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45001A - 六价铬污染建筑垃圾的修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六价铬污染建筑垃圾的修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45001A
CN107745001A CN201710964057.7A CN201710964057A CN107745001A CN 107745001 A CN107745001 A CN 107745001A CN 201710964057 A CN201710964057 A CN 201710964057A CN 107745001 A CN107745001 A CN 1077450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ilding waste
hexavalent chromium
heap
restorative procedure
sulfuric ac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6405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45001B (zh
Inventor
吕正勇
任贝
杨文召
宋登慧
苗竹
赵越
李静文
魏丽
冯国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Geoenviro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Inc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Geoenviro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Geoenviro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Beijing Geoenviro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to CN20171096405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450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77450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450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450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450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9DISPOSAL OF SOLID WASTE; 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BDISPOSAL OF SOLID WASTE
    • B09B3/00Destroying solid waste or transforming solid waste into something useful or harmles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58Construction or demolition [C&D] was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壤污染修复领域,具体而言,提供了一种六价铬污染建筑垃圾的修复方法。该修复方法包括:对六价铬浓度>500mg/kg的建筑垃圾采用强化堆浸的方式进行修复,所述强化堆浸包括:首先将粒径为20mm以下的建筑垃圾堆放至堆浸池中,然后向建筑垃圾堆体中加入还原剂、以及有机肥和/或葡萄糖进行还原反应,所述堆体外侧铺设有生物覆膜,然后采集建筑垃圾样品进行检测,若六价铬浓度未达标则再依次进行还原反应和检测,直至六价铬浓度达标,最后将堆浸池中的液体排出即可;所述还原剂包括稀硫酸和硫酸亚铁溶液。该方法适合对建筑垃圾等大颗粒污染物进行修复,工艺简单成熟、六价铬的还原效果好、成本低。

Description

六价铬污染建筑垃圾的修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污染修复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六价铬污染建筑垃圾的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六价铬为吞入性毒物/吸入性极毒物,皮肤接触可能导致敏感,更可能造成遗传性基因缺陷,吸入可能致癌,对环境有持久危险性;但这些是六价铬的特性,铬金属、三价铬或四价铬并不具有这些毒性。六价铬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它可通过消化、呼吸道、皮肤及粘膜侵入人体。据报道,含有不同浓度的铬酸酐的空气被人体吸入后,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沙哑、鼻粘膜萎缩,严重时还可使鼻中隔穿孔和支气管扩张等。六价铬经消化道侵入时可引起呕吐、腹疼;经皮肤侵入时会产生皮炎和湿疹;六价铬危害最大的是长期或短期接触或吸入时有致癌危险。
在以往的数年间,有若干六价铬污染场地已经完成中试或全场实施,污染程度鉴定及验收标准多以碱消解法检测六价铬为主,修复目标多设定为30-50mg/kg,个别项目曾设定为100mg/kg,六价铬污染修复技术的局限也一定程度决定了修复目标的严格程度。土壤中六价铬的管控标准在近一年来有明显变严的趋势,例如2016年发布的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指导值的三次征求意见稿就将住宅类用地及工业类用地的标准分别定为2.19和4.3mg/kg。2016年初启动的云南某历史铬渣堆存场地土壤修复工程更是史无前例地将土壤修复目标定为0.91mg/kg,从而对六价铬稳定化技术的要求也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当前国内处理六价铬的工艺主要为湿法解毒,湿法解毒首先要将六价铬污染颗粒磨碎到200目,然后经浓硫酸浸出处理、二价铁还原、生石灰氧化剂等氧化、及分离处置等复杂工序,对建筑垃圾等大颗粒处置起来费用相当昂贵、技术也不够成熟。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六价铬污染建筑垃圾的修复方法,该方法适合对建筑垃圾等大颗粒污染物进行修复,具有修复工艺简单、成熟、六价铬的还原效果好和成本低的优点。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六价铬污染建筑垃圾的修复方法,所述修复方法包括:
对六价铬浓度>500mg/kg的建筑垃圾采用强化堆浸的方式进行修复,所述强化堆浸包括:首先将粒径为20mm以下的建筑垃圾堆放至堆浸池中,然后向建筑垃圾堆体中加入还原剂、以及有机肥和/或葡萄糖进行还原反应,所述堆体外侧铺设有生物覆膜,然后采集建筑垃圾样品进行检测,若六价铬浓度未达标则再依次进行还原反应和检测,直至六价铬浓度达标,最后将堆浸池中的液体排出即可;所述还原剂包括稀硫酸和硫酸亚铁溶液。
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技术方案,有机肥和/或葡萄糖的加入量为建筑垃圾质量的2%-4%。
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技术方案,强化堆浸中,所述稀硫酸的质量浓度为1%-2%,所述硫酸亚铁溶液的质量浓度为4%-6%;稀硫酸和硫酸亚铁溶液的加入方式为:每隔4-6天加入一次同等方量的稀硫酸和硫酸亚铁溶液,每次加入方量按照建筑垃圾:(稀硫酸和硫酸亚铁溶液)=1:(1.5-2.5)的比例进行。
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技术方案,强化堆浸中还原反应的时间为25-35天。
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修复方法还包括:
对六价铬浓度≤500mg/kg的建筑垃圾采用清洗和一般堆浸的方式进行修复,所述一般堆浸包括:首先将粒径为20mm以下的建筑垃圾堆放至堆浸池中,然后向建筑垃圾堆体中加入稀硫酸和硫酸亚铁溶液进行还原反应,然后采集建筑垃圾样品进行检测,若六价铬浓度未达标则再依次进行还原反应和检测,直至六价铬浓度达标,最后将堆浸池中的液体排出即可。
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技术方案,一般堆浸中,所述稀硫酸和硫酸亚铁溶液的质量浓度均为1%-2%,稀硫酸和硫酸亚铁溶液的加入方量按照建筑垃圾:(稀硫酸和硫酸亚铁溶液)=1:(1.5-2.5)的比例进行。
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技术方案,一般堆浸中还原反应的时间为5-8天。
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技术方案,从堆浸池中排出的液体还包括与中和药剂进行中和反应的步骤。
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中和药剂为石灰乳,石灰乳的加入量为排出的液体质量的4%-6%。
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检测为每450-550m3的建筑垃圾中取一个样品进行六价铬检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六价铬污染建筑垃圾的修复方法对六价铬浓度>500mg/kg的建筑垃圾采用强化堆浸的方式进行修复,在强化堆浸修复过程中,主要采用稀硫酸和硫酸亚铁溶液作为主要还原药剂,同时采用有机肥和/或葡萄糖作为辅助药剂,堆体外侧铺设有生物覆膜,实现生物还原反应,进一步提高六价铬的还原效果,该方法对六价铬的还原效果好,且该方法可对粒径在20mm以下的建筑垃圾进行修复,相对现有的粒径为200目(75μm)的处理工艺更为简单成熟且成本能够得到相当程度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强化堆浸修复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强化堆浸修复中堆浸池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强化堆浸修复中堆浸池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强化堆浸修复中喷淋管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六价铬污染建筑垃圾的修复方法,所述修复方法包括:
对六价铬浓度>500mg/kg的建筑垃圾采用强化堆浸的方式进行修复,所述强化堆浸包括:首先将粒径为20mm以下的建筑垃圾堆放至堆浸池中,然后向建筑垃圾堆体中加入还原剂、以及有机肥和/或葡萄糖进行还原反应,所述堆体外侧铺设有生物覆膜,然后采集建筑垃圾样品进行检测,若六价铬浓度未达标则再依次进行还原反应和检测,直至六价铬浓度达标,最后将堆浸池中的液体排出即可;所述还原剂包括稀硫酸和硫酸亚铁溶液。
尽管金属在一定浓度时对生物有毒害作用,某些微生物仍具有适应金属化合物而生长并代谢这些物质的活性,即表现出对金属的抗性;不少金属产生的特殊酶能还原重金属,且对不少金属具有亲和力。本发明向堆体中加入有机肥和/或葡萄糖即为了利用建筑垃圾中的某些微生物来实现解毒的效果,有机肥和/或葡萄糖为微生物提供营养,同时在生物覆膜的包围下,加快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进而增强微生物还原六价铬的效果。
有机肥包括多种有机酸、肽类以及包括氮、磷、钾在内的丰富的营养元素。葡萄糖是活细胞的能量来源和新陈代谢中间产物,即生物的主要供能物质。
上述六价铬污染建筑垃圾的修复方法对六价铬浓度>500mg/kg的建筑垃圾采用强化堆浸的方式进行修复,在强化堆浸修复过程中,主要采用稀硫酸和硫酸亚铁溶液作为主要还原药剂,同时采用有机肥和/或葡萄糖作为辅助药剂,堆体外侧铺设有生物覆膜,实现生物还原反应,进一步提高六价铬的还原效果,该方法对六价铬的还原效果好,且该方法可对粒径在20mm以下的建筑垃圾进行修复,相对现有的粒径为200目(75μm)的处理工艺更为简单成熟且成本能够得到相当程度的降低。
需要说明的是,六价铬的浓度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T300-2007)所要求的按照HJ/T300中的醋酸缓冲溶液法进行检测。本发明中建筑垃圾中六价铬浓度为500mg/kg时对应的六价铬浸出浓度为25mg/L。
所述生物覆膜是指能够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相对封闭的环境的膜材料。
[强化堆浸]
在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有机肥和/或葡萄糖的加入量为建筑垃圾质量的2%-4%。上述加入量典型但非限制性的为2%、2.2%、2.4%、2.6%、2.8%、3%、3.2%、3.4%、3.6%、3.8%或4%。
在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中,强化堆浸中,所述稀硫酸的质量浓度为1%-2%,所述硫酸亚铁溶液的质量浓度为4%-6%;稀硫酸和硫酸亚铁溶液的加入方式为:每隔4-6天加入一次同等方量的稀硫酸和硫酸亚铁溶液,每次加入方量按照建筑垃圾:(稀硫酸和硫酸亚铁溶液)=1:(1.5-2.5)的比例进行。
上述稀硫酸的质量浓度典型但非限制性的为1%、1.1%、1.2%、1.3%、1.4%、1.5%、1.6%、1.7%、1.8%、1.9%或2%;上述硫酸亚铁溶液的溶度典型但非限制性的为4%、4.2%、4.4%、4.6%、4.8%、5%、5.2%、5.4%、5.6%、5.8%或6%;上述天数可选为4天、5天或6天;上述比例可选为1:1.5、1:1.6、1:1.8、1:2、1:2.2、1:2.4或1:2.5,优选为1:2。
可选地,强化堆浸中还原反应的时间为25-35天。上述时间典型但非限制性的为:25天、26天、27天、28天、29天、30天、31天、32天、33天、34天或35天。
可选地,强化堆浸中堆体呈梯形,堆体下底面积为900-1100m2,边坡坡度为1:(0.5-1.5),堆体高为2.2-3m,堆体上底面积为800-1000m2。梯形堆体有利于建筑垃圾的稳定堆放,且有利于还原剂、以及有机肥和/或葡萄糖的均匀投放,具有上述参数的堆体能够保证每批次处理建筑垃圾的量在2300-2600m3,垃圾处理量大。
上述堆体下底面积典型但非限制性的为:900m2、920m2、940m2、960m2、980m2、1000m2、1020m2、1040m2、1060m2、1080m2或1100m2;边坡坡度典型但非限制性的为1:0.5、1:0.6、1:0.7、1:0.8、1:0.9、1:1、1:1.1、1:1.2、1:1.3、1:1.4或1:1.5;堆体高典型但非限制性的为:2.2m、2.3m、2.4m、2.5m、2.6m、2.7m、2.8m、2.9m或3m;堆体上底面积典型但非限制性的为:800m2、820m2、840m2、860m2、880m2、900m2、920m2、940m2、960m2、980m2或1000m2
可选地,强化堆浸中的还原剂、以及有机肥和/或葡萄糖采用喷淋或滴灌的方式加入到堆体中。当堆浸池较大时,为了保证还原效果,优选采用滴灌的方式注入反应药剂。应当理解的是,对于动物粪便类的有机肥可以直接加入到堆体中,然后通过滴灌时水的流动使其与建筑垃圾混合均匀。
[一般堆浸]
在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修复方法还包括:
对六价铬浓度≤500mg/kg的建筑垃圾采用清洗和一般堆浸的方式进行修复,所述一般堆浸包括:首先将粒径为20mm以下的建筑垃圾堆放至堆浸池中,然后向建筑垃圾堆体中加入稀硫酸和硫酸亚铁溶液进行还原反应,然后采集建筑垃圾样品进行检测,若六价铬浓度未达标则再依次进行还原反应和检测,直至六价铬浓度达标,最后将堆浸池中的液体排出即可。当建筑垃圾中六价铬的浓度≤500mg/kg时,对其进行清洗和一般堆浸的方式进行修复即可,修复方法更为简单,节约修复成本。本发明根据建筑垃圾中六价铬浓度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类的差别化修复,针对性强、成本更低。
为了便于说明,将六价铬浓度>500mg/kg的建筑垃圾称为重度污染建筑垃圾,将六价铬浓度≤500mg/kg的建筑垃圾称为轻度污染建筑垃圾。
在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中,一般堆浸中,所述稀硫酸和硫酸亚铁溶液的质量浓度均为1%-2%,稀硫酸和硫酸亚铁溶液的加入方量按照建筑垃圾:(稀硫酸和硫酸亚铁溶液)=1:(1.5-2.5)的比例进行。
上述稀硫酸和硫酸亚铁溶液的质量浓度典型但非限制性的为1%、1.1%、1.2%、1.3%、1.4%、1.5%、1.6%、1.7%、1.8%、1.9%或2%;上述比例可选为1:1.5、1:1.6、1:1.8、1:2、1:2.2、1:2.4或1:2.5,优选为1:2。
在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中,一般堆浸中还原反应的时间为5-8天。上述时间典型但非限制性的为5天、6天、7天或8天。
可选地,一般堆浸中堆体呈梯形,堆体下底面积为700-800m2,边坡坡度为1:(0.5-1.5),堆体高为1.2-2m,堆体上底面积为680-730m2
上述堆体下底面积典型但非限制性的为:700m2、720m2、740m2、760m2、780m2或800m2;边坡坡度典型但非限制性的为1:0.5、1:0.6、1:0.7、1:0.8、1:0.9、1:1、1:1.1、1:1.2、1:1.3、1:1.4或1:1.5;堆体高典型但非限制性的为:1.2m、1.3m、1.4m、1.5m、1.6m、1.7m、1.8m、1.9m或2m;堆体上底面积典型但非限制性的为:680m2、690m2、700m2、710m2、720m2或730m2
在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中,从堆浸池中排出的液体还包括与中和药剂进行中和反应的步骤。从堆浸池中排出的液体为酸性,为了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将其与还原药剂进行中和反应,消除酸性,增加上述步骤能够使整个修复工艺的完整性和环保性更高。
在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中和药剂为石灰乳,石灰乳的加入量为排出的液体质量的4%-6%。石灰乳来源丰富,价格低廉。石灰乳的加入量典型但非限制性的为4%、4.2%、4.4%、4.6%、4.8%、5%、5.2%、5.4%、5.6%、5.8%或6%。
在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为每450-550m3的建筑垃圾中取一个样品进行六价铬检测。可选的,每隔450m3、460m3、470m3、480m3、490m3、500m3、510m3、520m3、530m3、540m3或550m3的建筑垃圾中取一个样品进行六价铬检测。
应当理解的是,在对建筑垃圾进行修复前还包括对垃圾进行筛分和破碎的步骤,可选的,对于直径大于50mm的大块建筑垃圾采用液压破碎锤进行破碎,至95%达到直径为20~50mm;对20~50mm粒径的建筑垃圾采用ALLU筛分破碎斗对其再依次进行筛分破碎,筛分破碎斗长2.69m,宽1.5m,高1.45m,自重2.87T,斗容达到1.7~2.0m3,是一种高效的筛分破碎装置,破碎程度要求粒径小于20mm,由于建筑废物的破碎程度有利于与药剂的混合,筛分破碎的时候质检员应定期巡查,避免机械带病施工,造成筛分粒径不合格,影响修复效果。然后对破碎后的建筑垃圾进行清洗,清洗完成后进行六价铬的检测,根据建筑垃圾内六价铬浓度的不同进行分类修复处理。采用以上方法进行处理后,建筑垃圾六价铬的浓度能够降低至1.5mg/L及以下,处理达标后,进入填埋场进行填埋即可。
可选地,在生物覆膜上布置喷淋管道,喷淋管道采用50mm管,管道间距为5m,喷头间距20mm,具体布设见图2。为增大流速,缩短工期,在管径的相同截面上按120°布设喷头,每个截面共布设3个喷头,见图4。
另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强化堆浸修复的流程图,图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强化堆浸修复中堆浸池的剖视图。
注:图2和图3中的数字,如15000、5000、64000、200、12000、1600、400和2000仅表示比例关系;图3中的DN50表示喷淋管道的直径为50mm。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对比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六价铬污染建筑垃圾的修复方法,所述修复方法包括:
对六价铬浓度>500mg/kg的建筑垃圾采用强化堆浸的方式进行修复,所述强化堆浸包括:首先将粒径为20mm以下的建筑垃圾堆放至堆浸池中,然后向建筑垃圾堆体中加入还原剂和有机肥进行还原反应,所述堆体外侧铺设有生物覆膜,然后采集建筑垃圾样品进行检测,若六价铬浓度未达标则再依次进行还原反应和检测,直至六价铬浓度达标,最后将堆浸池中的液体排出即可;
所述还原剂包括质量浓度0.5%的稀硫酸和质量浓度2%的硫酸亚铁溶液,还原剂的加入方量按照建筑垃圾:(稀硫酸和硫酸亚铁溶液)=1:3的比例进行;有机肥的加入量为建筑垃圾质量的5%;还原反应的时间为20天;
所述检测为每600m3的建筑垃圾中取一个样品进行六价铬检测。
经上述方法修复后,建筑垃圾中的六价铬的浓度由修复前的560mg/kg降低至1.5mg/L。
实施例2
一种六价铬污染建筑垃圾的修复方法,所述修复方法包括:
对六价铬浓度>500mg/kg的建筑垃圾采用强化堆浸的方式进行修复,所述强化堆浸包括:首先将粒径为20mm以下的建筑垃圾堆放至堆浸池中,然后向建筑垃圾堆体中加入还原剂和葡萄糖进行还原反应,所述堆体外侧铺设有生物覆膜,然后采集建筑垃圾样品进行检测,若六价铬浓度未达标则再依次进行还原反应和检测,直至六价铬浓度达标,最后将堆浸池中的液体排出即可;
所述还原剂包括质量浓度3%的稀硫酸和质量浓度3.5%的硫酸亚铁溶液,还原剂的加入方量按照建筑垃圾:(稀硫酸和硫酸亚铁溶液)=1:1的比例进行;葡萄糖的加入量为建筑垃圾质量的5%;还原反应的时间为40天;
所述检测为每300m3的建筑垃圾中取一个样品进行六价铬检测。
经上述方法修复后,建筑垃圾中的六价铬的浓度由修复前的560mg/kg降低至1.42mg/L。
实施例3
一种六价铬污染建筑垃圾的修复方法,所述修复方法包括:
对六价铬浓度>500mg/kg的建筑垃圾采用强化堆浸的方式进行修复,所述强化堆浸包括:首先将粒径为20mm以下的建筑垃圾堆放至堆浸池中,然后向建筑垃圾堆体中加入还原剂、有机肥和葡萄糖进行还原反应,所述堆体外侧铺设有生物覆膜,然后采集建筑垃圾样品进行检测,若六价铬浓度未达标则再依次进行还原反应和检测,直至六价铬浓度达标,最后将堆浸池中的液体排出即可;
所述还原剂包括质量浓度1%的稀硫酸和质量浓度4%的硫酸亚铁溶液,稀硫酸和硫酸亚铁溶液的加入方式为:每隔4天加入一次同等方量的稀硫酸和硫酸亚铁溶液,每次加入方量按照建筑垃圾:(稀硫酸和硫酸亚铁溶液)=1:1.5)的比例进行;
有机肥和葡萄糖的加入量为建筑垃圾质量的2%;还原反应的时间为35天;
所述检测为每450m3的建筑垃圾中取一个样品进行六价铬检测。
经上述方法修复后,建筑垃圾中的六价铬的浓度由修复前的560mg/kg降低至1.45mg/L。
实施例4
一种六价铬污染建筑垃圾的修复方法,所述修复方法包括:
对六价铬浓度>500mg/kg的建筑垃圾采用强化堆浸的方式进行修复,所述强化堆浸包括:首先将粒径为20mm以下的建筑垃圾堆放至堆浸池中,然后向建筑垃圾堆体中加入还原剂、有机肥和葡萄糖进行还原反应,所述堆体外侧铺设有生物覆膜,然后采集建筑垃圾样品进行检测,若六价铬浓度未达标则再依次进行还原反应和检测,直至六价铬浓度达标,最后将堆浸池中的液体排出即可;
所述还原剂包括质量浓度2%的稀硫酸和质量浓度6%的硫酸亚铁溶液,稀硫酸和硫酸亚铁溶液的加入方式为:每隔6天加入一次同等方量的稀硫酸和硫酸亚铁溶液,每次加入方量按照建筑垃圾:(稀硫酸和硫酸亚铁溶液)=1:2.5)的比例进行;
有机肥和葡萄糖的加入量为建筑垃圾质量的4%;还原反应的时间为35天;
所述检测为每550m3的建筑垃圾中取一个样品进行六价铬检测。
经上述方法修复后,建筑垃圾中的六价铬的浓度由修复前的560mg/kg降低至1.34mg/L。
实施例5
一种六价铬污染建筑垃圾的修复方法,所述修复方法包括:
对六价铬浓度>500mg/kg的建筑垃圾采用强化堆浸的方式进行修复,所述强化堆浸包括:首先将粒径为20mm以下的建筑垃圾堆放至堆浸池中,然后向建筑垃圾堆体中加入还原剂、有机肥和葡萄糖进行还原反应,所述堆体外侧铺设有生物覆膜,然后采集建筑垃圾样品进行检测,若六价铬浓度未达标则再依次进行还原反应和检测,直至六价铬浓度达标,最后将堆浸池中的液体排出即可;
所述还原剂包括质量浓度1.5%的稀硫酸和质量浓度5%的硫酸亚铁溶液,稀硫酸和硫酸亚铁溶液的加入方式为:每隔5天加入一次同等方量的稀硫酸和硫酸亚铁溶液,每次加入方量按照建筑垃圾:(稀硫酸和硫酸亚铁溶液)=1:2)的比例进行;
有机肥和葡萄糖的加入量为建筑垃圾质量的3%;还原反应的时间为30天;
所述检测为每500m3的建筑垃圾中取一个样品进行六价铬检测。
经上述方法修复后,建筑垃圾中的六价铬的浓度由修复前的560mg/kg降低至1.15mg/L。
实施例6
一种六价铬污染建筑垃圾的修复方法,所述修复方法包括:
(a)对六价铬浓度>500mg/kg的建筑垃圾采用强化堆浸的方式进行修复,所述强化堆浸包括:首先将粒径为20mm以下的建筑垃圾堆放至堆浸池中,然后向建筑垃圾堆体中加入还原剂、有机肥和葡萄糖进行还原反应,所述堆体外侧铺设有生物覆膜,然后采集建筑垃圾样品进行检测,若六价铬浓度未达标则再依次进行还原反应和检测,直至六价铬浓度达标,最后将堆浸池中的液体排出即可;
所述还原剂包括质量浓度1.5%的稀硫酸和质量浓度5%的硫酸亚铁溶液,稀硫酸和硫酸亚铁溶液的加入方式为:每隔5天加入一次同等方量的稀硫酸和硫酸亚铁溶液,每次加入方量按照建筑垃圾:(稀硫酸和硫酸亚铁溶液)=1:2)的比例进行;
有机肥和葡萄糖的加入量为建筑垃圾质量的3%;还原反应的时间为30天;
所述检测为每500m3的建筑垃圾中取一个样品进行六价铬检测;
(b)对六价铬浓度≤500mg/kg的建筑垃圾采用清洗和一般堆浸的方式进行修复,所述一般堆浸包括:首先将粒径为20mm以下的建筑垃圾堆放至堆浸池中,然后向建筑垃圾堆体中加入质量浓度均为1.5%的稀硫酸和硫酸亚铁溶液进行还原反应,然后采集建筑垃圾样品进行检测,若六价铬浓度未达标则再依次进行还原反应和检测,直至六价铬浓度达标,最后将堆浸池中的液体排出即可;
稀硫酸和硫酸亚铁溶液的加入方量按照建筑垃圾:(稀硫酸和硫酸亚铁溶液)=1:2的比例进行;
所述检测为每500m3的建筑垃圾中取一个样品进行六价铬检测。
经上述方法修复后,重度污染建筑垃圾中的六价铬的浓度由修复前的560mg/kg降低至0.012mg/kg;
轻度污染建筑垃圾中的六价铬的浓度由修复前的370mg/kg降低至1.17mg/L。
实施例7
一种六价铬污染建筑垃圾的修复方法,所述修复方法包括:
(a)对六价铬浓度>500mg/kg的建筑垃圾采用强化堆浸的方式进行修复,所述强化堆浸包括:首先将粒径为20mm以下的建筑垃圾堆放至堆浸池中,然后向建筑垃圾堆体中加入还原剂、有机肥和葡萄糖进行还原反应,所述堆体外侧铺设有生物覆膜,然后采集建筑垃圾样品进行检测,若六价铬浓度未达标则再依次进行还原反应和检测,直至六价铬浓度达标,最后将堆浸池中的液体排出即可;
所述还原剂包括质量浓度1.5%的稀硫酸和质量浓度5%的硫酸亚铁溶液,稀硫酸和硫酸亚铁溶液的加入方式为:每隔5天加入一次同等方量的稀硫酸和硫酸亚铁溶液,每次加入方量按照建筑垃圾:(稀硫酸和硫酸亚铁溶液)=1:2)的比例进行;
有机肥和葡萄糖的加入量为建筑垃圾质量的3%;还原反应的时间为30天;
强化堆浸中堆体呈梯形,堆体下底面积为1000m2,边坡坡度为1:1,堆体高为2.6m,堆体上底面积为900m2
所述检测为每500m3的建筑垃圾中取一个样品进行六价铬检测;
(b)对六价铬浓度≤500mg/kg的建筑垃圾采用清洗和一般堆浸的方式进行修复,所述一般堆浸包括:首先将粒径为20mm以下的建筑垃圾堆放至堆浸池中,然后向建筑垃圾堆体中加入质量浓度均为1.5%的稀硫酸和硫酸亚铁溶液进行还原反应,然后采集建筑垃圾样品进行检测,若六价铬浓度未达标则再依次进行还原反应和检测,直至六价铬浓度达标,最后将堆浸池中的液体排出即可;
稀硫酸和硫酸亚铁溶液的加入方量按照建筑垃圾:(稀硫酸和硫酸亚铁溶液)=1:2的比例进行;
一般堆浸中堆体呈梯形,堆体下底面积为750m2,边坡坡度为1:1,堆体高为1.6m,堆体上底面积为712m2
所述检测为每500m3的建筑垃圾中取一个样品进行六价铬检测;
(a)和(b)中从堆浸池中排出的液体均与石灰乳进行中和反应,石灰乳的加入量为排出的液体质量的5%。
经上述方法修复后,重度污染建筑垃圾中的六价铬的浓度由修复前的560mg/kg降低至0.01mg/kg;
轻度污染建筑垃圾中的六价铬的浓度由修复前的370mg/kg降低至1.08mg/L。
对比例1
一种六价铬污染建筑垃圾的修复方法,所述修复方法包括:
对六价铬浓度>500mg/kg的建筑垃圾采用强化堆浸的方式进行修复,所述强化堆浸包括:首先将粒径为20mm以下的建筑垃圾堆放至堆浸池中,然后向建筑垃圾堆体中加入还原剂和有机肥进行还原反应,然后采集建筑垃圾样品进行检测,若六价铬浓度未达标则再依次进行还原反应和检测,直至六价铬浓度达标,最后将堆浸池中的液体排出即可;
所述还原剂包括质量浓度0.5%的稀硫酸和质量浓度2%的硫酸亚铁溶液,还原剂的加入方量按照建筑垃圾:(稀硫酸和硫酸亚铁溶液)=1:3的比例进行;有机肥的加入量为建筑垃圾质量的5%;还原反应的时间为20天;
所述检测为每600m3的建筑垃圾中取一个样品进行六价铬检测。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对比例中,没有采用生物覆膜。
经上述方法修复后,建筑垃圾中的六价铬的浓度由修复前的560mg/kg降低至1.76mg/L。
对比例2
一种六价铬污染建筑垃圾的修复方法,所述修复方法包括:
对六价铬浓度>500mg/kg的建筑垃圾采用强化堆浸的方式进行修复,所述强化堆浸包括:首先将粒径为20mm以下的建筑垃圾堆放至堆浸池中,然后向建筑垃圾堆体中加入还原剂进行还原反应,所述堆体外侧铺设有生物覆膜,然后采集建筑垃圾样品进行检测,若六价铬浓度未达标则再依次进行还原反应和检测,直至六价铬浓度达标,最后将堆浸池中的液体排出即可;
所述还原剂包括质量浓度0.5%的稀硫酸和质量浓度2%的硫酸亚铁溶液,还原剂的加入方量按照建筑垃圾:(稀硫酸和硫酸亚铁溶液)=1:3的比例进行;
所述检测为每600m3的建筑垃圾中取一个样品进行六价铬检测。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对比例中,没有采用有机肥和/或葡萄糖。
经上述方法修复后,建筑垃圾中的六价铬的浓度由修复前的560mg/kg降低至2.58mg/L。
对比例3
一种六价铬污染建筑垃圾的修复方法,所述修复方法包括:
对六价铬浓度>500mg/kg的建筑垃圾采用强化堆浸的方式进行修复,所述强化堆浸包括:首先将粒径为20mm以下的建筑垃圾堆放至堆浸池中,然后向建筑垃圾堆体中加入还原剂和有机土进行还原反应,所述堆体外侧铺设有生物覆膜,然后采集建筑垃圾样品进行检测,若六价铬浓度未达标则再依次进行还原反应和检测,直至六价铬浓度达标,最后将堆浸池中的液体排出即可;
所述还原剂包括质量浓度0.5%的稀硫酸和质量浓度2%的硫酸亚铁溶液,还原剂的加入方量按照建筑垃圾:(稀硫酸和硫酸亚铁溶液)=1:3的比例进行;有机土的加入量为建筑垃圾质量的5%;还原反应的时间为20天;
所述检测为每600m3的建筑垃圾中取一个样品进行六价铬检测。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对比例中,在进行还原反应前加入了有机土,并没有采用有机肥和/或葡萄糖。
经上述方法修复后,建筑垃圾中的六价铬的浓度由修复前的560mg/kg降低2.03mg/L。
对比例4
一种六价铬污染建筑垃圾的修复方法,所述修复方法包括:将六价铬污染建筑垃圾粉碎至200目,然后用浓硫酸浸出、硫酸亚铁还原、生石灰氧化直至六价铬浓度达标。
经上述方法修复后,建筑垃圾中的六价铬的浓度由修复前的560mg/kg降低至1.57mg/L。
尽管已用具体实施例来说明和描述了本发明,然而应意识到,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作出许多其它的更改和修改。因此,这意味着在所附权利要求中包括属于本发明范围内的所有这些变化和修改。

Claims (10)

1.一种六价铬污染建筑垃圾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方法包括:
对六价铬浓度>500mg/kg的建筑垃圾采用强化堆浸的方式进行修复,所述强化堆浸包括:首先将粒径为20mm以下的建筑垃圾堆放至堆浸池中,然后向建筑垃圾堆体中加入还原剂、以及有机肥和/或葡萄糖进行还原反应,所述堆体外侧铺设有生物覆膜,然后采集建筑垃圾样品进行检测,若六价铬浓度未达标则再依次进行还原反应和检测,直至六价铬浓度达标,最后将堆浸池中的液体排出即可;所述还原剂包括稀硫酸和硫酸亚铁溶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价铬污染建筑垃圾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有机肥和/或葡萄糖的加入量为建筑垃圾质量的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价铬污染建筑垃圾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强化堆浸中,所述稀硫酸的质量浓度为1%-2%,所述硫酸亚铁溶液的质量浓度为4%-6%;稀硫酸和硫酸亚铁溶液的加入方式为:每隔4-6天加入一次同等方量的稀硫酸和硫酸亚铁溶液,每次加入方量按照建筑垃圾:(稀硫酸和硫酸亚铁溶液)=1:(1.5-2.5)的比例进行。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六价铬污染建筑垃圾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强化堆浸中还原反应的时间为25-35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价铬污染建筑垃圾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方法还包括:
对六价铬浓度≤500mg/kg的建筑垃圾采用清洗和一般堆浸的方式进行修复,所述一般堆浸包括:首先将粒径为20mm以下的建筑垃圾堆放至堆浸池中,然后向建筑垃圾堆体中加入稀硫酸和硫酸亚铁溶液进行还原反应,然后采集建筑垃圾样品进行检测,若六价铬浓度未达标则再依次进行还原反应和检测,直至六价铬浓度达标,最后将堆浸池中的液体排出即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六价铬污染建筑垃圾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一般堆浸中,所述稀硫酸和硫酸亚铁溶液的质量浓度均为1%-2%,稀硫酸和硫酸亚铁溶液的加入方量按照建筑垃圾:(稀硫酸和硫酸亚铁溶液)=1:(1.5-2.5)的比例进行。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六价铬污染建筑垃圾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一般堆浸中还原反应的时间为5-8天。
8.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六价铬污染建筑垃圾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从堆浸池中排出的液体还包括与中和药剂进行中和反应的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六价铬污染建筑垃圾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和药剂为石灰乳,石灰乳的加入量为排出的液体质量的4%-6%。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六价铬污染建筑垃圾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为每450-550m3的建筑垃圾中取一个样品进行六价铬检测。
CN201710964057.7A 2017-10-16 2017-10-16 六价铬污染建筑垃圾的修复方法 Active CN1077450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64057.7A CN107745001B (zh) 2017-10-16 2017-10-16 六价铬污染建筑垃圾的修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64057.7A CN107745001B (zh) 2017-10-16 2017-10-16 六价铬污染建筑垃圾的修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45001A true CN107745001A (zh) 2018-03-02
CN107745001B CN107745001B (zh) 2021-02-12

Family

ID=61253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64057.7A Active CN107745001B (zh) 2017-10-16 2017-10-16 六价铬污染建筑垃圾的修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45001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92870A (zh) * 2018-11-05 2018-12-28 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铬污染建筑垃圾浸洗系统及其浸洗方法
CN109290333A (zh) * 2018-11-16 2019-02-01 梅州市华智星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铬渣填埋处理的综合应用方法
CN109794502A (zh) * 2018-12-03 2019-05-24 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声波辅助处理含铬渣土的方法
WO2020042291A1 (zh) * 2018-08-29 2020-03-05 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联合使用化学淋洗与化学还原修复污染土壤的工艺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2096A (zh) * 2005-11-10 2007-05-16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采用化学-生物耦合还原铬渣中六价铬的铬渣处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2096A (zh) * 2005-11-10 2007-05-16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采用化学-生物耦合还原铬渣中六价铬的铬渣处理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42291A1 (zh) * 2018-08-29 2020-03-05 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联合使用化学淋洗与化学还原修复污染土壤的工艺
CN109092870A (zh) * 2018-11-05 2018-12-28 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铬污染建筑垃圾浸洗系统及其浸洗方法
CN109092870B (zh) * 2018-11-05 2023-10-03 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铬污染建筑垃圾浸洗系统及其浸洗方法
CN109290333A (zh) * 2018-11-16 2019-02-01 梅州市华智星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铬渣填埋处理的综合应用方法
CN109794502A (zh) * 2018-12-03 2019-05-24 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声波辅助处理含铬渣土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45001B (zh) 2021-0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45001A (zh) 六价铬污染建筑垃圾的修复方法
Wang et al. Simultaneous alleviation of Sb and Cd availability in contaminated soil and accumulation in Lolium multiflorum Lam. After amendment with Fe–Mn-Modified biochar
Wang et al. The distribution and phytoavailability of heavy metal fractions in rhizosphere soils of Paulowniu fortunei (seem) Hems near a Pb/Zn smelter in Guangdong, PR China
Lotfy et al. Phytoremedi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with cobalt and chromium
Abdu et al. Heavy metals and soil microbes
Hu et al. Possibility of using modified fly ash and organic fertilizers for remediation of heavy-metal-contaminated soils
Bai et al. Some heavy metals distribution in wetland soils under different land use types along a typical plateau lake, China
Li et al. Remediation of hexavalent chromium in contaminated soil using amorphous iron pyrite: Effect on leachability, bioaccessibility, phytotoxicity and long-term stability
Aendo et al. Carcinogenic risk of Pb, Cd, Ni, and Cr and critical ecological risk of Cd and Cu in soil and groundwater around the municipal solid waste open dump in central Thailand
Seidel et al. Bioremediation process for sediments contaminated by heavy metals: feasibility study on a pilot scale
Duggan The potential for landfill leachate treatment using willows in the UK—a critical review
Lu et al. Decontamination of anaerobically digested slurry in a paddy field ecosystem in Jiaxing region of China
Kikuchi et al. Suppressive effects of magnesium oxide materials on cadmium uptake and accumulation into rice grains: II: Suppression of cadmium uptake and accumulation into rice grains due to application of magnesium oxide materials
Sun et al. Remediation of antimony-rich mine waters: assessment of antimony removal and shifts in the microbial community of an onsite field-scale bioreactor
Sung et al. Combined mild soil washing and compost-assisted phytoremediation in treatment of silt loams contaminated with copper, nickel, and chromium
CN106701097A (zh) 一种处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剂及其应用
CN105396869A (zh) 一种土壤重金属污染分区综合整治方法
CN104984988B (zh) 利用复合改良剂修复酸性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
Fortunato et al. Effect of copper and zinc as sulfate or nitrate salts on soil microbiome dynamics and blaVIM-positive Pseudomonas aeruginosa survival
Gao et al. Rice-duck co-culture integrated different fertilizers reduce P losses and Pb accumulation in subtropical China
CN108637008B (zh) 一种阶梯释放型重金属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修复方法
Jiao et al. Effect of nitrilotriacetic acid and tea saponin on the phytoremediation of Ni by Sudan grass (Sorghum sudanense (Piper) Stapf.) in Ni-pyrene contaminated soil
Zhu et al. Multi-element fingerprinting of soils can reveal conversion of wetlands to croplands
JP3986899B2 (ja) 重金属の低減剤及びそれを用いる重金属の低減方法
Agnello Potential of alfalfa for use in chemically and biologically assisted phytoremediation of soil co-contaminated with petroleum hydrocarbons and meta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