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49530A - 一种顶针固定结构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顶针固定结构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49530A
CN107749530A CN201711195267.0A CN201711195267A CN107749530A CN 107749530 A CN107749530 A CN 107749530A CN 201711195267 A CN201711195267 A CN 201711195267A CN 107749530 A CN107749530 A CN 1077495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imble
hole
pedestal
groove
pars intermedi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9526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Yep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Yep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Yep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Yep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19526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49530A/zh
Publication of CN1077495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495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24Securing in base or case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insulating parts having at least one resilient insulating pa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36Securing a plurality of contact members by one locking piece or operation
    • H01R13/4364Insertion of locking piece from the fro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4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with contacts abutting directly the printed circuit; Button contacts therefore provided on the printed circuit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顶针固定结构及终端。本申请实施例中,N个顶针,所述N个顶针中的每个顶针包括中间部和两个端部;顶针基座,所述顶针基座设置M个第一通孔;所述N个顶针安装于所述M个第一通孔中的N个第一通孔中,所述N个顶针中的顶针的中间部与所述顶针对应的第一通孔固定连接;壳体结构,包括凹槽,所述凹槽底部设置M个第二通孔,所述顶针基座卡合于所述凹槽中,所述N个顶针中每个顶针的两个端部中的一个端部贯穿所述顶针对应的第二通孔。顶针和顶针基座固定后,和壳体结构进行卡合,从而导致在用户从壳体结构上拆卸损坏的顶针时,减少对壳体结构使用寿命的不良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顶针固定结构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顶针固定结构及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终端设备的壳体结构和顶针的固定过程为:将顶针垂直放置于模具中壳体结构的通孔中,用专用的夹具夹住顶针的两个端部,将顶针的中间部与壳体结构的通孔对应。用注塑设备向顶针的中间部和壳体结构通孔之间的缝隙处注入液体的固定物料。待固定物料凝固后,顶针和壳体结构固定完成,而且固定物料和制作壳体结构的材料相同。
当顶针损坏需要维修时,用户需要从壳体结构上拆卸顶针。然而由于固定物料和制作壳体结构的材料相同,从壳体结构上拆卸顶针会导致壳体结构的损坏,缩短壳体结构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亟需一种顶针固定结构,用于在用户从壳体结构上拆卸损坏的顶针时,减少对壳体结构使用寿命的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顶针固定结构及终端,用于在用户从壳体结构上拆卸损坏的顶针时,减少对壳体结构使用寿命的不良影响。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顶针固定结构,包括:N个顶针,所述N个顶针中的每个顶针包括中间部和两个端部;所述N为正整数;顶针基座,所述顶针基座设置M个第一通孔;所述N个顶针安装于所述M个第一通孔中的N个第一通孔中,所述N个顶针与所述N个第一通孔一一对应,且所述N个顶针中的顶针的中间部与所述顶针对应的第一通孔固定连接,所述顶针的两个端部分别位于所述顶针对应的第一通孔的两端;所述M为不小于N的正整数;壳体结构,包括凹槽,所述凹槽底部设置M个第二通孔,所述N个顶针和所述M个第二通孔中的N个第二通孔一一对应,所述顶针基座卡合于所述凹槽中,所述N个顶针中每个顶针的两个端部中的一个端部贯穿所述顶针对应的第二通孔。
可选地,所述顶针基座上设置第一防呆部;所述凹槽上设置第二防呆部;所述第一防呆部和所述第二防呆部匹配。
可选地,所述顶针基座的侧面设置有K个凹陷区;所述K为正整数;所述凹槽的侧面设置有的K个凸起区;所述K个凹陷区与所述K个凸起区一一卡合。
可选地,在所述K为大于1的正整数的情况下:所述K个凹陷区中存在至少两个形状不同的凹陷区;和/或;所述K个凹陷区在所述顶针基座的侧面上的分布为不均匀分布。
可选地,所述两个端部中的至少一个端部具有伸缩能力;所述N个顶针中的顶针的中间部不具有伸缩能力;所述N个第一通孔中的第一通孔的顶面和底面分别包括一部分的所述第一通孔中装入的顶针的中间部。
可选地,所述N个顶针中的顶针的中间部为圆柱体;所述N个第二通孔中的第二通孔的直径不小于所述第二通孔对应的顶针的中间部的直径;
在所述顶针基座卡合于所述凹槽的情况下,所述凸出所述第一通孔的底面的所述顶针的中间部的一部分装入对应的所述第二通孔。
可选地,所述壳体结构包括凸台;所述凸台内部设置所述凹槽。
可选地,所述顶针基座的厚度大于所述凹槽的深度;其中,所述顶针基座的厚度为沿所述M个第一通孔中的第一通孔直径方向的尺寸。
可选地,所述N个顶针中的顶针的中间部与所述顶针对应的第一通孔之间通过塑胶固定连接,所述顶针基座的材料为塑胶;所述壳体结构的材料为塑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顶针固定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中,N个顶针,所述N个顶针中的每个顶针包括中间部和两个端部;顶针基座,所述顶针基座设置M个第一通孔;所述N个顶针安装于所述M个第一通孔中的N个第一通孔中,所述N个顶针中的顶针的中间部与所述顶针对应的第一通孔固定连接;壳体结构,包括凹槽,所述凹槽底部设置M个第二通孔,所述顶针基座卡合于所述凹槽中,所述N个顶针中每个顶针的两个端部中的一个端部贯穿所述顶针对应的第二通孔。顶针和顶针基座固定后,和壳体结构进行卡合,从而导致在用户从壳体结构上拆卸损坏的顶针时,可以减少对壳体结构使用寿命的不良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顶针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顶针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顶针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顶针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顶针固定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顶针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顶针固定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中,顶针固定结构可以适用于手机、平板、台式机、打印机等多种设备,可以通过顶针实现设备内的电路板和电路板之间的连接,完成电路板之间信号的传递。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顶针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结构101,壳体结构101上的凸台102、和凸台102的凹槽进行卡合的顶针基座103和顶针104,其中,顶针104和顶针基座103固定连接,形成一个整体。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和顶针基座103固定连接的顶针104可以是一个,可以是多个,图1中示例的4个顶针104并没有限定意义。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顶针可以是不同尺寸的。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顶针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包括顶针104,其中,顶针104包括中间部1043和两个端部,分为第一端部1041和第二端部1042。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顶针104的中间部1043可以是圆柱体,可以是长方体,还可以是圆锥体。本申请实施例中,以顶针104的中间部1043为圆柱体进行举例说明。
由于设备的不同部件对于顶针104两端是否具有伸缩能力的要求不同,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顶针104的两个端部可以都不具有伸缩能力;可以一个具有伸缩能力,另一端不具有伸缩能力;也可以两端都具有伸缩能力。顶针104具有伸缩能力的那端能具有更多的空间弹性,可以保证顶针104和电路板之间接触良好。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顶针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包括顶针基座103和设置在顶针基座103上的第一通孔1031。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产品的要求在顶针基座103上设置不同个数的第一通孔1031。可选的,可以根据产品某个部件所需顶针104的个数在顶针基座103上设置和顶针104个数相同的第一通孔1031。可选的,也可以在顶针基座103上设置大于顶针104个数的第一通孔1031,如此,可以满足该部件在后续需要更多的顶针104时,可以有足够的第一通孔1031相匹配,增加了方案的灵活性。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顶针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包括顶针基座103和顶针104。顶针104安装于第一通孔1031中,顶针104的中间部1043与顶针104对应的第一通孔1031固定连接,顶针104的两个端部分别位于顶针104对应的第一通孔1031的两端。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顶针104的中间部1043的直径不大于该顶针104对应的第一通孔1031的直径,可选的,当中间部1043的直径等于第一通孔1031的直径时,中间部1043和第一通孔1031可以通过尺寸过盈匹配进行固定;可选的,当中间部1043的直径小于第一通孔1031的直径时,顶针104的中间部1043与该顶针104对应的第一通孔1031之间通过塑胶固定连接,顶针基座103的材料可以为塑胶;壳体结构101的材料可以为塑胶。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顶针固定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5中以一个顶针104和部分顶针基座103为例,如图5所示,包括顶针基座103和顶针104。其中,顶针104包括中间部1043,第一端部1041和第二端部1042。中间部1043不具有伸缩能力,且中间部1043的厚度为H2,顶针基座103的厚度为H1。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中间部1043的厚度H2大于顶针基座103的厚度H1,当顶针104的中间部1043和顶针基座103上的第一通孔1031固定连接时,中间部1043上面一部分露出顶针基座103的第一通孔1031的顶端,上面一部分的厚度可以表示为H3;中间部1043下面一部分露出顶针基座103的第一通孔1031的底端,下面一部分的厚度可以表示为H4,如此,在将顶针104的中间部1043和顶针基座103的第一通孔1031固定时,可以用专用的夹具分别夹住厚度为H3的中间部1043的上面一部分和厚度为H4的中间部1043的下面一部分。
而现有技术中,由于将顶针104直接固定在壳体结构101的通孔中且壳体结构101表面凹凸不平,专用的夹具很难夹住中间部1043,因而只能分别夹住顶针104的两个端部。在顶针104的两个端部都具有伸缩能力的情况下,如果只夹住两个端部,可能会由于中间部1043的晃动使得中间部1043并不是垂直放置于通孔中,而是产生一定角度的倾斜导致产品达不到标准。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顶针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包括壳体结构101、设置在壳体结构101上的凸台102和设置在凸台102里面的凹槽105,其中,凹槽105底部设置第二通孔106,顶针104和第二通孔106中一一对应,顶针基座103卡合于凹槽105中,顶针104的两个端部中的一个端部贯穿该顶针104对应的第二通孔106。可选的,壳体结构101上可以不设置凸台102,直接在壳体结构101上设置凹槽105。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壳体结构101的凹槽105中的第二通孔106的直径不小于对应的顶针104的中间部1043的直径,在顶针基座103卡合于凹槽105的情况下,凸出第一通孔1031的底面的顶针104的中间部1043的一部分装入对应的第二通孔106。
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顶针固定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7中以一个顶针104为例,如图7所示,包括顶针104,顶针基座103和壳体结构101。中间部1043为圆柱体,圆柱体的直径为D1,壳体结构101上的第二通孔106的直径为D2,本申请实施例中,D2不小于D1,如此,顶针104的中间部1043中露出第一通孔1031底端的那部分才可以置于第二通孔106中。在这种情况下,壳体结构101的凹槽105底部可以支撑住顶针基座103。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顶针基座103的侧面可以设置K个凹陷区,在壳体机构的凹槽105的侧面设置有的K个凸起区;或者,在顶针基座103的侧面可以设置K个凸起区,对应地,在壳体机构的凹槽105的侧面可以设置K个凹陷区,K个凹陷区与K个凸起区一一卡合,其中,K为正整数。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顶针基座103和壳体结构101的凹槽105的卡合是可以拆卸的。可选的,当顶针基座103受到外力被压入壳体结构101的凹槽105中时,K个凹陷区和K个凸起区可以通过尺寸过盈配合实现卡合。可选的,可以在壳体结构101的凹槽105附近设置卡合结构,当顶针基座1031受到外力被压入壳体结构101的凹槽105中时,卡合结构将顶针基座103卡在凹槽105中。
实际场景中,可能出现如下情况,顶针基座103整体是一个长方体等规则的立方体,但是顶针基座103上设置的第一通孔1031并不是均匀,比如,有的第一通孔1031之间的间隔近一些,有的第一通孔1031之间的间隔远一些。人们将顶针基座103安装到壳体结构101的凹槽105中时,经常会出现顶针基座103上的第一通孔1031和凹槽105中的第二通孔106对应不上的情况。
一种解决上述情况的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在顶针基座103上设置第一防呆部,在凹槽105上设置第二防呆部。可选的,可以仅在顶针基座103的一侧设置一个凹陷区,在凹槽105处设置一个凸起区,在顶针基座103的凹陷区和凹槽105上的凸起区卡合时,顶针基座103上的第一通孔1031和凹槽105中的第二通孔106对应。可选的,顶针基座103上的第一防呆部可以是一个标记,凹槽105上的第二防呆部也可以是一个标记,顶针基座103和凹槽105卡合时,顶针基座103上的标记和凹槽105上的标记对应,比如,两个标记在同一条直线上。可选的,标记可以是一个图案,比如可以一个圆形。
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K为大于1的正整数的情况下,顶针基座103上的K个凹陷区中存在至少两个形状不同的凹陷区,对应的,凹槽105的K个凸起区中存在至少两个形状不同的凸起区,形状不同的凹陷区可以视为第一防呆部,形状不同的凸起区可以视为第二防呆部。或者,K个凹陷区在顶针基座103的侧面上的分布为不均匀分布,对应地,K个凸起区在凹槽105的侧面上的分布为不均匀分布,如此,不均匀分布的K个凹陷区可以视为第一防呆部,不均匀分布的K个凸起区可以视为第二防呆部,便于人们将顶针基座103安装至壳体结构101的凹槽105中。
当顶针基座103与壳体结构101内的凹槽105卡合后,如果顶针基座103的厚度小于或者等于凹槽105的深度时,可能导致后续不太方便从凹槽105内取出顶针基座103,尤其当凹槽105和顶针基座103通过尺寸过盈匹配进行卡合的时候。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顶针基座103的厚度可以大于凹槽105的深度。如此,可以用专门的夹具夹住顶针基座103露出凹槽105的那部分,便于人们取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包含上述任一项的顶针104固定结构,在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N个顶针,N个顶针中的每个顶针包括中间部和两个端部;顶针基座,顶针基座设置M个第一通孔;N个顶针安装于M个第一通孔中的N个第一通孔中,N个顶针中的顶针的中间部与顶针对应的第一通孔固定连接;壳体结构,包括凹槽,凹槽底部设置M个第二通孔,顶针基座卡合于凹槽中,N个顶针中每个顶针的两个端部中的一个端部贯穿顶针对应的第二通孔。顶针和顶针基座固定后,和壳体结构进行卡合,从而导致在用户从壳体结构上拆卸损坏的顶针时,可以减少对壳体结构使用寿命的不良影响。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顶针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N个顶针,所述N个顶针中的每个顶针包括中间部和两个端部;所述N为正整数;
顶针基座,所述顶针基座设置M个第一通孔;所述N个顶针安装于所述M个第一通孔中的N个第一通孔中,所述N个顶针与所述N个第一通孔一一对应,且所述N个顶针中的顶针的中间部与所述顶针对应的第一通孔固定连接,所述顶针的两个端部分别位于所述顶针对应的第一通孔的两端;所述M为不小于N的正整数;
壳体结构,包括凹槽,所述凹槽底部设置M个第二通孔,所述N个顶针和所述M个第二通孔中的N个第二通孔一一对应,所述顶针基座卡合于所述凹槽中,所述N个顶针中每个顶针的两个端部中的一个端部贯穿所述顶针对应的第二通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针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基座上设置第一防呆部;所述凹槽上设置第二防呆部;
所述第一防呆部和所述第二防呆部匹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针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基座的侧面设置有K个凹陷区;所述K为正整数;
所述凹槽的侧面设置有的K个凸起区;
所述K个凹陷区与所述K个凸起区一一卡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针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K为大于1的正整数的情况下:
所述K个凹陷区中存在至少两个形状不同的凹陷区;
和/或;
所述K个凹陷区在所述顶针基座的侧面上的分布为不均匀分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针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端部中的至少一个端部具有伸缩能力;所述N个顶针中的顶针的中间部不具有伸缩能力;
所述N个第一通孔中的第一通孔的顶面和底面分别包括一部分的所述第一通孔中装入的顶针的中间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针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顶针中的顶针的中间部为圆柱体;
所述N个第二通孔中的第二通孔的直径不小于所述第二通孔对应的顶针的中间部的直径;
在所述顶针基座卡合于所述凹槽的情况下,所述凸出所述第一通孔的底面的所述顶针的中间部的一部分装入对应的所述第二通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针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结构包括凸台;所述凸台内部设置所述凹槽。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针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基座的厚度大于所述凹槽的深度;
其中,所述顶针基座的厚度为沿所述M个第一通孔中的第一通孔直径方向的尺寸。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针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顶针中的顶针的中间部与所述顶针对应的第一通孔之间通过塑胶固定连接,所述顶针基座的材料为塑胶;
所述壳体结构的材料为塑胶。
10.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顶针固定结构。
CN201711195267.0A 2017-11-24 2017-11-24 一种顶针固定结构及终端 Pending CN1077495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95267.0A CN107749530A (zh) 2017-11-24 2017-11-24 一种顶针固定结构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95267.0A CN107749530A (zh) 2017-11-24 2017-11-24 一种顶针固定结构及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49530A true CN107749530A (zh) 2018-03-02

Family

ID=61251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95267.0A Pending CN107749530A (zh) 2017-11-24 2017-11-24 一种顶针固定结构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49530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81796Y (zh) * 2008-03-04 2009-01-14 东莞中探探针有限公司 顶针式连接器
CN201233995Y (zh) * 2008-07-18 2009-05-06 东莞中探探针有限公司 双头弹簧式接触探针
CN201549647U (zh) * 2009-09-17 2010-08-1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1807769A (zh) * 2010-04-06 2010-08-18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两体式外壳电连接器
CN105576407A (zh) * 2015-12-15 2016-05-11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卡扣式毛纽扣电连接器
CN205282717U (zh) * 2015-11-26 2016-06-01 东莞中探探针有限公司 一种探针连接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81796Y (zh) * 2008-03-04 2009-01-14 东莞中探探针有限公司 顶针式连接器
CN201233995Y (zh) * 2008-07-18 2009-05-06 东莞中探探针有限公司 双头弹簧式接触探针
CN201549647U (zh) * 2009-09-17 2010-08-1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1807769A (zh) * 2010-04-06 2010-08-18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两体式外壳电连接器
CN205282717U (zh) * 2015-11-26 2016-06-01 东莞中探探针有限公司 一种探针连接器
CN105576407A (zh) * 2015-12-15 2016-05-11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卡扣式毛纽扣电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26192B2 (en) Boss for securing pair of mainboards
US8662937B2 (en) Audio jack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ontaining the same
US20140321070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ssembly
CN105633704A (zh) 薄膜型磁性连接器模块
US2015027194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O2017071255A1 (zh) 一种耳机转换器
CN102315574A (zh) 连接件
CN201813637U (zh) 一种机箱脚垫、及机箱
CN107749530A (zh) 一种顶针固定结构及终端
US20130321998A1 (en) Protection cover for connector
US7701727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7699633B2 (en) Positioning structure for USB connector
CN102740186A (zh) 音频界面结构与使用该结构的电子装置
US20120026699A1 (en) Circuit board of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7304812B1 (en) Clamping fixture and method for washing optical members
CN207458806U (zh) 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CN101807752B (zh) 连接器以及具有其的电子装置
JP2011228169A (ja) 細径同軸ケーブルハーネ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6313829U (zh) 电子设备
CN214101920U (zh) 带有用于连接天线接触面的印刷电路板
CN205580866U (zh) 壳体耐磨性测试夹具
US8047881B2 (en) Connector base
CN203800334U (zh) 滑接式连接器、滑接式连接座及用于该连接器的电子装置
CN101587790B (zh) 键盘结构
KR200469236Y1 (ko) 유에스비 단자용 소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0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