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42535A - 基于中医理论的体质分类推送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中医理论的体质分类推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42535A
CN107742535A CN201710930144.0A CN201710930144A CN107742535A CN 107742535 A CN107742535 A CN 107742535A CN 201710930144 A CN201710930144 A CN 201710930144A CN 107742535 A CN107742535 A CN 1077425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ssification
constitution
situation
tcm constitu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3014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郎洌
刘利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Small Bupleuru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Small Bupleuru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Small Bupleuru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Small Bupleuru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3014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42535A/zh
Publication of CN1077425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425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中医理论的体质分类推送方法,包括步骤:建立分类、采集信息、分析匹配、分类推送。本发明建立了体质分类标准,通过图像/视频识别技术以及互动问询表单等人工智能技术,数据采集自动化,智能化,对一些用户自身难以判断的信息,可以进行自动判断,使用方便且判断结果更加准确。

Description

基于中医理论的体质分类推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中医理论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前以西医为主导的医疗体系,将治病的重点放在疾病的中后端。凡是经过医院诊断定性为某类疾病的患者,其实该疾病已经进入比较严重或者慢性化的器质性阶段。而这种疾病在这之前,其实已经经历了长时间的萌芽、早期阶段,也就是“亚健康”阶段。在“亚健康”阶段,如果能及早发现体质类型并及时采取措施,那么成本最低而效果最好。但现有技术中尚未能达到这样的效果,现有的体质检测标准即便测出了结果,也缺乏针对性的处理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中医理论的体质分类推送方法,该方法建立新的体质标准,不需要与人体接触而是获取相关信息进行判断,并通过通讯方式向用户推送,使用方便,人性化体验好。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于中医理论的体质分类推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分类:建立目标对象体质数据库;
2、采集信息:采集目标对象的相关信息;
3、分析匹配:根据相关信息为目标对象匹配至体质数据库,得到对应的体质分类;
4、分类推送:将体质分类结果推送至目标对象所在客户端。
目标对象体质数据库的建立步骤具体包括:
A1.建立体质分类表,体质分类表中至少包含16类体质,并赋予每一类体质相应的特征信息;
B2.根据体质分类表中的特征信息建立互动式信息采集表。
进一步地,体质分类表以特征信息为单元,特征信息包括体质分类标记和特征表现标记。
进一步地,采集信息的步骤具体包括:
A2.通过图像/视频识别技术采集目标对象的脸部、舌部、体型和行为信息;
B2.收集目标对象的脉象信息;
C2.通过互动式信息采集表和音频识别技术,获取目标对象的其他相关信息。
进一步地,其他相关信息包括:皮肤情况、寒热情况、出汗情况、饮食情况、饮水情况、大便情况、小便情况、睡眠情况、劳逸情况、情志情况、疼痛情况、男科情况或妇科情况。
进一步地,分析匹配是指:
A3.将采集到的目标对象的相关信息匹配到信息采集表中,并添加对应的特征表现标记;
B3.进行体质分类,得到对应的体质分类结果。
其中,体质分类是指:将采集到的相关信息的特征表现标记与体质分类表中每一类体质中的特征表现标记比较,如果相同,则记录为与该类体质一致,统计所有相关信息的比较结果,将记录为一致最多的那一类体质作为目标对象所属的体质分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以一套基于中医理论的体质分类为理论基础,建立了体质分类的匹配标准,然后本发明采集目标对象的基础表征信息作为分析依据,根据已经建立的体质分类匹配标准进行分类和匹配,得到目标对象对应的体质方案,然后通过无线通讯方式向目标对象所在的客户端进行推送。本发明的信息采集可以通过图像、视频识别技术以及音频、文字互动问询表单等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数据采集自动化,智能化。对一些用户自身难以判断的信息,例如舌象信息等,可以进行自动判断,使用方便且判断结果更加准确。通过本发明的方法,用户不需要经过复杂的诊断检验程序即可轻松地获取体质信息,并且,采用同一个客户端可以采集不同目标对象的信息,能够提升用户体验,提高资源利用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做进一步地说明。
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进行:
1、建立分类。
1.1、建立体质分类表。
体质分类表中至少包含16类体质,目前的16类体质分别是:(1)中性甘草体质、(2)寒性麻黄体质、(3)寒性附子体质、(4)热性黄连体质、(5)热性栀子体质、(6)热性石膏体制、(7)实性大黄体质、(8)虚性桂枝体质、(9)虚型人身体质、(10)虚性当归体质、(11)湿性黄芪体质、(12)湿性茯苓体质、(13)郁性柴胡体质、(14)痰性半夏体质、(15)瘀性芍药体质、(16)复合草本体质。
赋予每一类体质相应的特征信息,即,在每一类体质中,均建立特征信息目录,例如,每一类体质中,均包含对应的脸色情况、五官情况、体型情况、皮肤情况、寒热情况、出汗情况、饮食情况、饮水情况、大便情况、小便情况、睡眠情况、劳逸情况、情志情况、疼痛情况、男科情况、妇科情况、舌象、脉象和其他信息。每一类体质中,上述这些信息的特征表现均不相同,本发明对每一类体质分别按其序号添加标记,并对每一类体质中的特征表现添加特征标记,例如,对中性甘草体质中的脸色情况添加标记B1,其中1是指中性甘草体质的体质分类标记,B是指脸色情况的表征标记,组合起来为中性甘草体质中脸色情况的标记,特征信息是体质分类表的组成单元,在每一个分类下,每种特征信息均有一个唯一的标记,将体质分类和特征信息整理汇总形成体质分类表。
1.2、根据体质分类表中的特征信息建立互动式信息采集表,互动式信息采集表主要用于采集图像视频技术无法采集的信息,例如,目标对象的脸色情况、五官情况、体型情况、舌象情况可以通过图像、视频采集和识别技术来获取,拍摄目标对象的脸部照片或视频可以获取五官是否正常,脸色是否红润或苍白等信息,拍摄目标对象的全身照片或视频可以获取体型情况,舌象也可以拍照获得,脉象可以通过仪器上或者记录中的历史数据信息获取。其他的问题,则需要建立互动式的问询表单,通过目标对象的选择或回答来采集,互动式问询表单中也可以融入音频识别技术,采用直接语音对话的形式,用户体验更佳。
2、采集信息。
在数据库建立之后,就进入采集目标对象信息的步骤。
2.1、按照步骤1.2中的描述,可以通过图像/视频识别技术采集目标对象的脸部、舌部、体型和行为信息,从而获取本发明所需的全面的基础信息;
2.2、按照步骤1.2中的描述,可以收集目标对象的脉象信息;
2.3.按照步骤1.2中的描述,可以通过互动式问询表单采集表(和音频识别技术)获取目标对象的其他相关信息。
3、分析匹配。
分析匹配的过程,是本发明的核心步骤,这个步骤主要是指将采集到的信息与所建立的分类数据库进行配对并得到分析结果的过程,具体来说,包括:
3.1、将采集到的目标对象的相关信息匹配到信息采集表中,并添加对应的特征表现标记。
这一步主要是将采集到的信息和数据库中规范信息进行配对的过程,是一个外来信息被系统接纳和识别的过程,例如,采集到的脸色红润,首先根据其表征属性,添加特征标记B,然后,根据其表征情况,添加分类标记1,因此记录为B1,以此类推将所有信息进行标记。
3.2、体质分类。
将同一个目标对象所有信息所对应的标记,与体质分类表中每一类下的标记做比对,例如,属于体质分类表中(1)类的标记有哪些,(2)类的标记有哪些,……,统计每一类中对应标记的数量,例如(1)类中有4个,(2)类中有5个,……,选出其中对应标记数量最多的一个类别,例如上述的(2)类,则判断给目标对象的体质是(2)寒性麻黄体质。
在得到体质分类后,可以直接向客户端推送体质信息,告知用户。
4、根据用户的需求,将判断结果通过无线通讯,或者通过手机内APP界面向用户推送。
本发明的体质分类结果是一个中间结果,体质分类结果不能作为诊断用户疾病或判断用户是否健康的标准和依据。
附件1:
体质表单(节选)
1、中性甘草体质
B、脸色情况:(B1)脸色红润,白里透红或黄里透红,有光泽;(B7)嘴唇颜色偏深,深红或暗红
C、五官情况:(C1)五官正常,没有难受症状
D、体型情况:(D1)体型中等匀称
E、皮肤情况:(E1)皮肤红润、有光泽、有弹性有光泽;(E6)毛发黑亮、浓密或体毛较多
F、寒热情况:(F1)对环境适应性强,不怕冷也不平时比较怕热
G、出汗情况:(G1)出汗正常
H、饮食情况:(H1)胃口好食量大
I、饮水情况:(I1)喝水正常
J、大便情况:(J1)大便正常,通畅成形
K、小便情况:(K1)小便正常
L、睡眠情况:(L1)睡眠正常
M、劳逸情况:(M1)精力充沛不易疲劳
N、情志情况:(N1)心态平和,乐观开朗
O、疼痛情况:(O1)身体无疼痛
P、妇科情况:(P1)月经正常;(P13)白带正常
Q、男科情况:(Q1)性欲正常
R、舌诊情况:(R1)舌体柔弱,舌质淡红,舌苔薄白
S、脉诊情况:(S1)平脉
T、其他情况:(T1)平时感冒少,对环境适应能力强。
、寒性麻黄体质
B、脸色情况:(B2)脸色灰暗,无光泽,苍白或青黄或暗红;(B4)脸部浮肿或眼皮浮肿;(B7)嘴唇颜色偏深,深红或暗红
C、五官情况:(C2)经常鼻塞或打喷嚏;(C3)鼻涕或痰较多,像清水或稀白
D、体型情况:(D3)体型中等偏胖;(D5)体型肥胖或壮实,肌肉发达;(D8)腹部充实而饱满有力
E、皮肤情况:(E2)皮肤干燥粗糙,或有脱屑或有毛刺或有开裂;(E8)皮肤经常瘙痒、发疹子;(E10)全身尤其下肢经常浮肿
F、寒热情况:(F2)平时比较怕冷怕风;(F4)手脚冰凉或膝盖以下发凉
G、出汗情况:(G3)出汗偏少或基本无汗
H、饮食情况:(H7)经常肚子胀
I、饮水情况:(I4)经常口渴但不想喝水
J、大便情况:(J2)大便次数多,偏烂或腹泻
K、小便情况:(K2)小便量少,不通畅,点滴不爽
L、睡眠情况:(L3)经常睡很久也睡不够,醒来感觉疲倦
M、劳逸情况:(M2)容易疲劳,精神不振;(M3)身体感觉沉重
N、情志情况:(N6)反应迟钝,记忆下降
O、疼痛情况:(O2)经常全身疼痛;(O3)经常头痛或偏头痛;(O4)经常头颈僵硬或肩背疼痛;(O6)经常腰痛或腿痛;(O7)经常关节痛或肌肉酸痛;(O10)经常肚子痛;(012)经常牙痛但牙龈不红肿
P、妇科情况:(P3)月经经常推后或闭经;(P6)月经量偏少
R、舌诊情况:(R2)舌体胖大或两边有齿痕;(R6)舌苔白腻或白厚
S、脉诊情况:(S2)浮脉;(S6)实脉
T、其他情况:(T2)经常感冒、容易咳喘。

Claims (8)

1.基于中医理论的体质分类推送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分类:建立目标对象体质数据库;
(2)采集信息:采集目标对象的相关信息;
(3)分析匹配:根据相关信息为目标对象匹配至体质数据库,得到对应的体质分类;
(4)分类推送:将体质分类结果推送至目标对象所在客户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中医理论的体质分类推送方法,其特征是,目标对象体质数据库的建立步骤具体包括:
a.建立体质分类表,体质分类表中至少包含16类体质,并赋予每一类体质相应的特征信息;
b.根据体质分类表中的特征信息建立互动式信息采集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中医理论的体质分类推送方法,其特征是,体质分类表以特征信息为单元,特征信息包括体质分类标记和特征表现标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中医理论的体质分类推送方法,其特征是,采集信息的步骤具体包括:
a.通过图像/视频识别技术采集目标对象的脸部、舌部、体型和行为信息;
b.收集目标对象的脉象信息;
c.通过互动式信息采集表和音频识别技术,获取目标对象的其他相关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中医理论的体质分类推送方法,其特征是,其他相关信息包括:皮肤情况、寒热情况、出汗情况、饮食情况、饮水情况、大便情况、小便情况、睡眠情况、劳逸情况、情志情况、疼痛情况、男科情况或妇科情况。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中医理论的体质分类推送方法,其特征是,分析匹配是指:
a.将采集到的目标对象的相关信息匹配到信息采集表中,并添加对应的特征表现标记;
b.进行体质分类,得到对应的体质分类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中医理论的体质分类推送方法,其特征是,体质分类是指:将采集到的相关信息的特征表现标记与体质分类表中每一类体质中的特征表现标记比较,如果相同,则记录为与该类体质一致,统计所有相关信息的比较结果,将记录为一致最多的那一类体质作为目标对象所属的体质分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中医理论的体质分类推送方法,其特征是,体质分类结果通过无线通讯的方式传送到用户所在客户端,并向用户推送。
CN201710930144.0A 2017-10-09 2017-10-09 基于中医理论的体质分类推送方法 Pending CN1077425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30144.0A CN107742535A (zh) 2017-10-09 2017-10-09 基于中医理论的体质分类推送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30144.0A CN107742535A (zh) 2017-10-09 2017-10-09 基于中医理论的体质分类推送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42535A true CN107742535A (zh) 2018-02-27

Family

ID=612367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30144.0A Pending CN107742535A (zh) 2017-10-09 2017-10-09 基于中医理论的体质分类推送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4253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70875A (zh) * 2019-03-27 2019-05-21 上海铀米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分类器的人体体质辨识方法及系统
CN111261290A (zh) * 2020-01-08 2020-06-09 来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确定目标对象的特征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WO2020199739A1 (zh) * 2019-03-31 2020-10-08 山西慧虎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影像大数据的中医体质智能检测与调养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9804A (zh) * 2005-11-02 2006-04-19 浙江大学 中医四诊合参智能辨证方法
CN105389460A (zh) * 2015-10-19 2016-03-09 苏华巍 中医体质甄别专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6044608U (zh) * 2015-08-05 2017-03-29 南开大学 中医诊断云端专家系统
CN106618481A (zh) * 2015-08-05 2017-05-10 南开大学 中医智能诊断专家系统
CN107122612A (zh) * 2017-05-04 2017-09-01 王恩亭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智能诊疗辅助分析系统
CN107169300A (zh) * 2017-05-27 2017-09-15 深圳市前海安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体质辨识的中医治未病服务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9804A (zh) * 2005-11-02 2006-04-19 浙江大学 中医四诊合参智能辨证方法
CN206044608U (zh) * 2015-08-05 2017-03-29 南开大学 中医诊断云端专家系统
CN106618481A (zh) * 2015-08-05 2017-05-10 南开大学 中医智能诊断专家系统
CN105389460A (zh) * 2015-10-19 2016-03-09 苏华巍 中医体质甄别专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122612A (zh) * 2017-05-04 2017-09-01 王恩亭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智能诊疗辅助分析系统
CN107169300A (zh) * 2017-05-27 2017-09-15 深圳市前海安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体质辨识的中医治未病服务系统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洪乐: ""基于舌象分析辨识体质与问卷调查辨识体质的对比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医药卫生科技辑)》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70875A (zh) * 2019-03-27 2019-05-21 上海铀米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分类器的人体体质辨识方法及系统
WO2020199739A1 (zh) * 2019-03-31 2020-10-08 山西慧虎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影像大数据的中医体质智能检测与调养系统及方法
CN111261290A (zh) * 2020-01-08 2020-06-09 来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确定目标对象的特征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42535A (zh) 基于中医理论的体质分类推送方法
Tian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effects of heat acclimatization in extreme hot environments
KR101378238B1 (ko) 전통 중의학(tcm) 원리에 기초한 피부 조성을 결정하기 위한 컴퓨터 이용 진단 시스템 및 방법
CN206044608U (zh) 中医诊断云端专家系统
CN106949423B (zh) 一种智能互动台灯系统
CN109300123A (zh) 基于面部和舌部图像采集的体质分析方法
WO2020199739A1 (zh) 基于影像大数据的中医体质智能检测与调养系统及方法
CN105389460B (zh) 中医体质甄别专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731305A (zh) 基于中医理论的体质分类和建议推送方法
CN107993698A (zh) 远程帮扶问诊方法及系统
CN107658024A (zh) 基于中医理论的建议推送方法
CN109330730A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口腔健康检查服务器
CN103366093A (zh) 中医数字化辅助辨证论治方法
CN107423575A (zh) 一种跨区域医疗资源调配方法、装置及系统
Yang et al. Moderation effect of visible urban greenery o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neighbourhood deprivation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Evidence from Hong Kong
CN109999433A (zh) 基于表面肌电的个性化膈肌康复训练系统
KR101402781B1 (ko) 체형분석을 기반으로 하는 운동처방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방법
Picchio The analytical and political visibility of the work of social reproduction
CN108109705A (zh) 中医专科帮扶院内审方方法及系统
WO2018214525A1 (zh) 一种运动效果展示方法及装置
CN117094695B (zh) 一种运动训练课程规划安排方法及系统
Cho et al. Effects of elastic band resistance exercise on physical fitness,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falls efficacy, and quality of life among older women receiving home nursing
CN207650830U (zh) 一种掌静脉图像识别装置
CN103810935A (zh) 一种快速诊断快速施治用的活动盘
CN204050806U (zh) 智能仿真健身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