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36048B - 一种分配接入回程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配接入回程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36048B
CN107736048B CN201580081030.2A CN201580081030A CN107736048B CN 107736048 B CN107736048 B CN 107736048B CN 201580081030 A CN201580081030 A CN 201580081030A CN 107736048 B CN107736048 B CN 1077360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backhaul
user terminal
resources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8103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36048A (zh
Inventor
庄宏成
罗泽宙
陈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7360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360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360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360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02Resource partitioning among network components, e.g. reuse partitio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02Resource partitioning among network components, e.g. reuse partitioning
    • H04W16/12Fixed resource partitio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8Cell structures using beam ste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分配接入回程资源的方法,包括:获取网络中的多个协作集及各个协作集对应的传输模式;根据所述多个协作集及各个协作集对应的传输模式,确定网络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最优时所对应的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方式;通知所述网络中的无线接入点采用所述的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方式对所述网络中的用户终端进行数据传输,保证了接入及回程资源的灵活合理划分,提高了系统资源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分配接入回程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配接入回程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为提高网络容量,无线网络的接入点小型化和部署密集化是无线网络的发展趋势,密集无线接入网(Ultra-dense network,UDN)在尽可能短距离让用户终端接入,提升用户终端吞吐量和系统的区域吞吐量。
网络密集化意味着在相同的覆盖区域,需要部署更多的无线接入点,如基站,导致网络中存在大量的覆盖重叠区域,大量用户终端会处于这些重叠区域,增加了协作多点传输技术(Coordinated Multiple Point transmission&receiving,CoMP)应用的必要性。多点协作传输CoMP是提升小区边缘频谱效率,增大数据覆盖的技术,其中,协作集合、传输点(参与协作传输的基站)以及协作传输模式的选择决定了协作传输的性能。常见的协作多点传输技术有两种,一种是联合传输(Joint Transmission)技术,一种是协作波束赋形(Coordinated Beamforming)技术。协作波束赋形技术在应用时,需要参与协作的小区之间共享用户终端与所有小区之间的信道信息,而联合传输技术不但要求小区之间共享信道信息,还要求共享用户终端的数据信息。
另一方面,在密集网络下,基于成本等因素的限制,并非每个无线接入点(如:基站)都有理想回程。在回程限制下,接入与回程的资源的灵活使用对系统的资源利用和传输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传统上,接入和回程的资源是基于时域进行划分,并且是固定的,不能适应密集网络的动态性,另外,传统接入和回程的资源分配没有考虑用户终端的数据传输模式,降低低了系统资源的利用率和传输效率。
因此,如何为网络中的用户终端合理的划分接入及回程资源,是一个很重要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配接入回程资源的方法及装置,以保证接入及回程资源的合理划分,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分配接入回程资源的方法,包括:
获取网络中的多个协作集及各个协作集对应的传输模式,每个协作集包括至少2个无线接入点;
根据所述多个协作集及各个协作集对应的传输模式,确定网络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最优时所对应的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方式;
通知所述网络中的无线接入点采用所述的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方式对所述网络中的用户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结合第一方面,可选的一种实现方式为,所述网络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为以下两者之和:
所述网络中的协作集的用户终端在所述传输模式下可获得的数据速率之和,以及所述网络中的非协作集的用户终端可获得的数据速率之和,两者之和为所述网络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及各个实现方式,可选的另一种方式为,所述网络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U采用以下方式计算: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21
S为协作集,C为协作集的集合,KS为协作集S中的用户终端的集合;
Rj为用户终端j的可获得的数据速率,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24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25
分别为协作集用户终端的总数据速率和非协作集用户终端的总数据速率;
在某种传输模式下,协作集用户终端j∈KS可获得数据速率为: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22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23
表示用户终端j在所述传输模式下可获得的接入数据速率;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31
表示用户终端j在所述传输模式下可获得的回程数据速率;
W为系统带宽,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37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38
分别表示在所述传输模式下分配给用户终端j接入的资源比例和回程的资源比例;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39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310
分别表示用户终端j在所述传输模式下的接入信噪比和回程信噪比;
非协作集的用户终端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317
可获得数据速率为: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32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33
表示用户终端j可获得的接入数据速率;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34
表示用户终端j可获得的回程数据速率;
W为系统带宽,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311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312
分别表示分配给用户终端j的接入资源比例和回程资源比例;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313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314
分别表示用户终端j的接入信噪比和回程信噪比。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及各个实现方式,可选的另一种方式为,根据所述多个协作集及各个协作集对应的传输模式,确定网络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最优时所对应的的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方式包括:
针对不同的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比例,根据所述多个协作集及各个协作集对应的传输模式分别计算所述网络中所有用户终端可获得的数据速率之和,选择所述网络中所有用户终端的可获得数据速率之和最大时的各个用户终端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比例,并根据所述的各个用户终端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比例确定各个无线接入点的接入资源和回程资源。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及各个实现方式,可选的另一种方式为,根据所述的各个用户终端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比例确定各个无线接入点的接入资源和回程资源,包括:
无线接入点i的接入资源: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35
无线接入点i的回程资源: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36
其中,W为系统带宽,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315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316
分别表示分配给用户终端j接入的资源比例和回程的资源比例;Ui为无线接入点i的用户的集合。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及各个实现方式,可选的另一种方式为,根据各个用户终端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比例确定各个无线接入点的接入资源和回程资源,包括:
每个无线接入点接入资源: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41
每个无线接入点回程资源: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42
其中,W为系统带宽,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43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44
分别表示分配给用户终端j接入的资源比例和回程的资源比例。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及各个实现方式,可选的另一种方式为,每个协作集的传输模式为波束赋形传输模式,联合传输模式或双连接传输模式。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分配接入回程资源的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网络中的多个协作集及各个协作集对应的传输模式,每个协作集包括至少2个无线接入点;
确定模块,根据所述多个协作集及各个协作集对应的传输模式,确定网络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最优时所对应的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方式;
通知模块,用于通知所述网络中的无线接入点采用所述的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方式对所述网络中的用户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结合上述第二方面,可选的另一种方式为,所述网络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为以下两者之和:
所述网络中的协作集的用户终端在所述传输模式下可获得的数据速率之和,以及所述网络中的非协作集的用户终端可获得的数据速率之和,两者之和为所述网络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
结合上述第二方面及各个实现方式,可选的另一种方式为,所述网络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U采用以下方式计算: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51
S为协作集,C为协作集的集合,KS为协作集S中的用户终端的集合;
Rj为用户终端j的可获得的数据速率,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58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59
分别为协作集用户终端的总数据速率和非协作集用户终端的总数据速率;
在某种传输模式下,协作集用户终端j∈KS可获得数据速率为: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52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53
表示用户终端j在所述传输模式下可获得的接入数据速率;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54
表示用户终端j在所述传输模式下可获得的回程数据速率;
W为系统带宽,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510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511
分别表示在所述传输模式下分配给用户终端j接入的资源比例和回程的资源比例;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512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513
分别表示用户终端j在所述传输模式下的接入信噪比和回程信噪比;
非协作集的用户终端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518
可获得数据速率为: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55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56
表示用户终端j可获得的接入数据速率;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57
表示用户终端j可获得的回程数据速率;
W为系统带宽,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514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515
分别表示分配给用户终端j的接入资源比例和回程资源比例;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516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517
分别表示用户终端j的接入信噪比和回程信噪比。
结合上述第二方面及各个实现方式,可选的另一种方式为,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针对不同的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比例,根据所述多个协作集及各个协作集对应的传输模式分别计算所述网络中所有用户终端可获得的数据速率之和,选择所述网络中所有用户终端的可获得数据速率之和最大时的各个用户终端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比例,并根据所述的各个用户终端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比例确定各个无线接入点的接入资源和回程资源。
结合上述第二方面及各个实现方式,可选的另一种方式为,根据所述的各个用户终端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比例确定各个无线接入点的接入资源和回程资源,包括:
无线接入点i的接入资源: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61
无线接入点i的回程资源: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62
其中,W为系统带宽,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65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66
分别表示分配给用户终端j接入的资源比例和回程的资源比例;Ui为无线接入点i的用户的集合;或
每个无线接入点接入资源: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63
每个无线接入点回程资源: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64
其中,W为系统带宽,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67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68
分别表示分配给用户终端j接入的资源比例和回程的资源比例。
结合上述第二方面及各个实现方式,可选的另一种方式为,每个协作集的传输模式为波束赋形传输模式,联合传输模式或双连接传输模式。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分配接入回程资源的方法,包括:
获取网络中的多个协作集,每个协作集包括至少2个无线接入点;
针对所述多个协作集的多种传输模式的组合方式,分别计算每种组合方式下的网络接入回程联合效用;
从计算得到多个网络接入回程联合效用中,选择最优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对应的传输模式的组合方式及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方式;
通知所述多个协作集中的无线接入点采用所述选择的传输模式及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方式对所述网络中的用户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结合上述第三方面,可选的另一种方式为,所述每种组合方式下的网络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为以下两者之和:
所述网络中的协作集用户终端在所述组合方式的传输模式下可获得的数据速率之和,以及所述网络中的非协作集用户终端可获得的数据速率之和,两者之和为所述网络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
结合上述第三方面及各个实现方式,可选的另一种方式为,所述网络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采用以下方式计算: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71
S为协作集,C为协作集的集合,KS为协作集S中的用户终端的集合;
Rj为用户终端j的可获得的数据速率,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78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79
分别为协作集用户终端的总数据速率和非协作集用户终端的总数据速率;
在某种传输模式下,协作集用户终端j∈KS可获得数据速率为: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72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73
表示用户终端j在所述传输模式下可获得的接入数据速率;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74
表示用户终端j在所述传输模式下可获得的回程数据速率;
W为系统带宽,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710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711
分别表示在所述传输模式下分配给用户终端j接入的资源比例和回程的资源比例;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712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713
分别表示用户终端j在所述传输模式下的接入信噪比和回程信噪比;
非协作集的用户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718
可获得数据速率为: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75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76
表示用户终端j可获得的接入数据速率;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77
表示用户终端j可获得的回程数据速率;
W为系统带宽,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714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715
分别表示分配给用户终端j接入的资源比例和回程的资源比例;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716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717
分别表示用户终端j的接入信噪比和回程信噪比。
结合上述第三方面及各个实现方式,可选的另一种方式为,针对所述多个协作集的多种传输模式的组合方式,分别计算每种组合方式下的网络接入回程联合效用包括:
根据每种组合方式不同的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比例,分别计算所述网络中所有用户终端可获得的数据速率之和,选择所述网络中所有用户终端的可获得数据速率之和最大时的各个用户终端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比例。
结合上述第三方面及各个实现方式,可选的另一种方式为,从计算得到多个网络接入回程联合效用中,选择最优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对应的传输模式的组合方式及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方式包括:
从多种组合方式对应的多个最大可获得数据速率之和中,选择最大的数据速率之和对应的组合方式及对应的各个用户终端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比例,并根据所述的各个用户终端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比例确定各个无线接入点的接入资源和回程资源。
结合上述第三方面及各个实现方式,可选的另一种方式为,根据所述的各个用户终端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比例确定各个无线接入点的接入资源和回程资源,包括:
无线接入点i的接入资源: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81
无线接入点i的回程资源: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82
其中,W为系统带宽,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85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86
分别表示分配给用户终端j接入资源比例和回程资源的比例;Ui为无线接入点i的用户的集合;或
包括:
每个无线接入点接入资源: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83
每个无线接入点回程资源: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84
其中,W为系统带宽,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94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95
分别表示分配给用户终端j接入资源比例和回程资源的比例。
结合上述第三方面及各个实现方式,可选的另一种方式为,所述每种组合方式下的网络接入回程联合效用为该种组合方式下最优的网络接入回程联合效用。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分配接入回程资源的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网络中的多个协作集,每个协作集包括至少2个无线接入点;
计算模块:用于针对所述多个协作集的多种传输模式的组合方式,分别计算每种组合方式下的网络接入回程联合效用;从计算得到多个网络接入回程联合效用中,选择最优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对应的传输模式的组合方式及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方式;
通知模块:用于通知所述网络中的无线接入点采用所述选择的传输模式及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方式对所述网络中的用户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结合上述第四方面,可选的另一种方式为,所述每种组合方式下的网络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为以下两者之和:
所述网络中的协作集用户终端在所述组合方式的传输模式下可获得的数据速率之和,以及所述网络中的非协作集用户终端可获得的数据速率之和,两者之和为所述网络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
结合上述第四方面及各个实现方式,可选的另一种方式为,所述网络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采用以下方式计算: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91
S为协作集,C为协作集的集合,KS为协作集S中的用户终端的集合;
Rj为用户终端j的可获得的数据速率,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96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97
分别为协作集用户终端的总数据速率和非协作集用户终端的总数据速率;
在某种传输模式下,协作集用户终端j∈KS可获得数据速率为: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92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093
表示用户终端j在所述传输模式下可获得的接入数据速率;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101
表示用户终端j在所述传输模式下可获得的回程数据速率;
W为系统带宽,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105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106
分别表示在所述传输模式下分配给用户终端j接入的资源比例和回程的资源比例;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107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108
分别表示用户终端j在所述传输模式下的接入信噪比和回程信噪比;
非协作集的用户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1013
可获得数据速率为: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102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103
表示用户终端j可获得的接入数据速率;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104
表示用户终端j可获得的回程数据速率;
W为系统带宽,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109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1010
分别表示分配给用户终端j接入的资源比例和回程的资源比例;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1011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1012
分别表示用户终端j的接入信噪比和回程信噪比。
结合上述第四方面及各个实现方式,可选的另一种方式为,针对所述多个协作集的多种传输模式的组合方式,分别计算每种组合方式下的网络接入回程联合效用包括:
根据每种组合方式不同的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比例,分别计算所述网络中所有用户终端可获得的数据速率,选择计算的所述网络中所有用户终端的可获得数据速率之和最大时的各个用户终端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比例。
结合上述第四方面及各个实现方式,可选的另一种方式为,从计算得到多个网络接入回程联合效用中,选择最优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对应的传输模式的组合方式及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方式包括:
从多种组合方式对应的多个最大可获得数据速率之和中,选择最大的数据速率之和对应的组合方式及对应的各个用户终端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比例,并根据所述的各个用户终端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比例确定各个无线接入点的接入资源和回程资源。
结合上述第四方面及各个实现方式,可选的另一种方式为,根据所述的各个用户终端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比例确定各个无线接入点的接入资源和回程资源,包括:
无线接入点i的接入资源: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111
无线接入点i的回程资源: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112
其中,W为系统带宽,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115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116
分别表示分配给用户终端j接入资源比例和回程资源的比例;Ui为无线接入点i的用户的集合;或
包括:
每个无线接入点接入资源: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113
每个无线接入点回程资源: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114
其中,W为系统带宽,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117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118
分别表示分配给用户终端j接入资源比例和回程资源的比例。
结合上述第四方面及各个实现方式,可选的另一种方式为,所述每种组合方式下的网络接入回程联合效用为该种组合方式下最优的网络接入回程联合效用。
本发明提供选择分配接入回程资源的方法及装置,根据所述多个协作集及各个协作集对应的传输模式,确定网络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最优时所对应的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方式,保证了接入及回程资源的灵活合理划分,提高了系统资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选择传输模式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配接入回程资源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分配接入回程资源的方法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选择传输模式的装置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选择传输模式的装置选择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配接入回程资源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分配接入回程资源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无线通信网络通常包括:无线接入点,无线接入点控制器及用户终端;或仅包括无线接入点及用户终端,无线接入点可以为基站,接入点AP(Access Point)或传输点等,无线通信网络可以为蜂窝移动通信网络,如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LTE(Long Term Evolution)等,也可以为无线局域网WLAN或未来的网络等;以下实施例以蜂窝移动通信网络为例进行说明,无线接入点为基站,无线接入点控制器为基站控制器。
以下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以一个确定的协作集为例,对本发明选择传输模式的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该协作集可以包括多个无线接入点,服务一个或多个用户终端,以蜂窝移动通信网络为例,该方法可以由基站执行,也可以由基站控制器执行,或者由一个独立的控制器执行,该控制器可以为一个功能实体,集成在其它的网元,如MME(MobilityManagement Element移动管理单元)上。
参考图1,该选择传输模式的方法主要包括:
101,获取用户终端的协作集及所述协作集中多个无线接入点的多种组合方式;
获取用户终端的协作集即,确定哪些无线接入点可以作为协作集的无线接入点;以下面的2个例子来说明:
1.1,用户终端测量服务小区及邻区的导频信号强度,如:RSRP(Reference SignalReceiving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将导频信号强度大于预设门限的无线接入点放入协作集;
1.2,用户终端测量其受到的邻区的干扰,如SINR(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Noise Ratio,信号与干扰和噪声比),也可以使用其它参数,将干扰强度大于预设门限的无线接入点放入协作集;
上述两种方法中,可以由用户终端决定哪些无线接入点,如基站,可以放入协作集,然后将协作集的信息上报基站或控制器;另外,用户终端可以将测量到的导频信号强度或干扰强度上报基站或控制器,由基站或控制器来决定哪些基站可以放入协作集,该控制器可以为一个独立装置:如基站控制器;也可以为一个功能实体集成在基站或其它网元,如MME中。
另外,上述两个方法可以只用一个,也可以两个方法同时使用,即:将导频信号强度和/或干扰强度大于预设门限的无线接入点均放入协作集。
进一步的,如果网络中有多个用户终端,则分别确定其协作集,并将具有相同协作集的用户终端确定为该协作集的用户终端,例如用户终端1的协作集为:(基站1,基站2,基站3),用户终端2的协作集为:(基站2,基站3,基站4),用户终端3的协作集为:(基站3,基站2,基站1),则用户终端1,3为该协作集(基站1,基站2,基站3)的用户终端。
各个基站直接可以交换其用户终端的协作集信息,从而可以确定具有相同协作集的用户终端,或者各个基站将其用户终端的协作集信息上报其中一个基站或上述的控制器,由基站或所述控制器确定具有相同协作集的用户终端。
上述步骤中,最终确定一个协作集及该协作集的用户终端,并针对该协作集执行下面的步骤,如果有多个协作集,针对每个协作集执行下面的步骤。
另外,获取所述协作集中多个无线接入点的多种组合方式;
对于协作集内的用户终端,需要确定哪些基站参与数据传输,以及采用哪种传输模式最好,因此,首先确定协作集中多个无线接入点的各种组合方式;
比如协作集有3个基站,分别为基站1、2和3,则该协作集的多个基站的组合方式包括{基站1},{基站2},{基站3},{基站1,基站2},{基站1,基站3},{基站2,基站3}和{基站1,基站2,基站3},共7种组合方式。对于只有一个基站的组合{基站1},{基站2},{基站3},对应的是非协作传输模式,即每个基站单独服务其用户终端,不需要其他基站协作;其它两个或两个以上基站的组合,则对应协作传输模式或非协作传输模式。
上面的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需要挑出部分的组合方式,例如:将单基站的组合排除,即排除组合{基站1},{基站2},{基站3},则只保留组合{基站1,基站3},{基站2,基站3}和{基站1,基站2,基站3},即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基站组合方式;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出部分组合方式,本发明不做限定。
该步骤也可以由基站或控制器来完成。
102,从所述各种组合方式中,挑选出接入回程联合效用最优的传输模式所针对的组合方式,具体流程如下:
2.1,分别获取各个无线接入点的接入能力及回程能力;
接入能力包括可用接入资源,可用接入容量,接入时延等至少一个参数,回程能力包括可用回程资源,可用回程容量,回程时延等至少一个参数;该获取的步骤可以由基站或控制器完成,如果由基站完成,则获取方式可以通过基站之间的接口,如X2接口,来获取组合中其它基站的接入能力及回程能力;也可以由控制器分别获取各个基站的接入能力及回程能力;该控制器可以为基站控制器,如果控制器是一个功能实体,例如,位于核心网设备,如MME,则获取方式可以通过基站与核心网之间的接口,如S1接口来进行。
以下实施例以接入及回程能力分别为可用接入及回程资源为例进行说明,如:各个无线接入点可用的接入子信道集合和回程子信道集合作为接入能力及回程能力。
2.2,针对每种组合方式,根据所述组合方式中无线接入点的接入能力及回程能力,分别计算所述每种组合方式采用不同传输模式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得到多种组合方式采用不同传输模式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
例如:协作集的基站有4种组合方式,针对每种组合方式,如果有3种传输模式,则计算分别计算3种传输模式下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则一种组合方式可以得到三个接入回程联合效用,四种组合方式一共可以计算得到12个接入回程联合效用。
2.3,从所述得到的所有接入回程联合效用中,挑选出最优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确定所述最优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对应的传输模式及组合方式。
例如:从上述得到的12个接入回程联合效用中,可以确定一个最优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则该最优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所采用的传输模式及其对应的组合方式也就确定了。
上述步骤2.2-2.3挑选最优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对应的传输模式及组合方式,还可以采用另一种方式,即,针对每种组合方式,如果有3种传输模式,则计算分别计算3种传输模式下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确定该种组合方式下的最优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对应的传输模式;如果有4种组合方式,则可以得到4个最优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对应的传输模式,然后从这4个最优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中,挑选出一个最优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此时,其对应的传输模式及组合方式也就确定了,该方法可以参考下面的步骤3.1-3.3:
3.1,同步骤2.1,不再详述。
3.2,针对每种组合方式,根据所述组合方式中无线接入点的接入能力及回程能力,分别计算该组合方式采用不同传输模式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确定每种组合方式最优接入回程联合效用对应的传输模式;
3.3,从多种组合方式的多个最优接入回程联合效用对应的传输模式中,挑选出接入回程联合效用最优的传输模式所对应的组合方式;
上述实施例提到的接入回程的联合效用为接入链路和回程链路端到端(即从终端到网关)性能综合指标,可以选取不同的性能指标,例如用户终端的可获得数据传输速率或用户终端的业务时延等。以下实施例以用户终端的可获得数据传输速率为例进行说明,接入回程的联合效用U可以采用下式计算: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151
其中:
S为协作集的组合的集合;C为协作集的一个组合;KS为协作集中的用户终端的集合;Rk,C为在组合C下,在某种协作传输模式下的用户终端k的端到端(接入及回程)的数据速率,其中: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161
其中: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162
表示用户终端k在某种传输模式下可获得的接入数据速率;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163
表示用户终端k在某种传输模式下可获得的回程数据速率;
Nac和Nbh分别表示组合C的可用的接入子信道集合和回程子信道集合;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166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167
分别表示用户终端k在接入子信道n和回程子信道n上的信噪比;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168
表示接入子信道n分配给用户终端k,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169
表示回程子信道n分配给用户终端k;反之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1610
表示接入子信道n不分配给用户终端k,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1611
表示回程子信道n不分配给用户终端k。
上述的计算过程中,可以通过不同的优化算法,使得在该传输模式下U值最大,此时可以确定所述各个用户终端的接入及回程资源的分配,即接入子信道和回程子信道的分配。
Rk,C的计算分为协作传输模式及非协作传输模式,在上面提到的关于基站组合的实施例中,{基站1},{基站2},{基站3}使用非协作传输模式的计算方式,因为只有一个基站;对于2个及以上基站组合的情况:{基站1,基站2},{基站1,基站3},{基站2,基站3}和{基站1,基站2,基站3}使用协作传输模式及非协作传输模式的计算方式,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只使用协作传输模式的计算方式,以下分别来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在非协作传输模式下,用户终端k的端到端的数据速率Rk,C为: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164
其中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165
表示用户终端k在非协作传输模式下可获得的接入数据速率;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171
表示用户终端k在非协作传输模式下可获得的回程数据速率;
Nac和Nbh分别表示组合C的可用的接入子信道集合和回程子信道集合,即接入能力和回程能力;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178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179
分别表示用户终端k在接入子信道n和回程子信道n上的信噪比;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1710
表示接入子信道n分配给用户终端k,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1711
表示回程子信道n分配给用户终端k,反之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1712
表示接入子信道n不分配给用户终端k,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1713
表示回程子信道n不分配给用户终端k。
同理,在协作传输模式下,例如:协作波束赋形传输模式和联合传输模式下的用户终端k的端到端数据速率分别为: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172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173
针对协作波束赋形传输模式: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174
其中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175
表示用户终端k在协作波束赋形传输模式下可获得的接入数据速率;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176
表示用户终端k在协作波束赋形传输模式下可获得的回程数据速率;
Nac和Nbh分别表示组合C的可用的接入和回程资源的子信道集合,即接入能力和回程能力;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1714
表示接入子信道n分配给用户终端k,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1715
表示回程子信道n分配给用户终端k,反之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1716
表示接入子信道n不分配给用户终端k,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1717
表示回程子信道n不分配给用户终端k;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1718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1719
分别表示用户终端k在接入和回程子信道n上的信噪比。
针对联合传输模式: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177
其中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181
表示用户终端k在联合传输模式下可获得的接入数据速率;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182
表示用户终端k在联合传输模式下可获得的回程数据速率;
Nac和Nbh分别表示组合C的可用的接入和回程资源的子信道集合,即接入能力和回程能力;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183
表示接入子信道n分配给用户终端k,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184
表示回程子信道n分配给用户终端k,反之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185
表示接入子信道n不分配给用户终端k,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186
表示回程子信道n不分配给用户终端k;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187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188
分别表示用户终端k在接入和回程子信道n上的信噪比。
同理,还可以采用双连接传输模式,对参与双连接传输的协作集的基站,分别采用上面所述的非协作传输模式计算。
例如,对于有3个基站的协作集,组合包括{基站1},{基站2},{基站3},{基站1,基站2},{基站1,基站3},{基站2,基站3}和{基站1,基站2,基站3}。对于其中一个组合{基站1,基站3},分别计算协作集的所有用户终端在该组合下采用非协作模式下的可获得数据速率的和,采用协作波束赋形模式下的可获得数据速率的和,以及采用联合传输模式下的可获得数据速率的和,以及采用双连接模式下的可获得数据速率的和。如果联合传输模式下的可获得数据速率的和最大,组合{基站1,基站3}的最优协作传输模式为联合传输。其它组合{基站1,基站2},{基站2,基站3}和{基站1,基站2,基站3}则根据上述方式分别计算。对于组合{基站1},{基站2}及{基站3},由于每个组合只有一个基站,则只计算采用非协作模式下的可获得数据速率的和,在上面的实施例中,协作集中的用户终端的可获得吞吐量之和最大的传输模式为该组合的最优协作传输模式。
通过上述的计算方法,每个组合都计算得到一个最佳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U值,在所有组合的多个最佳的U值中,选取接入回程效用U最佳的组合,则表示采用该组合及对应的传输模式,用户终端可获得的数据速率之和最大;该组合的基站即为传输点,其对应的传输模式为这些传输点服务该协作集的用户终端的传输模式。例如:上面的例子中,共有7种组合方式,则可以计算得到7个接入回程的最优联合效用U,然后在7个中选择最大的U的所对应的组合方式所采取的传输方式,对用户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例如:对于有3个基站的协作集,在所有组合{基站1},{基站2},{基站3},{基站1,基站2},{基站1,基站3},{基站2,基站3}和{基站1,基站2,基站3}中,如果组合{基站1,基站2}的接入回程效用U值最大,并且其对应的传输方式为联合传输模式,则基站1和基站2为传输点,基站1和基站2采用联合传输方式对用户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基站3不参与数据传输。
如果组合{基站1,基站3}的U值最大,并且其对应的传输方式为波束赋形传输模式,则基站1和基站3为传输点,基站1和基站3采用波束赋形传输模式对用户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基站2不参与数据传输。
如果组合{基站1}的U值最大,并且其对应的传输方式为非协作传输模式,即单点传输,则基站1直接对用户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上面的实施例中,如果只保留了两个及以上的基站组合,则不存在单点传输的情况,只有联合传输模式及波束赋形传输模式,或双连接传输的情况。
另外,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通过上述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U值计算方法,每个组合的每种传输方式都可以得到一个接入回程联合效用U值,例如,对于有3个基站的协作集,组合包括{基站1},{基站2},{基站3},{基站1,基站2},{基站1,基站3},{基站2,基站3}和{基站1,基站2,基站3},对于只有一个基站的组合{基站1},{基站2},{基站3},分别计算协作集的所有用户终端采用非协作模式下的可获得数据速率的和,得到三个U值;对于2个以上基站的协作集{基站1,基站2},{基站1,基站3},{基站2,基站3}和{基站1,基站2,基站3},每个组合分别计算协作集的所有用户终端波束赋形模式下,联合传输模式下及双连接模式下的可获得数据速率的和,共可以得到12个U值,则所有组合共得到15个U值,然后从15个U值中取最大的U值,则该最大的U值对应的传输模式及组合方式即为最终要采用的传输模式及组合方式。
103,通知所述组合方式的无线接入点采用所述传输模式对所述协作集的用户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即通知所述组合的基站其所采用的传输模式,以使得所述基站(即:传输点)按照所述的传输模式为所述协作集的用户终端传输数据。
例如:如果组合{基站1,基站3}的U值最大,并且其对应的传输方式为波束赋形传输模式,则通知基站1和基站3其传输模式为波束赋形传输模式,则基站1和基站3采用波束赋形传输模式对用户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步骤102中,确定最优接入回程联合效用U时,对应的接入及回程资源的分配就确定了,即:确定了组合中各个基站可用的接入子信道和回程子信道的分配;因此,步骤103中,可以将组合中各个基站可用的接入子信道和回程子信道的分配结果通知相应的基站。
和上述步骤类似,该步骤可以由基站或控制器完成。
基于上述的方法实施例,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选择传输模式的装置,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参考图4,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401,用于获取用户终端的协作集以及所述协作集中多个无线接入点的多种组合方式;
选择模块402,用于从所述多种组合方式中,挑选出接入回程联合效用最优的传输模式所针对的组合方式;
通知模块403,用于通知所述组合方式的无线接入点采用所述接入回程联合效用最优的传输模式对所述协作集的用户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参考图5,选择模块402包括:
获取子模块501:用于分别获取各个无线接入点的接入能力及回程能力;
计算子模块502:用于针对每种组合方式,根据所述组合方式中无线接入点的接入能力及回程能力,分别计算所述每种组合方式采用各种传输模式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得到多种组合方式采用不同传输模式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
选择子模块503:用于从所述得到的所有接入回程联合效用中,挑选出最优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确定所述最优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对应的组合方式及传输模式。
或者,选择模块402包括:
获取子模块501:用于分别获取各个无线接入点的接入能力及回程能力;
计算子模块502:用于针对每种组合方式,根据所述组合方式中无线接入点的接入能力及回程能力,分别计算所述每种组合方式采用各种传输模式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确定每种组合方式最优接入回程联合效用对应的传输模式;
选择子模块503:用于从多种组合方式的多个最优接入回程联合效用对应的传输模式中,挑选出接入回程联合效用最优的传输模式所针对的组合方式。
其中获取子模块501的功能也可以由获取模块401来实现。
针对每种组合方式,根据所述组合方式中无线接入点的接入能力及回程能力,分别计算所述每种组合方式采用各种传输模式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包括:
针对每种组合方式,根据所述组合方式中的无线接入点的可用的接入子信道集合和回程子信道集合分别计算所述协作集的所有用户终端采用各种传输模式时可获得的数据速率之和。
根据所述组合方式中的无线接入点的可用的接入子信道集合和回程子信道集合分别计算所述协作集的所有用户终端采用各种传输模式时可获得的数据速率之和包括: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211
其中:
S为所述协作集无线接入点的组合的集合;C为协作集无线接入点的一个组合;KS为协作集中的用户终端的集合;Rk,C为在组合C下,在某种传输模式下的用户终端k的数据速率;其中: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212
其中: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213
表示用户终端k在某种传输模式下可获得的接入数据速率;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214
表示用户终端k在某种传输模式下可获得的回程数据速率;
Nac和Nbh分别表示组合C的可用的接入子信道集合和回程子信道集合;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215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221
分别表示用户终端k在接入子信道n和回程子信道n上的信噪比;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222
表示接入子信道n分配给用户终端k,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223
表示回程子信道n分配给用户终端k。
所述通知模块403还用于:
确定所述接入回程联合效用最优的组合方式对应的接入资源的子信道分配及回程资源的子信道分配,并将所述接入及回程资源的子信道分配通知所述组合方式的各无线接入点。
所述传输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一种:非协作传输模式,波束赋形传输模式,联合传输模式和双连接传输模式。
上述的装置实施例与方法实施例对应,其相应的功能模块分别执行方法实施例的相应步骤,有些步骤没有一一列出,可以参考方法实施例;该装置可以是无线接入点,如基站,也可以是基站控制器或其它网络设备,或者是一个独立的控制器,该控制器可以为一个功能实体,集成在其它的网元,如MME(Mobility Management Element移动管理单元)上。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选择传输模式的装置,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参考图8,包括:
接收机801,用于获取用户终端的协作集以及所述协作集中多个无线接入点的多种组合方式;
处理器802,用于从所述多种组合方式中,挑选出接入回程联合效用最优的传输模式所针对的组合方式;
发射机803,用于通知所述组合方式的无线接入点采用所述接入回程联合效用最优的传输模式对所述协作集的用户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该装置与上面的装置实施例类似,接收机执行获取模块的相应步骤,处理器执行选择模块的相应步骤,发射机执行通知模块的相应步骤;其它相应的步骤的执行也分别由上面三个单元完成,不在一一列出,可以参考上述的方法实施例及装置实施例。该装置可以是无线接入点,如基站,也可以是基站控制器,或者是一个独立的控制器,该控制器可以为一个功能实体,集成在其它的网元,如MME(Mobility Management Element移动管理单元)上。
上述实施例介绍的选择传输模式的方法及装置,在用户终端的协作集确定的情况下,通过对各个无线接入点的多种组合方式分别计算不同传输模式最优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然后挑选出最优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针对的传输模式及组合方式,然后通知该组合方式的无线接入点采用所述的传输模式对所述协作集的用户终端进行数据传输,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进一步的,保证了接入及回程资源的合理分配,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
上述实施例公开的方法及装置是在一个协作集的情况下,如何针对其中多个无线接入点选择最优组合方式及传输模式。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分配接入回程资源的方法,假设在网络中有多个协作集,并且每个协作集的传输模式确定的情况下,如何确定网络中最优的接入及回程资源的划分方式,该方法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合理的划分接入及回程资源,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
和上面的实施例类似,该方法可以由无线接入点执行,如基站,也可以由基站控制器执行,或者由一个独立的控制器执行,该控制器可以为一个功能实体,集成在其它的网元,如MME(Mobility Management Element移动管理单元)上;参考图2,该方法包括:
201,获取网络中的用户终端的多个协作集及每个协作集的传输模式,每个协作集包括至少2个无线接入点;
这里的网络可以为整个网络,或者网络中一个区域,例如:多个基站覆盖区域,一个或多个基站控制器管理下的基站的覆盖区域;或者多个协作集覆盖的区域。
该步骤同样确定哪些无线接入点可以作为协作集的无线接入点,其实现方式同步骤101,不再赘述。
网络一个区域中通常包括多个用户终端,各个用户终端可以分别确认自己的协作集,如果某些用户终端的协作集相同,则这些用户终端作为同一个协作集的用户终端;另外,可能网络中还存在一些用户终端,无法找到协作集,只有一个基站为其服务。
对于协作集的用户终端来说,至少有2个基站为其服务,其对应的传输模式为协作传输模式,常见的协作传输模式有波束赋形传输模式,联合传输模式和双连接传输模式等,每个协作集可以有一个确定的协作传输模式;对于非协作集的用户终端来说,只有1个基站为其服务,其对应的传输模式为非协作传输模式。本实施例中,假设多个协作集已经确定,并且每个协作集的传输模式也已经确定。
202,根据所述多个协作集及各个协作集对应的传输模式,确定网络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最优时所对应的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方式;
这里提到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U的定义,与上面的实施例类似;本实施例中,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网络中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为以下两者之和:网络中协作集的用户终端在所述传输模式下可获得的数据速率之和,以及所述网络中的非协作集的用户终端可获得的数据速率之和,两者之和为所述网络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可以用以下方式进行计算: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241
S为协作集,C为协作集的集合,KS为协作集S中的用户终端的集合;
Rj为用户终端j的可获得的数据速率,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248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249
分别为协作集用户终端的总数据速率和非协作集用户终端的总数据速率;
在某种传输模式下,协作集用户终端j∈KS可获得数据速率为: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242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243
表示用户终端j在所述传输模式下可获得的接入数据速率;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244
表示用户终端j在所述传输模式下可获得的回程数据速率;
W为系统带宽,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2410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2411
分别表示在所述传输模式下分配给用户终端j接入的资源比例和回程的资源比例;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2412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2413
分别表示用户终端j在所述传输模式下的接入信噪比和回程信噪比;
非协作集的用户终端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2416
可获得数据速率为: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245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246
表示用户终端j可获得的接入数据速率;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247
表示用户终端j可获得的回程数据速率;
W为系统带宽,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2414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2415
分别表示分配给用户终端j接入的资源比例和回程的资源比例;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255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256
分别表示用户终端j的接入信噪比和回程信噪比。
上述的确定U值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不同的优化算法,使得在某种用户终端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比例情况下U值最大,此时可以确定所述各个用户终端的接入及回程资源的分配比例。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多个协作集及各个协作集对应的传输模式,选择最优接入回程联合效用所对应的的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方式包括:
针对不同的用户终端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比例,根据所述多个协作集及各个协作集对应的传输模式,分别计算所述网络中所有用户终端可获得的数据速率之和,选择所述网络中所有用户终端的可获得数据速率之和最大时的各个用户终端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比例,并根据所述的各个用户终端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比例确定各个无线接入点的接入资源和回程资源。
其中,根据所述的各个用户终端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比例确定各个无线接入点的接入资源和回程资源,具体由两种方法来计算,一种方法为针对每个无线接入点i分别进行计算,计算方式为:
无线接入点i的接入资源: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251
无线接入点i的回程资源: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252
其中,W为系统带宽,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257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258
分别表示分配给用户终端j接入的资源比例和回程的资源比例;Ui为无线接入点i的用户的集合。
另一种方法为每个无线接入点分配相同的接入及回程资源,计算方式为:
每个无线接入点接入资源: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253
每个无线接入点回程资源: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254
其中,W为系统带宽,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259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2510
分别表示分配给用户终端j接入的资源比例和回程的资源比例。
203,通知所述网络中的无线接入点采用所述的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方式对所述网络中的用户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这里网络中的无线接入点可以是上述多个协作集的无线接入点,也可以包括整个网络中的无线接入点,包括所述多个协作集的无线接入点及网络中非协作集的无线接入点。
针对步骤202中的两种计算方式,可以分别为每个无线接入点指示各自的接入资源和回程资源;或者指示每个无线接入点统一的接入资源和回程资源。
上述方法中每个协作集的传输模式可以为波束赋形传输模式,联合传输模式或双连接传输模式。
基于上述的方法实施例,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分配接入回程资源的装置,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参考图6,包括:
获取模块601,用于获取网络中的多个协作集及各个协作集对应的传输模式,每个协作集包括至少2个无线接入点;
确定模块602,根据所述多个协作集及各个协作集对应的传输模式,确定网络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最优时所对应的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方式;
通知模块603,用于通知所述网络中的无线接入点采用所述的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方式对所述网络中的用户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网络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为以下两者之和:
所述网络中的协作集的用户终端在所述传输模式下可获得的数据速率之和,以及所述网络中的非协作集的用户终端可获得的数据速率之和,两者之和为所述网络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
所述网络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U采用以下方式计算: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261
S为协作集,C为协作集的集合,KS为协作集S中的用户终端的集合;
Rj为用户终端j的可获得的数据速率,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262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263
分别为协作集用户终端的总数据速率和非协作集用户终端的总数据速率;
在某种传输模式下,协作集用户终端j∈KS可获得数据速率为: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271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272
表示用户终端j在所述传输模式下可获得的接入数据速率;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273
表示用户终端j在所述传输模式下可获得的回程数据速率;
W为系统带宽,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278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279
分别表示在所述传输模式下分配给用户终端j接入的资源比例和回程的资源比例;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2710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2711
分别表示用户终端j在所述传输模式下的接入信噪比和回程信噪比;
非协作集的用户终端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2716
可获得数据速率为: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274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275
表示用户终端j可获得的接入数据速率;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276
表示用户终端j可获得的回程数据速率;
W为系统带宽,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2712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2713
分别表示分配给用户终端j的接入资源比例和回程资源比例;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2714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2715
分别表示用户终端j的接入信噪比和回程信噪比。
所述确定模块602具体用于:
根据不同的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比例以及所述多个协作集及各个协作集对应的传输模式,分别计算所述网络中所有用户终端可获得的数据速率之和,选择所述网络中所有用户终端的可获得数据速率之和最大时的各个用户终端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比例,并根据所述的各个用户终端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比例确定各个无线接入点的接入资源和回程资源。
根据所述的各个用户终端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比例确定各个无线接入点的接入资源和回程资源,包括:
无线接入点i的接入资源: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277
无线接入点i的回程资源: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281
其中,W为系统带宽,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284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285
分别表示分配给用户终端j接入的资源比例和回程的资源比例;Ui为无线接入点i的用户的集合;或
每个无线接入点接入资源: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282
每个无线接入点回程资源: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283
其中,W为系统带宽,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286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287
分别表示分配给用户终端j接入的资源比例和回程的资源比例。
每个协作集的传输模式为波束赋形传输模式,联合传输模式或双连接传输模式。
上述的装置实施例与方法实施例对应,其相应的模块分别执行放入法实施例的相应步骤,有些步骤没有一一列出,可以参考方法实施例;该装置可以是无线接入点,如基站,也可以是基站控制器,或者是一个独立的控制器,该控制器可以为一个功能实体,集成在其它的网元,如MME(Mobility Management Element移动管理单元)上。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分配接入回程资源的装置,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参考图8,包括:
接收机801,用于获取网络中的多个协作集及各个协作集对应的传输模式,每个协作集包括至少2个无线接入点;
处理器802,根据所述多个协作集及各个协作集对应的传输模式,确定网络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最优时所对应的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方式;
发射机803,用于通知所述网络中的无线接入点采用所述的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方式对所述网络中的用户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该装置与上面的装置实施例类似,接收机执行获取模块的相应步骤,处理器执行确定模块的相应步骤,发射机执行通知模块的相应步骤;其它相应的步骤的执行也分别由上面三个单元完成,不在一一列出,可以参考上述的方法实施例及装置实施例。该装置可以是无线接入点,如基站,也可以是基站控制器或其它网络设备,或者是一个独立的控制器,该控制器可以为一个功能实体,集成在其它的网元,如MME(Mobility Management Element移动管理单元)上。
上述实施例公开分配接入回程资源的方法及装置,在网络中多个协作集及传输模式已经确定的情况下,确定网络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最优时的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方式,并通知网络中的无线接入点采用该分配方式对用户终端进行数据传输,保证了接入回程及资源划分的合理性及灵活性,提升了系统资源利用率;进一步的,提高网络的数据传输效率及网络容量。
上述实施例的前提条件是网络中多个协作集已经确定,并且各自对应的传输模式也已经确定,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果网络中多个协作集已经确定,但对应的传输模式有不同的组合方式,则可以针对不同的组合方式,分别计算每种组合方式下网络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然后选出其中一个最优接入回程联合效用,然后选择其对应的传输模式的组合方式及对应的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方式。
该实施例的具体算法及相应的执行网元都于上面的实施例类似,参考图3,该方法包括:
301、获取网络中的多个协作集,每个协作集包括至少2个无线接入点;
该步骤同上述实施例类似,不再详述。
302、针对所述多个协作集的多种传输模式的组合方式,确定每种组合方式的网络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可选的,每种组合方式下的网络接入回程联合效用为该种组合方式下最优的网络接入回程联合效用;
具体包括:根据每种组合方式不同的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比例,分别计算所述网络中所有用户终端可获得的数据速率,选择计算的所述网络中所有用户终端的可获得数据速率之和最大时的各个用户终端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比例。
假设有3个协作集,每个协作集都可以从以下协作传输模式中任意选择一种:波束赋形传输模式,联合传输模式和双连接传输模式;则三个协作集可以有多种协作传输模式的组合方式,三个协作集可以选相同的传输模式,或两个选相同的,也可以都不相同。本实施例中需要遍历所有的组合方式,然后针对每个组合方式分别来计算接入回程联合效用,然后挑出一个最优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对应的组合方式。
假设其中的一种方式为:
协作集 协作集用户 协作传输模式
{基站1,基站2} 用户1,用户2,用户3 波束赋形
{基站1,基站3} 用户4,用户5 波束赋形
{基站2,基站3} 用户6 双连接
则针对这种传输模式的组合方式,采用上面的实施例中步骤202提到的计算方式,可以得到接入回程联合效用U;然后针对另一个组合方式如:
协作集 协作集用户 协作传输模式
{基站1,基站2} 用户1,用户2,用户3 波束赋形
{基站1,基站3} 用户4,用户5 联合传输
{基站2,基站3} 用户6 双连接
计算得到针对该组合方式U值;然后再换一个组合方式,分别来计算针对不同组合方式的U值,然后比较这些U值的大小,U值最大,表示采用该种传输模式及组合方式下所有用户终端可获得的数据传输速率之和最大。
303、从计算得到的多个网络接入回程联合效用中,选择最优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对应的传输模式的组合方式及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方式;
具体的,步骤302中,每种传输模式的组合方式都计算得到一个最大可获得的数据速率之和U,然后,从多种组合方式对应的多个最大可获得数据速率之和U中,选择一个最大的数据速率之和对应的组合方式及对应的各个用户终端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比例,并根据所述的各个用户终端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比例确定各个无线接入点的接入资源和回程资源。
其中根据所述的各个用户终端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比例确定各个无线接入点的接入资源和回程资源的方法与步骤202中提到的两种计算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302中,如果以下传输方式的组合方式下计算得到的U值最大,则表示此时所有用户终端的传输速率之和最大。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301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311
则上述根据表格,分别为上面的三个协作集选择对应的传输模式。
304、通知所述多个协作集中的无线接入点采用所述选择的传输模式及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方式对所述网络中的用户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进一步的,也可以将所述资源分配方式通知所述网络的所有无线接入点,包括所述多个协作集无线接入点及非协作集无线无线接入点。
在一个例子中,根据上面的表格,基站1,2采用协作波束赋形对用户终端1,2,3进行数据传输,同样,基站1,3采用联合传输对用户终端4,5进行数据传输,基站2,3采用双连接对用户终端6进行数据传输。
基于上述的方法实施例,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分配接入回程资源的装置,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参考图7,包括:
获取模块701:用于获取网络中的多个协作集,每个协作集包括至少2个无线接入点;
计算模块702:用于针对所述多个协作集的多种传输模式的组合方式,分别计算每种组合方式下的网络接入回程联合效用;从计算得到多个网络接入回程联合效用中,选择最优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对应的传输模式的组合方式及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方式;
通知模块703:用于通知所述网络中的无线接入点采用所述选择的传输模式及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方式对所述网络中的用户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每种组合方式下的网络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为以下两者之和:
所述网络中的协作集用户终端在所述组合方式的传输模式下可获得的数据速率之和,以及所述网络中的非协作集用户终端可获得的数据速率之和,两者之和为所述网络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
所述网络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采用以下方式计算: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312
S为协作集,C为协作集的集合,KS为协作集S中的用户终端的集合;
Rj为用户终端j的可获得的数据速率,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327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328
分别为协作集用户终端的总数据速率和非协作集用户终端的总数据速率;
在某种传输模式下,协作集用户终端j∈KS可获得数据速率为: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321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322
表示用户终端j在所述传输模式下可获得的接入数据速率;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323
表示用户终端j在所述传输模式下可获得的回程数据速率;
W为系统带宽,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329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3210
分别表示在所述传输模式下分配给用户终端j接入的资源比例和回程的资源比例;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3211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3212
分别表示用户终端j在所述传输模式下的接入信噪比和回程信噪比;
非协作集的用户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3217
可获得数据速率为: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324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325
表示用户终端j可获得的接入数据速率;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326
表示用户终端j可获得的回程数据速率;
W为系统带宽,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3213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3214
分别表示分配给用户终端j接入的资源比例和回程的资源比例;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3215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3216
分别表示用户终端j的接入信噪比和回程信噪比。
分别计算每种组合方式下的网络接入回程联合效用包括:
根据每种组合方式不同的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比例,分别计算所述网络中所有用户终端可获得的数据速率,选择计算的所述网络中所有用户终端的可获得数据速率之和最大时的各个用户终端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比例。
从计算得到多个网络接入回程联合效用中,选择最优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对应的传输模式的组合方式及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方式包括:
从多种组合方式对应的多个最大可获得数据速率之和中,选择最大的数据速率之和对应的组合方式及对应的各个用户终端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比例,并根据所述的各个用户终端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比例确定各个无线接入点的接入资源和回程资源。
根据所述的各个用户终端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比例确定各个无线接入点的接入资源和回程资源,包括:
无线接入点i的接入资源: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331
无线接入点i的回程资源: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332
其中,W为系统带宽,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335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336
分别表示分配给用户终端j接入资源比例和回程资源的比例;Ui为无线接入点i的用户的集合;或
包括:
每个无线接入点接入资源: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333
每个无线接入点回程资源: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334
其中,W为系统带宽,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337
Figure GDA0001513312020000338
分别表示分配给用户终端j接入资源比例和回程资源的比例。
所述每种组合方式下的网络接入回程联合效用为该种组合方式下最优的网络接入回程联合效用。
上述的装置实施例与方法实施例对应,其相应的模块分别执行放入法实施例的相应步骤,有些步骤没有一一列出,可以参考方法实施例;该装置可以是无线接入点,如基站,也可以是基站控制器,或者是一个独立的控制器,该控制器可以为一个功能实体,集成在其它的网元,如MME(Mobility Management Element移动管理单元)上。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分配接入回程资源的装置,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参考图8,包括:
接收机801,用于获取网络中的多个协作集,每个协作集包括至少2个无线接入点;
处理器802,用于针对所述多个协作集的多种传输模式的组合方式,分别计算每种组合方式下的网络接入回程联合效用;从计算得到多个网络接入回程联合效用中,选择最优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对应的传输模式的组合方式及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方式;
发射机803,用于通知所述网络中的无线接入点采用所述选择的传输模式及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方式对所述网络中的用户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该装置与上面的装置实施例类似,接收机执行获取模块的相应步骤,处理器执行计算模块的相应步骤,发射机执行通知模块的相应步骤;其它相应的步骤的执行也分别由上面三个单元完成,不在一一列出,可以参考上述的方法实施例及装置实施例。该装置可以是无线接入点,如基站,也可以是基站控制器或其它网络设备,或者是一个独立的控制器,该控制器可以为一个功能实体,集成在其它的网元,如MME(Mobility Management Element移动管理单元)上。
上述分配接入回程资源的方法及装置,网络中多个协作集已经确定,但对应的传输模式有不同的组合方式,则可以针对不同的组合方式,分别计算每种组合方式下网络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然后选出其中一个最优接入回程联合效用,然后选择其对应的传输模式的组合方式及对应的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方式,保证了网络的接入及回程资源划分的合理性及灵活性,提升了系统的资源利用率;进一步的,提高网络的数据传输效率及网络容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3)

1.一种分配接入回程资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网络中的多个协作集及各个协作集对应的传输模式,每个协作集包括至少2个无线接入点;
根据所述多个协作集及各个协作集对应的传输模式,确定网络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最优时所对应的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方式;
通知所述网络中的无线接入点采用所述的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方式对所述网络中的用户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所述网络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为以下两者之和:
所述网络中的协作集的用户终端在所述传输模式下可获得的数据速率之和,以及所述网络中的非协作集的用户终端可获得的数据速率之和,两者之和为所述网络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U采用以下方式计算: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11
S为协作集,C为协作集的集合,KS为协作集S中的用户终端的集合;
Rj为用户终端j的可获得的数据速率,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12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13
分别为协作集用户终端的总数据速率和非协作集用户终端的总数据速率;
在某种传输模式下,协作集用户终端j∈KS可获得数据速率为: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14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15
表示用户终端j在所述传输模式下可获得的接入数据速率;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16
表示用户终端j在所述传输模式下可获得的回程数据速率;
W为系统带宽,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17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18
分别表示在所述传输模式下分配给用户终端j接入的资源比例和回程的资源比例;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19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110
分别表示用户终端j在所述传输模式下的接入信噪比和回程信噪比;
非协作集的用户终端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111
可获得数据速率为: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112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113
表示用户终端j可获得的接入数据速率;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114
表示用户终端j可获得的回程数据速率;
W为系统带宽,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115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116
分别表示分配给用户终端j的接入资源比例和回程资源比例;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117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118
分别表示用户终端j的接入信噪比和回程信噪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多个协作集及各个协作集对应的传输模式,确定网络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最优时所对应的的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方式包括:
针对不同的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比例,根据所述多个协作集及各个协作集对应的传输模式分别计算所述网络中所有用户终端可获得的数据速率之和,选择所述网络中所有用户终端的可获得数据速率之和最大时的各个用户终端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比例,并根据所述的各个用户终端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比例确定各个无线接入点的接入资源和回程资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的各个用户终端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比例确定各个无线接入点的接入资源和回程资源,包括:
无线接入点i的接入资源: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21
无线接入点i的回程资源: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22
其中,W为系统带宽,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23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24
分别表示分配给用户终端j接入的资源比例和回程的资源比例;Ui为无线接入点i的用户的集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各个用户终端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比例确定各个无线接入点的接入资源和回程资源,包括:
每个无线接入点接入资源: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25
每个无线接入点回程资源: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26
其中,W为系统带宽,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27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28
分别表示分配给用户终端j接入的资源比例和回程的资源比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协作集的传输模式为波束赋形传输模式,联合传输模式或双连接传输模式。
7.一种分配接入回程资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网络中的多个协作集及各个协作集对应的传输模式,每个协作集包括至少2个无线接入点;
确定模块,根据所述多个协作集及各个协作集对应的传输模式,确定网络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最优时所对应的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方式;
通知模块,用于通知所述网络中的无线接入点采用所述的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方式对所述网络中的用户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所述网络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为以下两者之和:
所述网络中的协作集的用户终端在所述传输模式下可获得的数据速率之和,以及所述网络中的非协作集的用户终端可获得的数据速率之和,两者之和为所述网络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U采用以下方式计算: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29
S为协作集,C为协作集的集合,KS为协作集S中的用户终端的集合;
Rj为用户终端j的可获得的数据速率,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210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211
分别为协作集用户终端的总数据速率和非协作集用户终端的总数据速率;
在某种传输模式下,协作集用户终端j∈KS可获得数据速率为: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31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32
表示用户终端j在所述传输模式下可获得的接入数据速率;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33
表示用户终端j在所述传输模式下可获得的回程数据速率;
W为系统带宽,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34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35
分别表示在所述传输模式下分配给用户终端j接入的资源比例和回程的资源比例;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36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37
分别表示用户终端j在所述传输模式下的接入信噪比和回程信噪比;
非协作集的用户终端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38
可获得数据速率为: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39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310
表示用户终端j可获得的接入数据速率;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311
表示用户终端j可获得的回程数据速率;
W为系统带宽,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312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313
分别表示分配给用户终端j的接入资源比例和回程资源比例;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314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315
分别表示用户终端j的接入信噪比和回程信噪比。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针对不同的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比例,根据所述多个协作集及各个协作集对应的传输模式分别计算所述网络中所有用户终端可获得的数据速率之和,选择所述网络中所有用户终端的可获得数据速率之和最大时的各个用户终端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比例,并根据所述的各个用户终端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比例确定各个无线接入点的接入资源和回程资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的各个用户终端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比例确定各个无线接入点的接入资源和回程资源,包括:
无线接入点i的接入资源: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316
无线接入点i的回程资源: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317
其中,W为系统带宽,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318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319
分别表示分配给用户终端j接入的资源比例和回程的资源比例;Ui为无线接入点i的用户的集合;或
每个无线接入点接入资源: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320
每个无线接入点回程资源: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321
其中,W为系统带宽,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322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323
分别表示分配给用户终端j接入的资源比例和回程的资源比例。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协作集的传输模式为波束赋形传输模式,联合传输模式或双连接传输模式。
12.一种分配接入回程资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网络中的多个协作集,每个协作集包括至少2个无线接入点;
针对所述多个协作集的多种传输模式的组合方式,分别计算每种组合方式下的网络接入回程联合效用;
从计算得到多个网络接入回程联合效用中,选择最优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对应的传输模式的组合方式及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方式;
通知所述多个协作集中的无线接入点采用所述选择的传输模式及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方式对所述网络中的用户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所述每种组合方式下的网络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为以下两者之和:
所述网络中的协作集用户终端在所述组合方式的传输模式下可获得的数据速率之和,以及所述网络中的非协作集用户终端可获得的数据速率之和,两者之和为所述网络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采用以下方式计算: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41
S为协作集,C为协作集的集合,KS为协作集S中的用户终端的集合;
Rj为用户终端j的可获得的数据速率,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42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43
分别为协作集用户终端的总数据速率和非协作集用户终端的总数据速率;
在某种传输模式下,协作集用户终端j∈KS可获得数据速率为: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44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45
表示用户终端j在所述传输模式下可获得的接入数据速率;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46
表示用户终端j在所述传输模式下可获得的回程数据速率;
W为系统带宽,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47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48
分别表示在所述传输模式下分配给用户终端j接入的资源比例和回程的资源比例;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49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410
分别表示用户终端j在所述传输模式下的接入信噪比和回程信噪比;
非协作集的用户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411
可获得数据速率为: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412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413
表示用户终端j可获得的接入数据速率;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414
表示用户终端j可获得的回程数据速率;
W为系统带宽,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415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416
分别表示分配给用户终端j接入的资源比例和回程的资源比例;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417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418
分别表示用户终端j的接入信噪比和回程信噪比。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所述多个协作集的多种传输模式的组合方式,分别计算每种组合方式下的网络接入回程联合效用包括:
根据每种组合方式不同的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比例,分别计算所述网络中所有用户终端可获得的数据速率之和,选择所述网络中所有用户终端的可获得数据速率之和最大时的各个用户终端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比例。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计算得到多个网络接入回程联合效用中,选择最优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对应的传输模式的组合方式及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方式包括:
从多种组合方式对应的多个最大可获得数据速率之和中,选择最大的数据速率之和对应的组合方式及对应的各个用户终端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比例,并根据所述的各个用户终端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比例确定各个无线接入点的接入资源和回程资源。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的各个用户终端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比例确定各个无线接入点的接入资源和回程资源,包括:
无线接入点i的接入资源: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51
无线接入点i的回程资源: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52
其中,W为系统带宽,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53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54
分别表示分配给用户终端j接入资源比例和回程资源的比例;Ui为无线接入点i的用户的集合;或
包括:
每个无线接入点接入资源: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55
每个无线接入点回程资源: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56
其中,W为系统带宽,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57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58
分别表示分配给用户终端j接入资源比例和回程资源的比例。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种组合方式下的网络接入回程联合效用为该种组合方式下最优的网络接入回程联合效用。
18.一种分配接入回程资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网络中的多个协作集,每个协作集包括至少2个无线接入点;
计算模块:用于针对所述多个协作集的多种传输模式的组合方式,分别计算每种组合方式下的网络接入回程联合效用;从计算得到多个网络接入回程联合效用中,选择最优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对应的传输模式的组合方式及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方式;
通知模块:用于通知所述网络中的无线接入点采用所述选择的传输模式及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方式对所述网络中的用户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所述每种组合方式下的网络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为以下两者之和:
所述网络中的协作集用户终端在所述组合方式的传输模式下可获得的数据速率之和,以及所述网络中的非协作集用户终端可获得的数据速率之和,两者之和为所述网络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采用以下方式计算: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59
S为协作集,C为协作集的集合,KS为协作集S中的用户终端的集合;
Rj为用户终端j的可获得的数据速率,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510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511
分别为协作集用户终端的总数据速率和非协作集用户终端的总数据速率;
在某种传输模式下,协作集用户终端j∈KS可获得数据速率为: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61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62
表示用户终端j在所述传输模式下可获得的接入数据速率;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63
表示用户终端j在所述传输模式下可获得的回程数据速率;
W为系统带宽,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64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65
分别表示在所述传输模式下分配给用户终端j接入的资源比例和回程的资源比例;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66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67
分别表示用户终端j在所述传输模式下的接入信噪比和回程信噪比;
非协作集的用户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68
可获得数据速率为: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69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610
表示用户终端j可获得的接入数据速率;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611
表示用户终端j可获得的回程数据速率;
W为系统带宽,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612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613
分别表示分配给用户终端j接入的资源比例和回程的资源比例;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614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615
分别表示用户终端j的接入信噪比和回程信噪比。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针对所述多个协作集的多种传输模式的组合方式,分别计算每种组合方式下的网络接入回程联合效用包括:
根据每种组合方式不同的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比例,分别计算所述网络中所有用户终端可获得的数据速率,选择计算的所述网络中所有用户终端的可获得数据速率之和最大时的各个用户终端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比例。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从计算得到多个网络接入回程联合效用中,选择最优的接入回程联合效用对应的传输模式的组合方式及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方式包括:
从多种组合方式对应的多个最大可获得数据速率之和中,选择最大的数据速率之和对应的组合方式及对应的各个用户终端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比例,并根据所述的各个用户终端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比例确定各个无线接入点的接入资源和回程资源。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的各个用户终端接入及回程资源分配比例确定各个无线接入点的接入资源和回程资源,包括:
无线接入点i的接入资源: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616
无线接入点i的回程资源: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617
其中,W为系统带宽,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618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619
分别表示分配给用户终端j接入资源比例和回程资源的比例;Ui为无线接入点i的用户的集合;或
包括:
每个无线接入点接入资源: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620
每个无线接入点回程资源: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71
其中,W为系统带宽,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72
Figure FDA0002328463060000073
分别表示分配给用户终端j接入资源比例和回程资源的比例。
2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种组合方式下的网络接入回程联合效用为该种组合方式下最优的网络接入回程联合效用。
CN201580081030.2A 2015-07-25 2015-07-25 一种分配接入回程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77360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5/085125 WO2017015802A1 (zh) 2015-07-25 2015-07-25 一种分配接入回程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36048A CN107736048A (zh) 2018-02-23
CN107736048B true CN107736048B (zh) 2020-04-28

Family

ID=57883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81030.2A Active CN107736048B (zh) 2015-07-25 2015-07-25 一种分配接入回程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455593B2 (zh)
CN (1) CN107736048B (zh)
WO (1) WO201701580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14772A (zh) * 2017-10-25 2019-05-03 索尼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
CN108307511B (zh) * 2018-03-07 2022-02-22 重庆邮电大学 无线自回传小基站接入控制与资源分配联合优化方法
US10834645B2 (en) * 2018-11-30 2020-11-10 Google Llc Active coordination set for mobility management
US11224081B2 (en) 2018-12-05 2022-01-11 Google Llc Disengaged-mode active coordination set management
WO2020186097A1 (en) 2019-03-12 2020-09-17 Google Llc User-equipment coordination set beam sweeping
US10893572B2 (en) 2019-05-22 2021-01-12 Google Llc User-equipment-coordination set for disengaged mode
EP4005101B1 (en) 2019-09-19 2023-12-20 Google LLC Enhanced beam searching for active coordination sets
WO2022000224A1 (en) * 2020-06-30 2022-01-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Backhaul aware bandwidth management
WO2024054138A1 (en) * 2022-09-07 2024-03-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ransmission mode selection for serving a user equipment in a d-mimo network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13920A (zh) * 2009-03-19 2014-10-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中继的无线网络中的关联和资源划分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615236B1 (ko) * 2010-05-18 2016-05-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셀 협력 통신을 위한 적응적 피드백 및 적응적 전송 모드 결정 방법 및 장치
CN102186178B (zh) * 2011-04-26 2013-08-28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用于协作多点系统的小区间干扰协调方法
US8838118B2 (en) * 2011-05-03 2014-09-1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733999A4 (en) * 2011-07-15 2015-03-11 Fujitsu Ltd SENDING PROCEDURES FOR REFERENCE TONSYMBOLS, BASIC STATION AND USER DEVICE
US9025574B2 (en) * 2011-08-12 2015-05-05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s of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and transmission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9130709B2 (en) * 2012-09-12 2015-09-0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inter-cell downlink interference minimization via comp
CN104284438B (zh) * 2013-07-09 2018-09-1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协作多点传输中心调度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及系统
WO2015170812A1 (en) * 2014-05-09 2015-11-1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comp ope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n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the same
CN104135315B (zh) * 2014-08-14 2017-11-03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LTE‑Advanced系统的下行CoMP混合协作通信方法
US10212626B2 (en) * 2014-11-28 2019-02-19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Base station and coordinated transmission mode selection method
CN104618003A (zh) 2014-12-26 2015-05-13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CoMP下行系统中选择传输模式的方法和相应的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13920A (zh) * 2009-03-19 2014-10-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中继的无线网络中的关联和资源划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36048A (zh) 2018-02-23
WO2017015802A1 (zh) 2017-02-02
US10455593B2 (en) 2019-10-22
US20180152951A1 (en) 2018-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36048B (zh) 一种分配接入回程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US10038525B2 (en) Management of coordinated multi-point communication
CN104737608B (zh) 用于动态小区间干扰协调的系统和方法
KR101752921B1 (ko) 다중 셀 협력 송신 방법 및 장치
US8144657B2 (en) Clustering based resource allocation in multi-cell OFDMA networks
JP5322906B2 (ja) 基地局装置およびスケジューリング方法
US20110171955A1 (en) UE initiated frequency partitioning based CoMP scheme for downlink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EP2689627A1 (en) Performing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comp)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EP2719237A1 (en) Determining a coordinating set of cells for multipoint reception of uplink transmission from a mobile terminal
CN110870346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负载分配的设备和方法
CN107046703B (zh) 接入控制方法和基站
US11432280B2 (en)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W201503722A (zh) 用於網路中負載平衡及干擾協調之方法及系統
WO2015085494A1 (zh) 基站及用户调度方法
Lee et al. A resource allocation scheme for improving user fairness i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based on cellular networks
KR101874082B1 (ko) 동적 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장치
KR20120064937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의 자원 운용 방법 및 장치
EP2848066B1 (en) JOINT ASSIGNMENT AND SCHEDULING FOR OVERLAPPING CoMP CLUSTERS
CN107710636A (zh) 一种选择传输模式的方法及装置
CN105007628A (zh) 一种无线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JP6137308B2 (ja) 基地局及びスケジューリング方法
CN106604311B (zh) 一种选择参与协作多点传输的传输节点的方法及装置
JP5940131B2 (ja) 基地局及びバンド分散制御方法
CN102843699A (zh) 一种宏基站和家庭基站应用场景下的无线传输方法
US20240163762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