接有一个鼓风机。
进一步的,所述卷帘门靠近驱动原件的一侧设有保护板,保护板连接于壳体。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部连接有隔热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鼓风机和进气管道通过支撑架支撑。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多角度气淬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多角度气淬装置,通过对气流的控制,以及对气体的导流,使气淬系统气流均匀、准确、稳定,避免循环死区,最终使工件冷却均匀,避免变形。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轴测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A-A方向剖视图;
图5为图2中B-B方向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使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进气通道;2-卷帘门;3-第二进气通道;4-壳体;5-出风口;6-辊道;7-保护板;8-支撑块;9-喷冷墙;10-喷气管;11-密封板;12-导流板;13-导流腔;14-鼓风机;15-排气管道;16-排气风机;17-进气管道;18-支撑架;19-气淬室。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1~6所示,一种多角度气淬装置,包括:壳体4和辊道6。
所述壳体4的内部包括气淬室19和导流腔13,壳体4的上端挖有多个进气通道,进气通道包括第一进气通道1和第二进气通道3,第一进气通道1连接于壳体4的中部,第二进气通道3设于壳体4的四个角,第二进气通道3通过导流腔13连通于气淬室19,导流腔13和气淬室19之间设有一组喷冷墙9,喷冷墙9连接于壳体4,喷冷墙9均匀分布有多个喷气管10,喷气管10连通于导流腔13和气淬室19,喷气管10靠近导流腔13一端的直径大于喷气管10靠近气淬室19一端的直径,壳体4的侧壁挖有出风口5,进气通道与出风口5均连通于气淬室19。
所述辊道6穿过壳体4,辊道6电连接控制器,壳体4靠近辊道6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卷帘门2,卷帘门2紧贴壳体4。
所述喷气管10靠近气淬室19的一端为空心圆柱体,喷气管10靠近导流腔13的一端为喇叭状。
所述导流腔13设有两个,两个导流腔13分别设于气淬室19相对的两侧,导流腔13由靠近第二进气通道3的一端向远离第二进气通道3的一端逐渐变小,导流腔13远离气淬室19的一侧连接有导流板12,导流板12倾斜设置,导流板12靠近第二进气通道3的一端远离喷冷墙9,导流板12远离第二进气通道3的一端靠近喷冷墙9。
所述出风口5设有两个,两个出风口5分别设于壳体4相对的两侧,出风口5的最顶端低于辊道6的下端面,出风口5连通于排气管道15,排气管道15连接有排气风机16。
所述卷帘门2靠近壳体4的一侧设有密封条,密封条连接于卷帘门2的两侧,卷帘门2的顶端通过支撑块8可转动连接于壳体4。
所述喷冷墙9一组设有三个,相邻的两个喷冷墙9之间通过密封板11连接。
所述进气通道通过进气管道17连接有鼓风机14,每个第一进气通道1通过进气管道17分别连接有一个鼓风机14。
所述卷帘门2靠近驱动原件的一侧设有保护板7,保护板7连接于壳体4。
所述壳体4内部连接有隔热材料。
所述鼓风机14和进气管道17通过支撑架18支撑。
该装置工作原理,驱动件控制卷帘门2的开关,当有需要冷却的工件时,将工件放在辊道6上,控制辊道6将工件运输进气淬室19,关闭卷帘门2将气淬室19与室外隔绝,控制进气通道对气淬室19通入空气,由于每个进气通道具有独立的鼓风机14,根据不同的工艺参数,可以控制每个进气通道的进气量,空气通过喷气管10时,由于喷气管10靠近气淬室19的一端直径较小,空气在通过喷气管10时会加速,增加空气的动力,使空气喷的更远,导流腔13由上到下逐渐减小,使得下部的空气在进入气淬室19时也具有一定的动力,保证工件冷却均匀,同时下侧的出风口5通过排气风机16将气淬室19内的热空气排出,保证气淬室19的冷却效率,冷却完成后,打开卷帘门2,保护板7防止驱动原件过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角度气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4)和辊道(6);
所述壳体(4)的内部包括气淬室(19)和导流腔(13),壳体(4)的上端挖有多个进气通道,进气通道包括第一进气通道(1)和第二进气通道(3),第一进气通道(1)连接于壳体(4)的中部,第二进气通道(3)设于壳体(4)的四个角,第二进气通道(3)通过导流腔(13)连通于气淬室(19),导流腔(13)和气淬室(19)之间设有一组喷冷墙(9),喷冷墙(9)连接于壳体(4),喷冷墙(9)均匀分布有多个喷气管(10),喷气管(10)连通于导流腔(13)和气淬室(19),喷气管(10)靠近导流腔(13)一端的直径大于喷气管(10)靠近气淬室(19)一端的直径,壳体(4)的侧壁挖有出风口(5),进气通道与出风口(5)均连通于气淬室(19);
所述辊道(6)穿过壳体(4),辊道(6)电连接控制器,壳体(4)靠近辊道(6)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卷帘门(2),卷帘门(2)紧贴壳体(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角度气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管(10)靠近气淬室(19)的一端为空心圆柱体,喷气管(10)靠近导流腔(13)的一端为喇叭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角度气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腔(13)设有两个,两个导流腔(13)分别设于气淬室(19)相对的两侧,导流腔(13)靠近第二进气通道(3)的一端向远离第二进气通道(3)的一端逐渐变小,导流腔(13)远离气淬室(19)的一侧连接有导流板(12),导流板(12)倾斜设置,导流板(12)靠近第二进气通道(3)的一端远离喷冷墙(9),导流板(12)远离第二进气通道(3)的一端靠近喷冷墙(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角度气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5)设有两个,两个出风口(5)分别设于壳体(4)相对的两侧,出风口(5)的最顶端低于辊道(6)的下端面,出风口(5)连通于排气管道(15),排气管道(15)连接有排气风机(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角度气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帘门(2)靠近壳体(4)的一侧设有密封条,密封条连接于卷帘门(2)的两侧,卷帘门(2)的顶端通过支撑块(8)可转动连接于壳体(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角度气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冷墙(9)一组设有三个,相邻的两个喷冷墙(9)之间通过密封板(1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角度气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通道通过进气管道(17)连接有鼓风机(14),每个第一进气通道(1)通过进气管道(17)分别连接有一个鼓风机(14)。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角度气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帘门(2)靠近驱动原件的一侧设有保护板(7),保护板(7)连接于壳体(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角度气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内部连接有隔热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角度气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机(14)和进气管道(17)通过支撑架(18)支撑。
CN201711180671.0A 2017-11-22 2017-11-22 一种多角度气淬装置 Pending CN1077608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80671.0A CN107760837A (zh) 2017-11-22 2017-11-22 一种多角度气淬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80671.0A CN107760837A (zh) 2017-11-22 2017-11-22 一种多角度气淬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60837A true CN107760837A (zh) 2018-03-06

Family

ID=612787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80671.0A Pending CN107760837A (zh) 2017-11-22 2017-11-22 一种多角度气淬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6083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87053A (zh) * 2019-01-10 2019-03-19 韩天臣 用于刀剑的淬火炉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181326U (zh) * 2011-06-17 2012-04-04 天津阿瑞斯工业炉有限公司 新型铜盘卷热处理用带除油功能快速对流冷却换热装置
CN104852105A (zh) * 2014-11-13 2015-08-19 科力远混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汽车用动力电池包散热装置
CN105834166A (zh) * 2016-05-05 2016-08-10 亿丰洁净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风淋室
CN107254576A (zh) * 2017-06-22 2017-10-17 宁波萨科森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退火炉旋流喷射热风循环结构
CN207525280U (zh) * 2017-11-22 2018-06-22 特诺恩技术(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铝件气淬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181326U (zh) * 2011-06-17 2012-04-04 天津阿瑞斯工业炉有限公司 新型铜盘卷热处理用带除油功能快速对流冷却换热装置
CN104852105A (zh) * 2014-11-13 2015-08-19 科力远混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汽车用动力电池包散热装置
CN105834166A (zh) * 2016-05-05 2016-08-10 亿丰洁净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风淋室
CN107254576A (zh) * 2017-06-22 2017-10-17 宁波萨科森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退火炉旋流喷射热风循环结构
CN207525280U (zh) * 2017-11-22 2018-06-22 特诺恩技术(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铝件气淬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87053A (zh) * 2019-01-10 2019-03-19 韩天臣 用于刀剑的淬火炉
CN109487053B (zh) * 2019-01-10 2024-05-07 韩天臣 用于刀剑的淬火炉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48787B (zh) 用于热风循环式灭菌干燥机加热腔体内的均流装置
CN106859377B (zh) 电烤箱
CN105115034A (zh) 空调器及其送风装置
CN201754323U (zh) 一种户外led显示屏散热结构
WO2010118107A4 (en) Portable heater
CN203980465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01370084Y (zh) 用于热风循环式灭菌干燥机加热腔体内的均流装置
US20120324935A1 (en) Heat exchanger arrangement
CN107760837A (zh) 一种多角度气淬装置
CN205579764U (zh) 一种双贯流空调室内机
CN205579766U (zh) 一种双贯流空调室内机
CN107559963A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07525280U (zh) 一种铝件气淬装置
CN101468365A (zh) 导风装置和采用该导风装置的工件冷却装置
JP6057826B2 (ja) 蓄電装置
KR101231442B1 (ko) 차량의 엔진 냉각장치
CN102021506A (zh) 用于铝材快速冷却的设备
CN202993406U (zh) 具有双风机系统的空调器室外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4792095B (zh) 冰箱
KR100977052B1 (ko) 공기조화기
CN210362394U (zh) 一种挤出机冷却系统
CN203506447U (zh) 食物加热装置
JP2003139408A (ja) 薄形温風暖房機の吹出口
CN219121018U (zh) 一种风道结构和温度调节设备
CN110964879A (zh) 一种热处理窑炉的冷却段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00192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high tech Zone Huayuan Industrial Zone 2, No. 644, B tower, Hai Tai torch Pioneer Park.

Applicant after: TENOVA TECHNOLOGY (TIANJIN) Co.,Ltd.

Address before: 300192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high tech Zone Huayuan Industrial Zone 2, No. 644, B tower, Hai Tai torch Pioneer Park.

Applicant before: LOI Thermprocess (Tianjin) Co.,Ltd.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