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37012A - 一种温针艾灸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温针艾灸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37012A
CN107737012A CN201711246394.9A CN201711246394A CN107737012A CN 107737012 A CN107737012 A CN 107737012A CN 201711246394 A CN201711246394 A CN 201711246394A CN 107737012 A CN107737012 A CN 1077370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xa
moxa stick
moxibustion
temperature
lift adjus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4639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皓
王娜
赵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77370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370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9/00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specific reflex points of the body for physical therapy, e.g. acupuncture
    • A61H39/06Devices for heating or cooling such points within cell-life limi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9/00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specific reflex points of the body for physical therapy, e.g. acupuncture
    • A61H39/08Devices for applying needles to such points, i.e. for acupuncture ; Acupuncture needles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H39/086Acupuncture need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01Constructive details
    • A61H2201/0192Specific means for adjusting dimens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02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heated or cooled
    • A61H2201/0207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heated or cooled heat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2Driving means
    • A61H2201/1207Driving means with electric or magnetic driv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50Control means thereof
    • A61H2201/5058Sensors or detectors
    • A61H2201/5082Temperature sensor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针艾灸器,温针艾灸器包括:隔灰隔热部件、升降调节部件、艾条夹持部件、自动控温部件和移动支撑部件;隔灰隔热部件,在艾灸时,固定在艾灸部位用于隔灰隔热;艾条夹持部件,安装在升降调节部件上,用于夹持艾条或盛装艾绒,使艾条或艾绒置于针刺针的针柄上;自动控温部件,用于检测艾灸过程中的皮肤表面温度,根据检测到的皮肤表面温度控制升降调节部件动作;升降调节部件,安装在移动支撑部件上,在自动温控部件的控制下,调节艾条夹持部件所夹持的艾条与皮肤表面的距离远近;移动支撑部件,支撑升降调节部件,在艾灸时,用于调节升降调节部件的位置。该艾灸器用于艾灸时温度的自动调节控制,使用安全、操作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温针艾灸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针艾灸器。
背景技术
温针灸是一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是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又称针柄灸。即在留针过程中,将艾条或艾绒置于针柄上点燃,通过针体将热力传入穴位。本法具有温通经脉、行气活血的作用。适用于寒盛,湿重,经络壅滞之证,如风寒湿痹症、骨质增生、肩背腰腿痛、冠心病、高脂血症、痛风、胃脘痛、腹痛、腹泻、关节痛等等。具有温经通络、回阳固脱、补益脏腑、保健防病的作用,广泛用于内外妇儿等科。
传统的使用的温针灸器,存在以下不足:
1、艾绒或者艾条置于针柄上,因为连接不够固定,燃烧过程中容易掉落艾灰,烫伤皮肤,存在安全隐患。
2、艾灸部位的皮肤随着艾条燃烧,局部升温,其与艾条间的距离固定,从患者感觉不适到医护人员处理艾条需要时间,如果调整不及时,会灼伤皮肤。
3、对于语言能力差或行动不便或者对温度感觉不敏感的患者,例如婴幼儿、或病重老人、或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患者,因为医患之间不能有效沟通,如果温度控制不好很容易造成灼伤。
4、医护人员要守护在患者身边,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劳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使用安全、操作方便的温针艾灸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温针灸时温度不可控、操作不方便、艾灰容易掉落的问题,又可以进行温针艾灸。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温针艾灸器,包括:
隔灰隔热部件1、升降调节部件2、艾条夹持部件3、自动控温部件4和移动支撑部件5;
隔灰隔热部件1,在艾灸时,固定在艾灸部位用于隔灰隔热;
艾条夹持部件3,安装在升降调节部件2上,用于夹持艾条或盛装艾绒,使艾条或艾绒置于针刺针的针柄上;
自动控温部件4,用于检测艾灸过程中的皮肤表面温度,根据检测到的皮肤表面温度控制升降调节部件2动作;
升降调节部件2,安装在移动支撑部件5上,在自动温控部件4的控制下,调节艾条夹持部件3所夹持的的艾条或盛装的艾绒与皮肤表面的距离远近;
移动支撑部件5,支撑升降调节部件2,在艾灸时,用于调节升降调节部件2的位置。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隔灰隔热部件1,包括:底座11、磁柱12和隔灰网13;
底座11,使用松紧带或卡扣将艾灸器与人体相对固定;
磁柱12,镶嵌在所述底座11上;
隔灰网13,与所述磁柱12相连,在艾灸过程中起隔灰隔热作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1呈长方形或方形,其基台下面设置有固定栏,其中一组位于位置相对的两个侧边的固定栏带有弧形结构。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自动控温部件4,包括温控探头41和电子温控器42;
温控探头41,置于皮肤表面,用于检测艾灸过程中的皮肤表面温度,并提供给电子温控器42;
电子温控器42,根据所述皮肤表面温度,控制升降调节部件2调节艾条/艾绒与皮肤表面之间的距离远近。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升降调节部件2,包括:直流马达22、减速箱23、升降杆24、25、升降护管26和升降板28;
直流马达22,在自动控温部件4控制下正转或反转工作;
减速箱23,与直流马达22连接,起减速作用;
升降杆24、25,与减速箱23连接,将减速箱的传动过来的旋转运动转变为升降运动;
升降板28,与升降杆24、25连接,其上安装有艾条夹持部件3,在升降杆24、25带动下上升或下降;
升降护管26,安装在移动支撑部件5上方,直流马达22、减速箱23、升降杆24、25外面,起保护和支撑作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杆24、25包括升降螺杆24和升降滑杆25;
升降螺杆24与减速箱23连接,且与升降板28连接,将减速箱的传动过来的旋转运动转变为升降板28的升降运动;
升降滑杆25,与升降板28连接,在升降板28升降运动时起导向作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升降调节部件2,还包括:
升降定位板27,与升降杆24、25匹配安装,在升降板28升降运动时起限位作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升降调节部件2,还包括:
升降底板21,安装在升降护管26底部,用于隔热及防护直流马达22。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艾条夹持部件3,包括:艾条夹隔热板31、铁夹32、艾绒篮33、螺栓34和艾条夹磁柱35;
艾条夹隔热板31,安装在升降调节部件2的升降板28上,隔断艾灸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铁夹32,通过螺栓34安装在艾条夹隔热板31上,用于夹持艾绒篮33;
艾绒篮33,用于盛装艾绒,底部设置针刺针36的进出孔,并使艾绒位于针刺针36的针柄上;
艾条夹磁柱35,安装在艾条夹隔热板32上;
所述艾条夹持部件3,包括:艾条夹隔热板31、艾条夹32、螺栓34和艾条夹磁柱35;
艾条夹隔热板31,安装在升降调节部件2的升降板28上,隔断艾灸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艾条夹32,通过螺栓34安装在艾条夹隔热板31上,用于夹持艾条,并使艾条位于针刺针36的针柄上;
艾条夹磁柱35,安装在艾条夹隔热板32上。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移动支撑部件5,包括:万向滚轮51、支架底座52、下立管53、固定手柄54、固定手柄罩55、上立管56、蛇形管57、万向夹58;
所述万向滚轮51,安装在所述支架底座52下方;
所述下立管53,固定在所述支架底座52上方;
所述上立管56和下立管53嵌套安装,并通过固定手柄54调节嵌套伸出的长度;
固定手柄罩55,安装在上立管56和下立管53的嵌套位置处,起防护和限位作用;
蛇形管57,安装在上立管56顶端;
万向夹58,与蛇形管57相连,用于卡装升降调节部件2。
本发明实施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针具与艾条连接不紧密,艾灰容易掉落烫伤皮肤,艾条与皮肤间的距离固定,对于语言能力差或行动不便或者对温度感觉不敏感的患者,医患之间不能有效沟通,容易造成烫伤,医护人员劳动量大等问题提供了一种自动控温的温针艾灸器,通过移动支架实现艾灸器的位置调整,方便对不同部位进行艾灸时的安装调整,使艾灸器的使用更方便;且利用自动控温部件检测艾灸过程中皮肤表面的温度,并根据皮肤表面的温度控制升降调节部件,实现对艾条夹持部件与皮肤表面距离的调整,从而实现温针艾灸部位温度控制,在艾灸部位皮肤表面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及时对艾条距离皮肤表面的距离进行调整,实现艾灸温度的自动调节,达到根据患者需求自动调整温度的效果,有利于针对不能有效沟通的患者的治疗;温针艾灸舒适度增强,安全性提升;大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而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艾灸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艾灸器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底座的主视图和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隔灰网的主视图和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一种艾条夹持部件的主视图和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另一种艾条夹持部件的主视图和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移动支撑部件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旨在解决目前使用温针灸治疗时,温度不可控,艾灰容易掉落,操作不方便的缺陷,提供一种使用安全、操作方便的自动控温的温针灸器。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控温的温针艾灸器,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隔灰隔热部件1、升降调节部件2、艾条夹持部件3、自动控温部件4和移动支撑部件5。
隔灰隔热部件1,在艾灸时,固定在艾灸部位用于隔灰隔热;
艾条夹持部件3,安装在升降调节部件2上,用于夹持艾条或盛装艾绒,使艾条或艾绒置于针刺针的针柄上;
自动控温部件4,用于检测艾灸过程中的皮肤表面温度,根据检测到的皮肤表面温度控制升降调节部件2动作;
升降调节部件2,安装在移动支撑部件5上,在自动温控部件4的控制下,调节艾条夹持部件3所夹持的的艾条或盛装的艾绒与皮肤表面的距离远近;
移动支撑部件5,支撑升降调节部件2在艾灸时,用于调节升降调节部件2的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控温温针艾灸器,通过螺杆举升的方式实现艾灸过程中的艾条与皮肤距离调节,以达到温度调节的作用。具体通过隔灰隔热部件1、升降调节部件2、艾条夹持部件3、自动控温部件4和移动支撑部件5五部分的协调合作来实现。
隔灰隔热部件1起隔灰隔热的作用,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松紧带或卡扣将艾灸器固定在人体需要艾灸的穴位处,比如背部、胳膊、腿部等等,可以通过设计隔灰隔热部件与人体接触部分的结构,来满足不同部位的固定需求,实现艾灸器在艾灸过程中的固定,并起到隔灰隔热的作用,艾条以及艾灸过程中产生的灰烬防止将皮肤灼伤、烫伤。
自动控温部件4包括温控探头在艾灸过程中置于皮肤表面,获取皮肤表面的温度,并传递给电子温控器来进行比较分析,可以预先设置工作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当温度在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之间时,艾条在艾灸位置上方正常工作。当温度高于最高温度时,控制升降调节部件2带动艾条相对上行,使艾条远离皮肤表面,使艾灸位置处的温度下降;当温度低于最低温度时,控制升降调节部件2带动艾条相对下行,使艾条靠近皮肤表面,使艾灸位置处的温度上升。
升降调节部件2在自动控温部件4的控制下对艾条夹持部件3进行升降调节,在自动控温部件4检测到皮肤表面温度高于最高温度或低于最低温度时,控制升降调节部件2的马达通电旋转,并经变速箱变速后,带动升降杆运动,将旋转运动转换成艾条夹持部件3的升降运动。
移动支撑部件5可以支撑升降调节部件,并带动升降调节部件2移动,实现调节升降调节部件2与人体的相对位置,从而更便于艾灸过程中针对不同的艾灸位置对艾条进行位置调整。
艾条夹持部件3可以夹持不同粗细的艾条或盛装艾绒,实现艾灸操作,针刺针可以从艾条夹持部件3的中间进出通道进出,刺入艾灸者的相应穴位中,比如艾绒篮上预留的进出孔,艾条夹形成的内部空间均可以作为针刺针刺入或拔出的通道。在艾灸过程中,当需要调节艾条与皮肤之间的距离时,在升降调节部件2的带动下,使艾条上行或下行,实现远离或靠近皮肤表面以使艾灸位置处的温度下降或上升的目的。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能够自动控温的艾灸器的一种具体设计,其结构如图2所示。如图2所示的艾灸器结构,与实施例一中相同是也包括隔灰隔热部件1、升降调节部件2、艾条夹持部件3、自动控温部件4和移动支撑部件5几个主要部分。其中每部分的具体结构描述如下:
参照图1和图2,隔灰隔热部件1主要起支撑固定和隔灰隔热的作用,隔灰隔热部件1主要包括:底座11、磁柱12和隔灰网13。
底座11,使用松紧带或卡扣将艾灸器与人体相对固定;
磁柱12,镶嵌在底座11上;
隔灰网13,与磁柱12相连,在艾灸过程中起隔灰隔热作用。
底座的具体结构可以如图3所示,包括主视图和俯视图,底座11呈长方形或方形,其基台114下面设置有固定栏111、112,其中一组位于位置相对的两个侧边的固定栏112带有弧形结构。
底座上的固定栏111、112在艾灸过程中起与人体匹配固定的作用,以保证艾灸过程中艾灸器不会移位,其中,固定栏112上设置有弧型结构,以便于将艾灸器固定在胳膊、腿部等具有弧度的人体部位。
底座11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安装磁柱12的磁柱安装孔113。
例如:如图3所示的,底座11由胶木板(或竹木板)组成,上平面上镶有八个磁柱12,两侧有固定栏111、112,用松紧带或卡扣固定底座于穴位处,另外两侧加工成弧状,用于腿部或胳膊处穴位的固定用。底座11上预留有套入针刺针36的进出孔,以便在工作时针刺针36能够刺入相应艾灸部位。
隔灰网13的具体结构可以如图4所示,包括主视图和俯视图。隔灰网13也可以呈长方形或方形。隔灰网13可以由60目不锈钢网制成,其两侧夹镶有铁条,使铁条部位与底座11上的八个磁柱12相连,使隔灰网13在艾灸的过程中不滑掉而烫伤人体。
参照图1和图2,自动控温部件4,主要包括温控探头41和电子温控器42;
温控探头41,置于皮肤表面,用于检测艾灸过程中的皮肤表面温度,并提供给电子温控器42;
电子温控器42,根据检测到皮肤表面温度,控制升降调节部件2调节艾条/艾绒与皮肤表面之间的距离远近。
温针艾灸工作时,置于穴位皮肤表面的温控探头41取得皮肤表面温度传给电子温控器42的集成电路系统进行分析比较,在电子温控器42上可以预先设置工作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当温度在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之间时,直流马达22不工作,艾条在穴位上方正常工作。当温度高于最高温度时,集成电路动作输出负电,使直流马达22反转,带动升降板28上行、使穴位处的温度下降;当温度低于最低温度时,集成电路动作输出正电,使直流马达22正转,带动升降板28下行,使穴位处的温度上升。
参照图1和图2,升降调节部件2,主要包括:直流马达22、减速箱23、升降杆24、25、升降护管26和升降板28。
直流马达22,在自动控温部件4控制下正转或反转工作;
减速箱23,与直流马达22连接,起减速作用;
升降杆24、25,与减速箱23连接,将减速箱的传动过来的旋转运动转变为升降运动;
升降板28,与升降杆24、25连接,其上安装有艾条夹持部件3,在升降杆24、25带动下上升或下降;
升降护管26,安装在移动支撑部件5上方,直流马达22、减速箱23、升降杆24、25外面,起保护和支撑作用。
其中,升降杆24、25包括升降螺杆24和升降滑杆25;升降螺杆24与减速箱23连接,且与升降板28连接,将减速箱的传动过来的旋转运动转变为升降板28的升降运动;升降滑杆25,与升降板28连接,在升降板28升降运动时起导向作用。
上述升降调节部件2,还包括:升降定位板27,与升降杆24、25匹配安装,在升降板28升降运动时起限位作用。
上述升降调节部件2,还包括:升降底板21,安装在升降护管26底部,用于隔热及防护直流马达22。
直流马达22通电后旋转,经变速箱23变速后,带动升降螺杆24旋转,使带有螺纹的升降板28上升或下降,使得由升降螺杆24旋转变成升降板28的上下运动;升降滑杆25在这里起到滑轨和定位作用,使升降板28在上下活动时始终保持水平状态。升降护管26为胶木隔热材料,使直流马达22在艾灸时不因受热而损坏,升降定位板27在直流马达22工作时克服反扭矩,并定位升降滑杆25和升降螺杆24,升降护管26通过万向夹58与移动支撑部件5固定在一起,升降底板21采用胶木隔热材料,与升降护管26共同起到隔热作用,实现保护直流马达22及接线部分。
如图1所示,上述升降螺杆24与直流马达22、减速箱23相连接。直流马达22通过减速箱23与升降螺杆24连接,实现运动的传动和螺旋运动到直线运动的转换。
如图1所示,升降护管26为空心筒状结构,上边设置有允许升降板28升降运动的滑动槽,滑动槽在升降板38滑动过程中还可以起到部分导向作用。安装在直流马达22、减速箱23、升降螺杆24、升降滑杆25等构件的外面,起保护作用和支撑作用。
如图1所示,升降板28上设置有安装艾条夹持部件3的安装槽,还设置有安装升降螺杆24的安装孔和安装升降滑杆25的两个安装孔。
如图1所示,升降定位板27安装在升降护管26的顶端,在升降板28升降过程中起限位作用。升降定位板27上设置有安装升降螺杆24的安装孔和安装升降滑杆25的两个安装孔。可选的,升降定位板27可以在升降护管26的上下两端各设置一个。
参照图1和图2,上述艾条夹持部件3的一种具体结构如图5所示,包括主视图和俯视图,该艾条夹持部件3主要包括:艾条夹隔热板31、铁夹32、艾绒篮33、螺栓34(图2中未示出,可参见图5所示)和艾条夹磁柱35;
艾条夹隔热板31,安装在升降调节部件2的升降板28上,隔断艾灸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铁夹32,通过螺栓34安装在艾条夹隔热板31上,用于夹持艾绒篮33;
艾绒篮33,用于盛装艾绒,底部设置针刺针36的进出孔,并使艾绒位于针刺针36(图5中未示出)的针柄上;
艾条夹磁柱35,安装在艾条夹隔热板32上;
该艾条(艾绒)夹持部件3中,艾绒篮33的底部由两个半圆艾绒篮夹组成,张开为两半,方便已扎在针刺针或称刺穴银针36的进出,合上后成为一个筒状花篮,用于填装艾绒,艾绒填装后位于针刺针36的针柄上,便于实现温针艾灸;艾绒篮33上为胶木板材料的艾条夹隔热板31,艾条夹隔热板31上面镶有4个艾条夹磁柱35,用以和升降板28固定相连,前面开口状,易于安装,铁夹32的下部为一个两半式铁架,上部为一个前面开口状胶木材料的艾条夹隔热板31,上面镶有磁柱35,用以和升降板28固定相连。铁夹32与艾条夹隔热板31之间通过螺栓34连接。
艾条夹隔热板31由胶木材料组成,它能隔断艾条夹工作时产生的热量给升降板28,保护直流马达22因受热而损坏,它镶有四个磁柱35,使升降板28和艾条夹隔热板31能较牢固的连接,防止艾绒篮33工作时掉落产生烫伤。
上述艾条夹持部件3的另一种具体结构如图6所示,包括主视图和俯视图,针对使用艾条的情况,可以不包括艾绒篮。如图6所示的艾条夹持部件,包括:艾条夹隔热板31、艾条夹32、螺栓34(图2中未示出,可参见图6所示)和艾条夹磁柱35;
艾条夹隔热板31,安装在升降调节部件2的升降板28上,隔断艾灸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艾条夹32,通过螺栓34安装在艾条夹隔热板31上,用于夹持艾条,并使艾条位于针刺针36(图6中未示出)的针柄上;
艾条夹磁柱35,安装在艾条夹隔热板32上。
图6中示意了艾条夹隔热板31、铁夹32、螺栓34和艾条夹磁柱35的组装关系。
该艾条夹持部件3中,艾条夹32的底部由两个半圆艾条夹片组成,张开为两半,方便已扎在穴位银针36的进出,合上后成为一个筒状,艾条夹持好之后位于针刺针36的针柄上,便于实现温针艾灸。
移动支撑部件5的结构如图7所示,包括:万向滚轮51、支架底座52、下立管53、固定手柄54、固定手柄罩55、上立管56、蛇形管57、万向夹58;
万向滚轮51,安装在所述支架底座52下方;
下立管53,固定在所述支架底座52上方;
上立管56和下立管53嵌套安装,并通过固定手柄54调节嵌套伸出的长度;
固定手柄罩55,安装在上立管56和下立管53的嵌套位置处,起防护和限位作用;
蛇形管57,安装在上立管56顶端;
万向夹58,与蛇形管57相连,用于卡装升降调节部件2。
可选的,移动支撑部件5还包括固定螺栓59,下立管53和支架底座52通过固定螺栓59实现固定连接。
万向夹58夹住升降护管26底部和蛇形,57相连,蛇形管57装在移动支撑部件5的上立管56上,上立管56与下立管53套接,下立管53装在支架底座52上,支架底座52下方装有四个万向轮51,可以实现移动支撑部件5的自由滑动。上立管56和下立管53是两节伸缩管,通过旋松固定手柄罩55可以调整移动支架部件5的高度,在调整好后,旋紧固定手柄罩55进行相对位置固定,保持调整好的高度;蛇形管57可以任意方向和高低调节,使得温针艾灸工作更加方便。
基于温针艾灸器的具体结构,对温针艾灸器的工作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介绍。
把温针艾灸器固定放置在艾灸部位,将温控探头41贴在艾灸部位的皮肤上。打开电源设置电子温控器42温度的调节范围,电子温控器42的工作原理是:高于预先设置的最高温度时或低于预先设置的最低温度时输出调整信号给直流马达。把艾绒填装在在艾绒篮33中,点燃后开始艾灸,当艾灸部位的温度高于预先设置的最高温度或低于预设的最低温度时,温控探头41将该温度信号传送给电子温控器42。具体的,电子温控器42在艾灸部位的温度高于预先设置的最高温度时控制直流马达22带动艾条夹持部件3上行,使艾灸部位的温度降低;在艾灸部位的温度低于预先设置的最低温度时控制直流马达22带动艾条夹持部件3上行,使艾灸部位的温度降低。从而可以将艾灸温度控制设定的温度范围内,避免艾灸部位的温度过高或过低。
上述艾灸器的安装使用要求及安全注意事项包括:
1)找准要艾灸的穴位,酒精表面消毒,按操作规程要求扎入银针。
2)将温控探头用医用胶布固定在需要温针灸的穴位附近。
3)将底座套入针并用固定带将其固定好。
4)将两层隔灰滤网从针的两侧插入和底座相连,做到不碰针不漏灰。
5)推过支架后将温控探头和直流马达引线插入电子温控器,打开电源开关、屏幕上显示为目前穴位处的温度,设置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点。
将直流马达和温控探头与电子温控器连接,打开电源开关,显示屏上显示要艾灸穴位处的皮肤温度。按“温度-”键将升降板升至顶部,按“设置键”和“温度+”(“温度-”)键设置温度上限H至和温度下限L值,按S键确认,不然一段时间,比如:5秒后自然记忆。
6)艾绒篮夹入银针后和升降板相连。
7)按动电子温控器上“温度+”和“温度-”键,使艾绒篮套住针柄后上下活动,看看是否有刮碰针的现象。
8)如果上下活动正常,在艾绒篮内加入艾绒点燃,用手动“温度+”和“温度-”键,找到一个较为适宜的高度后,然后转入自动温针艾灸程序。
即艾灸时也可以进行手动键调温,按动“温度-”键时直流马达反转举升,平台上升,温度降低;按动“温度+”键时直流马达正转举升,平台下升,温度升高。
9)温针艾灸完后,先按动电子温控器上的“温度-”键,将升降板升到高出后,打开夹子取下艾绒夹,去掉隔灰护网后再拔出银针,继而再拆掉底座捆绑带,去掉底座后再收温控探头。
上述仅仅描述了温针艾灸器使用时可能的一些注意事项描述和可能的使用过程描述,在实际使用中不限于上述描述的过程和注意事项。
本发明实施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艾条与皮肤间的距离固定,对于语言能力差或行动不便或者对温度感觉不敏感的患者,医患之间不能有效沟通,艾灰容易掉落,造成烫伤,医护人员劳动量大等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自动控温的艾灸器,温控探头检测皮肤表面温度,通过电子温控器控制直流马达工作,实现控制艾条与皮肤之间的距离远近,从而调整艾灸部位的温度在设置的温度范围区间内,保证艾灸部位的温度不会过高或过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温针灸器可以通过升降调节装置调节放置在针柄上的艾条或艾绒与皮肤表面的距离,通过移动支撑装置进行位置和高低调节,使艾灸过程中的调节更加方便,可实现多方位的调节,从而达到根据患者需求自动调整温度的效果,有利于不能有效沟通的患者的治疗;艾灸舒适度增强,安全性提升;大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温针艾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灰隔热部件(1)、升降调节部件(2)、艾条夹持部件(3)、自动控温部件(4)和移动支撑部件(5);
隔灰隔热部件(1),在艾灸时,固定在艾灸部位用于隔灰隔热;
艾条夹持部件(3),安装在升降调节部件(2)上,用于夹持艾条或盛装艾绒,使艾条或艾绒置于针刺针的针柄上;
自动控温部件(4),用于检测艾灸过程中的皮肤表面温度,根据检测到的皮肤表面温度控制升降调节部件(2)动作;
升降调节部件(2),安装在移动支撑部件(5)上,在自动温控部件(4)的控制下,调节艾条夹持部件(3)所夹持的的艾条或盛装的艾绒与皮肤表面的距离远近;
移动支撑部件(5),支撑升降调节部件(2),在艾灸时,用于调节升降调节部件(2)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针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灰隔热部件(1),包括:底座(11)、磁柱(12)和隔灰网(13);
底座(11),使用松紧带或卡扣将艾灸器与人体相对固定;
磁柱(12),镶嵌在所述底座(11)上;
隔灰网(13),与所述磁柱(12)相连,在艾灸过程中起隔灰隔热作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针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呈长方形或方形,其基台下面设置有固定栏,其中一组位于位置相对的两个侧边的固定栏带有弧形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针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控温部件(4),包括温控探头(41)和电子温控器(42);
温控探头(41),置于皮肤表面,用于检测艾灸过程中的皮肤表面温度,并提供给电子温控器(42);
电子温控器(42),根据所述皮肤表面温度,控制升降调节部件(2)调节艾条/艾绒与皮肤表面之间的距离远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针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调节部件(2),包括:直流马达(22)、减速箱(23)、升降杆(24、25)、升降护管(26)和升降板(28);
直流马达(22),在自动控温部件(4)控制下正转或反转工作;
减速箱(23),与直流马达(22)连接,起减速作用;
升降杆(24、25),与减速箱(23)连接,将减速箱的传动过来的旋转运动转变为升降运动;
升降板(28),与升降杆(24、25)连接,其上安装有艾条夹持部件(3),在升降杆(24、25)带动下上升或下降;
升降护管(26),安装在移动支撑部件(5)上方,直流马达(22)、减速箱(23)、升降杆(24、25)外面,起保护和支撑作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温针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24、25)包括升降螺杆(24)和升降滑杆(25);
升降螺杆(24)与减速箱(23)连接,且与升降板(28)连接,将减速箱的传动过来的旋转运动转变为升降板(28)的升降运动;
升降滑杆(25),与升降板(28)连接,在升降板(28)升降运动时起导向作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温针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调节部件(2),还包括:
升降定位板(27),与升降杆(24、25)匹配安装,在升降板(28)升降运动时起限位作用。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温针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调节部件(2),还包括:
升降底板(21),安装在升降护管(26)底部,用于隔热及防护直流马达(22)。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针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艾条夹持部件(3),包括:艾条夹隔热板(31)、铁夹(32)、艾绒篮(33)、螺栓(34)和艾条夹磁柱(35);
艾条夹隔热板(31),安装在升降调节部件(2)的升降板(28)上,隔断艾灸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铁夹(32),通过螺栓(34)安装在艾条夹隔热板(31)上,用于夹持艾绒篮(33);
艾绒篮(33),用于盛装艾绒,底部设置针刺针(36)的进出孔,并使艾绒位于针刺针(36)的针柄上;
艾条夹磁柱(35),安装在艾条夹隔热板(32)上;
所述艾条夹持部件(3),包括:艾条夹隔热板(31)、艾条夹(32)、螺栓(34)和艾条夹磁柱(35);
艾条夹隔热板(31),安装在升降调节部件(2)的升降板(28)上,隔断艾灸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艾条夹(32),通过螺栓(34)安装在艾条夹隔热板(31)上,用于夹持艾条,并使艾条位于针刺针(36)的针柄上;
艾条夹磁柱(35),安装在艾条夹隔热板(32)上。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温针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支撑部件(5),包括:万向滚轮(51)、支架底座(52)、下立管(53)、固定手柄(54)、固定手柄罩(55)、上立管(56)、蛇形管(57)、万向夹(58);
所述万向滚轮(51),安装在所述支架底座(52)下方;
所述下立管(53),固定在所述支架底座(52)上方;
所述上立管(56)和下立管(53)嵌套安装,并通过固定手柄(54)调节嵌套伸出的长度;
固定手柄罩(55),安装在上立管(56)和下立管(53)的嵌套位置处,起防护和限位作用;
蛇形管(57),安装在上立管(56)顶端;
万向夹(58),与蛇形管(57)相连,用于卡装升降调节部件(2)。
CN201711246394.9A 2017-04-12 2017-12-01 一种温针艾灸器 Pending CN10773701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78513 2017-04-12
CN2017203785135 2017-04-1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37012A true CN107737012A (zh) 2018-02-27

Family

ID=61239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46394.9A Pending CN107737012A (zh) 2017-04-12 2017-12-01 一种温针艾灸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37012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78225A (zh) * 2018-07-02 2018-09-28 内蒙古医科大学 一种治疗失眠症的蒙医温针
CN109044814A (zh) * 2018-08-13 2018-12-21 张仲桃 一种具有自动调温功能的硅胶塑胶艾灸器
CN109646292A (zh) * 2019-01-24 2019-04-19 深圳市谷多普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悬灸装置
WO2020124615A1 (zh) * 2018-12-18 2020-06-25 姚小燕 一种自动控温的医用艾灸盒
CN111415561A (zh) * 2019-01-04 2020-07-14 深圳市中医院 虚拟针灸的教学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939061A (zh) * 2019-05-17 2020-11-17 蕲春灸世家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灸罐装艾柱灸身体的方法
CN114948700A (zh) * 2022-05-31 2022-08-30 湖南中医药大学 一种可控艾绒薄片大小的平面艾灸治疗仪
JP2022547337A (ja) * 2020-10-12 2022-11-11 ウェルネス アライド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自動針刺しシステム、鍼灸セット及び鍼灸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274A (zh) * 1991-07-09 1992-03-11 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自动艾灸治疗仪
CN203263799U (zh) * 2013-05-21 2013-11-06 洛阳理工学院 一种可自适应控制的艾灸器
CN104146863A (zh) * 2014-08-21 2014-11-19 贵阳中医学院 艾灸的无烟及恒温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04562878U (zh) * 2015-04-16 2015-08-19 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 一种艾灸盒
CN204840250U (zh) * 2015-07-14 2015-12-09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艾灸装置
CN204863971U (zh) * 2015-08-25 2015-12-16 魏伟 一种艾灸架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274A (zh) * 1991-07-09 1992-03-11 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自动艾灸治疗仪
CN203263799U (zh) * 2013-05-21 2013-11-06 洛阳理工学院 一种可自适应控制的艾灸器
CN104146863A (zh) * 2014-08-21 2014-11-19 贵阳中医学院 艾灸的无烟及恒温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04562878U (zh) * 2015-04-16 2015-08-19 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 一种艾灸盒
CN204840250U (zh) * 2015-07-14 2015-12-09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艾灸装置
CN204863971U (zh) * 2015-08-25 2015-12-16 魏伟 一种艾灸架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78225A (zh) * 2018-07-02 2018-09-28 内蒙古医科大学 一种治疗失眠症的蒙医温针
CN109044814A (zh) * 2018-08-13 2018-12-21 张仲桃 一种具有自动调温功能的硅胶塑胶艾灸器
WO2020124615A1 (zh) * 2018-12-18 2020-06-25 姚小燕 一种自动控温的医用艾灸盒
CN111415561A (zh) * 2019-01-04 2020-07-14 深圳市中医院 虚拟针灸的教学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646292A (zh) * 2019-01-24 2019-04-19 深圳市谷多普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悬灸装置
CN111939061A (zh) * 2019-05-17 2020-11-17 蕲春灸世家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灸罐装艾柱灸身体的方法
JP2022547337A (ja) * 2020-10-12 2022-11-11 ウェルネス アライド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自動針刺しシステム、鍼灸セット及び鍼灸方法
JP7325874B2 (ja) 2020-10-12 2023-08-15 ウェルネス アライド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自動針刺しシステム、鍼灸セット及び鍼灸方法
CN114948700A (zh) * 2022-05-31 2022-08-30 湖南中医药大学 一种可控艾绒薄片大小的平面艾灸治疗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37012A (zh) 一种温针艾灸器
US20150352006A1 (en) Indirect Bird-Pecking Moxibustion Device that is Portable Automatically Height Adjustable and Horizontally Movable
CN101099702B (zh) 人体加温装置
CN206675822U (zh) 一种新型电磁波治疗仪
CN201551548U (zh) 自动控温除烟艾灸器
CN111840060A (zh) 一种全自动艾灸椅
CN207024407U (zh) 骨科便携式远红外保暖治疗仪
CN107802490A (zh) 一种艾灸器
CN207270465U (zh) 多角度自动调节高度的艾灸仪器
CN107714454A (zh) 一种艾灸理疗仪
CN209422447U (zh) 一种配穴艾灸机械床
CN208448131U (zh) 万能局部灸保温升降床
CN205994722U (zh) 一种可移动通用型艾灸架
CN107536700A (zh) 一种用于消化内科的腹胀辅助治疗装置
CN202497439U (zh) 艾灸床
CN206120730U (zh) 一种温针灸器
CN202515985U (zh) 一种可调温度的热灸箱
CN209405195U (zh) 一种新型腰椎理疗康复治疗仪
CN205144911U (zh) 一种烧伤理疗床
CN208436069U (zh) 一种艾灸养生床
CN209575259U (zh) 一种背部督脉灸装置
CN207950159U (zh) 一种艾灸装置
CN205459838U (zh) 控温艾灸盒
CN213759403U (zh) 一种砭石熏蒸床
CN202699569U (zh) 智控式中药薰蒸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22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